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读者朋友:您好!感谢您打开《周教授大讲堂》公众号,并阅读我们的作品。我们的宗旨是为朋友们提供有关人的培养和教育方面的、具有最大深度和广度的、可靠实用的系列“干货”。当然,阅读我们的作品,建议您能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稍稍静下心来阅读,相信您会有所思考和感悟的!不信,请您试一试,实践才是最好的证明。无论是您收获的一个观点,还是您领悟的一种方法,敬请及时告诉我们,因为这些都是对我们极大的鼓舞。不管您是一星半点的质疑,还是长篇大论的批判,也恭请提醒我们,因为这是对我们最大的鞭策。我们会及时与朋友们交流互动。同时,我们也期待您的评论、点赞、关注、推荐、分享和收藏,谢谢! 中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自从大学扩招以来,其招生人数逐渐增加,到2015年博士招生超过了7万,当年毕业的博士也超过5万。美国从2006年到2015年,10年间共计培养了501695名博士,年均培养博士45219人。很显然,中国目前的博士培养人数已经超过了美国。美国在2006-2015年间培养了中国博士44915人,年均培养4492人。可见,美国现在培养的中国博士人数大约只占中国培养的博士人数的10%。在中国高等教育界有一句流行语:“没有延期毕业的硕士,没有按期毕业的博士”。有分析指出,近几年中国博士的延期毕业概率接近50%。因此,可以推测攻读博士学位确实并非易事,其中的一些问题可能值得计划攻读或已经在读的博士研究生们思考。1克莱姆森大学(Clemson University)管理学院的维安.格瑞威尔教授(Varun Grover)撰文,根据不同的时间段,提出了一些值得学生们认真思索的问题,并建议依据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结果,谨慎决策,以期顺利完成学业。格瑞威尔教授的论述涉及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人的“动机(motivation)”。何谓动机?美国心理学家丹尼斯.库恩(Dennis Coon)在《心理学导论》(郑钢等译)中指出:“动机是行为的动力,它引发人的活动,并推动和引导人朝着特定的目标努力坚持下去。”罗柏特.弗朗克(Robert E. Franken)在《人类动机》(郭本禹等译)中说:“多年以来,许多动机理论都被改进过。每一种理论都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不同的关注点。我将讨论的这些理论尽管在许多方面十分不同,但它们都出自相似的考虑,即对行为的唤起、指向和坚持性的解释,而这三点被定为动机研究的焦点。”尽管建立一个精准的“动机”概念尚有困难,但是确认人类“行为的唤起、指向和坚持性”三点是动机研究的核心已成共识。这三点也足以将“动机”与人类心理中的“关注、好奇、兴趣、爱好、激情”等元素区别开来。一般认为人类动机的强弱、专注程度的多少和持久性的高低,对人类那些需要投入巨大精力和耗费长久时日的人生目标的最终实现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接下来看看格瑞威尔教授指出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2考博之前:有动机激励你去干这个吗?(1)一个研究和教学的职位。(2)建构一个新的创意、观点或者传播知识。如果你对二者都回答“否”,那么建议你取消考博的计划。第一学年末:(1)有动机激励你去干这个吗?①一个研究和教学的职位。②建构一个新的创意、观点或者传播知识。(2)通过阅读你的学习研究领域的主流杂志上的文章,是否寻求到了研究的感觉?(3)你是否试图撰写一个研究计划或从事一个研究项目?(4)你是否对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有了清楚的认识,并获得了某些领域内的具有一定深度的知识。(5)你开始建立起了一个联系本地教师和同学的社交网络,并想与他们合作?(6)你的学习研究兴趣是否在往新的领域转移?(7)你是否正在规划你的程序和开发一个博士学习的年度行动计划?对于上述7个问题,希望你的答案尽量不是“否”。第二学年末:(1)有动机激励你去干这个吗?①一个研究和教学的职位。②建构一个新的创意、观点或者传播知识。(2)你是否完成了一篇研究论文,并提交给学术杂志和学术会议?(3)你是否有机会在研究团队中提出自己的新创意或想法吗?(4)你对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多种研究工具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吗?(5)你能依据先前的文献学习与回顾,构建出你自己的研究主题的研究大纲吗?(6)你是否建立起了一个有同行和教师参加的项目小组,这对你是否重要?(7)你能否通过文献综述研究,就本研究领域的某个主题搭建起学位论文的基础框架?(8)你能否按照事项的重要性安排时间,并管理好自己的各种活动?对于上述8个问题,希望你的答案尽量不是“否”。 第三学年末:(1)有动机激励你去干这个吗?①一个研究和教学的职位。②建构一个新的创意、观点或者传播知识。(2)你是否经历过了自己提交学术论文的同行评审过程?(3)你有机会在地区或国家学术会议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吗?(4)你是否有机会审查他人提供给学术杂志或学术会议的论文?(5)你是否能更有效地阅读学术文章,并将其观点快速整合到自己的学术研究理论体系之中?(6)你是否通过了相关的各种考试?(7)你是否为自己的学位论文提出了创意或主题,并能为其进行辩护?(8)你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否完全匹配你的研究主题?(9)你是否就自己的学位论文答辩历练出了较好的演讲技巧?(10)你是否考虑进入就业市场?(11)你是否确定了与自己提交的学位论文主题相匹配的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和委员人选?(12)你是否承担有为学生上课的责任?对于上述12个问题,希望你的答案尽量不是“否”。第四学年末:(1)有动机继续激励你去干这个吗?①一个研究和教学的职位。②建构一个新的创意、观点或者传播知识。(2)你的文章是否已经被期刊或会议所接受?(3)你是否出席过本研究领域的全国学术会议?(4)你是否通过了论文答辩?(5)你是否从自己的项目和学位论文中构建出了一个研究计划?(6)你是否锻炼出了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7)你是否能够与外部同行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互动,并分享自己关注的信息?(8)你有工作了吗?对于上述8个问题,希望你的答案尽量不是“否”。3尽管格瑞威尔教授不可能穷尽攻读博士学位的所有问题,然而罗列出其中一些常见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反省、去调整,这对于学生们顺利完成学业来讲,显然是很重要的。格瑞威尔教授提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博士研究生的基本素养、基本能力方面,这也正是许多博士研究生们感到困惑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格瑞威尔教授也没有在文中提出什么奇思妙计来。很显然,对于一个涉及不同博士生个体,内容宽泛,充满挑战、充满压力的博士求学过程而言,要找到针对这36个问题的,统一的、标准的、可行的、有效的、有绝对依从性的对策是很困难的。然而,学生们如能早日认清这些问题,及时对照评估自己,依据自身的性格特征、人格模式、认知偏好、价值取向以及已有的知识体系,结合正确的发展方向引导,不断修正、调整、充实、变革自己,尽可能完美适应和应对攻读博士学位进程中的种种挑战,那么格瑞威尔教授提出这些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就不言而喻。(感谢格瑞威尔教授的支持!图片来自网络,仅此致谢!)
关于美国的大学,大家了解多少呢?今天三立小编就来给大家普及一所非常棒的公立研究性的大学—克莱姆森大学吧!克莱姆森大学位于美国的南卡罗来纳州克莱姆森市,其成立于1889年,一共分为五个学院:农林与生命科学学院、建筑艺术与人文学院、商业和行为科学学院、工程与科学学院以及卫生教育与人类发展学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 关于克莱姆森大学1、克莱姆森大学成立于1889年,其现任校长是James P. Clements。近两百万英亩的面积造就了一所艺术、文化氛围浓厚的大学。2、克莱姆森大学在建校之初就成立了5个学院,分别是:农业、林业与生命科学学院,艺术、建筑与人文学院,商业与行为科学学院,工程学院,以及健康、教育与人类发展学院。3、克莱姆森大学致力于成为美国非常好的公立大学。其在公立大学中的排名近年来不断攀升,从34到30再到22,如今已经跻身为公立大学前20强之一。此外克莱姆森大学通过结合两种模式来重新确立自己独特的地位,这两种模式分别是:专业研究的科学技术能力和将高度参与的学术和社会环境凝聚在小学院内。4、克莱姆森大学以其独特的管理制度、促进稳定的领导、学院的独特结构,创造了非常浓厚的合作气氛,并推动竞争精神,鼓励教师、学生以及职工都树立大胆的目标。二、 克莱姆森大学的留学费用是多少呢?费用预算分为本科生和硕士生的费用:1、本科学费/年合计约为:$25,388,本科总费用/年合计约为:$37,788;2、硕士学费合计约为:$18640,硕士总费用/年合计约为:$27240。每一所高校都具有自己的特色,都值得我们去了解并进入其中继续学习。三立小编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出国留学的梦想。克莱姆森大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值得我们探索。
美国总共拥有高等院校4,583所,那么多大学,应该去哪类大学?哪所大学呢?为什么70%的美国留学生都选择R1类大学?今天我们简单了解下所谓的R1类大学,以及这类大学的近十年的平均综合排名。这个话题可能有些枯燥,但对于要留学美国的大家来说,也十分重要。美国大学分类第一种是University:即综合性大学,研究和教学相结合,提供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综合类大学对学术研究非常重视,教学设备先进,师资雄厚。此外,校园活动丰富,社团众多,研究和实习机会也较多。大家熟悉的美国大学大多都是综合性大学,比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第二种是Liberal Arts College:即文理学院,这类学院比较重视本科的教学,最高学位以本科学位为主,一般是没有博士学位的。注重通识教育,重视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50%以上的学位开设在文理专业,比如语言、数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文理学院的专业划分没有综合类大学细致,很多学校不提供工程类、医学等专业。第三种是Community College:即社区大学,跟前面两类学校最大的区别是,这类学校是两年制的。学生学完两年的课程之后,可以取得副学士学位。毕业以后,转学到四年制的大学才能够拿到学士学位。录取标准比前两类要低,每年有很多同学选择在社区大学读两年然后再转学到综合大学或文理学院。公立大学VS私立大学而综合类大学又可以分为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下面简短介绍下这两类学校的区别。1.资金来源:公立大学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州政府的税收拨款和联邦政府的补贴;私立大学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校友捐赠、社会捐赠、基金会捐赠、商业机构捐赠、学费、研究经费、联邦政府资助项目等。2.学校规模:公立大学的学校规模较大,师生比例相对较低。由于学生较多,校园活动更加丰富多元;私立大学的学校规模较小,师生比例相对较高。大多实行小班授课,对学生的关注度较高。3.学生生源:公立大学带有普及性质,首先以保障本州、本国学生有学可上为前提;私立大学在世界范围内寻找优秀的学生,不受地域的限制。4.大学学费:公立大学学费较低,但州外学生及留学生费用相对较高;私立大学的学费普遍比较昂贵。卡内基高等教育分类说到美国大学的分类,我们又不得不提到一个高深的名词“卡内基高等教育分类”。这是美国美国最全面、最权威的大学分类,从另一个维度,将美国大学分为博士类大学,硕士类大学,本科类大学,两年制大学和专业类大学。博士类大学:即研究类大学,可授予博士学位数量超过20。其中又可分为三类:R1类,提供最高级的研究活动;R2类,提供比较高的研究活动;R3类,提供中等的研究活动。在近180多万的美国留学生中,70%的国际生选择进入的是R1类大学。硕士类大学:不大注重发放博士学位,注重的是学以致用,对学生就业很重视,与工业界的接触较多。这类大学,可授予博士学位数量<20,授予硕士学位数量超过50。这也分为三类:M1类,提供大型的项目;M2类,提供中型的项目;M3类,提供小型的项目。本科类大学:这类学校的目标是提供本科教育,并为硕士博士类大学输送人才。可授予博士学位数量<20,可授予硕士学位数量<50。文理学院,还有一些州立大学分校多属这类。两年制大学:特点就是不授予本科学位,或只授予一两个本科学位。主要授予两年制的学位。上文提到的社区大学就是这类大学。专业类大学:前四类学校提供的本科课程前两年都是通识教育,而专业类大学的目标是针对性学习某一个专业或者职业技能。主要有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和设计学院等。70%美国留学生选择R1类大学在博士类大学里,R1类大学有115所,R2类有107所,R3类有112所。美国高等院校总数 4,583所,所有博士类大学一共有334所,占总数的 7%。R1类大学只占美国高校总数的2.5%,其优越性可见一斑。根据美国国际教育研究院和美国国务院发表的2017年美国门户开放报告,70%的美国国际学生选择的是美国R1类大学。占美国高校2.5%的R1类大学,吸引了108万国际学生中的70%。平均来说,每所R1类大学承载6,574名国际学生。这个现象其实也很好理解,大多数国际学生是选择留学美国读硕士和博士的,以中国的留美学生为例,从2016年开始,本科留学人数才略赶上研究生留学人数。如果要来美国读博士,当然是要进博士一类大学。R1类不一定都是综排TOP院校需要注意的是,属于R1类大学的,不一定综排就高;综排高的,也不一定属于R1类大学。比如,常青藤大学之一的达特茅斯大学,平均U.S.News排名稳定在前15,教学质量和声誉不用赘述,但它就不是R1类大学。再比如,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综排稳定在70左右,也不是R1类大学,可能是因为授予的博士学位数目偏重工科。还有杨百翰大学(73),佩伯代因大学大学(55),威廉玛丽学院(32)等都不是R1类大学。这些都是很优秀的学校,但他们的重点不在培养博士。所以不是R1类大学。所以我们不能说,不属于R1的大学,就是不好的大学。