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一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被指涉嫌抄袭他人论文抢银行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一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被指涉嫌抄袭他人论文

近日,有网友反映湖北大学哲学学院研究生高君路的硕士学位论文涉嫌抄袭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研究生陶涛的硕士学位论文,对此,湖北大学研究生院和哲学学院办公室工作人员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核实后将联系记者。澎湃新闻记者在中国知网上找到了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伦理学专业研究生陶涛2008年5月发表的硕士学位论文《康德的道德自由观》,以及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专业、研究方向为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生高君路2014年5月发表的硕士学位论文《康德道德自由论探究》。经澎湃新闻记者比对发现,两篇论文部分内容基本一样。陶涛的硕士学位论文比高君路的硕士学位论文发表早6年。两篇论文的目录基本一致,左为高君路论文目录。两篇论文中英文摘要完全一致,最右为陶涛论文。如陶涛在其论文的第三部分“实践自由”中的第一段写道:自由作为先验的理念,虽然已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给予了其存在的可能性,但是它还未经证实。同时,“如果我们目前能够找到一些理由去证明,这种属性事实上应属于人类的意志并同样也属于一切有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那么由此就并不只是说明了纯粹理性可以是实践的,而且也说明只有纯粹理性、而不是受到经验性的局限的理性,才是无条件地实践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证明了自由这种属性属于人类的意志,那么纯粹理性的实践运用也就可以得到证明。高君路论文中“实践自由”这一部分的第一段内容如下:自由作为先验的理念,虽然已经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给予了它存在的可能性,但是它还没有被确切证明它的“实在性”。同时,“如果我们目前能够找到一些理由去证明,这种属性事实上应属于人类的意志并同样也属于一切有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那么由此就并不只是说明了纯粹理性可以是实践的,而且也说明只有纯粹理性!而不是受到经验性的局限的理性,才是无条件地实践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假若我们证明了自由这一属性属于人类的意志,那么纯粹理性的实践运用也就可以得到证实了。两段内容基本一致,只是高君路在其论文中对一些表述略作修改。除此之外,高君路硕士学位论文中的致谢内容也涉嫌大面积抄袭了陶涛论文中的后记内容。如,陶涛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后记部分中写道:……我相信,“自由”虽不创造生命,却赋予生命以意义。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是我选择伦理学作为专业的原因;而选择“自由”作为毕业论文的主题,则是我努力进入伦理学殿堂的尝试……我爱这篇论文,犹如皮格马利翁热爱他的雕像。皮格马利翁仅需向爱神寻求帮助,便可将雕像变为挚爱的美人;而我能够完成此文,却离不开太多无私的支持……康德曾说“我己经给自己预先勾画出我要执著前进的轨道。我将步入我的进程,没有什么能阻止我继续走下去。”那年,他22岁。而高君路则在其论文的致谢中写道:……我相信,“自由”虽不创造生命,却赋予生命以意义。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是我选择伦理学作为专业的原因;而选择“自由”作为毕业论文的主题,则是我努力进入伦理学殿堂的尝试……我爱这篇论文,犹如皮格马利翁热爱他的雕像。皮格马利翁仅需向爱神寻求帮助,便可将雕像变为挚爱的美人;而我能够完成此文,却离不开太多无私的支持……康德曾说:“我己经给自己预先勾画出我要执著前进的轨道。我将步入我的进程,没有什么能阻止我继续走下去。”那年,他22岁。根据上述两段文字可以发现,内容几乎完全一致,甚至原本专业为外国哲学、研究方向为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生高君路,在致谢中,专业也变成了“伦理学”。澎湃新闻记者分别致电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及研究生院办公室,对方均表示针对高君路论文涉嫌抄袭的问题,核实后将联系记者。(来源:澎湃新闻)

是唯无作

2019年TFE Times最新硕士专业排名公布,它们为何如此优秀?

近日,TFE Tines(全称为The Financial Engineering Times)公布了最新的2019年美国硕士专业项目的排名。本次排名内容包含会计、法学、计算机工程、计算机科学、教育学、社会工作和护理学等七大专业内容。评选主要是从标化成绩、毕业起薪、大学绩点、录取几率和就业率等多方面对学校进行,因此TFE Times的排名还算严谨,也比较具有参考价值。会计学 Accounting会计专业作为传统上就业路高、薪资高的专业,一直都是众多学子向往的热门专业之一。匹配导师推荐一、S老师● 德州奥斯汀Master in Professional Accounting (会计方向全美第一)● 通过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考试;GMAT 760,TOEFL 113● 现任美国Top会计事务所审计师● 曾在戴尔、毕马威、优步、德勤审计或风险管理部门就职擅长专业:会计、风险管理、商科、金融二、W老师●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经济学本硕,UCLA经济学博士● CSST交换项目奖学金,UCLA Fellowship获得者● 国家二等奖学金擅长专业: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计算机科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科学专业是目前发展前景最好的专业之一,并且美国高校的此专业也在世界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匹配导师推荐一、G老师● 佐治亚理工学院电机电力工程博士,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硕士;● 曾任学院多门高阶课程研究生助教,为导师初步筛选硕士录取并提供建议;● 拥有多年实验室教学经验,深度掌握各项电子工程和机械工程高端技术;擅长专业:电子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二、S老师● 斯坦福大学毕业,统计学与计算数学双专业,专注于机器学习研究● 曾于Adobe就职大数据科学家,于Knight Capital Holdings任职量化分析师● 在斯坦福大学教授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凸优化分析,统计学等课程擅长专业: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统计、数据科学、机器学习计算机工程 Computer Engineering与计算机科学不同,计算机工程属于工程学的一门学科,是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不仅要学习计算机和编程相关知识,还要学习物理学和电子电路等知识。匹配导师推荐一、T老师个人背景:● 康奈尔大学毕业,物理和计算机科学双专业● 专注于物理领域研究,建立高能辐射光谱模型,短冲X光探测模型等擅长专业:物理、计算机科学二、P老师● 哈佛大学计算科学与工程硕士;● 哈佛大学应用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助理;● 罗切斯特大学视觉智能与社交多媒体分析实验室研究助理;擅长专业: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法学 Law法学是又一大传统意义上的热门专业,其申请也是异常激烈。匹配导师推荐一、H老师● 乔治城大学哲学学士,辅修经济学;● 巴鲁学院(Baruch)杰克林商学院统计学硕士,德州奥斯汀财务专业硕士;● 现任高露洁供应链分析师,曾任联合国供应链金融及财务运营项目实习生;● 纽约市Zicklin Women in Business 联合主席;擅长专业:统计学、哲学、金融、经济学、公共政策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二、Z老师● 麻省理工学院系统经济学PHD,康奈尔大学比较文学,材料工程双专业荣誉学士学位● 曾获得胡适先生百年前获得的布朗宁文学奖● 康奈尔Forensics Society法学兄弟会史上第一个中国成员● 曾获得包括PA Consulting,华尔街多家投行在内的多个顶级offer擅长专业:经济,金融,法律,材料工程,人文社科MPA/MPP教育学 Ecation美国教育学历史悠久,也培养出了众多在教育领域具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因此近些年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匹配导师推荐一、S老师● 哈佛大学教育学硕士● 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北京大学法学硕士● 哈佛社会创新种子社区项目开发经理● 北京三一公益基金项目主任擅长专业:教育学、国际教育政策、社会学社会工作social work社会工作在美国属于职业教育,一般它都是设立在独立的社会工作学院,主要培养和训练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心理、行为和社会关系等方面问题的专门人才。匹配导师推荐一、D老师● 哈佛大学(全奖)计算机科学专业,辅修市场管理● 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火炬手,南京市形象大使● 横跨计算机、文史哲、法律、戏剧、政治、经济等学科奇才● 电影电视制作导演擅长专业:计算机科学、法学、市场、人文社科MPA/MPP 、大数据、电影二、J老师● 布朗大学经济学、政治科学双学士,国际经济学荣誉学会(Omicron Delta Epsilon)成员● 曾供职于华尔街投行高世集团(Compass Advisers Group),参与了包括中国化工集团在内的多个跨国企业的并购、上市与重组项目● 金融科技类项目连环创业经历● 热衷教育事业,曾是上海新东方国外部最年轻SAT全科讲师之一擅长专业:经济、金融、政治科学、社会学、历史、心理学、语言学、哲学等护理学Nursing美国的护理学专业除了注重护理学科和基础医学的基本内容外,还特别注重社会人文学科知识,要求学生具备心理咨询和教育病人的能力。匹配导师推荐一、W老师● 西北大学生物统计学硕士●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本科,2+2交换全奖项目,GPA 4.0/4.0毕业● 全美儿童癌症医院排名第一的St. Jude 儿童癌症研究医院生物统计分析师擅长专业:药学、流行病学、统计、生物统计二、Z老师● 德州奥斯汀大学高分子药学与药物输送博士、高级研究助理;● 天津医科大学优秀学士,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联合硕士;● 专注高分子与药学领域研究,多篇顶尖领域论文及专利发表;擅长专业:分子药剂学,高分子化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公共健康

倒计时

哲学硕士杨帆:一位社招文职的“幸福烦恼”

