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之心报道机器之心编辑部「不要对美国签证政策做任何假设」「给自己留条后路」「把所有能走的路都想一遍」…… 这是来自在美留学生、国际学者的忠告。美国国土安全部 9 月 25 日提出一份针对留学生、交流访问者及外国记者所持非移民签证规定的修改意见,建议对持上述签证类型的人员在美逗留时间设置固定期限。这一「意见」将在征求公众看法、进行修改后形成最终规定。国土安全部的建议称,应该参考以学业或访问项目截止日期,来确定持 F 或 J 签证入境的非移民在美逗留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4 年。这一新规,只是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对于留学生签证政策众多变动的一小部分。9 月 9 日,美国国务院宣布,近期美国已经取消了超过 1000 名中国公民的签证。其涉及的人员多为学生及大学研究员,美方认为他们「对国家安全带来了威胁」。一连串的美国签证限制,已经让无数身处美国的国际研究者感受到了深切的不安。今年 7 月,特朗普政府宣布了一项备受争议的政策:不再向在秋季学期实行完全在线教学的学校 / 课程注册的学生发放签证,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也不会允许这些学生进入美国。这项政策在八天后被废除,但还是给留学生群体和众多研究人员带来了相当程度的困扰。自 2015 年以来,美国的在读国际学生人数逐年减少,这一结果也在意料之中。随着各种签证政策的出台,美国正在逐渐丧失原本作为教育大国的魅力。当前,留学生的数量约占美国高校学生总数的 5.5%,人数约为 110 万,而中国留学生在其中占 1/3。2019 年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数据显示,美国所有高校招收的国际学生人数均有所下降,包括本科、研究生和非学位。今年 5 月,《纽约时报》曾报道,特朗普正在考虑取消与中国军队有联系的数千名来自中国大学的留学生及研究人员的签证。在 5 月 29 日的 10043 号总统公告中提到,会「暂停和限制」寻求通过 F 或 J 签证进入美国学习或进行美国研究的任何中国公民非移民入境美国,同时包括目前或曾经受雇于实施或支持军民融合战略的机构,在实施或支持军民融合战略的机构学习或做研究的相关人员。随后,陆续有在美国大学就读或正在申请美国大学的中国学生表示,自己的签证已被取消或被拒签。这些人中包括研究生,也包括本科生,很多都是来自哈工大、北航等这些处于美国商务部实体名单之上的高校。更早之前,美国政府曾宣布暂停部分种类工作签证的发放,包括适用于技术型人才的 H-1B 签证、适用于跨国公司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 L 签证,以及适用于园艺工人和其他工业领域工作人员的 H-2B 季节性工人签证等,且该项政策将持续到 2020 年底。H-1B 是美国最主要的工作签证类别,它是美国签发给在该国从事专业技术类工作的人士的签证。而白宫暂停 H-1B 签证签发的举措将对技术领域带来巨大影响,此举引发了业界的强烈反对和抵制。斯坦福大学教授吴恩达曾公开表示:「暂停 H-1B 签证对美国、对创新绝无益处,这将破坏人们的梦想、扰乱他们的生活。」长期来看,不断收紧的签证政策最终将导致科研人才的流失,威胁到美国科学领域的发展和创新。近日,《Nature》杂志对几位国际研究者进行了专访,在这些故事中,由于政府的签证禁令和旅行限制,他们的职业道路和人生理想已经被迫发生改变。被签证打乱的职业生涯「我建议国际学者们:在这种不确定的时期,回国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这是美国埃默里大学理论化学博士后研究员 Chenyang Li 给海外留学生、学者的建议。Chenyang Li 博士毕业之后拿到了 H-1B 签证,2019 年 12 月又续签了 6 年。在疫情爆发之前,他正打算在中国或美国找一份教职。2019 年 12 月,Chenyang Li 受邀回国参加了一场青年学者研讨会,希望借此得到一些工作机会。但始料未及的是,国内工作没找到,美国也回不去了。2019 年 12 月 31 日是 Chenyang Li 回美签证面试的时间。在他往返中美的几年里,这一流程几乎都没有出过什么问题,回美签证往往一两个月就能下来。但这次,面试官问他的问题有些不一样了,比如「你电脑里的代码是否有利可图?」在 1 月 23 日疫情爆发之前,Chenyang Li 的签证都没有被批准。疫情爆发之后,领事馆关闭,所有的签证流程也都停了。到了 2 月份,Chenyang Li 收到通知:签证正在积极办理中。但没想到的是,随着疫情的不断蔓延,Chenyang Li 等来的是特朗普政府的签证禁令。目前,Chenyang Li 已经在国内待了大半年。由于拿的是 H1B 签证,他从 6 月份开始就拿不到埃默里大学的薪水了。Chenyang Li 打算在国内找份工作,但在他的领域,国内只有少数机构非常重视理论化学。如果进不了这些机构,他可能不得不转到应用化学领域。对于这种情况,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俄罗斯博士生 Gloriia Novikova 早有预料。为了避免签证被拒,她已经三年没回过俄罗斯了。一旦被拒绝入境,她的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就会毁于一旦。在这种不确定的研究氛围下,不少留学生正在考虑回国。波士顿大学认知和决策博士生 Yixin Chen 表示,「2018 年刚来的时候,我觉得我会留在学术界从事博士后研究。但最近,我和我认识的留学生几乎都在重新考虑未来的职业生涯。我现在更倾向于去业界或回国找一份工作,而不是在美国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Yixin Chen 的担心不无道理。在美国,追求一份终身教职本来就很困难,如今,摇摆不定的签证政策和大学日益收紧的经费使得这一选择变得更加艰难。当然,除了回国之外,也有不少人在考虑其他国家的备选方案。Umair Ahsan 是一位来自巴基斯坦的博士后研究员,他从澳大利亚拿到了博士学位,2019 年开始在康奈尔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拿的是 J-1 签证。在他的新婚妻子申请配偶签证(J-2)被拒和特朗普政府宣布停发 J-1 签证之后, Ahsan 决定回巴基斯坦。他表示,「特朗普的签证政策正在影响很多人的研究生涯,迫使他们做出艰难的选择。」Umair Ahsan 在采访中提到,他之后可能会去澳大利亚从事博士后研究,他和妻子都申请到了永久签证,而且是在网上申请的。他告诫美国的海外研究者:「如果你是一位打算去美国的国际研究者,一定要给自己准备一个 B 计划。如果你的配偶或伴侣计划和你一起搬到美国,建议你们一起去同一个大使馆申请签证。」