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不了解历史学专业的学生,都认为历史学是冷门专业,其实不然。在美国,历史学是非常受重视的一门学科,也是很多留学生的申请热门专业之一!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美国历史学专业的留学情况吧~美国独立至今,只有200多年历史,怎样把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国籍、不同宗教的人凝聚在一起,使他们获得归属感、认同感?用历史教育建立一个共同的价值观是重要途径。如果你身处美国,一定能感受到他们对历史的尊重和保护、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热爱。美国的历史教育始于小学,历史课时和门类很多,对历史学家有严格而规范的“打造”过程。美国历史学以史学家的历史着作、独特的历史教学方法和丰富的研究资源闻名。美国中小学、大学的历史教材,无论是世界史、美国史还是中国史,内容常换常新、与时俱进。在史学研究上,它的研究广度和原创性也有特色。不少国家的历史教学仅限于“史”,而美国把历史看作交叉学科,通过跨学科,把历史与地理、文学、艺术、科学和自然等联系起来,给学生提供更多维的思考空间。在教育理念方面,美国的历史教育承认每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不同这一前提,认为历史教育没有绝对正确,即使是多年以来被大家公认的观点和理念,都可以被质疑、修正并改进。不仅是多元的研究,还是对语言的挑战美国历史学的研究方向多元,包括各国国别史、各时期历史,以及女性史、社会史、文化史、宗教史、科学史、经济史、环境史等,学生选择范围很广。对于修读历史的学生来说,美国大学图书馆的馆藏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美国文科的阅读量很大,教授会提供阅读书目。每节课前,学生要读完几十页、上百页的材料。这种知识的积累与国内文科生熟悉的死记硬背不同,它是进行交流、探讨以及深入研究的基础,而不是考试时回答问题的工具。美国历史教育提倡通过不断梳理书本的知识,更客观理性地思考问题。上课时,学生可随时发言提问。课外,学生还会被要求撰写读书报告。这旨在培养学生的鉴赏和批判史学着作的能力,而不是当人云亦云的应声虫。当然,作为一名国际学生,要和以英语为母语的同学进行学业竞争,写作和口头表述会处于相对弱势。中国学生要不仅要做好勤学苦读的准备,还需要改变墨守成规的学习方法,举一反三地学习。顶尖历史学院校各有研究侧重根据2011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历史学专业排名,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耶鲁大学并列第一,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次之。普林斯顿大学世界领先的历史学一直是培养史学家的摇篮。它始终处于现代欧洲史研究领域的权威地位,在美国史、东亚史、拉丁美洲史、非洲史、东南亚史以及科学史等方面建树卓着。斯坦福大学历史学系注重史学与其它学科的结合,设有历史和文学艺术、历史和科学医学、历史与公共服务以及历史和法律等4大跨学科方向。此外,斯坦福大学的胡佛研究所中国现代史档案馆中的馆藏弥足珍贵。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直引以为豪的是它对亚洲史的研究,与其他历史系相比,它对亚洲历史的研究起步很早。此外,该历史系研究领域几乎囊括了历史学各方向,其中文化政治史、社会经济史、国际史等均处于领先世界的地位。耶鲁大学历史学课程在本科生中很受欢迎。该系师资雄厚、开设课程全面。课程涵盖了美国史、非洲史、亚洲史、欧洲史、拉丁美洲史等。哈佛大学是比美国历史更悠久的大学,它的美国史、亚洲史等都是其研究重点。该系秉持学术至上的原则,对于聘请师资、招生都有严谨的选拔标准。芝加哥大学历史学系的文化思想史、比较史学、国际史等均是该校强项。该校鼓励该系的学生与其他系、甚至整个大学的师生交流合作,以期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历史系深造,法学院、商学院是优选历史系之所以冷门,一大原因是很多家长、学生认为该专业出路有限、就业面窄,其实很多文科专业与这个成见都脱不开关系。事实上,历史系毕业生出路不少。在美国,历史系本科毕业后,如果继续深造,除本专业外,还可以去法学院、商学院。美国前任总统小布什就是在耶鲁大学学习历史后,又在哈佛大学获得了MBA学位。如果本科毕业后就业,无论是学成回国,还是在美国发展也有不少机会。职业类别包括教师、档案管理员、文字编辑、作家、图书出版专员、文化旅游导游等。留学生还可以利用跨文化背景从事对外交流相关工作。美国历史学专业研究生院排名1.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顿大学2.Stanfo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学3.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4.Yale University耶鲁大学5.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学6.University of Chicago芝加哥大学7.Columbia 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8.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Arbor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9.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约翰·霍普金斯大学10.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Angeles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11.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宾夕法尼亚大学
历史学专业的学生留学都学什么课程?去哪些国家留学更好?最关系的,历史学专业就业前景如何?你想知道的,小编来为你解答!01、历史学专业介绍历史学是人类对自己的历史材料进行筛选和组合的知识形式。历史学,是个静态时间中的动态空间概念。历史学是由历史、科学、哲学、人性学及其时间空间五部分有机组合而成。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狭义上的史学专指后者,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02、国外的历史学学些什么?在很多美国大学里,历史学专业都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专业。读历史的学生会有很多的阅读和写作,有时候两三天会要求你看完一本几百页的历史书,隔三差五的会有感觉写不完的几十页的论文。这就决定了美国的历史专业对于批判性思维 (Critical Thinking)能力的培养特别有帮助。作为美国历史学研究的圣殿,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系一直处于世界历史学研究的顶尖行列,在美国历史和欧洲历史的研究方面具有极其深厚的积累。