一位社招文职的“幸福烦恼”——记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文职杨帆“行程数百公里、70多个座落的军用土地普查,全部无人机航拍,如何设计行程、协调地方、规避不良天气……”这几天,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某部文职人员杨帆的心田,亦如初冬的松花江——雨过春涛、浪花叠锦。2008年应聘为部队文职,11年来在联勤基层部队一线,从哲学硕士“勤杂工”起步,书写了一名社招文职的无悔芳华。其矢志尚武、执着前行的“幸福烦恼”,给众多向往军营的有志青年以启迪。杨帆(右)雪后踏查老营地哲学硕士“勤杂工”2008年,沈阳军区某部到杨帆所在大学招聘文职人员,时任学生会主席的杨帆经严格考核,如愿成为该校首位部队文职。“放着待遇优厚、安逸舒适的重点中学老师不当,去干非现役文职!”面对不解,他憨然未语。然而,报到的头天,新的烦恼便平添心头。本想金戈铁马、建功沙场的他,却一头雾水地发现——所供职的基层房管单位,不但无缘于金戈铁马、刀光剑影,而且长年与大山为伍、与孤寂为伴,默然守护着历次精减整编遗留下来的“老营盘”,唯一与军营略有瓜葛的,无非是百姓俗称的“守营兵”三字。“咱守营兵虽说不穿军装,但对国防事业所做的特殊贡献,却鲜为人知——军演等保障经费,都始于守营人的积液成裘。”见新招的哲学硕士眼现迷茫,老处长于柏林上校坦诚直言。入职后的第一个春节,本打算到女友家认门拜年的杨帆,在于柏林处长的授意下,于春节前夕踏着积雪走进长白山深处的某密林老营,与房管员马德臣一起住山守岁。茫茫林海、孤寂夜阑。吃完年夜饺,侦察兵出身的老马与杨帆躺在小土炕上,一聊就是大半个通宵——从军、留队、守营,进山、巡山、哭山、撼山……独自守山6载的故事,亦如山脚清冽的汩汩泉水,流进杨帆的心田。“父亲去世、母亲独居,我抽空赶回老宅,换瓦、打井、安水泵,又连夜赶回山里。”“不善言谈的老马,尽管文化不高,但他那番用孤寂泡出来的平朴故事,却使我俨然如醍醐灌顶般感悟到:诗与远方固然浪漫,但守营人的家国情怀,不正是自己企盼的诗与远方吗?”挥别老马,杨帆不再纠结老处长的“不近人情”,而是独自思谋起新的烦恼:怎样迅速入门悟道、渐进转身、彰显价值?一番思考后,他在QQ个性签名中婉言写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尺之台,起于垒土”。“他不再被动适应,而是主动找活儿,越是难干的,越有激情!”老科长魏广文中校感触地说,为尽快熟悉业务,由外行变内行,他22天细致核查了1089个合同,打印装订出5445份。为规范、细化租赁管理,杨帆怀揣积年遗留问题清单,跑遍了近百个座落点位,溯营史、查地籍、较市价,提出的竞价租赁、区域整合、模块管理建议,获得上级的认同并推广,为成功找回1500万平方米军用土地,夯实了地籍资料,总部《基建营房》杂志刊发了这一成果及做法。杨帆(中)在研究业务依依惜别“阅兵村”“伫立在这神圣的天安门广场,你最大梦想是什么?”“着文职装,在这里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五年前,杨帆携妻子徜徉于金水桥畔时,曾如是直言。不无巧合的是,金水桥畔的一席心声,5年后居然应验。“接到参阅集训命令,我兴奋地从长春赶至山东某训练基地,转入严格的军姿定型、踢腿定高、摆臂定位、步幅定距、步速定准、转头定度等训练。”“这里没有级别的高低、没有年龄的大小,只有头顶的编号!”尽管行前对训练难度有心理准备,但仪仗兵出身的教官之严,尤其是蒙眼正步、顶帽正步等示范动作,还是令杨帆目瞪口呆。为弥补社招文职队列动作的不足,确保亮相即精彩、出场即震撼,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出操、最后一个收操。“方队以每分钟116步、每步75厘米。每天训练10小时,行走30多公里,我的衣服从来就没干过……”备阅路上,有汗水,也有泪水;有收获,也有付出。“一次,我正步砸地时挫伤了脚踝,肿的跟小腿一般粗。为了不掉队,每天出操前我先把脚跺麻——没有知觉了,再砸地也就无所谓了……”诚如孟子所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经历无数脚泡、高烧39度、左膝关节中度积液等考验,我终于熬过了最初的困难期,进步幅度得到教官的肯定。”遗憾的是,“终因踝伤被淘汰下来,依依惜别教官与队友;凝视文职方队接受检阅那一瞬,我禁不住潸然泪下——为祖国、为强军路上的文职之春!”杨帆(左)与丁鑫探讨无人机航拍技术哲学视域“政工岗”“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2019年初,杨帆由办公室主任改任政工负责人,也是沈阳联勤保障中心基层政治干部中唯一的社招文职。“一个社招文职,能否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一场“比武”回答了这一质疑。杨帆以全师唯一文职人员的身份,凭借扎实的师范生内功和哲学硕士素养,喜获“四会”优秀政治教员奖。然而,军改路上的政工答卷,远比校场多维、复杂。“军改后,储备房地产一概停止租赁,职工队伍如何凝心聚力、看堆守摊?编组守营?怎样使职工队伍升级技能、服务部队?这些现实烦恼,杨帆的寻策办法得人心、求实效——遇事与群众商量,做群众的小学生。”采访中,杨帆的搭档徐乃权(行政负责人),述及杨帆的工作,感慨不已、赞许有加。采访结束,已完成第一批空余房地产接收踏查的杨帆,又陷入了新的“烦恼”——“横跨6市1县、30个坐落,现存问题如何破解?”尽管每临这些棘手问题,杨帆都免不了心生烦恼,但他都能如愿破解。谈及原由,杨帆坦言:“强军路上难免碰上这样那样的困难,只要横下心来,又有啥困难解决不了呢?”杨帆正在签收政工文件(李长征 文/图)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李长征 责任编辑:杨凡凡

