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美国的人类学博士有多难找工作?万物一府

美国的人类学博士有多难找工作?

【编者按】在美国,文科毕业生很难找工作,这是众所周知却又心照不宣的事实。到底有多难找工作?为什么难以找到工作?很少有相关的研究文章。在最新一期的《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由美国人类学协会主办)杂志上,刊登了一篇名为“美国人类学研究的危险性”(Academic Precarity in American Anthropology)的文章,两位作者——大卫·普拉策和安妮·阿里森——通过大量的调查,探讨了美国文化人类学专业博士在就业市场上的困境。对90%的文化人类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说,他们的职业目标都是拥有终生教职,并会为其努力奋斗。但不幸的是,在整个美国,这种职位的空缺极少;2016年,只有不到90个教职岗位;截至撰文前,2017年的空缺教职也只有55个。与此同时,据我们推测,只有16%至21%的博士生能在毕业五年内获得终生教职,哪怕只是在任意一个学院中,可见该职位的稀缺与竞争之激烈。但获得终生教职仍然是大多数文化人类学研究生志之所向,他们的导师也希望他们致力于学术研究,并鼓励他们坚持信念、克服困难,以获得教职为职业目标,尤其是在该领域前沿的名校。其实,人类学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无论是在课程设置、学科方法或教学指导方面,其目标都是培养学者或人类学专业的田野工作者,至少,也是能通过学界嘉奖、知名出版机构的论文及专著证明其学术能力的教师。总而言之,培养目标是终生教职一类的职位。然而,这种雄心壮志的理想对面,是极为不确定的现实,由此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如果说多达80%的人类学研究生最终无法获得一份教职工作,为什么人类学的博士课程几乎专门培养学术型人才,却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是个问题呢?更多问题接踵而来:从教学上看,持续接收新研究生,并将他们培养为学术型人才,却只有极少人能获得相应的教职岗位,这是否是道德的?人类学的教职工和毕业生们如何理解就业市场上如此普遍的“失败”呢?在漫长而艰苦的人类学训练期间,学生们如何处理未来职业的不确定性?再者,由于职业培训模式的可行性变得越来越不稳定,是否会有什么新的模式将其取代?源起:关于这个问题的对话太少了笔者二人一直在致力于研究这些问题,虽然各自的出发点和立场完全不同。大卫·普拉策(David Platzer),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编者注:世界知名的私立大学,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的人类学博士研究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最后阶段,他没能通过学术界的首次求职考试。而他通过大学朋友的联系,在Adobe公司实习过一段时间,于是接受了Adobe公司的体验研究员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他惊奇地发现,自己喜欢这份工作,在其中感受到了与同事协作的愉悦,这种合作氛围中也带着一种学术精神。同时他拥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和慷慨的公司福利,这与他之前在研究生学院的紧张情绪形成了鲜明对比。但即便如此,他仍然一直都想继续寻求教职岗位。我们的另一位作者,安妮·阿里森(Anne Allison),杜克大学(编者注:世界顶级的研究型大学)文化人类学系的资深教授,也刚好是大卫的母亲,她长期都在处理自己学生面临就业市场时的困境。同时,她在一个关注人类学博士“就业困境”的部门工作,这个部门的教职人员都感受到了该问题的紧迫并积极讨论。在安妮看来,虽然她十分清楚人类学博士生在学术界就业的不确定性,并且她自己也经历了一段焦虑且艰难的任期过程才获得杜克大学这份终生教职,但她非常疑惑——虽然她自己也会建议学生去尝试在非学术领域就业——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会匆忙去从事非学术领域的工作,放弃申请博士后或访学教授的职位呢?通过近距离观察大卫的经历,安妮更好地了解了与文化人类学领域相关的劳动力状态。这个过程使她意识到,我们不仅需要更充分地认识学院外的就业途径,还需要考虑,人类学学科难以预料的职业理想可能给受其培训的人带来不利影响。而在公众讨论中,关于这个问题的对话太少了。于是我们决定与人交谈,试图讨论,在只有极少人能实现职业目标的现状之下,为什么人类学学科的这种成功标准(即获得终身教职),得以存续——虽然这其实看起来很正常。正如一个世纪以前,马克斯·韦伯在分析资本主义精神如何侵袭大学系统时所指出的那样,这是一种固有的紧张关系,与学术行业的职业使命及经验是不一致的。为此,我们从职业定位和工作两个方面研究人类学家的专业训练及后来的就业问题。我们对大约50名本研究的参与者进行了短时间访谈,他们中有人类学的终身教员、博士生、在读研究生(即还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和几位AAA(美国人类学协会)的工作人员,访谈时间通常持续在30分钟至几个小时。僧多粥少:我们是不是培养了过量的博士?很多教职人员与我们交谈时表示,在他们的经验中,追求人类学的终身教职一直是个不确定的目标。许多学生都被警告过,他们中只有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人能有运气获得任职。很多人都将他们获得稳定教职归于运气:一位终身教授将自己的成功完全归因于偶然,因为他所做的研究,包括田野地点和论文主题,都恰好满足了职位要求,才使他获得了这个已任职15年的职位;另一位终身教授曾提交了200份职位申请,而只接受了两次面试,其中一次就是他现在这份已经持续25年的工作;三分之一的教员都是从一所小型文科大学开始教书,再逐渐被调到一所R1大学(研究型大学),这种任职轨迹也需要运气。从这些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获得哪种终生教职,从来都不是一件确定的事情。而在专业训练、田野工作和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在求职和经济上的风险一直都存在。其实,即使职位紧缺并不新鲜,AAA的数据显示,如今就业市场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严峻。从总体趋势上看,招聘人数大幅减少,2015年只招聘459人,低于2007年的631人(请注意,这些数字并未按子领域细分,包括访学教员、其它有可能的教职以及终身教授等职位)。与此同时,实际上高校生产的博士生数量却增加了:2015年有558个,而2007年是507个。