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澎湃新闻原标题:《科学》刊发美国研究:纽约新冠病毒主要由欧洲和美洲引入最新研究显示,美国疫情最严重的地区——纽约的新冠病毒主要由欧洲和美洲多次独立引入。以上结论来自美国西奈山卫生系统(Mount Sinai Health System)于当地时间5月29日刊发在国际权威期刊《科学》杂志上的研究。该研究题为《SARS-CoV-2在纽约市的引入及早期传播》(Introctions and early spread of SARS-CoV-2 in the New York City area)。纽约市已成为当前SARS-CoV-2大流行的中心之一。为了确定病毒在纽约市区的早期快速传播事件,研究者对在西奈山卫生系统(Mount Sinai Health System)寻求治疗的新冠患者病毒进行了基因测序。对84个不同的SARS-CoV-2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纽约的新冠病毒主要来自欧洲和美国其他地区的多个相互独立的引入。此外,研究者还发现了SARS-CoV-2的社区传播证据,这与居住在城市不同社区的患者中发现的相关病毒群集有关。新冠病毒(SARS-CoV-2)是一种新型病毒病原体,在过去几个月中新冠病毒在全球迅速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0年3月11日宣布大流行。美国于2月2日对中国、3月2日对伊朗、3月13日对欧洲大陆国家、3月16日对英国和爱尔兰实施了旅行限制,以防范国际输入病例。尽管采取了这些措施,纽约州的第一例新冠确诊病例还是于2月29日出现在了纽约市。在3月的头几周,随着筛查能力的扩大,纽约新冠病例数迅速增加。截至5月2日,纽约州共有312977例新冠确诊病例,其中纽约市172354例(占纽约州55%)。纽约市已成为美国SARS-CoV-2感染的主要中心之一,其大都市地区超过13300人死亡。位于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病原体监测项目(PSP)是一个多学科、机构性的基础设施,旨在产生高分辨率、近乎实时的病原体遗传信息,这些病原体在来自那些在纽约西奈山卫生系统寻求治疗的大量、多样的患者。基于Illumina公司和Pacific Biosciences公司的新一代测序技术,通过生物pecimen编码、核酸提取和qPCR定量,PSP提供了病原体基因组的信息。研究者利用现有的PSP基础设施调查了在纽约市传播的SARS-CoV-2毒株的来源,并分析了该病毒在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地区的传播情况。该研究展示了90个SARS-CoV-2分离毒株的基因组多样性,这些毒株来自于2020年2月29日至2020年3月18日在西奈山卫生系统寻求治疗的84名患者。这些基因组表明:2020年3月的头几周,是多个独立的来源将SARS-CoV-2引入纽约市。基于对全长病毒基因组序列的遗传相似性和系统发育分析,在纽约州首次报告新冠病例后的18天内诊断的大多数病例似乎与未追踪的传播和潜在的旅行相关暴露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的病毒引入都来自欧洲和美国。研究者还确定了两个病毒簇,共21个密切相关的病例,表明社区传播已经存在。这些观察结果也得到了这些病例在城市内地理分布的支持,对应纽约市的4行政区中的3个,以及纽约州的5个县。数据表明,一旦SARS-CoV-2由多个独立来源引入并发生社区传播,再对前往纽约实施旅行限制对预防大都市地区传播作用有限。疫情开始时,个人要获得SARS-CoV-2的测试必须符合美国CDC的一套严格的筛选标准,并且需要获得当地卫生部门的批准,这对纽约市的新冠测试是极大的限制。3月9日至3月14日间,情况发生了转变,纽约西奈山医疗系统(MSHS)的新冠筛选能力得到大大扩展,于是新冠确诊病例激增。这一周内,每天的SARS-CoV-2阳性检测数量是流感病毒阳性检测数量的5倍多。研究者对临床分离出的90个SARS-CoV-2基因组进行了测序,这些病毒来自截至3月18日确诊84个患者(当时纽约周已有超过800确诊病例),共产生了72个完整的和18个部分(覆盖率> 95%)的新冠病毒基因组。这些病例来自纽约市4个行政区(曼哈顿、布朗克斯、皇后区和布鲁克林区)的21个社区,以及韦斯切斯特县的两个城镇。样本来自44名女性(52.4%)和40名男性(47.7%)的鼻咽拭子,年龄在20-44岁(16%)、45-64岁(33%)、65-79岁(27.4%)和>80岁(16.7%)之间。其中,68名患者有详细的医院就诊信息,分别是:出院12例(17.6%),入院53例(80%),初次出院后再次入院3例(2.4%)。图1研究者对84个独立的新冠患者分离出来的病毒株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并对截至2020年4月1日在GISAID中保存的2363个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纽约市的新冠病毒分离株分布于整个系统发育树上;并与多个独立的引入相一致。研究者根据氨基酸和核苷酸取代以及最大似然(ML)和贝叶斯方法的统计支持,将源自西奈山卫生系统寻求治疗的患者的每个SARS-CoV-2分离株分配到主要的进化枝上。这些突变仅用于分类,因为其功能影响仍然未知。作为参考,研究团队采用了来自NextStrain工具的进化枝命名法。