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一个北美文科博士的留学感悟:过河卒子,生活残酷哭泣衰垤

一个北美文科博士的留学感悟:过河卒子,生活残酷

我在北美读书,不断有小朋友问我学习和申请的事情,不回答不好,回答吧,又好像我有以教人似的。经验教训谈这种东西最不靠谱,别人的事情,也就是看个热闹,该自己奋斗的还是自己奋斗。我终于写了这一篇,写得很费力,时间太紧迫,为这个搁下了要紧的任务,代价代价。生活残酷,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得看长远的将来的目标,尽量不让一日闲过啊。只要看看身边牛人,学术超人,就觉得自己该狠狠摸爬滚打,而不是这样向后看。我现在的生活,称为yard life。学校的中心地带是一个被圈起来的yard,往来的游人的热闹不改变它的幽静。yard是一颗巨大的孤独的心脏,每个人有自己专注的事,每天工作12小时是生活的常态,学习8小时以下是不道德,也不敢的。要保持优异的记录,简历上不容许留下败笔。一个经常在图书馆遇到的高年级以色列同学说:"我在这里是第七年,我没有后悔在这里度过的每一天。我也没见过一个不勤奋的同学。如果不勤奋,就不会来这里了。"他的神情和气质就是那种沉着坚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人生应该如何实现的人。就冲这一句,"我没有后悔在这里度过的每一天",我大为惭愧仰视。我在美国就像是农民工子弟在城里上学。壮观的图书馆,密集的资源,一群启蒙很早且极其勤奋的人聚在一起,聚成一间大牛棚。牛人同学大多出身优越,从小的学习环境非我可比,都上过扎实的语言训练课,有人从12岁开始学拉丁语和希腊语,有人高中修过几门大学的法语文学课,有人每年至少去十个国家。有一位甚至说:"过去的6个暑假,我都没有浪费,都在上语言班。"我脑子里顿时扑通了一下,想起我这个穷人浪费了所有夏天和周末,没有上过任何语言班,法语联盟,歌德学院,新东方,统统无缘。我的法语德语都是自学,还是很心酸地。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一次,条件允许的话,会报语言班,而不是冷冷清清地自学。学好了语言才能走得远,所以要尽量趁年轻多上学,学对自己长远有好处的东西,比如语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到了博士生这一步,最大的心病就是原著读得太少了。想我当年摇摇摆摆看一点哲学和理论书,兴致勃勃地跟。一次在某课程网页上一举看到了3个不知道的人名,Agamben, DeCerteau, Judith Butler,那是和我非常相关的课,我心想我真是孤陋啊,去找来看看吧,于是就跟上来了,被誉为"跟得紧"。那种读书的法子掰玉米捡芝麻,看见什么就跟什么,一团糊涂。写得高明的书,但自己读不透,没有吸取到眼光见识,只是博趣,开阔一下眼界罢了,搞不好只是name-dropping。理论书和二手的文献批评好读,也不好读。要读透需要原文的功夫,要明白人家的讨论对象,人家怎样细读。如果不理解语境,没有原著的知识,读二手书是没有大的益处,索然无味的。我有一个可怕的想法。"三十不学艺",人到一定年纪(三十当然不是实指),就有暮气和自保之心,学东西就没主动性了。尤其学习外语,来自母语的抗拒力很厉害。母语是自己的comfort zone,容易固步自封。你上课学语言,跟着老师和同学走,但一下课就和那个语言无关了,做作业和看课文都勉强,不用说主动去思考和写作了。人年纪越大,越不想做基础的活儿,求胜心切,时间也紧张,不能拿出一往无前的劲儿来。学习趁年轻哦!语言是文科生命线,一般比较文学的最低要求是三四门语言。美国这边的博士项目,往往有一个理论的考试和一个原著的考试,比如我的学校,一个是common essay exam,考分析论辩能力,一个是reading check,考三门语言的原著阅读。语言不是学着玩的,而是修相关的课,考相关的试。法文课是法语讨论,意大利文课是意大利语讨论。小论文用原文写,大论文可以英语写(当然最好是原文)。牛人是没边的,会八门语言的大有人在,而且跨度很大,除了简直人人都会的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拉丁语外,还有希腊语+中文,日语+印地语+梵语,希腊语+阿拉伯语+希伯莱语,俄语+挪威语+中文+日语,这样的高难度组合,简直是什么难拣什么学。每个人都要过的reading check这一关是很有道理的,要紧的是读作品,用原文读,读英译是欺骗和不负责任,是混不过去的。语言学习方面,阅读高于一切。语言不好的原因就是阅读不够。阅读给语言以内涵,口语和写作可以从读书中练。书看多了,思想和表达都有变化。讲一个小故事:研三毕业那年,朋友A接了一个汉译英的翻译活,请B做了一部分。B交稿了,A看了觉得不合格,费了很大心修改。她和我感叹说:"真想不到,语言功底这么差,还得我重做。"我也很诧异,不至于啊,B是北大本科出身,现在又念了研究生。A淡然说了一句:"书读少了。"