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心理学博士中途放弃学业,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红指甲

心理学博士中途放弃学业,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郭乃蕊 Mary乔治亚大学博士全额奖学金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美国高考SAT,TOEFL培训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文/Tsuki图/郭乃蕊编辑/SarahMG学长曾经采访过很多以学术岗位作为人生中转站的职场精英,也采访过至今仍坚守在学术岗位的优秀学者。国内高校的学术科研氛围对大学生群体来说并不陌生,但真正走上学术道路的寥寥无几。今天的受访者郭乃蕊在求学路途中,一直坚定自己的选择,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了象牙塔的顶端,成功申请到了乔治亚大学博士。在美国就读博士期间,她逐渐认识到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在就读两年后毅然选择放弃,开始了教书育人的工作。向来成绩优异的她,从本科到博士一路读下来,收获颇丰,却发现自己与学术研究的缘分终究有限。然而,她并不慌张,将自己的英语和教育心理学背景相结合,迅速地找到了让自己大放异彩的领域。现在的郭乃蕊,是深受学生们信赖的北美考试培训老师,是“左手持剑,右手拿花”的“狮姐玛丽”。〡心无旁骛〡一心求学的郭乃蕊在读书期间很少感到迷茫,父母都是教师的她早已有了自己的人生规划:做一名老师。这一决定也获得了家人的支持,大有“你读到什么时候,家里就供到什么时候”之意。在这种精神支持下,郭乃蕊的大学生活并不像很多同龄人那样焦虑,忙着去考各式各样不知能不能派上用场的证件。“因为我没有考虑过找工作等其他的选项,所以研究生刚入学就知道日后要申请博士,精力也没有分散去实习、找工作或考一些跟工作相关的证书。我差不多在研究生二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把实验、论文全部完成了。然后陆陆续续地准备语言考试、着手申请博士。”成绩优异的她,拿到了美国乔治亚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并不断地充实着自己的学识,成长为越来越专业的研究者。〡颠覆认知〡当郭乃蕊被问及在美国求学时最大的感触时,她分享了自己在乔治亚大学儿童发展中心,作为主讲教师、从事幼儿心理学研究的经历。乔治亚大学校园美国的基础教育是K12(Kindergarten Through 12 Grade)教育体系,在此之前孩子还可以读一年Pre-Kindergarten,乔治亚大学的儿童发展中心就是为其心理学的研究项目专门设立的一年制Pre-Kindergarten。“一个班有三名老师,我当时是Lead Teacher(主讲老师)。在我教授过程中,有一件事感触最深:有一个孩子想画一个‘杯子’,国内老师的普遍做法是拿一个杯子放在孩子面前,让孩子们照着实物来画,或者直接让孩子临摹杯子的图案。但是在这里,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因为当你把一个杯子的实物展现在孩子面前时,你就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杯子长什么样子应该由孩子自己来决定。老师的角色只能作为引导、给予孩子模具让他们把轮廓画出来;而不应该告诉孩子杯子长什么样,你照着画就可以了。”乔治亚大学校园除此之外,乃蕊还发现,在美国,来接孩子的都是爸爸妈妈,而在国内大多数都是爷爷奶奶;家长在见到孩子时,美国父母们都会蹲下来给孩子一个拥抱,然后以与孩子们平视的方式与他们对话,家长与孩子更像朋友的关系;而国内的家长,一般会抱起孩子与老师道别,与孩子沟通时更多把自己当作权威的角色,把孩子当作一个需要被教育的对象。这些所有的细节都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这让她充分意识到了美国与中国幼儿教育的大相径庭,让她深刻地反思作为教师和家长应该以什么样的角色与孩子相处,让她越来越关注教育的本质。乔治亚大学足球队“超级碗”〡柳暗花明〡虽然郭乃蕊很喜欢心理学这门学科,也在教授孩子的过程中找到了前所未有的乐趣,但是在漫长的学术道路上,她似乎慢慢地迷失了方向。在美国读博的第二年,她的人生规划遭遇了滑铁卢。读博士的女生经常被社会冠上“第三类人”的名号,然而以前的郭乃蕊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我纯粹是因为喜欢读书而选择读博士。在研究生时,我与身边读博士的师姐们相处非常融洽,从来没有认为‘女博士’是另类。反而在后来,当自己在美国读博士时,才开始体会‘女博士’的艰难。”乔治亚大学校园“当时身边有几位优秀的师姐基本上都是异地恋,有的还有孩子,她们在兼顾学业与家庭的工作中忙得焦头烂额——这是在美国学习的常态。如果一个女生在美国走上博士的学术道路,基本只有一条路:在你写论文的期间怀孕,等到你论文完成了,宝宝也出生了。”郭乃蕊并不认同“女人到了一定年龄就必须生孩子”的荒诞逻辑,她指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之后的研究任务只会越来越重,更不知道要几年才能熬到头。“从助理教授升到副教授大概需要七年的时间,而这段时间对于女性来说,几乎是没办法去完成生育大事的;如果这时候你刚从谈恋爱开始,然后再到结婚,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这些和科研都是有一定冲突的。”摆在郭乃蕊面前的是看不见尽头的研究生涯,她也终于体会到了所谓“女博士”在普罗大众眼里的“另类”,这让她看清楚了自己的内心。除了结婚生子方面影响了郭乃蕊的决定,她也在后续的科研生活中发现,自己对于学术没有归属感。她坦言,辍学的原因也是出于力不从心:“在国内读研究生的时候,我可以很快就把实验做完了、把论文写完。但是美国读博士时,我发现无论在数据分析还是论文写作方面,我都天资平平。“由衷而言,我并不认为自己在实验和数据研究上有很强的能力。我非常清楚自己内心的喜好与擅长的事情,对于我感兴趣的事情,付出100%的努力就可以做到满分;而对于我不擅长的事情,即使我付出200%的努力,也可能只能收获50%的成功。”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合意困难”,它是指你在某件事物所消耗的努力越多,你学得就越扎实。但并非所有的困难都能起到强化学习的效果:如果你为了弥补缺陷付出了额外的努力,而这些努力并不能强化你的所学,那么这些困难就是不合意的。读到博二,决定放弃,不是每个人都能勇敢做出的决定。很多人会以“投入太多以致难以放弃”作为借口,为自己进行心血辩护,为了表明投入的一切时间和努力、受到的一切折磨以及年复一年的学习时合理的,中途放弃时是多么不值得……然而,学心理学的她,深知及时冷静的放手,好过挣扎纠结的坚持。放弃,说明局势在你掌控之中,你想什么时候离开就能什么时候离开,你不需要成为自己的囚犯。放弃是最勇敢的抉择,因为放弃要求你必须直面失败。但是放弃后,你可以像一张白纸般重新来过。〡热忱所在〡放下自己留在高校任教的规划,选择回国就业,难免有些设想与现实的落差感。但郭乃蕊却说:“与其说是落差,倒不如说,当你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你就很清楚自己要放弃的是什么,或者说自己即将要收获的是什么。我觉得更多是在做决定的时候要想好,要跟父母、导师沟通清楚。就我个人而言,回国时感受到的是由衷的快乐,有一种脱离苦海的感觉。”回国后,郭乃蕊跟随着自己的专业背景,以及向往教学工作的那颗初心,投身到了教育培训行业。提起教育培训的理念,郭乃蕊如数家珍,“教育培训公司,虽然做的教育,但性质是公司,顾客是上帝。和家长、学生打交道的分寸,比起公立学校,可能更见功力。而且要求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托福、GRE、SAT这些考试每年都在变化,未来也将继续变化下去,跟不上这些变化,就会被淘汰。连续三个月,每天都在备课,写PPT到零点,几乎是每个新入行的老师的写照。做培训行业,如果没有持续的热情,恐怕坚持不下去。但是你要是想着,来上课的学生都因为你的帮助走向世界,改变着世界,就会热血的觉得,这个世界也因为自己而有一点不一样。”每年的5月5日,是美国高考SAT的日子,这一考试同时对社会人士开放。很多像郭乃蕊一样负责任的培训老师都亲自参加过多次考试。郭乃蕊在自己的公众号“狮姐玛丽”上半深情半不正经地吐槽自己的这种“行径”:“明明一把年纪,还在参加着这种极需要体力,需要专注力,需要脑力的事情;明明在这个行业已经算是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老人,还在不断的做小白,不断的给自己新挑战。图什么?可能是傻吧。”有人说,老师,就像是一个手艺人,简单、专注。这个比喻挺好,不但有简单和专注,还有一群一起疯的逗比学生,真是再好不过了。“如果你问老师们,教书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想所有老师都会说——学生。”小编也从事过教师的职业,当听到郭乃蕊提出这个问题,异口同声地蹦出了“学生”两个字。学生的一句感谢、一句赞美、一个微笑,都是对老师辛勤付出的肯定,是激励老师不断付出的原动力。这种真挚的情感、内心涌动的感动是世间无数利益、名誉、权利无法比拟的,这也是作为“教师”最大的魅力所在这是「MG学长」采访的第40位海归距离完成目标还有960位

贵因

美国化学博士全奖录取-本科直升博士

H同学录取学校:University of Georgia, Chemistry Ph.D.,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Chemistry M.S.教育北京:国内高校 (非211,非985)联合项目2+2国际交流生成绩:GPA 3.68GRE:320 托福免考2019年夏天已经本科毕业了的黄同学正在跟随一位原来学校的老师做项目。在项目中,黄同学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显然,她的科研能力早已超出绝大多数的本科生,已经掌握很多化学分析的方法和试验设备的操作,独立完成较小的子课题。鉴于这一点,我们的顾问老师建议黄同学放手一搏,以申请化学博士为主,硕士辅助保底。博士的录取名额十分有限,处理决定需要较长时间,因此截止日期一般都不会晚于一月,但与此同时申请涉及套瓷、论文准备等诸多环节。因此需要很好地掌控申请的时间表。九月份黄同学已经基本完成前期导师意向套辞,大概有3-4位老师表现出对她的研究背景和能力感兴趣,欢迎其申请。十月份,完成了大量的相关学科科研实力、师资情况、就业情况的筛选和比较,黄同学基本敲定选择6所学校的博士项目,四所学校的硕士项目作为申请对象。这时虽然黄同学还未发表任何论文,但是她的研究项目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其中不乏一些创新性的发现。因此在文书的撰写方面我们摒弃任何花哨的感情渲染和空洞的自我吹捧,就研究和试验本身出发,阐明自己的科研能力。整个目的陈述的大部分篇幅都是关于研究本身,略带自己对对方项目的了解及职业规划。这样的申请材料让评审人一下子就意识到这是一位踏踏实实做研究,认认真真探索现象本质的申请者,她已具备科研工作者最可贵的素养,勤奋、坚定、创新、明确的科学理想。完成了文书之后,前期的申请准备工作告一段落。十一月,我完成了黄同学繁杂的申请学校信息整理、申请表格填写和材料递交。然后静静地等待学校的消息。这段时间里,黄同学也正埋头自己的试验课题,无暇顾及申请上的事情。除了联系各学校保证申请材料的完整外,我们一直和学校的录取办公室保持着有效的沟通,保证各个环节的顺利完成。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接到了黄同学打来的电话,电话那边传来了她激动的声音。老师:我有两篇论文被国际期刊录取了。我想让学校知道,这应该会对申请有利。听到国际期刊这个词,我一下子意识到黄同学科研成果的分量,这样的成果对一个刚刚本科毕业不到一年的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当天下午我把黄同学的两篇论文的完整内容分别发给了各学校专业的录取办公室。第二天就收到了院系老师的积极回应。虽然这个时候提交论文有一点晚了,但是从时间上来看,应该还能赶上委员会最终的评审。果然,论文起了作用,半个月后黄同学收到了华盛顿大学的助教面试机会。一周之后又接到了乔治亚大学的博士全奖录取,附加每年2万2千美金酬金的助研工作机会。接到通知书,黄同学喜出望外,她真的没有想到自己的博士申请能够成功,并且还有一笔丰厚的奖学金。

