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纺织服装行业价值分析,看这篇就够了!灵猫

纺织服装行业价值分析,看这篇就够了!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原标题:纺织服装行业价值分析,看这篇就够了!第一章行业概况纺织服装行业包括纺织和服装两类行业。纺织是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服装指的是衣服鞋包玩具饰品等的总称。图 纺织服装行业产业图谱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据相关报道中国纺织工业纤维加工总量占世界一半以上;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占全球的比重超过1/3。纺织工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的地位更加突出。截至2019年底,纤维加工总量达到1620.31万吨,2018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767.3亿美元,占全球36%以上。纺织服装行业企业法人单位数、总资产、总营业收入分别占到工业的9.5%、4.8%、5.4%。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占全国货物出口额的比重为12%;纺织品服装净创汇2501.9亿美元,占全国贸易顺差的71.1%。图中国GDP和纺织服装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对比图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千际投行纺织服装行业从业人数1103.2万人,占全国工业的9.6%,加上批发零售的从业人数可达1612万人。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企业单位共有 13,876 家。图 动态推演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具有从原料供应、设计研发到纺织印染加工、三大终端制造、运营零售等全球体量最大、最完备的产业体系,产业链各环节制造能力与水平稳居世界前列。图 纺织服装工艺流程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千际投行产品用途分为服装用和产业用: 服装用:各种服装;装饰用:窗帘、沙发布、台布等; 产业用:卫生用品、滤布、帆布、土工布、轮胎帘子布等。第二章 商业模式和技术发展2.1 产业链价值链商业模式纺织服装行业包括服装制造业和服装贸易业。纺织服装制造业是以纺织面料为主要原料,经裁剪后缝制各种男、女服装以及儿童成衣的行业。纺织服装贸易行业则是服装贸易商通过向服装制造商或上一级贸易商采购成衣并销售给终端客户或下一级贸易商的行业。国家统计局将纺织工业分类为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以及皮革、皮毛、羽毛(绒)及其制品业三大类。按照工业总产值的标准,纺织业、服装业为整个纺织工业中最为重要的两个环节。其中,纺织服装业归类在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中。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分类,按照产成品的不同,纺织服装业可分为:1、男女长短大衣、长短斗篷、带风帽的外衣、防风短外衣;2、男女西服套装、男晚礼服(燕尾服)、男无燕尾套装夜礼服;3、便服套装、单件上衣、裤子、裙子、旗袍、衬衫;4、男女长短睡衣裤、睡衣裙、长短衬裙、睡袍浴衣衬衣;5、儿童及婴儿服装;6、各式运动服、游泳装、滑雪服等针织的田径服、滑雪衫及其他制品;7、职业服、劳动保护服、少数民族服装;8、防寒服装、独立羽绒服装厂生产的羽绒服装等。根据证券行业的分析认为纺织工业包括纺织业、纺织服装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纺织专用设备制造业。从证券行业实证研究角度来看,一般分为男装、女装、家纺、鞋帽、休闲服、丝绸、印染、棉纺、其他纺织、其他服装、毛纺、辅料等子行业。按照中国服装协会的规定,纺织服装行业可细分为女装、男装、童装、运动与休闲装、职业装、羽绒服、内衣、服装辅料、服饰等子行业。图 纺织服装行业产业流程图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图 中国纺织工业完备的全产业链体系(中国加工能力占世界比重)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纺织服装行业的重要核心因素是中上游纺织制造部分,以出口外销市场为主,其核心的关键点在于:企业的设备(自动化能力)、研发能力(技术水平)、成本和规模、订单稳定性;下游品牌零售部分:以国内内销市场为主,其核心的关键点在于:品牌、产品(设计)、渠道、供应链等。上游纺织原料端:主要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化学纤维的生产占比较高。中游主体为服装纺织企业。中国服装纺织行业中游涉及环节众多,包括纱线、布和面料的生产等。不同环节的生产工艺有所不同,多数服装纺织企业仅涉足其中部分环节。如上市纺织企业鲁泰纺织主要从事面料生产及行业下游的服装生产。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等原料经过服装纺织企业加工后制成面料,服装纺织企业再将面料提供给行业下游的服装企业,由服装企业将其加工成服装成品,销售给消费者。中国服装纺织行业产业链下游是服装企业及消费者,服装企业将服装纺织企业生产的面料进一步加工成服装成品,销售给消费者。近年来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提高,服装在居民消费中的占比有所提高,促使服装企业对服装纺织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图 纺织服装行业上下游图谱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图 供应链管理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2.2 技术发展纺织服装的创新来自于纺织原料、纺织工艺、服装设计、营销、大数据和信息化等带来的全面创新。图纺织原料分类图纺织工艺分类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千际投行 EPFL开发出新型弹性纤维,或改变智能服装。该纤维可以检测到最轻微的压力和应变,在恢复初始形状前可以承受接近5倍的变形,这些特点都足以保证其完美地应用于智能服装、假肢,以及机器人的人工神经。 LED和传感器被直接织入纺织纤维,或可实现健康监测。 新型纳米传感器催生可穿戴的智能纺织品。 韩国研究人员利用天然蚕丝,开发出耐高温丝基电子纺织物。 UBC研究人员解决了纺织复合材料起皱的问题。2.3 政策监管纺织服装行业的主管部门包括:国家发改委、国家商务部、国家工信部等政府部委以及中国服装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流行色协会等全国性行业自律组织。国家发改委主要负责产业政策的制定、产品开发和推广的行政指导、项目审批和产业扶持基金的管理,其相关职能包括:做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平衡、拟订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实施监督检查执行工作等。国家商务部及其下属各级机构是国内服装行业进出口业务、特许经营业务的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以及特许经营的监督管理。国家工信部主要负责制定与组织实施行业发展规划、监测分析行业运行动态、统计发布行业相关信息等。中国服装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流行色协会等是我国服装及服装零售行业的全国性行业自律组织,负责协助政府部门维护行业及企业合法权益,并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政策法规主要有工信部《纺织工业“十三五”科技进步纲要》和《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服装行业“十三五”发展纲要》、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商务部《关于促进中国品牌消费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第三章 行业估值、定价机制和全球龙头企业3.1 行业综合财务分析和估值方法图 综合财务分析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图 行业估值和历史比较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纺织服装行业估值方法可以选择市盈率估值法、PEG估值法、市净率估值法、市现率、P/S市销率估值法、EV/Sales市售率估值法、RNAV重估净资产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DDM估值法、DCF现金流折现估值法、NAV净资产价值估值法等。纺织服装公司获得国际化的市场或者知名品牌将得到更高的估值和稳定的回报。而纯粹的纺织服装制造企业市场给予非常低的PE/PB估值。表 以申洲国际 [02313.HK]为例分解产品和销售地域构成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千际投行3.2 发展、风险和价格驱动机制长期看,国内劳动力和环保等成本上行,纺织制造竞争力下降。纺织服装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国内最低工资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环保要求的逐步加强,国内劳动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逐步收窄,产能逐步向东南亚转移。从国内来看,纱线产量、布产量自18年以来基本保持下行趋势,国内纺织制造企业亏损面不断提升。图纺织服装主营业务收入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千际投行电商类公司成为行业最具成长性公司。近几年,淘品牌、社交电商、跨境电商、精选电商、直播电商等先后崛起,成为这个传统“没落”行业中最亮眼的新星。功能型产品呈现出了明显的“极致性价比”趋势,消费者更看重产品本身的功能与品质、追求性价比,给予的品牌溢价越来越低,这类功能型产品更容易电商化,也更容易出现较大体量的公司,例如像箱包、内衣、家纺等子行业;而时尚产品,消费者在消费时,考虑了更多的感情、偏好因素,不仅仅是因为产品的功能性去消费,情感的认同、潮流的驱使等成为消费决策时的重要因素。这类产品,品牌调性、设计创新尤其重要,这类产品不容易电商化,而较难形成单一品牌较大规模的公司。图 中国纺织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基本模式图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表 纺织服装部分代表公司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千际投行图 国内纺织制造企业亏损比例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图 国内运动鞋服市场规模(亿元人民币)及同比增速(%)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原辅料及代工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在我国具有分布散、规模差距大的特点。近年来,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以及产业链整合重塑,行业集中度逐渐提升。预期未来优势资源将继续逐步流向大企业,大企业将进一步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订单将逐步集中,行业市场份额也将持续提升。相比之下,竞争能力较弱、规模较小的企业只能通过资源重组、品牌创新、渠道多元化等手段寻求新发展。 功能性品牌企业:预计会产生中国的优衣库、迪卡侬、新秀丽等,在这类企业中,性价比以及新型渠道至关重要。 个性化品牌企业:预计会产生中国的LVMH、历峰、开云集团等,通过品牌收购,去满足每个个性化市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链完善,各环节均有机会涌现世界级公司。图 纺织服装价值传递链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千际投行3.2.1 上游发展和驱动上游原辅料制造以外销市场为主,具有明显的制造业属性。原辅料制造属于纺织制造板块,主要指将棉麻丝毛、化工原料等初始原材加工制成布料及配件等。目前我国原辅料制造企业以外销为主,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四方面:生产设备先进、技术壁垒强、成本控制能力强、享有规模效应。 原料:包括天然材料和化纤,天然材料主要分为棉纺、毛纺、其他原料(麻、皮革等)。 辅料:主要是拉链、钮扣等。 印染:主要涉及将原材料(棉花、羊毛)、纱线以及坯布进行染色和整理的过程。 棉纺:受棉价和汇率影响较大,行业已经处在成熟期,国内棉纺业步入成熟,营收利润增速放缓。 毛纺:高端细分行业迎来集中度提升。羊毛纺织产业链包括上游的畜牧业、中游的毛纺纺纱以及下游的毛纺织造。我国毛纺纺纱工业早期以粗纺厂为主,随着市场的逐步发展,毛精纺企业逐渐占据主流地位。毛精纺纱行业的主要盈利模式是通过对羊毛的精加工生产获取较为稳定的加工费。毛纺行业为传统产业,冗长的产业链使得纺纱环节受羊毛价格波动影响较大,而织造和服装企业则受终端消费者的需求影响较大。中国是最大的羊毛加工国家,羊毛加工量占世界比重为35%,而澳大利亚是最大的羊毛原毛供给国。我国毛纺工业高度市场化且产业链完整,能生产加工不同质量、各种品类的产品。 其他天然原料及辅料:皮革、丝绸、麻、纽扣拉链等。皮革行业目前增长较慢,主要受限于下游皮鞋等制品销售增长放缓,以及动物保护主义的盛行,发展不太稳定。茧丝绸行业规模较小,全球主要产能集中在国内。从国内各地的产能结构看来,2005年后国家政策层面推进东桑西移政策,鼓励广西、云南和四川等地茧丝绸产业发展。麻纺行业主要包含苎麻、亚麻、大(汉)麻、黄(红)麻、叶纤维等纤维及其纺织企业,行业空间不大。纺织行业的辅料主要包括纽扣、拉链等产品,辅料市场目前处在停滞状态,A股上市公司是全国辅料行业的绝对龙头。 印染:与环保政策高度相关的周期性子行业。印染行业名下的子行业众多,其中棉织物印染会单设印染厂。印染行业运行质量持续改善,盈利能力平稳。产能分布情况看,产能主要集中在沿海五省,特别是浙江一地,特别是萧山和浙江绍兴,但龙头企业占比并不高。环保政策对印染行业的供给端具有重大影响,也是纺服板块最具有周期性的子行业。印染行业因为污染较大,因此除了需要关注染料、助剂等原材料价格、印染企业产能情况和下游需求外,还需要特别关注环保政策对行业的巨大影响。一般来说,在重大会议期间,以及环保政策收紧时期,行业都会有大规模临时性的产能关停情况,会使得供给快速收缩,印染价格上涨。此外,上游染料价格的波动对印染价格也有直接影响。 原辅料行业研究方法:原材料价格和汇率最关键,棉纺、毛纺以及丝绸行业研究方法的共性较强。原材料成本几乎占了棉纺纱线、毛纺纱线和生丝生产成本的70%以上。因此棉花、羊毛及蚕茧价格是研究这些行业的重要指标。由于上市的纺织企业出口占比一般占50%以上,多以美元结算,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变化情况也是重要因素。最后,产业政策对成熟的完全竞争型行业亦有较大影响。对于制造企业来说,主要关注产能、产量、订单量和产品价格、原材料价格等指标。3.2.2 中游发展和驱动中游服装生产有OEM/ODM/OBM三种模式,毛利率依次升高。目前,从我国行业终端收入来看,约有60%来自外销加工制造,40%来自内销品牌零售,后者的占比呈逐渐提升趋势。 OEM模式毛利率5-10%,大部分国内服装制造企业均采用此模式。OEM即原始设备制造,在这种模式下,制造企业只需按照客户需求进行生产加工,赚取加工费;设计、开发、宣传及控制销售渠道等环节均由产品品牌拥有者负责。 ODM模式毛利率稍高于OEM,可以达到10-20%。ODM即原始设计制造,这类制造企业需要按照客户的需求同时进行设计和生产,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主动发现客户需求、设计出能让终端消费者满意的产品。 OBM模式毛利率最高,可以达到35-50%。OBM即Own Brand Manufacturing,自有品牌制造。这类企业拥有自主品牌,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和商业运营,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故毛利率水平最高。纺织服装行业的品牌类公司分成功能型产品和时尚型产品。功能型产品类似于食品饮料和家电行业的产品,消费者消费时更看重产品本身的功能、本质,理性地做出消费决策,并且不愿意为品牌付出过高溢价。时尚型产品,消费者消费时看重的是否“时尚”,是否有情感认同,愿意为自己喜欢的设计、品牌多付费,是相对感性地做出的决策,往往愿意为品牌付较高溢价。女装、休闲服装、体育服饰、设计师品牌等属于时尚型产品。在研究这类公司时,我们主要考虑:品牌的生命周期、单一品牌的市场空间、设计团队、品牌调性、渠道、是否多品牌化运作等因素。箱包、内衣、功能性服装、婴童、家纺、部分男装等大体上属于功能型产品。在研究这类公司时,我们主要考虑:产品性价比、功能性、购买渠道、行业空间的大小等。箱包行业概况:发展初期增速快、空间大,集中度低,未来有望品牌化、规模化。国内箱包市场竞争激烈,经营模式以ODM/OEM为主,产业链集中于上游辅料和中游代工。内衣行业概况:增速保持两位数,行业高度分散,龙头市占率低。我国内衣行业高度分散,龙头市占率低。由于进入门槛较低,行业盈利能力较强,众多中小企业纷纷进入市场。行业收入最高的公司都市丽人的市场份额仅为2.8%,而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行业龙头的市占率均超过15%。婴童行业概况:发展潜力巨大,市场需求持续上升。童装行业概况:受益二胎政策市场扩容,处于景气发展阶段,但品牌众多竞争激烈集中度低。家纺行业概况:市场规模稳步增长,进入壁垒低,行业集中度低。无品牌产品占据主要市场。女装:品牌分散,呈现多品牌集团趋势。国内女装行业的零售额正在不断上涨,增速维持在7%左右,上市女装现并购潮,并购带来业绩大幅增长。女装上市公司数量颇多,由于设计风格和定位各异,因此一般规模不大。男装:规模增长,业绩回升。