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原来美国也有一年制硕士?麻妹子

原来美国也有一年制硕士?

在很多同学的认识中,英国和香港的硕士都是一年制,而美国的硕士都是两年制。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其实美国也有相当一部分硕士只需要读一年。美国一年制硕士项目,一般指的是在两年以下就可以毕业拿硕士学历的项目。美国几乎所有提供硕士学位的学校都有一年的硕士项目,包括哈佛、斯坦福等名校。这种项目最长有 18 个月的,但一般都是13-15个月的,甚至有9-10 个月就可以毕业。这些一年制的项目大多都集中在文科和商科的专业里面,通常理工类的专业一般需要两年。美国一年制硕士和两年制硕士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专业不同或者所需的先修课不同,取得硕士学位所需的学分也不同,所以才导致完成学位的时长不同。优势:更短的时间内获得学位大多数全日制学生可以在两年内获得硕士学位。通过选择一年制课程,缩短了获得学位所需的时间。降低时间和金钱成本许多一年制研究生课程的学费低于常规课程,因为这样可以缩短获得学位的时间,降低相关成本。劣势:课程选择自由度低由于课程时间短,只有 9-15 个月,能够选择的课程量有限。对工作经验要求低很多去美国读一年制项目的学生都是为了能够尽早毕业,拿到硕士文凭。因此,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之间能互相分享的经验背景就非常有限。适合人群:1、本科学校不出色很多大公司在招聘时都会看重应聘者的学历背景。如果本科学校并不出色,那么选择一个知名度高的学校来读硕士,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自己学历背景的不足。2、想从事的行业与本专业无关如果想从事的行业与自己本科所读专业并不对口,那么出国读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就业,也可以给自己提供更多机会。3、本专业学习内容有限,想进一步深造如果觉得自己的本科所学在就业中不太够用,也可以选择出国读研,进行专业深造,因为美国的硕士项目一般还是以就业为导向,实用性比较强。而且时间也比较短。以上就是关于美国一年制研究生的介绍。有同学可能会觉得一年制的学位不可靠,其实只要申请的学校得到教育部的认可,该校的所有学位都会得到教育部认可。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美国留学的信息,欢迎联系!

大盗乃止

美国大学建筑学研究生学制几年?

美国是世界上教育质量最高的国家之一,有很多世界著名的大学。美国大学的建筑学专业十分出名,尤其是研究生教育非常完备,是不少留学生申请的热门,那么美国大学建筑学研究生学制几年? 一般来说是两年制,但是也有一部分学校提供一年制建筑学硕士项目。下面让我们随智课选校帝小编来详细看看。美国大学建筑学研究生项目有以下几种学制:1、两年制的建筑学硕士,例如: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等2、4+2学年制的本硕连读项目,例如:东北大学、印第安纳大学3、一年制的建筑学硕士项目,例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目前开设建筑学本硕连读项目的不多,一般是2年或者一年,主要看学校怎样提供课程。一年制的建筑学研究生项目,目前好学校只有penn提供,比较难申,但质量不错。 大多数课程还是两年制的,但这1年制和两年制的课程都是提供给背景十分好的学生。有些比较强的学校在评估学生背景的时候比较严格,如果本科读建筑学的学生成绩非常好,但是设计作品一般,有时会安排去读一种3年半的课程。一般情况下3年半的这个课程是给有一定基础但非建筑学专业本科的人读的课程。以上就是智课选校帝小编带来的美国大学建筑学研究生学制几年相关介绍,查看更多美国留学信息,一切尽在智课网,还有好玩的留学趣闻等你来了解哦!