后疫情时代,国内外就业形势严峻除了签证问题之外,留学生和海外学者今年面临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Nature》近日对全球博士后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南美洲的博士后普遍对职业前景感到担忧,70%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职业前景从疫情一开始就受到了打击。而在其他地区,认为疫情影响了自身职业前景的博士后也不在少数。北美洲和中美洲的受访者中有 68% 的人认为职业前景受到了影响,在澳洲占 68%,亚洲占 61%,非洲占 59%,欧洲占 54%。在国内,有 54%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职业前景已经遭受重创。有调查报告显示,有 30.4% 的企业表示会减员,29.68% 的企业无法按时发放薪资,无影响的企业仅占 17.81%。企业裁员、减员、人员优化的情况屡见不鲜。疫情已经成为博士后职业前景的一大挑战,后疫情时代,全球就业市场均可能面临大面积的招聘停摆。留学生的大量归国也加剧了国内就业市场的竞争。BOSS 直聘上周发布的《2021 秋招早鸟报告》显示,今年留学生的求职规模翻倍,2020 届留学生是留学生活跃求职的主要群体。在这些人中,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比例高达 65%,且相当比例就读于海外名校,加剧了应届生整体求职竞争的激烈程度。
化学学科的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美国大学化学专业已经成为了美国大专业。21世纪初,美国大学化学专业的四大传统研究领域——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已向生物学、材料科学和物理学等学科领域不断地渗透发展。化学系囊括了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材料化学和物理化学等五大专业方向,每个研究方向均提供硕士和博士学位美国奖学金。化学系要求所有国际申请者都必须提交GRE General和化学专项考试成绩。GRE成绩的最低分数为语文440分,数学660分,写作3.5分。、美国化学专业的申请情况如何?根据官方统计,申请美国专业最为热门的多数为工程类专业,化学专业作为理论研究课程,申请热度并不如应用性更强的工程类专业,但其在申请中也占有了一定的比例。和应用性较强的工程类专业不同的另一个方面是,美国的化学专业开设硕士项目的并不多,这是一个以科研和实验为主的学科,因此,博士生招生占了更大的比例。因此,如果是打算申请化学专业的学生,也要考虑好毕业之后是不是想要从事科研方向的工作,明确自己的选择是不是对之后的职业发展有利。、化学专业分支1. 分析化学(Analytic Chemistry):化学分析、仪器和新技术分析。包括性能测定、监控、各种光谱和光化学分析、各种电化学分析方法、质谱分析法、各种电镜、成像和形貌分析方法,在线分析、活性分析、实时分析等。各种物理化学性能和生理活性的检测方法,萃取、离子交换、色谱、质谱等分离方法,分离分析联用、合成分离分析三联用等。2. 无机化学(Inorganic Chemistry):元素化学、无机合成化学、无机高分子化学、无机固体化学、配位化学(即络合物化学)、同位素化学、生物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金属酶化学等。3. 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普通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金属和非金属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有机分析化学。4. 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结构化学、热化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溶液理论、界面化学、胶体化学、量子化学、催化作用及其理论、5. 生物化学(Biological Chemistry):一般生物化学、酶类、微生物化学、植物化学、免疫化学、发酵和生物工程、食品化学、煤化学等6. 理论化学(Theoretical Chemistry):量子化学、统计力学、化学热力学、非平衡热力学、分子反应动力学7. 材料化学(Materials Chemistry):包括高分子化学Polymer Chemistry(天然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合成化学、高分子物理化学、高聚物应用、高分子物理)和纳米科学Nanoscience等研究领域)8. 核化学:放射性元素化学、放射分析化学、辐射化学、同位素化学、核化学9. 其它与化学有关的边缘学科还有:环境化学、药学化学、海洋化学、大气化学、地球化学、宇宙化学、星际化学。比如威廉玛丽学院中化学系与海洋科学系合办的项目M.S. in Environmental Chemistry;UC Davis 开设的M.S. Pharmaceutical Chemist、美国化学专业申请攻略申请美国综排前50的院校GPA3.5以上,托福100多,GRE325左右,写作最好3.5以上。专排50~90的院校要求GPA3.2,托福90-100,GRE315左右。专排90后的院校最好GPA3.0,托福80,GRE305以上。专排前50的学校,同学们最好考一下化学GRE-SUB。当然光有硬件背景是不足够的,无论申请哪所学校,申请人的研究背景都是最关键的因素,美国教授对申请人的研究背景和工作经验还是非常看重的,他们更希望找一个过来就可以直接干活的人。所以哪位学生接触和参与过的项目多,教学方式和实验器材更先进,跟美国更接轨,就更容易受到美国院校的青睐。此外需要特别关注的是申请的截止时间,一般申奖截止日期早于非申奖截止日期一般学校的申请的截止时间在1月到2月之间,小部分学校(主要是前50的学校)在12月左右就截止了。、美国化学专业就业领域在美国化学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对于化学的技术人才仍有较大的需求量。除了像杜邦、拜耳、陶氏化学这种传统的化工公司需要大量化学毕业生外,还有各大制药公司、石油公司、橡胶、轮胎公司等。就连一些与化学专业看似没有关系的全球知名的大公司,也有可能聘请很多化学专业的人才从事开发工作。还有一部分人在学校任教,不过任教的话,对学历的要求就相对高一些。、美国化学专业就业薪酬分析就化学专业毕业生薪酬而言,化学专业的就业薪酬在美国相当不错,化学专业的薪酬是在$59870;50%的人的薪酬在$44780-$82610之间;10%的人会低于$35480;10%的人高于$106310。专业细分来说,有机化学最受到大型制药公司的青睐,如辉瑞,礼来等著名企业,一般而言PhD毕业起薪可达8万至9万美元,MS起薪也可达到约5万至7万美元。、上面就是优弗留小编对美国留学化学专业就业前景如何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嘉宾介绍S学姐学校及专业:北大化院背景介绍:加州理工学院理论与计算化学PhD在读1化学专业概况及课堂组介绍大家可能对化学专业有很大的偏见,认为化学就是在搬砖。