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答辩成为新常态“社交距离”和“在家待命”已经成为大学生们的常态,而线上答辩也即将成为常态了。不过,这虽然是一个新的趋势,但也不算新鲜事儿,因为各个学校的委员会成员,以前就为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开过“绿色通道”,那就是在Zoom上进行虚拟答辩。不过,佛罗里达大学跨学科生态学副教授Ethan White表示异议,多年来,面对面答辩才是学校里的“传统”,以便邀请家人、朋友、和研究室成员参加。但是除了一些技术困难等条件限制外,毕业答辩可以说是人生中的重大成就之一,这样的形式很有可能导致压力过大。根据Zooming答辩指南,给出以下几点“远程答辩”建议:隔着屏幕很难观察到导师们的反应,这就需要学生们在PPT或其他演示文稿上增添更多地细节,甚至可能需要准备另外一份“非正式文稿”,只要内容越清晰,就可以避免导师们“不知所云”的情况。完善线上答辩的各项细节,例如提前登陆Zoom房间,确保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在里面上传并分享自己的文档,电子版本的稿件等,并提前了解Zoom的使用方法;调整好镜头的位置;在答辩开始前将麦克风保持静音。虽然答辩很有可能是在你的公寓进行,但请确保自己穿着合适的衣着,包括鞋子。对于导师们来说,应该展现出比面对面答辩更大的积极性,例如夸大你的赞许和点头幅度等,这同样有助于远程工作的顺利进行。疫情过后,是否保留线上答辩有人提出,是否能将线上答辩作为一只选择,为已经离开校园或开始工作的学生们提供更大的灵活性?Ethan White表示,虽然他很同意这样的做法,但在此之前还要解决一些技术难题,比如对设备和软件作出一些调整,让学生可以共享演示文稿,而不仅限于投影,这样可以提高清晰度,或者使用Zoom的网络研讨会功能来防止参与者意外断连。杜克大学的历史学家Ashton Merck说,虽然不知道线上工作是否能在未来取代“面对面”体验,但是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对所有学生和教授来说都是好事,降低了危险程度。还有一些同学表示,线上答辩似乎让自己拥有了“控制权”,反而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压力。由此看来,当前的危机其实在促进某种变革。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员,对于数字化的参与模式都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但在以后学术演讲、会议、求职等背景下,就算疫情过去,人们也一定会重新思考自己和网络的关系。 目前各个院校毕业答辩政策 1、莱斯大学鉴于冠状病毒,莱斯大学已经更新了关于论文提交和答辩的相关事项。目前,研究生办公室已经关闭,所以新的毕论公告将由办公室负责人在线发布,届时学生和导师委员会都会收到最新通知的邮件。此外,所有预约在5月15日之前的答辩工作都将在线上进行,包括答辩成功后需要签署的文件也通过电子格式提交。 2、纽约大学 NYU Gallatin目前,纽约大学只有部分学院改为线上答辩,例如加勒廷个性化学习学院(The Gallatin School of Indivialized Study)等。但是要注意,NYU Gallatin给出了温馨提示,由于特殊情况,研究生办公室的师资力量有限,所以要尽早申请,确定答辩时间,以免出现不可预知的情况。 3、宾夕法尼亚大学宾大的官方网站于日前正式下发了关于在线答辩的具体步骤,他们是通过一个叫做BlueJeans的软件操作的,以下是学生们答辩的规则和流程: 4、辛辛那提大学2020年的春季学期开始,鉴于学校发布了暂停一切“面对面”工作的通知,所以研究生委员会的所有成员都需要远程参与论文和学位的答辩工作。如果技术上有困难,应尽早向办公室说明情况,学校将为学生提供灵活性的选择,或提供设备资源来确保答辩的顺利进行。任何已经安排好的答辩都可以在这个特殊时期重新安排,而且这只是暂时生效的临时措施,当学校允许了面对面指导的可行性之后,这些措施将被暂停。5、阿肯色大学阿肯色大学也于日前宣布将允许学生们进行远程答辩,而且为所有毕业生重新规划了“答辩策略”:可以通过Google Hangouts,Skype,Zoom,Freeconferencecall.com,Microsoft Teams,或其他在线服务甚至电话上的会议功能来完成。