象数

美国哈佛在19年前,为了挽留一名中国学生不惜打破校规,后来怎样

很多学校都是求贤若渴,为了留下一些真正的人才,它们会做出很多改变,甚至有的学校直接是破格录取,曾经的少女天才作家蒋方舟就是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的蒋方舟已经没有天才的光环,这让她感到很失落,美国哈佛在19年前,为了挽留一名中国学生,不惜打破校规,大家一定很好奇后来她怎么样了,让我们接着往下看。【12岁读大学】这个中国学生名字叫尹希,出生于1983年,其实一个人的成功和自己的童年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尹希从小就是一个喜欢学习的孩子,父母因为都是大学毕业,家里的藏书很多,尹希从小就会开始读这些书籍,久而久之他的知识面是很广的,阅读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掌握很多的知识,而且可以学会自学,在强大的自学能力的推动下,他是12岁就考上大学,后来从大学毕业之后,他选择了继续出国深造,而且他的想法得到了父母的支持,而且他还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奖学金,他在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因为自己出色的成绩得到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之后尹希就在哈佛攻读博士,很快因为在博士攻读期间,他做了很多的研究,而且一些研究成果,算是比较先进的,所以他获得更高的关注,其实以他的成绩是没有办法再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后的,但是因为他出色的表现,哈佛大学为了挽留他直接打破了校规,这件事情发生在19年前,不过果然不负众望,尹希在哈佛读博士后期间有做了很多的研究,而且很多研究成果都非常有意义,所以他博士后毕业之后,就成了哈佛大学的一名教师。随着他研究的深入,他的学识是越来越高了,其实他是有回到中国的机会的,但是他为了自己的将来就决定留在了美国,因为美国的教育相对更宽松一些,对于他的选择,大家都表示很不理解,因为既然已经学有所成,就应该回国去给国家做贡献,但是尹希觉得自己所做的研究更适合在美国做,所以就不顾大家的质疑留在了美国,算是为了自己的研究而留在了美国,有的时候他也有思乡之情,但是为了留在研究,就放弃了回国的念头,毕竟他骨子里还是一个学生的思想,想要找到适合自己研究环境。其实有很多人他们在外国学成归来就会回到国家给中国做贡献,他们甚至成了很多行业的前驱者,因为之前在中国这方面是完全空白的,所以在他们的带领下,这些行业发展越来越好,他们的行为确实值得我们大家称赞。但是对于一些没有回国的学者,他们也考虑到了其他的因素,这是他们的选择,我们也不做过多的评价,毕竟人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对此,荧幕前的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下方留言评论!但是对于一些没有回国的学者,他们也考虑到了其他的因素,这是他们的选择,我们也不做过多的评价,毕竟人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如今尹希已经在美国安定下来了,有了一个很幸福的家庭和一个很可爱的宝宝,对此,荧幕前的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存思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读几年?

哥伦比亚大学硕士一般读2年,学校研究生学制比较灵活,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未修满学分,可以延期毕业。学校研究生学分是30-60,一部分学生会选择在假期的时候也修学分,这样一来就能够提前修完学分毕业,也有学生愿意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因此就会延长学习的时间,总而言之就是什么时候修完学分什么时候就毕业。哥伦比亚大学硕士专业设置据立思辰留学云介绍,哥伦比亚大学硕士专业设置丰富,主要有土木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数学、力学工程、物理学、经济学、英语、欧洲研究、法语、地质学、日尔曼语言与文学、希腊语、历史、国际研究、意大利语、拉丁语、拉美研究等。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或译作教师学院(Teachers' College),是世界顶尖的教育研究生院。教育大师,美国哲学之父杜威曾执教于此。教育学院图书馆是全球最大的教育类学术图书馆。学院还是教育学博士培养制度,行为心理学派,实证主义哲学的诞生地,著名的生日快乐歌,黄校车也发源于此。哥伦比亚大学师院的创建与发展历史,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美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史。师院创立于1887年,旨在为当时纽约市贫困学生的教师提供新型的培养方式,学校初名为纽约教师培训学校。至1892年,学院正式改名为师范学院并沿用至今,并于1898年并入哥伦比亚大学,成为其下的四所附属学院之一。学院在成立之初,创校者便提出了与近代教育思潮迥然不同的观点。在整合人道主义理念与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创校者认为成功的教学除倚赖专业教师在教材教法与专业知识的精通外,还需要专业教师了解学生在何种情况下能进行最为有效的学习。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坐落于世界金融中心纽约,依其独特优势与华尔街等金融界保持密切的联系,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一直以来都是全美最佳商学院之一,在华尔街校友如云。商学院现有会计,决策、风险与运营,创业,金融,领导力与伦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私募,不动产等研究方向。其师资实力雄厚,拥有各相关领域的权威和专家,其中斯蒂格利兹(Joseph Stiglitz)教授在200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并在1995年至1997年期间担任克林顿政府总统智囊团顾问。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两年一次和《商业周刊》年度的商学院排名中,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一直名列前茅,是当之无愧的一流商学院,尤其是金融连续多年位列三甲,多次名列第一。现任商学院院长格伦·哈伯德是国际知名的经济学家,拥有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布什政府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首席顾问。哥伦比亚大学申请条件2020年哥伦比亚大学本科申请要求学生须完成高中课程或高三在读,平均成绩至少C+或70分以上。TOEFL分数要求90以上(听说读写不低于20分);雅思分数要求6.5(单项不低于6.0)。哥伦比亚大学硕士申请要求TOEFL分数要求88.0。如果学生是学院或大学在读学生,可以递交大学成绩以评定转换学分。无英文成绩,可获得哥伦比亚学院的有条件录取(双录取)。