近年来,历史学系在东亚、南亚、拉美和非洲等地的地区史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历史学更是英国大学的传统王牌专业。与国内历史课不同,英国的讲师会给出很多topic,布置seminar,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而不是让你死记硬背年份、定义、背景等等。更freestyle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学习期间写下的paper,持有的观点都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剑桥大学的课程多因其科研水平著称,所以历史系的研究生课程也基本都是MRes或者Mphil之类的研究式课程,如:MPhil in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MPhil in Historical Studies, MPhil in Medieval History, MPhil in Political Thought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MPhil in Early Modern History, MPhil in Modern European History, MLitt in History等。在澳大利亚,想要在教育,法律,政府,商业,文学或研究领域就职的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和相当的历史水平,历史这个专业将传授你在很多职业上都很有用的历史研究和分析的技巧,课程包括文科所有领域的导论,研究方式的特别训练,说明文写作,言语交际等。举例,澳大利亚古代历史荣誉学士专业的学生将主要学习有关古希腊和罗马的文明史,以及相应的文学、宗教、哲学、社会风俗、艺术和建筑史等等。除此之外,本专业也为学生提供有关古代历史和古代语言的高阶进修课程,并且也会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从本科学习时候就培养的逻辑思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独立批判能力和交流能力等等。03、国内外历史学相关专业大致的就业前景介绍适合历史毕业生的职业和部门包括:与研究和遗产保护领域相关的工作;历史博物馆相关工作,历史博物馆有很多与历史专业对应的工作,研究生学位会更受青睐;教育部门相关工作,许多历史专业毕业生会成为中学或大学的老师;媒体和新闻相关行业,历史毕业生强大的分析能力在媒体和新闻工作中也是特别有价值的;营销,广告和公关职业,在学习历史期间培养的强大的分析和沟通能力也会让历史专业的毕业生胜任营销,广告和公共关系方面的工作。美国在美国,历史专业学生毕业后有很多选择。其中一部分去了法学院,之后便成为律师——美国最挣钱最受尊敬的职业之一;有人去了商学院读MBA,就像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耶鲁大学本科的专业就是历史,然后去了哈佛读MBA。历史专业毕业生如果申请研究生院,可以学习几乎任何一个专业包括理工科,有人甚至申请去读了医学院,后来成了医生。而且,各个大学院系等都非常欢迎历史专业的毕业生,因为美国大学的历史专业的要求非常高,也就是非常难读的一个专业。英国历史专业在国内并不是很多学生的第一选择,但其实在国外,历史专业却是热门选择,不少名人都是历史专业毕业,比如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英国的历史学下设了很多分支学科,申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就业方向而选择相应的分支。其实这个专业毕业后不仅仅是从事教授历史,或是进博物馆工作,还可以在艺术品市场、艺术馆等从事商业类的工作,这些都需要具有深厚的知识底蕴的人来完成。澳大利亚历史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的工作包括档案管理员,文件调研人员,博物馆或画廊馆长,政治演讲作家,历史专家,导游;潜在从事的行业有遗迹组织,当地政府,博物馆,中学,电视,收音机和印刷行业。学生通过在艺术史文科学士专业的学习,可以凭借所掌握的艺术,历史等飞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在很多领域,如政府部门,文化机构,外事机构,企业公司等从事,文员,艺术交流等相关的工作。学生也可以继续自己的硕士学位的学习。
2020 的高考,终于在几多波折中结束了,众多学子寒窗苦读12年的学习生涯也画上了句话。海绵妈妈和大家一样比较关注历年的高考状元,自己虽然是学渣,但是很是敬佩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从中学习到他们的优点。这不,海绵妈妈最近看到了历年高考状元采访。但是我有一个惊人发现:现在的状元们,并不像大众想象的“书呆子”,大多数高考状元,阅读面、知识面都突出的广。河北状元郜楚煊,从小就在爸妈带领下读「闲书」,《红楼梦》《史记》等等,乐在其中;黑龙江的张子昂,五年级就跟着爸爸读历史,爱看书是他的生活习惯,2019年他以672分成为高考状元;以718分成为浙江理科状元的张楚衣,很感谢自己的父母。张楚衣生活在一个开放家庭,父母从不要求她在课余时间学习。比起成绩,张爸反倒觉得女孩子眼界很重要。被问及养孩子的好经验时,张爸笑说:“真说我们家有什么不同,那可能就是爱买书,特别是历史书。”父母的影响,让楚衣成为一个求知欲旺盛的女孩。那么,通过采访,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高考状元们:从小爱读历史。读历史真的那么重要吗?美国有百年历史的顶级中小学,比如霍奇基斯学校、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等,近日曝光了给学生的必读书单中,其中,历史类书籍的数量排名第一。那么,读历史有啥好处?首先,不读历史的孩子,甚至会被小伙伴嘲笑“没深度”。与此相互印证的是,美国某知名杂志做过一个调查,在职场上更成功的人,68%左右都有阅读历史书籍的习惯;而在这群人当中,有高达95%以上的人,会给同事留下“智商高”、“情商高”、“有趣”、“有领袖气质”的印象。听到后是不是很吃惊,原来是我们做家长的忽略了孩子关于历史书籍的阅读,海绵妈妈小时候就常常很羡慕那些,小时候父母给买很多好书,从小养成了好习惯的孩子。那样的小孩上学时就知识面广、想问题深刻;成年后,走在人群中,因为懂得多,视野宽广,气质也格外不同。这就是读书养人。人在年轻时,就该多读读视野开阔的书,长了见识,提了眼界。所以,海绵妈妈决定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历史读物往往很繁杂,不好读,孩子也不喜欢读,于是经过千挑万选,我终于发现这一款好的历史书籍,适合孩子看的《地图上的全景世界史》。说实话,一翻开我就被震撼了!数百张恢弘大气的全景图画,每翻开一页,就像看到了一整个时代的缩影。6张全景图,77张手绘图,一眼就能看懂中国与世界的历史。比起干巴巴的文字,图片更有助于理解和记忆,这本书采用了大量的手绘图还原当时的场景,一眼就能看懂。这套书延续了魏新老师轻松讲历史的风格,同时又跟课本知识结合得非常紧密。两册书共100余幅跨页全景图,“全景画卷+图解”的讲述方式,将世界历史风貌进行了直观的展示。视觉上的震撼会留给孩子强烈的记忆,对他们理解相关历史知识大有裨益。语言浅显,历史知识深入浅出,小学生也能读懂。比如:尼罗河流域的人民有人在洗衣,有人在收割莎草,有人在贩卖货物……一派秩序井然、繁忙的景象。