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大陆学生返台无门,陆生联招会总干事:有学生希望转回大陆读精武魂

大陆学生返台无门,陆生联招会总干事:有学生希望转回大陆读

台湾陆续解封,却有7000多陆生迄今无法返台,严重影响权益。台湾陆生联招会从5月22日至6月15日展开硕博士班招生作业,受到两岸政治因素影响,导致今年毕业的陆生无法入境,预计最终报名陆生将比往年减少6成。部分陆生反映,因疫情无法来台完成学业,是否能以同等学历回大陆学校就读?台湾地区陆生联招会总干事、南台科技大学副校长张德鸿表示,确实有陆生团体反映,希望将学籍移转回大陆学校就读,这是陆生的自由,台湾方面没有理由干预,至于大陆方面是否承认学籍?那是他们的问题。 大陆4月宣布,暂停2020年各地各学历层级毕业生赴台湾升读,为何陆生联招会还能招收硕博士班?张德鸿解释,大陆的陆生禁令,是针对原本在大陆各省学校念书的学生,在台湾就学中、因疫情无法来台就学的陆生或陆籍研究生则不在禁令范围内,仍允许报名台湾各大专院校研究所升学。目前报名就读台湾研究所硕博班的陆生共有1400多人,如果最后报名截止台湾尚未开放,将由各校实施远程教学,保障因为疫情不能来台的陆生受教权。台“教育部”统计,这个学年度的境外生有13万人,其中约6万3千人是学位生,受疫情冲击,现有2万5千人无法返台就学,包含7千多名中国大陆学生。张鸿德表示,受到疫情影响,有7千多名陆生无法来台继续完成学业,其中有2千多名是大学部和硕士班应届毕业生。为了让在台陆生及应届毕业陆生能够继续升学,陆生联招会今年仍照常招生。张德鸿指出,截至昨天上午为止报名就读硕士班的陆生有700多人,报名博士班的陆生也有700多人,报名人数都陆续增加中,相比去年报名就读硕博班的陆生1890人,今年因为疫情因素,预计最终报名人数会比往年下降。  张德鸿表示,依照往年经验,报名来台就读硕博班的陆生,有3成5是原本在台湾就读的应届毕业,约6成5的陆生则是从大陆学校毕业后,选择来台升学。今年因为政治因素,导致这些大陆应届毕业生无法来台就读,最终报名升学的陆生人数会比往年少很多。是否有陆生因为无法来台读书,向学校申请休学?张德鸿表示,确实有听到类似的案例,不过有些陆生是因为无法配合校方远程教学的时间,经评估后选择休学,这方面各校都尊重陆生个人选择。  对于境外生争取返台,张鸿德表示,有不少陆生希望台湾赶快开放,让他们能够回台湾念书,但是“教育部”迄今没有给学校明确的指令外,今年从各大专院校毕业的台湾学生想要到大陆或海外升学,虽然原则上是学生自由,但学校为了学生安全着想,原则上还是会劝阻学生暂缓出境念书。来源:中评网

大均缘之

台湾高校损害陆生权益一味催学费,教育部暂停大陆学生赴台就读

4月9日,教育部发布消息,暂停2020年陆生赴台就读试点工作。其主要原因是综合考虑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两岸关系形势,当务之急,要解决陆生返回台湾高校就读受阻问题,切实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这则消息的发布也意味着今年高考就不能报台湾的学校了,同时大学毕业生也不能申请台湾高校的研究生了。这对两岸关系和一些学生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在国家利益面前,学生自身利益就要往后放放了,毕竟,台湾不同于其他地区,而且,近年来,台湾的种种做法,一直不友好,突破了我们的底线。据媒体统计,目前在台湾就读的大陆学生,约有4万人。不去台湾读书,反而就大陆学生也是一件好事情,至少能保护大家的切身利益。教育部在给出的原因中有一点是值得关注的,那就是解决陆生返回台湾高校就读受阻问题。早在2月份疫情初期,台湾地区某些人就已经暴露出对大陆的不友好,禁止所有大陆人入台,还执行了一系列对大陆人极不友好的政策:包括禁止出口口罩到大陆、让还在台湾的大陆人限期离台等。台湾各高校已于2月底至3月初陆续开学,使得大多数在台湾就读学历的大陆学生无法正常返校。据统计,目前有8000多名大陆学生无法赴台。回不了学校根本没法去上课,但是台湾的高校根本不考虑这些问题,他们能做的就是催缴学费,有的学校甚至要求陆生先缴学费,延缓一学期再入学。这对很多大陆学生是很不公平的,因为台湾高校开学了,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那就意味着各种结业考试和毕业等是正常进度,不会因为大陆学生无法返校而延期。但是由于大陆学生回不去,所以学业是会落下的。大陆学生的种种诉求,台湾各高校置若罔闻,根本不予理会。作为一所育人的学府,台湾的高校不仅没有为陆生争取到应有的返校就读权利,甚至试图将陆生推出校园、推卸责任。对此,国台办多次发表声明和呼吁,要求台湾当局保护和重视大陆学生合法权益。但是台湾当局却装聋作哑,这不仅是对大陆学生的不尊重,更让他们学业受影响、经济受损失。那么,在大陆的台湾学生,我们又是如何对待的呢?教育部高度重视在大陆就读台湾学生情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台生的合法权益。很多高校还为台生推出了一系列暖心举措,如建立台生健康档案、启动远程心理咨询服务、推出个性化课程、组织摄影绘画及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等,丰富了台生的学习生活。目前,在陆台生无一感染。看看大陆是怎么对待台湾学生的,再看看台湾当局的所作所为,简直令人心寒。

上漏下湿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约7000名陆生无法返台上课

据中评社报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约7000名陆生寒假至今无法返台上学,目前已有部份学生选择休学。台湾嘉义大学国际事务长洪燕竹表示,该校本学期共有陆生7人,4人大学部、3位研究生。其中有6人无法来台继续就读,后来有2人选择休学。对无法来台陆生,校方已实施远程教学,将比照正常上课授予学分和毕业证书,日后若陆生有意愿升学攻读研究所,学校也会给予必要协助。对于陆生无法返台就学,大陆教育部门4月7日表示,“要求台湾当局切实负起责任,保障陆生的正当就学权益”。也呼吁民进党当局,立即改变针对陆生的不合理限制,不应片面强调防疫而罔顾陆生返校就学权利。但台湾当局尚未对陆生返校做出新的政策。根据陆生联招会资料显示,今年应届毕业的大学部和硕士班的陆生约2000多人。如果迟迟无法返台返校,也无法参与毕业典礼。

