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读博深造,走科研花路的同学在决定就读国家的时候,很重要的一个考量因素,就是该国家博士要读几年才能毕业?小曼总结了一下主流留学国家的博士学制,快来看一下最快几年能拿到博士学位吧!欧洲英国时间:3-4年学制:英国博士为导师制,很少上课,主要是跟着导师做研究。理科学生可能会花2.5年-3年左右的时间在实验方面,然后就是论文写作。工科学生在学期中间的实习对毕业论文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实习做得不错,还可提前毕业。对于文科学生,时间一般比理工科会长一点。对毕业的要求也更强调研究的自主性、原创性和创造性,无严格的论文发表数量要求,只需要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和最终的论文答辩就可以了(一般是1-2个外审,外加1个内审)。北欧五国时间:3-4年学制:岗位制&自费式岗位制PhD北欧PhD岗位完全取决于导师手头的项目。换言之导师手里有项目就会招生,没项目就不会招生。并且招生人数可能每次仅仅招1-2人。当你被录取后,入学便要开始你的研究工作,具体工作内容则要根据你和导师商量的研究计划来,或者导师的项目方向,通常学制为3-4年。自费型PhD第二种情况为自费。这里自费的概念涵盖了self-fund和external funding resource。如果有学生愿意自掏腰包开展课题,不管导师手头有没有项目,大多数情况都愿意接收你。换言之,如果你决定自费读博,可以试着尝试套磁任何你感兴趣的导师,不论他手里是否有项目。意大利时间:4-6年学制:意大利大学教育有博士研究生和专业研修两种,前者学制一般至少3年,后者一般期限同为3年。博士研究生资格的取得有导师的推荐和讲过严格的竞争考试,考试分为口试和笔试,60分满分,40分及格,考分到达40-60分才可以参加口试。意大利几乎没有提供相关硕博连读课程,但可以选择本硕连读课程,其学制一般为4至6年。瑞士时间:3-5年学制:导师制&结构制瑞士读博时长通常在三到五年不等。除了完成自己的研究,整个Program通常还需要修几门授课式课程要求,还要承担部分TA和带本科生和硕士生实验的工作。导师制,在特定的大学或学院里学习和做研究,有导师监督指导学生个人的独立研究。这类比较像美国的申请,每年固定时间进行招生,一般school会提供专业或研究方向以供申请人参考和选择,招生要求一般也只需要学生具有相应的大类背景。结构制,由校外的公司企业或研究所和大学共同联合培养,提供更专业的培训和实践机会。在大学里要修固定的学分,而研究则在校外研究所进行。这类PhD的招生要求非常详细,比如具有某种特定的学科背景或某些非常具体的操作技能。这种类型的PhD更像是“职位招聘”。北美美国时间:3-8年学制:在美国拿个博士学位,大部分学校规定的时间是五年,一般要七八年。各个专业和学校的规定不一样。大部分学校和专业可以5年毕业。国内的学生申请美国博士大多是申请硕博连读,硕士学习两年,中间要经过一次博士的资格考试,如果学生通过这次资格考试,才可以进入博士的学习,如果不能通过只能拿到硕士学位,结束学业。虽然美国博士有四年提前读完毕业或者是延期到六年甚至更长毕业的,但是一般是五年的时间。加拿大时间:3-8年学制:加拿大的博士研究生和英国的结构类似,从入学开始就比较注重跟着导致做研究而非进行教学课程,加拿大博士的入学一般为9月至4月,读博士研究生一般是三年,但有些学生学习时间更长,通常长达五到八年,以完成博士毕业论文和通过答辩作为博士毕业的标准。在大多数情况下,持有硕士学位后才能进入标准的加拿大博士课程。然而,一些大学提供doctoral stream Masters,从一年或两年的硕士或理科硕士课程开始。这些课程适合直从本科毕业的学生,但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大洋洲澳大利亚时间:3-5年学制:澳大利亚博士一般是3-5年,大部分都可以在四年内完成博士学位。由于实行弹性学制,不少人要经过5至6年才能拿到学位,澳洲学期开学时间是每年的2月份有两个学期,也有7月份开课的课程。新西兰时间:3-4年学制:新西兰的博士学制分Full Time(全日制)和Part Time(非全日制)两种,Full time一般在3~4年,Part time在5~6年左右,开学较灵活,每月均可以入学,具体入学时间可以跟导师商量。学生尽量选择在5月之前入学,因为通常上半年奖学金的名额会较多,而且导师也会有足够的时间带学生。新西兰学制与国内有较大的不同。第一年修完课,并且答辩完才可以算是Ph.D。第一年答辩不过被要求改的情况也有,一般拖三个月到半年。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形式,一般是修课程或者考核,第二年才开始真正做研究。亚洲新加坡时间:2-5年学制:新加坡公立博士学制:Doctor of Philosophy (PhD): 2-5年,一般4年毕业。新加坡公立博士只有研究方向,按照院系划分,不分小专业。具体研究方向会由学生自己选择,也可能会由教授安排。香港时间:3-4年学制:香港高校一般提供3年制和4年制的博士学位项目。3年制博士学位:一般来,3年制的PhD要求申请人拥有硕士(相同研究方向)学历背景;4年制博士学位:主要提供给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或拥有授课型硕士背景的学生。注 :2年制的MPhil学位的学生有机会转成博士(获得候选资格并满足课程要求);PhD学生也有机会在项目初期有效期内转读MPhil。澳门时间:3-5年学制:在澳门,读博士一般是至少三年,大多数博士学生读到第三年时,如果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合格了就可以进行答辩,一次答辩没通过的话,三个月之后还有一次机会。以上博士学习的时间,是在一般情况下讨论。虽然每个国家都有固定的学制和学习时间,但是只要你学术科研水平超众,就能争取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下拿到博士学位。同时,如果没那么顺利,也有延毕的可能。祝大家博士学业都能顺顺利利,早日毕业!那么,在看了这些读博国家的读博时间之后,你更想去哪个国家读博呢?