这样孩子阅读时就很容易理解,也容易记忆,想忘记都难。各个国家的历史演变都历历在目,标志事件、代表人物等关键信息全都清晰记录,配图生动精彩,就像看电影大片一样。用地图的纵横交错,同一时空对比的方式讲述历史,孩子学起来很直观,想看不懂都难。这套书就相当于把五千年的来龙去脉搬到了孩子面前,让孩子在数百幅精彩绝伦的历史手绘中,感受历史兴衰,世界百态。打开这本书,会被深深地吸引,由此进入世界史的学习,让他们觉得极有趣,小脑瓜里那数不尽的“为什么”终于有了答案,同时又激发他们产生新的“为什么”,进而继续着对世界的思考与探索。除了全景图外,全书还有500余幅故事细节图、人物图及建筑图,以帮助孩子们理解文字内容,这样孩子理解起来就会毫不费力,也容易记忆。同时这套书也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孟庆龙、张炜两位专家的权威审定;确保内容准确,真实客观。同时还附赠60节音频历史故事,不仅能够读,还能当睡前当故事听。如果你的孩子很喜欢听故事,你又抽不出空,就可以播放给他听。学历史的孩子,自然会在人群中散发不一样的气质,他们不会拘泥于头顶那方小小的天地,而是放眼山川河流、星辰大海。想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历史兴趣、眼光和格局,就从这套超震撼的“历史大片”绘本开始吧。这套书仅需128!大家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购买:
美国当地时间29日的白宫新闻发布会上,传了好几天的“部分留学生入境限制”终归还是发出了:“曾经在支持军民融合的机构,学习、工作、进行研究过的人,不能以F和J签证入境美国”。该声明将于6月1日生效。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是:现在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尤其是那些本科在相关中国大学就读过、工作过的人,会不会遭到驱逐?其他的小留学生、即将赴美上本科的留学生,会不会受到波及?今天文章的作者在留学圈从业20年,对于以上问题他谈了自己的看法:目前大家更紧迫要了解的,其实是美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应对可能更多变的未来形势。跟着爱知教学园地,学做好父母!我们坚持每天更新好的教育理念,全面的学习资料、高效的学习方法,因为有您的关注,才会让我们更加努力!微信搜索公众号——爱知教学园地,获取更多教育经验、学习方法、学习资料、考试政策.........................................本周早些时候,美国总统说他会于周末举行一个有关制裁中国的新闻发布会。周五,起了个大早的总统在推特上发了一条极简推文:CHINA!推文下,群情激愤。当天到下午快三点时候,总统终于出现了,财政部长在左,国务卿在右。总统声泪俱下地控诉了一通中国,说多少年了,美国被中国欺负得太狠了,但他不怪中国,只怪美国过去多任无能的总统们。然后他宣布了一系列狠狠打击中国的政策,然后他甩开了一众无法提问的记者,转身而去……中国时间周六早上,在我生活的朋友圈,各种耸人听闻的标题《驱逐、制裁、取消工签...》《中国大陆本科生赴美读研要成为历史吗?》《留学限制令解读:对研究生和访问学者非常不利》《中美脱钩,自昨日始》已经铺天盖地了。我们还能去美国吗?世界是不是已经发生了巨变?一、大家仔细读一下纽约时报在美国总统召开记者招待会前一天发表的文章《美国将驱逐与中国军校有关联的研究生》。这篇文章说,美国总统打算吊销约3000名在美国读理工科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中国研究生的签证。这是一篇很长的文章,内容极为丰富。有美国政府、大学等方方面面对中国留学生的看法,有从国家安全到对亚裔种族歧视的担心,从中国学生作为优秀人才到工业间谍等方方面面看待这个问题的角度。纽约时报的文章一般大多数中国读者读不惯、甚至读不懂,因为纽约时报的记者要求只陈述事实,不带记者或编辑部的观点。这对于习惯了读观点鲜明的中国报道的中国读者来说,文章是又臭又长,事实杂乱,没法有耐心读仔细。怪不得各种文章只抓“驱逐”“3000”等抢眼的点,也很少有读者去仔细读原文。但恰恰是这篇文章,无意中彻底展现给了我们美国总统做决定的秘密。他想干嘛,又受到了哪些制约,以至于他干不了啥。换句话说,他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底牌已经透露了,而他周五的记者招待会只不过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猜测而已。其实,纽约时报这篇文章的摘要概括得特别到位、直击事物的本质。摘要大意是:这是美国政府想要限制中国留学生的最新举措,但美国大学说政府患了妄想症,美国会输。我们来看纽约时报说了什么。总统想对付中国,留学生是一副牌,其中一张是驱逐这3000名可能是中国间谍的留学生。总统想打这张牌很久了,酝酿了六个月,找证据找理由,跟美国各大学沟通这个想法,但又始终打不出来。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反对,且违背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因此师出无名,要出牌就得强行出了。这是我29号基于纽约时报这篇文章所做的分析——二、我们来看看总统实际上宣布了什么。首先,总统没有驱逐已经在美国境内就读的符合驱逐条件的那3000位理工科硕士和博士。总统只是在签署的公告(甚至都不是行政命令)中说国务卿有权力调查那些已经在美国读书的理工科硕士博士,并做出相关决定。但这个权力难道国务卿之前没有吗?难道过去这么多年联邦调查局没有调查过中国留学生?当然调查过。结论:这可能只是做给美国选民看的一个举动。所以,这都不是新的总统行政命令,只是一个把以前的政策再宣布一下的公告。总统颁布的公告说,自2020年6月1日起,暂时中止给曾经在与中国政府军民融合政策相关大学读过工作或学习过的中国人以学生或访问学者签证,不允许他们入境美国。而什么是军民融合呢?就是那些想获得国外关键技术的中国大学和相关研究项目,在关键专业读过书的同学,又要继续去美国读关键专业,比如人工智能。其实在奥巴马总统时代,部分中国留学生去美国读敏感专业的同学在签证的时候就需要经过签证官短则几周长则数月的背景调查了,最后大多数人能拿到签证。总统这个禁令可能只是再原有政策上再强调了一下,或者说要求更严格地执行。有意思的是,总统的这个禁令明确说明是“暂时”的,是可以被中止的。同时,仔细阅读禁令,里面留了若干条网开一面的条款。换句话说,这个禁令是打算严格执行,还是只是说说而已,都由那个国务卿说了算。那么,这个禁令会严格执行吗?除非中美关系恶化到不顾后果的地步,不会,极大可能就是走走过场。为什么这么说呢?根据纽约时报文章报道,美国大学跟美国联邦调查局说,其实大学里的技术保密工作已经做得很好了,中国留学生其实没有办法接触到真正的敏感技术。如果美国真的害怕中国学生偷美国的所谓关键技术,难道不应该禁止任何中国学生学习这些专业吗?为什么不禁止在美国读本科的中国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学习这些专业呢?如果不禁止,所谓解决技术泄漏的考虑就是一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说法,而对于大部分留学生来说根本没有影响,而反倒害怕惊到其它中国留学生,所以特意强调不影响美本。这个不得已的公告就是做做样子,虚张声势。我们有理由怀疑,这是为谈判时讨价还价或者总统选举服务的。那么,有没有可能这仅仅是限制中国留学生的第一步,随后会一步步收紧,不断加强对中国留学生的限制呢?