美国人类学协会统计的2007-2016年教职与博士毕业生数据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博士正在进入就业市场,与我们谈话的大多数人却并不知晓现状的残酷——尽管他们能意识到获得人类学的终生教职是很难的,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过去十年中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具体数据。许多人表示他们希望能获得这些信息,或者打算在未来某个时候去收集这些信息,但实际上,这些信息的缺失让大多数人对拥有终生教职一事的思考都很模糊。也就是说,大家都承认就业市场很困难,却没人对这个问题进行更具体的说明。相比之下,在应用类硕士项目中,就业统计数字在其教学部门触手可及,并且表现出很高的就业率。统计就业数据也是教学部门的核心责任。目前,当被问及本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表现如何,以及我们推测的就业数字“16%-21%”这个比率是否能引起共鸣时,只有一半的受访者表示,这一比率从直觉上讲是正确的,或者略高,另一半的人给出了稍微好一点的数据,不过这通常是因为他们自己所在的院系排名很靠前。然而,即使在前沿院系中,教师们也意识到学生认为就业形势非常不稳定,很有危机感。事实上,许多教师都描述了研究生们有就业压力的意识,以及他们对于如何应对的无力感。有几位教师直言不讳地表示,自己根本没有接受过就业咨询的培训,甚至没有在学术界之外工作过。“坦白说,我们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一位名校的终身教授说,“我们很多优秀的学生都没有找到工作,我们也不知道如何帮助他们。”求学的焦虑:紧张的职业规划和激烈的就业竞争即使是对当今劳动力市场的危机感持怀疑态度的教师也认识到,现在的研究生们非常焦虑。研究生们自己对这种焦虑表达得很清楚,他们认为紧迫感和不稳定性已经影响了大家在学院里的生活。一位学生表示,这是一种强烈的竞争感,你甚至很难将其区别于愤怒与敌意,在他的同学中,有人觉得每一次与同僚的会面都会有点儿剑拔弩张,甚至在学生休息室里洗咖啡杯时也会如此。其他学生们谈到提高竞争力时,更像是一个达尔文主义者,他们坚持认为竞争关系中不是人人都能存活。正如老师和学生们指出的那样,这种情形会衍生出一种野心勃勃的精神风气,比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传播得还要广。一位教职员感叹道,许多雄心勃勃的研究生在培训初期就将自己塑造成学术界的“个人品牌”,他们通过创建个人网站、定期更新Twitter等,使自己成为特殊领域的“企业家”,而不是知识分子的一员或该领域的相关人士。这种动机引发了一种令部分学者感到厌恶的学科转向,一位终身教授对这种风气感到惋惜,她将学生和青年教师中的这种转向形容为“大逆不道”,她说,仅仅为了找到一份工作而什么都做,何必要来人类学系求学,如果这样的话,为什么不去当一个银行家呢?俄勒冈大学前任人类学终身教授凯伦·凯斯基,也许是最为突出的职业咨询顾问中的一员,他们会帮助学生对整个求职过程进行战略性思考,即便学生们对学术界和人类学带着盲目的妄想。我们的一位受访者意味深长地说,那些还在学习这门学科基本技能的一、二年级研究生,即使只有微薄的生活费,也愿意花费超过每小时200美元的费用来支付就业咨询服务。大家对于就业的焦虑是多么显而易见,而职业中心主义也表现得越来越普遍,这非常令人沮丧。许多博士生在回忆他们第一个学期的课程时,都提到自己在积极地参与学术研讨会,而研讨会论文就成为了他们潜在的出版物,他们极其重视这种可见的学术产物,以丰富个人简历及个人作品集的内容。但又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虽然让自己的简历丰富很重要,但不断为了发表论文而去参与研讨会的这种行为,对深入地去研究某个领域是不利的。学制的分歧:放慢脚步还是赶紧毕业?除了逐渐膨胀的野心,一些教职人员还指出了对学生和学院施加更大压力的结构性因素。一方面,大学和其他机构的奖学金资助已经减少;另一方面,管理人员对完成学位施加的时间限制变得更加严格。据一位大学教师说,他们学院严格要求所有社会科学的博士候选人要在六年内完成学业,而私营机构也在朝着同样的方向发展。许多教师则认为,在时限上的加急与学术训练的过程是背道而驰的,这是一种太过于市场化的观念,是异常的。由于人类学历来重视对异文化语言的习得,以及与长期调研时间相对应的田野材料,加快田野工作可能会导致研究的不深入。一位教授说:“我一直试图让我的学生放慢脚步。”然而,也有一些教师倾向于减少学生在博士学位上花费的时间。一位受访者,他在学制通常为四年左右的欧洲获得了人类学博士学位,认为美国体系可能想仿效欧洲体系。另一位教师提到,通过鼓励学生思考、创作、表达比人类学期刊内容更有可读性的作品,从而提高培训的“效率”,她注意到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很可能深陷于理论和术语,而在她看来,文本的清晰性和易读性可能是未来训练的方向,而人类学学者和研究生往往缺乏这种特质。她还鼓励学生更快速地在博士培训的环节中“上路”,比如去实践论文写作、研究计划申请、进出田野点及撰写毕业论文——这一切都将有助于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并且都对学生们在就业市场、学术界以及任何其他领域有所裨益。总而言之,我们认为教职人员在思考人类学训练的时间长短上确实存在分歧。对有些人来说,研究生在学业上花费的时间太多,会对这个学科的细节感到厌倦,也因此无法发展出更多的技能;对另一些人来说,研究生学习的时间太短,则会过于关心个人的就业问题。其实,对于人类学研究生们来说,无论是否有学术野心,不论是在长期或短期的学制下,他们都会感到时间上的尴尬,总感觉自己做出的研究计划是被迫决定的,只能期望未来的研究能证明其真的行之有效。但如果他们徘徊犹豫,可能他们第一学年就接触到的热门研究会变得不再新鲜。然而,如果他们做田野调查的时间太少,又会觉得自己的田野工作是敷衍了事,不够严谨。他们正面临进退两难的窘境。终生教职:是职业追求还是道德绑架?许多杰出、敬业的学生没有获得终生教职的工作是不争的事实。有位大学教员说她对申请她们学校教职的300多人感到非常震惊,“他们都非常优秀,每个人都应该得到这个职位”,她回忆道。但最后委员会只选择了一位候选人,她非常费劲地试图解释这个人为何比其他人更为特殊。另一位教授观察到,他的一些最亲密和积极参与研究的学生都没有找到工作,说这话的时候他赶紧补充道,“那些获得工作的学生当然也是非常好的。”然而,就像大多数我们研究的参与者一样,他没有提到任何正在采取的措施可以使学生更具竞争力地在学术界工作,或更好地为不同类型的职业做准备,无论是在课程中还是在额外的培训中。那么,如果连前沿院校和学界大牛也难以安置他们学生的工作,那么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个问题可能是结构性的,非常简单,即学术界只有极少的工作机会。但在我们与终生教员的对话中,令人惊讶的是,即使对学生面临的职业难题感到非常沮丧,他们更为注意的仍然是让学生在终生教职的岗位上更具竞争力,而不是思考其它替代方案。这也是研究生们自己指出的一个问题,尽管一位终生教员认为她自己也同样“短视”,但她仍然说道:“我们都非常热爱校园,无法想象在学术环境以外的领域生活。”她和其他教员一样,都有不少学生不得不选择一份非学术性的工作。与我们交谈过的大学教员中,有一半人谈论了那些在工业设计、政府、新闻、发展、开发、宣传或高等教育的管理部门等领域工作的学生,有一些人还表示他们为此非常高兴。