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申请前往美国留学的学生来说,申请美国博士全奖无疑是最具挑战的一件事情,大多数博士申请者都在这方面下了不少的功夫,但是收效甚微,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申请到美国博士全奖呢?今天我就为各位带来了2018年美国博士全奖申请的最全攻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申请美国博士全奖都需要什么条件吧。 2018年美国留学博士全奖申请最全攻略:一、申请条件 (一)硬件条件 1.本科学生/硕士学位(最好是硕士,本科除非优秀到霸气侧漏); 2.优秀的GPA成绩,尤其是专业GPA(起码3.2以上); 3.托福最好100,雅思最好过7;GRE则最好达到320以上,写作能在3.5以上可以增加自己竞争优势。 (二)软件条件 1.跟专业相匹配的学术研究背景,最好有影响因子高的论文发表,比如SCI、EI等;还有锦上添花的实习及课外活动经历,因为国外教授同也希望录取的学生既能在科研上展现一定的实力,也能有不错的综合素质,毕竟需要一起共事5年甚至更久; 2.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文书; 3.套磁的时间和策略。 备注:软实力的提升包括学生的科研项目、实习经历和课外活动,而文书则是软实力最好的呈现方式,当然,还有套磁,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上的这些条件都是申请博士全奖不可或缺的。 2018年美国留学博士全奖申请最全攻略:二、美国博士全奖有多少钱 M同学获得佛罗里达大学博士全奖,奖学金$69055; N同学获得爱荷华州立大学博士全奖,奖学金$120000; O同学获得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全奖,奖学金tuition waiver+RA23000; P同学获得田纳西大学博士全奖,奖学金tuition waiver+RA; Q同学获得范德堡大学博士全奖,奖学金$28800。 2018年美国留学博士全奖申请最全攻略:三、申请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1. 积极套磁 帮助Q同学拿到博士全奖 申请攻略:Q同学申请过程中最大的劣势是本科阶段的GPA只有2.6+,虽然学生硕士GPA成绩已经很优秀了,但申请博士学校也是要看本科GPA成绩的。申请规划师针对这个学生的情况,多次与教授套磁,刚开始教授是不愿意去了解这个学生的,学生申请的面试机会也被直接拒绝了。但是老师没有放弃,一直坚持不懈的联系教授,在重要的节日进行问候;主动说明学生本科GPA成绩低的原因是课外活动和实验项目做的比较多;强调学生跟教授的项目比较匹配。最后,经过多次的套磁,终于帮助学生成功申请到综排15的范德堡大学博士全奖。 案例分析2. 精心准备面试 帮助O同学拿到博士全奖 申请攻略:O同学申请过程中的难点是托福成绩偏低,但是学生的GRE成绩和GPA成绩是符合申请需要的条件的。而且,学生的软件条件,尤其是科研项目比较丰富,发表过论文并且申请了专利。 申请过程中,留学生需要面试介绍自己的项目。老师多次与教授沟通,确定学生的面试时间。过程中,老师精心地整理了面试可能问到的问题,帮助学生修改项目介绍的PPT。一场深夜的面试,一个精心准备的PPT打动了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授的心。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给教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很快迎来春季博士专排14EE专业的OFFER!!!!!!精心准备的面试助力学生能够提前半年入学并拿到博士全奖。 综上案例分析,想要申请博士全奖,硬件条件和软实力的提升必不可少,但是个性化文书制作、套磁面试等这些申请攻略也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位学生的硬件条件和软实力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无论是硬件条件中的成绩提高,还是软实力的提升,尽早规划是学生成功申请的保障。 通过上述对于美国博士全奖申请攻略的详细介绍后,各位是否都学会了该如何成功的申请到美国博士全奖呢?我们从案例分析中不难看出及早的规划好留学申请的重要性,只有通过精心的准备,我们才能够有机会在众多的申请者当中脱颖而出,成功的拿到留学申请规划。
OFFER之前跟大家分享了本人申请美国全额奖学金的经验,并分总论、资讯、英语等三个部分介绍了相关准备工作,本文是出国申请系列的最后一篇文章-操作篇。申请国外大学的博士,基本可以分套磁、面试、提交、签证等四步,本文也将按这一脉络,给大家讲一下具体如何申请。如果大家照着做,相信会拿到心仪的offer。01 套磁所谓‘套磁’,就是主动联系国外教授,询问他们是否有相应的博士位置,同时介绍你的工作,加深他对你的了解和印象,加大录取几率。实际上,申请国外博士,这一步越来越重要,甚至已变成预录取的一个步骤:因为如果教授有相关职位,他又对你感兴趣,那么基本上他就可以决定是否录取你,毕竟,你读博士的资金主要来自于他的课题。那么如何跟教授套磁呢?第一步,确定你要联系的老师,拿到邮箱等联系方式。登陆感兴趣的大学,查找相关的专业学院、系,查看各教师的简介。找到跟你研究方向大体吻合的老师。或者通过阅读论文寻找感兴趣的教授。经过硕士学习和研究,学生一般对自己研究的课题有所了解,大体知道本领域哪些教授或团队在做,你可以从论文里找到他们的联系方式。另一个套磁方式就是学术会议了,参加学术会议的好处之一就是有可能遇见心仪的老师,这是你就大胆的走上前自我介绍吧,别忘了把你的论文呈给他。第二步,套磁信。在这里,以本人给国外教授发的套磁信为例,说明如何写信。Dear Professor:My name is XXX, and I’ve got my master degree from department of XXX, XXX University of China in March 2015. I want to ask if your group has PHD position about XXX design, especially for XXXX?第一段,介绍自己的教育背景,询问是否有相应的位置。My research topics include XXX, XXXXXXX, optimization method. My main research area is XXXXXXXX design. I analyze the flow properties of a novel configuration which is based on XXX and propose multi-block CST method, one efficient parameterization method, to model complicate configurations. ASO of XXXX has been done with CST method, genetic algorithms and CFD analysis.Recently, my work focus on optimization of XXXXXX, the efficient hypersonic vehicle, and the design of waverider from 3D flow has been proposed based on shock fitting method.