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旅行社行业深度报告:疫情倒逼业务创新,静待行业全面复苏不歧于众

旅行社行业深度报告:疫情倒逼业务创新,静待行业全面复苏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银证券,孙昭杨)1 从托马斯·库克的诞生和破产清算说起1.1 托马斯·库克的发展脉络19 世纪创立世界第一家旅行社,标志近现代旅游业的诞生。作为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19 世纪的托 马斯·库克(Thomas Cook)创造出了多个世界第一。1841 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旅游 活动,完成了组织 500 名游客从莱斯特到拉夫堡的行程;1846 年组织英格兰游客前往苏格兰旅游; 1851 年组织 165,000 人参加在敦伦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1855 年第一次跨出英吉利海峡,组织了 欧洲大陆旅游;1866 年组织了第一次前往北美的旅游;1869 年组织了第一次到基督教胜地和埃及的 旅游;1872 年首创环球旅游;1887 年安排第一次印度穆斯林朝圣旅游;1892 年托马斯·库克去世, 其子约翰·梅森·库克接手;由于旅游行程设计和安排的专业性,1898 年安排了德国皇室到耶路撒 冷旅行,成为了当时世界上具有良好知名度的旅行社。加码网络化和金融服务业务,服务范围多元化明显。1902 年托马斯·库克印刷了第一本冬季游手册 并组织了第一次的汽车旅行;1927 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的旅游包机业务,带领游客从纽约飞到芝 加哥观看拳击比赛;1939 年完成了第一次法国南部的包价旅游;1940 年参与儿童疏散;1951 年英国 旅游作家第一次会议在托马斯·库克办公室举行;1966 年安装了第一个实时自动假日预订系统,1972 年归属米兰银行集团旗下;1974 年推出了 24 小时换汇服务;1980 年推出自动旅游信息银行并在次年 推出欧洲旅行支票;1983 年加入万事达卡旅行支票;1989 年公司投资 3,600 万英镑升级旅游零售代理 店为旅游超市;1990 年安装电脑预订系统的后台自动化并发展全球办公网络;1991 年正值托马斯·库 克成立 150 周年,组织了参观世界 7 大奇迹的环球旅行;1992 年被米兰银行转卖给了西德意志银行 和 LTU 集团;1994 年引入巴克利银行旅游支票业务,公司成为万事达卡和维萨卡旅游支票的最大供 应商,同年将公司旅游管理业务和美国分支机构买给了美国运通公司;1997 年托马斯库克在线发布, 是英国第一家提供假日、外币、旅行支票和旅游指南的在线零售旅行社;1999 年和卡尔森休闲集团 在英国的旅游业务合并。21 世纪向上游产业扩张,2019 年世界第一家旅行社破产清算,2020 年托迈酷克在中国获新生。2001 年托马斯·库克将其全球和金融服务部门出售给 Travelex,并被德国旅游公司 Condor & Necermann 收 购,改名为 Thomas Cook AG;2003 年托马斯·库克航空公司(Thomas Cook Airlines)在英国成立,标 志航旅一体化发展;2011 年,托马斯库克将其业务进行整合,创建了英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连锁旅行 社;2013 年将英国、比利时等托马斯·库克航空公司和德国秃鹰公司合并为托马斯·库克集团下的 单一运营部门;2015 年复星国际收购托马斯·库克集团 5%的股权,且在中国成立复星旅文持多数股 份的托迈酷克(Thomas Cook China);2019 年托马斯·库克与银行一周内筹集 2 亿英镑承销金未达成 一致,宣告倒闭并立即执行清算。但与复星成立的托迈酷克却成为了托马·斯库克记忆的承载,据 金融界消息称,2020 年,托迈酷克在与复星“FOLIDAY”全球生态体系整合后,以生活方式平台实现 新生,业务直接触达 C 端客户,以丰富的核心产品和优质会员服务满足家庭度假生活和城市生活等 多个场景和个性化需求。1.2 托马斯·库克破产清算对旅行社行业的警醒庞大的旅行社航母,在业界、学界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国内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 程,《旅游学概论》是教师在课程中重点采用的授课教材。教材中对托马斯·库克在近现代旅游产 业中的重要地位进行过较为深入的分析,不少学生也会将托马斯·库克作为案例分析的目标公司进 行学习。此外,作为近现代全球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也是众多其他旅行社的争相学习和模 仿的对象,其在业内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可谓首屈一指。可以说托马斯·库克的发展基本代表了西方 现代旅行社的发展史,其成功的经验和破产清算的教训对研究旅行社行业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旅行社的崛起和发展源于创新和对新需求的满足。18 世纪到 19 世纪的工业革命发展和取得的成果提 升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休闲和度假的需求逐渐成为主流,旅游活动 开始成为人们的追求。有关旅游活动的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的信息获取和预订却不 是人们擅长的领域,有组织并配备导游服务的包价旅游团成为解决当时旅游者痛点的选择。拥有地接资源和组团优势的托马斯·库克迅速抓住旅游需求的出现,公司规模得到较大的提升。托马斯·库 克也是全球第一个与金融企业合作并发明旅行支票的旅行社,这种能够增加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的 支付工具开始流行,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旅游者的出游。由于飞机出行具有更高的行程效率,旅游 者能够舒适地完成空间上的转移,航空成为越来越多旅游者的出行选择。2003 年,托马斯库克成立 航空公司,主营旅游包机业务,此举能够相对降低产品在大交通上的成本,形成了“航旅一体化” 的战略布局,使公司旅游服务产品的竞争力获得提升。因此,旅行社在业务创新的敏锐性与满足新 旅游需求的时效性可能是决定旅行社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旅行社的衰落源自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不顺应 。托马斯·库克的衰落也可以看做是传统旅行社对新 技术、新媒体时代的不适应,无法将相关的科技创新结合传统业务进行改革。互联网理念和技术的 蓬勃发展催生了 OTA(Online Travel Agency)的出现,这种基于互联网存在的线上旅行社不必承担过 多的门店费用和员工薪酬,并且能够将原本较为散碎的旅游预订信息整合与呈现,极大地提升了旅 游者自主旅游的便利性,也增加了信息的透明程度和旅游产品的性价比。同时电子支付工具的创新 也逐渐替代传统的支付方式,以旅行支票为代表的支付方式受到较大的冲击。根据英国知名旅游咨 询公司 ABTA 发布的《Holiday Habits Report 2018》数据显示,2018 年英国人网上预订旅游服务的比例占 81%,门店预订的比例仅为 15%。作为传统旅行社代表的托马斯·库克的业务不仅受到在线旅游服务 商的挑战, 也受到旅游者在科学技术发展背景下预订和购买行为转变的影响。旅行社扩张道路上需谨慎选择资产和标的。彭博数据显示,2006 年 至 2018 年托马斯·库克的主营业务收入从 769.28 亿元人民币,增加到破产前一年的 842.92 亿元人民 币,年均复合增速仅为 0.76%。虽然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没有出现显著的增长, 十三年来一直维持在约 76%至 79%左右的水平;但从托马斯·库克资产和负债的角度来看,2007 年 在合并 My Travel 后总资产得到明显的提升,总资产达到 899.55 亿元人民币,同比激增 126.78%,总负 债也达到 571.07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69.72%。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07 年托马斯·库克原本同 比下降的资产负债率(63.48%)从 2008 年的 71.37%一路提升至 2018 年的最高值 95.57%,十一年间的 资产负债率年均复合增速为 2.46%,增长速度明显超过其主营业务的年复合增长速度。不难发现,托 马斯·库克直至破产一直都没有解决高额债务带来的经营压力,因此谨慎选择合理标的是旅行社扩 张战略中不得不重点考虑的问题。旅行社行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员工人数庞大且信息化程度有待提升。旅行社行业属于劳 动密集型产业,旅行社的业务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才能保障进行。以国内传统旅行社的内部组织架 构为例,可以看到整个旅行社的业务主要分为后台职能部门与前台业务部门,职能 部门主要包含必要的财务部、行政部、合规管理部等通常其他企业也具有的部门,其中采购部虽然 主要负责旅游资源的采购,但并不属于直接能够为企业赚取利润的部门,其职责主要是为各前台部 门的计调人员提供合规合法的旅游资源。旅行社主要的人力资源集中在负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游 目的地的部门,例如国内部主要会根据不同的线路所涉及的资源设置计调岗位,并且按照如华东、 华北、西北等区域设置主控和总监。由于国内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涉及的旅游产品种类很多,计调 人员的需求相对比较多。再以传统旅行社一直保持的旅游门店为例,若旅行社的规模较小,门店数 量也会相对较小,门店的销售人员也不会太多;但像托马斯·库克这样的国际旅游巨头门店人数也 会相对较多。此外,导游管理部也是旅行社人力资源密集的部门,尤其是在 OTA 还没有进入市场时, 传统旅行社的组团业务的核心之一就是储备足够多的导游(国内)和领队(国外)资源。从国内 A 股旅行社类上市公司的员工人数也能证明,2019 年众信旅游和中青旅员工人数分别为 5,468 人和 9,761 人,2011 年至 2019 年的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 30.86%、5.94%。托马斯·库克的破产当然也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但自身管理经营方面的问题显然具有更大的 影响力。在 OTA 线上业务开始下沉的今天,我国传统旅行社理应从托马斯·库克的破产中吸取相关 的教训,深思未来发展的变革和创新以及顺应市场的需求变化。2 中国旅行社发展史:政企渐分离,逐步市场化,线下转线上2.1 阶段一:1949 年建国以前:“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是中国版的“托马 斯·库克”1923 年,中国第一家民族旅行社成立,成为我国近代旅行社发展史的起点。上世纪 20 年代,中国交 通运输行业、新式旅馆行业逐步在重要城市发展起来,当时英国通济隆、美国运通等外国公司进入 中国,为服务外国人和少数上层华人开办了几家旅行服务机构。爱国人士、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创始 人陈光甫在受到外资旅行服务机构冷遇的情况下,于 1923 年 8 月 15 日成立我国第一家服务中国民众 的旅行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1927 年至 1937 年,改名为“中国旅行社”后业务范围逐步扩展。1927 年将旅游部单独划分,改组成 为中国旅行社,其经营范围扩大至代收客运交通票、咨询、行李服务、旅游支票等,并创办《旅游 杂志》刊物。中国旅行社在做好客运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了货运和招待所服务并开启了面向全国范 围的拓展,拥有 49 家分支机构。1937 年至 1949 年,战争的爆发导致旅行社业受损严重。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旅行社及其 他一些成立不久的旅行社的业务受到战争的影响较为严重。中国旅行社秉持民族大义精神,主要开 始为百姓在战争时期提供物资转移和人员安全流动。抗战胜利后中国旅行社的相关业务有一定恢复, 但解放战争使其全国业务开展较为困难,中国旅行社也随着陈光甫到了中国香港,后于 1954 年 7 月 1 日申请注册中国香港中国旅行社,这也就是后来在行业中鼎鼎有名的港中旅的前身。中国旅行社的成立是我国旅行社发展史的里程碑,各地也开始逐步成立旅行社和旅行服务机构。但 因为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只有中国旅行社得以成为该时期的行业代表。2.2 阶段二:1949 年至 1978 年:中国旅行社与中国国际旅行社的诞生新中国成立后,华人、华侨、外国友人的接待工作开始启动,国家决定成立中国旅行社和中国国际 旅行社来建立服务机构,这是新中国旅行社发展的开端。中国旅行社,主要面向华人、华侨的旅游需求提供服务。1949 年 10 月,新中国第一家旅行社,福建 厦门中国旅行社成立,11 月福建厦门华侨服务社成立,12 月泉州华侨服务社成立。