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AI博士年薪高达80万元,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国内外大学如何选择?聚散以成

AI博士年薪高达80万元,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国内外大学如何选择?

全球各国具有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大学数图一:全球各国具有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大学数目全球大学共有367所高校具有人工智能研究方向,这其中,美国占有168所,占全球份额的45.7%,加拿大、中国、印度、英国分别位于二、三、四名,但与美国相差较大。具有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大学实力排名图二:具有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大学实力排名TOP1:卡内基梅隆大学(CMU)TOP2:清华大学TOP3:康奈尔大学和斯坦福大学TOP5:北京大学TOP6:佐治亚理工学院TOP7:华盛顿大学TOP8: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TOP9:马萨诸塞大学安姆斯特分校TOP10:麻省理工学院TOP24:浙江大学TOP51:南京大学全球实力排名中国高校占2所。全球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排名图三:全球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排名TOP1:卡内基梅隆大学TOP2:清华大学TOP3:牛津大学TOP4:北京大学TOP5:香港科技大学TOP6:新南威尔士大学TOP7:南洋理工大学TOP8:阿尔伯塔大学TOP9:南京大学TOP10:浙江大学全球研究排名中国高校占4所。中国高校AI前60排名图四:中国高校AI前60排名如果不想去世界顶级的大学学习人工智能,舍弃了欧美,如美国、加拿大、英国,在国内就要去上面这些大学进行本科阶段的学习,硕士研究生和博时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最好还是去美国顶级院校学习,毕竟毕业之后的工作,要比国内丰富很多。人工智能企业拥有数量前五名图五:人工智能企业拥有数量前五名TOP1:美国,1078家TOP2:中国,592家TOP3:英国,138家TOP4:以色列,74家TOP5:加拿大,70家世界人工智能强国人口数世界人工智能强国人口占比图六:世界人工智能强国人口数与占比美国占地球人口4%,加拿大0.49%,英国0.89%,以色列0.12%,而中国占地球18.93%,资源很不均衡。看到这些数据,就应该明白,去美国学习人工智能,就能享受到优越的教育资源,一流的师资,高端的设备,最前沿的学术思想,在最顶尖的平台上才能越走越远,攀登科学高峰,不至于走弯路,走错路,这也是很多一流科学家曾经最明智的选择。

冲锋号

人工智能专业博士毕业生年薪80万,这个专业为什么这么火?

11月20日,在网上挂出的一则应届博士生招聘信息成为了近几天的的议论焦点。引发众人议论的内容一个是关于招聘的专业,另一个则是所提供的待遇。从这则招聘信息中可了解到该岗位招聘一位研发员,专业是关于人工智能。这可是当前的热门专业。再来看看公司提供的薪资,80万一年。对于一般刚毕业的求职着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的力的岗位。据行业内部人员反映该岗位在去年的薪资水平还在50万左右,仅仅一年竟涨30万。这也说明这个专业的人才非常紧俏,市场供应缺口很大,才会导致企业重金挖人。说起人工智能,可能大家早有了解一些,在10几年前,国外的一些科幻电影就描绘一些在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下的未来人类生活场景。还记得那些场面非常震撼,到处都是机器人来替代人类从事相关的工作,当时觉得这种生活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仅仅十多年之后,在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地方越来越多。如高铁站直接刷脸进站,停车场车牌号的自动识别,导航地图的路线自动优化等等,这些一方面降低了人类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的的确确给广大的民众带来诸多方便。特别是世界围棋人机大战,机器人以绝对优势获胜。这一事件说明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层次,离电影中的那种未来生活越来越近。现在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每年高校新增这个专业的数量都是两位数以上。那么人工智能专业到底学什么呢?其实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因此,这个专业对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对数学功底要求是比较高的,学习的难度在目前高校所设置的专业中应该说是偏难的。所以大家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要意味追求高薪酬,万一没学懂,出来就业也是比较困难的。这个专业为什么这么火?很显然这个专业的应用性强,范围非常广。根据行业专家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尽管2017年全球新兴人工智能项目中,中国占据51%,数量上已经超越美国。但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储备,中国却只有5%左右,人工智能的人才缺口超过500万。并且越来越多的IT巨头公司不断增加AI领域的项目,如百度、谷歌、讯飞、阿里巴巴、腾讯等这些网络巨头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投入越来越多,前景被大家一致看好。人工智能的应用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的增加,产业规模也越来越大,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有人形容这个专业目前正处于风口上,出现其惊人的薪资待遇也不足为奇了。

