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美国的人类学博士有多难找工作?电车狂

美国的人类学博士有多难找工作?

【编者按】在美国,文科毕业生很难找工作,这是众所周知却又心照不宣的事实。到底有多难找工作?为什么难以找到工作?很少有相关的研究文章。在最新一期的《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由美国人类学协会主办)杂志上,刊登了一篇名为“美国人类学研究的危险性”(Academic Precarity in American Anthropology)的文章,两位作者——大卫·普拉策和安妮·阿里森——通过大量的调查,探讨了美国文化人类学专业博士在就业市场上的困境。对90%的文化人类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说,他们的职业目标都是拥有终生教职,并会为其努力奋斗。但不幸的是,在整个美国,这种职位的空缺极少;2016年,只有不到90个教职岗位;截至撰文前,2017年的空缺教职也只有55个。与此同时,据我们推测,只有16%至21%的博士生能在毕业五年内获得终生教职,哪怕只是在任意一个学院中,可见该职位的稀缺与竞争之激烈。但获得终生教职仍然是大多数文化人类学研究生志之所向,他们的导师也希望他们致力于学术研究,并鼓励他们坚持信念、克服困难,以获得教职为职业目标,尤其是在该领域前沿的名校。其实,人类学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无论是在课程设置、学科方法或教学指导方面,其目标都是培养学者或人类学专业的田野工作者,至少,也是能通过学界嘉奖、知名出版机构的论文及专著证明其学术能力的教师。总而言之,培养目标是终生教职一类的职位。然而,这种雄心壮志的理想对面,是极为不确定的现实,由此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如果说多达80%的人类学研究生最终无法获得一份教职工作,为什么人类学的博士课程几乎专门培养学术型人才,却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是个问题呢?更多问题接踵而来:从教学上看,持续接收新研究生,并将他们培养为学术型人才,却只有极少人能获得相应的教职岗位,这是否是道德的?人类学的教职工和毕业生们如何理解就业市场上如此普遍的“失败”呢?在漫长而艰苦的人类学训练期间,学生们如何处理未来职业的不确定性?再者,由于职业培训模式的可行性变得越来越不稳定,是否会有什么新的模式将其取代?源起:关于这个问题的对话太少了笔者二人一直在致力于研究这些问题,虽然各自的出发点和立场完全不同。大卫·普拉策(David Platzer),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编者注:世界知名的私立大学,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的人类学博士研究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最后阶段,他没能通过学术界的首次求职考试。而他通过大学朋友的联系,在Adobe公司实习过一段时间,于是接受了Adobe公司的体验研究员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他惊奇地发现,自己喜欢这份工作,在其中感受到了与同事协作的愉悦,这种合作氛围中也带着一种学术精神。同时他拥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和慷慨的公司福利,这与他之前在研究生学院的紧张情绪形成了鲜明对比。但即便如此,他仍然一直都想继续寻求教职岗位。我们的另一位作者,安妮·阿里森(Anne Allison),杜克大学(编者注:世界顶级的研究型大学)文化人类学系的资深教授,也刚好是大卫的母亲,她长期都在处理自己学生面临就业市场时的困境。同时,她在一个关注人类学博士“就业困境”的部门工作,这个部门的教职人员都感受到了该问题的紧迫并积极讨论。在安妮看来,虽然她十分清楚人类学博士生在学术界就业的不确定性,并且她自己也经历了一段焦虑且艰难的任期过程才获得杜克大学这份终生教职,但她非常疑惑——虽然她自己也会建议学生去尝试在非学术领域就业——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会匆忙去从事非学术领域的工作,放弃申请博士后或访学教授的职位呢?通过近距离观察大卫的经历,安妮更好地了解了与文化人类学领域相关的劳动力状态。这个过程使她意识到,我们不仅需要更充分地认识学院外的就业途径,还需要考虑,人类学学科难以预料的职业理想可能给受其培训的人带来不利影响。而在公众讨论中,关于这个问题的对话太少了。于是我们决定与人交谈,试图讨论,在只有极少人能实现职业目标的现状之下,为什么人类学学科的这种成功标准(即获得终身教职),得以存续——虽然这其实看起来很正常。正如一个世纪以前,马克斯·韦伯在分析资本主义精神如何侵袭大学系统时所指出的那样,这是一种固有的紧张关系,与学术行业的职业使命及经验是不一致的。为此,我们从职业定位和工作两个方面研究人类学家的专业训练及后来的就业问题。我们对大约50名本研究的参与者进行了短时间访谈,他们中有人类学的终身教员、博士生、在读研究生(即还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和几位AAA(美国人类学协会)的工作人员,访谈时间通常持续在30分钟至几个小时。僧多粥少:我们是不是培养了过量的博士?很多教职人员与我们交谈时表示,在他们的经验中,追求人类学的终身教职一直是个不确定的目标。许多学生都被警告过,他们中只有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人能有运气获得任职。很多人都将他们获得稳定教职归于运气:一位终身教授将自己的成功完全归因于偶然,因为他所做的研究,包括田野地点和论文主题,都恰好满足了职位要求,才使他获得了这个已任职15年的职位;另一位终身教授曾提交了200份职位申请,而只接受了两次面试,其中一次就是他现在这份已经持续25年的工作;三分之一的教员都是从一所小型文科大学开始教书,再逐渐被调到一所R1大学(研究型大学),这种任职轨迹也需要运气。从这些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获得哪种终生教职,从来都不是一件确定的事情。而在专业训练、田野工作和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在求职和经济上的风险一直都存在。其实,即使职位紧缺并不新鲜,AAA的数据显示,如今就业市场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严峻。从总体趋势上看,招聘人数大幅减少,2015年只招聘459人,低于2007年的631人(请注意,这些数字并未按子领域细分,包括访学教员、其它有可能的教职以及终身教授等职位)。与此同时,实际上高校生产的博士生数量却增加了:2015年有558个,而2007年是507个。美国人类学协会统计的2007-2016年教职与博士毕业生数据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博士正在进入就业市场,与我们谈话的大多数人却并不知晓现状的残酷——尽管他们能意识到获得人类学的终生教职是很难的,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过去十年中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具体数据。许多人表示他们希望能获得这些信息,或者打算在未来某个时候去收集这些信息,但实际上,这些信息的缺失让大多数人对拥有终生教职一事的思考都很模糊。也就是说,大家都承认就业市场很困难,却没人对这个问题进行更具体的说明。相比之下,在应用类硕士项目中,就业统计数字在其教学部门触手可及,并且表现出很高的就业率。统计就业数据也是教学部门的核心责任。目前,当被问及本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表现如何,以及我们推测的就业数字“16%-21%”这个比率是否能引起共鸣时,只有一半的受访者表示,这一比率从直觉上讲是正确的,或者略高,另一半的人给出了稍微好一点的数据,不过这通常是因为他们自己所在的院系排名很靠前。然而,即使在前沿院系中,教师们也意识到学生认为就业形势非常不稳定,很有危机感。事实上,许多教师都描述了研究生们有就业压力的意识,以及他们对于如何应对的无力感。有几位教师直言不讳地表示,自己根本没有接受过就业咨询的培训,甚至没有在学术界之外工作过。“坦白说,我们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一位名校的终身教授说,“我们很多优秀的学生都没有找到工作,我们也不知道如何帮助他们。”求学的焦虑:紧张的职业规划和激烈的就业竞争即使是对当今劳动力市场的危机感持怀疑态度的教师也认识到,现在的研究生们非常焦虑。研究生们自己对这种焦虑表达得很清楚,他们认为紧迫感和不稳定性已经影响了大家在学院里的生活。一位学生表示,这是一种强烈的竞争感,你甚至很难将其区别于愤怒与敌意,在他的同学中,有人觉得每一次与同僚的会面都会有点儿剑拔弩张,甚至在学生休息室里洗咖啡杯时也会如此。其他学生们谈到提高竞争力时,更像是一个达尔文主义者,他们坚持认为竞争关系中不是人人都能存活。正如老师和学生们指出的那样,这种情形会衍生出一种野心勃勃的精神风气,比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传播得还要广。一位教职员感叹道,许多雄心勃勃的研究生在培训初期就将自己塑造成学术界的“个人品牌”,他们通过创建个人网站、定期更新Twitter等,使自己成为特殊领域的“企业家”,而不是知识分子的一员或该领域的相关人士。这种动机引发了一种令部分学者感到厌恶的学科转向,一位终身教授对这种风气感到惋惜,她将学生和青年教师中的这种转向形容为“大逆不道”,她说,仅仅为了找到一份工作而什么都做,何必要来人类学系求学,如果这样的话,为什么不去当一个银行家呢?俄勒冈大学前任人类学终身教授凯伦·凯斯基,也许是最为突出的职业咨询顾问中的一员,他们会帮助学生对整个求职过程进行战略性思考,即便学生们对学术界和人类学带着盲目的妄想。我们的一位受访者意味深长地说,那些还在学习这门学科基本技能的一、二年级研究生,即使只有微薄的生活费,也愿意花费超过每小时200美元的费用来支付就业咨询服务。大家对于就业的焦虑是多么显而易见,而职业中心主义也表现得越来越普遍,这非常令人沮丧。许多博士生在回忆他们第一个学期的课程时,都提到自己在积极地参与学术研讨会,而研讨会论文就成为了他们潜在的出版物,他们极其重视这种可见的学术产物,以丰富个人简历及个人作品集的内容。但又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虽然让自己的简历丰富很重要,但不断为了发表论文而去参与研讨会的这种行为,对深入地去研究某个领域是不利的。