大概率不会。既然直接驱逐3000个人的事都不做,可见美国政府确实不想打断美国大学现有的教学和科研秩序(驱逐学生,有些研究就受影响了),也多少接受了美国大学的观点,即现有的保密措施是有效的。中国学生是优秀人才,丢了是美国的损失。更多学习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爱知教学园地,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三、可以说,总统周五的记者招待会发布的公告,其内容就是对中国留学生政策的底线:所有对中国留学生的限制到此为止,估计最坏影响范围是36万中国学生中的3000人这么一个比例。但我们可以因此而放心睡大觉了吗?不可以!在经历了这么多折腾后,我们一定要学会特别重要的一个课:就是如果我们要去美国学习和工作,如果我们要在这个依然由美国文明、西方文明所主宰的世界里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如果我们想保护自己的权利,我们就应该真正去理解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特性。我们就需要理解它们和它们背后巨大的力量。我们要拿起这些理念和法律工具为我们自己服务。是的,科学技术是强大的力量,但商业、政治、人文、法律是同样强大的力量,是我们中国人更缺的。美国总统不让我们学理工科,我们要好好学,同时我们还要把人学科真正学懂学透。还是那句话,我们总不能一辈子搬砖吧。
大家好,欢迎来到尧儿讲历史。李政道教授经过多方筹划,于1979年提出了“中美联合招考研究生”(CUSPEA)的计划。这项CUSPEA计划是李政道教授以自己在美国科学教育界的声望和影响,促进美国水平最高的数十所大学招考中国优秀学生深造的特殊人才培养计划。经过李政道教授的努力,通过CUSPEA考试,被这些学校录取的中国留学的研究生的学费、食宿费等均由相关校方提供,或由李政道教授筹措解决。在实施这项计划的前后的十年间,为了每年约一百名CUSPEA研究生能顺利学习,李政道教授和秦惠窘呕心沥血,全力以赴。那时,中美关系还处于初始阶段,CUSPEA研究生和其他中国学者在美国深造遇到各种问题,都要找李政道教授帮助解决。李政道的家顿时成了这些海外学子的“家”,学生找上门来的,打电话来的,写信来的,李政道夫妇都不厌其烦地认真处理。为了让李政道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教育的大事上,秦惠窘主动把这些繁杂事务揽了起来,帮助留学生联系协调,排忧解难。每年,与CUSPEA研究生及其学校联系,仅投寄邮件就近千封。李政道夫妇书写信件、贴邮票、投寄邮件都要亲自动手。他们常常把家附近的几个邮筒都塞得满满的,以致纽约邮政局不得不向李政道教授诉苦。李政道夫妇只好推了装满邮件的小车到较远的邮局去投寄。1996年,李、秦爱情受到暴风雨股的袭击。这年年初,秦惠窘发现自己摧患了肺癌!这对秦惠窘和李政道教授全家都是晴天霹雳的打击。在这些艰难的日子里,李政道和孩子们为救治秦惠窘的生命而竭尽一切努力,四处求医,精心守护在床边。李政道亲自给夫人秦惠窘喂水、喂药、喂饭、翻身擦背。为能随时照应夫人,在近一年时间里,他累了,就在夫人床边椅子上休息一下,几乎没有在床上睡过一个整觉。他还倾情安慰着秦惠窘,希望能出现生命奇迹。秦惠窘内心深知病魔的凶险。但她竭力克制并掩饰着自己的痛苦,表现出乐观和豁达,她希望不要因为自己的病使政道及孩子们增添烦恼和痛苦,不要因为自己的病而影响政道为祖国科技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所做的各项工作。就在同病魔搏斗的悲苦日子里,秦惠窘仍常与李政道倾心交谈。她回顾着自己和政道相识、相知、相爱的历程,她深为自己能和科学家李政道相伴一生而感到庆幸、自豪。她也不断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自己不是学科学的,但是,为什么能与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的李政道始终恩爱情深、和谐相处、其乐融融呢?她认为这同自己努力去了解和理解科学研究和科学家的精神世界有很大关系。在与政道相识相伴过程中,自己力求熟悉政道所从事的科学研究的内容,虽然学理细则难于弄懂,但他每项研究成果的意义和价值,以及政道在研究探索中付出的心血、劳动和精神世界的变化,自己是了然于胸的,正是这种对科学研究和科学家的理解,激发起她对李政道的深深的爱情,激励着她心甘情愿为政道从事的每项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所以,在病重的日子里,秦惠窘多次嘱咐李政道,要他继续关怀祖国大学生的成长。她希望要让祖国的大学本科生,特别是女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利用假期能跨学科地熟悉科学研究,多接触科学家,增进对科学研究和科学家的了解。这对祖国青年一代成长和祖国科学事业发展都是很有意义的。病魔终于吞噬了秦惠窘的生命。1996年11月29日,秦惠窘带着对政道及子女的深挚的爱,带着与李政道共伴人生的幸福记忆离去了!李政道失去了相伴了半世纪的爱妻和助手!在悲痛的日子里,李政道和儿子李中清、李中汉、儿媳妇黄美芬及在美国的几位亲人在家里开了一个“家庭会议”。他把惠窘的遗愿对人家说了。并宣布为了纪念惠窘,准备设立“秦惠窘李政道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简称“窘政基金”)的设想。这项基金同一般基金不同,专门用来资助祖国优秀大学本科生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见习科学研究、接触科学家。孩子们都赞同、支持并积极参与这项实现母亲遗愿、造福祖国大学生的高尚事业。李政道看到孩子们这番表示,十分欣慰。他说,让我们用爱去实现惠窘的遗愿。李政道说:这项基金经费主要用我和惠窘的全部存款积蓄,以后再逐步扩大。
众所周知美国的硕士教育素以水平高、要求严、竞争激烈闻名于世,近几年,赴美读硕士的同学也越来越多。作为世界上教育质量最为优秀的国家,美国研究生教育经过一百多年的曲折发展,不论是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还是学术氛围,以及整个社会对教育的认可和重视程度,已被公认代表着世界研究生教育先进水平。对于计划赴美读硕士的同学来说,还是很有必要了解一些美国硕士申请的基本条件和费用的问题,这里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一、年龄要求年龄上不作限制,但建议在40岁以下,因为年龄太大留学容易导致签证被拒签。二、语言&学术要求前30名的院校要求雅思7.5+或者托福100-105分+,GRE 325分+,GMAT 720分+,以及GPA 3.5+;前50名的院校要求雅思7.0-7.5+或者托福90-100分+,GRE 320分+,GMAT 700分+,以及GPA 3.3+;前100名的院校要求雅思6.5-7.0+或者托福80-100分+,GRE 315分+,GMAT 650分+,以及GPA 3.0+;普通院校要求雅思6.5+或者托福79分+;法学硕士不需要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只需要语言成绩。三、消费水平一般私立大学学费:法学院、医学院、商学院和工学院约RMB15-20万元/年;社会科学院和文科学院约RMB12-17万元/年;一般公立大学学费:法学院、医学院、商学院和工学院约RMB9-14万元/年;社会科学院约RMB8-12万元/年;文科学院约RMB6-10万元/年;生活费根据地区或个人差异约RMB5-12万元/年。