美国物理专业开设情况美国大学物理专业的开设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开设在学校文理学院下(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会开设单独的物理系(Department of physics),由于天文学也是物理学的一部分,和天文学开设在一起,称为物理和天文学系(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该专业以PhD学位为主,专业排名前70的学校中,而开设Master学位的只有40所左右。侧面反映出物理学的重心在于培养独立研究的人才。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分析。物理专业分支1、根据研究的物质运动形态和具体研究对象划分(1)力学(Mechanics):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关于时空相对性的规律;(2)热学(Thermodynamics):研究物质热运动的统计规律及其宏观表现;(3)电磁学(Electromagnetics):研究电磁现象,物质的电磁运动规律及电磁辐射等规律;(4)光学(Optics):研究光的本性、光的传播和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础学科;(5)原子物理学(AtomicPhysics):研究原子的组成、排布及其运动、转化规律的科学。2、根据研究方法的侧重点划分(1)理论物理学(计算物理学ComputationalPhysics):通过为现实世界建立数学模型来试图理解所有物理现象的运行机制。通过“物理理论”来条理化、解释、预言物理现象。丰富的想象力、精湛的数学造诣、严谨的治学态度,这些都是成为理论物理学家需要培养的优良素质。(2)实验物理学(技术物理学TechnicalPhysics):物理学是实验科学,凡物理学的概念、规律及公式等都是以客观实验为基础的。因此物理学绝不能脱离物理实验结果的验证,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实验是有目的地去尝试,是对自然的积极探索。科学家提出某些假设和预见,为对其进行证明,筹划适当的手段和方法,根据由此产生的现象来判断假设和预见的真伪。因此科学实验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中物理实验自然也雄居要位。3、物理学分支细化所衍生的现代新兴学科(1)原子、分子、光波物理学:原子物理学AtomicPhysics专门研究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即环绕着原子核、束缚于原子内部的电子的排列,这排列所产生的现象与效应,以及促使这排列改变的过程。分子物理学MolecularPhysics专注于研究分子的物理性质以及将原子结合为分子的化学键性质,它和原子物理学紧密相关。光波物理学OpticalPhysics研究电磁辐射的生成与性质、电磁辐射与物质之间的微观相互作用,特别是其控制与操纵。(2)粒子物理学(ParticlePhysics):粒子物理学是研究组成物质和射线的基本粒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物理学的分支。由于许多基本粒子在大自然一般条件下不存在,或不单独出现,物理学家只有使用粒子加速器在高能相撞的条件下才能产生和研究它们,因此粒子物理学也被称为高能物理学High-EnergyPhysics。(3)原子核物理学(NuclearPhysics):简称核物理学或核子物理学,是研究原子核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物理学分支。研究各类次原子粒子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分类;分析原子核的性质和结构;研究原子核的获得射线束并将其用于探测、分析的技术,以及研究同核能、核技术应用有关的物理问题。(4)固体物理学(Solid-statePhysics):是凝聚态物理学中最大的分支。它研究的对象是固体,特别是原子排列具有周期性结构的晶体。固体物理学的基本任务是从微观上解释固体材料的宏观物理性质,主要理论基础是非相对论性的量子力学。(5)凝聚态物理学(CondensedMatter Physics):凝聚态物理学是当今物理学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凝聚态物理学是一门以物质的宏观物理性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所谓“凝聚态”是指由大量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电子)组成,并且粒子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的系统。它是研究由大量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电子)组成的凝聚态物质的微观结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运动规律及其物质性质与应用的科学。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凝聚态物质,它们深刻地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最常见的三种物质形态——气态、固态和液态中,后两者就属于凝聚态。低温下的超流态,超导态,超固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磁介质中的铁磁态,反铁磁态等,也都是凝聚态。(6)激光物理学(LaserPhysics):激光发生的原因、物理机制及与其它物质间相互作用的物理学分支。在全息照相、激光核聚变、材料加工、医疗、军事等领域应用极为广泛。激光技术是新技术革命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现在研究激光用在医院,军事上。(7)等离子体物理学(PlasmaPhysics):是研究等离子体的形成、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学科。等离子体是宇宙中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太阳及其他恒星、脉冲星、许多星际物质、地球电离层、极光、电离气体等都是等离子体。(8)地球物理学(Geophysics):是地球科学的主要学科,是通过定量的物理方法和物理学原理,特别是通过地震反应、折射、重力、地磁、电、电磁和放射能的方法,研究地球及地球形成和动力的学科,研究范围包括地球的水圈和大气层。地球物理学研究广泛系列的地质现象,包括地球内部的温度分布;地磁场的起源、架构和变化;大陆地壳大尺度的特征,诸如断裂、大陆缝合线和大洋中脊。现代地球物理学研究延伸到地球大气层外部的现象(例如,电离层电机效应〔IonosphericDynamo〕、极光放电〔AuroralElectrojets〕和磁层顶电流系统〔Magnetopause Current System〕),甚至延伸到其他行星及其卫星的物理性质。(9)大气物理学(AtmosphericPhysics):是研究大气的物理属性、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是大气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大气中的声象、光象、电象、辐射过程、云和降水物理、近地面层大气物理、平流层和中层大气物理,既是大气科学的基础理论部分,又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部分。(10)海洋物理学(OceanographicPhysics):是以物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海洋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并研究海洋水体与大气圈、岩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的科学。