适千里者

「老鹰画室优秀毕业生」我想未来并不是遥不可及,或是就在眼前

闫帅中2016届老鹰画室优秀毕业生1995年出生河南郑州2016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版画系 康宁木刻工作室2020年6月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同年以第三名的成绩考入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继续深造毕业创作《陆地上的人(Land People)》被评为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创作“学院奖”毕业创作《陆地上的人(Land People)》系列组画黑白木刻 180cm×460cm 2020《陆地上的人(Land People)》黑白木刻110cm×31cm 2020《陆地上的人(Land People)》黑白木刻 160cm×60cm 2020《陆地上的人(Land People)》黑白木刻 180cm×70cm 2020《陆地上的人(Land People)》黑白木刻 50cm×30cm 2020《陆地上的人(Land People)》黑白木刻 70cm×30cm 2020《陆地上的人(Land People)》黑白木刻 80cm×50cm 2020生活中的许多人,我想他们或许每一天是充实的、是幸福的。他们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虽然生活中的每一天也许是枯燥的、平庸的、乏味的。但他们在实现自己梦想的道路上、在每一天简单的重复中,保持着单纯、热情和坚持。然而总有人在追求未知的道路上,失去了他们过往的单纯、热烈的情感、年少的坚持和对未来的理想。他们在无限可能的世界中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有限可能。盲目于这庞大城市的高楼间、迷失在万千街道的迷宫里。或孤单一人、或三两结伴、或成群结队。他们就像《海上钢琴师》中1900眼里的“陆地上的人”。“我认为陆地上的人,浪费太多时间问为什么,冬天恨不得夏天赶紧来,夏天来了又担心冬天会降临,所以人们不厌其烦的旅行。总在追寻一个四季如夏却遥不可及的地方。”《陆地上的人(Land People)》黑白木刻 100cm×50cm 2020《陆地上的人(Land People)》黑白木刻 140cm×60cm 2020《陆地上的人(Land People)》黑白木刻 180cm×50cm 2020《陆地上的人(Land People)》黑白木刻 120cm×50cm 2020我想未来并不是遥不可及,或是就在眼前。我只希望无论四季变换、身处何方,人们在通往自己未来的道路上永远保持着年少的那份执着、热爱和坚持。创作草图手稿(一) 30cm×85cm 纸本铅笔手稿(二) 65cm×190cm 纸本铅笔手稿(三) 尺寸可变 纸本炭笔手稿(四) 尺寸可变 纸本炭条创作视频《2025》木刻作品系列《2025》系列组画 黑白木刻 110cm×320cm 2019《2025》黑白木刻 110cm×80cm 2019其他作品《讨论》系列黑白木刻 160cm×130cm 2018《舞》藏书票系列黑白木刻 15cm×15cm×3 2019《逍遥游》活字印刷闫帅中王伊旻 25cm×100cm 2018

雏蜂

大陆学生:为什么我们不愿意再去台湾读书

以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命名的铭传大学,本月13日在宁波举行大陆新生欢迎会。这是这所招收陆生最多的台湾高校连续第6年跨越海峡举办迎新会,但却遭遇到有史以来最冷清的场面——今年总计55名陆生来该校攻读本科,加上研究生也仅有86人,甚至不及开放陆生赴台读书的第一年、2011年的88名。在铭传大学做过交换学生的刘凯告诉小编,铭传大学在台湾私立大学中排名靠前,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声望,并且是对陆生最重视的台湾高校之一。铭传大学招收的陆生人数大幅下滑,台湾其他高校也一样难得陆生青睐。从台湾媒体公布的数据看,今年台湾有134校参与招生,比去年142减少8校,但招生名额更是大砍逾半。去年私立大学学士班招收陆生人数最多前五私校为淡江大学138人、中国文化大学125人、铭传大学118人、逢甲大学116人、辅仁大学108人;今年名额对半砍为淡江64人、文化58人、铭传55人、逢甲54人、辅大50人。作为“九二共识”的一项延伸,陆生赴台政策的基础是两岸关系。蔡英文政府上台1年多以来的所作所为,小编相信大家都看在眼里,这无疑影响到大陆学生前往台湾念书的大趋势。但通过小编在与多位正在或者曾经在台湾读书、交换的大陆学生交流后发现,台湾一直以来对陆生的限制,甚至“歧视”才是让陆生远离台湾的深层原因。“三限六不”带来阴影如果说处理两岸关系的原则是“九二共识”,那么台湾对陆生来台的原则就是“三限六不”。“三限六不”即限制采认大陆优秀院校、限制陆生赴台总量、限制采认医学和“关系国家安全领域的专业”,不加分、不提供奖助学金、不影响招生名额、不允许校外打工、毕业后不可留台就业、不开放报考证照。而“三限六不”的初衷就是,保护台湾本地学生的资源和机会。自2011年首招陆生以来,“三限六不”的严格限制就让不少大陆学生望而却步。如果说其中多种选项都尚可以忍受,那么“不允许校外打工”和“毕业后不可留台就业”几乎直接打消了大部分学生去台湾念书的打算。在台湾大学攻读某社会科学专业硕士的林同学告诉小编,当时她决定来台湾念书时,遭到了家里的强烈反对,而主要理由只有一个——“你又不可能留下,不如在大陆考研。”在不少留学论坛上,一些曾在台湾读书的同学都不约而同的提出建议:读理工科,不要读文科。一位同学举例称,大家都说辅仁大学的法律系很棒,但台湾法律学得再好,回到大陆有什么用呢?还不如学习更有普遍性的理工科好找工作。而“不允许校外打工”的规定进一步削弱了赴台陆生在职场上的竞争力。目前,在台湾的陆生最多只能在校内做做助教,或者帮助老师进行一些研究型工作,而真正进入社会实习完全不可能。在铭传大学就读的金同学坦言,因无法在台湾打工实习,只能在寒暑假回大陆时,拼命多投简历找实习,为的就是将来求职时不至于简历一片空白。“‘三限六不’是所有陆生心中的一片阴影,因为无论我们怎么努力,都没有奖学金、没有实习机会,更没有工作的可能性”,明年就要研究生毕业的林同学说,“或许来台湾念书真的只适合‘富二代’吧。”健保政策令人心寒因无法负担高昂的医药费而不得不退学回家治疗——这不是故事,而是刘凯在台湾交换期间的“眼见为实”。“看病难、看病贵”,这是每个陆生在台湾读书时最心寒的一件事。一直以来,陆生迟迟无法参加岛内“全民健康保险”(简称“健保”),不得不购买昂贵的商业保险,并且盼望靠着好运气而不得大病。此前,国民党曾提出将陆生无条件纳保,即陆生和“侨生”保费由台当局补贴500新台币,每人每月自付749新台币。但去年10月,民进党表示“基于人道考虑与人权价值,陆生将比照侨生和外籍生纳入健保”。不过, “基于资源有限,陆生保费全额自付,台当局不再补助”,同时取消侨生和外籍生原本享受的500元的每月健保补助,改为与陆生一样“全额自付”。这样的解决方式看起来公平,但却让陆生感到更多的是被当成“外人”而非“同胞”般对待,反而觉得和台湾人离得更远了。要知道,早在2013年9月,在大陆高校就读的台湾学生就已经纳入了大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与当地的大陆学生享受同样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当局“教育部”2016年底所作的“大陆学生来台就学政策影响评估调查”显示,1082位受访陆生中,68.76%认为在台陆生应纳入全民健保,也就是说有高达68.76%的陆生反对民进党的这个版本。正如首届赴台陆生的余泽霖所言,“与其说陆生需要的是健保,不如说陆生需要的是尊重和平等”。台湾学历含金量不再“台湾高校的学历含金量大不如前了!”这是某台湾高校校长对台媒公开的抱怨。在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公司(QS)今年6月公布的2018世界最佳大学排行榜中,台湾10所高校进前400,其中台湾大学排名最高,为76名,清华大学排名161,交通大学排名207。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样的榜单中,中国大陆39所大学上榜,清华大学排名25,北京大学排名40,复旦大学排名40,上海交通大学排名62。这一结果让越来越多的考生怀疑:大陆高校的排名越来越高,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去台湾读书?事实上,台湾的高等教育水平近年来一直是在下滑。曾有台媒报道称,清华、北大、香港大学、新加坡大学等重点大学得到的经费都是台大等台湾重点大学的3-5倍,每校都有当地最好的学生及师资,相比之下,排名升降的原因就一目了然了。最后,小编想引述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大陆学生张逸帆2015年在脸书上发布的文章《你们的健保很好,但我从未向你们乞讨》作为结尾:“从一开始由于希望能够融入这个生活共同体,不被当做异类,所以希望拥有健保;到后来慢慢地对这个议题冷淡,反感,熟视无睹,习以为常……我很庆幸自己在这里认识了许多非常令人尊敬的老师,值得交往一生的朋友,但我无法接受在这样一个社会里生活下去。他们一边肆无忌惮地辱骂着你的出身,一边又以文明与先进自居……我会很真诚地告诉想来台湾求学的学弟妹两个字,别来。”