华侨、华人到访 的增加也加速了国家在广东、天津、杭州等地面向华侨提供服务的旅行社数量增加。1957 年 4 月, 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华侨旅行服务社总社,明确做好华侨回国旅游提供接待服务。1963 年,国务院 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同胞纳入华侨接待范围。1974 年 1 月国务院批准中国旅行社成立,与华侨旅 行社合署办公。中国国际旅行社,主要面向外宾的需求提供旅游服务。1954 年 4 月,中国国际旅行社成立,主要负 责访华外宾的旅游服务。1958 年 1 月,国务院决定中国国际旅行社划归国务院直属,各地分支机构 接受当地人民委员会直接领导,并接受中国国际旅行社安排的外宾接待任务。1964 年 3 月,中国国 际旅行社被国家改组为旅游事业管理局,负责外国旅游者在中国的旅游管理;7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 准设立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与中国国际旅行社合署办公,对外保留中国国际旅行社名称。外联权的分配与下放,促进旅行社数量的增加,更加速市场化的竞争。1985 年,《旅行社管理暂行 条例》将我国的旅行社分为一类社、二类社、三类社,一类和二类社为国际旅行社,但只有一类社 拥有外联权(招揽外国旅游者及华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居民旅游业务)。根据在《中 国旅游报》刊登的《我国旅行社业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的数据显示,1985 年我国拥有 450 家旅行 社,1988 年时我国旅行社数量为 1,573 家,其中一类社共有 61 家。同时,国、中、青三家旅行社接 待旅游者人数占全国旅行社接待人数的比例,从 1980 年的约 80%下降到 1988 年的 40%,市场化竞争 较为明显。由于外联权能够在接待的基础上增加招揽业务,较高的利润和回报促使不少二类社通过 一类社代办签证通知的方式获得外联权;不过低价竞争、款项拖欠等市场秩序混乱问题却层出不穷。 1992 年,按照国家旅游工作会议研究精神,有关部门将一部分有条件的二类社升为一类社。1996 年 10 月 15 日《旅行社管理条例》出台,将一类社与二类社的界限取消,进一步将我国旅行社类别调整 为国际和国内两类,促进更多的旅行社获得外联权带来的发展。旅行社的市场化竞争,催生旅行社管理的法制化进程。1984 年至 1996 年是我国旅行社管理法制化的 重要阶段。1985 年 5 月 11 日颁布的《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是我国第一部正式的并具有全国性的行 政法规,是法制化管理的起点。1991 年国家旅游局建立旅行社年检年审制度,1995 年 1 月 1 日颁布 《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暂行规定》,表现我国政府旅行社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视。1996 年《旅行社管 理条例》更是展现出旅行社行业管理的成熟化趋势。2.3 阶段三:1978 年至 1996 年:从政企合一到逐步市场化,竞争格局开始改变我国旅行社开始市场化转变,政企开始分离。1978 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关键之年,3 月《关于发展旅游 事业的请示报告》建议将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改为国务院直属的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 脱离外交部成立旅游专业管理部门。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加深,以中国旅行社和中国国际旅行 社为代表的入境旅游接待能力出现饱和,1980 年国务院同意共青团中央成立中国青年旅行社,主要 负责外国青年旅游者的接待工作,形成了国、中、青三大旅行社体系。但此时的三大旅行社仍然是 接受统一管理和经营,无法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自主决策。1981 年 3 月,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中 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应和中国国际旅行社分离,国旅总社统一经营外国旅游者来华旅游服务, 二者于 1982 年正式分离,开启我国旅行社政企分离的步伐。2.4 阶段四:1997 年至 2009 年:旅行社数量增加致净利率下降,OTA 开始入局旅行社业务从二元转向三元,中外合资旅行社数量开始增加。1997 年,《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 理暂行办法》颁布,我国旅游发展从入境和国内旅游的二元市场结构转变为出境、入境、国内旅游 三元结构。1998 年,《中外合资旅行社试点暂行规定》发布,不再限制合资旅行社在度假区的限制, 第一家合资旅行社云南力天旅行社成立。2003 年我国兑现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提前允许设立独资 旅行社,2007 年体现取消外资旅行社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据《中国旅游报》刊登的《我国旅行社 业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数据显示,2009 年末,获批外商投资旅行社共 38 家,其中外商独资 21 家, 外商控股合资 8 家,中方控股合资 9 家。对投资主体限制的放宽,旅行社数量增加,但行业净利润率下降明显。《旅行社管理条例》对旅行 社投资主体的放宽,提振旅行社投资主体的热情,据《中国旅游报》刊登的《我国旅行社业发展历 程回顾与展望》数据显示,我国旅行社数量从 1997 年的 4,986 家发展到 2009 年的 21,649 家,年均复 合增长 13%。旅行社主体的提升一方面是对国内外旅游需求增加的适应,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过度竞 争的问题。这一时期,由于旅行社经营门槛较低,导致我国旅行社行业集中度低,恶性价格战、过 度竞争等问题影响行业的整体利润水平。据《中国旅游报》刊登的《我国旅行社业发展历程回顾与 展望》数据显示,我国旅行社行业净利率从 1990 年的 10.04%骤降至 2009 年的 0.64%。我国在线旅行社诞生并逐步走向成熟,传统旅行社面对更为激烈的竞争局面。1997 年 10 月,华夏旅 游网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旅游网站;同年,中国旅游网、西安马可波罗国际旅行社英文网、桂林 国旅英文网开通。1999 年,携程、艺龙成立,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开启。2004 年,同程、遨游网、 穷游网成立;2005 年去哪儿网、芒果网、悠哉网成立;2006 年酷讯、马蜂窝、途牛成立;2008 年驴 妈妈成立;2009 年欣欣旅游成立。随着互联网发展深入、智能移动设备更迭,我国在线旅游市场发 展相对较快。2009 年,携程已成为我国旅游集团 20 强的第五位,传统旅行社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在线 旅游服务商的挑战。2.5 阶段五:2010 年至今:旅行社行业的“旅游+”探索及转变旅游需求碎片化趋势对包团游产品有一定影响。传统旅行社其本质是在旅游资源方与旅游消费方中 间的中介,利用双方之间的信息差赚取差价来获得利润。然而随着在线旅游服务商的崛起,旅游资 源的价格相对更加透明,游客的需求从包价旅游产品逐步转向更为碎片化的单项或者多项需求的组 合。原本在包价旅游当中的大交通、餐饮、住宿、景点门票、导游服务等不同程度上成为游客碎片 化的需求,网上的旅游攻略也逐渐成为自由行游客自己定制线路的参考。线路信息、景点信息、交 通信息、食宿信息及其相关价格的进一步透明,使旅行社的包价旅游业务受到一定挑战。旅游市场细分化趋势催化垂直化旅行社的诞生。社交媒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们找寻拥有共 同爱好者的便利程度,并且也较为容易形成具有共同爱好的组织,俱乐部、教育机构等非旅行社组 织,这类组织也开始垂直化地进入旅行社的业务领域。例如,2016 年《教育部等 11 部门关于推进中 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颁布,研学旅行的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专门做研学和游学的旅行社、 教育培训机构对较为清晰的目标群体提供服务。传统旅行社原本主打的观光旅游不得不被倒逼进入 细分化产品创新的通道,然而真正能够根据游客兴趣爱好形成良好主题旅游产品供给的旅行社却不 在多数。异地场景本地化趋势令游客自主选择程度加深。生活服务商在全国 甚至更大范围内的布局和资源采购,让异地的旅游者在进入当地旅行时也能够享受当地居民本地化 的生活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游客旅游体验的原真性。并且生活服务商的订单不需要向传统 旅行社一样进行二次确认,同时线上特点更便于实现全天候服务,这也提升了游客使用生活服务商 预订旅游相关产品的便捷性和时效性。传统旅行社面对 OTA、生活服务商、俱乐部等新进旅游服务主体的更为碎片化、垂直化、本地化的 服务优势,转型和创新是必经之路。然而此过程可能会布满荆棘,就如旅游专家魏小安对旅行社未 来发展的判断一样,传统旅行社的创新和转型可能会经历“变化一部分、倒闭一部分、合并一部分、 边缘化一部分”的过程。3 我国旅游发展基本情况:旅游业平稳发展,旅行社面临压力3.1 我国旅游业收入呈现总体上升趋势,对 GDP 的贡献稳步增加我国旅游发展总体情况较为乐观,近几年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速放缓。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97 年至 2019 年我国旅游总收入由 3,112.40 亿元,增加到 66,407.46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 14.93%。其中 2003 年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速为-12.27%,2008 年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速为 6.54%,其余各年份的同比增速 均在 10%以上。2003 年由于“非典”在国内外爆发的影响,酒店、景区、餐饮、娱乐、大交通等行 业业绩承压,不仅出入境旅游受到限制,国内跨省(区)旅游也受到影响。2008 年初,我国南方部 分地区遭遇严重低温雨雪冰冻伤害,出游及出行受到较为明显的影响,5 月汶川特大地震也为一部分 地区的旅游业蒙上阴影,但随着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旅游总收入没有出现同比下降。总 体上看,我国旅游总收入呈现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但近些年(2015-2019 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同 比增速逐步放缓,2019 年总收入为 6.64 万亿,同比增速 10.68%,连续三年同比增速低于 1997 至 2019 年的年均复合增速。旅游总收入增速放缓和近些年的高基数不无关系,但受国外签证便利利好的出 境旅游形成的分流也可能是导致旅游总收入增速放缓的因素之一。国内旅游收入受不可抗力因素影响明显,国内旅游收入增速也呈放缓趋势。我国国内旅游一直是旅 游总收入的重要贡献者。根据文旅部数据显示,2020 年虽然我国国内旅游受新冠疫情爆发的严重影响,收入仅为 2.23 万亿元,同比下降 61.1%,但随着国内疫情防控能力不断提升,国内旅游需求也在 逐步恢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97 年至 2019 年,我国国内旅游收入从 2,112.70 亿元增加到 57,250.92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 16.18%,国内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例也从 1997 年的 67.88%提升到 2019 年的 86.21%。该比例的提升第一个原因可能是我国旅游业的开端主要是服务华侨、外宾在华游览, 国人旅游需求没有得到进一步重视;第二个原因可能是随着我国居民人均 GPD 和可支配收入的提升, 旅游需求逐步得到释放;第三个原因可能是随着一类社、二类社的取消,旅游服务商主体开始多元 化,旅游产品的供给得到提升;第四个原因可能是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居民出游 便利性获得提升;第五个原因可能是我国各地对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价值愈发认可,对景区和目的 地的开发更为重视,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容。