但是这些学生是如何在这些领域找到工作的,大多数教员表示自己毫无头绪,他们认为这些学生最终是靠自己找到工作的,来自学院和大学的帮助其实非常有限。在很多教职人员看来,终生教职更像是一种个人魅力和喜好的表达:他们在做自己关心和擅长的事情。对于这样想的人来说,一份终生教职的工作是一种志向,也是一种使命。事实上,有些人认为,追求终生教职不是个人选择的问题,而是一种义务或责任,不论是面向人类学学科还是那些人类学所研究的人群,当然,在人类学中,这两者间通常是相通的。一些研究生表示,不论个人成本如何,他们的导师都期望并要求他们能获得终身教职,这是一种从道德和伦理上的自我要求。这种立场有一个极端的例子,一名研究生认为,那些在人类学系探索其它领域职业路径的教职人员,是个人对学科的背叛,甚至是道德败坏的。其他人则表示,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中,需要或想要在学术界以外寻找工作的话题从未被提出,即使管理者一直在向学院施加压力,希望将职业化要素纳入其课程中。一位博士生回忆说,在经过连续五次在就业市场上的尝试以及四年的兼职之后,她决定去工业领域寻找工作,却收到了一些委员会成员发来具有敌意的电子邮件,指责她对该学科缺乏承诺。过去,她曾试图与教员谈论一直找不到教职工作给她和家人带来的心理压力,但她的导师不愿意介入。同时,委员会则坚持说她的学术能力非常强,只要长久坚持就能寻找到教职。现在,她已经在科技行业工作两年,而那些她曾经认为是朋友的大学导师们已经不再回复她的邮件。许多研究生表示,虽然在学术界以外就业并不是那么严重的禁忌,但这的确是一个很少与导师们谈到的话题。职业前景或者就业市场的现实状况会被视为是粗鄙的话题,并不值得投入像讨论哲学、人类学理论或民族志议题那样的精力去讨论,也不应获得热切的关注。然而,另一些教员却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是学生自己不愿意考虑学术界以外的工作,并且坚持将精力投入到各种研讨会和学术资源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园研究生教育:是专业训练还是“庞氏骗局”?在批判整个学科生产过量的、无法被任职的博士生这个问题上,一位教授称整个教学系统为“掠夺性的”。他谴责道:“是我们的自私自利让我们不愿意教学生做一些别的事情,而让他们一直在做和我们相同的事情。”另一位人类学教授则称人类学为一个巨大的“庞氏骗局”,在这位资深教授看来,录用研究生并以一个极少人能完成的虚幻的职业梦想去鼓励他们是不道德的。“我们自以为这是一份崇高的使命,让学生在不得不回到他们的现实生活前,至少去为此追寻八九年的时间。”而他的提议则是完全放弃人类学研究生教育。少数人类学教授也表示他们听过类似的建议,并且不情愿地表达自己也持有相同立场。有些受访者则思考到了其它层面,他们认为教师在教学、教学辅助、研究助理等方面赤裸裸地利用研究生的劳动力。一位终身教授说,教师们是研究生教育的既得利益者,他们维系研究生教育,鼓励追求教职,是因为这使得他们可以教授他们喜欢的课程,并开展小型研讨会。还有几位教授指出,研究生教育使得他们随时可以获得助教,也可以减轻一些单调乏味的评分文件,以及与本科生合作的时间。以终身教职为目标的路径中,也鼓励学生以最低工资去做一些边缘性的、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以获得所谓经验,而这些经验可以使学生在求职市场上更有优势。其实,这些工作任务不论是以教师们组织、编稿、研究背景指导的监督会议或哪种形式,可能都是一种利用的借口。除此之外,在激烈的求职市场竞争中,毕业生们对推荐信的需求更强化了这种提供劳动力和时间的关系。虽然公然的利用情景很少见,但至少在调查中,我们听到了比预期更频繁的关于这个主题的微妙提及,不论是明示还是含蓄的提及,教师们可能的确在利用研究生的劳动力,更不用说一再被提及的兼职工作。回到上文中我们讨论的人类学研究生在学制长短上进退两难的窘境,有几位教师还暗示他们的同事存在故意拖延学生论文时间的行为,其实也是因为上述原因,他们一直告诉学生,这是为了生产高质量的研究,但实际上,他们最终是为了确保自己作为知名学者光明的前途。就业市场:由热爱的学科陷入求职的困境同我们交谈过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都表示求职的过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令人深感沮丧。许多人都描述道,他们无休止地申请工作,不断地接电话并准备面试(无论是通过AAAs、Skype,还是访学),同时,他们还要提交进一步的博士后申请或一年期的职位,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必须保持理智,做万全准备,让答辩委员会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满意。这个过程令人筋疲力尽,不论是身体上、心理上还是这当中的一切。我们还听到了几个在这种压力之下关于婚姻和亲密关系的故事,尤其那些年轻的父母,他们因为整个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而备受煎熬。一位博士生回忆起自己的一次“情绪过山车”,他说自己在秋季申请职位时感到非常乐观,而在冬天遭到拒绝或没有回应后又感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接着在春季收到一两个回应后又激动得发抖。另一位博士生也哀叹道,在他的同学中,关于求职过程中如神经质般的分裂感和终日揣测已经成为了所有人都在讨论的问题,即便是他们聚会的派对上,也在聊这个话题。还有一位博士生,她对整个求职过程中彻头彻尾的不安全感和无助感深深叹息,她申请了许多个访学的职位,却不知道对方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很难做出相应的准备,她说自己体验到一种强烈的绝望感,以及深深的自我怀疑,因为她发现自己无法在曾经作为决胜者进入的领域成功获得一个职位。几乎所有我们的研究生受访者都表示,获得终生教职是他们开始攻读博士学位时的目标,而且这种目标被视为选择博士项目时理所当然的愿望。大多数人都承认,这样的愿望也是他们自己的理想,并不是教师们强加给他们的——而是受到自己对人类学学科的热情所驱使。一位博士生非常强烈地描述了她对田野工作和人类学研究的热爱,她表示自己愿意接受任何一种学术职位,包括在欧洲或中东的研究机构,并为此持续地寻找机会,然而,她无休止地申请都没有得到反馈,这种徒劳感逐渐让她感到失望。另一位受访者则说,是人类学的与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在支持着他。即使他现在做着一份不稳定的、薪资微薄的助理工作,也比他在求学于人类学之前,在公司有着一个高薪的职位更为充实,不论要耗费多少个人成本,他也不愿意再回到之前的角色。事实上,这位最近刚取得博士学位的博士生表示,如果有人需要,他愿意成为他人终生的研究助理。他宁愿在研究机构里作为研究员而工作,也不愿意去社会上工作。还有一位乐于成为人类学家的博士生,他的理由是不知道自己还合适做什么其它的事情。经历了求职市场上连续的失败后,他离自己最初学习人类学的雄心壮志已经越来越远了。另一位博士生也透露,自己已经很难回忆起当初为什么要克服那么艰难的过程来学习人类学了,甚至在回顾时会有点怀疑这个过程是否值得。

