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同学的眼里,申请美国研究生基本上就是在不断提高GPA,不断刷新GT成绩,或者是努力寻找实习或科研进行背景提升等等。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很多项目申请而言,先修课很重要!所谓先修课prerequisite courses,就是指学生在修读更高等级教育前必须要修过与申请项目相关的一些准备课程。很多项目都会在官网上明确要求申请者具备一定的相关背景,并且要在开始申请前修完一定的先修课程。可千万不要以为学校只是说说而已,像密歇根安娜堡大学的会计项目,你很可能因为没完成学校要求的先修课内容而无法提交网申;又或是像克拉克大学的金融项目,如果未按要求完成先修课,即便你满足学校各项申请要求,在完成先修课之前也只能拿到一个Conditional offer。所以,大家可不要小看先修课!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收集整理下申请美国各个热门专业所需要的相关先修课要求,给大家的申请进行参考。1.文商科专业经济学 | 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入门 Introctory Microeconomics● 中级微观经济学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计量经济学 Econometrics金融 | Finance● 公司金融学 Corporate Finance● 投资学 Investments● 会计学 Accounting金融工程 | financial engineering● 微积分Calculus I and Calculus II● 线性代数 Linear Algebra● 微分方程 Differential Equations● 实变函数 Real Analysis● 统计学 Statistics● 概率 Probability● 财务会计 Financial Accounting● 投资 Investments● 公司财务 Corporate Finance会计 | accounting● 会计学原理Principle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会计管理原则 Principles of Managerial Accounting● 中级财务会计 Intermediate Financial Accounting商业分析 | Business Analysis● 微积分学 Calculus● 线性代数 Linear Algebra● 微分方程 Differential Equations● 概率论 Probability● 统计学 Statistics心理学 | psychology● 数学 mathematics● 统计学 Statistics● 心理学 psychology● 自然科学 Natural science市场营销 | marketing●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微积分I,II Calculus I and Calculus II● 统计学 Statistics● 营销管理 Marketing management● 财务管理 Financial Management● 金融学 Finance公共事务 | Public Affairs● 微观经济学入门Introctory Mi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统计学 Statistics2.理工科专业计算机 | computer● 高等数学Advanced mathematics● 离散数学 Discrete mathematics● 计算方法 Calculation method● 计算机基础 Computer Basics● 数据结构 Data structure● 计算机算法 Computer algorithm● C语言 C language● C++ 数学 | mathematics● 微积分学 Calculus● 线性代数 Linear Algebra● 微分方程 Differential Equations● 概率论 Probability● 统计学 Statistics电子工程 | mathematics● 计算机 Computer● 通信工程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微电子 Microelectronics生物医学 | Biomedical Science● 生物学 Biology● 临床医学 Clinical medicine● 生命科学 Life sciences● 化学 Chemistry航空航天工程 | Aerospace engineering● 物理学 Physics● 空气动力学 Aerodynamics● 航空学 Aviation那么,那些还没满足先修课要求的学生,该如何按要求完成先修课呢?一、申请学校提供补修部分学校的先修课要求不是很强硬,能够允许申请人在获得学校录取后再安排补修。也有的学校会安排申请者提前入学接受先修课的学习。但同样的,如果本科阶段没有修过任何相关的课程,也是很难让学校相信申请者具备扎实的学习基础的。二、在本科学校选修相关课程这种方式比较方便、便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学校对于跨专业选课和公选课都有一定的限制,而且还有可能影响GPA,所以一定要慎重。三、网课目前,很多美国院校都开设有在线课程,大家不管是想体验美国教育或是想提高专业背景,这都不失为一种好选择。但是,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并需和学校负责人联系进行在线申请。需要注意,某些英国院校不倾向接受网课成绩,所以大家在申请时要注意这点。以上就是关于部分热门专业先修课要求的汇总整合,如果同学们对此还有疑惑或者想了解更多关于先修课信息的话,可以自行上院校官网进行查询,或者添加文末浩海小助手,我们会有专业导师帮你答疑解惑~当然,不管是转专业申请还是在本专业继续深造,提前关注目标院校的申请要求总是没错的。先修课程不能被忽视,但同时也要注意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愿各位学子都能被梦校成功录取!「2019暑期金融课程」哥伦比亚大学最原汁原味的价值投资估值方法没有名校背景和优质实习,浙财小姐姐美国研究生申请的强势逆袭!
2007年,当24岁的翁顺砚在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学中心的实验室没日没夜地埋头苦干之时,他应该不会想到,十年后的菲律宾,会有一群异国孤儿因自己的琴声而重燃希冀。作为一名远赴重洋交换学习的学生,那时的他,生活已被各种生物学实验所填满,最艰苦的时候,连续三个月每天都要工作15-16个小时,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而比这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华人导师暴风骤雨般的谩骂攻讦。翁顺砚说,去美国交换留学的经历既是一次磨难也是一次转机,从此让他彻底看清了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也因为曾经身处困境,而对那些需要援手的人多了一丝悲悯与怜惜。07:30学了14年生物,最后竟然选择给外国孤儿拉琴?他说,爱与温暖无国界精英说(出品) 时长:07′ 30″ 星级:5.0从生物学到音乐,这条路他走了14年现任上海城市交响乐团和彩虹室内乐团的中提琴首席,同时也是自由职业的小提琴及中提琴老师,每一位听到翁顺砚这样做自我介绍的人,都会误以为他是“科班出身”的音乐人。然而,他并不是。这个能拉出动人乐曲的青年,在彻底投身音乐道路之前,已经读了整整14年的生物学。对音乐的热爱,在翁顺砚很小的时候就已生根发芽。两岁的时候他第一次接触到电子琴,四岁的时候开始学小提琴,不过这些,都只是“自己弹着玩”,还并没有纳入正式的人生规划。在翁顺砚填报高考志愿那会儿,刚好赶上了克隆羊多莉的横空出世,这只寿命不算太长的绵羊,标志的是生物技术史上的重大飞跃。于1996年7月5日诞生的克隆羊多莉(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那正是生物学吹得很热的时候,人人都在谈论克隆羊。好像选了生物,前途就会一片光明。” 在亲友的指导和劝解下,本来对音乐学院指挥系有些“想法”的翁顺砚还是听话地报考了上海交通大学的生物学专业,并被顺利录取,从此开始了“在一条道上走到底”的生物学求学生涯。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翁顺砚在生物学这条路上走了整整14年,其实他早已察觉,人人都看好的热门专业,却未必适合自己。翁顺砚觉得,自己的思维属于跳跃而发散的类型,相比较而言更加适合读文科,在实验室里日复一日地进行严谨的科学研究,并不是一个能够让自己打心眼儿里感到喜悦的选择。既然早就发觉自己并非那么喜爱生物,为何不早早转换人生道路?何必苦苦撑着不放手?面对这样的疑问,翁顺砚却有着自己的坚持和信念——也许把这条道路走完,也许拿到了这个专业的最高学位,他终有一天会发现生物的迷人之处,真心地爱上这门学科。不肯轻易认输的他,愿意坦然地接受这场考验。然而,人生总是不如我们想像的那样顺遂,有时连“一条路走到底”都可能仅仅是一种幻想。果然,在翁顺砚前往美国留学交换的那一年,无情的磨难与锤炼就让他认清了现实。在美国遭遇打击,也收获温情与惊喜在翁顺砚读到硕士研究生二年级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能够跟着自己导师的一位朋友——一个来自美国大学的华人教授,前往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学中心进行交换学习。说是“交换”,实际上是协助教授在实验室内进行各种生物学实验,并按照要求完成研究工作。翁顺砚在美国交换学习时的实验室(图片由翁顺砚提供)按照翁顺砚的描述,他很不幸地遇上了一位极为严苛的华人教授,在强度极高的实验室工作下,教授不断地给他这个硕士都没毕业的学生分配一些“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翁顺砚还清晰地记得,某天教授要求他独自完成一个实验,并且不允许他在网上搜集资料或求助同在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他看了一下实验的细节——完全是没有学过的“超纲内容”。在众人同情的目光下,他唯有硬着头皮往下做,结果当然是一塌糊涂。教授见状,并未耐心地对他进行指导,而是扯着嗓子开始谩骂。翁顺砚在美国交换学习时的实验室(图片由翁顺砚提供)在突如其来的“愚蠢”、“像猪一样笨”的羞辱下,翁顺砚懵了,他未曾想过这些充满攻击性的词汇会出自一个备受尊敬的大学教授之口。他很想解释,可对方却不给他开口的机会。