我顿时无比崇拜,这四个字分量很重啊!应该用匾悬起来,警钟长鸣。后来我开始琢磨周围的人读了多少书。遇到现在的同学L,她本科修了中文、法语、西班牙语三个学位。我问她修过多少门法语文学课,她说八门。问她读了多少法文书,她说,小说大概30多部,戏剧大概30多部,诗歌就不好数了。顿时我就沮丧得不行了。和我的英语文学可能差不多,可人家还修了其他两个学位呢。我法文不好,写作不行,根本原因就是"书读少了"。对于文科同学,读书才是根本,日常交往和沟通没什么难,难的是表达思想和论辩,要学到圆熟,像使唤自己人一样使唤它。上课发言辞不达意的感觉是很不好受的。和一个老师谈夏天的语言班。他当年在纽约上过一个古希腊语学习班,每天实打实上课8小时,其他的时间,除了睡觉吃饭,全部用于写各种作业练习,大概也要花上6小时。每天一小考,每周一大考,每天学习到深夜两三点,如此坚持了10个星期,学了大约相当两年的课程。语言班很多,没有最疯狂,只有更疯狂,报这个班的必定是强悍的人,否则神经必然崩溃。在高强度的学习里,他锻炼身体没有间断。我问他如何做到。他斩钉截铁地说:我每天都跑步,十多年不断,再忙也跑步,这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压力大的情况下,尤其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你要考虑放纵的后果。对于必将会后悔的事情,现在就不要做。比如吃饭,我不吃垃圾食品,不吃比萨,因为,if I eat Pizza, I cannot run!现在我就是再忙,也自己做饭,保证合理的饮食和健康的习惯。有运动习惯的人就是这样,你不是有意识地下指令,而是顺应身体的需要。让你的意志跟着身体走,而不是身体勉强服从于意志!为了不让生活起冲突,你必须安排时间!当我是一名无知的乡下小本的时候,常去看国外大学的课程网页。很多学校把课放到了网上,中国的院校比较封闭,所以可到国外网页看看,寻找他山之玉。眼睛永远比胃口大,读不了书,至少了解书目,对自己仍然有用。我从大一起到哈佛耶鲁之类的网上溜达,看看人家读什么书上什么课,参照着找书读,一片懵懂的向往。书主要仍然是经典书,是四海之内都容易找到的书,孤陋寡闻的无知小本,最需要的就是指路的光明,第一次读荷马史诗和柏拉图都是在看了耶鲁课表后找来读的。后来念研究生的时候,要看批评著作和文论,大学的书单也很有用,像英国大学的course mole和reading list很全。心中常想想自己的同辈,受另一种教育的幸运的人,在做什么事情,进度有多快,能感到一种鞭策。找资料的话,有一些专门针对某作品、某作品、某类别的学术网页,给出现成的bibliography。网上搜东西,手勤一点都可以搜到,但不必太费力,买椟还珠,做了书皮专家却没有看书。有一条正道是看书,经过一本书的引用推荐,跳到另一本书。网站广播对学英语很有益。BBC的在线广播基本可以通过flashget等软件下载(也可在firefox装flashgot插件)。推荐BBC artsanddrama,戏剧和文学朗读节目,源源不断的狄更斯小说(他老人家一年四季没断过),各种经典名著。冬天天冷,我就睡觉不起,赖在床上戴耳机听BBC消遣,那时候听过Villette,LittleDorrit,纳尼亚传奇,戏剧(莎士比亚,契诃夫,萧伯纳,王尔德哪,还有难得见到的新剧)。这样,我培养出了对有声书的深情爱好。朗读没有视觉压迫,紧随着原书和作者,愉快充实的感觉。听VoyageOut时想到,Woolf的语言真的非常有味道,念出来才能体会。很多作品都是这样的,朗诵是语言专业必须训练的。爽利顿挫的英国英语,听着真的很幸福啊。英文听力不好的同学可以坚持慢慢听,比看美剧受教益。名著就是名著,让内心丰富。校园网的最大便利是BBS和ftp,营造了一个可爱的群体。Ftp注定是校园网的专利,出了校园,就怀念曾经光顾的各种影视站、科教资料点、音乐站、动漫站,比如著名的文艺片阵地rocker.cc。但是校园网是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信息来源受到种种限制。除了动漫综艺和美剧日剧更新比较快,李敖演讲、馒头事件等热点传播得及时,其他资料,更新是比较少的,诸多重复。ftp是分流和共享的好地方,但个人需要的特别资源,还得靠自己寻找。ftp语言站资料很多,但好像大多是教材的扫描和录音,第二外语的基础学习。如果有了一定基础,我推荐德国之音的德语学习Topthema,法国TV5的新闻7JourssurlaPlanete,锻炼听力,有文字可参,又是最新发生的有趣味的时事。广播收集的有声书毕竟有限,当我脱离校园网怀抱之后,就进入了电驴emule的阶段。到了电驴,世界就大了,自由了,海阔天空(也慢了)。这个世界多么平朗开放。当我找到了英音朗诵的《罗马帝国衰亡史》,简直涕泗交横。那么多没有想过的宝贝一直在网上,而且源源不断地在增加。夜以继日以蜗牛的速度挂电驴,收集狂本性爆发,有声书越收越多,法语的莫里哀、巴尔扎克、雨果、波德莱尔、兰波、普鲁斯特,德语的圣经、神曲、席勒、黑塞,意大利语的圣经、曼佐尼、卡尔维诺、Svevo……欧洲到底是读书人多,有声书极多,不仅本国作品,还有大量翻译作品。