国内男装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壮大,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休闲装:行业增长迅速,增速超越行业整体。鞋业:行业处在调整期,皮鞋行业增速放缓,女鞋市场进入低速增长阶段。除了经典消费品研究框架外,功能性产品呈现明显“极致性价比”趋势,由于型号品质相对标准,其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某些特定用途,个性化时尚度程度较低,所以存货不存在较大减值风险。这类功能型产品更容易电商化,也更容易出现较大体量的公司。例如像箱包、内衣、家纺等子行业。3.2.4下游发展和驱动下游品牌服饰销售以内销市场为主,具有明显的零售业属性。品牌服装销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品牌定位、强大的产品设计能力、渠道建设以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由于品牌运营和商业渠道运营分别能够在服装生产销售产业链中占到的商业价值比重(40-50%和30-40%)远远高于加工生产环节(10-20%),故品牌商毛利率显著高于制造行业。近年来,中国服饰品牌商毛利率在40-50%左右,而服饰制造行业毛利率仅15%左右。图纺织服务零售额变化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千际投行品牌服饰来说,研究方法与零售行业大致相同,同时需要特别注意存货、应收账款等资产质量的把控。品牌服装多为直营或代理模式的零售门店,渠道在街边店、商场、购物中心、电商平台等均有分布。从门店经营角度说,和其他零售大致相同。从不同渠道看,线上店和实体店的经营有一些区别。从公司整体的角度看,还需要关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质量。服装品牌实体门店经营的关键指标包括门店坪效、租金扣点、店面陈列、产品设计、营销服务等。从经营者和投资者角度,门店的地理位置、租金或扣点多少、每平方米的销售额、每个店员贡献的销售收入、VIP会员人数、连带销售率、复购率、正价售罄率等指标均需要考察。从消费者角度,门店的大小、装修陈列、背景音乐、产品设计、折扣率、销售人员话术等都影响其消费心理。电商渠道的关键指标包括活跃用户量、转化率、留存、复购和 GMV等。活跃用户量是一个基本的指标,有 DAU(日活跃用户)、WAU(周活跃用户)和 MAU(月活跃用户)三个层次;转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电商运营需要关注主路径、次路径甚至精细到每一个品类/SKU 的转化率;留存率要从不同的时间周期上研究,包括次日留存率、3 日、7 日、30 日留存;复购则要从 3 个角度去看,复购用户量、复购率和复购金额比;GMV 是最重要的指标,电商渠道运营最终是围绕这个来进行的。GMV = UV *转化率*客单价。供应链行业市场空间广阔,中小企业及互联网企业需求强烈。服装市场体量巨大,为供应链管理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纺织服装电子商务从高速成长到稳步发展,电商行业马太效应渐强。B2B电商占比最高,移动端网购增速快。各大平台竞争激烈。网络零售交易规模不断攀升,占社会零售比重逐步提升。垂直领域蓬勃发展,拼多多头条和抖音系等性价比和内容电商崛起。跨境电商:跨境出口景气度较高。跨境进口电商较零售电商集中度低。跨境出口好于跨境进口,持续看好跨境出口电商。例如南极人以品牌授权运营为核心的国民电商帝国,未来增长空间来自于其商业模式的可复制性,商业模式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由于电商行业的运营本质与传统的渠道类商业系统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关注的核心指标也必然会有不同。而在大电商行业内,对于不同的模式,例如交易性电商平台和电商运营企业,其核心指标可能也会有区别。基于此,我们从前端(接近用户端)到后端,从直接影响盈利到间接影响盈利,建立了一个二维坐标系统,将GMV、用户数等指标划分开,可以系统的建立一个电商企业的研究体系。通过关注和检测这些核心指标,我们基本上可以对一个电商企业的成长程度和健康程度有一定的认知,从而管窥行业变迁。主要监测指标有:GMV(商品零售总额)、线上门店数量、SKU(库存进出计量单位)、用户数和活跃用户数、经销商数量、客单价、转化效率及转化率、佣金扣点、流量指标、关键意见领袖(Key Opinion Leader,KOL)等。图 全国200家大型商场纺织服装销售额增幅趋势下滑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千际投行3.2.4 发展风险纺织服装行业风险主要来源于:宏观经济大幅度下滑、国外品牌冲击、国际贸易限制和制裁、电子商务带来关店潮特别影响品牌企业、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影响出口为主的企业、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影响原辅料公司。行情驱动因素包括:定增驱动、解禁驱动、控股权驱动、话题驱动、转型驱动等。3.2.5 价格驱动因素驱动因素 原材料市场规模、技术持续进步,带动行业发展;中国服装纺织的原材料市场近年来在规模、技术等方面持续进步,为服装纺织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棉花作为重要的天然纤维,其市场价格和汇率波动将直接影响到服装纺织行业发展。 居民服装消费增多,服装需求多样化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促使中国居民的收入持续提升,服装消费支出不断增多,推动服装纺织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技术进步推动行业发展随着工业 4.0 时代的到来,以及互联网、大数据、AI、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服装纺织行业在产品生产、销售渠道、产品研发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制约因素 劳动力成本上升,环保支出上升服装纺织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中国劳动力人口减少以及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居民从事制造业的意愿下降,服装纺织企业的人工成本支出日益提升,严重影响到企业发展。 行业整体缺乏创新能力,技术水平低当前,中国服装纺织行业整体创新能力缺乏,技术落后,主要原因为服装纺织的技术门槛低,进入行业的企业众多,市场中存在大量中小型企业。具有研发创新能力的机构缺乏合作意识和技术共享意识。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经济增长放缓,外部环境不稳定 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宏观经济增长放缓。3.3 竞争分析纺织服装行业围绕产业链竞争。中国是世界上纺织服装产业链最完善的国家之一,各个产业链环节均有诞生世界级公司的可能性。 上游原辅料企业及代工企业:这类企业大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近几年,国内劳动力成本高企,东南亚国家由于劳动力成本低、税收优惠等原因,成为全球纺织服装行业产业转移重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该行业的中小企业,但我们通过行业调研了解到,东南亚纺织服装行业产业链不完善(例如印染产能不足、工厂管理经验缺乏等),中国很多大的公司正在快速布局东南亚,东南亚的低成本优势+中国国内产业链资源+中国国内企业的管理经验+中国国内企业的稳定客户,使很多中国企业获得新的增长机遇。 功能型品牌企业:高性价比的“新国货”正在蓬勃发展,理解消费是中国国内消费升级的一个重要表现,重功能性产品更容易和国外品牌竞争,这在手机、汽车、家电等领域已开始呈现,纺织服装行业在箱包、功能性服装、内衣等行业,也有望诞生“新国货”龙头。 个性化品牌企业:参考国外的个性化品牌企业,做大企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ZARA这种以“快”来满足顾客日新月异的需求,一种是几大奢侈品集团那种靠并购多品牌,去满足不同个性化市场,我们欣慰地看到,中国在此领域也正在崛起一批企业。图纺织服装价值传递图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千际投行一些成长较快的企业在树立自身品牌、收购国际品牌、产品多元化方面持续投入。表以安踏体育 [02020.HK]为例收入结构分解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千际投行图 纺织服装行业供需决定价格的竞争合作机制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千际投行纺织服装行业属于轻工业制造业,产业链比较长,上游纺织加工具有制造业特征,下游品牌服装具有零售业特征。上游子行业由于与棉花、石油相关,有一定的周期性,下游子行业除了四季度达到销售旺季之外,没有明显特征。纺织服装行业波特五力分析:1/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对于纺织服装行业,由于行业本身的进入壁垒较低,其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包括了众多方面的企业来源,如新材料面料服装加工企业、纺织行业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的企业以及所有具备雄厚资金实力、先进管理理念、时尚设计思路、接轨国际技术的企业。2/替代品的威胁:由于服装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就整体来说不存在替代品的影响,因此该行业替代品潜在的威胁基本可以忽略。但在细分市场,由于新材料新技术的进步开发及时尚潮流观点的变化,将出现部分产品的更新换代,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3/买方议价的能力:对于服装行业来说,由于国外需求下降,尤其欧美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金融债务危机的持续,将影响其对服装进口的需求:同时由于越南等具备低成本环境的服装出口国家对国际服装贸易市场的争夺,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的服装产品出口价格。大量国内企业被迫由外贸为主转向内销为主,在国内市场较为稳定的情况下,企业很可能通过降低产品价格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从而导致利润下降。4/供应商议价的能力:服装行业供应商主要是上游纺织行业的供应者,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同质化倾向严重,竞争激烈,价格波动小,使用原料一般没有特殊要求,因此我国服装行业供应商大部分不具备很强的议价能力。5/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服装行业内部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较为激烈,市场份额较为集中。需求增幅大幅放缓的情况下,行业内部竞争进一步加剧,品牌、价格、质量和服务将成为竞争的主要焦点,综合实力强的竞争者将在市场中占得先机。3.4 中国企业排名图 2020年的《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图 A股及港股上市公司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11个生产基地,集纺织、染整、服装、家纺、热电等产业于一体的特大型企业。自2012年连续8年入选世界500强。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02698.HK 魏桥纺织】主要从事生产及销售棉纱、坯布及牛仔布业务。公司的子公司包括威海魏桥纺织有限公司、滨州魏桥科技工业园有限公司和山东鲁藤纺织有限公司。公司通过其子公司还从事生产及销售聚酯纤维纱及相关产品业务。 雅戈尔:公司是以品牌服装、地产开发、金融投资三大板块为主的多元并进、成长中的国际化集团。公司拥有衬衫、西服、西裤、夹克和领带五项名牌产品,在国内同行中优势明显。公司是我国近年来服装行业中发展速度较快的企业之一,综合实力和盈利能力居服装企业前列,是国内首家同时拥有衬衫、西服全自动吊挂流水线的服装企业,并率先将世界上免烫后整理工艺引进国内。 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Hengyi Petrochemical Co. Ltd),控股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000703.SZ],集团现有员工2万余名、总资产超过1000亿元,集团坚持以“让中国悠久的纺织历史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再次闪射耀眼的光芒”为初心,确立了石化产业、石化贸易、石化金融、石化物流的“石化+”战略思想,集团旗下参控股企业已具备年加工800万吨原油的能力和年生产150万吨PX、50万吨苯、1350万吨PTA、820万吨PET、60万吨DTY、40万吨CPL、46.5万吨PA6的能力。图 恒逸集团业务布局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千际投行3.5 全球重要竞争者图 国外上市企业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耐克公司(NIKE)[NKE.N]:耐克公司是全球著名的体育运动用品制造商,前身是蓝带体育用品公司。公司生产的体育用品包罗万象,例如服装、鞋类、运动器材等。 威富公司(VF)[VFC.N]:威富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上市成衣公司之一,主要经营牛仔装,内衣,运动装、户外产品和工作装。旗下拥有Lee,Nautica,Wrangler,Vanity Fair,North Face等多种品牌服装。 阿迪达斯[ADDDF.OO]:阿迪达斯是体育用品行业的全球领导者,核心品牌adidas和Reebok。阿迪达斯及其子公司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一系列竞技与运动产品。公司业务范围包括西欧;北美;大中华区俄罗斯/独联体;拉丁美洲;日本;中东,南韩,东南亚/太平洋;TaylorMade-adidas高尔夫;CCM曲棍球Runtastic和其他集中管理的业务。每个市场包括与零售客户和终端消费者分销和销售阿迪达斯和锐步品牌的批发,零售和电子商务业务活动。 ZARA:是1975年设立于西班牙隶属Inditex集团(股票代码ITX)旗下的一个子公司,既是服装品牌也是专营ZARA品牌服装的连锁零售品牌。ZARA是全球排名第三、西班牙排名第一的服装商,在87个国家内设立超过两千多家的服装连锁店。ZARA深受全球时尚青年的喜爱,设计师品牌的优异设计价格却更为低廉,简单来说就是让平民拥抱High Fashion。Inditex是西班牙排名第一,超越了美国的GAP、瑞典的H&M、丹麦的KM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服装零售集团。 路威酩轩路易威登集团(LVMH),全名Louis Vuitton Mot Hennessy(法国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是一家奢侈品公司。经营活动分为五大业务群组:葡萄酒和烈酒、时装和皮革制品、香水和化妆品、手表和珠宝,以及选择性零售。葡萄酒和烈酒部门的活动包括香槟和葡萄酒分支、干邑及烈酒分支。该公司的葡萄酒和烈酒品牌组合包括酩悦香槟、香槟王、凯歌香槟、库克、名士、鲁纳尔、迪襟庄园、酒庄白马、轩尼诗、本公司格兰杰和Ardbeg等等。该公司的时装和皮革制品品牌包括路易威登、芬迪、唐娜·凯伦、罗伟、Marc Jacobs、席琳、高田贤三、纪梵希和托马斯粉红。该公司还从事商业和金融媒体、豪华超级游艇制造。员工约五万六千人,旗下拥有50多个品牌,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精品集团。2020年5月13日,路威酩轩名列2020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第73位,2021年1月,路威酩轩集团完成对蒂芙尼公司的收购。第四章未来展望1/年轻化、个性化趋势愈加明显。当前,年轻消费者在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国内消费市场出现较为明显的M型消费结构,高端和低端消费市场稳步增长,中间市场逐步缩小。2/时尚变革加速行业细分。在新消费群体崛起的过程中,企业无法像过去捕捉60、70、80年代消费群体的消费偏好去对90后、00后消费群体标签化,这就意味着新一轮消费升级更加多变、多元、多维。个性化、细分化、差异化的生活形态导致品牌诉求无法统一,众多服装品牌会推出年轻化、风格化的副线品牌,更多小而美的小众品牌受到青睐,年轻化、高端化逐渐成为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主流趋势。3/移动社交成为新消费引擎。移动社交既可以积极地刺激用户消费需求,还可以运用社交平台的信息共享功能,通过用户的“口碑”形成裂变式的网络传播,熟人的体验式消费体验和传播能更有效地为商品做背书,增强用户的信任度和消费信心的同时不断提升购买频次和效率,使品牌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更有温度,建立起类似社交“好友”的紧密且直接的链接,更好地满足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4/线上线下渠道融合。服装行业的渠道不单局限于线上或者线下,而应该把渠道进行整合。5/智能制造赋能产业升级。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萌发,大数据的形成、计算能力的提升及网络设施的演进驱动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智能化、网络化成为技术和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方向。6/ 预期未来纺织服装行业原辅料及代工企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强调功能性的品牌企业将诞生较大公司,强调个性的品牌企业将出现多品牌并购趋势。(作者:千际投行 )声明:本文由21财经客户端“南财号”平台入驻机构(自媒体)发布,不代表21财经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