学制的分歧:放慢脚步还是赶紧毕业?除了逐渐膨胀的野心,一些教职人员还指出了对学生和学院施加更大压力的结构性因素。一方面,大学和其他机构的奖学金资助已经减少;另一方面,管理人员对完成学位施加的时间限制变得更加严格。据一位大学教师说,他们学院严格要求所有社会科学的博士候选人要在六年内完成学业,而私营机构也在朝着同样的方向发展。许多教师则认为,在时限上的加急与学术训练的过程是背道而驰的,这是一种太过于市场化的观念,是异常的。由于人类学历来重视对异文化语言的习得,以及与长期调研时间相对应的田野材料,加快田野工作可能会导致研究的不深入。一位教授说:“我一直试图让我的学生放慢脚步。”然而,也有一些教师倾向于减少学生在博士学位上花费的时间。一位受访者,他在学制通常为四年左右的欧洲获得了人类学博士学位,认为美国体系可能想仿效欧洲体系。另一位教师提到,通过鼓励学生思考、创作、表达比人类学期刊内容更有可读性的作品,从而提高培训的“效率”,她注意到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很可能深陷于理论和术语,而在她看来,文本的清晰性和易读性可能是未来训练的方向,而人类学学者和研究生往往缺乏这种特质。她还鼓励学生更快速地在博士培训的环节中“上路”,比如去实践论文写作、研究计划申请、进出田野点及撰写毕业论文——这一切都将有助于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并且都对学生们在就业市场、学术界以及任何其他领域有所裨益。总而言之,我们认为教职人员在思考人类学训练的时间长短上确实存在分歧。对有些人来说,研究生在学业上花费的时间太多,会对这个学科的细节感到厌倦,也因此无法发展出更多的技能;对另一些人来说,研究生学习的时间太短,则会过于关心个人的就业问题。其实,对于人类学研究生们来说,无论是否有学术野心,不论是在长期或短期的学制下,他们都会感到时间上的尴尬,总感觉自己做出的研究计划是被迫决定的,只能期望未来的研究能证明其真的行之有效。但如果他们徘徊犹豫,可能他们第一学年就接触到的热门研究会变得不再新鲜。然而,如果他们做田野调查的时间太少,又会觉得自己的田野工作是敷衍了事,不够严谨。他们正面临进退两难的窘境。终生教职:是职业追求还是道德绑架?许多杰出、敬业的学生没有获得终生教职的工作是不争的事实。有位大学教员说她对申请她们学校教职的300多人感到非常震惊,“他们都非常优秀,每个人都应该得到这个职位”,她回忆道。但最后委员会只选择了一位候选人,她非常费劲地试图解释这个人为何比其他人更为特殊。另一位教授观察到,他的一些最亲密和积极参与研究的学生都没有找到工作,说这话的时候他赶紧补充道,“那些获得工作的学生当然也是非常好的。”然而,就像大多数我们研究的参与者一样,他没有提到任何正在采取的措施可以使学生更具竞争力地在学术界工作,或更好地为不同类型的职业做准备,无论是在课程中还是在额外的培训中。那么,如果连前沿院校和学界大牛也难以安置他们学生的工作,那么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个问题可能是结构性的,非常简单,即学术界只有极少的工作机会。但在我们与终生教员的对话中,令人惊讶的是,即使对学生面临的职业难题感到非常沮丧,他们更为注意的仍然是让学生在终生教职的岗位上更具竞争力,而不是思考其它替代方案。这也是研究生们自己指出的一个问题,尽管一位终生教员认为她自己也同样“短视”,但她仍然说道:“我们都非常热爱校园,无法想象在学术环境以外的领域生活。”她和其他教员一样,都有不少学生不得不选择一份非学术性的工作。与我们交谈过的大学教员中,有一半人谈论了那些在工业设计、政府、新闻、发展、开发、宣传或高等教育的管理部门等领域工作的学生,有一些人还表示他们为此非常高兴。但是这些学生是如何在这些领域找到工作的,大多数教员表示自己毫无头绪,他们认为这些学生最终是靠自己找到工作的,来自学院和大学的帮助其实非常有限。在很多教职人员看来,终生教职更像是一种个人魅力和喜好的表达:他们在做自己关心和擅长的事情。对于这样想的人来说,一份终生教职的工作是一种志向,也是一种使命。事实上,有些人认为,追求终生教职不是个人选择的问题,而是一种义务或责任,不论是面向人类学学科还是那些人类学所研究的人群,当然,在人类学中,这两者间通常是相通的。一些研究生表示,不论个人成本如何,他们的导师都期望并要求他们能获得终身教职,这是一种从道德和伦理上的自我要求。这种立场有一个极端的例子,一名研究生认为,那些在人类学系探索其它领域职业路径的教职人员,是个人对学科的背叛,甚至是道德败坏的。其他人则表示,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中,需要或想要在学术界以外寻找工作的话题从未被提出,即使管理者一直在向学院施加压力,希望将职业化要素纳入其课程中。一位博士生回忆说,在经过连续五次在就业市场上的尝试以及四年的兼职之后,她决定去工业领域寻找工作,却收到了一些委员会成员发来具有敌意的电子邮件,指责她对该学科缺乏承诺。过去,她曾试图与教员谈论一直找不到教职工作给她和家人带来的心理压力,但她的导师不愿意介入。同时,委员会则坚持说她的学术能力非常强,只要长久坚持就能寻找到教职。现在,她已经在科技行业工作两年,而那些她曾经认为是朋友的大学导师们已经不再回复她的邮件。许多研究生表示,虽然在学术界以外就业并不是那么严重的禁忌,但这的确是一个很少与导师们谈到的话题。职业前景或者就业市场的现实状况会被视为是粗鄙的话题,并不值得投入像讨论哲学、人类学理论或民族志议题那样的精力去讨论,也不应获得热切的关注。然而,另一些教员却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是学生自己不愿意考虑学术界以外的工作,并且坚持将精力投入到各种研讨会和学术资源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园研究生教育:是专业训练还是“庞氏骗局”?在批判整个学科生产过量的、无法被任职的博士生这个问题上,一位教授称整个教学系统为“掠夺性的”。他谴责道:“是我们的自私自利让我们不愿意教学生做一些别的事情,而让他们一直在做和我们相同的事情。”另一位人类学教授则称人类学为一个巨大的“庞氏骗局”,在这位资深教授看来,录用研究生并以一个极少人能完成的虚幻的职业梦想去鼓励他们是不道德的。“我们自以为这是一份崇高的使命,让学生在不得不回到他们的现实生活前,至少去为此追寻八九年的时间。”而他的提议则是完全放弃人类学研究生教育。少数人类学教授也表示他们听过类似的建议,并且不情愿地表达自己也持有相同立场。有些受访者则思考到了其它层面,他们认为教师在教学、教学辅助、研究助理等方面赤裸裸地利用研究生的劳动力。一位终身教授说,教师们是研究生教育的既得利益者,他们维系研究生教育,鼓励追求教职,是因为这使得他们可以教授他们喜欢的课程,并开展小型研讨会。还有几位教授指出,研究生教育使得他们随时可以获得助教,也可以减轻一些单调乏味的评分文件,以及与本科生合作的时间。以终身教职为目标的路径中,也鼓励学生以最低工资去做一些边缘性的、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以获得所谓经验,而这些经验可以使学生在求职市场上更有优势。其实,这些工作任务不论是以教师们组织、编稿、研究背景指导的监督会议或哪种形式,可能都是一种利用的借口。除此之外,在激烈的求职市场竞争中,毕业生们对推荐信的需求更强化了这种提供劳动力和时间的关系。虽然公然的利用情景很少见,但至少在调查中,我们听到了比预期更频繁的关于这个主题的微妙提及,不论是明示还是含蓄的提及,教师们可能的确在利用研究生的劳动力,更不用说一再被提及的兼职工作。回到上文中我们讨论的人类学研究生在学制长短上进退两难的窘境,有几位教师还暗示他们的同事存在故意拖延学生论文时间的行为,其实也是因为上述原因,他们一直告诉学生,这是为了生产高质量的研究,但实际上,他们最终是为了确保自己作为知名学者光明的前途。就业市场:由热爱的学科陷入求职的困境同我们交谈过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都表示求职的过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令人深感沮丧。许多人都描述道,他们无休止地申请工作,不断地接电话并准备面试(无论是通过AAAs、Skype,还是访学),同时,他们还要提交进一步的博士后申请或一年期的职位,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必须保持理智,做万全准备,让答辩委员会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满意。这个过程令人筋疲力尽,不论是身体上、心理上还是这当中的一切。我们还听到了几个在这种压力之下关于婚姻和亲密关系的故事,尤其那些年轻的父母,他们因为整个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而备受煎熬。一位博士生回忆起自己的一次“情绪过山车”,他说自己在秋季申请职位时感到非常乐观,而在冬天遭到拒绝或没有回应后又感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接着在春季收到一两个回应后又激动得发抖。另一位博士生也哀叹道,在他的同学中,关于求职过程中如神经质般的分裂感和终日揣测已经成为了所有人都在讨论的问题,即便是他们聚会的派对上,也在聊这个话题。还有一位博士生,她对整个求职过程中彻头彻尾的不安全感和无助感深深叹息,她申请了许多个访学的职位,却不知道对方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很难做出相应的准备,她说自己体验到一种强烈的绝望感,以及深深的自我怀疑,因为她发现自己无法在曾经作为决胜者进入的领域成功获得一个职位。几乎所有我们的研究生受访者都表示,获得终生教职是他们开始攻读博士学位时的目标,而且这种目标被视为选择博士项目时理所当然的愿望。大多数人都承认,这样的愿望也是他们自己的理想,并不是教师们强加给他们的——而是受到自己对人类学学科的热情所驱使。一位博士生非常强烈地描述了她对田野工作和人类学研究的热爱,她表示自己愿意接受任何一种学术职位,包括在欧洲或中东的研究机构,并为此持续地寻找机会,然而,她无休止地申请都没有得到反馈,这种徒劳感逐渐让她感到失望。另一位受访者则说,是人类学的与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在支持着他。即使他现在做着一份不稳定的、薪资微薄的助理工作,也比他在求学于人类学之前,在公司有着一个高薪的职位更为充实,不论要耗费多少个人成本,他也不愿意再回到之前的角色。事实上,这位最近刚取得博士学位的博士生表示,如果有人需要,他愿意成为他人终生的研究助理。他宁愿在研究机构里作为研究员而工作,也不愿意去社会上工作。还有一位乐于成为人类学家的博士生,他的理由是不知道自己还合适做什么其它的事情。经历了求职市场上连续的失败后,他离自己最初学习人类学的雄心壮志已经越来越远了。另一位博士生也透露,自己已经很难回忆起当初为什么要克服那么艰难的过程来学习人类学了,甚至在回顾时会有点怀疑这个过程是否值得。