翁顺砚和在美国交换学习时的同学们在一块儿(图片由翁顺砚提供)后来,翁顺砚才慢慢明白,原来实验室里的同学们早就习惯了这位华人导师的做派,对于他动辄拍桌辱骂的行为,也早就见怪不怪。《世界华人周刊》曾报道过这样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不少拥有着完美学历背景、不菲收入和光鲜亮丽头衔的海外高校导师,在留学生们心目中其实是噩梦一般的存在。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压榨学生、出言辱骂乃至恐吓威胁,是这些导师的一贯作风。生活在他们阴影下的学生,有不少抑郁成疾,甚至选择了自杀身亡的绝路。去年10月在金门大桥自杀身亡的中国留学生唐晓琳,在美国读博士已经读到了第七个年头。然而,据唐晓琳生前密友透露,她最终走上绝路,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因为“导师对她不好”。去年10月在美国自杀身亡的中国留学生唐晓琳(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当然,我们不能够否认海外高校中肯定存在着许多关心学生、受人爱戴的优秀导师,但翁顺砚这一年来遭遇“奇葩”导师的经历,已让他对生物学这个原本就不够热爱的学科丧失了激情。在被不喜欢的专业和不友好的导师逼到走投无路的时候,他会选择去辛辛那提大学交响乐团的排练厅拉琴,用音乐来抚慰自己受伤无助的心灵,也就在那里,他遇见了如同亲人一般的美国挚友,收获了跨越国界的情谊。翁顺砚和查尔斯、萨莉夫妇合影(图片由翁顺砚提供)查尔斯和萨莉夫妇俩,一个是大提琴家,一个是大管演奏家。对音乐同样的热爱让他们和翁顺砚这个中国小伙子慢慢走到了一起。当他们知道翁顺砚在实验室的遭遇,对这位异国他乡来到美国生活的年轻人感到心疼不已。查尔斯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他那样做是违法的!我很想帮助你,孩子,但我无能为力。”翁顺砚和夫妇俩一起演奏乐曲(图片由翁顺砚提供)不管怎么说,夫妇俩的存在还是让翁顺砚感到一丝家的温暖。他们也把翁顺砚当成儿子一般来对待,邀请他来做客、聚餐、合奏音乐……每当在实验室受委屈的时候,他也会来到查尔斯和萨莉身旁,向他们倾诉心中的郁闷不快。“如果没有他们时时拉我一把,我在美国的情况可能会更糟。” 翁顺砚回忆道,“很感谢他们,是他们让我知道,其实善良不分国界。”翁顺砚在查尔斯、萨莉夫妇家做客(图片由翁顺砚提供)音乐的力量,就是能让人们的眼睛闪光完成一年交换学习后的翁顺砚,由于回国后的读博经历也十分不顺,最终,他还是决定彻底放弃生物学,而开始把音乐当作全职的事业。而他第一次接触公益,就是在上海城市交响乐团2009年的一次天使知音沙龙上——那是一个专门为自闭症患儿和他们的家庭组织的慈善公益平台,在那里,乐团演奏者会为自闭症孩子奏响乐曲,或是带着他们学习演奏,希望能够让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感到一丝温暖与快乐。在这个过程中,一位母亲的眼神让他触动。天使知音沙龙中的一位自闭症儿童母亲(图片由翁顺砚提供)当这位母亲看到自己患有自闭症的孩子,终于因美妙的乐曲而有了一些反应,甚至开始与外界的互动,她的眼神中写满了心酸和惊喜。那个眼神让翁顺砚开始思考,当他自己身处磨难与困境之时,音乐曾是他的良药。那么对于那些同样面临绝望的人们,音乐意味着什么?在更多的慈善尝试和公益实践中,他最终找到了答案——“音乐,能够让人们的眼睛闪光”。自此,翁顺砚成了公益活动的“常客”。山村贫困儿童、自闭症患儿、医院里的孩子……他试着用一首首乐曲为他们送去希望与感动。2013年,在为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病患儿童演奏的活动中,他遇见了来自异国的一位朋友——日本钢琴家广濑清隆。这位年逾半百却至今独身的日本友人,也同样致力于用音乐的方式来做公益,用琴声来抚慰那些受伤的心灵。翁顺砚的日本友人广濑清隆(图片由翁顺砚提供)音乐上的交流和志向上的共鸣,让翁顺砚和广濑清隆彼此欣赏与信任,也正是通过广濑清隆,翁顺砚第一次知道了位于菲律宾宿务的一所孤儿院,知道了那里的孩子境况并不好过。40多个男孩,要共用一个卫生间和淋浴头,床上连床板都没有,只有几根铁丝杆,晚上睡觉就直接睡在铁丝上,更别说去好好上学念书…在听说菲律宾孤儿之时,翁顺砚的母亲刚刚逝世不久,至亲骤然辞世的打击让他陷入了痛苦与悲伤,也让他对“孤儿”这个词充满了感同身受的同情。几乎是在一刹那,翁顺砚下定了决心——不管用什么方式,一定要去帮这些孩子。2016年3月,当他筹划着和广濑清隆同赴菲律宾看望孤儿的行程,恰好又赶上了中、日、菲三国领土争端闹得最凶的时候。在一些人看来,此时出国去做这样一件事,完全就是“和一个敌国的人去帮另一个敌国的人”。对于翁顺砚的父亲来说,妻子刚刚去世,儿子就要离开上海去菲律宾,他的内心也有些无法接受。面对旁人的质疑和亲人的不解,深信“善良不分国界”的翁顺砚,还是毅然进行了这段旅程。当他和广濑清隆出现在孤儿院里,为他们拉琴、送去礼物、带他们玩耍游戏,这些从来没亲眼见过小提琴的孩子沸腾了,有些甚至流下了眼泪。在他们的人生中,第一次听到这么美妙的音乐,第一次被这么多爱与温暖缠绕。翁顺砚、广濑清隆和孤儿院的孩子们互动(图片由翁顺砚提供)其中有些孩子主动找到他们,羞涩地询问“你是否可以做我的爸爸”,在这些孩子的生命中父母的身影一直缺失,可翁顺砚和广濑清隆的出现却让他们感受到了亲人一般的温馨亲切。“那种感觉真的是……你没有去到现场,就没办法体会到那样的感动。” 翁顺砚微笑着回忆道。翁顺砚在给孤儿院的孩子们拉琴(图片由翁顺砚提供)从2016年3月到2017年11月,翁顺砚已经进行了四次菲律宾之旅,去看望和陪伴那些孩子,或是给他们演奏,或是教他们拉琴。在看到他带回来的照片和视频之后,原先有过疑惑的人们也慢慢开始理解这份跨越国界的关怀与爱。而翁顺砚也表示,不管旁人如何看待,自己都会努力将这个慈善之旅进行下去,和孩子们之间来之不易的情谊,也是他最珍惜的东西。翁顺砚和孤儿院孩子们的合影(图片由翁顺砚提供)有人说只有体会过磨难与困境的人才会对他人遭受的苦难更加感同身受也会更加珍惜生命中一点一滴的善意而爱与音乐这样美好的事物原本就是超越国界和种族的东西这个颠不破的真理翁顺砚已然用亲身经历证明版权归精英说所有
引言作为获得诺贝尔奖的首位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可谓家喻户晓,她为人类生命健康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众所周知,屠呦呦和其团队所发现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可以有效降疟疾患者死亡率,挽救全球数上百万人的生命。实际上,屠呦呦能有今天的成就,虽然离不开自己的勤奋刻苦,但也离不开祖国对她的悉心培养。众所周知,国家每年都会花费大量资源和精力培养像屠呦呦这样的高等技术人才,当中极大部分人都成为自己行业的翘楚,很多人也在学成后,以自己的丰硕成果来回报祖国。然而,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其自身的想法也不尽相同,我国就曾出现过一位在国家大力培养下诞生的高等人才,最终却移民美国,为美国不辞辛劳地做着贡献的事。▲屠呦呦颁奖近照01她叫庄小威,1972年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如今,庄小威是世界上知名生物物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是在世界生物科学研究方面鼎鼎有名的人才,她所拥有的研究成果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作为一名顶尖科学家,庄小威自小就拥有和常人不太一样的生活。她的父亲庄礼贤、母亲朱仁芝均是中科大教授,出身这样的知识分子家庭,庄小威拥有优异的学习氛围与基础。庄小威自小天资聪颖,在父母的循循善诱下,她的学习成绩十分优良。▲中科大少年班学院近照5岁时,庄小威直接就读于中科大附小二年级,初中她就获得全国中学生数理化比赛第一名的傲人成绩。庄小威本身天赋异禀,学习也十分刻苦,又有家庭环境的熏陶,15岁时她便以高分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在大学期间,庄小威依然孜孜不倦地学习,取得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等四门力学课程的满分。有如此优异成绩的人才,国家自然重点关注,时刻关心庄小威的学习进程。1991年,临近毕业时,国家将她送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留学。▲庄小威毕业照值得一提的是,她在伯克利分校的导师是一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名叫沈元壤。在学校里,庄小威的成绩依然名列前茅,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在伯克利分校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庄小威又前往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这里的导师,也是一位华裔物理学家,名为朱棣文。在斯坦福大学期间,庄小威开始化学与生物学科的交叉研究,这给日后她璀璨的成就奠定坚实的基础。▲哈佛大学近照02令人遗憾的是,在美留学多年的庄小威,为了自己更好的职业前景,竟然选择在星条旗下宣誓,正式加入美国国籍,她就这样忘记了深深哺育她的祖国,寒了太多同胞的心。2001年,庄小威受聘于哈佛大学,在这里开始了她的任教生涯。2003年,庄小威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成为第一位获此荣誉的华人女科学家,而这一年,她不过31岁 。自此之后,庄小威声名鹊起,逐渐在世界生物科学研究领域崭露头角。▲庄小威发表学术演讲2006年,庄小威正式担任哈佛大学化学与物理双学科教授,并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立生物物理实验室。2012年,庄小威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并在三年后发明了基于单分子荧光检测的超高分辨率成像方法。对于庄小威为他国做贡献的行为,许多国人深深为之不齿,认为深受祖国培养的她,和“白眼狼”没什么两样。结语不过常言道“良禽择木而栖”,这是个人的自由选择权利,我们不应过多的道德绑架,但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我国的科研环境以及各方面待遇与美国相比确实尚存差距。不过,压力便是动力,我们通过这件事可以吸取教训和经验,将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如此一来,中国自然可以真正地立足于世界之巅,更加能吸引世界人才。参考资料:《无冕之王——庄小威》