总体来看,我国国内旅游收入从 2013 年开始至 2019 年,连续七年同比增速低于年均复合增速,2019 年已经放缓至 11.65%。国际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比重持续下行,入境旅游将可能成为发展新引擎。新中国旅行社的设立 初衷主要是服务入境中国的华侨、华人及外籍人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 升,以入境旅游为代表的国际旅游收入总体呈现上升趋势。1997 年至 2019 年,国际旅游收入从 999.70 万元增加到 9,156.54 万元,年均复合增速为 10.59%,低于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复合增速。与国内旅游收 入较为类似的是,2018 至 2019 年国际旅游收入同比增速放缓,分别为 8.17%、4.97%。国际旅游收入 占旅游总收入比例从 1997 年的 32.12%下降到了 2019 年的 13.79%。2020 年 12 月 13 日,国家文旅部党 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在强调旅游业作为综合型产业具有带动性作用时表示,“要大力发展入境旅游, 推动国际国内双循环”。2018 年文旅部成立以来,针对我国近些年发展相对缓慢的入境旅游做出政 策方面的推动和指引,主要从全域旅游发展、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一带一路”文旅产业合作、 激发文旅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文旅消费试点示范、“互联网+旅游”高质量发展等不同维 度,强调发展入境旅游对我国文旅事业总体发展的重要作用。若我国入境旅游能够 落实发展计划,国际旅游收入有望增加,在提升旅游总收入的前提下,为我国软实力的宣传建设良 好渠道。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的数据显示,中国国际旅游收入占出口比例 从 2012 年开始一直保持在 2%左右的水平,但从 2018 年开始占比下降到了 1%,这与亚太区国家与地 区国际旅游占出口比例的 6%仍存在一定差距。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对 GDP 贡献呈现总体增加趋势,国际旅游收入对 GDP 贡献率呈现下降。 中国旅游总收入对 GDP 的贡献率从 1997 年的 3.46%提升到 2019 年的 6.73%,22 年间提升 3.27%。其中 1997 至 2019 年,国内旅游收入对 GDP 的贡献率从 2.65%增加到 5.80%,国际旅游收入对 GDP 的贡献 率从 1.25%下降到 0.93%。考虑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近年来 GDP 增速有 所放缓,同样我国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收入也在近些年呈现增速趋缓的态势。从 中国旅游研究院及艾媒咨询对旅游综合贡献率的统计来看,2014 年旅游综合贡献 6.61 万亿元,对 GDP 的贡献率达 10.39%,经过五年的发展,2019 年旅游综合贡献为 10.94 万亿元,对 GDP 的贡献率上升 至 11.05%。近些年,随着“全域旅游”、“旅游+”等行业发展战略的落地和相关项目的推动,旅游 业与其他行业的联系也更为紧密,旅游综合贡献也开始逐步攀升。2020 年虽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较 大,但随着全球疫情逐渐受控,疫苗接种量逐渐增加,预计旅游综合对 GDP 贡献率可能会逐步恢复 至疫情前的水平。3.3 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状况:受疫情影响较为明显,已进入逐步复苏阶段3.3.1 我国旅行社整体发展情况旅行社数量不断增加,疫情加速旅行社企业注销数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 年我国旅行 社总数为 24,944 家,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文旅部调查显示我国旅行社数量为 40,682 家,虽然有 疫情的影响,但总体数量同比增加 4.47%,2012 年至 2020 年的年均复合增速为 6.31%。据企查查大数 据研究院《近十年旅游行业投融资数据报告》显示,2020 年旅游行业吊注销企业达 11.8 万家,其中 一季度至四季度分别吊注销 1.5 万家、3.8 万家、3.3 万家、3.2 万家,二至四季度均呈现同比下降趋势, 疫情对旅游行业企业的影响还是较为明显。虽然文旅部统计旅行社数量在疫情期间逆势增加,其统 计口技预计是以旅行社集团或大型旅行社为主,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业绩承压,但随着国内旅游逐 步放开,旅行社转而深耕国内旅游坚强维持业务。企查查旅行社吊注销量较多的原因可能是其统计 口径将个体工商户也包括在内,同时属于旅游集团或大型旅行社在全国各地的加盟门店、自营门店 也可能被纳入统计口径,因此才可能产生较大的数据差异。总体来看,疫情可能加速中小及单体旅 行社的出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行业集中度。旅行社营业收入出现波动性增长,占旅游总收入比例近年来下降至个位数,自由行出行便利对旅行 社组团产品销售具有一定影响。2000 年以来,旅行社营业收入表现出波动性的增长。2000 年旅行社 营收为 469.95 亿元,经过二十年发展后在 2019 年旅行社营收为 6,621.76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 14.94%。 旅行社营收出现波动性增长主要表现在受时间和环境的影响明显。例如 2003 年因 SARS 的影响增速 出现 8.14%的下跌,2008 年受南方大雪及汶川地震等影响同比增速下滑至 1.60%,2010 年上海世博会 的举办令不少旅行社通过门票业务获得营收提升。但从 2010 年开始,随着 OTA 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加 强,旅游需求开始向自由行转变,旅行社营收增速下降较为明显,2017 年为 3.20%。2018 年至 2019 年,以携程为代表的 OTA 开始向低线级城市布局旅行社门店,下沉发展趋势明显,流量从线上开始 与线下结合,全国旅行社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开始抬头,到 2019 年回升至 28.41%。此外,全国旅行社 营业收入占旅游总收入比例从 2000 年 10.40%,经过 2010 年 16.87%的高点,后占比下降至个位数,2019 年全国旅行社营业收入占旅游总收入比例为 9.99%。旅行社营业收入占旅游总收入比例回落至个位数 的原因,一方面可能与旅游需求逐步向自由行、家庭游、亲子游等转变相关,国人对于传统旅行社 的包团游产品需求可能相对减少;另外一方面,随着我国高铁、高速公路里程不断增加,游客自主 出游交通工具得到进一步改善,大交通选择丰富度的提升以及景区最后一公里通达性的提升,国内 旅游自由行出游意愿得到一定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 年高铁营业里程和高速公路里程分 别达到 3.54 万公里、14.96 万公里。此外,随着旅游市场消费者的迭代开始,年轻群体对于国外旅游 信息的获取渠道更加通畅,在语言方面较老一辈具有一定优势,出境旅游的自由行比例也可能得到 一定提升。国内旅游业务在接待人数以及收入方面对旅行社贡献最大,出境旅游对旅行社业务人均贡献最高。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 2019 年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显示,2019 年全国旅行社入境旅游收入 269.2 亿元,占旅游业务收入中欧冠改良 5.21%;国内旅游收入 2,750.96 亿元,占总量的 53.25%;出境旅游 收入 2,145.56 亿元,占总量的 41.54%;按照旅游人次统计,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市场所占 份额分别为 5%、70%、25%。虽然从收入贡献方面来看,国内旅游仍是对旅行社旅游业务收入贡献 最大的业务,但出境旅游业务 41.54%的收入总量占比,叠加旅游人次仅占旅行社服务人数的 25%, 可以说出境旅游业务能够为旅行社带来更多的收入贡献。3.3.2 旅行社组织及接待国内游客、外联及接待入境游客、组织出境游客的情况根据文旅部数据中心以及万得行业数据库有关旅行社组织及接待国内游客、组织出境游客、外联及 接待入境游客的数据显示,2017 年的相关数据只有第三季度数据,2018 年没有公布旅行社相关数据, 故同比增速只统计到 2016 年。此外,国家文旅部仅对外公布了 2020 年全年国内旅游以及旅行社组织、 接待国内游客数据,旅行社组织出境游数据、外联及接待入境游数据仅更新到 2020 年第一季度,故 国内外旅游的统计周期存在一定差异。同时,考虑到 2020 年新冠疫情在国内外爆发,对旅行社境内 外的业务影响较为明显,2020 年数据仅作为旅行社业务受不可抗力因素影响的参考,不计入正常条 件下的对比。旅行社组织、接待国内游客人次总体增速较慢,人均出游天数无显著变化。旅行社国内旅游业务主 要来自组织和接待两个方面,其中组织国内游客人次指旅行社自行招徕组织的国内团队游客人次, 接待国内游客人次指旅行社自行组织的团队和受其他旅行社委托接待的国内游客人次。二者之间的 差额可被看做是旅行社国内游客地接人次变化的重要参考。2012 年和 2019 年我国旅行社组织国内游 客人次分别为 1.44 亿、1.77 亿,年均复合增速 2.99%;接待国内游客人次分别为 1.63 亿、1.84 亿,年 均复合增长率 1.75%;纯地接国内游客人次为 0.19 亿、0.08 亿,年均复合增速-11.68%。值得注意的是, 不论组织还是接待国内旅游人次的年均复合增速均不高,并且地接业务在 2016 年和 2019 年的下降幅 度比较明显,仅达到百万人次的级别。2012 至 2019 年旅行社组织国内游客人均出游天数从 3.02 天下 降到 2.99 天,出游天数变动幅度不大;类似的情况也表现在接待国内游客人均出游天数,除 2016 年 达到 3.12 天以外,其余各年人均出游天数在 2.33 至 2.50 天之间波动。组织与接待人次、人天以及人 均出游天数等指标变化幅度不大,可能与旅行社产品创新力度不够,国内出游方式开始丰富化等因 素相关,旅行社的国内业务量可能并没有实质上的提升。旅行社接待国内游客人次增速低于国内旅游总人次增速,旅行社接待人次占比维持低位。2012 年至 2019 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次年均复合增速为 10.65%,高于旅行社国内组织、接待游客人次增速,在一 定程度上说明近些年旅行社组团、地接业务受到自由行、自助旅游形式的冲击。从旅行社接待国内 游客人次占国内旅游总人次的比例角度来看,2012 年为 5.51%,随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到 2019 年 占比仅为 3.08%。这一比例的逐渐走低,一方面可能验证了国内团队旅游发展与需求市场发展的错配, 另一方面更说明旅行社国内旅游组团产品市场吸引力可能不够。旅行社外联、接待入境游客人次呈现下降趋势,平均出游天数整体变动幅度不大。旅行社外联入境 游客人次指旅行社自主对外招徕入境游客人数,反映旅行社自组外联的能力;旅行社接待入境游客 人次指旅行社实际自组外联入境游客及接受其他旅行社委托接待的入境游客人次。2012 年我国旅行 社外联入境游客人次为 1,643.64 万,到 2019 年下降至 1,227.29 万,年均复合增速为-4.09%,说明我国 旅行社在境外自组外联的能力逐渐下降,在国外入境中国旅游市场的影响力较为有限。2012 年至 2019 年接待入境游客人次从 2,366.61 万下降至 1,829.62 万,年均复合增速-3.61%,说明我国旅行社接待其 他旅行社委托接待的入境游客人次也逐年递减。此外,外联及接待入境游客人天数据同样具有一定 下降趋势,2012 年、2019 年的外联和接待入境游客平均出游天数分别为 4.19 天、3.28 天,3.90 天、3.23 天,虽然整体变动幅度不大,但可以看出外国及中国港澳台地区游客对旅行社组团入境需求可能出 现一定的疲软。旅行社接待入境游客人次占总入境游客比例逐年下降,一定程度说明旅行社入境业务的压力。我国 入境游客人次 2012 年至 2019 年年均复合增速 1.31%,高于旅行社外联、接待入境游客同期间年均复 合增速。此外,旅行社接待入境游客人次占总入境游客人次比例从 2012 年的 17.87%下降到 2019 年的 12.62%,说明在入境游客人数增长的同时,旅行社的入境团队业务面临一定发展压力。建国后我国 旅行社成立的主要目的是服务华侨以及外宾,但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提升,旅游信息传递电子化, 便利境外旅游者来华旅游,来华旅游的方式也更为多样和灵活。旅行社组织出境游客人次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平均出游天数高于国内与入境旅游。2012 年至 2019 年, 旅行社组织出境游客人次从 2,830.57 万增加至 6,288.06 万人次,年均复合增速 12.08%,与旅行社组织、 接待国内游客人数,外联、接待入境游客人数不同,旅行社组织境外游客人数录得两位数的百分比 增长,与我国出境旅游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相同。