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美国热门商业分析(BA)硕士项目解析 | 指南者留学聚偻之中

美国热门商业分析(BA)硕士项目解析 | 指南者留学

商业分析是这几年才兴起的一个热门的学科。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存储设备的价格越来越低廉、智能传感器设备的井喷,数据科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如何挖掘海量数据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建立相应的模型和算法,再通过输出结果验证已经成为许多学科做出正确决策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商业分析就是在这个情况下产生的。我们先来看下商业分析的定义:商业分析是在商业知识的基础上,以统计和编程为手段,从数据分析的角度出发,以决策优化来创造价值的新兴专业。商业分析的本质是数据科学在商业领域的应用。美国各校开设的商业分析项目,绝大多数都是以就业为导向,课程也以实用唯多,基本就是以小而实用的编程+数据库知识+统计分析+管理知识为主。虽然是商学院专业,但都还是比较数理的课程。文科生和理工科学生都是商业分析倾向的招生对象。下面我们将具体介绍几所美国热门的商业分析硕士项目。南加州大学南加州大学的商业分析开设在南加州大学商学院下。该项目在近几年Financial Engineer评选的美国商业分析项目排名中排名第一,虽然通过这个项目可以学到R,Python,SAS,JMP以及Machine Learning的知识,但是课程着重还是偏向于如何用数据来做决策,是一个更加偏重商业的商业分析项目。南加州大学商业分析学制是1年半到2年,一共完成33个学分的学业。考虑到学业的压力以及有更多时间找工作,有大约一半的学生选择2年完成学业,这样的话在第一年暑期实习的时间可以更长,可以延伸到秋季。拿到实习公司全职return offer的几率也会更大。南加州大学商业分析的整个课程偏项目制,项目往往都和公司/机构联系紧密。项目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偏学习类的小组项目,自己搜集数据并且确定研究方向,第二种是和公司/机构合作,这种项目往往是一门课的课程作业,是强制性的。比如教授R语言的课程作业就是和洛杉矶市政府的数据分析部门合作。课程作业完成优秀的同学也是有机会最后去洛杉矶市政府数据分析部门实习。第三种是学校不定期放出的公司/机构项目,这种项目不是强制性的,不过由于是实践性的项目,参与项目对找实习和找工作都大有帮助。由于商业分析申请人数的不断增多,南加州大学商业分析项目每年的招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多,从15年招收40多人,到16年的70多人,到17年的90多人。不过虽然招生的人数增多,不过录取要求却是在不断的增大,根据17年的数据,录取学生的平均GPA为3.6,平均GRE为320(Q165 V155),平均GMAT 729,语言成绩硬性要求托福100(小分不低于20),接受雅思,要求雅思6.5(小分不低于6)。17fall的录取率为14.2%。每年的录取学生中,大约有一半是中国人。得益于该项目良好的项目名声以及在洛杉矶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该项目的毕业生就业一直不错,就业率一直是100%。学生去的就业公司有高盛,亚马逊,IMB,思科,Linkedin等。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的商业分析项目是一个新项目,2016年开设。该项目为期一年,包括了6门必须课程,3-4门选修课程,1门编程工具的研讨会以及一个实践项目。其中实践项目主要是和GE、starhub、麦肯锡、沃尔玛等公司联合完成,利用这些公司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帮这些公司做出商业决策。该项目虽然开设不久,不过由于MIT的光环以及市场推广,该项目的录取要求很高。该项目一年招收45人左右的学生,其中有60%左右是国际学生,录取的学生中,本科专业是理工科学生的较多。录取学生的平均GPA是3.9,可以说是所有商业分析项目中对GPA要求最高的一个。乔治华盛顿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商业分析项目是一个老牌的商业分析项目,课程方面更加倾向于如何从商业的视角来分析数据,而不是偏各种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技术。该项目为期16个月,一共要修33个学分,包括3个学期的课程及1个暑期实习。课程中包括了一个capstone project,即企业提供内部的数据以及需求,学生根据这些需求和数据完成独立的项目分析。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商业分析项目的课程非常实用,德勤和IBM都是这个项目的课程顾问,这个项目也因此可以根据企业界的需求,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课程计划,使其毕业生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申请要求方面,托福要求100,接受雅思7(小分不低于6),一年招收大概40人左右的学生,其中大约有50%是国际学生。虽然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综合排名不是特别突出,不过由于该校位于华盛顿的市中心,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这个项目的学生找实习和全职工作都非常方便,毕业的学生中去PWC,联邦,德勤,以及政府部门的都不占少数。伦斯勒理工学院伦斯勒理工学院的商业分析项目开设在Lally商学院下,在金融工程时报的商业分析排名中,该项目排名第三。考虑到该项目开设在传统的工科强校伦斯勒理工学院,以及该项目和IBM的长期合作关系,该项目的课程设计偏数据统计以及数据分析,适合有比较强计算机以及统计背景的学生申请。伦斯勒理工学院的商业分析项目与其说是和IBM有长期合作,不如说是和IBM联合开设。IBM提供该项目上课的部分教材,并且许多案例分析也是IBM公司内部的真实案例,除此以外,IBM的部分高管也是该项目的客座老师。有着IBM这样公司的全方面的参与,该项目整个课程设置都非常实用。该项目每年招收的人数不多,一年大约有40-50人,其中有70%左右的国际生,录取的同学的平均GPA是3.4,GMAT 690,GRE V156 Q166。项目时长是1年30个学分,不过有些学生为了在求职前有个暑期实习,也会把课程延长到1年半。毕业的学生中,去IBM,思科,埃森哲咨询的公司比较多。西北大学西北大学的分析学是开设在工程学院下,这个项目虽然官方表示这个项目会同时侧重技术和商业知识的学习,不过从课程设置来看,对统计学以及微积分的知识要求都比较高,整个项目更偏重于技术领域。西北大学的分析学硕士项目一共为期15个月,其中包括4学期的课程学习和一个暑期实习,每学期有4门课,项目设置非常紧凑。除了工学院的课程外,西北大学的分析学项目还联合了管理学院以及新闻学院的教授联合授课,比如数据挖掘这门课就由全美排名第一的整合营销传播项目的教授来教授。在第一学期到第三学期期间,除了正常的授课外,西北大学同时提供了一个为期8个月实践项目,该项目与一些来自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健康管理的公司合作,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直接为企业进行数据分析咨询的项目实践。每个学生在毕业就职的时候,简历上会有企业项目实践和企业实习2个项目经历,这也是该项目得到用人单位广泛认可的重要原因。官方统计的就业数据中,最近3年的毕业生在毕业后3个月内100%找到了工作。而且平均起薪每年都在上涨,其中2017年的起薪中位值为102,500美元。就业的公司包括了亚马逊,麦肯锡,美联航等知名公司。西北大学的分析学无论在项目的含金量以及申请难度上,都属于数据科学与商业分析项目的第一档次。西北大学的分析学每年招收40人左右的学生,但是绝大多数以美国人为主,给外国人的名额不多,每年中国学生只有个位数的学生可以拿到该项目的录取。史蒂芬理工学院史蒂芬理工学院的商业情报与分析项目是一个为期15个月,36学分的硕士研究生项目。这个项目的课程设置比较全面,既强调了如何通过数据进行商业决策,又强调了如何对数据进行处理。该项目有两个比较大的优势:首先就是地理位置,史蒂芬理工学院虽然不在纽约,不过它与曼哈顿隔河相望,去华尔街只要几分钟的时间。这样便捷的地理位置除了学生方便找实习,华尔街公司的高管也很方便来学校组织活动,史蒂芬理工学院学院也会经常有华尔街的高管过来举行讲座,或者举办networking, 和华尔街如此多的联系,也大大增加了这个项目毕业生的就业率。除了地理位置的优势外,该项目还有一个非常巨大的优势:该项目有非常多来自金融服务、互联网,软件服务、生命科学、传媒、电讯等领域知名公司的高管,来担任这个项目的课程顾问。比如说来自AIG的首席数据科学家Siddhartha Dalal、美国运通的数字建模和机器学习部的副总裁 Alexander Statnikov、Facebook的数据科学家 Winter Mason、Google 公司财报与分析部负责人Venkat Mukkamala等等。这些高管可以帮助该项目设计课程使其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除此以外,该项目的学生也可以借此机会,多了很多认识企业界高管的机会,这些对于找工作都是非常有帮助的。福德汉姆大学福德汉姆大学的综合排名在全美第60名,商业分析在金融工程时报的排名中也只是名列第20。这两个排名都不是非常突出。不过绝佳的地理位置,使得它依然很有吸引力。福特汉姆大学商业分析的研究生项目是一个为期1年30个学分的项目。项目倾向于学生在入读的时候有建模、统计以及预测知识。该项目的必修课程包括了数据库管理,互联网分析,商业数据挖掘,管理者商业分析,文本分析,大数据分析,风险管理与分析等7门课程。该项目就业非常好,就业的公司也是以在纽约的为主,其中包括了JP摩根,麦肯锡咨询等知名公司。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商业分析是一个为期10个月的硕士研究生项目。该项目无论是在业内认可度还是在申请难度上都是属于商业分析第一梯队,在QS 商业分析项目排名中位列世界第2。该项目录取的平均GPA在3.61,平均GMAT 719。虽然该项目每年招收50-60名学生,不过只有40%左右的名额是给国际学生,申请竞争非常激烈。虽然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项目没有安排实习,不过得益于该项目非常好的企业认可度,该项目毕业生的就业数据非常亮眼。该项目的毕业生中,有32%从事的是咨询行业,30%从事的是数据分析。就职的公司也是以大企业为主,比如Facebook、普华永道、埃森哲、保洁等等。罗切斯特大学罗切斯特大学的商业分析项目一共有两种授课模式:不带实习的10个月以及带实习的17个月的授课模式。该项目强调大数据、社会化媒体分析以及高级商业建模三个领域。该项目的申请难度相对不高,录取的学生中,平均托福成绩107,录取的大多数学生GPA在3.0-3.7,GMAT在630-730之间。罗切斯特大学的商业分析一年大概招收60-70名左右的学生,其中大约有一半是中国学生。在西蒙商学院的所有专业中,商业分析的毕业生的起薪是最高的,达到了6万4千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金融和会计这两个专业。罗切斯特大学商业分析的毕业生中,有81%的学生在毕业3个月内找到了工作,工作的单位不乏普华永道,博世,欧莱雅等名企。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虽然综排不高,不过它的商业分析项目在TFE排名中高居第五,该项目为期9个月,一共10门课程,课程中既包括了数据挖掘、数据建模等数理课程,也包括了市场分析,商业决策等商科课程。该项目每年录取的人数较多,在150-200人之间,可以说是商业分析录取的第一大专业。录取的人数中,有大约60%是国际学生。该项目的录取要求相对不高,平均GMAT成绩是657,GPA 3.46,托福成绩 100。