对于每个指定的分支,他们根据纽约的序列位置和可用的流行病学信息确定了不同类型的输入事件。第一个病毒分离株来自于一位有中东旅行暴露史的患者(A3支,节点5),第二个分离株来自于一位有欧洲旅行史的患者(B支,节点6)。其余的分离株,绝大多数(87%)聚集在A2a枝上。这一分支主要由来自欧洲的新冠患者分离毒株组成(72%),这表明来自欧洲的病毒引入是3月第一周在纽约暴发的病毒主体。图2进化枝A2a内的大多数纽约分离株都呈分散分布,未观察到按国家或地理区域分组的情况(图S1)。尽管起源各异,但该进化枝中的许多序列非常相似或相同,这使得在没有其他流行病学数据的情况下无法解决病例之间的直接关系或方向性。接下来,研究者使用ML和贝叶斯系统动力学分析来推断与纽约市相关的新冠传播事件的时间(图S2A)。对于进化枝A2a,他们估计了从1月下旬到2月中旬的一段未被追踪的全球传播时期,与流行病发展的流行病学观察结果一致(表1,节点2和图S2A)。 A2a进化枝底部的最早序列包括从2月下旬开始来自意大利,芬兰,西班牙,法国,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分离株,以及从3月第一周开始的一些北美分离株(加拿大和美国)。在这一进化枝中,研究者鉴定出了两个突变,以区别于纽约市和其他地区的序列簇,这表明可能至少有两个独立的病毒引入发生在2月初至2月中旬(表1,节点3至4)。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簇之一包含位于进化枝A2a中的72个纽约市分离毒株中的64个,提示社区扩散的发生。与进化枝A2a中情况相似,进化枝A1a中的SARS-CoV-2分离株(6%)散布在方向性未知的多个区域中(图2A,节点1)。该进化枝也主要由欧洲来源的分离株组成(82%),详见图2B。对于其余的进化枝(B,B1和B4),研究者鉴别在2月至3月初推断被引入纽约的4种SARS-CoV-2毒株(表1,节点7至10)。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两个引入毒株根据其与美国其他分离株的密切关系,可以推断为来自于美国国内,其中就包括在华盛顿州引发主要社区传播的分离株(进化枝B1,节点9)。最近有报道称,该进化枝上的毒株被引入了美国东海岸(纽约位于东海岸)。尽管进化枝B中一半以上的序列是亚洲起源的(图2B),但与纽约分离株最接近的亲戚是欧洲和北美起源的。表1前述测序分离株和进化枝在地理空间上,分布在纽约市所有的行政区和21个社区中(图3)。这与纽约其他医院中的测序分离株和进化枝时空分布相似。图3综上所述,研究结果表明,纽约的SARS-CoV-2流行病主要来自美国和欧洲之间的无追踪传播,该病原是从中国直接引入的证据非常有限。尽管在2020年4月上旬可用的SARS-CoV-2基因序列数量相对较少,但该研究还是发现了位于进化枝A2a内的两个单系病毒簇,它们几乎完全包含来自纽约的分离株(图2B)。一簇包括进化枝A2a中23%(17个)的分离株和总测序分离株的20%。根据邮政编码信息,该集群的病例分布在五个县,包括一个来自韦斯特切斯特县新罗谢尔的样本,该样本是纽约市以北的大都市区的一部分,并报告了纽约州第一个记录在案的社区获得性感染群,报告时间是2020年3月3日。该簇的特征是ORF1b基因中的氨基酸取代A1844V。这些病毒簇的基础是来自明尼苏达州、华盛顿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分离株。纽约分离株和美国其他分离株之间的相关性表明,本地传播的病毒可能已经通过国内途径被引入纽约。第二病毒簇是一个较小的群,其中包含来自曼哈顿的四个分离株和来自皇后区的一个分离株。邮编信息可用于曼哈顿的三个病例,这些病例对应三个不同的社区,进一步支持纽约发生了社区传播。尽管大多数纽约市病例主要与欧洲的病毒进化枝混杂在一起,但这些结果表明,在纽约市内,国内引进的病毒株也可能是早期社区传播的来源。值得注意的是, CNN在4月连线采访美国顶级疾控专家福奇,他也表示,“根据旅行和航班记录发现,纽约新冠病毒源自意大利,而且是意大利北部。我对此并不感到意外。”此前《纽约时报》也报道称,最新的基因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早在2月中旬就开始在纽约地区传播,也就是第一个确诊病例出现之前的几周,主要是来自欧洲的旅行者带来了这种病毒,而不是来自亚洲。当地时间5月11日,纽约州州长科莫(Andrew Cuomo)在新冠肺炎每日简报时也再度强调,“攻击我们的病毒来自欧洲”。
美国斯坦福大学阿南德(Shuchi Anand)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9月25日在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了一项针对美国1300多家医院、超过28000名透析患者的血清样本研究,结果显示截至7月,美国成年人口的血清新冠阳性比例大约是9.3%。这一范围从美国西部3.5%至东北部27%的平均水平不等。纽约州的抗体水平最高,达到33%。该结果与美国疾控中心主任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博士此前的预估一致。雷德菲尔德博士称,美国90%的人群仍为易感人群。“该研究清楚地证实,尽管美国新冠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但拥有抗体的人数仍然很少,远未接近实现群体免疫的能力。”