诡拼车

2020上半年服装纺织行业零售情况分析:零售额突破5000亿元

中商情报网讯: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26亿元,同比下降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2.9%,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降幅比上月收窄1.0个百分点。1—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256亿元,同比下降11.4%。在纺织服装类零售方面,2020年6月份全国纺织服装类零售总额达105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1%。1-6月份全国纺织服装类零售总额突破5000亿元,同比下降19.6%。2019-2020年中国纺织服装类零售总额及同比增速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从纺织服装类零售额增速来看,2020年1-6月全国纺织服装类零售总额增速同比下降19.6%,低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8.2个百分点。2019-2020年中国纺织服装类零售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服装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https://wk.askci.com/details/3d94d2acb57441318f0aafa96c5fc1ab/;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年八十矣

纺织与服装行业跟踪报告:疫情动荡期,运动消费展现更强韧性,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机构 :海通证券评级:优于大市投资要点:品牌零售财报频出,行业收入增长放缓。2020年以来,品牌服装零售出现收入降幅,A股品牌服装20Q1收入整体下降28%(2019年为+3%),其中报表收入增长的公司仅2家,港股上市公司中,20Q1安踏收入同比-20%~-25%(19Q4为+10%~+20%),李宁同比-10%~-20%(19H2为+31%)。国际品牌看,也出现不同程度收入增速的恶化,NIKE在FY20Q3收入增长仅5%,环比放缓5pct,Adidas在20Q1收入增速-19%,环比下降31pct,行业出现普遍衰退。疫情关店,影响门店收入。我们利用海外财报节点差异,分析得出:1)中国疫情发展初期、中期,品牌收入增速逐步恶化,2)海外疫情发展,后续海外增长或将出现下滑。以财报节点2/29的NIKE和滔搏来看,单期中国收入增速分别-5%、-4%,说明疫情开始初期零售已受影响;以财报节点3/31的安踏、李宁、PUMA和Adidas来看,中国收入降幅在-7%~-58%,说明疫情发展中期,零售受到的影响扩大。过去7天(6/2-6/8)中国、全球(不含中国)日均新增确诊病例分别为3、121237人,2月初至今中值为30、72678人,我们认为海外疫情发展速度均迟于中国,我们判断Q2欧美品牌零售或将延迟经历增速下降,而中国地区随门店重新开业,增长或将恢复。运动服比其他品类展现更强韧性。在观察运动品牌的同时,我们加入休闲服、奢侈品进行比较,可得到以下结论:疫情期间,运动服为表现最佳的品类。首先,我们比较财报节点2/29的公司大中华区的表现,运动品牌NIKE季度收入-5%,休闲服H&M收入-24%,优衣库海外(主要为中国)收入-7%,运动品牌表现好于休闲服。其次,我们比较财报节点3/31的公司表现,运动服饰季度收入降幅在(-7%~-25%,除Adidas),奢侈品收入降幅在(-8%~-32%),运动服装在中国疫情发展中期的表现,也好于非运动类。功能性、品牌力、电商使得运动表现优异。我们认为运动服饰品类表现更优,是由于:1)产品具备功能性,运动服饰相比其他服装品类,必选属性更强,有刚性的消费需求;2)品牌力强,运动品牌比休闲品牌更具品牌势能,在少量折扣和促销的作用下,更容易刺激消费;3)电商比例高,李宁、NIKE电商比例分别为23%、15%,高于迅销、Kering的11%、9%,线上补足线下停业期间收入的减少。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疫情后需求或更强。后疫情时代,健康意识增强。疫情使人们对生活方式重新进行了思考,日常锻炼,平日追求健康的人群,在抵抗病痛时更具优势,我们认为人们的观念将逐渐改变,对运动的重视程度将提升。积极参与运动的人口增加,将提升人民对运动服饰的需求,运动服饰的强功能性将成为刚性需求。投资建议。随线下门店重启,大众运动健康意识增强,运动服饰需求有望复苏,建议关注品牌力较强的服饰公司,包括安踏体育、滔搏、比音勒芬。风险提示。消费者喜好改变,行业竞争加剧,经济下行零售环境疲软。

达摩

2020上半年服装纺织行业零售情况分析:零售额突破5000亿元(表)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26亿元,同比下降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2.9%,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降幅比上月收窄1.0个百分点。1—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256亿元,同比下降11.4%。在纺织服装类零售方面,2020年6月份全国纺织服装类零售总额达105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1%。1-6月份全国纺织服装类零售总额突破5000亿元,同比下降19.6%。2019-2020年中国纺织服装类零售总额及同比增速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从纺织服装类零售额增速来看,2020年1-6月全国纺织服装类零售总额增速同比下降19.6%,低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8.2个百分点。2019-2020年中国纺织服装类零售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宿于逆旅