适人之适

有一种中国生物,最适宜到火星开拓“生命空间”

疑似火星“生命”明显增多且变大了。青藏高原的羊角淡盘衣生境图。均由受访者供图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岳冉冉)7月3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有一种中国生物,最适宜到火星开拓“生命空间”》的报道。“火星上发现有生命,是地-衣-!王老师,快来看……”王立松的硕士研究生故意把“地衣”这个词做了拖音,大声呼唤他。王立松从办公室快步走向隔壁实验室,学生的手指向了电脑。王立松睁大了眼睛,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拒审的一篇论文,竟然真的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连标题都没变——《火星生命:鹰坑里的“蘑菇”在进行光合作用》。(小标题)火星生命是地衣?地衣专家:不能下定论“火星上真有生命?是蘑菇还是地衣?怎么发现的?为什么您拒审了这篇可能引起轰动的论文?”我带着一脑子问号去找王立松,只有他能解释这一切。王立松是我国著名的地衣专家,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他研究地衣40年,亲手采集的地衣标本有7万多号,已分类鉴定的地衣超过千种。王立松的电脑旁放着三副“眼镜”:老花镜、防辐射镜、放大镜,分别对应着看印刷体、电脑屏幕和地衣。他戴上其中一副,在电脑上打开这篇论文,速览了一遍,说:“没错,这就是当时这份期刊请我审的论文,没做太大修改。”我们的话题,首先从论文最抓人眼球的“火星生命”说起。美国“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在“鹰坑”地区执行任务时,竟然在一片岩层处拍到了数千个酷似蘑菇外形的照片。这些疑似“生命”不仅有细茎,还有球形帽,特别像人们熟知的蘑菇外形。这些“生命”聚集成群,附着在岩石的顶部和侧面,并向外突出。“你看这段描写,是不是很有趣,这也是学界相信火星有生命的佐证之一,”王立松尽量用通俗的语言,向我解读着这篇艰深的学术论文。在岩层顶部的这些“生命”是集体定向的,帽子和茎向上倾斜,像冲着某个光源进行光合作用。此外,“机遇号”还拍到了在无风情况下,12个球形“生命”冒出土壤,另外11个“生命”在三天内明显长大的照片。“至此,论文作者认为,这些‘生命’的生长及集体趋光性,均是行为生物学的迹象,并就此推断:地衣、蘑菇、藻类、真菌等生物也许已‘定居’火星,并在火星上进行光合作用,可能正在释放着氧气!”突然,王立松蹦出了地衣领域一个专业学术词汇——羊角淡盘衣。“不可思议的是,论文作者竟认为火星上这一疑似‘生命’,是地球上的物种‘羊角淡盘衣’!”羊角淡盘衣隶属地衣中的霜降衣科,淡盘衣属。主要分布在我国喜马拉雅地区,是青藏高原的一个常见物种,在欧洲亦有广泛分布。讲到这,王立松停住了,他点开自己的地衣数据库,找出了自己在青藏高原拍摄的羊角淡盘衣照片。对照着“机遇号”拍的图片,我呆住了。“客观来说,这些火星表面的疣状凸起,从形状、外观确实与‘羊角淡盘衣’高度相似。”王立松有一说一。国际学术期刊多采用“同行评议”的方法评估论文的科学性。针对每篇来稿,期刊会尽可能把文章送到同行专家手中审阅。作为全球顶尖的地衣专家,这篇与地衣高度相关的论文自然送到了王立松手上。一般来说,论文的公开发表,证明业界已经认同文内观点。刊发这篇论文的期刊名为《天体生物与空间科学研究》,影响因子是7,在业界算比较权威。该论文由美英等国科学家共同完成。“期刊主编当时邀请我做这篇论文的审稿人,但看完论文及这些照片后,我还是回信拒绝了。”王立松拒绝审稿自有他的道理:“火星上这些疑似生命虽然很像地衣,但‘像’不能证明就‘是’,我需要看到真实的火星材料才能做判断,如果单看照片,就断定火星上有生命,不靠谱。”王立松及其团队的观点很鲜明——火星上是否有生命,目前无法判断,只有看到真实的火星实物材料,才能定论。(小标题)地衣曾多次上太空完成“极限挑战”“之所以敢大胆猜测这些火星生命是地衣,是有科学根据的。”看我一脸狐疑,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地衣学博士王欣宇主动给我讲起了历史:“欧洲航天局曾多次把地衣带上太空,进行‘极限挑战’!”地衣,是真菌与藻类之间互惠共生的特殊低等生物,由真菌和藻细胞构成。藻细胞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养分,而菌丝又为藻细胞提供水分、无机盐及保护措施,这样“互惠共生”的特性,使得地衣不需要从基物获取营养,就能够在裸露的岩石表面自由生长。目前,全球已知地衣约2万种,中国已知3041种。2005年,欧洲航天局选择了两种采自南极岩石表面的壳状地衣,“地图衣”和“丽石黄衣”带上太空,并将其直接暴露在杀伤力极强的宇宙射线中,承受真空、失重、辐射、温度剧烈变化等残酷条件考验。半个月后,科学家将这些在太空被“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地衣回收,发现它们在24小时内竟重新恢复了代谢活性,全部存活!彼时,兴奋的欧航局对外宣布——地衣可以在外太空环境下活15天!人类完全可以考虑将地衣作为登陆火星的材料!2007年,欧洲航天局又进行了类似实验,这次,他们将地衣、石内生蓝藻、细菌通过卫星送进太空,让三种生物共同暴露在宇宙中。10天后,卫星返回地面,科学家发现,仅有地衣活了下来,并且它的子囊孢子还能萌发!2014年,欧洲航天局再次启动地衣遨游太空计划,他们将采自南极的“丽石黄衣”和“黑瘤衣”送上了天,在国际空间站接受考验。这回,他们要让地衣的太空“旅行”延长到18个月。“地衣成为首个进行长期宇宙环境暴露实验的真核生物!”王欣宇说。2015年,当这批地衣重返地球时,科学家发现,结果出现了两个极端——“丽石黄衣”活了下来,并获得了“地球上最顽强生命”的美名;而“黑瘤衣”却是“气若游丝”,不仅DNA大部分已被破坏,身体还在快速降解,生命已奄奄一息。这次实验,虽然测出了地衣在太空的极限生命状态,但欧航局却不甘心,认为一定是选择的“黑瘤衣”出了问题,其他地衣在太空中应该能活得更久。“从欧航局这几次实验看,我们可得出推论:地衣在极端环境,如极寒、极高、缺氧、极干、强辐射下是可以生存的。”王欣宇解释道:首先,地衣是自然界中互惠共生的典范,共生藻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己和真菌提供生长必需的碳水化合物;而地衣型真菌则通过形成特定结构,将共生藻包裹在体内,并为其提供保护。其次,地衣的皮层还含有独特的化合物,能吸收强烈的宇宙射线。因此,地衣能够适应外太空苛刻的环境。参考地球生命史,地衣的出现,仅次于最早出现在海洋里的藻类。地衣在6亿年前最早登上陆地,并对陆生环境进行了一次彻头彻尾的改造,之后陆地上才出现了苔藓、蕨类、孢子植物等。“地衣为之后地球上的植物、动物繁衍,创造了一个最基本的条件,所以我们也称它为元老级‘先锋生物’。”王立松从不吝夸赞地衣的“江湖地位”。“没有高大乔木那样醒目,也没奇花异草般斗艳,但在荒地向森林演化的过程中,地衣却是在严酷生境中‘打头阵’那位。”王立松说,在海拔超过4500米的高山、退缩的冰川、干旱的沙漠中心,及死去动物的骨骼上,都有肉眼可见的地衣。