仁义

被8所世界名校录取的学霸,现在哈佛读研,他有怎样的成长经历?

我最早是在《母曰.子成》这本书中看到李佚凡这个名字,知道他从小就是一个优秀的孩子,在2017 年同时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纽约大学、弗吉利亚大学8所世界名校录取,他最后选择了纽约大学。当时,他的托福语言能力测验113分(满分120分),美国高考SATII2400分满分,真的是非常优异的成绩,是名符其实的学霸。前几天,我偶然间在网上浏览到他现已经在哈佛大学攻读教育学硕士了。他的妈妈颜翠英是河北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副教授家庭教育和婚姻亲子关系指导老师,《母曰.子成》就是根据儿子的成长经历写成的。一、留学生涯中的辉煌成绩。原来,虽然已经上了世界名校,但李佚凡一直没停止过努力,所以在本科期间做出了很多耀眼的成绩。2018年,在纽约大学的开学典礼上,作为纽大历史上第一个中国人也是当天唯一的学生代表在文理学院开学典礼上向一千七百名新生致辞并分享他作为中国国际学生的文化印记和故事,演讲博得了所有与会师生的喝彩和赞赏。在纽约大学作为新生代表致词因为他出色的学业水平和学术表现,在毕业前夕,李佚凡被美国历史最悠久,最严格的Phi Beta Kappa 荣誉学会任命为终生会员。Phi Beta Kappa,又名美国大学优等生协会,是全美最古老,最有名望的荣誉学会,只有美国的会员学校学业成绩最优秀的10%的学生才有机会加入该协会。被授予该协会会员的毕业生中包括17位美国总统,38位美国大法官和1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学生领袖奖本科期间,他收到美国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三所常春藤名校及纽约大学、范德堡大学全球五所顶尖的教育学研究生学院录取通知,其中两所知名藤校发来高额奖学金,宾大沃顿商学院还提供了国际课程设计的工作邀请。与纽约大学校长合影二、家有“超级宝宝”。从小,李佚凡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很强。两岁半,他参加河北电视台的“超级宝宝秀”节目。第一环节是才艺展现,李佚凡背诵了苏东坡的“赤壁怀古”,从一开口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到“一樽还酹江月”,获得掌声阵阵;第二环节是歌曲对唱,李佚凡唱了一首流行歌曲,也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认可。李佚凡当之无愧地获得了一百一十期“超级宝宝”称号。孩子得到了肯定和奖励,学起东西来主动、积极,而且事事注意自己的形象。后来,河北电视台又邀请小佚凡参加了很多节目,更加锻炼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他更加自信,更加开朗。幼儿园时,他自己编的故事《和太阳交朋友》,老师记录成稿,投给了《少年智力开发报》发表了。上小学时,小佚凡写的想象作文《细菌旅行记》登上了《中国少年儿童》。三、申请SM1被拒。李佚凡初中就读于河北石家庄外国语学校。2013年,李佚凡上初三时,学校通知学生可以报名参加SM1,李佚凡想借此机会圆了他的出国留学梦。(SM1是新加坡政府专门招生中国学生到新加坡公费留学的项目。)中考结束后学校进行了初次面试,李佚凡的成绩很好。他被选入接受新加坡代表团官方组织的笔试和面试。于是,他推掉了假期里所有的娱乐活动,专心准备SM1的项目。虽然他的面试成绩很好,却因为笔试数学成绩不佳而被淘汰。这对李佚凡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他哭着跑在风雨中,直至精疲力尽。后来回想起来,他觉得那是他人生中最灰暗的日子:自己屏蔽掉一切诱惑,却收到了这样的结局,感到心疼不已。即便是如此失意,他还作了一首诗送给胜出的同学作为祝愿。四、决定赴美留学。高一结束时,李佚凡主动跟父母提出想去美国留学的意愿。父母相信自己的儿子,支持他的想法,做好凝心聚力、充分保证后勤工作的准备。做了决定,他开始全力以赴投入到自己的梦想之中。他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写完了所有的数学作业,又用一个星期把数、理、化、生里面的所有名词抄了下来,全部背过; 然后开始准备托福考试。他几乎每天要接触200年左右的单词,九成是全新的; 一个月里,考了五场非常重要的考试;而且,这些学习内容没有人指导,全是自己计划;没有人督促,全凭对梦想的渴求。这种极其紧张的节奏从2015年12月一直持续到2016年5月,整整一年半的时间,绝对考验一个人的毅力和自信心。妈妈看到儿子如此辛苦和劳累,不知道流过多少次眼泪,甚至很多次都想劝他放弃。但是,他说“选择出国,选择的永远不是退路,而是更加优秀”。付出总有回报,风雨之后见彩虹,李佚凡最终在托福语言能力测验中他获得了113分的高分(满分120分),美国高考SAT中取得2220分的高分,SAT2中取得2400分满分的成绩。2017年,他同时收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纽约大学、弗吉利亚大学8所世界名校的录取通知书,他最后选择了去纽约大学就读。读大学期间,他延续了之前的拼搏精神,除了门门课程保持优秀,还参加宿舍区的主席竞选;参加“联全国国际志愿者日”; 做外交部傅莹女士到纽约大学举办讲座活动的志愿者; 参加模拟联合国活动......他将自己的目标定为“珍惜—发展—成就—感恩”。现在的李佚凡,正在哈佛大学读研究生。希望优秀而又努力的他得到更好的发展,让世界因他而精彩。与哈佛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合影