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my detail previous research, I can send my research proposal to you.第二段,介绍自己的学术工作,言简意赅归纳一下,最好参考你要联系的教授,针对他的研究方向有所取舍,保留与他方向非常契合的研究。I have generate 2 SCI papers, 3 EI papers, and 2 authorized patents. I can send my papers to you if you are interested.介绍自己的学术成果,有的没的都往上写吧,先把数量堆上去。I have got outstanding academic record for both my undergraate studies and graate studies, ranking top 5% out of 180 students and won many academic awards. 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me, I enclose my CV here. And I hope you can spare some time to consider my application.最后一段介绍自己的学习成绩,别忘了把简历(CV)附在后面。Best RegardsXXXXXXXXX上面是落款。因为本人学术水平和个人背景都一般,所以采取了非常不光彩的方式-海投。从牛校到一般的学校,我总共投了108封信,给100多位相关或类似领域的老师,收到回复不到20个,对我感兴趣的只有7、8个,拿到面试机或口头录取有四个。如果大家实力强,不用海投,针对性投几个就行了。那段套磁的时间,每天早晨醒来就是查邮件,看到新邮件又惊又怕,都不敢打开,都养成后遗症了,到现在收到邮件仍然会心跳加速。一般来说,对方老师会在2天之内回复,如果超过两天,那么大概率不会回复了,或者没看见你,或者对你不感兴趣。如果你对某个老师特别感兴趣,特别想去他那读书。万一他没回你,你可以过一周后发信提醒他一句,说不定有奇效。其实通过Email发套磁信属于效率比较低的一种沟通方式,国外教授每天都会受到几封信,很容易淹没在垃圾邮件之中。如果有条件,可以寻求更有效的套磁方法:比如,求助熟人递交简历。如果有认识的同学、师兄师姐在心仪的课题组,可以请求他们递交材料,这样可以大大加强教授对你的印象。我最后拿到的offer,就是之前认识的一个学长在那儿联培博士,帮我递交的材料。在PhD职位网站上通过招募帖找位置。有一些网站经常有老师发布招募博士的信息,可以试着登陆问一下。比如小木虫,PhDposition等网站,在这些网站上发布职位的老师,一般来说比较急需人才,回复率较高。或者一些专业网站,也会有相应的职位发布。本人的研究方向是计算流体力学,有个网站叫做CFDonline,经常有老师发布职位出来,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下。02 面试套磁结果较好的话,老师一般会安排网络或电话面试,考察你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方向是否合适。也有面试安排在提交申请材料后。一般来说,如果老师邀请你面试的话,确定要你的概率在50%以上,他们不会花时间在没把握的人身上,所以一定要有信心,拿到面试机会已经说明得到老师的认可。而在面试时,一般考察如下几项:首先是对学术的热情。这一点比较难考察,但又很重要,尤其是老外特别看重。所以请注意这一点,体现出自己要为学术现身的精神,务必说一下你对学术和科研的热情(Passion)。第二点是学习基础和学术水平。其实这点大体在简历上已经有所体现,教授有可能问几个问题确认一下,不过一般都很简单。第三点是语言表达能力。不管英语水平好不好吧,一定要敢说。我当时面试时面过一个意大利国籍的老师,他的英语口音太严重了,我压根就听不懂,所以面试时他说一句我说两句,估计俩人谁都不懂对方说的话。因为气势比较足,所以事后那个老师还给我发信说英语不错,sahhhh第四点是未来课题及认识,这点大体说一下就行了,基本不太关心,毕竟如果过去,还要重新在老师指导下做课题。我有过三次面试,一个华人和两个老外。华人老师很容易搞定,大体说一下英语,后面都是汉语交流,那个老师对我说的最多的就是“过来读书不容易,做好心理准备啊,很辛苦的”,“请你一定要来啊,我就不招其他学生了”。弄得我都没办法拒绝。另外两个外国人也比较和蔼,上文提到的意大利人可能知道自己口音问题,所以专门找了个中国学生在边上,如果我们有什么不明白的,那个学长会及时解答。当时感觉面得一塌糊涂,没想到还过了。03 提交材料联系好老师之后就可以提交材料了。准备的材料一般包括Personal Statement, 个人简历、推荐信、学习成绩、学历学位证明,有的可能要求提供论文等其他材料。先网络申请,提交相关信息,缴费。一般申请一所学校在75美元左右(贵啊,要是申10所就要750,好几千块啊)。把这些材料准备好,通过DHL或者联邦快递寄送到学校官网要求的地址就行了。TOEFL和GRE都是单独寄送到学校,费用也不菲。着重说一下Personal Statement, PS。其他材料都是客观确定的,只有个人声明(PS)需要自己写。网上很多人说PS很重要,需要好好写。不过因为我当时通过套磁基本确定老师要我,所以PS应该不具有决定性作用。我花了一个多星期写了一份,在这里摘抄几段,如果大家要全文,请在评论区留言。Dream of flying is rooted in every boy’s heart and I am no exception. My elder brother, who brought enlightened ecation about aeronautics for me, often bought magazines about aircraft, rockets or satellites. In the middle school, classmates and I enjoyed talking about novel aircraft configuration, sharing new technologies with significant enthusiasm. Time flies and many friends shift their interests, but my passion never diminishes. As a result I insisted in working very hard in school and eventually was admitted to XXXX, whose XX ranks top 2 in China, with an outstanding record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In the XXX, I spent my first three years in the College of Honors where top students are selected and are not differentiated with majors to