(请记住,美国视频会议的Microsoft Teams是订阅项目,所有学生/教职员工已经可以使用uark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如果面临技术和设备上的困难,虽没有“面对面答辩”的选项,但委员会将发送几个问题给毕业生,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传自己的答案即可,委员会会在为你安排的辩护时间内审核完成。除了上述两点,如果学生和委员会有任何双方都同意的计划,可以向学院和委员会的所有成员申请,批准即可实行。6、威斯康星大学目前,研究生学习办公室已经关闭的,学生可以在Minds@UW上在线保存文档和发表论文,而且要注意论文格式和细节符合《论文指南》中的每一项。但是具体的虚拟答辩如何进行还没有通知,想要知道更多的消息可以和办公室联系。 7、密西西比大学根据健康防御等措施,密西西比大学取消了原定于4月15日举行的春季本科生及研究生探讨会,鼓励学生参加7月份的夏季研讨会,而且将春季学期的答辩移至线上。8、中佛罗里达大学也有一些学校或个别研究生院不太支持线上答辩这个方法,例如中佛罗里达大学的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表示,论文答辩必须在校内,而且要向公众开放,最多只允许一名委员会成员用虚拟视频代替出席,而且要提前向院长申请,结果由院长评估批准与否。照目前这个状况,线上答辩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授成员们都是最安全的方法。而且越来越多的学校/研究生院都加入了线上答辩的“阵营”,就像“上网课”一样,已经慢慢成为疫情期间的一种新趋势。没有得到通知的同学也不要担心,提早联系研究生办公室、院系负责人,以及委员会导师们说明情况,他们会评估你的状况给出最合理的安排的。最后,希望毕业生们顺利毕业~求职顺利~
201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导师必须会问的三个问题很多学生留言说,硕士论文答辩不知道老师会问些什么问题,答辩的时候到底难不难,能不能顺利拿下自己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今天尖子生数理化教育就大家提出的问题来给大家解答一下。问题1:课题来源导师们必须问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这个课题是怎么来的,从哪里来的?因此,你在答辩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知道自己的课题设计的来源,在答辩ppt中应该进行详细说明。很多人会跟尖子生数理化教育说不用管这个的,答辩肯定都给过,但是会有几个不过的,你确定你要粗心大意吗?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会出错,因此,尖子生数理化教育提醒大家一定要仔细准备答辩,小心驶得万年船哦!问题2:课题创新之处每个研究生都是在学校继续深造了两年还是三年出来的,因此导师肯定要求你又一定的水平,写出的东西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肯定会问到你课题的创新在哪里,所以你一定要在答辩ppt上进行相关的创新之处的说明哦!问题3:课题设计原理你写出的东西,要给出设计原理,这个问题是关键,尖子生数理化教育提醒你一定要明白自己的论文设计原理来源,一定要给出清晰的答辩!否则你的答辩结果可想而知。如果害怕打错了,请一定在ppt中做足充分准备哦!尖子生数理化教育提醒您三点一定要琢磨清晰哦!否则失败的不只是这个论文哦!好了,今天尖子生数理化教育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咱们下次课再见!祝愿各位学子在硕士论文答辩中顺利通过,顺利拿得毕业证哦!如您有相关的疑问,请在下方留言,咱们将第一时间给以您满意的答复哦!声明:本文为尖子生数理化教育的原创文章,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进行相关的转载,翻版必究!请务必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谢谢您的尊重和理解!