将毕生研究送人后离开科研成了司机,别人却凭借他的成果获得诺奖

2008 年 12 月 8 日,诺贝尔颁奖典礼如期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一个月前,马丁查菲、钱永健与下村脩因为在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开创性研究,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下村脩,马丁查菲与钱永健当时任诺贝奖化学奖委员会主席贡纳尔冯海涅邀请马丁查菲发表获奖感言时,台下坐着一名特殊的听众,那就是面包车司机:道格拉斯普瑞舍(Douglas Prasher)。作为面包车司机,普瑞舍是幸运的,因为他有幸出席汇集了全世界最优秀大脑的诺贝尔颁奖典礼,三位获奖人也无一例外都表达了对普瑞舍的感谢。但作为一个前生物学家,绿色荧光蛋白的获奖,足以让普瑞舍成为最倒霉的一名学者。向光而行2007 年,美国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的丰田专卖店里迎来了一位新的员工。他的工作,是每天接送不同的人穿梭在这个小镇,帮助他的雇主更好的卖车。普瑞舍与他的面包车普瑞舍的乘客做梦也想不到,这个时薪 85 美金司机的研究成果,会在一年后获得科学界最耀眼的奖项。1979 年,年仅 28 岁的普瑞舍获得了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初出茅庐的普瑞舍满怀壮志,决心在学术界闯出一片天。机缘巧合之下,普瑞舍来到了乔治亚大学,作为博士后开始了水母素的研究。水母素是一种生物发光蛋白,水母通过这种蛋白能呈现出梦幻般的蓝色。它的发现可以追溯到 1962 年。那一年,下村脩首次从水母的发光环中分离出两种能够发光的蛋白质,其中一种就是水母素。当时的生物学研究方法非常有限,生物学家们甚至无法知道基因的具体序列。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下村脩发现水母素的十多年后,关于水母素的研究并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这个领域也沦为一个非常小众的领域。普瑞舍的出现,让水母素的研究出现了转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生物学界,生物学家们已经可以通过多种方法知道 DNA 的序列,而普瑞舍到达乔治亚大学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对不同的水母素进行测序,这让他与生物界的光结下了不解之缘。普瑞舍关于水母素的论文当时的测序也不像我们现在一天就能出结果。普瑞舍甚至需要到海边亲自一只只的抓水母,然后立刻将水母冻存并带回实验室提取 DNA。经过多年的努力,他成功了获得了 5 种水母素的序列。在这篇论文发表的 1987,普瑞舍灵光一闪,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克隆 GFP20 多年前,下村脩不仅发现了水母素,还发现了与水母素协同作用的绿色荧光蛋白(GFP)。水母素在钙离子的激活下会发出蓝光,而这个蓝光能够激活 GFP,使后者发出绿色的荧光。研究水母素多年的普瑞舍认为,绿色荧光蛋白被蓝光激活的特性,使得它会使一个绝妙的追踪分子。如果能把绿色荧光蛋白和其他蛋白结合起来,生物学家就能有效的追踪他们感兴趣的蛋白在生物体内的位置。普瑞舍离开乔治亚大学后来到了位于美国麻省的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开始为他的终身职位奋斗。而使用 GFP 标记蛋白这个天马星空的想法,也成为了他最重要的课题。但不幸的事,普瑞舍的本子没有获得美国最大资助机构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青睐,评审人员认为他的理论太过超前,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就算实现,也没有太大的价值。最后,普瑞舍只能退而求其次,申请了美国癌症协会的资助额仅为 20 万美元的基金。这个为期 2 年的小基金,只足够支持 GFP 的克隆工作。尽管经费有限,普瑞舍还是出色的完成 GFP 的克隆工作,相关工作 1992 年得以发表。但论文发表后,普瑞舍还是没有申请任何基金来进行后续 GFP 应用的研究。也许是得知自己申请终身职位无望,也许是单纯的乐于助人。当马丁查菲与钱永健,以及其他实验室发来邮件向他讨要 GFP 克隆时,普瑞舍丝毫没有犹豫地寄出了一份又一份的质粒。然后,他离开了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照亮生物学界的光表达 GFP 的青蛙马丁查菲与钱永健在获得了 GFP 克隆之后,GFP 的应用开始腾飞,并在短短十多年内成为了生物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GFP 照亮了生命科学。但与 GFP 的应用一路高歌猛进截然不同的,是普瑞舍的命运。离开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后,命运女神再也没有眷顾过这位曾经与光为伍的生物学家,他的工作也永远和「生物光」断开了联系。普瑞舍先后为美国农业部植物保护中心进行了一些遗传学的分析工作,虽然又被调往马里兰州进行植物相关的研究。好景不长,普瑞舍新研究所所在地的就业市场很快恶化,他又不得不前往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为一家 NASA 的供应商公司工作,工作内容是研发监控舱内环境与宇航员身体状况的芯片。为 NASA 做研发的这份工作,让普瑞舍找回了实验室的感觉,普瑞舍也真的享受这份工作。但坏运气从未离开,NASA 突然取消了该部分研发的预算,普瑞舍失业了。此时的普瑞舍已经 50 多岁,他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频繁更换工作地点。他需要供两个孩子上大学,每个月要交 750 美金的家庭医疗保险。如何吃饱饭,成为这位曾经站在生命科学研究前沿的学者眼前最为迫切的问题。万般无奈之下,普瑞舍在当地丰田经销商找了一份工作,工作内容是开面包车,时薪 8.5 美金。普瑞舍每周能赚 300 美金,勉强足够维持着自己家庭的生活。在绿色荧光蛋白获得诺奖之后,媒体蜂拥而至,采访了很多普瑞舍在当地工友。当普瑞舍的工友向媒体吹嘘他们「教会」了普瑞舍很多东西之后,媒体问道:「普瑞舍有教你们一些什么吗?比如 DNA。」,普瑞舍的工友反问道:「DN 什么?那是什么东西?」。普瑞舍的工友不能理解普瑞舍对人类所作的贡献,在他们眼里,普瑞舍只是一个时薪 8.5 美金的小老头。荣誉与释然普瑞舍是很多人的缩影,因为生物学界根本不缺少那些极具天赋却不得不离开学术界的人。但也许从未有人像普瑞舍一样,曾经如此接近诺贝尔奖,却过得如此不顺心。他是第一提出 GFP 能用于标记的人,也是第一个克隆出 GFP 基因的人,最后却沦落到开面包车的境地,的确让人唏嘘。钱永健后来在接受 The Scientist 的采访中表示,自己从 2004 年开始,就不停的向各种学术奖项提名下村脩和普瑞舍,其中就包括诺贝尔奖。至今为止,钱永健本人还认为普瑞舍应该取代他的位置,因为普瑞舍的论文发表的更早,而诺贝尔奖更该发给真正做出伟大发现的人,而不应该成为是自己的「终身成就奖」。而另一位获奖者马丁查菲也在公开场合表示「普瑞舍比我更值得诺尔贝奖。」但造化弄人,各种机缘巧合,使得普瑞舍成为了众人眼中最不幸的生物学家。各大媒体纷纷为其喊冤,要求学术界为其正名。唯有普瑞舍本人,将一切都看得很轻。生活中的普瑞舍是一个极度谦逊和幽默的人。对于三人因 GFP 获奖,普瑞舍由衷为他们感到开心,也丝毫没有悔恨与嫉妒。他对媒体说到:「我最主要是因为要照顾家庭而没有坚持下去。」;「他们三个人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而我没有。他们比我更值得诺贝尔奖,」;「如果我继续了我的学术道路,也许我会获得一个很好的工作,但我对家庭的付出一定会减少,这是我不想要的。」离开学术界的十多年中,普瑞舍从家庭中找到了安宁。在孩子长大成人后,安顿好了家庭的普瑞舍在他 59 岁的时候回到的学术圈。2010 年,他终于接受了钱永健给他提供的职位,重新开始了关于荧光蛋白的研究,再次踏上了追光之行。

西伊

耶鲁大学的这场音乐会,邀请听众用手机和他们一起演奏

回想你去过的演奏会,是不是都会被要求把手机调至静音状态或者关闭?而耶鲁大学在 10 月 6 号举行的音乐季开幕演奏会上,却邀请听众打开手机和演奏者一起完成《蜂巢》(Honeycomb)这首曲子的演奏。耶鲁大学管乐团。大多数的音乐厅都会把舞台设置在大厅一端,因此在不同的位置听演奏,效果也有微妙的变化。在这场演奏会上,耶鲁大学邀请听众把手机打开,连上网络,登陆一个叫做 SynkroTakt 系统,它会让你耳朵听到的音乐和演奏会台上的音乐混合,然后同步播放出来。如果演奏会现场有 250 个人带了手机,那就相当于多了 250 个扬声器,算是真正的环绕立体声了。SynkroTakt 是由美国乔治亚大学的博士生 科迪·布鲁克希尔(Cody Brookshire) 和其他几个爱好音乐的程序员开发的。SynkroTakt 是一种多轨音频同步技术,可以把同一时间、不同电子设备的音乐通过网络混合在在一起,然后统一播放出来。用上 SynkroTakt,即使你在演唱会离舞台最远的位置,也可以同步感受舞台上的氛围,也算是真正体验了一把什么叫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了。这样的感受和在演唱会现场挥舞着荧光棒的感受还是挺不一样的,后者是肢体上的同步,通常挥不了多久就开始腰酸背痛,SynkroTakt 是听觉上的同步,只要你愿意,可以一直参与下去。SynkroTakt 还可以应用在会议、游行这样的场景中。打开 SynkroTakt ,即使游行离你越来越远,你也可以感受到人群中的热烈氛围。它也可以分离复杂的音乐。比如在声乐重唱时,演唱者可以用 SynkroTakt 把自己的部分分离出来,反复练习。网上有管乐团版本的《蜂巢》,曲子开头一下子涌进来了长笛、双簧管、萨克斯、大提琴等好几种乐器,听起来像是噪音。随着音乐的推进,曲调和节奏才逐渐明朗起来。另外,参与设备的数量、质量和型号是不可控的,而且每个设备的音量设置也不一样,这些都会影响到最终的音乐效果。看起来,同步出好音乐比同步这项技术难多了。题图/mix96