高考热门专业中有这样一个专业,有时候叫做生物科学、有时候叫做生命科学。他们是一样的专业还是不一样?实际上,生物科学又称生命科学,他们是一样的,具体地说,他们就是研究生命的自然科学。生物科学(又称生命科学)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和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生在本专业学习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两个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进而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当然、这是我们的理想。本科就读本专业,无论哪所大学,专业一致的前提下课程设置大同小异。一般说来其专业课包括了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普通生态学、植物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等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则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学、生物统计学、发育生物学、生物技术概论、生物化学等。为什么选择生命科学专业呢?首先是个高大上的说法,因为这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生物规律的科学。我们可以通过探索自然界生物生老病死的规律,研究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来保证我们人类可持续发展。我的志向就是服务全人类啊!远大的理想要标配的高校一定是顶尖的学府。在2018本科生物科学专业排行榜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雄居排行榜榜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紧随其后,并列第三名。2019年我们选择生物科学专业填报高考志愿,就从这五所高校选择吧!因为这门学科与医学、化学、甚至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都有交集,同时也是临床医学等专业的理论基础。所以报考前你要综合考虑自己的数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成绩和兴趣哦!动物如何进化成现在的形态?植物光合作用的机理如何?癌症的致病原理是什么?大到整个自然界所有生物的生长发育、发展及绝灭,小到细胞结构内部的生命现象,都是生物科学研究的内容。生物科学专业研究对象由生物科学家根据生物的发展历史、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将生物分为若干界。当前比较通行的是美国R.H.惠特克于1969年提出的5界系统。和中国生物科学家陈世骧于1979年提出6界系统。生物科学是一门实践与理论并重的学科,既要写论文,也要做实验。对于生科学生来说,穿白大褂泡实验室是日常,戴着护目镜,手举试管像厨子一样往试管里加试剂,活体解剖也是常事。自然科学实验往往面对着许多变量,并且周期非常长,一个疏忽还可能要推倒重来,坚持下去依靠的是细心与耐心。生物学很深奥,范围广、前景广阔。人类在生物学研究上包罗万象,看你要从哪方面研究。动物、植物、医药至森林、草原、海洋都缺不了生物学理论和成果的支撑。在面对气候、环境不断恶化的世界,在人类不断面临新的疫病威胁的今天,生物学将会帮助人类克服自身面临的很多困难。当然,对个人来说,则要看你的志向。你是否愿意在生物学领域研究发展?“疯了老陈”,用内容影响世界!
「Karius」官网据外媒报道,近日,美国生命科学初创公司「Karius」完成了 1.65 亿美元的 B 轮融资,此轮融资由软银旗下“愿景基金2期”领投,General Catalyst、HBM、Khosla Ventures 和 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参投。2017 年 9 月,「Karius」曾宣布完成了 50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Karius」的首席执行官 Mickey Kertesz 表示,「Karius」最擅长的就是在大型病毒传染病爆发之前,识别出这些有危害的新型微生物。「Karius」是一家生命科学公司,成立于 2014 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公司通过创新性地使用下一代测序技术,分析微生物无细胞 DNA,利用基因组学和数据转化,进行传染病诊断。事实上,液体活检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癌症治疗中,它通过在血液中,检测癌细胞微量遗传物质,来判断哪种疗法最适合患者。「Karius」将相同的原理应用于对血液中病原体进行检测,公司开发使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的硬件和软件,来识别血液样本中存在的遗传物质。「Karius」官网「Karius」表示,感染人体的微生物会在血液中留下微量的 DNA,即微生物无细胞 DNA(mcfDNA)。美国已经有 100 多家医院在使用该公司的技术,用于测量细菌、DNA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1000 多种临床相关样品的无细胞 DNA,检测结果会显示病原体的数量类型,使医生能够快速诊断感染原因,为患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治疗。「Karius」通过数字化血液样本中的微生物信息来完成检测任务,并使用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来识别微生物特征。「Karius」使用公共数据库,其中记录了超过 30 万种病原体。如果公司无法识别用户的病原体类型,就会为用户创建一个标识符。SoftBank Investment Advisers 的高级执行合伙人 Deep Nishar 表示,传染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Karius」的创新性 mcfDNA 技术,可以准确诊断其他现有技术无法判定的患者感染原因。「Karius」会利用新一轮融资的资金,将其测试技术快速商用,并希望利用新的资金,不断开发新的技术,扩展产品规模。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美国“侨报纽约网”10月17日报道,美国长岛市合作伙伴机构(Long Island City Partnership)16日发布一项名为“长岛市生命科学可行性研究”的报告称,综合各项因素显示,长岛市将成为美国下一个生命科学产业中心。据美媒报道,这项研究报告详细分析了美国其他3个生命科学中心,对当地经济和工作岗位的影响,建议长岛市大力创造适应生命科学发展的基础条件。生命科学领域包括生物技术、药物制作、 生物医学、生命系统技术、营养技术、药妆、食品加工、环境科学和生物医疗设备。纽约市政府经济发展局(New York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Corporation)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帕切特(James Patchett)说:“这不仅是医疗技术的发展,还能带来更多的工作岗位。”长岛市合作伙伴机构主席吕斯斯基(Elizabeth Lusskin)说:“长岛市能给生命科学公司发展所需要的条件,比如说市场需要等因素。”报告指出,长岛市将成为美国未来生命科学的中心,拥有可负担的房租、便捷的交通和富有的社区,众多的有利因素将会吸引生命科学领域的投资和公司发展。帕切特说:“长岛市邻近曼哈顿东边的医疗研究中心,还靠近罗斯福岛,而康奈尔技术创新学院就在罗斯福岛上,还能很快到达拉瓜迪亚机场和JFK机场,非常便捷。”长岛市拥有800万英尺的办公空间,是纽约市最大的商业中心。皇后区居民都知道,长岛市是美国发展最快速的社区,2010年至2017年期间,长岛市新建了1.2万间公寓,长岛市的天际线很像曼哈顿下城的金融中心,与十年前的长岛市完全不一样。(实习编辑:周思敏 审核:谭利娅)
当前,全球各国都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抗疫”挑战,人类翘首以盼疫苗研发的实质结果,生命科学领域创业机遇,可以说是“危”与“机”并存。在下滑的经济形势下,创业公司面临严峻的现金压力,投资人出手亦更加谨慎,生命科学领域企业是否也是如此?这个领域的创业者需要具备哪些特质?近几年在生命科学领域每年都有新的技术突破,投资人眼中未来 3-5 年最有潜力的细分领域都有哪些呢?带着这些问题,DeepTech 采访了几位“《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生命科学创业大赛”的投资人评委:中经合集团合伙人林壮生,济峰资本创始合伙人余征坤,弘晖资本创始人&CEO 王晖,希望他们的观点可以给生命科学领域的创业者一些启发和思考。同时,我们今天还正式公布目前“首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生命科学创业大赛”的 28 位重磅评委名单,感谢他们对大赛的鼎力支持!欢迎符合参赛要求的企业积极报名参赛(*新增评委名单及大赛参选方式,见下文)Q:由于疫情原因,很多投资人都在警示今年企业融资情况会不太好,投资人出手会更加谨慎。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生命科学领域的项目来说会有不同吗?【济峰资本 余征坤】生命科学领域的项目受疫情影响有正面受益的,也有负面受影响的。但受负面影响的多数都是短期的影响为主,疫情结束后大部分被推迟的医疗诉求依然会发生。比如一些患者需要做非紧急的骨科手术和放心脏支架的,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医院都不能正常门诊和运营,可能一季度的手术会延迟到二季度或三季度去做,但该做的还是会去做。所以大部分医疗相关企业一季度业绩可能会受影响,但全年看影响不大。而另一方面,会有很多的公司会有正面的影响,比如口罩、手套、防护服、诊断试剂、相关药品、相关的医疗设备、消毒产品、和体温检测设备等领域的公司明显受益,有的企业产能供不应求,一季度和全年业绩都会大幅增加。而且有的卫生习惯或医疗习惯一旦养成,对部分产品的需求会长期存在,并不会随着疫情的结束而消失。更长期看,远程医疗和医疗体系的信息化建设也会持续长期的受益,这是国家建立公共卫生安全体系的基础。【中经合集团 林壮生】当前的一级市场下滑,肯定会影响生命科学领域的初创公司,但这不仅是由于疫情导致的。