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关于选拔南京大学哲学系硕、博士研究生前往美国福特汉姆大学哲学系交流的通知墨箓

关于选拔南京大学哲学系硕、博士研究生前往美国福特汉姆大学哲学系交流的通知

Fordham大学哲学系简介及交流内容Fordham大学位于纽约市,有两个校区,一个在曼哈顿(林肯中心),另一个在布朗克斯(玫瑰山)。两个校区都有哲学系。研究生教学主要在布朗克斯,但哲学会议、工作坊等活动多在曼哈顿。Fordham哲学系目前有全职教师28人,兼职教师若干人,在美国属于规模较大的哲学系。较强的研究领域有欧陆哲学(特别是现象学),宗教哲学(包括佛教哲学),知识论,伦理学,形而上学,德国古典哲学,和中世纪哲学。在古代哲学,英国近代哲学,实用主义等领域亦有研究者。Fordham是NYC Graate Consortium的成员之一(其它成员包括Columbia University,New York University,The 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 Princeton University, Rutgers University等等)。访问学生不但可以在Fordham申请旁听课程,而且可以申请去其它NYC Graate Consortium成员学校旁听课程。交流时间及支持此次交流受南京大学“国际战略合作伙伴计划”资助支持,共资助8名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均为4名)每个学生在美期间将获得按照学校外办相关规定的生活补贴,时间为4个月,7-8月出行,12月10日之前回国。申 请申请资格申请人必须是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二年级的(全日制)在读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研究生就读以来没有 3个月以上出国交流经历,没有受过任何处分,并获得导师同意。英语最低成绩:六级550,雅思6.5,托福95,GRE(VERBAL)152。满足一项即可。申请材料1. 个人简历2. 英语成绩证明3. 中期考核专业排名证明4.提交学习计划书一份(不超过800字),说明去Fordham对你学术发展的帮助申请日期请在3月8日前提交申请材料,材料请送至哲学楼348办公室刘老师处,联系电话89686009.选拔方式哲学系将成立选拔委员会,对符合申请资格的学生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者将进入面试。面试时间在3月13日或14日,以接到短信通知时间为准。面试将主要考察口头表达与沟通能力(包括用英语回答与学术计划相关的问题)。面试后将公示排序,硕士和博士均前4名获得推荐,后2名获得候补资格。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2019年2月28日编辑 / 丛艺伟 责编 / 刘雨轩

诡森灵

一个北美文科博士的留学感悟:过河卒子,生活残酷

我在北美读书,不断有小朋友问我学习和申请的事情,不回答不好,回答吧,又好像我有以教人似的。经验教训谈这种东西最不靠谱,别人的事情,也就是看个热闹,该自己奋斗的还是自己奋斗。我终于写了这一篇,写得很费力,时间太紧迫,为这个搁下了要紧的任务,代价代价。生活残酷,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得看长远的将来的目标,尽量不让一日闲过啊。只要看看身边牛人,学术超人,就觉得自己该狠狠摸爬滚打,而不是这样向后看。我现在的生活,称为yard life。学校的中心地带是一个被圈起来的yard,往来的游人的热闹不改变它的幽静。yard是一颗巨大的孤独的心脏,每个人有自己专注的事,每天工作12小时是生活的常态,学习8小时以下是不道德,也不敢的。要保持优异的记录,简历上不容许留下败笔。一个经常在图书馆遇到的高年级以色列同学说:"我在这里是第七年,我没有后悔在这里度过的每一天。我也没见过一个不勤奋的同学。如果不勤奋,就不会来这里了。"他的神情和气质就是那种沉着坚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人生应该如何实现的人。就冲这一句,"我没有后悔在这里度过的每一天",我大为惭愧仰视。我在美国就像是农民工子弟在城里上学。壮观的图书馆,密集的资源,一群启蒙很早且极其勤奋的人聚在一起,聚成一间大牛棚。牛人同学大多出身优越,从小的学习环境非我可比,都上过扎实的语言训练课,有人从12岁开始学拉丁语和希腊语,有人高中修过几门大学的法语文学课,有人每年至少去十个国家。有一位甚至说:"过去的6个暑假,我都没有浪费,都在上语言班。"我脑子里顿时扑通了一下,想起我这个穷人浪费了所有夏天和周末,没有上过任何语言班,法语联盟,歌德学院,新东方,统统无缘。我的法语德语都是自学,还是很心酸地。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一次,条件允许的话,会报语言班,而不是冷冷清清地自学。学好了语言才能走得远,所以要尽量趁年轻多上学,学对自己长远有好处的东西,比如语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到了博士生这一步,最大的心病就是原著读得太少了。想我当年摇摇摆摆看一点哲学和理论书,兴致勃勃地跟。一次在某课程网页上一举看到了3个不知道的人名,Agamben, DeCerteau, Judith Butler,那是和我非常相关的课,我心想我真是孤陋啊,去找来看看吧,于是就跟上来了,被誉为"跟得紧"。那种读书的法子掰玉米捡芝麻,看见什么就跟什么,一团糊涂。写得高明的书,但自己读不透,没有吸取到眼光见识,只是博趣,开阔一下眼界罢了,搞不好只是name-dropping。理论书和二手的文献批评好读,也不好读。要读透需要原文的功夫,要明白人家的讨论对象,人家怎样细读。如果不理解语境,没有原著的知识,读二手书是没有大的益处,索然无味的。我有一个可怕的想法。"三十不学艺",人到一定年纪(三十当然不是实指),就有暮气和自保之心,学东西就没主动性了。尤其学习外语,来自母语的抗拒力很厉害。母语是自己的comfort zone,容易固步自封。你上课学语言,跟着老师和同学走,但一下课就和那个语言无关了,做作业和看课文都勉强,不用说主动去思考和写作了。人年纪越大,越不想做基础的活儿,求胜心切,时间也紧张,不能拿出一往无前的劲儿来。学习趁年轻哦!语言是文科生命线,一般比较文学的最低要求是三四门语言。美国这边的博士项目,往往有一个理论的考试和一个原著的考试,比如我的学校,一个是common essay exam,考分析论辩能力,一个是reading check,考三门语言的原著阅读。语言不是学着玩的,而是修相关的课,考相关的试。法文课是法语讨论,意大利文课是意大利语讨论。小论文用原文写,大论文可以英语写(当然最好是原文)。牛人是没边的,会八门语言的大有人在,而且跨度很大,除了简直人人都会的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拉丁语外,还有希腊语+中文,日语+印地语+梵语,希腊语+阿拉伯语+希伯莱语,俄语+挪威语+中文+日语,这样的高难度组合,简直是什么难拣什么学。每个人都要过的reading check这一关是很有道理的,要紧的是读作品,用原文读,读英译是欺骗和不负责任,是混不过去的。语言学习方面,阅读高于一切。语言不好的原因就是阅读不够。阅读给语言以内涵,口语和写作可以从读书中练。书看多了,思想和表达都有变化。讲一个小故事:研三毕业那年,朋友A接了一个汉译英的翻译活,请B做了一部分。B交稿了,A看了觉得不合格,费了很大心修改。她和我感叹说:"真想不到,语言功底这么差,还得我重做。"我也很诧异,不至于啊,B是北大本科出身,现在又念了研究生。A淡然说了一句:"书读少了。"我顿时无比崇拜,这四个字分量很重啊!应该用匾悬起来,警钟长鸣。后来我开始琢磨周围的人读了多少书。遇到现在的同学L,她本科修了中文、法语、西班牙语三个学位。我问她修过多少门法语文学课,她说八门。问她读了多少法文书,她说,小说大概30多部,戏剧大概30多部,诗歌就不好数了。顿时我就沮丧得不行了。和我的英语文学可能差不多,可人家还修了其他两个学位呢。我法文不好,写作不行,根本原因就是"书读少了"。对于文科同学,读书才是根本,日常交往和沟通没什么难,难的是表达思想和论辩,要学到圆熟,像使唤自己人一样使唤它。上课发言辞不达意的感觉是很不好受的。和一个老师谈夏天的语言班。他当年在纽约上过一个古希腊语学习班,每天实打实上课8小时,其他的时间,除了睡觉吃饭,全部用于写各种作业练习,大概也要花上6小时。每天一小考,每周一大考,每天学习到深夜两三点,如此坚持了10个星期,学了大约相当两年的课程。语言班很多,没有最疯狂,只有更疯狂,报这个班的必定是强悍的人,否则神经必然崩溃。在高强度的学习里,他锻炼身体没有间断。我问他如何做到。他斩钉截铁地说:我每天都跑步,十多年不断,再忙也跑步,这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压力大的情况下,尤其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你要考虑放纵的后果。对于必将会后悔的事情,现在就不要做。比如吃饭,我不吃垃圾食品,不吃比萨,因为,if I eat Pizza, I cannot run!现在我就是再忙,也自己做饭,保证合理的饮食和健康的习惯。有运动习惯的人就是这样,你不是有意识地下指令,而是顺应身体的需要。让你的意志跟着身体走,而不是身体勉强服从于意志!为了不让生活起冲突,你必须安排时间!当我是一名无知的乡下小本的时候,常去看国外大学的课程网页。很多学校把课放到了网上,中国的院校比较封闭,所以可到国外网页看看,寻找他山之玉。眼睛永远比胃口大,读不了书,至少了解书目,对自己仍然有用。我从大一起到哈佛耶鲁之类的网上溜达,看看人家读什么书上什么课,参照着找书读,一片懵懂的向往。书主要仍然是经典书,是四海之内都容易找到的书,孤陋寡闻的无知小本,最需要的就是指路的光明,第一次读荷马史诗和柏拉图都是在看了耶鲁课表后找来读的。后来念研究生的时候,要看批评著作和文论,大学的书单也很有用,像英国大学的course mole和reading list很全。心中常想想自己的同辈,受另一种教育的幸运的人,在做什么事情,进度有多快,能感到一种鞭策。找资料的话,有一些专门针对某作品、某作品、某类别的学术网页,给出现成的bibliography。网上搜东西,手勤一点都可以搜到,但不必太费力,买椟还珠,做了书皮专家却没有看书。有一条正道是看书,经过一本书的引用推荐,跳到另一本书。网站广播对学英语很有益。BBC的在线广播基本可以通过flashget等软件下载(也可在firefox装flashgot插件)。推荐BBC artsanddrama,戏剧和文学朗读节目,源源不断的狄更斯小说(他老人家一年四季没断过),各种经典名著。冬天天冷,我就睡觉不起,赖在床上戴耳机听BBC消遣,那时候听过Villette,LittleDorrit,纳尼亚传奇,戏剧(莎士比亚,契诃夫,萧伯纳,王尔德哪,还有难得见到的新剧)。这样,我培养出了对有声书的深情爱好。朗读没有视觉压迫,紧随着原书和作者,愉快充实的感觉。听VoyageOut时想到,Woolf的语言真的非常有味道,念出来才能体会。很多作品都是这样的,朗诵是语言专业必须训练的。爽利顿挫的英国英语,听着真的很幸福啊。英文听力不好的同学可以坚持慢慢听,比看美剧受教益。名著就是名著,让内心丰富。校园网的最大便利是BBS和ftp,营造了一个可爱的群体。Ftp注定是校园网的专利,出了校园,就怀念曾经光顾的各种影视站、科教资料点、音乐站、动漫站,比如著名的文艺片阵地rocker.cc。但是校园网是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信息来源受到种种限制。除了动漫综艺和美剧日剧更新比较快,李敖演讲、馒头事件等热点传播得及时,其他资料,更新是比较少的,诸多重复。ftp是分流和共享的好地方,但个人需要的特别资源,还得靠自己寻找。ftp语言站资料很多,但好像大多是教材的扫描和录音,第二外语的基础学习。如果有了一定基础,我推荐德国之音的德语学习Topthema,法国TV5的新闻7JourssurlaPlanete,锻炼听力,有文字可参,又是最新发生的有趣味的时事。广播收集的有声书毕竟有限,当我脱离校园网怀抱之后,就进入了电驴emule的阶段。到了电驴,世界就大了,自由了,海阔天空(也慢了)。这个世界多么平朗开放。当我找到了英音朗诵的《罗马帝国衰亡史》,简直涕泗交横。那么多没有想过的宝贝一直在网上,而且源源不断地在增加。夜以继日以蜗牛的速度挂电驴,收集狂本性爆发,有声书越收越多,法语的莫里哀、巴尔扎克、雨果、波德莱尔、兰波、普鲁斯特,德语的圣经、神曲、席勒、黑塞,意大利语的圣经、曼佐尼、卡尔维诺、Svevo……欧洲到底是读书人多,有声书极多,不仅本国作品,还有大量翻译作品。有些东西不可思议,竟然有《纯粹理性批评》的德文版。太多了,只能当为退休后陶冶情操做准备。等我老了,退休了,就听这些玩吧。或者视为饥荒积粮:一旦失去了语言环境,可以用这些听力资料保持语言能力。电驴的下一步是ipod。网上资料积累多了,但人不是总在电脑前。用电脑的时候,经常是做事写东西的时候。终于有一天,我开了窍,去买了一个ipod。为什么下这个决心呢?因为被一位西班牙语系同学震撼到死。一起到外校上《神曲》的课,坐她的车回来,她在车上不放音乐,放意大利童话,无辜地问我:你没有意见吧?这是个严肃的同学,我完全相信她ipod满载着教育的内容。她意大利文比我好,我无地自容,第二天就到店里买了一个80G的ipodclassic,从此成了ipod支持者。现在我走路自觉ipod,终于可以少想低俗的事情,给生活增加文化了。(去年我问一名古典系同学,走路的时候脑子里想什么,他说,背希腊拉丁词汇变位。我抓狂地想,真是读书种子啊。)吉本是英国最伟大的作者之一,走路的时候,坐车的时候,挂耳机听春秋笔法的《罗马帝国衰亡史》,经常就笑起来。收的那么多法语意大利语资料,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在图书馆上自习的时候,对照书,听《神曲》的朗诵,对理解和记忆是莫大的帮助。在修《约婚夫妇》的课,对照听过几次,曼佐尼可比雨果,好久不读这种伟大的欧洲小说了,惊喜。走在漫天大雪里,耳边回响着意大利文的朗诵,保罗的书信,劝善劝信,优美有力,真给人一种不可阻挡的信心。有了ipod之后,我才开始听podcast,互联网广播。原来这么多教育机构和电台发布了广播呀。做法是,打开itunes,进入itunesstore,搜索,选择节目。可以用电脑听,也可以下载到ipod/mp3里。这里介绍几个教育节目,都是教授讲课的录音。Collegede France的文学(法语,非常慢的讲解,清晰好懂),Alexandro Manzoni(意大利语,全文朗诵,每一章有讲解),Divina Commedia(意大利语,课堂录音,各章节有讲解)。类似的节目相当丰富,意大利人好像特别热爱podcast,古典文学、神话、薄伽丘、戈尔多尼、十五世纪、十六世纪、十七世纪、一直到二十世纪,都有节目。这和意大利教课风格大概有关系,讲座多于讨论。我听这些,也就是练一练耳朵,给自己制造一个语言环境,知识上是用处不大的。除了这些法意文学广播,还有Oxford medieval English(中古英语的课堂录音),艺术史,哲学,政治哲学讲座,可以按照各人的兴趣听一听。新闻节目就更多了,各大媒体电台都有自己的podcast。人的声音(书的声音)是可以听上瘾的,学业的要求可以养成为自己的爱好。我们有幸生在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电子时代,声音不再是一转而逝的,而是可以流传,复制,重播,到世界各个角落。大家知道Roberto Benigni是《美丽人生》的导演和主演,但可能不知道他是杰出的朗诵家,能全文背诵《神曲》。他热爱但丁,在意大利巡回演出,背诵《神曲》。Youtube上有他几个朗诵视频。我听过的《神曲》朗诵里,他当之无愧是第一。做梦也想听遍他的全文。读诗就要读出来,甚至背出来。想想过去的莎剧演员背台词的功力,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传统。每天朗诵外文,一定有帮助。默读会漏掉东西,而朗读却让你接近文本,接近作者的写作。真的,就像在体验自己在写这篇文章,如何运筹辞章和结构。ftp应该有很多电子词典。我只能靠电驴。我最近下了一个意意辞典,一个意英辞典,简直爱不释手。最强烈推荐Oxford Superlex,英法、法英、英德、德英、英西、西英,大集成。CNKI翻译助手这个网页有意思,可以看看一些奇怪的东西在汉语论文里是怎么翻译的。最后一个提醒是,电脑和ipod引诱人玩物丧志,拼命积攒、整理、分类自己的文件,所以要克制。更不必说其他的视听和聊天的分心了。本科时我没有电脑,得以面壁用功学习。研究生期间就给电脑废了,玩物丧志的多,收获的少。现在有美国同学就住在没有网络的房子里,可以在家看书写作,说This isthe secret of proctivity,这是一个良好教训,要利用网络,不能依赖于网络。就是这位同学,去年感恩节的时候,我问他:放假这几天,你都做了什么?他怅然说:没出门,在屋里待着。Except when I was running,I was just working.这就是博士生的日子,running + working = yard life.好了,写了这些摸索的经历,不伦不类的经验教训谈,完成了答复小朋友的任务。这个关节写这些东西,自觉太不负责了,后果严重。五内俱焚啊,要赶紧回归yard life,做一个负责的graate student。祝大家新学期一切顺利,多有收获。有希望就好。本文来自经管之家,不代表百度学术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原出处,无条件欢迎分享转发