美英港新教育:华威大学电子商务管理研究生offer一枚

美英港新教育-学员背景学生姓名:Guo同学本科学校:郑州大学本科专业:会计学硬性背景:GPA79.52 雅思5.5软性背景:1. 北京市光大银行丰台支行和用友集团河南分公司实习2. 论文和调查报告经历,如《FSSC如何改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3. 校内演讲比赛及获得公费澳洲游学经历申请timeline10月08日提交申请时间12月05日offer发放时间录取学校和专业华威大学 电子商务管理硕士录取offer展示专业介绍培养目标电子商务毕业生有越来越多的职业可供选择。校友通常担任IT和电子商务咨询角色(包括自营职业者和大型咨询团队),进入电子商务公司或正在开发的在线业务项目的企业。许多毕业生还选择进入媒体公司或担任数字营销角色。我们的毕业生先后在普华永道、惠普、维维在线全球、毕马威、中国移动、德勤、IBM、Mars、金斯敦大学、Instat-ChinaIT咨询公司、FDM集团、德意志银行、时代互联网有限公司、印度时报、德意志银行、ASP包装有限公司、宝洁、SAP中国、美国视觉系统公司、SABIC、Novigo、KaizenHouse、三星等机构工作。我们毕业生的工作职责包括:业务信息经理、数字营销顾问、IT顾问、战略管理助理、咨询分析师、研究生实习生、全球应用专家、解决项目分析师、IT分析师、网络培训师、研究生分析师、产品营销经理、研究分析师、协理顾问、项目经理、信息安全、业务分析师、助理经理、顾问、现场应用工程师、高级客户服务代表、顾问。主要课程申请要求学制:full-time 1年学费:英国和欧盟学生13440英镑/年,海外学生24640英镑/年语言:雅思6.5(各项不低于6.0);托福92(听力21分,阅读22分,写作21分,口语23分)

杨仆

聚焦美国:2020年美国电商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美国电商零售额在2019年约占零售总额的11%,高于其在2018年的9.9%;2019年美国电商销售额增长了14.9%,高于2018年同期13.6%的增长。线下零售是美国最大的销售市场,而电商市场是美国零售商的主要增长动力,2019年美国电商市场规模达6020亿美元,约占零售总额的11%所以,美国电商头部公司在进军线下零售的同时,对电商的增长持乐观态度,特别是在疫情全面在美国爆发的情况下,更加加速了美国电商在零售行业的增长。全球知名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在其2020年零售业未来研究报告中,指出了美国市场零售行业的10大趋势:DTC品牌将成为主流 “无摩擦”商业将加速传统的零售交易 无品牌基础的品牌数量将开始激增 社交商务将快速发展 可支持购物的视频和语音技术将不断发展 对更快交付市场的争夺将加速电商的发展 电子商务和实体店的“零售即服务”的兴起 订阅业务和建立客户忠诚度的服务将会增长 二手商品电商市场将会兴起 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线上分期付款计划将越来越受欢迎在美国电商销售市场,任何一个纯电商的单点作战,都是不明智、不高效的。要做好流量运营,需要连接线上线下,做流量的闭环运营。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是美国本地的电商平台,引入线下商户的入驻。Passfeed正是这样一家立足纽约本土的电商平台,除了服饰、电子、家居等线上商品外,还有星巴克、梅西百货、各大加油站等美国知名线下品牌,使用户能购买到诸多线下店铺的套餐、优惠券、礼品卡,还可以实现扫码支付。相当于,把线下商户的商品和服务也搬到了APP上,然后通过APP完成交易、最后现场提货或者享受服务内容。另外,为了提高用户的复购率和对平台的使用黏性,Passfeed重点引入沐浴露、纸巾等生活刚需商品。可以满足用户一站式消费需求,也为商户带来精准的潜在客户。对于Passfeed平台而言,获客来源更广、GMV更高、流量复购和黏性,更有价值。实现了消费者的全场景应用。除此之外,为了保护商户权益,避免恶性竞争,更为了帮助用户进行私域流量的运营,Passfeed支持商户申请Passfeed品牌注册。帮助商户对盗用其品牌商品的行为进行监督,(如:识别并移除不良商品信息)。在品牌注册中提供越多关于商户品牌及其知识产权的信息,就能越高效地保护商户权益,例如: 商品信息并不属于商户的品牌,其商品名称却错误地使用了商户的商标用语。 图像包含了商户的品牌徽标,但对应的商品却未包含商户的品牌名称。 商户已经在Passfeed上发布了完整的商品目录,却仍有使用其品牌名称来创建商品信息的情况。另外,在社交电商的发展方面,Passfeed是2013年成立的美国社交平台,在专注于社交期间积累了2000万注册用户,这类用户热衷于社交软件分享与新兴事物的尝试,为Passfeed电商平台的社交裂变打下了坚实的用户基础。Passfeed的用户在注册后可以在任何环节触发社交裂变,可以分享好的商品给好友,也可以邀请好友帮忙砍价,并获得积分,Passfeed的积分是全场景通用的。最重要的是,Passfeed与美国银行合作推出的消费贷产品Paylater解决了美国疫情对消费者消费能力的影响的问题,Paylater接入了美国信用FICO体系,在用户点击使用的1秒钟之内即可拉取用户的FICO信用分,根据信用分数给用户发放最高达$500的消费贷款;并且,用户还可以使用信用卡额度进行还款,相当于使用前置于信用卡额度的超长账期。Paylater除了给Passfeed平台上的用户发钱,鼓励用户消费之外,还支持其他所有商户、独立站等经营单位,推广和使用Paylater。相当于给商户独立站上的用户发钱在其站内进行消费,同时会给予消费者更多的权益和返利,促进店内的购买转化率、以及店主的消费分佣。能成功在电商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往往靠的不只是商业的直觉和天分,更重要的是对于电商平台的基本了解。因此在展开你的电商事业前,可以先了解电商平台,再从以下三个面向来厘清,分别是:界定商业类型、选择商业模式以及商品种类,再近一步思考要如何拓展电商事业。了解更多Passfeed平台金融服务可点击此处咨询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网立场!上雨果网搜索“跨境资料库”,领取欧美/东南亚各国市场商机、各大平台热销品报告、跨境电商营销白皮书!

