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博士教育体系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除了本土学生,其他各国的顶尖学生也选择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这么多年来,美国各领域的博士们在擅长领域发光发热,做出了不可量化的贡献,同时,又有着无比宽阔的职业发展道路。近日,《美国博士学位调查》(SED:Survey of Earned Doctorates)发布了 2019 年博士学生统计数据,揭示了博士生们在不同领域和不同群体内的变化,这些信息或许会对意向攻读和正在攻读 PhD 的同学有所启示。总体趋势根据 SED 的数据显示,美国大学在 2019 年授予的博士学位数量增加到 55,703 个(2018年为 55,195;2017年为 54,559)。自 1957 年博士学位调查开展以来,学位获得者们的数量一直呈强劲的上升趋势,年均增长 3.2%,但2019年的博士学位发放数量仅增长了1%。自2017年以来,各领域博士就业承诺率一直在上升。另外,2019年科学与工程(S&E)领域(不含心理学和社会科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比例已经增长为77%,进一步拉大与非S&E领域博士学位数量差距。大多数人在获得博士学位前都拿到了硕士学位,不过生物和生物医学领域例外,该领域的2017-19届毕业生只有41%是在拿到博士学位前拥有硕士学位。国籍分布数据显示,2019 年授予临时签证持有人(S&E领域)的博士学位数量为 15,801,比2018年增加了 595 个。自2000年以来,授予临时签证持有人博士学位数量整体增长了99%,与 2010 年相比,整体增长了 35%。往前追溯,“蜜月期”是2007年,那一年是增长峰值(41%),此后每年增长率差不多稳定在36%,在2019年 S&E 领域临时签证持有人博士学位数量比前一年增长38%。相比之下,从 2018 年到 2019 年,授予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的S&E博士学位数量仅增加了 290 个博士学位,总体增长速度非常慢。尽管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基数更大,但几乎没什么增幅变化。而临时签证持有人获得博士学位的数量剧增,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在过去十年中,共授予临时签证持有人 158,996 个博士学位。其中有 10 个国家占据了这个数额的 70%,而排名前三的国家(中国、印度、韩国)占一半以上(53%)。P.S.这些国家70%-95%的博士学位获得者集中在S&E领域。2019年,共 6,305 名来自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的学生获得博士学位(P.S.在S&E领域的有 5,742 人,非S&E领域博士学位人数只有563),491名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学生获得博士学位,印度籍学生获得博士学位总数为 2,050 人。性别比例总体上,2019年女性博士学位获得者占46%,而且男性和女性博士学位数量的增长大部分都来自 S&E 领域。自2002年以来,临时签证持有人中,女性博士学位获得者比例超过31%。另外,S&E 领域的女性博士学位获得者的数量从一个很小的基数花了十年时间增加了 75%,而2000年-2019年,男性 S&E 博士学位的数量增长了47%。在非 S&E 领域,2019年有 58% 的博士学位授予了女性。2000年-2019年,非 S&E 博士学位的女性获得者数量下降了5%,而这些领域的男性博士学位的数量下也降了15%,毕竟大环境——整个非 S&E 领域博士学位数量下降趋势。研究领域随着对世界的了解以及社会的进步,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出现,现有的领域也发生变化。而观察哪些研究领域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就可以及早了解未来的就业趋势。正如上文所说,在所有领域中,科学与工程(S&E)领域的博士学位越来越多。尽管【心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数量也有所增加,但在所有领域的博士学位中占比是下降的。科学与工程(S&E)领域中,Engineering【工程学】的异军突起备受关注,在2019年【工程学】领域占18.5%。反观非 S&E 领域,不分研究学科,整体都在下降。比如,【教育学】和【人文艺术】领域的博士生规模一直在缩小。【其他非 S&E 领域】(例如:企业管理等)的份额仅仅维持相对稳定的水平,并没有较大的浮动。对于临时签证持有人(非美国公民)来说,每个研究领域,博士学位获得者的数量都在增加。通过下图能看出,近十年来,除了【生命科学】领域没怎么变化,其他领域都是增长状态。2019年,临时签证持有人获得了工程学(57%)以及数学&计算机科学(56%)授予的大多数博士学位。自2000年以来,临时签证持有人的比例在这两个广泛领域以及其他非S&E领域类别中增长最快。不同领域的博士学生资金来源不同领域的博士学位所需时间(均超过6年)各研究领域博士学位最多的大学学术就业2019年,在所有博士学位获得者中,有 41% 的人声称他们将在学术界进行主要工作。P.S.就业承诺率指在下一年度返回博士前工作或已签署了除博士后职位以外的雇用合同(或做出了明确的承诺)的博士生,他们基于报告明确承诺并计划留在美国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的数量。人文艺术领域和其他非S&E领域领域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报告的学术就业承诺率最高(分别为72%和76%);S&E领域里面就业承诺率最高的为数学和计算机科学(76.3%)。不同领域的博士后承诺率平均工资SED 报告显示,博士的年薪因其研究领域和所担职位的类型而异。不过在人文艺术领域,不分类型,薪水都差不多……除却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博士后平均薪资为 60,000 美元外,其他各个领域的博士后平均薪资相对相似,从$ 50,000 到 $ 55,000不等。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博士生受雇商业公司或其他企业的平均薪水为 140,000 美元,而入职学术界的工资只有 74,000 美元,工程学领域的博士生在学术界工作平均薪资为83,000 美元,而进入商业公司等企业平均薪资为 110,000 美元,如果是入职博士后的平均薪水为 50,000 美元。