哲学博士2千元创业,成身价190亿中国民营石油首富,贪图扩张遭破产

来源:华商韬略文 | 华商韬略 巴图海身为哲学博士的他,用2000元起家却赢得190亿的显赫身价,成为仅次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第四大石油公司,然而却因一笔3000多万美元的债务,最终被香港高院裁定破产,被迫离开自己创立的公司。如此跌宕起伏的故事,其背后的主人公是光汇石油的创始人薛光林。寒门出身的薛光林,生于安徽天长市,与A股上市公司苏宁易购的掌门人是同乡。他自幼就是学霸,年仅二十六岁时便获得了南京大学哲学系的博士学位。本来薛光林可以拥有一份高薪而且稳定的工作,但不甘平凡的他却毅然决然地南下深圳,靠2000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但拥有高学历的薛光林,却愣是靠倒卖BP机赚取了第一桶金。1993年开始,国内石油市场逐渐走高,石油需求量不断增加,国内石油已经不能满足国民需求,薛光林从中嗅到了商机,果断做起石油生意,并在深圳建了第一座大型石油基地。1998年,石油领域的央企国企开始狂飙突进,当时的“两桶油”(中石油、中石化)开始掌管石油的进出口,导致许多民营石油公司无法继续经营。而薛光林则凭借自己的储油基地,成功的生存下来,并且与中石油合作,担任分销商和中转站。这也是薛光林迈向中国“第四桶油”(中石油 中石化、中海油)的关键一步。作为在夹缝中生存下的中国最大民营石油企业,薛光林的光汇石油踏准了错位竞争。在稳住阵脚后,他发现港口领域具备相当大的市场和发展潜力,而当时几家国有石油企业都只发展陆上石油业务。于是,薛光林将公司的经营方向转向海上供油服务领域。薛光林曾称,光汇石油与两桶油(当时中海油还没有成立)之间是互补关系,大的项目光汇石油没法儿做,但可以做边角料。2006年随着国家开放海上供油市场,凭借仓储、运输与零售等下游产业链优势,光汇石油也顺利取得免税船供油牌照。在当时拥有这个牌照的企业只有5家,而光汇则是其中唯一的一家民营企业。靠着经营“两桶油”的边角料,光汇石油水涨船高,薛光林的身价也开始进入飞跃期。2008年,薛光林带领光汇石油在香港上市。有了充足的资金后,薛光林开始在许多港口和岛屿上修建了储油仓库和配套设施,总库容高达一千两百万立方米,并分别配套多个三十万吨的级大码头。此外,他还拥有了一支总运力达三百万载重吨的远洋油轮船队。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美好,靠着石油,薛光林一直是富豪榜上的常客。2010年薛光林家族以197.5亿元,荣登“中国3000家族财富榜”第13位。但干成第四大石油企业后薛光林怎么还能把自己搞破产了呢?石油是大才能不倒,才能守住自己的生存的行业。而为了规模,薛光林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过于追求规模,却又踩空了行情。看着互联网的热潮正兴,这个传统行业老板竟想自己撸袖子下场干互联网,而正是因为薛光林的追风“赶时髦”,却最终导致了企业的陨落。光汇石油2015年开始试水互联网行业,推出了车主加油消费创新型平台——光汇云油。这相当于一个在线储油工具,投资人在油价低点在线购买锁定价格,而在油价上涨时,随时兑现获取增值收益。薛光林也希望自己能踏上风口,向“互联网+”转型,于是为光汇云油先后挖来了腾讯、百度、微软等业界大佬级企业的得力人才。此外,薛光林还为光汇云油砸下重金,赞助活动、入股构建生态,比如入股中国首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易安保险、招商局仁和人寿保险等。但与其他企业不同,本就是博士出身薛光林不是那种放手让人干活的人,反而以一个“门外汉”思维去“一言堂”指导专业人士干活,导致光汇云油屡现动荡。据媒体报道,光汇云油曾在半年内换掉了四位COO(首席运营官)。“到处挖人,他只要不满意就换,导致我们无所适从,不CARE流失率这些”,一位前员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有前员工反映,马化腾曾亲自体验过光汇云油APP,但评价并不好,薛光林一度希望光汇云油这一平台能与腾讯合作,甚至接入微信九宫格,但均未能成行。而在不断动荡中,光汇云油已经逐渐迷失了方向,很像当年“腾百万”打造的电商app。而在互联网转型中,却也透露出薛光林对整体业务把控的失控。互联网曾被他视为其拆东墙补西墙的依靠。然而,最可怕却是,往日风光无限的薛光林却需要面对两堵墙同时垮掉局面。一直以来,石油行业的上游相比下游,利润更为丰厚,一般有20%~30%的利润,一旦做好,抗风险能力更强,行业话语权也更大。在2014年时,光汇石油为进军上游,曾以10.4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阿纳达科石油公司两个海上油田区块的参与权益,这两块油田区块位于渤海湾。但仅3个月后,光汇石油又收购Newfield Global Inc的所有发行股份,以控制其位于中国渤海湾和南海的油气区块。但高速扩张的背后,却是债台高筑的危险局面,维系现状的前提是需要保证石油行情的不断上扬。可光汇石油在收购后不就,国际油价就从100元每桶高点开始一泄如注,导致公司的投资亏损严重,仅2015年下半年,就亏损了5.23亿港元。而此后,光汇石油的业绩就一蹶不振,2016财年,光汇石油的营收就下跌到480亿港元,下滑了35%,而到了2017年,光汇石油连业绩都不再发出。也是从2017年开始,港股上市的光汇石油已停盘超过两年。今年4月,因为个人担保公司无法偿还逾期债务,香港高等法院裁定光汇石油董事局主席薛光林破产!如今,薛光林虽然得以策略顾问的名义委身在自己的公司,但与往日的风光相比,这位博士在公司的地位却已名存实亡。在光汇石油的官网,记录着薛光林的一段话,“20多年前,我有一个梦想,建立一个中国民营的全球性能源公司”,但如今这个梦却已不属于他了。

疾走不休

美国的人类学博士有多难找工作?