硕士论文写完了,硕士期间最后的三个月时间该如何合理利用?hello,这里是尖子生数理化教育,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最近很多小伙伴们,陆续为尖子生数理化教育留言,说自己最后的三个月研究生生活不知道干点啥,是不是该趁着没上班,通宵看电视,泡影吧了?今天这次课程,尖子生数理化教育就带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下在研究生最后的三个月的岁月期间,你必须应该做好的三件事,研究生生活不留遗憾!1 熟练自己的论文课题以便随时迎接答辩论文初稿已经交付了,就等着盲审和答辩了。可能很多学生都会觉得,答辩在五月,刚写完论文,应该休息休息,何必那么着急!但是,很多时候,计划是赶不上变化的。很多导师会因为个人原因而调答辩时间的。因此尖子生数理化教育提醒各位学子,一定要把自己的课题熟练化,以备随时答辩之需!不要觉得自己的论文很熟悉,但是任何所谓的“战争”都经不住没有准备的摧残!如果答辩上失败了,那你的学位证就危险了,没有答辩之前不要轻易放松!2 图书馆找几本职场相关的书,仔细阅读你的工作已经签完了,答辩也准备好了,最后的三个月时间,一定要抽出一个月的时间,泡一下图书馆,为自己即将上岗之前做好准备!尖子生数理化教育提醒大家,找几本职场人生的书籍,好好看一下,仔细琢磨一下书中的含义。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听书中的故事,可以使得自己少走很多弯路!3 根据工作岗位信息,打好提前量相信很多学生已经签工作了,在这之前大家也都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岗位了。如果你正好有自己以后上司的微信号或者电话号,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尖子生数理化教育提醒大家,在最后的三个月中,一定要问一下自己的上司进去公司以后自己的主要业务是什么,好好利用最后这三个月的时间,补一下工作中需要的专业知识,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得心应手,不要等到进入公司了才发现自己专业方面都是小白,到时候就很吃力了哦!好了,今天尖子生数理化教育就为大家讲到这里了,咱们下次课再见!如您还有相关的问题,请在下方留言,咱们将第一时间给以您满意的答复哦!声明:本文为尖子生数理化教育的原创文章,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进行相关的转载和复制,翻版必究!请务必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谢谢您的配合和理解!
网友的吐槽2019年堪称史上最严毕业论文答辩季,从写论文开始就波折不断,学生们被老师要求多次修改论文,甚至很多研究生因为预答辩没有通过,直接被延期,毕竟太差了,研究生自己不怕丢人,每一位导师们还是需要为自己维护一丝的尊严,一些名校的本科生,所有的论文都要求盲审,甚至个别系都会外审,针对2019年的毕业论文和答辩,网络上吐槽声不断,一位本科网友的本科论文借鉴抄袭了郑州大学的硕士论文,结果网络查重发现是抄袭了西安科技大学的,然而更悲催的是,论文交给导师,结果导师说论文写的太简单!可见这位本科毕业生当时心中绝对是万马奔腾!不毕业论文跟难的是答辩虽然很多研究生的论文外审得到双优秀,然而还是不敢掉以轻心,因为毕业答辩比修改论文更恐怖, 毕业答辩现场的专家老师们会问倒为止,一位已经顺利通过2019年研究生毕业答辩的学生留言:这辈子都不想再经历一遍毕业答辩现场的情形,感谢老师们的“不杀之恩”!2019年教育部对各大高校下达提升毕业生素质的通知,高校开展了研究生清理工作,对于延期超过期限的研究生给予开除学籍的处理,因此如果想要顺利毕业,每一位研究生一定要做好毕业答辩工作,有人称,虽然有些人发表了sci论文,但是由于毕业论文写得太水,也被顺利延期!博士研究生全军覆没虽然我国目前的博士生延期率高达66%,博士生毕业答辩被延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件,但是在2019年,有网友爆料,自己实验室的博士师兄和师姐们已经全军覆没,吓得师弟师妹们,不敢再继续深造,硕士毕业后就出来赶快找工作,因为未来国家对研究生的质量要求会越来越严格