古之道也

美国西北大学传媒专业硕士申请

Z同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新闻专业 本科基本条件:GPA3.66/TOEFL: 106/GRE: 150+166申请专业:Communication录取结果:Northwestern初次拿到申请人的信息表,我们就对申请人的各方面条件印象非常深刻,包括GT成绩和GPA。然而就是她这样的客观条件,要申请西北这样的大学,尤其是communication专业,也绝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通过与申请人的交流和对她的材料收集,我们发现,申请人除了这些客观条件,还拥有相当丰富的课外活动经历和实习经历,并且难得的是,这些经验不仅跟所申请专业相关,而且相对来说,很有“分量”。于是,我们决定在她PS里着重对她的实习经历,尤其是在CCTV的Dialogue栏目的实习和作为学术部部长指导学生出版上外院刊JC Express的经历进行着重阐述。 在对这两段实习经历的描述中,我们着重描写了申请人自身在专业方面的成长进步,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运用,以及对所申请专业浓厚的兴趣。除了覆盖PS所需的内容之外,整体文风还考虑到申请人所申请传媒专业的特殊性,没有遵照一般PS的格式化要求,而是突出了申请人的文字功底,将整个PS变成一篇除了能看出申请人能力经历等方面的文章以外,更是一篇非常到位的writing sample,给审理材料的教授间接提供了额外信息,从而刻画了一个除了冰冷的数字能反应出的客观条件以外,一个有血有肉,能力突出,并且拥有自己明确的想法和追求的形象。申请人的实习经历和课外活动其实远不止这两个,但是考虑到这两个在对申请人的影响和能力培养方面的特殊意义,我们还是只将这两段经历写入了PS,其他的经历则在简历中进行了补充。对于申请人的简历,因为她自身的经历就已经非常丰富,我们认为她这份简历要做到排版清楚明了,内容基本涵盖所有值得一提的内容,最重要的是让看简历的教授一目了然并且首先看到申请人最大的亮点。但是要做到这些也并非易事,因为申请人经历丰富,跟普通学生比起来,很多都是亮点,最终经过取舍,我们把申请人在所在专业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也即发表的相关论文放在相对较前的位置,吸引教授的眼球,因为我们认为在研究生阶段,教授并不只限于教给学生基本知识,而是更加乐意看到学生对于专业拥有自己的理解,并且将这理解以书面的形式传达出来的能力。紧跟其后的就是申请人丰富的实习经历,然后才是课外活动的部分,因为相较于课外活动,一方面申请人的实习经历更加出色,另一方面,申请人在实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是更加难能可贵的。诚然,申请人能成功获得西北大学的垂青,绝不仅仅是因为这份度身打造的简历和PS,她自身优秀的客观条件是先行要素,然而这夺人眼球的简历和PS也绝对为她加分不少,帮助她拿到这样一所综排专排都相当之高的学校的offer。

冰风暴

勤为帆留学案例:迟到的美国西北大学新闻学硕士录取

西北大学新闻学硕士,迟到的录取但尤为珍贵DIY失败后的重新起航Ella找到勤为帆留学之前,自己曾经DIY申请过一次,但是没有成功。当接到Ella的服务后,首先,我想了解一下Ella之前的申请经历以及失败的原因。通过沟通,我了解到Ella的背景不错,对于自己的目标学校定位很高。上个申请季申请失败的主因是专业选择上的失误,由于盲目跟风,申请了比较热门的商科专业,但是Ella商科相关背景则很欠缺,再加上目标校定位过高,故造成最终以失败告终。后来,通过其学姐的介绍,Ella找到了勤为帆,准备重新定位专业以及准备申请规划,再战一次。明确申请的专业方向211高校毕业,不错的GT成绩,以及出色的新闻媒体工作经验,我认为Ella更适合申请传媒方向的专业。我们都知道,美国高校的传媒类专业有很多的分支。我详细的介绍了PR, communication,journalism等分支,并引导Ella重新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最终,经过仔细沟通与分析,我们确定申请Communication下的Journalism或New Media分支。方向明确之后,我们就全力以赴开始准备申请规划了。文书有不一样的写作方式在与Ella进行文书头脑风暴和文书主线讨论的过程中,她意识到,文书写作的过程其实非常重要,需要不断深挖,勾勒主线甚至需要用心设计结构和故事细节,这跟之前她自己DIY时的文书写作方式有很大不同。Ella特别认可勤为帆让学生必须参与文书的讨论与写作过程,所以我们在文书上的配合非常默契,每一篇文书都非常认真对待,每篇文书的完成我们甚至都会有成就感。Ella的录取感言Ella:由于自己之前有DIY过,对于留学申请的流程,我已经轻车熟路了。为什么还来找勤为帆留学帮助我做申请呢?主要还是希望有更精准的定位和申请规划。在整个申请过程中,勤为帆老师在专业定位和文书写作上,我认为是非常有帮助的。另外,勤为帆老师亦师亦友的帮助,让我更加的自信和放松,我认为也很重要。总之,最终能拿到西北的录取非常开心!背景介绍某211高校,外交学,GPA:3.3+,托福:100+,GRE:325+, 5年新闻媒体相关工作经验申请目标:美国,新闻学,Top20录取院校:Northwestern University勤为帆承诺所有案例均为真实案例。本文版权为勤为帆留学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息息相通

大幅增加专业博士招生数量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公布    大幅增加专业博士招生数量    光明日报记者 陈鹏    9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称,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已超过研究生招生总量一半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我国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体系。    截至2019年,累计授予硕士专业学位321.8万人、博士专业学位4.8万人。针对行业产业需求设置了47个专业学位类别,共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9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8个,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行业产业。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介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专业学位类别不断丰富,培养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招生规模已超过研究生招生总量的一半,培养模式持续改进,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认同。    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方案》提到,重学术学位、轻专业学位的观念仍需扭转,简单套用学术学位发展理念、思路、措施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结构与质量问题并存,类别设置仍不够丰富,设置机制不够灵活,个别类别发展缓慢,培养规模仍需扩大,培养模式仍需创新,培养质量亟待提高。博士专业学位发展滞后,类别设置单一,授权点数量过少,培养规模偏小,不能适应行业产业对博士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    专业学位类别设置向重点领域倾斜    《方案》提出,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是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路径,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    《方案》明确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根据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培养某一专门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未来领军人才。    《方案》提出,完善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标准。博士专业学位类别一般只在已形成相对独立专业技术标准的职业领域中设置。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的重点是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公共卫生、公共政策与管理等对知识、技术、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的职业领域,也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成熟一个、论证一个的原则,在其他行业产业或专门领域中设置,一般应具有较好的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基础。    同时,扩大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以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为重点,增设一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快速提升培养能力。    支持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增设一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向专业学位倾斜,每年常规增量专门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博士专业学位发展。在科研经费博士专项计划中探索招收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逐步扩大规模。    强化专业学位论文应用导向    《方案》要求,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坚持正确育人导向,强化导师育人职责;深化产教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价机制。    《方案》提出,强化专业学位论文应用导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可以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等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呈现。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应表明研究生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在专门技术上做出应用创新性的成果。同时,完善专业学位论文评审和抽检办法,推动专业学位论文与学术学位论文分类评价。    《方案》还提出,要完善专业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制度,将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成效纳入评估指标体系,并与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等支持政策相挂钩。破除仅以论文发表评价教师的简单做法,将教学案例编写、行业产业服务等教学、实践、服务成果纳入教师考核、评聘体系。    在大力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方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介绍,《方案》要求培养单位联合行业产业共同拟定培养方案,建设实践课程,编写精品教材,开展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要求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导师实践育人能力。    此外,《方案》从编制专业学位目录、与职业资格衔接、强化行业产业协同、需求与就业反馈机制、多元投入、发挥专家作用、督导落实和组织领导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发展措施。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01日 06版)来源 光明网编辑 吴琪

