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别人和我聊起学历的时候,被问到最多的就是:在美国读博士难嘛?我只想说09年到了美国之后,我先读了硕士。硕士毕业后我利用OPT全职工作了一年(关于OPT:),在此期间,我硕士阶段的导师和我工作时的上司一直鼓励我继续读博,他们对我很有信心,认为我一定可以完成博士学业,所以在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开始了漫漫读博路。先说说如何申请博士,每个学校、每个专业博士的录取要求各不相同,但也大同小异,我读的是文科类博士,首先需要有硕士或同等学历,然后要一份自我简述「personal statement」主要是说清楚为什么想读博,为什么你是一个合格的博士生候选人「doctoral candidate」等,说白了就是要说服导师录取你。接着还需要2-3封推荐信,推荐人可以是你以前的老师、工作单位的领导等,主要是向导师推荐你,其实就是夸夸你。我的专业还要求交一份写作样本「writing sample」,主要是想看看我的文字表达能力,我直接交了硕士论文,我认为这个是比较有说服力的。还有就是两年内有效的GRE成绩。作为国际学生一般还需要语言成绩,但是因为我硕士也是在美国读的,语言成绩就免掉了「wave」。这是第一轮的纸质材料,审批通过后还有第二轮的笔试和面试。笔试我觉得很像限时命题作文,考试当天给你一个跟专业有关的案例「case study」让你进行分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面试跟工作面试很像,坐着一排教授,挨个问你一些问题,你要一一作答。全部结束后,会通知你是否被录取了。被录取以后就正式开始了读博之路。根据我自己读博的经历归纳总结下来,主要是几个重要的部分:课程「curriculum」论文开题答辩「proposal defense」博士资质考试「qualifying exam」论文撰写「dissertation」论文答辩「final defense」博士毕业01课程curriculum课程很好理解,就是每学期都有相应的课程,每门课都要通过,美国对博士的成绩是有要求,本科阶段拿C就算通过了,博士要拿B才算通过。所以每学期的课业压力还是很大的,基本博士阶段大家都是冲着A去的。而且大量的阅读、写作、演讲等,真的很不容易。博士阶段我基本没有什么娱乐时间,因为英语毕竟不是我的母语,课后要花大量的时间才能完成课业,熬夜真的是常态。02论文开题答辩proposal defense我的专业是在读博第一年就开始准备论文了,每学期都有一门一个学分的课是专门指导论文的,从刚开始的选题,到后面一步步的写作,都有相应的指导,这点我觉得特别好。论文的开题答辩「proposal defense」也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这关系着你博士论文是否能有一个好的开始。开题答辩的核心在于向教授们说明你论文选题的意义,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准备采取什么方法来研究这个课题,可能产生的结论是什么,这个结论有什么建设性的意义。要让教授们觉得你这个论文可行、有价值。这样你才能顺利进行下一步。03博士资质考试qualifying exam读博第一年结束后会有一个资质考试「qualifying exam」,严格来说你只有通过了这个考试才能算是真正的博士生「doctoral candidate」。如果考试不通过,是会被劝退的,所以准备这个考试的时候压力真的很大。我的专业是八月和十月各有一次考试,八月没考过的十月可以补考一次,补考不过就劝退了。平心而论,我是很担心这个考试不过的。考试都是主观题,主要是考之前一年学过的所有内容以及一些融会贯通的知识,时间是四小时。为了准备这个考试,我把准备高考的劲头都使了出来,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通过了,终于可以安心继续读博了,但是我的同班同学有考两次才通过的,也有两次没考过退出的,所以这个考试真的是读博路上一个坎儿。04论文撰写dissertation贯穿读博始终的就是写论文了「dissertation」,为了这篇论文我不知道熬了多少夜,掉了多少头发,死了多少脑细胞,流了多少眼泪。不过当完成之后,回头看看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首先,在我顺利通过开题答辩以后,系里会根据我的研究方向指派一位导师给我,也就是我的论文指导委员会的主席「committee chair」,要组成一个完整的指导委员会还需要两位教授,我的chair主要是指导我的研究方向,另一位委员「committee member」也是系里的教授,主要是指导我的研究方法「methodology」,最后一位委员「committee member」需要是相关专业从业者「professional」,因为我研究的是教育管理方向的,所以我邀请了加州州立大学多明戈山分校「CSU Dominguez Hills」的副校长作为我的指导委员。这样一来我的论文指导委员会就齐活了,三位教授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了很多指导和帮助,真的很感激。