研究作者、斯坦福大学医学教授朱莉·帕森内特(Julie Parsonnet)博士在一份声明中称,“因此在批准一种有效的疫苗之前,我们需要确保采取预防措施,以保护脆弱的高危人群。”研究人员还试图发现哪类人群更容易产生抗体。研究显示,与白人人口相比,黑人和西班牙裔人口的血清阳性率要高出两到三倍;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口阳性率也高出白人两倍;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的阳性率是白人的十倍。一位病毒免疫学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项研究的样本和规模都比较理想,经过标准化处理的数据结果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情况。在解释为何要选择透析病人作为样本时,研究人员表示,透析病人是“研究新冠的理想定点人群”,原因是美国接受透析的患者每月都需要接受例行的实验室检查,因此不需要投入大量基础设施和费用来收集样本;此外,透析人群中感染新冠人群的风险因素是常规的(包括高龄,非白人,贫困和糖尿病),而不是例外。《柳叶刀》同时配发的研究评论指出,关于抗体能持续多长时间以及它们的保护性仍然存在疑问,类似的研究如果能持续不断地重复,也许有助于找到答案。该策略也为美国和其他具有大量血液透析人群的国家的标准化血清监测提供了蓝图。研究作者表示:“依靠每月对接受透析的患者进行血浆残留检测的监测策略,可以将美国难以触及的偏远人群数据纳入,从而得出无偏预估。这种监测可以告知疾病发展的趋势,有利于资源的分配,并在新冠大流行期间进行有效的社区干预。”
当地时间9月14日,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发表了一份最新研究报告,称如今美国的大笔财富仅掌握在1%的少数人手中,社会贫富鸿沟正在不断加深。舆论认为,该报告解释了为什么美国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该项研究发起人之一、美国风投专家尼克·汉诺尔表示,他们对研究结果“深感震惊”。美国知名商业月刊《快速公司》对兰德公司的研究进行了高度概括:美国大量社会财富已经集中掌握在1%的极其富有者手中,多年来,他们从金字塔下面90%的大众手中“窃取”了50万亿美元。如此规模的贫富差距不仅极大降低了国民生活水平,而且也是导致美国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之一。贫富差距日益悬殊之际,新冠疫情的应对不力无疑又雪上加霜,结果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社会在教育、就业等领域的种族不平等。5月14日,在美国纽约一个食品发放点,人们领取慈善组织发放的免费用餐券。图自新华社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公司(NPR)报道,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基金会共同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疫情期间,美国有46%的家庭面临严重财务危机。总收入10万美元的家庭中,20%左右的家庭正苦于“储蓄耗尽、无法支付租金、无法偿还信用卡和贷款”的问题。而在总收入低于10万美元的家庭中,遭遇财务危机的家庭比例则高达54%。报道称,调查进行时,联邦政府曾承诺将为失业者每周提供600美元的补助资金,然而,该计划却在7月中途夭折,进一步加剧了广大失业民众的经济负担。不仅如此,严重的财务危机已给国民健康带来诸多隐患。美国全国公共广播公司指出,近几个月来,许多面临健康、住房、财务问题的人,纷纷向洛杉矶法律援助基金会发出求助,希望可以帮助低收入群体解决包括就业、住房和医疗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据《纽约邮报》报道,美国劳工部9月17日发布的最新失业报告显示,截至9月12日的最新一周失业人数为86万人,环比略有下降,但仍是连续第26周处于历史性的失业高点。这也使得美国因疫情申报失业的人数增加至6100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最富有的那批人却更加富有了。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美国智库政策研究所近期发布了一份关于财富不平等的研究报告显示,疫情期间,美国最富有的643位亿万富豪累计资产从2.95万亿美元,增长到了3.8万亿美元。CNN报道截图这是怎样可怕的挣钱速度?相当于他们每个月赚1410亿美元,每天赚47亿美元。在这些美国亿万富豪中,世界首富、亚马逊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是获益最大的人。据福布斯杂志估计,贝索斯的个人资产疫情期间增长了732亿美元,增幅达到了65%。目前,贝索斯的资产达到了创纪录的1800亿美元,稳居世界首富之位。脸书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资产增加了84%,目前总资产为937亿美元。他目前是美国第三富有的人。