一方面,以出国旅游为代表的出境游客在语言、交 通、住宿、餐饮等方面的自主预订便利度不及国内,另一方面,出境旅游需求近年来呈现高端化趋 势,旅行社可能因追求较高客单价而重视出境旅游业务。从平均出游天数上来看,2012 年至 2019 年, 我国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平均出游天数维持在 4.60天至5.61 天之间,总体上高于国内和入境游客人 均出游天数,出游天数的增多也有可能摊薄境外旅游产品的成本,有助于提升境外业务的利润水平。旅行社组织出境游客人次占出境游客总人次比例维持较高水平,年均复合增速高于总体出境游。我 国旅行社组织出境游客人次占出境游客总人次比例从 2012 年的 34.02%提升至 2019 年的 40.57%,其中 在 2016 年占比曾达到 46.37%,显著高于旅行社接待国内、入境游客人次的占比。此外,2012 年至 2019 年,旅行社组织出境游客人次年均复合增速也略高于我国出境旅游人次 9.30%的年均复合增速。形成 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与出境旅游包团能够提升出国旅行的安全性,降低游客在境外因为各种原因造 成的时间以及花费方面的成本有关。从旅行社不同业务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业务的发展态势优于组织、接待国内旅 游以及外联、接待入境旅游。因此,新冠疫情导致出境旅游暂未放开,对我国旅行社业绩的恢复造 成较大的影响。国内旅游组织人次前十地区多数属于高线城市所在地,接待人次前十地区拥有丰富旅游资源。2019 年,旅行社国内旅游组织人次前十地区依次为广东、江苏、浙江、重庆、山东、福建、上海、湖北、 湖南、辽宁,主要为高线城市以及经济发展较好的华东、华南及长江经济带等地区。上述地区居民 收入相对较高,可能会有利于出游需求的提升。2019 年旅行社国内旅游接待人次前十地区分别为江 苏、浙江、湖北、广东、福建、湖南、云南、安徽、山东、海南。上述地区大多是我国旅游资源丰 富且团队旅游线路成熟的地区,如诗画江南的江浙皖、体验少数民族和自然风光的两湖与云南、儒 家文化和著名山体的山东、休闲度假与免税购物所在地海南。出境旅游组织人次前十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及邻国,入境旅游外联人次前十国家和地区除美 国外与出境旅游相似。2019 年旅行社出境旅游组织人次前十国家和地区为泰国、日本、中国台湾、 越南、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皆为与我国相邻或相近的 亚洲与欧洲国家和地区。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出游成本相对较低、文化习俗较为相近、华人华侨相对 集中等可能是吸引我国出境团队游客的因素。2019 年旅行社入境旅游外联人次排名前十的国家和地 区包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澳门、韩国、日本、美国、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俄罗斯等。 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可能是促进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游客赴内地旅游的新的催化因素,并且 商贸往来、民间及官方文化交流、青少年互动等可能是拉动诸如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游客以团 队方式赴我国游览的推动因素。3.4 居民可支配收入及人均 GDP 的提升,有利于以旅游为代表的可选消费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 数据显示,2013 年至 2020 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18,311 元提升至 32,189 元,年均复合增速 8.39%,除 2020 年受疫情影响增速出现显著下行以外,总体上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其中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从 2013 年的 26,467 元增加到 2020 年的 43,834 元,年均复合增速 7.47%,受疫情影响,2020 年同比增速放缓至 3.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013 年的 9,430 元提升至 2020 年的 17,131 元, 年均复合增速 8.90%,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复合增速。由于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基 数相对农村居民更高,叠加近些年是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的关键年份,从中央到地方“三农”工作 以及脱贫工作是重点;因此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相对较高。居民教文娱消费支出逐年提升,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率农村居民高于城镇居民。根据国家统计局最 新数据显示,2013 年至 2019 年我国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从 1,398 元提升至 2,513 元,年均复合 增速 10.27%。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从 2013 年的 1,988 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3,328 元,年 均复合增速 8.97%;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从 2013 年的 755 元提升至 2019 年的 1,482 元, 年均复合增速 11.90%。增速方面农村居民高于城镇居民。其原因可能是农村居民教文娱消费支出基 数较低;但随着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移动互联网发展,教文娱的消费场景开始增多,农村 居民可能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消费。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出 现小幅提升,2019 年为 8.18%;其中城镇居民教文娱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率变动幅度不大,基本维持 在 7.43%至 7.86%;农村居民教文娱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率提升幅度较大,从 2013 年的 8.01%提升至 2019 年的 9.25%。其原因可能与近些年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效果相关,农村居民在温饱不成问题的前提 下,可能会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精神层面需求的支出。可支配收入与教文娱支出的提升,城镇与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均花费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2013 年 至 2019 年,我国城镇、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均花费均呈现小幅增长的势头,其中农村居民国内旅游 人均花费增速高于城镇居民。2020 年,虽然出游受到疫情影响,旅游花费也呈现下降趋势,但从下 跌幅度来看,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均花费小于城镇居民。上述情况也印证了前文提到的旅行社向低 线级农村地区下沉布局的理由,说明旅行社行业可能更加看好下沉市场对未来业绩提升的能力。人均 GDP 连续两年突破 1 万美元,我国旅游开启多元度假时代。2019 年、2020 年,连续两年我国人 均 GDP 超过 1 万美元大关。根据 Trustdata 的报告显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省市进入人均 GDP1 万美元俱乐部,休闲度假已经开始代替传统旅游和商旅出行成为市场的主要需求点。从近些年 我国旅游市场需求变化趋势来看,以家庭旅游、海岛旅游、休闲旅游等为代表的度假旅游发展提速, 也印证了人均 GDP 破万美元大关后的出游变化。随着需求碎片化的趋势渐浓,我国国际旅游和国内 旅游的需求预计仍会保持稳定的增长,发展空间预计仍会向好。旅行社作为文旅行业的重要部门, 虽然受 OTA 发展、自助旅游增加、新冠疫情爆发等因素的影响,但重视度假旅游需求、布局产业链 上下游、创新产品内容的旅行社仍可能获得发展的动力。4 行业处于复苏周期,布局良机或已到来为了能够筛选盈利弹性较大的消费细分行业,我们选取重点行业 2020 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增速与 2017 至 2019 年前三季度营收年均复合增速进行对比,假设二者的差额代表消费行业受疫情冲击的程度, 若差额较大则代表 2020 年前三季度的基数更低,可能在 2021 年会有较大的增长弹性。旅行社行业受疫情受损较为严重,2021 年具有较强增长弹性。2020 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速对比 2017 至 2019 年前三季度营收复合增速变动较大的消费细分行业为:其他休闲服务,变动(95.34%);景点, 变动(60.18%);旅游综合,变动(55.42%);休闲服务,变动(48.03%);商业物业经营,变动(34.18%); 酒店,变动(33.50%)。不难看出,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且今年有望获得更高成长性的行业主要集 中在休闲服务行业,其中以旅游综合服务为代表的旅行社已经处于逐步复苏轨道,迎来后疫情时代 的布局机会。重点旅行社上市公司受疫情影响明显,中期较强成长性可期。2020 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速对比 2017 年 至 2019 年前三季度营收符合增速变动幅度较大的旅行社上市公司为岭南控股、众信旅游、中青旅、 凯撒旅业。由于目前文旅部暂未放开入出境旅游,目前相关上市公司主要以国内旅游、旅游零售等 业务维持复苏。考虑到疫苗接种人数的提升,待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受控后,旅行社的入出境游 业务有望有序恢复,届时旅行社业绩的回升也有望逐步兑现。我国旅行社竞争格局分散,疫情导致部分旅行社出清,集中度相对提升。根据携程 2019 年的收入测 算,作为我国 OTA 龙头企业的市占率也仅为 5.5%左右,旅行社行业的格局较为分散。2020 年新冠疫 情影响出行、出游,部分旅行社出清后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被行业龙头占据,但预计在全球疫情受控 后,行业的分散化格局可能重新再现,毕竟旅行社的进入门槛较低,企业比较难形成深厚的护城河 来保持竞争优势。历经低谷考验,全球旅游人次及增速有望恢复疫情前超七成,中国入出境旅游年内有望启动。世界 旅游城市联合会发布《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21)》预测,2021 年全球旅游人次将达 95.45 亿人 次,同比增长 31.1%,恢复 2019 年的 77.7%;全球旅游总收入将达 4.5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 53.9%,恢 复 2019 年的 75.6%。中国旅游研究发布《2020 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 2021 年发展预测》称,预计 2021 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 41 亿人次,旅游收入将达 3.3 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42%、48%;在疫苗普及顺 利和有效性客观前提下,入出境旅游市场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有序启动,全年预计恢复至疫情前三成, 其中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长可能同比超五成,国际旅游收入可能同比超六成五,出境旅游人数有望 同比增长达七成 。知名旅游组织及国家文旅部数据中心的预测皆表明,今年旅行社翘首以盼的入出 境旅游有望启动,暂停一年多的重要业务有望逐渐增添旅行社的恢复动力,配置价值也逐渐凸显。详见报告原文。(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官网】。