纺织服装行业深度研究:优衣库,平价不平庸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1、迅销集团:全球领先的服装零售巨头迅销(Fast Retailing)是一家跨国公司,经营多个时尚品牌,包括 UNIQLO,GU和 Theory 等。作为全球第三大制造商和零售商,公司通过管理从采购、设计、生产到零售向消费者提供优质且价格合理的服装产品。其中,公司支柱品牌优衣库(UNIQLO)年销售额约为 1.9 万亿日元(FY2019),其休闲服饰的舒适体验主要通过高质量和高功能材料制成的独特产品来实现。以优衣库品牌为主导的业绩增长正在逐步从日本本土扩展至大中华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由于公司诞生于日本的第二次消费时代,成长于第三次消费时代,蓬勃于第四次消费时代,本篇报告我们将以日本的消费时代为宏观背景,深入分析迅销在日本各消费阶段中,抓住机遇直面挑战,铸造坚固且深堑的“护城河”。(注:日本四次消费时代的消费特征:详见附表 1 (资料来源:《第四次消费时代》)。)2、难以复刻的深堑“护城河”薄利多销,为消费者获取更多实惠是品牌出发点和着力点。虽然优衣库以直营渠道为主,但毛利率仍保处低水平,这说明其加价倍率较低,约为 2-3 倍左右。这主要得益于优衣库对产品、渠道、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促使其将更多实惠给予消费者。我们认为,优衣库核心优势主要是其高性价比的产品,精细化的管理,以及顺应新消费趋势的底蕴与观念。第一, 聚焦基本款,减少 SKU,降低库存压力 优衣库的最强产品是基本款。产品以生活方式为维度,推出 Uniqlo U、Sport、Knit、Jogger 4 种场景服饰,满足消费者对服装和生活品质的需求。其 SKU 保持在 1000 款左右,相比其他全球性快时尚品牌,优衣库 SKU 数量相对较少,所以库存压力较小,这有利于保持库存周转效率处于良性状态。第二, 重视面料研发,以质取胜 专注将单品做到极致。一方面,重视面料研发,持续提高技术。公司不断推出HEATTECH、摇粒绒等产品并畅销大卖。2003 年与日本纺织业巨头东丽合作,研发更薄、更干爽、更舒适的服装面料(优衣库面料技术详见下表)。另一方面,严格质控,提升工艺。在服装行业中,平均次品率为 2%—3%,而优衣库要求工厂将次品率降至 0.3%。通过面料研发及工艺质控,赋予优衣库品牌更多价值。第三, 注重精细化管理,SPA 供应链管理突出 优衣库的精细化由四部分构成:生产管理、店铺管理、库存管理以及人才管理。其中,优衣库 SPA 供应链管理模式最为突出。公司通过在设计、制造、销售等多重环节层层把关,达到提高品质、降低成本的目的,将更多的利润空间返还给消费者,从而实现高性价比。第四, 一站式服装采购,为全家着装提供解决方案 优衣库为每个人提供简约优质舒适服饰,它兼具功能性和舒适性,以可以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对着装的诉求。公司推出“Made for All”的销售理念,以捕获更广泛的消费群体。2020 年(2019 年 1 月-2020 年 6 月)客单价同比增长 101.5%,虽然受到 2020 年疫情影响,公司上半年整体表现仍较理想。3、发展历程:积淀数十载,铸就服饰龙头迅销自创立至今经历数十年的沉淀,从一家小型男装店成长为日本服装零售龙头再成长为全球服装产业巨头,其成功之路值得我们认真分析与学习。1984 年迅销创立第一个品牌优衣库;此后公司发展稳扎稳打、倍道而进。我们将迅销的发展历程细分为四个时期:本土市场开拓期(1984-1994 年)、快速成长期(1995-2004年)、海外布局开拓期(2005-2010 年)及海外加速推进期(2011 至今)。2.1、本土市场开拓期(1984-1994):新销售模式打通国内市场 2.1.1、环境背景:第三次消费时代的中间十年,个性化年轻化消费偏好显著 根据《第四次消费时代》,1984-1994 年正处于日本的第三次消费时代的中间十年,消费特征非常典型。这时期的日本消费主力军主要为青年及青少年,主力消费者更加注重个人喜好,能够彰显个性且特立独行的服装风格备受青睐。2.2.1、经营情况:优衣库品牌以“自选式+路边店”模式大获全胜期 优衣库品牌创立,新营销模式大获全胜 公司董事长柳井正创建优衣库品牌,UNIQLO CLOTHING WAREHOUSE 意为“随时能够选购衣服的巨大仓库”。优衣库拥有准确的品牌及价格定位、目标人群及销售和渠道模式,这使其初入休闲服装市场便大获全胜:- 定位人群以青年为主:追求个性化的年轻消费者。 - 价格定位低廉:1,000 日元/件和 1,900 日元/件两种价格。- 购买形式创新:全新的自主选购形式。店铺销售全部采用自主选购的模式,服饰款式多样。- 渠道位置创新:创立郊区街店新渠道。1984 年开设首家优衣库门店,专门从事休闲服装销售。由于资金受限,门店选址在人流密集的市中心小巷内。1985 年第一家优衣库路边店取得了巨大成功。由于店铺选址在郊区街店,这相比于开在繁华商业区的专卖店更能吸引有明确购物目的的人,且购买率相对高很多,因此郊区街店开设的成功为该品牌的店铺树立了新的标准。1991 年公司名称由小郡商事变更为迅销,1991-1994 年优衣库新增 100 家门店,并设想未来建立 1,000 家分店的长期发展规划。 SPA 模式初具雏形:海外生产并把控质量 海外组织生产并自行把控产品质量。由于代销模式导致生产与销售脱节,导致无法把控好质量关,因此 1987 年优衣库的销量开始大幅下滑。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柳井正决定效仿佐丹奴的代工模式,在海外组织生产并自行把控产品生产及质量。1988 年公司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进行商品生产,并开设香港采购办事处,这为日后的生产及海外布局做好了铺垫。2.2、快速成长期(1995-2004):迎合市场需求扩张本土业务 2.2.1、环境背景:第三次消费时代的后十年,经济萧条使消费渐趋理性 正处于日本第三次消费时代的后十年,经济环境恶化及人口增速降低使得日本服装市场终端需求缩减 90 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失业率大幅上升,日本鞋服人均消费支出持续降低。家庭消费支出中,鞋服占比由 1985 年的 7.9%下滑至 1999 年的 6.1%。1991-2002 年,男装、女装和童装的零售额下降了 27.5%,其中男装减少 33.3%,女装和童装共减少 24.2%。 理性消费观越发显著,简约化及高性价比服装颇受青睐 一方面,70 年代以来日本居民消费支出计划趋于理性且日渐谨慎。另一方面,90年代以来在社会消费萎缩的背景下,高性价比产品和简约化的服装获得了快速发展。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服装零售商继续苦苦挣扎,而顺应消费趋势出现了一批主打高性价比产品和简约化消费理念的服装零售品牌。2.2.2、经营情况:先扬后抑的快速成长及自我突破期 1995-2004 年是公司快速发展的十年,同时也面临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从公司经营数据来看,营收端和利润端出现两个阶段: 其一是 1995-2001 年的快速发展时期, 其二是 2001-2004 年的应对危机。 因此,我们把公司快速发展的这十年拆分成两个小阶段来进行分析。 阶段一(1991-2001 年):快速发展阶段,上市之后进一步加速 1996 年公司设立东京办事处,开始加强公司产品规划及开发能力。1999 年迅销公司在东京证交所主板上市;同年,优衣库成立上海生产管理办公室,进一步加强生产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公司四个方面的塑造并突破优衣库品牌:- 推出摇粒绒明星产品,以低价高质巩固品牌形象:1999 年推出 1,990 日元/件的摇粒绒产品,同一款式 15 种颜色,一时风靡于日本服装市场,创造了 2,600 万件的年销量。同年,优衣库开设第一家东京市中心店。1998-2001年优衣库销售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71.4%。2001 年成为日本市占率最高的休闲服品牌,得益于摇粒绒明星产品热销带动销量增长,同期营业收入增长率约达 323%。2001 年持续发力,营业收入再创新高,突破千亿大关。- 门店开拓加速,渠道规模扩大: 2000 年公司门店数量较 1991 年增长近14 倍,数量达到 433 家,净增 408 家。前期新增加店铺及现有零售店销售情况良好,营业收入稳增;后期明星产品热销带动营收及利润大幅增长。- 广告宣传塑造品牌知名度:一方面,从营收端来看,优衣库通过店内促销及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提升品牌消费认知度,销量增加业绩明显高于预期。2000 年直营门店客流量增加 115.4%,现有门店销量增长 67.7%,直营门店总销量上升 107.1%。1998-2000 年单一明星产品驱动下各品类产品营收均有增长,其中 FY2000 女装营收占总营收 22.4%。另一方面,从费用端来看,广告传单和电视广告占优衣库的大部分广告及促销开支。优衣库郊区店约占 65%,这些郊区店通过插销来吸引顾客,每周在商店里分发的报纸上都有针对家庭购物者的周末特别推出促销产品价格。- 彻底实现 SPA 模式,助力高性价比:完整的 SPA(自有品牌服饰专业零售店)经营模式,从上游的产品策划、布料研发、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输以及下游的零售全产业链覆盖,保证产品、服务的质量的同时降低价格。 阶段二(2002-2003):短暂的停滞发展阶段 该阶段公司面对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个: - 单一爆款潮流褪去,产品单一化无法拉动销售:由于单一爆款热潮褪去,研发乏力导致销量迅速衰退。依靠单一爆款带动销量,研发乏力的影响在2002 年爆发,优衣库的销量出现衰退。从营销数据来看,FY1998-2000短短两年,优衣库销售额从 1,000 亿日元攀升至 4,000 亿日元;而在单一爆款热潮褪去后,没有新爆款补齐销售额,FY2001 各项指标增长放缓,FY2002 营收大幅缩水,同期下降 17.8%,较 FY2001 年同期营收减少 744亿日元。- 产品吸引力下降并打折促销:客流量下降反映产品吸引力下降,降价处理库存致使利润大幅缩水。FY2002 现有商店的销售额下降了 28.6%,这来自于客流量同期下降 24.7%,平均每客销售额下降 5.2%。由于销售低于预期,优衣库降价处理库存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 3.6 个百分点,至 42.8%。- 英国等国际市场拓展导致广告等费用大幅提高:2001 年优衣库进入英国市场,前期投资及宣发费用持续较高。2002 年优衣库国际店铺达 25 家,FY2002 SG&A 支出增加 22 亿日元,至 99.99 亿日元,增幅 2.3%。尽管净销售额下降,广告而推广费用为 19.77 亿日元,居高不下。(注:2001 年优衣库于伦敦开设第一家门店,正式宣告开始国际扩张之路。到 2001年 11 月优衣库在英国拥有 21 家门店,然而当年迅销(英国)有限公司 (FRUK) 公布了36 亿日元的亏损,这是由于开店的投资与广告宣传和促销支出。)针对以上三个显著的问题,公司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即重估产品加强研发能力,缩短交货时间快速响应市场趋势。 - 公司重新评估优衣库品牌的所有产品:公司认为销量下降是由于产品定义过于狭隘,时尚吸引力不足,努力提高产品的设计及研发能力。公司于2002 年 4 月在东京成立了产品研发中心,外聘设计师及制版师积极提高产品的设计及研发能力。- 此外,加强生产阶段控制,缩短从产品规划、生产到实际交付的交货时间,以快速响应市场趋势。 2.3、海外布局开拓期(2005-2010):主品牌优化升级,海外探索顺遂 2.3.1、环境背景:进入第四次消费时代,理性消费表现显著 2005 年开始日本进入第四次消费时代,日本市场短期饱和,对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日本经济和消费者信心有所改善,但服装支出依然疲软。根据政府调查显示,截至 2006 年 8 月的一年内,每户家庭的消费支出下降1.6%,其中服装支出同期下降 2.8%。日本本土服装市场竞争激烈。2.3.2、经营情况:拓展品牌矩阵,强化主品牌实力,整改门店并开拓全球市场 顺应市场潮流趋势,从“休闲”到“休闲时尚”的转化。