革命者

他是中国第一位人类学博士、哈佛大学人类学研究院的首位外国学生

他1896年出生在湖北省钟祥县的农村,1907年,因为他父亲科举高中,举家迁往首都北京,因为父亲是读书人,他受到了很好的中国传统文化启蒙。1909年,由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创建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成立并招生,他以倒数第三的成绩被成功录取,经过八年的学习,排在他前面的大部分同学已被淘汰。1917年8月,他踏上了前往美国留学的远洋轮船,先在美国的克拉克大学攻读心理学,毕业后又进入美国的哈佛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由于美国的人类学是一门刚兴起的热门学科,他就成了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研究院的第一位外国留学生。哈佛大学1923年,他顺利拿下博士学位并回国,成为我国的第一位人类学博士,因为他的博士论文被哲学大师罗素大量引用,他在国际上暴得大名。他是李济,他曾任教于南开大学,后进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担任讲师(因为他不能离开田野考古,只能兼职,按清华大学的校规,兼职者不能聘为教授),与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梁启超一起组成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五大导师阵容。清华学校国学研究导师阵容他归国之时,在中国这个拥有广袤的土地、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考古资源的国度里,考古学还没有真正兴起,我国的很多宝贵文物都被西方国家的考古团队发掘并带走,他被挑起我国的考古界的大梁。在与西方考古团队的合作过程中,他提出:“发掘出来的文物必须要留在中国;考古发掘所得的学术报告也必须跟中国的学术团体合作”。在获取了足够的发掘经验后,他正式单独挑起中国考古学的大梁。李济1926年,李济与袁复礼在山西省夏县挖下了中国考古学的“第一铲”,这是第一次由中国人自己主持的田野考古发掘,这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正式建立,李济“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的历史地位也由此奠定。他曾与考古对的队员约定:一切出土文物全部属国家财产,考古组同人自己绝不许收藏古物。这一约定后来逐渐成为中国考古界、民族学界的传统。他最大的贡献,是1928年主持对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把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春秋向前推进了上千年,商朝的历史从此不再停留于传说层面,质疑商朝真实存在的声音也戛然而止。安阳殷墟1937年,在李济主持了对殷墟的第十五次发掘后,七七事变爆发,安阳落入日军手中,日本的考古工作者对殷墟进行非法发掘,盗走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发掘殷墟抗日烽火彻底点燃后,他这个柔弱书生从南京护送中国国宝一路向西转移,为了避开日军飞机的轰炸,只能历尽艰辛的在大山中兜转,顺利把国宝护送进入大西南。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攻陷香港,我国存放在香港的宝贵文物都大量被日军洗劫。抗战胜利后,李济作为国民政府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的副主任,前往日本调查和索取我国被日本盗窃的文物。晚年李济他的一生,除了读书的时间,剩下的全给了中国的考古事业。前半生忙于殷墟的发掘和保护文物,后半生的三十年则忙于对殷墟文物的研究和总结,直到1979年逝世。

旦旦而钓

他是纽约大学的人类学博士,也是戏称自己是“白猴子”!

有时候看到一部纪录片,可以引发千丝万缕的感慨,纪录片中的内容可以引起令人心痛而无力的感觉,因为它所述之事都是真实发生过的。特别是对于那些贴近生活的纪录片,红颜秀的小编都会迫不及待的与大家们分享,而有时,这种分享也会被打断,或者叫停!比如这部名为《梦想帝国》的纪录片,一个外国人来到我们这里进行人类学的研究,然后改行成为了在各个卖场“表演”的临时演员。对于这部纪录片里发生的一切,红颜秀小编决定含蓄的为大家“安利”一番。《梦想帝国》于2016年底在荷兰上映,全片73分钟,豆瓣上获得了8.3分,IMDB上7.3分,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说,它算不上优秀,但它所记录的内容却值得我们一看,因为焦点就是我们、和身边的那些外国人!导演大卫·博伦斯坦也凭借此片获得了塞萨洛尼基纪录片电影节的最高奖,而他也是该片的主角之一,他是纽约大学的人类学博士,靠着奖学金来到我们这里的某个省市进行社会研究。一个白皮肤的外国人很快就在街边遇到了搭讪的美女,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偶遇、一见钟情,这是一次可以挣钱的机会,大卫被邀请去做一次临时演员。大卫被带到了某个卖房的开业典礼上,和几个初次见面的外国人组成了“临时乐队”,然后随着音乐装模作样吹弹了几样乐器,并得到一笔不小的报酬,生意好的时候,一次表演的报酬可以租房两个月,于是,大卫决定进入这个行业。被请去表演的外国人戏称自己是“白猴子”,他们不需要任何演技和准备,只需凭借自己外国人的身份即可,随后,大卫在这个行业里拍了共计一百多个小时的纪录片素材!那正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遍地都是商机,大卫这些所谓的“白猴子”会被邀请到某些农村新城,哪里人口稀少,房源充裕,他们要做的工作就是穿上制服,站在销售大楼的门口,坚持两个小时即可。随后会有大批的人群来这里看房,而这些地处荒郊农村的楼盘,在销售人员的嘴中变成了国际范儿的豪华社区!随后,就有成群结队的人开始签合同,场面还相当的火爆!而这只是大卫这些“白猴子”们众多出场表演中的一项而已,他们会出现在各种商业活动中,或站、或跳、或假装表演。他们的身份不停的转换,或是著名的建筑大师,或是知名跨国企业的CEO,或是乡村舞台上的艺术演员!而他们,这些“白猴子”,都是来自不同的中介公司,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进入到了同一个国家,在酒吧、街头、秀场,被一些中介公司相中。比如该纪录片的另一个主角Yana,她本是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和别人合伙开了这家中介公司,由于火爆的市场需求,她的公司日益壮大,她手下的“白猴子”也越来越多,接的活也五花八门。她每天早上会按照工作计划,租一辆旅游大巴,拉上这些“白猴子”,然后将他们拉到各个宣传场地,开始表演。工作结束后,她会给这些“白猴子”结清相关的费用,她的业务开始急速扩张,英语水平更是急速提升,谈生意越来越精明,慢慢成为了行业内的顶尖。但经济形势是在不断变化的,由于市场的饱和、消费者的意识,这个行业开始慢慢没落,加上一些地区的泡沫破碎,那些所谓的国际社区开始烂尾,越来越多的人走上维权,Yana慢慢发现自己的事业本质上是一种极大的错误。影片的最后,Yana撤出了公司的股份,背负一身的债务,远走他乡,但是“白猴子”们的工作并没有结束,他们的表演还在继续。大卫也早在两年前离开了这个行业,而他记录下的这一切,只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崇洋作祟!