七纬

到2022年,美国电子商务可能成为一个万亿美元的市场

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美国的在线购物量增长了20%根据Adobe的最新报告,由于新冠疫情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方式,明年美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可能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为了发布2020年数字经济指数,该公司分析了来自Adobe Analytics的数据,该数据涵盖了超过1tn的美国零售网站访问量以及18个产品类别中的超过1亿个SKU,以显示从去年3月到2021年2月美国在线购物的增长情况。去年,美国消费者在网上总共花费了8440亿美元,在疫情肆虐期间,在线购物增长了1830亿美元。这笔额外的1830亿美元几乎接近上一个假日购物季的规模:去年去年11月至12月,美国购物者在网上购物了1882亿美元。同时,根据Adobe的说法,大流行期间的额外支出导致“在线支出出现了罕见的变化,相当于增长了20%”。电子商务将继续发展按照目前的增长率,Adobe预计2021年将带来8500亿至9300亿美元的收入。不过,该公司预计2022年将是美国电子商务的第一个万亿美元年。到目前为止,在2021年的头两个月,美国消费者在网上消费了1210亿美元,同比增长34%。今年消费者在线消费增加的一个原因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向他们提供了“先买后付”的选择。例如,去年9月,贝宝(PayPal)为美国客户推出了一种新的短期分期付款服务,称为Pay in 4,使他们可以在六周内分四次分期付款,支付30至600美元之间的商品。 美国网络消费增加的一个不利因素可能是,阵亡将士纪念日、劳动节、总统节等品牌购物日失去了重要性。根据Adobe的数据,到2020年阵亡将士纪念日的交易量较该周其他几天减少了20%,导致收入减少了3200万美元,而感恩节和2020年网络星期一之间的5天在节日期间的收入份额减少了9%,相当于6亿美元。疫情期间出现的另一个新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在线购买店内提货(BOPIS)或路边购物。在Adobe对1000多个美国消费者的调查中,有30%的人表示,他们比标准交付方式更喜欢路边/店内提货。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美国电子商务市场是否会继续增长,但即使疫苗现在被广泛分发,消费者也已经习惯于在网上购物或路边购物。

和气

深度解读:中国电商何以用10年逆袭美国?