人惑则死

创新药行业专题报告:ADC药物迎来黄金时代

1、 “魔法子弹”——ADC 药物迎来黄金时代1.1、 ADC 药物集靶向性和杀伤性于一身,精确制导的 “魔法子弹”威力凸显ADC(Antibody-drug conjugates)即抗体偶联药物,是指将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药 物通过连接子连接单克隆抗体,从而精准定位肿瘤细胞释放高效细胞毒性。相较 于其他化疗药物,ADC 药物通过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给药特 异性,抗体与肿瘤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原结合,诱发胞吞作用,使抗体连同其上 连接的细胞毒小分子进入细胞,随后经过溶酶体降解,小分子药物释放进入细胞 并通过 DNA 插入或抑制微管合成等方式诱导细胞凋亡。ADC 药物作为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药物的集合体,有非常好的靶向肿瘤杀伤效 果,其不仅具备单抗药物的靶向、特效的优点,也有小分子药物对肿瘤细胞极高 的杀伤能力。但由于 ADC 药物的抗体部分相较于小分子药物更容易降解,且静 脉注射的给药方式决定了 ADC 药物在全身血液中分布广泛,因此 ADC 药物在 到达肿瘤病灶前的代谢情况会部分影响毒副作用情况。ADC 药物的概念由来已久,最早在 1913 年由 Paul Ehrlich 首次提出,但过往受 限于其合成需要较高的技术门槛和长期的脱靶、特异性抗原的发现等技术难题, ADC 行业发展坎坷,后续科学家们就如何合成 ADC 药物、提高安全性、降低脱 靶性和毒副作用进行了多年试验和不断迭代,因此直到近几年 ADC 药物才迎来 快速发展。ADC 共经历了三代技术变革,治疗窗口得到较大改善。第一代 ADC 的小分子 毒性不够强,ADC 不够稳定,大多以失败告终;第二代药物采用毒性更强大的 小分子,克服了第一代效力不足的弱点,并对抗体进行了优化,但仍采用传统化 学方式偶联,抗体偶联比(DAR)均一性差(0-8 个甚至更高)且接头稳定性不佳, 容易在血液中裂解造成严重毒副作用,目前共有两个第二代 ADC 药物获批上市; 第三代 ADC 药物的诞生主要得益于定点偶联技术的发展,如 ThioBridge 技术、 非天然氨基酸偶联、酶促偶联等,定点偶联技术解决了抗体欧联比(DAR)均 一性差的老问题,使得药物在体内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复杂问题变得简单,此外 一些新型的毒性小分子如 PBD、SN-38 等也被逐渐用于偶联抗体,ADC 药物迎 来大发展。2000 年 FDA 批准了第一个 ADC 药物上市,至今已有 9 个 ADC 药物被 FDA 批 准上市,主要针对 CD 系列和 HER2 靶点,另外 FDA 在 2020 年分别批准了首 个 TROP2 靶点和 BCMA 靶点的 ADC 药物上市;适应症目前主要包括白血病、 淋巴瘤和乳腺癌、多发性骨髓瘤等。ADC 药物经过多年发展终于迈向收获期,精确制导的“魔法子弹”威力凸显。首先随着 ADC 技术的迭代和成熟,ADC 治疗窗口变大,越来越多已上市或在研 的 ADC 药物展现出的临床数据非常优异,尤其在过往难治肿瘤或者肿瘤末线治 疗方面仍有明显疗效:如阿斯利康 2019 年上市的 Enhertu 在晚期 HER2 阳性转 移性乳腺癌方面的应用(DESTINY-Breast01 研究);Immunomedics 的 Trodelvy 在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方面的突破;GSK 的 Blenrep 在末线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优异疗效(DREAMM-2 研究)。其次是已经有 ADC 药物在商业化取得了成功,激发了 ADC 的研究热情。在已 上市的 ADC 药物中,罗氏的第一款 ADC 药物 Kadcyla 在全球市场表现出色, 2019 年 Kadcyla 的年销售额约 14.35 亿美元,并且随着适应症的拓展还在快速 增长,2019 年同比增长超过 40%。近年来制药界对 ADC 药物的开发热情空前高涨,大量 ADC 药物适应症在向前 推进。2015 年后全球 ADC 在研适应症数量迅猛增加,2019 年有 200 项 ADC 药物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在开展,创历史新高;此外 Cortellis 的统计数据表明, 有大量 ADC 药物的适应症研发处于临床 1-2 期,随着临床进展的推进将有更多 的适应症研究进入临床三期,未来几年将看到更多的 ADC 药物被批准上市。目 前临床研究的众多 ADC 药物首选的治疗领域仍然集中于白血病、淋巴瘤等非实 体瘤, 同时也在向乳腺癌、卵巢癌等实体瘤过渡。1.2、 三要素+组合技术打造 ADC 药物核心竞争力,技术平台专利价值凸显ADC 药物由抗体、接头和效应分子三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的选择以及各个部分 的组合形式都能影响 ADC 的最终效果,因此一个高效的 ADC 药物需要综合考 虑抗体(靶点+抗体筛选优化)、效应分子、接头及连接方式(主要为接头与抗 体的连接)。抗体是 ADC 的精确制导部件,将效应分子带到肿瘤细胞表面,理论上能起靶向 运输作用的分子都可以扮演抗体制导的角色。抗体的选择取决于疾病的靶标, 靶标按照表达情况可以分为肿瘤特异性抗原(TSA)和肿瘤相关性抗原(TAA): 仅在肿瘤细胞表达而在正常细胞不表达的抗原是肿瘤特异性抗原,也是最理想的 靶标;在正常组织中低表达而在肿瘤组织高表达的抗原是肿瘤相关性抗原,也可 以作为合适的候选靶标。肿瘤特异性抗原仅存在于肿瘤细胞表明的细胞膜蛋白 或膜蛋白复合物,主要有肿瘤细胞表面突变 pMHC 和胞外区突变的膜蛋白;肿瘤相关性抗原可以细分为细胞增殖相关、癌胚抗原、白细胞分化抗原等。抗体分子的高度特异性是实现 ADC 药物疗效的基本要求,lgG1为最常用亚型。在选定靶标抗原之后,抗体需要与抗原特异结合来精确制导,因此要考虑抗体的 高靶向性和潜在的免疫原性。目前 ADC 药物均采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对 Fc 片段进行修饰以增强其 ADCC(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效应和 CDC (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效应等。ADC 药物多采用人源化单抗亚型中的 IgG1 分子,其优势是对靶标抗原有较高亲和力,在血液中半衰期较长,是有多个天然 位点可用于偶联,在血浆中含量占比 60-70%,远高于其他亚型。随着技术的提 高,IgG4 也开始用于 ADC 药物的研发中,但 IgG4 在血浆中含量较低,结构稳 定性不如 IgG1,低 pH 条件下容易聚集。考虑到 IgG 不同亚型各有独特作用,后续研发重点可能是选择不同亚型的重、 轻链进行重组以产生新的单克隆抗体。Konitzer等以IgG2 或 IgG4 重链替代 IgG1 重链重新构建 Rituximab 显著提高其体外诱导细胞凋亡能力,产生这种行 为的决定因素在于重链的铰链区和 CH1 区。因此针对抗体的体外修饰从而提高 细胞毒性或者增强抗体特异性等其他能力是 ADC 药物中抗体研发的新方向。接头是 ADC 的关键成分之一,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保持药物在血液循环中的稳 定性,到达肿瘤组织后在靶细胞中必须使药物有效释放。在 ADC 药物设计过程 中需要根据抗体和毒素分子的差异设计不同的接头,有时候相同的接头在不同 ADC 中会呈现不同的功能,亦或者对于不同的靶点也需要选择不同性质的接头,如以B 细胞抗原为例,在具有可切割 linker 的 ADC 中,靶标为 CD19、CD20, CD21、CD22、CD79B 和 CD180 等被证实在体内非常有效,而带有不可切割 linker 的 ADC 中,靶标为 CD22、CD79b 的在体内可以被吞并快速转运到溶酶 体。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抗体和毒素分子的连接技术日趋完善,诞生出了包括可 裂解型和不可裂解型在内的多种接头。此外为了药物效果,不同接头不仅可以单 独使用还可以联合使用,如 SPDP 与二硫键的接头。小分子毒素是影响 ADC 活性的关键因素,考虑到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表达量有限 和 ADC 药物能够有效转入肿瘤细胞的药物效率较低,ADC 携带的小分子化合 物需要高毒性、高亲和力、高稳定性、低免疫原性,存在可以和抗体连接的官 能团,同时需要对多药耐药蛋白(MDR1)介导的细胞外排作用不太敏感。目前 可以选择的小分子化合物主要集中于微管抑制剂和 DNA 毒性药物,微管抑制剂 主要包括海兔毒素衍生物和美登素衍生物,DNA 毒性药物主要有刺孢霉素、吡 咯并苯二氮卓类等,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如选择性 RNA 聚合酶抑制剂、拓扑异构 酶抑制剂等也在研究中。定点偶联技术发展推动 ADC行业大发展,并较大地拓展抗体偶联药物应用范围。此前传统 ADC 药物均采用链接段随机偶联而成(如赖氨酸、半胱氨酸偶联), 难以控制偶联位置和数量,造成产物多样性,不仅难以重复和改进设计,而且使 药物分布代谢变得更复杂。定点偶联技术的开发,不仅使不同位点偶联对 ADC 药效影响的研究成为可能,较大程度推动了 ADC 用于肿瘤治疗领域的发展,而 且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分子如核素,免疫毒素、蛋白、前体酶、SiRNA 等与抗 体的偶联药物开发上,较大拓展了抗体偶联药物应用范围。近年来随着第三代定点偶联技术的发展,位点专一的 ADC 药物成为研究新趋势,定点偶联技术主要 有引入反应性半胱氨酸、二硫键改造、引入非天然氨基酸、酶催化法等。全球有很多研发机构在在持续开发更多的新型定点偶联技术,期待获得理化性质 更好的 ADC 药物。就目前这四种定量偶联的原理及技术而言,二硫键还原和引 入非天然氨基酸的特点更为明显,二硫键还原理论可以连接 8 个毒素小分子,在 毒素连接数量方面具有更大优势;引入非天然氨基酸法在 linker 和小分子连接方 面的化学键非常稳定,不易在血液中解离,因此血液稳定性好是其优势。从技术层面来看,ADC 研发的难度已经达到生物制品的高峰,涉及 ADC 的设计、 单抗的生产和优化、接头的选择和连接、效应分子的选择及 ADC 药物的生产和 纯化等等,目前 ADC 研发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来自技术和专利的挑战,已经有 许多大公司在这方面占得先机,将核心技术打造成平台并通过专利授权获取可观的专利技术使用费,西雅图公司即是该路径成功的典范,因此目前很多公司都在 开发具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 ADC 技术来避开专利限制,包括接头、效应分子、 偶联技术等。1.3、 ADC 药物潜力丰富,有望持续拓宽肿瘤治疗边界ADC 技术持续进步,治疗窗口仍有更多的进步空间。ADC 药物的设计理念是为 了改进化疗药物,传统化疗药物不具备识别肿瘤特异性,抗体将细胞毒性药物靶 向递送至癌细胞增加到达肿瘤的药物分子比例,从而降低化疗药最小有效剂量并 增加耐受剂量,拓宽治疗窗口。但第一代和第二代 ADC 药物因为连接子和连接 方式的原因,仍然具有脱靶毒性和产生不均一的抗体偶联物,使得治疗窗口仍然 较窄,如今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多种技术来优化 ADC 药物,如抗体优化提升亲和力、定点偶联技术提升产品均一性、新型效应分子增强分子毒性等,ADC 药 物治疗窗口已经得到较大拓宽,治疗指数上升,ADC 药物的作用力越来越大, 并且在旁杀者效应和低表达靶点方面也有明显突破。1)潜力一:旁杀者效应(Bystander killing effect)可能是未来 ADC 努力方向 之一。旁杀者效应来自于可降解连接物的 ADC,在其连接物被降解后释放出毒 素,在毒素对膜通透性较好的情况可以透过细胞膜去攻击附近的癌症细胞,由于 肿瘤细胞具有集聚效应,旁杀效应的出现使得 ADC 在爆破方面具有更大威力。 因此使用可降解连接物需要兼顾两者平衡,既对 ADC 在体内循环的稳定性要求 更高,也要求杀伤效果更好。