白外套

2019全球AI人才分布图:美国占44%,中国人才净流入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快速发展,而各国对于AI人才的需求是没有止境的:大家都在培养和争夺人才上做文章。前不久,教育部批准了国内35所大学的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加拿大正希望通过“全球技能战略签证”吸引国外人才流入。今天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分布是什么样子?中美在AI领域的差距究竟有多大?最近,加拿大Element AI的首席执行官JF Gagne发布了2019版的《全球AI人才报告》,为我们解答了这些问题。调查发现,全球AI论文发表最多的学者之中,有44%是在美国获得的博士学位,国内博士数量占11%。另一方面,AI人才的流动性很高,大约1/3的人工智能博士都不会在培养国工作,在这方面,中美都是人才净流入国。种种证据表明,当前顶级 AI 人才明显供不应求。但这种人才到底有多稀缺以及他们分布在全球哪些地方,却鲜为人知。本报告总结了我们对全球 AI 人才库范围和广度的第二次调查。我们的研究依赖于三个主要的数据源。首先,为了了解正在推进该领域的研究人员情况,我们回顾了 AI 领域 21 个主要科学会议的出版物,并分析了作者的概况。其次,我们分析了领英网几个定向搜索的结果,结果显示了世界各地有多少人有博士学位以及必备技能。最后,我们寻求外部报告和其它二手资料,以帮助我们将发现的东西放在上下文语境中,并更好地理解快速变化的全球 AI 环境中的人才库。我们的发现表明,2018 年有 22,400 人在一个或多个机器学习顶级会议上发表过论文,与 2015 年相比上涨了 36%,与去年相比上涨了 19%。同行评审的出版物数量也同步增长,比之 2015 年上涨了 25%,比去年上涨了 16%。女性较少,仅占在这些会议上发表论文的研究人员的 18%。我们还发现,AI 人才库流动性很大,大约有 1/3 的研究人员不在自己获得博士学位的地方工作。在本文调查的 21 个顶级会议上发表过论文的作者中,约 18% 的人(约 4000)贡献了过去两年对该领域有重大影响的研究。高影响力研究人员(即那 18%)数量最多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对领英搜索的调查发现,根据我们的搜索标准,总共有 36524 人自报告为 AI 专家。相比去年,这个数字增长了 66%。本次调查显示,不论是自报告的 AI 专家,还是在 AI 会议上发表科学论文的作者及论文数量,都有显著的增长和扩张趋势。根据 21 个顶级会议的出版信息,我们计算了会议论文的作者数量,得到的结果是 2018 年有 22400 人在一个或多个顶级会议上发表过论文。为了与前几年的情况对比,我们收集了 2015、2016、2017 年同样的 21 个会议的出版信息。结果显示了明显的增长趋势。培养高级 AI 专家的国家也在引领就业根据参与大会的研究人员数据,我们可以观察这些发表论文的作者是在哪里接受培训的。首先,那些高产的作者主要是毕业于美国的博士。在我们的会议作者样本中,超过 44% 的人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在中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作者约占 11%,其次是英国(6%)、德国(5%)、加拿大(4%)、法国(4%)和日本(4%)。AI 专家在哪里就业?主要在五个国家:美国、中国、英国、德国和加拿大,在这些国家工作的 AI 专家占 72%。就业数据也具有相似的地域分布。我们的调查显示,美国继续吸引 AI 研究人员为之工作,占样本的 46%。在中国工作的 AI 研究人员占样本的 11% 以上,其次是英国(7%)。加拿大、德国和日本各占样本的 4%。总之,18 个最大国家的 AI 研究人员占作者的 94%,其中美国、中国、英国、德国和加拿大位列前五名(占样本的 72%)。绝大多数会议作者(77%)在学界工作,而 23% 在业界工作。为了评估 AI 专家的工作地点,我们观察他们所在公司的总部位置,而不是实际工作和生活的地点。举例而言,如果一些人在法国获得博士学位,而在谷歌的巴黎办公室工作,我们的数据则会显示其在法国接受培训,但为美国公司工作(谷歌是美国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外国公司的出现会为东道国带来本地投资、培训等效益,并且专家依然归属于东道国。