2003-2004 年开始公司推出以新科技新面料进行研发设计服装的起步,并推出系列潮流新款。2005 年公司形成以东京为基地,纽约、巴黎、米兰三地各设研发中心的结构。2006 年公司推出 SKINNY 系列牛仔裤,一时间风靡全球,成为当时时尚的标志。2005-2010 年营收及利润快速增长,公司营收增速保持在 10%以上,平均毛利润增速为约 17%,平均净利润增速为约 14%,特别是 FY2007-2010 公司业绩持续稳定上升。同时,迅销集团在该时期内存货周转率明显快于全球第一快时尚集团INDITEX,这表明迅销在该时期内产品销量表现较好,库存状况表现优异。这些都得益于公司的内外兼修,主要总结为以下四方面的成功表现。 女装延伸研发蓄力,主品牌升级拉动增长 女装业务成引擎,推动公司走向复苏与二次繁荣。自 2002 年公司成立优衣库品牌设计工作室以来,公司致力于加强女装业务,拓展女装产品线,到达在休闲服装与时尚之间寻求平衡。FY2004 一举扭转 FY2002、03 年利润负增长的局面,营业收入增长 54.8%至 640亿日元,主要得益于女性客流量的增长,尤其是三十岁左右的女性。除女装贡献巨大销售额增长外,女士内衣配饰销售额同比增长 7.66%,占营业收入 18.35%。 主品牌优质面料研发收效显著,科技及新概念产品成爆款 - 一方面,提前布局优质面料,以高科技高品质新概念吸引消费者。公司在2003 年组建优衣库品牌面料团队,并与顶级面料生产商合作,以提高面料科技含量。在 2004-2005 年陆续推出 Heat Tech 系列科技内衣产品,其具备发热、保暖、高弹、保湿、防静电及防变形等特点,在推出之后得到消费者喜爱并迅速成为爆款。- 另一方面,打造 cashmere 全新概念羊绒毛衣品类,售价较贵于优衣库品牌均较,一时间成为爆款。2003 年秋季公司推出 cashmere 羊绒毛衣(平均售价 10,000-30,000 日元),较优衣库品牌的平均价格(4,990-8,990 日元)贵一倍以上,且迅速成为爆款。而后推出 108 种颜色和款式的该款毛衣,使单位销售额翻一翻。 门店渠道建设及整改,增强成本控制能力 - 大店改造优化升级,强化陈设效果,提升主品牌形象:一方面,公司推出大店改造计划进行店铺面积扩张,以提升主品牌形象。公司 2004 年店铺一半及以上是 500 平方米左右的门店,计划将店铺升级为现有门店的 3-4倍,约占地 1,500-2,000 平方米。另一方面,公司增加视觉营销,对门店陈设进行服装搭配,以提升品牌形象。公司将店铺服装进颜色及款式的搭配,并强化陈列以提升消费体验。(注:2005 年直营店铺平均面积的下降是由于迅销在国际化扩张中收购 ONEZONE(329 家店铺)及 COMPTOIR DES COTONNIERS(200 家店铺),店铺数量同期增加 88.1%,拉低了平均店铺面积。)- 树立平价优品为品牌核心,关闭低效工厂,提高成本控制能力:一方面,公司提高优衣库主品牌的商业模式集成度,加强成本控制,实现真正拥有平价的高品质服装零售企业。2004 年优衣库品牌开始启动平价优质产品策略,为品牌去除廉价标签。另一方面,公司关闭低效工厂,成本管控能力加强。公司重新评估合作工厂并关闭了 20%低效能工厂,再次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店铺反馈快速调整生产数量。FY2004 销量持续达到预期,产品折扣率降低,毛利率同比增加 3.8%达到 48%。(注:公司采用明星店长制度驱动员工提高经营业绩,优衣库的员工特许经营制度使经验丰富的迅销员工能够经营自己的特许经营店,并赋予表现优异的明星店长更大的权利,例如授权管理库存等。超级明星商店经理能够根据商店的经营业绩提高自己的薪酬,从而驱动品牌业绩。) 国际开拓成效初显,优衣库国际业绩表现 - 中美国际市场扩张顺利,国际扩张初有成效: 在开拓美国市场时,迅销从开拓英国市场获取经验和教训,公司在进入中美市场时选择开放 1-2 家店铺试销,以观察市场反应。在开拓中国市场时,中国消费市场正值增长期,优衣库品牌在中国的国际化扩张之路超公司预期。2002 年 9 月 30 日优衣库在上海开设了 2 家门店且经营较好,这让公司意识到中国巨大的销售潜力,其盈利能力甚至可以超越在日本的销售。2005 年秋季优衣库品牌进入中国香港和韩国。- 优衣库国际的业务业绩表现渐趋出色:FY2005 财报并表后,优衣库国际店铺数量逐年增加,同时营收也逐年增长。FY2005 大中华区营收占总营收的 15%,至 FY2009 优衣库大中华区的营收占 20%。 并购扩大品牌矩阵及主品牌构建全球旗舰店,以提升知名度 - 外延并购拓展女装及鞋类品牌,扩大公司品牌矩阵:2004 年投资 LTH,代表品牌为起源于纽约的女性品牌 Theory,1998 年进入日本市场后深受日本女性喜爱,2005 年于日本东京交易所上市,2009 年迅销买入 LTH 成为子公司。2005 年收购日本鞋类品牌 ONEZONE 成为迅销全资子公司,后因亏损清算。2006 年收购深受法国女性喜爱的女装品牌 Comptoir desCotonniers,同年收购法国内衣品牌 Princesse tamtam 事业成为子公司。迅销旗下收购国际与本土女装、鞋类品牌店铺成为此期间主要店铺增量。此部分营收占比逐年提高,FY2011 国际品牌店铺营收占比 15.1%,达 1,241亿日元。- 优衣库主品牌全球旗舰店策略,打响品牌知名度:优衣库主品牌美国纽约旗舰店一炮而红。2006 年公司在纽约市中心新开占地面积 3,300 平方米的全球旗舰店,自开业以来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由于改门店位于繁华街区的,大大提高了优衣库品牌在美国的知名度。- 至 FY2009 迅销在打通全球 SPA 模式下,跃升为营收排名全球第五的服装公司,海外扩张成效甚好。2.4、海外加速推进期(2011 年至今):海外反超本土,收效甚好 2.4.1、环境背景:311 大地震后的反思,共享型消费的持续升温 2005 年日本进入第四次消费时代后,消费行为逐渐回归理性。特别是日本经历过2011 年 3 月 11 日东日本的 9 级大地震后,共享型消费持续升温。日本民众幡然醒悟:已经被摧毁的物质即使复原意义又何,物质的持续增多已然不足以让人们感受到持续的幸福感。此外,从行业自身来看,由于新增人口数量逐年下降,导致服装消费增速迟缓,日本本土服装零售行业规模较此前呈下降趋势。2.4.2 经营情况:持续升级主品牌,兼顾开发其他品牌及新供应链模式 2011 年以来海外业绩反超本土,优衣库迈入新篇章。2011 年后迅销快速将其业务开发到海外,特别是大中华市场。2014 年公司在港交所上市,其主要目的是拓展中国区市场。此外,公司通过收购品牌进一步扩张海外市场,如 2014 年收购美国高端牛仔品牌,公司利润波动上升,销量增长主要由海外驱动。海外加速推进期(2011 年至今),该时期业绩发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科技持续升级+跨界联名合作,促进海外营收持续向好 - 优衣库主品牌持续推出新科技爆款:公司研发不松懈,爆款和功能性更新,保持核心竞争力。2013 年优衣库品牌推出 Ultra Light Down 高级轻型羽绒服,再次助力优衣库成就传奇爆款。此后,每年优衣库都在爆款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性的更新,保持爆款的热度,如高轻羽绒服推出超轻保暖性能,以及 HEATTECH 内衣的不同功能的三个子系列等。- 跨界合作联名系列为优衣库注入新元素,衍生出 UT 商业销售新模式:优衣库与全球新锐设计师及艺术总监等合作推出联名系列。公司 2015 年与迪士尼合作推出 Magic For All 系列,此后优衣库的 Uniqlo T-shirt 成功将“跨界+T 恤”打造为一种系统的商业销售模式。通过 T 恤上的文案,直观反映穿着者的个性和价值,即穿着者的自我表达,因此,UT 的核心价值由此凸显。- 优衣库海外扩张之路高歌猛进且营收持续向好:优衣库品牌本土持续推进大店改造计划且门店基本停止增开,但海外开店数量增量驱动因素。FY2018 迅销海外地区营收占比 47.4%,来自于中国区(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大洋洲以及东南亚的强劲表现,其中,中国区占比 16.3%达 3,469亿日元。 拓展全新品类+开拓 GU 自有品牌,寻找企业新出路 - 收购美国高端牛仔品牌,进一步拓展品牌矩阵:FY2014 收购美国高端牛仔品牌 J Brand 持续亏损,计入减值损失导致当年利润下滑。FY2016受暖冬、日元走强、美国区J Brand亏损、迅销集团主品牌与ZARA、H&M 等降价竞争等多方面影响,迅销集团净利润大降 56.3%。- 推出 GU 自有品牌填补低价市场:GU 稳步成长成为集团第二大业务支柱,在国际品牌中店铺数量增长最为迅速。2006 年公司创立的 GU 品牌以“实用服装”为主要理念,价格定位在优衣库的一半到三分之二,GU 追求的是绝对低价。GU 事业自创立以来一直保持增长,FY2017 迅销开始将 GU作为独立部门进行营运,FY2018 GU 营收 2,118 亿日元约占营收 10%。 启动 Ariake 项目,成为供应链数字消费零售企业 运营全新商业营运模式,提高公司供应链效率,加强对产业链的控制。公司开发Ariake 项目是跨规划、生产、分销和零售创建一个新的、动态的供应链系统。它能够在生产过程加强自动化进程,如商品上引入射频识别频率 (RFID) 标签,公司能够自动完成诸如存货收据、分类、挑选和检查步骤,从而简化生产流程,增加对全产业链的可控性。4、优衣库近年来的经营变化近年来,公司启动“Ariake project”,其核心是通过构建数字化平台,推进前端产品与后端销售的高效运转。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方面是持续进行电商渠道建设、海外市场开拓以及增加消费者粘性。 以电商渠道为重中之重 “线上+线下”协同发展,2019 年以来公司对电商渠道进行加速发展,通过线上电商渠道向线下实体门店进行引流,协同实现线上与线下渠道的双赢发展。2019年公司电商收入占总营收的 11.6%,计划 FY2020 实现电商渠道收入占总营收的30%。 持续开拓海外市场 近年来,海外营收规模持续增长,尤其是大中华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成为公司未来主要的业绩贡献区域。FY2019 大中华地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4.3%,经营利润同步增长 20.8%。由于在大中华地区的声誉与热度持续上升,优衣库已成为大中华地区排名第一休闲服装品牌。公司针对大中华地区消费者,公司着力推出大中华区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如 UT-T 恤、羊毛衫、HEATTECH 面料、牛仔裤、超轻羽绒服等,持续开拓境外市场。 打造品牌年轻化 近年来,通过与流行动漫 IP、游戏 IP 以及爱马仕等设计师的合作,公司实现与消费者的持续高频互动,提升粉丝粘性,拉动品牌业绩的持续增长。5、股价各阶段驱动因素背后——从小巨人到全球龙头的升级迅销集团长达 71 年蓬勃发展,公司的市值和盈利不断向更大规模发展。上市至今迅销的股价上涨近 30 倍,在此期间,迅销每年向投资者提供了平均 1%的股息率。股价驱动的规律总结:细分行业小巨人的估值大波动,到全球龙头的估值溢价(1)1999-2012 年,迅销公司依然只是日本本土的细分行业龙头,所以,盈利有波动,估值波动更大,市值也长期处于区间震荡。1999 年东京交易所主板上市之后,较长一段时间,股价波动区间较业绩波动区间更大。这个阶段,日本经济处于困境、行业面临发展障碍,再加上强劲竞争对手,所以,迅销的估值波动大。(2)2012 年之后,迅销集团加速拓展海外市场,海外反超本土,逐渐确定全球龙头地位。这个阶段,迅销持续升级主品牌、拓展全新品类、开拓 GU 自有品牌及新供应链模式,所以,投资者可以更理性对待公司的业绩波动,同时给予龙头公司估值溢价。6、投资建议(详见报告原文)现阶段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目前仍旧处于粗放的发展模式。虽然我国服装企业经历了加盟扩张与行业调整,但是要出现如优衣库一样优秀的品牌,仍旧需要较长时间的成长与调整。对比迅销及国内服装龙头的坪效,不难发现国产品牌坪效为迅销的一半左右,不过这也反映了我国服装企业仍有较大发展潜力。因此,从我国服装企业未来趋势来看,我们认为通过长期“修炼内功”也会出现如迅销一样成功的企业,如安踏体育、李宁等。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现阶段仍要继续修炼内功,当完全进入精细化管理阶段时,才会顺势诞生伟大的企业。……(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兴业证券)如需报告原文档请登录【未来智库】。