一般来说,硕士生毕业时答辩费用:2名论送送审专家评审费(200元/人)、5-7名答辩委员会专家答辩费(200元/人),部分院校硕士学位论文盲审的,可能会有2名预答辩评审费(200元/人)。至于,导师安排个午餐、水果、纯净水之类的,没有计算在内。当然,不管答辩费是多少,向学生收取都是不合理的。教育部曾在2010年转载的新华网报道中提到"严禁高校收取答辩费"。小西记得某高校部分学院2017、2018年收取过900元的答辩费,其中200元是论文预审,其余部分是答辩专家评审费。之后被毕业生实名举报,引发不小的争议,最终处理是退还费用给学生。其实,各个学校的研究生答辩的确有产生论文评审费、专家费,这个费用的存在合情合理,毕竟不能让专家"义务劳动"。如小西每年也评阅部分硕士学位论文,也有自己的学生送审,算下来是"扯平"呢。硕士生答辩常见的情况是一个课题组的几个硕士一起答辩,或几个导师的硕士集体答辩,互相作为评审专家,节约费用。若一个研究生单独答辩,专家费肯定不能只给200元/人,尤其是不少外地高校/研究院所的专家200元往返路费都不够。导师都会邀请自己圈内关系比较要好的专家,或者做答辩委员会主席。惯例看一个研究生是否优秀,看下答辩海报中的专家成员就知道,"拿的出手"的研究生毕业,导师才会要求各位大牛来"捧场",甚至将自己的学生推出去,如之前不少导师就会邀请研究生毕业后工作单位的领导作为答辩专家。不过,普通的硕士毕业生占据大多数,如大部分人答辩都是自己学院专业的几个导师参加呢!不同高校的研究生培养经费额度不同,肯定是不够"培养"一个研究生的,这就会要求导师给予科研经费配套。如在课题预算中,有足够的劳务费、测试费、材料费等支撑课题开展和研究生培养等。小西记得在课题申请书的预期成果中就有类似"培养2-4名硕士,1-2名博士"。毕业典礼大部分院校的研究生在毕业时,导师都会出"答辩费"和"评审费",也会安排一顿校招待所的"午餐",如上午博士、下午硕士答辩,专家总归不好直接安排盒饭呢。我记得自己博士答辩时,评审费是400元/专家,当时还有"免盲",送审3位专家。和后面的答辩费一起,都是导师经费内直接转给评审专家账号,连现金都没看到。不过,预答辩评审费200元/人是导师直接给的现金。硕士的话,2个专家评审是400元(部分院校还有预答辩评审是400元,预答辩通过后才会安排送"盲审"),答辩5-7个专家(每人200元),而可报销的"答辩费"是750-1000元/人,得导师"补"一部分费用。其实,一个学生补几百不算多,但是年毕业3-5名硕士,对于部分双非院校缺少课题的导师来说,压力就会比较大。往往也是这些学校的部分学院或导师曝出收取研究生"答辩费"的情况,而平台较高的双一流院校导师很少曝出类似事情。之前,小西也说过,选择导师时建议选择课题经费充足的年轻导师,利于实验开展和毕业。不过,遇到比较"扣"的导师,为了毕业自己捏着鼻子给"答辩费"的学生不少呢。同时,若是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在其他单位开展实验后按要求会回到录取院校参加答辩。这类研究生的费用一般都是导师间友好的沟通,由联合培养单位的导师出,毕竟学生在他们团队做出"贡献"。毕业后同门间的欢聚另外,需注意有些导师会让学生提前去财务"请款"用于答辩,也有学生垫付后报销到学生卡内的。遇到类似出"答辩费"的情况,建议和其他毕业生做个沟通,确认下具体的事情情况。就算是不合理收费,也不建议和"学院"或"导师"硬怼,先缴纳费用顺利答辩后再和教育主管部门反馈,除非你对自己的学位论文非常有自信。之前,湖南有2所院校的确有类似情况,被投诉后导师将费用都退还的。至于说答辩时,会议桌买水果之类的,小西这边学校前几年就有明确发文被禁止啦。答辩时喝的茶叶,每次都是我带的,也不能让学生出的呢。打印费是课题组在校内打印室有个专用账户,学生签名就可以,消费一定额度后开具发票报账的,也不需要学生负担。相信和小西团队类似管理的导师不少,也有不少研究生会遇到,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答辩呢!~