(实际上,疫情有助于提高资本对生命科学行业的兴趣和认知)而更多是由于过去 5 年,热钱流入了创投市场,而现在只不过是经历了一次正常化的调整。虽然生命科学领域也不能幸免于资本下滑,但前景确实比其他领域要好。因为有固定的临床和法规的指标、更明确的里程碑、也有最终的战略投资方作为买家。例如,在积极寻求收购的大型跨国制药公司。【弘晖资本 王晖】今年大环境确实带来了很多挑战,但是,医疗领域却是非常“抗跌”的。比如通过股票来看,大盘如果整体下跌 30%,你会看到医疗相关领域跌幅只有 10% 左右。一旦金融危机来的时候,各种资产下滑、财务缩水,很多东西变得可有可无,但是“医疗健康”领域却是“刚需”。Q:您认为生命科学领域的投资,与其他领域相比有哪些显著的特点?【济峰资本 余征坤】首先是专业性强,壁垒高。生命科学领域投资,涉及临床知识、药品知识、生物知识等多个专业的领域,缺少相关的专业基础和工作背景,会很难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市场、及竞争格局的情况。其次是投资周期长。医疗领域的产品多数都要经过较长的产品研发周期,还需要临床试验及行政审批等程序,产品上市后还有教育医生和患者的过程,有的还要等多年时间进入医保才能上量。所以,我们济峰资本就主要选择成长期阶段的项目进行投资,这样回报周期和流动性都会好一些。同时成长期的医疗领域公司相对比较稳健,在经济周期下行的阶段也有很好的抗风险能力。【中经合集团 林壮生】生命科学相对于其他行业的投资来说,具有明显的优势。因为它有清晰明确、财力雄厚的战略买家和硬核的技术指标参照,可以达到明确的价值拐点。此外,生命科学行业将享有的人口红利(老龄化人口),可对比二十年前的互联网行业。【弘晖资本 王晖】国家必然会向创新推进,变成“中国创造”,而不仅仅是“中国制造”。那么,不少公司和人就会被淘汰,因为他们适应于之前的模式,对于投资机构而言,挑战更大,我们必须要站在更高的水平来看待投资,简单的过去了,剩下的比较难的。我们身处变化中,主要是宏观方面的变化,比如全球大环境变化剧烈、国家转型推动等等,大家都没经历过这样“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因此需要试错与调整。Q:您认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创业者,最需要具备的特质有哪些?眼下,针对中早期的生命科学领域创业团队,如果让您给一条忠告,您会给什么?为什么?【中经合集团 林壮生】需要胆大心细, 不能天马行空,只挑最大最难的病症来攻克。因为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创业,科技、科学基础只占了成功概率 1/3 的因素比重, 另外两个各 1/3 的因素比重在于:遵循法规的临床设计和融资能力。要想使成功的概率增大,就得三项全能的创业者才行。创始人在创业过程中,别心存侥幸。 不能抱着先起步做做看,边试边看的心理。 一定要把几期资金需求预算做的精细 (milestone-driven)、保守且严苛。 得有把握把 lead asset 推进到 proof of concept (POC), 可自我造血的阶段,才能开始创业。【济峰资本 余征坤】团队中要有既懂科学又懂管理运营的人。懂科学意味着公司的产品能领先,能开发出好的产品。但公司的经营与学校和研究院所的研发不同,光有好的产品未必能成为一个好的公司。我们见过不少学术型的人才创业但因为团队的融合,市场意识的薄弱,及运营的问题而最终失败。所以,团队中要有好的科学家,同时也要有好的经营管理团队,这样的组合成功率会高很多。此外,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要能解决临床未被满足的刚需;同时并了解竞争对手情况,避免陷入过度竞争的陷阱。“临床未被满足的刚需”是指:现有的产品不能很好的解决某个临床的问题,那么此时谁的产品能解决临床问题,或者更加高效简便的解决问题,谁就能赢得市场。同时,不能闭门造车而忽略了竞争对手都在做什么,进展到什么阶段了。中国有很多“几十个公司同时开发某一个产品或类似产品”的例子,这时如果你的产品没有重大的区别,或者在研发进展上有领先优势,等产品上市时这个市场已经是红海了。【弘晖资本 王晖】如果我以创业者的身份能给建议的话那就是:作为一个创业者没有人能真正管你,没人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你要是对股东负责,对团队负责,对社会负责。其他人也会给一些建议,但在我看来都是不关键的,关键是创始人还是需要不断反思与打磨,有时甚至比较痛苦,全靠自己。Q:未来 3-5 年内,您认为在中国市场中,最有潜力的生命科学投资细分领域有哪些?为什么?【中经合集团 林壮生】一个是“基因编辑疗法”。因为中国遗传性疾病基数大,这项技术在某些相对病理清晰的遗传性疾病可以做到早期干预,却又降低风险。再一个是“计算机辅助药物筛选” 。 因为它一是能大幅度降低新药研发成本,做到“进口替代”;二是中国当下具备全球顶尖的计算机、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人才,这点绝不亚于美国。【济峰资本 余征坤】生命科学领域的投资机会很多。临床实践的进步、技术的创新,甚至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都会带来新的行业机会。第一个比较看好领域是“国产占比偏低的设备与耗材”。随着国产产品性价比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家对自主可控的扶持鼓励政策,能对进口产品替代的有关设备与耗材会面临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在此次疫情之后,国家也多次提到要加强医疗装备的发展。第二个比较看好的领域是“创新药和疫苗领域”。国内新药总体研发实力虽然与有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差距。但我们要看到国内越来越多的新药研发人才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政府扶持以及市场化的资金投入。中国有着庞大的人口及病患人数,在临床试验患者获得性等方面相比发达国家还有些优势。第三个比较看好“基因检测相关的产品与服务”。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很多疾病产生的本质原因、发展的机理及治疗机理都还不是很清楚。但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早筛、诊断、治疗过程的监控,以及对细菌病毒等感染疾病的检测都需要用到基因检测技术。本次“生命科学创业大赛”目前已获得了近 30 位产业巨头代表、顶级学术专家、专注生命科学投资的专业资本大咖的共同鼎力支持,评委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梁颕宇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梁颕宇女士是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并领导启明创投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梁颕宇女士投资了多个知名项目并担任董事,包括甘李药业、再鼎医药(NASDAQ:ZLAB)、启明医疗(02500.HK)、诺尔康、缔脉生物医药、康希诺生物(06185.HK)、诺辉健康、和瑞基因及 Insilico Medicine 等。加入启明创投前,梁颕宇女士是生原控股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她曾担任美国风险投资机构 PacRim 投资合伙人,在职业生涯早期,她服务于风险投资机构 Softbank/Mobius。梁颕宇女士拥有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康奈尔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邓 锋北极光创投创始人 董事总经理邓锋先生于 2005 年创立北极光创投,在风险投资、计算机、通讯和数据网络产业有超过 20 年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邓锋于 1997 年发起创立了网屏技术公司(NetScreen),该公司于 2001 年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后于 2004 年被瞻博网络(Juniper Networks)以 42 亿美元收购。邓锋带领的北极光目前主导管理 5 支美元基金和 5 支人民币基金,管理资产逾三百亿人民币,在 TMT,医疗健康,先进科技领域投资逾三百家企业。邓锋先生直接负责投资及投后管理的部分公司包括:中科创达,宏杉科技,美团网,百合网,蓝港互动,中文在线,兆易创新,华大基因,腾讯音乐,燃石医学,山石网科,展讯通信,中信医药,艾诺威科技等。王 丹强生亚太创新中心负责人王丹,强生亚太创新中心负责人,主要负责管理公司所有三个部门的共同投资组合,扩展其创新生态系统的外部网络,发展合作伙伴关系。Dan 在生命科学领域拥有超过 20 年的经验。在加入强生创新之前,曾与 Becton Dickinson,e-Capital Corporation,Express Scripts 和强生公司合作,领导本地及全球研发、医疗事务部及临床研究团队。此外,她还专注于医疗保健领域的新产品和业务创新。Dan 拥有北京大学的医学博士和硕士学位,并获得了美国埃默里大学戈伊苏埃塔商学院( Goizueta Business School)的 MBA 学位,以及该校罗林斯公共卫生学院(Rollins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公共卫生硕士学位。孙正洁 默克中国创新中心董事总经理默克中国战略及转型副总裁孙正洁女士现任默克中国创新中心董事总经理、默克中国战略及转型副总裁,领导集团的战略 规划以及默克在中国的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孙女士是默克集团战略及转型部全球领导团队成员、 默克中国管理委员会成员,并担任默克中国数字化委员会主席。孙正洁女士于 2009 年加入默克,并在传播、销售、市场、战略和业务拓展等多个领域任职。 她既有在中国和美国等战略市场的工作经验,也曾在全球肿瘤业务部工作。孙女士于 2013 年 前担任默克中国生物医药管理层成员,之后被派驻到美国工作,历任多个职位,包括全球肿瘤商业总监一职,为默克的首个免疫肿瘤药物做全球的上市准备。加入默克之前,孙正洁女士在中国和法国拥有超过八年的市场公关咨询经验,曾服务于 IPG 和 WPP 集团的包括医疗、科技、化工和金融等多个领域的财富 500 强客户。孙正洁女士拥有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硕士学位。她翻译出版了两本心理管理类书籍,是麻省理工上海校友会的理事和百华协会会员。