李晨阳:儒家“和”的哲学很值得现在撕裂的美国借鉴

【采访/观察者网 徐俊】观察者网:根据网上的消息,您是1977年参加高考的,应该是高考恢复后的第一批考生。请问您当时为什么会选择哲学系,又是什么机缘让您选择从事儒学研究,并且不断地在海外进行推广的?李晨阳:谢谢观察者网的采访。是的,我是高考恢复后的第一批考生。结束上山下乡回城后,我在一个地方政府做秘书工作。考大学主要是想通过学习哲学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在北大读书期间,我逐渐对西方哲学产生了兴趣。硕士毕业一年后我去了美国留学。我先到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一年以后转到康乃狄克大学,跟随乔尔·考普曼(Joel Kupperman)学习分析哲学和比较哲学。他哲学研究的一个特点是参考中国和印度哲学思考问题,这对我影响很大。博士毕业工作后,我主要讲授西方哲学。当开始教一些中国哲学的内容之后,我越来越觉得西方人讲的中国哲学的哲学性不强。这也难怪,当时在欧美从事中国哲学的学者主要是东亚系、历史系、或者宗教系的。他们大部分人并没有进行过正规的哲学训练,很难跟哲学界进行有意义的交流。他们无疑对海外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有益的贡献,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对中国哲学的表述也加深了海外对中国没有哲学的偏见。我在发表了几篇纯语言哲学的论文之后,就把主要精力慢慢转向研究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儒家哲学与儒家的文化传统有很紧密的联系。我少年时代跟祖母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曽到乡下陪外祖父、外祖母同住,受到了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应该说,他们是我最早的儒学启蒙老师,为我以后的研究儒学打下了坚实的生活体验基础。在美国教书近二十年后,2010年我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牵头建立哲学系,我们系的重点之一就是儒家哲学。能够在海外为推广儒学的研究和传播做一点事情,我感到很欣慰。观察者网:您在谈论儒家的时候有没有遭受一些质疑,比如:孔孟自己都没有能够拯救天下,给天下带来太平,为什么到了现代还要研究,并且推广儒家思想?您是怎么回应的?李晨阳:这个问题很有意义。在国外讲授哲学,尤其是在英文语境里讲授哲学,是一种平等地跟学生讲道理的过程。我在阐述儒家观点时从来不说儒学可以拯救天下。我主张儒家哲学的很多思想对现代社会仍然有重要意义,仍然值得坚持和推广。比如,儒家关于“爱有差等”的思想有没有道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是否应该奉行?在这一类问题上,学生往往是分为两派的。有些人赞成,也有人反对。对于持反对观点的学生,我不要求(其实也不能强求)他们接受儒家的观点,但是他们必须了解儒家“爱有差等”的理由,尽管他们认为这些理由不够充分。另外,不少学生对于儒家的“礼”感到很陌生,不理解社会生活为什么需要“礼”。我就问他们,你毕业时会参加毕业典礼吗?他们绝大多数人都会参加。我告诉他们,毕业典礼就是一种“礼”。所以,他们跟儒家的差别不是要不要“礼”,而是要什么样的“礼”,要多大程度的“礼”。对儒家而言,也有一个更新“礼”的形式的问题。有些古代的形式在今天可能不适用了。但是这并不表明“礼”的概念完全不适用了。我近年来主张“礼”是一种“文化语法” (cultural grammar)。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礼”,就像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法一样。语言不能没有语法,文明社会也不能没有“礼”。这么一讲,学生就可以理解儒家为什么讲究“礼”了。我总的感觉是,在当前的多元世界中,儒家哲学有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需要向世界说明它的重要意义。只有通过说理的方式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说理就必须用人家听得懂的语言来沟通,否则只能徒劳。这也许是在海外做儒学的人们感受最深的吧!观察者网:您在海外教书的时候,您觉得当地学生对于儒家思想,或者其他中国哲学流派的接受程度有多少?他们认同“孝悌”以及“关系性自我”(relational self)这样的观念吗?李晨阳:我一直认为,教书不是传教。在海外讲授儒家哲学的目的跟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教的目的有着根本区别。我要求学生能了解儒家哲学,能把它的观点和理由说清楚,最好是能够有同情的理解,而不期望他们系统地接受儒家思想。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这种期望可以实现。“孝悌”大概是在海外、尤其是现代西方社会最难让学生接受的观点。在讨论孝的问题时,学生很容易分成两派。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我想这跟他们自己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有关。比如有天主教背景的,家庭关系比较好的学生,更容易认同“孝”的观念。在这方面,其实国内也有类似的情况。我本人也不认同自汉代以后那种极端的“孝德”,而赞成荀子对“大孝”的阐述,即与大义不相背离的孝道,认为它在现代生活中更有生命力。山西安泽县荀子像(图源:腾讯网)“关系性自我”是近年来西方女性主义关爱伦理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它与儒家哲学的伦理思想有相似之处。关爱伦理学是20世纪最后20年的西方哲学领域的重大突破,现在跟康德伦理学、功利主义、以及德性伦理学并驾齐驱,是现代西方哲学的显学,很值得重视。近二十多年来我也一直研究关爱伦理学与儒家伦理学共同关心的问题。由于关爱伦理学的影响,儒家“关系性自我”的观点对学生并不那么陌生。我认为,在这方面,儒家哲学与关爱伦理学是同盟军,可以互相借力,互相支持。多年来我一直主张,世界上各种受过时间检验的文化传统的主要价值是相通的,尽管它们在各个传统中的优先性和具体表现形式会有所不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观念有普世的意义,不难被人接受。观察者网:在研究西方哲学和与西方哲学界打交道的过程中,您觉得有哪些方面是我们可以学习的?李晨阳:英语世界的哲学界跟中国国内的哲学研究至少有两方面的不同。在格局上,前者更重视哲学问题的讨论,而不是哲学史的研究。大体上说,哲学史是关于历史事实的研究,包括文本的事实。假如我们对哲学史实掌握了充分的可靠信息,有良好专业训练的人对于研究的问题应该可以得出相同的或者至少相似的结论。比如说,我们原来对荀子批评孟子的“五行”的内容不清楚。后来出土的帛书和竹简中有《五行篇》,我们就知道了荀子说的“五行”是“仁、义、礼、智、圣”。通过对各种文本的研究,专家们可以说明这里每一个概念的意思。哲学则更有主观说理的成分,并没有一套可靠的科学方法。关于事实的充分信息不能解决哲学观点的分歧。“爱有差等”的思想是孟子还是别人最先提出来的?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是什么意思?诸如此类是哲学史的问题。这个命题是否成立,为什么能成立或者不能成立,则是哲学要解决的问题。能够通过事实证明的科学真理都不是哲学。哲学命题总是可以商榷、可以继续讨论的。西方人常把哲学看作一种思想的活动:学哲学是要锻炼人的思维能力,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和见解,论证有关的观点。做哲学研究就要投入到思想的交锋之中,这跟在历史系或者东亚系的人很不一样。相比之下,中国哲学界很多人把哲学看作一种学问。大多数情况下,做哲学研究是研究某一个或者几个思想家。当你问一个英语世界的哲学系老师他是做什么研究时,他一般会说是做伦理学、或认识论、或形而上学,很少有人会说自己是研究柏拉图或者笛卡尔的。这个特点在他们哲学系的网站上很明显。2019年西方评出的50位最有影响的哲学家都是以研究哲学问题而入选的。国内哲学系的老师则以做哲学史居多。即使两者都做的人,也以哲学史为主,教出来的学生也大多是以哲学史为本业。有一位在北大哲学系跟我一起从本科读到硕士的同学曾经跟我说,他到了美国才发现以前学的都是哲学史知识,基本上没有受到讨论哲学问题的训练。我也很有同感。在国外的哲学讲座,绝大多数是讨论哲学问题的。我读博期间,像库恩(Thomas Kuhn)和克里普克(Saul Kripke)这样的大家来做讲座,讲的是正在探索中的问题,听众的问题也都是跟他们商榷的居多。而在国内的大学哲学系里,大多数的讲座是关于历史(包括当代史)知识的。请不要误会,我说这些的意思绝不是说哲学史不重要。哲学史其实非常重要。如果对历史与特定时期的文本没有研究,我们就无法知晓古代哲学家提出概念的原意,也无法厘清思想的发展脉络。国内有很多一流的哲学史家和学问家,也有世界上最好的哲学史研究,即使在西方哲学史某些方面的研究也在前列。我们应该保持这种优势。但是,相比而言,做哲学研究的则很不成比例。为了中国的哲学发展,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用更多的精力研究哲学问题。第二个不同之处是国内哲学界的学者之间较少有学术层面的直接交锋,研究儒家哲学的朋友们尤其如此。人们会把哲学批评看作恶意的个人攻击,怕面子上不好看。所以,表面上大家都很舒心和谐,但是很难有思想上的火花碰撞。可结果是,哲学界就缺乏了善意的、建设性的批评,而这则是哲学进步的必要条件。实际上,哲学不是既成的科学真理,任何哲学命题都可以受到挑战,以及进一步探讨。所以,除了要“照着讲”和“接着讲”,还应该有一些“反着讲”,不要总是“顺着讲”,不能继续“疏不破注”。“反着讲”不是说为了反而反,不是“杠精”,而是要勇于提出不同的看法,推进哲学探索。儒家哲学很大一部分的丰富性恰恰是思想家们“反着讲”而成就的。比如,荀子在人性问题上就是跟孟子反着讲的;王阳明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跟朱熹反着讲的。王阳明讲学图(图源:腾讯网)举一个具体的例子。“知行合一”是一个事实判断还是仅仅是价值判断?如果是事实判断,持此主张的人如何解释有些人知而不行的现象?如果用缩小“知”的定义范围来解决这里的矛盾,怎么说明其它方面的知识?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进行仔细讨论的。某种意义上,真正的哲学就是会让一些人不舒服,因为会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思想可能有问题。苏格拉底让雅典的人不舒服;孔子、孟子让不少国君不舒服。有一次我跟一位美国的哲学教授谈他到中国来讲学的感受。他很失望地说,听众都向他请教知识,没有人跟他讨论问题,都把他当作学问家,而不是哲学家,而他非常想听听中国学者对他的哲学观点的不同看法。这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哲学界不同的一面。我认为,只有通过积极的交锋,有更多善意的、建设性的批评,哲学才能进步,当代中国才能培养出自己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而不仅仅是哲学史家。如果只是彼此保持距离,各说各话,井水不犯河水,就很难有思想的创新和哲学的进步。观察者网:近年来在中国国内兴起了一股“国学热”,但与此同时,也有一股反对过热的舆论,比如认为《弟子规》本身并不“经典”,对其热捧的做法是从台湾传来的。对传统文化,我们也一直强调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精华和糟粕的判断标准又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您怎么看“国学热”?您觉得该如何判定何为精华何为糟粕?李晨阳:我十几年前很支持把国学“热”起来,也回国参加了一些有关活动。我现在仍然认为“国学热”的主流是传统文化的复归,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是,什么东西一旦热起来,就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近来我在思考两个问题。其一,一个民族应该用多少社会资源来支持文化传统的复归与重建?有没有一个适当的度?斯坦福大学高级研究中心的主任是一个犹太人,就曾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总是看着过去?她说:“我们犹太人的传统也很悠久,可是我们不像你们那样把眼睛总盯着过去。”她的话让我深思。我觉得一个民族不应该过于迷恋自己的过去,尤其在分配社会资源方面要兼顾思想的创新。其二就是你说的精华与糟粕的问题。