适合学生的大学,都是好大学。R1类大学≠“985”“211”R1类大学,有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教育,给研究活动以高优先级,都是非常强的大型大学。说到这里,有些小伙伴会觉得这个R1类大学就是中国的“985”,“211”。此言差矣,尤其在本科阶段,双方的教育理念还是差距很大。而且,一个美国大学有多少个博士专业,对于不志在读博的学生而言,意义并不大。R1类大学的身份,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学校的学术研究能力。美国大部分综排在Top100的学校都在这个行列。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得选R1类大学。如果你的目标是拿到本科或者硕士学位,找一份理想的工作,而不是读博士搞研究,那么,R1类大学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附:美国大学近十年平均排名大学十年平均排名 R1类大学(打钩均是)普林斯顿大学1√哈佛大学2√耶鲁大学3√斯坦福大学4√哥伦比亚大学5√芝加哥大学6√麻省理工学院7√宾夕法尼亚大学8√加州理工学院9√杜克大学10√达特茅斯大学11西北大学12√约翰霍普金斯大学13√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14√康奈尔大学15√布朗大学16√范德堡大学17√莱斯大学18√圣母大学19√埃默里大学20√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1√乔治城大学22√卡内基梅隆大学23√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24√弗吉尼亚大学25√南加州大学26√维克森林大学27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28√塔夫茨大学29√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教堂山分校30√波士顿学院31√威廉玛丽学院32纽约大学33√布兰迪斯大学34√罗切斯特大学35√佐治亚理工学院36√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37√凯斯西储大学38√理海大学39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40√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41√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42√伦斯勒理工学院43加州大学欧文分校44√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45√滨州州立大学46√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47√迈阿密大学48√维拉诺瓦大学49杜兰大学50√波士顿大学51√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52√佛罗里达大学53√乔治华盛顿大学54√佩伯代因大学55俄亥俄州立大学56√叶史瓦大学57马里兰大学58√雪城大学59√佐治亚大学60√福特汉姆大学61南卫理公会大学62康涅狄格大学63√东北大学64√匹兹堡大学65√普渡大学66√伍斯特理工学院67克莱姆森大学68√德州农工大学69√罗格斯大学70√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71√弗吉尼亚理工大学72杨百翰大学73爱荷华大学74√特拉华大学75√贝勒大学76密歇根州立大学77√美国大学78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79√迈阿密大学牛津分校80斯蒂文斯理工学院81科罗拉多矿业学院82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83√马凯特大学84克拉克大学85纽约州立大学环境科学与林业学院86塔尔萨大学87丹佛大学88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89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90√阿拉巴马大学91√麻省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92√佛蒙特大学93圣路易斯大学94德克萨斯基督教大学95德雷塞尔大学96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97√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98√奥本大学99圣地亚哥大学100佛罗里达州立大学101√爱荷华州立大学102√密苏里大学103√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104√田纳西大学105√堪萨斯大学106√罗切斯特理工大学107俄克拉荷马大学108√新罕布什尔大学109加州大学河滨分校110√太平洋大学111伊利诺伊理工大学112俄勒冈大学113√芝加哥洛约拉大学114戴顿大学115水牛城大学116√南卡罗来纳大学117√旧金山大学118亚利桑那大学119√圣托马斯大学120霍华德大学121密歇根理工大学122美国天主教大学123克拉克森大学124杜肯大学125天普大学126√犹他大学127√科罗拉多州立大学128√德保罗大学129西东大学130亚利桑那州立大学131√29所不在综合榜单上的R1类大学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和大学中心佛罗里达国际大学乔治梅森大学佐治亚州立大学堪萨斯州立大学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和农业与机械学院俄勒冈州立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德州理工大学阿肯色大学中佛罗里达大学辛辛那提大学主校区夏威夷大学在马诺亚休斯顿大学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肯塔基大学路易斯维尔大学密西西比大学新墨西哥大学主校区北德克萨斯大学南佛罗里达大学主校区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和州立大学华盛顿州立大学韦恩州立大学西弗吉尼亚大学
二本大专分数就上不了重点大学吗?考得好不如报的好。教育部批准留学招生,上985/211,毕业生居然上牛津!你觉得那是在做梦吧?北航国际教育项目软件开发专业王珏同学入读牛津大学,成为第一位进入世界顶级名校的3+2留学项目毕业生,同班孙明阳同学进入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就读计算机生物专业硕士;是不是帅炸了?看一看教育部非统招留学的这条路,助你实现这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名校愿望。2003年中国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CSCSE)与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SQA)共同将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引入中国,2004年苏格兰首相访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留学3+2项目启动,《新闻联播》上曾有那么短短的10秒的记录,同时迎来了第一届学生。项目承办14年来,整个课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双语教学,学生第一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习国际预科。第二至三年在国内学习专业课课程,成绩合格者可以进入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爱尔兰、法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13个国家的一百多所大学留学。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可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学历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国家认可。如果你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并且英语在90分以上,那么机会就在眼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教育项目出国留学3+2、出国留学2+2。1.政府背景 官方办学 经验丰富北航多国留学项目属于中英政府间教育项目,学生在国内三年学习期间,学籍注册于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生国外本科毕业后,比国内本科生更容易申请进入世界名校攻读本科、硕士或博士,也可直接回国,其本科学历经由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可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国家机关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工作。中心办公室协助回国后的毕业生办理学位认证相关手续,提供就业服务。2.顶尖学府 统一管理 共享资源北航作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重点高校,拥有中国最大的独体教学楼,具有国际标准的住宿条件。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根据北航制度统一管理,与北航其它学院共享硬件和软件资源,同时体验良好的校园文化,融入浓厚的学术氛围,参加来自国内外专家教授的各种精彩讲座。3.节省时间学生经过4—5年的努力学习,获得英国大学本科学士学位、硕士学位,与在国内取得相对应的学位相比,减少学习时间1—2年。4.经济留学:收费合理 节省成本 奖励丰厚.学生在国内大学学习3年,成绩合格可获得英国国家高等教育文凭。英语达到要求的熟练程度,通过一年的留学,获得其学士学位证书,再读一年获得硕士学位。与在英国留学学习同类课程四年相比,减少学习费用约40万人民币。5.权威师资 教学严谨 严格管理众多国外高校对北航毕业生的评价是:普遍学习基础好,学习风气浓,能很快适应国外的学习和生活,完成课业质量较高。北航所以在教学上能有以上良好的口碑,是因为我们拥有一支具有国际水准的卓越专业教师团队,由北航优秀教师、国际师资及其他重点院校的师资组成,由北航的教授、博士生导师组成的教学督导团把控教学质量。SQA组织的教学质量审查全部一次性通过,2009年获得SQA全年“教学工作免审”的褒奖。6.精通英语课程使用统一的英国教学大纲和原版英文教材,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达到要求的熟练程度是国内三年学习必须完成的首要目标,教学模式采用双语教学,学生必须用英语完成课业。通过三年国内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均有质的提高,英语成为中国学生的第二母语。看看你的师兄师姐们:2007年第一届毕业生出国: 2009年电子工程专业马韶东同学开始攻读英国赫尔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并于2013年顺利完成博士阶段的学习,同年时入博士后研究阶段的同时开始留校任教。2008届北航国际教育项目软件开发专业毕业生王珏同学于2009年成为全国第一位入读世界顶级院校——牛津大学的3+2项目毕业生,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特别给予50,000元(伍万元)人民币奖学金以奖励并祝贺王珏同学在学术上学得的成绩;同班孙明阳同学进入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就读计算机生物专业硕士,后因个人原因回国至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现就业于清华大学外事处。2009届北航国际教育项目软件开发专业毕业生王新光硕士毕业英国利物浦大学;电子工程专业赫晓博硕士同校毕业于英国英国利物浦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张毓硕士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博士毕业于香港大学纳米技术专业。2010届电子工程专业张超硕士毕业于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2012届软件开发班,全班共33人:一排左一韩敏,爱丁堡大学(世界17)硕士;左二刘俊梅,约克(全英9)大学硕士; 左三葛晓泉,帝国理工(2014QS世界第2)硕士; 左四车晴晖,伦敦大学学院(2014QS世界第4)硕士。第二排左四魏杰斐,拉夫堡大学(全英14)直博;第四排左一张盛平,拉夫堡(全英14)硕士;第四排左三邬龙诺丁汉大学硕士美国留学2+2项目中宋天赐 美国加州大学洛桑机分校(世界排名第10)李尧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世界排名第11)陈弘嘉 美国旧金山大学(世界排名第16)吴凡 密歇根大学(世界排名第17)朴航君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世界排名第29)王雨彤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麦迪逊分校(世界排名第30)闫匡宇 美国波士顿大学(世界排名第32)李立群 骆松雯 王歆 张炎非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世界排名第38)刘洋 美国埃默里大学 (全美排名第20)曹天璐 邵春鹏 孙乐轩李祎 马翔 闫匡宇李璐萌 田成 李泉 谭宇剀沈忱 李尧曹赟健 邢迪昂 麦英杰 桑颢萌......美国克莱姆森大学(全美排名第61)是不是帅炸了?硕士如此,本科也不差!不仅仅如此,今年北航留学项目项目,仅工科专业10位同学被利兹大学录取他们不是天才,其中有的曾经高考失利,统招只能读一个普通本科的学生,有人高中阶段偏科,有人因为地域问题高成绩只能与名校擦肩,也有人想去留学,但是对高额的留学费用望而却步……人生的路不止一条,无论自主选拔,还是高考,都只是其中一条。曾经努力过,没有因为一次的成绩沾沾自喜,也不需因为一时的挫折一跌不振,这就是青春给我们的礼物。梦想还有来日方长,北航出国留学3+2本硕连读、北航北美名校2+2欢迎你!