它是海洋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大气科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生物学有密切的关系,在海洋运输、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军事活动、海岸设施和海底工程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11)天体物理学(天文学Astronomy):是研究宇宙的物理学,这包括星体的物理性质(光度,密度,温度,化学成分等等)和星体与星体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应用物理理论与方法,天文物理学探讨恒星结构、恒星演化、太阳系的起源和许多跟宇宙学相关的问题。由于天文物理学是一门很广泛的学问,天文物理学家通常需要应用很多不同的学术领域,像经典力学、电磁学、统计力学、量子力学、相对论、粒子物理学等等。(12)生物物理学(Biophysics):是运用物理学的理论、概念、技术和方法,研究生命物质的物理性质、生命过程的物理和物理化学规律,以及物理因素对生物系统作用机制的科学。生物物理学是物理学与生物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和领域之一。生物物理学是研究生物各层次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生命活动的物理、物理化学过程和物质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表现的物理特性的生物学分支学科。生物物理学旨在阐明生物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有关物质、能量与信息的运动规律。申请要求1、硕士申请(1)硬件:对于申请前五十的学生,我们依然建议学生的硬件成绩达到:GPA:3.5+,TOEFL:100+,GRE:320+3;而对于前一百的学生,我们建议学生最低需要达到:GPA:3.0+,TOEFL:85+,GRE:315+3。(2)软件:对于硕士申请,我们可以通过科研、实习、竞赛、志愿者活动、交流等丰富自己的背景。2、博士申请每一年,美国的物理博士申请的竞争都相当剧烈,除了要有优秀的GPA成绩和语言成绩,还要有能吸引各大教授的科研背景,一般来说,需要1-2年的准备时间,且需要到目标大学的网站上仔细了解招生的入学条件,并准备好相应的材料再通过一定的方式提交申请。(1)硬件要求:美国物理专业对一些国内顶尖大学的学生更为青睐,专业前50的学校通常要求:GPA起码要3.3(B+);GRE V+Q>315,部分学校的物理系要求Physical Sub成绩,对于GRE学校更加注重Percentage而不单是分数;IBT>84。(2)软性要求:研究经历可以说是申请PhD必需的,也是对申请者来说最加分的一项。好的GT成绩+专业论文+计算机技术+结合了专业知识的PS与有针对性的推荐信等文书=更具有竞争力的申请背景=在理论物理方面更有竞争力的背景。申请建议从物理专业的发展来看,形式还是十分乐观的。毕竟物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的地位还是十分重要的。而很多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院对于物理专业人才还是较为短缺的,相对比较容易获得奖学金。对于学习理论物理的优秀学生,如果数理基础十分好,还可以选修些金融方面的相关课程,毕业后可以去金融机构做数量分析,也是多一种选择。对于学习实验物理的优秀学生,完成学业后,可以继续从事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人才。如果从专业方向上来说,凝聚态物理,高能物理和光学物理仍然会占据物理专业的主要申请地位。其实,并不是说哪个方向容易申请,容易拿到奖学金就单纯的申请哪个方向,最主要的还是要看自己的背景与哪个方向是最匹配的。申请的难易程度还是和专业背景相关性有着紧密的联系,即使申请难度较大的方向,如果背景十分匹配,也是有很大希望的,换句话说,如果背景相差较大,即使选择了一个较为容易申请的方向,结果也不一定很有把握。还有就是强烈建议申请物理专业的学生要参加SUB考试,虽然多了一项考试,但是如果能取得一个较为理想的SUB成绩,会对申请起到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对于拿奖学金,优秀的SUB成绩更加重要。而且,从选校角度上也可以看出物理SUB的重要性,举个例子,前100的美国大学中,大部分的学校都要求申请者提供SUB成绩,即使不是要求,也是强烈建议申请者具有一个SUB成绩。所以,为了更有把握地拿到理想的结果,建议申请者能够参加SUB考试,也希望所有申请者都能拿到理想的结果。就业方向1、典型的物理职业无论你的研究方向是空间,时间,物质还是物理世界中其他许多有趣的元素,都可以在毕业后拥有非常广阔的就业领域。尽管许多物理毕业生在研究岗位上继续工作,但是也有很多毕业生分布在许多不同的行业,包括教育,汽车和航空航天工业,国防,公共部门,医疗保健,能源,材料,技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1)物理科研职位虽然物理学本科毕业生也有机会进入科研机构,但是如果你想要长期从事研究、想要成为高级研究员,那么你最好可以获得研究生学位。优秀的、科研前沿的研究人员可以获得物理研究所(IOP)“特许物理学家”(CPhys)的称号,并获得荣誉硕士,硕士或博士学位等。还是非常建议想要从事科研的小伙伴们最起码拥有硕士学位。因为,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可以帮助你非常快速地获得深入的、前沿的知识,帮你做好在特定专业领域内工作的准备。这些专业领域可能是:天体物理学,粒子物理学,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气象学,凝聚态物理学,量子动力学,应用物理学,等离子体物理学,航天动力学,原子和激光物理学,大气,海洋和行星物理学和气候科学等。(2)空间科学与天文学的相关职位成为宇航员是你多人童年时都曾经有过的梦想,而选择学习物理学的你实现这个梦想的机会更大!与从事科研一样,想要在空间科学与天文学相关行业成功求职也要求你至少拥有硕士学位。除了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研究机构之外,提供空间和天文学相关岗位的其他组织包括博物馆和天文馆。也可以找到许多专业的天文学家在大学内进行研究和教学,或者从事与学术机构有联系的研究实验室和天文台。作为一名天文学家,工作本质上是研究宇宙,从全球卫星和航天器收集数据,操作无线电望远镜和光学望远镜。该部门的其他职位工作职责包括调查和研究新材料和新技术,测量现有材料和技术的性能,以及解决航天器在设计阶段的遇到的各种问题。(3)医疗行业的相关职位虽然医疗行业很可能不是你作为物理学毕业生的就业首选,但是医疗行业也需要大量的物理学人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医学物理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学有重叠,在医疗行业中,物理学家与生物医学工程师常常一起工作,创造,审查和维护医疗技术和设备。因此物理学家经常在放射学,放射肿瘤学和核医学等领域工作,主要工作职责就是测试和确认最新的技术和设备,另外还需要研究、设计和保证最新设备与技术的质量。你还很可能会在医疗技术公司的科研中心担任研究性的职位。想要胜任这一职位你需要具备加速器物理(accelerator physics)知识、辐射探测和材料科学(radiation detection and materials science)知识。同样的,想要任职于医疗行业,你也需要硕士及以上学位。(4)工程类相关职位工程部门是物理学毕业生的一个好去处,特别是在制作工艺和技术方面。物理毕业生往往肩负着改进和发展产品,以及制造工艺的任务!这类工程部门可能在医药行业、能源行业、可再生能源行业、运输行业、国防行业、太空探索行业和电信行业等。(5)能源物理相关职位无论是可再生能源还是不可再生能源都是物理学的研究领域,并且都能为物理学毕业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随着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的兴起,新兴能源行业需要大量的物理学人才,用于研究太阳能、风能、核能等,并在这方面投入巨资进行研究和开发。