此外,美国第二富有的比尔·盖茨资产增加19%至1160亿美元;创建了沃尔玛的沃尔顿家族(爱丽丝、吉姆、罗伯)资产累计增加了600亿美元;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资产增加了180亿美元,目前总资产为668亿美元。CNN此前分析称,美国最富有群体财富增长缘于股票市场强劲复苏,而股市表现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采取前所未有的刺激措施。美国景顺投资公司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克里斯蒂娜·胡珀指出,美国股市“起飞”背离实体经济表现。资料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环球时报-环球网、新京报等【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新冠病毒的杀伤力在美国这样的国家得到了充分体现,美国是全球疫情最突出的地方,累计确诊数量达到3035万人,累计死亡人数突破55万人,现有的确诊病例728万之多,这给整个美国疫情防控加大了难度,拜登政府为此很伤脑筋。关于美国疫情感染人数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质疑的声音,认为美国官方谎报了事实的真相,而就在前段时间,一项研究结果出炉,显示美国疫情状况比想象中还要糟糕。美国期刊新研究出炉前段时间,美国一个流行期刊上一个新研究出炉,结果显示美国去年9月份之际,可能就已经有1600万人属于无症状感染者,但是没有被发现,而这个数据和美国此前疾病防控中心提供的数据出入很大,去年9月份,美疾病防控中心对外发出报告显示确诊病例750万,而根据研究员斯托特的研究发现,在61190名寿险人员当中检测出新冠抗体的比例占达6.7%,根据这项比例推测出美国大概有1600万人没有被诊断出新冠病毒,但实际上属于无症状感染者。美国该期刊发表的研究报告使得各界广为关注。情况比想象中还要糟糕这项出炉的结果显示美国疫情其实比想象当中还要糟糕,被研究员斯托特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大多属于年轻人,年轻人因为身体机能比较完备,所以出现严重感染症状的可能性比较低,不少都是无症状感染者,斯托特根据当时申请寿险的人数感染病例推测出美国去年9月份可能就已经有1600万人属于无症状感染者,情况比官方给出数据还要更加糟糕。美国官方报道骗了所有人斯托特得出的结果比美国官方对外发布的结果要多得多,因此不少美国国内媒体批评美国官方欺骗了所有人,没有向大家讲出实情,隐瞒事实真相。在美国疫情刚开始爆发阶段,其实已经出现了蔓延的情况,但那时美国政府宣称病毒不构成威胁,很多美国人信以为真,结局就导致美国现在糟糕的疫情肆虐,政府向民众隐瞒事实,那么民众们就会因此而松懈,进而病毒迅速在美国扩散就不足为奇,不得不说,美国官方骗了所有人。新冠病毒属于全球公共危机,政府最为一个国家的领导集体,需要及时出面协调解决问题,但美国政府在此次全球化的公共危机面前可谓一败涂地,毫无大国之风范和担当,本身在美国大规模爆发疫情之前,国际上其他国家就给了美国一个很好的参考,奈何美国政府不以为然,导致美国深受疫情肆虐,真是一败涂地。各地加强防控措施全美现在很多地方州政府都加强了疫情防控措施,并且卓越成效,单日确证病例数量在减少,但总体上还是在增加,专家认为当前随着美国接种疫苗的进程加快,而且疫情防控措施在加强,那么久而久之美国的疫情就会得到控制,但具体什么时间实现这一点现在尚不能确定。美国疫情给世界什么启示美国本身医疗技术和系统非常发达,如果在早期就对新冠引起高度重视,那么结果也不至于如此,人们可以从美国疫情当中获得什么启示呢?首先当国内出现新病毒时,当地医院需要及时上报给政府机关,然后地方政府在逐层传达给最高政府,如果发现该新病毒传染现象非常严重,那么政府就应该立即采取控制措施,不要让其扩散开来。有人质疑在美国的政治制度之下,上下级很难团结起来做事,确实这是美国需要改进的地方,美国疫情严重给全球带来启示,使得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制度,甚至文化思想。美国当前已经有超过1亿剂新冠疫苗得到了临床接种,在未来政府方面还会协调各方生产商加紧生产力度,从大局出发,就是为了缓解和控制美国疫情继续肆虐,因为美国实在伤不起了。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美国斯坦福大学4月17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研究人员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3300人的样本进行了检测,发现实际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可能是官方所预测数字的50到85倍。 论文作者,斯坦福大学医学教授杰伊·巴特查里亚(Jay Bhattacharya)接受CGTN专访,称研究证明美国已经存在有大量未接受检测的新冠病毒感染者。 为什么会出现50~85倍的差距? CGTN记者 吴国秀:巴特查里亚博士,感谢接受我们的采访。我想从斯坦福大学4月17日发表的您的一项研究开始。你是作者之一。你表示你现在所在的圣克拉拉县的新冠肺炎的感染范围是现在确诊病例的50到85倍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斯坦福大学医学教授 巴特查里亚:到目前为止,这里已经有大约1000人确诊 。