但是,该外国公司将对其本地创造的知识产权拥有所有权。虽然这种计算方法降低了许多生态系统的价值,主要是对美国有利,但我们觉得它更好地反映了人才在世界各地流动的方式和地点。培养博士生的国家并不总是受益方人才流往何处AI 人才流动性很大,大约三分之一的研究人员并没有在获得博士学位的国家工作。我们的会议数据也了解了 AI 研究人员在完成其博士学位后将去往哪里工作。总的说来,大约三分之一(27%)的研究人员并没有选择在其读博的国家工作。在至少拥有 150 名作者的国家,这一比例更是高达 32%。这些 AI 人才的全球流动性非常复杂,并且流动背后的故事各有不同。尽管如此,这一数据依然可以使我们观察到 AI 人才在全球的流动情况。首先,我们的数据显示,一些国家对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人员特别具有吸引力。根据调查,美国最能吸引那些在其它国家接受培训的 AI 研究人员为之工作。中国其次,其能吸引的研究人员绝对数量约占美国的四分之一。我们认为每个国家的工作机会等几个不同因素会对这些结果产生影响。根据我们的数据,这 10 个地区和国家流入的 AI 研究人员比例高于流出的人员比例:台湾、瑞典、韩国、西班牙、美国、瑞士、中国、日本、英国和澳大利亚。其中,瑞士和瑞典在接收世界各地 AI 专家方面处于领先位置,其拥有的在外国接受培训的 AI 人才分别占 50% 和 49%。英国位列第三,在外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比例占 44%。在未来的项目中,我们希望探究一些国家为何有如此多流入的研究人员;这大概由于一系列原因,包括工作机会和研究人员回归故国。比较各个国家的人才流入与流出根据各个国家 AI 人才的流入与流出,我们绘制了下图:今年的调查发现,在这些顶级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的作者总量比去年上涨了 19%。为了评估这些作者当前对这一领域的影响力,我们分析了他们的论文在 2017 和 2018 年的被引用次数。结果发现,约 18%(约 4000)的人这两年里对该领域有显著的影响。这些作者在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而且他们的知识也很渊博,相信他们会继续为这个领域做出重大贡献。对致力于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团队来说,这些专家也是潜在的人才来源。会议数据表明,这些研究人员主要集中在一些国家,此类研究人员数量最多的前五个国家分别是美国(1095)、中国(255)、英国(140)、澳大利亚(80)、加拿大(45)。各国 AI 人才的学术背景根据领英网(LinkedIn)的统计,大约 1/3 的 AI 人才都接受过计算机科学方面的教育,不过学术背景的分布在各国略有不同。这一统计中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首先,所有领英网的数据都是自报告的:自愿选择加入网站,并自我解释受教育、工作经验和目前工作情况。第二,虽然领英网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但它在一些国家中的代表性不佳。在美国,已有 1.44 亿美国人拥有 LinkedIn 档案——这大约代表了 44% 的美国人口。在加拿大,领英网也有 38% 人口的高注册率。但在俄罗斯,领英网的渗透率仅有 5%。在中国这个机器学习领域举足轻重的国家,领英网注册人数只有人口的 3%。去年与 Wired 合作时,我们分析了人才库中机器学习领域的女性研究人员所占比例。结果表明该领域离性别平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去年我们调查的 AI 领域三个主要科学会议中,仅有 12% 的作者是女性。在今年的调查中,这 21 个顶级会议中,女性研究人员仍然很少,仅占了发表论文作者的 18%。我们的调查发现,AI 领域的这种性别失衡在业界和学界都存在:在学界中,在会议上发表论文的作者中有 19% 为女性,而在业界,发表论文的作者中仅有 16% 为女性。结论2019 全球 AI 人才报告展示了在人工智能领域有影响力学术论文作者,以及自报告 AI 专家的数量。他们的数量在过去的几年里有了显著的增长。在 AI 领域里,女性的影响力仍然不足,但一些国家相比其他国家更加接近于平等。