自 2003 年美国克莱姆森大学团队首次实现了活细胞打印,将 3D 生物打印研究推到前台,科学家已经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大胆展望,其中最具野心的预测,就是未来人体器官可以像汽车零配件一样,磨损了可修复,损坏了可替换。3D 生物打印,正是提供这些人体“配件”的加工方式。它借助 3D 生物打印机,制造出细胞支架,再将细胞种入支架中,使细胞得以生长,并根据需要长成组织或器官。但现实往往很“骨感”。在实际操作中,现有的生物墨水通常难以快速打印出孔隙大小合适的细胞支架,这直接关系到附着其上的细胞,能否长成适合人体的“配件”。如今,一位中国学者领导的团队从材料角度出发,提出了全新的生物打印方式,结合材料的相变特性,制备出高度联通且具有细胞大小孔径的多孔水凝胶,突破了这一难题。该成果论文目前已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接收,将在 Materials Horizons 杂志上发表。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为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李剑宇教授和 Luc Mongeau 教授,第一作者为麦吉尔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生鲍光宇。其中,李剑宇曾在 2019 年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中国区榜单。他向 DeepTech 详细解读了这项最新成果,以及他另一项可能应用更广阔的研究——最聪明的生物材料。给细胞打印宜居的“家”一直以来,3D 生物打印的一大难点,在于如何为细胞提供合适的生存环境、三维物理支撑。具体来说,制备生物支架对其中的孔隙大小要求非常高。一般的细胞直径约为 10 微米,如果支架的孔径是上百微米,那细胞在支架上面,就和在平面上一样,无法贴合生长。另一方面,组织工程一般会采用水凝胶材料作为生物墨水,而水凝胶的孔隙又特别小。材料中的高分子链纠缠在一起,会形成非常多的孔隙,就像海绵一样,只不过水凝胶的孔隙尺寸一般在 10~100 纳米之间。如果把细胞放到水凝胶材料当中,直径 10 微米左右的细胞,就会把支架填充成一个非常致密的材料。在这种拥挤的情况下,细胞的生长很多时候都会被束缚,更谈不上实现细胞功能。“所以我们希望给细胞构建出一个三维的立体空间,且孔隙的量级和细胞的尺寸相当,即为 10 微米的量级。”李剑宇说。他们从材料本身的基础性质的角度提出,利用材料的相变实现材料的孔隙。根据论文介绍,李剑宇团队提出了提出了名为响应微孔成型生物打印方法(Triggered Micropore-Forming bioprinting,简称 TMF),利用水凝胶刺激响应的微分相行为实现此类生物支架的快速制造。为此他们制备出一种由负载细胞的壳聚糖(chitosan)和聚乙二醇(PEG)微酸性水溶液组成的生物墨水。其特点在于,在很小的范围内对材料的 pH 值进行调整,材料会自行分相,形成 10 微米级别的孔隙,从而形成了具有细胞支撑的结构。同时在 pH 值调整范围内,均不会对细胞的生长产生影响。图 | 使用TMF方法打印生物支架流程 相比之下,传统制备的水凝胶材料的孔隙特别小,仅有 10-100 纳米,这会阻碍细胞的生长,更不要说实现细胞的功能。李剑宇表示,这个研究的新意在于,团队利用材料的基本性质,制成了特殊的生物墨水,将其结合到 3D 打印里,就能解决传统 3D 打印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这种制备方式能在较短时间内打出大块的纤维材料,同时保证材料内部具有细胞支撑的结构,大大提升了制备效率。实验表明,该生物墨水在经过 3D 打印后,形成了细胞大小的孔隙,且孔隙间高度联通。该生物墨水系统具有良好的细胞兼容性,且在支架中保持较高的细胞存活率。李剑宇表示,除了实现材料的孔隙,他们还能够在不影响材料硬度、孔隙率等特性的同时,对材料的机械性质进行灵活调控,比如细胞的粘弹性。据介绍,材料的粘弹性在生物材料的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粘弹性即聚合物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固体和液体的性质,像固体一样有相对固定的形态,但质地如液体般柔软。相比传统 3D 打印生产出来的纯弹性体系,粘弹性的体系更加利于细胞的生长和迁移。哈佛大学生物工程教授 David J. Mooney,是李剑宇在博后阶段的导师。Mooney 此前的研究表明,通过调控材料的粘弹性,就能对细胞的功能和行为进行很好的控制。包括控制干细胞的分化和控制细胞的增殖。最后,为了证明该打印墨水在生物工程上的应用效果,李剑宇团队利用其打印了由人声带成纤维细胞和人气管上皮细胞组成的复合声带结构,结果证明相比于传统材料,具有多孔结构的新材料能够大幅提高支架内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水凝胶构建体的结构完整性也得以保持。打造最聪明的生物材料这项生物打印领域的新研究,其实只是李剑宇团队的一个跨界研究成果。长期以来,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软性生物材料。他希望未来的生物医学材料,不但能够取代手术缝合线来修复伤口,而且能像修复牙齿一样,安全高效地修复关节软骨和椎间盘等各类软组织。要实现这一目标,未来势必要使用到生物打印技术。现阶段,硬质生物材料已经在医疗领域被广泛使用,比如用钛合金和陶瓷材料修改牙齿和骨骼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在软组织医学方面,现有的生物材料还远远无法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比如用于创伤止血、伤口愈合、关节软骨和椎间盘修复等等。其中的关键原因在于,以往的软质生物材料的机械性能远低于生物组织,比如难以形成有效可靠的组织粘附。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各种医疗挑战的出现,让生物材料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李剑宇及其团队采用包括材料、力学、化学、仿生和生物工程在内的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开发了多种新型生物材料,例如,用高强度生物胶水替代手术缝合线闭合伤口,将高性能仿生植入材料用于关节软骨和椎间盘修复,以及可以控制大出血的新型止血材料。这些新材料的性能远超既有的材料,它们的组织粘附性能可以提升 100 倍以上,同时具有出色的物相容性,还能实现药物控释、细胞递送等功能。在伤口修复方面,目前使用的基本都是“惰性”材料,为伤口提供基本的保护,但没法促进伤口愈合。而李剑宇团队开发的新型生物材料是一种具有生物力学活性的物质,让材料更加聪明(Smart),它不仅能够保护伤口,同时还能对组织施加一定的外力,来促进伤口的愈合。将生物材料用于软骨和椎间盘修复,是李剑宇课题组的另一大研究方向。对于关节和椎间盘软组织损伤,目前的治疗方案通常会采用金属、塑料等硬质材料植入体内,用以修复或代替受损软组织。人在衰老过程中,关节、椎间盘等软组织易出现问题。目前的治疗方案通常会采用金属、塑料等硬质材料植入体内,用以修复或代替受损软组织。但问题在于,这些硬质材料的生物力学性质和含水量与人类软组织相去甚远,长期使用会有较大的生物相容性问题,甚至会造成临近软组织的病变。这正是目前软组织医学所遇到的困境之一。李剑宇研制的新型生物材料,正在突破这一问题。这些新材料“像果冻一样”,其含水量和人体组织相当,同时在机械性质上也能做到和人体组织差不多,甚至优于人本身的组织。有了聪明的生物材料,李剑宇还有更大的野心,他想让生物打印机参与到临床的手术操作中。当下,借助生物打印生产生物材料,然后将其植入人体内,用以修复或取代受损组织,已经有了一些应用。李剑宇觉得这远远不够,他希望,未来进行组织修复治疗时,能够直接使用一台像机械臂一样的生物打印机,直接在椎间盘或是软骨上进行修复。由于多数创口都是不规则的,所以机械臂需要在上面根据具体的情况实时进行 3D 打印,填充非均质的生物材料。这里就涉及生物打印的另一大优势。以往科学家只能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来制备生物材料,得到的材料往往是一个均一的体系;但生物打印能够实现非均质的三维结构,从而实现材料在每个方向、位置的粘弹性可能都不一样。李剑宇表示,这已经是大势所趋,目前这个机械臂生物打印机也已经被他纳入到研究项目当中。寻找科研的“现实”意义李剑宇在浙江大学读本科时,专业是材料与工程。后来到哈佛大学攻读博士,研究方向更加侧重材料力学。再到博士后阶段,李剑宇的研究方向则进入到了生物材料和生物工程领域。图 | 李剑宇其个人的独特求学过程,让他拥有一个跨学科交叉的背景。而在研究工作中,这一背景也让他能以一种非传统的角度和方法开发新材料,比如从仿生的理念出发,研究生物组织本身的性质,再结合多学科交叉的方式打造新的材料,重塑生物组织本身的性质,满足实际生物医疗需求。在李剑宇看来,从开始博士生涯到如今的 10 年时间,他的研究工作从最早的基础研究,到如今正一步一步接近最终的实际应用。10 年前,李剑宇自己都认为其所聚焦的研究,仅仅是一项传统的科研工作,而随着后来的论文产出、成功申请专利等进展,让李剑宇逐渐看到了将这项技术直接用于患者治疗的巨大潜力。在博士后期间,李剑宇开始和更多的医生、医院展开合作,那也是他接触现实问题的开端。李剑宇介绍,当时有一个病例,因为患者血液中糖分过高,导致四肢修复能力较差,创口难以愈合。当时他们在生物材料的相关研究,刚好可以为患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这些实际的临床病例,让李剑宇清晰认识到,科研工作也可以在实际医疗中表现出真实的意义。目前,李剑宇团队专注于这些新型生物材料的优化和临床前测试,下一个里程碑目标是将该材料技术推向临床转化和商业应用。他最后告诉 DeepTech,对于一个前沿的科研领域来说,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将研究成果、技术转化成最终的应用,对整个学科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科研云直播间地址https://live.bilibili.com/h5/21963219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直接跳转至直播间一、 关于讲座1.讲座目的:【Chinese Chemical Letter (CCL)】-科研云-能源学人联合战略推出该系列云讲座,旨在和研究生,本科生,学术/产业界一线科研人员一起交流国际学术/产业界研究前沿,激发科研灵感,促进学科交叉,火花碰撞,思维爆炸!2.讲座内容:本季云讲座涉及高性能M-Q电池电极材料的发展,掺杂与界面效应对电催化性能的调变,MOFs在能源存储与转化中的应用,高能量密度金属锂电池及其负极保护机制,功能碳材料的制备和储能研究,PEM能源体系电催化活性中心的原子级调配,有序金属间化合物电催化等多个热点方向,以及《中国化学快报》最新进展。3.讲座平台:bilibili(哔哩哔哩)直播。后期视频原文件上传bilibili平台和能源学人官网(专场讲座可能部分报告没有视频回放)。4. 讲座时长:每个报告内容控制在20min。5. 讲座时间:5月15日 9:00-11:456. 讲座形式:本次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王得丽老师组织,共邀请8位专家进行学术报告。7. 反馈优化:将根据大家的兴趣需求增加相应的内容。二、 嘉宾简介余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担任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等关键电极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储能机制。目前在Science, Nature Energy, Adv. Mater.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包括以通讯作者发表Adv. Mater. 30余篇。SCI他引15000余次,H因子70。入选“科睿唯安”以及“爱思唯尔”材料类高被引学者榜单。获德国洪堡基金会“索菲亚奖”、德国Wiley出版社 “Outstanding Young Researcher”、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德国Wiley出版社“Small YoungInnovators”奖、Elsiver出版社“Materials TodayRising Star”奖、Nano Research “Young Innovators Award” in NanoEnergy、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科技青年奖等奖项。李莉,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氢能与燃料电池相关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面上项目(3项),国家863项目子课题,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子课题等。已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35篇,ESI热点论文1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1篇论文入选“2015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论文”;作为第二完成人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自然科学)和重庆大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自然科学)。获2017-2018学年度重庆大学优秀教师,2019重庆市首届创新争先奖先进个人。李光琴,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教育部生物无机与合成化学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主要从事多孔配位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精准合成,以及其在能源存储与转换、催化方面性质调控与机理研究。曾先后获国际金属储氢会议最佳海报奖、第63届日本配位化学会青年奖、第4届国际金属有机骨架会议最佳海报奖、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育志奖、京都府知事奖、中山大学芙兰奖教金科研奖等。以第一/通讯作者在 Nature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J. Am. Chem. Soc.、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已授权发明专利3件。陆盈盈,浙江大学研究员/正高,博士生导师。于2014年6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导师为Lynden Archer院士,2014年12月-2015年9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回到浙江大学。在Nat. Mater., Sci.Adv., Nat. Commun.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0余篇,引用3000余次。