近年来实体瘤方面越来越多证据显示,ADC 药物 的旁杀者效应很重要,尤其是近年来取得成功的 Enhertu 和 Trodvlvy 等 ADC 药 物中的毒素都有比较明显的旁杀者效应(Bystander Killing effect)。2)潜力二:ADC 药物对靶标低表达的癌症也有作用。部分 ADC 药物由于拥有 较强的导向性和毒素攻击性等因素,在对靶标表达水平低的癌症中也显示出有效 效果,该应用突破了靶向药物应用的限制,未来也有望成为 ADC 药物的发展方 向之一,目前全球有多款明星药物均在探索 ADC 在靶点低表达或者不表达的肿 瘤中的应用。3)潜力三:ADC 药物对末线/复发难治肿瘤能带来更好的表现。因为末线/难治 癌症对毒副作用容忍度更高,ADC 药物虽然有部分副作用,但对这类患者来说 带来的获益有望大于风险,因此在经过充分的临床评估后,未来 ADC 药物也有 望在末线/复发难治肿瘤治疗方面期待有更好的发挥。除了寻找更高毒性的毒素、优化连接技术、优化抗体外,ADC 药物同时也在探 索其他的改进方式,如开发小型化抗体偶联药物(单链抗体 scFv、Fab、daibody)、 新型载体(TRAIL 及其受体)等,期待进一步挖掘 ADC 类药物的应用潜力。2、 靶点不断扩大,助力 ADC 成为肿瘤治疗平台型方法,非癌适应症有望成为下一片蓝海ADC 药物发挥作用主要依靠小分子药物,靶点作为标志物只要有足够的特异性 和较低的免疫原性,生物学效应并不十分重要,因此理论上 ADC 药物的靶点选 择比抗体药物更多,在肿瘤表面过表达或在肿瘤微环境中广泛分布的标志物都可 以作为潜在的 ADC 靶点,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新靶点被用于 ADC 开发,助力 ADC 成为肿瘤治疗的平台型方法,并且随着定点偶联技术的持续发展,ADC 药 物连接其他非细胞毒性分子后有望扩展至免疫炎症等其他非癌适应症,非癌适应 症有望成为下一片蓝海。当前 ADC 药物研发的热点已经从血液瘤转移到实体瘤,寻找合适的药物靶点成 为 ADC 研发企业当然竞争的热点,目前 ADC 已上市药物中最主要的靶点为 HER2 和 CD 家族,TROP2 和 BCMA 靶点 2020 年也均有 ADC 药物上市,验 证了这两个靶点的可行性,未来有望成为 ADC 新潮流,此外还有更多的新型靶 点在临床 2-3 期实验中,如叶酸受体、CA6、结合素-4 等。2.1、 HER2 靶点开发趋于成熟,乳腺癌以外适应症有明 显突破HER2 是一种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因为其无可溶性的配体 又被称成“孤儿受体”,HER2 在正常上皮细胞中表达较低,在肿瘤细胞中过表 达或扩增,易与 HER 其他家族受体形成异二聚体,导致受体酪氨酸残基磷酸化, 并启动多种信号通路包括 MPK、PI3K、JAK、STAT3 和 PKC 等,导致细胞增殖和肿瘤发生。Her2 与恶性肿瘤的形成和进展密切相关,Her2 高表达的肿瘤表 现出强的转移能力和侵润能力,对化疗的敏感性也较差,且易复发。HER2 阳性作为乳腺癌中的高发类型,在膀胱癌和胃癌等癌种中也有较高发生率。HER2 最早于 20 世纪 80 年代被研究者发现,是乳腺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靶点, 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最常诊断的癌症,占所有癌症 25%,是女性癌症死亡 的首要原因。此外 HER-2 在膀胱癌和胃癌等癌种方面也有较高的阳性率,根据 一个较大样本量的综述分析数据,HER2 阳性百分比在膀胱癌、乳腺癌和胃食管 癌方面分别为 12.4%、10.5%和 11.3%(仅计算 ICH3+占比,如果算上 ICH2+&FISH+数量,实际阳性占比更高),为 HER-ADC 在后续膀胱癌和胃癌方 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HER2-ADC 药物首先在乳腺癌领域大获成功,正逐步拓展乳腺癌使用场景。HER2 作为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靶点已经经过了多年开发,相关单抗、小分子和 ADC 药物均有上市,全球目前共批准两款治疗乳腺癌的 ADC 药物:Kadcyla 和 Enhertu。Kadcyla 作为第二代 ADC 药物,在和拉帕替尼+卡培他滨对比的 EMILA 研究中展现出出色的 OS 和 PFS,因此 2013 年被 FDA 批准用于治疗既往已接受赫赛汀和紫杉烷化疗的 HER2 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二线治疗);2019 年 又因在 KATHERINE 研究中表现出能够显著降低术后 50%的复发风险,被批准 用于接受术前新辅助治疗后存在残留浸润性疾病的 HER2 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根据目前注册登记的临床实验情况来看,Kadcyla 仍在进一步 拓展乳腺癌使用场景,期望获得更多的适应症推动销售额持续增长。Enhertu(DS-8201)由于独特设计和出色疗效受到业界广泛关注。Enhertu 原 研为第一三共,后将日本以外开发权转让给阿斯利康,Enhertu 使用第一三公专 有的 DXd 技术改善疏水性,使其能够装载 7-8 个效应分子,是已经获批 ADC 的 2-4 倍,其效应分子为一种创新 DNA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Dxd,活性是伊立替康 的 10 倍,此外 Enhertu 还具有稳定且能被特异性切割的连接子和较强的细胞膜 渗透能力,因此 Enhertu 受到了业界很高关注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获 得多个突破性药物资格,尤其是在多线治疗后的乳腺癌及其他 HER2 阳性/突变 的癌种方面。2019 年 12 月 Enhertu 获得 FDA 加速批准用于在转移性疾病中已接受过 2 种或 2 种以上抗 HER2 药物治疗的 HER2 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主要是基于 DESTINY-Breast01 研究:在 184 例接受推荐剂量(5.4mg/kg)的患者中,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 ORR 为 60.9%,其中 6.0%患者完全缓解,54.9%患者部分 缓解,大部分患者肿瘤大小相比基线时有缩小,疾病控制率为 97.3%,临床获 益率为 76.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 16.4 个月。HER2-ADC 药物在胃癌、NSCLC、膀胱癌等方面在持续突破,未来将不断拓宽 HER2 靶点相关适应症。虽然罗氏的 Kadcyla 在乳腺癌上表现不俗,但在 HER 阳性的胃癌、NSCLC 等领域均宣告失败,而 HER2-ADC 后来者则在拓展其他 适应症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如今年 5 月 Ehertu 获得日本批准治疗HER2 阳性不 可切除性或复发性胃癌患者,并获得了美国的 BTD 认证。在 DESTINY-Gastric01 研究中,Enhertu 相比化疗对经治胃癌患者的客观应答率(ORR)和总生存期(OS) 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上的显著改善, ORR 达到 51%,OS12.5 个月。Enhertu 也正在持续拓展用于治疗HER2表达的多种癌症,包括乳腺癌、NSCLC、 结直肠癌、膀胱癌,甚至于“不限癌种”适应症患者等,乳腺癌方面在积极拓展 使用场景,开展同 T-DM1 头对头、序贯及在 HER2 低表达领域等多项研究,未 来有望取得 HER2 相关肿瘤疗法的革命性突破。国内荣昌生物的在研药物 RC-48 也在除乳腺癌之外的尿路上皮癌和晚期胃癌方 面取得优异疗效,RC48 通过 CDR 移植得到一个全新的、亲和力更强、内吞效 果更好的人源化抗体,比曲妥珠单抗有更强的结合细胞表面 HER2 的亲和力, 并且 RC48 的裸抗也有移植肿瘤生长的能力且强于曲妥珠单抗。在尿路上皮癌和胃癌方面,目前 RC48 已在国内提交了胃癌的 NDA,尿路上皮 癌也将于明年申报 NDA,海外方面尿路上皮癌适应症获得了 FDA 的突破性疗法 认定,并直接在美国进行 2 期临床,胃癌适应症也获得了 FDA 授予孤儿药资格。从以上药物研究可以看出,HER2-ADC 药物在 HER2 表达的相关癌种治疗方面 取得持续突破,如乳腺癌、胃癌、膀胱癌、结直肠癌,凸显了在 HER2 靶点研 究已经趋向成熟的当下,ADC 药物进一步拓宽了靶向治疗的应用范围,成熟靶 点的赛道潜力被进一步挖掘,尤其是在后线治疗和低表达的肿瘤方面将会出现更 加出色的疗效表现。2.2、 CD 家族:ADC 药物出现新起点,已验证靶点逐步 增加促进药物开发CD 抗原也称为人白细胞分化抗原,是免疫白细胞在分化的不同阶段或在其活化 期出现或消失的抗原分子,也是免疫细胞分化不同阶段的重要标志,CD 分子在 生理学上有许多用途,通常用作细胞的重要受体或配体。作为新型的抗肿瘤治疗 靶点,CD 系列抗原分子一直是临床和科研研究的热点,目前已经鉴定出 CD 抗 原 70 余种,种类繁多,仍有一部分尚处于研究开发阶段。过去数年 CD 抗原 已经成为血液肿瘤治疗的重要靶抗原(也可以针对部分实体瘤),并有诸多靶向 CD 抗原的 ADC 药物上市,占目前已上市 ADC 药物的比重较大。从靶点来看,目前在 CD30、CD22、CD33 及 CD79b 的靶点已有药物批准上市, 多集中于血液瘤,如白血病、淋巴瘤和非霍淋巴瘤等。在研靶点中,有 CD19、 CD56、CD138、CD37 等靶点均有药物在推进临床,其中 CD19 是治疗多种 B 细胞恶性肿瘤的理想靶点,近两年已经超越 pd-1 和 pd-l1 成为肿瘤免疫治疗领 域中最热门的研发靶点,同时也是 CAR-T 疗法的靶点,目前还未有靶向 CD19 的 ADC 药物上市,但已有 ADCT-402(loncastuximab tesirine)申请 FDA 上市 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r/r DLBCL),因此基本已经验证 CD19 在 ADC 领域的成药性,后续有望看见同靶向药物陆续上市。从适应症来看,目前 CD 系列靶点的 ADC 药物仍集中在血液瘤开发中,实体瘤 方面还没有观察到实质性进展,靶向 CD56 的 IMGN901(Lorvotuzumab mertansine)曾经体现出治疗小细胞肺癌效果出色,但因潜在的患者感染问题而 被搁置,因此未来在 CD 系列方面实体瘤是一个有待突破的方向。2.3、 TROP2 与 BCMA 靶点已有新药上市,后续有望出现多个 me-better 类药物上市Trop2 是潜在治疗多种癌症的新兴靶点。Trop2 是由 TACSTD2 基因编码表达的 细胞表面蛋白,又名肿瘤相关钙离子信号转导子,在多种肿瘤中表达水平会显著 升高,包括乳腺癌、肺癌、胃癌、结肠直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头 颈癌和卵巢癌等,是在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中分离得到,因此最初在女性生殖系 统中研究较多。其高度表达在肿瘤生长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还与更具侵袭性的疾 病和预后不良相关,其高表达和表达差异化的特点是很好的 ADC 药物靶点选择。Trop2 已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得到验证。乳腺癌中有 15%的患者为三阴乳腺 癌,即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 均为阴性,由于目前研究进展较快的 HER2 靶点在三阴乳腺癌中并无表达,很 长时间内其治疗方案选择仅局限于化疗。2020 年首个 Trop2 靶向的 ADC 药物 sacituzumab govitecan-hziy (Trodelvy)经 FDA 快速审批通过,用于先前已接受 过至少两种疗法治疗转移性疾病的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mTNBC)成人患者。 Trodelvy 使用人源化 IgG1 单抗和拓扑酶抑制剂 SN-38 偶联而成,靶向在 90% 以上三阴性乳腺癌中表达的细胞表面糖蛋白 Trop2。