美国每年半数博士文凭是假的?全球最大假学位工厂曝光

社会日益进步,高级人才越发受到欢迎的今天,关于学位证书的灰色交易便产生了。据报道,假学位交易已形成一个利润丰厚的产业链,只是其规模之大,影响范围之广,还不被多数人所知。▲记者伪装身份买到的假学位,其品质不差 图片来源CBC加拿大广播公司(CBC)近日的一篇调查报道就揭露了这样的内幕:美国每年新发放的博士学位中,有半数是假的。经过数月的调查,加拿大广播公司记者在网上共揭露了100多所假学校和假认证机构,并核实了800多名购买假学位的加拿大人。▲前FBI探员埃泽尔估计,美国每年新发放的博士学位中,有半数是假的 图片来源CBC在这些购买假学位的加拿大人里,有医疗、工程、教育、咨询、计算机等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谁也没想到,医疗、教育、工程这些与加拿大公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里,竟有不少以次充好、拿着假学历的“专业人员”。“要知道,这只是一次调查行动而已。” 前FBI探员艾伦·埃泽尔调查假学位数十年,他指出:“你根本不知道这个公司的所有‘学校’在整个加拿大卖出了多少这样的假学位。”早在2015年5月,《纽约时报》就报道了巴基斯坦一家名为Axact的IT公司生产假学位一事。这家被称为全球最大的“学位工厂”之一的公司,曾遭到巴基斯坦政府突袭,数名高官被起诉,但至今仍无人被定罪。该公司律师称,“假学位”只是部分学校和客户之间的独立行为。▲《假学位,真现金:巴基斯坦Axact公司获利数百万》,2015年《纽约时报》报道截图▲《巴基斯坦Axact丑行:警方突袭“假学位”工厂》,2015年BBC报道截图而这家公司,以及公司相关的假学校至今仍运营如常。两年过去,加拿大广播公司再出手。在此次调查中,加拿大广播公司还拿到了Axact公司成千上万的假学位交易记录,同客户在社交媒体上的资料进行调查比对,最终确认了部分购买假学历的加拿大公民。此外,记者还成功通过Axact公司购买了假的博士学位,更找到了部分受假学历影响的受害者。以假乱真公然将假学校信息挂在网站,向客户提供各种教育机会就像“周住牌”与“雕牌”,“康帅傅”和“康师傅”一样,在Axact公司的学校网站上,不乏“哈维大学”(近似“哈佛大学”)、“巴克利大学”(近似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假学校,乍看之下,常给人一种常春藤名校的即视感。该公司网站多达几百所这样的“学校”,竟堂而皇之地向客户提供各种“教育机会”。他们服务周到,24小时,每周无休地为客户提供你所能想到的服务。甚至,其中一些假学校还专设了学位认证部门,专为第三方提供成绩单和就读证明等验证服务。不过,和正规传统高校不一样的是,所有这些“学校”都没有真实地址,官网上的教职员工照片均来自网络,甚至连所谓的学历认证机构也都是胡诌的。在这里,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得到高中、本科、硕士甚至博士学位。价格从几千到几万美元不等,其中一些学位的价格甚至可以低至几百美元。据购买过两次假学位的卡萨姆称,拿到学位其实很容易,哪怕他从来没有上过一堂课,从来没有跟任何教授说过话,也从来没有为他的两个学位写过任何一次作业。记者调查还发现,那些购买假学位的客户们,当然,也不会对这样的“学位”感到害羞。直接写进linkedin简历就不说了,有的还不无自豪地装裱起来,挂在办公室墙上。交易简单电话联系甚至不需简历,谈好价钱即可获得博士学位其实,在购买假学位的客户中,近95%的人本来就是骗子。Axact前员工亚西尔·佳姆希德说,这些人“明知道是假证还买,一点都不无辜。”不过,也有极少数人不知道这是假学位。亚西尔·佳姆希德就曾帮助近20名不知情人士,拿回购买学位所花的近60万美元。其实你能分辨出来,有些人是真想接受好的教育。他们因为在职而不能去学校上学,他们确实是真正的受害者。此外,在前FBI探员艾伦·埃泽尔协助下,加拿大广播公司记者还伪装身份,以Peter Ma Lack的名字,联系Axact公司,表明自己有购买阿尔梅达大学(Almeda University)假博士学位的意图。获取博士学位简直太容易了!在电话上,当基思·埃文斯教授在听完记者讲述工作经历和教育背景后,就直接告诉记者“合格”了,甚至都不需要提供一份基本的简历。基思·埃文斯教授还向他兜售一份盖茨维尔大学(Gatesville University)博士学位。这也是一个声称位于加州的假学校。而记者坚称自己想要阿尔梅达大学的学位,公司还提供了特惠礼包:3200美元获两个博士学位。在记者抱怨价格过高之后,“打包价”最终降至2500美元,成交。没几个星期,记者就收到了包裹。不过,包裹里只有一个盖茨维尔大学的博士学位。于是,记者继续找到公司索要遗漏文件,数周以后,他终于在电子邮件里收到了另一个来自阿尔梅达大学的博士学位。不过,学位的专业又写错了!又是一番长达数周的折腾,最终,记者终于通过电子邮件,收到了写有正确信息的博士学位。▲记者获得的Gatesville University的学位 图片来源CBC折腾时间虽久,这些文件的品质却还是能够糊弄人。上当受骗持假学位应聘律师,很多需要帮助的移民被骗不少钱来自加拿大多伦多的丹尼斯·杨律师就是受假学历员工侵害的雇主之一。“我简直太震惊了!”杨律师称,伊纳亚特·卡萨姆穿得像个律师,讲话像个律师,工作起来也像个律师。不过,34岁真实的他,其实是个拿着假学位的骗子。▲丹尼斯·杨 图片来源CBC经同事介绍,杨律师认识了卡萨姆。那时,杨律师正打算扩张,想在多伦多新开一家律师事务所。于是,他就请卡萨姆帮自己管理这家事务所。“看了他的成绩单、推荐信和学位证,所有证件看起来都没有丝毫问题。”杨律师说“他们准备的那些文件太好了,不然我肯定会怀疑。”▲卡萨姆的假成绩单 图片来源CBC在多伦多的新律师事务所里,卡萨姆瞄准了那些最急切需要律师帮助的移民。杨律师说:“他百般压榨这些移民,承诺可以帮他们获得加拿大身份,或者把家人移民到加拿大。”这些移民也非常信任他,有人靠信用卡提现向卡萨姆支付律师费,有些人甚至不惜贷款支付费用。当然,杨律师并不允许卡萨姆这么做。于是,一个月后,卡萨姆就辞职了。同时,杨律师也不得不因此关闭了多伦多的新律所,损失多达10万美元。杨律师惋惜道:“那些发展中国家想要移民的人,本来有可能来加拿大,现在因为卡萨姆,不仅花了钱,还失去了机会。”调查卡萨姆案件的梅森警官说,很多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被欺骗了,因为“人们觉得自己太蠢了。”五年前,卡萨姆在网上买了一个声称位于佛罗里达的伦弗鲁大学(University of Renfrew)法学本科学位。在这之前,他还买过阿什伍德大学(Ashwood University)的艺术类本科学位。卡萨姆诈骗和伪造文件的罪名成立,被判入狱三年。讽刺的是,这正好是读一个法律学位的时长。贻害无穷真学位受冲击,凭假证上岗,也会给公民带来危险前FBI探员艾伦·埃泽尔指出,这些假学位的影响巨大。那些花了数年时间和高额学费获得的真学位,肯定会受到这些假学位的冲击。更重要的是,很多需要严格专业技能的职位,比如工程师和教师,以及健康部门工作人员,若是从业者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无疑是将公众置于危险之地。“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受害者,这样的危害每一天都可能发生。” 艾伦·埃泽尔这样说道。红星新闻实习记者 林容 编译报道