所以用PCR测试、临床检测诊断出的确诊病例,和存在抗体的人群之间,大约有50到60倍的差异 。所以这意味着之前有很大一批人被感染了 ,可是病情没有严重到获得抗体,做PCR测试。基本上,大多数只有症状轻微的人,是不会去做测试的,因为他们只是轻微的感冒。他们没有理由去检查。美国其他地区也如此吗? CGTN记者 吴国秀:在美国其他地区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况呢?斯坦福大学医学教授 巴特查里亚:有的。实际上在洛杉矶、特莱瑞德、迈阿密、纽约州北部都是这样的情况 。一大批其他地方都发现了和圣克拉拉县非常相似的情况。患病率大约在3%到4%。抗体证据显示感染范围是确诊病例数的30到50倍 。但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局限于美国 ,日本神户是这样,瑞典是这样,丹麦是这样,德国是这样 。病毒死亡率或远低于预期 CGTN记者 吴国秀:这些发现意味着什么呢? 斯坦福大学医学教授 巴特查里亚:有几点。其中之一就是这个病毒的死亡率要远低于人们所想的 。 美国最早感染或在1月中上旬 CGTN记者 吴国秀:还是在圣克拉拉,4月22日,卫生官员证实2月6日的一个死亡病例是死于新冠肺炎。而且这个人没有旅行史。这比美国2月29日首例死亡的报告早了三周 。这意味着什么? 斯坦福大学医学教授 巴特查里亚:2月6日是在圣克拉拉县进行的尸检研究,圣克拉拉县的验尸官发现,一名于2月6日死亡的病人,有死于新冠肺炎的迹象 。新冠肺炎从感染到死亡通常需要3到4周。所以如果你从2月6日向前推算3到4周,1月的第一周或第二周可能是这个人感染的时间。这比1月22日要早,也就是此前知道的美国首例病例。基于这个发现,很难说清楚,因为我们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被感染的。那位先生是2月6日去世的,但通常从感染到死亡会有3到4周时间。所以如果以2月6日为死亡日期,往前推算4周。那是1月的第一或第二周。 流感引起的死亡可能与新冠病毒有关 CGTN记者 吴国秀:3月11日,美国疾控中心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在美国众议院承认,之前美国一些以为死于“流感”的人,实际可能感染了新冠病毒。 您怎么看待这个表态? 斯坦福大学医学教授 巴特查里亚:很难说。有时流感看起来很像新冠肺炎这样的病毒性肺炎,这是有可能的 。很难说,除非你有直接证据。“中国科学家发挥了重要作用” CGTN记者 吴国秀:中国科学家及时与世界分享了新冠病毒的基因组序列。这对世界科学家研究病毒有多大帮助? 斯坦福大学医学教授 巴特查里亚:这个病毒只有几个月大。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对这个病毒有了很多了解 。我认为中国科学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了解这种病毒是全世界在努力做的。我们还有很多不知道的。将需要全世界的科学家用他们的知识来研究这种病毒。中国当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期,U.S.News发布了2022年美国研究生院排名(Best Graate School 2022)!与往年相同,参与排名的研究生院涵盖医学、护理、工程、MBA、法律、教育等专业。排名依据的主要标准有:学院的质量评估、学生质量、学生的毕业就业率、学生的毕业薪资、学院的师资力量、以及专家意见等。虽然说,美国国家一般都认可托福成绩,但是现在很多美国院校也接受雅思成绩,而且很多专业更加偏爱雅思,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对此,我们来看下Top20院校排名以及对雅思成绩的要求:商学院:工程学院:教育学院:可以看到,无论是商学院、工程学院还是教育学院,对雅思的要求基本都在6.5分-7分,对此建议各位小伙伴尽自己最大努力考出更高的成绩,这样才能够申请个不错的院校,绽放自己的“光彩”!
近日,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子科学与生物医学实验室(MBL)谭蔚泓院士、邱丽萍教授研究团队在细胞膜表面构建了一种能感知胞外环境刺激,并通过调节自身的构型对细胞与外界的相互作用进行调控的动态DNA纳米结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国化学会志》)上。该DNA纳米结构以胆固醇修饰的DNA四面体为支架,实现了对细胞膜表面高效、稳定地修饰。当细胞受到外界刺激时,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能激活该DNA纳米结构并引发HCR反应,从而在细胞膜表面引入大量功能单元。这些功能单元能进一步参与调控细胞间相互作用(如细胞黏附及凋亡)。该工作为定制式细胞表面工程及智能细胞操纵等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细胞膜表面构建能感知胞外刺激,进而发生动态构象变化并调控细胞功能行为的类膜蛋白结构,将为细胞表面工程、细胞治疗、智能操纵细胞信号网络研究等提供新的机会。DNA纳米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编程性及可寻址性等优点,而成为构建类膜蛋白结构的理想材料。