子衿

中国在线定制旅游行业研究报告

关注我们,艾瑞报告库2000+份免费报告任你随时随地查阅!关注我们,你将拥有全部艾瑞指数,多领域多维度榜单让你简单高效地洞察行业热点。本文摘要:1.2017年中国在线定制旅游市场交易规模为68.0亿元,在线化率为7.9%。未来随着定制旅游消费意识的增强以及行业规范体系的成熟,其市场空间非常广阔,预计在线化率也将随之提高。2.根据各地面服务商和产品供应商的服务能力标签,搭建适合定制游企业广泛使用的供应链数据平台,是定制游行业需要长期共同努力得到的成果。3.用户与定制师之间在线化的沟通方式帮助了效率的大幅度提升;而关键技术的开发也为定制游的规模化提供了可能性。4.目前定制游市场由于模式的尚不成熟,使得各场内玩家对于定制游的理解和实际的操作方式都不一样,由此导致了各家定制程度以及定制方式的不同,同时引发的问题是各家对于定制师的培养目标都无法达成一致,因此行业内存在能力水平较低的从业者。5.定制游作为介于跟团游及自助游之间的一种旅游模式,使得以跟团游或自助游产品为生存根本的企业开始认知到自身产品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可改进的方向。半标品化则是值得业内思考和改进的一个方向。概念定义定制旅游:根据用户需求生成的旅游产品组合目前旅游市场中主要存在三种旅游形式,分别是:跟团游、自助游以及定制游。在中国大众旅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跟团游的成熟引出了消费者对自助游的需求,而随着自助游的进一步发展,定制游开始呈现快速成长状态。而在中国高端旅游市场,定制游始终是高端消费者的首选之一。在具体服务层面,定制游主要提供的服务包括:行程前的需求沟通、方案策划、路线制定、路书制作以及酒店、机票等预定服务和签证保险协助服务;行程中的地接服务和突发情况处理服务;行程结束后的销签服务等。定制旅游发展历程消费者需求个性化,推动定制旅游从高端走向大众1990-2000年,居民旅游消费意愿增长,但旅游经验较为贫瘠,因此跟团游成为公民旅游的首选;2000年以后,随着国家对出境旅游配额管控的放松,越来越多的高端人士选择出境旅游这种消遣方式,而当时团队标品即跟团的方式在出境旅游这一领域还未成熟,因此部分旅游企业以定制的方式作为基点为这部分人群提供出境游服务,这段时期即为高端定制旅游机构的萌芽及发展期;2013年以后,一方面由于跟团游在过去多年中出现的恶性消费陷阱等问题,导致消费者对跟团游的信心下降,另一方面由于自助游对游客自己的自主规划能力要求较高,有个性化需求的这部分大众用户开始选择通过定制的方式来获取适合自己的行程。定制旅游行业产业链线上线下分工明确定制旅游行业产业链图谱在线定制游市场规模及主要供给方式在线化率仅7.9%,市场空间广阔由于中国在线定制旅游还处在行业的较早期,其在政策、行业准则、市场规范等各方面特别是产品形式上都尚不成熟,体现在数据上即呈现为目前的在线定制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还比较,在线化率也比较低。但从整个在线旅游市场来看,其标品在线化率的提高是非常显著且迅速地,艾瑞分析,定制旅游这种非标品,未来由于其用户群体的年龄层扩张以及模式的成熟,在线程度将会稳步提高,其市场空间也会越来越广阔。从业者供给方式:高端定制完善的供应链数据及全面的服务保障能力奠基高端定制旅游高端定制旅游的判定核心是资源的稀缺性和服务环节的极致性。从用户端来看,主要的用户特征为高净值用户,追求体验感的中产阶级也逐渐成为目标用户群体之一;从资源端来看,高端定制旅游的资源需求较大众定制旅游来说更需要独特资源和深度体验,主要原因在于高净值用户在短暂假期中会更加需要身心的易投入感及惊艳感。从产品端来看,高端定制旅游在人才需求上不仅仅只是对于目的地的高认知度,还包括对客户需求的独特理解以及匹配资源的能力,能够从方案上就给到客户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从行前阶段即赢得客户的信任。从发展前景而言,由于目标客户群体较为小众且增长较慢,新进入者面临的壁垒极高,且多数业内玩家的客群早已固定,新客来源皆为口碑及社群传播,因此大多数企业呈现小而美的状态,天花板明显,但也不会消亡,因此规模化发展的难度非常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高端定制旅游市场中的某些细分业务线可发展性非常高,例如游学定制,对于有教育市场资源的企业来说,随着国内中产阶级人群数量的持续扩大,子女教育投资市场存在非常大的机会点。从业者供给方式:大众定制提供便捷及省心服务是大众定制旅游重点大众定制旅游主流形式是根据用户提出的初步需求,给到一个已有的模板方案,再根据客户提出的建议进行反复修改,最后根据方案采购资源或代为预订。从用户端来看,新兴的中产阶级均为潜在用户,目标用户规模非常大;从资源端来看,用户对稀有资源的需求并不大,多数现有资源已经可以满足,因此资源的搭配和组合能力是企业竞争的重点之一;从产品端来看,满足客户休闲度假体验的需求并帮助解决不用花费时间精力去做攻略和预订的“懒”的问题是企业关注要点。从竞争现状而言,OTA自有定制版块依靠自身优质品牌、资源、渠道等,在行业内已有一定的用户认知度,而创业企业从零到一的发展较为容易,但从一到十、从十到百遇到的阻力非常大,在能力提升和宣传推广等方面尤为明显。因此,小包团的规模化方式以及同业定制的线下客源扩张方式都是业界可以考虑的方向。在线定制游需求实现过程特征有效沟通帮助缩短操作周期在传统定制游模式中,用户与旅游产品产出方之间需要通过销售人员来保持交流与沟通,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客户需求理解得不透彻及信息的不对称。而在互联网环境下,定制游的运作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即用户可以与定制师直接沟通,主要优势在于:一是确保需求的准确传达和理解,从而方案的设计可以获得用户更高的满意度;二是基于有效沟通而大大缩短了操作周期,相较于跟团游及自助游,定制游周期较长,但相较于线下定制游,在线定制游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时间资源的有效利用。在线定制游发展基础支撑——科技助力关键技术的开发为定制游规模化提供可能性存在已久的定制游在中国至今并未实现真正的规模化,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定制”这个过程本身是反规模化的,因为定制的意义在于服务,服务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于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定制游自身较难实现规模化;二是由于中国旅游度假的在线化程度发展较慢,仍有非常大一部分的消费者更倾向于在线下旅行社进行度假产品的预订和付费。因此在定制游市场,技术的进步一方面能够帮助定制过程中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能够从根源帮助提高或刺激用户需求。中国在线定制游市场案例分析驴妈妈:匠心精神,极致服务驴妈妈定制游业务开始于2010年,2013年即在官网开通单独的定制游版块。经过多年发展,在资源端,驴妈妈借助母集团景域集团的力量能够获取到非常多的优质资源;在产品端,驴妈妈旗下数十名定制师均拥有多年旅游行业工作经验,足迹遍及全球五十多个国家,同时对各自负责的目的地有极其深刻的认知和理解,能够最大程度的理解客户需求,并给出客户满意的定制游方案;在流量端,驴妈妈拥有OTA的天然优势,即为跟团游及自助游用户提供定制的备选方案。2018年,驴妈妈致力于提高用户体验,将给予用户自主选择定制师的权利,帮助用户与定制师建立信任,从而实现用户留存率及返客率的提升。最会游:尝试搭建供应链数据平台最会游于2015年成立,成立之初以“游侠”平台实现C2C模式的初步搭建,“游侠”即服务提供者可以在平台上自我包装、展示服务内容,发布视频、图片,制定价格,同时平台为其提供结算、移动IM等附加功能,C端用户在平台上提出需求,资源方作出响应并建立联系,给出方案。随着入驻游侠以及用户规模的扩大,最会游发现,部分机构开始分散出现在平台的需求端及供给端。因此,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连接能力,最会游开始迭代出需求大厅,即以Make引擎的模式去进行操作。中国定制旅游业进入壁垒多种资源制约导致定制旅游行业的横向扩张遭受阻碍在2013年以前,大多数定制旅游企业的服务客户均为高净值客户,同时其资源谈判能力、人才培养能力以及用户留存能力均较高,因此业界多将定制游框限在高端定制模式里。而2013年之后,随着自由行模式的爆发,大众定制游形式开始初显苗头,创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但那时初创企业的多方面能力并未成熟,对大众定制游模式的确定并不能起到领头模范作用,而仅仅是概念的施行,从而导致目前的定制游市场中存在大批线路模仿、资源单一的定制游企业,初期未奠定良好基础的大众定制游出现了多种问题和发展障碍。而在真正定制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多种资源获取障碍导致企业在初期无法健康地扩张,包括技术、人才、资源和客源等限制。定制游发展难点市场的尚不成熟使得定制游纵向发展受到阻力从整体定制游市场来说,高端定制及大众定制由于其运作模式的不同,而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因此其各自遇到的阻力是不同的。在高端定制市场,从产品端来说,由于各家主攻旅游地域的固定性及主要产品的价格稳定性,各家发展的天花板都较为明显;而从用户端来说,其目标客群的长期稳定性以及强用户黏性,导致其主要客户源较固定。而在大众定制市场,客群的获取及产品的差异化等均为其扩张的主要阻力。总体而言,主要难点集中于供给端的竞争及用户端的争取,即规模化和差异化以及获客和普及。定制游行业存在的问题部分定制师的低创造性阻碍了潜在用户的培养及行业的进步目前来说,行业的主要问题在于迅速扩张而导致的人才供给不足,从而导致受定制师思维及能力影响极重的定制游产品出现同质化严重的现象。这种情况出现的先天条件:一是行业内同类型企业过多,且各家产品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主要原因是企业最初定位的同质以及定制师自身能力的限制;二是由于竞争激烈,但旅游较其他消费更低频,争夺用户的方式中便出现低价竞争手段,而低价竞争必然导致企业毛利率大幅下滑,在盈利的生存需求下企业便会选择低价且大众的产品资源,并由此导致其定制产品的单一化和同质化。追本溯源,思想独立的定制师是定制旅游企业最根本的生存基石,因此,定制师的获取和培训成为定制旅游企业及定制旅游行业亟须解决的问题。工具问题如何解决供应链数据库助力定制游市场健康前行在旅游定制的过程中,定制师对旅游资源的认知及获取是线路行程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当定制师根据客户需求而有某种目的地事件的安排时,势必会产生对该目的地事件的供应商需求,但一家定制旅游企业无法获知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目的地产品供应商,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聚集多类目的地产品供应商并为供应商逐一贴上标签的平台就尤为珍贵。在该类平台上,定制旅游企业可以根据需求标签进行供应商的搜索,为定制游方案的制定提供基本可行性保障。而在平台的建立方式上,可操作方式可以是:吸纳供应商主动入驻平台,并为自己贴上相应的标签,平台审核供应商是否真实存在标签是否属实,完成审核步骤后将该供应商正式引入。人才问题如何解决定制师经验及效率亟需提升伴随着行业内对定制师使用工具的升级,定制师自身也急需实现自我突破,即思维模式及方法论的突破。旅游是一项人对人的服务,足够多的需求沟通过程及相互信任过程对于这项服务极为重要。从本质上说,这样的信任基础即为定制师的能力程度。能力较强的定制师对于客户需求的理解更为深刻,也有实力在线路设计中完全体现出客户的想法,从而通过独到的资源使用方式来给到客户足够满意的方案。因此,在这一成长过程中,定制机构及定制师均需要承担重任,共同为尚未成熟的定制游行业付出努力。企业问题如何解决聚焦细分市场,重点关注内容及口碑传播效应从企业端而言,如何选择细分市场进入并根据选择制定合适的经营及推广方案是至关重要的。从专注定制游产品产出的企业角度而言,根据不同旅游主题市场或是地域市场去进行选择是最通常使用的方式,从而可以使得各细分市场的竞争不会过于激烈,且企业本身可以专注于某一领域去研究,有利于人才的招聘和培养,也有利于品牌知名度的提高。大而强固然美好,但目前现实市场状况并不能孕育出这样的定制游企业,因此深耕细分市场对于场内玩家是一条合适道路。而在这种进入方式下,企业的生存根本是自身能力的提升以及品牌口碑的提高。趋势一:引导旅游业的半标品化定制游的迅速成长将推动旅游业界对产品形式的思考 在过去很多年里,旅游业主要的业务模式是跟团游,跟团游对客户来说主要的吸引力在于:一是节约时间,交钱即走;二是简单便捷,跟着导游即可逛到知名景点,在观光游览的旅游模式里有极大优势。而随着自助游模式的爆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向往个性化旅游,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休闲体验的旅游模式受到大众欢迎,但是旅游的高成本使得大多数人不能实现真正的“说走就走”,而是需要等价的资源享受或情感回报。因此,随之而来的就是需要耗费极大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攻略、订旅游单品,但有时行前的精心准备并不能应对行中的突发情况。而定制游作为介于跟团游及自助游之间的一种旅游模式,使得以跟团游或自助游产品为生存根本的企业开始认知到自身产品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可改进的方向。半标品化则是值得业内思考和改进的一个方向,目前部分旅行社的打包旅游产品中已经开始出现可自由改动时间和行程的选择项,而这种改动也代表着旅行社需要承担一定的人身安全风险及资源价格压力。未来随着个性化趋势在旅游产品中的增强,半标品化将越来越成为一种适应时代的旅游产品形式的变动趋势。趋势二:用户群体扩张出境游市场成为主流方向由于目前国内游和周边游的主流形式为跟团游及自助游,定制游的价格偏高且沟通时间较长,因此暂时并不能成为国内游及周边游用户的首选。而在出境游市场中,选择定制的用户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多人出行时,出境游攻略的查询和路线制定难度较高,且需协调多人的不同偏好,因此较为费时费力;二是独自出行时,部分国家治安状况混乱,人身安全较难保障;三是出境游玩时,势必会面对不同国家文化及习俗的不同,以及语言方面的障碍;四是在旅游资源查询及资源购买过程中,出境游的难度要远高于国内游及周边游。而定制旅游形式在行前、行中、行后的服务基本覆盖出境游人群的需求。国际游学、移民置业及企业定制均为潜在优质客源定制旅游其本身就是产生于用户在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多种消费场景,并基于其具体需求来提供服务。而随着生活水平以及消费能力的提高和升级,各场景中的纯标品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定制旅游开始在各个消费场景中出现并提供解决方案。而目前来看,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驾马车都在定制旅游市场有相应的需求出现,比如房产投资、教育消费以及国内旅游资源的出口即国外游客入境游的定制。因此,在多个消费细分市场中,定制旅游所占的比重或者说是其需求场景越来越多,定制旅游的潜在市场也非常可观。趋势三:供给侧集中度稳定行业保持长期分散态势2013年,随着自由行模式的爆发,开始有业内人士发现定制游市场的机会点,经过几年的潜伏发展,在2016-2017年,整个定制游市场呈现出野蛮增长的势头,包括大批创业者的进场、旅游行业巨头的布局以及旅游资本的倾斜。由此导致的后果就是,市场目前呈现非常分散的状态,且针对本就不大的用户群体而竞争激烈。未来随着用户规模的增长、行业监管的成熟以及理性资本的投入,定制游行业将会迎来淘汰与升级,而行业的集中度将会随之提高。趋势四:供给侧线下旅行社升级高毛利及高用户粘性的定制游使得线下旅行社面临转型抉择出境游是大部分定制游企业的主要业务方向,而出境游本身会受到资源、政策、能力等多方面限制,能够实现出境游资源完美整合的企业也非常少。目前的线下旅行社,大多数只是以代理商的一个身份生存,将从上游批发商采购到的打包旅游产品销售给客户,其实就是一个赚中间差价的模式。但是定制游的需求出现后,越来越多的旅行社意识到他们目前模式并不能满足客户的这些要求。对这些旅行社而言,接定制需求代表着有更稳定的毛利和更强的用户黏性,从而带来复购率的提高;而不接定制需求则代表着其始终坚持在代理模式下生存,在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的时代,这样的旅行社很容易被淘汰。因此旅行社现在也面临着转型的抉择,本质上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是有所助益的。