其分泌的地衣酸可将附着的岩石风化为灰尘和土壤,为其他植物生长提供条件,当土壤积累到足够多时,就可以为高等植物扎根提供可能。 (小标题)强过“贝爷”无畏禁区地衣才是“生存强者”“你看过《荒野求生》吧?”王立松问我:“主持人贝尔置身各种绝境所激发出的求生本能,显示了人类挑战极限的生存能力,地衣可不亚于‘贝爷’。”王立松一直认为,地衣这一低等生物,拥有着人类遥不可及的“高等”生存智慧。极寒冷的南极大陆、高海拔强辐射的高原山地、干热到窒息的河谷荒漠……这些人类眼中的“生命禁区”,却是“地衣天堂”。它能巧妙地从自然界获取水分和阳光,并能依据水分和日照的多寡,决定是休眠,还是生长;是撑“遮阳伞”,还是涂“防晒霜”。——南极里的“千岁寿星”。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区域,年平均气温零下25℃,测到过的最低气温零下89.6℃。在这样的低温中,钢铁会变得像玻璃一般脆;如果把一杯水泼向空中,落下的是一片冰晶。在那里,冰雪会反射大量太阳辐射,加之空气稀薄、紫外线强,一般植物难以生存,而地衣却不惧严寒,生机勃勃。“研究表明,地衣能从升华的冰雪中获取水分,并且在冻结的状态下进行光合作用,有学者曾测到过零下17℃时,地衣仍然具有活性数据。”王欣宇说:“地衣特别珍惜‘醒着’的时光,在没有冰雪覆盖的短时间内,它会争分夺秒进行光合作用。而当完全被雪覆盖后,它就会进入‘休眠’模式,体内自动代谢,产生抗冻蛋白,以抵御寒冷。”植物学家发现,南极洲仅有850多种植物,其中地衣就有350多种。地衣靠孢子繁殖后代,即便在南极极短的夏季,它也能完成生长发育。不过,南极地衣生长速度缓慢,一株直径10厘米的地衣,可能就是位“千岁寿星”。此外,南极地衣还有强烈的“开拓奉献”精神。它们在生长时,会积累环境中的微量元素,如钾、钙、磷等,这些元素非地衣所需,却是其他植物必需。“地衣是在为同伴进入南极积累‘物资’,同时,地衣一直在分泌地衣酸侵蚀岩石,化岩石为土壤,为同伴的生长提供‘家’。”王欣宇说。——沙漠河谷中的“忍者”。地衣除了能忍受零下50℃的严寒,还能承受60℃的高温。缺水?不怕。在极度干旱的条件下,地衣会变得非常干燥,而一旦遇到水,就能立刻恢复生长。王立松举例说,像云南金沙江的干热河谷,年均降水量小于50毫米,日间地表最高温可达60-70℃。此外,伴随着干热河谷气候的,还有焚风。一旦焚风过境,气候会变得炎热干燥,像是桑拿里的干蒸。我国云贵高原的干热河谷土层较厚,但植被稀少,森林覆盖率不足5%,放眼望去,全是裸露的红土,植物生长困难。“可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在一些石块上发现黄色、黑色和白色的地衣,虽然不起眼,但那已是极少数能在这类环境中存活的生物了。”王立松说。由于地衣表面没有气孔,因此在干旱条件下,失水过程也会非常缓慢。一片叶子如果放在沙漠里,也许几分钟就会完全干燥,而地衣失水却需数小时。一旦失水,普通的高等植物基本就是渴死,而地衣却能在仅有5%的水分下,存活数月。干旱常伴随高温,但地衣同样无惧,一些品种甚至可以在60℃下活三天。“像鳞网衣就极为耐旱。曾有人在沙丘中发现过它,伸手去摸,竟然烫手。据估,当时它的温度已超过50℃。”王欣宇说。不能改变世界,就去改变自己。为了活下去,地衣从形态到生理结构一直在变,它们把生存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亦给一片片荒原带去了生命的奇迹。“未来,当地球上能源枯竭,生命无法生存时,地衣在恶劣环境下拼尽全力活着的技巧,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能给我们人类带去生命的启示。”王立松说。 (小标题)登陆火星的最优选择——青藏高原地衣“从欧航局那次不算成功的实验看,我觉得还是‘败’在了材料选择上。最适合做太空实验,甚至登陆火星的地衣,可能是生长在青藏高原上的品种。”王立松说。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被称为“地球第三极”。在那,高寒缺氧、植被稀疏、气候恶劣,但即便身处那样的极端环境,地衣依然烂漫生长:一片树皮、一块岩石、一寸土壤,每个不同的生境下,都有五彩缤纷的地衣类群。青藏高原有大量冰川。随着气候变暖,冰川退缩,留下了裸露的岩石。在这些岩石表面,最先出现,且肉眼可见的生物,就是地衣,特别是“丽石黄衣”和“微孢衣”。王立松指着实验室一块岩石材料告诉我,这块石头就来自青藏高原,上面有三个地衣物种,“这是丽石黄衣,在冰川末端和高海拔地区最常见,橘黄色、放射状,在远处就能一眼辨识。这是微孢衣,因其孢子微小而众多,故得名。这是地图衣,黄绿色的地衣体,中间黑色的纹路由菌丝构成,这个物种每年以小于0.2毫米的速率生长,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它的直径去判断岩石的年龄,可用于测年。”王立松对于青藏高原的地衣物种如数家珍,对地衣的生存本领叹服不已。他参加了我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大规模青藏高原科考,40年来一直在调查我国的地衣资源“家底”。科考时,他总是最早上山,最晚下山的那位,在海拔五千米的山头一待就是几天。“地衣能在青藏高原这样极端的环境中生存,自有它的智慧。”王立松说。青藏高原地区的紫外线可达最强等级——5级。瑞士科学家曾在《自然》杂志发表研究成果称,高剂量紫外线照射,会使植物生殖细胞发生基因变异,这意味着紫外线对植物基因的损害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长此以往,会导致植物物种不稳定。但对于如此高强度的紫外线“杀伤力”,地衣却并不害怕。比如丽石黄衣,它表面鲜艳的橘色,是所含的一种蒽醌类化合物,这种色素存在于地衣的上表面,可以为地衣吸收多余的紫外线,就像给自己涂了一层“防晒霜”。再比如微孢衣,它会在自己的上皮层中产生色素,同样能抵御强紫外线“侵扰”,就像给自己打了一把“遮阳伞”。“因此,青藏高原的地衣通常五颜六色,十分艳丽,其实都是为了抗衡强辐射。这可是地衣适应极端环境的标志性进化表现。”王立松说。对于在青藏高原生存必需的水,地衣又怎么汲取呢?王欣宇说:“这跟地衣在南极汲水方式接近,它能从升华的冰雪中获取水分,并且能在冻结的状态下进行光合作用。”此外,在青藏高原,随着海拔的升高,生境的改变,地衣的多样性也会变化。绝大多数地衣对空气污染的敏感度高于其他高等植物,被认为是做环境监测的最佳生物材料。目前,我国的登陆火星计划已进入倒计时。王立松希望,在未来,青藏高原的地衣能有机会到火星一游。“不吃、不喝、抗寒、抗热、抗干、抗辐射,还有什么生物能比地衣更适合上太空?”王立松坚信,如果人类未来有移居火星计划,肯定会考虑把地衣带上去,做“急先锋”,让它去开疆拓土,适应火星的环境,分化火星的岩石,创造最原始的土壤,制造出氧气,为其他生物创造生存条件。“地衣的强大,常让我自叹不如。渺小和宏大总需辩证看待,在自然面前,人类真不可妄自尊大。”这是王立松品出的地衣“哲学”。“并不是所有生物都能像温室里的花草一样,享受安逸。为了在恶劣的环境中求生,地衣进化出了别的物种不曾拥有,也无法想象的忍耐力,诠释了‘适者生存’的法则。”地衣还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等着看吧。(完)