入选福布斯·亚洲榜30岁以下精英榜、香港求是基金会“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等。担任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会理事、Wiley旗下NanoSelect副主编、《过程工程学报》、Green Energy &Environment编委。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李芳芳,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获得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6年间先后在美国克莱姆森大学、德州大学埃尔帕索分校和乔治华盛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加入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熔盐电化学制备氨气、CO2转化功能碳材料及其储能、催化研究,功能富勒烯的电合成以及原位掺杂富勒烯碳材料的储能和催化研究。作为主要参与者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1篇,其他研究成果发表在Acc. Chem. Res., Adv. Energy Mater., J. Am. Chem.Soc., Adv. Sci., Chem. Sci., Nanoscale, Chem. Eur. J. 等SCI期刊,四篇研究论文被选为杂志封面,研究成果被引用1667次,H-index 23,参与撰写两篇著作,申请发明专利一项。担任EngineeredScience编委和ESEnergy & Environment 执行编辑。葛君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0年于长春应化所取得博士学位,2010-2015年先后在南卡莱罗那大学、夏威夷自然能源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三月起就职于长春应化所。研究兴趣为聚合物电解质(SPE)能源系统的电催化基础研究。针对PEM 能源体系电催化过程对贵金属的过度依赖,力图通过对催化活性中心原子层次结构实施改造,探索替代传统催化剂的新型低/非贵金属催化路径。先后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学院仪器研发项目等,获得2017年度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作为通讯作者已在包括J. Am.Chem. Soc.、Nature Commun.、Angew. Chem. Int. Ed.、Energy. Environ. Sci.等发表SCI论文>80篇,被引2000余次,多篇被选为高被引论文,为上述杂志活跃审稿人,多次在国际国内会议做邀请报告王得丽,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得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获得武汉大学博士学位;2008-2012年先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学做博士后,2013年初任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型电化学能源与环境材料的设计以及性能优化,在Nat. Mater.、Nat. Commun.、JACS、Adv Energy Mater.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2项、中国发明专利5项。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博士点新教师基金,湖北省科技晨光计划等项目。担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青年编委、《储能科学与技术》和《Nano Materials Science》编委。王俊丽,2004年硕士毕业于山东大学,2004年至今就职于中国医科院药物研究所《中国化学快报》编辑部,负责有机化学、超分子化学稿件的编审。2009年取得出版专业技术中级资格,2016年12月取得副编审资格。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中国科技信息》等杂志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数篇。(声明:因报告视频版权归报告人所有,请大家观看时切勿在未授权情况下私自录播上传到网上,感谢理解与支持)最后,期待大家持续关注科研云直播讲座,更多福利惊喜等待大家,希望所有人都能在这里有所收获,有所贡献,有所创造!
迈普医学已于近日全面复工。洁特生物的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加班加点生产口罩。邓杏飞(左)带领团队成员正在做产品研发。近期,随着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政策,越来越多的海归企业复工复产。更有一些直接服务疫情防控的海归企业,从春节期间就放弃了休假,开足马力、全力生产。做好防疫工作 复工复产有序进行在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全面复工复产的“战鼓”已敲响。2月20日,经过黄埔区质监站的一系列检查,迈普医学总部建设工地已符合复工要求,正式复工。之后,工地项目部将分别在每天的上、下午对各区域进行消毒处理,所储备的防疫物资也能够满足今后几个月的使用需求。2008年,在美国克莱姆森大学生物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的袁玉宇回国,创立了从事再生医学材料及再生医用植入器械研发的迈普医学。如今,公司已成为行业内的代表性企业。建立员工个人健康档案、全员戴口罩、全员测体温……2月10日,迈普医学开始复工;1周后,生产线复产;2月20日,总部基地建设工地复工……迈普医学的复工也是许多海归企业的缩影。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迈普医学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做到复工、抗疫两不误,安全、有序地组织恢复生产运营。记者了解到,迈普医学公司疫情防范应急小组特别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防护指引》,明确疫情防控中的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消毒措施,同时做好防控物资发放和使用。让我们将视线转移到广州高新区的另一家海归科创企业——普理司科技有限公司。在科技攻关和技改的基础上,该公司仅用3天,就将公司的3C产品质量检测机改造为柔性AI视觉全自动口罩机,这也是全国首例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口罩机,它能够利用计算机视觉进行鉴别和操控,实现口罩的全自动生产。随着广州复工复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对口罩等防疫物资生产数量提出了新挑战。已具备量产能力的普理司科技,单机产量可达每分钟120片,日产口罩15万片,口罩产能的提高为安全复工复产设置了防护屏障。曾于1997年赴美国马凯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崔彤哲,回国后在北京中关村创立了海纳医信软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医学影像和远程医疗服务。1月29日下午,一场特别的远程会诊在广州、深圳、珠海三地进行,由钟南山院士担任组长的广东省新冠肺炎重症病例会诊专家组,对广东5例危重症患者进行了第一次远程会诊。会诊持续了3个多小时,来自5家医院的10名专家参与其中。会诊所使用的广东省远程医疗平台,正是由海纳医信与中国联通合作承建的,目前已覆盖20家省级医院、56家县级医院、一期690家乡镇卫生院和100家试点村卫生站。连日来,线上办公成了海纳医信复工复产的主要方式。尤其对于公司的技术研发团队来说,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也在远程复工中最大化地保证工作效率。“对于我们的研发人员而言,在家中拥有电脑和网络环境的基础上,可以保证60%—70%以上的工作效率,把对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但对于不具备远程办公条件的市场营销部门来说,目前的工作仍在停顿当中,能做的只有等待。”崔彤哲对本报记者说。放弃春节假期 开足马力恢复生产机器隆隆作响、生产原料准备充足、佩戴口罩身穿防护衣的工人忙得热火朝天……从年初一开始,洁特生物过滤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就一直是这样一幅紧张而忙碌的场景。而现在,复工复产企业逐渐增多,原材料紧缺现象得到一定缓解,洁特生物的产能得到进一步恢复。这是一家由“老海归”袁建华创办的企业。1992年,袁建华曾以访问学者、博士后和客座研究员的身份在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免疫和传染病系工作。就在不久前,主营生产实验室耗材的洁特生物刚刚登陆科创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医疗防护用品短缺的情况下,洁特生物迅速恢复生产,启用原本拥有的一条标准口罩生产线生产折叠口罩。而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公司在1周之内就完成了二类医疗器械注册申报。“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凌晨1点还在为我们公司办理审批手续,让人非常感动。政企一心抗疫情,我们就算是亏损,口罩也绝不涨一分钱。”袁建华说。厂房内,原材料经由机器裁剪,持续不断地生产出口罩半成品,再由工人熟练地添加鼻钳和面罩带,然后迅速打包入袋。工厂的许多工人是外地务工人员,从春节假期被召回直到现在,全力以赴投入生产。尽管如此,这条非全自动的生产线仍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为应对产能不足,洁特生物决定另外订购多条生产线。经过与上游设备生产工厂的反复协商,终于利用仓库现有设备新建了一条全自动生产线,极大地提高了公司防疫物资的生产效率。广州归谷科技园与洁特生物组织联合技术攻关,在不明显增加成本的基础上,为口罩生产线植入特种纳米材料滤芯层,由此可将一次性医用口罩过滤率从70%提高到95%以上的水平。放弃春节假期,复工直到现在的海归企业还有很多。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于斯坦福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的邓杏飞是国盛医学的董事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公司首席科学家的他带领团队进行技术攻关,在1月21日成功推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40余名员工提前复工,夜以继日地奋战在生产一线。2月7日,国盛医学联合洲明科技捐赠的首批3840人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送达广东省疾控中心,两家公司联合捐赠了2万人份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目前,我们正在与深圳大学合作,联合开发超快速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项目。这种方法也是采用PCR检测,我们希望能够在30分钟内完成从采样到得出检测结果的全过程。”邓杏飞告诉记者。提供政策优惠 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复工复产过程中,企业存在哪些困难?如何在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逐步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保障城市安全平稳运行?在成都,曾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攻读人力资源管理硕士学位的海归徐蕾是当地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党支部书记,她所在的服务中心直属于成都市经济与信息化局,致力于为成都中小微企业提供公益性扶持服务。疫情发生后,徐蕾带领服务中心开展了帮扶中小企业的专题行动,帮助企业有效应对疫情、解决复工复产难题。得知成都斯马特科技有限公司和普利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采购口罩生产设备的需求后,徐蕾和同事们立刻行动,帮助企业进行协调,尽快解决开工难题。发问卷、调物资、宣政策、助融资……这段时间以来,她所在的服务中心已经为成都聚科精密、太平洋药业等109家企业发布复工物料、上下游业务对接等方面的需求信息,共计400余条。6万只口罩、110把体温枪、500件酒精消毒用品,这些防疫物资通过协调已送往包括永星电子、彩虹集团等在内的100余家企业,解决了企业复工时的防疫物资短缺问题。针对企业的信用融资需求,徐蕾还与同事们收集了15家中小企业、共计8200万元的资金需求,组织中国银行、光大银行等10余家金融机构与企业开展“一对一”融资对接活动。与此同时,还与平安银行、成都银行等7家金融机构合作开发“战‘疫’信用贷”产品,应对疫情防控期间企业面临的现金流困难。开展线上人才招聘交流活动也是徐蕾和同事们的服务重点。通过举办“成都中小企业春季(线上)人才招聘会”,帮助企业应对“用工难”,也为求职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从大年初三开始放弃春节休假、坚守岗位一线的徐蕾,现在仍在服务企业的最前线忙碌着。2月17日,位于南星街道白塔岭社区的杭州市级众创空间海归驿站开始正式复工。刚一复工,海归驿站就迎来了上城区科技局联系南星街道的两位复工“店小二”。他们的使命是为企业排忧解难。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并确保企业复工复产无障碍,98名“店小二”深入走访、展开“扫楼式”宣传,将惠企、援企、助企政策直接送上门。“您好,我们是南星街道复工‘店小二’,公司在复工中有什么困难吗?”在海归驿站,“店小二”带来了政策利好。科技局将对新认定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给予资金支持,海归驿站拿到补贴的可能性很大,这让海归驿站服务中心主任胡晓敏感到振奋。“除了疫情得到控制之外,这是我一个月内听到的最让人开心的消息了。感谢政府雪中送炭。”胡晓敏说。(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孙亚慧)