我的研究和我当时的工作是密切相关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的教育管理者来美国学习以后的转变,所以我工作单位的上司也给了我很多理解和支持。总之,在我自己的努力和身边人的理解、关心、帮助和支持下,我终于完成了博士论文,并且发表了,回首过程虽然艰辛,成果还是喜人的。我的博士论文05论文答辩final defense最后就是论文答辩了「final defense」。论文答辩是完全公开的形式「open forum」,系里会提前通过邮件的方式公示某位博士生的论文答辩时间、地点和主题,欢迎大家都来旁听。答辩当天你要详细地将自己的论文介绍给听众,介绍完以后论文指导委员会的三位教授会提问,你要现场作答,他们问完以后在场的其他听众也可以提问,你都要一一作答。提问全部结束后,论文指导委员会的三位教授会集中讨论,决定是否让你通过,如果顺利通过,那么恭喜你,你的博士学位算是顺利完成了。我的论文答辩虽然读博的一路艰辛,但说实话现在很多细节都不那么清晰了,但是读博的日子让我成长了很多,也让我发现只要你愿意努力,还是有很多潜能可以发掘,有很多你原以为完不成的事情原来是可以被完成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愿每一个努力的人最后都能收获成功
进入高考第二天,大家也要考英语了吧~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靠英语走红的一位大神!此前这段视频在网上爆红,一位口译女僧人妙语连珠,发音地道,将佛学翻译得深入浅出。网友直呼神人!戳视频感受一下正宗的佛系英语:02:45这个口译女僧人,是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背后的女人,人称“妙光法师”。年幼移民澳洲,英语零基础出生在台湾的富裕家庭的妙光法师,打小生活在海外。不过她回忆起自己11岁刚移民澳洲那会儿,坦言自己英语完全不行,“100分的英语只能考3分半”。加上妙光性格内向,起初很不适应海外生活,跟同学相处得也不是很好。结缘佛法,英语突飞猛进那时候,母亲见妙光闷闷不乐,就经常带她去佛教道场散散心,与佛法的结缘也是自打那个时候播下的种子。她记得佛学书上有一句——“要争气,不要生气”,与其与人争吵,不如改变自己。这句话在当时给了妙光莫大的鼓舞。到了中学时代,妙光的英语水平已经足够正常交流了。这个阶段的妙光对佛教的兴趣也愈发浓厚,她开始在寺庙里担任翻译义工。工作内容就是帮忙翻译一些佛学文章,亦或者当佛学讲座的口译。妙光的英语也借由一次次实践机会活学活用,从而突飞猛进。澳洲名校毕业,师从星云大师优异的成绩,让妙光顺利入读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大学期间,有一次星云大师来澳洲讲经。经由南天寺推荐,妙光担任了此次讲经的翻译。出色的表现,给星云大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南威尔士大学毕业后,妙光决定出家,师从星云法师。星云大师回忆道:“当时我们没有太多交流。但几个月后我再回南天寺,听说六个人要跟我出家,其中一位便是这位话不多,个性内向的青年妙光。”看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翻译精美绝伦,美国大学欲发博士学位自2000年起,妙光就成了星云大师的随身翻译。星云大师甚至还让她独自去欧美国家做讲座,用英文宣扬佛教。大量的锻炼,让妙光的英文再上一个台阶。曾经有美国大学的教授听了妙光的翻译,允诺只需译作,就愿意给她颁发博士学位。放上一两段妙光翻译,给大家感受一二:“讲起来这世间都是苦海,赶快到极乐世界。”Also, the fact that Buddhist are alwayssaying, “this world is filled with sufferings so quickly go to Pure Land” makesone sad.“你们读《阿弥陀经》的人就知道,每天早上起来,要以鲜花供养十万亿十方诸佛,要很早,要做功课。”You will find evidence in the AmitabhaSutra where the heavenly beings in Western Pure Land have to wake up veryearly, travel far distances to make offering of flowers. This is their dailypractice.“供养过十方诸佛回来,你还以为能再睡回笼觉吗?不能。要念佛、念法、念僧。”After the traveling and offering, do youthink you go back to bed? No, you have to go back to chanting the Buddha, theDharma, the Sangha, you have to keep working.如今的妙光,除了是星云大师的首席翻译外,还是佛光山禅修营的负责人、南华大学宗教所助理教授,以及《佛光大辞典》英译总召集人。说励志人生不为过了。佛法走出国门其实早在二十年前,星云大师为推广佛法,就逐渐将弟子送出国留学。最早是到日本、韩国。到最近十五年,才开始把弟子们送到英国、澳洲、美国留学。星云大师是在有计划地在培养这些语言人才。如此,佛学的种子才会散播到世界各地。出家人的高学历,叹为观止寺庙招聘要求英语过六级早已不是新鲜事,云海寺八成以上出家人皆为大学本科学历。更多大牛一览,见下图:你想出家,寺庙还未必要你。读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势在必行了。那就听听妙光法师的话:每天都要听、讲、用外语,才会学好它。