【编者按】在美国,文科毕业生很难找工作,这是众所周知却又心照不宣的事实。到底有多难找工作?为什么难以找到工作?很少有相关的研究文章。在最新一期的《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由美国人类学协会主办)杂志上,刊登了一篇名为“美国人类学研究的危险性”(Academic Precarity in American Anthropology)的文章,两位作者——大卫·普拉策和安妮·阿里森——通过大量的调查,探讨了美国文化人类学专业博士在就业市场上的困境。对90%的文化人类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说,他们的职业目标都是拥有终生教职,并会为其努力奋斗。但不幸的是,在整个美国,这种职位的空缺极少;2016年,只有不到90个教职岗位;截至撰文前,2017年的空缺教职也只有55个。与此同时,据我们推测,只有16%至21%的博士生能在毕业五年内获得终生教职,哪怕只是在任意一个学院中,可见该职位的稀缺与竞争之激烈。但获得终生教职仍然是大多数文化人类学研究生志之所向,他们的导师也希望他们致力于学术研究,并鼓励他们坚持信念、克服困难,以获得教职为职业目标,尤其是在该领域前沿的名校。其实,人类学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无论是在课程设置、学科方法或教学指导方面,其目标都是培养学者或人类学专业的田野工作者,至少,也是能通过学界嘉奖、知名出版机构的论文及专著证明其学术能力的教师。总而言之,培养目标是终生教职一类的职位。然而,这种雄心壮志的理想对面,是极为不确定的现实,由此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如果说多达80%的人类学研究生最终无法获得一份教职工作,为什么人类学的博士课程几乎专门培养学术型人才,却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是个问题呢?更多问题接踵而来:从教学上看,持续接收新研究生,并将他们培养为学术型人才,却只有极少人能获得相应的教职岗位,这是否是道德的?人类学的教职工和毕业生们如何理解就业市场上如此普遍的“失败”呢?在漫长而艰苦的人类学训练期间,学生们如何处理未来职业的不确定性?再者,由于职业培训模式的可行性变得越来越不稳定,是否会有什么新的模式将其取代?源起:关于这个问题的对话太少了笔者二人一直在致力于研究这些问题,虽然各自的出发点和立场完全不同。大卫·普拉策(David Platzer),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编者注:世界知名的私立大学,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的人类学博士研究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最后阶段,他没能通过学术界的首次求职考试。而他通过大学朋友的联系,在Adobe公司实习过一段时间,于是接受了Adobe公司的体验研究员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他惊奇地发现,自己喜欢这份工作,在其中感受到了与同事协作的愉悦,这种合作氛围中也带着一种学术精神。同时他拥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和慷慨的公司福利,这与他之前在研究生学院的紧张情绪形成了鲜明对比。但即便如此,他仍然一直都想继续寻求教职岗位。我们的另一位作者,安妮·阿里森(Anne Allison),杜克大学(编者注:世界顶级的研究型大学)文化人类学系的资深教授,也刚好是大卫的母亲,她长期都在处理自己学生面临就业市场时的困境。同时,她在一个关注人类学博士“就业困境”的部门工作,这个部门的教职人员都感受到了该问题的紧迫并积极讨论。在安妮看来,虽然她十分清楚人类学博士生在学术界就业的不确定性,并且她自己也经历了一段焦虑且艰难的任期过程才获得杜克大学这份终生教职,但她非常疑惑——虽然她自己也会建议学生去尝试在非学术领域就业——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会匆忙去从事非学术领域的工作,放弃申请博士后或访学教授的职位呢?通过近距离观察大卫的经历,安妮更好地了解了与文化人类学领域相关的劳动力状态。这个过程使她意识到,我们不仅需要更充分地认识学院外的就业途径,还需要考虑,人类学学科难以预料的职业理想可能给受其培训的人带来不利影响。而在公众讨论中,关于这个问题的对话太少了。于是我们决定与人交谈,试图讨论,在只有极少人能实现职业目标的现状之下,为什么人类学学科的这种成功标准(即获得终身教职),得以存续——虽然这其实看起来很正常。正如一个世纪以前,马克斯·韦伯在分析资本主义精神如何侵袭大学系统时所指出的那样,这是一种固有的紧张关系,与学术行业的职业使命及经验是不一致的。为此,我们从职业定位和工作两个方面研究人类学家的专业训练及后来的就业问题。我们对大约50名本研究的参与者进行了短时间访谈,他们中有人类学的终身教员、博士生、在读研究生(即还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和几位AAA(美国人类学协会)的工作人员,访谈时间通常持续在30分钟至几个小时。僧多粥少:我们是不是培养了过量的博士?很多教职人员与我们交谈时表示,在他们的经验中,追求人类学的终身教职一直是个不确定的目标。许多学生都被警告过,他们中只有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人能有运气获得任职。很多人都将他们获得稳定教职归于运气:一位终身教授将自己的成功完全归因于偶然,因为他所做的研究,包括田野地点和论文主题,都恰好满足了职位要求,才使他获得了这个已任职15年的职位;另一位终身教授曾提交了200份职位申请,而只接受了两次面试,其中一次就是他现在这份已经持续25年的工作;三分之一的教员都是从一所小型文科大学开始教书,再逐渐被调到一所R1大学(研究型大学),这种任职轨迹也需要运气。从这些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获得哪种终生教职,从来都不是一件确定的事情。而在专业训练、田野工作和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在求职和经济上的风险一直都存在。其实,即使职位紧缺并不新鲜,AAA的数据显示,如今就业市场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严峻。从总体趋势上看,招聘人数大幅减少,2015年只招聘459人,低于2007年的631人(请注意,这些数字并未按子领域细分,包括访学教员、其它有可能的教职以及终身教授等职位)。与此同时,实际上高校生产的博士生数量却增加了:2015年有558个,而2007年是507个。美国人类学协会统计的2007-2016年教职与博士毕业生数据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博士正在进入就业市场,与我们谈话的大多数人却并不知晓现状的残酷——尽管他们能意识到获得人类学的终生教职是很难的,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过去十年中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具体数据。许多人表示他们希望能获得这些信息,或者打算在未来某个时候去收集这些信息,但实际上,这些信息的缺失让大多数人对拥有终生教职一事的思考都很模糊。也就是说,大家都承认就业市场很困难,却没人对这个问题进行更具体的说明。相比之下,在应用类硕士项目中,就业统计数字在其教学部门触手可及,并且表现出很高的就业率。统计就业数据也是教学部门的核心责任。目前,当被问及本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表现如何,以及我们推测的就业数字“16%-21%”这个比率是否能引起共鸣时,只有一半的受访者表示,这一比率从直觉上讲是正确的,或者略高,另一半的人给出了稍微好一点的数据,不过这通常是因为他们自己所在的院系排名很靠前。然而,即使在前沿院系中,教师们也意识到学生认为就业形势非常不稳定,很有危机感。事实上,许多教师都描述了研究生们有就业压力的意识,以及他们对于如何应对的无力感。有几位教师直言不讳地表示,自己根本没有接受过就业咨询的培训,甚至没有在学术界之外工作过。“坦白说,我们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一位名校的终身教授说,“我们很多优秀的学生都没有找到工作,我们也不知道如何帮助他们。”求学的焦虑:紧张的职业规划和激烈的就业竞争即使是对当今劳动力市场的危机感持怀疑态度的教师也认识到,现在的研究生们非常焦虑。研究生们自己对这种焦虑表达得很清楚,他们认为紧迫感和不稳定性已经影响了大家在学院里的生活。一位学生表示,这是一种强烈的竞争感,你甚至很难将其区别于愤怒与敌意,在他的同学中,有人觉得每一次与同僚的会面都会有点儿剑拔弩张,甚至在学生休息室里洗咖啡杯时也会如此。其他学生们谈到提高竞争力时,更像是一个达尔文主义者,他们坚持认为竞争关系中不是人人都能存活。正如老师和学生们指出的那样,这种情形会衍生出一种野心勃勃的精神风气,比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传播得还要广。一位教职员感叹道,许多雄心勃勃的研究生在培训初期就将自己塑造成学术界的“个人品牌”,他们通过创建个人网站、定期更新Twitter等,使自己成为特殊领域的“企业家”,而不是知识分子的一员或该领域的相关人士。这种动机引发了一种令部分学者感到厌恶的学科转向,一位终身教授对这种风气感到惋惜,她将学生和青年教师中的这种转向形容为“大逆不道”,她说,仅仅为了找到一份工作而什么都做,何必要来人类学系求学,如果这样的话,为什么不去当一个银行家呢?俄勒冈大学前任人类学终身教授凯伦·凯斯基,也许是最为突出的职业咨询顾问中的一员,他们会帮助学生对整个求职过程进行战略性思考,即便学生们对学术界和人类学带着盲目的妄想。我们的一位受访者意味深长地说,那些还在学习这门学科基本技能的一、二年级研究生,即使只有微薄的生活费,也愿意花费超过每小时200美元的费用来支付就业咨询服务。大家对于就业的焦虑是多么显而易见,而职业中心主义也表现得越来越普遍,这非常令人沮丧。许多博士生在回忆他们第一个学期的课程时,都提到自己在积极地参与学术研讨会,而研讨会论文就成为了他们潜在的出版物,他们极其重视这种可见的学术产物,以丰富个人简历及个人作品集的内容。但又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虽然让自己的简历丰富很重要,但不断为了发表论文而去参与研讨会的这种行为,对深入地去研究某个领域是不利的。学制的分歧:放慢脚步还是赶紧毕业?除了逐渐膨胀的野心,一些教职人员还指出了对学生和学院施加更大压力的结构性因素。一方面,大学和其他机构的奖学金资助已经减少;另一方面,管理人员对完成学位施加的时间限制变得更加严格。据一位大学教师说,他们学院严格要求所有社会科学的博士候选人要在六年内完成学业,而私营机构也在朝着同样的方向发展。许多教师则认为,在时限上的加急与学术训练的过程是背道而驰的,这是一种太过于市场化的观念,是异常的。由于人类学历来重视对异文化语言的习得,以及与长期调研时间相对应的田野材料,加快田野工作可能会导致研究的不深入。一位教授说:“我一直试图让我的学生放慢脚步。”然而,也有一些教师倾向于减少学生在博士学位上花费的时间。一位受访者,他在学制通常为四年左右的欧洲获得了人类学博士学位,认为美国体系可能想仿效欧洲体系。另一位教师提到,通过鼓励学生思考、创作、表达比人类学期刊内容更有可读性的作品,从而提高培训的“效率”,她注意到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很可能深陷于理论和术语,而在她看来,文本的清晰性和易读性可能是未来训练的方向,而人类学学者和研究生往往缺乏这种特质。她还鼓励学生更快速地在博士培训的环节中“上路”,比如去实践论文写作、研究计划申请、进出田野点及撰写毕业论文——这一切都将有助于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并且都对学生们在就业市场、学术界以及任何其他领域有所裨益。总而言之,我们认为教职人员在思考人类学训练的时间长短上确实存在分歧。对有些人来说,研究生在学业上花费的时间太多,会对这个学科的细节感到厌倦,也因此无法发展出更多的技能;对另一些人来说,研究生学习的时间太短,则会过于关心个人的就业问题。其实,对于人类学研究生们来说,无论是否有学术野心,不论是在长期或短期的学制下,他们都会感到时间上的尴尬,总感觉自己做出的研究计划是被迫决定的,只能期望未来的研究能证明其真的行之有效。但如果他们徘徊犹豫,可能他们第一学年就接触到的热门研究会变得不再新鲜。然而,如果他们做田野调查的时间太少,又会觉得自己的田野工作是敷衍了事,不够严谨。他们正面临进退两难的窘境。终生教职:是职业追求还是道德绑架?许多杰出、敬业的学生没有获得终生教职的工作是不争的事实。有位大学教员说她对申请她们学校教职的300多人感到非常震惊,“他们都非常优秀,每个人都应该得到这个职位”,她回忆道。但最后委员会只选择了一位候选人,她非常费劲地试图解释这个人为何比其他人更为特殊。另一位教授观察到,他的一些最亲密和积极参与研究的学生都没有找到工作,说这话的时候他赶紧补充道,“那些获得工作的学生当然也是非常好的。”然而,就像大多数我们研究的参与者一样,他没有提到任何正在采取的措施可以使学生更具竞争力地在学术界工作,或更好地为不同类型的职业做准备,无论是在课程中还是在额外的培训中。那么,如果连前沿院校和学界大牛也难以安置他们学生的工作,那么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个问题可能是结构性的,非常简单,即学术界只有极少的工作机会。但在我们与终生教员的对话中,令人惊讶的是,即使对学生面临的职业难题感到非常沮丧,他们更为注意的仍然是让学生在终生教职的岗位上更具竞争力,而不是思考其它替代方案。这也是研究生们自己指出的一个问题,尽管一位终生教员认为她自己也同样“短视”,但她仍然说道:“我们都非常热爱校园,无法想象在学术环境以外的领域生活。”她和其他教员一样,都有不少学生不得不选择一份非学术性的工作。与我们交谈过的大学教员中,有一半人谈论了那些在工业设计、政府、新闻、发展、开发、宣传或高等教育的管理部门等领域工作的学生,有一些人还表示他们为此非常高兴。但是这些学生是如何在这些领域找到工作的,大多数教员表示自己毫无头绪,他们认为这些学生最终是靠自己找到工作的,来自学院和大学的帮助其实非常有限。在很多教职人员看来,终生教职更像是一种个人魅力和喜好的表达:他们在做自己关心和擅长的事情。对于这样想的人来说,一份终生教职的工作是一种志向,也是一种使命。事实上,有些人认为,追求终生教职不是个人选择的问题,而是一种义务或责任,不论是面向人类学学科还是那些人类学所研究的人群,当然,在人类学中,这两者间通常是相通的。一些研究生表示,不论个人成本如何,他们的导师都期望并要求他们能获得终身教职,这是一种从道德和伦理上的自我要求。这种立场有一个极端的例子,一名研究生认为,那些在人类学系探索其它领域职业路径的教职人员,是个人对学科的背叛,甚至是道德败坏的。其他人则表示,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中,需要或想要在学术界以外寻找工作的话题从未被提出,即使管理者一直在向学院施加压力,希望将职业化要素纳入其课程中。一位博士生回忆说,在经过连续五次在就业市场上的尝试以及四年的兼职之后,她决定去工业领域寻找工作,却收到了一些委员会成员发来具有敌意的电子邮件,指责她对该学科缺乏承诺。过去,她曾试图与教员谈论一直找不到教职工作给她和家人带来的心理压力,但她的导师不愿意介入。同时,委员会则坚持说她的学术能力非常强,只要长久坚持就能寻找到教职。现在,她已经在科技行业工作两年,而那些她曾经认为是朋友的大学导师们已经不再回复她的邮件。许多研究生表示,虽然在学术界以外就业并不是那么严重的禁忌,但这的确是一个很少与导师们谈到的话题。职业前景或者就业市场的现实状况会被视为是粗鄙的话题,并不值得投入像讨论哲学、人类学理论或民族志议题那样的精力去讨论,也不应获得热切的关注。然而,另一些教员却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是学生自己不愿意考虑学术界以外的工作,并且坚持将精力投入到各种研讨会和学术资源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园研究生教育:是专业训练还是“庞氏骗局”?在批判整个学科生产过量的、无法被任职的博士生这个问题上,一位教授称整个教学系统为“掠夺性的”。他谴责道:“是我们的自私自利让我们不愿意教学生做一些别的事情,而让他们一直在做和我们相同的事情。”另一位人类学教授则称人类学为一个巨大的“庞氏骗局”,在这位资深教授看来,录用研究生并以一个极少人能完成的虚幻的职业梦想去鼓励他们是不道德的。“我们自以为这是一份崇高的使命,让学生在不得不回到他们的现实生活前,至少去为此追寻八九年的时间。”而他的提议则是完全放弃人类学研究生教育。少数人类学教授也表示他们听过类似的建议,并且不情愿地表达自己也持有相同立场。有些受访者则思考到了其它层面,他们认为教师在教学、教学辅助、研究助理等方面赤裸裸地利用研究生的劳动力。一位终身教授说,教师们是研究生教育的既得利益者,他们维系研究生教育,鼓励追求教职,是因为这使得他们可以教授他们喜欢的课程,并开展小型研讨会。还有几位教授指出,研究生教育使得他们随时可以获得助教,也可以减轻一些单调乏味的评分文件,以及与本科生合作的时间。以终身教职为目标的路径中,也鼓励学生以最低工资去做一些边缘性的、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以获得所谓经验,而这些经验可以使学生在求职市场上更有优势。其实,这些工作任务不论是以教师们组织、编稿、研究背景指导的监督会议或哪种形式,可能都是一种利用的借口。除此之外,在激烈的求职市场竞争中,毕业生们对推荐信的需求更强化了这种提供劳动力和时间的关系。虽然公然的利用情景很少见,但至少在调查中,我们听到了比预期更频繁的关于这个主题的微妙提及,不论是明示还是含蓄的提及,教师们可能的确在利用研究生的劳动力,更不用说一再被提及的兼职工作。回到上文中我们讨论的人类学研究生在学制长短上进退两难的窘境,有几位教师还暗示他们的同事存在故意拖延学生论文时间的行为,其实也是因为上述原因,他们一直告诉学生,这是为了生产高质量的研究,但实际上,他们最终是为了确保自己作为知名学者光明的前途。就业市场:由热爱的学科陷入求职的困境同我们交谈过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都表示求职的过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令人深感沮丧。许多人都描述道,他们无休止地申请工作,不断地接电话并准备面试(无论是通过AAAs、Skype,还是访学),同时,他们还要提交进一步的博士后申请或一年期的职位,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必须保持理智,做万全准备,让答辩委员会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满意。这个过程令人筋疲力尽,不论是身体上、心理上还是这当中的一切。我们还听到了几个在这种压力之下关于婚姻和亲密关系的故事,尤其那些年轻的父母,他们因为整个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而备受煎熬。一位博士生回忆起自己的一次“情绪过山车”,他说自己在秋季申请职位时感到非常乐观,而在冬天遭到拒绝或没有回应后又感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接着在春季收到一两个回应后又激动得发抖。另一位博士生也哀叹道,在他的同学中,关于求职过程中如神经质般的分裂感和终日揣测已经成为了所有人都在讨论的问题,即便是他们聚会的派对上,也在聊这个话题。还有一位博士生,她对整个求职过程中彻头彻尾的不安全感和无助感深深叹息,她申请了许多个访学的职位,却不知道对方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很难做出相应的准备,她说自己体验到一种强烈的绝望感,以及深深的自我怀疑,因为她发现自己无法在曾经作为决胜者进入的领域成功获得一个职位。几乎所有我们的研究生受访者都表示,获得终生教职是他们开始攻读博士学位时的目标,而且这种目标被视为选择博士项目时理所当然的愿望。大多数人都承认,这样的愿望也是他们自己的理想,并不是教师们强加给他们的——而是受到自己对人类学学科的热情所驱使。一位博士生非常强烈地描述了她对田野工作和人类学研究的热爱,她表示自己愿意接受任何一种学术职位,包括在欧洲或中东的研究机构,并为此持续地寻找机会,然而,她无休止地申请都没有得到反馈,这种徒劳感逐渐让她感到失望。另一位受访者则说,是人类学的与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在支持着他。即使他现在做着一份不稳定的、薪资微薄的助理工作,也比他在求学于人类学之前,在公司有着一个高薪的职位更为充实,不论要耗费多少个人成本,他也不愿意再回到之前的角色。事实上,这位最近刚取得博士学位的博士生表示,如果有人需要,他愿意成为他人终生的研究助理。他宁愿在研究机构里作为研究员而工作,也不愿意去社会上工作。还有一位乐于成为人类学家的博士生,他的理由是不知道自己还合适做什么其它的事情。经历了求职市场上连续的失败后,他离自己最初学习人类学的雄心壮志已经越来越远了。另一位博士生也透露,自己已经很难回忆起当初为什么要克服那么艰难的过程来学习人类学了,甚至在回顾时会有点怀疑这个过程是否值得。