及时雨

纺织服装行业专题研究-服饰行业DTC运营:缘何而来,影响几何?

1. DTC 模式分析 DTC 为 Direct to Consumer 的缩写,意为直接面向消费者。 狭义来讲 DTC 指品牌销售渠道的直营化,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线下直营终端门店的加速布局,另一方面包括电商渠道运营的深入与拓展。 广义来讲 DTC 的含义还包括由于实现渠道直营化带来的一系列后续影响,例如利用直营渠道获取的消费者数据进行产品设计与营销,为满足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进行的柔性供应链变革等。传统的加盟分销模式难以适应新时代下市场竞争与拓展需求,DTC 模式直接面向消费者推动精细化运营与管理,夺取存量市场竞争优势,同时面对消费升级下消费习惯和行为的改变,DTC 模式更具有接近消费者数据的优势。在市场拓展早期,受益于资金、精力、人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品牌商往往通过发 展代理商或者加盟商的方式来拓展市场,尤其是在一些低线城市。在这样一种模式下,品牌商将产品卖给分销商后便不再负责终端销售,优质的加盟商通过多种有效 的终端销售策略,将产品快速的推向市场。当细分领域市场竞争日趋饱和,传统的 “野蛮跑马圈地式扩张”效率降低。消费者可供选择的品牌与商品越来越多,市场竞争势必会上升到品牌文化与理念的竞争、产品质量与设计的竞争、营销方式与思路的竞争,更符合消费者需求、贴合消费者购物理念的公司将会脱颖而出。 居民收入增加背景下,消费升级现象突出,映射在零售行业,入驻购物中心开始高质量大店成重点,然优质的背后必然需要高成本的投入,加盟商难以负担。2010 年我国生活水平在宽裕小康及以上(家庭可支配收入在 13.8 万以上)的城市人口共计 53 万人,占比 8%,2018 年这一数字大幅增长,共计 400 万人占比 49%。生活更加殷实后,居民面对消费的态度和行为也在转变,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原先热闹的街铺店逐渐被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购物中心替代,品牌商纷纷发力这一市场,然而相对街铺,抢手的购物中心商铺租金更高并且存在商场分成费用,只有资金实力充足的大品牌才有实力入驻,DTC 模式成为重要选择。通过将安踏集团和李宁的门店数量增减变动同营收增速对比可以发现,2014 年之前,门店数量变动同营收增减有着较为明显正相关性,因此我们判断,渠道的快速扩张对营收起到了正向的刺激作用。2014 年之后,相关性有所减弱,安踏集团 2016-2018 年门店数量变动同 2010-2012 年大体相仿,收入增速却更高;李宁 2016 年以后门店数量变动并不大,维持在 100-200 家左右,但是营收却呈现高速增长,2019 年 同比增速高达 32%,门店数量仅增加了 105 家。2. DTC 与市场竞争:存量市场竞争中的必然选择 2.1 产品&品牌端:获取第一手数据,品牌运作与产品经营有的放矢 深入的消费洞察使得产品设计与营销策略贴合市场需求,带动产品销量持续走高。基于终端门店和线上旗舰店,品牌商直接与消费市场进行对接,通过销售数据实时观测市场 流行趋势变革,典型如 2017 年以来国潮风的兴起。据艾媒咨询调查数据,近 40%网民 表示“所有品类都乐意优先购买新国牌”,另外近 40%网民表示“在大部分品类上愿意购买新国牌”。反映到服装行业,各服饰品牌纷纷在产品中添加中国元素,或者直接同一 些民族属性较强的 IP 进行联名,例如安踏作为冬奥会的官方合作伙伴,于 2020 年初推出冬奥特许商品“故宫特别款”“霸道”系列休闲鞋,7 月发布“国旗款”运动服装。特步和“少林寺”进行跨界合作,推出“特步×少林”系列服装。同时,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级别城市对于品牌和产品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性,于品牌而已,既要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布局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同时又要保持品牌形象和定价体系的统一,传统的加盟商往往代理有多个品牌,因此在实施效率商要远低于 DTC 模式。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从而构造私域流量池,降低获客成本。获客成本指为保持公司在各电商平台开设的旗舰店和专卖店的曝光率所需要支出的费用,随着“引流-销售”这一营销模式日趋成熟,各龙头 B2C 平台竞争逐渐加剧,因此获客成本不断增加。为了保持合理的利润率,品牌商势必需要选择更高效的引流方式。在 DTC 模式下,品牌商有机会以较低成本获取消费者的信息,建立直接联系,例如线下门店可以通过扫码加入微信群的方式将用户汇集在一起,形成私域流量,后续经由在微信中发布营销信息、解答用户问题等方式维护巩固联系纽带,培养用户口碑。相比公域流量,私域流量忠诚度更高,与品牌联系更紧密,从而容易产生复购,并且人口相传的营销效应在私域流量上体现的也更为明显。终端门店销售数据与库存数据的的及时反馈同公司层面库存管理系统结合,提升库存管理效率。在传统的分销模式下,终端门店销售数据和渠道库存数据属于经销商私有信息,品牌商难以将其接入公司层面的库存管理系统,市场供求匹配程度只能通过滞后的订货会进行判断,进而使公司的库存管理处于被动状态。为了解决信息滞后问题和提升库存管理效率,各品牌纷纷选择增加订货会频率和次数,减少单次订货会的数量,主动降低渠道库存压力。而随着 DTC 模式的普及和深入拓展,各渠道的销量和库存得以打通,统一汇集于公司层面的库存管理系统,为公司进一步提升优化库存管控提供便利性。2.2 渠道端:对终端实施直接控制,经营效率大幅提升 强管控下利于统一终端门店形象,一方面直接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另一方面传递品牌文化与产品设计语言。线下门店的升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与人力成本,加盟商由于缺乏足够的动力,并不会主动配合公司,因此就有可能会在局部地区出现门店形象差异的现象。森马品牌在逐步进行十二代门店的形象升级工作,目前参与的门店多数为直营店,加盟店仍在协商中。特步品牌长期实现批发模式,然而 2014 年开始进行变革,在保持批发模式的前提下,逐步缩窄渠道管理层级,同时在总部设臵超 1000 人的专业零售管理团队对店铺的位臵、形象、产品陈列、价格及折扣、店铺订货、店员培训等进行指导。 目前,特步主品牌 90%的零售店已经改装为国际化风格布局,升级后的店铺平均面积超 100 平方米,产品范围覆盖全面,连带率得到极大提升。打通线上线下零售体系,提升零售效率。2020 年疫情爆发催生多种电商平台,电商销售以独有的便捷性在各品牌商收入占比不断提升,伴随着互联网发展的必将成为公司未来主要的销售渠道。相比之下,线下门店的经营状况似乎相对较差,然而线下门店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例如可以提供真实可触的购物体验、享受更加优质的用户服务,因此线上线下的整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必将是各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线上下单线下取货/发货,线下下单线上发货等是品牌和消费者共同追求的目标,而 DTC 模式带来的直接控制为这一目标实现提供了必要条件。 2.3 典型案例之 NIKE:DTC 模式持续推进成果显著,大中华区领衔 2014 年 Nike 开始着力发展 DTC 业务,近年来业务不断推进。2012 年 NIKE DTC 业务占比仅为 16%,2020 提升到 3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7%。在 NIKE 的所有销售市场中,大中华区 DTC 业务增速最快,2012-2020 年复合增长率为 33%,远高于公司层面增速,目前大中华区 DTC 业务占比为 43%。Nike DTC 业务主要包括销售渠道和消费者 互动两个部分。销售渠道分线下的直营零售店,线上的 Nike.com 官网、Nike App,SNKRS、 各电商平台的 Nike 旗舰店以及微信 Nike 小程序;消费者互动是则以一系列 App(Nike Training、Nike Run Club 为主的 Nike+生态。通过 Nike+与消费者进行沟通,线上电子商务成渠道主要发力点。2006 年 Nike 与 Apple 合作推出 Nike+Ipod 运动套件,迈出品牌在数字运动领域与消费者互动的第一步,之后又陆续推出 Nike Training Club 和 Nike Run Club 运动辅助工具进一步强化和用户之间的联系。2015 年 Nike 发布 SNKRS App,顾客可以通过该应用程序及时获得最新产品的发售信息,并且快速购买。2019 年 11 月,针对中国市场的 Nike App 中文版正式上线,应用作为 Nike.com 的移动版本,顺应了移动电商的新业态,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购物体验。2013 年 Nike 电商业务占 DTC 业务比重为 13%,2020 年提升至 44%,增速迅猛。线下建设新概念零售店,同时与电商结合,打造无缝连接的零售体验。2020 年 7 月 10 日,全球首家 Nike Rise 零售概念店——耐克广州品牌体验店正式开业,店内拥有线上线下无缝连接的服务,消费者可以在店内体验到耐克为本地会员带来的全方位且高度互动的数字化体验,例如打开 Nike App 即可体验“Nike 快速试穿”、“Nike 为你尺码”、 “Nike 同城会员体验”等服务。Nike Rise 是 Nike 在常规品牌专卖店之外推出的第四类零售概念店,其他三类包括:在上海和纽约等关键城市推出的大型概念旗舰店“House of Innovation”、在美国推出的小型社区概念店“Nike Live”、折扣概念店“Nike Factory”。3. DTC 运营下的公司财务报表变化 3.1 长期静态:品牌商运营效率提升,制造商迎接挑战 根据前文所述,我们认为服饰行业目前已经从过往的渠道扩张阶段进入比拼内功的竞争阶段,而这个过程中,DTC 的运营模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结合合理假设下的模拟分析及实例分析认为:1)DTC 模式下,对品牌商而言,能够获取原经销商所占的毛利润,与此同时承担更多的终端费用,经营利润率与加盟模式下的差异取决于经营效率;2)表面上看,品牌公司报表层面周转放缓,但是长期来看,随着运营效率的提升,有利于整体产业链的健康发展。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以耐克为例,对服装产业链的价值进行分析。在加盟模式运营下,一双 5-6 倍加价倍率的运动鞋为例,超过 60%的毛利润、30%的经营利润由分销商、加盟商占据,品牌商在价值链中占据 30%左右毛利额及 50%以上的经营利润。在进行 DTC 的转型后,品牌商的财务报表的直观表现在于收入、毛利额、经营利润的增厚,净利率的表现相较于加盟模式的差别因运营效率而异。 收入及毛利层面:DTC 后,品牌商收入体量上升同时毛利率水平有所上升、波动加大。由于品牌商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收入体量得到增厚。由于批发销售折扣的存在,使得加盟模式下品牌商毛利率明显低于直营模式,品牌商毛利水平也未必高于分销商。因此 DTC 模式的拓展,会对公司毛利率起到改善作用,另一方面,直营渠道的毛利率水平波动会相对较高,加盟模式下品牌商毛利率主要由产品加价倍率及加盟商拿货折扣决定,相对稳定;直营模式下品牌商毛利率还受到终端销售折扣影响,波动相对较大。经营利润层面:然而短期来看,净利率可能会有所成承压。直营店铺的日常开销将会增加公司的运营成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将会有所上升,共同作用下,净利率短期可能会有所下降,长期来看随着规模效应的显著,我们判断费用率将趋于稳定,伴随毛利率的稳定提升,净利率也将增加。我们对比服饰公司的费用率,直营占比较大公司整体费用率相对较高。存货周转层面:不同商业模式下的品牌服饰周转天数不可直接对比。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对运营资金的占用水平越低,转换为现金、应收账款等的速度越快,而存货周转速度较慢则会影响变现能力。但是不同商业模式下的品牌服饰周转速度不可直接对比,加盟为主和直营为主的品牌服饰公司周转速度有所差异。我们经过对历史数据整理发现加盟为主品牌商存货周转天数平均低于直营为主公司 50 天左右。 周转天数差异源自报表端存货数量含义不同。直营模式下,公司报表库存既包括公司仓库层面的库存,还包括直营门店内的渠道库存,而加盟模式下,公司产品销售给加盟商的同时即算作销售实现不再计入报表端,相较于加盟模式为主公司,直营模式为主的公司报表端更能够完整的反映公司的库存情况。 但是相较于加盟模式,直营业务由于品牌商报表层面所含存货 DTC 带来整体库存可视化程度提升。正如前文所述,DTC 模式减少了终端层级,将渠道库存收归公司,同时对于终端的直接控制为公司整合销售系统和库存系统提供便利,整体产销数据得到准确观测和分析。基于此,公司可以采取多种有效的营销措施和门店运营管理措施,提升运营效率。对于供应商而言,不可否认的是在品牌服饰产业链中,品牌商占据了更加强势的地位,随着 DTC 管理模式的升入,品牌商更加直接的接触消费者,进而终端产品需求的变化对于供应商的要求是在提升的。根据我们观察,多数品牌商都在对自己的供应链进行整合,耐克、阿迪等国际品牌供应商数量过去几年中持续减少,落后的供应商逐步被淘汰。为了迎合时尚消费的多样变化,打造柔性供应链成为品牌商在市场中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柔性供应链也从最初的由终端数据反馈到产品设计端,转化为设计生产销售环节均以消费者为中心。品牌商对于产品制造的需求已逐渐从低成本过度到要求高质、高效、稳定的多元化需求,优质龙头优势明显。3.2 短期动态:DTC 转型过程中,短期净利率承压,后续释放增长活力由加盟模式向 DTC 转型的过程中,经过 1)回收原有加盟商门店库存;2)整理人力资源;3)解决门店租约等问题转为直营门店,因此短期对冲收入的同时会带来一定的费用,使得当期公司净利率受到一定影响。但是在 DTC 的管理过程中,运营效率的提升能够赋予门店增长动力,使得产业链能够更好的运转。我们以安踏集团为案例,对 DTC 转型带来的短期变化进行分析。国内运动鞋服龙头公司安踏于 2020 年下半年启动“数字化转型战略”。该战略将安踏品牌由“批发分销的零售模式”向“直面消费者的直营零售模式”转型,力图实现“一个中心三个重塑”,即以消费者为中心和重塑人、货、场。 DTC 零售模式转型是安踏继 2010—2011 年由“品牌批发”向“品牌零售”转型 10 年之后的再次升级。转型门店选择:1)原先经销商经营不善的市场,或增长乏力的市场,便于库存消化及后续增长;2)一二线城市门店,在这些市场品牌商相较于加盟商更有能力拓展购物中心门店,进行渠道业态的革新的同时,利用“国旗款”在内的中高端产品打开一二线城市市场。 根据公司披露,第一阶段转型在广东、上海、长沙、成都、重庆等 11 个区域进行实施,该阶段涉及门店数量约 3500 家,占全国安踏品牌店总数超过 30%。初步的门店转型预计耗费 6-9 个月时间完成(至 2021 年 H1),3500 家门店中 60%转为品牌直营(原来为一级分销商掌握的门店),剩余 40%门店仍由加盟商按照安踏品牌运营标准营运,转型节奏顺利。根据公司 2020H1 公开业绩交流会披露及我们的测算,2020 年 DTC 转型过程中,公司将耗资 15 亿左右回收加盟商库存对冲收入,同时 5 亿左右费用支出来进行必要的门店调整、包括店铺转让及原门店店员的合同处理等。考虑回收后的门店在 Q4 能够形成一定的销售,并且增加毛利润一定程度上与费用支出相抵,我们测算最终对集团业绩层面带来 2 亿左右的负面影响。 2021 年收入贡献将会转正,长期来看有望实现线下直营+加盟,线上业务同步发展的态势。根据公司计划,未来五年安踏品牌线上业务占比将达到 40%,DTC 业务整体(包括电商业务)占比达到 60%左右,长期来看安踏品牌的渠道运营模式将是“直营+电商+少量精选优质经销商”,实现线上线下统一管理。根据我们的测算,到 2025 年安踏品牌的流水有望达到 450 亿左右,收入规模接近 300 亿。受限于转换后的门店短期较低的零售利润率,安踏品牌利润端增速表现将弱于收入端。对安踏财务报表利润端的动态变化测算:参考行业内已上市的运动鞋服零售商数据,渠道商净利率水平为中到高个位数,安踏收回的门店的净利率水平低于自身平均水平,我们预计为低个位数,DTC 后该部分业务的经营利润率水平约为 16%-18% (VS 加盟模式下 27%),考虑直营业务比例后我们认为安踏品牌整体的经营利润率水平会从原先的 25%-30%下降至 20%-25%。 长期随着 DTC 业务整合完成,经营效率提升有望带来零售端营业利润率提升。安踏集团过往在对 FILA 的直营门店运营过程从 2009 到 2014 年实现了 FILA 品牌从亏损到快速增长,经营利润率由负提升到 25%左右,到 2019 年贡献了安踏集团 45% 以上的营业利润。在这个过程中公司逐步发展成为平台型公司,积累的直营运营经验可复制在安踏品牌上。 我们在静态条件下对比 2025 年安踏品牌全加盟模式及线下直营门店占比 25%左右模式下的收入和营业利润情况,DTC 转型成熟后增厚安踏品牌收入/营业利润分别为 15%/5%左右(假设加盟模式下营业利润率为 27%,直营模式下营业利润率为 25%)。 4. 报告结论经分析我们认为,传统的加盟分销模式难以适应新时代下市场竞争与拓展需求,DTC 模式直接面向消费者推动精细化运营与管理,夺取存量市场竞争优势,同时面对消费升级下消费习惯和行为的改变,DTC 模式更具有难以匹敌的优势。诚然,DTC 的转型能够给品牌商带来新的长期增长动力,但是我们应该指出的是,我们对于 DTC 的理解并不应该局限于门店的直营化管理,而更多的是通过缩短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实现产品和消费者需求的契合、物流调配效率的提升,进而达到构建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在标的的选择上我们认为具备强零售管理能力的品牌商、龙头制造商长期竞争力明显。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影响超预期。新冠疫情对于行业终端销售有较大影响,倘若其持续时间及影响超过预期,会给业内公司经营带来一定风险。 终端消费低迷风险。消费疲软恐致品牌服饰公司销售情况低于预期,造成公司营业收入及利润增速不及预期。 各公司门店扩张不及预期,新业务开展不顺利等。在消费疲软的情况下,各公司的门店扩张会相对谨慎,新品牌的开展也会受到影响。感谢您的关注,了解每日最新行业研究报告!———————————————————报告内容属于原作者,仅供学习!作者:国盛证券 鞠兴海 杨莹更多最新行业研报来自:【远瞻智库官网】