由于疫情的持续冲击,美国许多高校出现严重资金缺口,纷纷进入“求生存”模式。即使有家底的私立大学,根据波士顿一家公司研发的模型发现,全美超过三分之一的私立四年制大学在财务上处于高风险。而且模型预测,疫情将导致普通大学的寿命减少22年。高校们为了努力填补巨大的财务缺口,已经开始考虑冻结招聘、领导层减薪、重审预算甚至裁员,以及暂停某些“支出大”的专业的招生。而与能“交钱”的本科、硕士项目相比,提供“丰厚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课程自然首当其冲,尤其是经费有限的人文学科。P.S.阿拉斯加大学系统6月份一次性裁减了39个人文社科的本科、硕士、博士学位项目。5月底,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院在官网宣布,社会学研究生课程将在2021年的招生周期内不接受申请。普林斯顿的社会学研究生课程是博士学位的基础,每年招收11名新生,社会学的系主任表示,期待2021年秋季能再次开启招生。至于取消原因,是为了确保该院系能够在Covid-19有足够的资源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支持,在如今不稳定的情况下,学校认为首要任务是“照顾那些已经入读该系的人”。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耶鲁大学,2021年耶鲁大学艺术史系不接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课程申请。因为持续COVID-19危机,学校关闭了图书馆和其他研究设施,除了无法按计划进行学术研究,还面临激烈的就业环境,但这些并没有阻止新生们在2020年秋季入学,耶鲁新一届艺术史的研究生课程迎来了12名新生。纽约大学英语系开设MA和PhD两个学位项目,但是2021年博士学位将不接受申请,同样是为了将资源优先匹配已经在读的学生,另外,硕士学位项目没有变化,接受2021年秋季学期入学申请,硕士项目截止时间为1月13日,但现在可以延迟到1月31日。与此同时,据美国高等教育媒体透漏,纽约大学的社会学系PhD项目,初步计划从2021年起,在三年内将博士招生人数从平均9人减少到6人,以便腾出足够资金为三年级、四年级的博士生提供额外资助,如果NYU领导层批准了此项计划,五年级也将有资格获得资助。P.S.纽约大学社会系PhD每年申请人数超400,录取人数不超过20人,招生人数在8-10人之间。芝加哥大学比较文学系也暂停接受2021年入学的博士学位课程申请,该项目一般录取率在3%-6%之间,且奖学金丰厚,为了照顾在读学生的财政和学术支持,所以取消了今年的申请。另外,只开设PhD项目的英语语言文学系宣布2021年申请季,将只接受非裔文学相关课题的博士,该院系的教职工在声明中表示,非裔研究方向更需要额外的奖学金。鉴于COVID-19危机,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在2020年秋季将不会开放2021年入学的申请,但国际和世界历史双学位文学硕士仍然接受申请。哥大的历史学研究生课程也是为博士学位做准备,但在此期间可以获得硕士学位。该博士项目每年大约600人申请,招录新生大概20-25人,只有资质优秀的学生才有可能被录取。除了历史学PhD项目,哥大的英语与比较文学的PhD项目也不接受2021年入学的申请,但是英语与比较文学的硕士学位课程仍然接受申请。英语与比较文学的MA项目是单独的硕士项目,每年大约招录13人;PhD项目每年则录取16人左右,录取率不到5%,也是修满2年可授予MA学位,满3年课授予M.Phil学位。让历史专业的学生受伤的可不止是哥伦比亚大学。据不完全统计,布朗大学已经确定暂停申请2021年入学的历史和古代历史博士学位课程;北卡教堂山分校历史也宣布2021申请季不接受研究生课程申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历史系博士学位虽然仍然接受2021年入学申请,但明确指出今年将缩招,录取过程比往年更具挑战。据哈佛校报报道,鉴于Covid-19造成的经济压力,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将暂停2021年秋季入学的博士招生,硕士项目不受影响。哈佛教育学院有是那种学位项目,教育学硕士M.Ed,教育学博士PhD in ecation,教育领导博士Ed.L.D.,2019年秋季,两个博士学位项目学生数为50人,而硕士项目为615人。如何开源节流才能安稳渡过Covid-19期间的财务危机,成为每一所美国大学的当务之急。通过以上不完全统计,大都是先拿人文学科的博士项目“开刀”。确实,与商学院、工程学院等其他院系相比,人文院系本就是经费最少的,如今财务预算收紧,在读学生也大概率受影响而延期毕业,为了确保在读学生的培养质量,人文院系只能先暂停一年招生。必须要说一下,这不代表人文学科的博士教育不值得读,2018年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调查发现,纵观不同方向的博士学位,人文学科博士的收入虽不如理工科,但他们的满意度最高。人文学科博士毕业生大都将学术领域作为职业首选,可能因为收入不高,但留在学术界满意度也较高。工作地点、晋升机会、对社会的贡献是令人文领域满意度较高的原因,尽管薪酬福利没有其他方向好。当然,人文社科类专业的申请难度也很大,尤其在今年的形势下,竞争只会更加激烈。不过,大部分学校的硕士项目仍然继续招生,受影响的同学也可以从此着手。不管是申请博士、硕士学位,还是本科,早咨询,早规划,稳扎稳打才能顺利拿offer!(内容源自网络侵删)