get multi-disciplinary ecation such as Mathematics, Physics, Mechanics, Electric Circuits, Material Science, Computer science, Engineering Drawing, Chemistry and etc. I believe a specialist should be a generalist firstly. In the college, I broadened my eyesight, had ability to capture the forward direc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 have got outstanding academic record in undergraate life and won many academic awards, GPA 3.58/4(89.74/100) ranked 9th out of more than 180 students.......Having reflected on my inner interests and ecation background carefully, I find my passion is academic. I find happiness in thinking creatively, learning about new theories, challenging myself and making friends with people who love academic study. Though I know there would be a lot of hardships and frustrations along with the happiness, but that’s what life I want about.写的比较多,大家酌情查看。套路跟套磁信差不多,包括个人理想、个人情况、学术工作、学术能力、未来展望等,写好之后最好找人把关看看语法。有这方面需求的同学可以发给我,有空的话我帮大家看看PS,或者套磁信。04 签证基本上到第二年的3-5月能够拿到offer,这时就要准备最后一步—签证。签证拿到之后,就可以买机票、联系住宿准备入学了。本来想写签证经验来着,一来篇幅太长,二来网上经验也很多,我就不赘述了。如果大家有关于美国或加拿大签证方面的问题,欢迎随时留言或咨询我。
录取院校: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录取专业:材料科学成绩背景:GPA3.0+;TOEFL100+ GRE320+指导老师:颜璨(重庆新东方前途出国 美研部经理)薛兰(重庆新东方前途美研部 资深顾问)案例难点1.学生自己第一年DIY申请排名比较靠后的学校遭遇全拒,第二年在我们团队的指导下,拿到加州欧文的全额奖学金录取2.学生本科学临床医学,跨专业申请材料科学,难度大3.签约时间临近博士截止日期,两个专业的查校量和教授套磁工作量大,且时间紧张4.直博申请的录取率低,且竞争激烈顾问解析我们接触到学生家长是在去年9月底,学生的妈妈在电话里告诉我孩子去年是自己申请的,结果不理想。今年还想申请,但是不愿意找机构帮助。因为孩子今年情况好了很多,只需要辅导申请材料就可以了,孩子对于机构十分抵触。由于学生是直博申请,相比于读研过后申请博士难度会更大。可能是因为去年全拒的阴影,家长和学生都十分犹豫,下不了决心。我让家长和学生放宽心,只要申请方案做得好,一定会拿到录取的。由于这位同学本科是学临床医学,家长希望学生的博士阶段不要脱离医学太远,结合学生偏生物的研究方向,我们给出的申请专业的建议是:材料科学中的生物材料方向,以及基础医学里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我们复盘了学生去年DIY的整个申请流程,分析问题出在哪里,以及和学生探讨他的专业,了解他本人想申请的专业愿景,包括了解学生本科专业学习了哪些课程,各个重点科目成绩如何等等,和学生针对专业,学校,博士申请流程一一进行全面的沟通。 学生当时已经本科毕业,在实验室跟着教授做科研,时间非常紧张,那时候已经到10月中下旬了。美国博士的截止日期一般是在12月1日。也就是说,只有一个多月留给学生和我们做好全部的申请工作了。由于材料科学生物材料方向和基础医学这两个专业申请的案例很少,我可以借鉴的参考和经验很有限。于是只能根据学生的意愿(要申请综排前50,至少得是前100的学校)一个挨着一个地查。每天反馈给学生最新的查校表,查完两个专业的学校一共查了100多所学校,然后开始第二阶段工作,找教授。两个专业找了很多位教授,整理好教授邮箱和主页链接。就这样我们帮助学生从众多的学校和教授范围中,初步筛选出可能适合他的教授,然后督促学生尽快去看教授的文章,并反馈感兴趣的方向和感兴趣的教授给我们。在那段时间,我们每天都在不断往返地发表格,终于在接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工作量巨大的查校工作。接下来是做套磁,我们指导学生反复修改套磁信,然后学生按照反馈表一一给教授发套磁信,总共发出一百多封套磁信。后面陆续接到好几个教授的积极回复,学生和我们心里终于有底了。就在今天,学生收到了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材料科学专业的录取,并且学校向学生发放了每年5万美金的奖学金!这是学生的优秀与勤奋,坚持与付出换来的今天的成绩。无论你昨天经历了怎样的失败,只要坚持不懈,只要你不抛弃不放弃,梦想终会照进现实!录取院校申请要点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简称UC Irvine或UCI),创建于1965年,属于加利福尼亚大学系统(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综合实力最为强劲的分校之一,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和世界顶 尖研究型大学 。其是美国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国际公立大学论坛、“公立常春藤”盟校成员。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位于南加州,洛杉矶东南约50英里的橙县(Orange County)尔湾市(Irvine)。完美的地理位置,极佳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及被誉为“南加州硅谷”的橙县的大量高科技企业的支持,使该校成为加州大学系统中成长最快的分校。UCI在最优秀的100所建校历史不足50年的学校中排名全美第一、世界第五,其既有大型科研学校的教学实力,也有小型院校的友好氛围,曾培养出7位诺贝尔奖得主 、7位普利策奖得主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虽然建校时间短,但在2020年USNEWS大学排名中位居第36位 ;在2019年USNEWS公立大学排名中位居第7位 ;在2019年Money杂志全美最佳性价比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美第一 ;2019年福布斯最具价值大学排名中位居第三 。