每天不停地加班,而且还要面临被劝退的危机。但是,作为一个在化学专业待了六年的学姐,我认为化学专业仍然是非常活跃且非常有前景的一个专业,包括对新型材料的研究、对清洁能源的开发、环境污染治理和疾病治疗等。现在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在这方面都加大了投资力度。理论与计算化学跟实验化学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我们每天的工作状态基本就是坐在桌子前对着电脑码代码、敲程序、跑计算。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发展模拟化学体系的模型和算法,以及把现有的化学算法运用于不同的化学体系。我们最终目标就是简化实验化学、预测实验结果以及指导实验等。关于理论与计算化学你所需要的背景知识可能跟其他的实验化学有一定的出入。最重要的是,你要具备基本的化学素养,要有一定的编程能力,数学也要足够强大。比如说线性代数,微分方法,数理方法,量子力学等,这些都是实验化学所涉及的。2加州理工化学系和北美化学系简介首先开学前需要进行一些入学的测验。比如说口语测验、基础的化学知识测验、有机、无机以及物化、生化这些本科的课程知识测验。加州理工这边化学系第一年只要求5门课程,而且你只能选分阶段的课程。对于美国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拿到助学金,但是对于国际学生来说的话,加州这边助学金会比较难拿。第二年是比较紧张的一年,因为你将面临候选人资格(PhD Candidate)的考试。在拿这个候选人资格考试之前你要先选择你的委员会的委员。一般需要选择三个教授,其中一个是你的导师,他们的任务就是考核你是否通过候选人资格的这个考试。第三年就相对比较轻松,你只需要和委员会委员见一面就可以。第四年需要和委员会的委员探讨你论文的进展,这时候就比较紧张了,最终要求就是你要有论文并进行论文答辩。我们学校最后还会有一个Final Exam,这个考试包括命题考试和论文答辩两部分。候选人资格(PhD Candidate)顾名思义就是一个评判你有没有资格成为博士生的考试。如果你过了,你就可以进入博士的研究生;如果你没过,那么很抱歉就只能给你一个硕士学位然后走人了。基本上美国各大高校在二年级的时候都会有一个这样的考试,主要的内容也都是大同小异。我们这边是分四个学期的,基本上冬季学期结束之前就是三月底,需要提交自己的科研进度报告,就是两篇Proposal。最后你就要根据你提交的这些报告,在三位委员面前进行口头答辩。如果他们让你过了,你就可以成为PhD Candidate。3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化学博士环境下生存第一点就是经常跟导师、博士后还有高年级的学生交流;另一点就是搬砖的同时多思考。这个大家也是听了很多了,但是真正做到的没有多少人;第三点就是提高学术报告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我想说的是PhD不只是一个学位,不管你以后是要走科研、进入工业界、创业,读PhD其实对这些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除了专业知识之外,PhD还能锻炼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此外,如果你同时进行或者是分期进行不同的项目的话,那也可以锻炼你快速进入新领域的能力。举个例子来说,我们理论化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去向有这几个。首先就是去学校里面做教职,还有些师兄师姐们会选择去硅谷、华尔街或者去咨询公司,这些地方都是非常欢迎PhD的加入的。即使你现在不知道到底要不要走科研这条路,我也建议大家在PhD期间全力以赴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到最后一年的时候你会发现如果你PhD本职工作做得好的话,你找工作也是比别人有优势的。4本科期间申请建议首先是选课的建议。我觉得首先你应该确定自己的科研方向,去选择相应的课程,可以在每学期提交课表之前和导师或者是高年级的同学交流一下,听一听他们的建议。我建议大家在大三大四的时候选择一些高级的课程,比如说研究生的课程,或者是其他院系一些和你的领域比较相关的课程。其实你的课表都是可以在申请中给你加分的。因为美帝这边的本科生他们是没有毕设的,所以说他们纯粹是靠课表还有本科期间的科研。其次是我希望大家能够尽量参加本科生科研,经历一个比较完整独立的科研项目,因为不管是CV还是PS里面都要介绍自己的科研经历。科研过程中要经常和导师交流进展,还有就是实验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你可以定期总结进展并记录下来,这些都可以作为你写PS的素材。最后就是提高自己的文献阅读和口头表达能力。5关于暑期科研和其他申请小tips首先,暑期科研我认为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所以我觉得大家如果有机会的话尽量在大三暑假的时候出国做暑期科研。如果你觉得自己学校推荐的国外学校没有合适的导师,你也可以尝试自己去联系导师。在选择暑期科研的时候,我觉得大家可以尝试不同的方向,这样可以锻炼自己适应新领域的能力,同时也让自己选导师时可以更灵活性。如果你确定了要去哪里做暑期科研,你可以提前和这个导师发邮件联系一下,了解下组里的情况以及了解下你想做的课题。当然多数情况下导师并不一定会主动回你的邮件,那你也可以到他的主页上去找组里你看上去比较靠谱的学生或博后,然后问他们一些问题。暑期科研结束之后还要想方设法和导师保持联系。如果你在暑期做的不错,可以把它整理成文章发表,这样可以给导师留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以便于你争取到他的推荐信。还有一点就是我觉得大家可以把暑期科研的最后一个星期留出来,到不同的高校走访一下,这样你就可以心里大概有一个概念,你想去什么样的学校、学校校风、学校的环境等。虽然申请的时候是学校选择你,但是申请结束拿到offer后是你选择学校,所以我觉得可以借此提前到各大高校走访一下。其次,关于标准化考试,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个就是托福成绩的时效。就是有些学校是要求在入学前两年之内有效的,比如你入学九月份,之前的两年应该是在大三的九月份之后你考出来的托福才是有效的。可能有些同学想申请多个方向,比如说你想申请物理,同时也申请化学,那么因为GRE Sub每年在学校只能考一次,所以我建议大家大三上的时候可以去考一次。就算你只想申请一个项目的话也可以大三的时候考一次,然后大四的时候再考一次。然后是你的PS。当然PS要把自己的科研经历和对课题的理解写出来,同时写完之后大家可以找有经验的人帮忙多修改几次。我觉得这个非常关键,因为你自己其实对自己的认知或者对自己PS里面想表现的东西可能并不是学校想要看到的,所以找自己海外的师兄师姐或者是专门的机构(中枢教育)帮忙多修改几次是很重要的。同理也适用于CV,当然CV要控制好页数,最好控制在两页之内。最后祝大家课业、科研以及申请一切顺利。
