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马铃薯研究所的无土“雾培”栽种的土豆。经济日报 记者 魏永刚 摄土豆花连片盛开的农地,成为人们郊游的好去处。经济日报 记者 魏永刚 摄阅读提示 马铃薯又称土豆、洋芋,甘肃定西人调侃说,“定西有三宝,土豆洋芋马铃薯”。定西曾经是著名的“三西”贫困地区之一。在脱贫过程中,马铃薯成为当地的脱贫产业,被叫作“小康薯”“致富薯”。安定区是定西马铃薯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也是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微型薯繁育能力最强、依靠马铃薯增收最多的县区之一,定西马铃薯研究所生产的原原种(微型薯)还出口到土耳其、埃及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今年,安定区土豆总产量预计将达到144万吨,马铃薯产业总产值将达到30亿元,农民人均有望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收入2300元。不久前,记者到甘肃定西市安定区调研小土豆成长为脱贫攻坚主导产业背后的力量。“定西只能长土豆” 土豆是一种普通植物。甘肃定西市安定区委书记赵众炜意味深长地说,土豆在哪里都可以长,但定西只能长土豆。这句话说明了土豆之于定西的重要意义,也表达出定西发展土豆产业的自觉。定西农科院何小谦通俗地解释“定西只能长土豆”的道理。春天干旱,许多作物遇旱不出苗,而土豆只要有一点雨水就发芽。每年七八九月,定西是雨季,暴雨如注,秸秆类庄稼容易倒伏,影响收成,可这不耽误土豆在地下生长。因此,到了秋天,土豆总会有收成。定西人祖祖辈辈吃土豆。但土豆被当作产业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1995年,定西提出“洋芋工程”;2005年前后,这里开始发展“马铃薯产业”;近年,“马铃薯战略”成为安定区乃至定西的发展战略。曾经在安定区马铃薯办公室工作多年的杏园乡党委书记祁耀庭说,从“工程”到“产业”再到“战略”,说明了定西对土豆产业的坚持始终如一。如今,定西市要打造“中国薯都”,安定区则以打造“中国薯都核心区”为目标,发展马铃薯产业。土豆在安定区已经成为一个带动程度高、农民参与程度深的致富产业。如今,定西对土豆的认识越来越“精细化”,土豆实现“人有我优”,这种“优”首先是靠科技形成的。在定西农科院,科技人员用镊子精心分开一株株马铃薯幼苗,在器皿里脱毒,然后认真地放在营养钵里。经过营养钵培养再放进大棚,才长出一粒粒马铃薯原原种。在香泉镇的定西马铃薯研究所生产基地,记者看到了以椰糠为底栽培马铃薯的车间,以及用“雾培”栽种法培育出来的土豆。在这里务工的邓世平说,他从小就种土豆,但没想到,不需土壤,以“雾培”方式也能种土豆。科技还正在成体系地铺展到田间。安定区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探索形成了“脱毒良种+黑膜覆盖+配方施肥+农机耕作+病虫防控”的高产高效种植技术。配套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众多科技人员。安定区推行目标管理考核与农技人员职称聘评、工资绩效挂钩,全区187名农业技术人员以包乡镇、包主体、包基地、包农户的方式,为主体和农户全程提供耕种、管理、收获等专业技术服务。过去,一个品种栽种时间长了,农民往往到外地换种子“倒茬”。土豆成为产业之后,经过多年试验,安定区找到了最适合当地的8个主打品种,还试验了40多个示范种子。“定西只能长土豆”,是对这片土地曾经的贫瘠发出的感慨,更体现了安定区乃至定西市对土豆产业发展的定力和信心。赵众炜说,脱贫产业选择不能单靠激情,产业不走弯路,脱贫才能走捷径。找到“摸得着”的市场 产业离不开市场。定西土豆产业发展中也遇到过“市场困惑”:种少了,满足不了市场;种多了,找不到市场。定西土豆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与找到稳定市场是分不开的。巉口镇党委书记韩喜乾告诉记者,龙头企业才是老百姓“摸得着”的市场。有了龙头企业,才真正解决了土豆的市场问题。企业是土豆销售“终端市场”,而龙头企业的加工能力就是土豆的“市场容量”。安定区全区现有10多家马铃薯制品加工企业(集团公司)。这些企业建成精淀粉生产线10条40万吨、变性淀粉生产线9条7.6万吨、全粉生产线1条2万吨,主食化产品生产能力9.2万吨,形成了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完整的加工产业集群,消化鲜薯50万吨左右。有了这些企业和生产线,土豆变成了淀粉、饼干等各种食品,装进精美的包装袋,从这片黄土地走向全国各地。更深刻的变化在于,龙头企业从加工入手,改变了土豆从育种到种植、销售的整个链条。多少年来,人们生活中离不开土豆,但并不分“高下”。如今,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土豆种植实现了“细分”,有商品薯、种薯和淀粉薯等不同类型。安定区有爱兰薯业、凯凯农科、农夫薯园、定西马铃薯研究所等种薯企业15家,形成了5亿粒的优质脱毒种薯繁育能力,分别占定西市的62%、甘肃省的50%和全国的29%。安定区的淀粉加工企业有10多家,年加工能力在50万吨左右。还有一些土豆卖到蔬菜市场,成为商品薯。这种“细分”提高了土豆种植业整体效益。龙头企业“带”着农民进市场,不仅体现在把土豆变成商品,更直接增强土豆产业的抗风险能力。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在安定区巉口镇发展起来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家公司在土豆种植、储存、加工、服务等方面的业务,有力带动了定西市农户增收,并且辐射兰州、白银、张掖、武威、平凉等地的农户。融资难是许多农户和种植合作组织面临的困难。蓝天公司近些年通过“蓝天贷”探索破解该难题。蓝天公司以企业信誉为基础,与几家银行合作,创立由蓝天公司提供担保、银行提供信用无抵押的贷款模式,通过种植合作联合社这个“中介”,把信贷效应放大到各个合作社和贫困户,担保贷款额度50万元至500万元不等。这让企业、合作社、农户和贫困户都能享受到金融服务。蓝天公司董事长李幸泽介绍,今年,数家银行给蓝天供应链金融各链条总授信额度6亿元,计划给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发放贷款3.2亿元以上。这个办法显著提高了土豆种植业的抗风险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蓝天公司还把马铃薯储藏库建到产地。