近期,随着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政策,越来越多的海归企业复工复产。更有一些直接服务疫情防控的海归企业,从春节期间就放弃了休假,开足马力、全力生产。迈普医学已于近日全面复工。洁特生物的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加班加点生产口罩。邓杏飞(左)带领团队成员正在做产品研发。做好防疫工作 复工复产有序进行在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全面复工复产的“战鼓”已敲响。2月20日,经过黄埔区质监站的一系列检查,迈普医学总部建设工地已符合复工要求,正式复工。之后,工地项目部将分别在每天的上、下午对各区域进行消毒处理,所储备的防疫物资也能够满足今后几个月的使用需求。2008年,在美国克莱姆森大学生物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的袁玉宇回国,创立了从事再生医学材料及再生医用植入器械研发的迈普医学。如今,公司已成为行业内的代表性企业。建立员工个人健康档案、全员戴口罩、全员测体温……2月10日,迈普医学开始复工;1周后,生产线复产;2月20日,总部基地建设工地复工……迈普医学的复工也是许多海归企业的缩影。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迈普医学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做到复工、抗疫两不误,安全、有序地组织恢复生产运营。记者了解到,迈普医学公司疫情防范应急小组特别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防护指引》,明确疫情防控中的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消毒措施,同时做好防控物资发放和使用。让我们将视线转移到广州高新区的另一家海归科创企业——普理司科技有限公司。在科技攻关和技改的基础上,该公司仅用3天,就将公司的3C产品质量检测机改造为柔性AI视觉全自动口罩机,这也是全国首例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口罩机,它能够利用计算机视觉进行鉴别和操控,实现口罩的全自动生产。随着广州复工复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对口罩等防疫物资生产数量提出了新挑战。已具备量产能力的普理司科技,单机产量可达每分钟120片,日产口罩15万片,口罩产能的提高为安全复工复产设置了防护屏障。曾于1997年赴美国马凯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崔彤哲,回国后在北京中关村创立了海纳医信软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医学影像和远程医疗服务。1月29日下午,一场特别的远程会诊在广州、深圳、珠海三地进行,由钟南山院士担任组长的广东省新冠肺炎重症病例会诊专家组,对广东5例危重症患者进行了第一次远程会诊。会诊持续了3个多小时,来自5家医院的10名专家参与其中。会诊所使用的广东省远程医疗平台,正是由海纳医信与中国联通合作承建的,目前已覆盖20家省级医院、56家县级医院、一期690家乡镇卫生院和100家试点村卫生站。连日来,线上办公成了海纳医信复工复产的主要方式。尤其对于公司的技术研发团队来说,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也在远程复工中最大化地保证工作效率。“对于我们的研发人员而言,在家中拥有电脑和网络环境的基础上,可以保证60%—70%以上的工作效率,把对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但对于不具备远程办公条件的市场营销部门来说,目前的工作仍在停顿当中,能做的只有等待。”崔彤哲对本报记者说。放弃春节假期 开足马力恢复生产机器隆隆作响、生产原料准备充足、佩戴口罩身穿防护衣的工人忙得热火朝天……从年初一开始,洁特生物过滤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就一直是这样一幅紧张而忙碌的场景。而现在,复工复产企业逐渐增多,原材料紧缺现象得到一定缓解,洁特生物的产能得到进一步恢复。这是一家由“老海归”袁建华创办的企业。1992年,袁建华曾以访问学者、博士后和客座研究员的身份在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免疫和传染病系工作。就在不久前,主营生产实验室耗材的洁特生物刚刚登陆科创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医疗防护用品短缺的情况下,洁特生物迅速恢复生产,启用原本拥有的一条标准口罩生产线生产折叠口罩。而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公司在1周之内就完成了二类医疗器械注册申报。“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凌晨1点还在为我们公司办理审批手续,让人非常感动。政企一心抗疫情,我们就算是亏损,口罩也绝不涨一分钱。”袁建华说。厂房内,原材料经由机器裁剪,持续不断地生产出口罩半成品,再由工人熟练地添加鼻钳和面罩带,然后迅速打包入袋。工厂的许多工人是外地务工人员,从春节假期被召回直到现在,全力以赴投入生产。尽管如此,这条非全自动的生产线仍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为应对产能不足,洁特生物决定另外订购多条生产线。经过与上游设备生产工厂的反复协商,终于利用仓库现有设备新建了一条全自动生产线,极大地提高了公司防疫物资的生产效率。广州归谷科技园与洁特生物组织联合技术攻关,在不明显增加成本的基础上,为口罩生产线植入特种纳米材料滤芯层,由此可将一次性医用口罩过滤率从70%提高到95%以上的水平。放弃春节假期,复工直到现在的海归企业还有很多。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于斯坦福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的邓杏飞是国盛医学的董事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公司首席科学家的他带领团队进行技术攻关,在1月21日成功推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40余名员工提前复工,夜以继日地奋战在生产一线。2月7日,国盛医学联合洲明科技捐赠的首批3840人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送达广东省疾控中心,两家公司联合捐赠了2万人份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目前,我们正在与深圳大学合作,联合开发超快速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项目。这种方法也是采用PCR检测,我们希望能够在30分钟内完成从采样到得出检测结果的全过程。”邓杏飞告诉记者。提供政策优惠 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复工复产过程中,企业存在哪些困难?如何在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逐步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保障城市安全平稳运行?在成都,曾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攻读人力资源管理硕士学位的海归徐蕾是当地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党支部书记,她所在的服务中心直属于成都市经济与信息化局,致力于为成都中小微企业提供公益性扶持服务。疫情发生后,徐蕾带领服务中心开展了帮扶中小企业的专题行动,帮助企业有效应对疫情、解决复工复产难题。得知成都斯马特科技有限公司和普利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采购口罩生产设备的需求后,徐蕾和同事们立刻行动,帮助企业进行协调,尽快解决开工难题。发问卷、调物资、宣政策、助融资……这段时间以来,她所在的服务中心已经为成都聚科精密、太平洋药业等109家企业发布复工物料、上下游业务对接等方面的需求信息,共计400余条。6万只口罩、110把体温枪、500件酒精消毒用品,这些防疫物资通过协调已送往包括永星电子、彩虹集团等在内的100余家企业,解决了企业复工时的防疫物资短缺问题。针对企业的信用融资需求,徐蕾还与同事们收集了15家中小企业、共计8200万元的资金需求,组织中国银行、光大银行等10余家金融机构与企业开展“一对一”融资对接活动。与此同时,还与平安银行、成都银行等7家金融机构合作开发“战‘疫’信用贷”产品,应对疫情防控期间企业面临的现金流困难。开展线上人才招聘交流活动也是徐蕾和同事们的服务重点。通过举办“成都中小企业春季(线上)人才招聘会”,帮助企业应对“用工难”,也为求职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从大年初三开始放弃春节休假、坚守岗位一线的徐蕾,现在仍在服务企业的最前线忙碌着。2月17日,位于南星街道白塔岭社区的杭州市级众创空间海归驿站开始正式复工。刚一复工,海归驿站就迎来了上城区科技局联系南星街道的两位复工“店小二”。他们的使命是为企业排忧解难。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并确保企业复工复产无障碍,98名“店小二”深入走访、展开“扫楼式”宣传,将惠企、援企、助企政策直接送上门。“您好,我们是南星街道复工‘店小二’,公司在复工中有什么困难吗?”在海归驿站,“店小二”带来了政策利好。科技局将对新认定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给予资金支持,海归驿站拿到补贴的可能性很大,这让海归驿站服务中心主任胡晓敏感到振奋。“除了疫情得到控制之外,这是我一个月内听到的最让人开心的消息了。感谢政府雪中送炭。”胡晓敏说。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排版:王庆滨你的【好看】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作者 | SME Media特约编辑 Ilene Wolff来源 | 数字化企业导 读 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可以像灵光一样突然闪现,但这种情况很少。更多时候,生物打印、区块链、云制造及实时生产控制等技术的突破需要多年的悉心钻研,并且时常伴随着学术环境中艰辛和系统的工作。这里我们将介绍这一群专家和他们所开展的辛勤研究。所有专家都具有博士学位,他们中的许多人不光注重个人研究成果,更将培养众多学生成为下一代创新者视为重要成就。他们期待所有人不光会思考“为什么”,还会思考“为什么不”。作者:Ilene WolffSME Media特约编辑Laine Mears博士 美国克莱姆森大学宝马SmartState汽车制造教授Laine Mears教授希望成为智能制造领域的一位“红娘”。他说,“在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如何落地到制造车间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许多技术在不断涌现。我希望设计出一种流程,使有广阔前景的技术可以以可控和可扩展的方式找到合适客户,而不会消失在潜在解决方案的海洋中。”Mears在克莱姆森大学创立了THINKER(技术-人结合的知识、教育和研究)计划,并获得了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五年资助,以教育学生如何最好地将人与数字化制造企业相结合。“这超越了传统的人机界面设计,取而代之的是了解人类如何生成和使用信息,以及将人与机器的组合数据转换为最有效信息的最佳方法。”是否也想从事这类研究?米尔斯建议建立一个广泛网络来支持这一计划。“我发现制造业研究人员(包括工业界和学术界)是一个非常协作的团队,因此网络越大,机会就越大。”Satish Bukkapatnam博士 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TEES制造系统研究所国际教授兼所长Bukkapatnam教授和他的“复兴工程师”学生团队使用Python创建了一个开源的CAD / CAM界面,以生成用于混合3D打印和金属铣削的G代码。他们在大学网站上写道:“基于金属的增材制造工艺仍缺乏开源软件和支持社区(如FDM打印的社区)。”他们成功地将开源软件与该大学的Optomec混合打印机集成在一起,并演示了各种现成的软件和硬件模块,以足够快的速度收集、管理和分析过程中的大型数据流,从而可以及早发现故障以保证质量。“我的学生们对制造技术以及最新的测量和数据分析方法有了很好的理解。他们在高级制造平台上获得了实践经验,接受了高级数学和数据科学方法的培训,以解决数据和智能制造系统中的复杂挑战。” 他自己的研究是利用高分辨率的非线性动态信息,特别是来自无线MEMS传感器的信息,来改善制造业过程和系统的监测和预测。曹简(Dr. Jian Cao)博士 美国西北大学制造科学与创新中心主任西北大学科研协理副校长曹教授的实验室开发了一种完全无模具的成形系统,称为双面增量成形。该系统可以形成3D钣金零件,而无需使用当前的特定几何模具。她说:“借此我们可以将零件设计周期从最多12周减少到不到一周,并且不再需要制造模具。双面增量成型(DSIF)面临的挑战包括几何精度和可成形性预测,为此我们开发了一种使用机内传感器和基于机械的离线计算模型的原位补偿方法。” 目前,她正在研究制造过程编译器的概念,该编译器将来自多个领域的知识集成到一个平台上,这样就可以确定哪些制造过程最适合给定的设计。“最终,可以将这种编译器用作新流程创新的基础。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一些长期的工作。” 她指出,制造业教育的意义不仅仅限于STEM课程。“因此,我的建议是要有一个系统视角,尽量开阔眼界,然后找到自己的专业并进行协作。Adam W. Feinberg博士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未来十年,Feinberg教授希望将3D生物打印支架和组织从工作台转移到床旁。在五年内,他希望展示更多小型功能性器官,比如像多腔心脏,它可以输血并且可以存活90天以上。他开设了实验室研讨会并有望从一些参会人员那里得到帮助,研讨会专门讨论如何制造他所用到的开源3D生物打印机。同时,Feinberg教授的实验室为液体和软性材料开发了一种新的3D打印技术,被称为悬浮水凝胶自由可逆嵌入(Freeform Reversible Embedding of Suspended Hydrogels, FRESH),可以实现在支撑凝胶内打印材料。他说:“这就像在各处都有支撑材料一样,它使我们能够打印纯液体,或者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固化或胶化的液态聚合物。” “我们首先在2015年的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这种方法,去年又在《科学》上发表了有关3D生物打印胶原蛋白以重建人类心脏的研究。”对于任何想从事这类研究人,他建议,“要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并找到制造相关的教育和研究正在蓬勃发展的大学。”Ajay P. Malshe博士 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工程杰出教授Ajay P. Malshe教授发现,在已工业化和正经历工业化的世界,每人每天至少会接触10台机器。而摩擦、磨损、机加工和腐蚀等制造、操作和维护方面的挑战——他称之为“机械设备癌症”——正严重影响着机器的性能,并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这些设备癌症发生在纳米级,因此纳米制造是治愈它们唯一明智的解决方案。Malshe教授说,“我和我团队在纳米制造方面的创新有助于解决对全世界产生影响的制造、运营和维护挑战。”展望工业5.0,Malshe认为工业5.0将以人类和地球为中心,并且将是人类与地球和谐相处的真正智能制造。