工作地点2019年,在 S&E 领域中,有 79% 持有临时签证的博士学位获得者选择留在美国就业或做博士后,高于 2000 年的 74%。在获得者的学术领域中,留在美国工作最多的是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的毕业生。P.S.按照国籍来看,中国籍博士学位获得者留美工作的占79.3%,印度籍博士学位获得者86%留美工作,韩国籍留美工作的博士生占65.2%。读博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也不是头脑一热的点子,不是所有人都能在这条路上从一而终。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自己,都要考虑好读博花费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一旦决定,就一直走下去吧,这将是一段既让人畏惧,又怀念终生的经历。
博士对于每个国家都是无比重要的,无论是科技的创新还是学术的研究都少不了他们,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人才。而在当今世界的众多国家中,美国的博士教育被公认是世界最好的,杰出的人才都喜欢在美国留学深造。根据《清华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其2018届学生共有1146人选择出国深造,美国为首选地区,占出国深造总人数的69.5%。12 月 3 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教育部等权威机构赞助的《美国博士学位调查》正式发布。根据该报告,自 1957 年博士学位调查开展以来,美国博士学位人数的年均增长率为 3.2%。去年,美国共发出博士文凭55195个,其中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博士最多,有42227位。而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数据显示,2018年,在美国各大学院的就读的国际学生共有109万人,其中来自中国的有36万人,占比高达33.2%,而排名第二的印度占比为17.9%,中印两国包揽了美国一半以上的留学生名额。根据《学位调查》的数据,去年中国共有6182 人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其中79.4%的人打算留在美国发展,愿意回国效力的人仅为20.6%,让小编感到非常遗憾。去美国读书我们可以理解,毕竟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世界大学排名前十的大学中,美国就占据了7个,但是为什么都想要留在美国发展?他们又能否如愿以偿?胡侃教育认为主要原因可能还是美国与国内的待遇差距问题。首先,要知道到美国留学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能够公费留学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自费去的美国,美国大学的学费又十分昂贵,动辄几万美金一年的花销,几年留学生涯下来怎么也要花费几十上百万人民币,很多家庭根本无法负担如此高额的费用,于是有很多人都会选择贷款求学,比如哈佛大学法学博士詹青云就曾贷款百万留学美国。所以我国在美国的留学生大概可以归为三类:公费、家境好的自费,家境差的贷款。一般来说,家境好的自费留学生在毕业后很多会选择回到祖国,毕竟家境殷实的他们对工资待遇不会太过苛求,他们追求的更多是学有所长,这样回到国内或者可以帮衬家里(比如:李嘉诚的两个儿子李泽钜、李泽楷,碧桂园的杨惠妍等),或者由家里帮衬自己的事业,而父母自然也是更希望孩子能陪在自己的身边。但是公费与贷款的留学生则不一样,其中尤其是贷款的学生,他们对于金钱的渴求更为迫切,他们需要金钱来偿还百万贷款、改善生活条件、帮扶家庭。而目前美国的待遇普遍要比国内好上不少,所以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的中国籍博士生选择留在美国发展。当然了,也有很多人是对于学术以及科研环境有着很深的追求,所以想要留在美国。不过,他们的想法虽然是美好的,但想要真正留在美国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美国的工作签并不好申请。美国工作签证的常规配额是8.5万个,其中2万个专门为美国硕士学位或更高学位获得者而预留,6.5个普通配额中,6800个单独留给新加坡和智利公民,剩余的才适用于具有美国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申请人。再对比109万国际学生,名额显然是不够分配的,因此到了最后,只要你没有签证,不管你愿不愿意最后都要回到祖国。不过话又说话来,现在我国有这么多的博士想要留在美国,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他们真的全部留下了这绝对是我们国家的损失,也从侧面说明了我们在留住人才的这条道路上还任重道远。对于这些博士生的选择,你怎么看?欢迎评论。最后,小编诚意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虎妈战歌》,她给女儿立了十大家规:不准夜不归宿、严禁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最后两个女儿都上了哈佛,很有意思,值得一看。注:以上仅为胡侃教育个人观点,任何不同意见欢迎交流探讨。我是胡侃教育,专注挖掘有深度的教育资讯,期待您的关注、点赞、评论、分享,谢谢。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教育这一领域,国内也有了越来越多优秀的高校大学。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教育领域进行了大洗牌和大整改,慢慢建立起完善的教育制度,包括学位制度。1980年2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于第二年元旦起正式实施,此时我国的学位培养制度尘埃落定。1983年,新中国自主培养的第一批博士毕业,其中首位博士马中骐,博士学位证书编号为10001,就是这一年毕业的。从1982年,全国招收博士生的人数302人,到2017年,已经达到83878人。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每年招收和培养的博士数量,已经逐渐位居于全球首位。