她在创新、 数字化和女性领导力领域积极发声,并任多个孵化器、加速器和其他机构或项目的导师和评委。田 宏优时比全球数字及器械创新负责人田宏先生负责探寻、孵化数字化及创新器械技术,形成与创新药物相结合的解决方案,服务神经、免疫及骨科患者。致力于科技与业务创新改善患者生活,从事健康行业创新业务十五年。加入优时比之前,曾任微医集团商保业务总经理、战略合作总经理,阿斯利康多渠道市场总监、信息管理部门负责人,GE 信息管理领导管理培训生等职。王 晖弘晖资本 创始人 CEO王晖先生现任弘晖资本创始人&CEO,并在清华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曾任鼎晖创投高级合伙人、投资委员会委员。王晖先生前后积累了近 20 年的国内外的医疗卫生行业经验和投资经验。在加入鼎晖之前,曾就职于美国 Avenue Capital 和 Lehman Brother 伦敦分行,并且曾在美国 Becton Dickinson 医疗集团全球总部任收购部高级经理。王晖先生于 2014 年 6 月创立弘晖资本,目前管理 6 支人民币/美金双币基金,总规模超过等值人民币 100 亿元,主投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药明康德(603259)、鱼跃医疗(002223)、药明生物(02269)、迈瑞医疗(300760)、康龙化成(300759)、博瑞医药(688166)、合全药业(832159)。李宇辉 磐霖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董事长2010 年初,李宇辉先生创办磐霖资本,现为磐霖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董事长。李宇辉先生有着超 20 年的专业投资经验。本着“投资中国创新新生力量,助力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使命感,李宇辉先生带领磐霖资本围绕“科技创新引领消费升级”的投资主题,专注于企业级服务、创新消费、医疗健康(重大疾病新药研发 、高端医疗器械及第三方检验服务)三大领域进行成长期私募股权投资,取得优秀的投资业绩。作为项目直接负责人,李宇辉先生投出 7 家在 A 股上市的成长期企业,探路者(300005)、东方时尚(603377)、盛世骄阳(被皇氏集团002329收购)、高能环境(603588)、凯普生物(300639)、康泰生物(300601)等;同时,作为项目直接负责人,李宇辉先生先后投出了屏芯科技、衣二三、音磅、爱啃萝卜机器人、瑞博生物等早期项目,其中屏芯科技被美团点评全资收购,衣二三被阿里部分收购。在创立磐霖资本前,李宇辉先生先后在前君安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等国内一线投行工作超 10 年,具有资深的投行专业服务和管理经验。在这之前,李宇辉先生拥有三年在大型国有企业从事 CAD 技术开发的经历。李宇辉先生先后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清华大学,拥有工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学位,并持有清华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林 亮礼来亚洲基金合伙人2011 年加入礼来亚洲基金,主导了康希诺生物等多个项目的投资,涉及疫苗、化学药、抗体药和 IVD 多个细分领域。 此前他先后在三九医药创建了战略规划部并领导公司战略规划与业务拓展,在默克-雪兰诺(中国)负责核心产品的市场营销,在葛兰素史克(中国)从事企业收购兼并以及产品的引进和对外授权。拥有中国药科大学化学制药学士学位和药物化学硕士学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MBA 学位及执业药师资格。刘陈立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定量工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合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亚洲合成生物学协会执委,深圳市合成生物学协会会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ACS Synthetic Biology》和《Quantitative Biology》杂志编委,香港大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荣获“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创新突破奖”、“香港青年科学家奖”、“李嘉诚奖”、“深圳十大好青年”等奖项。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PNAS》、《Microbiome》、《ACS Synth Biol》、《Biomaterials》等国际专业期刊。实验室研究兴趣包括:1)利用合成基因线路和空间进化等关键技术方法,跨尺度研究生物体系“有序性”形成原理;2)利用合成生物技术,构建恶性实体瘤靶向细菌,发展合成细菌治疗实体瘤的理论和实用方法。陈 杰元生创投创始合伙人陈杰( Jacky Chen), 元生创投创始合伙人,元生创投旗下目前管理人民币及美元基金规模合计近 50 亿人民币。基金专注于生命科学领域,投资对象为极具潜力的生物科技、新药研发、医疗器械及医疗健康服务类公司,自 2013 年成立以来已投资 70 余家生物医药领域企业,完成多个项目的并购退出、IPO 退出,给基金实现了丰厚的回报。陈杰在跨国医疗企业和医药投资领域有 20 年的工作经历,具有丰富的本土人脉和经验,又兼具国际化背景。先后任职于开投基金,德福资本,美国泰山投资。陈先生还拥有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和中山大学本科学士学位。陈杰先生过往投资案例:亚盛医药(6855.HK)、复宏汉霖(2696.HK)、博瑞生物(688166)、康立明、开拓药业、派格生物、正雅齿科、纳微、博奥晶典、英诺特、遂真生物、亚辉龙生物、艾力斯医药、爱科百发、凯因科技、景峰医药(000908)、华大基因(300676)、康宁医院(2120.HK)等。胡晓芳元禾原点基金合伙人胡晓芳博士,现任元禾原点基金合伙人,负责医疗健康行业投资业务。胡博士有二十多年的生物医学研究及投资经验。在加入元禾原点之前,胡博士任辰德资本董事总经理、天士力资本华金锦天基金的董事总经理。在进入产业和投资界之前,胡博士是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和 Med-X 研究院的教授,负责组建上海交通大学的蛋白组学平台,从事肿瘤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胡博士获得南京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学士和硕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生物物理专业博士学位、并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接受肿瘤生物学的博士后训练。赵瑞林辰德资本合伙人赵瑞林先生现任辰德资本合伙人。在加入辰德资本之前,赵瑞林博士于 2014 年加入 Illumina,担任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负责制定和实施 Illumina 在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销售、售后支持和市场的总体战略。Illumina 大中华地区在此期间成长为全球第二大以及第一战略重要的市场。此前,赵瑞林曾在 Life Technologies (后被 Thermo Fisher 兼并) 担任多个管理岗位。他还曾经在微创医疗担任商务拓展副总裁以及外周血管事业部的总经理。之前,他还在美国的强生(Johnson & Johnson)负责神经系列产品的研发。赵瑞林在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联合办学的健康科学与技术系获得医学工程学和医学物理的博士学位,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麻省理工获得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以及在西安交通大学获得生物医学工程学士学位。余征坤 济峰资本创始合伙人余征坤先生专注于医疗大健康领域的投资。在创立济峰资本之前,2005 年 1 月加入 IDG 资本,曾任 IDG 资本合伙人。余征坤曾主导参与多个项目的投资,包括康辉医疗(纽交所上市后被美敦力收购)、中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NASDAQ: CBPO)、九安医疗(SZ 002432)、双成药业(SZ: 002693)、瑞慈医疗 (HK: 01526)英科医疗(SZ:300677)、 平安好医生(HK:01833)、上药云健康、傲锐东源、嘉思特、博恩登特、翔宇医疗和诺思格等。Simone Schuerle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助理教授Simone Schuerle 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助理教授,是 Responsive Biomedical System Lab 的负责人,专注于治疗癌症的微型及纳米系统技术,旨在解决医学领域的一系列挑战性问题。在此之前,她在麻省理工学院参与了利用微型机器人帮助药物输送纳米粒子直接进入肿瘤或其他疾病部位的研究(2014-2017),曾获多个奖项和奖学金,鉴于她对社会做出的科学贡献,世界经济论坛授予她“青年科学家”的荣誉称号。同时,Simone 还是微型机器人公司 MagnebotiX 的联合创始人。林壮生 美国中经合集团合伙人林壮生先生是中经合集团合伙人。负责北京、旧金山和台北三个办公室的医疗健康投资业务。林先生拥有超过 13 年的华尔街经验, 专注于伦敦和香港地区的投资银行,对冲基金以及全球资产管理。在加入中经合之前,林先生曾是 Marshall Wace(伦敦)和 Myriad 资产管理(香港)这两家全球著名、管理数百亿美元资产的对冲基金的高级投资经理,专注于全球医疗健康和消费行业。在 Marshall Wace 期间,他使该基金赢得了Eurohedge 2009 年度“新亮相对冲基金奖”,且是获奖项目的重要成员之一;也是 2011 年 MW Global Opportunities Fund 获得“欧洲最佳对冲基金的年度奖”的核心成员。他的职业生涯是从伦敦高盛国际投资银行分析师开始。林先生持有英国伦敦经济学院(LSE)金融学学士(荣誉)学位。