中国人去美国读博士,都是申请的TA,或RA。TA(teaching assistant)就是过去帮老师做助教,比如数学系教授上课,你帮助改作业。或者帮助组织课堂讲座等等。如果是做RA,(research assistant)就是帮老师做研究。我就做过这个。美国的教授更多的职责是做研究。学校对他们的考核评估是看他们有多少文章发表在有权威的媒体上。所以大多数时间教授做的事情就是搞研究。一周时间老师一般要去教两三次课。名校牛教授研究的课题都是世界最前沿课题。比如这次疫情的数据,都是美国约翰霍普斯金大学提供的。美国大学做的研究都不是纯粹学术性的研究,而是真正在实践中要有价值的研究。所以商学院名校最受欢迎的教授是有很强商业背景的老师。比如曾经担任过某个跨国公司的CEO。因为在美国商学院,尤其名校当教授地位极高,极其受人尊重,所以很多人以前在大企业做高管,也很愿意申请到美国名校做终身教授。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去美国读博士的道理。在美国读博士,做研究,做的是和现实直接紧密挂钩的研究。教授越牛,你跟的项目就越有价值,研究经费就越多。我当年的室友,以前在南开大学读化学,后来在我们学校读博士。在学校的时候,他读书学习的能力感觉挺差的。不过不太影响他,他动手能力特强,成天做实验。他平时做饭都是职业病,做饭的时候,和做实验一样,一板一眼,这个菜多放了几粒盐。做出的菜特别标准,好看,和在外面餐厅吃饭那样。他们这种化学专业在美国就业特别容易,他后来去了药厂。过了几年后,有国内的大集团找他合作,直接成了大集团的合伙人。读博士方向选择,导师选择特别重要。我另一个同学,以前在国内学术能力超级牛。但在美国读书没选对方向,导师做的研究课题他不感兴趣,6,7年也毕不了业。因为美国的博士对学术要求很高的,如果不能全身心投入,想毕业是很难的。这里强调一下,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你一定要想好到底要不要到美国读博士。一旦读,能不能读下来,你有没有相应领域的学术能力,优势。例如,你想去读金融博士,如果你没有极强的数学背景,到时你上课根本听不懂,很多书也根本都看不懂,学不懂的。但是如果你选择你擅长的领域,就非常轻松了。我另一个室友,以前也是南开大学的,数学系。他以前是湖南高考状元,考到南开数学系,之后在香港大学读了一段书,后来在我们学校读数学博士。他是我认识的朋友中,我认为智力最好的。他在学校每天真正的学习工作时间不到一个小时,剩下时候基本就在家里躺着发呆,要不就是在电脑上玩挖雷的游戏。再重复一下,美国博士的学术要求不是一般的高,要选择,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能全身心投入的,自己擅长的领域。这样你就不会觉得难,枯燥。你一旦选择,你将要全身心投入到一个科研领域。我当年自己曾经纠结了很久,我就特别想读商学院博士,但后来觉得对我来说不好的地方1)永远都是在校园环境,比较枯燥。2)在美国的华人本来就少,生活的比较无聊,读博士的话,生活方面真的太枯燥了,所以你一定要想好这些,到底适合不适合你。假如你是男性,告诉你一个不好的事实:1)中国的女孩子,无论哪种类型的,在美国都特别吃香。在咱们眼里不好看的,在外国人眼里可能特别好。在咱们眼里漂亮的,在美国就更抢手了。所以我很多读博士的同学一直单身。他们也不放心回国找,这种临时回国找的,多数不可靠,过去后被甩的概率很高。2)如果你选择读博士,平时的社交面会特别窄,这方面就会更难。我当时的那些室友,他们每个学期最开心的事就是有新的女生到学校,然后他们特别开心的去机场接她们,帮她们安排到宿舍,拿行李。然后过几天就没有下文了。。。。。美国大学有规定,大学老师是不可以和学生谈恋爱的。。。。所以我上面说的,是过来人给你最中肯的建议,在你考虑读博士之前,首先要想好这些问题。到底你的性格适不适合。话说回来,你一旦坚定的选择了你擅长的领域,你喜欢的领域,申请奖学金的时候也就自然比较容易了。申请奖学金和找工作类似。要写PS个人陈述,向美国教授展示你的研究能力,以前都做过什么课题。你可以在学校官网看看这个教授研究的方向和你一致不一致。如果一致,他更容易选择你帮助他做研究。切记你在申请博士,不要说和学术研究无关的话。比如你在学校里参加了某个公司的实习,锻炼了你的社交能力。这些都没意义,教授想找的是能静下心来,能忍受孤独,寂寞,全身心跟着他搞研究,出成果的人。当然你参加的公司科研项目是很好的可以在PS里强调的了!写PS风格:学术类,严谨,展现自身天赋,优势。同时可以通过故事性描述把个人陈述写的生动些,让人更爱看,更觉得读者有趣。例如你想申请数学,想表达你很聪明,你可以这么开头:‘我从小就喜欢思考,当别人告诉我鸡蛋放在水里时,如果能夹起来就说明熟了,我就会想,这是因为鸡蛋里的蛋黄本来是液体,煮熟了,变成了固体,所以就能夹起来了!对工科专业来说,托福,GRE只是工具。是申请奖学金必备的工具。如果太差了,导师也无法录取你。但条件够了也就OK了,关键还是在科研能力。假如你申请不到奖学金,那么你根本就不要去读博士。在美国读博士,一般最快需要5年,学术压力很大,除非很天才的人,一般要全身心投入大量的研究,实验等等。所以基本没时间去打工。如果申请到奖学金。也必须要全奖的那种。就是免所有学费,一个月给你1500美金左右。学校的奖学金数量是根据当地的生活消费水平的。基本够你吃住的,包括了基本保险的。美国人的消费标准,所以中国学生节俭的话,都可以存一些钱。少数人会收到半奖通知,这个时候,直接拒绝,重新申请就是了。美国的特点就是大,什么事情都有,什么学校都有,这个学校不行,就换一个,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能给自己全奖的。美国就是一个森林,需要你去探索。在丛林中找到一条路!走好了,就会特别顺!走不好40多岁,也没读完书,也不想去外面端盘子,只能继续去读书!
申请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关,有的难关通过自身努力就可以越过,而有的就需要专业老师给予指导了。就像今天顺顺要给大家介绍的案例故事主人公Z同学,他就在申请博士过程中遇到了难题——没有论文,这对他而言是一大缺失。但在寻求顺顺老师指导后,他豁然开朗:没有论文,一样可以斩获名校博士全奖offer!他是如何做到的?整个申请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故事?下面顺顺为大家详细讲述:学生背景Z同学软硬件背景:院校及专业:北京某985高校,化学专业GPA:3.95/4.0GRE:332+4.0TOEFL:104(S25)科研背景:四段科研经历,其中含一段高分子化学方向经历、三段生物化学方向经历;获奖情况:国奖、一等奖学金等;海外经历:两个月美国名校的暑研经历;申请专业及学位:化学博士;录取情况:德州农工大学(化学专排24),化学博士全奖申请过程Z同学决定申请美国博士的时候,已经本科毕业,不属于应届生申请。然而,Z同学要去美国读博的决心不曾动摇,只是因为时间紧急,无法有相关论文产出,担心不一定能够申请到自己理想的大学。在了解Z同学的需求后,我们很肯定地告诉TA,我们可以帮助到TA。Z同学进入服务体系已是7月份,顺顺的团队老师根据Z同学的背景用最短的时间从美国专排前50的高校中匹配出合适的导师,制定套磁方案,展开个性化套磁,并收到多位教授的积极回复。10月下旬,根据套磁的结果我们确定了申请的院校名单。文书撰写阶段,团队老师更是深入挖掘Z同学的背景信息,凸显Z同学的学习能力、科研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积极主动的思考能力。