化学同物理学一样,是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美国化学专业的四大传统研究领域(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已向生物学、材料科学和物理学等学科领域不断地渗透发展。接下来针对两个不同的群体来谈如何为申请美国化学PhD做准备,一是有出国深造化学意向的大一大二同学,二是已经进入申请冲刺阶段的大三升大四的同学。第一部分,针对大一和大二的同学。对于大一和大二的同学,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有针对性地)提升GPA;如何选择合适的科研方向;在实验室的科研如何起步。这三个其实都是很大的话题,下文仅给各位提供一些思路,但具体如何操作还需要大家和更多的人探讨以及根据实际情况独立思考。1.如何提升GPA?①Major GPA和overall GPA的区别。Overall GPA自然指的是你成绩单上所有科目绩点的加权平均值,包括政治体育英语等等,但有很多科目是与申请方向无关的。这个时候major GPA就起很大作用了,major GPA顾名思义是专业课绩点,但是对于如何界定major课程,定义其实并不是非常明确。换言之如果学生的化学课都学得特别好,同时数学物理也不错,那么major GPA将可以大大弥补overall GPA的不足。②核心课程core courses。化学的话就是无机、有机、物化、分析这几个大类。一二年级的时候主要学基础课,然后这些基础课本身学分也比较高,申请的时候有些学校也会侧重去看。在大三大四选择专业选修课的时候,为了GPA完全可以选一些相对比较好学同时自己又感兴趣的课,但是前两年的基础课一定要花工夫好好学。而这些核心课程的好成绩无疑也可以成为CV上的亮点。③选课的时候尽量选择与学生的研究方向相似的。比如做生化方向的同学,可以考虑上一些生物学院的交叉课程,做理论计算的同学可以上一些数学系或编程的课,做结构的可以考虑一些物院的课程。选这些课一方面是开拓自己的视野,另一方面也可以向审材料的professor们证明,学生对这个方向很感兴趣,并且自己主动接受这方面的知识。因为是自己感兴趣的课,学起来也就更有动力,也容易取得好成绩。如果这些research相关的课程取得了好的成绩,完全可以在CV上单独列出来作为一个亮点,还可以写进PS。④双学位,这就一句话带过,如果修了物理或数学双学位,且化学的research需要一定数理基础,那肯定对申请是很有用的,至于经济学之类的则基本没有影响。不过修双学位比较花时间精力,这就要看大家自己平衡了。2.如何选择合适的科研方向?选择研究方向,我们通常认为有两个因素比较重要。首先当然是自己要感兴趣,这样才有self-motivation,才能有动力去钻研问题,而不是把科研当做一项任务,毕竟在实验室做实验很多时候是蛮辛苦枯燥的,而且negative results永远比positive的多。其次,在兴趣基础上兼顾学校能提供的资源,包括是否能找到有名的导师,是否有较好的实验物质条件,以及学校本身在这个方向的声誉如何。可能对于很多刚接触科研的同学来说,了解自己的兴趣并不是很容易。这里给大家一个比较快找到自己兴趣的方法,就是找老师和学生交流。请他们给你介绍自己所做的课题,研究什么样的问题,使用何种手段。尤其是与你感兴趣的某个实验室的研究生们交流,问他们现在在做的课题是什么内容,有怎样的前景,课题本身的难点在哪里,等等。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加入了这个lab,你作为一个低年级本科生能拿到什么样的课题,哪个研究生可以指导你。对于确定自己要出国的同学,还应当考虑一下导师是否有一定的海外关系(比如导师自己就曾经出国留学,做访问学者)。这样以后写推荐信的时候会更有力度。3.实验室科研如何起步?关于本科的科研如何起步,是非常因人而异的,这里暂且就只算个引子吧。本科生的科研,除了少数特别优秀的可以自己承担课题自己发paper,大多数是以学各种技能为主,就是逐渐了解做research的感觉。所以关于要不要选择一个好发paper的课题,如果有一个课题你觉得很合适自己,也很有希望发paper,那当然是最理想的情况。但是并非总有这么好的机会,特别是对于一些实验周期长的方向,有时课题是不是马上能发paper也不是那么重要。毕竟教授们都知道自己的领域发一篇paper需要多长时间,如果超出了这个预期,反而可能有灌水的嫌疑。相比起考虑发paper,其实更重要的可能是加强实验基本功。以及初步学习如何像一个chemist一样思考问题。当拿到一个课题的时候,要立刻做出点什么来可能是困难的,但了解它的背景相对会更容易。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就是多读相关的paper,可以让指导你的研究生或博士后多推荐一些代表性的paper。只有极少数本科生能在一开始做科研的时候就很快拿到自己的project,完全独立工作。但是即使没有办法拿出独立的project也没有关系,教授评审材料时更多地关心你对这个project的贡献,哪怕只是一些看起来很细节的东西。第二部分,针对大三升大四的同学们。申请的几个要素GPA,G&T,Essays,Recommendation Letters,Research& Paper,Networking,大家想必已经很熟悉了。通常,学生去查看学校admission的网页,都是说他们不会因为一个因素就考虑招某人,他们考虑的是whole package。这种说法看似让人困惑,实际上隐含着另一个意思,就是他们不会因为申请者有一个短板就把ta拒之门外,而会综合考虑ta做得好的那些方面。1.选校&选导师这一部分放在第一部分,是因为考虑到大家从一开始就会关心学校档次这个问题。无论是哪一年级的学生在刚刚加入世毕盟的时候,哪怕在这个时候申请中的各个要素都还没有准备就绪,通常最关心最急切地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能申请到什么档次的学校”。在这一问题上,我们认为申请者的心态非常重要。GGU一直对学员强调 “谦虚和自信”。选校时需要谦虚对待,留足保底项目,做到万无一失;与此同时,也需要保持自信,不管多大的big name的牛校,经过理性评估,只要靠谱,自己都要有信心拿下。选校的第一步是考虑自己属于哪一个层次,排名多少的学校可以保底,多少可以冲刺,多少比较有把握。关于如何定位,一个建议是可以去问以前硬件条件与自己差不多的师兄师姐最后申到了哪个学校,将他们的结果作为参考。比如一个排名和科研都和你差不多的前辈申到了排名10的学校,你的保底就可以考虑20以前,然后Top5都可以冲刺一下。因为我们申请的是化学PhD,学校的学术氛围和学术声誉最为重要,所以综排和专排要结合起来考虑。选校和选导师是密不可分的,即使一个学校名气再大,没有和你方向match的老板肯定是不行的。比较理想的情况是不仅要有match的教授,而且多多益善。这也从侧面说明这个学校在你所做的研究方向实力很强。选校的时候当然也要稍考虑一下自己以后的职业打算,比如有些人喜欢大城市有更广泛的机会,有些人则喜欢在小镇里安心科研,这就要结合自己的喜好啦。