Trodelvy 单臂多中心 II 期临 床试验中表现出很好的客观缓解率(33.3%)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7.7 月),使 其被 FDA 授予突破性疗法药物资格,是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方面的历史性进步。由于 TROP2 在多种癌症类型中高度表达,可以用于治疗多种不同的癌症,因此后续有望看见靶向 Trop2 的 ADC 在多项癌种中发挥作用,且目前从第一三共和 Immunomedics 公司公布的初步临床试验数据来看,靶向 Trop2 的 ADC 药物在 非小细胞肺癌、尿路上皮癌及乳腺癌其他亚型方面都展现出可喜的疗效,在中国 已有多家生物医药和技术公司开始开发靶向 TROP2 的抗体偶联药物。BCMA 靶点是 血液瘤治疗中新热门靶点 :BCMA 又名 TNFRSF17 ,是 TNF-receptor 家族的一员,该受体表达于 B 淋巴细胞及浆细胞表面,通常高表 达于浆细胞、浆母细胞及扁桃体生发中心的 B 细胞,BCMA 与配体的结合可激 活 p38、Elk 等细胞内一系列信号通路,在自身免疫疾病和体液免疫中均有重要 作用,于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有很大关系,同样也是 CAR-T 疗 法的热门靶点。GSK 的 Blenrep 是全球首个获批的靶向 BCMA 的 ADC 药物,FDA 基于 DREAMM 临床试验项 目的数据 ,包括关键 性的 DREAMM-2 研究。在 DREAMM-2 研究中,单药 Blenrep 2.5 mg/kg,每三周一次的治疗显示,在接受 过中位七线治疗(n=97)的患者中,有临床意义的总体反应率(ORR)为 31% (97.5% CI;21-43)。Blenrep 的获批不仅标志着 BCMA 靶点在 ADC 领域的成 功,更说明了 ADC 药物具有治疗复发或难治性疾病方面的潜力。2.4、 百花争鸣,差异化靶点开拓全新市场目前全球有多种新靶点的 ADC 药物在研,除已有相关药物上市的靶点外,还有 如 DLL3、FolRα、结合素-4、EFGR 等多个靶向的 ADC 药物处在临床 2期或3 期中,多个理论靶点将被验证其可行性,未来 ADC 药物靶点将会逐渐增多, 百花争鸣,差异化靶点开拓全新市场。C-Met 和 RoR1 靶点有较大潜力,未来有望应用于多种癌症。C-Met 靶点:C-Met 是具有络氨酸激酶活性的膜表面受体蛋白,参与细胞骨架重 排的调控、胞内信号转导等众多生理过程,与细胞增殖、分化密切相关。C-Met 相较于正常组织,在肿瘤组织有明显高表达情况,C-Met 信号通路过度活化与多 种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许多恶性肿瘤包括胃癌、肺癌、食管癌、乳腺癌、 肝癌、结肠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肾癌、头颈癌、卵巢癌、神经胶质瘤等均检 测到了 C-Met 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因此 C-Met 作为 ADC 药物拥有较大潜力, 未来有望应用于多种癌症。靶向 C-Met 的 ADC 现在还处于相对早期,在研药物中进展最快的是艾伯维开发 的ABBV-399,非小细胞进入临床2期,目前国内多家企业进行跟随布局如恒瑞、 荣昌等,充分说明了 C-Met 的潜力。RoR1 靶点:ROR1 是一种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然在胚胎和婴儿发育阶段高度 表达,在儿童和成人阶段显著下降,但在多种血液癌症和实体瘤中显著提高,血 液瘤包括 B 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非霍 奇金淋巴瘤(NHL)和髓系血液癌症,实体瘤包括结肠癌、肺癌、胰腺癌、卵巢癌 等多种癌症,因此成为备注关注的肿瘤特异性靶点,也开发出了如单抗、CAR-T、ADC、小分子抑制剂等治疗手段。今年 11 月 5 日默沙东斥资 27.5 亿美元收购 VelosBios 公司,获得其主打在研产 品VLS-101,是靶向ROR1的ADC药物,此外今年基石药业也宣布同LegoChem 公司合作一款靶向 ROR1 的 ADC 药物 LCB71,可见 ROR1 靶点在 ADC 药物 中应用的潜力,以 VLS-101 在治疗血液肿瘤的 1 期临床为例,经过多重其他抗 癌疗法治疗的 MCL 患者 ORR 达到 47%,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患者的 ORR 达到 80%,未来 ROR1 靶点有可能产生新一代的 ADC 明星药物。2.5、 ADC 技术未来将向 XDC 方面拓展,非癌适应症有望成为下一片蓝海目前大多数 ADC 药物均用来开发肿瘤适应症,包括实体瘤或血液肿瘤,然而随 着 ADC 设计技术的成熟,全球多家生物医药公司开始探索使用 ADC 治疗肿瘤 学以外的适应症,它们包括眼科、免疫学、抗感染、内分泌/代谢等疾病领域。 这些治疗非癌症适应症的在研 ADC 目前大部分仍然处于早期开发阶段,但比例 逐步增加,在早期开发阶段的比例显着高于临床期开发的比例,未来随着临床前 实验逐步向临床中后期推进,非癌症适应症可能成为 ADC 药物开发的下一片“蓝 海”。据不完全统计,在治疗非癌症适应症时的 ADC 药物中,绝大多数载荷为 非细胞毒素药物,占研发项目 90%,这些非细胞毒性药物载荷包括免疫调节剂、 酶、以及反义寡核苷酸和 siRNA 等创新治疗模式,未来非癌适应症也有望迎来 创新疗法。此外在疾病诊疗方面 ADC 技术也有新的拓展,如远大医药针对放射性核素偶联 药物(RDC)与 Telix Pharmaceuticals Limited 集团达成合作协议。放射性核素 偶联药物是将放射性核素和特异性药物通过偶联剂结合,核素起到影像诊断或杀 灭肿瘤的作用,靶向分子或抗体药物起到精准靶向肿瘤的作用,这一技术能够有 效提高肿瘤诊断及杀灭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在多个癌种显示出其他治疗不具 备的优势。近年来 FDA 批准多款创新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如 Zevalin 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 B 细胞非霍淋巴瘤、Lutathera用于治疗生长抑素受体阳 性的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此外还有多家医药巨头布局前列腺癌、非霍淋巴 瘤、白血病、乳腺癌等常见癌种。3、 中国 ADC 药物商业化元年开启,重点关注平台价值、疗效新突破以及外包产业投资机会近年来全球 ADC 药物开发浪潮迭起,有很多 ADC 药物获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国内也随之掀起了 ADC 药物研发的热潮,且今年可以称为国内 ADC 药物商业 化的元年,先是国内首个 ADC 药物罗氏于今年 3 月份上市,然后进度最快的国 产 ADC 药物已经申报上市如荣昌生物的 RC48 等,后续可以看到更多的海内外 ADC 药物陆续在国内申报上市,目前拥有 ADC 药物在研的上市公司有恒瑞医药、 科伦药业、荣昌生物、百奥泰、东曜药业、浙江医药、石药集团、复旦张江等等, 非上市公司有多禧生物、特瑞斯、美雅珂等。从靶点组成来看,国内企业仍然集中于追随热门靶点,如 HER2、Trop2、CD19 等,也有部分企业布局 C-Met、特殊糖蛋白抗体等相对早期的靶点;从抗体设计 结构来看,毒素小分子多以 MMAE 系列为主,也有部分企业用自研的毒素小分 子;从适应症方面来看,多集中于乳腺癌、胃癌及血液瘤方面。整体来看国内的 ADC 药物发展仍然处于 fast-follow 海外先进公司的水平,在靶点、适应症和设 计结构方面都有进一步提升潜力,因此未来不仅要结合国内具体情况关注国内即 将商业化品种的市场价值,还应更多关注海外新技术的进展来评判国内研发平台 或在研药物的潜力和成长空间。3.1、 专利平台是管线扩张的关键,应为首要关注点ADC 作为抗体、接头和毒素的组合型药物,理论上来说任何一个部分都可以和 其他部分进行组合,因此专利平台拥有很大的外延价值,在研发端的体现就是 可以持续组合迭代出新的产品扩充研发管线,拥有某一或某几个领域的专利平台至关重要,是提升公司 ADC 平台潜力的重要因素。参考海外西雅图等公司发 展历程,均是先有优势平台立身,通过拓展多种盈利模式发展壮大。平台技术可 以分为引进型和自研型,自研型拥有自己的专利平台,包括结构专利、工艺专利等,国内相关公司如荣昌生物、多禧生物、百奥泰、诺灵生物等等;引进型是指 利用其他公司的专利技术,在专利授予使用期内用于研发自己的 ADC 专利药物, 这类合作也是目前海外公司较为常见的合作模式,公司有美雅柯等。荣昌生物:荣昌生物成立于 2008 年,由荣昌制药和留美科学家房健民博士共同 创立,房博士取得加拿大 Dalhousie University 生物学博士学位,并接受哈佛医 学院博士后培训,拥有 20 多年的生物制药研发经验及 40 多项药物发明专利, 是泰他西普、康柏西普等药物的发明者。公司自 2012 年开始进入 ADC 赛道, 目前已建立了领先的 ADC 生产和研发平台,在中国 ADC 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在 ADC 候选药物方面已筛选多种偶联药物、连接子及有效载荷的组成,公司已开发有Thiel-Bridge 技术,并开发出多个 ADC 在研药物。多禧生物:杭州多禧生物于 2012 年成立,致力于研发和临床上市靶向治疗癌症 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共轭体系列生物新药,团队四位核心成员均在美国抗体偶联药物巨头 ImmunoGen 公司工作多年,在该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公司独立研发出 4 大类(微管蛋白抑制剂, DNA 小沟槽抑制剂,DNA 烷基化和 RNA 聚合酶抑 制剂)近三十多个共轭体的小分子药物,五十几个新智能化链接体(包括定点定 位链接技术),确定 24 个癌细胞靶抗原(计划研发其中的 11 大类,24 个靶向癌症药物),并申报 23 个 PCT(世界知识产权专利),多个专利已在多国授权。百奥泰:百奥泰成立于 2003 年,是由李胜峰博士创办,李博士于 1991 年获得 美国乔治亚大学博士学位,随后进入耶鲁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在李博士的带领 下公司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连接子美登素衍生物“Batansine”具 有很好的稳定性,采用不可切割型的连接子,在血液循环中不会脱落,因此稳定 性较好,体内安全性较高。此外公司开发出一种新颖、高效、成本低的催化偶联 方法,降低规模化生产成本。目前 Batansine 技术已获得多项国内外专利授权, 公司基于此平台开发了 HER2-ADC 药物 BAT8001 以及新一代定点偶联技术药 物 BAT8003。3.2、 治疗新突破提升产品力,关注新适应症和疗效突破带来的爆款机会ADC 药物的突出优势是给肿瘤及疾病治疗带来的突破,产品力得到有效突破且仍在继续提升,近年来 ADC 药物在一些末线难治肿瘤方面取得优异疗效就是有 力证明。因此从产品端来看,我们需要关注公司产品力的提升,包括在新适应症 方向的突破和疗效方面的新突破,一个新的适应症或疗效的突破都有望酝酿一个 创新药市场的“重磅炸弹”。ADC 产品可以分为引进型和自研型,引进产品的相 关公司有浙江医药、华东医药、云鼎新耀等,在研的相关公司有恒瑞医药、科伦 药业、荣昌生物等。3.3、 ADC 工艺难度极高,CDMO 市场前景光明利好全产业链龙头借助 ADC 技术进步、癌症发病率上升以及人们对生物疗法需求不断增长诸多因 素的推动,全球 ADC 药物市场将持续增加,多数在后期临床开发阶段的 ADC 药物将催化市场增长,国内市场也将快速增长。由于 ADC 药物结构特殊,药理学及毒性学特征复杂,且研发生产集合生物药、 化学药等多项复杂的研究和分析技术,因此 ADC 药物的生产具有非常较高的壁垒,尤其是在控制 DAR 比值相关技术方面。全球大多数 ADC 药物生产是通过 外包,快速增长的 ADC 药物市场给外包产业带来了机遇,我们看好相关外包公 司能够在这一轮大浪潮中也迎来快速增长,由于 ADC 药物生产具有高壁垒特性, 国内仅有少数几家有能力承接 ADC 药物制造订单的外包公司有药明生物、迈百瑞等。……(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国海证券)如需完整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官网】。