导语:2003年中国才有淘宝,2004年京东进军电商。到2013年中国电商销售额首次超越美国。为何美国作为最早的电商发源地,最早进入中国市场,却在短短10年就被中国超越?海豚智库通过对比中美电商数据,给你还原真实版的中美电商境况。文| 李伟龙、李成东来源| 东哥解读电商(ID:dgjdds)2018年,根据中、美商务部的官方披露数据,中国电商实物零售规模达到6.9万亿,是美国(3.6万亿)的近1倍,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要知道中国的电商销售额在2013 年才首次超过美国。但中美电商从那时起差距迅速扩大,独占全球电商市场的54.7%。要知道美国是最早催生电商的国家,亚马逊成立于1995年,同年eBay诞生。而亚马逊进入中国的时间可追溯到2004年,彼时淘宝网(2003年建立)才成立一年,京东商城则在2004年刚上线,而亚马逊已经是市值超过160亿美元的互联网巨头。如今苦心经营15年的亚马逊中国已宣布退出中国电商市场,只保留kindle和云计算业务。2002年,易趣与eBay结盟,更名为eBay易趣。2006年,eBay易趣宣布将部分股份卖给TOM,这被公众视为eBay退出中国。时局变化,为何美国最早催生电商公司,最早进入中国做电商,却在2013年被中国反超?实际上这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中国制造业发达。在2010年超越美国之后,中国成长为全球头号制造业大国。2018年中国工业继续捍卫了“全球第一”的称号,中国工业增加值突破30万亿(约4.5万亿美元)。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壮大,收入增加,商品价格大幅下降,覆盖消费者数量范围,消费者需求也随之增长。供给端与需求端实现了打通,给中国电商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中国电商会一跃成为全球第一。第二个原因是中国快递费用比美国低。美国物流快递由三家巨头垄断,USPS占了39%份额,UPS占31%,FedEx占20%。行业价格战压力较小,在美国人工成本不断攀升的情况下,三家快递公司都形成了每年默契涨价的行业趋势。由于美国的快递行业已非常成熟,消费者要享受额外的服务就得支付相应费用,例如不是商务件就要收取个人件投递费用,不规则物品,冷运产品都要收取额外费用。而反观中国,中国的快递格局较为分散,有中通,圆通,韵达,申通,百世,顺丰,竞争充分。快递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基本对任何电商件都一视同仁,可以说收入费用已经是非常低廉。另外,我们从东北证券的中美快递费用对比图可以看出,美国快递主要按照时效进行差别化定价,而即便选择最低的FedEx Ground陆运服务,收费也要15.19美元,相比中国快递费要高出太多。图片来源:物流指闻;数据来源:公司官网,东北证券以发送1件从上海到徐州(约600公里)的包裹(5公斤重)为例,国内收费最高的EMS次日到的特快件为8.62美元,而相同时效的美国航空件收费是其12倍,美国陆运件价格分别是中通的近4倍、顺丰的2倍多。而国内大把的3块全国包邮的快递服务,只要卖家单量足够大,而江浙沪,基本实现了次日达。这样就能发现,中国电商之所以能做9.9元包邮,正是因为中国的快递费用足够低足够快。而在美国,即使是9.9美金的电商订单都覆盖不了物流成本。中美快递业务量及增速情况;图片来源: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另外,我们也能从上表看出,从2012年到2016年连续5年的复合增长率超过50%,从2014年起,整个中国快递业务量超过了美国。佐证了我们的观点。虽然中国仍是最强的电商大国,但美国电商公司却一直是我们学习的对象。海豚智库将通过对比中国与美国电商的异同与优劣点,给中国电商带来更多的借鉴意义。中国独角兽更有机会海豚智库制作了2018年美国和中国前10名电商公司GMV对比图。通过对比数据发现,美国电商是亚马逊一家独大,2019年占市场份额37.7%,高于2018年的36.5%。电商公司第二名到第十名的GMV总和,仍不到亚马逊GMV的一半。中国电商的情况则是,阿里巴巴的GMV是第二名到第十名的GMV总和的2.2倍。所以中国电商市场的集中度要远高于美国市场!总体来看,虽然美国电商与中国电商一样,都是一家独大,但却有本质的区别。从GMV千亿级,万亿级电商公司数量来看。GMV达到千亿级以上的美国电商公司有4家,而中国则有5家。达到万亿级别的美国电商仅有1家,而中国则有2家。而且拼多多2018年已达到4700亿,预计在2019年到2020年有机会达上万亿。从增长速度来看。中国电商第2名京东18年同比增长31.7%,第3名拼多多18年同比增长234%。而美国电商第2名ebay增长仅有3.4%,第3名Walmart也只有39.3%。这说明,中国电商并没有形成电商巨头垄断格局,新晋的电商平台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而美国电商则是亚马逊占压倒性优势,持续成为笼罩在美国电商企业头顶的乌云。美国传统零售做电商更强在美国TOP10电商公司中,仅有Amazon,eBay,wayfair是纯电商公司起家,苹果和其余6公司实际是做线下起家,最后走全渠道的路线。导致美国品牌商做电商更强,而中国品牌商很难做好电商的原因是什么?海豚智库通过分析发现,美国消费者习惯通过谷歌搜索品牌名,进而购买商品,从流量入口的角度看,美国的电商流量入口在谷歌,而中国的流量入口在电商平台上,如淘宝,京东。实际上,这也跟阿里封杀百度有关。阿里为了防止消费者习惯像美国消费者一样通过搜索进入购买页面,进而购物。所以阿里抢先在消费者习惯未养成前,对百度进行封杀,培养消费者只通过淘宝域名进入购物平台。所以即便是当年在淘宝上做到非常强的淘品牌,像绿盒子,麦包包,芳草集等品牌出淘自立门户,结果根本没有流量,有的直接倒闭,有的风光不再。这是中国电商与美国电商的一大不同,中国电商流量由电商巨头牢牢把持,是流量池逻辑,要想有流量,就得按平台规则来。而导致美国线下零售做电商更强有三方原因:第一方面是由于美国消费者长久以来注重商品体验感的消费习惯;第二是由于美国线下零售商店布局十分密集,全渠道运营后对消费者更加方便快捷;第三是2000年后基本没有太多的电商新玩家,后来进场的电商玩家由于供应链能力弱,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或与零售巨头合作。以Jet新晋会员制电商平台来说,2015年建立,后被沃尔玛斥资33亿美金收购,今年6月被爆出沃尔玛电商重点转回官网,Jet被改革,彻底边缘化了。另外,沃尔玛先后收购了鞋类电商品牌ShoeBuy、户外用品电商品牌Moosejaw、女装电商品牌ModCloth、男装电商Bonobos等四家美国本土零售电商品牌,以及一家最后一公里物流平台Parcel。然而收购效果并不好。据外媒报道,Bonobos、ModCloth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有业内人士称,沃尔玛一直在讨论是否以低价卖掉这两个品牌。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电商竞争格局由拥有流量的互联网巨头把持,美国为典型线上与线下零售巨头竞争。中美电商的驱动力来源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8.4%,过去几年内这一比重持续上升。而美国的电商渗透率已经实现连续9年的两位数增长,但2018年14.4%的增速,是这9年来增长速度最慢的一年。美国电商的增长动力是否出了问题?中国电商增长是否还有足够的动力源?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美国商务部据eMarketer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5月,美国线上卖家数量为1.93亿,占互联网用户的80.5%,而2018年占互联网用户的79.6%。而美国互联网网民增速已经非常缓慢,线上买家数量增长也是如此,可见,美国电商市场已接近饱和点。美国电商为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未来的渠道增长将越来越依赖于提高每个买家的贡献率。来源:公开数据亚马逊的Prime会员制则是美国电商中提高买家贡献率的代表。然而Prime用户的增长从2017年的20.0%,已经下降到2018年的12.2%。预计今年的增长率将继续下降。另外,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虽然美国移动端2018是2038.4亿美元,占零售总额的4.8%,但它却占零售总增长贡献的37%。也就是说,移动电商将是美国电商未来非常重要的动力来源。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早已进入了移动电商时代。引用阿里巴巴官方发言人言论,导致这种差异的一个原因是:“中国几乎跳过了信用卡阶段,直接进入移动支付时代。”“中国有81.4%的智能手机用户直接使用移动支付,而美国只有27.4%。”作为早已进入移动电商时代的中国,最新的电商动力引擎又是什么?据极光大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移动网民数量整体规模在11.3亿上下浮动,移动网民增长红利见顶。显然,移动网民已经不是中国电商的增长引擎。一线城市移动网民占比从2018年Q3的9.4%下降到2019年Q1的9.2%;新一线城市移动网民占比从2018年Q3的19%下降到2019年Q1的18.4%;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已连续两季度下滑。而三线城市的移动网民2019年Q1(22.2%)占比,较2018年Q4(21.8%)增长显著。虽然电商买家渗透率在大城市中已达到饱和,但在农村地区和低线城市的消费者将继续推动中国电商的增长。另外,参照美国76.8%的互联网渗透率,可以预见,留给中国互联网的剩余增长仍有较大空间。换句话说,中国还有18.3%的渗透率空间。虽然电商年轻消费者的渗透率已经饱和,但随着文化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中老年人的时尚水平也在提高,35岁以上的消费者仍有增长空间。所以中国的空间要远远大于18.3%。什么品类驱动中美电商增长电商行业有个核心驱动因素,渗透率驱动GMV 增长,是决定电商整体潜在市场规模的重要指标。海豚智库从零售品类渗透率的角度,看中美电商的驱动情况。数据来源:eMarketer根据eMarketer数据,截止2019年5月,2019年美国占近一半的电子商务销售将来自其两大品类:计算机和消费电子产品(占比21.7%)以及服饰(占比20.6%)。据eMarketer数据显示,美国电商有两大品类正在崛起。排名第一的品类是食品和饮料(包括食品杂货),增长率23.1%。然而作为最受欢迎的电商品类渗透率却非常低,仅为1.9%。增长率排第二的品类是健康/美容/个护,其电商销售额占零售类总额的10.3%,增长率为18.6%。这两个品类都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虽然电商渗透率低,但这些类别市场价值巨大,他们将成为美国电商强有力的动力引擎。但由于单品毛利率低、库存损耗高、个性化程度高等特点,对库存管理、仓储、物流、配送等有较高要求,因此目前还是线下渠道为主的局面。据智研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线上销售的商品中,排名前三的品类是鞋服(占比48%)、3C(占比19%)、家电(占比13%)。数据来源:智研数据3C家电、服饰鞋帽、美妆个护是网购渗透率领跑的三大品类。就整个线上线下零售体系而言,食品饮料(含生鲜)占据了44%的份额,排名第一。鞋服、3C、家电、美妆个护仅占整体零售的 15%、9%、5%、2%。但根据极光大数据,截止2019年3月,中国生鲜电商App的行业渗透率仅有5.3%。在流量红利告竭的大背景下,电商如果能拿下生鲜市场15%,达到20%渗透率,这意味着生鲜电商就是中国电商未来的引擎,然而情况却不乐观。2019年Q1,Q3中国生鲜电商App行业渗透率皆是5.3%,生鲜电商行业渗透率已呈现见顶趋势。持续精耕细作和用户下沉也许是中国电商实现品类增长的办法。结语虽然我们看到中国电商在未来仍有诸多挑战,包括外部的经济不稳定因素,但中国电商本身具有足够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的零售电商生态与美国最大的不同,就是极其多样化。虽然在2014年阿里巴巴和京东已经是中国电商的领导者,但在2015年开始仍有不少电商独角兽跑出来,甚至站上千亿的门槛,预计在未来5年还会有更多的电商独角兽站上千亿的门槛。中国电商,未来可期。