美国常春藤大学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是由美国的七所大学和一所学院组成的一个高校联盟。它们全部是美国一流名校、也是美国产生最多罗德奖学金得主的高校联盟。它们分别是: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布朗大学及康奈尔大学。这8所大学都是美国首屈一指的大学,历史悠久,治学严谨,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政界要人、商贾巨子都毕业于此。在美国,常春藤学院被作为顶尖名校的代名词。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是一所享誉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学,上百位诺贝尔获得者曾在此工作、学习,其在文学、医学、法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誉为是世界上高等学府的典范。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被公认为全美乃至世界最好的私立大学之一,是八所常春藤盟校中最重视本科教育的一所大学,耶鲁大学的教授阵容、课程安排、教学设施方面堪称世界一流。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顿大学是世界闻名的精英机构,实行精英教育,其规模比哈佛,耶鲁等著名大学要小很多,但其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独特的贵族气质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宾夕法尼亚大学由本杰明·富兰克林创建于1740年,是美国第四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也是美国第一所从事科学技术和人文教育的现代高等学校。布朗大学 Brown University其入学竞争极为激烈,该校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小而精。在当今大学人数不断增长的环境下,布朗大学依旧保持着严格的招生制度,和极高的入学门槛,堪称小型的顶尖私立研究型大学。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康奈尔大学由埃兹拉·康奈尔和安德鲁·迪克森·怀特于1865年建立,为八个常春藤名校中唯一一所在美国独立战争后创办。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是纽约州最古老的大学,也是美国历史最长的5所大学之一。哥伦比亚大学的医学、法学、商学、国际与公共事务、新闻学等都在全球名列前茅。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世界著名学院之一,其本科生入学竞争非常激烈,本科生入学率仅为10.9%,该校一直保持着严格的招生制度,和极高的入学门槛。
目前很多人都在纠结,是否还应该申请去美国留学。其实,咱们考虑的不应该全是美国目前的局势或者是疫情,而是你个人是否愿意去美国留学。值不值得取决于你想从美国研究生留学中获得什么,以及多大程度上影响你取得你想要的东西。假如你最想要的是,是体验美国的生活,那么疫情下的美国生活,确实没有之前那么精彩,可能你也很难有机会去交没有朋友,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疫情削弱了美国留学的价值。假如你最想要的是享用美国先进的教学资源,通过几年的寒窗苦读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这样的话,影响不大,虽然学习的方式有所改变,但学习的结果还是能实现的。假如你来美国是想找到工作,在这边留下来,那么可能情况确实不如以前理想,毕竟美国目前的失业率变高,经济复苏还需要一段时间,虽然对白领的影响没有对蓝领的那么明显,但就业市场或多或少会遇到影响。假如你来美国是想拿文凭回国工作,美国文凭的价值并没有因为疫情而贬值。除了上面的分析之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那就是你还有什么“更值得”的选项?如果你选择不去美国留学,那么你会工作,还是会选择其他地方留学?其他的这些选择是否可以为你带来更大的价值和竞争优势,这些因素也需要考虑一下。美国研究生值不值得读?先说说学校数量和排名,美国有四千多所大学,QS世界排名前200的学校有45所来自美国(7所来自中国),USNEWS世界大学排名前200的学校有69所来自美国(9所来自中国),整体的学术含金量以及可选学校数量,美国还是排在世界第一位的。其次,美国的教育重视学以致用,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后有12-36个月不等的时间可以在美国工作;学校和企业密切合作,也给在校或者应届学生提供了很多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有的学校也会要求学生通过实习来获得实习学分,这样规定也是希望学生能够学到了知识能够运用于实践。再者,美国研究生申请要求多元化,分数在申请中的比重约占50%,剩下的50%来自于学生参加过的比赛/活动/科研项目/学术课题/实习/外海交流等软件背景;其中标准化考试的分数每个月都可以考试,拿到目标分数的机会是很多的;对比国内考研而言,美国研究生申请的要求还是更友好的。所以综上,美国研究生是值得去读的。疫情下,美国可不可以去呢?从美国总统换届之后,美国的疫情得到重视,拜登采取了很多措施控制疫情,比如拜登“上任后100天内注射一亿剂疫苗”的目标,现在已经提前实现。据美国CNN昨天的报道,美国目前接种新冠疫苗的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5倍,从12月中旬以来,美国有18%的人口完成了疫苗接种。纽约也上线了“健康码”,5月份旅行政策预计可能会放宽。学校方面,今年下半年,美国多所大学确认即将全面开始线下授课,比如波士顿大学,布兰迪斯大学、达特茅斯大学等。整体看来,趋势是好的,今年秋季或者明年春季入学概率很高。除了去美国线下授课之外,拿到录取之后也可以申请第一年/第一学期在国内上网课,剩余的课程到美国完成,拿到的学历回国认可是没有问题的;或者还可以跟学校沟通将自己的录取延期到下一个入学季。美国的研究生是值得去申请的,如果您现在是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现在开始准备,大四毕业入读美国是可以的;如果您现在是大四,明年秋季入学,大概率也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你确实有想去美国留学的想法,那就继续追梦,努力加油。知识无国界,美国多数大学都有超过百年的历史,有自己的内核和文化,不会因为当前的局势就将中国的优秀学子拒之门外!所以,如果确定赴美留学的话,现在就开始规划,准备对自己有力的申请项目。