你说得很对,这方面的判断标准有一定的主观性。有一些问题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不能一下子就解决。我认为,一个比较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增强哲学在国学中的作用。我认为,哲学就是要多提问题,有批判性思维,多进行反思,而不是盲目听别人的宣传。我们老祖宗说的话有的是对的,但有的不一定对。我们应该把问题提出来,摆在桌面上,大家评评道理,让人们有一个自己思考、鉴别的机会。即使我们仍然会有不同意见,不能说服对方,至少我们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其实,我们学习国学的目的之一正是让人们了解其中的道理,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具体形式。只有经过认真的思考,深入的讨论,其中的道理才能彰显出来。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一位参加了“女德班”的年轻妈妈在饭店教训小女儿,因为她没有遵守“三从四德”。旁边吃饭的其他人看不下去了,上前跟那位妈妈讲道理。我觉得,这种交流至少给那位妈妈一个好好想一想的机会。讨论的机会多了,我们可以增加对传统的反思,尽量减少盲目性。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应该是在充分反思基础上的认同。观察者网: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相比东亚国家,西方国家大部分都做得很糟,当地许多百姓对戴口罩与封城非常抗拒。您认为这主要是由于长期风行于西方的个人主义,还是当地领导人决策不够果断导致的?李晨阳:各国抗击疫情的措施和阶段性的结果很值得我们反思。国内的抗疫无疑取得了很大成绩,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认为,决定各国抗疫成效的关键因素不在于政体类型,而在于另外三项因素:国家能力、社会信任和领导水平。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个人自由”在民众的价值追求中占据的地位。个人主义跟个人自由有直接联系,但二者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倘若在一个国家或者文化传统中,个人自由的地位很高,将影响抗疫过程中对各种社会活动限制措施的实施。大体上,民众对社会限制措施的承受度可分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客观承受度可以有量化标准,例如,当地食品供应库存如何,民众是否有钱购买必需品。主观承受度则取决于民众是否认为限制措施是必要的,即是否值得他们牺牲某些价值追求。人们对这种必要性的判断不仅取决于其对疫情威胁的客观评估,也取决于其对随之而来的价值牺牲是否值得的主观评价。今年五月初美国密西根民众持枪到州政府要求取消防疫限制措施时,他们认为这是在捍卫自己的自由权利。11月12日,美国最高法院法官阿利托(Samuel Alito Jr)在美国联邦主义律师协会年会发出警告称,疫情已经造成了对个人自由的限制在此前是“不可想象的”。他是一位很保守的法官,发言很能代表美国保守人士的观点。美国保守主义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个人自由,反对政府干预。拜登取得大选的多数票之后,说他要亲自给共和党占多数地区的州长打电话,说服他们同意强制人们戴口罩。有16个共和党州长马上表态说,别费劲了,戴不戴口罩是个人的自由,政府没有权力强制。当然,他们很可能根本不了解疫情的严重性和有关措施的必要性。他们中的一些人受到感染之后,有人就后悔了,表示之前没有认识到病毒的强大传染力。在爱荷华州新冠确诊19万人,死亡2000人之后(全州人口一共3百多万),其共和党州长最近终于改变了以前主张戴不戴口罩是个人自由的立场,发布了全州戴口罩的强制令。毋庸置疑的是,在同等情况下,对个人自由要求高的社会中的民众对限制措施的主观承受度比其它社会的民众低,这会直接影响政府有关政策的有效实施和落实。同时,民众对政府限制措施的主观承受度又反过来影响政府决策的力度,使其尽量避免推出会被民众视为过分限制个人自由的强力措施。作为一个有儒家文化背景的人,我不像美国的保守人士那么高度强调个人的自由,但是我不对他们的价值倾向做恶意的理解。价值取向取决于人们对不同价值优先性的取舍。在主流社会里,任何一种价值取向都有其长处和短处。一种价值取向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有利的结果,在另外的情况下则会导致不利的结果,不可一概而论。在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里,互相理解是求同存异的前提。否则,彼此只能越来越成为敌人。观察者网:在您的著作《儒家“和”的哲学》(The Confucian Philosophy of Harmony)中,您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就是儒家所提倡的“和”并不是完全相同或者符合(Conformity),而是一个导向让不同元素相互平衡、合作提升,并且通常能够带来益处关系的动态过程(an active process in which heterogeneous elements are brought into a mutually balancing, cooperatively enhancing, and often commonly benefiting relationship)。您能具体说明一下吗?李晨阳:感谢让我有机会谈谈我自己的研究。大约从2000年开始,我把注意力转移到儒家“和”的概念上。当时主要目的是要回答1999年出版的 The Tao Encounters the West(《道与西方的相遇》)一书的一些后续问题。2004年国内提出“和谐社会”的理念之后,各种有关讨论很多,也给了我一个冷静思考的机会。《儒家“和”的哲学》于2014年出版。在书中我利用早期儒家经典中关于“和”的思想加以发展和重新阐述,主要强调两点。第一,儒家的“和”是一个深层的、动态的概念。说它是深层的,是因为我们应该把它跟中国哲学的“气”本体论联系起来理解,儒家在这方面从本体论到社会哲学再到伦理学一脉相承。说它是动态的,是因为我们要把它放在“生生(和生)大化”的脉络中理解,即是一个导向让不同元素相互平衡、合作提升,并且通常能够带来益处关系的动态过程。这样的“和”反映了一种宇宙观、世界观、也反映了一种价值观。第二,在社会实施方面,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是儒家“和”的哲学的一种体现,应该在哲学高度来具体阐述。在“和”指导下的社会和谐既不强制社会的一致性,也不完全放任自流,让社会沦为一盘散沙。这样的社会和谐必须以礼与法节之。李泽厚认为,从长远看,“和谐高于正义”,但是在当前,还是应该强调公共理性和正义的首要作用。我觉得,在理论层次,以上说明的“和”的哲学理念高于具体社会的“和谐”,也高于社会的“正义”。因为社会的“和谐”与“正义”都应该在“和”的哲学前提下才有意义,才可以合理地定界。与西方哲学的有关思想相比,在宇宙观方面,儒家的“和”与柏拉图的先天即成的理念世界完全不同。在价值观方面,它也不同于柏拉图“理性”一家独大的取向。现代西方哲学与社会不但抛弃了柏拉图的非多边式的、强压式“和”的理念,也抛弃了“和”的理想本身。他们担心的主要是在“和”的名义下对个人的压制。但这种态度与做法无疑是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了。按照儒家的理念,政府在“和”的过程中的作用是“导”而不是“压”。“和”是一个多方参与共建的过程。要实施这种理想,人们首先必须持有这样的理想。认识到只有多边主义的相互平衡、合作提升的“和”才是人与人、人与自然最好的生存方式,如果连这样的概念都没有,就根本谈不上如何积极地实施。哲学是建立和推广有益思想的事业,而哲学的作用正是要设法让人们接受正当的理想,然后才会有如何落实到生活实践中去的问题。观察者网:现在美国社会的撕裂程度应该远远超过您求学那会儿。在一些对特朗普和拜登支持者的采访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之间似乎很难找到共识,大家各说各话,仿佛没有互信的基础。您认为这种情况是怎么造成的?您认为“和”的思想能否在美国推行?您觉得新加坡有哪些民族政策是值得美国学习的?李晨阳:是的。对当前美国社会的撕裂,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会给出各种各样的原因。从哲学的角度看,“和”的思想与价值的缺失是一大原因。大家都各持己见,认为只有自己拥有绝对真理,互不让步,不肯从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结果只有你死我活,鱼死网破。在2020年美国大选中,两派中很少有人秉持“仇必和而解”的哲学,不少人欲致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是人类社会21世纪的一大悲剧,也从反面说明了“和”的重要性。从当前看,“和”的理念在大多数美国人心中没有分量,或者把“和”理解为浅薄的一团和气而已。最近哈佛大学政治哲学家桑德尔(Michael Sandel)与人合编的《桑德尔与中国哲学》一书收入了一篇我对他的批评文章。我认为,没有“和”的社会哲学,不仅自由主义不能建设好的社会,像桑德尔那样有明显的社群主义倾向的理想也行不通。迈克尔·桑德尔教授曾因主题为“正义”的系列课程而名声大震(图源:澎湃)比如,现在人们一般都试图从捍卫个人权利的角度来解决种族的不平等问题。个人权利当然很重要,也必须强调并予以实施。但是它不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那种认为只要个人没有做错事,整个社会就一定会好的想法是天真甚至有害的。另一方面,如果大家都仅仅从个人权利的角度评判是非,就可能造成人人都是受害者的心态,反而更加重社会的撕裂。解决美国当前的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合力。其中,“和”的价值与理想可以起重要的作用。相比之下,新加坡这方面做得很好。新加坡也是一个多种族、多宗教的国家。它与美国的一个重要不同在于“和谐”是新加坡国家治理的指导思想与重要目标之一,也在新加坡人心中占据重要位置。当年李光耀做总理时,规定国会里必须有反对党,选不上也要指定参加国会的反对党议员,目的就是要让大家都可以讲话,听到代表不同人群的声音。新加坡有很多富人。但是政府为一般国民,尤其是低收入的国民,提供住房帮助,实行居者有其屋。在这方面,新加坡跟香港等地有天壤之别。现在大约80%的新加坡人拥有政府补贴的公寓,而这种公寓按照种族比例分配。所以新加坡没有像美国大城市里那种少数民族集中的贫民窟,治安也非常好。我们大学的超市里有一位营业员是河南来的小姑娘。她半夜下班后都是自己走20-30分钟回宿舍,这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总的说来,新加坡是一个和谐和美的社会。当然,新加坡的有些做法只有在一个“和”的价值深入人心的国度才能实施。没有这种价值认同,就很难实现。哲学的工作正是要论证“和”的理念,并使之言之有理,深入人心,然后才能实现于社会。观察者网:据您所知,在看到了近期社会乱象之后,西方学界整体上有没有开始重新思考他们所提倡的“民主”、“自由”等概念的意义?有没有准备开始探讨“和”的意义?李晨阳:最近美国的大选中的种种乱象确实对美国的民主操作造成了很大影响。自从1985年到美国后,我一直在观察他们的政治运作。在大多数情况下,至少在表面上看,美国的政治是一种“君子”政治,有点像体育比赛:对手之间在竞选时尽力争夺选民,一旦选举结果出来了,落选者大大方方认输,表示尊重选民的决定。2016年希拉里输了之后,尽管她可能在心里对特朗普恨之入骨,也完全没有输掉大选的思想准备,还是承认落选,祝贺对方当选。近来的情况有很大变化,有明显的“小人”政治的倾向,什么下三滥的手段都用。这对美国的政治建制有很大威胁。美国的建国者其实很在意政治家的品德,这方面跟儒家有相通之处。他们也认为,民主制度的良好运作不能仅仅靠制度,也需要有品德高尚的人。所以,现在不少人政界人士都表示担忧。但是,据我所知,这些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他们对“民主”和“自由”的信念。在我看来,现在这种“小人”政治之所以有市场,主要还是因为当前社会的严重撕裂。就像我刚才所说的,要解决社会撕裂的问题,他们现有的哲学是不足的,儒家的“和”的哲学——我不是说那种肤浅的、幼稚的“和谐”,很值得他们借鉴。儒家的“和”的哲学跟“民主”和“自由”的信念不矛盾。我最近与友人合作编了两本有关的书,一本是Conceptions of Harmony in Chinese Thought (中国思想中“和”的构想),另一本是与“和”相似的思想在不同文化传统中的呈现,书名就叫Harmony。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相关问题,引起更多的讨论。