该公司先后投资6000多万元,在不同集中地建设了30座储藏库,增加贮藏能力30万吨以上。储藏库“前移”到村,方便了农民交售土豆,让土豆真正成了农民“家门口”的扶贫产业。“合作”起来上规模 土豆能够上规模,成为产业,合作组织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安定区的280多个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改变了土豆产业,也改变了农业技术服务,更改变着安定区乃至定西的农村。种植业合作社在农村通过3种途径发挥作用。一是流转土地,二是托管农民的土地,三是提供农技和农机服务。安泰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是2015年在称钩驿镇成立的一个合作社。现在有社员105名,以机械化耕作、种植、管理和收购、销售马铃薯为主。合作社负责人张廷发介绍,流转土地有1270亩,以每亩80元的价格从几个村庄中撂荒土地中流转来。流转土地改变了传统农户个体经营模式,实现了土豆种植规模化。托管土地在安定区又分为“半托”和“全托”两种类型。“半托”就是针对一些季节性在外打工和家庭劳力不足或缺少技术的农户自愿选择服务项目,合作社提供农机作业服务。2018年,合作社以这种形式作业面积达到3500多亩。“全托”是农户将土地委托给合作社全权管理,合作社从种到收全程提供技术服务。一种情况是合作社每年给农民定额租金或分红,按约定向农户提供一定数量粮食,农户不再管理耕地,而是向合作社交付每年必需的生产成本费用;另一种是产品全部归农民,合作社收取全程服务费,并向农民保证达到定额数量。2018年,这个合作社以这种“全托”形式服务了3500多亩土地。安定区每个乡镇有一个大型联合社,每个村至少有一个合作社。合作社靠什么合作?最能发挥作用的是农业机械。在团结镇唐家堡村,记者参观了鑫源马铃薯良种专业合作社的农业机械库房,这里有拖拉机、旋耕机、深松机、马铃薯播种机、打药机、残膜回收机等26台(套)机械。土豆从翻地到种植、收获、分拣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仅此一项,合作社年收益有200多万元。在农机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农业机械得到了大面积推广,改变了劳作方式,也改变了农民对土地的认识。团结镇寒树村农民田维成现在种着680多亩土地,靠的就是这些年置办的20多台农业机械。除了挖土豆时季节性用工之外,平常他和老伴两个人就可以经营这数百亩土地。今年,在昆明打工的儿子也回来和他一起种田了。靠着种土豆,这几年他家翻修了房子、购买了汽车,过上小康生活。最动人的风景总是人。记者在安定区见到许多领办土豆合作社的新农民。王勇军2004年开始返销土豆,2011年成立了合作社;张廷发初中毕业后学开车、拉过煤、经营过推土机,2013年回村办起合作社种土豆;刘剑伟在江苏打工多年,2016年回村办合作社养鸡、种土豆……这些吃着土豆长大的安定人,纷纷回到黄土地,以新的方式投身土豆产业。链条够长才能“长大” 在安定区,记者走访了土豆加工生产线、淀粉生产线等链条的多家企业。这其中,香泉镇的伊口香食品公司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排厂房,一栋办公楼,干净的院落里飘着烤馍特有的香味。刚过40岁的马小军是这个食品公司的创办者,他最熟悉烤馍。1996年初中毕业之后,马小军外出打工,先后在甘肃兰州、天水和内蒙古打工,走到哪里都是靠土鏊子烤馍“讨生活”。2010年,漂泊多年的马小军带着土鏊子回到安定区,在城区开起烤馍店,一干就是5年。“2015年开始用土豆泥烤馍。”他告诉记者,定西最出名的是土豆,他想在馍里加入土豆的味道。一开始用最简单的办法:把土豆煮熟、捣烂,掺进面粉做烤馍。这样烤出的馍口感独特,很受欢迎。2016年开始,他到当地薯香园公司购买土豆全粉作为原料,一年消耗了七八十吨土豆全粉。生意越做越大,他就在安定区开了4家店卖烤馍。“小店供不应求。”马小军说,他决心要办工厂。2018年,他投资800多万元,办起了伊口香公司,依然是用土豆来烤馍。现在,产品除了烤馍,还有月饼、面包等。这两年,他到兰州参加过推介会,目前还正在申请烤馍的食品标准专利、注册商标。烤馍是西北人民熟悉的食品,仅香泉镇就有200多家大大小小的烤馍店。这几年,不少人都开始自觉地把土豆粉加入烤馍中。马小军估计,当地至少有70多家店用土豆粉烤馍。延伸土豆产业链是安定区乃至整个定西发展的大课题。把土豆粉与西北最传统的烤馍结合起来,而且在一个镇就有70多家小店“自发”经营,这是土豆产业的“独特风景”。它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土豆产业的延伸正在成为当地群众的自觉行动。定西正赋予土豆更丰富的含义。土豆主粮化在许多地方还是愿景的时候,这里的土豆已经变幻出各种模样。记者在安定区的企业走访看到了土豆粉冲剂、土豆粉饼干、干薯片等约40种土豆速食品。土豆的影响还提升到文化层面,成为当地的旅游文化资源。夏末秋初,连片土豆花盛开的农地,成为人们郊游的好去处。定西还创造出“土豆宴”,把土豆纳入人们的习俗和节会中,衍生出新的文化内涵。(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 李琛奇 魏永刚)咂摸土豆的“味道”在定西采访,处处都弥漫着扑鼻的香味,各种土豆食品清爽可口、回味悠长。采访下来,记者深感定西土豆产业确有许多值得反复咂摸的“味道”。定西几十年来坚定发展土豆产业,透出的是时间“熬”出来的味道。二十多年来,定西人紧紧盯住艰苦日子时煮几颗就能顶一顿饭的土豆,认真地抓在手里,靠着钉钉子精神,一届政府接着一届政府地干,靠它来解决群众温饱,靠它来提升农业产业,靠它来制定发展战略。站在土豆地边,当地干部给记者讲述了当年“抱牛头守地块”的故事。为了保证土豆产量,实现“洋芋工程”,当地干部费尽口舌给农民做工作。遇到不理解的农民,他们只能站在田间“抱住牛头”,不让村民耕种其他作物。土豆产业发展壮大凝结着干部群众的艰辛付出。清风吹过,土豆花散发出淡淡香味,这是岁月“熬”出来的清香。采访期间,记者走进定西农科院与马铃薯研究所,看到科技工作者精心育苗的场景,感受到的是定西土豆透出的浓浓“现代气息”。人们习以为常的土豆,放到实验室里就会创造出新天地。用科技眼光来打量土豆,这种平时“灰头土脸”的作物焕发出魔术般的魅力。以往只能煮着吃、炒菜用的土豆有了淀粉薯、种薯等不同用途。有了科技含量,定西土豆还变身冲剂、饼干、烤馍,贴上商标,“漂漂亮亮”地走出定西。注入了科技内涵,定西土豆还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走向世界各地。当然,定西土豆作为产业,更值得咂摸的味道在工厂与企业。仅安定区就有10多家加工企业,10多家种薯企业。不仅数量多,这些企业块头还很大。