很多人在申请去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不知道要上多长时间,有一年制的,两年制或三年制的,博士生也许更长。但其实在美国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选课、实习和论文写作等各个环节都会折合成相应学分加以量化。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都没有严格设定的学习年限,学生只要修满学分即可毕业。美国研究生上多久自己说了算?由于研究生在选课方面有很大的自主权,美国的年级和班级的概念也都不明显。很多时候在美国念研究生时,上的每一门课,同学都不相同,而且大家入学的年份也各不相同,既有刚刚入学的新生,也有读了三四年的。即使是同一年入学的研究生,由于各学期选课数量和科目不同,毕业时间也往往各不相同,这和国内“同进同出”的情况很不一样。从理论上说,美国的全日制研究生如果每学期选修3至4门课程,可以在2至3年内获得硕士学位,在职研究生的话,学习年限会再长一些,但是实际的情况可能要复杂得多。一方面,美国研究生的课程要求较高,不容易过关,而且一旦选定就不能随意退课。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很多研究生往往会自觉延长学习年限。另一方面,研究生院为了保证培养质量,也不鼓励研究生在一学期中选修过多课程。因此,经过好几年才获得硕士学位的人也不在少数。不写硕士论文也能毕业吗?在美国,硕士学位其实算是一种过渡性学位,只有那些对学术具有特别偏好或是立志将来攻读博士的学生才会选择做一篇正经八百的毕业论文。更多的人会偏重于职业技能的训练,为的是将来成为工程师、医生、律师或管理人员等。这些人往往不选择做毕业论文,而是通过选课或实习的方式来修满学分。当然,这并不是说美国研究生没有论文写作的训练,往往这种训练包含在了日常学习过程中。许多课程都以一篇论文来结课,有些课程不仅期中、期末要求交论文,平时的作业也常常是一些小型论文。而且为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思维能力,美国的研究生老师往往还会硬性规定学生在写作论文时必须阅读够一定数量的参考资料,并要求他们在课堂上对论文进行答辩和陈述。如果一个学期所有老师都是这种风格,学生们很难对付得过来。美国的研究生学制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多元化”一词。美国的高校享有很大的自主权,各个学校的研究生学制和培养方式也各有特点,很难一概而论。但毋庸置疑,正是因为这种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为美国的研究生教育赋予了勃勃生机。博士生更辛苦?相对于硕士,美国的博士学位显然要难拿得多,在学校待的年头也要长得多。曾经有一项统计数据表明,美国博士研究生的修业年限平均达6至8年,而且还有进一步延长的趋势。美国博士研究生的修业年限为何如此漫长?美国的许多博士生是硕博连读的,硕士和博士一块儿念,年头自然短不了。另外由于许多人在硕士和博士阶段就读的专业不同,还必须补修一些特定的硕士课程。即便是那些在硕士和博士就读同一专业的学生,由于不同学校开设的课程区别很大,往往也需要再补修一些课程。这样一来二去,博士生的修学年限就被拉长了。而且对博士生来说,毕业论文也是他们完成学业的重中之重。对学校、导师和博士生本人来说,以一篇博士论文的成败论英雄也变成了一条无法改变的铁定规则。而且博士论文强调内容的原创性、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和材料的可靠性,并不十分在意具体写作形式。除了修满规定的课程和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外,美国博士生们还要承担研究助理或助教的工作,协助导师进行课题研究和教学工作。文科类博士生大多要求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有时还需要赴国外体验生活,对所从事的课题进行实地研究。工程类博士生则往往承担着校内校外的许多科研项目。这些都使得博士生们在学校里呆的年头越来越长。虽说很多学生希望能在读研过程中提前毕业,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简单,只有学习能力强,意志顽强无比的学生才有可能提前修完学分毕业。