法外情

美国学哲学,德国学弹道学,看兵工之父俞大维的跨界人生

在柏林有两位中国留学生是我国最有希望的读书种子,一是陈寅恪,一是俞大维。——傅斯年这句话是傅斯年1923年从英国伦敦大学转学到德国柏林大学学习比较语言学的时候,说的这句话,而他的这句话也不是空穴来风。陈寅恪不用多说,父亲陈三立、爷爷陈宝箴,家学渊远,26岁之前就已经在日本、德国、法国等地游学很多年了,专注于学问,没有搞过任何的学历和头衔,以至于在35岁进清华研究院的时候,校长曹云祥还有些怀疑,经过梁启超等人的力挺才出任清华研究院导师,号称教授之教授。相比较而言,俞大维似乎在当时和现在都是籍籍无名,何以傅斯年会如此推崇?俞大维和陈寅恪是表兄弟,比陈寅恪小7岁,俞大维的母亲是曾国藩的孙女,俞大维自幼接受庭训,学习《公羊传》等古代经典。1918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哲学,只用了三年时间就拿到了博士学位,吴宓曾说“哈佛中国学生,读书最多者,当推陈君寅恪及其表弟俞君大维”。至此,我们可以看出俞大维应该已经算是比较牛的学者了,最起码目前国内哈佛毕业的教授也不多,但是他还有更牛的地方。哈佛大学毕业之后,又跟陈寅恪一起转战德国,在柏林大学求学,研究方向曾一度转到了文史方面,但因为后来碰到傅斯年,认为自己永远也不可能超越傅斯年,决定放弃文史,专攻数理逻辑专业,后来研究兴趣又转到了弹道研究。1925年在爱因斯坦主编的数学杂志上发表题为《数学逻辑问题之探讨》的论文,成为在这个杂志发文的第一个中国人,而第二个就是华罗庚。1928年之后,俞大维弃笔从戎,投身于中国的军事工业。其中也是趣事不断,1930年,民国政府委派俞大维去德国购买较为先进的大炮,当时的预算只能购买12门大炮,但是俞大维却用12门大炮的钱买了15门大炮,其中周旋了多少,没人知道,但他只是轻描淡写的说是“送的”。1933年获陆军中将军衔,抗战爆发后,积极领导组织中国兵工企业生产,为抗战提供了有力武器装备支撑,并且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有中国“兵工之父”的称号。1949年之后,俞大维去了台湾,并担任“国防部长”10年之久,1993年去世,享年96岁。

请辞而退

《生活大爆炸》即将完结!主角们学历逆天MIT硕士居然被群嘲

《生活大爆炸》可能是很多人的启蒙美剧,但如今它也要画上句号了。最近,《生活大爆炸》的制作团队及CBS联合声明,称该剧将在2019年完结。本剧的第12季也是最后一季将于9月24日开播,预计在明年5月份迎来大结局。从2007年到现在,《生活大爆炸》已经陪伴了我们11年。4个高智商宅男 + 3个性格迥异的好闺蜜,每个人都像现实中的老朋友一样亲切。剧中的他们经历着分分合合,工作、恋爱、同居、结婚,在社会中摸爬滚打,相互扶持着一起成长,正如剧外的我们一样。今天,我们不论剧情,单纯扒一扒剧中几位主角的学历!Sheldon Lee Cooper 谢耳朵IQ高达187的少年天才,目前为加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家,研究方向是弦理论。谢尔顿从小就是一个神童,11岁结束五年级后直接进入了位于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德州大学;12岁时,他想要一个钛制离心机分离放射性同位素;13岁时,又造了一个核反应堆,以便给整个城镇提供电力,最后一位政府特工告诉了他在车库里存放黄饼是违法的,制止了他的行为。14岁时,他开始鼓捣激光,因此父母把他送去寄宿学校攻读博士学位,并以“14岁半”的年纪成为史蒂文森奖最年轻的获得者,以最优等的荣誉毕业。谢尔顿15岁时曾在德国海德堡学院做访问学者,拿到了他的第一个PhD,16岁时开始研究扭量理论。随后的4年里完成了他的第2篇博士论文,而在《生活大爆炸》剧集开始的时候,他已经工作3年半了。Sheldon所获学位分别为:BS(理学学士),MS(理学硕士),MA(文学硕士),PhD(哲学博士) 和 ScD(理学博士)Sheldon就读的大学: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是世界顶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之一,在美国有着“公立常春藤(Public Ivy)”的美誉。校友中有10名诺贝尔奖得主,18位普利策奖得主和1位图灵奖得主,1位沃尔夫奖得主,4位是国家科学奖章得主,还有94位美国科学家基金得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校获得的经济资助和捐款仅次于哈佛大学,因此提供的奖学金十分丰厚!优势学科: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共设有18个学院,提供135个专业的学位课程,其中属商科和工程学以及教育专业最为强势。其工程学专业全部至少排名美国Top20,其中很多属于全美TOP 10。Leonard Leakey Hofstadter 莱纳德IQ为173,目前为加州理工的实验物理学家。Leonard出生于科学家世家,妈妈是精神病专家和神经科学家,父亲是人类学家,姐姐尖端医学研究者,哥哥是哈佛大学法学院的终身法学教授,虽然他24岁拿到常春藤盟校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学位,但仍然是家庭成员中成就最低的人。Leonard就读的大学:普林斯顿大学US.News美国大学本科排名蝉联全美大学第1,八大常春藤盟校之一,要求非常严格,所以也是美国最难申请的大学之一。优势学科:普林斯顿大学每个学科的学术水平都位居美国前列。社会学、统计学、政治与国际研究、会计与金融、经济学、生物科学、心理学、环境科学、机械、航空制造工程、土木与结构工程、化学等在各知名学术排行榜上都名列前茅。Rajesh Ramayan Koothrappali拉杰什Rajesh是一位来自印度在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工作的天文学家。他从小就对天文感兴趣,高中毕业后,就去了剑桥大学,获得了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他妹妹毕业于牛津)。Raj还曾因发现新行星而被《人物周刊》评为“值得关注的30个30岁以下的明日之星”。Rajesh就读的大学:剑桥剑桥,世界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英国G5超级精英大学之一。建校800多年,涌现了一批科学和文艺巨匠,共有11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优势学科:剑桥大学在数学、物理、医学、法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Howard Joel Wolowitz 霍华德Howard是加州理工应用物理系的科学家,拥有麻省理工学院工程硕士学位,但在剧中多次被Sheldon嘲笑学历低……果然都是真学神……Howard就读的大学:MITMIT的知名度就不赘述了,这里介绍一下Howard所读的专业。MIT最早是借由美国国防科技研究需要而迅速崛起的,而剧中Howard就读的工程系正是该校最知名、最多人申请和最“难读”的学系之一。优势学科:麻省理工学院素以顶尖的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而著名,拥有林肯实验室(MIT Lincoln Lab)和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这里还是各种科学极客们梦想的圣地,其中电子工程、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语言学等都受到中国学生追捧。Amy Farrah Fowler艾米Sheldon的女友Amy,职业为神经生物学家,哈佛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另外,无论剧里剧外,Amy都是学霸,剧外Amy的扮演者Mayim Hoya Bialik在生活中真的是一位精神学博士,可以说是本色出演。Amy就读的大学:哈佛哈佛为常春藤盟校之一,校友中有157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居世界第一。优势学科:哈佛大学下设13个学院,总共46个本科专业,134个研究生专业,其在文学、医学、法学、商学、神经学、工程与应用科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Bernadette Rostenkowski-Wolowitz 伯纳黛特Bernadette也是学霸,目前在一家名为Zangen的大型制药公司做科学家。Bernadette的经历比较美国甜姐化,来自普通家庭,兄弟姐妹众多,十几岁的时候参加过选美比赛,读教会学校,大学时学习微生物(院校不详),并且在奶酪工厂打工支付学费,最终获得了微生物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工作风生水起,是办公室大姐大,且工资非常高。Penny Hofstadter 潘妮Penny无疑是剧中学历最低的人了。她的梦想是做个演员,但却一直不成功。无奈只好全职工作,最开始做服务员,后来在Bernadette的推荐下,进入Bernadette的公司,成为一名药品销售,工资也很高。在剧中,Penny在Leonard的建议下,读了一所社区学校,名为Pasadena City College。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冬奥恋