拥有如此多数量的博士,按理说可以充分体现中国教育目前良好的发展状况,但这么多的博士,却引发了人们的担忧,这是为何?早在首批博士的学位授权大会上,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苏步青就直接表示了自己的担忧:“这么多博士怎么办?”尽管当时全中国仅有18名博士。而如今,我们却真的体会到了苏校长的担忧。随着新中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国产博士也越来越多。如今,博士的毕业仪式越来越隆重,博士生的质量却未必有如当初那么高。其实,博士生数量增长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像美国等西方国家培养的博士生数量也在与日俱增。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国际竞争等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换句话说,中国博士数量越来越多其实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除此之外,肯定会有人发现,尽管中国每年会培养如此多的博士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博士生的概率并不大,这和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有关。而有博士生,就肯定有博士导师。但是中国目前博士生导师出现了紧缺现象,从之前的“一对一”教学,到如今有的博导甚至带了近60名博士生。这样一来,因为博导的精力有限,博士生的质量就很难全部达到标准,其中滥竽充数的学生肯定也是大有人在的。博士生的数量和质量是中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一个标志。如今,在数量上,中国已经达到了世界顶端,但是在质量上还需要更加努力。今年,多所高校开除了多名不合格研究生,从上流领域对即将进入博士这个新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拔,从优选拔。这样或许能够解决一定的博士生质量问题,但是没办法从根源上解决。比如尝试从招生、研读、毕业考量等方面提高要求,尤其是在毕业方面,要求应该更高。
9成留美博士愿意留在美国,为建设美国出力,美国有多少华人博士随着这两年国家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都开始去国外留学,毕竟接受国外先进的经验,回到国家建设祖国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但是各位朋友们知道吗,现在有90%的中国籍博士都愿意留在美国,而不愿意回到中国,为自己的国家出力。到目前为止,在美的华人大约有550万左右,而这些来自中国的移民基本上都是高学历高收入人群。在这些人之中,不乏那些高材生被送到国外留学之后,就愿意留在异国他乡,而不愿意回到自己的祖国怀抱。美国作为人工智能领域非常先进的一个缔约方,除了学术界持续几十年的研发,而且政府也多给人工智能大量的资金,最重要的是全世界各地的人才都源源不断地进入到美国,而这些人才之中,大多数都是来自中国的高材生,据说美国那些顶级的人工智能公司,研究人员之中有30%左右都是来自中国。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人工智能本科学历以上的研究人员之中,只有34%左右的人愿意留在中国,而56%的人愿意去美国继续深造,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之后,有90%的人都愿意留在美国继续工作,至少5年的时间。目前美军正在研究一项关于人工智能的军事技术,而这项技术主要靠在谷歌工作的十几名工程师团队,据有关人士透露,这个团队之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中国人。而美国人工智能领域最出名的华人,可能就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谷歌首席科学家李飞飞了,这位教授就是典型的在美国读完博士之后愿意留在美工作的华人,她在谷歌工作了差不多两年左右的时间,就推动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场革命,决算上是人工领域之中的大佬了。虽然现在特朗普对于移民政策越来越严格,但是对于那些真正的高级人才,特朗普的这一政策却影响不大,甚至很多地方都欢迎各国的人才来美国深造。不得不说,这些被中国培养出来的人才全部流向了美国,真的是让人非常心动,这些人如果像老一辈的客家一样,在美国学习完之后回到国家建设祖国的话,那该多好呀。也不知道他们每日为我们的敌国做研究,做贡献心里面会不会过得去呢,不知道各位朋友们对此是怎么看的。
近日,《纽约时报》公布数据:中国博士留美工作的人数达到了92%,高居世界第一。2019年根据教育部门此前统计的数据情况来看:在201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了66.21万,除去国家公派单位公派人员,自费留学人数达到了46.76万人,将2018年出国留学人数与2017年作比较,又增加了5.37万人,增长比例达到8.83%,留学生回国人数增加了8%。对于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知道,在2018年留学回国人数增加了3.85万,这种增加其实并没有多大实质上的意义,其实可以看做在2017年基础上增加了5.37万人中,有3.85万选择回国,同样折射出当样本基数越大,可能性越多的情况。博士生选择留美工作人数达到92%,这个情况不容乐观!对于博士生而言,他们都有较高的科研工作水平,选择留美工作,那么对于国家的建设来讲是一种损失。出现这类问题主要原因还是:科研人员待遇水平过低导致。美国经常从各大高校当中挖掘人才,并且以丰厚的待遇、绿卡为陪衬,让这些尖端人才意识到留在美国的好处。科研是一项漫长的工作,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其实他们更愿意选择一种长期适合科研工作的环境,和国内对于这种环境的培养过于缺乏,甚至有很多的人赞同尖端知识分子留在美国,认为他们一旦回到国内,就会受环境的影响变得浮躁,从而不能过继续前进。有时候出现这种问题,我们不应该去攻击这个群体,更多的是要对于现在的整个社会风气做出深刻的反思。为何出国留学人数越来越多?难道真的是国外的空气格外“香甜”?解决了困扰物理界107年难题的天才少年曹原,此前就表示:“我是中国人,我要回到中国!”值得深思,在科研待遇没有别人一首歌、一部电影、一场直播值钱的情况下,怎么让这些精英回国?