梁 爽华熙生物投资部总经理梁爽博士于美国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获得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目前任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部总经理,负责企业产品线外源性增长与上市体系投资发展战略,主要投资方向包括从初创期至成熟期的国内外医美及大健康消费领域的药品、医疗器械、护肤品、渠道平台及服务终端。梁爽博士曾任职 IQVIA 中国大区管理咨询部。主要业务集中于医药公司战略规划与产品线分析、药品市场准入与定价策略以及商业绩效与多渠道营销,药品涉及肿瘤、心血管、内分泌、骨科、风湿免疫、医疗美容等多个治疗领域;同时在医疗服务领域,涉及综合及专科医院的战略设计、市场定位、科室及临床路径规划、商业尽调等,医疗商业综合体、生物产业园区、养老地产与健康特色小镇的产业规划、投资评估等。林 雷 建银医疗成长基金总经理现任建银医疗成长基金总经理。14 年医疗健康投资经验。完成多个境内外 VC/PE 项目投资并取得优异回报。拥有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及基金从业资格。毕业于多伦多大学生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系研究生。现/曾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沃顿中国中心导师,中关村海淀创业园导师,项目主评审,科技部,人社部项目评审。中国投资公益联盟,紫荆孵化园创业导师,国家医药流通行业新版 GSP 政策高级顾问。朱晋桥倚锋资本创始人 董事长19 年投资行业耕耘,聚焦生物医药领域,助力医药产业发展,被誉为 “2018中国最佳 VC 新锐管理人”、“2019 中国金融年度人物”。朱晋桥先生成功主导多个项目,在创新药领域投出多个“第一” :科创板创新药第一股—微芯生物(688321.SH),港股小分子创新药第一股—亚盛医药(06855.HK), 全球首个长效抗艾滋病新药--前沿生物,全球领先止痛新药研发公司--Centrexion 等。在高端医疗器械方面,投资国内龙头迈瑞医疗(300760.SZ),介入器械第一品牌—唯迈医疗,科创板光子创面治疗“ 领头羊” —普门科技(688389.SH)等真正具有核心创新技术,能实现进口替代优质企业。朱晋桥先生创办的倚锋资本是由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知名高校毕业博士组成的生物医药专业投资机构。倚锋资本坚持科技为本,深耕生物医药赛道,布局海内外优质企业,把握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真正做到了“让中国人吃自己的创新药,用自己的治疗器械” 。胡海清 浅石创投创始合伙人在创立浅石创投前,胡海清曾担任经纬创投中国基金的投资董事。在经纬中国的近8年期间,他负责参与基金在消费、医疗与文化领域的投资。胡海清曾负责参与投资与管理的企业包括理邦仪器(300206.SZ)、爱康国宾(NASDAQ: KANG)、科锐国际(300662.SZ)、健友股份(603707.SH)、卓正医疗、博澳康复、医软信息、加奇生物、科美生物、轻氧科技等。胡海清拥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英语文学(国际商务)学士学位。同时,胡海清还是民建北京市经济委员会委员。邵珲北京优翔国际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2006 年,他创立中国第一家私人健康旅行服务商——优翔国际旅行;2013 年,在早期创办投资了医美平台—新氧并担任董事长,并于 2019 年新氧上市后卸任。2015 年,创立中国首家全民营一站式预防性健康管理机构——优翔生命院。杨瑞荣远毅资本合伙人远毅资本是一家专注于健康医疗的早期及成长期投资基金。杨瑞荣有超过 20 年的丰富的直接投资与管理运营经验。他从 2004 年开始进入风险投资行业,帮助兰馨亚洲设立了上海和北京办公室,并主导和参与了一系列消费和技术领域的成功投资。自 2010 年起担任北极光创投的合伙人负责医疗健康技术领域投资。 杨瑞荣先生主导的代表性项目包括: 基准医疗、数坤科技、镁信健康、智算科技、护联网、莱诺医疗、贝登、明医众禾、希望组、Credible (ASX:CRD)、中科创达 (创业板: 300496)、华大基因 (创业板:300676)、点融网、燃石医学、安诺优达、奕瑞影像、壹心理等。熊伟铭 华创资本合伙人 熊伟铭 (Wayne) 在华创主导技术领域的投资,包括在硅谷的众多投资,投资了蓝箭航天、爱笔智能、文远知行、深鉴科技、梅卡曼德、智齿科技、特赞等项目。在生命科学领域,投资的公司包括:福贝生物、新格元、睿心医疗、柏视医疗、旌准生物、豪思生物、华科精准、鸣石峻致等等。在加入华创资本之前,他是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合伙人。此前,伟铭是美国中经合集团合伙人。在加入中经合之前,他担任 Piper Jaffray 中国分析师。 熊伟铭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系。赵刚软银中国资本合伙人赵刚先生具有临床医学背景和丰富的医疗产业投资经验,矢志于成为中国医疗行业优秀企业家的同行者和服务者。2006 年加入软银中国资本,目前担任软银中国资本合伙人。参与投资经典案例包括:迪安诊断(300244.SZ)、理邦仪器(300206.SZ)、派尔特医疗、科美生物、天堰科技(833047)、昆亚医疗(835689)、百洋药业、金匙生物、京颐股份等。米磊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兼联席 CEO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光学博士,陕西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青年科学家社会责任联盟副理事长。 中国“硬科技”理念提出者,硬科技创新联盟发起人,提出科技创业是中国未来三十年发展主旋律的观点。米磊博士长期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发起中国第一个硬科技天使基金和孵化平台,投资孵化 280 余家硬科技企业,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打造硬科技创业雨林生态。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中国青年创业奖。欧阳翔宇 夏尔巴投资创始人、管理合伙人欧阳翔宇先生拥有超过 16 年的风险投资和 16 年的 IT 产业经历,在风险投资,企业战略、公司治理、业务运营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2018 年创建夏尔巴投资之前,曾任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和管理委员会委员,领导并组建了君联资本医疗投资团队,负责管理医疗投资基金。负责投资的项目包括纳思达(002180.SZ)贝瑞基因(000710.SZ)信达生物(01801.HK),Axonics(AXNX.US)明德生物(002932.SZ),亚心医院等优秀企业。喻俊涵合力投资管理合伙人喻俊涵先生于 2012 年和张敏先生一起创办合力投资。合力投资团队管理着多支人民币和美元基金,投资业务覆盖早期风险投资、中期成长投资和证券投资。迄今,已在中国、美国、印度、韩国、香港、越南等地投资超过 150 家高科技、高成长企业,所投行业覆盖互联网、人工智能、自动化、金融科技、文化创意、消费升级、新材料、生物医疗等多个高速成长的新兴领域。喻俊涵先生负责投资的企业包括乐韵瑞、酷哇机器人、神目、西井科技、聚信立、鲸仓科技、库柏特、齐碳科技等。郑玉芬约印医疗基金创始人、总裁郑玉芬女士,约印医疗基金创始人、总裁,“医疗大健康中国十大创投人物”,清华大学大学生创业导师。郑女士自 2007 年开始在中国从事风险投资,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创办约印医疗基金之前,曾任启明创投医疗投资总监及清科资本医疗主管合伙人,累计交易额近三十亿元人民币,已完成近 50 家企业的投资及管理。郑女士拥有生物工程学学士学位、管理学硕士学位,毕业于清华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目前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在读。郑女士在企业发展初期便投资了泛生子基因、健康界、和天医院、美尔目眼科、开普影像、瑞华医疗、普恩瑞、天科雅、大咖助孕、唯迈医疗、术创机器人、旌准医疗等行业龙头企业。郭秋杉 奇迹之光创业投资基金管理合伙人蓝色彩虹执行总裁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金融方向),拥有十多年创业投资、证券量化投资、跨国金融机构战略规划与跨境并购经验,获 CLPA 2018 年最佳 80 后风险投资家荣誉,郭先生带领奇迹之光与蓝色彩虹团队,主导了生命科学领域诸多的技术转化工作,孵化并投资了如纽福斯、菁良基因、裕策生物、浚惠生物、永道致远、闪量科技、汇健科技等早期优秀企业。攻读 MBA 之前,郭先生任花旗银行亚太区助理副总裁,负责集团全球战略项目在亚太区 18 个国家的实施,参与领导的项目涵盖新业务市场分析与国家战略、系统集成与管理模式优化、流程再造、风险管理体系设计,并参与实施了诸多花旗集团在亚太区的参股与控制性收购工作。