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被中国淀粉工业协会评为五大“中国马铃薯淀粉行业龙头企业”之一。企业的生产工艺、加工技术虽然都很先进,但依然牢牢“长”在大地上。他们依托定西土豆而“生长”,也带动土豆产业成长。这是农业上“长”出来的工业,是带着农业一起“长大”的工业。在农村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是人们熟悉的“理论”。但究竟如何让工业“长”在大地上,却是一个大课题。定西通过土豆产业上规模,催生出一批加工企业和原种生产企业。经过时间检验,这个行业稳稳地立在了黄土地上。企业个头大了,还发挥出“倒推”作用,让各个山沟和村庄建设起农业合作化组织,让农民对市场的感知更为直接真切。这种循环最终把农民的土地连接成规模,形成工业和农业的有机联系甚至是融合。定西土豆的实践,对于我国欠发达地区以及刚刚脱贫的地区而言,都不无启示意义。(魏永刚)来源:经济日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马志勇 见习记者 孙艳平 通讯员 贾鹏4月2日,在中国“薯都”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喇嘛板村114户村民领到了希森集团2020年繁育马铃薯原原种的900余万元订单收益。乐陵希森集团这次“高调”之举除获掌声之外,也引发了关于马铃薯产业的更多思考。在2021年中国种子大会上,乐陵希森集团作为马铃薯领域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受邀前来,探讨破解种业“卡脖子”难题。20多年科技攻坚,30多亿科研投入,占领国内20%种薯市场份额,全国累计推广种植3150万亩,遍布28个省、市、自治区……乐陵希森集团以科技创新为“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纪录,它有足够资本在马铃薯产业攻难关,破难题。希森集团董事长梁希森在内蒙古为农户发现金。盼“薯”光从有薯可种就行到种薯角逐市场等马铃薯良种久矣。马铃薯是世界四大主粮之一,在我国的种植面积达8000多万亩,居世界首位,但平均亩产低,在全球103个马铃薯种植国家中排名93位,并且用于薯条、薯片、淀粉和变性淀粉加工的马铃薯大部分依赖进口。原因在于缺少优良品种和脱毒种薯,其源头是研发困境。“马铃薯育种可谓困难重重。”国内著名马铃薯育种专家孙慧生教授曾这样说:成功率低,很多专家一辈子都没育出一个好品种;耗时长,一个新品种从选育到推广得七八年;投入大,脱毒和种苗扩繁车间比制药的标准还严,非常烧钱。“堂堂一个农业大国,吃个土豆还要进口?”农民出身的希森集团董事长梁希森不服气,从北京玫瑰园的地产大亨转投乐陵田间搞育种,甚至被逼到卖车、卖房、借高利贷,很多人说他“疯了”。2017年,“希森6号”一鸣惊人。在胶东测产时,该品种以亩产9.38吨的成绩刷新世界马铃薯单产纪录,次年再次刷新纪录——最高亩产9.58吨,而世界纪录为亩产7吨。“希森6号”凭借产量高、薯型好、芽眼浅、薯肉金黄等特质火遍薯圈,薯民一度称之为“黄金薯”。这一年,也是中国马铃薯的转折点。从荷兰HZPC公司引进的V7(学名“露辛达”)一经推广,迅速占领大半薯种市场,而“希森6号”也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国内自主研发品种显现出抗衡能力。国内马铃薯品种历经三代变化,多受国外品种影响。希森集团生产总监屈海东介绍,2005年之前,以黑龙江克山农科院的“克新1号”为主,有马铃薯可种就行;从2005年到2017年,主要有美国的“大西洋”、加拿大的“夏波蒂”和“荷兰15”等,国内品种式微,引进品种风行;2017年至今,以V7、“希森6号”等为主,进入优质种薯角逐期。“到现在,我们已经培育出18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其中11个通过品种审定和国家注册登记,品质和产量远超引进品种。”梁希森说道。2020年企业获得“德州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将申报202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进行马铃薯产业调研时,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务院原参事刘志仁赞道:“这是山东人的骄傲!过去我们使用的多是国外淘汰品种,但希森1号到6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是我们的民族品牌。”“薯”道难科技攻坚战不是说说那么简单“育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大海捞针。”从希森集团董事长梁希森,到研究中心主任胡柏耿,再到希森系列种子的科研团队、基地工作人员,都不止一次如上感慨。实现马铃薯育种突破背后,是一场持续20多年的种业科技攻坚战。经历了从2001年起没技术、少人才的6000万亏损后,2007年,梁希森收购专门从事脱毒马铃薯育种的中联宏业,将1000多份种质资源收入公司,进一步投建现代化育种基地,还在政府支持下,挂上“国家马铃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的牌子。最重要的是,他将已经78岁的孙慧生请出山,这位曾培育出“克新1号”的教授带领徒弟们迈向新的育种征途。每到马铃薯盛花时节,他们要选择优质的父本、母本植株进行人工授粉,等到9月,结出圣女果大小的实生果,每个能清洗出几百粒实生籽,对它们进行催芽和育苗。每个实生果为一个杂交组合,通常上千个杂交组合同时进行。又一年春至,将一株株幼苗移栽到大棚里,一棚10万株,不一定能发现一个新品种,几个月后就能长出拇指肚大小的微型薯。第三年,将微型薯带到内蒙古大田播种,收获马铃薯。风吹日晒,他们泡在地里,按照“薯型好、产量高、口感好”等20余项标准评价,几乎万里挑一,下年再种。一般持续到第六年,才能得到稳定表现的品种,再经过区试试验,申请品种保护及登记后成为新品种。至暗时刻却降临了。科研投入大,新品种待审定推广,还未到收益期,又接连碰上极端天气,2010年内蒙古大田10万多亩马铃薯种薯一半烂在地里,2亿多打了水漂;2012年延庆大棚3000多万株薯苗全部冻死,直接损失6000多万。但研发从未停止,核心科研人员没有离开。胡柏耿博士说,已经投入很多心血,而且相信马铃薯育种的前景。回忆起当时情景,“黎明前的黑暗,”现在已是乐陵基地总经理的孔海明这样形容,“工作量更大了,一班人马顾两个岗位。”雪上加霜的是,孙教授因病去世,科研团队一度没了主心骨。一直跟随她育种的崔长磊说:“她已经把知识、方法都传授给我们了,要我们沉下心,不浮躁一定能干好。”