他说,“我们正在经历全球人口、中产阶级规模和整体预期寿命的空前增长。作为一种文明,我们需要为大众在地球生存提供越来越多的好工作。” 他认为“智能制造”的定义需要重新审视,因为我们将很快达到地球上可用自然资源的理论极限。Denis Cormier博士 美国罗彻斯特理工学院工业和系统工程教授Cormier教授在增材制造领域的25年中,大部分时间都集中在工程化晶格结构的设计和制造上,这些晶格结构现已广泛用于轻型航空航天结构、骨植入物表面、过滤器和热交换器。“这一切始于1990年代后期,当时我在同事的桌子上看到一块泡沫铜,”他说,“他解释了细胞结构的表面积、孔隙率和曲折度等特性如何对其功能性能至关重要。那是在3D打印的初期,我立即开始考虑巴克球或其他几何构造块的3D阵列,这将允许设计人员根据给定应用程序的性能要求优化单元结构。”Cormier教授最终将这些东西称为工程细胞材料,并开始了整个职业生涯的研究。他说:“如果你今天去参加增材制造贸易展览,几乎每个展位都会展示工程蜂窝材料的例子。看到并了解到我是这一领域的先驱之一,非常令人高兴。”Glenn Daehn博士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冶金工程系教授Glenn Daehn教授正与一群顶尖聪明的人一起开发两个愿景:一个是脉冲制造,即在工厂或实验室环境中使用脉冲产生的爆炸样的能量。另一种是变形制造,也就是机器锻造,利用数控形变来制造零件。他表示:“我们希望看到脉冲和变形制造发展为常用的商业流程。这两种材料都有望解决成形和连接新材料和结构中的实际问题。”Daehn认为,先进的控制和人工智能有望使许多专门制造技术成为主流技术,并且可复制和更敏捷。“想象一下,一个机器人系统可以做熟练工匠能做的事情,但它的可重复性更高,而且每一步操作都有清晰记录,”他若有所思地说。关于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合作,他表示这两个业界之间还存有太多差异。“在学术界,我们必须更多地关注集成、工程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注重培养那些更喜欢动手而不是分析的人才。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实验室可以在工业界和学术界之间共享” 。倪军(Dr. Jun Ni)博士 美国密歇根大学吴贤铭制造科学冠名教授倪军教授就像一条智能制造之河的河口,他所带领的近百名博士、70名硕士以及数百名工科生则形成了这条智能制造之河的支流。这些支流散布到了其他大学的教职职位和全球企业的高管职位。他说:“我为自己作为密歇根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学院的创始院长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成千上万的美国和中国学生已经从工程教育的这种全球创新中受益。”他的国际成就不止于此。从2017年到2019年,倪教授在世界经济论坛上担任全球未来先进制造和生产委员会的联合主席。在从事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40年后,倪军教授最想帮助智能制造的企业家们,因此三年前他创立了一家公司。他对未来智能制造系统的愿景包括:传统品质之外的响应性、顺应性、可重构性和可重用性;能够评估自身状况并做出必要补偿的具有自我意识和自适应能力的机器;零缺陷与故障源的预测和自动识别;近零停机和所有零件从头到尾保证正确。徐询博士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教授为了推进对工业4.0的研究,徐教授建立了新西兰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智能制造实验室——工业4.0智能制造系统实验室。该实验室作为学生的训练基地,展示了企业如何从智能制造中获益,并促进了研究人员和工业届之间的合作。在其职业生涯的早期,徐教授在基于新型数控标准STEP-NC的下一代计算机数控加工系统方面做出了独到的贡献,该标准使智能加工过程成为可能。2012年,他发表了一篇关于云制造的开创性文章,这在当时是一种全新的制造模式。他说:“云制造将云计算的概念扩展到制造领域,使制造能力和资源作为服务进行组件化、优化和供给。”他认为智能制造未来的愿景中应包括被赋予智能和自主工具的人类。“制造系统也将继续沿着‘扁平化’的道路前进,因为制造商之间以及制造什么和为谁制造的界限将会变得越来越模糊,”徐教授说。Binil Starly博士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教授目前为止,Binil Starly教授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使一个LED灯发光。而那道光意味着他的团队成功使一台物理制造机器通过数字孪生与全球的区块链进行通信。该机器能够根据存储在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自主发起交易,从而触发另一台联网物理机器上的LED。他说:“这一刻证明了区块链技术在缩小制造服务公司与其潜在客户之间的差距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提高了透明度和信任度。这也意味着整个机器现在可以连接到全球分散的制造资源节点网络上,从而实现网络制造。”据Starly教授预计,智能制造将在跨越产品生命周期的三个领域取得进展,这些领域相互关联。首先是与人类共同协作的智能界面;其次是分散的制造服务市场;第三,制造商将通过从车间层的机器到业务和IT系统进行数字连接,来响应用户偏好,将人、流程和技术整合在一起。王立翚(Dr. Lihui Wang)博士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可持续制造学讲座教授1998年,王立翚教授已经着手研究基于网络,模型驱动的机器和机器人实时监控。2008年,他的工作又涵盖了人机协作。监控与人机协作两者构成了数字孪生和信息物理系统的基础。他的团队目前正积极研究应用于预测性维护、加工工艺规程以及人机协同装配的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王立翚表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的结合可以利用实时制造智能,充分发挥各决策流程的潜力。这将使制造业朝着更高的生产力、效率、盈利能力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在他的愿景中,未来将由数据、人工智能模型、知识和人类技能驱动,由网络空间的云/雾计算赋能,并以人类为中心。他表示:“一方面,人工智能和增强现实将为人工操作人员提供按需决策支持,另一方面,人类的感知和适应能力将被用于以脑波形式取代死板的控制代码来驱动制造设备。”Thorsten Wuest博士 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工程系助教J. Wayne和Kathy Richards教职研究员Wuest博士和南卡罗来纳大学的Ramy Harik博士去年撰写了《先进制造概论》一书,这是一本旨在填补工科学生在制造教育方面空白的教科书。Wuest指出,这本书有一章专门介绍智能制造,这“据其所知尚属首例”。2018年,他开始在《世界制造业论坛报告》的编委会担任美国和智能制造业代表。他十分强调智能制造系统中人的因素;弥合专家知识之间的差距;混合方法中基于物理的建模和数据驱动方法,并支持协作方法以帮助小型企业制定智能制造蓝图。Wuest希望看到学术界使其教学有关制造的内容更加现代化。他表示,学术界也可以很好地接受面向工程专业学生的跨学科、跨项目的课程以及基于项目的学习。而大学与高中合作,改变入学新生对制造业“黑暗、肮脏、危险”的看法,并反映当今的现实,即制造业提供高薪、令人有成就感的有助于整个社会的高科技职业,将是明智之举。常青博士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副教授通过引入机会窗口,直接虚拟数据建模和永久性生产损失等新颖的概念和方法,常教授成为数据驱动建模以及实时生产控制和提高制造系统的效率和决策方面的先驱。她表示:“我研究的几个方面已经在物理形式上得到了实现和验证,我对此感到特别自豪。”常教授开发并实施了一个数据驱动的实时决策支持系统,用于在动态和随机操作条件下优化生产操作。她的研究成果已在北美的许多通用汽车工厂得到了实施,并为工厂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带来了显著的改善。若经广泛采用,它将为其他许多行业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她认为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最新发展显示出巨大潜力,可以通过先进的分析工具来处理大量的制造业数据,从而改变制造业。她表示,对数据驱动制造的关注要求未来的工程师获得数据科学方面的培训,这也是智能制造领域的一项使能技能。Tony L. Schmitz博士 美国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教授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联合教员Schmitz教授认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共生关系是智能制造未来的关键。“在学术界,我们处在培养下一代制造工程师的第一线,”他指出,“学术界了解行业需求是很重要的,这样教育才能满足这些需求。同样,工业界与学术界的合作也很重要,这样才能成功地实现新的想法和技术。此外,Schmitz认为智能制造是美国工业发展的催化剂。他表示:“我认为智能制造是扩大美国制造基础(包括机械加工)的基础。由于我们能够在制造过程中做出更好的决策,我们将提高我们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Schmitz的研究重点是开发制造过程的预测模型,包括预测铣削和铣削过程仿真中刀位动力学的方法。他认为,将基于物理的制造过程模型与机器学习算法结合起来以实现自主操作大有前景。这也将是他今后的智能制造研究方向。Ramy Harik博士 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副教授neXt McNair首席研究员Harik教授在南卡罗来纳大学建立了未来工厂实验室,他希望看到学术界通过创建类似的实验室来形成一个网络,从而为智能制造的未来做出贡献。他说:“该网络将整合来自网络制造、自动化和先进制造的基本概念,形成一个生态系统,未来的学生将在毕业前探索和使用这些概念。”Harik的实验室是一个独特的实验平台,包括一系列工业设备:机器人、无人机、实时摄像机、传送带、智能眼镜和增强现实设备。这是一个数字化平台,拥有活跃的数字孪生和一个数字引擎处理所有传入的数据并运行潜在的冲突、故障场景。他希望在这个平台上继续创新,同时在此基础上开发智能制造的在线课程。他表示:“未来工厂的平台将是在线课程的一个活跃的测试平台。我想让这门课程尽可能普及,以吸引未来的工作者关注智能制造以及制造业就业这一极为有趣的话题。”李杰(Dr. Jay Lee)博士 美国俄亥俄州先进制造杰出学者辛辛那提大学国家科学基金会智能维修系统企业与大学合作研究中心创始主任李杰教授在政府工作和制造业方面取得多年的丰富经验之后,于2000年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他是国家科学基金会智能维修系统企业与大学合作研究中心(IMS中心)的创始主任,该中心已经成为工业大数据、机械预测和工业AI转型的催化剂。IMS中心已与100多家全球公司合作开发和部署智能制造,以实现零停机(ZDT)和无忧制造。自去年以来,IMS公司的许多成员,包括富士康,在IMS的协助下入选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李教授表示:“我目前的工作是开发一个系统化的工业人工智能系统,以实现工业零停机和无忧制造。”他对未来工厂的设想不仅局限于智能机器和操作,还包括将数据转化为预测性决策和新知识。“随着工业互联网、5G和工业人工智能的到来,我们可以为那些对智能制造感兴趣的人开发许多新的机会,并提供令人兴奋的解决方案。”李教授如是说。Satyandra K.Gupta博士 美国南加州大学机械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史密斯国际教授Gupta教授的团队致力于开发智能机器人助手,以提高制造应用中的人类生产率。这些智能助手能够根据任务描述自行编程,从观察到的性能中学习,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安全操作,在执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适当地寻求帮助以及以用户友好的方式与人类互动。该团队去年发布了一个YouTube视频,展示了一组新一代机器人自动执行复合板材铺放的过程。Gupta说道:“这个机器人制造单元很智能,它可以在铺叠过程中适应不确定性,该单元使用基于人工智能的算法,结合了力和视觉传感器,使制造过程自动化。该系统使用先进的计算机视觉来检测缺陷,并在需要时呼叫人员以寻求帮助。”Gupta还热衷于研究通过监视人的表现并适当地帮助人类来减少人为失误的智能制造技术,以及利用智能制造技术来加速培训过程。他表示:“这将需要开发同时兼顾隐私和安全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Jim Davis博士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IT副教务长,首席学术技术官,化学生物分子工程教授Davis教授见证了智能制造的诞生。他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当时他致力于工业数字数据和控制系统的研究。从那时起,他开始研究制造业中的人工智能,帮助建立了Internet2,并且协助创立了智能制造领导联盟以及清洁能源智能制造创新研究所。他现在将AI视为将OT与IT融合以进一步发展智能制造的方式。他表示:“当我回顾智能制造的历史时,工业界才刚刚准备好从根本上重新考虑制造业。我希望看到智能制造充分发挥其潜力。”他对于那些想参与这一事业的人建议道:“ 智能制造是一个高科技的,数据驱动的行业,致力于如何让事情朝着有利于世界的方向发展。如果你想成为解决全球重大挑战所需的多元化视角的一部分,那么智能制造可提供技术、实践、教育、政策、沟通和以人为本的职业道路。制造业已经不再被认为是肮脏,愚蠢和危险的了。智能制造是关于“创造”,而不仅仅是制造。”高晓旸博士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工程学系主任Cady Staley教授高教授开发了一种系统的方法来对嵌入式结构,多物理场无线传感器以及相关的机器学习方法进行设计、建模、表征和实验评估,以用于制造机器和产品的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和剩余使用寿命预测质量控制——应用于注塑成型、钣金冲压和电辅助微轧。他希望将具有物理信息的AI算法与过程嵌入式传感方法相集成,以进一步改善生产控制以及材料和能源效率。对于智能制造,他希望实现更多数字化,涵盖整个运营和供应链,并实现安全无缝的人机协作,自动化性能优化,规范性维护以及对环境负责的生产。学术界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使制造“智能化”的基石(例如机器语言)以及基本物理科学来为这一愿景做出贡献。他对那些渴望从事制造业学术生涯的人的建议是,首先要在物理科学上建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精通数据科学的基本原理。原文链接:https://www.sme.org/technologies/articles/2020/june/the-20-most-influential-professors/?from=groupmessage— END —