另外,结合Z同学的海外暑研经历,逐步体现Z同学的优秀背景和个性化背景,使得TA在众多申请者中能脱颖而出,获得全奖录取。录取分析1. Z同学的绩点很高,排名年级第一,同时,GT成绩优秀且托福口语较好,使得Z同学在申请过程中不会因为硬件不够而被拒录;2. Z同学在整个申请过程积极配合老师们套磁、面试、定校、文书创作、递交申请等,每一个申请动作,Z同学都能与老师们的步调保持一致,有序推进申请;3. Z同学科研经历比较丰富,虽没有论文发表,但对于自己的项目经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这点也为TA在面试中提供了助力;4. Z同学的套磁并不止步于定校,而是贯穿整个申请过程,Z同学积极争取每个学校的面试机会,这也为录取增加了更多可能。博士的申请,论文很重要,但没有论文并不代表不能申请全奖博士,关键在于你如何规划你的申请,如何展现你的专业能力。所以大家在申请中遇到问题时,千万不要轻言放弃,有些难题在专业老师看来其实很容易解决。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
高瀚文物质学院2015级物理专业本科生来自山东烟台兴趣爱好:打篮球,打游戏毕业去向:接受布朗大学化学博士全奖offer◆毕业寄语◆科研像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道路崎岖但也有其客观规律。感谢上科大提供的平台,使我从对科研一无所知,到找到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再到可以相对独立地进行课题研究。我在这条山路上稳步前进,并会在今后的生涯里持续向山顶攀登。上科大:酷炫的寝室和精彩的科研来上科大最物超所值的地方无疑是酷炫的三人间宿舍和超精彩的科研体验。除了上床下桌、自带浴室、免费空调、全天WiFi、阳台有落地窗的宿舍,科研是我在上科大经历过的最棒的事情之一。科研就像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路途艰难,却指引我走向梦想中的常春藤盟校。感谢“毕业生说”提供的机会,我想把自己关于科研最真切的感受与大家分享,期待着和我一样曾经对大学生活、对科研有困惑的同学能产生共鸣。相信很多高中对理科感兴趣的同学都会期待将来能在科学的世界里继续探索,但高中时的我对理科的认识大多来自课本习题、考试和一点点竞赛。相信有过一天刷一套理综卷子经历的同学都会感受到:考试刷题和科学前沿还离得很远。我那时不知道科研是什么,怎样进行科研,将科研作为职业会有怎样的出路。我既隐隐心动于大学更深入地学习物理知识,日后从事物理研究相关工作,又担心徘徊在人类知识边界的物理和高中时接触的物理会天差地别。在高考后上科大校园开放日的面试中,我向上科大教授们提出了我的隐忧,没想到他们听完我的问题一改严肃的表情,全都笑了。他们与我聊起自己从本科到博士再到教授这段充满艰辛的历程,原来他们年轻时都有和我一样的困惑,看到我就像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他们的谈话让我觉得他们不再是站在金字塔顶端钻研高精尖技术的科学家,而是年轻时也历经困惑的普通学者,他们的谈话燃起了我对科研的第一缕热情。面试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这次面试不仅使我获得了上科大教授们的认可,也让我对这所新学校倍感亲切,还让我第一次对科研有所领悟:科研的确需要相当的知识高度,但它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一堵墙,而是可以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徐徐向上攀登的山峰。天然的资源:众多科研院所和超高的师生比初到上科大,我发现上科大周围座落的众多科研院所和超高的师生比给本科生们提供了天然的资源。作为物理专业的学生,我甚至还非常有幸在生命学院沈伟教授课题组与小老鼠打过交道。大二时,我和同是物理专业的沈丽雅和王容达参加了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举办的“科创计划”。在江玉海特聘教授带领的宏观量子实验室里,我开启了第一段科研之旅。我们参与搭建了一个可以稳定产生太赫兹(一种听起来很高端的电磁波)的光路。我从零开始学习课堂上闻所未闻的内容,大到太赫兹产生的理论,小到安装镜架的每一种螺丝型号。人生的第一次总是美好却充满遗憾的,虽然我习得了诸多实验技巧,却没能进一步深入实验原理和相关理论。我基本在被动地接收老师和学长的指令,实验的设计也没有融入自己的思考,而这距离真正的探索人类知识边界的科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正如前面所说,在老师和学长的指导下熟悉科研的基本流程,也是漫漫长路上不可或缺的第一步。非常感谢高研院老师和学长的帮助,他们带我走出了重要的第一步!高研院的经历使我对飞秒激光的强大威力产生了兴趣,飞秒激光是整个实验室的能量源头。为了学习更多关于它的知识,我有幸加入了物质学院刘伟民教授课题组,刘老师带领的课题组以飞秒激光为基础搭建了一套很厉害的超快光谱系统,用于研究发生速度非常快的科学现象。我借助这种技术研究了一种细菌中帮助细菌感受光的蛋白质,自然界中大部分生物对光的感知都非常迅速而敏感,基于超快光谱技术研究这种光敏蛋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界捕捉光的机理。有了第一段科研经历的帮助,这一次我除了学习实验操作,还努力思考背后的原理并尝试改进实验方法。在此基础上,我开始尝试设计和主导实验,并将自己的思考融入进实验当中,这让我第一次体会到探索未知的乐趣。刘老师在这个课题中帮助了我非常多!他鼓励我们每当有新的想法就随时去找他沟通,主动要求每位本科生每周去找他“聊聊天”,谈谈实验进展,交流下相关文献,甚至只是谈人生和理想。在每周的“聊天环节”中,我们经常火花四射,冒出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想法。正是这样的谈话,让我对课题的理解进一步深入,更帮助我们明晰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这个课题涉及大量化学相关的知识,我非常兴奋于这种借助物理手段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在刘老师的建议和帮助下,我申请了物理化学方向的PhD,希望日后深入研究这个领域。感谢刘教授和学长学姐的支持,这段经历使我在实验室更加游刃有余。在大三暑假,我幸运地得到了学校的推荐和资助,赴海外合作高校牛津大学进行暑期科研。我有幸进入了牛津大学物理系副教授陈宇林的课题组进行拓扑绝缘体和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的学习。在这个世界顶尖的课题组里,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但也正是身处高水平的环境中,才能成长更多。牛津之行极大地锻炼了自己,也对我的申请大有帮助。从兴趣到钻研,从领悟到飞跃,在上科大的每一步都走得如此踏实。正因为得到了学校和老师的指导及帮助,才让我能够在攀登的过程中爬到较高处欣赏到远处的风景。希望有一天,我能够体会到“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妙境界!真诚地对在上科大四年里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说声感谢!刘伟民教授课题组合照(左起第四:高瀚文、左起第六:刘伟民)◆教授寄语◆刘伟民(物质学院助理教授):毕业对你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祝愿你能够坚守梦想,脚踏实地,开拓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上海科技大学始终是你心灵的港湾,精神的家园,始终是你成就梦想的坚强后盾!来源:上海科技大学 高瀚文