在选校选导师的问题上,仍然是那句话,多问多交流,尤其是如果你已经有认识的学长学姐去了你喜欢的学校/课题组,那更是不可多得的资源。2.G&T-If your time is limited,don’t be a perfectionist!托福的口语和总分,有些program会单独划线,如果低于这个成绩甚至不能提交网申(Cornell就是),但首先这样的program只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学校(特别是排名6-15的)。其次口语22+基本就是safe line了(UCLA,UIUC,Yale分别要求24+/26+)。GRE的要求则比托福更低一点,对于science major,大部分学校都很宽容。GRE sub建议大家考,考得好不妨就做个加分项。如果考得不理想也没有关系,避开强烈要求sub分数的学校和项目就好了。所以不要在GT上花费过多的精力,最好是能在大四开学前搞定。3.GPA-Important,but not totally conclusiveIt shouldn’t freak you out。很多人会担心GPA把自己毁了,但它其实只能非常大概地决定你能在哪个区域,而且例外非常多。GGU每年都会有小弱逆袭的经典案例。我们有排名10+申上Harvard的,也有排名10-20之间差点申不到top 20的。一方面是突出自己的优势科目,另一方面也不用过于恐慌,很多时候外国人并不了解我们的评分系统,我们算GPA的方式也和他们不太一样,毕竟到了这个时候,GPA是好是坏都过去了,用心做好后面的部分才是关键。4. Research-Very very important①这个当然是最重要的,但是怎样才是有好的research experience?有paper当然是最好的,如果已经在影响因子10+的期刊上发了一作,大家都知道你的实力。但是如果没有paper,也并非意味着research就差,一方面不同方向的实验周期不同,本来就没有可比性,另一方面professor对本科生的科研成果本来就不会抱有太高期待,他们更关心的是你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是否真的对科研有浓厚的兴趣。至于如何体现这一点,一个建议是和你的导师坐下来好好谈一谈,ta作为最了解你科研状态的人(至少是之一),可能可以给你一些自己想不到的点拨。哪怕导师平时看起来并不关注你,毕竟ta有那么多年的经验,看一个本科生的科研素质是比你想象中容易的,而且获取导师的支持本来就非常重要,因为ta给你的推荐信是最被重视的。②project是不是越多越好,或者看起来越大越好?蜻蜓点水地在很多个project都留下影子,不如沉下心来专心做好一个,甚至是一个很小的project。关键是你是否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可以讲给别人听:我做这个课题,是想研究什么问题,我们尝试了什么方法,获得了什么结果,就是一个完整的探索问题的过程。③是否有必要进行海外科研?不管从体验海外生活、获得科研上的推荐信、还是了解学校实际情况、和教授当面套磁等等角度来说,海外科研都是非常有价值的,鼓励大家多寻找机会,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出去体验一下,兼顾和自己在国内的课题,做好平衡就好。5.推荐信-It really matters①什么样的人合适给写推荐信?我们通常跟同学们说的是三点标准,一是要足够了解你,这个了解指的更多是科研上的,所以导师的推荐信会比任课老师的更有分量得多,哪怕后者名头更响。二是有一定的海外的connection,这个相比第一点是次要的。如果审材料的教授认识你的推荐人,那么这封推荐信会显得更可信。但是更重要的是推荐信言之有物,而不是泛泛而谈,这就牵出了第三个标准,最好这个推荐人能亲笔给你写推荐信。要提早联系推荐人,不要等到十月十一月大家都来要推荐信的时候再麻烦他们。6. Essays-Don’t mess it up我们的建议是留出至少一个月的时间来写文书。写文书之前更重要的是构思PS的思路。对国内的学生而言,语言本身自然是个问题,比语言更困难的问题是逻辑。而且,GGU有很强大的native speaker团队负责文书的语言润色,所以在语言这一点上大家完全不必担心。逻辑是最重要的。PS的话一般要求是在1000个词以内,并不长,怎样把自己的亮点表述出来也是一门技术活。首先,不同的学校PS会有一些要求上的细微差别,在admission的页面上介绍PS时一般会给你提一些问题,要确保你的PS能回答这些问题。内容上一般就是科研经历(最主要),学习情况(成绩之类的),为什么要申请这个学校,学生为什么适合这个学校(写自己感兴趣的教授和研究方向)这样。文书可以写成不同的风格,记住口吻尽可能客观叙事,不要有特别情绪化的字眼出现(这不是散文,我们也不是文科生)。一般PS都要经过10次左右的修改润色,所以再次强调要留足够的时间!CV的写作相对会简单一些,而且因为要发邮件套磁之类的,一般会提前于PS写好,到提交申请前夕再update一下。CV格式的professional很重要,可以参考GGU的文书写作指导课程,不需要太长,最好是一整页或两整页,避免出现半页。7. Personal Networking-The most mysterious part所谓networking,就是套磁。套磁或许是几个申请要素里最说不准的。虽然套磁看起来有点难以捉摸,这项工作还是建议大家做的,最简单的办法自然是发email。这里讲一下一些可能有助于提高邮件回复率的tips:首先,邮件标题要stand out,尽量写一个不是太general的。不建议简单写“对您的课题组感兴趣的prospective student”,而是针对这个教授的研究,写一个个性化的标题,至少让对方一眼看出你知道他在做啥,并且对他做的这个东西感兴趣。可以改成“Prospective graate student interested in your XXX research/project”。其次,就是套磁的对象,年轻的且学术上比较活跃的assistant professor,很多时候都缺人手,对于招生也会更感兴趣,他们的回复率就高一些。给教授发邮件的时候,除非学生确信自己的观点非常好,否则不建议写得太长(大于200词算略长),他们未必有时间看。如果学生有很多想法,也可以做成附件发送,正文言简意赅,表明来意即可。发送之前请务必反复检查,不要出现拼写错误!此外,给感兴趣的组里的grad student发邮件也是一个好办法。了解一下他们现在做的课题,并提几个问题,或者也可以顺便问一句组里明年会不会招人,他们大都非常热情,他们也许会提供信息表示自己的导师是否会回复这些套磁邮件,如果明确说了导师从来不看,也就没必要发了。无论是给老师还是学生发套磁邮件,附上自己的CV都是有作用的,这给了他们在一两分钟内了解你这个人的机会,同时也会觉得你这封邮件写得很用心。总的来说,申请,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操作的过程,更是一次来之不易的人生历练的路程。在这段路上,你要学习如何更清晰的认清自己,学习如何更明智地寻找期望和满足的平衡,学习如何更坦然地接受成功与失败。在这段路上,时时伴随你的一定有汗水、泪水、惊喜和释然。希望世毕盟能陪伴你领略人生路上这一段独特而令你终生难忘的风景!