2020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答辩日期已经临近,相信绝大多数的同学们已经写完自己的大论文,进行无数次的修改已经完毕了。大多数学校会将大家即将答辩的硕士论文送到盲审平台进行盲评,等待外校专家的评审意见。这个等待的时刻是煎熬的,与其煎熬,大家不如严格要求自己将自己答辩的一些事宜进行提前准备,下面笔者给出几点建议。第一,要开始准备答辩的PPT了,每名硕士答辩一般陈述时间加问答时间不超过30分钟,这就要求你的PPT讲解时间大概也就是15分钟左右,甚至要更短。因此建议大家在PPT内容方面尽量少的文字,尽量详尽的图解,可以让专家很快了解你硕士期间主要的工作成果是什么。至于国内外科研背景介绍之类的,简单几句带过即可,头重脚轻,那绝对是答辩和论文写作的大忌。一定要将自己的工作内容尽量详尽,图文并茂,图多文少,表达得要特别特别清楚。在答辩的过程中你自己就是老师,需要将自己做的工作向专家们讲解的清清楚楚,如果达到了这个标准,那么你的答辩分数会非常不错,当然这也需要你在硕士的学习过程中一直很认真地对待自己的课题。只有对自己所研究的课题有足够深的了解,踏踏实实去做了,那样你真的不会怕没有什么可讲的,自己想讲的会很多,只是时间不够罢了。第二,由于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今年的答辩很多高校会举行网上答辩,同学们不会在学校进行答辩。因此同学们就要提前对自己的电脑进行调试,这里笔者建议使用笔记本电脑,因为他的视频和麦克都是内置的,不需要额外安装。对自己的电脑系统进行排查,如果发现卡顿尽快处理,不要影响正常答辩。第三,将自己最终版的论文生成PDF格式准备好,由于需要在网上答辩,只有PDF对不同的环境下打开的效果是一样的,不要将word文档直接发到专家那里,可能会由于打开的软件不同而出现乱码,这样会影响你的答辩分数。第四,一定要进行提前练习,将自己的答辩PPT一定背熟,能脱稿尽量脱稿,可以将稿子放在附近仅供参考,衣着一定要得体,尽量穿正装,第一印象分还是很重要的。话又说回来,硕士答辩是人生中非常非常重要的时刻,所以将自己打扮到极致还是很重要的,论文方面一定要武装到指甲缝里才算合格,切忌马马虎虎,文题不对,格式乱糟糟。最后同学们在答辩的过程中不要和专家去钻牛角尖,遇到不会的地方实话实说,别撒谎,专家们大多数都是博导硕导,看论文这方面都是大咖,遮遮掩掩是躲不过去的,做的再多还是有咱不会的地方,虚心接受批评就好,智商固然重要,但情商或许是你取胜的另一个重要标准,谦虚聆听专家的建议,态度一定要好。在这里预祝各位即将答辩的同学们取得好的成绩,答辩顺利。
小西这周刚好在评审2本硕士生学位论文,是之前6月未能正常毕业,被延期半年的学生。给我的感觉是两份论文学生自己可能用心不少,但是整体看有点自己闭门造车。也许,他们的导师可能应该进一步指导凝练、调整下。评审意见给的都是“修改后答辩”(B)。给“同意答辩”(A),违背原则,实在达不到这个水平。但是,也狠心不下给“修改后再送审”(C)、“不同意答辩”(D),已经延期的他们也不容易,要是按返回意见修改到位,正常通过论文答辩不是问题。当然,每个评审专家、导师的性格、处事上有差异,大部分都是心存善意,态度端正、用心修改的论文,哪怕有些小问题也会同意答辩、答辩后修改等。研究生包含博士生、硕士生,博士生延期率高(2/3),主因是达不到毕业要求(学校、学科、导师三级标准)的小论文要求、硕士学位论文盲审未过、答辩未通过等。相对来说,我们常说“没有毕业不了的硕士”,小西这里重点谈谈硕士生延期原因:1.不符合毕业条件。硕士生根据学校、专业、类型的不同,毕业要求有不小差异。如不少985大学要求学硕必须发表一篇sci收录论文才可申请毕业。双非院校也会要求一篇学报类的小论文接受。一旦不符合这个要求,只能延期毕业。论文发表除了和导师指导有关,更得学生自己努力。