大囍事

2020年纺织服装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图」

一、纺织服装行业基本概述中国服装纺织行业产业链上游行业为天然纤维供应商和化学纤维供应商等纺织原料供应商;产业链中游主体为服装纺织企业;产业链下游是服装企业及消费者,服装企业将中游生产的纺织物进一步加工成服装成品并销售给消费者。纺织服装行业产业链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二、纺织服装行业现状分析伴随国内疫情转好,海外下游零售复苏,纺织服装行业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持续改善。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被选中的61家主要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6.6亿元,同比下降1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6.7亿元,同比下降66%,受疫情影响,增速出现下滑,但与2020中期相比,营业收入降幅有所收窄,扣非归母净利润的降幅变化不大。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毛利率方面,2019年前三季度和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毛利率分别为31.2%和30.9%。其中纺织制造板块2020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18.1%,较2019前三季度的19.3%下降1.2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应对海外市场下游需求疲弱,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但国内市场通常价格较低所致;服装家纺板块2020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40.2%,较2019前三季度的39.4%上升0.8个百分点,主要由于疫情下电商高增长,收入占比提高,而电商由于直营毛利率较高所致。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从细分市场看,与2019前三季度相比,2020年前三季度男装、女装、休闲、内衣、户外等子行业毛利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鞋帽、家纺、童装行业毛利率有略微回升。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三、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发展模式分析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从原料到面料的服务平台,主要提供 B2B 的大宗商品交易、网上批发、集中采购和供应链整合等专业性服务。这类平台大部分提供线上信息发布、企业宣传、线下交易撮合等功能,目前产品交易更多采用线上寻找商品信息,交易、支付和物流等环节在线下进行。服装家纺等消费品类平台,服务模式多种多样,注重网站功能的便捷性和线下服务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平台主要经营产品为依据,专业市场服务平台类型可细分为原料纱线类、坯布面料类、服装家纺类和公共服务类。根据平台运行模式,对这些平台的性质、用户和产品性质进行对比分析。资料来源: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信息化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四、推动纺织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建议1、抓住改革机遇,提升纺织服装行业的整体创新能力随着国际贸易环境风险逐渐上升,中美贸易摩擦对于国际采购订单和全球供应链布局的潜在影响将逐步显现,纺织行业出口压力仍将持续。对此,纺织服装企业需搭建循环经济框架,在注重纺织可再生资源开发的前提下进行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发挥“互联网+”的作用,重视产业信息化发展,加大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的投入,提高智能化制造水平,打造创新的、高效率的智能化纺织平台。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积极激发内需潜力。通过开发新产品,采用新生产技术推动动态化竞争,努力稳定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2、充分发挥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地区的优势,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以开放平台构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生态圈,整合物流、互联网、纺织企业、服装企业、售后终端及消费者参与的新型运营模式,完善整个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国家“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决策和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机遇,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相关地区对接,加大投资力度,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与境外合作园区建设。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低人力成本与优惠贸易条件等资源,使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地区在更高层次上嵌入全国及世界产业链条,推进产业集聚地区由“通路型经济”向“产业型经济”、“枢纽型经济”转型。发挥纺织服装产业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中的重要先导作用,加快由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国向出口强国转变。3、加强市场研判,提供政策支持提升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增速,优化民营企业的创新环境。纺织服装行业应加强与境外企业的深入融合,充分发挥新疆等“丝路经济带”内陆沿线省份的区位优势,加快推动资源共享。巩固传统模式的同时探索纺织服装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模式。规模较大、资金较为雄厚的龙头企业,应加大境外投资,提升产能转移的速度和力度。品牌服装板块需做好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建立品牌文化,树立品牌消费理念,推进品牌国际化进程,同时在营销模式与客户体验方面推陈出新,以应对激烈的客流竞争,并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为目标,充分利用智能制造、移动终端等技术,打造上下游协同创新发展的生产与服务平台。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隐面人