直接在活细胞膜表面构建类膜蛋白DNA纳米结构,结合细胞自身的生理活性,实现特定膜蛋白功能模拟及调控细胞间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膜锚定动态DNA纳米结构用于调控细胞间相互作用示意图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化学化工学院2020届博士毕业生生李进和化学化工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寻看雨,谭蔚泓院士、邱丽萍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湖南省科技厅等部门的科研资助。谭蔚泓,1960年5月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湖南大学生物学院教授,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他长期致力于生物分析化学,化学生物学和分子医学的研究与应用,提出了系列核酸化学和生物医学应用的新原理和新方法。在Science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H-index 145;2014-2020连续七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研究人员名单;研究成果获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8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多项荣誉。邱丽萍,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09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2014年获湖南大学分析化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她长期从事分析化学与生物医学等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在核酸适体的筛选、化学生物传感新方法的研究以及生物医学检测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截至今年1月,她已在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Chem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拓展阅读湖南大学分子科学与生物医学实验室(MBL)于2010年10月正式成立,由中国科学院谭蔚泓院士任学术带头人,是一个跨院系的新型交叉学科研究机构,实验室主要成员来自化学与化工学院和生物学院,全部核心研究人员均具有海外研究经历。实验室以化学学科为基础,利用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优势,结合自身在分子科学、材料科学、生物学和纳米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优势,设计合成新的分子工具,用于分子医学的难点和前沿研究,力求为分子医学和转化医学的更深入发展提供一个革命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交流平台。素材来源:湖南大学
近日,美国乔治城大学教育劳动中心发表报告,称美国家里有钱但成绩不好的孩子比起家里穷但成绩好的孩子而言,成功的概率要大得多。报告很明确表示:出身赢了,教育输了。它指出,在美国好的出身比聪明更有利,聪明但没优势的孩子比起富有而不那么聪明的孩子而言,在学业和早期的事业中获得成功的概率将更低。数据显示,在教育经费投入上,低收入家庭大概投入700美元,高收入家庭大概投入3600美元,整整高了5倍有余。在分析学生10年内的学位情况中,专家们也得出一组对比强烈的数据,有钱家庭的孩子无论成绩好坏,取得高学历的概率比贫穷家庭出身的孩子都要高。家境好成绩好的孩子有75%能拿到高学位,而同样成绩好但家境差的孩子拿到高学位的只有30%。另外,成绩好的孩子们容易在8年级时成绩下滑,家贫的孩子高达50%,而有钱人家的孩子只有10%。两类孩子从小到大接触到的资源也有很大的区别,有钱人家的孩子从基础教育开始就能接触到各种资源,他们的生活丰富,见识更多,而家贫的孩子到了高中依然难以接触到,只能埋头苦学。对比明显,能让人清楚看到谁更容易成功。这种数据的强烈对比也体现在种族上,8年级成绩对比显示,10个贫困黑人学生有6个成绩下滑,而贫困白人学生中10个里面只有4个出现成绩下滑,在富裕家庭中,黑人学生成绩下滑的人数也是白人学生的两倍。网友们对这项研究结果波澜不惊,认为在意料之中。不管是那个国家,家庭收入越高,为孩子提供的教育投入会越多,孩子接触到的资源也越多越好,孩子所受到的局限也会更少,这样孩子取得成功的概率当然更大了。但从报告中也可以看出来这并不是绝对的,也就是说家境的好坏只是影响着成功的概率,并不是直接决定成功与否。因此,家境没有那么好、资源没有那么丰富的孩子也有逆袭的机会。要想让孩子获得好成绩,除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支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外,家长还可以这样做:1.