相比较本科生来说,研究生和博士生的状况更复杂一些。很多研究生和博士生都已经进入了自主研究或者跟着导师研究的状态,也会担任学校里的一些教职角色,有些时候必须出现在学校里。那么,不同学校又因为疫情对研究生和博士生推出了什么政策、又该如何学习呢?01范德堡大学和本科生一样,研究生和专业学生能够有机会进行远程学习,具体的情况会根据项目内容直接决定。如果有任何旅行的要求,国际生应该在第一时间与项目总督导老师联系,讨论接下来的课程应该是远程还是面授。学校将在8月24日开学进行面授课程,在感恩节前结束授课,期末考试周将会在线上进行。考虑到一些同学的情况,学生可以选择混合的教学模式。学校会尽快为学生提供新的I-20。参考链接:https://www.vanderbilt.e/coronavirus/fall-2020/fall-2020-international-students/02波士顿大学波士顿大学打算在秋季恢复在学校上课。并且,校方已经开始根据马塞诸塞州现行的法规和疾病控制中心(CDC)的指导,在两个校区里开展了更多的研究。博士生对波士顿大学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可以在校园里从事学术工作以及担任教学研究员和研究助理。这些教育职责是无法在远程端口轻易完成的,波士顿大学也无法为完不成教育服务职责的博士生继续提供助学金。校方认识到,某一些国际学生可能无法在2020年9月1日之前前往校园。不幸的是,美国和学生本国的税法和薪金附加费,让校方无法为不能到校的国际博士生提供津贴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研究生、博士职业生涯可能会受到影响,也可能会延长学生获得学位的时间。参考链接:http://www.bu.e/grad/covid-19/faq/phd/03康奈尔大学如果学生目前正在国外,无法按期来到学校,且是TA/GA/RA/GRA或已被任命为研究生教室以及研究专家,那么学生可以临时在远程执行助教职务,获得资助,直到学生来到校园。但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资格一直持续获得资助的,也不是所有学生都会被允许在美国境外履行教学/研究职责的。学生需要先和督导以及资助者联系,获悉是否有资助上的限制。参考链接:https://gradschool.cornell.e/about/covid-19-graate-school-updates/assistantship-appointments-for-students-outside-the-us/04哈佛大学在即将到来的新学期中哈佛将允许少量的学生和研究者进入学校,而绝大部分的学生将通过远程学习的方式来获取哈佛大学优质的教育资源。如果学生被要求离开美国,学生应该直接和学术顾问联系,获得最佳的解决方案。哈佛也将全面开启全球支持顾问Global Support Services (GSS),为国际生提供最需要的服务。参考链接:https://hio.harvard.e/coronavirus05哥伦比亚大学如果学生出于个人原因选择在2020年秋季休学,校方将被要求终止学生的SEVIS记录,并且将被要求把学生身份更改为其他非移民类别,学生可以在2021年春季申请新的I-20并重新进入美国。如果学生想要保持F-1或J-1身份,那么需要在秋天报名Full-Time的学习(至少12学分),其中必须包括在校面授的课程。参考链接:https://www.tc.columbia.e/international/faqs/24/48小时考试时间,先下载试卷,完成后上传这个就是难度加大版的在线考试,也是学校在不能闭卷考后的新招,既然是开卷,那就时间再拉的长点吧。感觉比纯粹的闭卷考内容要难得多。也因为改变了考核方式,不少同学反映,作业变多了,线上考试变更难了!那我们会更难毕业或者拿到学位吗?整体上而言,学校是有考虑到改为线上教学所带来的影响,出台了一些保分政策,尽力保证学生的学位不受影响。无法集中注意力、网课没氛围、环境诱惑太多、作业没效率……面对这些躲不过的劫数到底要怎么办?选择网课助手wangkesavior辅导,轻松完成各类网课。