同时传统能源行业(煤炭、石油)仍然是人们生活中所需能源的重要来源,在这类行业就业的物理学毕业生的一个工作重心就是利用地球特性与最新技术,以最有效的方式提取化石燃料。(6)技术领域的相关职位技术领域对于物理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持续增长,主要的增长空间来自于对创新的需求。因此,这一行业对于物理学毕业生而言,是挑战更是新机遇。就业于这一领域的你很可能需要和其他专家一起工作,以开发新的想法和产品为主要工作目标。这一领域需要的物理学人才有比较明显的专业性划分,主要需要的有:机器学习、纳米科学、纳米技术等方向的物理学人才。这类方向有一共同特点就是:年轻且潜力巨大。技术物理学职业可能在公共或私营部门的研究中心。在飞利浦或西门子等大型科技公司中,毕业生有很多机会,因为这些企业热衷于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创新和有才华的研究人员。(7)地球物理和气象的相关职位想要任职于这一领域必须对地球运作方式的科学解读非常了解。物理学家一般会把目光放在研究自然灾害的预测上,但是选择成为一名气象相关从业者的你需要将重点放在日常天气预测等领域。并且要研究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2、其他除以上方向之外,你也可以用你的数学能力进入金融行业,或者你的技术创新知识进入法律领域的相关领域(如专利法或法医学)。媒体和娱乐是另外两个潜在的行业,科学新闻行业也需要物理学家,电脑游戏编程和电影特效等职位。其他选项包括在教学,制造,运输,建筑和通信方面的职位。2、美国物理专业院校推荐及申请要求麻省理工学院世界公认的最好的理工大学,被誉为“世界理工大学之最”的美称。麻省理工学院运行着马萨诸塞州的两座天文台,并且同智利的拉斯坎帕纳斯天文台有着合作关系。MIT的物理系的研究工作包含四个division,天体物理,原子、凝聚态及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原子核物理与粒子物理,理论原子核物理与粒子物理。毕业起薪:College Factual的研究数据显示: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年薪起薪为65,000美元,在职业生涯中期的薪资大约年薪为103,000美元。去年该专业毕业人数为104人,占本科生总毕业人数的8.6%。康奈尔大学物理系研究领域有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及广义相对论,加速器物理,凝聚态物理及生物物理。凝聚态物理为一个大组,其研究方向包括:非平衡系统原理,复杂流体及聚合物,临界现象及相变,纳米结构,低温物理,量子波动及量子纠缠,超冷原子等。此外,粒子物理的研究也同样具有很强大的实力。康奈尔大学还有应用物理项目,其独立于物理系,研究的方向较新较前沿,包括纳米科学与技术,光子学与量子电子学,凝聚态与材料物理,生物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①申请说明:研究生阶段开设的学位只有PhD。该专业要求申请者需熟悉分析力学、电子与磁场学、光学和波动、电子和原子物理、线性几何、微分方程和向量微积分、数学等专业知识。国际学生担任助教需通过美国外语教学协会(ACTFL)中高级资格("Intermediate High")。经物理学系录取的PhD学生皆可获得奖学金。②毕业起薪:College Factual的研究数据显示:康奈尔大学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年薪起薪为64,000美元,在职业生涯中期的薪资大约年薪为123,000美元。去年该专业毕业人数为30人,占本科生总毕业人数的0.8%。加州大学-伯克利伯克利拥有著名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物理系的研究方向包括AMO,凝聚态物理,天体物理,生物物理,粒子物理,等离子体与非线性物理。学校在三个主要领域取得突破:宇宙物理学、量子物理学以及生物物理学。研究者目前正在研究幼鸟的运动以及这些运动如何解释它们飞行的本能。①申请说明:研究生只招收PhD学生,且为研究生提供Fellowship、TA/RA奖学金,未获得全额奖学金的学生将获得导师给予的助研或助教机会。②毕业起薪:College Factual的研究数据显示:加州大学-伯克利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年薪起薪为60,000美元,在职业生涯中期的薪资大约年薪为105,000美元。去年该专业毕业人数为97人,占本科生总毕业人数的1.1%。伊利诺伊厄巴纳-香槟大学物理系的研究领域包括AMO,量子物理,天体物理与宇宙学,生物物理,凝聚态物理,高能物理,原子核物理等。UIUC拥有全美最大的之一,也是实力最强的凝聚态物理研究组,凝聚态组与其他系,特别是材料系是交叉在一起的,所以实验室和办公室多,他们有自己的一栋楼。他们还与力学系、化学系、电子系交叉合作。可以说是大杂烩。凝聚态组的研究方向也多种多样,包括纳米科学与技术,半导体,低维系统,超导体,强关联系统,电子材料,MBE等等,其中,03年的诺奖获得者,Leggett教授,研究超导体。此外,UIUC的物理系在量子信息的研究方面也具有很强的实力。申请要求:伊利诺伊厄本纳-香槟大学物理系(Department of Physics)研究生招收MS与PhD学生,要求申请者本科毕业,MS项目无需拥有物理专业背景但PhD项目对专业背景要求较为严格。未满足上述要求者需在研究生第一学期修读相关课程。该系向学生提供的奖学金类型有TA/RA及Fellowship奖学金,涵盖所有的学费、部分杂费等。该系只接受秋季学期申请,所有申请材料、考试成绩需于该截止日期前递交给学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是大型等离子设备的建造地,这使得该校学生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能够研究等离子操控和阿尔芬波。该设备能够创造出大振幅连续的剪切波,与其相似的其它机器暂时还无法做到这一点;凯克天文台天文学部门的学生使用双子望远镜获取两星系碰撞的红外线景象;其高密度物理学小组正利用60束欧米茄激光进行试验。毕业起薪:College Factual的研究数据显示:加利福尼亚大学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年薪起薪为57,000美元,在职业生涯中期的薪资大约年薪为125,000美元。去年该专业毕业人数为53人,占本科生总毕业人数的0.7%。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密歇根大学物理系规模较大,且方向较全。物理系的研究领域包括天体物理,AMO,生物物理,凝聚态物理,基本粒子物理。AMO和高能物理实力较强,凝聚态物理相比起来稍弱,方向也不是很新,但也实力不俗。研究领域大多源自物理系。但也有自己的一些特色的交叉学科研究,包括医学物理,方向有核磁共振,超声成像,利用超快激光实现眼科手术及视力矫正方面的研究。医学物理是个很有前途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密歇根大学的AP项目有七位老师在研究医学物理;材料物理,方向包括MEMS,半导体量子点,新药物,介观电子器件,磁纳米结构等。密歇根大学在纳米材料的实时表征(characterization)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申请要求:开设学位:PhDGPA要求:无GRE要求:RequiredGRE Subject:Recommend可申请学期:秋季斯坦福大学在加州的旧金山附近。与物理有关的有三个专业:应用物理,生物物理和物理。生物物理可能是在生物科学底下申请。研究方向上,应用物理是一个大系,拥有众多的faculty。加速器物理是一个重点方向,这也可能由于斯坦福拥有强大的直线加速器。此外,凝聚态及材料物理,纳米科学与技术,光子学也具有很强的实力。许多教授的研究方向常常横跨多个领域。相对来说,物理系的研究方向较为基础,但也有量子电子学,聚合物物理,激光物理等应用的方向。但应用物理和物理系的教授往往是adjunct的,所以在物理系应该也可以有机会参与应用方面的研究。另外,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Steven Chu)在担任美国能源部长之前是应用物理系和物理系的教授。