近日,一项名为“C10orf67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获奖作品引发广泛关注。有网友质疑,这项研究工作的水平已经达到了医学或生命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水准。但该项目资料说明,其竞赛组别是小学组,公示中唯一的研究者是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某小学六年级学生陈某某。一名网友哭着表示:如果是真的,我敬佩并且想哭,我本科两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课题简直撞人家小学生枪口上了,然而我两个课题一直到顺利结题都没开展到动物实验。有网友扒出,涉事小学生的父母为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人员,一个美籍华人网友更是扒出,男童父母远赴美国生下儿子,这个孩子是美国国籍。原来,是把父母的研究成果拿来给孩子参赛,获得了奖项,以后就会拿到升学加分甚至保送。7月13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官网公布声明称,经初步核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获奖项目学生系我所研究员之子。目前,该所已成立调查组进行深入调查。后续将及时向社会反馈相关调查结果。公示资料显示,该项目部分工作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进行。该项目获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前述项目公示的唯一研究成员是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盘龙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陈某。该项目代表队是云南,学科分类是生命科学,竞赛组别是小学组,项目关键词为C10orf67、结直肠癌、细胞周期、药物耐受。从陈某提交的实验记录看,他开始研究时连基因是什么都不知道,需要上网查,可以说连基本的知识点都不具备,更谈不上知识框架,创新研究自然无从谈起。但仅用了一年多时间,他就拿出了网友口中“达到专业硕士甚至博士水准”的研究成果,这违背客观规律,很难让人信服。这件事的本质,是作为中科院研究员的陈某某父母,利用专业知识与职业便利,涉嫌帮儿子炮制研究成果,骗取全国大赛奖项。目前,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方面均透露,已关注到网络舆情,并已介入调查,并开通渠道接受学术造假的举报线索。这些固然应该,但大赛成果造假还牵涉道德、公平、制度规范等诸多维度。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说明,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已于2019年7月20-26日在澳门成功举办。经初评、终评和公示等环节,肯定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58项、二等奖133项、三等奖183项;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29项、二等奖66项、三等奖92项;“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10人;“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10所。
一个严肃的中知AI我特地去采访了一位学生物的同学:「你为什么不是很喜欢施一公?」他说:「因为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嘻嘻。」施一公,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 。2018年4月16日,西湖大学第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在浙江杭州召开,校董会选举施一公为西湖大学首任校长。一个很皮的回答施一公是话题人物,有人崇拜,有人不屑,崇拜的理由,大家这些天已经看了很多,但是也会看到,并不是所有人都持正面态度,对最近施一公当选西湖大学校长新闻的评价里,不乏有人冷言冷语,如果你觉得不可理解,那么下面对「施黑」观点的梳理,会给你一个大致的原因。学术贡献:没创意,价值低方舟子对施在未来论坛年会上发表的题为《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的演讲有过辩驳,最后生气地说,施是「一个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测测蛋白晶体结构的包工头」。这个称呼非常戳心。施是结构生物学家。有人批评说——「看施一公最近几年发的文章题目就知道,都是structureof........都是电镜做结构的论文,这种论文不是什么高级有创意的实验,就是廉价劳动力。」「做结构的一直在号称蛋白结构解析可以指导药物设计。颜宁和施一公需要做的事情是弄出一个drug来,而不是继续不停的解更多的蛋白。就算弄不出新药,像晓东一样开个公司做更好的me2 drug,也算造福社会。说白了,还是解结构顺手了,不愿跳出comfort zone。」什么意思呢,就是吐槽施老在做一个没啥创意,而又需要高级装备、许多投入、很多精力的基础工作,做完了,他不接着做下一步工作,转身又去做另一个基础工作。好比打地基是个苦活,还要好多钱(我瞎说的),施带着学生打完这块地的地基,也不接着盖楼,转身去另外一块地打地基去了。大致就是这个意思。网上有一段话,是回答「施一公、颜宁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这个问题的,作者应该是叫刁博。这段话说得很容易懂,大家可以看看,CNS就是Cell、Nature、Science——「施一公和颜宁这对师徒同为结构生物学家,他们在CNS上发表了数十篇论文。这个数据是非常恐怖的,国内很多知名高校建校以来还没在CNS上有这么多论文,大多数诺贝尔奖得主也是对这个数据望尘莫及。这么厉害,诺贝尔奖会不会向他们招手呢?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实际上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2017诺贝尔化学奖得主「Jacques Dubochet、Joachim Frank、RichardHenderson获得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理由是:研发了冷冻电镜,简化了生物细胞的成像过程,提高了成像质量。」「为什么没有给施一公和颜宁呢?他们只是冷冻电镜的受益者,并且他们做的工作也只是依靠电镜解析出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几十万种,比较重要的至少几百上千种。在电镜下得到蛋白质的结构并非是高大上的开创式研究,得到蛋白质的结构就能发CNS,在崇拜CNS的国度里,这是绝好的论文灌水机会。」「施一公和颜宁能在CNS灌水那么多,得益于清华大学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清华大学专门用了一栋楼去安置3台先进的Titan Krios电镜,施一公还打算再购进一台。有这样的先进设备,换另外的生物学教授也能很快解析出蛋白质的结构。」去年,颜宁离开清华大学,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的事引起过广泛关注「施一公、颜宁等结构生物学家的成功并非是他们的伟大,而是冷冻电镜设计者们的伟大。施一公、颜宁等人发的CNS越多,就越能说明冷冻电镜的设计者们开创出一片新天地,只会让冷冻电镜的设计者们更快的摘取诺贝尔奖,他们自己是不会凭解析出蛋白质的结构得到诺贝尔奖的。」总结起来就是,结构生物学,情怀是没有的,格调也是没有的。管理能力:不谈就业不谈钱一般不满施一公管理能力的,会以「学术大牛,管理白痴」开头,先礼后兵的意思。这批人和上批不认同施学术贡献的不知道会不会吵起来。管理有两部分,一个是他的观念态度,他以什么心态去管理清华生物的,一个是他的实际成果,抱着这个观念,取得了什么效果。首先说施的观念,主张研究型大学不应当去管就业,以及学不以致用。原话是这样——「大学是核心。研究型大学从来不以就业为导向,从来不该在大学里谈就业。就业只是一个出口,大学办好了自然会就业,怎么能以就业为目的来办大学。」「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呢?是鼓励科学家创办企业。大家没听错,今年在人大会议我听到这个话后觉得心情很沉重。术业有专攻,我只懂我的基础研究,懂一点教育,你让我去做经营管理,办公司、当总裁,这是把我的才华和智慧用到了错误的地方。人不可能一边做大学教授,一边做公司的管理人员,一边还要管金融。」可以看到大致是两个点,一个是觉得学生老师都要专心做研究,一个是对研究外的旁骛持反对态度。然而大家并不都觉得自己的研究有意义,即使有意义,饿得头昏脑涨也并不能好好做研究。这话尤其招人黑的一点在于一个事实,施自己功成名就,对还为生计发愁的老师学生说要专心做研究,不要老想着搞钱,要有情怀,这就有点让人郁闷。况且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不仅是对研究者自己有好处,往大了说,也是为国家做贡献。「国家并不是因为要满足少数人的好奇心才给学术界投钱,最终目的还是要落实到提高全社会生产力水平上——现在国家资助力度最大的生物类科研方向,基本上都是分子生物学之类的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方向(也就是说,至少可以讲出让基金委官员信服的故事),如果11G研究的是虾虎鱼分类学的话(就日本明仁天皇发Paper的那个方向),那么他一分钱都别想拿到。」11G就是施一公。研究人员孤高一些没有问题,但是施是院长,扯开旗子大声疾呼这个观点,不知道学生老师怎么想。施一公和我再说施的行动成果,施一公的生物系,就业率有点儿难看。就这点来说,倒是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知乎匿名用户指出:「作为一个院长,系里学生就业率比全校平均水平低10来个百分点,这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仅从结果评论,施一公院长在管理方面的技术评级就高不到哪里去。——不要和我强调生物专业就业惨淡,我作为这个行当出身的人当然知道这一点,但是大家要知道,学校统计本科生就业率时,保研、考研、出国都算就业,在这种情况下生物系的就业率以8开头,和其他院系数据放在一列时总让人怀疑是不是打印错误。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清华生物系每年有5—6个学生,读了四年,既没有保研,也没有跨专业考研,也没有出国读书,更没有找到工作,而是收拾行李、拿着户籍资料回家了,整个生物系一届本科生还不到50个啊!同学们,如果你到清华生物系读书,你和隔壁两个宿舍一共八个人里,就有可能有一个人毕业以后啥去处都没有哟,你猜猜会是哪一个?身为一院之长,如此高比例的学生毕业之后不升学、不工作、不创业,管理水平只能呵呵。」对了施还说过这句话:「我有时候想,清华强则中国强。我刚回国的时候,曾信誓旦旦,要改变三分之一的清华学生,让三分之一的清华学生不再为柴米油盐发愁。」放在这种语境下,可能意思是,让三分之一的清华学生,即使没有柴米油盐了,也能不改其乐,拥有一种超脱的态度。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整体来说,管理观念和效果有点「不劳动人民」。另外,据说施谈学生就业的事,和他手下最牛的一个博士生毕业之后不干科研跑去搞金融了有关系,施受到了刺激。个人品格:言行相诡对施一公个人品格的质疑,其实主要还是集中在「言行不一致」上。第一,是他评选中科院院士时美国国籍的事。施一公在2008年年初的时候,全时回国到清华当院长。2011年,去评选中科院院士,落选了。