就像“希森6号”的培育过程,它刚被发现时,混在十几份材料中,并不是表现最好的,又种了三四年,产量越来越高,好结果不是突然到来。依靠国家级的研究平台,吸引来更多新鲜血液。聘请国内外知名马铃薯专家陈勤、王培伦等22名研发人员组成科研团队,和国内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邀请西南大学吕典秋、山东省蔬菜花卉研究所董道峰等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也成为高校研究生的实训基地。张志凯研究生毕业后来这里已经三年多了,他说过得很充实,比起科研院所,在这直接将育种成果推向市场,大家目标明确,研究氛围很好。现在,依托研究中心,希森集团建成马铃薯种质资源库,有2800余份优质资源。在全国建成3个马铃薯育种基地,脱毒种薯原原种和种薯产能分别达8亿粒和720万吨,全国累计推广种植3150万亩,遍布28个省、市、自治区,满负荷生产可实现中国三分之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用种需求,还将马铃薯新品种推广到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让中国马铃薯品种走向世界,在埃及、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种植面积达到2万多亩。兴“薯”业完善产业链成为新挑战乐陵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也是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4月5日下午5点,乐陵梁锥新村和许家新村的村民走出希森基地大门,他们有说有笑去坐班车。早些年,在新村改造中,他们搬进联排别墅,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参与分红,有劳动能力的村民进入企业从事繁种工作,成为“工业化农民”。农业领域专家在希森繁育基地做调研。在内蒙古商都县的繁育基地,114户当地村民不久前刚兑现了900多万订单收益。他们通过“政府+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方式,成为繁育微型薯产业扶贫的切实受惠者,4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户均年增收3-4万元。《2020年中国马铃薯及马铃薯产品USDA年度报告》预计,中国未来十年马铃薯总产量将平均每年增长0.9%。面对市场容量的扩充,完善产业链,推动马铃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新挑战。实施从育种、种植、加工、储存、物流、销售一条龙的保姆式产业服务模式,成为发展趋势。尤其是解决薯农种植马铃薯的出路问题成为考量重点,一方面要打通和拓展鲜薯销售渠道,另一方面要提高精深加工能力,与上下游产业建立合作。依托马铃薯特色产业,2020年,黄夹镇马铃薯特色产业入选农业农村部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乐陵市委书记樊廷雷曾表示,要贯彻“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精神,借助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政策、资金支持,在扶持希森集团做精、做强品种选育的基础上,拉长马铃薯产业链条,助力马铃薯特色小镇建设。
4月7日,吕梁市政府副市长油晓峰来岚调研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县委常委、界河口镇党委书记高胜虎,政府副县长刘思昭,政府党组成员杨秋旺一同调研。调研中,油晓峰一行深入山西康农薯业有限公司土峪基地、岚县福众薯业专业合作社等地,实地查看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与推广、无土栽培种植技术应用等情况,详细了解良种良法、专业合作社覆盖情况,并针对马铃薯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油晓峰对岚县开展不同马铃薯新品种试验模式,筛选适合本地生长、性状优良、市场认可的好经验好做法表示赞同。希望岚县继续发扬光大好的经验做法,引进专业科研人才,做好创新研究,让基地和合作社发挥更大更好的示范带头作用。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马铃薯核心示范区建设,走规模化、品牌化农业发展路子,促进马铃薯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实现由马铃薯大县向强县跨越。要延伸产业链条,加强与龙头企业合作,加大对马铃薯系列产品的开发力度,进一步扩大岚县马铃薯及系列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不断做大做强做优马铃薯产业,使之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稳定产业、支柱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此外,油晓峰一行还深入岚县森生财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岚县土豆宴全国推广总部等地进行实地调研。【来源:黄河新闻吕梁频道】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2021年3月18日-19日,郑州商品交易所农产品部高级经理朱孝桢一行10人,在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马再兴的陪同下,对我市马铃薯育种、生产、储藏、市场交易等情况开展调研活动。调研组在武山县田园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脱毒种薯生产、病害防控、种薯收获、运输和储藏注意事项、种薯销售、早熟马铃薯种植和效益及销售等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深入武山县蔬菜批发市场对市场马铃薯调运来源、销售的品种、一天销售量、品种分级、病害检疫、运输损失和腐烂损失情况,农民喜欢种植品种薯型、薯皮薯肉颜色,不同薯型、薯皮薯肉颜色市场销售价格等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到洛门镇刘坪村大棚马铃薯种植基地对马铃薯种植品种、成本、产量、病害防控、收获运输损失率、销售市场和价格等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还对天水市农科所薯类研究中心选育的马铃薯品种、薯型、薯皮、薯肉颜色、芽眼等特征及马铃薯分类标准、品种基因和营养成分检测、病害防治措施等问题进行了调研。