方程式

「谁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不计个人得失,只为山河无恙——大医张伯礼(下篇)

“今天是方舱医院的最后一天,完成了历史阶段的任务。今天应该是值得纪念的一天。”3月10日,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出现在武汉江夏方舱医院,这一天是这所医院“关门大吉”的日子,也是武汉最后一家关闭的方舱医院。年逾古稀的张伯礼一身“戎装”,声音有力,看不出21天前他才在武汉摘除了胆囊。他向队员们表示感谢,队员们手捧鲜花,向他们敬仰的这位前辈深深致敬。他是长者“方舱医院治疗的主要目标就是不让病人转为重症患者,不转为重症就是最大的胜利。一是病人能得到及时救治,不转为重症,能节省大量医疗资源;二是保住了病人性命。方舱医院这种模式,让病人从被动治疗到主动介入,医患关系非常和谐。”他总结的是武汉方舱医院模式的成功,所在的江夏方舱医院又有独特之处──由国家中医医疗队管理,中西医结合,以中医疗法为主。建中医方舱医院,张伯礼是主要倡议人,并被任命为江夏方舱医院的名誉院长。进驻江夏方舱医院的是来自天津、江苏、河南、湖南、陕西五省市三甲医院的中医、呼吸重症医学、影像、检验、护理等专业的209名专家,与江夏区中医院现有医生进行混编,成立医疗团队。如何将各方精兵强将拧成一股绳,五指攥拳出击?张伯礼身先士卒。2月12日他率队进驻医院,2月14日17时30分,收治首位新冠肺炎患者,到3月10日休舱,江夏方舱医院共收治567名患者。新冠肺炎没有治疗经验可循,临床没有特效药物可用,集中面对如此数量的患者群,张伯礼率领的中医“国家队”压力山大。他走到病床前了解患者的情况,带领专家组研配药方。他和北京中医医院刘清泉教授共同研制的宣肺败毒颗粒(抗冠II号方)治疗500例轻症和普通型患者,发热、咳嗽、乏力症状明显减轻,CT影像治疗后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无一例转为重症。除了改善临床症状,也能改善相关血液细胞分类计数和免疫学指标。在江夏方舱医院,既有统一方案,又会根据病人的病症采取个性疗法,普遍性和灵活性相统一,中药口服为主。所有患者均能喝上中药汤剂外,医院还配备了一台中药配方颗粒调剂车,因人施治调制中药颗粒剂,辅以保健操、八段锦,同时还会有心理疏导。医院制定了严密的诊疗流程,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医生会密切观察每一位患者的具体反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医疗团队还设立了三线把关、评估等,确保医疗安全。如果有患者转为重症,按照相关流程,及时将病患转到定点医院进行治疗。“为了保证患者安全,每一个细节都尽量考虑周全。”国家中医医疗队(江苏)队长、江夏方舱医院医疗副院长史锁芳介绍。病人零死亡、零回头、无一转为重症,医护零感染。张伯礼带领中医“国家队”在江夏方舱医院的实践,为治疗新冠肺炎提供了又一个参考方案。他是父亲“愚顽常思聆父训,草茅未敢忘国忧。”2月21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执行院长张磊在援驰武汉前夕剖白心迹。就在两天前的凌晨,他刚接到“父训”:“如果上级派你来武汉,不必来我这里,在‘红区’一定努力完成任务,保护好同事和自己。”被他和全家称作“老头儿”的父亲,就是张伯礼院士。彼时,“老头儿”刚被做完胆囊摘除手术,在回病房的路上和儿子短暂通话。“心里极度惊恐。”张磊这样描述农历正月二十六凌晨,武汉前线指挥部的领导给自己打电话告知父亲病了、需要做个手术时的心情。手术成功后的两天,能随时联系上父亲,恐怕也是五味杂陈的“意外”。“术后恢复的头两天,是这20年来我最容易可以联系上他的日子。上级安排了我的师弟黄明博士来照顾他。我只要拨通黄师弟的电话,就可以和病床上的父亲通话。”张伯礼在术后一两天就下床工作了。张磊知道,搞了一辈子中医的“老头儿”,自己是劝不住的。“听师弟说他术后第3天就恢复了工作状态,只有晚上才回到医院去输液。这个‘老头儿’只要一投入工作,那就谁也劝不动他。作为晚辈、也是学生,只有尽力向他学习了。”向大年初三就奔赴武汉埋头工作的父亲学习,张磊作出的具体行动,就是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恳请奔赴湖北抗“疫”一线。此后,他又通过电话、微信、书面材料等途径多次表达冲锋向前的强烈愿望。张磊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医生、科室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无论哪一重身份,都应该责无旁贷,在防疫第一线上贡献自己力量。向手术不下火线的父亲学习,就是自腊月二十七以来,在中医第四附属医院连续一个多月坚守一线指挥、组织、协调、部署疫情防控各项具体工作,多次深入发热门诊现场指导工作,抓细抓实各项防控措施。医院发热门诊、预检分诊运转有序,隔离病区火速改建完成,为保卫滨海新区人民的生命健康构筑起一道道坚固的疫情防线。向在一线亲力亲为的父亲学习,就是以共产党员的忠诚担当,在江夏方舱医院承担起感染风险高的取咽拭子工作。张磊在2月24日的《战地日记》中写道:“今天第一次进舱,多少有点手忙脚乱。平日光和其他人说不要紧张,到自己这里,也是不能免俗。幸运的是,顺利完成了6个小时的工作,并带着两名同志开了医嘱,取了咽拭子。经过严格的出舱环节,穿着刷手衣走出医护人员通道时,全身已然湿透。”虽然同在武汉,父子俩却很难见上一面。2月24日张磊在《战地日记》里分享了一首歌:《You’ll never walk alone.》(你永不独行)。这是儿子对父亲爱的表白,是中医后辈对前辈的敬意,是一名医生对同行的誓言。直到方舱“清零”这一天,张磊才见到了日思夜念的父亲,而在此之前,他把所有的思念、关心、敬佩都写在了自己的《战地日记》里。“这个‘老头儿’和在武汉、在湖北、在全国各地亿万名默默无闻的、平凡的人们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力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也正是这些平凡的人们,使我们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我为可以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而荣幸之至。愿樱花烂漫时,我们可以站在武大的校园里合影留念,共庆胜利。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他是共产党员张伯礼身上有多重身份──院士、校长、中医大家、白衣战士、敦厚长者、严父严师,但他时刻铭记,自己的第一身份还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就是为党为人民工作。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启动快速研究机制,对已建成的组分库中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组分进行筛选和评价,并和上海药物研究所、广东钟南山院士团队合作进行抗新冠病毒作用中药评价研究。团队承接了科技部和天津市科技局应急专项,目前已启动药物筛选工作。为天津百万名中小学生开讲了“网上科学抗‘疫’第一课”,率先为孩子们做应急科普。你能想到这些没有被媒体广泛宣传的工作,是在武汉参与专家组工作、筹备运行江夏中医方舱医院、还在武汉做了胆囊摘除手术的张伯礼院士,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所做的工作吗?作为此次专家组中的中医代表人物,张伯礼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新冠肺炎临床治疗没有特效药物、经验还在摸索的情况下,提出建立中医治疗为主的方舱医院,风险不言自明。“疫情如此严重的时候,往往是局外人在争论中西医到底谁强谁弱、谁优谁劣,这既无聊又无意义。中医西医各有长处,优势互补,人命大于天,能救命才是最重要的。”秉持“疫情当前,救命为重”信念,张伯礼和刘清泉教授写了请战书,提出中医药进方舱,中医承办方舱医院,勇挑重担。“这次疫情教训太深刻了,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不能像当初SARS那样,转头就忘了。”接受媒体采访时,张伯礼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损失痛心疾首,敢说真话,希望有关部门吸取教训,加强管理。“首先,要强化源头治理。要杜绝一切野生动物的市场交易,严禁食用陆生的野生动物。其次,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也需修订。这次疫情暴露出一个很大的问题,疫情出现了,谁来报?报给谁?现在机制不顺,层层上报、层层审核、层层淡化,到中央都衰减变味儿了,影响中央决策。回过头来看,新冠肺炎在去年12月底、今年1月初人传人的现象已经很明显了。那时还说是‘有限人传人’、‘局势可控’就有问题了,丧失了防控最佳时机。再次,基层社区的卫生能力明显不足。那么多人,一发热就往大医院跑,如果社区的医疗卫生设施足够强,发挥‘拦阻干预’作用,疫情可能会在早期得到有效控制,强基层要真正落地。另外,检测权限集中、试剂盒短缺严重影响了确诊救治,防控物资明显短缺、调配机制滞后、应急系统响应及运营都需要极大改善。”诤言挚语,字字恳切。一个老共产党员、老医务工作者的拳拳之心溢于言表。“现在,我们又在考虑恢复期的病人。一些出院的病人特别是重症患者康复问题。有的出院了,但还有症状,咳嗽、喘憋、心悸、乏力等;有些肺部感染渗出吸收不完全,有的免疫功能紊乱等。我们就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中医院建立了新冠肺炎患者康复门诊,专门管理治疗这部分病人。在中国工程院和有关单位支持下,我们还组织了武汉协和医院、武汉市中医院共同建立湖北感染新冠病毒的医务人员康复管理平台,这将是今后一两年的任务。”武汉方舱医院完成光荣使命,在武汉保卫战中留下了英雄篇章。“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张伯礼的战斗还没有结束。与病毒斗争的下一阶段战役已经打响,老兵整装,又要出发。(天津日报记者 耿堃)责任编辑:李梓涵.