福亦不来

关于人类学博士的就业困境,我们给出这八条建议

【编者按】大卫·普拉策和安妮·阿里森在最新一期的《文化人类学》杂志上发文,探讨了美国文化人类学专业博士在就业市场上的困境。两位学者在分析了这些困境后,给出了解决这个矛盾的一些建议。最新一期的《文化人类学》杂志前文我们谈到了人类学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种种困境。那么年轻的人类学学者应该如何为求职做准备呢?就求职市场的动向而言,年轻的人类学学者最好给自己贴上如斜杠青年般的多个标签,他们的简历必须出类拔萃,能全方面地展示自己拥有的多项技能、优势和潜质,以及能在多个行业实现价值的可能性,才能受到非学术界雇主的青睐。而且,在面对非学术求职市场时,他们不能专攻某个行业,而必须研究各个不同行业的需求和特点,或者说在策略上必须这样——如果一次求职失败了,必须快速调整技能,以适应下一个或许完全不同的行业。那么,如果求职者的能力不再局限于学术界,为什么不能放弃学术机构的终身教职这一目标呢?正如参与我们研究的很多受访者所说,这个答案不言而喻:对于真正的人类学者而言,终身教职是最合适的职业选择。很少有人类学家是为了丰厚的薪资或奢华的生活而选择这个专业。他们选择这门学科多是出于热情,是希望尽自己所能改变世界,甚至是因为使命感。不难理解,作为学术型的人类学家,他们的价值是通过终身教职得以实现的。这一点或许能引起我们的共鸣,不论任何代价,即使常年过着不稳定的生活,都期望获得这样的职位,这其实是一种道德追求。与此同时,偏离这条道路的人类学学者,就会被视为缺乏热情、责任感和专业能力。现在的困境并非全然来自现代资本主义大学体系下供不应求的劳动力市场,也来自这种人类学领域独有的价值主张。求职窘境:学术界工作一职难求,非学术界工作饱受质疑受访者们指出,工作职位的描述经常是模糊且开放的,所以就会收到非常多的申请,而接下来的招聘过程给人感觉不太透明,甚至是神秘的,这就让许多人花费数百个小时来不断完善那不到一千字的申请信,有的人甚至会找顾问寻求帮助,因为有些顾问声称自己深谙当中的规则。一位博士生猜测道,整个过程是基于一种“明星系统”,因为每个学院都在寻找自己的“明星”。这个过程也被另一位博士生描述为一种不透明的“行为协议”,学院对于候选人的“适合”标准是模糊不清的,尤其是大家都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长大。这个过程中也有一种时间纬度上的考量,就像一个快速行走的时钟。在研究生院的四年学习时间里,一位访学教授自称为充满“新鲜血液”的求职市场中的“老博士”,她说自己需要“异常精彩的第一本专著”才能在其中脱颖而出。而另一位正在攻读第二个博士后学位的学者说,“异常精彩的第一本专著”简直就是能找到一份终身教职的圣杯,然而她并没有很快地将自己的研究出版成专著,因为她的同事建议她创作一部在理论上有创造性且富有吸引力的民族志杰作作为自己的第一本专著,这样,她的学术生涯几乎就可以完全依赖于这本专著了,但她的导师给她的建议却完全相反。许多人指出,即使忽略形式主义,就业市场仍然是波动不定且无法逃避的。然而博士生和研究生们表示他们会受到安抚:只要他们坚持,并且足够好,最终会获得应得的职位。当然,这种说法其实只是将压力完全交给了学生自己。许多人由于一无所获,终止了寻求终身教职的目标,许多已经开始或正在考虑非学术型工作的人也都在这么想。有人则试图消解与之而来的自责情绪,“这不是我个人的问题,这是那些结构性因素导致的,不论我们的导师从个人上如何鼓励和支持我们,他们都忽略了真正的问题。”一位博士生说她已经对给自己强大支持的导师委员会感到厌倦了。另一位博士生,现在已经非常开心地受雇于一家学术界以外的机构,她说她对自己的导师们一点儿也不愤怒,但她很想对他们喊道,“快醒醒吧!”还有一位博士生说,他承认自己愿意被他导师及他自己对获得一份终身教职工作的期待所教唆,他说,“我觉得自己好像在那些受保护的精英阶层之中。”一位来自R1级学院的博士生也表达了类似的情绪,在他看来,“我们被灌输了这样的想法,我们可以的。”他哀叹,以获得终身教职为第一要务的文化氛围正无声无息地弥漫于整个学院。还有一位博士生,也是来自于名校的培养项目,并且他是同学中唯一在学术界外找到工作的人,他提到,自己从没跟人探讨过如何找到工作,也没有任何老师们邀请他聊聊这个话题,每当他想要谈论这个话题时,他的导师们看起来不太舒服,这种信号让他觉得自己在非学术领域工作是一件有点儿不体面的事情——虽然事实上他的同学中除了临时职位,几乎没有人在近几年找到任何工作。还有一位受访者讲述,他的导师暗示他们集体在求职上“失败”说明了他们在学术能力上缺乏想象力和独创力,“你们好好想想,有些人为什么找不到工作?看看他们的那些研究就知道了。”总而言之,我们发现教师和研究生对就业的看法确实存在差异。博士生们说,在他们的求学过程中,这个问题没有被给予哪怕一点点的关注;而教师们则说,他们清楚地对来求学的学生说明了他们未来会在找工作上会碰到困难,并告诫必须自己去努力克服这一切。我们相信,虽然学院中的确会交流这些内容,但仍然有学生在培训和就业问题上是“认知失调”以及“缺少意识”的。当学生和老师们都把注意力放在追求终身教职时,每个人都必须参与其中。而这种学科价值观与就业现状的矛盾,不仅使得人类学博士生在求职上陷入困境,同时也会是所有人类学学者会碰到的问题,或者可以说,这是整个人类学学界都要面临的问题,甚至是危机。在这重要关口,我们不仅希望关注受访者的生活状态及其生活方式形成的原因,同时,我们还应考虑,人类学是在大学系统中培养未来的从业者,而大学本身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下的表现方式就是特殊的,学术机构也应做自我反思和结构性调整。根据受访者的回答,我们也提出了一系列切合实际的、纲领性的建议来改善工作岗位紧缺的现状,虽然这些未必是最终的解决方案,但可以作为参考,从而促进交流与合作,使有效措施得以实行。建议一:在本科教育中做一些创新与妥协学术界的危机反映了大学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大势所趋。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的资金减少,私有化加剧,学费增加,学生贷款飙升,对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支持远远不如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高等教育越来越像是社会用来再生产的工具,尤其是对经济和社会特权的再生产。这种趋势势必导致:一方面,学生成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对学生的价值也有更高的要求。对本科教育的评估,越来越以就业结果为导向:即学位的价值主要取决于它所对应的工作,以及这份工作的收入。我们要强调的是,这种评估标准并不是管理者倡导的,它还反映了学生、家长、媒体(例如某些臭名昭著的新闻与排行榜)和公众更普遍的意见与诉求。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能获得丰厚薪资的职位不仅仅需要某些学科的学位,还需要是重点院校重点学科的学位。在这样的意识环境下,不那么容易与社会就业对口的人类学,会很难招生,学生们会被劝阻,不要去人类学系上课或不要学习人类学专业,而这样一来,大学行政部门就会把人类学系看作累赘,并削减其学科资金,这也使得人类学系无法雇佣更多的教职员工,便也无法为博士生提供教职。尽管我们都同意面临的状况是结构性的,也是令人沮丧的,但那些教职员工并不是这个恶性循环中的被动受害者。因此,虽然我们并不建议去迎合如今大学中普遍存在的功利价值观,但确实希望教职工们在课堂上多与学生建立联系,并吸引他们。如果学生因为我们的课程太晦涩,或者因为内容含糊不清而不愿意在系里上课,那么,我们应该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都更具创意。本科生的教学所需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矛盾的是,那些前沿的人类学系往往看不上应用类工作,但应用人类学恰恰是许多本科生所需要的课程。这个建议的难点在于,正如卡西·戴文森在2017年所说的:创新教学也应该是忠于学科本身的。在大学里为人类学建立新的教学路径和合作关系也很重要,一位受访教员在另一个更具应用性的项目中已有所尝试,并取得了成功,她将其称为“跨学科培训”。另一个有建设性的模式是理查德·汉德勒在弗吉尼亚大学实践的跨学科全球研究,其中包含环境、可持续发展、安全、司法四个部门。其实人类学的课程在其它院系中是相当受欢迎的。我们还需要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可以在学术界以外应用的技能。对于研究生课程,应该增加一些可以在本科生教学课堂使用的技能,比如数字媒体、互动学习等等,这对他们获得终身教职有利,与其排斥或取消研究生项目,还不如试着以此充实本科教育课堂。重新设计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课程,会使得两者都获得更好的支持。建议二:重新探讨大学的地位,并对自己发问尽管大学私有化、工具化的发展趋势,给学科带来了不利影响,现状之下,人类学家仍需先审视自己,并与相关从业者共同探索,以主动寻求有效的改变路径。为此,我们主张集体对该学科进行认真地跨领域研究,去关注就业情况,比如谁在学术界内或学术界外都获得了哪些工作,并应用这些数据去讨论人类学家在学术界及整个社会上的就业机会。美国人类学协会(AAA)已经从这个角度发起了两项措施:一个在关注人类学界非终身教职的工作团队,以及一个新的教育、研究、专业发展部门,重点致力于扩展AAA的工作,使他们可以去支持那些不稳定的就业,或者为大家寻找可替代的工作。我们并不是想通过收集到的数据再现应用与学术或是实践与理论之间的裂痕,其实是主张审视这种二分法,即对实践与理论进行重新认识。这一举措要求那些“自以为是”的人类学课程对研究生的一系列专业追求给予支持和理解,而那些非学术界的实践,也绝不该继续遭受污名。同时,这一举措还意味着学术界的教职地位应该被重新讨论,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不仅仅是在象牙塔之外,即使是在校园中,那些安稳的学术教职如何影响了市场化趋势以及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差距?另外,我们还必须公开讨论是否要减少或取消研究生课程,并将学院的精力和资源转向于本科教学之中。很多时候,这种建议因被斥之为新自由主义性质的高等教育而遭到谴责,但为了满足我们面对的需求,这还远远不够。建议三:团结助理教员的力量,停止利用研究生劳动力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博士生加入了助理教职的队伍,我们认为临时工作已经成为了所有人应该去处理的问题。为此,我们需要团结一致,鼓励有关的组织和宣传,呼吁大学有合同时限的教员与终身教职的教员共同展开持续的、强有力的讨论。终身教授也应该给管理者施加压力,以改善助理教员的条件。而终身教授还必须审视,在生产过量博士生的同时,自己在为他们提供助理教职岗位时所起到的作用。同时,教职人员应该意识到自己何时在利用研究生,他们必须舍弃所获得的好处,即获得一些低工资的研究助理,因为这会导致那些训练有素且非常聪明的人拿着不匹配的薪资,为一些技术要求很高的岗位工作,我们需要共同来停止这种利用的行为。建议四:反思学科趋势与学科转向无疑,终身教职资源的减少和匮乏,让大家陷入焦虑和激烈的竞争,为此耗尽心力。此时此刻,我们也想提醒大家重视这种环境对学科方向的影响,这是非常令人担忧的:每两年就会有一个“学科转向”。因为狭隘的终身教职就业市场,整个学术界呈现出一种死气沉沉的僵局,大家去迎合那些代表学科趋势的关键理论家、民族志、热点研究,对理论进行盲目的引用或偏信,也表现出了大家的消极心理。很明显,公众不会对此感兴趣,在这种冲突下,本科生自然很难对人类学产生兴趣。我们并非主张放弃严肃的理论对话,而是,对学生理论基础的训练,不应仅仅以这种方式来推动,不应仅仅局限于学科方向之中。建议五:增设方法论的课程一些受访者建议改变研究生的培训课程,以此缩短学生与终身教职的距离。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受到多重影响,关乎大学生态、历史、个性。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许多学院已经开始启动一些课程上的革新,为了回应或提前了解学生的需求,有的学院已经开始设置民族志的方法论课程和学位,以帮助学生培养非学术界职业的技能。还有人尝试在一门课程中进行连续多种的方法训练,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为不同的职业做准备,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更多公共应用领域。另外有些人非常鼓励学生进行上述跨学科的培训,因为学生在这些课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学力证明。其实,不论采用那种形式,学生都需要接受理论、学科史以外的培训,尤其是参与观察过程中的具体方法。有些老派的观点认为,这种方法必须被教授到某种程度才能进入田野实践,否则如同直闯火线,尽管现如今已经有很多田野调查或民族志研究在学院以外出现。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访谈,记录下观察的内容,将收集到的数据综合成调查结果,但与此同时,那些措辞上的精彩转折,对田野所见所闻动人的民族志描述,学院里的理论与方法是无法教授的。在为非政府组织、公共卫生倡导者或者公司雇主工作时,田野调查需要有明确的材料,才可佐证及推论调查的结果。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样、灵活的技能,必须开展这些研究训练,使他们即使不涉及高深的理论,也可以活跃在学术界之外。建议六:开展职业咨询虽然许多教授抗议道,他们从来没有接受过职业咨询顾问的培训,但他们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学会扮演这个角色。如果终身教授们成为职业咨询顾问,他们就可以更好地建立咨询网络、提供实习的可能性等,这样一来,就不会将责任完全归于学生。虽然我们决不认为这应该成为所有教职员都做的事情,但那些听到的对就业问题所反映出的无助态度,是没有理由的。建议七:搜集就业数据人类学学科的研究生课程需要收集更多的就业数据,并且将这些数据与AAA之类的机构分享。虽然我们可以对当前的就业数据做一些测量和推断,但我们还应该建立更丰富和准确的数据库,因为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了解当前的状况,并迫使我们采取行动。建议八:重新审视并修复应用性与学术性之间的裂缝这一点其实很简单。人类学在很多方面依然轻视应用人类学,应用人类学的从业人员很少参加像AAAs这样的年度会议,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在研究生阶段也不和他们交流。然而,邀请应用人类学家参加专题研讨会,并与学生互动,不仅可以使学生不要污名化地看待应用人类学的工作(尽管有许多人类学博士生仍然会这么做),同时还可以发展出一些关系网,帮助学生们找到第一份工作。同样,学生在研究生阶段也需要获得一些公共领域应用类工作的经验。很多时候,博士生们在毕业后开始寻找非学术性的工作,是在一系列博士后、助理岗位的工作后才开始尝试的,而这时候他们可能已经40岁了,而在这种年龄寻找第一份工作,这在任何领域都很困难。学生们完全没有必要这么晚才了解社会工作,在校时就需要一些类似的工作经验,不能因为这可能使他们在真正的学术道路上分心,就去阻止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实习,或者接一些外包工作。展望未来:人类学家的目标虽然对于人类学博士的就业困境,还没有一个通用的解决方案,正如上文所述,这个问题不仅与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有关,也与学术机构、就业市场和社会经济的趋势有关。因此,即使在研究生课程上有一些前瞻性或创新性的改变,或许也只能走那么远。正如韦伯在一个世纪以前睿智地论述,市场精神并不完全符合学术精神,或者说作为工具抹去了那些学者对知识的热情。这种热情可能是一种召唤,也是对市场化铁笼的一种抵抗,它潜移默化地在我们整个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中传播。而这种热情需要被培养,并在从事人类学研究和教学的过程中保持活力。正如很多博士生所说,他们很少抱怨所接受的人类学训练,那些知识上的刺激、努力去掌握的理论、对田野材料的分析工作——这一切都让他们喜欢,他们并不希望这些内容在未来的人类学中被淘汰或减少。而问题在于,如何使这些想要成为人类学家的学生所接受的训练,也能让他们到达自己导师所处的位置上。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非常棘手。我们怎样才能培养学生,使他们不仅能得到有保障的工作和生活,同时也葆有可影响人类学学科的潜力与梦想?作为人类学家,我们是有能力完成这一切的。

目的地

人类学是学什么的?美国人学专业就业前景好么?