梦影版

学者:为何外国难以复制中国电商发展之路

【观察者网 专栏文章】又到了一年双十一剁手的时间。经过多年的发酵,双十一已然成为全民狂欢的节日。前不久网上还流传了疑似学校专门针对双十一购物狂欢而停电停网的通知,这恰恰反映出双十一购物狂欢已经渗透入了我们的生活。中国电子商务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一方面固然有中国电子商务从业者的努力,但更重要的或许是政府在基础设施和义务教育方面发挥的基础性作用。中国的人口分布和高昂的地价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土壤中国人口位居世界第一,而且人口分布上非常不均衡,全国绝大多数人口分布在黑河腾冲线以东,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而且部分大城市还存在人口过度集中的情况。庞大的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人口的密集居住对于物流业来说意义重大。物流业有一个准则,就是人口密度决定了配送成本,人口密度越高,则日包裹配送量越大,物流成本就越低,物流业就越发达。中国大城市高密度的人口分布使物流业的成本大幅降低,民众在网购中可享受包邮的优惠服务。在人口高度集中度同时,还会带来城市中心区域地价暴涨的现实。加上中国人对住房的宗教式虔诚,和各路炒房团各种炒,国家棚户区改造和央行放水等政策影响,房价一路飙涨,成为无法承受之重。这不仅使老百姓在大城市买不起房,还使得大城市的实体零售店也被高昂的租金压得喘不过气来,必须承担相当不菲的门店租金和仓储成本。而电商可以在租金较低的城市郊区建立仓库,在不用担负门店租金的同时,还有效降低了仓储成本。高度密集居住的人口还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这是快递业迅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说中国的快递业在众多行业中异军突起,成为中国经济的一抹亮色,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快递大国”。相比之下,由于美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加上美国相对来说地广人稀,城市住房集中程度低于中国,使得快递费用并不便宜,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美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线下渠道和外商的不给力使中国电商获得了发展机遇期中国电子商务之所以能飞速发展,也和下线渠道不给力息息相关。由于中国线下并没有形成类似于国外大卖场或连锁零售商,国内大型连锁零售商的覆盖率远远达不到美国同行的水平。正是相对有限的覆盖率,使消费者无法在大卖场或连锁零售商采购物美价廉的商品。销售渠道被各类经销商牢牢把控,这种雁过拔毛式的层层代理导致物流成本偏高,相对于制造商——电商——消费者的模式,中间环节明显偏多,这导致线下渠道在价格上往往不敌线上渠道,这就给电商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生存空间。此外,国外电商出了不少昏招,也加速了中国电商企业的成长。亚马逊中国、乐天、ASOS盲目照搬国外模式,没有做到和中国大陆市场相契合,没有充分发挥出中国大陆本土人才的才干,没能做到迎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体验。可谓是拿了一手好牌,输得一套糊涂,反而将庞大的市场让给了中国竞争对手。具体来说,日本乐天在进入中国后经营上完全依赖于日本管理团队,从系统到建站方式上完全照搬在日本的成功经验,这直接导致其对中国市场和中国文化的理解都比较肤浅,对中国电商市场判断失误乃至对市场走向往往后知后觉。eBay则是习惯空降外籍高管,而且对中国本土的高管并不信任。这种这种做法会无意识的助长中国团队与外籍管理层存在不信任,甚至引发外籍管理团队和本土员工之间从经营理念到人事任免方面的冲突矛盾,进而引发“土”“洋”势力的派系斗争,影响了公司正常经营和决策效率。加上语言文字这道天壤的防火墙,中国电商获得了发展机遇期。是什么让“双十一”全民购物狂欢成为可能?中国电商之所以能迅速崛起,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长期扶持,离不开社会资本的持续投入,离不开中国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受益于众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国民,得益于中国发达的制造业和应用软件产业。正是国家长期给予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使国内电商可以轻装上阵。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电商拥有庞大的交易额,却鲜有向国家财政上缴税款。正是社会资本对电商的持续投入,才有了电商的成长壮大。京东商城自2004年成立以来屡屡亏损,在近5年时间里更是亏损了300亿,如果不是投资人近乎疯狂的砸钱,京东商城很难走到今天的规模。中国在教育上的高额投入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中国电子商务能够腾飞的基石。如果当今中国依旧像旧社会那样文盲遍地,电子商务根本无法普及。如果没有完善的电力和通信设施,电子商务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在一个经常停电且通信欠发达的国家,电子商务是很难发展壮大的。如果不是拥有发达的航空、铁路、公路交通系统,来自天南海北的商品也无法被及时送达消费者手中。如果没有发达的制造业,如今充斥于电商平台的种种商品都将化为虚无。发达的应用软件产业孕育了丰富且人性化的手机APP,第三方支付和网银的安全和便捷也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另外,这些年国人的经济状况日益改善,购买力越来越强,使得像“双十一”这样的全民狂欢式的网络购物成为可能。相比之下,即便印度的人口不逊于中国,但受制于落后的基础设施和较高的文盲率,以及近乎处于赤贫状态的中下层民众和欠发达的制造业,想要将电子商务发展到中国的水平是极其困难的。正是由于这么多外在的便利条件,中国电商能够在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崛起,并逐步实现对实体零售业的超越。与此同时,电商在发展过程中,还实现对供应链、仓储、配送、零售以及相配套的融资渠道进行了变革,使中国的实体零售业越来越成为电子商务的补充。

人能

中美的电子商务主要有哪些区别?

随着自由贸易区的成立、阿里巴巴在美国的上市和人民币的国际化,一些落后的海外品牌越来越渴望中国市场。 电子商务流通方式是他们考虑的优先方法。 关于海外品牌,中国电商真的是这样吗? 最近接触的事件和朋友的讨论总结发现了以下典型的中美差异。图片来源:视觉中国首先是商业环境的不同美国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很薄,管理不同产品的SKU缺货率是一大挑战,电商带来了商品有效性。 美国人工成本很高,所以顾客DIY更便宜,流通运输成本更高。 中国的人口密集,电商带来了商品可购性,数万人规模的物流公司解决了就业问题。其次消费需求差异:美国网站上的消费者需求相对明确,消费者的搜索需求更重要,SEO和SEM的重要性更高。 此外,搜索平台自律性高,搜索质量高。 中国网民更喜欢“闲逛”的比例和冲动购买,网站平台的搜索功能比纯粹的搜索网站更重要,挖掘顾客的潜在需求很重要。用户体验和网站结构的区别:美国网站重视逻辑和结构化,分布在多层,非常重视用户体验(逻辑),页面漂亮。 中国的网站结构旨在加强顾客留存。 大部分网站的页面采用多页面滚动屏幕、促销推送成分高,层级简化减少页面级别的切换,但单层信息量多,页面中含有大量的促销信息。互联网连接差异:美国网站在网站、平台之间可以实现无障碍链接,以显示网站的强势地位,有助于提高谷歌搜索排名;中国的网站则要考虑所属阵营, 虽然可以跨平台,但很难跨阵营,从知名的网站(例如天猫)链接到其他网站非常困难,但链接到知名网站有时会不可思议地被切断(例如从微信到天猫)客服的区别:美国网购的本质是DIY,美国真人客服是豪华配置,一般的客服需求是电话、邮件回复,甚至是在线机器人。 在中国网购,客服是促销员,是标配,用户的下单行为主要依托于在微信、QQ、旺旺等工具上的大量互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议价行为:美国网站谢绝还价,在现实交易中也是如此,除非有促销代码promotion code。 根据亚洲市场流行的议价习惯,许多中国网站将议价功能作为网站的优势继续下去,最终归于打折加包邮。官网销售作用的不同:美国可以以公司网店为利润中心进行商业管理( Business Investment )。 中国官网的大部分作用是品牌展示( marketing Investment ),即便订单成交但如果价格没有差异,消费者还会转向电商平台。流量布局:美国互联网分销商除了入驻知名的电商平台网站外,品牌的典型思维是将自己的网站创立为Hub,通过各种方法将流量驱动到公司自制的Hub上。 在中国,利用第三方平台来转换单个平台的现有流量比建立自己的平台要好。消费者期望值:美国顾客一般可以接受3个工作日以上的到货时间( UPS地面服务3~5天)。 中国网购用户太娇惯了,大部分地区默认第二天到货,当天到货是物流的比拼焦点。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中美电商的市场环境有本质区别。 国际公司的水土不服大部分体现在上述几个方面。

黄土情

电商中国Vs美国,谁强?一文看世界电商格局!事关就业创业机会!