尤伦卡

人工智能专业真“火”,应届博士工资涨至80万,这些大学有此专业

近日,根据第一财经记者获得的消息,现在人工智能(AI)的人才真火,且工资也很高,比如在1年前,人工智能的硕士生年薪在30万附近,博士50万附近,过了一个年,到了今年,大部分企业给这些专业的工资都提升了10%-20%;甚至有的企业上涨幅度更大,比如有的企业给应届毕业生的薪水直接涨到了80万元,并且还人才难求!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对各类人才,尤其是人工智能的人才需求更是旺盛,比如自动驾驶,机器人等时下最受关注的领域,都涉及到了人工智能,可以预计的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人工智能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当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那么我国哪些高校有此专业呢?谁实力最强?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考生和家长,可以关注以上大学的相关专业,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高校。

森繁

斯坦福大学蒋里博士:人工智能——未来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这个时代的家长,很少有人不关心自家孩子的教育,而近几年新崛起的人工智能技术,又让教育以及其他各个行业都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与冲击。技术如何改变教育生态?科技发展又给教育带来哪些挑战?12月8号,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未来教育项目主任、里兰学院联合创始人蒋里博士受邀到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做了题为《人工智能——未来教育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演讲。国内唯一一份国家级的,面向全国教育界的教育日报,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具权威和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新闻媒体《中国教育报》对蒋里博士的演讲进行了报道。还有像新华网、环球网、南方都市报、现代教育报、网易新闻、凤凰网、新浪网、腾讯网等国内数家权威媒体也对蒋里博士的演讲进行了多角度的报道。(新华网)(环球网)(凤凰网)(南方都市报)(现代教育报)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上,论坛成员及数十名专家学者围绕“科技发展与教育变革”的主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思想风暴。在谈到人工智能给未来教育带来的挑战时,蒋里博士的一句话让现场的听众印象深刻:“人工智能思维是未来社会的常识,在中小学阶段人工智能思维教育和数学一样重要。我们有必要让孩子提前10年到15年,接触到世界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设计思维。”“用最前沿的科技去点燃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他们成为引领未来的人才。”蒋里博士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孩子学习到全世界最前沿的科学技术知识,蒋里博士在美国硅谷创立了里兰学院——全球第一个跨国青少年在线精英教育平台。到现在为止,蒋里博士已经带领里兰学院的团队在国内外进行了多次实践和尝试:在美国硅谷设立混龄班,将小学、初中、高中的孩子放在一个班级,讲解斯坦福研究生的人工智能课程。在摒弃了繁杂的数学公式后,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孩子也能较好地理解各项知识点;受邀到中国最顶级的公立和私立学校给学生们讲授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知识,还去到中国最偏远、海拔3000多米的贫困地区,给当地小学的孩子们讲授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知识。毫无学科基础的孩子们,在浅显易懂的教学方式下,也都听懂了这些全世界最前沿的科学技术知识。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未来将是人类与人工智能/机器人并存的时代,我们很有必要让孩子提前15-20年学习全世界最前沿的科学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设计思维等知识。最后,分享蒋里博士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上再次强调的“人工智能思维的三点核心”:第一,了解、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人工智能是如何运作的。只有懂得人工智能工作的原理,才能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帮人类做事。第二,拥有能够区分人的智能和人工智能的能力。比如想象力、创造力、共情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第三,能与人工智能协作的能力。未来孩子的出路不是与人工智能/机器人竞争,而是要学会与人工智能/机器人进行协作,让科技为我们所用。