蓼萧

揭秘AI速成班:4个月收2万一天教6本书,称华为京东是大客户

互联网创新潮让那些半路出家但勇敢追梦的人圆梦。而这波“高精尖”的人工智能热浪,能让没有高学历和深厚功底的普通人获得入场券吗?文 | AI财经社 四月编辑 | 赵艳秋夜幕降临,将近冬至,北京的气温已降至零下。眼看到年底了,马维的工作还没有着落。结束了一天紧凑的培训课程后, 马维拨通了哥哥的电话,有些心虚地说道:“哥,我这边的机器学习(培训)有点危险啊……找不着工作呗……”这里是位于北京南城的一家线下人工智能培训班,门口挂着醒目的“Python人工智能学院”招牌,这是国内某上市职业培训机构为迎合市场需求而在今年暑期专门定制推出的。时下,人工智能领域已成为人才市场最大的缺口之一。根据某全球社交网站统计,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人才数量超过190万,而中国占有率不到2%。在国内大型招聘网站搜索“Python”、“人工智能”等关键词, 弹出的相关职位超过2万个,部分职位的年薪超过百万元。为了把握住这个人才市场机会,付出了4个月时间,90后小镇青年马维满怀期待地在这报名,成为培训班的第一期学生。现在,培训班保持着每月一期的扩张节奏,最近生意越来越好,11月底开课的新班已超过130名学员。学员们有些刚从原来的程序员岗位退下阵来,希望借爆红的Python编程语言跳板进到更热门的AI公司;更多的人则完全是零基础,被身边的朋友或是”标题党“新闻鼓动,一心想着依靠人工智能走上“人生巅峰”。时间过得很快,马维所在的第一期培训班即将结课,教室里只剩下五名学员坚持完成最后一阶课程。最初的热情和期望不断被消磨,马维在坚持中也愈发迷茫和失望。辞掉手头的工作,付出了4个月时间和近3万元开销,放手一搏的马维却仍然无法找到“高大上”的人工智能工作。和他一样的,还有罗定、郑展和麦课……跨向百万年薪的第一步一年前,毕业于河南省一所普通二本的马维来到北京,在一家技术外包公司从事程序开发,每月拿着六千出头的工资。虽然身为“软件开发工程师”,但马维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复制黏贴代码,在公司内部一直没能受到器重,加薪更是无望。马维感到很迷茫。而今年5月的一次职场挫折,成为促使他下定决心离开公司的导火索。校招季,马维所在的公司新招了几个高校应届生,公司开出了比老员工更高的工资,马维感到愤愤不平,萌生了离职的念头。但他出去应聘了一圈后才发现,IT行业的求职门槛已经比去年抬高了不少。“并没有更好的选择,不是工资太低,就是要求过高。”在此之前的两年里,马维一直干着“代码搬运工”的活,搜索、复制技术论坛、网站上现成的开放代码,黏贴进正在“组装”的软件产品中。这已是很多程序员的一项基本技能和工作流程。在迭代极快的软件行业,很多软件模块已无需再从头开发,“找得到、看得懂现成的代码,会黏贴、会调参数,就能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一款软件的开发”。“代码搬运工”虽不是零门槛,但要求确实不高。 “只懂Copy的人不会有什么发展,未来也没有涨薪的空间。”马维不想再憋屈自己。于是,哥哥建议他“先报个编程速成班再换工作,至少能系统性地学习一下,找到门道”。而马维自己则更看重“培训班能提供职位对接或面试机会”。在这家职业培训机构的咨询室里,课程咨询小玲略显急切却异常诚恳地对马维说道:“学习Python要趁早,报班是迈向人工智能的第一步”。马维紧攥在手中的培训课程彩页,似乎成为一张给他带来希望的船票,能带他通向人工智能的未来。图片来源于网络几乎在同一时间,罗定也来到这家培训机构咨询,之前他在一家科技公司担任运维。罗定了解到,虽然会编程的“码农”一直很吃香,但在快速转变的IT行业,不同编程语言的市场身价瞬息万变。比如,2012年,随着国内智能手机兴起,开发安卓手机的Java语言一下子火爆起来。那时,中关村的大街上四处悬挂着“Java培训”的大招牌。但短短两三年后,从业人员已经饱和,薪资也回落到中下水平。“现在肯定不推荐再学Java了。”课程咨询小玲说道。最近这两年,伴随智能音箱、机器人、智能家居等“端智能”概念的兴起,C++与嵌入式开发的课程倒是很受欢迎,就业领域也十分宽广。不过,对应到市场端,这类智能硬件的销路一直不见起色,择业前景还很难判断。最火爆的还要属Python。它因人工智能而变得炙手可热。在最早开源的一批人工智能框架中,诸如谷歌的TensorFlow、微软的OpenAI等,率先采用了Python作为底层符号运算库语言,基于此开发者顺势沿用,也注定了Python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主导地位,甚至近乎成为人工智能的代名词。“人生苦短,快学Python”也因此在圈内广为流传。最近,就连山东省的小学课本也选择引入Python编程课程。“学会了Python,就等于半只脚踏进人工智能。年薪百万不是开玩笑的。只要能入职,呆够一年半载再跳槽,年薪翻番是小菜一碟。”课程咨询小玲一再强调。来自河南小镇的90后青年马维还无法想象“年薪百万”的大饼,但对人工智能仍充满期待——“今年已经上升为国家十三五规划的一部分”。心中的期待再加上小玲自信的分析,几番斟酌,马维最终报了“Python人工智能”培训课程。为了能尽快上手,他一咬牙选择了脱产班。马维认真地算过一笔账:近2万的学费,加上每月两千的生活花销和房租,总共需要准备3万元。这相当于他来京打工一年的积蓄,并不是个小数目。但他此时不太在乎,他相信,“这笔投资很值得,要是真能找到人工智能的工作,一两个月就能赚回来”。和马维一起作出选择的一共32人。作为这家职业培训机构人工智能班的第一期学员,他们极具冒险精神。因为没有早期学员的择业案例参考,他们完全不能预测就业情况,但凭着自身对人工智能前景的巨大期待,以及现场销售的美好承诺,都早早签下了课程合同。只剩5人的一期班和新进的130人这里是五道口地铁站外的一座灰白色写字楼,人工智能培训班的教室就位于六层。出电梯口便看到两个醒目的指示牌,一边标注着“Python人工智能学院”,另一旁是“VR/AR虚拟现实学院”。VR热潮比人工智能早两年兴起,但如今热度远不如后者。由于招生火爆,不光教室坐不下,学校老师也不够用了,小班就改用实时视频转播来授课。两间教室已挤得满满当当,学员们望着视频中的讲师,露出虔诚的神情。为了让几十号人都能听清授课内容,视频转播音量被调至最大。每天早上9点,马维准时赶到这里开始一天7个小时的培训课程。一进走廊,因教室人群过密,热气夹杂异味扑面而来。上编程课的学员多为青年男性,偶尔才看到一两位女孩的身影。他们大多一副朴素装扮的学生模样,深色棉外套,鼻梁上架着高度数眼镜,不善言辞,见到生人时会露出羞涩的表情。教室中的气氛有些沉闷,像高考补习班。学员们都在埋头听课或看资料。为节约时间,每张课桌上几乎都备着一个大号水壶,走廊尽头就是开水处。“Python人工智能”设有四期课程,前三期主要涉及Python语言编程入门和基础训练。而人工智能与项目实战内容集中在第四阶段。每个阶段的课时控制在一个月内。单期课程结束后,培训机构将进行相应的上机操作测试,方便学员检测知识掌握情况。如测试结果不理想,学员可自己选择是否重修。但相应地,培训周期会延长。8月开课的第一期人工智能课班已经进入到第四阶段,授课内容出现了当下时髦的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等机器学习算法, TensorFlow、Scikit-learn、Caffe等深度神经网络库,人工智能软件开发、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实训项目。但这些内容的课时只有两天,共12个课时。而实际上,这些流行的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概念仅入门教材就厚达数千页。庞大的知识体系再加上细分的专业部分,不研究个三五年很难搞清楚。在正统“学院派”那里,学习和训练还要求学生具备基础的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论和凸优化等知识,否则根本无法理解内容。“课表上一个知识点通常对应着整整一本书的内容,现在一天的课下来,六本书就讲完了,这也太快了。”坐在前排的罗定抱怨道,为此他已经收集了将近1个G的补充学习资料,也摸索出一些找资料的窍门。“机器学习的教材还是外文出版的权威,就算是翻译版本也比国内写得好。不过比较难买,价格也贵,所以只好下载电子版了。”罗定说道。由于是北京人,有固定住房,他的经济压力相比外地的马维小很多。@视觉中国从炎炎夏日到刺骨严冬,近4个月的连续授课,很少有人还能坚持到最后。难度和节奏进一步加快,基础薄弱的学员很难再跟上进度。面对教室里只剩下零星的5名学员,总监讲师杨明的声音有气无力,音量有时甚至被隔壁班讲师热情高涨的声音盖过,那是11月底新开的一期班。学员郑展不得不举手示意杨明说话对准话筒。年初,当这家职业培训机构的教研主任提出开设人工智能新课方案后,校方特别组建了一支六人的“豪华阵容”教研队。课程宣传彩页上附有讲师们的履历,不乏美国乔治亚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博士学位等学历。在工作经历一栏,也基本有“精通C/C++、Python、JavaScript”等最热门编程语言经验。课程咨询小玲介绍道,“你放心,这些老师都是我们层层筛选过的行业精英,多达13轮面试。”台上,老师一边敲打着代码,一边演示算法模型的搭建,投影幕布上演示着基于门禁出入时间表,建立时间与事件的相关性模型,这是一堂关于NumPy等数据库调用的课程。一下课,马维就跑去老师参数调整问题。老师解释了一通,马维依然一知半解,他只好让老师推荐些辅导书籍。教室里的其他几人也立刻围坐过来,记下了老师开出的书单,同时上网查找购买链接。图片来源于网络一旁的麦文对于台上的讲课内容已是一头雾水,索性戴着耳机干自己的事。麦文大专毕业刚满一年,培训班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家里出。最近,麦文回了趟老家,不仅错过了几次面试机会,还落下了课。对此他感到有些遗憾,虽然听不懂,但他仍然坚持参加剩余的课程。一下课,他就冲上讲台将当天的课件拷贝下来。“多看几遍,希望能自己琢磨清楚”。晚上7点,马维与罗定约着一块去吃晚饭。搭电梯到一楼就是一家连锁超市。在速食摊位前,他俩分别点了一份两荤一素的盒饭,一份10元,饭菜有些凉了,味道也不很可口。但在北京,已很难再找到这个价格的盒饭了,这能确保马维把一个月的伙食费控制在900元以内。隔壁教室里,第一期班学员仍然干劲十足,一大半人都留下来参加晚自习。教室里配备了一名助教,在座位之间巡视着,为学员答疑解惑。助教通常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程序员,亦或是没有找到如意工作的早期学员,干脆“留校工作”。吃完晚饭,马维和罗定继续整理笔记,高阶班教室里只剩下他俩了。隔壁班教室里人气仍很足,大家围坐成三四簇,或热络地讨论课程内容,或紧锁眉头回顾着课上笔记,或敲打着键盘重复课程案例,每个人都心怀“知识将改变命运”的笃定。“究竟能找啥工作?”助教黄宏走进教室,上前和马维寒暄了几句,问道:“现在还有多少人没找着工作?”热心肠的马维承担着部分班委的工作,他估摸着,“大概十来个吧,还有一部分人中途退课断了联系”。第三阶的“全栈式 Web开发”课程结束后,一部分学员已经心急火燎地找工作了。培训班里设有专门的班主任对接工作和面试机会。学员们开始陆续收到岗位推荐或面试消息,多为爬虫抓取、Web/前端开发、测试自动化等岗位。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都不是人工智能相关工作。“之前课程销售介绍,学完第三阶段基本就可以上岗工作了。现在班里找到工作的学员也多是上个月就开始行动的。但课程没完就能找到AI岗位的几乎没有,找到的多是Web/前端开发工作,只听说一位在证券公司找到数据分析岗,算是跟人工智能还有点关系。”马维谈道。Web开发也称网站前端开发,20多年前互联网兴起后,这成为一个开发工种。过去常用的开发语言是HTML、CSS和JavaScript。现在,Python流行起来,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用Python开发。根据AI财经社调查,对于缺少项目经验的新手来说,前端开发类岗位的平均薪资为7K -8K。在求职过程中,马维显得十分谨慎,跟人工智能不相关的面试机会他都没看上。“上了这个课,还是一心想踏进人工智能圈子的。 ”他对AI财经社说,“岗位名称和头衔是其次,主要是看自己能不能先进去。”他共收到两份和人工智能相关的岗位,一份是语音识别工程师,一份是大数据分析员。他将工作需求截屏保存在手机里,虽都不是知名公司,但因为准备不足,他还没向班主任提出面试请求。智能语音是当下AI应用中最为成熟的领域之一,马维看好语音识别工程师的前景,但这类岗位大都在要求一栏标明了“硕士以上学历,博士学历优先”。“虽然这并非要‘一刀切’,企业会综合考查面试者的编程能力,但对数学基础和算法功底的要求是硬性的。”马维说道。已经私下接触过几家面试单位的郑展接过话,“企业不仅会考察机器学习相关算法的使用能力,还会考察你的算法推导过程、对原理的理解程度。因为产品经理跟你提需求,你总要懂如何实现才行呀!”但实际上,培训班里的算法讲授通常只结合案例,并不涉及到CNN/RNN/LSTM等理论层面的原理推导。此外,对口的项目经验、外文论文的阅读能力等都是拦在马维面前的坎,这远不是培训学校几节口述案例实训课所能跨越的。坐在马维前排的郑展谈到这次选择,已经开始有些懊悔。“别提了,当时太冲动,成了培训学校的小白鼠”。上了近4个月的培训班并参加了几次面试后,他发觉课程设置和企业人才需求有错位。课下,马维曾向高阶班的总监讲师杨明交流过自己的疑惑,“咱们学的课程究竟适合找什么样的工作?”杨明是人工智能培训班里最具权威的总监讲师。他讲课严谨,逻辑性强,“是老板亲自挖过来的人才”,学员私底下都称其为“杨老”。早年间,杨明曾在用友、大唐电信等上市IT公司和研究机构担任研发工作,在C++领域的开发经验将近15年。6月份,杨明被学校从C++教学部调往新部门——Python人工智能教研队。对于Python的教学案例,杨明有时也要现学现教。因为Python和C++在编程基础方面差别不大,对杨明来说,入手Python并没有太大门槛。但就实际应用而言,Python和C++仍然有差异。直接派C++的老师来教Python也是学校快速开设人工智能培训班的无奈之举。面对马维连连抛出的疑问,杨明的回答也有些模糊,“Python类开发工程师、数据分析工程师、搜索引擎和爬虫等,都可以试试”。当谈到Python和人工智能的关系时,杨明私下里直言,“我认为,Python和人工智能关系并不大,更多还是招生噱头。学了Python就能做AI工程师吗?我不知道。反正我们这里目前肯定是做不到,以后能不能,还要看怎么发展。”马维渐渐理解了讲师的意思,Python是一门语言工具,你要做语音识别、无人驾驶,还需具备大量专业知识,学会了Python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为应对后续的求职面试,上周,培训机构为马维安排了两轮模拟面试。机构借此摸底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以推荐合适岗位,同时也会传授给学生一些面试和简历制作技巧。“简历上的项目经验至少要准备两三个。如果没有,我会提供一两个通用项目给你。”面试老师向马维说道。尽管如此,马维要找到心仪的工作仍不容易。在教室走廊两侧的宣传栏上,醒目地展示着微软、阿里、百度等知名科技公司的Logo,他们是培训机构的合作伙伴,从这里招人。华为和京东,是这其中学员入职率较高的公司。近年来通过这家机构培训的入职人数已超过400人。图片来源于网络在就业明星学员一栏,大头照旁边标注着入职公司和月薪以及就业感言。马维曾站在这一栏栏笑脸前想象着,“明年,这里也会有我们的照片。”但现在,马维已不敢奢望。“人工智能的课程还没学完,能力也达不到,这样冲上去肯定第一轮面试就被刷。”马维想到这不免有些胆怯。但他仍然十分期待,喃喃地给自己打气,“其实只要进入这个圈子就好了,有项目实践就不怕学不会。早几年的程序员只会几行代码,还不是照样熟能生巧。”新一波赶潮人上路4个月独来独往的培训班生涯就要结束了, 但一切尚未尘埃落定。“实在不行,就回去干老本行吧!“马维在电话中跟哥哥商量说。他最近看到一位知名AI技术专家在视频里说道,跟移动开发不同,人工智能的应用有着很高的门槛,需要扎实牢固的数学基础,成本高昂的实战训练,长达五年的培养周期……硕士、博士的知识储备并不可少。这是马维无法企及的。但他也会时不时的提醒自己,幸运的话,也许能遇到要求不算高的基础岗位,让他踏进这个梦想的圈子。手机上曾有新闻说:过去IT行业的潮起潮落中,在成功的游戏师、移动应用开发者中,不乏一些半路出家人士。互联网创新潮让那些半路出家但勇敢追梦的人圆梦,这给马维又带来了期望。马维夹杂在这两种思绪中坚持着、迷茫着。“我该如何虔诚地祈祷?” 他在微信朋友圈说道。但此时,在AI浪潮和IT变革的裹挟下,又一波赶潮人已经上路。11月底开课的Python人工智能班已突破130人。12月新一期培训班也即将开课。课程咨询小玲接到一位张阿姨的电话,她是在北京大火事件后被驱赶的人之一。此前她经营着一家早餐包子铺,上个月被迫关门。“我想学一门编程课好继续谋生……”阿姨的声音干脆利落。“由于北京面授班的讲师有限,人工智能培训课程将控制一定人数,如需报名请尽快!”着急布置学员座位的小玲在电话这头匆忙回应道。明天,“Python人工智能学院”即将迎来一批崭新的学员。给哥哥打完电话,马维走出培训机构。孤寂和茫然的身影汇入街头匆忙奔波的人群中。应采访者要求,马维、郑展、麦课、杨明、小玲均为化名。【更多报道请移步 AI财经社微信公众号(ID:aicjnews)和官方网站www.aicaijing.com.cn 】