大数据文摘出品今天,IEEE公布了2020年IEEE Fellow名单,新增282名Fellow ,包括叶杰平、张潼、熊辉、周伯文、陈保全等80多位华人研究者被列入。本次新增名单中的华人囊括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的学者:比如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正教授 (终身教授)、RBS院长讲席教授熊辉,昆士兰大学脑研究所教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教授蒋田仔,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网络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彭木根等。除了来自学界的研究者,今年的新增名单中,我们还看到了不少来自国内技术企业研究院的领头人,比如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人工智能事业部总裁周伯文,滴滴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叶杰平,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数学教授、创新工场合伙人张潼等。“IEEE:全球最大的促进技术进步的专业技术组织”IEEE 全称是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是国际性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学会,溯其根源的话,它是由成立于1884年的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AIEE)和成立于1912年的无线电工程师协会(IRE)于1963年合并而来。在 160 多个国家拥有超过 40 万会员,是信息技术领域最有权威的组织之一。IEEE官网上对自己的定位是“世界上最大的促进技术进步的专业技术组织”,有着非常严密的组织机构,由主席(首席执行官)和执行委员会共同领导,每年选举一次。重大事项交由理事会和代表大会进行决策,日常事务交由执行委员会负责完成。IEEE设有电子自控设计、超导、毫微米工艺、传感器和系统五个技术联合会和包括动力工程、航天和电子系统、计算机、通信等在内的39个专业学会,覆盖了电力、电子、信息等广泛领域。而IEEE Fellow作为学会最高等级会员,是 IEEE授予成员的最高荣誉,被认定为权威的荣誉和重要的职业成就。华人一直是IEEE Fellow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2019年的IEEE Fellow中,高校方面大陆地区有32人入选,港澳台地区有11人入选,而大陆企业中有8人入选,算上海外华侨总计有近百名华人学者入选,占据了新增名单的三分之一。就IEEE官方规定,成为一名IEEE Fellow要经过一系列筛选提名,当选人需要对工程科学与技术的进步或应用做出重大贡献,为社会带来重大价值。每年,IEEE Fellow当选人数不超过IEEE当年会员总数的 0.1%,是电子工程界乃至整个技术界最有含金量的title之一。2020 IEEE Fellow的华人身影IEEE学会不仅会公布新入选会士,也会“一句话”概括其对所在领域的贡献。今年的新增名单目前已经内部流出,我们也列出了其中的80余位华人身影,以及IEEE对他们的肯定。排名按照IEEE相关文件顺序(不完全统计,组织机构来自基于英文全名的公开资料查询,或有出入,欢迎指正):Xudong Chen(陈旭东)新加坡国立大学for contributions to optimization methods for electromagnetic inverse scattering电磁逆散方法的优化Shiwen Yang(杨仕文)中国电子科技大学for development of time-molated antenna arrays时间调制天线阵列的研究Baoquan Chen(陈宝权)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前沿计算研究中心执行主任for contributions to spatial data visualization空间数据可视化的研究Yingying Chen(陈莹莹)for contributions to mobile computing and mobile security移动计算及移动安全的研究Wei Chen(陈卫)微软研究院for contributions to algorithmic development for influencemaximization in social networks社交网络中最大影响力的算法研究Lei Chen(陈雷)香港科技大学for contributions to time series management and spatialcrowdsourcing时间序列管理及空间众包的研究Song Guo香港理工大学for contributions to high performance and resilient distributed computing高性能弹性分布计算的研究Zhenjiang Hu(胡振江)北京大学讲席教授for contributions to robust software developmentRobust软件的开发Weijia Jia(贾维嘉)澳门大学数据科学中心主任for contributions to optimal network routing and deployment网络路由的优化及部署Xue Liu麦吉尔大学for contributions to power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data centers and networked servers数据中心及网络服务器的电力及性能管理研究Hongyi Wu欧道明大学for contributions to resilient mobile computing systems弹性移动计算系统的研究Hui Xiong(熊辉)百度商业智能实验室主任、百度人才智库主任、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正教授 (终身教授)for contributions to data mining and mobile computing数据挖掘及移动计算的研究Jieping Ye(叶杰平)叶杰平,滴滴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滴滴出行副总裁,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for contributions to the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machine learning and data mining机器学习及数据挖掘的方法论及应用研究Tong Zhang(张潼)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数学教授、前腾讯AI Lab主任for contributions to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对机器学习算法的贡献Zhongfei Zhang(张仲非)宾汉顿大学for contributions to multimodal data content understanding and mining对多模式数据内容理解和挖掘的贡献Huazhong Yang(杨华中)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for low-power circuit techniques for sensor applications anddesign automation对用于传感器应用和设计自动化的低功耗电路技术的贡献Lei Zhang(张磊)微软研究院for contributions to large-scale visual recognition and multimedia information retrieval对大规模视觉识别和多媒体信息检索的贡献Tong Zhang(张彤)伦斯勒理工学院for contributions to system design and VLSI implementation for data storage对数据存储的系统设计和VLSI实现的贡献Zhongsheng Hou(侯忠生)北京交通大学for contributions to data-driven learning and control withapplications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在交通系统中的应用中对数据驱动学习和控制的贡献Tianzi Jiang(蒋田仔)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for contributions to neuroimaging techniques对神经成像技术的贡献Yun Lifor application of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to system design and control对计算智能在系统设计与控制中的应用的贡献Xiaodong Li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for contributions to large-scale an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对大规模和粒子群优化的贡献Yong Song陕西科技大学for contributions to neural adaptive and fault-tolerant control techniques对神经自适应和容错控制技术的贡献Zhigang Zeng(曾志刚)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教授for contributions to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neurodynamicsystems为神经动力系统的分析和综合做出贡献Dongbin Zhao(赵冬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for contributions to adaptive dynamic programming andreinforcement learning对自适应动态规划和强化学习的贡献Zhiguo Ding(丁志国)兰卡斯特大学for contributions to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and energy harvesting communication对非正交多址和能量收集通信的贡献Xiaojiang Du(杜晓江)天普大学for contributions to wireless security对无线安全的贡献Feifei Gao(高飞飞)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教授for contributions to channel estimation and signal process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对无线通信信道估计和信号处理的贡献Guofei Gu德州农业大学for contributions to malware detection and security of nextgeneration networks为下一代网络的恶意软件检测和安全做出贡献Mo Li(李默)香港科技大学for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and networked sensing systems用于开发无线和网络传感系统Mugen Peng(彭木根)北京邮电大学for contributions to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of wirelessnetworks为无线网络的无线电资源管理做出贡献Haining Wang弗吉尼亚理工大学for contributions to network and cloud security为网络和云安全做出贡献Pengfei Xiafor contributions to multi-input multi-output millimeter wa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为多输入多输出毫米波无线通信做出贡献Yang Xiang斯威本理工大学for contributions to network and system security为网络和系统安全做出贡献Yang Xiao曼菲斯大学for contributions to wireless medium access control为无线媒介访问控制做出贡献Jiang Xie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for contributions to mobility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of wireless networks为无线网络的移动性和资源管理做出贡献Guoliang Xing香港中文大学for contributions to sensor networks and low-power wirelessnetworks为传感器网络和低功耗无线网络做出贡献Yonghong Zeng新加坡科技研究局for contributions to spectrum sensing and medium access control in cognitive radio为无线电中的频谱感测和媒体访问控制做出贡献Yingjun Zhang香港中文大学for contributions to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optimization inwireless communications为无线通信中的资源分配和优化做出贡献Jun Zhao(赵军)中国东北大学for contributions to switched systems and dissipativity theory对交换系统和耗散理论的贡献George Chenfor contributions to space charge measurement and interpretationfor dielectric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为空间电荷测量与解释,改善介电性能做出贡献Ting-chang Chang(张鼎张)国立中山大学物理系for contributions to non-volatile memory and thin-film transistor technologies为非易失性存储器和薄膜晶体管技术做出贡献Chion Chuifor contributions to high-mobility germanium metal-oxidesemiconctor devices为高迁移率锗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做出贡献Wallace Linfor contributions to understanding transistor