中国社会始终都是羡慕高学历人才的,因为自古以来也是这样,唯有高学历的人才才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所以很多学生都是从很小就树立了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报复,未来一定要考大学,考完大学考硕士,然后再考博士,博士出来虽然年龄已经比较大了,但是你的学历却决定了你的社会地位,这么多年的书没有白读,去任何一家单位都对你刮目相看。高学历人才多=科研实力强?如今的中国,高学历其实并不是是一件难事,如今的中国已经超越了美国,成为了全世界每年授予博士毕业生最多的国家,当然这也让我们本身就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相比很多人都会问,为什么中国这么多的博士,但是在科研方面的实力却和美国差了这么多?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这其实就好比,人家一门大炮等于中国一排三八大盖一样,同工不同料甚至本身的教育体制就差了太多,所以从某些角度来讲,中国的博士都不能算作博士。与美国博士相比,中国博士含金量有多少?答案是根本不值得一提,虽然我们大家都很清楚这是一个现实,但是我们却始终没法回避这个问题。中国的博士跟美国博士的含金量相比,真的是差的太多了。差在哪里?难道中国的教育本身就比人低人一等么?其实根本不是这样,而是目前中国博士的培养方式本身就很成问题。其实中国现在的学士培养方式学习的就是美国的体制,但是在这种学习和模仿中,中国却加入了自己的成分在里面,所以这一下就变得不伦不类。如今我们经常在探讨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尖锐,那就是中国的博士生和老师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其实这个问题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但是最近却因为杨宝德和陈晓武事件而被人熟知。中国的导师与学生关系“变味了”!老板与打工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现在中国博士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定义是非常模糊的,国家给了导师最大的自由,由这些导师自己去定义跟博士生之间的关系。通常来说,导师和学生之间,要么是导师关系,要么就可以是老板关系,而目前的欧美很多国家,老板关系就是一个广泛存在的方式,但是在中国,这两种关系却都是存在,美其名曰中古特色的学士培养方式,其实问题很大。不知道有没有听过这样的一件事,一名博士生导师同时带了47名博士,而之所以带这么多的学生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工资给的多,这就很尴尬了。一名博士生导师同时带47名学生,这怎么可能给学生教的好的呢?中国科研要放在刀刃上,而不是“其他东西”!所以在中国,这些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导师和学士导师不是导师,老板不是老板,大部分的学生从博士生毕业就完全不想回到科研岗位上,因为他们都发现,自己并不是搞科研的那块料,这当然跟导师的关系不可分开。博士生和博士生导师就如同当下社会的一面镜子,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难以提及的话题,因为国家的问题并不是可以轻易的拿到台面上来说,但是如今真的出现了这些问题,所以我们不说也不现实了。总之,在国外,博士是因为喜爱而考上的博士,但是在中国,确实因为实际了工作考了博士,胆识这两点的不同,就决定了博士生的品质。中国博士比国外博士差了太多,差了不止是几个层次的问题了。
博士对于每个国家都是无比重要的,无论是科技的创新还是学术的研究都是少不了他们,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人才之一。而在众多国家中,美国的博士教育则是众所周知的好,优秀的人才都喜欢到那里去继续深造,根据月初的《美国博士学位调查》所发布的信息,从1957年这个调查展开开始以后,每年到美国去读博的人数增长率为3.2%。去年,美国所授予的博士学位的数量55195,而其中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博士则有42227位。而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数据显示,在2017年与2018年中,在美国各大学院的就读的国际学生共有109万人,而在其中有36万人是来自我国,占比高达33.2%,而排名第二的则是印度,要比我们低上15.3%。在去年的这些留学生中,有14815人获得了博士学位,其中持有临时签证的人有11475人,而来自于中国的就有6182人。最主要的是,在这些人中其中79.4%的人打算未来就留在这里发展,而留在美国意最低的国家是阿拉伯人,伊朗人的留美意愿则是最强。去美国读书我们都可以理解,毕竟在全球排行前十的学院中,美国就占据了5个,但是为什么都想要在美国发展呢?这真的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首先,要知道到美国留学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公里留学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的人还是自费去的美国,但是美国留学的的费用可不低,几年下来怎么也要花费上百八十万,很多家庭分本就无法负担如此高额的费用,于是有很多人都会选择贷款求学,比如说詹青云。所以现在在美国的留学生大概为三类:公费、家境好的自费,家境差的贷款。一般来说,家境好的自费留学生在毕业后后悔选择回到祖国,毕竟家境殷实的他们其实并不会对工资又很深的追求,他们追求的多是学有所得,这样回到国内或者可以帮衬家里,或者由家里帮衬自己的事业,而父母自然也是更希望孩子能够陪在自己的身边的。但是公费与贷款的留学生不一样,其中尤其是贷款的学生,他们对于金钱的渴求更为迫切,他们需要金钱来周转生活或者是改善生活条件,而关于这点,无疑是在美国更具有诱惑力,所以这也很好的解释了很多留学生结束学业后更愿意留在美国。当然了,也有很多人是对于学术有着很深的追求,所以想要留在这里继续发展。只不过想法虽然是美好的,但是真正想要留在美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美国的工作签并不好申请。美国大概每年都会给85000名申请者发放签证,其实中有65000发放给本科学历的,剩下的还是硕士以上的,所以说名额自然是不够分配的。因此到了最后,只要你没有签证,不管你是怎么想的最后都要回到祖国。不顾话又说话来,现在我国有这么多的博士想要留在美国,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真的这样了这绝对是我们的损失,从这我也可以看出现在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你们说呢?