雕琢复朴

2020 年斯隆研究奖公布,16位华人科学家入选,4名来自北大数院

雷锋网 AI科技评论消息,美东时间2月12日,艾尔弗雷德·P·斯隆基金会公布了2020年斯隆研究奖的名单,共126名入选者。在这一次入选榜单中,据AI科技评论查证,共有 16 名华人科学家入选。其中有 7 位毕业于北京大学(值得强调的是,其中4位毕业于北大数学科学学院,不愧是“北大四大疯人院之首”),中科大、清华、南大、山东大学、港中文等分别有一名毕业生入选。 作为“诺奖风向标”,斯隆研究奖自1955年设立每年颁发一次,以表彰那些在其研究领域内被认为最有前途的早期职业学者(2020 年斯隆研究奖的完整获奖名单详见https://sloan.org/fellowships/2020-Fellows)。斯隆基金会 (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 主席 Adam F. Falk 表示:“获得斯隆研究奖,意味着这些人在同行研究中已经做到脱颖而出。斯隆研究员勤奋工作,具备强大的创造力和深刻的洞察力,这使得他们成为相应领域中最值得关注的研究人员。”迄今为止,已有50位该奖项获奖人获得了“诺贝尔奖”,17位获奖人获得了“数学菲尔兹奖”,69位获奖人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9位获得“约翰·贝茨·克拉克奖”。 本届的斯隆研究奖共包括八个研究领域,分别为化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数学、计算和进化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海洋科学和物理学等,候选人必须由其他科学家同行进行提名,名由资深学者组成的评委根据候选人的研究成果、创造力和是否具备成为所在领域领导者的潜力选出。 每年都会有将近 1000名研究人员参与到提名和评选当中,最终从中选出126名获奖者。获奖者将获得一个为期两年、总值7.5万美元的奖金,以帮助这些获奖者开展研究。 以下为获奖华人科学家名单:化学:1、Ou Chen(陈鸥),布朗大学(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Judy Wu(吴朱迪),休斯顿大学(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3、Wei Xiong,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毕业于北京大学)4、Xiaoji Xu,利哈伊大学(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5、Yin Tat Lee,华盛顿大学(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数学:6、Yao Yao(姚珧),乔治亚理工学院(毕业于北京大学)7、Hao Huang(黄皓),埃默里大学(毕业于北京大学)8、Linquan Ma(马临全),普渡大学(毕业于北京大学)9、Weijie Su(苏炜杰),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于北京大学)10、Zhizhen Zhao,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毕业于剑桥大学) 神经科学:11、Juan Du,范安德尔学院(毕业于哥廷根大学)12、Zhaozhu Qiu(邱照铸),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毕业于山东大学) 物理学:13、Ruobing Dong(董若冰),维多利亚大学(毕业于北京大学)14、Liang Feng,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于南京大学)15、Ming Guo,麻省理工学院(毕业于清华大学)16、Adrian Liu,麦吉尔大学(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以下是获奖华人科学家的简介:Ou Chen(陈鸥),布朗大学(雷锋网)陈鸥1999年从北京101中学考入中国科大化学物理系学习;2010年获得佛罗里达大学博士学位;其后曾为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研究员,2015年任布朗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2018年9月20日,陈鸥在Nature发表了“用金字塔形纳米量子点搭出世界最复杂超晶格结构”。当年12月,他又在Science上发表了关于“柔性多边形拼接规则制备单组分准晶纳米晶超晶格”的成果。2019年12月,陈鸥获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奖(NSF CAREER AWARD)。 吴朱迪(Judy Wu),休斯顿大学(雷锋网)吴朱迪(Judy Wu)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并于2011年获得乔治亚大学博士学位。Judy曾经在2018年获得了的CAREER 奖。她主要研究芳香性和氢键之间的关系。芳香和氢键在化学领域一直都有准确的定义,但是两者之前一直被认为是相互独立的关系。吴朱迪探索了如何使用经典的芳香性电子计数规则来控制氢键和其他非共价相互作用。 Wei Xiong,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雷锋网)Wei Xiong 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化学和生物化学助理教授,于2006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2006年到2011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读化学专业的博士,2011年8月到2016年6月就职于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后去往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他发明了新型的非线性光学光谱,可以用来研究界面的分子结构和动力学。Xiaoji Xu,利哈伊大学Xiaoji Xu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并于2009年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8年获得贝克曼青年研究者奖(Beckman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2019年获得美国自然科学基金(NSF)职业生涯奖。主要研究分子、材料和纳米结构的组成、组织和相互作用。目前正在研究两种类型的纳米光谱成像技术:散射型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s-SNOM)和峰值力红外显微镜(PFIR)。Yao Yao(姚珧),乔治亚理工学院佐治亚理工学院助理教授。2003-200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2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博士学位。Hao Huang(黄皓),埃默里大学埃默里大学助理教授。2003-200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2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系获得博士学位。2019年用简洁巧妙的方法证明了“敏感度猜想”。 Linquan Ma(马临全),普渡大学普渡大学助理教授。2004-200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4年在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获得博士学位。 Weijie Su(苏炜杰),宾夕法尼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助理教授。2007-2011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6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统计学博士学位。 Zhizhen Zhao(赵志珍), 伊利诺伊大学 赵志珍是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系的助理教授。2008年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获得物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并于2013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她的研究领域为:几何数据分析、降维、数学信号处理、科学计算和机器学习。 Juan Du,范安德尔学院Juan Du,现任范安德尔学院助理教授。2008年本科毕业于哥廷根大学,2012年博士毕业于德国弗莱堡大学。2019年12月,Juan Du作为作者之一在《Nature》杂志发文,首次揭示了钙稳态调节剂2(CALHM 2)的近原子级结构,这种钙蛋白在处理味觉刺激和减轻脑细胞毒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Zhaozhu Qiu(邱照铸),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邱照铸现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助理教授。他于1997-2002年获山东大学医学学士学位,201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内科和外科学院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Qiu 实验室采用包括高通量功能基因组学、电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小鼠遗传学在内的多学科方法来发现新的离子通道,并阐明它们在大脑生理和疾病中的作用。 Ruobing Dong(董若冰),维多利亚大学董若冰(Ruobing Dong)现任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助理教授 。2008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2013年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博士学位。2013-2018年受NASA Hubble Fellowshp和Bok Fellowship资助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亚利桑那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2018年起执教于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研究领域为天体物理,目前研究方向为太阳系外行星系统以及它们的形成机制。 Liang Feng, 宾夕法尼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他于2002年和2005年分别获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和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电气工程博士学位,随后成为加州理工学院电气工程系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NSF纳米科技中心的博士后研究员。在2017年加入宾夕法尼亚大学之前,他曾在2014年至2017年担任SUNY Buffalo的助理教授。目前他的研究兴趣包括光学和光子材料、超材料、纳米光子学和光电子学。他撰写和合著了60多篇论文,包括科学、自然材料、自然光子学和PRL。他是2016年美国陆军研究办公室青年调查员计划(YIP)奖的获得者。 Ming Guo, 麻省理工学院现任麻省理工学院助理教授。2000-2004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本科专业,2004-2007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硕士专业。2007-2014年,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随后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15年至今,担任麻省理工学院助理教授。 博士研究调查了哺乳动物细胞的力学和动态特性,重点是细胞内力学和细胞骨架聚合物的力学、活细胞状态方程以及细胞体积和细胞内拥挤对细胞力学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他发现细胞刚度与体积有直接关系。通过多种不同的技术改变细胞体积,发现细胞体积比任何其他线索都能更好地预测细胞的刚度。另外还设计了一种方法来测量活细胞内的力学性能。 Adrian Liu,麦吉尔大学 Adrian Liu,中国香港人,目前是麦吉尔大学的助理教授,其2006年毕业于普林斯顿,2012年毕业于剑桥,2012年到2018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作。具体工作内容是宇宙的三维建模,致力于宇宙学的理论和观测之间的研究。他通过使用新一代射电望远镜的数据,分析了第一批恒星和星系是如何形成的,并绘制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空间的宇宙。