中国社会始终都是羡慕高学历人才的,因为自古以来也是这样,唯有高学历的人才才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所以很多学生都是从很小就树立了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报复,未来一定要考大学,考完大学考硕士,然后再考博士,博士出来虽然年龄已经比较大了,但是你的学历却决定了你的社会地位,这么多年的书没有白读,去任何一家单位都对你刮目相看。高学历人才多=科研实力强?如今的中国,高学历其实并不是是一件难事,如今的中国已经超越了美国,成为了全世界每年授予博士毕业生最多的国家,当然这也让我们本身就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相比很多人都会问,为什么中国这么多的博士,但是在科研方面的实力却和美国差了这么多?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这其实就好比,人家一门大炮等于中国一排三八大盖一样,同工不同料甚至本身的教育体制就差了太多,所以从某些角度来讲,中国的博士都不能算作博士。与美国博士相比,中国博士含金量有多少?答案是根本不值得一提,虽然我们大家都很清楚这是一个现实,但是我们却始终没法回避这个问题。中国的博士跟美国博士的含金量相比,真的是差的太多了。差在哪里?难道中国的教育本身就比人低人一等么?其实根本不是这样,而是目前中国博士的培养方式本身就很成问题。其实中国现在的学士培养方式学习的就是美国的体制,但是在这种学习和模仿中,中国却加入了自己的成分在里面,所以这一下就变得不伦不类。如今我们经常在探讨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尖锐,那就是中国的博士生和老师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其实这个问题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但是最近却因为杨宝德和陈晓武事件而被人熟知。中国的导师与学生关系“变味了”!老板与打工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现在中国博士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定义是非常模糊的,国家给了导师最大的自由,由这些导师自己去定义跟博士生之间的关系。通常来说,导师和学生之间,要么是导师关系,要么就可以是老板关系,而目前的欧美很多国家,老板关系就是一个广泛存在的方式,但是在中国,这两种关系却都是存在,美其名曰中古特色的学士培养方式,其实问题很大。不知道有没有听过这样的一件事,一名博士生导师同时带了47名博士,而之所以带这么多的学生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工资给的多,这就很尴尬了。一名博士生导师同时带47名学生,这怎么可能给学生教的好的呢?中国科研要放在刀刃上,而不是“其他东西”!所以在中国,这些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导师和学士导师不是导师,老板不是老板,大部分的学生从博士生毕业就完全不想回到科研岗位上,因为他们都发现,自己并不是搞科研的那块料,这当然跟导师的关系不可分开。博士生和博士生导师就如同当下社会的一面镜子,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难以提及的话题,因为国家的问题并不是可以轻易的拿到台面上来说,但是如今真的出现了这些问题,所以我们不说也不现实了。总之,在国外,博士是因为喜爱而考上的博士,但是在中国,确实因为实际了工作考了博士,胆识这两点的不同,就决定了博士生的品质。中国博士比国外博士差了太多,差了不止是几个层次的问题了。
博士学位持有者通常被视为其所在领域的权威,许多人指出,攻读博士学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提高一个人的专业信誉并提高他们的简历质量,很多想要申请国外博士学位的学生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哲学博士是什么,是修读哲学的博士吗?哲学博士和博士的关系是什么?如果有人希望在所选领域成为专家,并希望在研究、写作、出版、教学、管理和/或私人执业方面拥有更广泛的选择,那么博士学位肯定是值得考虑的,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博士学位:哲学博士,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博士,大多数学生申请的学位。专业博士,毕业后有特殊头衔的博士。1.哲学博士,俗称博士学位。哲学博士学位,俗称博士学位或研究博士学位,旨在为人们在大学或工业领域的研究生涯做好准备,并教会学生如何在学术领域内发现新知识。哲学博士学位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学术领域,包括生物学、物理学、数学等高技术领域或工程; 社会科学,如社会学和经济学; 和哲学这样的人文学科。中国的顶尖院校的老师及机构通常要求应聘者,至少是博士学位。除了学术界,制药行业、医学行业和政府机关人员,对于具有博士学位人员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2.专业博士专业博士,旨在为人们提供在特定行业或就业环境中成为有影响力的领导者所必需的实用技能,如商业、心理学、教育或护理。