翠屏山

当年去美国哈佛读书,在大二怀孕坚持生下儿子的留学生,后来如何

对于每一个人,他所能选择的奋斗方向是宽广的.——爱因斯坦大学毕业,面临的不只是需要找工作,有些人还要做一个艰难抉择,情侣们是选择一个人的家乡,还是在两人家乡中间找个城市发展,亦或者只能分手呢。大学生谈恋爱这事现在父母已经不反对了,但是父母希望的是爱情和学业兼顾,毕业的时候既能领着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回来,还能找个好工作,但是有的孩子给了父母惊喜,直接带着孩子回来了,直接让家里多了一代人。大家眼中的学霸是什么样子的呢,是不是应该张口就是普通人无法触及的知识,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成绩永远比第二名高很多,从这些方面讲鲁西林可能不符合学霸的标准。鲁西林的父母是大学教授,高智商的书香门第家庭,按理来说这种家庭出身的女孩子应该是温文尔雅落落大方的,可是鲁西林从小就精力旺盛,上小学的时候老师都头疼,逃课打架样样精通,就是学习不通,还考过倒数第一,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子,因为自己成绩不好,被自己喜欢的小男孩给鄙视了,从此开始了学霸的道路。开始发功后的鲁西林简直是一鸣惊人,在高二的时候同时被北大和清华破格录取了,这是无数人羡慕的事情,可是她没有选择在国内就读,而是申请了美国名校,并且最终选择了华盛顿大学,还获得了全额奖学金。在大学里性格活泼的鲁西林是个社交达人,并且有了喜欢的男孩子,是个韩国留学生,他们经常一起参加活动,不知是谁先捅破了窗户纸,两个成为甜蜜的情侣。四年大学,鲁西林三年就学完了,可是快要毕业的时候,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家人肯定不同意她生下来,她自己还是个学生,而且还考上了哈佛大学的研究生,不能因为孩子耽误了深造,孩子以后还可以再生,她才二十岁。可是鲁西林不这么想,自己的孩子,她想要保护他,于是哈佛大学就多了一个带着孩子来读研究生的中国女孩。两年时间,在照顾孩子的同时,鲁西林还完成了自己的研究生课程,顺利毕业。一个二十二岁的哈佛大学研究生,还是个孩子的母亲,这在人才如云的哈佛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毕业后她和自己的韩国男朋友第一件事就是结婚,矛盾和分歧肯定是有的,但是两人也度过了磨合期,彼此牵手前行,现在鲁西林成为了情感导师,希望通过自己的学识还有经历能够帮助更多的年轻人,在2019年参加了北京卫视的《我是演说家》节目,并且获得了亚军,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个不一样的学霸。遵守常理都是对普通人而言的,对于学霸天才来说,常理是用来打破的,不拘束于常理才是他们的与众不同,我们羡慕着别人家的孩子,低头看看自家的孩子,好像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样。可是孩子还是自己家的好,虽然在有些方面不如别人,但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就像是鲁西林,小时候考倒数第一,可是她的父母并没有呵斥她,而是安抚她让她不要着急,如果没有父母的支持而是一直打压,或许就没有后来的鲁西林了。不要贸然让自己的孩子模仿别人家的孩子的行事方法,天下只有一个鲁西林,可是孩子的成长道路却有千万条。