方君方,哲学硕士却想打造化纤行业的“京东”

在大多数化纤企业还在观望产业互联网时,方君方创办了化纤邦,这是一个化纤产业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她向从业者的传统思维、传统生意经发起挑战,希望为这个传统行业带来新的可能。化纤邦是面向中小企业构建化纤产业数字化运营平台,旨在通过数字化进程,提高行业整体运营效率。简单说,化纤邦就像化纤行业的京东,但与京东不同的是,化纤邦还是一个免费的行业资讯平台。方君方:福建纤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校友“我们这个行业太传统!太传统!太传统!”一位化纤行业的来自行业龙头企业的85后高管曾向方君方感慨。原来,很多化纤家族企业的接班人以及从海外留学深造回来的从业人员都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自己非要去喝酒、去应酬呢?难道没有其他的方式能够谈成生意了吗?作为一位80后,深耕化纤行业十余年,福建纤链科技有限公司CEO、B2B平台化纤邦创始人方君方,在从业过程中,听到了很多这种第二代从业者的声音。同时,她也敏感地意识到,第一代化纤人有着庞大的行业咨询需求。因此,她希望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为化纤行业从业者构建一条新的交互、贸易通道。化纤邦扎根化纤行业,聚焦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是一个为他们提供行业资讯和咨询、撮合、供应链金融、SAAS系统等业务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截至2020年10月份,化纤邦平台成立6年以来的GMV超千亿,其中自营为20亿。2019年8月上线的“化纤邦”APP,注册用户已超过15万家,成为化纤行业移动端最大的平台。哲学系硕士选择化纤创业从2006年正式进入化纤贸易行业,方君方的职业生涯轨迹颇有点“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命运论味道。时间追溯至2004年的大学毕业季,方君方陪同学去中国化纤信息网面试。结果,因缘巧合下,自己却被叫去面试,并且顺利入职。作为一名市场营销出身的应届生,方君方的岗位是市场策划。“我莫名其妙进了这个行业,在公司一直呆到2006年。”虽然以市场策划入职,但期间方君方也被安排从事过一段时间销售工作。“2004年的时候,我一个月的工资已经差不多有6000块钱。”以应届生来说,这个工资水平在今天依然是有竞争力的。但2006年,方君方向主管提出离职。对此,她表示:“我进去的时候,公司已经成立五六年。坐在我对面的大姐,从进公司就一直打电话。我想象了一下自己的未来,我会觉得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降低。”由于工作表现颇受主管认可,领导将方君方推荐到了集团公司—— 华瑞信息(835311),从事化纤产品国内贸易。方君方以每两年为周期为自己做职业规划,按照她的设想,完成从应届生到社会人的身份转变后,2006年-2008年是自己的犯错和试错阶段,为的是寻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行业。2008年-2010年,自己要扎根在选择的行业。“实际上,我都超前完成了,2006年找到了行业。坚定的原因也非常简单:一、这是一个去年龄化、去性别化的行业;二、随着时间的沉淀,我可以变得更加有核心竞争力。这样的行业值得深造。”方君方表示,自己认识行业里面的很多大姐、阿姨,一干就是20多年,她们在业内都被尊为“专家”,颇受尊敬。但是2010年左右,方君方遇到了职场瓶颈。一方面,2008年金融危机余波尽显。化纤行业在2009年-2010年开启了一轮洗牌,她产生职业迷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2009年纺织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上指出,2009年,化纤行业共淘汰落后产能137.2万吨,是淘汰落后力度最大、程度最深的一年。方君方也坦承:“差不多到2012年,整个供给侧改革,化纤行业作为传统的制造行业进入了一个供大于求的局面,非常明显。我们作为贸易公司,夹缝生存很艰难。”另一方面,方君方也在思考自己从事化纤以外的其他出路。迷茫的时候,读书是澄清自己的方式,抱着这个念想,她决定走进校园继续学习并考上了西南民族大学的哲学系硕士研究生。非常幸运的是,她深造的想法也获得了老板的支持。老板同意她不坐班工作,希望学成后继续为公司效力。这时的她,不会预料到,正是此时的“云办公”促成了日后创业的想法。攻读硕士期间,她总是不停地接到各种各样的客户电话,“最夸张的是早上7点开始接电话,一直到晚上。如果中午12:30我还没下床,就没时间下床了,一直在接打电话。”每天都有客户的“夺命狂呼”,方君方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她将客户需求归类,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能不能帮我买一点;②能不能帮我卖一点;③买多了怎么办?④买少了怎么办?方君方入行起,接触和服务的都是化纤行业的中小微企业。这些需求背后隐藏着这类企业在产业链交易中的采购销售盲点。2013年,当方君方又一次站在人生的选择岔路口时,她看到了自己读博以外的另一种人生可能。创业动因看好化纤行业的依据与其发展特性密切相关。化纤行业集群现象明显,上游原材料厂家长期掌握着话语权。一个重要原因是,化纤原材料属于国家严格管控的大宗商品。化纤原材料如PTA(精对苯二甲酸)深受原油价格波动。尽管我国也在进行油气改革,但民间资本要向产业链上游延伸,还很难。这对民营的中小微企业来说,具体表现就是在市场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石油-PX-PTA产业链示意图方君方在其个人BLOG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在行业里常会发生一个有趣的现象,可能这个客户与你做了好多年生意,一年做几千万甚至上亿销售来往,但这个人长什么样子,厂子规模是大还是小,很多时候居然是未知的。这大概是我们行业所特有的现象。很多同样销售出身的人,都为此惊讶不已,但反过来却是深深地羡慕嫉妒恨,因为这个从侧面反应了一个事实:不愁卖!”长期与中小微企业打交道的方君方,希望自己在其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改变或改善他们的营商环境。民营的中小微企业主存在“高智商,低文化”的从业特点。以80后为界限,60后70后是目前支撑和推动我国化纤行业发展的第一代从业者。由于历史原因,这两代人平均受教育程度并不高,是“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长期的从业经历锻炼出了他们高度的市场敏感性,但关于产业链的很多解读和判断,他们还做不到。方君方提到一个创业前的故事:一次周五晚上,她约好跟朋友去看电影。20点左右,她接到一位约摸50余岁老板娘的求助电话,“小方,听说今天晚上美国有一个很重要的报告要出,你看它对我们行业有什么影响,原材料会不会涨价?”这个“重要报告”指的是《非农就业数据报告》。非农就业数据指非农业就业人数、就业率与失业率这三个数值。顾名思义,就是反映美国非农业人口的就业状况的数据指标。它的重要性在于可以极大地影响货币市场的美元价值。前面提到,原油价格跟美元挂钩,如图1所示,原油将对化纤原材料产生系列关联效应。“他们可以把计算器用得非常灵活,但这里面一长串的关系,他们还没有办法解读。”而帮助这些企业主们理顺非农数据对化纤原材料的影响路径,并且据此作出最终判断和建议,如原材料采购价格的涨跌幅度,是否采购、采购量大小等等,这是方君方的一项重要客户服务工作。为什么这些客户如此信任方君方呢?原来,从2006年入行开始,她就坚持每天早上7点30左右给目标客户发短信,字数控制在70字以内,内容主要是自己关注到的行业要闻以及个人解读,同时附上自己能够给出的原材料报价。“一直到现在创业,我都没有间断过。在他们眼里,小方是一个高知文化的从业者。”方君方表示,发完以后自己还会将其记录在笔记簿上,隔一段时间再去回顾自己的市场判断准确与否。如果说得不准,会再度给客户提建议,然后自己做小结。这种思考习惯,从2015年9月26日开始,方君方以写BLOG的方式保留下来。5年间,她写下了170259字。“行业是不会消失的,但企业肯定有生命周期”。这是方君方愿意深耕化纤行业的基本认知和判断。同时,她在认识行业过程中,看到了这样的现象。“位于同一条马路两边、规模差不多的公司,采购同一款原材料却可能拿着不一样的价格。原因来自于与供应商关系处理的深浅程度不同的结果,比如有些老板自己逢年过节跑动比较勤,或者可能直接把供应商的业务员搞定了。”化纤邦全景剖面60后70后做生意的方式是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但是,以方君方为代表的80后,他们在尝试用自己的优势和时代的工具,为化纤行业服务。对接班的高管来说,他们非常渴望能开辟一条新的生意路径。因为父辈母辈积累的生意经令他们极度苦恼,一方面他们不想过度花费精力在应酬上,另一方面却找不到更好地拓展生意的工具或方式。而对方君方来说,这类中小企业主对化纤行业的资讯、咨询需求是庞大的。自己单打独斗根本难以批量服务客户。她开始总结和反思:有没有什么方式能够规模化地服务这些需求客户呢?走到2013年-2014年的人生路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消费互联网已经渐渐诞生出淘宝、天猫、美团等平台,但产业互联网进程还比较缓慢。尤其在传统的化纤行业,用方君方的话形容是“大多都在观望”。经过缜密思考和判断后,她认为产业互联网是解决自己难题的一个好方式。今天,再回过头来看,她感慨道:“现在,整个市场看待我们,包括我们看待自己,都认为我们做了一件‘正确但真的非常困难的事情’。”2014年,方君方正式注册公司开业,旗下品牌“化纤邦”孕育而生。目前来看,在方君方构建的公司化运营管理链条中,化纤邦是面向中小企业构建化纤产业数字化运营平台,旨在通过数字化进程,提高行业整体运营效率。撮合、自营、供应链金融、SAAS系统等业务都是基于该平台而逐渐衍生细分出来的(详见图2)。简单说,化纤邦就像化纤行业的京东,即买卖化纤的B2B商城。与京东不同的是,化纤邦还是一个免费的行业资讯平台,APP里面特别设置了供需信息发布模块,以帮助中小微企业互通有无。化纤邦的未来方君方将化纤邦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2014年-2017年)破冰期:“前三年是非常煎熬的,不停有人质疑你,你自己也会不断地质疑:这件事情是对的吗?”这种煎熬最难的在于客户的接受和接纳度低。在地推时,有客户直接提出质疑:我怎么能把价值几十万上百万的货交给别人销售呢?结果是“基本上,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他们”。而对买方来说,他们也对未能见到实物的线上商品抱有怀疑的态度。当然,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就客户角度来说,还没有开发出移动端产品的化纤邦主要以官网存在,这类中小企业主很多连键盘都不会用,怎么会对PC平台产生信任感呢?另外,人的固有思维也很难短时间内转变过来。(2017年-2020年)蓄力期:好在兢兢业业坚持发短信的方君方,赢得了这批目标客户的信赖,他们也成为了化纤邦的第一批用户。这期间,智能手机在我国迅速普及,微信等社交移交软件更是覆盖到全国人民。化纤行业的这些企业主们开始享受时代的便捷,同时也感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一位老板曾向方君方感叹:“勤勤恳恳这一辈子挣来的钱,但是它们像流沙一样,有可能要勤勤恳恳地亏出去了。”因为外部的交互、交易和运营大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位好朋友建议我,要走到更大更高的舞台上去,不要着眼当下白菜多少斤的问题,应该多接触和结交更有前瞻性、深度思考的人。”对走过破冰期的方君方来说,她也需要一个休憩站为自己理清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于是,她报读了浙江大学管理学院EMBA教育中心的课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真正明白了什么叫格局和世界观。”方君方感慨道,“浙大管院魏江院长是讲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战略的。上课的时候,他专门以我们公司为案例,通过系列的引导式提问和磅礴的分析,让我学会了从纵向和横向多个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当然,方君方还结交了一批“好同学”,“我们经常会一起探讨和交流很多事情,在他们身上,我学会了很多跨专业知识。”额外收获来自一门实务课,方君方表示:“好的教授真的是特别厉害,本来认为学财务管理一定是非常枯燥的。但创业者的财务底层结构知识又是必修课,本来打算硬着头皮去啃,没想到管院韩洪灵教授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课,讲的非常好,将专业知识深入浅出,课程氛围幽默诙谐,以至于我前后听了两次。如果可以,我打算每年去听一次。从进入浙大管院的那一天起,我就没有想过毕业这件事。”而化纤邦的变化是,开启了自己的移动端时代。2019年8月15日,是化纤邦一个里程碑事件的纪念日,“化纤邦”同名APP上线。“我们的战略逻辑就是重移动端轻PC端。”方君方表示。这一年,化纤邦还完成了B+轮融资,粮草已经准备充足。“我们有IPO计划,现在为止来说,量变到质变,化纤邦已经具备这个条件。”其实,从化纤行业内最早的互联网平台算起,化纤产业互联网已经从PC端1.0时代走到移动端的2.0时代。化纤邦属于较早一批进入该领域并稳步健康成长至今的平台,经历过前期市场的不信任、供应商违约等危机后,2021年将进入发力期。这不仅是对化纤邦的考验,更是产业互联网在传统化纤行业中深化发展能否再度攻克难关的挑战。