麋鹿王

从街头少年到哲学教授,存在主义真的能改变人生?

关于“存在主义”,我们也许谈得太多了。如今只要和存在主义挂钩的著作似乎都能排到畅销书的行列,这也有些让人疑虑,存在主义是否有被曲解误读的危险?不过,戈登·马里诺这本题目看起来鸡汤满满的著作《存在主义救了我》读起来却多少有些与众不同。它或许会令哲学爱好者有些失望,也并不能真正带来什么人们所渴求的哲学“干货”,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其中,通过自己运用存在主义自救的案例,为部分读者提供了一个进入哲学的入口。今日之社会,时代的车轮碾压而过,脆弱的个体几无抗衡之力,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陷入抑郁、焦虑、绝望等不安的情绪之中。如何克服这些情绪?在戈登·马里诺看来,存在主义哲学家既不会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处理挫败感、列出我们需要规避的行为清单,也不会为我们提供缓解抑郁的具体策略。不过,他们会指导我们如何在情绪低落时保持道德上和精神上的承受能力。从克尔凯郭尔到加缪,存在主义思想家们都相当明白,并非所有事都有好的结果,生活也是如此。但这些人坚信,自省有助于个人进步,这种个人进步可以超越机能改良与兴趣激励。戈登·马里诺在书的开始讲述了存在主义如何影响他一生的经历。通过学习哲学,他从迷茫的街头少年成长为一位拳击教练、哲学教授、图书馆馆长。他继而通过引用克尔凯郭尔、尼采、萨特、加缪等人的论述,阐述了存在主义的哲学特征和当代价值,以及存在主义如何克服影响人类行为的负面情绪。本文即是节选了书中关于马里诺个人经历的部分,这些见解或许偏颇,但它们的最大价值在于“真诚”。《存在主义救了我》,作者:(美)戈登·马里诺,译者:王喆、柯露洁,版本:未读|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2019年7月。撰文 | 戈登·马里诺正如本书所要讨论的,真实是一个通用主题。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表象似乎比真相更重要——某种程度上,这要归咎于无孔不入的社交媒体和大众对社交媒体的极端依赖。如今,人们不再重视真实。比如,朋友向我发了一份邮件通知我,他生病了,不得不取消和我的午餐。邮件页面的底端显示了三个自动回复选项:“不会吧!早点好起来”“感谢告知,我理解”“祝您早日康复”。我犹豫再三,最后向下滑动鼠标,点击了第一个选项。然而,这样冰冷虚伪的回复令我备感窘迫。克尔凯郭尔几乎不曾使用“真实”(authenticity)这个术语,尼采也从不认为真实是种美德。但是,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真实”和“存在主义”开始成为两个密切相关的术语。这也并不奇怪,毕竟,当时各领域的存在主义者都力求真诚待己,言出必行,活出真我。当时的美国人深感被一种隐蔽却强大的力量监控着,这力量要求他们循规蹈矩,《麦田里的守望者》《穿灰色法兰绒套装的男人》《推销员之死》等小说无不体现了这一点。面对社会所宣称的“个体主义”,人们一直心怀忧虑,担心自己变得虚伪,为了追名逐利而出卖灵魂。1946年,关于这一主题,流传最广的文章便是《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这篇文章的作者萨特认为,对人类而言,“存在先于本质”。萨特是这样解释的:人工制品是带有目的性的创造,其目的即是其本质。萨特拿剪刀举例:剪刀的用途就是裁剪,这就是它的本质。但人类的本质则截然相反。萨特坚信人类并不是由上帝计划周详地、目的明确地创造出来的。对于萨特来说,“我”的本质是由我自己选择的。我们用选择界定自己,而这些选择连同自由一起,构成了存在主义哲学家共同探究的另一个主题。其他哲学家谴责存在主义哲学家,认为他们只是在搞心理学而已。从某种程度来说,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与美国哲学协会的大多数哲学家相比,存在主义哲学家更重视人的情绪和情感。前苏格拉底时代的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说明了万事万物处在运动之中。西方哲学中的智慧沉淀大都在着力寻找心灵的罗盘,探寻在内心和外界的不断变化下,人们该如何保持沉着稳健。苏格拉底、巴鲁赫·斯宾诺莎、伊曼努尔·康德等哲学家的心灵罗盘是理性,感性则是可能扰乱心灵罗盘的指针——快乐、抑郁、焦虑等情绪会破坏我们内心的平衡稳定。但是,还有一群哲学家支持感性。在中世纪晚期被奉为“哲学家”代名词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想要成为一个品德端正的人,就必须在适宜的时机下,适度地流露出恰当的情感。头脑敏锐的休谟则认为,促使我们成为更善良的人的是同情心而非理性。存在主义哲学家不仅了解人的感知,而且还研究人的情感。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萨特都认为,焦虑之类的情绪体现了人的自我认知。克尔凯郭尔更是认为抑郁可以指引孤立无援的我们全心全意地信仰上帝。存在主义哲学家没有否认人的焦虑、抑郁、嫉妒、负罪感,而是直击这些令人不安的情绪。萨特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不安情绪会造成生命形态的扭曲,存在主义哲学家在研究这些情绪上用力颇深,因此招致批评家的指责,认为存在主义过分悲观消极。当然,如果人生一帆风顺的话,我们就不会有什么恶念,可惜人生并非如此。曾经,我和一名年轻的运动员聊天,当时她十分沮丧,因为她被诊断出风湿性关节炎。这名运动员曾为了练出六块腹肌而刻苦训练,这本是她运动员身份赖以为继、焦虑情绪得以排解的方式。无法一如既往地拼尽全力训练谈不上是什么世界末日,但是如今,她没法再把体能训练当作宣泄愤怒、失望、焦虑的出口,只能靠自己努力维持良好的心态。圣保罗(Saint Paul)曾提及“存在的呻吟”。而存在主义哲学家认识到,如何承受生命中不可避免的打击,于我们的生命而言,至关重要。这里,我再强调一次,支撑我活下去的存在主义是从第一人称思考问题的。所以,我似乎需要简单介绍一下我的个人经历,或者说,那段克尔凯郭尔等人陪伴我走过的人生之路。戈登·马里诺(Gordon Marino),美国哲学教授兼拳击教练,明尼苏达圣奥拉夫学院(St. Olaf College)克尔凯郭尔哲学图书馆馆长。他曾在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获博士学位,后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任教,自1995年起任职于圣奥拉夫学院,曾获“理查德·J. 戴维斯”伦理学奖。马里诺曾是一名职业拳击手,1995年起担任美国拳击国家队教练,曾任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拳击队主教练。自小我的家里就不太平,父母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吵完便借酒浇愁。某天晚上,父亲喝得醉醺醺的,当母亲正要拿刀刺向他的胸口时,哥哥拦住了她。世界上还有许多人经历了比这更糟糕的事。至于我的那对冤家父母,他们无疑是爱我们的,也必然会愿意为我们牺牲,然而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硝烟四起的家庭,对我是绝对没什么好处的。我在学校经常惹是生非,有时还会进警察局。20世纪70年代初,我正值年少,当时,由于我皮制的球类运动都玩得不错,被博灵格林州立大学录取,进了甲级橄榄球队。能让我那位郁郁寡欢的父亲开心的事不多,我在棒球场和橄榄球场上的突出表现算得上一件。只要是我做投手完封,或者抱球达阵,都会让我感觉得到了父亲的认可。毋庸置疑,生活中若没有认可,就如同没有阳光,是很难成长的。瑟奇·卡普勒(Serge Kappler)是一位似乎有魔力的教授。大一的时候,托他的福,我迷上了哲学,尤其喜欢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最著名的当属他的名言: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但除此之外,苏格拉底在《申辩篇》中似乎还认为检验每个人和每件事都是当务之急。于当时的我而言,苏格拉底在质问、提问、回答、再提问这一系列环节中运用的辩证手段就像是一个新奇的玩具。当时的我很幼稚,无论去哪儿都要带上这本书,哪怕去训练也会把书带到场边。某个周二的下午,我们比赛输了,新生教练打算痛骂我们一顿,他怒斥道:“我是想要你们上场教训对方。”他是个好人,因此我现在知道了他仅仅是想让我们上场去“撞人”。但当时我有些较真,于是,我想象自己是戴着橄榄球头盔的苏格拉底,问道:“教练,你为什么要我们去教训人?”教练翻了个白眼,敲了敲腿上的笔记板,转身走了。第二学期,卡普勒教授把我拉到一边,告诉我他觉得我不仅天资聪颖,而且有创造力和哲学天赋,但是在锻炼头脑方面,得要拿出训练时的那股认真劲儿才行。刚获得博士学位的卡普勒教授当时约25岁,他发现我正在偏离正道。在哲学课堂上,我表现得像个在酒吧里的小混混,和校园警察起冲突也成了家常便饭。很多教授在我面前都十分小心谨慎,故意冷落我,认为我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蠢货。相反,瑟奇(他让我这样称呼他)是个例外:他大老远跑到行政楼,调查我高中的在校记录和学习成绩;他经常邀请我去他家;虽然当时我只是个大一学生,但他还是让我参加关于柏拉图的研究生研讨会。虽然颇费了一番周折,不过瑟奇最终成功帮我转学进了哥伦比亚大学。我曾是个易怒、自卑、恶习缠身的泽西海岸少年,压根儿没在纽约待过。当时我19岁,一个稚嫩而失衡的年龄。我在城市里飞扬跋扈,沉溺于酒精、药物甚至暴力。我几年前在新泽西学过拳击,到哥伦比亚大学后也没有把握机会好好锻炼心智,而且常春藤名校的学霸们让我备感压力。最终,我退缩了,一头钻进了痛苦与汗水交织的纽约拳击馆。拳击馆老板让我和曾获得纽约拳击比赛金腰带的拳王试着较量了几个回合,见我并没有被打得毫无招架之力,便跟我签了职业拳手的合同。那时正值四月,当天晚上,我感觉自己无所不能,在百老汇大街上横着走,就像约翰·特拉沃尔塔(John Travolta)在电影《周末夜狂热》(Saturday Night Fever)里那样。约翰·特拉沃尔塔在电影《周末夜狂热》中的剧照。这时,一个女大学生迎面朝我走来,一头红褐色长发,步履轻盈,摇曳生姿,眼神似乎能将我刺穿。借用一句蓝调歌词形容:“她走路的样子,仿佛后院井里冒石油。”我像卡通片里那样接连看了她两眼,只见她转身进了一家芭斯罗缤冰激凌店,我紧随其后。在她等餐的时候,我悄悄靠上去,学着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无比深沉地说道:“我要娶你。”我不记得她当时是怎么回答的,但意思大概是“滚你×的”。上面的故事就像一篇悲情童话,但正如你们所料,数年后我俩结婚了。我当时的精神状态很不稳定,妮基(Nikki)心里则有一群小恶魔到处搞破坏。