博士对于一个国家的创新至关重要,而美国的博士教育体系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其证据之一便是,很多国家的顶尖学生都选择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那么美国每年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的数据就成为科研投入的度量,也是各个领域创新能力的指标。图 | 《美国博士学位调查》封面。(来源: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12 月 3 日,《美国博士学位调查》(Survey of Earned Doctorates)发布。报告称,自 1957 年博士学位调查开展以来,美国博士学位的人数平均增长率为 3.2%。2018 年,美国机构授予的博士学位数量为 55195 个,其中科学与工程(S&E)领域为 42227 个,非 S&E 领域为 12968 个。其中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颁发的博士学位最多,分别为 853 个、852 个、770 个。图 | 绿色曲线为 20 年来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趋势,红色曲线为美国籍学生在中国留学的趋势。(来源: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过去 10 年中,持有临时签证的 155401 个博士学位获得者中,前十位的国籍占了 71%,而前三位中印韩三国占了 54%。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数据,2017/18 学年,在美国的大学和学院就读的 109 万名国际学生中,多达 36 万人(其中研究生有 13 万人)来自中国,占比高达 33.2%。这比排名第二的印度多了 15.3 个百分点。2018 年,亚裔有 14815 人获得博士学位,其中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 3305 人,临时签证持有者 11475 人(男性 7320 人,女性 4155 人),另有不明国籍 35 人。临时签证持有者中,中国籍为 6182 人(其中 5689 人为科学与工程领域,493 人为非科学与工程领域),印度为 2040 人,韩国 1035 人。在 6182 名中国籍博士获得者中,有 79.4% 打算留在美国。作为对比,沙特阿拉伯人留美意愿最低,仅有 14.9%,而伊朗人留美意愿最高,为 91.6%。该报告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下属的美国国家科学与工程统计中心(NCSE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教育部和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等 4 家机构赞助。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成立于 1950 年,是美国独立的联邦机构。其经费来自联邦政府拨款,每年向国会提交预算建议,由国会批准。其决策机构是国家科学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Board,NSB)。NSF 下设 7 个科学局和若干业务局 / 办公室。以下为《美国博士学位调查》摘要,图表均来自该报告。概况图 | 2018 年,美国机构授予的博士学位数量为 55195 个长期以来,科学与工程(S&E)领域的新获得博士学位人数超过非 S&E 博士学位人数,而且差距越来越大。从 1979 年到 2018 年,获得 S&E 博士学位的人数增加了一倍以上,而 2018 年获得非 S&E 博士学位的人数略低于 1979 年。如今,S&E 博士学位的比例从 1979 年的 58%上升到了 2018 年的 77%。2018 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最多,颁发了 12780 个学位,其中哈佛大学最多,为 269 个,佛罗里达大学 247 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为 244 个。其中男性 44.3%,女性 55.7%;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 70.7%,临时签证持有者 26.3%;已婚 43.3%;平均年龄 30.9 岁;从获得学士学位算起,获得博士学位平均年限为 8.2 年,从进入研究生院算起,平均年限为 6.8 年。2018 年,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领域获得博士学位数量为 6335 个。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为 4030 个。心理学和社会科学为 8899 个。工程学为 10183 个。教育学为 4834 个。人文艺术领域为 5145 个。图 | 2018 年,S&E 领域中,持有临时签证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数量为 15223 个,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数量为 25473 个。图 | 过去 10 年中(2009-2018),持有临时签证的 155401 个博士学位获得者中,前十位的国籍占了 71%,而前三位中印韩三国占了 54%。仅中国就有 48470 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图 | 2018 年所有博士学位中有 46%授予了女性,其中临时签证持有者中,男性多于女性,而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中,男性少于女性。