童梦

邢立达:凭借一己之力让这所211大学力压985,冲进亚洲高校前120

这几年随着无数直播平台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直播成为了许多人赚钱的方式,我曾经听别人说,一家直播公司招聘人,不需要你会什么,即使你再丑都没关系,依然可以月入上万。可以看到直播行业的确是一个暴利的行业,其中吃播更是层出不穷,有吃银行卡的、有喝花生油的、有吃蚂蚱蝗虫的等等。但是如果要轮到吃播始祖,他应该是没有任何人可以比。因为他不仅最早,而且还吃的是已经灭绝的猛犸象肉。猛犸象尸体2011年,正在加拿大读书的邢立达,和2个同伴烹饪4000年前的猛犸象腿肉,下午4:00在微博同步直播。这次微博直播轰动一时,引发很多网友的关注,邢立达形容猛犸肉的味道“和野猪肉差不多,粗糙的口感,邪恶的感觉,有点沙土味道……”然而邢立达的直播却被许多网友评价为炒作、想红,斥其为“跳梁小丑”,“过不了多久就会消失在大众眼前”。而在8年之后,翟天临学术造假事件中,邢立达再次活跃在人们视线,他评价翟天临事件自称为“学术蝼蚁”。然而这次网友的评价却发生了改变,纷纷称呼其“太过低调”、“太过谦虚”。网友的评价之所以发生改变,是因为在 8 年的时间里,邢立达用一系列研究成果树立起了其大神的形象。邢立达出生于书香世界,父亲是特级语文教师,母亲是数学教师,他的堂弟邢路达也是古生物领域专家,是中国古动物馆社教部主管,主要从事人类演化及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邢立达其实一开始并不是从事古生物研究,大学其实学习的是金融学。但是他自幼喜欢恐龙,他高中的时候就毛遂自荐和世界著名恐龙专家董枝明去云南野外挖掘恐龙化石。董枝明是在恐龙研究领域可以说是泰斗级人物,号称世界上命名恐龙最多的人。董枝明入选《时代》101位“伟大的科学家”,唯一一位亚洲科学家而且就在高一的时候,他还创建了“恐龙网”,这是中国大陆第一个恐龙网站,曾为网络公认的中国古生物学门户网站,可以说为众多恐龙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虽然大学学的是金融学,但是热爱恐龙的邢立达一直没有放下自己这颗躁动的心,大学期间就出版了科普专著《恐龙之最》,主要介绍了恐龙种类繁多,样子奇奇怪怪,在形体、习性等方面都各有各的特征。这一下还上瘾了,又继续在《三联生活周刊》、《Newton科学世界》、《文明》、《博物》、《生命世界》、《新京报》、《新发现》等刊发表了大量古生物科普文章,并在其中数本刊物上开辟专栏,,他还被吸收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成为了可能是当时最年轻的会员。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邢立达对于恐龙的研究基本来自于自学,而自学就可以达到如此恐怖的成就,就可以看得出来他在古生物方面所具有的天赋了。此后,他一副不可收拾,还出版了《与恐龙共舞》、《恐龙大灭绝》、《巨兽时代》,“真相三部曲”,“大传三部曲”等恐龙书籍。这些科普书籍居然还都取得了不错的销量。而此时,大学毕业的邢立达成为了报刊记者,虽然拥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可是热爱恐龙的心,让他选择辞掉工作,选择读研,最终考入加拿大艾伯塔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师从古生物学家Philip J. Currie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从事恐龙学研究。从本科学历金融学到读研古生物,可以看得出来,邢立达在古生物方面的水平的确很高,才能在两个完全平行的专业自由转换。邢立达直播吃猛犸象肉就是在读研期间干出来的事情。最后他读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进入深入学习。在读博期间,他用一系列研究成果,震惊了大家的眼球,他已完成科研论文127篇,其中SCI索引刊物91篇,第一作者52篇,这些刊物包括《自然》、《科学报告》、《进化》、《PLOS ONE》、《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学》、《中国科学通报》等。读博期间的邢立达这些研究成果可以说是许多大学教授一辈子都很难达到的数量。有许多大学教授SCI索引刊物可能数量连他一半都没有。要知道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 SCI )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 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 SCI 最为重要。能够上 SCI 的论文含金量可是有保证的。而他在短短三年博士研究生期间,几乎是靠一己之力,重建了整个中国西南片区的脊椎动物古生态系统。