人类学专业的学生留学都学什么课程?去哪些国家留学更好?同学们最关心的,人类学专业就业前景如何?你想知道的,小编来为你解答!01、专业介绍人类学(Anthropology)是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最早见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及行为的人的描述中。当代人类学具有自然科学、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的源头。它的研究主题有两个面向:一个是人类的生物性和文化性,一个是追溯人类今日特质的源头与演变。民族志(ethnography)同时指称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依据人类学研究而书写的文本。从事人类学研究的专家则称为人类学家(anthropologist)。02、国外的人类学究竟学些什么?美国大学人类学专业是研究人及其文化的一门学科。人类在不同的环境中创造出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宗教体系。人类学者通过比较研究,找出这些文化制度之间的异同,从而探求人类生存的本质。人类学专业内容和分支非常广泛,主要有:人类学与宗教,科技人类学,环境人类学,全球遗产,发展、保护和人道主义等。提供的课程有上百种,从宽泛基础的简介到具体某一地区的研究,从人类起源到当今的社会政治和文化,从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到遗址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还有研究玛雅文化、北美原住民、亚马逊地区、非洲国家各个方面的不同课程等等。学生的参加的科研项目也遍及全世界。说到当今科学界人类学研究最权威,可以说是在英国。在英国以及许多欧洲的大学,这些分支往往安置在不同科系,且被视为不同的学科。除了人类学专业的涵盖范围广泛,人类学还有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知识更新速度快。所以选择人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兼通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只有研究型和创新型的人才在就业方面才能更具有优势,适应能力才能更强。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人类学硕士课程来说,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有人类学理论与民族志,婚姻、家庭与性别,政治人类学,东南亚人类学研究,亚马逊地区人类学研究、人类学与人权等等。03、人类学相关专业大致的就业前景介绍人类学专业面广,知识更新迅速,学生兼通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属研究型和创新型人才,就业途径宽,适应能力强。选择毕业后回国的人类学专业的毕业生能胜任民族、宗教、计划生育、文化、民政、旅游、宣传、政策研究等工作。毕业后可以去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公共组织和私有机构担任行政、文秘和各项管理工作,主要以博物馆、民俗研究机构、考古方面为主。有的学生还能进入相关的媒体机构担当记者、编辑的角色,进企业从事市场调查等。在美国的人类学专业毕业生中,71%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或刚刚毕业时找到工作,28%的学生在毕业1年以后实现就业。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应届就业率指数为7.20,与其他专业相比,应届就业率指数属于中等偏下。对90%的文化人类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说,他们的职业目标都是拥有终生教职,并会为其努力奋斗。但不幸的是,在整个美国,这种职位的空缺极少。与此同时,据推测,只有16%至21%的博士生能在毕业五年内获得终生教职,哪怕只是在任意一个学院中,可见该职位的稀缺与竞争之激烈。但获得终生教职仍然是大多数文化人类学研究生志之所向,导师也希望他们致力于学术研究,并鼓励他们坚持信念、克服困难,以获得教职为职业目标,尤其是在该领域前沿的名校。

其名为鹏

7所藤校在内,140多个专业暂停招生,美国文科博士项目将迎来巨变

2020年新冠疫情给美国大学系统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而在大学内受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文科博士项目。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目前美国数十所精英大学已经暂停了140多个人文社科类博士项目在今年乃至明年的招生。长期以来“不吃香”的文科博士项目在疫情的推动下已经处在了改革的前夜。困境中的文科博士根据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的报道,久负盛名的8所常春藤盟校中的7所藤校正在暂停文科博士项目招生,此外芝加哥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和华盛顿大学这些知名大学也在暂停博士项目招生。“历史学家不会说‘前所未有’,因为任何事情都有先例。但这种大规模的停顿非常奇怪,”美国历史协会(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学术和专业事务主任艾米丽·斯沃福德(Emily Swafford)评论说。新冠疫情导致美国大学普遍财政紧缩,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而文科博士项目就是负担最重一块。美国可以说是全球对文科博士经济支持最多的国家,大学研究生院对其招收来的文科博士不仅免学费,甚至还提供额外的生活费资助。这也使得文科博士的培养要花费学院一大笔经费。以上图中布朗大学为例,培养一名文科博士,每年学校的成本高到98,075美元,实在惊人。而这些博士毕业后基本上薪资都达不到这个数字。因此为了应对财政危机,大学不得不纷纷暂停招生,着眼于已经入学的在校生。“我们想投资在我们面前的学生身上,他们就在这里,”莱斯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说她希望避免产生“整整一代未完成的博士学位”。布朗大学也将文科博士项目的重点放在了培养已经入学的学生身上。布朗大学宣布将在2021年秋季暂停至少14个人文和社会科学项目的招生,但将允许目前在读的博士生在研究中断的情况下申请额外一年的资助。它还扩大了一个项目,为尚未找到工作的应届毕业生提供财政支持和“访问助理教授”头衔。它通常会为6名应届毕业生提供这样的教学职位,但本学年已经有20多名毕业生这样做了。而这也侧面印证了文科博士的就业市场不景气。根据2019年美国博士学位调查的数据,人文艺术类博士的就业薪资是最低的,不到6万美元,甚至比大量名校本科生的就业薪水还要低。而更让人感到寒意的是,对口文科博士的学术界工作岗位已经越来越少。改革迫在眉睫暂停招生也给大学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反思的窗口。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大学系主任们正在尝试修改课程,试图缩短学生完成文科博士学位的年限。众所周知,美国留学本科和博士是含金量最高的,对于博士申请来说,不仅申请难度大,入读后想要毕业的难度更大,这也导致了目前美国文科博士修读年限普遍非常长!例如像人类学这样的文科专业8年才毕业都是常态。过长的修读年限使得这类文科博士提早失去了在就业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青春年华”,在对口岗位原本不多的情况下,“饭碗”难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数据显示,2019年有超过5.5万人获得了博士学位,其中超过1.4万人获得了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博士学位。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学术界的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新博士提供终身职位的岗位非常少。以2017年为例,根据美国历史学会的数据,这一年拿到历史学博士学位的人数超过1100人,而美国历史学会公开的教职岗位只有500个左右。实际上,近十年以来,历史学博士毕业生和教职岗位之间的缺口一直在拉大。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数据显示,2019年,仅有59%的人文学科博士在毕业时找到了工作或博士后研究职位,是所有领域中最低的。这也让许多人开始思考,是不是文科博士数量太多了。“市场已经冻结,”布朗大学的一位管理人员说。“在我们现有的学生没有任何就业前景的情况下,引入新学生似乎是不道德的。”为了帮助博士就业,布朗大学一直在鼓励博士生免费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以帮助他们变得更有市场。学校负担重、就业前景差,文科博士一直都面临着困境,疫情放大了这些问题,但也正推动美国文科博士走向改革。减少招生人数、缩短修读年限亦或是拓展其他职业技能,或许在短期内难以见足够成效,但这都是其避免被历史洪流淹没的有益尝试。祝愿其能度过难关,迎来新生。

李双双

16岁进北大,18个月拿下美国名校博士,学霸的人生让人惊叹!

有这样一位“灭绝师太”款学霸女博士戴韵,她十六岁那年入学北大,十年后,二十六岁的她是双本科学位,双硕士学位,还有一个含金量全球瞩目的美国教育人类学博士学位。现在的她还在美国从事教育学博士后研究。也许你会联想到,16岁就考入北大,这位学霸的父母肯定从小就把她当“实验”培养。其实事实恰恰相反,这样一位一路开挂的学霸,却从小就是放养模式。小时候她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也忙,她从小和外婆一起生活。外婆没有多少文化,大字不识几个,从小她就是看看电视,和姐姐一起玩。因为没人管束自己,外婆也不会写字,所以在她上学前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还是临近上学前妈妈突然想起来,才临时抱佛脚的给她恶补了几天。从小父母对她的干预就很少,他们充分尊重戴韵的选择。就连她觉得晚自习太无聊,不想上晚自习,父母都帮她给学校申请不参加。连学校组织的晚自习都不去了,更别提什么兴趣班、补习班。虽然在他们家找不到任何形式教育的影子,但是戴韵的原生家庭中的学习习惯却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着。她的父母都喜欢看书,小时候她还不是识字的时候,就充当家庭图书馆的管理员。开始的时候她会把书架上的书从高到低排序整理,后来识字后,她开始把书架上的书按照书名首字母或者年代、题材等排序。这一面书架墙成了她小时候的游乐场,她每天泡在这里乐此不疲的排序。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她也加入父母的行列,每天都要在这里窝着读上几本书。从世界名著儿童简版再到儿童文学小说《神秘岛》,她发现书架上的书正在随着她的年龄增长默默地发生着变化。一路成长中,她的世界一直伴随着阅读。她说阅读给她展示了一个更宽广的世界,阅读解释了她对世界的各种好奇,而不断涌现的好奇心又驱使着她读更多的书。也许正是因为这份好奇心,她在攻读博士学位时选择了一项和自己已读传播学专业大相径庭的教育人类学。在决定攻读教育学之前,她曾想过做一名财经记者。在此之前她也在新华社和财经杂志这些媒体实习过。她发现不同立场的人之间的讨论,常常会演化成一场口水战,不仅没有增进理解,反而相看两厌。要怎么样才能拉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从沟通到理解到底该如何进行?带着对于人类认知和思维方式的疑问,她接受了一位知名的教育学教授Judith Green的邀请,跨越大洋去美国攻读博士。在美国,教育学博士的平均毕业时间是8年,意思就是大部分人需要耗费8年左右的时间才能从这个专业毕业。那么跨专业而来的戴韵需要多久才能毕业呢?会不会比8年还多?现实可能会让我们惊掉下巴。戴韵仅仅用18个月的时间就顺利完成该专业的博士学位,打破了很多人的疑问。虽然最后的结果是仅仅的一年半时间,但是戴韵最开始的压力却是很多人都无法承受的痛。因为是跨专业学习,所以从一开始她所要承受的压力就非常沉重。每周上千页的阅读材料,对于她来说根本是读不完的。不仅仅是阅读量巨大,很多专业名字她一点也看不懂。每周的例会,听着导师滔滔不绝地在讲,她仿佛就在听天书,因为一句也不理解。她自己说当时的自己每天都在哭,除了哭就是狂吃。因为失眠再加上精神压力大,她一个月胖了十斤。巨大的打击让她怀疑自己是不是智商有问题,为什么一点也看不懂。这个时候她冷静了下来,试图找到曾经的自己。她回想起中学时爸爸传授她的思维方式。在中学时,历史课的学习让她十分头疼,不同朝代的改革五花八门。如何找出这其中的共性和特性,让她一点也摸不到头绪。这个时候爸爸交给了她一个办法,爸爸带着她一起把不同的改革措施列举出来,然后逐个分析这个措施背后所针对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是谁和谁的矛盾,又该如何平衡这个矛盾。带着问题找答案,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推断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正是这种思维模式让她找到了方向。在后期的学习里,她发现自己跨专业的学习模式更成了自己特有的优势。它开始在传播学和教育学之间找共性,利用自己国家化的教育背景,提出了一个适合自己的选题:如何用传播技术促进教育资源国际化配置。因为自己多元化的自身优势,她收到了很多老师的科研邀请。在未来的研究方向上,她想做到科研和实践的平衡,为教育事业的未来突破出新的方向。