世界著名教育家希利尔说过:历史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一块基石。历史在我们所有的科目中,看起来似乎没有那么重要,很多孩子往往只重视语、数、英这3大主科的学习效果。历史的作用,远超乎家长的想象。有时候,它比一些具体的知识,更能够让孩子走向成功。美国学生的必读书单中,历史图书位列第一美国的一家知名杂志做过一项调查:有将近68%的成功人士都有阅读历史书籍的好习惯;而这群人当中,有95以上的人都会被冠以“高智商”、“高情商”、“有领袖气质”这样的称号。而在美国,他们的孩子从小就开始“阅读”历史。有百年历史的顶级中小学,例如HilipsAcademyAndover(安多佛菲利普斯中学)、PhilipsExeterAcademy(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HilipsAcademyAndover(安多佛菲利普斯中学)、TheHotchkissSchool(霍奇基斯学校)、TheHillSchool(希尔中学)和DeerfieldAcademy(迪尔菲尔德学院)等,他们给学生准备的必读书单中,历史书籍占了将近50本,位列第一!在我们中国,“四书五经”的存在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几乎所有的文人都绕不开;在欧洲,一些贵族家庭仍把作为培养绅士的一种方式。这给了我们很大的“惊醒”和启示:历史中的知识,远非我们所看见的那么简单。孩子为什么要读历史?1.大格局观我们有句古话: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说的便是一种大格局观,孩子能够从历史知识中总结规律,增长见识,培养共情能力。美国一个小女孩凯瑟琳,她5岁的时候,看到了PBS电视台的纪录片,所以发起了募捐蚊帐的公益活动来救助非洲儿童。她7岁的时候,一共募集超过6万美元,救助了将近2万个小生命;加拿大小男孩希里杰克6岁的时候,发起“水罐”的公益组织,为非洲8个国家建造了30口井。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接受历史的教育,小小年纪就拥有了大格局观,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并且愿意为此而付出行动。我们的孩子同样不差,只是忽略了历史这部分的教化作用。2.读史使人明智孩子从小学历史,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增长见闻,吸取教训,学习经验。从小读历史的孩子,有写不完的素材和典故,成语应用不在话下,学语文也如鱼得水;同时,吸取古人的学习经验,能够培养孩子的批判精神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说,各学科是学习具体知识,那么历史就相当于“集大成者”。3.培养家国情怀《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和《写给儿童的世界历史》的作者陈卫平说:我从三岁的时候就瞧不起那些蝇营狗苟的小人,读历史的孩子才会有家国情怀。读历史往往能够唤起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孩子的爱国心油然而生。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儿女,爱国应当是一种本能。然而,历史总是显得很“沉重”,包括很多史书在编排上会让孩子失去阅读兴趣,或者是觉得晦涩看不懂。仔细一想确实也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孩子确实看不下去,所以家长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有趣、带有图片的历史书。这套彩绘版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就很不错它对孩子了解我们中国的历史,为以后奠定基础就很有帮助。这套书的特色:①范围广:包含了从夏商周开始,一直到清末的历史发展轨迹,时间跨度较为完整。②图文并茂、插画精美:从孩子的视角解读历史,让孩子能够有看下去的动力,吸引孩子的阅读兴趣。③便于记忆: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历史,孩子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同时能够汲取到更多的经验和教训,便于记忆,积累文学常识。比如说巨鹿之战、伍子胥过昭关等等。④看点清晰:这套书一共有8册,每一册都有不同的朝代,书中还设置了朝代导读、穿越小报、资料室以及脑力大冲关,让孩子进行系统地学习和复盘,加深互动便于积记忆。这套史书是很多中小学班主任都推荐的历史书,教育专家和百所名校鼎力推荐,符合孩子的阅读和认知特点。平均下来一本也不贵,一本也就是一顿早饭钱,但却能够让孩子养成大局观,培养孩子的领袖气质和家国情怀,有远见的家长已经入手了!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
美国现在正在衰弱,正在拼命捍卫自己的霸主地位,打压老二、老三,坚决不做老二,这是为什么?他就不能“委屈下”,让一让位子?就像英国那样,和平过渡、交出世界老大的位置?按照我们的传统观念来看,在地球这个大家庭里,各个兄弟不都是可以和谐共处吗?而且按照我们的传统来说,老大更应该让着下弱一些的弟弟、妹妹啊?但实际上,美国绝对不会退让,更不可能让老二、老三过得舒服。这是因为,在美国立国之初,来到北美洲殖民地的人们,就给这片土地带来了“山巅之城”的思想。什么是山巅之城呢?《马太福音》第五章第14节记载: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这句话,在清教徒们看来,就说明了这片土地的伟大之处:上帝与我们这些虔诚的教徒们签订了契约,挑选我们这些清教徒建立的北美十三州,作为世界领袖,领导全球。这是美国必须要做老大的思想根源。这里还必须强调一点:北美洲殖民地的建立者,基本上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他们在欧洲受到宗教改革的迫害,为了避难才逃到北美洲,渴望在这里建设一个真正的基督教福地——山巅之城应运而生。所以说,在美国精英们看来,美国是山巅之城,上帝钦选的世界领袖,只能做千年老大!任何敢向老大地位挑战的人,就是在挑战上帝!为什么要读美国史?这就是第一个原因,知道他的历史、文化、思想、传统,才能明白他的真正动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公认的最强国,不可否认,他有许多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并为我所用。任何一个国家的强盛,都需要不断地去学习,掌握最好的东西。正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这个内涵。为什么要读美国史?这就是第二个原因,向别人学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每次看国际世界,总能瞅到美国搞这个、搞那个,制裁这个、制裁那个。对此,我们常说,这是美国在搞霸权主义,长臂管辖。这话没错,如果我们从美国本身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就会发现:许多美国政客、精英们就不会觉得自己在搞霸权主义、长臂管辖,而是在履行美国作为世界警察、老大的义务,维护美国秩序;只要有纠纷的地方,美国就非管不可——这是美国的全球治理思想。为什么要读美国史?这就是第三个原因,要想看懂国际大局,美国非了解不可。不然许多国际问题你根本摸不透底层逻辑,总会感觉感觉美国好像在瞎掺和。而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而要看懂美国,《美国简史》就一定要读一读。我是夸父君,求关注!点赞、评论、转发!现在正在更新美国史!已经更新完了部分苏联史、普京的早年经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往前翻翻!