chargingmechanisms为理解晶体管充电机制做出贡献Po-tsun Liu台湾交通大学光电系教授for contributions to thin film transistor technologies为薄膜晶体管技术做出贡献Yifan Guo(郭一凡)IBM公司for leadership in interconnect technologies for electronicspackaging and reliability analysis用于电子封装和可靠性分析的互连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Xiaowu Zhang密歇根大学和福特汽车大学for contributions to three-dimensional integrated circuits对三维集成电路的贡献Xiaofeng Li(李晓峰)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for contributions to the application of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for ocean remote sensing为合成孔径雷达在海洋遥感中的应用做出贡献Meng Xing(邢孟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前沿交叉研究院副院长for contributions to radar imaging and motion compensationalgorithms对雷达成像和运动补偿算法的贡献Bing Zhangfor contributions to hyperspectral image acquisition andprocessing对高光谱图像采集和处理的贡献Kawai Chengfor contribution to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 and switchedcapacitor power conversion对电动汽车技术和开关电容功率转换的贡献Victor Huangfor leadership in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processors in mobility procts在移动产品的微处理器开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Shihua Li(李世华)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for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mismatched disturbancerejection in instrial systems对工业系统失配干扰抑制理论的贡献Ligang Wu(吴立刚)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for contributions to sliding mode control and robust filtering对滑模控制和鲁棒滤波的贡献Nian-xiang Sun(孙年祥)美国东北大学计算机工程系教授for contributions to integrated magnetic and magnetoelectric materials and devices对集成磁电材料和器件的贡献Jinghan He(和敬涵)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for contributions to the protection of substations and traction power对变电站和牵引电力保护的贡献Hong Rao中国南方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for leadership and contributions to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HVDC in AC/DC grids为交流/直流电网中高压直流输电的设计和应用提供领导和贡献Yi Zhang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对领导电力系统实时数字仿真开发的贡献Xiao-ping Zhang英国伯明翰大学for contributions to modeling and control of high-voltage DC and AC transmission systems对高压直流和交流输电系统建模和控制的贡献Jiann-fuh Chen台湾成功大学for contributions to power electronics in sustainable energy and high power systems在可持续能源和大功率系统中作出的贡献Yun Wei Li阿尔伯塔大学for contributions to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ters in microgrids and instrial drives微电网和工业驱动中的电力电子转换器Wei Qiao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for contributions to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 electronics interfaced rotating machine systems电力电子接口旋转机械系统的状态监测与控制Liang Dong克莱姆森大学for contributions to to the development of photosensitive optical fibers for fiber amplifiers光敏光纤放大器的研制Gong-ru Lin台湾大学终身特聘教授for contributions to ultrafast fiber lasers and highspeedlaser diodes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s用于光通信的超快光纤激光器和高速激光二极管Lan Yang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电子与系统工程系教授for contributions to optical sensing and non-Hermitian photonics光学传感和非埃尔米特光学研究Jianjun Yu(余建军)喜马拉雅FM联合创始人兼联席CEOfor contributions to high-performance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systems高性能光纤通信系统研究Yo-ping Huang(黄有评)国立台北大学for contribution to fuzzy and grey modeling in intelligenthealthcare systems design对模糊与灰色建模在智能医疗系统设计的贡献Bin Jiang南京航空航天大学for contributions to intelligent fault diagnosis and fault-tolerant control对智能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的贡献Jianbo Lu(吕健波)福特汽车公司for contributions to the control of automotive systems withapplications in vehicle safety and performance对汽车系统控制在汽车安全和性能方面应用的贡献Laurence Tianruo Yang(杨天若)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for contributions to modeling and design for cyber-physical-social systems对网络物理社会系统建模和设计的贡献Chong-yung Chi(祁忠勇)台湾清华大学教授for contributions to convex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for blind source separation对凸分析和盲源分离优化的贡献Jia Li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for contributions to real-time automatic image annotation and image retrieval对实时自动图像标注和图像检索的贡献Yonggang Wen(文勇刚)南洋理工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for contributions to cloud systems for multimedia signalprocessing and communications为多媒体信号处理和通信的云系统做出贡献Bowen Zhou(周伯文)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人工智能事业部总裁for leadership in human language technologies在人类语言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Shaohua Zhou(周少华)中科院计算所研究组for contributions to image analysis for medical imaging and face recognition为医学图像分析和人脸识别做出贡献Lin Cai维多利亚大学教授for contributions to topology control of wireless networks对无线网络拓扑控制的贡献Shan Chen(陈山枝)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for leadership in standardization of wireless mobile systems在无线移动系统标准化方面处于领先地位Rose Hu犹他州立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for contributions to design and analysis of mobile wirelesscommunications systems为移动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分析做出贡献Yan ZhangSimula研究实验室for contributions to resource manag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对无线网络资源管理的贡献Yunhong Wang(王蕴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所长,智能识别与图像处理实验室主任。for contributions to iris and face recognition对虹膜和人脸识别的贡献Tza-huei Wang(王子辉)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机械工业系教授for contributions to micro- and nano-technologies for biomedicalapplications为生物医学应用的微纳米技术做出贡献成为一名IEEE Fellow有多难就IEEE官方规定,成为一名IEEE Fellow要经过一系列筛选提名,还要经过多轮审核。基本要求在递交提名表格时,提名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在工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领域做出重要贡献,为社会实现重大价值;是IEEE高级会员或IEEE终身高级会员; 已经是良好信誉的会员,并在等级提升年的1月1日前已有至少5年(可以不连续)的IEEE会员资格。注意: IEEE协会会员资格不适用。无资格:被提名者不能是IEEE研究员委员会的成员,IEEE学会/技术理事会研究员评估委员会主席,IEEE学会/技术理事会研究员评估委员会审查提名的成员,IEEE董事会成员,或被禁止在IEEE出版物上发表文章的成员。提名者的义务任何人,包括非IEEE成员,都有资格作为IEEE Fellow提名人。以下是例外情况:IEEE 董事会成员,IEEE研究员委员会成员,IEEE学会/技术理事会研究员评估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和IEEE 学会/技术理事会研究员评估委员会成员审查提名,或 IEEE 工作人员。自我提名也是不允许的。提名人负责提供至少三份但不超过五份能够评估被提名人贡献的推荐信。推荐人必须是IEEE的资深会员。包括IEEE董事会成员、IEEE成员委员会成员、IEEE协会/技术理事会成员评审委员会成员或IEEE工作人员在内不适合担任IEEE成员推荐。此外,提名人不得作为他/她所提交的提名的参考。提名者负责提供被提名者给IEEE协会/技术委员会,评估委员会将评估被提名者的技术资格和贡献。提名人必须仔细阅读如何撰写有效的提名文件,以免令提名面临风险。评估程序这个过程包括两个评估——第一次由 IEEE 协会 / 技术委员会评估,第二次由 IEEE 研究员委员会评估。由 IEEE学会 / 技术委员会进行的第一次评估极其重要,因为这是由熟悉被提名人的人对其相关工作的公正公平看法。 第一次评估完成,评分将提交给 IEEE 研究员委员会进行第二次评估。 学会 / 技术理事会的研究员评价如果未在截止日期6月15日之前收到,则将被视为不完整评估,不会转交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研究员评价委员会进行审议。尽管这些评委作为IEEE 的成员,但他们可能没有在被提名者的专业领域工作过。所以作为一个提名者,需要另被提名者的贡献、影响及重要性易于理解和评价。在提名中需要提供足够的关于被提名人杰出贡献的背景材料:包括所有引用材料以及这些材料为的重要性——例如,描述被提名者所作贡献之前的最新技术状态,并突出在这一方面贡献的重要性; 总结被提名人如何克服所面临的挑战的;说明被提名人工作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包括被提名人的贡献如何铺平了未来研究者的道路。所有提名材料都须以保密的方式提交至IEEE研究员委员会,委员会由51名成员和1名主席组成。委员会成员都是IEEE研究员,他们被选中代表10个IEEE区域,并在IEEE学会/技术委员会所代表的技术领域拥有专门知识。IEEE研究员委员会根据以下标准向IEEE董事会推荐提名者:作为应用工程师/实践者、教育家、研究工程师/科学家和技术领导者的贡献技术成就及其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证据提名人选定的IEEE协会/技术委员会的评估推荐人和背书人的保密意见为专业工程学会提供的服务从业总年限每个被提名者都是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数字排名。提名名单由IEEE研究员委员会在第三季度向IEEE董事会提交,董事会在年终会议上针对这些建议采取行动。根据IEEE附则I-305.5显示,截至上一年12月31日,在任何一年中,同行推荐的总数不得超过记录在案的投票会员总数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