其为鸟也

文旅部发布全国旅行社调查报告,事关每位旅游从业者!

近年来,旅游数据注水现象一直受人诟病。面对相关部门每次公布的假期出游数据,表示质疑的媒体和专业人士不再少数。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授权,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和旅游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情况分别于2019年10月、2020年8月实施了两轮统计督察。经过整改后的数据调查明显真实了很多,尤其是12月4日公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被旅游从业者公认为:内容极度真实!极度惨淡!1、惨淡!旅行社接客量减少近90%!12月4日,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按照《旅游统计调查制度》要求,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审核,公布2020年第二季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情况。2020年第二季度全国旅行社国内旅游组织779.01万人次、1431.18万人天,同比减少83.23%、89.10%;接待1012.16万人次、1724.50万人天,同比减少78.59%、84.53%。第二季度旅行社国内旅游组织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地区由高到低依次为浙江、江苏、湖南、重庆、广东、福建、四川、陕西、贵州和湖北。与其说这是一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不如说这是一份旅行社真实生存状态调查报告。这份报告在被旅行社从业人员大呼内容极度真实的同时,也在深深地刺痛着每一位旅行社从业者的心。游客组织量同比减少近90%!换句话说就是,旅行社今年的业务恢复量仅仅只有往年的10%左右。这是一份惨淡的行业调查报告,更是一份旅行社生存警示录!2、今年,所有假期跟旅行社没关系五一假期,文旅部公布:劳动节假期前三天(5月1-3日),全国接待国内游客总人数8499.7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约350.6亿元。旅游从业者说:收入再多跟旅行社没有半毛钱关系,都是周边自驾游 ,旅行社五一省内短线游就没收上几个人!十一假期,文旅部公布: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6.37亿人中,旅行社能占个零头都算是不错了!数据再一次证明,今年十一假期依然和旅游从业者没有了关系!而此次,文旅部公布的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再一次用数据证明了,今年所有假期跟旅行社都没多大关系。3、艰难!没有失业、改行就是胜利临近年关,不少企业都已经开始在总结一年的经营情况,到了开年会,吹牛逼,发奖金的时候。对于今年的旅游从业者来说,这些他们是不敢奢望了,毕竟,自己都歇了快一年了,如果没有失业、没有改行,对于旅游从业者来说,就已经是最大的胜利了。前几天,主营出境旅游批发业务的北京九州风行旅行社,北京总部大约80名左右员工被集中劝离的消息,给全国旅游从业者的寒冬又平添了几丝寒意。在广州主营东南亚出境游的王佑权告诉小编:九州风行能坚持到年底才裁员,真的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很多做出境游的同行,早在四五月份就已经收到了公司的辞退通知。全军覆没的出境游旅行社日子不好过,经营国内游的旅行社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在新疆做地接的阿旺已经将近半年没有拿到工资了,7月份国内游恢复之前,基本上没有什么业务,好不容易盼来了国内游恢复开放,还没有收几个客人呢,新疆疫情复发,又一次把阿旺这些做旅游的人打回了七月前。直到现在,阿旺所在的旅行社依然是没有什么业务,现在大家的状态就是,公司也没有把大家辞退,就是让大家各自想办法。4、明年,旅行社的状况会好起来吗2020年对于旅游从业者来说,基本上属于全军覆没,那么,即将到来的2021年,旅行社的状况会好起来吗?从目前的情形来看,明年的出境游基本上是希望不大,而国内游应该还是会好起来的,至少要比今年好很多。由于世界各国疫苗的上市,加上欧美各国防疫力度的加大,以及大家在防疫方面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经验积累,国内的环境肯定没有问题,境外输入也会相应的减少。明年的国内游市场肯定会好起来,甚至能接近往年的正常水平,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是因为今年虽然国内游开放了,但是大家的恐疫心理并未全部消除,疫苗的上市会改变大家的这种心态;二是因为出境游没有恢复开放,原来的一些出境游需求势必会转移到国内游市场来。国内环境的稳定,给了大家国内游的信心,2020年被抑制的国内游和出境游的需求,都会在2021年得到释放。因此来说,明年的国内游市场还是很有希望的。但是明年国内游的竞争一定是白热化的,人们旅游消费习惯的改变,大的旅游电商的挤压,加上之前做出境游的转战国内游。明年的旅游业必定会是一场艰难的鏖战,能在旅游业沉淀下来的,一定都是牛人中的牛人。这座免签小岛,居然藏着少女心炸裂的粉色沙滩!冰岛特色鲨鱼烹饪 是怎么做的?这个地方堪称农耕文明奇观,不仅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还免票!电视剧《装台》中的那些西安美食,你有没有被圈粉?新疆旅游政策利好,从无人问津到网红景点,这何尝不是中国式巨变