往往导师和学生间出现问题,根由就是缺乏沟通,比如导师比较忙,就自己主动去汇报、找导师聊,诉讼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导师提供什么帮助等。甚至说,我们专家2019年有个硕士生是不去听学院的学术报告,有一个“实践”类的学分(1分)没有拿到,直接不符合毕业要求。她的导师找学院辅导员沟通也未成功。2.硕士学位论文不合格。这个“不合格”的范围很广,如我就知晓有学生论文2次查重都高于30%,而无法进入论文送审,直接延期处理。论文送审后,盲审不合格,如2个“不同意答辩”或“修改后再送审”还是“不同意答辩”,也会导师硕士生的延期。之前,翟博士学术不端事件引发硕士学位论文评审严格,导致2019年多少硕士生通宵修改学位论文。哪怕临时抱佛脚后,依然有不少学生论文评审不合格,被直接延期。3.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论文评审意见返回后,继续答辩流程。答辩时,之前就有学生未能通过(比例极低)。至于答辩未通过的理由不少,比如和专家争执、论文质量太差(非盲审、导师打招呼过初审的论文)等。记得我前一届的一个师兄,答辩时因专家提了几个问题,也许比较尖锐。当时,他的导师在出差,没有参加答辩。他可能觉得有被针对,在会场上直接和专家吵起来,还将桌上的纯净水丢向答辩专家。就是因为“丢水瓶”的动作,师兄被学院处分,而且延期半年毕业。第二次答辩,他的导师找了几个校外的专家,同专业的几个导师都拒绝参加。4.导师因素。导师因素,小西最后提的原因是就我个人熟悉的导师而言,真心没遇到品行、师德非常差的导师恶意将自己的硕士生延期。相反,我看到的是很多导师想着办法让自己的硕士生早点毕业,反过来自己写论文给学生“挂二作”的。当然,我没有遇到,不代表没有。不少报道中也会有一些极端的导师,故意刁难自己的学生,甚至将毕业作为条件要挟学生做不合理的事情。遇到这类情况,尝试解决问题时应该先保护好自己,其次调整好心态,在投诉举报的同时保护好自己。5.违反校规校纪被退学。这个比例不低,如不少学生边工作边读研(非全日制),长期不来学校,导师学制年限到后被清退。全日制硕士里面也有类似被清退的学生。我们专业有个导师的学生,研三出去实习后就再也不归,答辩都没参加。 她的导师实在没办法,和学院、学校反馈后,按校规将她“被退学”。之前,其他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就更多,如找同学借钱去读博后被开除、和社会人员打架斗殴、偷拍女生裙底、洗澡与上厕所等。相信类似的事情,大家都时有看到报道,每次都感慨“都是硕士生了,素质居然这么差。”。--结语--高考后进入大学,不少学生心态有放松。之后,错失保研资格,又努力一年拼命考研,成功之后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在2-3年读研生活中,再一次放松自己,同样可能引发被延期。所以,研一时及时调整心态,进入读研的节奏和状态非常重要,加油!说说你身边那些被延期的硕士,他们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吗?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每年会有两次,第一次答辩大多数是在5-6月份,但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每年的11-12月还有第二次答辩。毕导之前上学的时候就有一个舍友是第二次毕业答辩拿到硕士学位的,但他那个时候比较孤独,很多答辩细节都不知道,因为大多数同学都是上半年就毕业了,与他一起参加答辩的大多数工程硕士类的同学,大多都不认识,确实很蓝瘦香菇啊。今天毕导结合自身答辩整理了一份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实战经验,希望能对今年下半年的研究生毕业小伙伴有些帮助吧!1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PPT参考模板(农业、医疗、城乡规划、信息通信等专业)2 研究生论文答辩核心流程3 研究生毕业答辩必过攻略(1)自备论文纸质稿,深读论文并圈选核心论点参加过研究生论文答辩的童鞋们深知,答辩老师提问问题均来自于你的论文,且对论文整体核心论点与细节把控得较为严格,这是与本科毕业论文区别最大的地方。