最近#社区团购#火了,阿里、美团、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纷纷发力,意图深度浸入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面对这种现象,很多人看透了资本背后的真实目的,比如有位叫“九派中南”的网友就说:”名义是服务大众,实际是为了赚更多的钱,钱滚钱、利生利!“最后达成垄断地位,形成资本财阀。也有的网友说他们只是”打着高科技企业的旗号,没有一个真正研究技术、开发高科技的企业,倒是忙着跟小商贩抢生意。“相反的,也有人表示阿里巴巴马云让生活更便利,大有没有马云就没有当前的便利的意味。诚然,我们现在的生活越来越便利,离不开这些互联网企业的贡献,但更多的是来源于国家对基础领域的夯实。比如出行,滴滴打车确实能让一些人出行更方便,但是滴滴的车最终还是需要跑在国家基建道路上,况且,地铁、高铁、飞机等出行方式才是最大的方便出行的贡献。类似这种服务型企业,很多时候其实只是对我们的生活便利起个锦上添花的作用。况且,没有马云,也会有牛云,没有阿里巴巴,也会有哦外马马,并不是马云让我们生活更便利,而是我们有生活更便利的需求,他马云正好长在了我们的需求点上,是人类或者社会发展中产生的需求成就了马云,并不是马云成就了我们的便利。事实上,电商也不是马云发明的。这也是接下来要向大家介绍的,中国电商VS美国电商,以及世界电商的基本情况。文章较长,但是诚邀您看完,也许您会想到就业或者创业的灵感!美国是电商发展最早的国家,最著名的电商平台有两家,分别是ebay和Amazon。一、eBay平台:ebay于1995年9月4日由Pierre Omidyar以Auctionweb的名称创立于加利福尼亚州圣荷塞,这比1999年的阿里巴巴与2003年的淘宝,早了好几年的时间。ebay的主要市场为欧洲和北美。ebay是中国跨境零售电商人的业务起始平台,比如现在深圳跨境领头电商企业有棵树、通拓等,都是从ebay开启了业务之路。淘宝其实模仿的是ebay的业务模式,也是物美价廉,甚至面临的各方面的问题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好在淘宝出了天猫,相当于升级了,但是ebay似乎没有能有更多创新,眼巴巴的看着竞争平台,Amazon亚马逊一步步的蚕食市场份额。二、Amazon亚马逊平台:Amazon,中文称亚马逊;是美国最大的一家网络电子商务公司,位于华盛顿州的西雅图。是网络上最早开始经营电子商务的公司之一,亚马逊成立于1995年,一开始只经营网络的书籍销售业务,现在已经扩展到方方面面。亚马逊也是当下跨境电商企业的必争之地,是当前最热火的平台。我的印象中是14年开始,中国专家在亚马逊就进入了高速崛起期,来看一则老数据:亚马逊自2012年开始招募中国卖家入驻,此后中国卖家开始不断扩张势力。仅2015年一年,亚马逊中国卖家的总销售额比上一年增长了两倍,仅美国站,中国卖家的销售额就增长了10倍。据外媒报道,截止2017年11月30日,今年有1001210名新卖家,入驻亚马逊全球12个站点,近三分之一是来自中国。根据亚马逊欧洲平台所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卖家在亚马逊平台上的份额约为25%。也许也是因为吸引了大体量的中国卖家的进入,亚马逊电商方面的收入不断突破新高,从而不断荣耀加身。当然,亚马逊相比阿里巴巴,更称得上是科技企业,亚马逊美国线上零售业务达到40%~50%,而阿里据说曾高达80%。被大陆卖家称为”姐夫“的亚马逊CEO,Jeff Bezos. 连续几年成为世界首富。亚马逊是一家特别注重买家体验、注重会员服务的企业,亚马逊在处理买卖纠纷时,也更偏向于买家。亚马逊有自己的仓储配送体系FBA,简单的说是卖家的货送在亚马逊的仓库,仓库负责配送,有的24小时放达,有的隔日达,有的可能五个工作日,高峰期间也许会延迟。国内部分人认为国外网络购物不方便不发达,这些事实明确告诉你,这些都是误解。亚马逊的扩张还在继续,从之前的美国本土,扩张到了北美、欧洲、日本、澳大利亚、中东、印度等,想做亚马逊跨境电商工作的、或者通过亚马逊平台创业的,仍然存在空间。国内的京东早期其实是模仿的亚马逊的模式。再来看中国电商:中国有不少电商平台,比如阿里、京东、美团、拼多多等等,但是本文只分析跨境电商平台。三、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以曾担任英语教师的马云为首的18人于1999年在杭州市创立的公司。阿里巴巴经营多项业务,另外也从关联公司的业务和服务中取得经营商业生态系统上的支援。业务和关联公司的业务包括:淘宝网,天猫,聚划算,全球速卖通、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1688、阿里妈妈、阿里云、蚂蚁金服,菜鸟网络等。2003年5月10日,淘宝网成立,由阿里巴巴集团投资创办。全球速卖通是阿里巴巴面向国际市场的在线交易平台,成立于2010年,客户买家范围已经遍及22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服装服饰、3C、家居、饰品等等共30个一级行业类目。速卖通在巴西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占据重大的销售比重,但在欧美日等老牌强国,是要远逊于亚马逊的,亚马逊能提供更便捷的物流服务,一般平均3-5天就会送达客户手中,而速卖通以前更多的是从大陆卖家通过邮政的方式配送,少量快递配送,平均估计20天,甚至有的长达两三个月才到达客户手中。事实上,中国跨境电商人第一波就是ebay,第二波其实就应该是全球速卖通了aliexpress,也叫SMT,第三波浪潮才是亚马逊平台,但是不少速卖通的朋友向我反馈在速卖通遇到了瓶颈,是不是因为阿里巴巴已经不再重视速卖通板块了,市场的拓展陷入停滞。其实看到这里,我们已经可以对中国电商与美国电商做一个对比了。如果是对比的电商公司,那么亚马逊目前是要强于阿里巴巴的。但是如果对比的是中国美国的电商氛围,我想,中国电商是要强于美国电商的,毕竟中国的电商公司渗进了社会的方方面面,甚至需要到国家出台提醒不要连白菜的流量都不放过。另外,阿里巴巴也还是在布局跨境电商的,比如收购lazada:四、LazadaLazada(来赞达),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在线购物网站之一。Lazada的目标主要是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以及泰国用户。2014年这家公司营收1.543亿美元,但净运营亏损达到1.525亿美元。Lazada集团自2016年起成为阿里巴巴集团东南亚旗舰电商平台。这也是阿里巴巴对东南亚板块电商的布局。欧美干不过你亚马逊,东南亚我得尽量建立优势吧!五、Wish平台Wish是一款移动电商购物APP。由ContextLogic于2011年独立设计开发,平台通过反复计算以及消费者行为和偏好的分析的个性化产品。2020年8月,Wish以750亿元人民币市值位列《苏州高新区·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第22。Wish集团于2011年成立于美国加州高科技事业云集的硅谷地带,超过 75% 的用户来自美国和欧洲,其中销售额(GMV)排名靠前的欧洲国家为: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和瑞典。但是卖家主要是中国卖家。六、ShopifyShopify是由Tobi Lütke创办的加拿大电商服务平台,主要为卖家自建站(独立站)服务。降低小型商户在网店经营上的技术门槛,是 Shopify 最基础的业务。目前,已有超过一百万家企业使用Shopify平台创建了在线店铺。2004年,Tobi Lütke 上线自己的滑雪装备网店 Snowdevil(Shopify 的前身)。2006年,Shopify正式发布。七、ShopeeShopee是东南亚及中国台湾地区的电商平台。2015年于新加坡成立并设立总部,随后拓展至马来西亚、泰国、中国台湾地区、印度尼西亚、越南及菲律宾共七大市场。Shopee隶属于母公司Sea,Sea的名称以Sea为名,是因为扎根于拥有5.85亿人口的泛东南亚地区(Greater Southeast Asia)。Sea由华人创业家Forrest Li于2009年创立于新加坡,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市场。Sea于2017年10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是首间于纽交所上市的东南亚互联网企业。2015年,Shopee作为Sea旗下的电商业务平台,于新加坡成立,后拓至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及菲律宾等市场。2016年,Shopee进入中国,并于深圳设立总部,全面开启中国跨境业务。Shopee是东南亚发展最快的电商平台,也是国货出海东南亚的首选平台。Shopee自成立起,一直保持成长。2018年,Shopee GMV达到103亿美元,同比增长149.9%。2019年第一季度,Shopee季度GMV同比增长81.8%,总订单数同比增长82.7%,App下载量超过2亿。成为2019年第一季度东南亚地区访问量最大,且唯一流量呈正增长的电商平台。此外,新兴的购物平台也会不断在各国出现,这里就不再深入。其实从这些知名跨境电商平台来看,中国卖家都是他们不断崛起不可忽视的因素,这些想要扩大自身影响力的电商平台,都需要中国卖家的鼎力支持,需要中国卖家提供海量质优价廉的商品和服务来满足平台上巨量买家的需求。那么,这些机会中,会不会有你的一席之地呢?对跨境电商亚马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与我联系沟通,也可以看看下方的资料。本人由职场谋士小吴哥原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素材,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您的支持对我万分重要,感谢感谢!

心术

实体商店纷纷倒闭,终于明白:为什么欧美不支持电子商务?