有些东西不可思议,竟然有《纯粹理性批评》的德文版。太多了,只能当为退休后陶冶情操做准备。等我老了,退休了,就听这些玩吧。或者视为饥荒积粮:一旦失去了语言环境,可以用这些听力资料保持语言能力。电驴的下一步是ipod。网上资料积累多了,但人不是总在电脑前。用电脑的时候,经常是做事写东西的时候。终于有一天,我开了窍,去买了一个ipod。为什么下这个决心呢?因为被一位西班牙语系同学震撼到死。一起到外校上《神曲》的课,坐她的车回来,她在车上不放音乐,放意大利童话,无辜地问我:你没有意见吧?这是个严肃的同学,我完全相信她ipod满载着教育的内容。她意大利文比我好,我无地自容,第二天就到店里买了一个80G的ipodclassic,从此成了ipod支持者。现在我走路自觉ipod,终于可以少想低俗的事情,给生活增加文化了。(去年我问一名古典系同学,走路的时候脑子里想什么,他说,背希腊拉丁词汇变位。我抓狂地想,真是读书种子啊。)吉本是英国最伟大的作者之一,走路的时候,坐车的时候,挂耳机听春秋笔法的《罗马帝国衰亡史》,经常就笑起来。收的那么多法语意大利语资料,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在图书馆上自习的时候,对照书,听《神曲》的朗诵,对理解和记忆是莫大的帮助。在修《约婚夫妇》的课,对照听过几次,曼佐尼可比雨果,好久不读这种伟大的欧洲小说了,惊喜。走在漫天大雪里,耳边回响着意大利文的朗诵,保罗的书信,劝善劝信,优美有力,真给人一种不可阻挡的信心。有了ipod之后,我才开始听podcast,互联网广播。原来这么多教育机构和电台发布了广播呀。做法是,打开itunes,进入itunesstore,搜索,选择节目。可以用电脑听,也可以下载到ipod/mp3里。这里介绍几个教育节目,都是教授讲课的录音。Collegede France的文学(法语,非常慢的讲解,清晰好懂),Alexandro Manzoni(意大利语,全文朗诵,每一章有讲解),Divina Commedia(意大利语,课堂录音,各章节有讲解)。类似的节目相当丰富,意大利人好像特别热爱podcast,古典文学、神话、薄伽丘、戈尔多尼、十五世纪、十六世纪、十七世纪、一直到二十世纪,都有节目。这和意大利教课风格大概有关系,讲座多于讨论。我听这些,也就是练一练耳朵,给自己制造一个语言环境,知识上是用处不大的。除了这些法意文学广播,还有Oxford medieval English(中古英语的课堂录音),艺术史,哲学,政治哲学讲座,可以按照各人的兴趣听一听。新闻节目就更多了,各大媒体电台都有自己的podcast。人的声音(书的声音)是可以听上瘾的,学业的要求可以养成为自己的爱好。我们有幸生在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电子时代,声音不再是一转而逝的,而是可以流传,复制,重播,到世界各个角落。大家知道Roberto Benigni是《美丽人生》的导演和主演,但可能不知道他是杰出的朗诵家,能全文背诵《神曲》。他热爱但丁,在意大利巡回演出,背诵《神曲》。Youtube上有他几个朗诵视频。我听过的《神曲》朗诵里,他当之无愧是第一。做梦也想听遍他的全文。读诗就要读出来,甚至背出来。想想过去的莎剧演员背台词的功力,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传统。每天朗诵外文,一定有帮助。默读会漏掉东西,而朗读却让你接近文本,接近作者的写作。真的,就像在体验自己在写这篇文章,如何运筹辞章和结构。ftp应该有很多电子词典。我只能靠电驴。我最近下了一个意意辞典,一个意英辞典,简直爱不释手。最强烈推荐Oxford Superlex,英法、法英、英德、德英、英西、西英,大集成。CNKI翻译助手这个网页有意思,可以看看一些奇怪的东西在汉语论文里是怎么翻译的。最后一个提醒是,电脑和ipod引诱人玩物丧志,拼命积攒、整理、分类自己的文件,所以要克制。更不必说其他的视听和聊天的分心了。本科时我没有电脑,得以面壁用功学习。研究生期间就给电脑废了,玩物丧志的多,收获的少。现在有美国同学就住在没有网络的房子里,可以在家看书写作,说This isthe secret of proctivity,这是一个良好教训,要利用网络,不能依赖于网络。就是这位同学,去年感恩节的时候,我问他:放假这几天,你都做了什么?他怅然说:没出门,在屋里待着。Except when I was running,I was just working.这就是博士生的日子,running + working = yard life.好了,写了这些摸索的经历,不伦不类的经验教训谈,完成了答复小朋友的任务。这个关节写这些东西,自觉太不负责了,后果严重。五内俱焚啊,要赶紧回归yard life,做一个负责的graate student。祝大家新学期一切顺利,多有收获。有希望就好。本文来自经管之家,不代表百度学术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原出处,无条件欢迎分享转发