鹰对鲨

专业深析|史上最全!英国G5大学人类学专业解析

史上最全,没有之一!G5大学人类学专业解析文 / 仲濠总况对于社会文化研究感兴趣的同学,往往会选择人类学的专业。而英国的G5大学可以说是现代人类学的发源地之一,其中牛津,剑桥,伦敦三座城市被誉为英国社会人类学传统的“金三角”。现代人类学基本可以分为英美两大传统,英国由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确立,称为社会人类学,经典的研究领域为宗教,政治,经济和亲属关系,美国由Frank Baos教授创立,称之为文化人类学,但他确立了人类学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包含四个领域,即文化人类学,生物人类学,考古人类学与语言人类学。英美大多数高校的人类学专业聚焦于社会,文化人类学领域,当然也有一些高校也包含体质人类学或者生物人类学取向。英国的人类学硕士专业的背景要求比较宽泛,政治,历史,社会学,媒体研究等人文社科背景的同学都可以申请该专业,当然这也与人类学以民族志的方法对当代各种文化语境的关怀有关。那么G5大学作为人类学研究的桥头堡,他们各自有什么样的人类学专业,以及各自的研究传统和优势、要求又是如何,本文将提供一个综述性的介绍。英国的G5大学即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5所英国G5超级精英大学中,除了帝国理工偏向理工科专业因此没有设置人类学专业以外,其他四所大学均是人类学专业世界排名前茅的名校。牛津和剑桥在最近几年的QS人类学专业排名中一直处于世界第一第二的位置,几乎平分秋色,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作为传统人文社科,人类学排名最高排名第四,最近的2020年排名为第八,伦敦大学学院作为专业细分最多的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态势十分强盛,在最新的专业排名上升到第四。QS2020人类学排名链接如下:https://www.topuniversities.com/university-rankings/university-subject-rankings/2020/anthropology注:本文仅仅是简单罗列,后续会对每个学校每个专业进行解读。本文仅是专辑“人类学专业解析”中的专业汇总性文章,敬请关注后续文章出炉。1. 剑桥大学剑桥大学的人类学历史十分悠久,它的人类学研究传统是注重理论方面的创新,比如从上世纪末所发起的人类学本体论(ontology)转向,以及肇始于大约本世纪初的伦理转向(ethical turn),均与剑桥大学的人类学家们的开创和延续性研究工作分不开。该系目前的系主任Prof. James Laidlaw和副主任 Prof. Joel Robbins两位教授既是宗教仪式研究方面的顶尖学者,也是人类学最近的伦理转向的代表人物。因此目前剑桥大学的人类学院与另外一所世界著名的研究机构,马克思普兰克社会学研究所,共同创立了马克思普兰克-剑桥伦理、经济与社会变迁研究中心,致力于对世界不同领域的伦理生活与社会的民族志研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的荣誉退休教授Prof. Caroline Humphrey是西方第一个在冷战时期造访苏联的学者,并且她长期致力于中北亚的人类学研究,并在剑桥大学人类学院设立了蒙古与内亚研究中心。MPhil Social Anthropology社会人类学硕士,如其名所显示,这是英国人类学最常见的专业,也彰显了英国的人类学传统,有别于美国的文化人类学取向,但是近年来也有很多学者或者学校将社会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合并成为社会文化人类学。此专业针对无人类学背景或者背景较弱的同学学习人类学理论和民族志研究,作为博士学习的准备阶段。链接如下:https://www.socanth.cam.ac.uk/prospective-students/prospective-postgraates/prospective-postgraates-courses/prospective-mphilMPhil in Social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社会人类学研究,有别于上一个学位,该学位针对之前有很强的人类学背景的同学所设置的。所以这个学位不但提供目前人类学的核心议题和专业发展,也有更好的人类学研究方法的训练,以及该系学者们专业细分领域的细分专业领域训练。该专业可以作为博士学位的过渡训练,也可以作为单独的学位,以期在非学术领域谋求发展,比如媒体,智库,公共或私人企业,NGO等。链接如下:https://www.socanth.cam.ac.uk/prospective-students/prospective-postgraates/prospective-postgraates-courses/prospective-mphil-sarMPhil in Health, Medicine and Society健康,医疗与社会,这个专业是人类学院与另外学院合办的一个项目,即科学哲学与历史学院以及社会学院。该专业致力于提供学生对健康和医疗的社会和历史性的分析。医疗人类学也是从上世纪末开始,人类学领域新兴的细分领域,研究旨趣在于全球医疗市场,疾病的文化建构,医疗文化多元主义,在地医疗传统等。链接如下:https://www.socanth.cam.ac.uk/prospective-postgraates/prospective-postgraates-courses/prospective-mphil-health2. 牛津大学牛津大学在人类学历史发展中,与剑桥大学几乎是同等重要的另一支研究传统。从其院系设置的名称我们就能获知,人类学与博物馆民族志,该学校除了传统的社会人类学研究以外,对于博物馆,遗产,物质和视觉文化等方面研究颇有建树。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在中国文化界和公共知识领域比较出名的项飙教授即是牛津大学的人类学教授,也是人类学系的移民研究专业的负责人。但是项教授在2022年将会前往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任职,之后在牛津大学就是兼职的状态。在硕士阶段,该校提供科学硕士(MSc)和哲学硕士(MPhil)两种,前者为一年,后者为两年,但是两者的第一年都是相同的,两者都对申请者背景没有过多研究,没有相关人类学背景的同学也可以直接申请。可以理解为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是授课型,后者是偏向研究型,因此如果这两个学位有意读博士的话,前者就是MSc+Dphil(1+3year),而后者则是MPhil+Dphil(2+2year)。如果同学申请这两个专业并且有意继续读博士,需要在个人陈述中加入对于未来研究计划的框架,即完整的个人陈述加研究计划框架,字数可以延长到四到五页的内容。当然,如果在申请的时候没有加研究计划框架,不会影响录取,也不会影响学习结束之后的博士申请。以下每一个专业都有MSc和Mphil两个方向,因此不再每个专业中重复说明。Social Anthrppology该校的社会人类学研究旨趣在于回答关于社会中的人类基本生活的哲学性问题,包括:家庭,性别,亲属关系,道德与宗教观念和仪式实践,人观,健康与疾病,创造性艺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宇宙论观点(cosmology),关于人类,动物和精神存在的关联,过渡仪式等。从上世纪开始,牛津的社会人类学家们就致力于政治学,宗教,性别,文化,经济发展等研究领域的对话。该系学者们的民族志关怀涉及:非洲,南亚,东南亚,中国,日本,中东,南美和欧洲。链接如下:https://www.anthro.ox.ac.uk/degrees/social-anthropologyMedical Anthropology牛津的医疗人类学专业就立足于人类学领域,提供对于在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健康和治疗的社会、生物取向的人类学研究,我们可以从其核心课程窥见其理论关怀,一医疗人类学概论,二疾病的生物文化人类学,三关于身体和性别现象学的人类学路径,四营养人类学。链接如下:https://www.anthro.ox.ac.uk/medical-anthropologyMSc Visual, Material and Museum视觉,物质和博物馆人类学,这是牛津大学人类学的特色专业。近来来,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也延伸到了博物馆和遗产研究方面,因为博物馆和遗产本身即是社会文化的视觉和物质载体。牛津大学的该专业依托于其拥有的世界级别的博物馆,the Pitt Rivers Museum,该博物馆收藏了关于世界各地的民族志和考古展览,以及民族志影像。该专业提供对于不同文化意境下的物质和直觉文化的创造,功能,历史,政治以及当代意义和实践的批判性研究。研究旨趣包含:物件(objects)和图像(images)的生产,流转和消费;博物馆展览,公共媒体,艺术馆和其他公共领域的文化表征(representation of cultures); 景观(landscape),地点(palce)和空间(space)的问题;艺术与审美;视觉人类学和表征的研究,包括摄影表征,人类学与摄影的关系;物质文化与社会理论,全球经济下的物件的跨文化流转;价值的概念和物质形式的流失,客体化(objectification)与消费。其主要课程有:视觉,物质和博物馆人类学的当代议题,视觉,物质和博物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视觉,物质和博物馆人类学的基本概念等。链接如下:https://www.anthro.ox.ac.uk/visual-material-and-museum-anthropologyMSc in Cognitive &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认知和进化人类学,注意该专业只有科学硕士。该学位提供对人类思想,行为和文化的进化和认知科学视角的研究。其核心问题是,人类,或者说智人,拥有在语言,文化和宗教上非同寻常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语言传播,信仰,仪式和展演(performance)和智力(intelligence)来区分。那么什么是这些特质的进化基础?我们真的如同自己所认为的那样是唯一的么?我们的进化和认知能力中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人?第一学期该学位提供认知和生物进化的课程,以及定量研究方法,包括统计学和研究设计,第二学期主要授课为人类行为的进化,包括生物,认知,心理和比较的时间,以及心理与文化课程,研究人类的概念结构(conceptual structure)如何形成和限制我们的文化表达。链接如下:https://www.anthro.ox.ac.uk/degrees/cognitive-evolutionary-anthropologyMSc in Migration Studies移民研究,该专业也是牛津大学的特色专业,并且只有科学硕士学位,它也是牛津大学的人类学与博物馆民族志学院和国际发展学院合办的一个跨学科专业。该专业主要的研究关怀是对于最近的人类社会流动现象的社会、经济以及政治面向。该专业也依托于牛津大学的移民、政策和社会研究中心,该中心也是英国移民研究的顶尖机构。该专业的主要课程有:运动的政治(politics of movement),社会科学中的国际移民;移民,全球化与社会转型;社会研究方法。链接如下:https://www.anthro.ox.ac.uk/degrees/migration-studies3.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LSE其人类学研究传统和历史与牛津和剑桥几乎是齐名的。从英国的社会人类学传统而言,可以LSE说是现代人类学的开创地,因为有社会人类学之父之称的马林诺夫斯基就在此任职并设立了人类学博士的学位。我们中国人所熟知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就是马氏的博士学生。费先生师承马氏的功能主义传统,并且在中国文化与西方的比较研究领域论述颇丰,如《乡土中国》等,是中文和英文世界不可多得的中国人类学经典制作。LSE在社会科学稳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哈佛),其人类学最新的QS排名世界第八,全英第四。如学校的名称所显示的,该学校的政治,经济学研究非常发达,而在人类学细分领域,LSE在政治人类学,法律人类学,经济人类学,发展人类学,宗教人类学等社会人类学传统的研究领域也是传统强势的专业领域。值得一提的是,LSE也是为数不多(可能是英国人类学仅有的)设置中国方向的人类学专业,这与该校的师资力量从上世纪下半叶就延续的对于中国的人类学研究有关。LSE的人类学系一共有5个硕士专业,但是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大类,即社会人类学,发展人类学,以及比较中国研究。其中比较中国研究是人类学系与另外有两个专业与心理系和性别研究系合办。因为社会人类学也是对于英国人类学传统的综合性介绍课程,因此在这里不再赘述,主要分析一下社会人类学(当代世界的宗教),人类学与发展,和比较中国研究专业MSc Social Anthropology社会人类学硕士链接如下(不做详述):https://www.lse.ac.uk/study-at-lse/Graate/Degree-programmes-2020/MSc-Social-AnthropologyMSc Social Anthropology(Religion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社会人类学(当代世界的宗教),该专业提供了独特的跨学科和更广泛社会科学视角来研究宗教。它关注当代社会越发重要的宗教与世俗的动态平衡,以及关于宗教的概念在理论与实践中,如何与社会的各方面产生链接。该专业讨论的话题从宗教和公共生活的政策相关连接,宗教与政治,到信仰,仪式和存在问题(questions of being)的理论争论。