玛戈璧

「特写」留在美国的哈佛博士生:我正在等新冠检测通知

记者 | 安晶“我的学生私下告诉我,他做了病毒检测,正在等结果。我现在还没有症状,正在家隔离,看会不会收到去检测的通知。”哈佛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何小伟告诉界面新闻,他已经在家隔离了六天。哈佛大学目前有两名学生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现在学校正在放春假。何小伟的儿子尚未满周岁,他母亲正在美国帮忙带小孩。按照之前的设想,何小伟原打算在春假期间带母亲去纽约旅游放松一下。武汉封城后,何小伟上的一门课曾用武汉做案例,讨论“紧急状态”问题。他从未想过,原本只是学术讨论中的案例,会离自己的生活如此之近。何小伟第一次听到新型冠状病毒是在春节前。当时美国有中文媒体将其称为“新型非典”,也有文章说是吃蝙蝠引发的,何小伟只是觉得“不可思议”。那时候,美国国内的焦点全部放在了对总统特朗普的弹劾审判。美国参议院于1月16日开始特朗普的弹劾审判,一直持续到2月5日。“没有几个人关心中国的疫情。”何小伟在美国生活了多年,据他的观察,美国主流媒体没有走世界主义路线、主要关注美国国内的事情,只有从其他国家的媒体上能看到关于疫情的报道。虽然知道了武汉的疫情,但何小伟并没有任何紧张感,同学和同事之间也鲜少有人讨论。这段时期,何小伟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同学在武汉封城之前回到美国。大家都对她表示了关心,哈佛的各个中国学生组织开始组织捐款。收到捐款后,学生组织在当地扫货,购买了大批口罩、防护服和护目镜。看到印有学校名字的捐赠箱抵达武汉的照片时,何小伟还感觉很欣慰。真正让他开始有紧张感是除湖北之外,疫情开始扩散,浙江的确诊病例增多。何小伟在浙江有亲戚,听说杭州也要封城,“我就感觉事情严重了”。再之后,何小伟姐姐所在的小区出现确诊,小区被封。“媳妇比较着急,让我去药店买口罩做些准备。”何小伟去了很多家药店,只看到了口罩在补货中的提示;在亚马逊网站上,大部分口罩也显示要3月中旬才有货。何小伟的妻子天天去药妆店碰运气,一直没有收获,再加上美国当时本土确诊病例很少,两人便放弃了继续寻找口罩。1月21日,美国的首例本土确诊病例出现西海岸的华盛顿州。之后,新增确诊病例主要分布在华盛顿州、加州等西海岸地区。哈佛大学位于东海岸马萨诸塞州。虽然马萨诸塞州的首例确诊出现在2月1日,但该州此前大部分确诊都与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在波士顿举行的员工会议有关。美国从“钻石公主”号撤侨也没有引起何小伟身边美国同事和朋友的不安,“撤回来的人都被安排在军事基地,离我们很远,好吃好喝,还有心理医生,大家觉得这样的安排很妥帖”。这一时期,学校发邮件宣布,申请去中国的研究项目将被推迟。何小伟本来计划在暑假做一个研究项目,收到学校通知后,“感觉项目没戏了”。此时,对于何小伟个人而言,除了牵挂国内的家人,疫情对他日常生活造成的唯一影响是研究项目做不成了。而据他回忆,当地人对疫情关注的转折点出现在意大利确诊病例激增之后。“因为大家都喜欢去意大利玩,马上又是春假,很多人都在计划去意大利。但学校和各种机构突然叫停了意大利行程。”这时候已经有人开始关心从意大利返回美国的乘客有没有进行自我隔离。与此同时,华盛顿州金县的养老院社群感染在2月29日出现了首例死亡。报告首例死亡之后,何小伟收到了学校的邮件,称校方正在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呼吁大家勤洗手。系门口也出现免洗消毒液,进出的人都开始在手上涂消毒液。何小伟随后去了当地的一家大型超市,买了肥皂、两袋米、10包面粉和两根羊腿。他当时考虑大超市人多经常排队,今后要减少去人群密集地的次数,但超市里买东西的当地人却“一如既往的淡定”。回家后,何小伟再次开始在亚马逊上找口罩,但价格已经集体翻倍。平时仅需80美分一个的一次性口罩变成了3美元,要等几周才有货,而且还额外增加了20美元左右的运费。他再次放弃了在美国国内买口罩的想法。“一方面我觉得当地人口密度小,没有口罩其实是可以的;再一个是最近几个医院发出求助,说医用物资短缺,让大家不要占用口罩,我觉得是有道理的。”也许因为平时出门没有戴口罩,何小伟没有遭到过当地人的歧视和辱骂。但他也从报道里看到了戴口罩的华人被歧视的新闻。虽然他本人不认为口罩是必需品,但考虑到一家老小,何小伟还是托了国内的家人寄口罩到美国。对于美国政府被指应对疫情迟缓,在何小伟看来,美国一直是弱政府、民众彪悍,大家并没有指望政府能怎么样,“因此现在买枪的人都变多了”。据《福布斯》杂志报道,今年2月,美国联邦调查局系统中记录的购枪者背景调查达到280万份,比去年同期上涨36%,也是自2016年以来的最大涨幅。在华盛顿州、加州和纽约州等重灾区,还出现了排队买枪的盛况,部分枪支店的销量在近两周上涨了六倍。从2月23日到3月4日,弹药销售网站Ammo.com中的付款转账比前11天上涨了68%。2月23日正是意大利宣布对北部受疫情影响严重的11个城镇实施封锁隔离之时。随着疫情在美国扩散,截至3月17日,马萨诸塞州的确诊病例已经升至218例。哈佛大学10日发布公告,要求所有学生在春假结束后不要返校,春假后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将改为远程或网络授课。原计划的开学时间为3月23日。同一天,哈佛大学还要求住校学生在15日之前搬离学校,学校将为寄送保存行李提供补贴。虽然学校开始采取行动,但何小伟不久前才与同事聚餐,“大家都是点了餐一起分享”。最近,他发现了一些变化:公寓楼下堆满了网购的快递包,“目测尿不湿和厕纸最多”。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人选择回国躲避疫情,何小伟收到了朋友分享的机票信息,从波士顿回国的机票已经涨到3万元人民币左右。但何小伟没有考虑过回国。在他看来,去人满为患、没有防疫检测的机场,感染病毒的可能性更大,“机场走一圈,得病百分百”。上周,何小伟收到了学校的邮件,宣布学生中有两人确诊。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学校没有公开确诊学生的详细信息。密切接触者会单独收到通知,进行隔离检测。而何小伟的一名学生私下发信息,告诉他自己接受了病毒检测,正在等检测结果。在此之前,何小伟与包括这名学生在内的15人在同一教室上课。收到信息后,何小伟开始了自我隔离,“只能等着看会不会被通知去检测”。按照流程,如果怀疑自己感染新冠病毒,何小伟需先电话联系家庭医生,由家庭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接受进一步检测。如果可疑程度高,校医院会派救护车将何小伟送往隔离点检测。由于目前没有任何症状,何小伟选择了留在家中。他在家中主要是批改学生作业、开视频会、看电影、刷视频。“外面的天气好得要命,感觉这个疫情像是假的。”但视频中频繁出现的股市熔断、疫情走向预期的新闻不断提醒着何小伟:病毒是真的,他正在因此隔离。“还好家里囤了粮,”何小伟说,“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收到通知让我去检测。”何小伟的母亲目前心情不太好,非常担忧他的身体状况;何小伟最大的担忧则是,如果自己被感染了传染给家人,“生活就底朝天了”。等到疫情结束的那一天,何小伟最想做的是:“把我妈送回家。”(为保护个人隐私,应被采访者要求,何小伟为化名。)