毕导在研究生毕业答辩的时候,就被问了论文中的一个数字是怎么得来的?那一瞬间真的有点懵逼,但好在准备了一份论文纸质稿,在为数不多的时间内快速找到了数字的出处,原来只是一个化合物的相对分子量,实在是被吓得不清。这也侧面表明了,在研究生答辩的过程中,有的时候也是考察你的临场反应能力,但这一切都是源自你的论文,所以作为论文作者的你势必要对论文的内容横向和纵向的双层把握。(2)模拟答辩流程,线下教室进行实战演练正因为答辩是有着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的,所以作为主角的你想顺利通过答辩,则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即提前将自己代入答辩场景,明确自己在哪个环节会存在哪些问题,及时修正,从而在真正答辩的时候做到胸有成竹,稳稳拿下。通常研究生答辩时间、地点、出场顺序会提前一天公示,参加答辩的同学可以去跟管理人员申请试用教室一段时间,与同科室的答辩同学进行线下实战答辩演练。(3)规划好答辩陈述内容,调整自己到最佳状态答辩虽然有提前做好的PPT展示,但是在实际答辩过程中切不可照着PPT去读,因为这些内容完全可以在你的论文中可以获取。正确的论文陈述方式,是如何在这仅有的10~15min将自己论文的核心论点通俗易懂的讲述给答辩老师,并引起在做的各位老师的共鸣。这就需要你去提前准备好答辩常见的问题。4 结语论文是项持久性的工作,在撰写的过程中多与指导老师和同类研究者探讨,努力提成论文的质量才是王道。此外,持最好的心态,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临门一脚——答辩也非常重要。相信你翻过这座山,回头发现其实研究生答辩也就那么回事的。主笔|林夕决图源|图片来源于自制
大家好,我是@阿芷学姐,211研三在读。今天听到一个“坏消息”,听说我们学校从我们这届开始,硕士学位论文全都需要外审了。而在此之前,只是少数会被抽取外审的。所以啥是外审?外审是将论文送到其他单位其他老师手中,进行盲审。盲审就是论文的内容和标题都不能涉及你的导师姓名和你的姓名,一般都是送到外校审阅,审稿人不会知道是谁的论文谁是这论文的指导老师,因此叫盲审。之前有的高校是送审,并不盲审,送兄弟院校,现在硕士论文应该是全部都需要盲审了。外审直接关系着论文能不能参加答辩外审不通过,是不能参加论文答辩的。有的学校会给予二次送审的机会,但现在一般的做法是直接延期。外审通过之后,一定要根据外审专家的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审什么呢?审内容本身。这个环节不牵扯查重问题。只要论文内容本身结构合理、方法得当、论述清晰、逻辑严密,被评审专家认可,就没问题。主要包括以下项目:1.选题: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2.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的合理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工作难度及工作量;3.成果:研究成果的价值、研究结果的新颖性;4.写作:摘要、文字论述、参考文献。“问题论文”究竟差在哪儿?创新不足,深度不够,结构松散,格式不规范山东大学去年1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通知》指出,综合近年来“问题论文”的专家评阅意见,发现主要问题集中在创新不足、研究深度不够、研究方法简单、工作量或实例单薄、选题不合理、书写不规范不严谨等方面。该通知还同时指出,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指导学生较多的导师易成为“问题论文”高发人员,部分学科成为“问题论文”多发领域。我是@阿芷学姐,关注我,了解更多读研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