并且关注宗教在发展中国家所扮演的角色,对比第三世界和西方模式的宗教和世俗化。LSE的宗教人类学有非常强的历史传统,比如前文所提及的马林诺夫斯基对于宗教仪式的开创性研究(以及和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莫斯的宗教理论的争论),到仪式研究的代表性人物莫里斯布洛克(Maurice Bloch),以及研究中国宗教的汉学家,人类学家,王斯福,代表作为《帝国的隐喻》,到现在LSE人类学系的主任Charles Stafford对于中国民间宗教的研究。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宗教人类学是LSE人类学传统的最好的代表和延续。链接如下:https://www.lse.ac.uk/study-at-lse/Graate/Degree-programmes-2020/MSc-Social-Anthropology-Religion-in-the-Contemporary-WorldMSc Anthropology and DevelopmentMSc Anthropology and Development Management人类学与发展,人类学与发展管理,这两个专业都是人类学院提供,由国际发展学院协助的专业,区别在于选课的模式和主课的不同,这个将在专业介绍最后提及。人类学与发展可以说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上世纪下半年随着人类学对于自身学科的殖民主义反思,人类学家们关注第三世界国家,也开始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开始了关注。发展人类学因此应运而生,它致力于用人类学方法提供自下而上的视角对经济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的批评研究。两个专业的人类学部分都将提供人类学家如何理解全球化和其他经济转型,从大D(Big D)development发展(发展提升项目)和小d(littile d)(经济发展或现代化所引起的变化)。另外,也提供人类学视角下的从1980年代兴起的生产,消费,交换和金融的新形势的研究。人类学与发展管理的国际发展部分应用经典的制度化理论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去理解发展中的机构和组织,发展管理项目可以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为现实世界中的公共,私人和非盈利组织提供咨询工作。该专业一共十二个月,核心课程是必须课(一个在人类学,一个在发展学),选修课和毕业论文,主课是:发展人类学,发展管理,或者经济人类学1:生产与交换,或经济人类学2:转型与全球化,毕业论文10000字。链接如下:https://www.lse.ac.uk/study-at-lse/Graate/Degree-programmes-2020/MSc-Anthropology-and-Development-Management人类学与发展专业的国际发展部分是关注如何克服贫困和创造健康,富裕和可持续的社会变迁。该项目使用最近的社会科学理论去理解发展的过程,政策和实践。该专业除了上述专业的课程以外,也可以选择:发展:历史,理论与政府,或发展研究的核心议题加另外可选的半个学分的选选修课,同样是10000字毕业论文。MSc Chin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比较视野的中国,该专业集合了LSE大量的不同专业领域学者对于中国的跨学科研究。虽然基于人类学院,但是吸取了其他大范围的社会科学领域,去研究中国的政治,国际关系,经济历史,社会和文化。这个专业最主要的特色即为从对比和历史的维度去研究中国,学生的毕业论文需要对比中国与印度,现代欧洲国家或者其他适合的对比国家。专业的主课即对比视野的中国,研究的话题包含:中国的帝国官僚体制,中国的宗教,都市生活,家庭,法治社会,政治等。其选修课所涉及到的学科和议题包括:人类学,经济历史,政府,国际关系和社会政策。该专业的学生毕业论文话题包括对比区域性政策,社会主义管理体制,以及语言的国家主义等。另外需要告知对该专业有强烈兴趣的申请者,该专业的负责人Hans教授和LSE荣誉退休教授王思福合著了一本同名书籍,Chin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想要对该专业核心议题有进一步了解的同学可以参阅此书。链接如下:https://www.lse.ac.uk/study-at-lse/Graate/Degree-programmes-2020/MSc-China-in-Comparative-Perspective4. 伦敦大学学院(UCL)伦敦大学学院(UCL)总排名世界第八,人类学上升到世界第四。它的人类学也是英国高校中涉及领域最为广泛的学校之一,从传统的社会文化人类学,医疗人类学到古人类学,进化和认知人类学,环境人类学,媒体和数字人类学,到视觉和物质文化,纪录片和民族志电影等,可以称之为几乎涵盖人类学四大分支领域的全面教学体系。UCL的人类学不同于上面三所学校的特点也在于此,它是最近人类学学术界可以称之为最为活跃和最具有开拓性的学校,包括从物质文化理论和经济人类学出发建构的数字人类学(digit anthropology),以及近年来由Prof. Daniel Miller 发起的项目Why We Post, 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用民族志方法去研究不同国家和文化下的社交媒体文化。其中关于中国的社交媒体民族志有Tom McDonald撰写的Social Media in Rural China(乡土中国的社交媒体)和Wang Xinyuan撰写的Social Media in Instrial China(工业化中国的社交媒体)。这一系列的民族志都可以在UCL人类学官网上免费下载。由于UCL的人类学专业众多,下面笔者将从五个大类简要概述每个专业的研究旨趣,以方便读者了解和区别所感兴趣的专业方向。一、生物人类学Anthropology,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MSc人类学,环境与发展硕士,如前所述,该专业也是近年来兴起的发展人类学的一种。这个项目关注于人类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包含学科理论有:人类生态学(human ecology),社会人类学,政治生态学和生物社会人类学。探讨的议题有全球环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链接为:https://www.ucl.ac.uk/anthropology/study/graate-taught/anthropology-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mscHuman Evoluntion and Behavior MSc人类进化和行为,属于进化人类学范畴,研究人类和非人灵长类的进化。链接:https://www.ucl.ac.uk/anthropology/study/graate-taught/human-evolution-and-behaviour-mscPalaeoanthropology and Palaeolithic Archaeology MSc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是由人类学和考古学两个系合办的,提供人类进化研究的生物和考古学方面的研究。链接:https://www.ucl.ac.uk/anthropology/study/graate-taught/palaeoanthropology-and-palaeolithic-archaeology-msc二、社会人类学Social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社会与文化人类学链接如下:https://www.ucl.ac.uk/anthropology/study/graate-taught/social-and-cultural-anthropology-mscPolitics, Violence and Crime MSc政治,暴力和犯罪,提供人类学的方法去研究相关问题涉及:国家,法律,民主,冲突,革命,恐怖,罪犯,刑罚等。三、物质文化Visual and Material Culture MA视觉与物质文化硕士,这个专业实际上是人类学比较基础理论的一个分支,它会研究空间政治学、身体化、艺术公共领域等等问题。而这些理论问题,都会考察物质和视觉媒介如何作为行动者形塑社会中人的关系。https://www.ucl.ac.uk/anthropology/study/graate-taught/material-and-visual-culture-maDigital Anthropology MSc数字人类学硕士,这个专业更多是用人类学理论的批判性视角去考察数字化社会的各种现象。研究对象范围甚广,包括社交媒体、网络政治、大数据、数字基础设施、3D打印以及算法等等。链接如下:https://www.ucl.ac.uk/prospective-students/graate/taught-degrees/subject-areas?p0=anthropology四、医疗人类学Biosocial Medical Anthropology MScMedical Anthropology MSc这两个专业都属于医疗人类学的领域,不同的是第一个专业加入了生物人类学的视角。https://www.ucl.ac.uk/anthropology/study/graate-taught/biosocial-medical-anthropology-mschttps://www.ucl.ac.uk/anthropology/study/graate-taught/medical-anthropology-msc五、公共人类学Creative Documentary by Practice MFAEthnographic and Documentary Film(Practical) MA专业1是创新纪录片实践(艺术硕士),是一个相当偏向纪录片生产实践的艺术硕士项目。但是它也有相当理论的一面,人类学系设置这个专业,目的是以“民族志”视角去拍摄纪录片。学生需要学习人类学理论和社会学理论课程,并且基于对理论的理解去提出批判性的观点。专业1链接如下:https://www.ucl.ac.uk/anthropology/study/graate-taught/creative-documentary-practice-mfa专业2是民族志与纪录片电影,它并不是艺术硕士,而是文学硕士。正如冠以“Practical”之名,这个专业完全是一个实践性项目,提供最前沿的纪录片拍摄教学资源,学生毕业的条件是拍摄一部25-30分钟的纪录片。专业2链接如下:https://www.ucl.ac.uk/anthropology/study/graate-taught/ethnographic-and-documentary-film-practical-maCreative and Collaborative Enterprise MA这个专业是为有想法或者已经开始创业的学生开设的,依托于UCL强大的学校资源,由文化创意产业知名的领袖来开设和指导。https://www.ucl.ac.uk/anthropology/study/graate-taught/creative-and-collaborative-enterprise-ma5、结语评论从以上对于四所学校各个专业的解析,我们可以初步总结如下:一,对于人类学想要有综合性的了解和学习,可以选择社会人类学专业,或者对于人类学没有过多的了解,该专业可以作为综合性的人类学理论及研究方法的硕士阶段学习,为进一步到研究学位,如研究型硕士或博士做准备,也可以从事人类学相关的其他领域的工作,比如咨询,媒体,公共服务,NGO等;二,对已经有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的同学,比如医疗,认知等,可以选择细分领域的专业,比如在媒体行业有相关经历,或者从事新媒体,创意文化产业,自媒体等领域工作的同学可以考虑媒体人类学,或者数字人类学专业,同理,有医疗、博物馆、视觉艺术、文化遗产、发展、环境等领域,拥有相关的科研、学习或者工作经历的同学,可以考虑对应的细分领域,可以获得从人类学或者跨学科视角研究不同领域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的知识,去反馈和反思之前或者以后工作经历和规划,或者继续从事专业领域的研究。当然,有这些经验的同学也可以选择社会人类学,对人类学总体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更全面的接触和学习;三,G5的学校每一个都是世界专业排名前十甚至数一数二的,而且提供的专业方向不尽相同,在考虑专业选择的过程中可以考虑每个学校的师资力量,研究历史和传统,以及当下的研究偏好去选择。而且,每个学校的学习氛围和文化传统也是可以考虑的因素之一,比如牛津剑桥是英语世界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他们有英国为数不多的书院制,即除了学生所学习的院系(faculty/department),比如人类学系,学生还归属为不的书院(college),每一个书院都有自己的logo,学习组织,个人导师(mentor),每年也会举行宴会(formal dinner)和其他公共活动,或者书院之间的竞赛活动,这些都是吸引很多学子和游客的地方。而处于伦敦的两所学校,也是伦敦大学集团(Union of University of London)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不但意味着在这里学习的同学可以享受世界上最古老和最有人文历史气息的城市之一,它所拥有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媒体和实践资源,比如大英博物馆,国家艺术馆,大英图书馆,BBC等;也可以享受伦敦大学集团所共享的学术资源,即跨校的导师指导,选课,图书馆资源等。本文作为分析英国人类学专业的综述性文章,旨在为读者选择和区分G5名校专业做一个专业性的参考,更加详细的对每个不同专业的申请要求等会陆续推出,敬请期待!