聚则为生

哈佛硕士毕业的她坚持回国“捡垃圾”?原因竟是……

复旦本科毕业考上公务员,辞职玩户外,走遍中国投身环保,美国陪读考取哈佛……在常人眼中,1984年出生的上海女子周春的人生经历很是精彩。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而早在2018年9月,周春就已经在上海的小区里做起了垃圾分类的辅导和宣传工作。是什么原因让哈佛女硕士毅然回国投身垃圾分类呢?为环保理念考取哈佛周春的人生经历十分丰富。高考考上了心仪的复旦大学,本科毕业后又考上公务员。上大学时就开始玩户外做“驴友”的她,也几乎把中国所有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都走了一遍。周春接受采访。 王子涛 摄27岁时,周春毅然辞掉了已经干了5年的公务员工作,全身心玩起了户外。一次走陆路经过青藏高原去往印度时,周春搜到一个环保组织“绿色江河”在招志愿者,于是便申请成为志愿者。项目里有20多人,周春负责给大家做饭洗碗,在海拔4600米的高原从早6点忙到晚11点。“那时就觉得很充实,原来还可以有这样一种很纯粹的生活。我不图别人眼中的所谓成功、财富,而是我认同环保理念,我要保护这个我爱的环境。”周春说。2013年,周春的丈夫申请到哈佛医学院读博士后,她作为陪读也去了美国。在美国的周春同样做起了环保志愿者,并寻找在环保公益组织全职工作的机会。上海小区内的垃圾分类。 王子涛 摄“我想要回国创立这样一个组织,保护我家乡的环境,不一定要做什么宏图伟业。”也就是因为这个梦想,周春申请到了哈佛大学的公共政策管理硕士,并获得了全额奖学金,想要系统地学习环保公益组织、社会企业的运营运作。在哈佛,周春就根据自己回国后的想法选课,非营利组织管理、社会企业,甚至选谈判、领导力……一切都在为归国创业投身绿色环保做准备。“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推动环保”2016年学成回国到上海后,周春先是做起了有机农业。“我回到家乡,发现有机农业保护土壤和水源,还能让我家乡的农民有收入,当时觉得很理想。”居民在周春团队指导下进行垃圾分类。 王子涛 摄一次,周春去某高档小区推销有机蔬菜,小区居委会书记对周春说,“你喜欢搞环保,卖有机农产品还不如来帮我做垃圾分类。”于是在2018年9月,周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接下了第一个垃圾分类项目:帮一家老小区定制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培训志愿者,并推进方案执行。“我的目标是创造那个选择,现在缺的是一个好抓手,垃圾分类就很适合。”周春说,垃圾分类有政府的支持,又牵涉到每一个人,所以可以最大程度上调动更多人来参与,进而让大家开始关注环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推动环保。周春(右一)与居委负责人和志愿者探讨垃圾分类解决方案。 王子涛 摄在上海为第一个小区做垃圾分类解决方案时周春便遇到了困难。这是一个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小区,很破旧,去的时候居委都很不放心:垃圾分类你认真的吗?我们小区高空抛物、随地大小便都有,要怎么搞垃圾分类?通过招募志愿者,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动员,营造垃圾分类的社会氛围,终于开始正式实施分类投放,周春带领志愿者全程参与执勤。小区内张贴的垃圾分类“告居民书”。 王子涛 摄志愿者2018年11月开始执勤,那时的上海特别冷,不断下雨。“原本我不在意这些晴雨冷暖,但这些七八十岁的志愿者阿姨们执勤的时候我就特别揪心,生怕她们出事。”在志愿者的努力与居委、街道全方位的配合下,执勤开始一个月后效果就变得非常明显。执勤时间段70%的居民会提着两个垃圾袋来并且拆袋,一个月能回收6吨以上可回收物,从一开始整个小区48桶垃圾都要送去焚烧填埋,到现在只有28桶需要焚烧填埋。周春团队总结的“九步法”。 王子涛 摄在这个小区的垃圾分类解决方案做完后,周春团队在前辈公益组织经验基础上总结自己的“八步法”,并开始推广复制这一成功模式。如今经过不断探索完善,周春团队总结出了自己的“九步法”,即分工协商、前期调研、氛围营造、团队搭建、硬件改造、社区联动、执勤督导、快闪市集、成果巩固等9大项目,共设20余个分项,并通过源头分离率、垃圾称重、湿垃圾纯度等指标进行系统考核。“只要我们接到居委、物业、物委、志愿者团队,有一方有意向认为垃圾分类能做且要做,这事就能够做成。”周春说,现在团队进驻的小区已有八九成以上都是源头分类,最好的小区能够做到100%源头分类,目前还在继续推广。周春办公室内用于回收纸张、饮料品、有害垃圾等的分类橱柜。 王子涛 摄周春认为,垃圾分类就像当时的“限塑令”,一定要让全社会的大多数人认同这件事,并把这看做一种常态。刚开始有些居民坚持每天提出各种反对垃圾分类的意见:垃圾桶数量不够、分类复杂、工作忙没空……甚至有人当面质问周春:“你们别的不干,天天守着垃圾桶干什么?”“我们要用88个小区已经成功垃圾分类这铁一般的事实,让质疑的人不再质疑。今后我们一定会成功,而且会让越来越多的小区加入进来。”对于垃圾分类的未来,周春满怀信心。