邢立达的学术成果究竟多有含金量,16年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的亚洲高校排名时,中国地质大学的排名竟然进入了前200,位列中国高校第26名!因为泰晤士高校排名涉及教学、研究、论文引用、国际化、产业收入等5个范畴共计13个指标。而这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邢立达读博结束,留校提升了学校的学术水平。光在 16 年,邢立达就发现了世界上首枚古鸟琥珀,在这枚琥珀里发现了白垩纪中期(9900万年前)被琥珀封存的古鸟翅膀,这是当时首次发现琥珀中的鸟类,也是当时人类首次能够看清古鸟类。距今约9900万年前,来自白垩纪的罗斯标本。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而接下来更为重磅的发现就是,他发现了世界上第一枚恐龙琥珀,这是一枚白垩纪中期(9900万年前)被琥珀封存的恐龙(尾部)琥珀,这是首次发现琥珀中的恐龙标本,从琥珀中可清晰观察到该恐龙有进化的很好的羽毛,根据推测该恐龙体长仅18.5cm,这次发现入选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这里的发现是指研究发现发表在期刊上的具体时间)恐龙琥珀琥珀恐龙的复原图要知道这样的具有突破性的发现可能就要用掉一生的运气,而这都是他在一年以内所获的的成就。而在接下来两年,他更是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又发现了第一枚雏鸟琥珀、第一枚亚成鸟琥珀、第一枚介形琥珀、第一枚蛙琥珀,再加上这次的第一枚古蛇琥珀,堪称古生物界的“人形锦鲤”。找到了一个9900万年前被琥珀封存的蛇,这也是世界上首例蛇类琥珀,这也是人类目前明确已知的唯一一种生活在陆生森林的中生代蛇类。鉴于这一发现的重要性,Nature头条报道了这一成果。另外,邢立达的研究领域也是多方面的,他的主要方向是恐龙足迹学,发现了中国首例剑龙类足迹,世界最古老的恐爪龙类足迹,昭觉大型恐龙足迹群,綦江鸟脚类-翼龙足迹群等;在恐龙等古生物化石的形态学方面也有不俗成果,发表过多篇论文,参与过多个研究项目;形态功能学上,完成了合川马门溪龙尾锤的构造、定向与有限元分析,此外,与北京航空大学合作研究翼龙空气动力学研究,提出了夜翼龙飞行头帆“Headsail crest”的概念;在古病理学方面,邢立达描述了中国龙的牙槽愈合;发表了两例禄丰龙关节炎化石证据;发表了禄丰龙骨髓炎化石证据。禄丰龙受伤的骨头禄丰龙受伤场景复原图而你要知道,邢立达今年才 36岁,他的大部分研究成果都是在近 10 年里完成的。也就是说,邢立达不仅一边在写科普专著,如《普林斯顿恐龙大图鉴》,《终极探索:恐龙王国》,《美国国家地理终极恐龙百科》等书籍,翻译了美国《亚特兰蒂斯》系列小说,2018年更是出版长篇科幻小说《御龙记》,刘慈欣亲自作序,并幽默地说,这部小说写了一个“龙背上的民族”。还在全世界各地跑,发掘各种恐龙化石以及参与各种研究,做出了如此丰硕的科研成果。(天天在微博上也可以看见他的踪迹,不知道他是怎么样完成这么庞大的工作量的)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事情,刘慈欣给邢立达的书籍作序,而邢立达把自己发现的新的遗迹种命名为为“刘慈欣卡利尔足迹”。而且作为微博知名网红,他的偶像居然是朱一龙,在朱一龙31岁生日时,邢立达为朱一龙庆生的方式很硬核,因为他想用朱一龙的名字来为恐龙命名,并且将这只恐龙送给朱一龙,这只恐龙的名字就叫“一龙”。在微博当网红、硬核追星,写出大量科普专著,还搞出如此多的研究成果,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完成这么多工作,堪称大神。各位不要觉得这很简单!在我国西南一铜矿区,岩石随时都会垮塌,他冒险进入采集标本。更与同行冒雨攀岩,与潜在的地质灾害抢时间,在短短的一周内,完成了数千个标本的数据采集。在缅甸北部,邢立达曾经躲过地方武装的冷枪,抱着标本和相机在湿滑的丛林中狂奔数公里,才脱离险境。更曾经在伊朗与伊拉克交界处的野外遭遇恐怖分子,靠躲在一个墓地里才逃出生天。很多恐龙化石在悬崖下面,但是可能下次涨潮的时候它就被冲走了,所以对于邢立达来说,发现一块化石需要及时把它保存下来,恐龙化石又非常重。岩壁很滑,下去的时候就是手脚并用,上来的时候,人加上化石的重量,可以说十分危险!发掘恐龙化石更是一个考验眼力的事情,在辽阔的地球,如何发掘出藏在土地里的每一块化石,可以说是每一位古生物研究者需要耗费几十年精力去完成的事情。而邢立达可以在两年时间发现七枚琥珀,靠的也是其无与伦比的眼力,他去往江西的赣州博物馆帮忙鉴定一块恐龙化石,工作完成之后要搭乘公交车前往火车站,而公交站旁边是一处工地,“我想靠在那面墙上休息一下,后来发现身上有很多灰,可是就在我回头拍打身上的灰的时候,突然发现土坯墙上嵌着一块恐龙蛋的蛋壳化石。”邢立达的发现果然没错,他最终用钥匙挖出来30多块恐龙蛋的蛋壳化石。可以说正是有了邢立达这群人的存在,我们才能得知一亿年前的地球究竟是什么样子,那时候的主人经历了什么,在对历史的追溯中,让我们更好地把握当下!感谢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科研的人!