加州理工学院位于加州的帕萨迪纳,钱学森学长的研究生阶段就读的学校,也是全美三大理工之一。这家的申请流程上很有特色的一点是,可以接受扫描的成绩单。并且申请费是可以argue的,也就是说,可以填一个申请费的waive表,并且email给小米,然后有可能能够免除申请费。如果你的GT将Caltech作为免费送分学校的话,那你申请这家就不用花一分钱,不申白不申呢。Caltech绝对是做科学研究的好地方,拥有多个高级研究中心,并且研究方向非常前沿。与物理有关的有,纳米科学中心,量子信息中心等等。Caltech还有一个特点是学习很苦,负担很重,并且很难毕业。帕萨迪纳离LA和好莱坞不太远,但读了N年书却没去过那个地方的大有人在。Caltech的物理系方向多且全,较大的组有天体物理(主要是观测方向)及凝聚态物理。较多的教授在纳米科学与技术及介观物理这个方向从事研究。教授人数较多的方向为光子学及量子电子学,固体器件,固体及材料,其他方向还有生物物理,等离子体物理,计算物理及流体力学。这些教授基本上都是其领域内的领军级人物,例如Yariv教授,是光电子学方面的权威。它们的研究方向也基本上都是最前沿的,例如纳米生物材料,量子光子学器件,纳米器件,超快光子学,光通信等等。哈佛大学位于剑桥,与MIT比邻。哈佛大学的物理系规模较大。教授较多的方向有,生物物理,AMO(原子,分子及光物理),凝聚态物理,低温物理,介观物理。教授中,Ramsey,Bloembergen和Glauber都曾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其中Glauber教授曾经造访交大。哈佛大学也有应用物理的项目,方向也较多较新,如生物物理,电子器件与系统(包括NEMS,MEMS),材料科学,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系位于纽约市Morningside Heights Campus的Pupin Hall。有教员35人,研究方向包括:天体物理,原理,离子,光学物理,凝聚态物理,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理论物理等。系里每年有20个本科生,100个研究生。系里研究地点是校内的Pupin Laboratories,Schapiro Hall,Nevis Laboratories以及其他的校外一些实验室。该系的毕业生或教员中,有13位曾经因其在理论物理学上的突出贡献获得过诺贝尔奖,有16位曾经因为其在实验物理学上的发现获得过诺贝尔奖。芝加哥大学芝加哥大学物理系(Department of Physics)开设有物理硕博连读项目(PhD in Physics/MS)。该项目为期4-6年,要求申请者拥有物理、工程学等本科专业背景。每年平均申请该项目的学生约596人,录取人数达90人。所有录取的学生均可获得TA/RA及Fellowship奖学金,申请者无需单独申请,奖学金自动随Offer发放。
冯奚乔,当年物理界的璀璨新星,却在34岁这年,骤然间陨落了,他的突然离世,在当时的美国物理界,引起了很大震动。1996年,美国《今日物理》月刊第一期,为年轻的冯奚乔刊登了讣告。关于这位天才的死因,至今为止都说法不一,成为了永远无法解开的谜团。人们在猜测的同时,也深深的感到惋惜和痛心。1960年,冯奚乔出生于北京,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身居高位,母亲是重点医院的胸外科主任,有个比他小六岁的弟弟。冯奚乔从小聪明好学,两岁半和爷爷学水彩画,七岁时,开始学习小提琴。从小学到中学,冯奚乔的学习成绩都非常优异。1977年,中国恢复了中断12年的高考,17岁的冯奚乔在高二时,就顺利考入了北大物理系,成为了班里最小的学生。大学期间,勤奋刻苦的冯奚乔,每天都充分利用时间,高效率的学习各种知识。大学三年级时,李政道教授主持的首届,中美物理研究生考试(CUSPEA),招学生到美国最好的大学去学物理。当时考试用的是,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博士资格考试题,是研究生上了一年半之后,才参加的考试。于是,冯奚乔和同学们积极备考。最终,20岁的冯奚乔,以CUSPEA一期第四名的成绩,被哈佛大学物理系录取。在哈佛物理系这个云集了世界上,顶级物理高材生的象牙塔里,冯奚乔的表现非常出色,堪称是尖子里的尖子。天赋秉异的他,不仅能将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当场听懂消化理解,课下还只需花别人一半的时间,就可使成绩名列前茅。于是,冯奚乔除了课外辅导别人物理,兴趣广泛的他,还参加了各种活动,诸如游泳、拉小提琴、跳交谊舞,组织音乐会、艺术展等等。冯奚乔聪明智慧热心风趣,赢得了许多大学生的喜爱。由于冯奚乔优异的学习成绩,被哈佛文理学院授予了,1984-1985年度,优秀研究生奖。这是一个极高的奖项,全校只有很少几位杰出学生获得,并且能够有一笔,一学期的奖学金。学校之所以设这个奖学金,就是为了让获奖者,能集中精力做研究。当时的冯奚乔,是所有赴美留学生中,最有钱的了,工资是他们的好几倍,而且不用交房租。冯奚乔最初发表的,关于凝聚态理论的文章,已经被人引用过三百多次,而那时他才仅仅23岁,可见他对今天凝聚态物理的影响。之后,冯奚乔顺利取得博士学位,在MIT做了两年博士后,成为了加州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出论文70余篇,速度之快水平之高,无人能比,这一年,他30岁。冯奚乔还在读博士时,就在离机场较近的住宅区,买了栋漂亮的大房子,还有两辆豪华轿车。当时的冯奚乔,可谓是圈内公认的天才。他研究用近红外线散射光,来探测人体肿瘤,已经完成了理论模型,准备把它做成小而便携的仪器,如果成功将投入大批生产。然而这位物理天才,对未来如此踌躇满志,却突然间在1995年,传出了去世的消息。得知消息后,冯奚乔所有的亲人朋友,以及同学和同事,都感到无比震惊和悲痛。李政道教授对冯奚乔的不幸去世,表示非常震惊和惋惜,他在唁电里写道:“奚乔是他那一代的领军物理学家之一,物理界失去了一颗明亮的新星。”1995年10月5日,UCLA大学校长下令,全校为冯奚乔教授降半旗一天,以示哀悼。当时的冯奚乔,是凝聚态物理领域的新星,他的突然离世,在美国物理学界引起很大震动。因此,1996年《今日物理》第一期,为年轻的冯奚乔刊登了讣告,并且放在了第一位,破例登了他的照片。关于冯奚乔的死因,有三种猜测。一是他杀,说冯奚乔是被他所追求女孩的情人,争风吃醋所暗算的。但这个说法却遭到了质疑,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警方是不可能草草结案的。二是冯奚乔染上了绝症,比如像癌症这样,无法医治的疾病。可从冯奚乔飞到巴黎来看,应该不像一个绝症病人所为,因为即便是得了绝症,也会有蛛丝马迹流露出来,死前没必要隐藏。三是冯奚乔为了表达,对那个女孩的爱情,所以选择以身殉情。熟悉冯奚乔的人都知道,他年少成名心高气傲,财富地位都很突出,有不少女性着迷于他。而在中国学生的圈子里,冯奚乔早已没有了对手,所以冯奚乔对中国女孩,自然也就看不上眼。因此他的好友,北大物理教授郭卫认为,第三种可能性比较大,他说,冯奚乔周旋于女性中间的手段,跟他在物理学上有得一拼。但没想到的是,优秀骄傲的冯奚乔,却在一名法国女性身上碰了壁。最终,冯奚乔追逐这位女性来到了巴黎,并选择用坠楼的方式,结束了年轻的生命。不管是哪种猜测,冯奚乔的死因至今为止,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这个物理天才,终究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美辰说,和我一起从阅读中,洞察自己,品读人生,欢迎关注看更多好文。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亲,阅读本文前,请您动动发财的手指点点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小编码字不易,喜欢的话关注分享一下哦!文/李鹏森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而这一切都是由于我国不断涌现出优秀的科学研究人才和各领域的爱岗敬业者,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所学的知识为我国许多领域的逐步崛起奠定了基础。