小弁

全球AI人工智能人才报告:三万AI专家一半在中美,我国两成AI博士美国毕业

全球顶尖的AI人才都聚集在哪里?如何分布?看完本篇报告,相信你能找到答案。全世界的顶尖AI人才到底有多少?他们大多在哪里读博,又去了哪里工作?一份《2019年全球AI人才报告》,将近几年AI人才趋势展现了出来。这份报告由加拿大人工智能公司Element AI的团队完成,前不久刚获图灵奖的Yoshua Bengio就是这家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报告数据来自2015到2018年21个AI顶会论文的作者数据,辅以相关的LinkedIn数据,总共确定了36524人可以称得上是顶尖AI人才,而这三万多人读博、工作所在地等相关数据,透露出关于目前AI人才的一连串秘密:顶尖AI人才集中在美国,中国数量第二,中美AI人才总和占到世界的57%。顶尖AI人才国际化程度高,三成以上有海外经历。美国AI博士中,除了留在本国的,来中国最多;中国AI博士中,除了留在本国的,去美国最多。高引论文作者数中国排第二,学术界贡献比例全球第一。转专业搞AI风行,德国、俄罗斯、以色列顶尖AI人才非计算机背景者超过一半。顶尖AI人才,半数在中美人才方面,超过44%的顶尖AI人才都是在美国读的博士;第二多则是中国,培养了将近11%的AI博士;之后则是英国6%,德国5%,加拿大、法国、日本各占4%。而在博士们毕业之后选择工作地点方面,中美英三国都成功吸引了更多别国的博士。三万多名顶尖AI人才中,46%在美国公司工作;为中国公司工作的博士超过了11%;英国则是7%,加拿大、德国、日本各占4%;同情一下法国,培养的博士多,能用的博士少。可以看出,人才的虹吸效应还是很明显,基本都奔几个强国去了,前五名的美中英德加包揽了72%的AI人才,而前18名的的国家则包揽了94%的AI人才。国际化程度高,中美人才交流最频繁AI人才普遍国际化程度非常高,大约三成(27%)AI人才读博和工作的地方不一样;而去掉顶尖AI人才不足150人的国家,这个数字达到了32%。上面这个图中,左侧是人才们读博的国家,右侧是他们工作的国家,中间连接线的粗细,意味着在这里读博、去哪里工作的人数多少。而所有跨国连接的线条中,最粗的两条,分别是美国读博-中国工作,475人;以及中国读博-美国工作,440人。中国AI人才净流入先来看看在中国毕业的那些博士们:中国培养的2370名顶尖AI博士中,四分之三留在了国内;440人去了美国公司工作,大约占到18.6%;加拿大和英国也是两个不算太小众的选择。再看看在中国公司工作的AI博士们:2510人,要比中国培养的AI博士稍多,第一大来源国还是美国,475人,其次则是英国,100人,可能很多都是赴英美的留学生归来。美国的中国博士也很多而在美国,数据其实很类似。先来看美国高校毕业的AI博士们:美国博士很多,大约在万人上下,除了留在美国之外,这些美国高校的AI博士们的第二选择正是中国,其次才轮到英国、加拿大、德国这些国家。当然,美国高校的留学生多,这个数据也可以看做是各国赴美读博的AI人才比例。再看正在为美国公司工作的AI博士们:刚好,除了本国的博士之外,第二大来源国正是中国,其次才是英国、法国、德国这些国家的博士。另外,一个亚裔关心的问题:在美国公司工作的印度AI博士,只有100人。这样看来,中美之间的AI人才交流实际上是非常频繁的,远超过了欧洲那一连串传统的发达国家,这和中国科技行业的迅速发展是分不开的,另外这一类的交流也促进了跟多AI研究的诞生。高引论文作者人数中国排第二在这三万多名AI人才中,根据近三年来论文引用数量判定,会发现其中有大约4000人的研究对整个领域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这4000人里,1095人都在美国,其次中国(255),英国(140),澳大利亚(80)和加拿大(45)。而所有的这些高影响力研究,大多数都来自学术界而非工业界,学术界出产的高影响力研究占比最高的是中国(90%),其次是意大利(86%)和美国(84%)。而来自工业界的高影响力研究占比最高的国家是法国(30%),其次是印度和以色列(各占29%)。半路出家,有何不可通常而言,学术界都喜欢“根正苗红”的学生,这些学生从本科开始就学习本专业,一路成长为专家人才。在AI领域,“专业对口”的包括计算机、电子电气、信息科学等专业类型,但其他专业跑来做AI的人才在世界各国都为数不少。下面的统计图,就是各国AI顶尖人才出身于哪个专业的数据。各国的AI顶尖人才中,都有不少是学物理和数学专业的,还有一些学神经科学、生物信息学、机械工业、化学出身者,甚至还有少量非理工科的经济学出身人士。所以,想转行AI不要觉得自己专业不对口,毕竟像德国、俄罗斯、以色列这几个国家,专业对口的顶尖AI人才不到一半。不努力社交,可能找不到女朋友报告里还统计了各个国家和地区AI专家中女性所占的比例,下面的数据来自2019年的顶会论文作者。整体来看,顶尖AI人才中女性占到18%,,学术界这一数字是19%,工业界则只有16%。西班牙、新加坡、中国和澳大利亚是AI圈子里女性最多的地方,均超过了20%;日本则是女性最少的地方,顶尖AI人才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是女性。看来,在AI领域工作,要想方设法扩大社交面才能找到女朋友,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吴恩达一样,在圈内找到真爱~本文由 @CDA数据分析师 翻译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卞随辞曰