去知与故

真实的留美博士生活:大家只看过《美国派》

大家都看过《美国派》吧?什么?没有看过,那你可以去搜搜,瞅瞅了,绝对宅男的福利。当你在没有亲自体会一种生活而只是通过媒体,照片,视频,他人等途经了解一种生活时,并对其及其向往的时候,也许在不久的未来,你会哭着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美国派绝对是一个美好的成人童话。就如你看了尼加拉大瀑布的宣传照,静谧优美,油绿的是树,高悬的瀑布像白练低垂,宛如仙女散开的秀发。可是,当你不远万里,舟车劳顿,过五关,斩六卡到达“美人”面前的时候,你首先是听到那巨大的轰鸣,周围湿度明显上升几个维度,并不是照片中那种上帝视角啊。事实是尼加拉瀑布确实美,可是,那种美不是通过照片中看到的那种静态美,那是一种自己体会的动态美,那种感觉完全不一样。是的,吃过猪肉就比看猪跑要理解的深刻一些。于是在这里,我想以个人的生活经验为大家展示真实的留美博士的生活。首先,作为一个博士,一年工资除去税收是两万四美元左右,其中一个月房租在六百左右,所以一年一半工资都又回到了山姆大叔的口袋里。然后还有车,车险,车油,网络,一个月将近二百刀,这两千多又飞走了。如果一年还要回国一次,飞机往返,探亲购物,得有个小三千刀,所以在加上吃喝拉撒,可以想一下博士能攒几个子。应该十个手指够数了。穿美国衣服真的很便宜,我最喜欢买的牌子是 A&F, 在国内大陆没有专卖店。然鹅,在美国,A&F 有点白菜价,经常有折扣可以买到五六刀的 T 恤,我现在一身都是 A&F,包括内裤。为什么呢,因为便宜,而且还时尚,符合亚洲人口味(大部分亚洲哥们都穿这个牌子)。这边有很多工厂店,取其名曰 outlets,就是有点批发的样子。有些耳熟能详的牌子,诸如耐克,阿迪,阿玛尼,巴宝莉,蔻驰啊之类的在这里批量销售。一般大型节假日这里都会有很大的折扣,那是人山人海,熬夜排队。我们也是其中茫茫人海中穿梭的一员。基本穿的东西就是网上和工厂店买了。物美价廉,童叟无欺。所以,男生博士,起码在我的圈子里,是不存在逛街的概念的。(私以为逛街应该等于出去吃饭)吃论吃,我泱泱中华绝对大当家。记得在国内,吃过几次 KFC,麦当劳,觉得滋味不错。但是,滋味不错遇到天天都吃,那就变了模样,而且还是西化的滋味,那滋味,只能看什么舌尖上的中国、西瓜视频、二更来慰藉一下饥渴的心灵。美国人吃东西很豪放,他们吃海鲜那就一个就往里扔。首先准备个大桶,不锈钢,里面有一个内胆,全是小孔,最后直接把内胆一提就能把所有干货拿出来。水烧开,接着放入海鲜,龙虾,小龙虾,蟹腿,冷冻鱿鱼,整个土豆,整个没扒皮的玉米,整个没拨的大蒜,一整个姜,无数个完整的还带着老皮的洋葱,整个都放在一起,要吃辣的就加点辣椒面。大火闷煮,准备好一张大木桌子。待到食材都飘起来了,OK,上桌,直接干货捞出来,桌上一倒。是的,没有盘子,桌子就是盘子。然后大家一拥而上,齐心协力清理桌面。我好像有点为这些食材感到怀才不遇。拿起桌上的一只小龙虾,看着那水煮的惨白,对着主人家说,nice,it is fabulous. 心中在想这些人吃到麻辣小龙虾会哭出来吧。汉堡,薯条之类的,我真的不知道有人喜欢它哪里,我觉得和汉堡薯条相处一次就可以,作朋友,那早晚要崩。转眼看看中华美食,蒸煮煎炸,大家比我清楚。说到这里,我的神经反射已经让我流口水了。住当然买不起房子了。我生活在非常偏僻的农村,我们学校就是附近最有人气的地方了。就算是这样的地方,买房子也不是那么便宜。如果真的是平级和国内对比的话,美国的房价真的还是挺高的。但依照工资水平,应该算是持平。我们教授,在学校附近买的一个二层木楼,有一个小的泳池,一大片草地,房屋面积超过一百平米,花了十多万刀,确实很气派,很幽美。但是每年要交房产税,将近一万刀。我们老板是副教授,一年大概十万刀的工资,生活还是很惬意。博士就一般租房子住,可以在小区租,一般小区就是和国内小区一样,一个物业租给大家,各种人都有。也可以租一个 house,独立的一栋房子,一般可以四五个人住,有很多中国人在这边买房子,然后租出去,以房养房。基本租一栋楼,里面都是一个人种,大家能够比较好融合。这边基本都是木质结构的房屋,太吵了的时候,就敲敲墙,实在不行,就只能跑上去沟通了。我有个学长天天被楼下一个老奶奶投诉,其实他们什么也没干,那老奶奶可能是神经衰弱,经不起一点声响。这边在农村,大多小区都坐落在森林里,晚上要是不熟悉路绝对迷路。就算美国人自己也是,我实验室朋友的女朋友一次来看他,就迷失在了他家旁边的小树林里,怎么都开不出去了,差点急哭了,都想着要分手了,就有这么难找。这里比较好的是,小区清理比较及时,秋天满地的落叶都会被清理掉,冬天雪也会一边下一遍清理。行车轮上的国家不是白叫的,在美国,如果没有车,你就和残疾差不多了,尤其在我们这农村。大城市会好很多,有公共交通系统。在刚来这里的时候,没有车,只能住离学校很近的地方,说近其实步行也得半个小时。只有学校附近有比较完善的公交系统,一般都是半个小时一趟车。所以,必须赶着点去,如果错过点了,好吧,那就再等半个小时吧您嘞。再远一点的小区很多都不包含在这个公交系统里,只有学校周围的一些小区有公交站点。所以,第一个学期我租住在学校附近,周末买菜都是蹭室友博士后的车。在这边考驾照确实要比在国内简单和廉价一些,也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剃光头发威的权利。未成年也可以考驾照,但是得有成年人陪护。上完安全知识课,可以领到一个小黄条,证明你过了。然后就可以预约知识考试,相当于国内的科目一。但是水平却和国内天差地别。只有二十五道题,还允许错五道。这放到国内,不知道车祸率要上升多少个百分点。过了知识考试,可以拿到一个learner permit,就可以预约路考,相当于科目二,一般路考就考泊车,路边泊车,各种看路标、车速等一些基础知识。总共考试下来花了不到二百刀,没有报任何班。连练车都是自己先有 learner permit 然后买的车,自己偷偷练,偷偷开的。一般都在学校附近。而且这边车少,所以没有出什么事故。买了车,就感觉整个人都自由了,仿佛哪里都能去了一般。其实过了一阵子,发现自己还是愿意宅在家里。还有很多的故事就不一一细讲了。这差不多就是我博士狗的生活,每天两点一线,天没亮,出来了,天黑了又回去了。所以美国派,那是电影,也许在美国的哪个学校的哪个角落,那是真的,那种生活存在。但是,那就像是幸福的金色马车,或者是戈多。作为博士,私生活真的一点都不乱。因为博士生没有时间去乱,天天实验室老师逼着要试验数据,一天压力都很大,试验不顺利的时候,自己都不知道哪里有问题,真的感觉有心无力。博士的圈子也很小,很多都不怎么出去社交,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呢,怎么去维持这些社交的关系。博士其实就是一种工作,相当于学术界的农名工,大概是这个阶层。所以很多博士单身也是合情合理。大多数博士都维持着异地恋或者异国恋。这中间的苦楚,只有当事人才能知道。要想真正了解一种生活,你必须去自己体会,别人说的都是别人的。同时珍惜自己的生活,你现在的生活,不知道是多少在其他角落里的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因为每种生活都有每种生活的意义和乐趣。

缉毒队

清华大学劝退博士研究生,美国名校“生活就是读书、睡觉和哭”