黄山伐

美国硕士留学有哪些热门专业推荐?申请条件有哪些?

申请美国留学专业主要分为三大类,有商科、理工科及文科专业,那么这些热门专业有哪些申请要求及专业背景,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留学专业选择一、商科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在商科教育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体系。所谓商科(商学院),其中包含许多专业,例如金融、会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等等。一般来说,学习商科专业不仅对学生的语言要求比较高,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基础也相应的要求。专业要求:美国商科硕士申请对于专业背景的要求并不严苛,除会计、精算专业对于申请者的背景有一定的特殊要求之外,金融、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酒店管理等热门专业都欢迎本专业和转专业的学生进行申请。当然,金融、精算、经济学、金融工程等专业仍然倾向申请学生具有很好的数学能力与相关学科的课程基础。平均成绩要求:美国商科申请是全美竞争最激烈的专业方向之一,因此对申请者的平均分要求普遍都在3.0(4)以上,顶尖的商学院更是要求学生至少要达到3.5以上。语言要求:由于商科的学习很注重学生交流与表达能力,因此美国商科申请对语言的要求也相当高,一般情况下会计、金融、市场营销等热门方向都需要申请者的托福达到90分以上,GMAT 650以上才能满足申请要求,托福100加上GMAT700分更是成为了TOP50院校上课专业申请必备的条件之一。软性背景要求:美国商科专业重视应用而非理论,因此软性背景要求则更侧重对实习方面的背景积累,建议学生尽早准备,例如想申请金融、会计专业的申请者可参加知名投行、券商、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的实习等。热门专业:金融、会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酒店管理、商业分析、MBA、金融工程、信息系统管理、国际商务。二、理工科理科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招生以全奖博士为主,申请难度很大。工科的两大热门专业: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的申请难度较高,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的申请难度相对略低。专业要求:美国理工科申请一般都需要申请者拥有相关专业背景,但也有一些理工科方向属于交叉学科,支持申请者进行转专业申请,例如电子工程(EE)、生物医学工程等。平均成绩要求:美国理工科方向是中国留学生申请最多的方向之一,因此对申请者的成绩要求普遍都在3.0以上,顶尖的院校更是要求学生至少达到3.5以上。语言要求:理工科的学习对于学生的语言要求并不高,但由于美国理工科申请者众多,竞争过于激烈,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美国院校对语言的要求逐年提高,如果有意向申请TOP50的美国院校,语言考试方面更需要学生至少达到,托福95分以上,GRE 315以上的成绩。软性背景要求:美国理工科专业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软性背景要求方面更侧重考察申请者在其所申请的专业方向上的综合积累,因此建议学生从学术与实践两个方面同时进行准备,科研项目、论文都是申请者积累学术能力的集中体现,而例如计算机科学、土木工程等专业也同时需要申请者多参与相关实习,已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热门专业:计算机科学(CS)、电子与电气工程(EE)、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环境工程、统计学、计算机工程、工业工程、数据分析三、文科文科专业比较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交流能力,对托福的要求比较高,除了正常的文书,还要学生写一篇证明自己写作能力的文章。专业要求:美国文科专业申请对申请者的专业背景要求各不相同,其中既有对专业背景要求不高的传媒、教育等专业,也涵盖了法律、国际关系、政治学等要求相关专业背景。平均成绩要求:美国文科申请虽然在中国的申请者之中不属于热门专业方向,但在美国本土学生中,文科专业仍然是许多人心目中的首选方向,所以较高的平均绩点仍是申请者强有力的竞争条件。一般来说,申请者的平均绩点都要在3.0以上,对于法律、传媒这样相对热门的专业,或者国际关系、政治学这种美国本土学生比例较高的专业,学校对申请者平均绩点的要求会达到3.5以上。语言要求:由于文科的学习一向对语言的要求较高,另外牵扯到语言文化的不同,因此美国文科申请对于国际学生的语言要求普遍非常高,其中哥伦比亚大学、南加州大学的传媒专业对国际生的托福要求达到了114分的高标准。与此同时,多数美国文科强校都集中在TOP50的院校之中,因此变相提高了语言的要求。对于申请美国文科的申请者而言,建议着重于托福与GRE的Verbal部分,希望能达到至少100分的托福加155以上的GRE verbal的成绩。软性背景要求:在传统观念中,文科可能更加注重研究,然而美国文科专业则恰恰相反,尤其是在硕士阶段,更多都是以实践为主,因此软性背景要求也普遍侧重实习的背景积累,例如法律专业要求的律师事务所,传媒专业要求的传媒公司等等,建议申请者尽早准备,如果能有2段以上的实习经历,会对文科专业的申请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热门专业:传播新闻学、公共关系、教育学、国际关系、法律、经济学。美国留学定位想了解自己的GPA、语言成绩是否能申请美国院校,可以使用留学志愿参考系统 (小程序如下)进行定位评估。使用方法:把你的基本情况GPA、托福/雅思成绩、专业、院校背景基本信息输入到留学志愿参考系统中,系统会自动从数据库中匹配出与你情况相似的同学案例,看看他们成功申请到了美国哪些院校,这样子就可以对自己进行精准的定位。