妮基可以肆无忌惮地糟蹋自己,她会用刀割伤自己。这还没完,某天晚上,她恰巧听到了前女友打给我的电话,暴跳如雷,尽管她只有不到45千克,但她却在数秒内喝光了一大杯波旁威士忌。过了没多久,妮基又和一群瘾君子厮混在一起。我决心让她远离那群狐朋狗友。有时凌晨三四点,她醉倒在不知哪家的地下室,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躺在那儿,她就会大声喊我:“吉姆·丹迪(Jim Dandy),救救我。”不管可能会惹上什么麻烦,我都会去接她回来,其中一次,我撞的是当地一个混混的门,要不是他以为我是便衣警察,我敢肯定我英雄救美的大戏就要在此画上句号了。还有一个晚上,妮基和一群亡命之徒去泡吧,他们坐在一张大玻璃桌旁。其中一人口不择言,当时我怒火中烧,把桌子往他们身上一掀,砸碎玻璃直接干架,要不是酒保掏出一把点45口径的手枪对着我,我才不会善罢甘休。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情景就和《兔子洞》(Rabbit Hole)中的某个情节如出一辙:漆黑光亮的枪管顶着我的脑袋,我只好悻悻收手。平时,除了几门自主学习课外,我基本不去哥大上课。即便去上课也心不在焉。尽管我在学习上一窍不通,但至少当时我身材不错,我幼稚地对这唯一的优点沾沾自喜。我会穿着无袖T恤,脖子上挂着花哨的银链子出现在研讨会上。有时,哪怕因为和重量级或轻重量级选手过招而被打成熊猫眼,我也毫不避讳地带伤上课。虽然这些瘀青从某种程度上让我颇有优越感,但也只不过是一个怪咖的闹剧。在研讨会上,只要我的发言多少有点知识含量,同学们便会吃惊不已。课间休息,毕业生们闲聊的话题要么是选择去哈佛大学还是普林斯顿大学读研,要么就是以后读哪所法学院。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我如同身处荒原般迷失了。我不知道以后要做什么,也不清楚我想要做什么。我和妮基混迹于灯红酒绿之间。当时,我沾上了致幻剂,脑子里各种声音嗡嗡作响。为了让这些声音平息,我尝遍了各种办法,比较常见的办法就是嗑处方药,这些处方药大都是我从心理诊所偷来的。五年过去了,我即将大学毕业。按照存在主义的说法,当时的我迷失在汪洋大海中,不知所措。我像梦游一样,稀里糊涂地申请研究生学校。结果,没有一所学校联系我,我只好手写申请书,申请哲学专业的一级博士项目,最后,我只收到了寥寥几封拒绝信。当时,我的生活支离破碎,若要把这些零碎的记忆拼凑成连贯的故事实在是太费劲了。我的谋生之路举步维艰,我做过各种奇葩工作,比如搬运工、助理牧师、保镖等。其中,最值得炫耀的一份工作就是我代替杰克·拉莫塔(Jake LaMotta)出席时代广场某黑道酒吧的活动。拉莫塔当时正好去好莱坞帮助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指导他如何在电影《愤怒的公牛》(Raging Bull)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电影《愤怒的公牛》剧照。我不明白自己对哲学到底是真心热爱还只是熟门熟路,很可能二者兼而有之,我又一次申请了读博,最终进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当时,我的生活充满了欣喜和希望。妮基也在康复机构戒断成功,还拿到了教育学硕士学位。我们制订了人生规划。按计划,妮基将在纽约完成学业,而我则在宾夕法尼亚州攻读博士,每周末,我们都会相聚。这一切似乎都意味着美好生活正向我们招手,我们的未来也将前程似锦,生活似乎终于要步入正轨了。我们贷款租下了一间坐落在西费城林荫道旁的舒适公寓,屋内有壁炉和白色蕾丝窗帘。妮基已过世的祖父是著名的心脏科医生,他那张玻璃面的大桃木桌(和我在酒吧打碎的那张玻璃桌样式差不多)被妮基的祖母拿来当作礼物送给我们了,被安置在我们那个有壁炉的房间里。和大桃木桌放在一起的还有一把供我看书用的蓝色软椅,这把椅子是我亲爱的意大利奶奶传给我的。我就只差一个烟斗和一双拖鞋了。然而,事业起步多艰难,我惹上麻烦了。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读博的第一天,我像个幼儿园小朋友一样紧张不安。上课那天,我的脖子上没有戴那条招摇过市的银项链,也没有穿T恤,而是换上了牛津衬衫和卡其裤。我还在衬衫的口袋上别了一支钢笔。第一堂课主要讲知识论—关于知识的理论。班上,新入学的同学似乎都踌躇满志。为时十五分钟的讨论开始了,同学们一个个引经据典、高谈阔论。时间之神拨动着钟表上的指针,我逐渐意识到自己一无所能,和研究生院格格不入。长达两个小时的研讨会结束后,头晕目眩的我拖着沉重的脚步在校园游荡,恍惚间,我头脑一热,跑到学籍登记处要求退学。当时,我向自己保证,等有一天我准备充分了,就立刻回来念书。后来,我确实这样做了。我打电话给妮基,告诉她我退学的事。我打开公寓大门,听到开门“嘎吱”声的妮基立刻神经紧张了起来。我用哀求的口吻对她说道:“妮基,好了,没事了,一切都搞定了。”她坐在那儿纹丝不动。我抓着她的手,试图向她解释。可她目光呆滞,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突然,她猛地站起来,就像一个在酒吧撒泼、体重100千克的闹事者那样,一把掀翻了餐桌,桌上的古董花瓶碎了。一个小时后,她摔门而去。临走前,她向我摊牌,说再也不会和我多说一句话,也不会和我复合了。她有时很温柔,有时又那么铁石心肠。她的确说到做到,再也没和我联系过。而我只能在内心里与自己这次所失去的东西讨价还价。整整两年,我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我已经因为酗酒和戒断问题进出好几回医院了。我不知道应该吃哪些药,于是抓起一把药片就往嘴里塞。如果周围有人,我有时会伺机炫耀一番,把蓝色的每片10毫克的安定药片一片片向上抛起,然后像海狮一样用嘴接住。就算碰到某天晚上药店不开门,手头的药也吃完了,我也无所谓。克尔凯郭尔认为,从世俗意义上说,绝望表面上是针对某事,如丧偶、理想落空等,但这只是表象而已。克尔凯郭尔告诉我们,绝望从来都是针对自己的,比如,我不想做自己,或者我不想做现在的自己。妮基消失后,我觉得被一个讨厌的自己缠上了,就像在公交车上碰到酒鬼,烂醉如泥,在我肩上趴了一路,怎么甩都甩不开。在曼哈顿的圣路加医院,我接受了抑郁症治疗。出院那天,医生给我开了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并郑重叮嘱我:“吃药时不能喝红酒。”朋友到上西区接我,车子驶向另一个街区前,我坚持要朋友在酒吧停车,在那儿,我买了一瓶红酒,一股脑儿把药灌了下去。我在潜意识里对自己怀藏着恶意。那时,我的身体越来越差,于是我回到新泽西和父母生活了一段时间,没过多久,又去缅因州和哥哥一起生活。在缅因州的那段时间,我经常开车去一个地方,那里到处张贴着悬梁和其他预示着自毁的图片,我常常对着这些图片发呆,就那样过好几小时。某个冬日的下午,天色阴沉,寒风呼啸,我坐在哥哥家地下室的地板上,差点儿就自我了断了。温柔善良的哥哥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流着泪问我,如果我自杀了,他该如何处理我的遗物。几天后,我像一具悲伤的僵尸,住回了父母家。一天早晨,父亲开车载我去纽约和心理治疗医生比阿特丽斯·毕比(Dr. Beatrice Beebe)见面,过去五年,我一直在接受毕比医生的心理治疗。要不是这个菩萨般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师,我很可能就不在了,之后也不会去教书。毕比医生除了自身带着深邃的思想之光外,还教会了我人际关系中无与伦比的治愈力,这种力量在药物至上的年代很容易被人遗忘。那天,父亲和我提前到了纽约,我在一家咖啡馆下了车。这家咖啡馆同时也是家旧书店。我麻木地扫了一眼书架,仿佛想起了当年的读书时光,想起当年我也曾人模人样地活过。我瞥见一本蓝灰色封皮的书,上面沾满了灰尘,那是克尔凯郭尔的《爱的作为》。我翻开书,读了起来:若有人觉得自己无比精明,因从不受骗而自豪,坚称唯有肉眼所见的才可信,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不再相信爱。如果我们因为害怕被骗而不再相信爱,就不会被骗吗?无疑,我们还是会被各种各样的事所欺骗。我们可能因为相信虚假而受骗,自然,我们也会因为不相信真实而受骗。《爱的作为》,克尔凯郭尔 著,京不特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不知为什么,这句话让我豁然开朗。我很自然地把书藏进外套,走出咖啡馆,接受心理治疗去了。深夜,我打开这本偷来的哲学著作,读了下去。《爱的作为》论述鞭辟入里,读起来让人如沐春风,使我深深地痴迷其中。书中的主人公戴恩(Dane)焦虑不安,悲伤抑郁。通过对这一人物的刻画,克尔凯郭尔表达了对内心痛苦的看法,即:内心的痛苦不是一种被动忍受的疾病,而是可以自我调节的行为。从克尔凯郭尔或者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家维克多·弗兰克的著作中,可以提炼出一句福音般的话语:痛苦能搞垮一个人,让他变得铁石心肠,但同时也能激起他的精神动力。丹麦存在主义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在圣路加医院住院期间,我结识了一位女性。她多次割腕,尽管万分痛苦,每天早晨她还是会带一杯咖啡给我,和我说些鼓励、安慰的话。她能够超越痛苦,或许这就是我在克尔凯郭尔的书中找到的:祈求超越苦痛、焦虑,祈求超越无端的悲伤,而非去寻求麻痹和无所谓的捷径。写这本书的时候,有一次我乘飞机从加利福尼亚州回来。起飞前,因为座位问题引发了点小纠纷。一个面容和善的平头男子,年纪在30岁左右,堵在过道上不肯让开,除非某位乘客愿意和他换他妻子旁边的座位。登机的乘客在过道里堵成一排,不能往前挪动,手上还拎着行李,而他则站在过道中间,露出令人厌恶的笑容,对我们说:“总有解决办法的。”这时,我低头看了一眼手机,屏幕上是一张飓风“哈维”侵袭下的休斯敦及其周边地区被洪水淹没的图片。当时已有五人死亡,但暴雨丝毫未减。不,朋友,解决办法并非每次都有。存在主义哲学家们认为,并非所有事都有好的结果,生活也是如此。20世纪60-70年代,厄内斯特·贝克尔(Ernest Becker)、罗洛·梅(Rollo May)、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保罗·田立克(Paul Tillich)等作家都是克尔凯郭尔的粉丝,他们坚信自省有助于个人进步。现在,人们则对此嗤之以鼻,认为他们太天真了。这些曾经著名的哲学家兼心理学家深信一种个人进步,这种个人进步可以超越机能改良与兴趣激励。然而,随着如今的冥想课、瑜伽课越来越多,我们却更加怀疑这种个人进步。于是,我们把抑郁、焦虑、悲痛等不安情绪归作心理疾病,以为只要吃上几片药,调整一下生活方式,就能彻底治好这些疾病。存在主义哲学家既不会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处理挫败感,或列出我们需要规避的行为清单,也不会提供缓解抑郁的具体策略。不过,他们会指导我们如何在情绪低落时保持道德上和精神上的承受能力。整理丨风小杨编辑 | 李永博校对 | 薛京宁