曾有这样一部纪录片,记录了我国的大工匠,这些人才的辛勤劳动,再加上自己的天分,使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和各行各业都有可能超过发达国家。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人才观是科技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培养优秀的科学研究人才,国家把许多优秀的大学生送到国外去深造。但愿他们学成后能回国更好地建设祖国。教育人,国家之大事!古往今来,无论朝代如何更替,对文化和教育的重视都排在第一位,从隋唐时期开始的科举,就是为了更好地选拔和培养人才。今天也是这样,国家为教育人才而付出的代价是极其巨大的,但是仍然有一些人辜负了国家对他们寄予的希望,这些人不是普通人,而是那些国家花了千辛万苦培养出来的天才,最终成为别人的嫁衣。这些年来,很多优秀的人才,学成后留在国外,不能及时回国工作,造成人才流失。出生于80后的尹希,属于别人家的那种特别聪明的孩子。他在年轻时就已经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9岁半的我们可能还在读小学一、二年级。与尹希相比,尹希则凭借努力与超乎常人的智力于1993年考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实验班。尽管他年龄不大,但他依然在众多同窗中脱颖而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572分的优异成绩,在12岁那年录取了他。大学毕业后,学校本来希望他留在国内发展,并打算重点培养他,毕竟这样的天才是很少见的。为了留住这位年轻的天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还提供了一笔丰厚的奖金,最终,出身优渥的尹希为了与同领域的高级人才接触,学到更多的相关知识,决定去哈佛大学读书。尹希就誓言要报答祖国和中科大对他的培养之恩,中科大为让这位天才少年如愿以偿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入学资格,并积极地以校名与美国方面接触。不出所料,尹希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佛大学。于是,尹希拿着20000美元的哈佛全额奖学金,赶往哈佛深造!又过了五年拿到博士学位的尹希打破哈佛规定,哈佛大学规定学习期间不得留校从事研究工作,因为尹希的才干出众,在15年的时间里担任了哈佛大学物理系教授一职!与尹希学习的为弦理论,也因此获得了美国斯隆研究奖!令人遗憾的是,尹希在哈佛读书期间已加入美国国籍,并与一位美国妻子结婚,正式定居美国。当初立誓报效祖国的事早就忘记了吧。可是人人皆知的是,“树大招风”这个词似乎更能形容人!我国网友纷纷指责他辜负了国家多年的培养,毕业后竟然在国外从事科研工作,简直是愧对自己的国家!起起伏伏的尹希并不以为然,随着争论的不断扩大。不少人感到遗憾,如此博学而不回国,为国效力。尹希回应说,在哈佛已经有了很好的合作者,工作或科研需要工作环境,如果我有什么疑问,就拐角走进另一个办公室,研究就是要讲究效率,这一点很重要。而在尹希心中,科学没有国界,他不可能独自回国,而只能带一流的物理学家去做研究工作,他不是选择美国,而是选择物理,选择离宇宙更近的地方。之后又有记者为他采访,问他为什么没有履行当初出国时的承诺,学成回国,他说:科学没有国界。中国顶尖人才一去不回的现象由来已久,也许真的是“科学无国界”,一切只有科研的极致追求!但就像郑强教授说的:科学是没有国界的,而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你说科学没有国界,如果哪天别人用你研究的武器技术攻击中国?我认为,人家选择什么样的国籍并不关我们的事,但我认为,既然国家培养了你,你就为国家作贡献,建国初期中国的物资是多么匮乏,科研条件是多么简陋,老一辈科学家学成后,却是拼了命回来搞建设,搞科技。一心一意为祖国服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良好的学术氛围,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战场。有一些世界著名的实验室,四面墙都可以移动,目的是调整每一位科研人员的办公室大小:如果近两三年来成果多了,办公室可以向外扩展;如果没有成果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办公室被逐步侵占。一些国内的科研人员,由于周围没有什么学术氛围,导致他们把日常的工作都当作养老,过得去。希望祖国能整顿好科研事业的风气,留住每一个人才。
翻开一本史书,就是打开一个世界,读史而知天下文丨开史说(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当我们还在沿着幼儿园、小学、中学、高考、大学这样一步一步地往上深造的时候,别人家的小孩已经快人一步地直接进入到了大学之中。12岁天才少年,考入双一流学校80后出生的尹希就是属于那种特别聪明得别人家的小孩。年轻时候的他就已经表现出了他与众不同的一面。九岁半的我们可能还在读者小学一年级、二年级。而尹希却凭借着努力与超乎常人的智力在1993年那一年考进了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实验班。在众多的同学中,他的年纪是第二小的。智力超常班只是他天才道路的第一步。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在众多同样出众的同学中他依旧脱颖而出。在12岁那年就以572分的优异成绩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给录取。要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可是一所资质强大的学习学校,在尹希考入该大学的前一年就被列入211工程。99年的时候这所学校被列入了985。是当之无愧的双一流学校。尹希年纪太小,自然不会安排他和成年的同学一个班,他所在的班级是少年班,即使是少年班,尹希的年纪依然是最小的。但他的成绩却是名列前茅。不然也不会获得哈佛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哈弗博士后,加入美国国籍在2001年的时候,他拿着哈佛大学的奖学金离开了生养他的祖国来到了美国的哈佛大学。他当时想着的是学成归国建设祖国。到了哈弗以后他刻苦学习,他的成绩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哈弗待了几年之后,他获得了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功成名就的他是到了踏上归国之路的时候了。然而,一个惊喜呈现在他的面前。哈佛大学决定为他打破该校博士不得在哈弗继续博士后研究的惯例。哈佛大学的做法使得尹希深受感动,他忘记了自己要回国的想法,决定留在哈弗继续从事研究工作。随着他在哈弗不断地努力,在获得博士后以后,他成为了物理系的助理教授。巨额的薪资,美好的生活让他沉醉其中,加入了美国国籍。当别人问起他准备什么时候回国的时候,他说道“暂时还不想回去,时机还未成熟,如果要回去的时候,必定要带着一支科学队伍一起回去”。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是有国界的。尹希如今已经放弃中国国籍加入了美国。他是否真的会如他所说的那样会在时机成熟的时候离开美国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中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有一点,他即使是身在美国,仍然有对我国做出一些贡献。他曾经受我国邀请,为我国本科生和研究生讲解《超弦物理学》,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一些贡献。虽然这和他帮美国做的事情根本无法比较。但是,最起码证明他并没有完全忘记自己曾经是中国的一员。希望最后尹希真会如他所说的那样,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带着他的团队一起回到中国,为我国做出更大的贡献,哪怕他没有团队,只是孤身一人回国也是好的。(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美国研究生读几年?一般来说年限是由所读专业决定的,比如商科类专业一般在1年左右,而理工类专业则需要读1.5-2年,下面托普仕全面性的为大家介绍一下。