从 1999 年到 2008 年,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博士获得者中,女性比例从 48% 上升至 52%,而临时签证持有者中则从 27%增加到 35%。自 2008 年以来,在两个类别中,女性博士学位的比例几乎没有变化。2018 年所有博士学位中有 46%授予了女性。图 | S&E 领域,女性博士获得者从 1999 年的 37% 增至 2009 年的 42%,此后保持稳定。在非 S&E 领域,2018 年有 57%的博士学位授予了女性,这一比例自 2000 年代初以来变化不大。在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中获得博士学位的种族比例上,2009 年到 2018 年间,西班牙裔从 6% 增至 7%,非裔比例则稳定在 7% 左右,印第安人或阿拉斯加原住民则在 1% 以下。S&E 领域的过去 20 年中,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在所有博士获得者中占比却在减少,而工程学博士比例增速最快,从 1999 年的 13% 增至 18%。在非 S&E 领域的过去 20 年间,教育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数量和占比均下降,人文艺术博士数量虽有增长,但占比下降了 3 个百分点,2018 年占比 9%。图 | 20 年来,除了生命科学领域,临时签证持有者获得博士学位占比均有增加。2018 年,临时签证持有者博士学位在工程学领域占比为 57%,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占比 55%。2018 年,在 35404 名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中,白人占比 70%,亚裔为 7%,西班牙裔为 7%,非裔 7%。图 | 2018 年,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少数民族中,亚裔在生命科学、物理学、地球科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以及工程学领域占比更多,非裔则在教育学和非 S&E 领域中的其他类占比更多,西班牙裔则在心理学、社会科学和人文艺术领域占比更多。从 1999 年到 2018 年,女性博士获得者占比在生命科学领域从 45%增长到 56%,工程学领域从 15%增长到 24%,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领域从 24%到 33%,以及心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从 55%到 59%。女性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增长缓慢,在此期间从 23%增长到 24%。在过去的 10 年中,女性博士学位获得者的相对增长最大的领域是工程领域中的其他类别和材料科学工程领域。在教育学和历史系领域有所下降。学位背后父母教育:新近博士学位获得者的父母均无高中文凭的比例减少了,同时至少一个家长拥有学士学位的比例增加了。2018 年,亚裔博士学位获得者中,至少一名家长拥有学士学位或更高学位的比例为 75%,其他少数民族这个比例为 51% 到 57% 之间。白人中这一比例为 77.2%。资金来源:2018 年,博士学位获得者最常见的财务支持来自研究助学金和培训金(traineeships),占比为三分之一,有 25% 来自学院助学金 (Fellowship)、奖学金或论文补助金,22% 来自教学助学金。约 15%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主要依靠个人资源,如贷款、个人储蓄、个人收入以及其配偶、伴侣或家庭的收入或储蓄,而 5%则依赖于雇主报销和国外支持。图 | 2018 年,在工程学、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以及生命科学领域,研究助学金更为普遍;在数学与计算机领域,教学助学金更普遍;在人文艺术领域,则是学院助学金、教学补助金更多;教育学领域则接近一半人依赖个人资源。图 | 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没有债务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比例最高,为 82.9%。毕业生债务:2018 年,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和生命科学博士学位获得者中 71% 以上在获得博士学位时没有研究生教育的债务,而在心理学和社会科学、人文和艺术以及其他非科学与工程领域,这一比例为 50% 左右。教育学领域的毕业生债务最多,超过 3 万美元的比例为 36%,心理学和社会科学中也高达 30%。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博士学位获得者负有债务的比例更高,在自然科学领域,其负债与临时签证持有者接近,但心理学与社会科学以及非 S&E 领域则高出。亚裔是负债比例最少的。在自然科学和工程学领域,亚裔仅有 16.4% 负债,中位数为 3.2 万美元,而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人负债均高达 56.8% 以上,中位数高达 6.2 万美元。在非 S&E 领域,亚裔负债比例为 32.8%,而非裔则高达 78.2%。此外,父母学历越高,其负债可能性越低。预期工资和累积债务:2018 年,除了商业管理和行政,累积债务(包括本科和研究生期间的债务)最低的物理科学与地球科学、工程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其预期薪水是最高的。而累积债务最高的心理学、教育学、通讯和非 S&E 领域的其他类别,其预期薪水是最低的。图 | 获得博士学位所需的年限:总的来说,获得非 S&E 领域博士学位所需时间更长,尤其是教育学,在 2018 年获得博士学位的平均年限是 11.9 年,人文艺术类也需要 9.4 年,最少的是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为 6.3 年。毕业后去向图 | 在 S&E 领域 20 年来的就业率。2018 年,工程学和生命科学的博士就业率为 65.5%。