执爨

被流感击倒的哲学博士总统,因梦想而伟大,鼓吹美国“拯救世界”

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是个很有内涵的人物。他的学问之高,简直不像个总统——作为学者从政,威尔逊拥有哲学博士学位,曾在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过古希腊和罗马史,当过私立大学校长,在历史和政治学方面很有造诣,出过十几本著作,号称美国历史上“学术地位最高”的总统。由于学识超群,他不需要助手帮忙准备演讲稿,随时可以出口成章、滔滔不绝,被称为“擅于创造警句的人”。比如,“我们因为梦想而伟大。一切伟人都是梦想家。”“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对比当今那位不学无术的白宫主人,威尔逊简直就是学霸对学渣了。威尔逊是一个惊人高效的作家和演讲家,据说他只用两个手指打字,在一台哈蒙德牌打字机完成了大部分演讲稿和其他写作。关于他的演讲水平,有个耳熟能详的小故事。某人对威尔逊简短有力的演讲非常赞赏,就问他演讲前花得多长时间去准备。“演讲十分钟的话,要准备两星期!”威尔逊回答。“十五分钟呢?”“要准备一周!”“ 半小时呢?”“要准备三天!”威尔逊说,“要是演讲一小时的话,不用准备,马上就可以讲。”作为政治家,他提出了著名的“威尔逊主义”。1919年,作为美法英三巨头之一,威尔逊带着被称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参加巴黎和会。在这帮前来瓜分胜利果实的战胜国首脑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老奸巨猾,法国“老虎总理”克里孟梭咄咄逼人,怀抱着理想主义的威尔逊是那么的格格不入。而在谈判的紧要关头,威尔逊突然病倒。白宫医生给国内发电报称:“总统昨晚染上重感冒,卧床。”在这场世界大战的末期,西班牙流感开始蔓延,据说这也是加速一战终结的原因。威尔逊患上的就是西班牙流感。这场流感击垮了威尔逊,他之后卧床不起,表现古怪,有人评论说,“威尔逊的神经和精神在会议中期崩溃了”“削弱了他的体力,准确地讲是在谈判紧要关头,流感至少耗尽了他的精力和专注力。”原本威尔逊坚持不要在合约中过分削弱德国,而法国和意大利坚持严惩,最终饱受流感折磨的威尔逊只好妥协,签下《凡尔赛和约》。这一条约对德国极为严苛,加速了该国的经济困难、极端民族主义的产生,催生了纳粹的兴起与上台,从而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最郁闷的是,威尔逊极力倡导成立“国际联盟”,确立美国领导下的战后世界秩序。凡尔赛条约签订后,1920年,在威尔逊主持下,国际联盟宣告正式成立。然而,由于国内孤立主义思潮等种种原因,美国参议院居然否决了美国加入国联。为此东奔西走、竭尽全力的威尔逊最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遭受政治上的重创。所谓威尔逊主义,就是认为世界需要转向国际法与国际组织、集体安全、公开外交、自由贸易、海洋自由、裁减军备和民族自决等不同的原则和做法,最核心的就是成立国联和平处理国家争端。然而,国会的否决让美国重新走向孤立主义,威尔逊的理想暂时破灭了。“宁愿战败千次,也决不为不光荣的妥协而朝三暮四”,威尔逊秉承这一信念,获得了1919年诺贝尔和平奖,他是继西奥多·罗斯福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美国总统。经历了流感和未能加入国联的打击,再加上严重的中风,威尔逊在接下来的总统任期中几乎处于半残状态,丧失了工作能力,国内政绩也因此乏善可陈。他病逝于1924年。随着二战和战后美国实力的急剧膨胀,美国事实上已接受了威尔逊主义的原则。用威尔逊的话说,就是作为被上帝选中的“天命之国”,“享有完成其命运和拯救世界的无限特权”。战后至今,美国在全球范围的存在和干涉,将自身价值观推行到人类的各个角落,就是拜威尔逊遗产所赐。1962年,历史学家对31位美国总统的投票排名,威尔逊高居前4位,仅次于乔治·华盛顿、亚伯拉罕·林肯和富兰克林·罗斯福。可见美国精英界对这位总统的认可。如今,威尔逊早已逝去,而威尔逊主义的幽灵伴随着美国的胡萝卜和大棒,还在全球游荡。(图片来自网络)