中国人去美国读博士,都是申请的TA,或RA。TA(teaching assistant)就是过去帮老师做助教,比如数学系教授上课,你帮助改作业。或者帮助组织课堂讲座等等。如果是做RA,(research assistant)就是帮老师做研究。我就做过这个。美国的教授更多的职责是做研究。学校对他们的考核评估是看他们有多少文章发表在有权威的媒体上。所以大多数时间教授做的事情就是搞研究。一周时间老师一般要去教两三次课。名校牛教授研究的课题都是世界最前沿课题。比如这次疫情的数据,都是美国约翰霍普斯金大学提供的。美国大学做的研究都不是纯粹学术性的研究,而是真正在实践中要有价值的研究。所以商学院名校最受欢迎的教授是有很强商业背景的老师。比如曾经担任过某个跨国公司的CEO。因为在美国商学院,尤其名校当教授地位极高,极其受人尊重,所以很多人以前在大企业做高管,也很愿意申请到美国名校做终身教授。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去美国读博士的道理。在美国读博士,做研究,做的是和现实直接紧密挂钩的研究。教授越牛,你跟的项目就越有价值,研究经费就越多。我当年的室友,以前在南开大学读化学,后来在我们学校读博士。在学校的时候,他读书学习的能力感觉挺差的。不过不太影响他,他动手能力特强,成天做实验。他平时做饭都是职业病,做饭的时候,和做实验一样,一板一眼,这个菜多放了几粒盐。做出的菜特别标准,好看,和在外面餐厅吃饭那样。他们这种化学专业在美国就业特别容易,他后来去了药厂。过了几年后,有国内的大集团找他合作,直接成了大集团的合伙人。读博士方向选择,导师选择特别重要。我另一个同学,以前在国内学术能力超级牛。但在美国读书没选对方向,导师做的研究课题他不感兴趣,6,7年也毕不了业。因为美国的博士对学术要求很高的,如果不能全身心投入,想毕业是很难的。这里强调一下,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你一定要想好到底要不要到美国读博士。一旦读,能不能读下来,你有没有相应领域的学术能力,优势。例如,你想去读金融博士,如果你没有极强的数学背景,到时你上课根本听不懂,很多书也根本都看不懂,学不懂的。但是如果你选择你擅长的领域,就非常轻松了。我另一个室友,以前也是南开大学的,数学系。他以前是湖南高考状元,考到南开数学系,之后在香港大学读了一段书,后来在我们学校读数学博士。他是我认识的朋友中,我认为智力最好的。他在学校每天真正的学习工作时间不到一个小时,剩下时候基本就在家里躺着发呆,要不就是在电脑上玩挖雷的游戏。再重复一下,美国博士的学术要求不是一般的高,要选择,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能全身心投入的,自己擅长的领域。这样你就不会觉得难,枯燥。你一旦选择,你将要全身心投入到一个科研领域。我当年自己曾经纠结了很久,我就特别想读商学院博士,但后来觉得对我来说不好的地方1)永远都是在校园环境,比较枯燥。2)在美国的华人本来就少,生活的比较无聊,读博士的话,生活方面真的太枯燥了,所以你一定要想好这些,到底适合不适合你。假如你是男性,告诉你一个不好的事实:1)中国的女孩子,无论哪种类型的,在美国都特别吃香。在咱们眼里不好看的,在外国人眼里可能特别好。在咱们眼里漂亮的,在美国就更抢手了。所以我很多读博士的同学一直单身。他们也不放心回国找,这种临时回国找的,多数不可靠,过去后被甩的概率很高。2)如果你选择读博士,平时的社交面会特别窄,这方面就会更难。我当时的那些室友,他们每个学期最开心的事就是有新的女生到学校,然后他们特别开心的去机场接她们,帮她们安排到宿舍,拿行李。然后过几天就没有下文了。。。。。美国大学有规定,大学老师是不可以和学生谈恋爱的。。。。所以我上面说的,是过来人给你最中肯的建议,在你考虑读博士之前,首先要想好这些问题。到底你的性格适不适合。话说回来,你一旦坚定的选择了你擅长的领域,你喜欢的领域,申请奖学金的时候也就自然比较容易了。申请奖学金和找工作类似。要写PS个人陈述,向美国教授展示你的研究能力,以前都做过什么课题。你可以在学校官网看看这个教授研究的方向和你一致不一致。如果一致,他更容易选择你帮助他做研究。切记你在申请博士,不要说和学术研究无关的话。比如你在学校里参加了某个公司的实习,锻炼了你的社交能力。这些都没意义,教授想找的是能静下心来,能忍受孤独,寂寞,全身心跟着他搞研究,出成果的人。当然你参加的公司科研项目是很好的可以在PS里强调的了!写PS风格:学术类,严谨,展现自身天赋,优势。同时可以通过故事性描述把个人陈述写的生动些,让人更爱看,更觉得读者有趣。例如你想申请数学,想表达你很聪明,你可以这么开头:‘我从小就喜欢思考,当别人告诉我鸡蛋放在水里时,如果能夹起来就说明熟了,我就会想,这是因为鸡蛋里的蛋黄本来是液体,煮熟了,变成了固体,所以就能夹起来了!对工科专业来说,托福,GRE只是工具。是申请奖学金必备的工具。如果太差了,导师也无法录取你。但条件够了也就OK了,关键还是在科研能力。假如你申请不到奖学金,那么你根本就不要去读博士。在美国读博士,一般最快需要5年,学术压力很大,除非很天才的人,一般要全身心投入大量的研究,实验等等。所以基本没时间去打工。如果申请到奖学金。也必须要全奖的那种。就是免所有学费,一个月给你1500美金左右。学校的奖学金数量是根据当地的生活消费水平的。基本够你吃住的,包括了基本保险的。美国人的消费标准,所以中国学生节俭的话,都可以存一些钱。少数人会收到半奖通知,这个时候,直接拒绝,重新申请就是了。美国的特点就是大,什么事情都有,什么学校都有,这个学校不行,就换一个,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能给自己全奖的。美国就是一个森林,需要你去探索。在丛林中找到一条路!走好了,就会特别顺!走不好40多岁,也没读完书,也不想去外面端盘子,只能继续去读书!
在美国,硕士教育和博士教育都被归为研究生教育(Postgraate Ecation),与国内略有不同的是,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硕士与博士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高低之分,只是培养理念与适用领域的不同罢了。硕士通常以职业型教育为主,面向未来想要到工商业界或是应用层面工作的人;而博士通常以学术培养为主,面向未来希望成为教职员工(Faculty)或研发人员的人。《启德教育2019美国留学报告》指出,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兴起,以及科技革新速度加快,技术创新对于各企业愈发重要,各大公司尤其是研发部门的博士占比也越来越高,拥有丰富科研经历、在某领域有深入理解与探究的博士求职者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美国大部分专业学科的博士PhD(Doctor of Philosophy)虽然直译为“哲学博士”,但并非意味着其研究专业领域是“哲学”,而是指拥有者对其知识范畴的理论、内容及发展等都具有相当的认识,能独力进行研究,并在该范畴内在学术界有所建树。因此,哲学博士基本上可以授予任何学科的博士毕业生。一般博士的毕业时间为5 年,也不排除部分博士候选人由于论文发表或毕业答辩所需的时间延长或缩短导致毕业时间的变化。此外,美国的医学院授予医学博士MD(Doctor of Medicine),药学院授予药学博士PharmD(Doctor of Pharmacy)等。中国申请人往往还对法律博士JD(Juris Doctor)很感兴趣,但实际上,JD 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算作是博士学位,而仅仅是与本科学位相当的学位,这是由于美国的本科教育中不开设法律专业,未来想要进军法律行业的美国学生,在拿到其他专业的本科、硕士甚至博士学位后,还需要通过3年的法律学习拿到JD学位。从申请难度上来看,博士的申请难度往往比硕士的申请难度大,而在众多专业领域中,就业前景好、起薪高的法学院、医学院和药学院申请难度最大,对于申请人在各项背景和条件上的要求最高,除了申请人在各项硬件条件上不能有硬伤外,最好能够在科研经历、推荐人、课程选择等方面有比较突出的优势和竞争力。对于中国申请人来说,自然科学类的博士在各专业博士的申请中相对容易一些,一方面是中国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教育较有优势,另一方面,自然科学类不算美国或其他国家申请人最青睐的领域,竞争不太激烈。而社会科学类、人文科学类和工程学类博士的申请难度都非常大,尤其是对于一些科研经历不算丰富的本科申请人。