专业博士学位的例子包括工商管理博士学位,通常称为DBA; 心理学博士学位,通常被称为Psy.D.;教育学博士,通常称为D.Ed;文学博士 D. Litt.,通常属于荣誉性质,拥有人通常是已拥有另一个博士学位的学者。两者有哪些区别呢?先说下,两者的申请难度相差不大,也都是全日制学位,学制与专业有关。申请看重点不同,哲学博士,强调学生的学术能力,如本科成绩单,标准化考试成绩和研究课程所证明,这些课程不一定需要工作经验。专业博士的学生,要具备提出系统现实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因此,如果想要申请专业博士学位,学生必须在所申请的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培养目标不同,哲学博士,注重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理论教学多余实践性教学,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或者高校任职。专业博士,以培养可高效解决问题的学生为基本远侧,注重某一行业或者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是学生能够拥有该领域广泛的专业直接,及迅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不同,哲学博士,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专业博士,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大学收入减少 国内和国际学生减少,学费收入减少。美国国家学生信息交换所研究中心报告称,今年新生入学的人数比去年下降了16%以上。 学校或许要因此退还给学生部分学费和住宿费,还意味着学校的许多“非学费收入”项目将无法继续开展。 校友捐款、政府资助和社会赞助等其他主要收入来源也受到了威胁美国大学校园目前美国大学财政赤字惊人,达1200亿美元。以下是部份大学数据乔治·华盛顿大学今年财政损失3800万美元威斯康星大学在秋季开学之前就已经亏损21200万美元哈佛大学出现了1000万美元的赤字。降薪以下是部份大学数据哈佛大学:校长以身作则降薪25% 西北大学:校长减薪,250名教职工停薪休假 西密歇根大学:教师薪金削减2.25%南西比大学裁员一共30万人停招博士博士不收学费,同时研究项目也是要花钱。涨学费南加州大学:2020-21学年学费提高3.5%犹他州立大学:7所公立大学最高涨幅3.5%其它大学涨幅基本上都在2-3%之间永久停课截至7月14日,全美国107所大学已宣布永久停课本文由从今天看昨天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来源:参考消息网参考消息网2月25日报道在美国,读博很苦。用十年寒窗、悬梁刺股来形容毫不夸张。普通美国人如果没有强烈的兴趣,不立志搞研究当教授,不会轻易选择这条路。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名字前通常会印上博士头衔。亨利·基辛格这样名满天下的国际政治大家,习惯的称呼既不是国务卿先生也不是基辛格大师,而是“基辛格博士”。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知名高校有较为成熟的博士学位培养和授予机制。图为2017年哈佛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的场景。(资料图片)博士学位可分为三类美国的博士学位制度,最初是以德国的哲学博士学位为借鉴样板。1861年,耶鲁学院(即今耶鲁大学)授予了美国历史上首批3名博士,为美国博士学位制度之始。150多年来,美国陆续拓展出新的博士类型,既与欧洲等地国家互鉴,又独具特色。目前,美国教育部下属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将美国博士学位分为三类进行统计:研究型博士,即常规意义上学术领域的博士,要在原创研究基础上写作博士毕业论文和进行答辩;职业应用型博士,如法学博士、医学博士、工程博士等,不一定要毕业论文但得有实践经验;其他类型博士,即放不进前两个篮子的其他类型博士。统计显示,在2015/16学年,约有84089名男性和93778名女性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并非所有高校都开设博士项目,亦非所有专业都有博士学位。美国高校也分类型,文理学院大都把重心放在本科生教育;研究型大学则强调学科建设和研究成果,高度看重博士项目。《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直接把美国研究型大学归类为“博士大学”,限定有资质颁授至少20个研究型博士学位的大学方能拥有研究型大学的名头。按美国教育部最新统计,全美有逾4200所颁发文凭的高校;而根据《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2018年最新版,全美仅有422所大学达到研究型大学标准。