李斯

北大哲学系伦理学博士生——梁慧琳:我如何推开儒家之门

初 识2018年四、五月之间,我第一次听说朱翔非先生和孔阳国学工作室。当时候有同学推给我一个17分钟的短视频,叫做“国学十年”,后来知道是工作室的学友们为了纪念先生在北京四中传道十周年(2006年——2016年)而做的。我当时看了以后,心里大为感动,被视频里面学友们的生命气质所震撼了——这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儒家信仰者啊!我一直觉得世界上应该有把儒家当作一门虔诚的精神信仰而活着的人们,就像基督教信仰和佛教信仰中最虔诚的宗派一样,但我就是没见过。我所见的,充其量都是儒家爱好者。或者自称是儒家信仰者,但那个生命状态实际根本没有上升到信仰的层次。我后来听先生讲,儒家信仰必须上升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个层次,才真正算数——就是那种把自己的全部真诚和全部生命都交给儒家的状态。实际上真正的基督教信仰者和佛教信仰者都是这样做的,实际上孔子的弟子们跟着孔子学,也都是这种状态,拿生命去践行夫子的话。见过的人就会被那种信力所震撼,而自己再也不敢轻易自诩为某某宗教的信仰者。当然了,对于一种精神信仰,信力只是一回事,修身的工夫则是另外一回事。《国学十年》短视频里面学友们震撼我的地方,并不仅仅是他们的信力,还有别的东西,但最重要的是他们的修身工夫。我之前接触过基督教和佛教最强劲的教派,我知道修身工夫不是说着玩的,得做出来才是,而且并不容易做。一个人为了变化自己的生命气质,有时候可能要经历死去活来的努力和苦楚。而最后他身上有没有修身工夫,一眼就能看出来,根本骗不了人。我之前见过很多儒家爱好者和自称的儒家信仰者,但我没有从他们身上看到修身工夫。我问了很多人,实际上他们连做修身工夫这件事情都没意识到,我就知道他们谈论儒家文化、传统文化,实际都是说着玩儿的,根本没有拿生命去做信仰的态度,只是他们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自己这一点而已。17:02《国学十年》短视频里的学友们不一样,即使隔着手机屏幕,我也能感受到从他们内在透出来的生命的温暖和火热——我后来知道,这并不是一般的温暖,而是来自形而上、来自永恒天道的温暖,这是一种绝对的温暖,不是相对的温暖,不是出于偏私情感的温暖。说实话,在这个人心普遍冷漠、以冷漠为正常的年代,在这个人人追逐功利、活着却如同行尸走肉的年代,像视频里面学友们身上的那种温暖,还真的极其难看到,恐怕只有在某些信仰做的特别好的佛教徒和基督教徒身上才能看到,但实际上每一种温暖的味道并不一样,儒家有儒家的味道。温 暖 儒家的温暖是什么味道呢?视频里的学友们给我的感受是,从他们生命的温暖中透射出一种质朴的真诚,一种足以让我内心的坚冰融化的真诚,这种真诚在基督教徒和佛教徒身上还真不多见。因此,工作室的学友们通过短视频透射给我的,是来自于生命深处的温暖和真诚。还有第三样,就是他们身上的尊严。视频中他们身上的尊严感非常强,感觉他们就像是顶天立地的人,一点都不猥琐、不扭曲——我后来知道,这种绝对的尊严感,实际上来自儒家的礼,一个儒者只有长期循礼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尊严之气,并不是忽然一下子就能伪装或者表演出来的。温暖、真诚和尊严,是工作室的学友们通过短视频传达给我的三样非常明显的感受。学习儒学,就是为了持住心中的温暖。先 生 我再说说先生。实际上在那个短视频里,先生说话的镜头并不多,我记得只有一个镜头,应该是先生坐在讲台上给大家讲课,先生用抑扬顿挫的声音说,“吾曾闻大勇于夫子——我的老师孔子曾经告诉我这种大勇”,之后就切换到其他画面了。先生的音色让我印象深刻,他的声音里面透射出一种来自生命深处的温暖和刚强。先生的温暖使得他的话很容易打动人心,先生的刚强则跟我之前想象的儒者的文弱形象不太一样。我后来跟着先生学习儒学一段时间才知道,其实历史上真实的儒者并不文弱,他们的气质都偏向刚强,论语里面这样说孔子:——《论语·述而第十一》儒者的文弱形象,还有迂腐形象等等,实际上都是后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塑造的,为的是让大家误解儒家,然后彻底打倒儒家,然后方便他去达成他的目的。总之,儒者是刚强的,不是文弱的,夫子讲一个闻道的人有“仁智勇”三达德,先生告诉我们,儒者的“勇”,就是来自形而上、来自永恒天道的那种刚强,这种刚强也不是血气的刚强,而是一种绝对的刚强、超越血气的刚强,就是先生在短视频里讲的,曾子说自己从他的老师孔子那里听说的这样一种大勇。从我从视频里第一次见到先生,直到后来接触先生很多次,先生的生命里都投射出这样一种让人敬畏的刚强,这是我从其他学儒的人身上没有感受到的。有的人以为自己是刚强,实际上那是一种自我的傲慢和狂妄,那种东西一出来就无法让人感受到敬畏,反之让人感受到伤害。学 习 后来我就迫不及待地报名了《儒家真相与历史精神》这门课程,是先生讲的所有课程里最初级、最基本的,那时候还叫“中华人文精神简史”,最近才改名叫“儒家真相与历史精神”。再后来我又迫不及待地报名参加了《论语》班的学习,我等了两个多月才等到开课,可把我等苦了。不过现在《论语》上快学完了,我正期待着进入《论语》下的学习。我对儒家的认识,比起我曾经自己的探索和理解,已经发生了彻底的转变。我想说,我从一开始就很相信先生讲的东西,我观察到很多人在这方面有些障碍,我觉得这种现象挺有趣的。这可能跟我走过很多弯路有关系,我从上本科到博士,先后学过工科、理科、西方哲学专业,最后才摸到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这一块儿。在精神信仰方面,我尝试过基督教、佛教,我对这两个宗教的学习和了解使我比较容易判断什么样的人算得上是真正的儒者,什么样的人还不是真正的儒者。真正的儒者,对待儒家一定像最虔诚的基督徒和佛教徒那样有信力,其次,真正儒者必须有工夫,必须做工夫,必须知道怎么做工夫。有信力和没有信力的儒者,你从他们的话语里面就能听出来,做工夫和不做工夫的儒者也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就像佛教里面持戒的僧人和不持戒的僧人给人的气场完全不同,虽然那个不持戒的僧人可能讲得头头是道,但他就是假的。不做工夫的儒者可能可以欺骗很多人,但欺骗不了我,因为我对各种精神信仰了解的已经比较多了,见过的信仰人也很多,这些经历让我可以去判断我面前的一个人究竟有没有做工夫。很多人区分不出先生和社会上其他讲儒学的人有什么不同,也迟迟对先生建立不了信力,实际上就是他根本没听说过、也没意识到儒家信仰还有做工夫这么一回事,他也没有体认过做工夫和不做工夫的不同。工 夫 先生身上有工夫。跟着先生学习儒学多年的前辈学友们身上也有工夫。先生讲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工夫,就像王阳明的《传习录》里面谈的实际都是怎么做工夫,只有进入做工夫的状态才能真正体会《传习录》里面的话。先生也说,我们必须把这个工夫传出去,而不只是讲一些字面上的、主观感受的东西。就凭先生身上有工夫这一点,我们就该相信先生。实际上这一点并不小,而是天大的事。如果没有工夫,如果不知道怎么做工夫,人即使学再多的圣贤书,又如何能变化生命气质?如果不能变化生命气质,人又怎么能触摸到形而上、又怎么闻道?又怎么成圣成贤?如果不能闻道,不能成圣成贤,那又怎么超越生死?那岂不是痴人说梦,那一切都白学了,那不是浪费生命吗?先生身上有工夫,所以先生说的话我们得信,得拿来反省自己,我们不能老是站在“意必固我”的立场上刚愎自用,那样的话永远走不出生命的黑暗和低谷。佛教也讲“信为能入”,信力可以带着我们穿透很多障碍。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说:——《论语·述而》《论语·季氏》就是说,对有工夫的人从工夫里面说出来的话,你得相信,得敬畏,得好好思考,不能当成一般的话,当成耳旁风。不是带着一种质疑和挑衅的心,而是带着一种基本的信力再去听先生讲的《儒家真相与历史精神》,那就可以收获完全不同的内容,可以说是扭转乾坤、起死回生也并不夸张。《儒家真相与历史精神》给我的感受就是这样。《儒家真相与历史精神》是一门让我醒过来的课程。我以下所说的都是先生传给我的。如果没有先生来传,我就不会对孔子和儒家有现在的认识。孔夫子,提起这样一位老人,我心里就洋溢着温暖和感动,孔夫子以天下苍生的生命和幸福为念,自此以后,儒者就成为黎民百姓的天然守护者。儒家对人性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儒家是真正的人本主义,所以这个课以前也叫“中华人文精神简史”。这一切都是孔夫子带给我们的,也是先生谆谆教诲、想要传给我们的。儒家为每个人确立了生命的尊严和温暖;每个人,包括你和我。儒家就代表着人性,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儒家站起来,人性就能站起来;儒家如果倒下了,那不是儒家倒下了,而是人性倒下了,是每个人——你和我——的生命倒下了。这是我从《儒家真相与历史精神》这门课里领悟的内容。原《中华人文精神简史》宣传海报改 变 从前我对自己祖先的文化充满自卑,我觉得中华民族唯一的前途就是全盘西化,西化程度越高,则代表中国文明越进步,所以我去学习西方的科学、西方的哲学,后来又摸索到西方的宗教。再后来,我也去学习了一些传统文化,觉得中华文明也有很多优点,但我觉得中华文明的高度无法跟西方相比。我后来发现民国时期很多知识分子,像胡适、鲁迅、陈独秀、李大钊等等,都是这样想的,他们都对中华文明充满自卑,觉得中国的前途就是学习西方,或者学习英美,或者学习苏俄。到了文革的时候,全面、彻底地打倒传统文化,批林批孔成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头等大事,那个时候,儒家彻底倒下了,实际上佛教、道教等等也没有了,中国人的精神信仰成为一片荒漠、寸草不生,中国人在那个时候也遭受了骇人听闻的人道灾难,这些历史真相实际上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了。我出生在文革结束以后的九十年代,等我长大以后想要学到真正的儒学、真正的儒家精神,已经难上加难,因为没有懂的老师带领。很多老师在这里讲、去那里讲,实际上他们自己也不懂。我感到《论语》很好,但是我也发现自己始终穿透不过去,儒家始终有一个隐藏的高度是我从未触及,也无法触及的。但这一切在我遇到先生以后全变了。我听完《儒家真相与历史精神》,心里那样的激动、无法平静,眼眶里浸润着泪水。先生让我真正认识自己的祖先,认识祖先的信仰高度,远远超越我曾经的想象和估计。很多学习传统文化的人对于基督教没什么了解,或者只是从书上看别人怎么说基督教,自己并没有切身体认。但我对基督教有过很深入的学习和体认,都是我自己身上真实经历过的,不是我从书上看别人怎么说。我跟着先生学习儒家,我发现儒家的高度相比于基督教,可谓毫不逊色。难以想象在独一的救世主耶稣基督之外,还有像孔夫子这样一位顶天立地的圣人。子贡讲,孔夫子就像天上的日月,而普通的贤者不过像地上的一个小土包。后人又讲,“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并不是夸张,是因为我们根本不认识孔子,也不认识儒家的高度,无法接续上祖先的道统,我们跟自己的祖先在精神上已经产生了巨大的鸿沟、难以跨越,乃至于我们不相信古圣先贤说给我们的话。山东曲阜孔庙的石刻本《孔子行教像》先生的课让我认识到,儒学并不是简单的道德格言,其背后有来自于永恒天道的绝对精神,是我们从未领悟到的,也是先生要传给我们的。中国历史也不是令人绝望的朝代更替、死循环,而是永恒天道在不同历史时期一损一益的变化和显现,这只有站在经学的高度,站在工夫的高度,站在形而上之道的高度才能看清。所以先生讲的历史跟别人讲的历史完全不一样,先生讲的历史是从形而上的高度去看到的东西,可以说是一部圣史。因为自孔子以来的圣学贯穿着所有的历史,在历史中,我们看见自己的生命和使命。别人讲的历史不是从形而上、从道的高度来看的,所以他们看不透历史,看到的都是一些模糊的影像,犹如一个人站在乌云密布的天空之下看待天地万物一样,似乎一切都是黑暗的、绝望的。这层乌云其实就是人性的乌云,是因为我们没有明白孔子的高度,我们的生命没有实现一种本应该有的形而上的超越,所以我们看不透自己,更看不透历史。先生站立的地方跟别人不一样,先生站立在形而上的高度,在形而上那里有着人性中流淌出来的无限温暖和尊严,所以先生讲的历史总是那样令人感动,仿佛来自遥远故乡的亲切呼唤,让人性苏醒和复活。因为先生所传给我们的儒学的精神高度,我对于中华文明再也不自卑,因为没有自卑的理由。不仅没有自卑的理由,实际上有自信的理由。“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今天如果我们不能接续孔子和儒家的高度,我们的未来就是黑暗的,人在黑暗中走路,只是靠着感觉走,他不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也不确定哪个方向对、哪个方向有危险。所以我们必须学明白儒家,必须让孔子的精神和儒家的道统在中华大地上重新复活。听完先生的《儒家真相与历史精神》,就能知道,儒家的精神道统在中华大地上已经熄灭近四百年了,虽然局部也有一些残存的火星。先生的课让我感到自己肩上多了一份从自己的人性里面生发出来的伟大使命,这使命是我自己的生命本性给我的,并不是某种外在的力量加给我的。这使命就是我们要恢复儒家道统,让儒家重新站起来。儒家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儒家就代表着人性,因此,恢复儒家,就是恢复人性,让儒家站起来,就是让我们自己的生命重新立起来。让我们重新成为顶天立地的人,就像我们的祖先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等人一直都是的那个样子。这就是先生为什么十几年来孜孜不倦传播儒学的原因,先生传播的是工夫,是人性,是形而上,是永恒的天道,是来自于人性最深处(我们自己也不知道)的那种绝对的温暖和尊严。先生在2014年生过一场大病,病中的先生,一直念念不忘的是“儒家怎么办?儒门后继无人怎么办?”好在先生后来从病中康复了,我们这些后辈又有机会跟着先生学习儒学。先生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反复说,让我们把孔子的高度原原本本、不打折扣地传下去,永远传下去。这,就是我们学友们跟着先生要一起做的事情!