近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劝退两名博士研究生:两名学生违反《清华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未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失联”超过两个星期的两名博士研究生被清华大学以公告形式劝退了。作家李笑来说过:浪费生命、虚度年华的人,有个共同的特征—他们拼命想控制自己完全不能控制的,却在自己真正能掌控的地方彻底失控。不仅清华大学清退博士研究生,陆续已有近百名研究生接二连三被其它高校劝退,这些处理充分说明,高校对学业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国内高校的学生面临学业压力,国外的高校,特别是优秀留学生聚集的美国八所“常青藤盟校”,学生面临的压力不输于清华大学。在常青藤盟校中,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来到这里,就像来到一个危机四伏的雨林,你要准备好应对禽兽般的教授、野兽般的同学,以及巨兽般的压力。”通过获得常青藤盟校录取的学生都是非常优秀、非常努力,但在这些高校里,即使从小的尖子生,不仅仅要认真应对学业、无休止的教师发问,还要在巨大的朋辈压力中谋求生存,每天的“生活就是读书、睡觉和哭。”一位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媒体新闻的清华大学留学生,自认为出国前已经做好万全的思想准备,结果入学后发现,在这里学习的压力,简直尤如“群狼环伺”,丝毫不能懈怠。虽然他在学校旁边租了房子,但是,一周七天,三天校内上课,两天外出采访,两天写作或剪辑,根本没有休息日,疲惫的程度是留学前想象中的数倍:“一周总有个几天要在学校通宵。比我想象的累多了。”不过,能坚持到毕业的学生,多数会成为“走上巅峰的人生赢家”,他们在拼过“被痛苦崩溃与自我怀疑缠绕的日子”之后,日后的成就往往无可比拟:经历先苦后甜,最后笑的才是赢家。流多少汗,就会有多少薪资回报,这句话似乎有些落入俗窠,但事实的确是这样的。前几天,某地的一所职业学院旅游系学生参加中介公司介绍的实习就业,结果1.6万元的中介费,淘换来一份“在列车上卖水果”卖水果的工作。这件事固然掩藏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因素,但从另一方面证明:学历低,找到的工作岗位层次也不会高。但若以时下最热门、也是分数要求最高的“清北交复”金融经营专业分析,清北年薪的平均基数超过20万元,上交的平均基数在10万元,两相比较,再次说明:文凭的分量很重要,档次差一点,薪酬相差一倍有余。人生何尝不像稼穑一样!有其自然之道,也应验一句话:越努力,越幸运。清华学子如此,世界性名校的学生亦如此。

人与之鉴

为什么大多数留美博士愿意呆在国外发展?这三点原因很现实

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很多同学出于现实情况考虑会选择继续深造。毕竟现代社会大学学历已经不吃香了。想要未来有更好的发展,那就必须提高自己的学历。学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我们进入企业就职的硬性条件。几年前就已经出现了“考研热”这种趋势,很多人读研只是为了让自己在艰难的就业环境中更好地生存下去,但也有一部分同学抱着对学术的热爱攻读研究生学位。这些学生在研究生毕业之后,仍然会选择继续读博。无论是研究生还是博士,考上容易毕业难。很多高校对于硕博生毕业要求非常严格,对于读书期间发表的论文数量,也有着明确的要求。对于那些对学术并不是真心感兴趣的学生来说,写论文是一件非常折磨人的事。但是如果博士阶段能够顺利毕业,我们便掌握了挑选工作的主动权。更是有一些同学不满足于在国内读博,选择申请国外的名校攻读博士学位。但到国外留学除了需要自身学术能力和英语能力的支持之外,还需要有物质条件的支持。即便是有一些同学获得了全额奖学金,但是在国外生活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能够到国外高校读博的学生,将来势必会成为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以留美博士为例,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有90%以上的留美博士在毕业之后选择留在美国。按理来说,中国如今发展的越来越好,这些留美博士为什么还会选择留在美国呢?一、为了获得美国国籍正如很多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会选择把孩子送到国外留学一样,一些到美国留学的博士也是为了能够拿到国外的绿卡,加入国外的国籍。这些博士在毕业之后,无论身在何处,势必会利用自己的能力促进当地的发展。所以大多数国家是非常欢迎高技术人才在本国落户的。而能够出国留学的孩子,家里条件肯定不错,他们顺利地加入美国国籍之后,其家人也能同孩子一起去美国生活。二、工作待遇好在美国的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的待遇是非常好的。这是因为美国人口少,劳动力资源不足,所以相对国内劳动者报酬要更多。这也是为什么不少国内的人选择到国外打工的原因。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一个关于福耀玻璃在美国办厂的纪录片,一开始在美国工作的工人受不了中国传统的朝九晚五的工作环境,以及在他们眼里看来非常低的薪资报酬,频频闹到工会那里去,想要为自己讨说法。但是这些美国工人所接受的工资待遇已经非常好了,可是在他们眼里看来却很不公平。虽然留美博士回到中国之后,找工作肯定不成问题。但是在同样能够找到工作的情况下,留在美国每个月的薪水可能会比回国高几倍。在这种物质条件的诱惑下,大多数留美博士在利益条件的驱使下,就会选择留在国外发展。三、科研环境好能够读到博士学位的学生对于科研的热爱是不容置疑的,他们也具备常人没有的科研能力。但是能否做出出色的科研成果,不仅要靠自己的能力,更要靠周围环境的支持,以及学校能否给个人充足的科研经费。目前国内的某些高校尚未达到这方面的条件,科研经费不充足,导致一些研究人员的科研热情有所下降。除此之外,在一些特定的领域,美国的科技发展的确要好与我国,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学生,留在那里,也许会学到更多的知识。但不管怎么说,这些学生仍然是中国人。毕业之后的他们选择留在哪是他们的个人选择,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希望他们在真正学好知识和技术之后,能够回到祖国效力。毕竟祖国未来的发展离不开这些高知识分子的推动。我国内部的环境也的确有待改善,但是在国外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在任何国家不可能一点缺点都没有。我们生于中国,成才后自当回到国内发展,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还是有一些留美博士还是更愿意回到自己生长的地方。对于多数留美学生不愿回国这种现象,你是怎么看的呢?是支持还是反对呢?