探世界:黄西原本在美国留学博士,为何又转行“脱口秀”了?根据我们对黄西的了解,我们也知道了他早年间,是在美国非常著名的得州留学博士,按照我们观众的正常思路来说,黄西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生化学博士的,但黄西却干了一件十分不务正业的工作,他竟从一名博士转行成为了一名脱口秀演员。然而对于美国脱口秀这个行业来说,喜欢干这个工作的人简直太多了,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亚裔美国人,到达美国留学的时候,都会选择一些在美国比较冷门的工作。但在美国这个民族复杂多样化的地区当中,比唱歌更吸引人的还是讲笑话,就如同黄西的脱口秀演员这个行业。这或许也与美国人比较开放有关系,就算是饭局上面,也会出现一个个的美国人上台讲笑话,把台下逗得哈哈大笑。在美国每个人都像是段子手一般,同时高晓松对这个有非常多的认同,他认为世界上最爱说笑话的民族就是美国人了。既然美国人那么的爱将笑话,而碰巧黄西的专业并不和这个搭边,为何黄西却又转行到了脱口秀演员这个行业呢?这样我们观众肯定也产生了很多的疑问。当高晓松问起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认为黄西是因为勇于尝试才加入了脱口秀,但令很多观众没有想到的是,黄西转行到脱口秀演员,竟然是因为自己的恐惧。这个理由在我们大家的眼里一定是说不通的,本来美国这个行业的竞争力就很大,没想到黄西还因为恐惧参与了这个行业。而导致黄西想要转行到脱口秀表演当中,有着一个非常大的转折点,这也是改变了一个生化博士变成脱口秀演员的重要转折点。当时的黄西刚刚来到美国,参与了一个学校的讨论会,而当时的黄西刚到达美国,对这里的语言并不是特别的熟悉,也是因为这个讨论会,黄西才能想到自己要想办法锻炼自己的语言水平。当是讨论会上的教授提出了问题,而碰巧这个问题黄西知道答案,他却没能说出这个答案是什么,原因观众们应该也是很清楚的,黄西当时的英语水平很低,而且是刚刚到达美国的时候,很害怕自己的回答会出现失误。于是知道答案的黄西,将正确的答案告诉了旁边的白人同学,而这位同学举手回答之后,被老师很好的表扬了一次,这也让黄西觉得自己很没用,自己知道答案却就是因为表达不出来,被别人抢了自己的风头还被表扬了一番。这个时候的黄西就想要挑战一下自己,本身黄西就能够说出英语,可当站起来之后的黄西就有些紧张说不出来话,于是黄西就想办法要锻炼自己一下。当时的黄西感觉脱口秀充满了挑战性,慢慢的黄西就开始对这个工作引起了兴趣,或许因为这一件事干起来比较的刺激。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能够更好地在美国训练自己,可谁知道这一转行就让黄西,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脱口秀演员。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事情,反而能让我们对它充满了很多的挑战性,并且当开始干这些似乎不可能的事情的时候,会感觉到非常的刺激。就像黄西的脱口秀道路一样,从本来的博士转行成为了脱口秀演员,在一般人的眼里肯定都是很不支持的,可黄西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业,并不像是平时枯燥无味的生活。同时我们大家在尝试一些新事物的时候,一定要挑选自己喜爱的事情,不然整个生活都会变得非常枯燥无味。
“我赞成留学生数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邓小平1978年,邓小平作出了关于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指示,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留学工作由此掀起。许多成绩优异的学生纷纷响应号召,迈出国门,进入别国顶尖学府继续学习,他们有的学成归来成为国家栋梁,有的选择留在外国生活,还有一部分则是选择放弃中国国籍,终生留在外国。董欣年董欣年的人生堪称那个时代的传奇故事。董欣年身为京城闺秀,出身书香门第,父母都是武汉大学的毕业生,而她也如愿进入了武汉大学深造。1982年的那个秋天,当时只有23岁的学霸董欣年在武汉大学生物系本科毕业之后,一路过五关斩六将,通过了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的严格测试,成为了第二批通过这个测试进入位于美国西北地区的芝加哥大学继续深造的中国留学生。在得到了分子生物学理学博士之后,她也并没有停下求学的脚步,求知若渴的她考入了哈佛大学医学院,成为了博士后,继续她的研究事业。从1992年开始,来自中国的学霸董欣年来到了美国杜克大学生物系,成为了一名生物系的教授,还取得了美国国籍。在她的成功背后,还有着一段少有人知的、堪称“模范”的爱情故事:1978年的那个夏天,小学就被迫辍学的王小凡第二次参加了高考,殊不知这次高考改变了他的命运,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向。一天他被公司派到武汉出差,在完成任务后,王小凡与同事一时兴起来到武汉东湖划船,两人泛舟湖上的时候,王小凡便被不远处珞珈山上的武汉大学所惊艳。巧合的是,下午王小凡便接到电报,要求他马上回去填报高考志愿。最终王小凡如愿以偿的被武汉大学生物系所录取,还在这里遇到了他的毕生所爱:董欣年。两人在武汉大学相知相恋,在董欣年告诉父亲自己与王小凡恋爱的时候,父亲也没有问王小凡的身份,只说健康就好。四年本科毕业后,两人先后通过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的测试,一起漂洋过海来到美国求学,在董欣年拿到杜克大学的offer之后,王小凡也立刻申请来到杜克大学就职,两人的办公室只挨得很近,夫妻两人婚姻幸福,琴瑟和鸣。夫妻二人虽然已是美籍华人,但这也丝毫不影响两人对于祖国的热爱。四十多年来,两人始终秉持着严谨的科研态度,为中国的科学研究事业建言献策,还帮助了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等一系列高端科研机构建立科研项目,助力中国科学研究发展。当问到为什么入美国国籍时,董欣年说:“我喜欢这里宽松的人际关系和简单的科研氛围。”郁彬郁彬出身于一个文艺世家,成长于特殊时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数学让小郁彬暂时忘却了时代给家人带来的伤痛,完全沉浸在数学之中。郁彬来自近代史上有名的郁氏家族,也就是文人郁达夫的家族。郁彬的爷爷是中国有名的戏剧教育家,奶奶是莎菲女士的妹妹,妈妈是一名画家。在大家都认为郁彬会和家族前人一样走上文学与艺术的道路时,郁彬却选择了通过恢复高考后的第三年进入北京大学数学系继续学习,走上了和文学与艺术相反的理科道路。在北京大学数学系本科就读阶段,郁彬加入了英语俱乐部自学,而毕业后,郁彬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而是努力获得了来自一个数学交流项目的资助,独自一人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继续深造,并且一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学习,直到获得博士的学位证书。