给予孩子殷切的期望,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及结果,经常进行实质性的检查。家长的期望会成为孩子的目标,让孩子有前进的方向。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孩子才会重视自己的学习,家长参与检查了,孩子才能真的放在心上。2.强调刻苦努力与教育成就的重要性。有些外在的条件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制造机会来实现目标。一旦我们能站在更高,就能看得更远,拥有了更高更好的教育成就,那么今后生活的选择面会更广,人生才能更璀璨。3.坚定孩子的信念,让孩子在内心深处认同通过教育能摆脱贫困的束缚。虽然目前来看,家庭经济背景对孩子学业有一定的影响,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孩子的学业成绩并不完全归结于此,跨越阶层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只要愿意付出,相信万事皆有可能。
一直以来,虽然印度的疫情通报数据看起来并没有美国严重,但是面对印度尤其落后的条件,人们时常会产生怀疑,怀疑印度的对外数据并不是印度本身存在的真实数据,在这当中,肯定存在一部分情况是不符合实情的。可质疑印度的同时,又有谁能够保证,美国的真实数据就是完全无误的呢?据环球网报道称,近期,美国对外公示的一份研究报告,刷新了人们对美国疫情的看法。而该报告显示,此前美国对外所做的所有数据都或将被推翻,一度叫人难以置信!只能说,果然不出所料,即便是美国,也无法摆脱与印度一样的嫌疑!截止到目前为止,美国内部感染新冠肺炎的统计人数仍然占据最全范围内最大比例,而因为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数也是直接上升到了22万不止,可见其问题的严重性。只可惜,部分消息显示,这份数据仍然不是最真实的数据。根据美国《今日美国》媒体援引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所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光是今年三月份至七月份的这段时间,美国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爆发的死亡人数就存在一定的不真实性,其中实际人数可能要比官方对外统计的数据高出7.5万人。实际数据要远远高出官方通报数据,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而美国内部目前仍然存在这一现象。2020年三月份至七月份,美国官方对外的通报数据显示,这段时间内美国因为疫情死去的人数达到15万人,但是有关研究结果显示,15万人绝对不是最真实的数据,因为疫情而死亡的准确人数或将已经超过了22.5万人不止。因为报道显示,在此过程当中,除了因为感染新冠肺炎而死亡的人,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因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糖尿病以及心脏病等症状而无法及时就医导致死亡的情况。患有这些基础疾病的患者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也都感染了新冠病毒,但就是因为自身的基础疾病,所以最终的死亡结果并没有被确定为“新冠肺炎患者”,连同死亡证明上也都没有出现任何新冠肺炎的诊治结果,这就直接导致了两者数据之间的差异性。而值得关注的一点是,这些死亡病例往往都出现在目前统计结果下,美国死亡病例最高的五个地区。有关专家表示,这样的一个结果,充分说明了美国联邦政府在整个抗疫阶段的糟糕表现!说起来,除了实际的死亡人数以外,美国目前的实际确诊人数也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质疑,专家怀疑,美国实际的确诊人数要比官方通报数据要高出很大一部分!只能说,美国当前的疫情危机仍然是十分的严重,而专家也特别做出预测,称接下来的过程当中, 这样的形势要是始终保持,那么美国的疫情状况将会变得越来越严重,直到难以收场。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因为当前美国距离新一届总统换届选举的日期越来越接近,所以比起新冠肺炎疫情,更多的人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特朗普以及拜登的竞选活动上,这简直引人唏嘘。要知道,不管是谁成为新一任的总统,疫情危机总要解决的,这总归是当前最为关键的问题!早期过程当中,美国曾经做出预测,称美国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而感染的人数可能会达到两百万人不止,可是如今看来,明显已经大大超出了预期。本身美国就不是一个人口大国,这样的趋势要是一直真的这么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不单单是专家们要重视,美国联邦政府更是应该尽早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吴立明、陈玲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被《美国化学会杂志》接收发表。