前几天,一读EDU关注了我国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在大洋彼岸,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趁着周末,让我们读一篇书评感受下美国的困境与出路。 我们总是关注美国博士生教育的光鲜一面,而忽略了藏在影子中的问题。(来源:pixabay网) 多年来,国内文献较少直面美国高等教育的问题,存在不少认识误区和似是而非的观点。即使美国不少文献涉及其博士生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但依然有国内文献认为,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是世界博士生教育改革的“金本位”。《研究生院之道》的翻译出版,为我们了解和借鉴美国研究生教育,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窗口。“The graate school mess: what caused it and how can fix it”一书于2015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莱纳德·卡苏托是美国福德汉姆大学教授、《高等教育纪事报》“研究生”专栏的撰稿人。他本科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在哈佛大学获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美国文学和文化的教学科研工作,对美国研究生教育有亲身体会和理论思考。此书出版后引用和评论不少。书商在推介该书时强调:美国研究生教育处于混乱(disarray)已不是秘密。 《研究生院之道》英文原著的封面图(来源:哈佛大学出版社官网) 主要问题作者在书中毫不掩饰对于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不满,在前言中的首句就发问:“我们的研究生制度已经‘病入膏肓’了吗?”作者回顾总结了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并着重以人文学科为例,深入剖析了美国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双轨模式在19世纪末,美国高校注册学生仅23.8万人,1947增加到233.8万人。学生数量的快速增加使得高校教师供不应求,博士生培养重心转向准备和提供师资,为此,有批评意见认为研究生院成了“伪装的师范学院”。面对上述问题,不少大学尝试分设学术博士与专业博士,构成了博士生教育的“双轨模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于应用型高级人才需求的矛盾。但是,文科等专业博士解决美国高校师资紧缺的角色正在受到冲击,伴随美国高等教育规模增速趋缓,对高校教师的需求也随之减弱,加之学术博士也对本科教学岗位趋之若鹜,导致一些大学取消了文科博士培养项目,文科博士学位的授予规模也有所缩小。尽管学术博士与专业博士之间的界限纠缠不清,专业博士的声誉也不高,但在美国大学,专业博士培养模式仍持续实施。(来源:一读EDU编辑部制作)课程教学有文献认为,我国研究生对于课程体系合理性及前沿性的满意度较低,与美国相比,我国博士生的课程教学更加松散、随意、不严格。而作者却认为,美国博士生的课程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包括管理者)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去了解研究生的学习,并提供指导,甚至根本就不愿去了解研究生想学什么、应该学什么。另外,尽管国内文献对研讨课(seminar)赞赏有加,但作者认为,一些不负责任的教师使得这种教学方式问题频出。有的研讨课从一个话题蹦到另一个话题,“就像一场多人沙滩球游戏,球从一人传到另一人”而有的教师非但不加以组织引导,甚至根本就没有遵循教学大纲。综合考试在美国,研究生的“综合考试”(comprehensive exams)是基于教学内容而设计的考试,它所注重的考察范围是一个学科领域内的全部知识。同时,与综合考试相似的“通识考试”(general exams)、“资格考试”(qualifying exams)也在使用。作者认为,上述考试都太过专注于“折磨”研究生而缺乏目的性。这种“覆盖其专业领域中所学全部知识的口头审查”,将“考查重点放在费时的死知识上”,对于博士生撰写学位论文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就像通过跳高来“测试他们是否具备参加马拉松比赛的资质”。论文写作作者指出,“全世界的博士生几乎都有学位论文的要求”,也有大量书籍指导如何书写论文,但导师不仅很少讲授如何撰写学位论文,反而误导博士生“坚信他们的学位论文是应该被出版的”。不少博士生花费大量时间“过分修饰”论文的语言文字,这已成为他们延长学业的又一重要原因。完成学业时间作者批评,美国博士生“获取学位的时间过长,在人文领域严重到了滑稽而令人蒙羞的程度”。20世纪60年代之前,在美国完成博士学位很少超过四五年,但现在获得人文博士学位大约需要9年。同时,由于学术就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学教师聘用委员会一般会优先选择那些学习时间较长、学术成就更多及工作经验更丰富的申请者,迫使产出能力较强的研究生“延长学习时间”,以顺应这种标准,也使得“有保障的经济资助”反而会增加学位获取时间。调查显示,我国42所研究生院2007年以前入学并于2010年7月毕业的博士生获得学位的平均时间为4.5年,而美国博士生完成学业往往需要8到10年。(来源:一读EDU编辑部制作)辍学率在美国,有高达50%的博士生最终放弃学业。一些博士生处于获得学位希望不大、但又不甘终止学业的两难境地,不仅浪费紧缺的教育资源,也浪费这些学生的青春年华。美国的学术文化不支持研究生辍学,博士生自身也会认为辍学是人生经历的失败,尽管有的博士生入学后很快就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读研、特别是写论文,他们也会不得不努力拼搏至最后一刻。学术就业市场作者批评美国大学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很少顾及培养对象的职业需求,未能使他们准备好面对多种多样的职业生涯。