实体商店纷纷倒闭,老板含泪关店,终于明白:为什么欧美不支持电子商务?现在经济形势下,街边巷里的许多店铺纷纷关门歇业,最近在深圳的街头溜达,发现龙岗很多街道,街边的店铺有30%都是关着门,曾经繁华无比的街边,曾经人潮汹涌的大街,如今变得冷冷清清,路上少了几个行人。街道上,无论是餐馆,还是服装店,还是五金店,都贴出了“转让”的标语,开店无人消费,大家都去网购,年轻人不出门,实体店老板只能含泪关店。而且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也如火如荼,无论是直播销售还是社区团购,还是传统电子商务的发展势头都很强劲,每年交易额创历史新高,反观电子商务,却一年不如一年。而且欧美国家也是一片新天地,实体商店与电商互不冲突,相互繁荣,对此小编查询了不少资料,咨询了许多专家学者,终于弄明白:为什么欧美国家不支持电商发展?希望了解为什么欧美不鼓励电子商务,以下三大理由最为重要。一是不同于知识产权保护实际上,商品也是一种知识产权,商品属于开发商所有,不只是商品的外包装专利,商品的口味、制作方法等等都属于知识产权范畴。而在欧美国家更是如此,如果出现了假货,那么造假者不仅要面临10倍以上的罚款,还要面临“牢狱之灾”。而且在国内,只需处罚3次,造假成本低,于是在电商发展初期,各大电商平台都是以低价等劣质商品吸引消费者购买,等消费者养成了消费习惯后,就开始招揽正规商家入驻,这在欧美是行不通的。二、不同的税收而在欧美国家,只要商家的经营产生了营业额和收入,那就必须纳税,不管你是新电商还是实体商店,都是一样的。而且在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初期,由于没有这方面的纳税惯例,就不需要纳税,对新兴的事物给予扶持,直到电子商务的规模庞大,影响到大家的生活,才开始要求纳税。这种情况使得电商的经营成本和商品价格都降低了,而欧美由于税收的原因,实体商店的商品价格与网上的价格相差不大,所以很多人没有养成“网上等于低价”的消费习惯。三、不同的观点这种观念在欧美盛行,自工业革命以来,街边商店不断出现,欧美国家的发展可以说是街边商店的历史,许多人都依赖街边商店生存。这种观念在欧美国家的历史上就有了很大的发展。一个50平米的服装店除了店主外,一般还需要4名员工,一个月的营业额是20万,而在电子行业,20万的营业额,只需要一个店主一个仓库就足够了,一个人能同时与10个顾客沟通,而在实体店,要同时与10个顾客沟通,最少也要10个人。一个实体店铺只能做周边3公里以内的生意,而一个网上店铺理论上可以做全世界的生意。许多人鼓吹电子商务便宜,但他们并不知道,电子商务消灭的只是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开个小商店,赚点小钱,不用每天给别人打工。但现在996却成了“福”,现在每个人的出路只能是打工仔,想开店做老板,不好意思,没有生意,大家都在网上买东西。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辩论赛