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为唯一完成单位,通讯作者为吴立明和陈玲教授。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师大高层次引进人才基金、化学学院、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资金的大力资助。吴立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硕士(北京师范大学),理学博士(福州大学),博士后(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美国Arizona State大学),高访教授(Northwestern大学),从事研究热电材料,无机固体功能材料,无机结构化学及固体理论化学。陈玲,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理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博士后(美国Iowa State大学),从事研究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固体功能材料及无机结构化学。非线性光学(NLO)材料在激光倍频、电光调制、光存储、光限幅和光开关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是实现以光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中紫外日盲区(solar-blind, 210-280 nm)非线性光学材料,在安全通信网络、火灾监测系统和食品杀菌等应用的重要应用。目前大多数商用的紫外非线性光学材料为无机材料,而有机材料很少,这主要是因为:1) 有机非线性基元间容易存在较大的偶极相互作用,这促使75%的有机材料结晶于中心对称结构,进而使晶体无二阶NLO响应;2)有机基团间的团聚,容易使得大多数构建的有机NLO晶体能隙发生红移,造成晶体在紫外范围内不透明。因此,如何在含大偶极矩有机系统中打破中心对称陷阱,设计合成综合性能优越的紫外有机NLO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上述科学问题和技术需求,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吴立明、陈玲教授课题组近期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筛选出具有大的极化各向异性、高的超极化率和较大的带隙的极性有机发色团四羟基吡啶阳离子 (C5H6ON)+,首次提出其可作为优越的紫外日盲区NLO活性功能基元。基于此,他们利用“盐策略”,结合氢键工程,通过调节阴阳离子二元体系的摩尔比例(C5H6ON)+:(H2PO4)= 1:0,2: 1,1: 1),有效地调控了晶体中有机基团偶极-偶极相互作用,打破了偶极相互作用诱导的“中心对称陷阱”,成功设计合成了一种性能优越的半有机紫外日盲区NLO晶体(C5H6ON)+(H2PO4),4HPP。研究表明,其在重要的可见至近红外光学基波范围(600-1500 nm)呈现出较大二阶倍频响应(2.1-3 × KDP), 优于唯一商业化的半有机LAP和DLAP晶体(2.14 × KDP),且其中具有π共轭的有机阳离子基团(C5H6ON)+由于其显著的结构各向异性特征,使得4HPP晶体呈现出较大的双折射率(0.25 @1064 nm),远大于具有非π共轭特点的LAP晶体( 0.075 @1064 nm)。另外,相较于LAP晶体,4HPP呈现出较宽的透过范围(0.26–1.50 μm),较好的热稳定性(166°C vs 112°C of LAP)和高的激光损伤阈值LIDT (2.2×KDP),是迄今为数不多的、综合性能优越的、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NLO材料之一。延伸阅读: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前身化学系(1922年建立)是我国高等院校最早建立的化学系之一,可追溯到1912年成立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理化部,至今有100多年的历史。化学学院现设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理论和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教育等7个学科方向,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应用化学研究所和师宏药物研究中心等教学与研发机构。现如今,化学学院已形成一个学科分布合理、富有特色的教学和科研体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已成为综合实力雄厚、在我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化学教育和研究机构,是我国培养高水平化学教育和科研人才的重要基地。素材来源: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