在美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教职岗位需求量很大。此后,“大多数人文学科博士并不能进入研究型大学的终身教职岗位”,不得不重新开始新的职业生涯,或在高校从事低收入的辅助工作。不少博士学位获得者并未做好在高校学术岗位以外就职的心理和技能准备。加之学术就业市场的门槛不断提高。竞聘者为了一个助教职位都要发表很多文章,甚至……比他们面试者的发文量还要多。攻读博士学位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来源:学岛网) 措施建议加强道德规范美国研究生院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研究生以及大众的信任,要“重新赢回信任”,就必须证明研究生院“值得被信任”。因此,“高等教育需要一个新的共同的道德规范”,特别是应更加专注对学生的关怀,把人文社科的博士生教育与其个人发展目标相结合。研究生和教授必须共同努力,实际上,这也就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关键所在。为了使公众了解和理解学术工作及其价值,作者主张,应教给研究生“沟通”的技巧,并加强与各级教育的联系,促使博士生“学会如何接触不同知识层次的受众”,引导他们开眼看世界,帮助其与专业圈子之外的社会建立联系。调整培养目标国内已有文献介绍美国博士生教育目标从“学科看护者”到“可雇佣的人”的转变,培养学者不再是博士生教育的唯一目标。作者也认为:大学、研究生院与导师都必须对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负责,必须明确告知能为他们提供何种教育,以及他们毕业后会有哪些出路,特别是这些出路绝不仅仅局限于学术圈。要拓展对于研究生成功的定义,不能将成功仅仅局限于很多博士毕业后实际上难以进入的学术工作。21世纪的研究生教育应当包括实用的技能训练,为毕业生在高等教育系统外部的就业做准备。为此,应定期审查进度,并提供更好的财政支持和更加友善的就读环境。同时,要奖励那些能力出众、努力缩短就读时间的研究生,建立长效的奖励机制。作者认为,大学、研究生院与导师都必须对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负责,必须明确告知能为他们提供何种教育,以及他们毕业后会有哪些出路,特别是这些出路绝不仅仅局限于学术圈。(来源:学岛网)改革课程教学研究生教育回归公共服务的使命,必须改革研究生院的教学,更新研究生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要从现行的“教师中心型课程”向“学生中心型设置”的课程转变,着力改进课程设置和标准,为学生进入更广阔的就业市场做好准备。★ 课程内容:关于课程内容,作者主张,要为研究生设置“一个核心课程群”,并“兼容不同就业需求的学生”,从“无视学生需求的内容主导式教学”转向更加“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提高诸多在圈外岗位就业的力”。★ 综合考试:关于综合考试的范围和重点,作者建议,应该与研究方法及实践相互关联起来,将长期以来把综合考试作为对学生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试(顶石法),变为将其看作论文阶段开始的标志(基石法),象征着学生可以从通用基本知识的学习阶段进入具体专业领域的研究工作。明确论文要求既然研究生的职业生涯具有多样性,就应“对博士论文格式的要求更加灵活”,明确撰写学位论文的目的是为了使其获得指导委员会的批准认同,以获得博士学位,而不是为了出书。尽管“要么出版、要么离开”(write a book or else)是年轻学者接到的命令而不是建议,但并非所有的博士论文都适合出版。为此,作者建议,在博士学位论文真正达到专著的水平后,再去出版。拓宽就业选择关于“学术就业市场”的范围,作者认为,应包含学术工作、学术圈内的非教职工作与非学术工作,并建议统计并公布历届博士的就业情况,以使研究生、导师乃至社会都明了学术就业形势。★ 就业教育:同时,应从研究生一入学就加强就业教育,如召开职业发展研讨会、强化就业服务合作关系等,使研究生在入学时就清楚他们的前景,尽职尽责地辅导并帮助他们做出选择,为他们提供咨询和实习机会。 强化导师责任美国高校对于研究生导师的称谓并不一致,作者主张用“adviser”,并将其界定为“大学里那些辅导毕业生论文并在上面署名的教授”。导师可以改变研究生的一生,为此作者提出,导师应该有两个目标:第一,帮助学生完成学位论文,或者劝退;第二,为学生在其自主选定的学术或非学术就业领域做准备。特别是导师应该“理解和支持学生辍学”。作者强调,导师应根据研究生的日趋多样性,来为他们提供“量身定做”的个性化建议,并训练其朝着确定的目标努力,并主张导师“每月见一次学生,检查他们的笔记和草稿,或者规定最后期限,或者让学生集体开会汇报进度,导师还可以指定参考书目或建议一个研究主题,等等”,特别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应竭尽全力帮助他们,“与学习上有困难的研究生坐下来好好谈谈。”相形之下,国内文献对于导师的期望和要求更高,主张导师要对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品德及生活等各方面个别指导并全面负责,并强调这是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核心因素。调查显示,对师生关系满意或很满意的研究生和导师分别达到了79.6%和91.9%,对师生关系不满意的研究生和导师分别只占3.2%和0.4%。(来源:一读EDU编辑部制作)小结本书写得通俗易懂,翻译得也准确流畅,适合高校研究生、教师、研究人员,乃至关心关注高等教育的人士阅读。当然,本书也有一些可以完善之处。例如,叙事较多,但说理不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更多的高层次拔尖人才。我国博士生教育的规模还需扩大、结构更要优化,统筹协调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实现内涵式发展,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教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学理论和学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