自近代以来,发达的欧美强国吸引我国大批优秀学子远赴海外留学深造,除此以外,通过"实习""考察""讲学"等多种名义出国的高知也人数众多。改革开放之初,很大一部分出国留学人员秉持"人往高处走"的心态,走出去以后就不再愿意回国工作,使我国科学技术等专业领域面临人才匮乏的困境。如今是一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国家高度重视海外人才的回流,也制定相关政策吸引海外留学人才回国。我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海归"国家之一,除了国家的积极推动,学霸们拳拳报国心也令人瞩目。以浙江学霸陈嘉澍为例,在获得200万的美国奖学金,前途一片光明之时,他就做出了让人感动的选择。从力学专业转念电子工程学专业的青年学霸陈嘉澍是浙江宁波人,从小就是品学兼优的"别人家的孩子"。因为父母在杭州工作,他由爷爷奶奶一手带大。爷爷至今仍然记得孙子小时候"明察秋毫"的敏锐观察力,年仅4岁时就一派天真地注意到了"电扇的圆插头"和"台灯的长插头"外形不一样。由于陈嘉澍一向学习成绩拔尖,爷爷奶奶对他十分宽容,并不像其他家长对待小孩一样耳提面命,诸多约束。即使临近高考,他身为铁杆球迷半夜起床追球赛,老人也相信他自有分寸。陈嘉澍也确实没有辜负家人的信任,2003年高考成绩公布后,他同时被香港大学和上海复旦大学录取。当时去香港大学读书的学费、生活费对他的家庭来说是不菲的负担,于是他出于离家近以及减轻父母压力的考虑,选择了复旦大学的力学专业就读。进入复旦大学后,天分过人又学习刻苦的陈嘉澍并没有泯然众人,反而遇强更强,更加出类拔萃了,大学一年级就拿下了学校的奖学金。适逢香港城市大学到内地招生,这一次陈嘉澍顺利考取了全额奖学金,凭自己的努力圆了去香港读大学的梦想。转校后,陈嘉澍发现相对于力学,他对电子工程学的兴趣更加浓厚,于是毅然连专业也转换了。事实证明,遵循心声和直觉的学习事半功倍,繁杂的电子工程学业对于陈嘉澍而言是兴趣、是挑战、是等待攻克的一座又一座壁垒,他乐在其中地取得了名列前茅的专业成绩,同时也拿下了全校最高的GPA(平均学分绩点)。醉心科研,荣获富布赖特科学奖学金香港城市大学推荐陈嘉澍作为交换生到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U)学习一年。他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如鱼得水,全心投入科研工作,写出了让导师赞不绝口的《无线射频集成电路》论文。年仅23岁的陈嘉澍凭这篇指出了"未来无线通讯发展的方向"的论文击败众多对手,荣获2006年首届"富布赖特科学奖学金",是27位获奖者中唯一的中国人,同时这也是全世界最丰厚的奖学金,折合人民币高达200多万元。陈嘉澍赢得重奖后并不满足,向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等著名院校提出了直接"跳级"到美国攻读博士课程的申请。他最终入读伯克利,继续钻研增强集成电路在无线通讯设备中的应用课题。眼看在美国的发展前途一片大好,导师、教授们都认为陈嘉澍将来会成长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却下定决心,学有所成之后就会回国工作,为建设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海归创业,科技报国2014年,陈嘉澍博士毕业回国,与来自硅谷的海归团队一起在上海正式创办了加特兰微电子科技公司。作为国内的一家初出茅庐的半导体公司,他们准确把握了毫米波传感器技术在汽车无人驾驶领域的演进方向。创业第二年,这家公司就瞄准市场商机,迅速研发出拳头产品站稳了脚跟,并日益发展成为全世界首家具备CMOS工艺77GHz毫米波雷达单芯片批量化生产水平的供货商,做实业与科研两不误。作为加特兰微电子的CEO,陈嘉澍今年又获得了由盖世汽车主办的金辑奖颁发的"2020最具影响力人物"奖项。这是对他带领团队持之以恒地进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的升级换代,旨在推动汽车行业全新变革的不懈努力所做出的充分肯定。这位昔日的学霸、如今的CEO展望愿景时丝毫不改自信与担当,他希望公司成为全球业内公认的领军企业,同时更希望推动先进智能驾驶系统的普及,造福全人类,让所有人的出行都变得安全、便捷。正如再好的种子也需要肥沃的土壤、适应的生存环境才能茁壮生长,在科技的发展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海外高新技术人才的回流固然是我国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国家也要为他们提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发展空间,"海归"们满腔报国情怀才能真正落地生根,长成"中国梦"的参天大树。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与陈嘉澍博士经历类似的"海归"精英,活跃于我国理工科技术、互联网、通讯、传媒等诸多领域。他们的留学背景带有熟悉国际惯例、市场规则以及高新技术发展趋势等自主创业的优势,日益成为高新科技行业的中坚力量,不仅直接推动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技术创新,引入高效的管理模式,为传统产业注入了鲜活动力,推动产业升级。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国家除了为心怀祖国的海外学子打开绿色通道、提供发展平台以外,还制定、实施了海外高层次专家重点支持计划等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尽可能为更多不愿隔岸旁观国家发展壮大的精英们,创造施展多年所学、改变祖国发展面貌的有力支撑,不负爱国热忱。清代黄遵宪面对"寸寸山河寸寸金"遭列强瓜分的国难,悲叹"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而如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实现。发达国家的巨额奖学金、优越科研条件、丰厚薪资待遇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不再是无法抗拒的诱惑。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潜力有目共睹,随着人才市场的良性流动与准确对接体系不断完善,留学生报国与抱负两难全的挣扎将成为过往的烟云,"海归"会是大势所趋,最终成为精英与国家的双赢!