极道饭

她是法语专业毕业,哲学硕士,是如何成为“中国最美女教授”的

《中国诗词大会》上的美女教授在《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导师席上,一位来自中南大学的美女教授引人注目。她的名字由诗中而来,“杨柳依依,雨雪菲菲”。可能你已经猜出来,她就是被誉为“中国最美女教授”的杨雨。有文章这样评价她:女人最高层次的气质,如古人所言,就是“林下风致”。一袭旗袍,端庄雅致,气质与美貌并存。这样的气质美女,是多年专注于诗词研究、修炼的结果。杨雨教授颇有“大家闺秀”风采,但是并非出自书香门第。与诗词从相识到相知1974年,杨雨出生在湖南长沙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从七岁开始学诗,最喜欢的就是坐在教室后排,听老师读诗。诗的种子深植于幼年的杨雨心里,让她喜欢上古典文学,练就一手好文笔,作文屡屡获奖,小小年纪被同学老师誉为“小诗人”。因此,学中文是多年的梦想。高考填志愿时,所有选项都填的是中文系。但阴差阳错,却被划拨到华东师范大学法语专业。虽然没有得偿所愿,但是依然专心致志学习,成为掌握英语、法语等多国语言的才女。在攻读完中国哲学硕士后,研修博士时,毅然选择自己的梦想——中国古代文学。就像她鼓励大学生谈一场刻骨铭心的恋爱,因为爱而爱,情动于衷,不是为了爱而爱,宁缺勿滥。这也是她对待诗词的态度。一波三折,最终自己所爱牵手,由此开始潜心研究古代诗词、哲学,深耕多年。除专业著作外,已出版20多部诗词著作。正如人们常说的:你的心用在哪里,结果就在哪里。执着、专注的个性,犹如一位匠人,让她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擅持“匠心精神”,潜心教学、教研工作二十年。他人眼中的杨雨教授从2001年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南大学,作为一位老师,开始全心投入教研工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授课,而是有自己独特的诗词解读方式。南京大学郦波教授这样评价杨雨:她讲的诗词,既注重发现古典的东方神韵,又往往能在中西方的比较中,凸显文化个性与情感魅力,中西合璧的视觉很开阔也很独特。她独树一帜的阐释诗词风格,没有枯涩难懂的专业名词,通俗易懂,以女性的独特视角,细腻、娓娓道来,得到学生认可。在中南大学,杨雨的课一座难求,同学们说上她的诗词选修课,比抢春运火车票还难。即使她的课不点名、不签到,教室过道提前半小时,依然被旁听学生挤满。无论是《中国诗词大会》,还是《见字如面》、《百家讲坛》,不论是当评委,还是主讲嘉宾,只要她出场,一定会场场爆满。在一次采访中,她笑着坦承:“我是慢热型的,不是一见钟情,而是日久生情的人,崇尚的是细水长流的感情。”这种性格特质,让她几十年如一日的热爱古典文学,坚守专业领域。在谈到工作时,她认真地说:“我会在教学中很投入,每年的课程都有变化,讲述方式会有微调,希望我的教学热情不退,给学生新的内容。专注研究古诗词,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已成为杨宇的一种使命、责任。走上《百家讲坛》,进入大众视野杨雨教授第一次参加《百家讲坛》试讲,是在有近十年授课经验的2009年。当时她犹豫是否参加这个栏目,编导几次打电话沟通。编导对杨雨教授说:“作为大学的一个学者,你也有普及文化的责任和使命,不是一味做学问,埋头故纸堆里。”正是“责任”和“使命”两个沉甸甸的词语,让她决定承担这种社会义务,走进演播室。即使讲解内容信手拈来,依然认真对待,用心准备,纵然这样也免不了紧张。她说:“可能真的没有什么天才,天才都是一步步的,在适应和努力当中成长起来的。”这是杨雨教授发自肺腑之言,也是她的践行。没有天赋和捷径,唯有持之以恒的坚付出总有回报,她获得诸多荣誉:曾入选2007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省首批新世纪121人才工程;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中南大学升华学者育英计划;中南大学首届杰出青年人才等。三十多年从接触、认识到专注研究古诗词,使杨雨具有古典美女的气质,仙气飘飘,大气婉约。网友形容她就像《诗经》里在水一方的秋水伊人,曹植《洛神赋》中款步而来的凌波女神。正如那句耳熟能详的话:腹有诗书气自华。耳濡目染的传统文化熏陶,绝非刻意培养能造就的。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基本不看电视,对于德高望重的学者的讲稿,比如阎崇年先生的,好几本书都仔细看过。在讲纳兰之前,把阎老关于清初的一些讲稿,也非常细致通读了一遍。杨雨教授很好诠释了匠人的“匠心精神”:又叫“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和行为表现。“匠心精神”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就是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一辈子专注一件事的境界。高晓松对它的解读是:道在我心,一以贯之。如《庄子》中有鬼斧神工解牛之法的“庖丁”;“惟手熟尔”的“卖油翁”。“匠心精神”首先需要耐得住寂寞,成功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汗水。在繁华、浮躁的世界,坚持内心笃定的信念,让心静下来,使思想沉淀,才能走得更远。就像李宗盛所说: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安定的。内心的简单、纯粹,在塑造自己的产品、作品的基础上,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人生会有更多可能性!