不知太初

旅行社的办理条件

设立旅行社,应当具备下列条件:申请设立旅行社,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和入境旅游业务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即申请者拥有产权的营业用房或者申请者租用的、租期不少于一年的营业用房;(二)有必要的营业设施,即2部以上的直线固定电话、传真机、复印机、具备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旅游经营者联网条件的计算机;(三)有不少于30万元的注册资本。旅行社的注册资本,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国际旅行社,注册资本不得少于150万元人民币;(二)国内旅行社,(30万元注册资金)和质量保证金(20万元现金)。申请设立旅行社,应当按照下列标准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交纳质量保证金:(一)国际旅行社经营入境旅游业务的,交纳60万元人民币;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交纳120万元人民币。(二)国内旅行社,交纳20万元人民币。质量保证金及其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期间产生的利息,属于旅行社所有;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国家有 关规定,可以从利息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三)质量保证金的适用范围:(1)旅行社违反旅游合同约定,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经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查证属实的;(2)旅行社因解散、破产或者其他原因造成旅游者预交旅游费用损失的。请求质量保证金赔偿的实时效期限为90天,从赔偿请求人受侵害事实发生时计算。(四)质量保证金不适用情形(1 )旅行社因不可抗力因素不能履行合同的;(2)旅游者在旅游期间发生人身、财物意外事故的;(3)适用保证金情形之外的其他经济纠纷;(4)超过规定的时效期限的;(5)司法机关已经受理的。申请设立国际旅行社,应当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旅游工作的部门提出申请; 省、自治 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旅游工作的部门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申请设立国内旅行社,应当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旅游工作的部门申请批准。申请设立旅行社,应当提交下列文件:(一)设立申请书;(二)设立旅行社可行性研究报告;(三)旅行社章程;(四)旅行社经理、副经理履历表和本条例第六条第三项规定的资格证书;(五)开户银行出具的资金信用证明、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审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六)经营场所证明;(七)经营设备情况证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收到申请书后,根据下列原则进行审核:(一)符合旅游业发展规划;(二)符合旅游市场需要;(三)具备本条例第六条规定的条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向经审核批准的申请人颁发《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申请人持《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领取营业执照。未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不得从事旅游业务。旅行社变更经营范围的,应当经原审批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旅行社变更名称、经营场所、法定代表人等或者停业、歇业的,应当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相应的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并向原审核批准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备案。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旅行社实行公告制度。公告包括开业公告、变更名称公告、变更经营范围公告、停业公告、吊销许可证公告。旅行社每年接待旅游者10万人次以上的,可以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分社(以下简称分社)。国际旅行社每设立一个分社,应当增加注册资本75万元人民币,增交质量保证金30万元人民币;国内旅行社每设立一个分社,应当增加注册资本15万元人民币,增交质量保证金5万元人民币。旅行社同其设立的分社应当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财务、统一招徕、统一接待。旅行社设立的分社,应当接受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管理旅游工作的部门的监督管理。外国旅行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常驻机构,必须经国务院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外国旅行社常驻机构只能从事旅游咨询、联络、宣传活动,不得经营旅游业务。

六府

《2018中国旅行社行业发展报告》发布

12月2日,中国旅行社协会五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8中国旅行社行业发展论坛在广西北海举行。活动期间,由中国旅行社协会和南开大学联合推出的《2018中国旅行社行业发展报告》正式发布。《报告》从国内旅游经济、旅游业发展态势、旅游服务创新等方面对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据《报告》引用的中国旅游研究院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公民出境游人数达13051万人次,同比增长7%,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地位;2017年中国全年入境游人数达13948万人次,同比增长0.8%。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院长姚延波认为,出入境游,也是一种民间文化外交,有助于文化传播。目前,我国入境游客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也存在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城市以及景点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发展入境旅游,在旅游服务上要有针对性,要主动作为。”姚延波说。在旅游扶贫方面,《报告》对中国旅游集团在香格里拉实施时光之旅旅游扶贫线路、中青旅扶贫工作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2018”、美团旅行打造旅游电商扶贫模式等成功范例进行了深入分析。《报告》指出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拉动作用突出,在扩大内需、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扶贫脱困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文化报

不二

首份旅行社报告出炉 国内游市场占比近八成

首份旅行社成绩单出炉国内游市场占比近八成10月22日,文旅部发布了《2019年上半年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而这也是文旅部成立后首次公开独立发布全国旅行社“成绩单”。根据《报告》,今年上半年,全国旅行社总数不断增加,截至6月30日,全国旅行社总数为37794家,外联入境旅游597.1万人次、组织国内旅游7773.36万人次、组织出境旅游3067.5万人次,其中组织国内游人数占比接近八成。在业内看来,目前旅行社业务中国内游占主流的市场格局虽未明显改变,但相关产品与服务供给正在快速向细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在OTA的猛烈冲击下,线下旅行社还需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新出路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旅行社概况图国内游主力地位难撼动根据《报告》,今年上半年,我国三大旅游市场中,全国旅行社组织国内旅游7773.36万人次、22784.4万人天,接待7812.08万人次、18721.04万人天。按地区来看,广东、江苏、浙江等地位于上半年旅行社组织国内旅游人次排名前列;而浙江、江苏、湖北则是同期旅行社接待国内旅游人次前三名的地区。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6月,按照入境外联人次、国内组织人次、出境组织人次三项指标,我国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市场所占份额依次为6%、79%和15%;按照入境外联人天、国内组织人天、出境组织人天三项指标,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市场所占份额依次为6%、56%、38%。不论是在哪一项指标中,国内旅游份额都至少占据了全国旅游市场的半壁江山。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在入境游、出境游、国内游这三大旅游市场中,上半年我国旅行社的国内游揽客能力逐步增强,二季度我国旅行社组织国内游环比增加超1500万人次,而这也令二季度国内游占我国三大旅游市场份额比重由一季度的64%提高至71%。“整体来看,我国旅游市场中旅行社业务格局仍未发生太大改变,国内游仍扮演着供给的主要角色。”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副教授吴丽云表示,相比出境游来说,国内游在距离、时间、费用上还是拥有明显优势的,而这也意味着国内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会成为中国游客的首选。而且,吴丽云还指出,从近几年国内旅行社的国内游产品供给来看,随着不少国际知名的度假、旅游品牌引入国内,我国国内游产品业态加速丰富,以前很多必须要去国外才能体验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现在在国内也能找到替代性甚至同样的供给,因此,即使不少出境游目的地使出浑身解数拼抢中国游客,我国国内游市场规模仍处稳步扩容态势。供给格局“洗牌”“虽然市场规模整体稳定,但相较于前几年,目前我国国内游的内部供给格局已出现了天壤之别。”吴丽云直言,现阶段,大型传统旅游团的形式正逐步被市场抛弃,走马观花的传统旅游产品规模呈现快速萎缩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通过旅行社旅游的需求也在同步降低。私家团、自驾游、融合类新业态……越来越多的新型细分、专业化旅游产品,成为了不少旅行社供给的“新主流”。以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为例,携程旅游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跟团游依然是国内游客出行的主流选择,但小型团、私家团却成为了“新刚需”,不少中国游客更倾向于一家人独立成团、专车专导的私家团,或者呼朋唤友召集熟人组织一个8人、15人的精致小团,“国庆假期期间,国内游私家团的报名人数同比增长高达155%,私家团平均人数仅为3.3人/团”。携程旅游相关负责人表示,与传统的跟团游相比,私家团可以根据行程中的突发情况灵活调整行程安排,旅游资源可以保证专享,吃住行品质也可能得到充分保证。此外,在安排国内游产品时,夜间旅游也成为了不少旅行社给出的重要选项甚至是“必选项”之一。有旅行社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中秋假期这个夜间旅游需求集中的时期,选择与夜间旅游相关的产品、线路的游客数量大幅增加近五成,上海黄浦江夜游、广州珠江夜游、重庆两江夜游,宋城千古情、印象刘三姐、华清宫长恨歌等夜间游船、演出产品颇受国内游客青睐。线下旅行社转型谋出路不过,吴丽云也提出,面对在线旅游行业的“围追堵截”,旅行社面临的经营压力已越来越大,线下实体店生存空间正被快速压缩。在北京联合大学在线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彦峰看来,如今,在线旅行社的品牌效应已经形成,未来强势的在线旅行社品牌收割头部门店的现象会越来越明显,这也意味着传统旅行社的市场份额会被进一步“蚕食”。“所谓头部门店,指的是那些地理位置好、运营能力强的旅行社门店。对于这些头部门店来说,知名度日渐提升的在线旅行社品牌成为了他们新的选择,这也是近年来大批原本挂着传统旅行社招牌的门店,纷纷翻牌变成在线旅行社门店的原因。”杨彦峰表示,在旅行社线下门店争夺战日益激烈的趋势之下,一些大型传统旅行社还能保留自己的阵地,但小的传统旅行社品牌则会慢慢消失。对此,吴丽云直言,线下旅行社应尽快找到自己的转型出路,利用自己在某些区域或领域的资源优势,在个性化服务上下功夫,重点瞄准细分市场,与OTA错开经营方向,不要再去追求大而全的服务和产品供给了。她举例称,比如旅行社可以将原本的大型旅行团服务拆解,将个人导游、酒店、短期游玩等单项产品提出来独立或进行小组和销售;或者线下旅行社可以在自己擅长的亲子游、研学游等领域抢占一些独有的特殊资源,在专业市场确保自己的优势。“从世界旅游市场的发展规律来看,我国的旅行社市场将会逐渐向‘批发商+零售商’的体系发展,其中批发商就是大型的OTA,而愈发专业化的零售商就是小型的线下旅行社。”吴丽云表示。