她是公认的“高颜值学霸小姐姐” :170cm+的身高 笑起来天都会放晴 ,托福100+ GRE320+ ,本科毕业的她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博士全额奖学金录取。她是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14级应用化学本科生原玮泽,西北大学2019年紫藤奖获得者!2016年原玮泽参加了西北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2+2学位项目在西北大学期间,两年均为专业排名第一名,校级一等奖学金。在滑铁卢大学期间,绩点保持前3%,她还是获奖经验丰富的“竞赛王者”。全球iGEM竞赛银牌、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外研社全国英语写作大赛二等奖……目标明确,就有方向和动力“如果对自己没有规划,就不会有发展。我在刚上大学的时候就有出国留学的想法,这也是当初选择化学的原因之一。”相比许多大一新生,原玮泽目标明确。她从一开始就知道,要达成自己的目标,优异的成绩是入场券,竞赛奖项也必不可少。于是从大一开始,她就积极主动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原玮泽第一次听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时候,便萌生了参与的想法。她知道相对于高年级的同学,大一学生的优势并不明显,所以抱着见识一下的心态参加了这场比赛。但是,自身的不利条件反而督促她在有限的时间内不断进步。距离比赛还有两个多月的时候,原玮泽从老师那里搜集了大量的论文进行参考,并持续提高自己英文论文的书写水平。也正是因为这样,她在正式比赛期间,打磨出一份优秀的答卷。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原玮泽第一次的尝试就获得了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的好成绩。第二年再接再厉,便斩获了一等奖的荣誉。大二那年,了解到西北大学与滑铁卢大学的“2+2”项目,她想,这和自己出国留学的目标相契合,而且可以获得两个大学的学位证书。因此在和家人商量之后,她便选择了这条道路。在滑铁卢大学期间,她依旧保持着学院前3%的好成绩,积极主动参与各种科研实验和竞赛项目。原玮泽在伯克利劳伦斯重点实验室实习的机会,就是自己争取得到的。在实验室时,原玮泽主要在学科交叉背景下做实验和电脑分析。努力的她仅用一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一个课题的大部分内容,获得了实验室导师和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合作导师的高度认可。学霸养成,成功之路很漫长其实,成为学霸也没有什么秘诀,不过是比别人早准备一点,多努力一点。得益于学院的“本科生导师制”,原玮泽在大一便早早进入实验室,这也为她之后的科研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在滑铁卢大学学习时,实验室很多同学都准时准点下班,而原玮泽常常会忙到深夜。每天给自己“加时”学习,是原玮泽的常态。在滑铁卢大学期间,她基于兴趣原因,转专业学习纳米与材料科学专业。虽然因此晚一年毕业,但是能够学习自己喜欢的科目还是让她兴奋不已。新专业要求修很多高年级物理课,对生物专业的英语词汇量要求也非常高,在图书馆十二点闭馆之后,原玮泽还会回家再学两个小时。在她的眼中,学习是一件值得投入的事情:“之所以这么努力,是因为我觉得大学给人的发挥空间更大,我现在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锻炼能力,给自己的未来添加筹码。”一步一个脚印,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赛场上,原玮泽都坚定地向更高远的目标前进,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努力克服。在入选滑铁卢大学iGEM(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竞赛成员之后,原玮泽负责建模和计算机的部分,这对她的自学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每次小组开会讨论,只要有新的技术要求,她都会自己找资料,并且能够迅速应用到实践中。从零开始学习编程,掌握大量生物知识,原玮泽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过硬的实力,最终助力团队在全球iGEM比赛中获得银牌。然而,认真又努力的她却说自己托福“裸考”,这又是怎么回事?其实,一时的“裸考”靠的是数千个日夜的积累。原玮泽的手机里有十几个练习英语听力的软件,走在路上、吃饭时、甚至上厕所的时候她都在听英语。平时,她还会背诵长达二三十页的名人演讲提升语感。能够获得四级600+,六级598的好成绩都是因为这样的“常态化备考”。在毕业设计期间,学校依旧安排了很重的课业,原玮泽不仅要上课、进行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同时为了申请博士项目还要兼顾托福和GRE的考试。得益于平时的努力,她在保证课业学习、科研成果的同时,还获得了托福100+和GRE320+的好成绩,最终拿到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并获得化学博士全额奖学金。成功路上,也有良师益友相伴2016年,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升级了一系列本科人才培养办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和“3+1分段式培养”模式。学院每年都会给学生推荐很多有含金量的国内外会议,提供赴海外高水平大学访学交流的机会,开拓学生视野。2017年,在谢钢教授的推荐下,原玮泽受邀参加了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办的亚洲化学峰会并作了15分钟的口头报告。她说:“不仅是谢钢老师,我的导师陈三平和岳可芬老师以及学院其他很多老师也教会了我很多。就连当时指导我参加数学建模大赛的数学学院许老师和指导我英语写作比赛的贾老师、袁老师都非常认真负责。每一个老师都对学生很好,学校的风气浸染在每一位老师的身上,这就是我最喜欢西大的地方。”谢钢老师谈起原玮泽时,评价道:“她从大一就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她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为了这些目标她要怎么做,这是许多大学生缺少的一种意识。”原玮泽以共同作者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4篇SCI,她的第一篇论文是在大二时以第二作者发表的。许多写文章、作图的技能,都是在西大老师、师兄师姐的帮助下学会的。这对她后来的发展影响巨大。在滑铁卢大学期间,原玮泽研究的是高分子的生物化学材料,研究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链之类的生长和折叠。不同于国内的实验室,国外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实验室的导师给出一个理念,原玮泽在此基础上做实验探究,正误无法提前判明。研究过程中遇到困难,她只能慢慢摸索,不停翻阅文献,想出更多办法来解决问题。而在这个时候,原玮泽总会想起千里之遥的西大老师和师兄师姐,他们的启发和帮助往往能给异国的她带来力量。最终,在自己的努力和实验室导师、师兄的帮助下,原玮泽在滑铁卢大学的研究课题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得到了导师的高度认可,现在正处于撰写文章的阶段。精彩生活,不仅仅只是学习虽然学习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原玮泽依旧为自己的爱好留出了一方天地。幼年时,妈妈担心她同时学习钢琴和舞蹈会顾此失彼,因此退掉了舞蹈班的课程。