调研组认为天水马铃薯种植面积大、产量高、效益好,对当地农民收入贡献大。此行调研收益颇丰,对他们完善交割标的设计思路和方案很有价值,希望天水马铃薯产业有更好的发展,将来加入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易。(天水在线编辑:陶静)来源:天水在线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马铃薯最大的主产区,随着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推进,赤峰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20年种植面积达到76.84万亩,位列全区第二,产业发展规模受到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的高度关注。2021年3月24日,国家马铃薯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蒙美莲教授、胡俊教授、贺学勤教授一行在赤峰市农牧局开展产业体系“十四五”重点任务调研工作,了解赤峰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概况及生产实际需求,以期为马铃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参加此次会议的有马铃薯产业方面的科研人员、推广站技术人员、龙头企业管理人员、主产区农民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等。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代表赤峰市马铃薯科研技术重点攻关团队参与调研,马铃薯学科负责人郝永丽就赤峰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瓶颈问题与体系专家进行深入探讨交流。本次调研座谈,从微型薯繁育、栽培、病虫害防治、产业机械化、储藏加工等多个方面客观全面的总结了赤峰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并提出了产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体系专家的调研提供数据支撑。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郝永丽、高博参加本次会议。【来源: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10月21-22日,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方涛带队赴威宁县、赫章县指导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方涛一行先后到威宁县双龙镇马铃薯生产基地、赫章县结构乡种薯扩繁基地、驰宇食品加工厂进行实地指导,并组织农业农村局有关部门、企业、合作社召开座谈会。座谈会上,指导组一行听取了县农业农村局对近年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了解中垦薯业企业、南方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等马铃薯种薯扩繁、商品薯基地生产经营情况,剖析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现状、存在的困难及今后努力方向,寻找产业稳定发展的可持续路径。赫章座谈会上对赫章县小麦生产、秋冬种生产情况做出指导,为确保明年夏粮丰收奠定基础。方涛强调,要找准产业发展症结,对马铃薯产业发展方向进行清晰定位;瞄准产业发展突破口,联合有关部门资源形成合力推动马铃薯产业稳定发展;要提高对粮食安全的政治认识,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对粮食安全工作的部署。同时,方涛对冷链物流项目、农民“三项补贴”、人居环境整治、违规占用耕地建宅基地等工作进行调度,并做安排。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市场与信息化处、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劳动卫生管理站、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省植保植检站、毕节市农业农村局、威宁县、赫章县相关人员陪同指导。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婷编辑 朱梦怡编审 徐元芳
为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助力打好扶贫攻坚战,立足岚县县情实际,为岚县开展绿色通道销售农产品,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促进乡村振兴。2020年5月26日,“2020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调研对接会”在岚县·岚州宾馆举行。会议现场——拍摄县委宣传部、县农委、县工信局、县文化旅游局、县科协、北京市农产品流通协会、北京市农产品流通协会“点对点”食材专委会、中蔬协农业品牌委员会、北京中农服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及岚县部分合作社、种植大户、龙头企业共同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由政府副县长常羽主持。会议现场——拍摄对接会围绕打造“全国马铃薯主食化开发第一县”、“山西省马铃薯种薯第一县”目标,推进马铃薯主导产业建设,促进产业质量和效益提升,针对“土豆种——土豆花——土豆——土豆宴”全产业经济链进行了探讨。会议现场——拍摄岚县位于北纬38°05’00”-38°36’11”,处于马铃薯种植黄金纬度带,海拔在1131米-2275米之间,平均海拔1415米,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6.8℃。