美国研究生读几年主要根据以下几点:1、所读专业商科类专业:1-1.5年理工类专业:1.5-2年教育学专业:2年社科类专业:2年法律专业:LLM是1年,JD是3年2、学分要求美国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选课、实习和论文写作等各个环节均折合成相应学分加以量化。一般来说,无论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都没有严格设定的学习年限,学生只要修满学分即可毕业。举例来说,比如纽约大学的应用物理研究生项目,需要修够30学分就能毕业,一般修够30学分需要2年左右。3、博士or硕士在美国,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定位完全不同。硕士重在培养各行各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博士则侧重于培养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相对来说,要取得博士学位更为不易。博士生不仅要在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而且必须要取得令人信服的、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由于实行弹性学制,不少人要经过5至6年才能拿到学位。以上就托普仕带来的美国研究生读几年介绍,想要了解更多美国留学资讯,敬请关注托普仕留学官网。
“他是我所见过最优秀的2、3个年轻物理学家之一。”2005年,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教授这么评价一个19岁的青年,并极力推荐他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深造。杨振宁在物理界的声望一直很高,能够得到他推荐的人并不多,能够得到他如此赞赏的青年更是凤毛麟角。那么这位年仅19岁的青年,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够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认可和赞扬?说起这件事,还要从15年前说起,这位物理天才名叫李真,15年前也就是2004年,那时18岁的李真,还是启东中学学生,参加了第5届亚洲物理竞赛和第35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一举成名,成为亚洲、国际奥赛双料金牌得主,而因此,同年9月以免试的方式进入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班,活脱脱的物理天才。进入清华之后,便是得到了杨振宁的关注,而且没有多久,便得到了杨振宁的推荐,前往美国深造。而李真得到如此难得的机会,更是倍加珍惜,随后便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当年杨振宁教授果然没有看错这个青年,短短几年时光,李真便在麻省理工展现出了卓越的天才,2007年成为了国际电磁学研究进展论坛副主席,2009年又成为了麻省理工学院硅谷科技论坛主席,在各种活动下,他仍然以6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本硕博连读,并于 2010年9月获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博士学位,而此时他年仅24岁。他不仅年轻,更是才华横溢,成为了模拟集成电路方面的专家,而这方面的人才,对于过去与现在的中国来说,是极度缺乏的人才。而这样的人才,美国也很重视,好多著名大学和研究单位,纷纷伸来橄榄枝,给出了优厚的待遇、较好的科研条件等等,但是李真似乎感受到了祖国的呼唤,便是在学业有成返回培养自己的祖国创业,在苏州高新区创办公司,主要从事集成电路产品及应用系统的研发、设计等相关业务。信息时代,集成电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被誉为“现代工业粮食”,如今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之下,集成电路重要地位更加凸显 ,这不仅关乎到个人利益,更是涉及到国家的方方面面,对于集成电路的设计和研发已成为全世界高科技国竞争热点。众所周知,2018年发生了比较著名便是“中兴事件”,刺痛了中国,其背后就是我们缺乏集成电路等核心技术,那一刻,中国人清醒地意识到自主创新锻造“中国芯”迫在眉睫。而这个攻击克难的问题,自然离不开人才,离不开这方面的专家,而其复杂程度也并不是一人可以完成,这方面需要更多像李真一样的专家,不断地攻坚克难,而且相信随着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才大量回国,“中国芯”会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乃至掌握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为该方面的领军者。
1949年,我国解放的消息远播海外,无数海外华人华侨心绪沸腾,还在国外留学的知名学者尽皆踌躇满志,想要立即回到祖国,为新中国的建设出一份力。比如钱学森与邓稼先教授就很快回到了祖国,并且投入到了后来“两弹一星”的研究事业中去,当罗布泊里那颗原子弹轰然炸开之时,也标志着我国获得了足够自保的军事力量,中国人算是真正站起来了。因此,学成回国的科学家从来都会受到我们的赞誉。而相反的,那些留在了异国他乡甚至加入了别国国籍的人,就会被打上“忘本”的标签,受到许多人的指责。而中科大的神童尹希也是如此。少年神童尹希出生于1983年的河北保定,他的父母都是大学里的教授,因为父母的影响,尹希自小就很喜欢看书喜欢思考,尤其在数学和物理方面有着极其强大的天赋。在他8岁的时候,他就翻开了父母的大学教材,开始学习微积分并且了解有关量子力学方面的知识。而他的学习能力也让父母感到十分惊讶,1993年,年仅9岁半的尹希就考入了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实验班。他用3年的时间完成了整个中学知识的学习,在1996年就以不到13岁的年纪进入了中科大96级少年班,成为当时中科大里年纪最小的学生。经过5年的学习之后,尹希顺利从中科大毕业,并且拿到了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和全额奖学金,一纸机票就飞去了美国开始攻读物理学博士。而此时的尹希年仅18岁,跟他同龄的大部分人不过高中毕业而已。留美人才2006年,尹希顺利拿到了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并且破格留在哈佛大学继续进行博士后的研究工作。2008年时,他就受聘成为了物理系助理教授,到了2015年就转为了正教授,成为了哈佛历史上最年轻的华人教授之一。就当大家都感叹尹希的天才,以为他在国外求学的道路终于达到了某个终点时,尹希却决定继续留在美国,并且加入了美国国籍,而且早就已经娶妻生子,妻子是美国本地人,孩子自然也是一个可爱的混血宝宝。这让许多人都觉得看错了这个天才,居然读书读到“忘了本”,忘记让培养了自己的中科大和祖国了。两个理由后来也有人问起尹希为何不回国的理由,尹希只说了两点。一点是说,如果他回到国内,将失去现在的科研伙伴和科研环境,他将没有如今的成就。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目前国内的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还不够好,其实从一点就可以看出,直到现在不论是我们的研究生要进修还是大学导师要评职称等,几乎都是以国外论文期刊评选为标准的,比如美国著名的《科学》期刊SCI。这其中说明了两个事情,一个是美国目前的学术水平和学术氛围依然领先于我国,一个是我国在前沿学术的竞争力不仅弱于美国,还缺乏足够的科研环境来打造我国本土的“SCI”。而尹希所研究的又是弦理论、黑洞熵、超对称束缚态等物理学中极其前沿的方向,就更需要一个足够优秀的科研环境和足够优秀的科研团队来支撑了。比如当年杨振宁所研究的强弱作用力就无法在国内顺畅进行,因此杨振宁教授也没有回国,并且之后加入了美籍。但杨振宁教授为中国科学发展事业所做的贡献是丝毫不少的。因此虽然尹希加入了美国国籍,说出了“效忠美国”的誓言,但终究还要看他究竟干了什么才能进行评价,仅仅因为一个美国国籍就扣上“忘本”、“不爱国”的帽子。此外,尹希还说了一句话,就是说如果可能的他,他希望能够带一个科研团队回国而非自己一个人,由此看来尹希还是心系祖国的,而他的这番话也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一下,来放下成见,客观地看待这位神童。