AI博士毕业,会有多少年薪?不同国家待遇不同

最近,Reddit里的一名英国毕业生向网民提出询问:人工智能博士毕业,向公司要多少工资才对?网民的反应表达了全世界对这一热门行业的待遇。尽管有些国家每年可以提供500,000美元(350万元人民币),但其他国家的薪资却不如普通公务员。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人工智能的博士学位在每个国家值多少钱?英国博士学位兄弟首先介绍了一下自己:现在在伦敦,即将博士毕业,并在顶级期刊上发表一些论文。他开发的算法模型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并为学校所认可,希望来到其他初创公司继续开发,并希望分配一部分股票。不过,学校希望他能够留在学校学习,同时研究相关项目,并询问他预期的待遇是多少。网友提出了一些建议。一种看法是,如果您在伦敦,人工智能的博士学位的起薪为每年100,000-150,000英镑(也就是9-135百万元人民币)。如果您在一家金融经纪公司中工作,拥有硕士学位的毕业生在伦敦可以每年获得60,000英镑(54万元人民币)的起薪。受访者说,他获得博士学位时,他的薪水是90,000英镑的年薪+90,000英镑的存货的年薪+30,000英镑的起薪。根据英国博士本人自身的情况来说,网民猜想他的年收入应少于10万英镑(90万元人民币)。如果要更高的价格,他必须提出最高质量的论文,并且公司必须具有相应的实力。但是一些网民质疑在伦敦获得如此高的工资是不可能的。对于一名博士来说,最高的佣金是80,000英镑(72万元人民币)。FAANG(Facebook,Amazon,Apple,Netflix,(Google))这样的巨头公司的年薪最高不能超过15万英镑。毕竟,这种情况可能更普遍,但是并非所有的博士毕业生都拥有良好的科学研究成果。通常,在伦敦,普通博士毕业生的年薪为80,000-100,000英镑(72-900,000人民币),优秀的博士生的初始薪水可达15万英镑。这就是英国伦敦的情况,但是美国呢?在讨论中,有人提出在旧金山地区,人工智能博士学位的年薪为300,000-400,000美元(210-280万元人民币),但是它仅适用于高级博士课程的学生。谷歌,OpenAI和其他公司每年将为杰出的博士毕业生支付数百万美元。对于那些没有这么强大能力的人来说,人工智能博士学位的年薪约为100,000-140,000美元(700,000-180万元人民币)(数据来自5月的最近5月)。根据调查结果)。此外,一些日本网民说:在东京地区,机器学习博士学位的起薪约为40,000美元(280,000人民币)。即使是像Google和Facebook这样的巨头,其最高起薪也不超过85,000美元。(600,000人民币)。在日本社会上这样的薪水实际上很低,相比之下,公务员对年轻人更具吸引力。人工智能博士也一样,在美国就是金砖,在英国就是铜砖,在日本就是黏土砖。在中国呢?学习人工智能需要有博士学位由于博士生在机器学习和项目工程领域的紧密融合,雇主更加赞赏博士生。与从事基础开发工作的本科生硕士相比,博士生具有更高的研究能力,更高的项目和业务理解与管理技能以及更高的创新能力。很难。根据公共关系,2017年中国的机器学习博士学位的年薪高达50万。到2018年,这个数字将达到80万。2019年,一些媒体介绍了华为的才华横溢的青年计划,已获得机器视觉的两个博士学位,年薪为200万美元。当然,这些只针对业内的顶尖人才。现在还尚无关于2020年AI博士平均起薪的数据,但“2020年度前五名AI人力资源竞争”的情况在中国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并被许多媒体引用。虽然说其中的真实性无法验证,但数据与基础情况一致。各种公司所雇用的具体教育背景和职位尚未公开,但一些媒体推测其年薪在30万至500之间。按照近年来的情况来说,AI智能专业的高端人才还是很少,所以说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还是要从小做起,努力将孩子养成顶级的高端人才。