境内耕地疏松肥沃,透气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强,病虫害少,富含钾和多种微量元素,有机质含量高。“岚县土豆”品牌新名片岚县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与马铃薯喜冷凉、长日照、块茎膨大时水肥需求量大的生物学特性极其吻合。全县马铃薯亩均产1500公斤,主产区亩均产2000公斤,部分地段亩产高达5600公斤。5月26日-5月27日,政府副县长常羽带头,县农委李局长、白主任等领导组织下,一行20余人对河口土豆花开基地、北关早熟薯基地、清水河欣康源食用菌基地、康农二期、土豆宴全国推广总部、芦笋种植基地、石桥惠珍薯业、百里屯设施蔬菜基地、官桥惯珍大田蔬菜基地等进行了实地调研。此次调研会从种薯繁育、基地建设、品牌创建以及市场营销进行深入交流。从传统产业到主导产业的效益、产量、销售难一一探讨,强调品质、品牌、品相等问题,跟上市场,吸引外地企业,发展“产自没有雾霾的高寒山区”的岚县马铃薯享誉三晋,走向全国的新路子。擦亮“岚县土豆”品牌新名片!文案|排版:黄增学图片:不可商用温馨提示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王占东金秋时节,是甘肃马铃薯收获的季节。从田间地头的丰收景象到淀粉厂前满载土豆的交货车队,再到今年稳中有长的价格,土豆成为人们眼下谈论丰收的热门话题。朋友圈里晒出的超级大土豆令人惊叹——一位农民背上背着几个土豆,用绳子绑着,各个都比冬瓜还大。来自陇南成县的网友晒出土豆丰收的小视频,罕见的大块头儿土豆鲜活地呈现在眼前,最大的一个土豆重达3.8斤。“这是啥品种?”“土豆能长这么大吗?”“都是哪里种出来的?”……一时间与大土豆有关的话题成为许多人乐聊的内容。看着手机端传播的大土豆,从事马铃薯育种研究工作已有23年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研究员李高峰笑着说:“这么大的土豆品种甘肃早些年就有了,现在马铃薯育种及市场需求已经不是追求个头儿大了,而是向着菜用型、淀粉型、高质量全粉和油炸食品加工型等更细、更高、更丰富的品质和效益型转变。”甘肃马铃薯育种由追求数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说起马铃薯育种的话题,李高峰滔滔不绝:“网友们在微信朋友圈儿里晒的大个头儿马铃薯,前些年甘肃就有比这还大的品种呢!”李高峰拿起一张马铃薯品种的图片向记者说,“像最早的陇薯5号,一亩地产量能上万斤!”陇南市成县网友发的土豆丰收景象放下手里的图片,李高峰话锋一转:“但是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升级,这样的品种其实空间并不大。比如个头儿太大,许多家庭一顿饭用不完,就出现了被剩下的情况。同时,有些个头儿大的品种芽眼深,意味着食用时削皮中的损失也大。现在,南方市场的消费者更喜欢中等大小的椭圆形黄皮黄肉马铃薯品种,VC含量高,口感好。”李高峰介绍,甘肃马铃薯育种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马铃薯高淀粉育种和抗晚疫病育种在国内居领先地位。目前甘肃省有包括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在内的7家马铃薯专业育种团队。其中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已经深耕马铃薯育种研究半个多世纪了,先后培育马铃薯品种42个,陇薯3号是国内首个淀粉含量超过20%的品种,超高淀粉品种陇薯8号淀粉含量达到24%—27%,陇薯7号抗病优质广适,不仅北方一季作区能够种植,而且适宜广东冬播区种植,抗旱高产马铃薯品种陇薯10号,在我省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面积增长快速。目前甘肃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1000万亩左右,其中种植面积超100万亩的品种有4个:陇薯3号、陇薯7号、陇薯10号和青薯9号。“从市场需求出发,甘肃马铃薯育种已经由数量向质量转变了!”李高峰说:“目前菜用型品种、淀粉型品种可以基本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高淀粉品种不仅带动农民增收,还带动了淀粉厂节能增效。高质量全粉和油炸食品加工型品种是短板,也是目前加大研发力度的对象。”说到这里,李高峰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年,他陪甘肃马铃薯育种专家王一航到东北某地参加一个全国性的马铃薯专业会议,其间王一航感冒了,李高峰陪同王一航到诊所看病。病房中有人问:“你们是哪里来的?”李高峰说:“我们从甘肃来,来开马铃薯会议。”当即现场就有人脱口而出:“甘肃的!是定西吧?定西的马铃薯很有名气啊!”……“这个当时我感触非常大,没想到咱们甘肃的马铃薯这么有名气。”李高峰说。李高峰表示,随着马铃薯主粮化的发展和马铃薯育种的高质量发展,甘肃马铃薯产业将迎来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甘肃人对马铃薯的感情是很深的!在历史上吃不饱的时候,马铃薯就是主粮。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马铃薯依然是甘肃人餐桌上不可少的一道菜,只是以马铃薯为食材的菜品越来越精细化、多样化、个性化了!马铃薯主粮化在甘肃有很好的基础。”李高峰说。今年甘肃马铃薯丰产丰收有五大原因李高峰接听会川马铃薯育种试验站同事的电话“今年大家为什么喜欢发马铃薯的视频和照片?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今年甘肃的马铃薯丰收了!”李高峰说,“据我们的调研,眼下甘肃马铃薯处于增产增收的喜人态势:农户自己种的较去年增产20%——30%,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增产一半左右!今年马铃薯收购价格也涨了,淀粉厂原料价格1吨1000元,一斤0.5元。经销商下乡收购的价格在0.42元。商品薯总体价格比去年提高了5分钱到1角钱,没有出现销售难的情况。”记者在采访陇南马铃薯销售情况时也了解到,近期在西和县一些乡村,大土豆一斤能卖到0.65元。李高峰认为,今年甘肃马铃薯丰产丰收,跟品种、种植技术、气候等多种向好、利好因素都有关系。第一,一些高产的马铃薯品种在不断推广、应用和扩大种植面积。第二,甘肃省实施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覆盖,种薯质量整体提高了。第三,这几年通过马铃薯地膜覆盖规范种植技术的推广,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认识到了规范种植带来增产增收的效果和科技的力量,纷纷主动改良种植技术。第四,今年甘肃马铃薯主产区风调雨顺,降水全年均衡且多于历年,马铃薯没有出现缺墒情况,这对干旱地区来说实属难得。第五,今年马铃薯晚疫病比去年要轻,对产量影响降低了。正在向记者细说今年马铃薯丰收原因时,李高峰的电话响了:甘肃省农科院会川马铃薯育种试验站的同事邀请李高峰下周来会川,共同到田间评价新的研究成果。李高峰介绍,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甘肃省农科院就展开了马铃薯育种试验、研发,为甘肃省马铃薯育种工作积累了系统性研究基础,有些研究成果已经惠及省外。今后,甘肃省农科院将进一步加强科研为民意识,创新研究思路, 为全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在旱作农业高效、绿色发展方面做新的更大贡献。