逃乎丹穴

她18岁保送清华,22岁读哈佛硕士,活成了多少人梦想中的样子

我们身边貌似从来不缺优秀的人,他们是我们羡慕的对象,同时也是我们梦想中想要成为的人。今天的主人公许吉如就是这样的人,在15岁的时候夺得了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18岁的时候被报送至清华学习法学专业,22岁的时候攻读哈佛大学硕士,并且拿到了全额奖学金。很多同学了解许吉如是从《我是演说家》这个节目了解到的,她站在舞台上的从容不迫以及脸上的自信征服了很多人,她演讲这她对世界的看法,我们了解着她的人生,每个人都能从她的眼里看到坚定与希望。其实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只看到了许吉如清华大学本科以及哈佛大学硕士的学位,看到了她拿到了全美国最大律师事务所的offer,看到了自信、从容、乐观的她,但是她的工作生涯也有很多坎坷的阻碍。我们大部分中国学生都有一样很常见的毛病,就是自己不会有太多的主见,因为从小就接受灌输式的教育,有不会的可以找老师找家长他们就会帮忙解决并且帮助做出决定。许吉如也有这样的习惯,并且这样的毛病她也带到了工作中去。一次许吉如接到了一个客户的案子,但是她怎么也想不出解决方法,于是就去找老板,老板给她的答复是:“自己先去考虑一下,然后你再来找我并且告诉你的想法,自己不思考完全接受我给的意见,这样你自己永远不会解决问题的”。当时徐吉如并没在意,第二次她同样去问的老板,老板显然已经不耐烦了理都没理她,第三次的时候许吉如已经懂了,她今后应该改变以前的思维模式,学会自己思考问题,而不是全盘的去接收别人的意见,这时候老板笑了。有一年有很多家公司打算上市,那个时候也是许吉如最忙的一年,那段时间每天都是工作到晚上凌晨3点,第二天早上8点又得爬起来继续工作,作为女生的许吉如身体有些吃不消了,当时的工作状态是非常紧张的,老板会交给你各种各样的工作,而且是限时限量去完成,直到把完成稿加上去自己才能歇会。一次许吉如发烧了,但是没办法工作还有很多,她稍微休息了会又继续工作,我们只看到了很多人的优秀,却看不到他们优秀背后所付出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如果比你优秀的人还要比你努力,那么你又有什么资本去超越别人呢?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就是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会抱怨压力大,抱怨自己的生活不如意,但是许计入说,这样的说法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当你的层级非常低的时候,你仅仅作为一个执行者并没有什么压力,而当真正作为一个决策者才会真正的感觉到压力,因为如果你的决策不正确,那么你甚至你的命运都会跌入深渊。许吉如也给很多女生提出了自己的经验:“尤其是女生,在入职的时候总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这样的情况是有很多原因的,大家一定要学习处理自己的情绪或者压力”。大家认为许吉如优秀吗?