彼教不学

用区块链检测造身份ID确保食品安全 主链预计5月底上线

卡隆并不是真名。“卡隆多年的习惯被打破了。他尊重自然规律,崇尚11点前入睡。如今,他在小会议室里放上了折叠床,以备不时之需。会议室的墙上残留着上次讨论的气息:密密麻麻的字迹还没被擦去。卡隆的另一个区块链项目Ifoods chain准备启程。他要做一个开源、开放式的食品类分布式生态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通食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检测的各个环节,以保证饮食安全。前期开发团队包含4个部分:3人负责区块链底层开发;2人负责USP分布式数据库开发;4人负责硬件研发;3人负责肉类实验室。食品安全最后一公里“Ifoods chain有最年长的区块链从业者”,卡隆的脸上有一点儿小骄傲。让卡隆津津乐道的人叫林汝吉,现年70岁,是美国乔治亚大学食品学博士、原美国纽利味食品集团中国区总裁、原美国国家食品安全顾问、中国肉类协会荣誉会长。卡隆和林博士已相识4年。“我记得林博士曾经给我表述过一个想法,检测才是最贴近消费者的环节。因为做检测现场就能看到结果,而且结果是纯正的,是永久保留的,它不像溯源,总会有一些不可控因素”。卡隆对此深表赞同。2015年,他曾经加入过用区块链做农产品溯源的团队。说得更明白点,就是通过传感器技术,将农产品生长、交易的各个环节数据上传到区块链上,以保证数据不可篡改。C端消费者通过扫描食品上的二维码,便可以看到相关数据。可溯源存在一定的问题。区块链虽然可以保证数据不可篡改,但如何保证上传数据的真实性呢?而且C端消费者以扫码的方式获取信息,二维码想要作假并不难。但检测不一样。若使用探针检测,其结果便会实时呈现出来,无法造假。因此,卡隆成立了Ifoods chain。他打算从检测入手,做一个开源、开放式的食品类的分布式数据库,从而打通食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检测的各个环节,以保证饮食安全。“哪怕让一部分用户获得优质的供应,那市场可能就是几千亿人民币。”但是食品安全细分浩瀚如海,要从哪个领域切入呢?以牛肉切入他们选择了进口牛肉。2017年,中国采购牛肉花掉了6千亿人民币,其中约45%的牛肉要靠进口。这样算下来,光国内,这就是一个不可被低估的市场。如果放眼全球,市场会更大。牛肉是全球消费者的主要肉类来源,“当整个产业链协同起来后,就可以扩展到国外市场”。相对于激素含量,检测牛肉是否注水是一个更容易落地的方向。在卡隆的设想中,团队需要先建立一套基础数据库,然后再通过后期数据丰富来不断校验标准。基础数据库如何建立,林博士的经验和人脉起到了关键作用。由林博士带领的团队从全球的知名实验室内采集4个维度、900组数据,目前,团队已采集了100组数据。采集完的数据存储到链上,团队通过对数据分类整理,得出基础数据标准。“我们有一个云端分布式数据库存储团队,可以很好的契合”。Ifoods chain区块链底层采用DNA自定制的一套区块链平台系统,它包含P2P网络、分布式存储、共识算法、智能合约等,具备完整的区块链体系架构。共识算法采BFT算法,是种基于投票纸质的拜占庭共识算法,实现投票权益机制和拜占庭论的结合。前期靠实验室数据建立标准,后端的标准完善则需要消费者的力量。区块链底层开发顾问李彦博超级探针抵达C端这需要超级探针的配合。联合创始人范志凯驻扎在北航的光电实验室,带领着硬件团队打磨超级探针产品。“我们硬件团队是做导弹传感器研发的,算是高精尖技术,探针的灵敏度可以达到纳米级”。消费者使用探针,60S~120S后测试结果会传到DAPP上。DAPP上会显示出两组数据,一组是Ifoods chain给出的标准数据库,一组是消费者测试的数据,“我们不给出‘是否注水’的结论,毕竟每个人口感不一样,让消费者自己判断”。消费者采集的前端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保证其不可篡改。此外,团队现在已经开始建立社群。“我们需要消费者来帮助我们完善标准,但社群的标准可能会高一点儿,除去邀请制,可能还会有其他一些筛选条件。”而消费者在社群内,可以描述自己的使用体验。团队会根据消费者的反馈结果进一步修正标准数据。卡隆表示,当前阶段团队60%工作是分布式数据库的搭建。“区块链本身的容量比较小,因此我们需要为它配备一个分布式的数据库,通过数据库和区块链结合的方式,为食品(不仅仅限于牛肉)流通中各个环节的企业提供一个类似于USB的接口,他们可以直接上传数据。”而未来,当积攒了足够多的企业后,卡隆想切入自己的老本行——供应链金融。融资方面,团队并不介意传统VC进入。电报群:https://t.me/ifoodschainCNqq群:200354517

调而间乎

他是中国心理学会的创办人,在中国教会是动静观瞻的人物,后赴美

他是中华民国基督教新教的传教士。1947年8月2日病逝于美国新墨西哥州艾尔布克市。他便是刘廷芳(英语:Timothy Ting-fang Liu,1892年-1947年8月2日),字亶生,浙江省温州永嘉县人。《中国名人录(第三版)》中的刘廷芳照1892年1月(光绪十七年),刘廷芳出生于浙江永嘉(今温州市区)。祖父经商,家道富足,但因吸食鸦片而早逝,祖母叶氏,中年丧夫守寡,饱受宗族亲戚欺凌,1878年因信奉基督教,被逐出刘氏家门,母子二人被温州内地会教会收留,叶氏后任教会女校校长。父刘世魁,年少时到山东芝罘内地会所办医院见习,后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学习,毕业后成为眼科医生,回国在台州临海行医,娶同乡李汝玉为妻,婚后生育四子二女,廷芳为长子。1900年,义和团事件,世魁护送母亲返乡,途中被兵痞打伤而逝,年仅36岁。早年,刘廷芳入读教会学校艺文中学,1907年因江浙铁路风潮退学,赴上海就读上海圣约翰大学预科。1913年转学美国乔治亚大学,次年获学士学位,接着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915年获硕士学位,1918年,刘廷芳在耶鲁大学神学院取得神学学士学位,并在纽约协和神学院讲授宗教教育学,成为中国人在美国神学院讲授非中国学问课程的第一人。192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和心理学博士学位。1920年刘廷芳回国,受聘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院院长,同年兼任国立北京大学心理学讲师与燕京大学宗教学院神学教授,1921-1926年任燕大宗教学院院长,兼任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的助理,协助主持校务工作。在1920年代初至1940年代中,在中国教会是动静观瞻的人物,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可以说他是集多种恩赐于身的一个人。就科学方面,他是中国有数的心理学家;就文学方面说,他是个热情的诗人,出过几本诗集,还译过几种世界名著;就教育方面来说,他是心理教育学家,亦是宗教教育家;就心理学而言,他是汉语学习心理学家,他是中国最早对汉语教学心理学进行观察与实验的人,此后中国学者才开始了从教育、实验、学习、知觉、认知等各个心理角度对中国语文行为的分析与研讨;他也是神学家、教会音乐家、牧师,是中国基督徒团契运动的领导人,最早提倡基督教同道互相砥砺,生活的团契。可以说他这几种不同的恩赐都集合在一身。刘廷芳曾经作北京大学心理系的教授,燕京大学的宗教学院的院长,而且出版了“生命杂志”,“真理周刊”,后来和关叫作“真理生命月刊”。这在当年的教会里面是很重要一份刊物,他自己也办过一基督教文艺季刊叫“紫晶”这个文艺季刊。他因为学问非常地好所以在中国基督教大会的时候,通常一定会请做专题的演讲。在1922年那一次中国教会全国大会里面,他讲了一句话说“我们同意见解相歧,但决心彼此相爱”,就是说我们在见解上,在看法上可以有不同,但是我们一定要决心彼此相爱。这代表二零年代,三零年代,那事后教会领袖强调自立运动,强调合一运动,所以他这一句话也代表那一种时代的精神。这一句名言也很多人常常引用,就是我们对一些不是基要真理的问题,对一些问题看法上可能会不一样。但是一定不要失去彼此相爱的心。1942年,刘廷芳因肺结核病,赴美国就医。1947年8月2日,刘廷芳病逝于新墨西哥州艾尔布克市长老会医院,时年仅56岁。

使物自喜

江阴学子不得了!拿到美国名校录取通知书,还有90000美元奖学金

恭喜 江阴学子韩骐泽 获 伍斯特学院录取通知书!【$90,000美金奖学金】伍斯特学院(College of Wooster)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伍斯特市,学校建立于1866年。伍斯特学院是一所文理学院,学校提供四年制大学本科类学位课程。伍斯特学院的教职员工均是来自于相关领域教学经验颇丰的专业人员,学生在此能够接触到各个领域中最为全面深入的内容,对于其今后的职业发展或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也受到了全美多个教育部门的权威认可推荐,成为俄亥俄州一所知名的私立精英大学。恭喜 魏云帆 获 麻省大学-阿姆赫斯特录取通知书!【$56,000美金奖学金】麻省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建于1863年,是一所研究为主的公立大学,现有约25000名学生,来自美国50个州和世界100多个国家。大学开设了87个本科专业,73个研究生专业,以及51个博士专业。大学每年对于研究的投入多达1.3亿多美金。校园位于马萨诸塞州新英格兰地区Amherst,占地1450英亩。是马萨诸塞大学系统中的旗舰分校区,属于研究型大学,并被授予美国“最佳公立大学”之一。学校的一大特色是为本科生提供了直接参与研究的机会。恭喜 马入围&王沁宁&徐晟轶 获 佐治亚大学录取通知书!马入闱【$74,000美金奖学金】王沁宁【$38,000美金奖学金】佐治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缩写为UGA),或译乔治亚大学,坐落于美国佐治亚州雅典市,是世界著名的顶尖综合性公立研究型大学。佐治亚大学是佐治亚州大学系统的旗舰学校,历年来在大学排名中名列前茅,其教育学院、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更为全美最顶尖的学院之一,并且是美国电视花生人奖(Peabody Awards)的主办大学 。佐治亚大学重视对外交流与科研合作。除了在佐治亚州拥有5个校区和美国首都华盛顿拥有1个教学科研中心外,佐治亚大学在英国牛津大学校内、意大利科尔托纳市、以及哥斯达黎加蒙特韦德市内建有3个海外教学科研校区,并与100多所世界顶尖高校保持长期交流合作关系(国内包括清华、北大2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