国内纺织与服装领域知名的调查研究咨询公司

(一)欧睿公司(Euromonitor)Euromonitor(欧睿)信息咨询公司成立于1972年,在出版市场报告,商业参考资料和网上数据库方面拥有超过40年的经验,服务和技术方面的不断进步确保了公司多年来始终在所有市场信息解决方案提供者中的领先地位。欧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在全球有超过600位分析师,并在英国伦敦,美国芝加哥,新加坡,中国上海〔欧睿信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迪拜,南非开普敦,智利圣地亚哥,澳洲悉尼,日本东京和立陶宛维尔纽斯都设有分部。总部位于英国伦敦。欧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国际市场有关行业、国家和消费者的各类商业信息,并将此作为自己的使命。欧睿信息咨询公司对全球205个国家的消费者和行业信息进行研究,并对其中80个国家的市场相关信息进行深入调查。这80个国家和地区占了全球人口的85%,全球GDP的98%。行业:欧睿公司专长于消费市场的调查研究。从全球、地区和国家各个不同层面对市场表现作出战略性的分析,品牌和公司的市场份额,领先企业的介绍以及他们的成功战略,对未来市场的展望和销售预测,行业新闻,各类评论和深入的分析。国家:那些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经济业务的公司依据企业提供的国家数据和报告对相关国家的人口,经济、政治、社会环境以及发展前景达成深刻的认识。超过1百万个可以交叉比较的国家数据详细的国家介绍和数据信息对于国家重要事件的影响和意义的分析未来人口。消费者:欧睿公司的消费者数据提供了对全世界消费者的态度,观念,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的洞察和预测。详细的收入、支出和生活方式数据信息。全球和全国消费动态的书面分析。(二)中为咨询(ZWZYZX)中为咨询集团是中国领先的产业与市场研究服务供应商。深圳中为智研咨询有限公司围绕客户的需求持续努力,与客户真诚合作,在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市场调查分析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IPO咨询等领域构筑了全面专业优势。中为智研致力于为企业、投资者和政府等提供有竞争力的调查研究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目前,中为咨询的研究成果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3万多家企业,涉及机械设备、工控电子、信息通讯、食品餐饮、旅游酒店、批发零售、建筑装饰、家电家居、文化传媒、汽车与交通、化工化学、医疗医药、能源环保、公共事务等领域,并向海外市场拓展。中为咨询是以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帮助企业、事业成功、推动社会文明的建设发展,中为咨询的生命在市场,中为咨询的成功就在于帮助别人出主意获得成功;帮助别人成功的业绩越多,深圳中为智研咨询有限公司自身的社会信誉不断提高,目前包括深圳中为慧数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及深圳万海格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也变大。目前中为咨询业务范围主要囊括了产业细分领域研究、行业市场研究、行业市场调查、IPO咨询、项目可行性分析、并购与重组、投资咨询等领域。中为咨询始终把引进优秀的研究投资人才作为公司的核心目标之一,中为咨询网现有350多名员工中本科以上学历占90%,65%具有双学位、硕士及博士学位。企业大多数员工曾在国内多家知名产业研究所与证券研究机构有过丰富的从业经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中为咨询的最大财富,也是中为咨询网提供优质服务及践行客户价值的保证。中为咨询全面拓展IPO市场研究咨询业务,与光大证券、招商证券、国泰君安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直接与光大证券、招商证券、国泰君安进行IPO与投资研报深度合作;深圳中为智研咨询有限公司为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深圳大学等国内多所著名院校提供调查研究报告及相关课题项目调查咨询,共同建立中为咨询网数据分析模型、产业市场调查分析模型等研究基础理论。中为咨询业务覆盖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辐射全球;公司90%以上的业务主要针对大中华区实施,企业在中国大陆67个主要城市设立调查派驻点,赢得较好口碑及长期协议客户。深圳中为智研咨询有限公司并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力争取得业务亿元规模突破,客户合作突破10万个,业务升级取得显著进展,中为咨询网向国际化的道路迈进更坚实的步伐,稳固中国最为专业的行业市场调查研究机构品牌。(三)沙利文公司(Frost&Sullivan)全球企业增长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帮助客户加速企业成长步伐,取得行业内成长、创新、领先的标杆地位。沙利文公司的增长系统服务以及沙利文公司最佳实践奖帮助CEO及其成长团队开发、评估和实施有效增长战略。50多年来,沙利文公司立足遍布六大洲的40多个办公室,以全球化的视野,为全球1000强公司、新兴企业和投资机构提供了可靠的市场投融资及战略与管理咨询服务。企业提供的增长咨询服务能加速客户成功的达成增长目标,帮助客户从容面对新的市场机遇。增长咨询能帮助客户制定并执行有效的增长战略,从而帮助客户公司促进销售额、市场分额和利润率的增长。客户化的订制研究和组织开发活动为客户提供了创新、有效并实用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成功应对增长中的挑战。目前中国分公司为弗若斯特沙利文(北京)咨询有限公司。(四)慧聪研究(HCR)北京慧辰资道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根植于中国、放眼全球,提供大数据与小数据有效结合的洞察研究公司。HCR为企业提供大小数据结合的深度洞察服务。企业的数据既有来自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中沉淀的网民浏览行为、消费行为、舆论文字等海量数据;也有来自于企业内部沉淀的大量用户的购买行为和数据。企业将大量异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分析、挖掘,通过大数据研究与经典研究相结合的深度洞察服务,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帮助企业了解他们面对的市场、客户群体、竞争情况等,伴随企业成长的每一步,助力企业成功决策。汽车、通信、家电、科技、金融、医药、媒体、零售、包装消费品、时尚/运动、奢侈品、工业品、公共事务、烟草等,无论您来自哪个行业,HCR专属的行业服务团队始终陪伴着您。HCR前身为慧聪研究院,2011年,HCR完成MBO,为推动HCR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奠定了有力基础。2012年,公司引入多位业界重量级专家,并于同年8月与上海DNA合并;2013年,HCR宣布与国内顶级投资机构达晨创投达成融资协议,5000万的金额也成为市场研究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2014年11月,HCR完成股份制改造。2015年8月12日,HCR成功挂牌新三板成为国内新三板大数据商业应用第一股。HCR拥有24个行业1159种品类20余万广告主的媒体数据库,连续积累22年行业数据库,1000万中小企业数据库,70万的B2C消费者样本库,100万移动端用户行为追踪panel。具有业界领先的搜索技术、数据挖掘与管理技术、报告电子化平台技术。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广州等地设有8个分公司,拥有市场研究与传播领域的专业技术和研究人员500多名,同时还与行业内的专家、厂商、渠道企业保持着密切的合作,除覆盖全国的市场信息直接调查网络外。(五)赛立信研究(SMR)赛立信总部位于广州,旗下包括赛立信市场研究有限公司、赛立信商业征信有限公司、赛立信媒介研究有限公司、上海赛立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北京赛立信市场调查有限公司、赛立信资讯(香港)有限公司,以及设于深圳、武汉、成都、西安、厦门等城市的现场执行机构。赛立信是全国市场研究行业协会理事及发起单位之一,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播受众研究会理事,国家统计局核定的甲类涉外市场调查机构。赛立信以欧洲市场研究协会《社会研究与市场研究国际准则》(ESOMAR规则)为运作规范,致力提供国际水准的服务。赛立信拥有中国大陆最早涉足市场研究和信用管理行业的专业人士,熟悉中国市场,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是中国大陆少数几个能够同时提供市场研究服务和商业信用调查服务的专业机构。多年来,赛立信以专业的研究技术、完善的调研网络和高效率的服务系统,竭诚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调研服务,成为许多跨国公司和国内著名企业紧密的伙伴。广东赛立信数据资讯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丰富的中国市场研究经验,致力于提供为客户量身定做的专业服务,包括定性和定量研究的项目设计、项目管理、研究分析和营销解决方案。多年来,赛立信在快速消费品、家电、汽车、医药、通讯、IT、房地产以及商业等领域,积累了大量的行业数据和丰富的研究经验,培育了一批专家型的研究人员,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专业研究技术与研究模型,帮助客户更加有效地解决他们的问题。赛立信集团共有员工超过300人,广州总部有正式员工200多人。其中三分之二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拥有几个具备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博士和信息管理、统计学或广告学士学位以及工作经验丰富的核心研究顾问团队。此外,还聘请了许多相关领域的专家以及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博士、教授担任研究顾问。研究人员全部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及4年以上市场研究经验,专业方向涉及经济学、统计学、市场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领域,大多具有其他行业如市场营销、政府部门、统计、银行投资、媒介等的工作经历。

善哉观乎

2021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纺织服装制造指以纺织面料为主要原料,经裁剪后缝制各种男、女服装,以及儿童成衣的活动。包括非自产原料制作的服装,以及固定生产地点的服装制做。市场规模毛纺工业是纺织工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动物毛纤维及毛型纤维为原料进行绒毛初级加工、毛条制造、毛纺纱、毛织造、毛染整及毛制成品加工的制造行业。毛纺织品消费市场趋势为个性化、时尚化成为主流,发挥毛纺织产品的天然、舒适等高品质特性,向多元化、轻奢化发展,满足消费者对中高档产品的需求。内需扩大和消费升级将是毛纺织工业发展最大动力,2015-2019年毛纺织行业的市场规模由48.6亿元增至71.8亿元。但近些年,受国际市场低迷、国内经济发展放缓、人工成本上涨过快、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毛纺织行业利润水平呈下滑趋势。预计2021年相对于2020年将有所好转。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未来发展前景1.国家战略和利好政策2016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6%-7%;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保持基本稳定。纺织工业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2.内需的扩大与消费的升级内需扩大和消费升级将是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的最大动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二孩政策全面实施等发展红利和改革红利叠加,将推动纺织品消费增长。3.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信息技术在纺织行业设计、生产、营销、物流等环节深入应用,将推动生产模式向柔性化、智能化、精细化转变,由传统生产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纺织行业与信息技术、互联网深度融合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不庄

2020年中国纺织品服装行业出口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纺织品助行业出口额增长超9%

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经过多年发展,竞争优势明显,具备完整产业链,众多发达的产业集群地等,我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大国,近五年来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出口整体保持稳定增长。2020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刺激,纺织品出口大幅增长,推动纺织品服装行业整体出口增长超9%;同时出口结构发生变化,纺织品出口额占比首次超过服装出口额占比,达到55%。纺织品服装是人们的日常消费品,纺织品服装行业市场大体可分为纺织品和服装服饰。纺织品包括纱线等纺织原材料,针织布、梭织布、无纺布、医用纺织品等制成品。服装、服装饰品又可分为男装、女装、童装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主要产地是浙江濮院、河北清河等地。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经过多年发展,竞争优势明显,具备完整产业链,较高的加工配套水平,众多发达的产业集群地等,我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大国。纺织品助行业出口额增长超9%近五年来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出口整体保持稳定增长,出口额保持在2700亿美元以上水平。2020年前三季度,纺织服装累计出口2157.8亿美元,增长9.3%。具体看纺织品服装产品出口额情况,2020年前三季度纺织品出口1179.5亿美元,增长33.7%;服装出口978.3亿美元,下降10.3%。可知受价格等影响,近几年来我国纺织品出口额均低于服装产品出口额,但是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纺织品出口额首次超过服装出口额,纺织品出口增长主要受疫情影响,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出口额大幅增长,从而推动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出口额大幅增长。长期以来,我国纺织品与服装产品出口结构中,纺织品出口占比在45%以下水平,服装出口占纺织品服装行业出口一半以上比重。2020年纺织品服装出口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纺织品出口占比达到近55%,服装产品出口跌至45%左右水平。对新兴市场出口积极从出口市场来看,2019年我国对传统发达国家市场出口规模下降,而对新兴市场出口较为积极。2019年,我国对美国、欧盟、日本出口纺织品服装同比分别下降6.6%、4.4%和4.6%;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增长3.7%;对非洲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同比增长8.4%。2020年受海外疫情蔓延以及各国不同防疫力度影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结构同样发生较大变化。由于疫情在欧洲多国肆虐,我国对欧盟、美国、德国等传统发达国家的口罩等纺织品出口增长加快。从国际环境看,国际市场仍有较大拓展空间和机遇。中国纺织企业应克服原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及出口退税调整等困难,抓住纺织行业发展的机遇,提高产业的集中度,遏制低效产能的盲目扩张,加大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加强自主创新的步伐,提升中国纺织行业的品牌建设,进行产业调整和升级,使中国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跨进。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