原玮泽笑称,“当时不理解,还怨妈妈退掉了我喜欢的课程。”现在,热爱钢琴的她乐感很好,每年都会在滑铁卢大学组织的华人春节聚餐时一展歌喉。结束学校的申请后,她重新拾起了自己的“舞蹈梦”,定期学习芭蕾舞和中国舞。不那么忙的时候,她会和朋友一起滑冰、唱歌、逛街。国内大火的电视剧上映,她也会忙里偷闲看上几集。最近半年,原玮泽还时常观看一些美妆视频,她说:“总觉得化妆也离不开化学,我天生对色彩着迷,也许注定了我将来要学习化学吧。”原玮泽每周至少会和家人视频一次,聊聊家常和生活近况。虽然家人没有陪伴在侧,但幸运的是,她在滑铁卢大学找到了真爱,对方也是中国留学生。她笑称自己和男友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性格,自己比较积极,男友比较沉稳。两个人在学习和科研中共同进步,假期里也可以一起出去旅游放松,生活张弛有度。其实早在大一的时候,原玮泽就对麻省理工学院非常向往。在当时大多数人的眼里,这所学校是遥不可及的,原玮泽也常常就这个话题和舍友开玩笑。但是在她积累成果的过程中,对麻省理工的执念渐渐被自我能力的充实所代替。原玮泽的视野不再聚焦于单纯的名校,而是向更远的未来发散,当自己取得的奖项和科研成果足够丰硕,自己足够优秀时,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大学。所以,在得知自己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时,她的心情很平静。同时,原玮泽也提供了申请麻省理工全奖博士前期准备过程中最关键的几点,就是专业成绩、科研、竞赛以及语言成绩,希望对学弟学妹们会有所帮助。未来,原玮泽计划在获得博士学位后继续深造,在学术方面作出贡献。高远的追求和认真的态度将会是她一生的坚持。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努力如她,值得拥有更灿烂的未来!来源:西北大学 文&编/ 冯晶晶 王誉谕 摄影/ 袁添羽 部分图片来源于受访者本人 责编/ 魏梦鸽
今日捷报祝贺来自南开的Pivot学员Y同学在GPA3.3情况下超常发挥收获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化学全奖博士(专排前十)OFFER!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正式名称为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简称为哥大,是一所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的世界顶级私立研究型大学,为美国大学协会的十四所创始院校之一,常春藤盟校之一。 哥伦比亚大学于1754年根据英国国王乔治二世颁布的《国王宪章》而成立,最初名为国王学院,1896年正式更名为哥伦比亚大学(1784-1896为哥伦比亚学院)并迁到目前所在的晨边高地校园。哥大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五所大学之一,也是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大学之一。哥大校园里还走出5位美国开国元勋,奥巴马、罗斯福等四位美国总统,34位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10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哥伦比亚大学拥有世界一流的法学院、商学院、医学院、新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工程学院等,哥大新闻学院颁发的普利策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1767年哥大授予了第一个医学博士学位,这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博士学位。哥大是美国重要的研究机构之一,发明了脑机接口 、激光、微波激射器 、核磁共振 。完成果蝇实验成为现代遗传学的起源。证明地球板块构造学说。二战时,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诞生在哥大。
T学长背景介绍:北大,基础数学成绩:GPA3.6,TOEFL109,GRE 324,GRE Sub 970录取结果: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西北大学、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数学博士全奖学长说因为受到身边人的影响,高中时就决定出国留学了,因为上一届很多的学长学姐都找了中枢教育,申请的结果都很不错,所以要了中枢教育老师的微信,在了解了中枢教育之后就决定中枢教育就是我想要找的留学机构。在申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老师都会及时给出解答和解决方案,中枢教育的老师真的都很负责和专业!申请时心态一定要放宽,不要给自己太多负担和压力!问:恭喜学长斩获Yale和Harvard的offer,学长能分享一下收到offer的时候的心情嘛?答:最开始收耶鲁和西北大学offer的时候感觉很正常。后来就听说哈佛、麻省理工和普林把我们这届几乎全拒了,所以在伯克利和哥大该出结果的时候就特别紧张,我甚至还跟奥斯汀和密歇根大学都发邮件说,我很想去你们的学校(因为当时觉得伯克利和哥大应该凉了)。但是那天晚上就收到了伯克利和奥斯汀的录取以及哥大的waitlist(候补名单),真是如释重负的感觉。问:那学长是什么时候想要出国的呢?又是什么时候联系到我们Pivot的呀?答:我非常早吧,高中什么时候,就决定在北大读完之后出国。之后联系上中枢教育是在三四月份。因为上一届很多学长学姐都找了你们中枢教育,申请的结果也都很不错,我也就找上一届学长要了中枢教育老师的微信,在了解了中枢教育之后我也更加信赖,中枢教育的老师真的都很专业。问:十分感谢学长对我们的认可!那学长的申请方向和在学校的选择上都考虑到哪些因素了呀?答:我大二时感觉基础数学这个方向是一个很好的通向现代数学的窗户,就跟数学中心的方老师做本科生研究课题。深入接触之后,觉得这个方向很有意思,也很有活力,就决定将来读这个方向。在学校选择上,我申请之前感觉自己应该会去奥斯汀和密歇根这个档次的学校。听说这两年北大这个方向申的结果很不理想,我就保守一些把这两个学校放在我申请学校排名30%左右的位置。后面的学校我就选择了我这个方向强一些的了。问:都说申请美国留学是一场拉锯战,那学长在这场拉锯战里都是怎样准备的呀?答:我其实相对不大刷成绩,而倾向于多学点东西。本研刚好是一个很好的窗口,于是我去年把大半时间都放在科研上面了。此外,大三课程几乎都是本研需要用的,比如李群、黎曼几何、基础代数几何、辛几何、代数几何2等,我也花了不少时间学习。问:那学长觉得在申请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啊?又是如何解决的呀!答:我觉得没有吧![偷笑中]中枢老师一直鼓励我把心态调整好,一切都是没有问题。申请过程中基本遇到问题老师都会及时给出解答和解决方案,感觉心里就很踏实,老师真的很值得信赖。问:谢谢学长的经验之谈~最后我们再给学弟学妹一些诚恳的申请建议吧~答:我觉得英语尽量早准备吧。大一准备GRE大二准备TOEFL。假如读博士为了找工作,在学校和专业不能兼顾时,尽量去牌子比较好的学校。如果是为了进学术圈,那就去找厉害的导师。科研方面我觉得有兴趣就去做,不要太急功近利。题目尽管老师看来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在做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在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比课程学习学到多很多的东西。另外,心态上我觉得需要放平,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压力往期文章微记录从哥大到顶级咨询和学姐聊聊申请与职业规划微记录|Chicago统计博士访谈实录想要赴美留学 家长如何才能更好的帮助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