好闺女

从耶鲁大学的教育理念和招生哲学,看美国大学录取率低的真实原因

随着美国精英大学录取率纷纷降至10%或者更低,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学校到底想选择什么样的学生?仔细研读这篇文章,你也许可以找到答案……在2005年,当我开始就任耶鲁大学本科招生办主任一职时,我必须面对一系列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很快发现这些问题非常难以改变。首先,来自世界各地,为数前所未有之众多,极具才华和成就的学生正在申请进入耶鲁。在1970届和2000届学生之间的三十个年头里,申请人数从6,000增长到13,000。在此之后的一半时间内,也就是2000届和2015届之间的十五年间,申请人数从13,000爆炸式窜升至27,000人。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其他国家的申请群体人才济济,而且申请学生(对就读耶鲁的机会)可谓是梦寐以求,因此我们能够从中找到任何希望得到的精英人才。其次,我们面临根深蒂固来自群体性和社会性利益冲突的挑战。在这八年期间,就招生过程我与之讨论或者争论的群体包括:教师、学生、管理者、校友、招生办工作人员、升学顾问、媒体评论家、社会科学家、以及完全的陌生人。这些人士提出各种理由认为耶鲁应该招收更多、或更少的以下学生:国际生、运动员、来自校友家庭者、来自低收入家庭者、来自中产家庭者、来自富裕家庭者、有宗教信仰学生、来自某个特定民族或种族学生、科学家、工程师、公立学校学生、私立学校学生、具多种才能学生、怪异学生、活动家、真正的学者、音乐家、写作好手、艺术家、同性恋学生、来自都市的学生、来自乡村的学生——以及很多其他种类的学生。鉴于各种利益冲突和优先考量因素的不同,录取结果不可能让所有人感到满意。第三,美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中学教育系统所表现的不同特征令人迷惑不解。对于所有的学校而言,我们知道家庭收入和出身环境决定了一个学生获取文化资本、学术预备、以及做出出色大学申请的难易程度。因此,我们总是希望能够从一位申请者可能获取的机会前提下评估其成就是否真正出色。但对于任何特定的个人而言,如何将前者与那些仅凭能力、勤奋、和个性坚强即可获得的成就或挑战分辨清楚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第四,尽管申请中包括很多相关的数据资料——标准化考试、课程、分数、课外活动、学校推荐信、申请文章、和面试,但申请者只能将其14岁和17岁之间的材料整合在一起提供给我们。他们正处于人生最变幻莫测的青春期,还未成为独立的成年人,很多有关能力、观念、和个人品性等因素无法精确衡量或者尚未完全形成。大学招生官在工作中既没有水晶球(预测未来的工具)助阵,亦无情报网络的支持,意味着我们很多时候无法做出可靠的事前预判。我列举了上述事实是因为我们的招生过程及其结果必然受其影响。鉴于申请者的众多、招生名额的限制、相互冲突的优先考量因素、以及预判能力的不确定等制约因素,那什么是我们的(招生)目标?耶鲁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为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服务,是这个研究型大学的核心部门。耶鲁大学基本上就是一个学者的团体,而耶鲁本科学院则为拥有卓越天赋、潜心准备、雄心勃勃的学生传道解惑。同时,我们录取本科生并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下一代的学者和研究者,虽然我们知道部分本科生将选择学术道路并在该领域获得成功。耶鲁的那些顶尖研究生院和专业学院更多地是完成上述特定使命(培养学术人才),因此这些学院的招生工作也更多地集中在衡量和证明(申请者)学术成就方面。在本科招生领域,我们必须秉承耶鲁长久以来的使命,即培养拥有责任感的公民和领导者,即那些在企业界、在公共服务领域、在专业服务领域、在宗教领域、在艺术界、在教育界,通过创办和管理实体获得杰出成就的毕业生。关于如何界定“领导者”:我并不是指获得崇高地位或者超常收入者。培养领导者指的是教育那些具有超常合作能力、服务导向、高创新动力、以及拥有为公共利益做出最大贡献的热情和品格之人士。我们的职责是将富有勇气和远见卓识的人士送到那些最需要他们的全球性事业、组织和社区中去。耶鲁招生办将此目标牢记在心,数十年来我们招生中最优先考虑因素一贯就是多元化,这里指的多元化反映在社会经济阶层、种族、国籍、性别、技能、信仰等各方面。一些批评家认为我们的招生筛选过程无非就是再造一些社会精英,这些精英与社会底层的距离将渐行渐远。这些评论家的指责没有顾及到以下事实:耶鲁和其他同级别的大学是世界上最为慷慨的助学资金提供者,助学金发放是基于家庭经济状况单一因素;在所有选择性私立大学中,选拔性最高的大学同样也是拥有学生群体最多样化的大学(无论是就种族还是社会阶层而言)。我们将多元化置于首要地位还因为这与耶鲁的教育息息相关。学生从来自不同背景同学不断重复的接触中获益良多。如果我们假设通识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那么我们必须考虑到不同的经历、背景和身份认同感将深刻地影响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一事实。耶鲁大学校长Peter Salovey(1986届哲学博士)在向2006届新生致辞中指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国家的学生对于类似的经历和描述的认知出奇的不同。不是任何人都能在多元化环境下充分体会到(自己观念中)内含假设和认知局限。但是,没有机会听到不同声音的人甚至不会开始去体会。批判性思维不仅只是质疑他人所言所行,而且要反思自己最信奉的观念之根本和基础。另外,在课堂和学校宿舍之中的高度多元化能够充实讨论内容、激发新思路、并且拓展交友范围。总而言之,我们必须使学生们做好充分准备应对一个要求他们跨越各种界限、在一种难以预测和高度动态的全球化环境中与来自不同背景同事紧密协同工作的世界。除非我们据此提供教育,否则无法完成任务。在耶鲁大学,追求多元化和追求卓越是紧密相连的,因为在这个全球化的社会中两者同样地紧密相关。作为一名招生办负责人如何在影响招生过程的众多制约因素和利益冲突中达到这些目标呢?我只能以自己为例,当然,我现在已经不再担任招生办主任了。我认为我的工作是招收一个最多元化的学生群体,那些在各自的成长环境下真正显示出无与伦比发展潜力的学生;以及那些一旦有机会接触到耶鲁大学的资源和同学后,将对公共利益(common good)做出毕生贡献的学生。我希望能够招收的是那些能够从(耶鲁)求学经历中收获最多,并且对于彼此和整个世界,做出最多回报的学生。我对于招生任务的思路反映了耶鲁大学一项与众不同的特质,这项特质我相信甚至那些为数不多与耶鲁同一级别的大学也并不具备。在招生工作中以及我个人在耶鲁作为一名学生、校友协会主任、教师、招生主任、和校舍管理者的经历中,我总是能够感受到耶鲁培育和支持其毕业生、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所反映出来的那种深刻的团体感。耶鲁团体永远不会是完全的和谐,但我的期望是我们在此学到珍惜那些在一个互相合作支持、茁壮成长的集体中的真正公民才能拥有的品性。

立体声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读几年?

哥伦比亚大学硕士一般读2年,学校研究生学制比较灵活,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未修满学分,可以延期毕业。学校研究生学分是30-60,一部分学生会选择在假期的时候也修学分,这样一来就能够提前修完学分毕业,也有学生愿意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因此就会延长学习的时间,总而言之就是什么时候修完学分什么时候就毕业。哥伦比亚大学硕士专业设置据立思辰留学云介绍,哥伦比亚大学硕士专业设置丰富,主要有土木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数学、力学工程、物理学、经济学、英语、欧洲研究、法语、地质学、日尔曼语言与文学、希腊语、历史、国际研究、意大利语、拉丁语、拉美研究等。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或译作教师学院(Teachers' College),是世界顶尖的教育研究生院。教育大师,美国哲学之父杜威曾执教于此。教育学院图书馆是全球最大的教育类学术图书馆。学院还是教育学博士培养制度,行为心理学派,实证主义哲学的诞生地,著名的生日快乐歌,黄校车也发源于此。哥伦比亚大学师院的创建与发展历史,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美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史。师院创立于1887年,旨在为当时纽约市贫困学生的教师提供新型的培养方式,学校初名为纽约教师培训学校。至1892年,学院正式改名为师范学院并沿用至今,并于1898年并入哥伦比亚大学,成为其下的四所附属学院之一。学院在成立之初,创校者便提出了与近代教育思潮迥然不同的观点。在整合人道主义理念与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创校者认为成功的教学除倚赖专业教师在教材教法与专业知识的精通外,还需要专业教师了解学生在何种情况下能进行最为有效的学习。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坐落于世界金融中心纽约,依其独特优势与华尔街等金融界保持密切的联系,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一直以来都是全美最佳商学院之一,在华尔街校友如云。商学院现有会计,决策、风险与运营,创业,金融,领导力与伦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私募,不动产等研究方向。其师资实力雄厚,拥有各相关领域的权威和专家,其中斯蒂格利兹(Joseph Stiglitz)教授在200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并在1995年至1997年期间担任克林顿政府总统智囊团顾问。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两年一次和《商业周刊》年度的商学院排名中,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一直名列前茅,是当之无愧的一流商学院,尤其是金融连续多年位列三甲,多次名列第一。现任商学院院长格伦·哈伯德是国际知名的经济学家,拥有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布什政府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首席顾问。哥伦比亚大学申请条件2020年哥伦比亚大学本科申请要求学生须完成高中课程或高三在读,平均成绩至少C+或70分以上。TOEFL分数要求90以上(听说读写不低于20分);雅思分数要求6.5(单项不低于6.0)。哥伦比亚大学硕士申请要求TOEFL分数要求88.0。如果学生是学院或大学在读学生,可以递交大学成绩以评定转换学分。无英文成绩,可获得哥伦比亚学院的有条件录取(双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