13岁被北大录取,27岁成为哈佛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她现况如何

知道田晓菲这个名字,是因为偶然间看到一篇文章——《十三岁的际遇》。优美的文笔里面充满着理想的光芒,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16岁的孩子写出来的,而那时,她已经是上了3年北大的“老生”了。13岁时,就读于天津13中学的初中学生田晓菲,因诗歌创作获奖并结集出版而被北大西语系英美文学专业破格录取。16岁时,适逢北大建校90周年前夕,田晓菲写下了《十三岁的际遇》,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北大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这篇文章后来被选入国内中学课本,也成为田晓菲少年时代的代表作之一。很多少年“神童”小时候非同凡响,长大后却进入了普通人的行列,未能发挥出应有的天分。比如东方神童魏永康,13岁考上重点大学,17岁考上中科院硕博连读研究生,但他却在20岁时被中科院退学,主要原因是他的生活不能自理。2岁半就能认识3000个字、10岁上大学、13岁读硕士的张炘炀到读了8年博士还没有毕业。但是,田晓菲却是神童里面比较例外的那一个,她小时候的初露锋芒,并没有让她从此泯然于众人,她一路高歌猛进,1998年6月,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查阅了多篇关于她的简介和文章,我发现她不仅拥有超常儿童的天赋,她还有绝大多数人所没有的认知能力和勤奋,所以她才能够做到所向披靡。2006年9月,年仅35岁的田晓菲正式成为哈佛大学教授。这是百度百科上关于田晓菲的简介,耀眼的经历让人惊叹!我感觉自己的膝盖都快跪碎了。1989年,田晓菲从北大毕业。1991年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6月,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毕业后,她应聘到柯盖德大学东亚系担任客座助理教授。1999年,任康奈尔大学中国古典文学助理教授。2000年5月,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邀请她到东亚系担任讲师。2005年7月,任哈佛大学副教授。不过,令大家感到遗憾的是,田晓菲在1999年,也就是在她28岁那年嫁给了一个53岁的美国人宇文所安。这个美国人是哈佛大学东亚系的院长,也是田晓菲的导师。他从小就喜欢诗歌,尤其是中国诗,他的父亲曾经担心他以中国诗为职业无法谋生,没想到他却因为研究中国诗做了世界上最有名大学的教授,并娶到了一个中国媳妇。虽然这是一个让大多数人无法理解的行为,甚至让人诟病,但我却宁愿想象成这是一段超级浪漫唯美的感情:宇文所安一直未婚是因为他在等待一个带着中国古代文化神韵的女子,但是那个女人迟迟未现,直到遇到了田晓菲,精神上的契合让他们彼此折服,冲破了年龄的阻碍,结为夫妻,同时也是难得的知音。就像田晓菲所说:“我们都觉得找到了知音。”现在,田晓菲致力于研究南朝,出版了一些书集:《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烽火与流量:梁代的文学与文化》等。这些非常专业的研究书籍除了很高的学术价值之外,文笔也是美不胜收。宇文所安以研究唐朝诗歌为主,在这个领域已是世界闻名的专家。