独成而意

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博士生,把国内新家装美式,全屋精致大气太美了

美式风格顾名思义就是从美国延续出来的一种生活和艺术,从百度百科了解到:美式风格是殖民地风格中最著名的代表风格,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了殖民地风格的代名词。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欧洲各国各民族人民来到美洲殖民地,把各民族各地区的装饰装修和家具风格都带到了美国,同时由于美国地大物博,极大的放开了移民们对尺寸的欲望,使得美式风格以宽大,舒适,杂糅各种风格而著称。今天介绍的就是一套很经典的传统美式风格,屋主是从美国留学回来,非常喜欢当地的文化和装修风格特点,所以回国装修的第一套房,就选择了美式风格,用经典的咖啡色系,表现出高档、稳重的生活气息。整体的设计简介:装修风格:美式风格实际面积:140㎡空间格局:3室2厅设计师:舞月光项目位置:西宁市锦绣江南装修造价:18W01户型图原始结构图从户型图上面看,这是一个很中规中矩的户型,布局很好,由于承重墙的限制,也没办法进行墙体布局的改造。而且这么好的结构,也没有动的必要,客厅和餐厅虽然错开了一点点,但是仍然保持了南北通透的好格局。入户玄关位置也做得很好,这个开发商在户型结构上面,应该是花了很大功夫的。02平面布置图平面布置图按照原有结构进行布局:玄关左手边是换鞋凳,右手边是一整面墙的鞋柜;原有的厨房很小,为了将它扩大,选择了餐厨一体的设计规划,这样无论是餐厅空间还是厨房空间,都变得大气、宽敞、舒适了。三个卧室按照正常的格局布置,生活阳台规划到了次卧室2里面,次卧室1由于面积的原因,所以做榻榻米利用率最高。03玄关玄关入户就能感受到这种美式风格的高级感,还有浓浓的成熟稳重的居家氛围。地面是瓷砖加石材,瓷砖做出造型来,周边贴很高档的灰色大理石。右边还有上下悬空的鞋柜,使用起来方便。04餐厅餐厅餐厅周边做满了大气、高档的酒柜,让整个餐厅空间充满了品质感,通过餐厨一体的设计,实现了两个空间的舒适感,顶面没有采用铝扣板吊顶,那样会显得很LOW,用比较精致耐看的,而且还很有品味的石膏板吊顶,不失豪宅范儿。整个空间其实还有些中式大气的感觉,因为家具太美式,所以弱化了一点点中式的气质。05客厅客厅客厅美式经典沙发与素雅舒适的单人沙发彰显经典的美式风格,酒红色的实木线条加上酒红色的柜门,还有酒红色的成品电视机柜、茶几,每一样物品,都展现出了屋主两人的成熟稳重的气质。置身其中,耳听风声,览书品茶,在久经都市的喧嚣中,回归自然的情怀。06主卧室主卧室主卧室主卧室主卧同样延续了客餐厅的整体色调,用大气的酒红色做主色调,来装点整个卧室空间,为了使得空间不太沉闷,用了很清新的淡蓝色点缀,还有床头的壁画。床尾的电视机柜和梳妆桌都是选择购买成品,这样显得档次要高一些;如果是现场制作的话,就会显得精致一点,但是达不到成品的档次。

黑小伙

美国博士留学生活:我在霍普金斯研究医疗机器人

Gao C,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的电子工程系。现在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系读博士一年级,主要是做医疗机器人中的导航和图像问题。专业选择经由:选择这个专业方向的原因,Gao C说,其实主要和本科的经历有关系。在本科期间,他参与了几段科研的工作,都是和医疗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相关的内容。其中一段研究是通过对一些电信号的分析,重建脑纤维素的结构。通过他的科研项目,能够直接给临床的医生提供一定的指导,特别是能够将整个一个瘫痪的患者从前到后的数据传过来,然后通过分析就能够对疾病的治疗有所帮助。这些经历,让Gao C觉得医疗这个领域可以给他带来很直接的一种回馈和成就感。所以他之后的很多相关研究也都是和医疗的应用相关。直到做大四的毕设时,他也是在做一个肺部肿瘤的活检手术的机器人。Gao C认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可以很好地辅助医生,准确的进行手术的治疗过程。由于这几年经历的积累,激发了他对这个方向的兴趣,以至于最后,他选择了这个方向来攻读博士。研究方向介绍:首先从专业上来讲,严格地说,Gao C属于计算机专业。众所周知,近几年人工智能发展的势头很好,具体到他所研究的医疗机器人或者更准确的说叫做“计算机辅助医疗系统”的应用上面,更是一个新兴的方向。这是一个比较交叉和复杂的系统,随着近几年计算机技术,包括机械技术以及机器人相关技术等的不断发展,这个方向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兴的专业分支。由于它对最终成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精度要求非常高,并且针对不同的手术应用也需要有相应的不同而具体的一些设计,所以说这个专业方向,还有很多值得去研究和开发的空间。医疗机器人是在最近的十年,二十年以来逐渐兴起的。目前最成功的公司是美国的达芬奇手术公司。它所生产的医疗机器人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通用的可以远程操控的手术机器人,而一台机器人的造价是在几百万美元,所以市场前景是非常巨大的。然而目前,国内这个方向还比较落后:相关公司比较少,相关的研究也是刚刚起步。所以对于国内来说,这是一个处于朝阳行业的发展方向。选择霍普金斯:霍普金斯在近年来的发展势头非常好,在最近一年的USNews排名中,它排在了世界前十的位置。这是一所学术氛围非常浓厚的一个研究型大学,它并不是以很强的就业为导向的,而是一个很适合做研究的地方。霍普金斯的医学院非常强,一些相关资源也非常的多,所以这里很多的工科,包括生物医学的研究都是和医疗的一些应用相挂钩的。因为Gao C想做的就是和医疗相关的工程应用,所以对他来说,霍普金斯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加之在大三暑假的时候,他曾在霍普金斯做过两个月的暑期交流(或称为暑期研修)也让他对这所大学更加了解,对能够来到这里做研究充满期待。留学经验分享:回顾自己的本科阶段,Gao C觉得对于本科生来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发现自己的兴趣。可能很多人到毕业之后也不一定真的能够想明白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但是相比于那些盲目地去选择,跟着别人去保研或者去出国或者选择一些热门的方向的同学来讲,其实想清楚自己真正心里面最想做的是什么样的事情,或者说是什么类型的事情,这个是非常的重要的。因为本科毕业之后,未来的发展方向会变得更加集中,所以在本科期间,应该多做一些尝试。而在明确了自己确实对某一方向比较感兴趣,而且也觉得自己比较适合做某个方向的前提下,第二点就是要尽早的积累和准备。如果你比别人考虑得更早,你做的准备更充分,那么在最后,无论申请也好,或是以后的职业发展也好,都会更加的从容,也会有更大的几率去把握一些比较好的机会。具体而言,在工科,特别是计算机电子这方面申请上,学生可以比较早的去到实验室里去接触,通过参与交流,能够让你知道做科研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从而可以掌握一些方法上的东西。而且也可以提早把英语和一些必要的一些手续上的事情也提早的处理好。