疯子们

申请美国硕士留学要求

在美国,硕士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水平的专业人士,有硕士学位,和职业硕士学位学位2种。每种学位都有不同的形式,取决于就读院校的学位设置和选读的课程而定。那么申请美国硕士留学要求有哪些呢?申请美国硕士留学要求一、学历需本科毕业,拥有学士学位。同时申请美国留学时专业和学校的选择,尽量与申请人本科的相关教育背景、兴趣爱好、工作经历等相差不大,要求本科GPA成绩至少3.0以上。二、TOEFL成绩这个方面对于绝大部分申请人来说应该是最重要或者最不重要的一项了(没有中间状态)。道理非常简单,美国大学对于这项标准的衡量只有合格或者不合格(同样没有中间状态)。根据美国大学的审批流程,这部分工作主要由硕士院的工作人员负责。也就是说在这个环节,申请人的学术成果并不能影响工作人员对于语言能力的评定,而一旦被认定语言能力不达标,申请往往以失败告终。三、GRE/GMAT/LSAT成绩在这几类里面,GRE的成绩应该是最讨广大申请人喜欢的,因为除了类似新闻或者教育这种社会科学专业之外,GRE基本不会成为申请的短板。因为大多数专业仅仅对于其中的数学部分有要求,而要求也仅仅是750分以上。这对于中国绝大多数的申请人来说都不是问题。与GRE相反,GMAT等专业考试成绩往往是阻碍申请人通往美国名校(注意,仅仅是名校)的绊脚石。简单地说就是成绩高不能证明申请人优秀,但是成绩低可以证明申请人不够优秀。美国硕士奖学金申请要点需要按时递交申请表格或许你不相信,许多学生认为,晚个一两天或是几个小时递交申请表格没什么大不了,学校还是会接受你的申请表格。准时是申请美国大学奖学金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不论你是申请美国硕士留学奖学金或是助学金,只要过了截止日期,校方是不会处理这些逾期文件的。申请表格一定不要出现错字递交美国大学奖学金申请表格时,请仔细检查所有错字,即使只是小小的一个单字拼错,都会影响你的申请。在寄出你的表格前,请多花五分钟检查一下。满足基本申请条件很有必要如果美国硕士留学奖学金申请条件是GPA一定要4.0,那么请你一定要拿出4.0的成绩,因为如果没有符合标准却还是申请,审核部门会觉得你连基本规则都看不懂,在学术表现上应该也没有多大成就。申请人更不可以抱着侥幸的心态,这样只会更糟。美国硕士留学学费美国公立大学学费:社科类专业:$11,000~17,000/年文科类专业:$9,000~14,000/年法学、医学、工科专业:$13,000~20,000/年美国私立大学学费:社科类专业:$25,000~30,000/年文科类专业:$25,000~32,000/年法学、医学、工科专业:$28,000~45,000/年

子衿

英国新闻方向硕士申请指南:如何选校?

优越留学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等群体选择到英国留学。人数的不断增长,相应地,留学生选择的专业也越来越多元,目前想要申请传媒和新闻专业的学生数量也是持续增多,然而对于怎样选校,很多家长和学生都显得比较迷茫。对于从未去过英国的申请者来说,排名是选校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但研究生申请者可能会纠结综合排名和专业排名究竟哪个更重要一些,首先我们必须把握的原则是,无论综合排名还是专业排名都只是一个参考指标,我们在选校时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那么下面优越教育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些英国新闻传媒方向专业和学校都比较好的院校情况!1.院校University of Leeds(利兹大学)专业International Journalism(国际新闻)利兹除了新闻专业,传媒专业也是非常优秀的,对雅思要求也不是特别高,6.5的均分和6分的单科就可以。2.University of Sheffield(谢菲尔德大学)专业:Global Journalism(全球新闻)Magazine Journalism(杂志新闻)Broadcast Journalism(新闻广播学)谢菲尔德大学的新闻专业知名度很高,专业性也很强,但是申请难度并不算很大,比较看重学校专业排名的学生可以尝试。3.University of Glasgow(格拉斯哥大学)专业:Film Journalism(电影新闻)Media, Communications & International Journalism (媒体、通信与国际新闻)格拉斯哥的新闻专业分的比较细,比较有针对性,适合有对未来就业有明确规划的学生申请。4.University of Nottingham(诺丁汉大学)专业:Internation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国际新闻与传播研究)诺丁汉大学的新闻专业和传媒专业不是强势专业,但是学校的综合排名和知名度都比较好,比较适合作为中档申请院校。5.Newcastle University(纽卡斯尔大学)专业:Media and Journalism(媒体和新闻)International Multimedia Journalism(国际多媒体新闻)纽卡斯尔的传媒和新闻专业很好 而且设有新闻相关专业的博士点,建议有志读PHD学位的学生申请,纽卡校内申PHD的机会也是比较多的,奖学金申请也更简单。

教育部发文要求做好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5日讯 今天,闪电新闻记者从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公众号了解到,日前教育部发文,要求做好2020年度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根据此前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招生单位在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统筹考虑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和学校学科专业特点等情况,因地因校制宜,自主确定本地本单位博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办法,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的基础上,切实稳妥做好2020年博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通知》要求,招生单位博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办法须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备案后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各省(区、市)博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方案须报省级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备案后组织实施。闪电新闻记者 冯振弘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