过去 20 年中,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地球科学和工程领域,博士学位获得者就业比例有所下降,包括博士后职位,尤其是 2014 年达到峰谷。2018 年,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博士就业率为 75.1%,心理学和社会科学为 73.8%,已经接近峰值。图 | 如果不包括博士后职位的话,2018 年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有就业的人群中,43% 将进入学术界。其中人文艺术领域与非 S&E 领域的其他类别比例最高,达到 75%,而工程学领域最低,只有 13%。图 | 单看博士后职位,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领域中,博士后研究一直是该群体的常见就业。2018 年,生命科学领域有 60.7% 博士学位获得者就业选择了博士后,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则有 56.5%。图 | 2018 年,以生命科学领域为例,博士后待遇为 4.8 万美元,学术界为 6.5 万美元,工业界为 9.5 万美元。工资中位数:除了人文艺术领域,工业界就业薪水高于博士后和学术界,而人文艺术领域则无差异。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博士后平均薪水为 6 万美元,而其他领域在 4.7 万美元到 5.3 万美元之间。工程学和非 S&E 领域其他类别如商业的学术界薪水最高,分别为 8.1 万美元和 8.3 万美元。数学与计算机领域和工程学领域的工业就业薪水最高,分别为 13 万美元和 10.8 万美元。图 | 2018 年,在 S&E 领域中,临时签证持有人群中博士获得者就业有 80% 选择在美国做博士后或工作。临时签证持有者毕业后:2018 年,在 S&E 领域中,临时签证持有人群中博士获得者就业有 80% 选择在美国做博士后或工作,这个数字在 1999 年是 73%。其中最高比例为工程学为 85.1%,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为 82.7%,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为 80.6%,生命科学为 80.5%。
1983年5月23日,教育部在人民大会堂为新中国自主培养的首批博士举行隆重的学位授予大会,共有18名博士在本次大会中拿到了学位证书。授予大会后,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苏步青说了一句令人十分意外的话:“这么多博士怎么办?”数学大师苏步青这句话令许多人不解——全国一年培养出的博士仅18名,怎么就说多了呢?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才看懂了苏步青这句话的真正含义。1982年,全国招收博士生的人数是302人;而到了2017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83878人。中国每年招收和培养的博士数量,已经居全球首位。培养的博士多了,本应该是好事,为什么有些人会因此感到担忧呢?当前中国培养的博士,在国际上到底处于什么水平呢?首次博士学位授予仪式国内博士培养制度的建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博士培养相对滞后,直到1983年才有了第一批自主培养的博士。这个过程的建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众所周知,欧美国家通行的学位制度公有三级——学士、硕士、博士,其中,博士便是学习生涯中能够取得的最高学位,也是学术生涯中一张含金量很高的通行证。1935年4月,民国政府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步学位法典《学位授予法》中,就采用了这种培养制度,希望借此规范人才培养制度。遗憾的是,随着战争的爆发,这部法典最终搁浅了。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亲苏”的关系,国家实施的学位培养制度也是沿用苏联的学位制,最大的特点就是“副博士”的称谓,相当于西方国家的“博士学位”。随后,在文革期间,中国的高等教育大受打击,学位培养制度名存实亡,人才培养相当滞后。改革开放之后,国家慢慢建立起完善的教育制度,其中就包括学位制度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于1980年2月通过,并于198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我国的学位培养制度尘埃落定。1983年,新中国自主培养的第一批博士毕业,首位博士马中骐,博士学位证书编号为10001,就是这一年毕业的。从此,中国开启了博士培养的新征程。博士这一特殊的人群,也成为知识分子重要的一个阶层。编号为10001的博士学位证书对博士的认知随着博士数量越来越多,这类“在知识的最远边界独自钻研”的人也逐渐走下神坛。人们对博士的认知,也逐渐清晰、明了。国民对于博士的“崇拜”,可以追溯到早期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早期中国学生到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回国之后基本上都能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但其实,当时人们对于国外博士的培养知之甚少,而在国内能读到博士的人也是凤毛麟角。1990年电视剧《围城》热播,掀起了国民对于博士乃至高知分子的热议。钱钟书在原著中展示了生动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形象,也真实地描绘了当时人们对于国外毕业博士的“迷信”。主人翁方鸿渐和韩学愈都持有“克莱登大学博士”的文凭,但两个人的博士学位都是用钱买来的,回国之后却能够成为大学教授,可见当时人们对于国外教学的认知缺失。陈道明在《围城》中饰演方鸿渐女主人翁苏文纨的博士学位则反映了另一问题。苏文纨在法国里昂大学获得了文学博士学位,然而其攻读的方向是却是中国现代诗研究。研究中国文学的人还要去国外攻读博士学位,听起来似乎不可理解,但在其深层意义上,是有其必要性的。相比起理工科,中国文学在国内是纯正的中国血统,研究观点相对一致,只有到了国外,才能接触到更多学术观点。