在博士毕业后,郁彬想要走出伯克利看看其他的学校,她来到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麦迪逊校区当老师,可仅仅四年,郁彬又再次回到了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担任数门科目的教授,最后担任了统计系的系主任。除却令人惊叹的学业成绩和显赫的家族背景,郁彬在求学期间还干了一件有些“疯狂”的事情:与一个两年都没有见过面的人结婚。郁彬的男朋友是一名建筑史在读的研究生,在婚后一年,郁彬的丈夫也考入了伯克利的建筑学院,两人由此相聚,伉俪情深。文小刚2018年,作为美籍华人的文小刚获得了狄拉克奖,赢得了理工界的广泛赞誉,也让更多人重新关注起了这位毕业于堪称“中国科研教育第一”的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毕业生、曾经李政道奖学金的状元得主:文小刚。1977年参加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高考的文小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怀揣梦想的文小刚在本科毕业之后,同年便参加了中美联合培养的物理类研究生的招生计划,取得了状元的好成绩,成功来到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继续深造,并于六年后从普林斯顿大学成功博士毕业。追求上进的文小刚并没有因此骄傲自满止步不前,两年后,他受聘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目前已经成为了麻省理工的物理系教授。身为世界一流院校麻省理工教授的文小刚并没有忘记祖国的栽培,在担任教授一职之后,文小刚兼任了清华大学的讲座教授,为清华学子传道、授业、解惑,以报答祖国。进入21世纪,文小刚入选了2017年中国留学人员50人榜单,一年之后又当选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这些称呼都肯定了文小刚作为一个美籍华人对于祖国和世界的贡献。改革开放眨眼间已过四十余年,而董欣年、郁彬、文小刚这三人作为首批改革开放后赴美的留学生,他们的科研成就和学术精神都为现在的青年留学生做出了极好的榜样。人有国界,但是知识无界、理论无界,他们三人虽然都没有选择回国,但都在以另一种方式向祖国和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很多小伙伴在申请美国研究生的时候,会纠结是申请博士还是硕士。其实这个问题要从多个角度来综合考量,以求达到最佳的效果。我们从申请难易程度,职业规划,家庭开支,申请目标等多个角度,来分别阐述。1. 博士的竞争尤为激烈,硕士则较易有一句话这样形容美国博士学位的价值:“美国的博士文凭是全世界学术界的通行证”。5-6年严苛的培养,让美国博士学位含金量极高。相应地,竞争激烈程度也是水涨船高,好的大学,好的专业,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而硕士则不然,美国的硕士很多都是以授课为主,毕业方式较灵活,可以选择论文答辩通过,也可以选择全部授课以高绩点毕业。学校的师资压力就没有博士大,故而硕士的录取人数比较高,同时录取比例较大。2. 基础学科多博士,应用学科多硕士这句话的理解非常简单,举例说明:如果是申请物理,化学,数学,或者是经济学等专业,这些专业是基础学科,需要潜心钻研,以期做出一些科研成果的,很多学校往往只开设博士,而且老师也会偏好招博士生---今年一位川大数学系的小伙伴申请纽约宾汉姆顿的数学硕士时,因为在PS中提到有读博士的意向,便被教授拔擢到博士直录。而金融,商业分析等专业,以应用为主,主要讲授实际操作,一般都建议小伙伴们申请硕士。3. 一心学术读博士,有心就业读硕士这里讲的是小伙伴自身职业规划的影响:如果以后想在学术圈混,那么博士便是必要的门槛啦。现在国内各大名校,研究所等的招聘标准莫不是以海外博士为必要条件。而如果只想提升一下自己的学历,以后要去各大企业就业的话,建议只读到硕士即可。4. “身无分文”读博士也可以美国对博士培养是极其重视的,用“招贤纳士”来形容也毫不夸张。大多数学校,虽然录取博士的标准极其严苛,一旦录取后,学校又会变得十分慷慨---不仅学费全免,学校还有用五花八门的奖学金政策保障生活(俗称“全奖”)。“身无分文”即是,不用家庭掏一分钱也可以去美国读书---前提是自身条件极为优秀。而申硕士的小伙伴就比较伤心了。一般给到国际硕士生的奖学金比较有限,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需要自费。通过以上的观点,我们从申请难易程度,职业规划,家庭开支,申请目标等四个角度,条分缕析地对比了申请硕士与申请博士的区别,希望能给小伙伴能带来启发,但最关键的是,你要问自己,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只有明白了目标,才会知道要走哪条路。
前不久,美国政府发布了一则公告,将暂停部分中国留学生和研究人员以非移民身份入境。但很快就遭到了自己人的打脸,美国密歇根大学工业与运营工程系教授布莱恩·丹顿,发表了一篇题为《对中国留学生的禁令将使美国企业、大学和创新力窒息》的文章,白宫没有意识到中国人才在美国科技领域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美国为什么要限制中国留学生?白宫的理由是因为部分中国留学生威胁到了美国的“安全和利益”、“窃取美国敏感技术和知识产权”,所以美方认为中国留学生应该受到限制。但这些所谓的“罪状”,美方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做支撑,和限制中国企业与美国合作如出一辙,是单方面的行为。布莱恩教授认为白宫政府的举措将阻挡中国学生赴美求学,完全没有考虑到美国企业和大学的利益,是弊大于利的。白宫政客习惯性地通过抹黑和甩锅等举措转移国内矛盾,但针对中国留学生的做法不仅无法转移自身的矛盾,反而令多个大国的学术研究遭遇了困境,甚至可能令一些项目夭折。事实上,中国留学生为代表的华裔研究人员占美国科技领域的很大一部分,他们广泛分布于医疗、军工、电子等领域。据美资料显示,中国一直是最大的留美生源国,这些留学人员每年不仅为美国创造数百亿美元的收入,还推动了该国的科学研发,中国赴美留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占大多数,每年毕业的博士生就有近6千人,即便他们最后没有留在美国,在美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也作出了不少贡献。如果将这些留学生拒之门外,美国将面临着重大损失,甚至可能导致美国无法抢占未来科技的先机。美国媒体日前发布报道,称中国人才是美国人工智能(AI)的秘密武器。报道具体举例了美国国防部的AI项目,美军旨在通过AI提升美军技术,而其中一个重要项目所依赖的谷歌团队,有不少都是中国人。有趣的是,白宫强调中国人才可能存在“问题”的关头,五角大楼依然要保全这些中国技术人员。中国研究人员在越来越多的未来科技领域中崭露头角,去年推广的神经信息处理系统进展大会中,受到中国教育的研究者贡献率超过33%。美国技术部门认为白宫阻截中国人才的行为将影响美国在AI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因为这些人很可能回到中国全力为中方的项目服务,届时美国将很难超越中国。值得关注的是,最新的世界大学排名发布,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内的中国顶尖大学获得了在排名史上的最高排位,其中清华由16名上升到第15名,亚洲前三。英美大学则遭遇集体下滑,美国的153所学府中有112所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再排除优秀科技人才,不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