红柿子

棕榈大道留学 丨 全球Top10优势专业不限学科背景的LSE 人类学

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海外学府的热门项目情况以及真实的就读体验,棕榈君开设了「名校就读体验」专栏!本期项目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人类学 我们特邀请了毕业于 LSE 人类学硕士项目的 Angela 学姐,来分享她在 LSE 的就读体验与感受,并从申请原因、就读体验、课程设置、就业前景等几个维度为大家一一呈现!(图片来源于网络)一、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真面貌LSE 不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没有工科理科。在大众眼里,这大概是一所“偏科”的学校,专门培养商科、社科学生,从每年 QS 综合排名的“惨败”上就可以看出。但无论是商科还是社科,几乎每一个专业都能在权威学科排名中名列前茅,过硬的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吸引了无数学子。另外一个刻板印象应该是玄学录取,有的学生即便硬件条件优越也被发拒信,有的学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却也能柳暗花明。录取官奇异的取向和魔幻的时间轴让人迷惑,但不妨碍 LSE 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女神校。(图片来源于网络)说到在 LSE 的学习生活,最大的感触就是这所学校的全名应该叫 London School of Reading List。无论是哪一个专业的同学,都饱受数不清的阅读材料的折磨。每周每门课的阅读材料页数都有可能冲上三位数,而每周可能有三四门课甚至更多。除了 reading 多,相应的 essay 也很多,在巨大的学习强度面前,每天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不是床而是图书馆。24 小时通宵开放的图书馆也成为了在 LSE 上学不可或缺的必打卡经历。关于生活体验,LSE 的宿舍选择众多,但统一的特征就是几乎都坐落在城市的心脏。我曾经住过的宿舍就在伦敦正中心的特拉法加广场旁边,国家美术馆、中国城近在咫尺。每天学到筋疲力尽时,能够去广场上看看喂鸽子的游人也是一大乐趣。二、在伦敦政经,读人类学是种什么体验?01 项目特色 & 课程设置人类学系有众多分支专业,比如发展人类学、比较中国研究、当代宗教研究和法律人类学等。我在 LSE 读的是认知人类学(MSc Social Anthropology-Anthropology and Cognition)。所有的分支专业都是在 Social Anthropology 的专业课基础上,增加一到两门自己独有的专业必修课。比如我的专业其中一门主修课是 Cognitive Anthropology,主要是研究人类学与心理学、认知科学的交叉学科。整个项目时长为 12 个月,分为三个学期,不过第三个学期是用作各课程的复习和考试所用,基本没有新课可上。考试会在 6 月结束,6-9 月用来写毕业论文,通常为一万词的要求。(图片来源于网络)课程包括 compulsory和 optional。人类学整个系的必修课一是Social Anthropology,所有的学生都需要修读,包括本科就是相关专业的同学;二是各个分支专业的主修课,如果是 Social Anthropology 这个专业就可以多选择几门选修课。Compulsory 的课程都是 1 分,需要上下两个学期均修读,通常会是两个不同的老师分别教授一个学期。Optional 则根据你自己想要学习的方向决定,有 0.5 和 1 分的课程,同样的 1 学分上下两学期均要修读,0.5 分则只需要修读一学期,这个部分总共需要修满 1 学分。最后毕业论文也占 1 学分。02 课业特色LSE 人类学专业常年在各榜单中表现强劲,在 2020 QS 人类学专业排名中取得了全英第 4 名,全球第 8 名的好成绩。除了历史悠久外,我系还聚集了一大批活跃在人类学界的大牛老师,从族群研究到区域研究,从宗教研究到认知人类学,老师们的学术水平只能用令人惊叹来形容。本项目最大的特色是,这些大牛老师都有机会成为你的 supervisor,每两周和你一对一交流指导。拿我们的项目来说,一共只有 5 个学生,但是由两个在认知人类学领域最顶尖的老师指导,想不进步都难!(图片由导师提供,请勿转载)03 项目申请门槛 & 我的申请背景LSE 对 GPA 和学校背景还是非常看重的,我建议在硬件方面:国内名校 + 雅思 7 /6.5 以上。大多数入读我们项目的国内同学都是 211 背景以上,但也不排除玄学出现。我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GPA 4.0/4.0,雅思 7.5,是本专业申请。但因为人类学在国内开设本科的院校非常少,LSE 也没有要求申请者必须有相关专业背景,来自任何学科的申请者都可以递交申请。三、就业资源 & 毕业生的情况01 我的同学,都有谁?来 LSE 读人类学的同学很少有本专业即人类学专业的,尤其是国内的同学。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有本科读小语种、法律、中文、经济等专业的,都是因为喜欢这个学科或是想往社会科学领域发展的缘故申请了人类学专业。外国同学有一部分是已经工作过一段时间的,有来自美国的律师、乌干达的大学老师、日本的博士、印度的贵族、和英国的 IT 码农。来读这个专业的同学背景非常丰富,能够在小小的教室里认识各种各样的人,听他们说自己过往的经历和未来的打算,也是一种有趣的经历。(图片来源于网络)02 我的同学,毕业后都去了哪里?毕业之后,大部分同学会选择回到自己的国家找工作。我知道的欧洲同学毕业去向有 Amazon, Deloitte, Procter and Gamble 这种大型电商或者日用品公司,或是继续攻读博士。有很多中国同学留在了英国工作或读书,回国的同学有在教育、文化、公关、快消等行业找到了不错的职业的,也有同学选择考公进入体制,还有几个和我一样去了其他国家继续攻读博士学位。03 学校或学院的求职资源LSE 的就业资源非常好,学校很重视对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Career Centre 几乎每周都有好几场活动,教你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完善自己的简历,或直接提供 networking 和应聘的机会。学生可以免费在 Career Centre 修改简历,通过一对一的面谈能够迅速找到自己的优势并展现在简历中,并能得到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帮助。而且,学校每年都会联合几所世界顶级名校共同举办校友招聘会,在全球不同的地方都有会场,哪怕是毕业生也能够免费参加,谋求自己心仪的职位。(图片来源于网络)四、学姐寄语 & 申请 tips无论你曾经毕业于人类学系,抑或是从未涉足过这个领域,都请你怀揣着一颗好奇心,用包容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人类学或许很难教给你一些谋生或赚钱的手段,但请不要着急,这个学科能够带给你的,是如何温柔地接纳这个世界,并且去探求事件背后的真相,这将会是你一生的财富。To know the causes of things,这是 LSE 的校训,也是每个人类学学生最真实的人生准则。这个专业的包容度很强,只要你对人类学或社会科学感兴趣,都可以尝试申请。学校比较重视申请者的学历背景,GPA 成绩和其他硬性条件。因此无论本科学什么专业,都需要注意 GPA 的保持和提高,以及尽可能地获得与学习相关的奖项。对于科研方面,相关的科研经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学科,也能拉开和其他竞争者的差距,最好能做一两个踏实的田野调查并有相关文章的产出。在实习方面,如果能有相关的实习经历也能有效地提高你的竞争力。 - END -

周勃

拥有多个博士学位的明星,郎朗只排第二,第一是博士专业户

近日,导演张艺谋再获博士学位,一时间引起了网上一片热议,很多人对此并没有什么好感,认为荣誉博士含金量很低,只是名气获得。虽然如此,但毕竟也是对他成就的一个肯定,很多名人也不一定能拿到这样的学历。说到博士,下面小编给大家扒一扒,拥有多个博士学位的明星,郎朗只排第二,第一是博士专业户。成龙成龙开创了功夫电影的新时代,将中国功夫带向了世界,获得荣誉众多,其中就包括博士学位。早在1996年,成龙就获得香港浸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04年获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荣誉博士学位,2009年获柬埔寨大学人类学荣誉博士学位。刘德华刘德华在影视歌方面都有很出彩的表现,还是出了名的德艺双馨的艺人,演戏之余也不忘去大学进修,因此获得了三个博士学位。他在2006年获香港演艺学院荣誉博士学位,2010年获加拿大纽宾士域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7年11月又拿到香港树仁大学的荣誉博士,这已是他的第三个博士学位。喻恩泰说到喻恩泰,可能很多人已经淡忘,但说到《武林外传》中“吕秀才”,很多人一定还有印象。其实他也是学霸,获得了三个博士学位,分别是上海戏剧学院导演学博士,中央戏剧学院“表、导演艺术研究”双博士学位。郎朗钢琴王子郎朗就不用多说了,获得了无数的荣誉,博士学位也有5个。他在2011年获得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博士学位,2012年5月11日获得美国曼哈顿音乐学院授予博士学位,2014年获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音乐学院博士学位,2015获美国纽约大学艺术博士学位,2017年获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类荣誉博士学位。张艺谋现在张艺谋博士学位超过郎朗排第一位,被调侃是“博士专业户”,获得过6次“名誉博士”学位,分别是2001年莫斯科电影学院名誉博士学位,2005年香港城市大学文学博士,2008年美国耶鲁大学艺术学荣誉博士,2010年美国耶鲁大学艺术学荣誉博士学位,2012年韩国檀国大学文学名誉博士学位,2018年获得美国波士顿大学荣誉艺术人文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