出后

斯坦福大学蒋里博士:未来已来,学习人工智能很有必要

2019年12月8日,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主办的第六届年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及来自国内外的数十名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发表演讲,近500名关心教育的各界人士参加了本次论坛。技术如何改变教育生态?科技发展又给教育带来哪些挑战?本次论坛,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及来自国内外的数十名专家学者围绕“科技发展与教育变革”的主题展开了一场思想风暴。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学术顾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美国堪萨斯大学教育学院基金会杰出教授赵勇;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未来教育中心主任、里兰学院联合创始人蒋里博士, 等多名国内外知名学者在论坛上发表了精彩演讲。其中,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未来教育项目执行主任、里兰学院联合创始人蒋里博士做了题为《人工智能——未来教育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演讲。在《人工智能——未来教育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演讲中,蒋里博士指出,简单重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在未来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冲击和影响。未来的孩子不仅要跟全世界最优秀的人竞争,还要跟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竞争。蒋里博士强调,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孩子必须掌握斯坦福大学提出的“人工智能思维”的三大核心:第一,了解、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懂得人工智能是如何运作的。只有懂得人工智能工作的原理,才能更好地利用先进的科技来帮人类做事。第二,拥有能够区分人的智能和人工智能的能力。比如想象力、创造力、共情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第三,能与人工智能协作的能力。未来孩子的出路不是和人工智能/机器人对抗,而是要学会与人工智能/机器人进行协作,让科技为我们所用。他提出,人工智能思维将是未来社会的常识,应该让学生们把学习人工智能及其相关知识提到和数学一样重要的位置。为此他在美国硅谷创立了里兰学院,目的就是能够让学生学习到全世界最前沿的科学技术知识。里兰学院在美国硅谷做过很多大胆的尝试,比如把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混龄地放在同一个教室,给他们讲授斯坦福研究生的人工智能课程,当然其中剔除掉了复杂的数学公式。最后实现证明基本上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孩子都能听懂。除了把人工智能/机器人最前沿的知识带到美国小学的课堂,蒋里博士也受邀到中国最顶级的公立和私立学校,给学生们讲授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知识。不仅如此,蒋博士还带领里兰学院的成员到中国最偏远的、海拔3000多米的贫困地区的小学,给他们讲授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知识,这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理解。所以,蒋里博士提出,我们有必要提前15-20年让我们的孩子学习到全世界最前沿的科学技术知识,人工智能/机器人,设计思维等等的前沿知识,点燃孩子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培养他们成为引领未来的人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未来时代将是人类与人工智能机器人并存的时代。在这教育转型的关键时刻,蒋里博士希望,新时代的孩子能熟练掌握“人工智能思维”的三点核心,把人工智能当作人类的工具,锻炼自己成为具有创造力和协作能力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大车

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紧缺 应届博士生年薪高达80万

2018年6月27日,工作人员在现场进行5G+AI(人工智能)技术的远程遥操作技术展示。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博士年薪高一年前,人工智能领域的应届硕士生大约能拿到30万元年薪,博士生则高达50万元。现在,企业给应届生的薪水提高了10%至20%,一些企业给博士生的年薪升至80万元。这是近日在广东深圳召开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人才与智力交流会上了解到的情况。人工智能人才薪酬的持续攀升,源于近年来人工智能行业的火热发展。刚刚闭幕的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上,各国工业和互联网巨头都带来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首秀”:服务领域,活跃在进博会新闻中心的“豹小秘”,为参会人员提供智能引领、服务接待等;工业领域,焊接、检测等工业机器人既能完成复杂的车身精细化扫描,搬运、协作等功能也不在话下……这一系列“+AI”的场景已经走到各传统行业中,解决痛点、提高效率。而推动这些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落地的,正是活跃在全球各家科技公司的人工智能人才。根据职场社交平台“领英”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一季度,全球人工智能技术领域专业人才数量超过190万,这一领域的人才需求在过去3年间增长8倍,且缺口仍在扩大。全球共有367所具有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高校,每年毕业人工智能领域的学生约2万人,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据估计,中国人工智能学科人才需求的缺口每年接近百万。培养跟不上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供需差距为何如此大?相关运用不断突破,促进各国不断部署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这是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得益于数据、算力和算法的集中突破,人工智能近年来开始进入落地实践阶段。以深度学习为主要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语音识别、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展露强劲发展势头,相关应用突破还可能给医疗、交通、制造、金融、教育等领域带来巨变。正是看到其巨大潜力,全球各主要国家纷纷开始部署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纷纷加入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军备竞赛”。中国虽是后来者,但政策跟进速度也很快。在2017年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后,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统计显示,目前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已经超过1000家。而根据腾讯研究院发布的《中美两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全面解读》报告,2017年中国有592家人工智能企业,员工数量为3.92万人。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由于中国高校在较长时间内没有人工智能专业,这也导致了国内相关人才供给不足。引才出实招“中国是制造业和互联网大国,将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践场景。”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曾这样说。的确,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在制造业和互联网领域磨练出一大批应用型人才,他们将在人工智能的新舞台上,加速奔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等机构最近发布的《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与人才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长三角地区的数字人才达到11.8万。专家表示,数字人才是信息通信技术的专业技能和补充技能人才,他们是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发展的“主力军”。国内外知名科技企业已经发现了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这一人才红利,加快了国际融合步伐。在上海,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华为、微软、亚马逊等国内外知名科技企业设立了人工智能科研机构,打造“广邀英才、全球交流”平台。中国地方政府也开始加快了引进人工智能人才的步伐。浙江计划用5年时间引进10万名人工智能人才,还将建立全球人工智能人才数据库,为人工智能人才提供覆盖创业全周期的金融套餐,并且支持浙江高校建设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和专业,扩大人工智能方向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专家预计,伴随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中国有望吸引更多人才来华从事人工智能行业。