蓝学校

优弗留学解析美国博士留学应注意什么?

之前优弗小编在某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国内的博士生竞争压力的文章。现在基本上稍微好一点的学校,博士的录取率基本上都在5%以下。、所以,更不要说赴美深造攻读博士学位的难度了。这中间还隔着语言这一层很多人跨越不了的鸿沟。那么,想要去美国读博士,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接下来优弗留学小编将要给大家分享的是关于美国博士留学的相关内容,有需要的同学赶快和优弗留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可观的GPA申请美国博士需要申请人的GPA至少要在3.0以上。想申请到全额奖学金的话,可能还需要更高的奖学金。注意:GPA,也就是平均学分绩点,美国的算法和国内的不太一样。自己计算的时候,记得用美国的算法哦~、优秀的标准化考试成绩一般情况下,无论是申请美国的什么院校,如果是GPA方面有所欠缺,还是有可能补上去的,但是,标化考试成绩,可能就是没有办法,只能靠自己的实力,一点点刷起来的了。申请博士的话,标准化考试,一般可以考TOEFL,GRE或者GMAT。其中,TOEFL是最基本的英语能力的测试,相对于雅思来说,包含的内容更多涉及美国的政治文化方面的。、GRE考试分两部分:普通(General)和专科(Subject)。在美国,报考研究生经常需要递交普通GRE考试成绩。普通的GRE考试内容为:考测英文词汇推理、定量推理、批判性思考和分析写作的能力。至于GMAT,则是研究生管理科入学考试(Gra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是一项专门用于测试商学院申请学生能力的标准化考试,重点在于测试应试者在一般商务环境中的理解,分析和表达能力。、高水平的研究能力博士学习对学生的要求,可以说是不太轻松。其实,标题中所说的高水平的研究能力,还只是敲门砖。之前看过一个国内著名学者的公开课的视频,讲到说,美国的教授经常是早上钻进实验室,一整天都不见出来。所以,作为这些教授的学生,会有多辛苦,据说不仅课业量大,而且每周要交一篇小论文,每月要交一篇大论文,相信对于绝大多数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学生来说,只有每天起早贪黑的搞设计、做实验才可能完成学业任务。所以,有更好的研究能力,就意味着后面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会更轻松。、就像没有人天生就会讲话一样,这种能力也不是天生的,可能需要各位,在本科阶段就尽可能地参加一些这方面的实习。如果你有幸进入国家级的研究项目,可能对你今后的申请,乃至是实际工作中,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毕竟这些在你的文书材料或者是和导师的套磁信中,都可以“轻描淡写”地表达出来,也能大大加深导师和招生官对你的印象,增加更高的录取率。如果在这些实习或者是研究项目中,取得一些成就,或者是可以获得当时的教授和领导给你提供的推荐信的话,那自然是有更大的帮助了。、文书材料文书材料一般会包括PS(personal statement,即个人陈述)、CV(个人简历)、推荐信以及essay(这个一般本科申请的时候要求较多)个人陈述的话,一般研究生博士生申请大概1000字左右,需要你用尽一切方法,尽可能生动地让招生官从这篇文章的描写中,在脑中形成一个比较鲜明的形象。能让他们知道你的价值,你的优点,你的目标在什么地方。推荐信需要2-3封,一般推荐信都会找一些离自己比较近的人来写,比如自己之前的老师、上司,或者也可以找一些比较知名的人士来写。之前小编有发过类似的文章,大家可以去之前的往期的内容中找到。、套磁在申请时,与导师的沟通也至关重要。一般套磁信最好是尽可能地简洁,谦虚,并直击重点,主要可以跟教授谈论一下你对他正在进行的项目的看法。如果你的看法比较吸引他的注意,教授可能会给你回信,这样会大大增加你的录取几率,也会增加你的全额奖学金申请的几率。、关于美国博士留学的相关内容优弗留学小编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祝大家阅读愉快!

数称溪公

美国留学读硕士 or 博士?