戒也

文旅部:2020年第三季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

2020年12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截至2020年9月30日,第三季度全国旅行社总数为40167家,完成第三季度报表填报的有30137家。以下为报告全文。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第三季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按照《旅游统计调查制度》要求,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审核,现将2020年第三季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情况汇总如下:一、填报情况截至2020年9月30日,第三季度全国旅行社总数为40167家,完成第三季度报表填报的为30137家,占总数的75.03%。20个地区审核完成率超过90%,其中天津、河北、江西、湖南、重庆的审核完成率达到100%。二、国内旅游市场情况2020年第三季度全国旅行社国内旅游组织1971.32万人次、4979.63万人天,同比减少60.01%、68.40%;接待2629.68万人次、5664.49万人天,同比减少52.93%、58.10%(详见附件1)。第三季度旅行社国内旅游组织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地区由高到低依次为浙江、广东、江苏、重庆、湖南、湖北、福建、四川、上海和山东(见图1)。图1:第三季度国内旅游组织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地区第三季度旅行社国内旅游接待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地区由高到低依次为浙江、江苏、湖北、海南、湖南、云南、贵州、广东、重庆和福建(见图2)。图2:第三季度国内旅游接待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地区三、地区情况2020年第三季度旅行社国内旅游组织接待人次(人天)汇总排序前十位的地区由高到低依次为浙江、江苏、广东、湖南、湖北、重庆、云南、福建、四川、贵州(详见附件2)。附件1 2020年第三季度全国旅行社组织接待国内旅游情况统计表附件2 2020年第三季度各地旅行社组织接待指标排序表

张丽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2019年上半年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2019年上半年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制定、国家统计局批准的《旅游统计调查制度》,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审核,现将2019年上半年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情况汇总如下:一、旅行社数量及分布截至2019年6月30日,全国旅行社总数为37794家。从全国旅行社分布来看,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及东北地区分别占全国旅行社总量的51%、23%、18%和8%。旅行社数量在2500家以上的有5个地区,分别为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和山东,数量最多的广东为3108家。天津、新疆、海南、西藏、新疆兵团、宁夏6个地区旅行社数量少于500家,最少的宁夏为161家。旅行社数量在500-1000家的有10个地区,1000-1500家的有9个地区,1500-2000家的有2个地区(见图1)。图1:2019年上半年全国旅行社分布图二、入境、国内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场情况(一)入境旅游2019年上半年全国旅行社入境旅游外联597.10万人次、2149.09万人天,接待856.16万人次、2624.56万人天。2019年上半年旅行社入境旅游外联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客源地国家或地区由高到低依次为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澳门地区、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美国、泰国、新加坡、俄罗斯(见图2)。图2:2019年上半年入境旅游外联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客源地国家或地区2019年上半年旅行社入境旅游接待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客源地国家或地区由高到低依次为香港地区、台湾地区、韩国、澳门地区、美国、马来西亚、日本、泰国、新加坡、俄罗斯(见图3)。图3:2019年上半年入境旅游接待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客源地国家或地区(二)国内旅游2019年上半年全国旅行社国内旅游组织7773.36万人次、22784.40万人天,接待7812.08万人次、18721.04万人天。2019年上半年旅行社国内旅游组织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地区由高到低依次为广东、江苏、浙江、山东、重庆、上海、湖北、福建、湖南、四川(见图4)。图4:2019年上半年国内旅游组织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地区2019年上半年旅行社国内旅游接待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地区由高到低依次为浙江、江苏、湖北、广东、湖南、福建、海南、山东、云南、安徽(见图5)。图5:2019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接待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地区(三)出境旅游2019年上半年全国旅行社出境旅游组织3067.50万人次、15469.19万人天。2019年上半年旅行社出境旅游组织人次排名前十位的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由高到低依次为泰国、日本、香港地区、越南、台湾地区、澳门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见图6)。图6:2019年上半年出境旅游组织人次排名前十位的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四)三大旅游市场整体情况1.人次情况按照入境外联人次、国内组织人次、出境组织人次三项指标,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市场人次所占份额依次为6%、79%和15%(见图7)。图7:2019年上半年三大旅游市场人次情况2.人天情况按照入境外联人天、国内组织人天、出境组织人天三项指标,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市场人天所占份额依次为6%、56%、38%(见图8)。图8:2019年上半年三大旅游市场人天情况附录来源: 文化和旅游部网站

益矣

数据|2019第三季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

中国网1月6日讯 从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获悉,按照《旅游统计调查制度》要求,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审核,现将2019年第三季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情况汇总。一、填报情况截至2019年9月30日,第三季度全国旅行社总数为38433家,完成第三季度报表填报的为29373家,占总数的76.43%。18个地区审核完成率超过90%,其中江西、山东、湖南、海南的审核完成率达到100%。二、入境、国内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场情况(一)入境旅游2019年第三季度全国旅行社入境旅游外联290.58万人次、1144.83万人天,接待485.69万人次、1561.90万人天。第三季度旅行社入境旅游外联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客源地国家或地区由高到低依次为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澳门地区、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见图1)。图1:第三季度入境旅游外联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客源地国家或地区第三季度旅行社入境旅游接待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客源地国家或地区由高到低依次为香港地区、台湾地区、韩国、澳门地区、美国、俄罗斯、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泰国(见图2)。图2:第三季度入境旅游接待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客源地国家或地区(二)国内旅游2019年第三季度全国旅行社国内旅游组织4930.03万人次、15758.92万人天,接待5587.22万人次、13519.81万人天。第三季度旅行社国内旅游组织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地区由高到低依次为广东、江苏、浙江、重庆、山东、湖北、湖南、福建、上海、四川(见图3)。图3:第三季度国内旅游组织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地区第三季度旅行社国内旅游接待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地区由高到低依次为浙江、湖北、江苏、广东、湖南、云南、福建、山东、安徽、重庆(见图4)。图4:第三季度国内旅游接待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地区(三)出境旅游2019年第三季度全国旅行社出境旅游组织1758.58万人次、8988.89万人天。第三季度旅行社出境旅游组织人次排名前十位的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由高到低依次为泰国、日本、台湾地区、越南、香港地区、澳门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见图5)。图5:第三季度出境旅游组织人次排名前十位的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四)三大旅游市场整体情况1.人次情况按照入境外联人次、国内组织人次、出境组织人次三项指标,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市场人次所占份额依次为4%、71%和25%(见图6)。图6:第三季度三大旅游市场人次情况2.人天情况按照入境外联人天、国内组织人天、出境组织人天三项指标,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市场人天所占份额依次为4%、61%、35%(见图7)。图7:第三季度三大旅游市场人天情况三、地区情况2019年第三季度旅行社三大市场组织(外联)接待人次(人天)汇总排序前十位的地区由高到低依次为广东、辽宁、江苏、浙江、湖南、山东、福建、北京、湖北、上海。(伍策 楠雪)

虽然

2021年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现状研究,后疫情时代市场复苏态势强劲

一、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综述 旅游行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其产业要素包括食、住、行、游、购、娱、体等,产业链包括上游交通、住宿、景点等资源端,中游传统线上、新兴线上渠道端和下游多种旅游消费者类型组成的消费。 旅游行业产业链 资源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旅游行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据国家统计局核算,2019年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98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4.56%。中国国内游客总数由2015年的39.9亿人次上升到2019年的60.06亿人次,相应地,旅游行业总收入由2015年的34195.05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57250.92亿元。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中国国内旅游行业总收入为22286亿元,同比下降61.07%;旅客数量仅有28.8亿人次。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资源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虽然从短期来看,我国旅游行业市场受2020年疫情冲击较大,市场在一定的时间内都处于低迷的态势。2015年至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旅游消费额稳定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3%以上,而在2020新冠疫情冲击下,比例降至1.14%。但同时需看到,疫情是短暂的,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升以及消费结构的稳定性,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疫情后的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状况 虽然受到疫情的冲击,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持续低迷,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以及疫苗的普及,旅游业复苏态势强劲。国内旅客运输量持续攀升,国内旅游业逐步复苏。 资料来源:交通运输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2021年1季度以来,在本土零新增确诊、疫苗接种范围不断扩大、清明和五一假期临近的背景下,国内旅游业正在加速复苏。据交通运输部统计,4月3至5日,全国预计发送旅客1.45亿人次,比去年清明假期增长142%。其中民航预计运输旅客432.8万人次,比去年清明假期大幅增长256.4%。 资料来源:交通运输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中国旅游行业发展趋势 1、数字化成为旅游业的新发展形态 在大数据时代,作为供给方的OTA(即在线酒店、旅游、票务等预订系统平台)为各旅游主体提供线上的产品营销或者产品销售,从而为消费者带来定制化的线上旅游产品。随着用消费群体从线下到线上消费的大量转移、以及相应地用户预订习惯的转变,OTA平台的优势逐步展现,各旅游及相关企业都纷纷开始依托于第三方的OTA平台或者开拓自己的数字化产品,为消费者提供相当多的新式应用、个性化推送与位置服务,数字化已然成为旅游业的新发展形态。 部分提供数字化产品的涉旅企业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互联网内容社区、平台对消费者决策影响日益上升 随着全民消费升级与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消费者的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当今的旅客需要更多个性化且便利的旅游产品与服务。而小红书、抖音等内容社区和平台通过KOL/KOC的优质内容,以图文、短视频、直播等多元化手段吸引了大量用户群体,特别是年轻群体,并影响平台上用户的旅行决策,用户再通过分享去影响其他用户。相较于传统的旅行社服务,网络社区上的KOL/KOC内容更具备个性化和差异化的特质,能满足用户多元的需求。 3、疫情催生国内旅游新业态 2020年疫情影响下,消费者消费习惯发生改变,各行业孕育出新的发展趋势。通过旅游业界的积极探索与共同努力,疫情催生了旅游新业态和服务新模式,如旅游景区实名制登记、严格控制线下客流量等倒逼景区升级数字化管理;云旅游、跨界直播带货、宅经济促使旅游企业发展“新大陆”;“无接触服务”带火智能无人酒店;国内周边游,公园野餐叫外卖等推动旅游行业转变运营模式重新获客。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