央广网阜阳界首4月23日消息(记者赵家慧)安徽省界首市陶庙镇有个赵庄村,村支部书记名叫赵子银,由于种得一手好土豆,人称“赵土豆”。2019年10月底,“赵土豆”正式变成了注册商标,赵庄村的土豆事业又登上了一个新台阶。土豆大棚里的赵子银(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土豆+香菇,“错茬”模式有新意赵庄村园区的大棚里,土豆已进入收获季。农户们正一刻不歇地清理着土豆上的泥块准备装箱,批发商就等在一旁,以2.5一斤的价格全包了这个棚里的土豆,“这里的土豆拿出去好卖得很。”赵庄村种植土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只是那时,土豆丰收季可没有这般好光景。村民王雷感叹道,“小时候家里种土豆是露天的,质量不行,快烂了都卖不出去,哪像现在,根本不愁销。”清理干净正在装箱的土豆(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从几十年前的无人问津,到如今获得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赵庄村的土豆经历了一个“大翻身”。2017年,赵庄村成为界首市陶庙镇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2018年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一路走来,“赵土豆”采取的“土豆+香菇”的“错茬”种植模式功不可没。赵子银告诉记者,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培育、种植土豆的时候,这茬收完了,4-10月就轮到香菇了。通过农村“三变”改革,赵庄村厘清了村级资产,让村民成为了股民,于2019年8月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从最初的20亩到如今的3000亩,大棚面积在不断扩展。同时,赵庄村与宣城市宁国亿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技术合作,投资500万,建设100万棒香菇种植,企业保障每棒香菇不少于1元的基础收益,超过部分村与企业按7:3的利润分成,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实现立体培育的食用菌棒(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赵子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年租赁大棚的收入有近70万,培育食用菌棒这块儿有100万,再加上土豆深加工制成的淀粉、粉丝等产品,又有6、70万的收入,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200万元。 ”产业园的土豆种植带动全村200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以及周边800多人就近务工。通过在园区打工、土地流转费、入股分红等形式,贫困户平均增加收入3200元。股份经济合作社还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促进大家拓宽视野,更新观念。今年,通过与界首市徽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赵子银计划要延长香菇的产业链,“香菇脱水做成的香菇脆,现在市场情况很好。菌柄还可以研磨成粉,冲茶喝。厂房已经建好,预计年底就可以投产。”土豆+红薯,“两薯”并重齐发力除了和香菇“携手”致富,在中原地区最大的设施大棚马铃薯种植基地——界首市泉阳镇现代农业示范园,马铃薯和甘薯也是一对致富好“帮手”。一座座钢构大棚内,农民正在忙着采捡第二茬的甘薯种苗,负责产业园运营的安徽丰絮现代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艳杰介绍道,“这些水肥一体化的钢构大棚每座造价6万余元,园区目前有1000多座。里面不用人工施肥浇水,工人只负责采摘和捆扎。”泉阳镇现代农业示范园的钢构大棚(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泉阳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建于2017年10月,两期项目总投资3亿元。第一期项目已经完成核心区3700亩钢构温室建设。受疫情影响,示范园于2月19日正式复工。王艳杰告诉记者,园区计划完成800亩脱毒甘薯苗繁苗种植和238亩脱毒甘薯薯种繁苗下种,“眼下正是甘薯种苗繁育的高峰期,每天都有100多人在大棚里忙碌,按计件工资,每人每天收入70-80元。”正在整理甘薯种苗预备捆扎的当地村民(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马铃薯和脱毒甘薯种苗是园区的主要产业。亩产马铃薯5000-7000斤,每年5月1日前后上市,亩产值1万元左右。脱毒甘薯种苗亩产30万株种苗,每棵0.15元,亩产值4.5万元。自建成以来,示范园引进了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省农科院园艺所专家团队在泉阳镇成立工作站,开展马铃薯、甘薯技术研发和技术指导,还引进了中化集团旗下中化现代农业经作MAP中心,开展强强联合,建立产业共赢模式,对马铃薯产前、产中、产后的水肥一体化节水减肥灌溉、技术管控、市场销售全过程进行对接。