训练日

西工大“科研成果”在Cell发表,人类起源的研究,有了新突破

西工大“科研成果”在Cell发表,人类到底从何而来?一直以来,对于人类的生命起源,有着各种说法。有人说是地外生命,有人说是从猿到人……那么,人类到底从何而来?西工大的重大科研成果,很可能给出实锤。近期,西北工业大学的重大科研成果,首次以第一署名单位在《细胞》(Cell)上发表。此次事件标志着西工大在生命科学领域基础研究方面迈出重大进步。在学术界,有这样的论断:包括人类在内的陆生脊椎动物(也称四足动物)的祖先是由鱼类在4亿年前由海洋向陆地进化而来。目前,已知现在还在活着的四足动物的鱼类近亲是肺鱼。不过,在水生到陆生转变的这一过程,还需要完成呼吸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方面的生理和形态革新。那么,从鱼到四足动物,进化改变的遗传创新基础是什么,也一直在科学界是一个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国际著名学术刊物Cell此次发表的2篇论文,系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联合国内外合作者完成。其中第一篇论文“African lungfish genome sheds light on the vertebrate water-to-land transition”的第一作者单位是西北工业大学,第一作者是西工大王堃副教授,王文教授和邱强教授分别是论文的第一通讯和共同通讯作者,研究生朱成龙和博士后任彦栋是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第二篇论文“Tracing the genetic footprints of vertebrate landing in non-teleost ray-finned fishes”王堃副教授和王文教授分别为共同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中开发的两个基因组解析软件,也正在成为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通用软件,我国在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前沿影响力也因此进一步扩大。而本次研究成果,将对动物适应进化机制及其仿生应用研究,乃至探究人类相关器官的发育以及疾病的机理方面均有重要意义。那么,从鱼到人这个过程中,是否存在美人鱼呢?或许,这可能也只是科幻中的故事吧!而西北工业大学这所高校办学实力很强,该高校地处陕西西安,是985工程高校和211工程高校,也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不过,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成为了西北工业大学的异地校区,占地1780亩,将于2021年6月完成一期校园建设并投入使用,建成后在校学生数达10000人,教职工2500人。而这次异地办学,也是西北工业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高校的重要战略部署。众所周知,西安本地有着大量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但是因为西安经济发展与南方同体量的城市还有不小的距离,许多高校或多或少都受到了经济发展的影响,而此次西北工业大学的走出去,也算是西北工业大学争取更多资源支持的一个不错的选择。近年来,西北工业大学立足自身发展特色,基础研究不断增强,新兴交叉学科也不断涌现。相信,未来西北工业大学会借此机会,科研水平也会得到跨越式发展。当然,随着西安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也相信西安本土的高等教育资源,也会进一步提升,许多高校也会获得更多的支持,进而可能会从本地高校中成长出一批优秀的高等院校。不得不说西北工业大学已经扬帆起航,那么作为老牌理工类院校的西安理工大学,或许也应该将目光放长远一些,是否能够集思广益,与南方制造业密集的城市合作,也能够实现异地办学,解决长期以来,经费不足的问题。也许,走出去,不仅仅是西北工业大学这类学校需要走的路,也算是为西安双非高校提供了一条解决经费不足的新思路。那么,“美人鱼”是否真的存在呢?

狗不理

台湾女孩与北方姑娘的厦园邂逅——“两岸同窗共筑梦”组稿之二

04:53新华社福州12月3日电(记者邓倩倩、褚萌萌)伴随校园晨光早起,迎接第一堂高级德语课,旁听一门新闻学课程,到食堂用餐后去图书馆自习……这是陈君妤的考研生活日常。一路来,她收获求学成就感,更邂逅了珍贵的良师益友。台湾新竹女孩陈君妤22岁,是厦门大学德语专业大四学生。“当初参加大陆面向港澳台招生的联考,因为厦门有着同台湾相似的语言和气候,选择了这所南方强校。”陈君妤说,在这里,来自天南地北的同学汇聚一堂,相伴追梦。初识,是一段奇妙缘分。“记得大一入学前,对于报到、住宿安排等事宜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在新生群里询问,马上有位叫张瑞杰的女生细心解答。”陈君妤说,“巧的是学校特别安排我们台生和陆生混合住宿,走进寝室时,再次看到这个熟悉的名字。”厦门大学图书馆里,陈君妤(右)与张瑞杰(左)在书架前查阅书籍。(新华社记者 邓倩倩 摄)张瑞杰来自山东德州。“当我知道有个室友是台湾女生,很欢迎也挺好奇的。”这个热心的北方女孩回忆道,“记得君妤刚来时,看到宿舍有人在休息,特地提醒爸妈放低声音,我就觉得她很贴心。”“虽然我们家乡南北地域文化差异大,但相处中发现我们性格有相似处也有互补点,一拍即合。”陈君妤在好友面前开心得像小孩子,古灵精怪地做着鬼脸。在好友们看来,君妤阳光开朗,瑞杰理智果敢,时常可以带给对方不一样的看问题的视角。大二暑假,陈君妤带好友去台湾环岛旅行。“带他们看看我家乡,从台北、台中到垦丁,再返回台湾北部,玩了十多天,逛夜市、尝小吃、吹海风,感受台湾人的热情。”她还学着北方口音说,将来要去山东品尝地道的煎饼是什么“味儿”。闺蜜俩上学路上的嬉笑。(新华社记者 邓倩倩 摄)“以前对台湾的印象多来自书本和新闻,而平时和君妤聊天,对台湾有了更加立体的感触。”张瑞杰说,她也计划着有一天带君妤去山东体验北方的风土人情。同窗已三年,她们即将面临人生下一阶段的选择。陈君妤打算“跨界”报考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媒体在两岸关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我希望将来从事新闻工作,为两岸交流出一份力。”陈君妤(左)与张瑞杰(右)一同在食堂吃午饭。(新华社记者 邓倩倩 摄)考研之路虽然艰辛,陈君妤偶尔的彷徨很快都会被好友的支持鼓励治愈。“小伙伴总能给我很多学习的启发。”她说,“从瑞杰身上我学到了自律,她监督我完成学习计划,即使大三时瑞杰在德国交换期间,我俩也一直保持联络,分享日常、互相打气,她总能给我力量,是我的良师益友。”凤凰花开的校园,图书馆自习室的座位,一同骑车上课的林荫路,一道踏访厦门的大街小巷……这些都是她们青春时光的见证。也许,毕业后将去往不同地方,但她们说,距离不会磨蚀这份深厚的友谊,未来要一起加油,成为更好的自己。(视频拍摄:褚萌萌、邓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