话匣子

AI博士年薪200万?考博族们,看准了专业再决定

今天网上一份华为总裁办签的邮件引发热议,邮件称华为对八位2019年毕业的顶尖AI专业的学生实行年薪制,薪酬为100到200万不等。相信很多网友看了之后不禁会感叹:人家一年的收入顶我们十年的收入!为什么人家博士一毕业就能达到如此高薪?难道未来高薪人群都是博士阶层起步吗?难怪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生毕业后都不想着直接去找工作,而是继续深造读博士。看来博士阶层的收入确实要高于其它学历的人群一大截。其实要想博士刚毕业就拿到一两百万的年薪,确实是不多见的。但是对于大部分博士而言,其一年收入大概平均在20万左右是有的。当然,这20万里边包括了基本的工资、各种奖励、津贴以及其它的科研收入等。可能有人会说,学校门口卖煎饼的大叔一年也能挣二三十万。但毕竟大叔赚的是辛苦钱,而对于博士们而言,仅仅靠正常的朝九晚五的工作所得的薪水,所以还是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从这路也看出未来各个阶层对学历会越来越看重。所以学历无用的说法,是越来越站不住脚了。但是同样是博士,有的博士毕业就能赚到年薪百万,而有的博士一年收入勉强10万块钱。为什么同为博士,差距这么大呢?当然,这主要包括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自身优秀程度的差异。也就是说,同样是博士,有的博士非常的优异,在科研上有许多的成果,逐渐建立了自己在学术界的地位。而有的博士就是酒肉博士,仅仅混个毕业文凭而已,并没有科研的积累;另一方面是由于行业的差异。也就是说看你从事的行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量大不大,这一点会也直接影响着你毕业后的收入。那么对于即将考博的研究生而言,你考博的专业是否要跟着热门专业进行跨考选择呢?塔主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考博专业的选择:准确把握自己原专业的行业定位其实每一个专业之所以设立,证明国家对这个专业的人才是有需求的。如果一个专业不是国家需求的,那么这个专业在发展过程中自然会消亡和淘汰。一般有博士点的专业,证明还是个不错的专业。因此,作为考博的研究生一定要对你报考专业在行业内的发展潜力和趋势,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即就是本专业、本领域、本研究在行业的定位是如何的?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判断出你博士四年毕业以后,从事的这个研究方向是否还是国家重点扶持的研究方向。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毕业后收入的高低。仔细分析国家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无论是现在的研究生还是未来从事科研的科技工作者,一定要有一个对当前及未来国家科技发展主流方向的把控意识。塔主建议作为每一个研究生都要去读一读国家未来科技发展的规划以及相关政策,看一看国家未来五年到十年内,重点扶持和发展的行业和方向是哪些?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本专业的研究,再决定报考哪个专业更为有潜力。如果一个专业并不是未来国家重点支持的方向或领域。那么即使你苦苦的读几年博士,毕业后也得不到你想要的收入和科研环境。所以说,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要更为重要。考虑对专业调整的适应程度如果发现某个专业特别有潜力,但自己的原专业和这个专业之间跨度较大的话,塔主建议想要跨专业考博一定要慎重。因为你考博士的底线就是保证能顺利地考取。如果专业跨度太大的话,即使笔试成绩达到了,博士生导师也并不喜欢一个没有研究基础的研究生进入他的团队。因为博士本来时间只有四年,需要做大量的科学研究,而导师并不会留出补你专业基础的时间。所以专业的调整是在一定范围内千万不要跨度太大。以上三点就是塔主为大家总结的考博专业选取的一点经验,希望对正在备考的考博族们有所帮助。欢迎大家与塔主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