这事儿当时挺引人注目的,有人说是因为当时施一公还是美国国籍,当然也有人说是因为回国时间还不够长,对国家的贡献还不足;还有说他与同做结构生物学的香港科技大学张明杰教授撞车了,后者当年显示的成果更优秀;还有些阴谋论的猜测等等。不过议论最多的还是国籍问题,当时还有采访,有两段可以拿出来并列起来看,足可见当时这事儿的扑朔迷离——第一段是《新京报》报道的: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委会秘书长曹效业表示,在中科院公布314个有效候选人名单中,确有饶毅和施一公名字。「关于国籍的问题,公安部给过我们一个函。有两句话,一是从某年某日起,两人具有中国国籍,二是相关手续还没有办完」曹效业说,中科院学部主席团经过讨论后,认定他们拥有中国国籍,也将其列入了有效候选人中。第二段是《财经》报道:一位不愿具名的中科院院士亦作出回应:施一公落选主要是国籍问题,「当初申报院士的时侯,还没有证明己从美国获得取消美国国籍的证明」。该院士系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具投票资格的中科院某研究所研究员,他说,施一公的国籍问题到院士增选后期才得到证明,而具美国国籍者本不能申报院士。上述院士认为绝大多数院士是从全局和院士标准和条件考虑,才没有投票给施一公,「这实际上是维护了增选院士的条件」。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被推荐人需要提交当前有效的中国国籍证明。如果这两段采访都是真的话,那么大概是「中科院同意,院士不同意」的事儿,中科院出于爱才,院士出于维护规则,都没错,甚至有点可爱。但是有人就说了,施一公2008年回国,2011年评选院士的时候才忙着转国籍,「可以看出施教授是个谨慎的人,没有确定的更大的好处,不会放弃已有的好处」。知乎用户blizzard指出,施教授声明说,他是中国籍。那么事实如何呢?其实很简单,美国联邦政府有个网站叫做Federal Register, 每个季度都会公布脱离美籍人员的名单。根据该网站,施教授是2011年第三季度脱离美籍的(Quarterending 9/30)。可以想象,施教授申请院士评选了,突然在最后一分钟发现外籍不可以,于是火线换籍贯,不然没法解释为什么2008年2月就回国了,带着美籍当教授院长,带着美籍去中央党校演讲,偏偏要在评选院士的同时(还不是年初,是第三季度)放弃美籍。当然,放弃美籍也不容易,IRS要查你,看你有没有欠税,两清了才让你走,这就会耽误一些时间。施教授可能轻敌了,所以没赶上趟。这跟他设立的「放弃美国国籍回来建设祖国的科学家」形象,有点冲突,毕竟自己说过「爱国是最朴素的感情,有谁不爱自己的母亲呢?」。第二,是他转专业去学计算机的事。大致就是,施一公曾经转行做过计算机,不过后来还是回到了生物专业。这事儿其实没什么大不了。关键在于,施一公曾这样告诫过同学们:「当你真正凭自己的兴趣走一条路,要坚定地走下去,不要轻易被周围的人和事物打动。对于我而言,从事科学研究是一条正路,我不会为周围的东西所打动。我也希望在座的朋友、同学,能好好走自己的路,不要轻易地被周围的价值观牵引,尤其是不要轻易被以金钱论英雄的价值观所牵引。」有点儿打脸。其他需要强调的是,本文只针对「为什么有人觉得施一公不好」这个话题做了梳理,列出了反对者的几个点。敬佩施的人非常多,对上文涉及内容,有不同看法的人也很多,事情究竟是怎么样的,往往有很多版本,对某个版本的看法和评价,更是众说纷纭。比如国籍问题,站在不同角度就会有不同的看法,科学网李宁这样写:「从2008年到2011年的三年间,他把精力都用在发文章做实验带学生作报告上,不把自己国籍的事儿当个大事儿来办,结果到申报院士的时候,才临时抱佛脚,导致不能在投票之前取得中国国籍的证明。另外,政府也有责任。对施一公这样的人才,人家已经宣布放弃美国国籍了,难道不能特事特办一下,走绿色通道,给他用最快的时间恢复中国国籍?如果能做到的话,当年的国籍问题之争,也就不存在了。施一公和政府也不会为此陷入被动。」再比如转专业学计算机的事,施一公其实自己说过:「我刚去美国的时候很迷茫,我曾经想转行,转计算机,转经管。我觉得我一定要好好抚养我的母亲,想挣钱,想了很多,但没有想到,一旦进入实验室以后,发现在科学研究这个殿堂,是如此之神妙,超乎你的想象。」也可以这样看,施曾经迷茫过,但后来发现自己喜爱的还是生物,所以,以一个过来者的身份,告诫大家还是坚定走下去的好。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事儿有点像父母和孩子的常态,为人父母常去告诉孩子,那条是荆棘路,我走过,不能走,孩子一定是不听的,说多了还遭埋怨,总要自己去跑一下,或者头破血流地将来和自己的孩子重复场景,或者,也许那真是一条挺不错的路呢。版权声明:本文文字、图片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与中知专家头条(zhuanjiatoutiao)联系并予以删除。
在美国健康管理专业其实叫Health Policy & Management, 2011年USNEWS最新排名,share with you.排名 1 Harvard University (Harvard) (哈佛大学)2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JHU)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3 University of Michigan - Ann Arbor (UMich)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3 New York University (NYU) (纽约大学)5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Berkeley (Berkeley)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6 Duke University (Duke) (杜克大学)6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GWU) (乔治华盛顿大学)8 Syracuse University (Syracuse) (雪城大学)9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C) (南加州大学)10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CMU) (卡耐基梅隆大学)11 Princeton University (Princeton) (普林斯顿大学)12 University of Colorado Denver (CUDever) (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1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Los Angeles (UCLA)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13 Indiana University - Pure University - Indianapolis (IUPUI) (印第安纳大学-普渡大学)13 Georgetown University (Georgetown) (乔治敦大学)16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adison (WISC)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16 University of Chicago (UChicago) (芝加哥大学)16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 Twin Cities (UMN) (明尼苏达大学Twin Cites分校)16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 Chapel Hill (UNC)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20 Cornell University (Cornell) (康奈尔大学)因为沈阳有个很有名的医学院,所以常常被问到学医孩子的出路。学医出国,特别是到美国很难,这个我想不用我多说。如果是读医生,美国的医学院毕业后就是MD(medical doctor),没有什么硕士研究生的说法(如果是牙科,要上专门的dental school)。医学是移民专业,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去年华盛顿大学预计招生32个,得到面试机会的只有2个,但是最后一个都没录取。而且就算申请到学校,签证也很难,一般上本科的要7年才有资格行医,临床护理实习要3年,基本上就是在美国工作移民的专业,所以还是避免申请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这样的专业。如果在国内是学医学的,可以申请化学、生物、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药学、心理学、营养学、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医学管理,还有一些专业性不强的商科类专业,这要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未来的规划进行选择的。如果是想转生物、化学方面的,申请硕士之后的出路没有博士好,基本是走研究型道路,当然是学位越高越有地位,博士一般只要录取都有奖学金,关键是你是否想投资4-6年的时间读一个博士学位。如果你只是想申请硕士的话,奖学金的机会比较少。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药学是生物和医学的交叉科学,要有医学做背景,研究的是生命科学。作为新型学科,他的发展前景非常好。心理学,有医学为背景学起来会容易很多,但是对语言的要求很高,如果学生英语水平不是很好不建议申请这个专业。优势:薪水方面会好一些,根据情况的不同,年收入的范围在,000和7,00之间浮动。营养学,在美国研究生课程开设的不算太多,综合排名前100的学校当中,大概只有20多所开有这个专业,涉及临床营养学、社区营养学、食品营养学和生化与分子营养学。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就业率都很好,是很多医学留学者想选择的专业。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医学管理,是属于管理类专业,相对来说容易申请,但在我国来讲是一个新事物,发展还不到10年,发展不完善,还存在很多问题,正因为这样,他的发展空间也很大,有管理志向的学生可以选择。总体来说,学医的要留学美国得慎重考虑专业,如果自己很难确定到底哪个专业适合自己,建议让职业规划专家提前规划一下,不要盲目从众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