曹原说:我并不特别。我只是花了3年时间读完小学,初中,高中12年课程。在这个地球上,有一些人在自己的领域里默默发光,做着自己最专注的事情,免去世间的烦恼,追求自己的梦。而曹原,这位96年的真学霸,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的中国学生算一个。他是谁?凭什么轰动全世界?曹原《自然》杂志2018年年度科学人物榜首“他被称为石墨烯的驾驭者”世界顶尖学术期刊英国《自然》杂志,在近日发布2018年度科学人物,其中位于榜首的便是曹原。石墨烯超导图曹原发现了让石墨烯实现超导的方法,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就会产生神奇的超导效应。而他也成为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该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最年轻的中国学者。这开创了物理学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有望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与传输效率。《自然》十大人物的封面图片指向曹原的成果于是,他被称为石墨烯的驾驭者,让原子厚度碳片层成为超导体的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研究生。值得一提的是,他今年才22岁!学霸的开挂人生没法解释“3年读完12年课程,光靠努力可不行”曹原在很多天才眼里都是天才。他用了3年时间读完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12年课程,于2010年以高考669考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年仅14岁。有人曾问过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我只是跳过了中学里一些无趣的部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在读期间照片在中科院曾经流传一个故事:物理学院有个古怪的教授,对学生极其严格,令学生不敢选择他作为导师。而曹原不仅选了他,还只花了一个寒假就出色地完成了相关论文。在中科大学习期间还获得全校最高级别的奖学金——郭沫若学金。4年后中科大毕业,18岁直飞美国MIT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成功不是特例,尤其是我们花了多少精力在基础教育之上,而优秀的人不光只有3年就学完了,还以高分考入中科院,光靠努力可不行,天赋也很重要。天才也不是一帆风顺“失败不可怕,看你如何看待”曹原在进入MIT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的时候,有一门物理课非常想学习,但是由于微小的差距错过麻省理工的物理学研究生项目。但曹原想办法通过电气工程系加入了Jarillo-Herrero的团队来学习这一课程。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读期间照片有一次,他发现花了6个月费心解读的,看似激动人心的数据,其实只是实验装置造成的巧合。他的导师Jarillo-Herrero说:“他发现是巧合后,什么也没说,只是埋头苦干,但仍然能感受到他的不开心。”每一个对待失败的态度,都会是你未来成功的基石。前途未来一片光明“22岁的他,科研道路还很长”如今,曹原的名字已经在物理学界无人不知,全球高校都以优厚的条件来吸引他。然而当他谈起自己的未来,曹原表示自己在石墨烯上还有很多事情要做。22岁的他对得奖并无太大的欣喜。而是继续着自己对科学的探索,默默地在实验室潜心研究,期待在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曹原的天文摄影作品正如前文所说,地球上总有一群人默默地在自己专注的领域发光发热,虽然我们没法看到他们,但他们的成果影响着我们一代一代的人。我们每一个人,或者单独来看力量很微小,但是每个人若都能如同曹原一般,专注自己的领域,不断进步,国家也会越发强大。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实现自己的价值最大化,人生足矣。
2019年12月6日下午,遇到一个我们回来参加培训的校友(我们承办的培训班)。他已硕士毕业3年,借着培训班的机会回母校看看,有心回校攻读个博士学位。事实上,包含我们学校在内的不少学校已很少愿意接受在职攻读博士(如比例不超过5%),要求个人档案必须转到在读院校。而且,每年高校清退的研究生中,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是在职读研、读博的学生。之后,未到校或没心思做课题研究,荒废几年后直接被清退。在和他聊天的过程中,他也犹豫过是否需要辞职后,回校在他之前导师课题组全职读博。主要是他已成家,在企业工作收入不错,自己也非常犹豫。在他的感觉中,自己在单位没有晋升空间,想通过读博换个新的工作环境。可是,博士求职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有优势,而且想毕业真心不易。因此,我问了他一个问题:读博后,你想几年内毕业?这么问的理由在于他已工作3年,博士毕业时的年龄稍微偏大。比如,理工类专业的男博士,进入高校后得到青年基金的资助非常重要(35周岁以下)。很多高校引入的新博士年龄基本都在32岁以下,留出2-3年时间用于申报青年基金。他已工作3年,要是不能4年学制内顺利毕业,延期时间过长,找工作就会变得很艰难。他给的答复是希望3年内能破格毕业。主要是在他们课题组,之前就有类似的学生3年、3年半提前毕业的,而且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不低。之前,翟天临博士的学术不端事件后,更多的高校采用教育部的学位论文盲审平台。盲审平台的话,通常得预留2-3个月时间,漫长的等待期折磨人啊。基本上最后一个学期就是忙活论文送审、答辩、求职、整理结果撰写校论文的事情。很多博士回想起那个时间段的经历,自己都感觉“傻傻地可爱”。目前,国内高校博士学位的学制普遍在4年,少量是3年(如华南理工大学)。事实上,4年学制比3年有优势,因为第4年学制内都会有助研津贴。而且,3年内能毕业的博士比例真的非常低。以学制来说,开题、中期检查、小论文投稿接受、预答辩、大论文撰写送审、答辩都顺利的话,博士大部分是4年毕业。也就是读博士读了4年。但是,之前一份调查显示,国内博士延期率高达2/3。我之前也谈过,想必也得迈过三道坎,分别是学校、专业和导师的毕业标准。在这三个毕业标准中,通常导师的要求是最严格的,尤其是在小论文的数量上。而且,这类要求严格的导师,还不接受档次较次的期刊。宁可不投稿,或者直接不愿意署名通讯。那么,延期之后,读博的最长时间是多久呢?大部分学校的研究生手册中规定:在读博士生不管是什么原因,8年内无法取得博士学位的,就会被清退(部分学校是要求7年)。2017年,小西曾看到一个女老师留言:“毕不了业的是我老公,我跟他都是某高校教师,他考的本校的在职博士,混了8年,一篇文章没有,混到被清退的下场,也算是个奇葩了。”。是不是看到这个留言,很有感慨。事实上,这类本校教师在读博士被清退的并不少。当然,这里有他们之前读博过于容易的因素(学校鼓励本校老师校内或去名校攻读在职博士)。反过来看,这类导师(硕士学位,可遴选为硕士生导师)起码没有压榨自己的硕士生,用他们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博士毕业的支撑。也算是不容易呢!另外,优秀推免生选择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通常都是5年内博士毕业的。研二选择硕博连读的,2+3年也能毕业,无法毕业的部分学校可以转硕(答辩后拿硕士学位)。说说你身边熟悉的博士生都是几年毕业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