影视表演一般不设博士本硕专业都是电影和媒体学,目前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电影学方向博士学位的侯弋飏告诉记者,在美国,影视演员不是一个与学科、学历挂钩的行业,大量演员都非科班出身。美国多所高校设立影视表演类专业,但通常最高学位就是艺术硕士(MFA)。此外,攻读电影学博士学位,而导师专业和研究方向都是表演,这种情况据他所知在美国也不存在。侯弋飏说,不仅表演专业如此,在美国高校学电影,大体有两个方向,一是电影制作方向,包括导演、表演、摄影、剪辑、编剧/创意写作等专业,属于创意创造范畴,均没有博士学位。二是电影学方向,讲求从学术视角解读分析,相关博士学位实际属于人文学科。有些美国高校将电影学博士项目设在影视学院里,但将其设在人文院系中的高校也不在少数,比如他就在加大洛杉矶分校亚洲语言与文化系研究中国电影和电影学,这样的学科设置有利于把电影研究与其他人文学科更好地融合并吸收后者的养分。弗吉尼亚大学艺术史和建筑史项目博士研究生赵晋超说,在美国高校,艺术创作、艺术管理、艺术市场类专业一般都不设博士学位。此外,综合性大学常跨院系设立博士项目,比如她所属博士项目就由弗大的艺术学院和建筑学院共同设立,每年录取博士名额固定,没有补招或特招一说,只有“等待名单”——如果被录取学生去了其他学校,就由进入“等待名单”的学生替补。美国高校普遍允许本科毕业生直接申请读博,读博过程中可以拿到硕士学位就走人,这种情形在理工科尤为常见。但据赵晋超介绍,在文科领域,前期积累十分重要,很多学生先拿硕士学位后申请读博,不少人甚至拥有不止一个硕士学位。相对于本科生,他们在录取时占有优势,中途走人的几率相对较低。获得博士学位要五六年至于在正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却非获得博士学位必需条件。赵晋超研究艺术史,她说,这一领域博士毕业论文通常会考虑作为著作出版,为保护书籍内容原创性,不要求在期刊上发表。读博期间发表文章更多是从学业表现和毕业后找工作着眼。侯弋飏也说,发表论文不是硬性要求,很多文科博士寻找教职时都没有在正规学术期刊发表过文章。不过,美国各门学科都有学会,往往每年举办年会。例如美国电影与媒介学会年会会评选最佳专著、最佳博士生论文、最佳短篇(学期论文)等,是博士生脱颖而出的重要机会。美国博士学位通常需要5年左右,但实际上6至8年都很常见。除却学术要求越来越严格、跨学科要求越来越高等因素,这些年,人文学科教职减少、资金紧缩,文科博士积压也是重要原因。很多博士生因为工作难觅而被迫推迟毕业。总体而言,经过逾一个半世纪岁月洗礼,美国博士学位制度已较为成熟。制度化带来各个环节和程序的相对固定、透明、规范,一方面使得美国博士培养有时被讥为流水线作业,另一方面制度化后学术环境相对公平,付出与回报较可预期,利益输送和暗箱操作受到阻遏,学术不端虽不能杜绝,但罕见大面积塌方式丑闻,师生得以更大程度地专注于学术研究和创新本身。(文/徐剑梅)
看过电影《美丽心灵》的观众,一定会对其中一个场景留下深刻印象。数学家纳什教授最终获知他将被授予诺贝尔奖的时候,旁边的教授一一拿出自己的钢笔放在纳什的桌子上。他们没有说很多话,只有一句句“很荣幸与您共事”。当然,这并不是普林斯顿大学的传统,而是电影设计出的大家表达自身对一个人学术地位的高度肯定和褒奖的一种方式,从中也折射出大学对于学者的尊重。《美丽心灵》剧照许多西方国家都十分重视学术研究,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往往也会赢得世人的尊重。在美国、英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世界名校里,教授是一群有着很高社会地位的人。他们不仅在大学里获得了学生巨大的尊重,在社会上也是如此。在美国,人人平等的观念十分强烈,但对于在某个领域取得很大成就的人,他们都给予了充分的认可。这也是激励更多每个人投身学术研究的一个原因,最终也助推了美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在世界上的长期领先。美国的“三级教授”制美国的大学有教授、研究人员和讲师三个轨道。这三个轨道并不相通,因此研究人员和讲师是无法晋升为教授的。教授是这三者中级别最高的,也是待遇最好的。在美国,教授分三个等级:即教授(professor)、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或adjunct professor)和助理教授。不管是正副,还是助理,都属于“教授”级别,日常称呼时也会冠以“教授”的称谓。并且,这三者都属于正式的教授,与国内的“教授”同个级别。美国航空动力大师冯·卡门教授一般而言,成为名校的助理教授都必须是博士毕业的,但也并不是应届博士毕业生就可以,而是要再经过几年博士后的研究经历才能受聘为助理教授。成为助理教授之后,每一年或者两年时间就会被考核一次,因此,并不意味着成为助理教授之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五六年之后,通过考核的助理教授就可以晋升为副教授,取得终身制。事实上,几乎每个取得终身制的教授,最初都是从助理教授做起的。这种制度培养出来的教授,含金量更高,学术水平更高。严格的教授聘用制度在美国的大学,尤其是世界名校中,每个院系的教授数量往往是定编的。学校根据院系的实际情况,设立教授的名额,一般不会轻易改变。例如,一个院系编制的教授名额为10,那么这个院系最多只能聘用10名教授,不会轻易再聘用更多。