很多小伙伴在申请美国研究生的时候,会纠结是申请博士还是硕士。其实这个问题要从多个角度来综合考量,以求达到最佳的效果。我们从申请难易程度,职业规划,家庭开支,申请目标等多个角度,来分别阐述。1. 博士的竞争尤为激烈,硕士则较易有一句话这样形容美国博士学位的价值:“美国的博士文凭是全世界学术界的通行证”。5-6年严苛的培养,让美国博士学位含金量极高。相应地,竞争激烈程度也是水涨船高,好的大学,好的专业,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而硕士则不然,美国的硕士很多都是以授课为主,毕业方式较灵活,可以选择论文答辩通过,也可以选择全部授课以高绩点毕业。学校的师资压力就没有博士大,故而硕士的录取人数比较高,同时录取比例较大。2. 基础学科多博士,应用学科多硕士这句话的理解非常简单,举例说明:如果是申请物理,化学,数学,或者是经济学等专业,这些专业是基础学科,需要潜心钻研,以期做出一些科研成果的,很多学校往往只开设博士,而且老师也会偏好招博士生---今年一位川大数学系的小伙伴申请纽约宾汉姆顿的数学硕士时,因为在PS中提到有读博士的意向,便被教授拔擢到博士直录。而金融,商业分析等专业,以应用为主,主要讲授实际操作,一般都建议小伙伴们申请硕士。3. 一心学术读博士,有心就业读硕士这里讲的是小伙伴自身职业规划的影响:如果以后想在学术圈混,那么博士便是必要的门槛啦。现在国内各大名校,研究所等的招聘标准莫不是以海外博士为必要条件。而如果只想提升一下自己的学历,以后要去各大企业就业的话,建议只读到硕士即可。4. “身无分文”读博士也可以美国对博士培养是极其重视的,用“招贤纳士”来形容也毫不夸张。大多数学校,虽然录取博士的标准极其严苛,一旦录取后,学校又会变得十分慷慨---不仅学费全免,学校还有用五花八门的奖学金政策保障生活(俗称“全奖”)。“身无分文”即是,不用家庭掏一分钱也可以去美国读书---前提是自身条件极为优秀。而申硕士的小伙伴就比较伤心了。一般给到国际硕士生的奖学金比较有限,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需要自费。通过以上的观点,我们从申请难易程度,职业规划,家庭开支,申请目标等四个角度,条分缕析地对比了申请硕士与申请博士的区别,希望能给小伙伴能带来启发,但最关键的是,你要问自己,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只有明白了目标,才会知道要走哪条路。

心术

和在美国留学博士学生的聊天

Laura是最先在英国读完了硕士,然后,由硕士导师推荐到美国完成博士阶段学习,并且获得助教工作。在武汉新冠疫情逐渐转好。海外疫情逐渐令人担忧了。特地发了慰问信息给远在海外的朋友。从业以来,这是我们都未曾遇到过的问题,就是长这么大,也是第一次会遇到封城这样史无前例的事情。博士学生是乐观的,听她的字里行间表示出,不论哪里,最终还是要懂得自我保护,我给她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建议。因为我深知,当你不身处其中,其实不能感同身受。换做自己可能未必处理的那么尽如人意,但我想说,只要安全,其他都不重要。

白恋

6182名中国籍博士,79.4% 打算留在美国,为什么?

近日,《美国博士学位调查》(Survey of Earned Doctorates)发布,其中一个数据引起了我的注意。“2018 年,亚裔有 14815 人获得博士学位,其中中国籍博士有 6182 名,而且有 79.4% 打算留在美国。”近80%的比例,这是什么概念?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美国作为大多数国内学生首选的留学国家,肯定有他的道理。在2019年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全球排名前10位的大学美国占了5所,包揽了前4。所以对于那些对自己有更高要求的学子以及希望自己专业能力得到更大提升的学子而言,他们就更倾向于前往美国留学。然而除了少部分属于公费留学外,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自费留学。美国留学的费用可不低,一年几十万可是家常便饭,几年下来差不多一百万左右的样子。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根本支撑不了这么高昂的花费。所有很多家境一般的学子最后还是选择了放弃,但是也有个例,比如为了前往哈佛大学攻读博士而贷款100万求学的詹青云。所以最后前往美国留学的主要可以分为3大类:公费留学生、家境较好自费留学生、家境一般或者较差贷款留学生。对于家境较好的自费留学生而言,大多数前往美国留学之后都会选择回国。毕竟家境殷实,不需要追求高工资,只要学有所成,回到国内帮衬家里就好。同时父母也希望自己孩子能待在自己身边。然而对于公费留学生以及家境一般或者较差的贷款留学生而言,他们更加迫切地需要较高的薪资收入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而这也是为何大部分博士毕业生倾向于毕业后留在美国的主要原因。以法律专业为例,法律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律所工作。那么中国和美国的律师待遇究竟差多少呢?据业内人士分析,在美国排名前40的律所就职,新人第一年的薪资为19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一百多万吧),而国内律所的平均年薪大概在12万左右。这差别有多大?10倍的差距。所以这也是为何毕业后会更倾向于留在美国。归根结底还是国内给的薪资待遇没有竞争力。那么这些选择留美的博士会一辈子都留在美国吗?没那么容易。绝大部分博士留在美国的方式主要是通过H1B签证(美国工作签证),然而要取得美国的工作签证也并不容易。每一年,美国公民和移民服务局(USCIS)会给大约85000名申请者发放H1B签证,其中大约65000个签证分配给本科学历的申请者,大约20000个分配给硕士或更高学历的申请者。2019年,H1B将分配给硕士或更高学历的申请者的签证数量增加了5000个名额。然而由于签证申请者人数大于签证数量,最后签证是根据“抽签”的结果发放,申请者一般有40%的机会获得签证。也就是说大部分最后还是会返回国内,不管是自愿还是非自愿。那么是否拿到H1B签证后就能一直待下去呢?并不是。持有H1B签证者可以在美国工作三年,然后可以再延长三年,6年期满后如果签证持有者的身份还没有转化,就必须离开美国。也就是说,如果在6年时间内没有改变国籍成为美国公民,那么就得必须离开美国。回过头来,每年近80%比例的博士毕业生选择留在美国,这也从侧面反应国内目前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仍不是很高,难以给出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此外国内的科研环境仍有待提高。不过近些年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回国发展,期待将来会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