想当个哲学家,当个博士是第一步

在民国时候没钱的我们就只能去日本留学,现在的日本留学还是物美价廉,对国外学生(中国)提供奖学金的还是多数的。那还能去欧美吗?1、在国内读完硕士申请美国博士国内硕士毕业的学子申请美国博士时和申请美国硕士的条件基本无差,包括申请所需要的材料都是一样的,学子可以根据官网公布的要求递交相关材料和成绩,因为学校都公布有博士申请要求、程序以及材料等。2、国内在读硕士申请美国博士  国内学子在本科毕业或者硕士在读期间都是可以申请美国博士的,不用必须等到硕士毕业,申请方式和直接申一样,根据历年美国大学录取的博士数据来看,本科平均GPA在3.4以上最佳,而托福一般要90以上,除此之外,在国内读硕士申请博士还需要提供GRE/GMAT、PS CV 推荐信 还有各种科研、实习经历等。带奖学金/带工资的硕博连读项目(我见到英国或欧洲大陆有些课题组会招聘这样的研究生)或全奖/半奖的北美博士(5年起)关于博士的奖学金和获取信息的渠道。北美有很多机会申请全奖博士,当然也很难,需要你找老师去套磁,也对GRE、学习成绩、科研活动参与情况有很高的要求。欧洲大陆的博士基本上都是职位制的,他们认为博士=工作,职位是对特定人才有需求的课题组直接提供的,一般会在学校网站公布,欧洲也有一些科研招聘网站会集合许多学校的博士博士后教师研究员的招聘信息,但欧洲学校的职位基本上会给欧盟国家的人(部分是由于这些国家的科研经费不像美国那么充足),但也不是说你没有机会争取欧洲的博士职位,在足够优秀+研究方向非常对口的情况下还是有一丢丢机会的。英国有全奖博士的机会(我记得是每年1.4万英镑),但也是根据每个课题组的需求来的,他们需要一些有特定研究方向与技能的人,他们就会公开招生,名额很少 每次基本也就一两个吧,需要你密切关注你想去的课题组的信息,同样的英国也有招全奖博士的招聘信息合辑网站。新加坡也有带奖学金的博士,但一般是签卖身契的,拿了钱要保证毕业后在新加坡工作若干年,招生信息去关注学校网站。另外还有一个渠道是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每年会资助少量海外博士,提供学费和生活费,一般给的钱都不如直接拿国外全奖给的多,但足够生活了,需要自行联系到国外愿意接受你的导师,然后申请基金委奖学金。总之获取招生信息/奖学金信息的渠道有几方面:各学校官网、当地学术招聘网站、CSC(国家留学基金委)官网、小木虫等论坛、一些和科研有关的微信公众号、一些课题组的微信公众号等等。

爱背叛

“网红老师”陈果:从哲学博士到复旦教授,教学风格独特备受争议

在我国,大学老师是一个很受人尊重的职业,因为他们很有学问,又能将死板的知识生动地讲给学生。有这样以为大学老师,就因此出现在大众视野。复旦大学北区研究生公寓三宝之首的“酋长”,也是“网红大学教师”。她是复旦大学哲学系基督教哲学专业博士出身,因为讲课生动有趣且富含哲理深受复旦学子喜爱,是复旦大学北区研究生公寓三宝之首的“酋长”,她就是“网红大学教师”陈果。陈果于1981年2月出生于上海,从小就是一位美丽乐观开朗的小姑娘,她的母亲郝慧君是一名音乐老师。在母亲有意无意的熏陶下,陈果从小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的母亲说小时候的陈果很有音乐天赋,每次听到音乐陈果都会就着音乐的节奏打拍子。或许每当乐趣成为一种必须要学习的技能的时候,音乐的兴趣或许就不在了,在母亲的强烈要求下,五岁的小姑娘陈果便开始了练琴之路,在其他小孩子玩的时候,陈果在练琴;在其他小孩子吃好吃的时候陈果也是在练琴。多年之后每次陈果回忆起往事时,她还不忘自嘲,“小时候好苦啊”。虽是如此但陈果仍旧一年一年坚持了下来,并于1999年顺利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琵琶专业。因为热爱,走进哲学的世界,在课堂上中西哲学汇通。在大学时光中,陈果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喜欢上了哲学,相比较音律,现在的她更喜欢和人探讨所谓“人的起源,人生的意义”,更喜欢哲学的研究。2002年9月,下定决心的陈果,开始转而攻读复旦大学西方哲学专业硕士,在此期间她还担任过复旦大学“上海市基督教新教牧师硕士班”英文教师。早在那时起陈果老师的课堂中就已经添加了一种中西哲学融会贯通的感觉,或许这也是现在陈果老师的课程如此受欢迎的真正原因吧。在网络上或许你能轻而易举地找到她流出的授课视频,高挑的个头,富有东方美女的气质,语言幽默风趣,很多学生为了能够听她一堂课往往都需要拿小板凳“提前预约”。她上过电视,出版过很多相关书籍,复旦大学有众多优秀教师,但仅论社会的知名度,或许陈果老师更容易被人接纳。人红多是非,复旦大学官方澄清,陈果老师未被停课。俗语有言:人怕出名猪怕壮。在网络上走红的陈果老师也是这样,无论怎样总会有不一样的评论出现。因为和其他老师截然不同的教学风格,陈果老师在网上备受争议,但虽如此,陈果依旧坚持着自己的教学风格未曾改变。无论怎样,复旦大学里学生成绩的提高就是对她最好的肯定。而在2019年年底,网上莫名其妙出现了因陈果自身原因而被学校强制停课的消息。人红是非多,因为陈果无心关注此事再加上因为某些无良媒体说得有声有色,网络上不少原本对她持支持态度的网友,也纷纷开始质疑甚至诋毁陈果老师的讲学风格和讲学形式。原本以为这场风波会随着时间的逝去而逐渐平息,谁曾想却愈演愈烈,为此,甚至复旦大学官方都出面澄清,陈果老师被停课的新闻实属捏造。如今她被网友称为“最有型”的女大学教师,复旦大学里著名的“模特姐姐”。或许比起美貌,她深邃的眼神中透露出的智慧更令人着迷。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够出现更多活学活用的大学老师,让我们的学生都喜欢上学习。

毕加索

哲学博士跨行搞石油,蛇吞象买美国公司油田,现没钱还债宣告破产

相信最近很多人都看到了光汇石油宣布破产的消息,4月16日晚上,光汇石油发布公告,表示薛光林在4月11日的时候因为债务逾期而被法院裁定破产。光汇石油的破产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毕竟光汇石油是被称作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之后的“第四桶油”,而创建光汇石油的薛光林整个人也是充满了传奇色彩!哲学博士带2000块创深圳薛光林是出生在安徽的一个农村里,因为薛光林从小学习成绩就非常好,所以家里人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不过薛光林也没有辜负家人的厚望,考上了南京大学,还一路读到了博士!不过薛光林读的专业是哲学,要是想就业的话并不是很容易,念了多年的书,还一路读到博士,要是做个老师也太屈才了,于是他决定南下去深圳看看。当时只有25岁的薛光林就带了2000块钱去了深圳!靠BP机赚第一桶金,布局石油贸易在深圳薛光林并没有直接开始创业,先是在几家公司打工,最后决定做石油贸易,于是就创办了光汇石油!其实在最初的时候他的光汇石油并不是很赚钱,于是在布局自己的石油贸易的同时,还做在当时非常流行的BP机,就是因为这个小小的BP机让薛光林赚到了他的第一桶金。因为有了足够的资本之后,薛光林开始向石油贸易领域开始扩张。2003年的时候,光汇石油获得了海关总署的批准,终于设立了一个20万平方米的成品油公共保税仓。在这个时候他又将目光瞄准了海上供油,还建立了华南地区储量最大的油库基地。2006年的时候,国家开放了海上供油市场,这个时候薛光林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所以在当年就顺利拿到了免税船供油牌照。要知道当时能拿到油牌照的只有5家企业,除了光汇石油之外,其他四家企业均是央企,可见薛光林的光汇石油的实力多么厉害!“蛇吞象”收购美国石油公司油田在2014年的时候,因为石油的产能过剩,所以全球的油价都在下跌,很多石油企业的老板们都惶惶度日,但是薛光林却亿10.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的Anaderko石油公司在中国渤海拥有的所有油田资产。被当时业内人士称作是“蛇吞象”收购!而且这次收购被行业分析师很不看好,因为在他们看来,国际油价能够下跌到哪里还不能确定,但是薛光林却表示作为一个能源行业的管理者一定要预见到未来十几二十年的发展趋势,所以他对那一次收购充满了信心。买东西不给钱,百亿富豪资产清零薛光林因为光汇石油曾经多次上榜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在2015年的时候以190.5亿身家位列第51位。但是没有想到4月16日,光汇石油被香港最高法裁定破产,而理由是“买东西不给钱”。当时光汇石油的新加坡全资子公司向越南国家石油公司购买了一批价值3025亿美元的油品货物,但是一年过去了,还没有付款,形成多次逾期,当时薛光林以个人名义为公司担保,但是逾期后薛光林也没有提出延迟法定追债要求的申请,越南国家石油公司一气之下就申请对光汇石油进行破产清算。但是法院认为不管是光汇石油还是薛光林都不具备还款能力,就宣布薛光林破产了,他的百亿资产就此清零!你们对第四桶油破产、百亿富豪资产清零这件事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