只有当一个位子空出来了,才能聘用一名新的教授来补缺。教授在上课通常情况下,美国高校的教授都是公开招聘的,很少高校会从本校的博士后、讲师或研究人员中提拔。其目的在于,通过这样的方式从根本上杜绝“走后门”“近亲繁殖”的乱象。更重要的是,教授的招聘过程必须是公开透明的,往往也是公平的。学校绝不会允许院系不通过公开招聘录取教授,一经发现这样的现象,会严肃处理。学校对应聘者的要求也很高。每次招聘教授,说是“百里挑一”也丝毫不过分。除了博士学历,突出的科学研究能力之外,学校还会要求应聘者具有若干年的博士后经历,发表过重大研究成果,有些著名的大学甚至会要求已经申请到可观的国家科研基金。教授的地位和待遇颇高在美国的大学里,教授的地位和受到的待遇很高,这跟美国对学术研究的重视有密切关系。美国人没有很严重的“官本位”观念,对于高级知识分子有很高的敬意。在美国,被人称为“XX博士”“XX教授”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在美国著名的情景短剧《生活大爆炸》中,主角谢尔顿、莱纳德都希望被人称为博士,就连校长赛博特也很乐意被人称为“博士”或“教授”。《生活大爆炸》剧照美国大学的教授令人羡慕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拥有很大的权力,并且自由度很大。在美国,不管是助理教授、副教授,还是教授,都实行终身任职制,也就是说,除非本人辞职,学校不得解雇教授。在这样的体制下,教授们不必担心得罪权贵导致解雇,能有更多自由去教授学生和从事学术研究。众所周知,美国是当前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学术研究在全球遥遥领先,这跟美国重视学术研究、高规格对待高级知识分子有密切关系。或许,我们也能从中领悟些什么吧。
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建立于1851年,是美国十大联盟(Big Ten Conference)、美国大学协会(AAU)的成员校之一,被誉为“公立常春藤”。这是一所排名被严重低估的大学,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仅为全球第156位,但是这所学校一共诞生了2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位前美国首席大法官,2位前美国副总统,以及多位名列美国财富500强的企业巨子。从去年开始,由于刘东强性侵的案件,明尼苏达大学突然获得了一波强势关注。本期学姐邀请到了毕业于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的杜同学,分享他的就读体验。明尼苏达是个很有特点的地方,从ya,ya的英语发音,到连接双城大区的几十英里的自行车道,还有心情郁闷时沿着密西西比河一众湖边公园和小岛跑步摄影的惬意,都会让自己从很烦躁的情绪中平息下来。可是这个地方,冬天恐怖的零下40度的气温,恐怖的课业压力,周围一众印度理工,清华北大背景的同学的竞争,赶不完的e,几乎都会让人徘徊在崩溃的边缘。作为传统的偏重理工类的公立学校,各种排名是没法真正显示这里的实力的,尤其是和常青藤牛校相比,可是如果就此来评判这里的实力就大错特错了。就我所在的机械工程系来说,在气溶胶,传热,流体力学,等离子体的研究上都可以在国际上有其一席之地。而双城地区,有3M等一众大型企业,所以包括实习,以及研究生毕业后就业都可以有很好的机会。愿意在理工科上有所发展的同学,明大的化工系,计算机系的数据挖掘方向,机械,土木,力学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医药专业上有梅奥中心和全美前三的药学专业。地狱般的冬天,无聊透顶的食物,但也是购物的天堂。明尼苏达的冬天,基本是从10月底到第二年五月的,十月底第一场雪,而第二年五月会下最后一场雪。然后没几天就突然间变热了。所以,半年的冬天加突然间变成的夏天是很难让人hold住的节奏。在明尼生活一定要习惯这种冬天加突变的温度,也要接受潮男潮女最重要接受厚大衣雪地靴这种变成企鹅一样的装束。可是这种冬天也有好处,本科时候的院长说,明尼好啊,天寒地冻的,都在室内好好工作了。明尼的传统食物就是各种各种各样的全系列三明治,所以,无聊到爆!可是明尼有个好处就是这里的衣服不要税,再加上mall of America这个地方,所以被称之为购物天堂不为过。在明尼苏达州生活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所有的居民都非常友好,特别是对于国际学生来说,绝对会有美好的回忆。当地的居民以友好出名,甚至维基百科上都有明尼苏达友好(Minnesota nice)这个词条,代表着民尼苏达州人民的礼貌、保守和温文尔雅。总体来说,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的学术非常有优势。不论是什么专业的学生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对于中国的留学生来说,在一所大型的多元化学校学习是非常难得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