示范园带动了胡集社区、张楼村2000多户近万人土地流转、产业转移、就近就业,先后被评为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安徽省级农业科技园、阜阳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并正在创建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来源:央广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央广网阜阳界首4月23日消息(记者赵家慧)安徽省界首市陶庙镇有个赵庄村,村支部书记名叫赵子银,由于种得一手好土豆,人称“赵土豆”。2019年10月底,“赵土豆”正式变成了注册商标,赵庄村的土豆事业又登上了一个新台阶。土豆大棚里的赵子银(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土豆+香菇,“错茬”模式有新意赵庄村园区的大棚里,土豆已进入收获季。农户们正一刻不歇地清理着土豆上的泥块准备装箱,批发商就等在一旁,以2.5一斤的价格全包了这个棚里的土豆,“这里的土豆拿出去好卖得很。”赵庄村种植土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只是那时,土豆丰收季可没有这般好光景。村民王雷感叹道,“小时候家里种土豆是露天的,质量不行,快烂了都卖不出去,哪像现在,根本不愁销。”清理干净正在装箱的土豆(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从几十年前的无人问津,到如今获得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赵庄村的土豆经历了一个“大翻身”。2017年,赵庄村成为界首市陶庙镇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2018年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一路走来,“赵土豆”采取的“土豆+香菇”的“错茬”种植模式功不可没。赵子银告诉记者,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培育、种植土豆的时候,这茬收完了,4-10月就轮到香菇了。通过农村“三变”改革,赵庄村厘清了村级资产,让村民成为了股民,于2019年8月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从最初的20亩到如今的3000亩,大棚面积在不断扩展。同时,赵庄村与宣城市宁国亿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技术合作,投资500万,建设100万棒香菇种植,企业保障每棒香菇不少于1元的基础收益,超过部分村与企业按7:3的利润分成,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实现立体培育的食用菌棒(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赵子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年租赁大棚的收入有近70万,培育食用菌棒这块儿有100万,再加上土豆深加工制成的淀粉、粉丝等产品,又有6、70万的收入,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200万元。 ”产业园的土豆种植带动全村200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以及周边800多人就近务工。通过在园区打工、土地流转费、入股分红等形式,贫困户平均增加收入3200元。股份经济合作社还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促进大家拓宽视野,更新观念。今年,通过与界首市徽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赵子银计划要延长香菇的产业链,“香菇脱水做成的香菇脆,现在市场情况很好。菌柄还可以研磨成粉,冲茶喝。厂房已经建好,预计年底就可以投产。”土豆+红薯,“两薯”并重齐发力除了和香菇“携手”致富,在中原地区最大的设施大棚马铃薯种植基地——界首市泉阳镇现代农业示范园,马铃薯和甘薯也是一对致富好“帮手”。一座座钢构大棚内,农民正在忙着采捡第二茬的甘薯种苗,负责产业园运营的安徽丰絮现代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艳杰介绍道,“这些水肥一体化的钢构大棚每座造价6万余元,园区目前有1000多座。里面不用人工施肥浇水,工人只负责采摘和捆扎。”泉阳镇现代农业示范园的钢构大棚(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泉阳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建于2017年10月,两期项目总投资3亿元。第一期项目已经完成核心区3700亩钢构温室建设。受疫情影响,示范园于2月19日正式复工。王艳杰告诉记者,园区计划完成800亩脱毒甘薯苗繁苗种植和238亩脱毒甘薯薯种繁苗下种,“眼下正是甘薯种苗繁育的高峰期,每天都有100多人在大棚里忙碌,按计件工资,每人每天收入70-80元。”正在整理甘薯种苗预备捆扎的当地村民(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马铃薯和脱毒甘薯种苗是园区的主要产业。亩产马铃薯5000-7000斤,每年5月1日前后上市,亩产值1万元左右。脱毒甘薯种苗亩产30万株种苗,每棵0.15元,亩产值4.5万元。自建成以来,示范园引进了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省农科院园艺所专家团队在泉阳镇成立工作站,开展马铃薯、甘薯技术研发和技术指导,还引进了中化集团旗下中化现代农业经作MAP中心,开展强强联合,建立产业共赢模式,对马铃薯产前、产中、产后的水肥一体化节水减肥灌溉、技术管控、市场销售全过程进行对接。示范园带动了胡集社区、张楼村2000多户近万人土地流转、产业转移、就近就业,先后被评为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安徽省级农业科技园、阜阳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并正在创建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来源:央广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