我们究竟需不需要大量博士随着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开始有了国产的博士。1987年6月,北大培养的首批文学博士毕业,其中就包括当代著名的文化学者陈平原教授。陈教授说,当年拿到自己的博士学位并没有十分激动,因为相比起这个头衔,他更看重自己是否有真才实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虽然有了完整的学位制度,但高校内部并没有举行隆重的博士毕业典礼,更没有现在盛行的穿博士袍、戴博士帽、拨流苏等习惯。如今,博士的毕业仪式越来越隆重,博士生的质量却未必有如当初那么高。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讲,博士学位重不重要,跟专业方向也有关系。在近代中国的学术史中,文史领域的一流学者未必有博士学位,包括《围城》的作者钱钟书、“教授中的教授”陈寅恪等。但是,理工类、法学、经济学等学科,则会更需要严格的训练和更专业的指导,考取博士学位就更有必要。中国博士培养现状2008年4月,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在首届全国地方大学发展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指出,“2007年我国的博士人数超过5万人,到2008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许多人也开始认为,我们一味地追求数量,却不看重博士生的质量,这种说法,其实是十分主观和片面的。第一,博士数量增长是全球性现象。事实上,除了中国之外,美国等西方国家培养的博士生数量也在与日俱增,这并不是中国的专利,而是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国际竞争等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的结果。因此,中国培养博士数量越来越多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的。第二,博士在中国依然是稀缺人群。虽然中国国产博士的数量居全球第一,但跟中国庞大的人口基础相比,博士生的比例依然不算高,与美国相比更是有较大的距离。并且,博士生培养依然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短板。这个问题不容小觑。第三,博导数量严重不足。早年导师在培养博士生的时候,基本是“一对一教学”的,甚至是“多对一”的情况,导师可以有更多时间教育学生,也能采取个性化指导。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莫砺锋,当时有一位导师和三位助教带领他,而今天,他作为博导,要带的博士生却多达60多位。第四,博士生质量确实存在存在一定问题。博士生招生数量的提升,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教学质量下降,研究生培养存在一定的泡沫,甚至出现了不少的学风不严谨、学术造假的现象。类似的新闻时常见诸于新闻,已是见怪不怪。北大教授陈平原如何提升博士生水平博士生水平如何提升,这是一个严肃的命题,同时也是一个十分专业的问题,笔者不敢妄下断言。然而,笔者认为,起码有两方面是可以考虑和借鉴的。一方面,尝试从博士生招生、研读、毕业考量等方面提高要求,尤其是需要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才能准予毕业;另一方面,欧美国家都是高校对自己颁发的学位负责,经过考量,业内也很容易就知道,哪些大学的博士含金量更高。我们今天看国产的博士,并不需要带着有色眼镜,认为国产的博士就一定不如出国留学的。但客观上讲,中国的博士培养还有很长的路,我们也希望国产的博士能够有更好的质量,甚至能够与世界名校的博士站在同样的学术高度上。加油,中国博士!
中国国产博士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为何却引起很多人担忧?与西方国家相比较,我国的高等教育起步是落后的,但是与中国经济一样,中国教育也渐渐后来居上,代表着我国教育最高学位的国产博士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就可以看出一点。据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说到,在2007年的时候我国的博士生数量就超过了五万人,而2008年的时候我国的博士生数量已经赶超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年产博士生数量最多的国家。虽然说目前我国国产博士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为何却引发起很多人担忧呢?首先来说,博士生数量上涨其实是全球国家的趋势,也不仅仅是只有中国博士数量在增长,欧美国家也在与时俱进,博士生数量的上涨显然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因为太多的社会建设、经济建设、国际竞争等都是需要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看起来我国博士生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其实博士在我国仍然是稀缺人群,因为我国是当今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与庞大的基础人口相比较,我国博士生的数量依然比例十分低, 与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相比还是存在一定距离,这也从侧面说明一个问题,我国的博士生培养依然是当今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短板。博士生数量虽然说渐渐多了起来,但是博导依然严重供不应求,早年在培养一名博士的时候,通常采用的都是一对一教学,可是如今甚至很多博士生导师要带领的学生多达几十位,这样教育出来的博士恐怕质量是有点堪忧的,比如说“翟天临事件”,类似翟天临的博士生有多少呢?学风不严谨、学术造假事件频发,人们对此早已麻木,如何才能提高博士素质恐怕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最后希望我国的国产博士有朝一日能够超越世界名校的博士,为我国的建设增砖添瓦,加油,中国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