拼多多教美国人做电商

来源:格上理财作者:董小薇来源:远川商业评论(ID:ycsypl)2020年1月,在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上,发生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事:中国商家总数以及年交易额超过100万美元的商家数量,双双超过了美国的商家数量。到了2021年1月,亚马逊上的新卖家甚至有75%来自中国。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商家已经占领了亚马逊。美国是最早催生电商的国家。亚马逊、eBay成立于1995年,2004年亚马逊进入中国,彼时淘宝网才成立一年,京东刚上线,而亚马逊的市值已经超过160亿美元。产业上的先发地位,以及美元基金和资本市场的制度优势,让中国创投圈花了不少时间琢磨怎么把国外成熟的创业模式到中国,拉开了Copy to China时代的帷幕,比如人人网模仿Facebook,优酷模仿Youtube,微博模仿Twitter,美团模仿Groupon等。但到了2019年,年交易额达到千亿人民币级别的美国电商有4家,而中国有6家;达到万亿级别的,美国只有1家,而中国已经有3家。根据国家统计局和美国商务部数据,2019年中国电商实物零售规模为8.52万亿,是美国(6020亿美元)的1倍有余;中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0.7%,在2020年初甚至因为疫情影响一度超过30%,而在美国这一数字只有11%。而在2020年底,两家美国新生代电商Doordash、Wish先后上市。作为一家送外卖的公司,Doordash在招股书里写着“利用成熟的配送能力服务更多本地商家,以及对本地商家进行数字化改造以服务当下的消费者”,一不留神还以为是美团写的。而平价电商Wish,更是大部分商家都来自中国。中国互联网经过近二十年的迅猛增长,正在对外输出“中国经验”,“copy from china”的时代已经悄然到来。本文主要聚焦两个问题:1. 中国电商怎么从模仿到超越?2. 美国新生代电商怎么学习“中国经验”?1模仿Copy to China的浪潮在2010年达到了一个小高峰。这一年中国互联网公司在美上市的数量创下了历史高峰,2010年中国赴美IPO创新高达到40家,占当年美国IPO总数的26%。这一年,人人网、优酷土豆、当当网先后上市,在他们的被称作“中国的Facebook”、“中国的Youtube”和“中国的Amazon”。许朝军做点点网时直接宣称“我们欣赏Tumblr因而对其虔诚地模仿,细到每一个像素”。王兴的连续多个创业项目,校内网对标Facebook,饭否对标Twitter,美团对标Coupon,因此王兴曾被称作是“C2C之王”。硬件界的抄袭可以通过专利进行打击防范,互联网应用和模式的模仿却很难对外观、功能进行申请专利。正是因为此,中国互联网创业者们可以先模仿再创新。Copy to China盛行除了互联网创新的榜样长时间都在美国外,还因为它的驱动力资本同样在美国。二十一世纪初中国互联网稍微大规模的融资几乎都有海外VC参与或主导,由于中国上市规则限制,国内互联网公司上市几乎等同于赴美上市。当时中国创业者要想获得美国资本亲睐,不论是融资还是上市都要包装成“中国的XXX”,比如中国的eBay,中国的Amazon,讲美元基金能听懂的“人话”。其实原装正版公司们并没有坐看自己被模仿,放弃中国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他们也努力过,挣扎过,但海外互联网企业在中国市场总是难以取得成功,除了政策限制、中国用户的文化和消费习惯与欧美有着巨大不同等外因之外,失败的重要原因还是因为它们自己不行。中国用户本土化的需求并没有被这些海外领先的互联网公司很好地满足,傲慢的态度和不够灵活的应对策略给了中国本土互联网公司可乘之机。当中最著名的案例,可谓是阿里与eBay的一战。2002年,eBay收购易趣,最早把美国的C2C在线销售概念引入中国的本土公司,更名为eBay.cn,成为当时中国刚刚兴起的电商市场的行业老大,占有全国网购市场的近三分之二。2003年5月,淘宝成立,到2005年,不过两年多的时间,淘宝的市场份额超过中国eBay。之后淘宝一路高飞猛进,直到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80%以上,而eBay一路下滑,最终以退出中国市场收场。这场蚂蚁和大象之战以淘宝网胜利而告终,靠的主要是“三大法宝”——免佣金、支付宝和阿里旺旺,分别解决了吸引商户入驻,消费者信任和双方沟通的问题。当时的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马云知道,它最重要的客户不是购物者,而是在网站上售卖产品的第三方卖家,于是他决定淘宝网三年内不向任何入驻的商家收取入场费及交易费,而当时的eBay不但收取商品上架的费用,交易成功还要收取2%的手续费,于是客户源源不断地从易趣网转向淘宝网。淘宝通过对市场、对自身的审时度势,改变游戏规则,赢得了这场战役,确立了自己的行业地位。Copy to China看似是走了捷径,但如果copy过来没有做好本土化,没有切实满足用户需求,也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2014年的“叮咚小区”就是一例。它最初复制了美国的社区社交平台Nextdoor,并上线不久就拿到了1亿元的投资,估值4个亿,起点很高,曾经在北京和上海地铁站铺天盖地打广告,但最终以资金链断裂的结局告终。Nextdoor主打的是“邻里社交”,主要提供的是社区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活动,是一个以小区为单位的社交平台,目前正计划上市,估值50亿美元。Nextdoor有点像以小区为单元的58同城,只不过商业信息的浓度会稀释很多,社交关系强很多[1]。探究叮咚小区失败的原因,除了它过快地接入了商家以及家政、拼车、租房等各类第三方O2O服务,没有把握好社区氛围把控和商业化之间的关系,又受到美团这种更加垂类的O2O平台的竞争等原因之外,更主要的是在中国的大城市,其实缺乏熟人邻里关系,陌生人式的邻居更多,缺乏了此类邻里社交平台发展的土壤。经历了几年的挣扎,探索过各种社区生活服务,叮咚小区创始人梁昌霖承认了自己的失败,但发现了家庭买菜的商机,于是才转变成了今天的叮咚买菜[2]。中国是一个足够大,但也足够独特的市场,在这篇土地上茁壮成长的企业,需要由足够懂它的人来经营。2超越随着中国创投市场上以人民币为主的热钱越来越多,中国的创业者不再那么需要找国外成熟的创业模式来解释自己,也对创建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商业模式更有自信。刘强东就在上市时曾强调说,京东不是中国的亚马逊。“外国投资人特别希望知道’你是谁’,想找到一个美国公司来对比,但京东就是京东——一家技术驱动的中国供应链服务公司,这个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京东,就像世界上永远不存在第二个亚马逊。”中国互联网企业无疑是幸运的,他们不仅把握住了科技进步的风口,还因为“互联网+”是只属于中国的市场红利,他们把握住了这个巨大的市场红利,成长为如今深入社会毛细血管的庞然大物。在寻找“中国特色互联网”的道路上,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移动支付无疑是最好的案例之一。据eMarketer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美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分别为7.33亿人和0.64亿人,市场规模和渗透率相差都很大。但支付宝的创始灵感之一,其实来自2002年eBay收购的PayPal。PayPal、支付宝成立之初,都得益于电子商务兴起而快速发展,如今支付宝和PayPal在收入、利润规模上差不多,蚂蚁集团2019年收入1206亿,净利润180.7亿;Paypal2019年收入1240亿,净利润171.5亿,但盈利模式却不相同。在支付宝,数字支付和商家服务(向商家收取交易服务费,2019年收入占比44%)和数字金融科技平台(花呗借呗等金融业务的技术服务费,收入占比56%)等增值服务是盈利来源。而Paypal的盈利方式就简单得多,美国支付行业高服务费率被广泛接受,因此其收入的90%都是交易佣金。让移动支付在中国比美国更加普及便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的大量商户其实没有接入刷卡机,中国的信用卡人群量和用卡习惯本身不及美国成熟。中国几乎跳过了信用卡阶段,直接进入移动支付时代。中国传统产业不成熟,直接弯道超车反而容易。PC不成熟让没有电脑的人有机会通过廉价简单的智能手机上网,信用卡不成熟让手机支付更容易推行,餐饮服务营销不充足、服务不到位让它们视O2O为救命稻草。反而在美国,PC、信用卡、生活服务这些行业发展已相当成熟,一定程度上缺乏“互联网+”发展的土壤。这种产业基础上的特殊性,让“互联网+”可以在大量行业开展,吸引海量创业者涌入,然后基于中国庞大、密度很高的用户群体,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模式、产品和功能,形成中国特色的移动互联网业态。其中有些模式在中国反而更行得通,也有一些模式开始输出到海外市场。3输出2020年12月,美国电商平台Wish在纳斯达克上市。Wish的招股书写道“为全球数十亿消费者带来实惠、娱乐的移动购物体验”、“我们建立Wish,是为了服务于那些看重实惠而非品牌和方便的消费者”。对比之下,拼多多写的是“为买家提供物超所值的商品和有趣的互动购物体验”,是不是熟悉的味道?无怪乎Wish号称“美版拼多多”。2013年是中国跨境电商爆发的元年,Wish遇到了巨量的来自中国的低价商品,Wish的爆发正是从这一年开始。根据Marketplace Pulse调查数据显示,Wish的中国卖家占比达到94%,美国卖家占比仅4%,其余卖家分布在全球各地。可以说,Wish靠着中国卖家撑起了百亿美元的市值。Wish有着和拼多多相似的运营模式:专攻移动端app,疯狂的抢占下沉市场用户,打造爆品,淡化店铺,用游戏化运营的模式来增强用户粘性,提高转化率。二者甚至在引流方式上也很相似。拼多多的崛起离不开微信的流量,而Wish靠的是Facebook。在Wish平台发展的早期,90%以上的流量来自Facebook。Wish在脸书等社交媒体上采用超低价商品吸引用户,鼓励用户通过拼团、好友推荐来形成裂变。比如邀请好友使用Wish,好友通过链接下载APP之后,双方都能够获得5折优惠[3]。虽然拼多多2019年营收301亿,是Wish133亿营收的两倍有余,但拼多多可比Wish亏损大多了,同期拼多多亏损70亿,Wish才9亿。拼多多目前月活用户数达6.5亿,Wish则在100多个国家有超过1亿的月活跃用户,然而两者市值相差更大,拼多多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而Wish才145亿美元左右。同样是“真香”模式,中国互联网企业终于走在了美国前面。除了“拼多多”,近两年中国如火如荼的直播电商也传到了美国。亚马逊在应用程序中添加了AmazonLive直播功能,还推出了类似淘宝直播的App——Amazon Live Creator,Google推出了Shoploop,而Facebook也在Facebook,WhatsApp和Instagram提供了购物入口。电商20年,从模仿到超越,从超越到输出,中国电商到底凭什么?4尾声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巨大的内需市场、全类别的制造业、与时俱进的物流速度、覆盖全境的4G通信网络等,都是电商发展与输出经验的基础。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这为依赖数据驱动、需要不断迭代的互联网产业提供了最佳的生存土壤。在这方面,体会最深的,可能是美团。2013年春天,美团在公司内部成立了一个研究团队,带队的是元老人物王慧文,团队兵分三路去研究三家送外卖的公司:美国的祖师爷GrubHub,和中国的两个后起之秀,到家美食会与饿了么。当时,国内互联网公司都喜欢直接对标美国的相关公司,用来估算市场和收入规模。这导致了当时国内送外卖的公司对自己的订单数量增长速度足够满意。但王慧文却非常疑惑:GrubHub经营10年才做到日均十万的订单量,难道中国外卖市场的体量会不如美国?紧接着,王慧文派出两队人马,从线上、线下一起研究当时在学校市场渗透率做得最好的饿了么。在线上,美团统计了饿了么网页上显示的订单信息,对它进驻的12个城市的的订单量进行排序,前四位的上海、北京、广州和杭州没有太多意外,但第五名却是福州。做过校内网的王兴和王慧文马上意识到:如果福州排第五,那就意味着起码有20个城市没做好。例如,放着有100万在校大学生的武汉,饿了么做了4年都没有进驻。而线下的调查带来了更有价值的信息:饿了么只是把学校周边有外卖业务的餐厅放上网,这个策略帮助它快速度过了创业的启动期,但此后却没有及时升级服务。后面发生的就是被媒体翻来覆去描述的东西:美团借助团购积累了大量商家资源,迅速杀向外卖业务,同时,他们还让那些原本不做外卖的餐厅也做起了外卖,通过增加供应,让用户有更多选择。也让后来者在招股书上直接写上自己的定位是“利用成熟的配送能力服务更多本地商家,以及对本地商家进行数字化改造以服务当下的消费者”。总的来说,中国人造出了世界最大的电商企业群,让生活更加便捷,把产品甚至经营模式输出到全世界。在这背后,离不开每个在生产线上挥汗劳作的工人、在仓库里辛苦拣货发货的商家、在路上劳碌送货的快递员、在格子间彻夜不眠的程序员们,中国电商的奇迹,是他们创造的,也是其他国家学不来的。参考资料:[1] Nextdoor计划上市、Facebook跟着布局:看上去火热的邻里社交市场还有多少机会,白鲸出海[2] 叮咚小区梁昌霖:找到正确的创业方向之前,他花了1亿元,亿欧网[3] 身处地球另一端的Wish,比国内任何一家公司都更像拼多多,腾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