在2018年拍摄的央视纪录片《苏东坡》中,我看到了田晓菲讲解苏轼写给苏辙的《和子由绳子怀旧》,她从外表上看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学者,甚至就是我们平常在路上遇到的一个大妈:丝毫没有修饰的发型,没染过的花白头发。但在这短短两分多钟的视频中,我们可以透过她随意的装束、流畅的解析中感受到她谦和儒雅的气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这些为你父母者,在羡慕人家超级学霸的同时,也要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有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她的父亲叫田师善,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历任哈尔滨外国语学院教师,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助教、讲师及文学史教研室主任。后来调动到天津文联工作,4岁的田晓菲跟着父亲来到天津,并在报纸上发表了第一首诗。虽然学霸的境界我们永远不能企及,但我们可以给孩子有意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吸收到更多的知识,建立良好的求知欲,领悟到更高的境界。

诗云

拒绝美国的诱人条件,哈佛8位博士集体回中国,原因只有这5个字

美国在许多科研领域都领先世界,美国的教育资源更是吸引了全球无数莘莘学子奔赴美国留学,而美国的哈佛大学更是公认的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及研究机构之一,很多有科研梦想、留学梦想的学子都将哈佛大学作为自己的目标。这些人中曾有八个中国学生,他们都如愿以偿考上了哈佛,不过比较巧合的是,他们还念了同一个专业。这八个学生分别是王俊峰、张钠、张欣、林文楚、刘青松、刘静、王文超和任涛。因为都是念的同一个专业,而且都是中国人,所以他们八个人经常在一起学习、辩论、做科研,时间久了,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他们八个经常结伴而行的中国人,还给他们起了个外号叫“哈佛八剑客”。刚毕业的时候,因为美国的科研实力和优越条件,他们有不少人都选择了留在美国,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越发地想念祖国,于是他们开始考虑回国。不过由于他们所研究的领域是强磁场方面的,而这方面中国刚刚起步,如果回国,他们的科研环境肯定不如美国,也很难研究出他们想要的研究成果,所以他们很是犹豫。正当他们犹豫不决的时候,中国强磁场建设的主要领头人匡光力院士联系了他们,并表示希望他们八个人回国,为国效力。原本就有回国念头的他们,在听了匡院士的话后更想回国了。后来在了解了国内强磁场领域的现状后,他们八个人全都下定决心要回国了。而美国很快就注意到他们这八个哈佛博士要集体回中国,就派出专人来劝说他们不要回国,还给出了诱人条件,但是他们都毅然决然的拒绝了,他们说“祖国需要我”。于是“哈佛八剑客”就这么回到了中国,在安徽合肥的一个小岛上开始了他们的科研工作。“哈佛八剑客”回国以后为我国强磁场领域注入了新鲜血液,在他们八个人加入后,很快就取得了巨大成就,他们为我国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