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官方:2020年研究生录取人数达111.4万人!尘与雪

官方:2020年研究生录取人数达111.4万人!

很多人都通过考上研究生改变了自己未来人生的发展方向,甚至改变了自己整个人生的命运,这是都可能会实现的,因为我们的学历越高,平台越高,平台越高的话,我们掌握的资源以及领略的知识深度就会越深,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得到研究生三年的洗礼的话,那么对于我们无论是升学还是工作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经历。今日官方数据通报了,2020年的研究生录取人数。2020年由于以前的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都是大部分的学科专业都进行了扩招,特别是对于医学类和工学类的硕士研究生的扩招的力度最为重要,有很多同学们今年都是刚刚过了国家线,并没有考很高的分数,但是也顺利的上岸了,国家重点扶持的专业,像光学工程和医学每年报考的人数并不是特别多,也是国家未来发展方向所需要的人才,所以对这些专业都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扩招。今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达到了111.4万,对于这个数据,我们是非常震惊的,我们知道在2019年的时候研究生的报告人数达到了290万,而招收录取的人数只有70几万,这个比例达到了4:1的录取率。这也是令很多人都是惊慌失措的,但是2020年的研究生录取分数竟然达到了111.4万的人数,这个数字无疑是令很多人都非常吃惊,我们想着今年的扩招人数最多能有100万左右,这也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扩招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一个措施,为了应对全国社会的整体性的发展,以及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而选择的适当性的扩招人数,是我们有个很好的渠道和平台能够继续深造下去,身为中国的学生是非常幸福的,在国家的庇佑下,潜心的学习专业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各位同学们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不孚众望。或许未来研究生的学历成为普遍性,但是依然是存在很大的竞争力,我们要知道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成功上岸的话,一定要倍加努力。

棋魂

《2020年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公布,招生人数涨幅最高达294%

近日,中国教育在线发布了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考研报名人数持续增长】报告显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逐年增长,在毕业生就业压力、非全日制纳入统考、研究生招生扩张等因素的刺激下,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再次打破纪录,达到341万人。【硕士研究生考试弃考率居高不下】广东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应考人数约14万人,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约12.4万人,弃考率达到约11%。辽宁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应考人数为109539人,实际参加考试为97365人,缺考人数为12174人,弃考率约11% 深圳大学2019年网报确认16019人,实考14083人,弃考人数近2千人,弃考率达到12%。根据上面的数据,不少地区及高校考研弃考率超过10%以上,这一现象说明,一些报考者只是把考研作为选项之一,当找到合适的工作或没有准备好,便会选择放弃考研。【各学科的招生人数存在明显差异】从各学科招生人数来看,与10年前相比,哲学、文学、军事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呈下降趋势,其他学科则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教育学增长幅度最大,为294%,而历史学虽较10年前有所增长,但增长率仅为11.6%。【提高就业竞争力,为考研主要动机】调查显示,选择考研的主要动机之一是提高就业和从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个主要动机则是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层次。从考研选择专业的因素来看,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是大部分考生都会考虑的因素;其次考虑较多的是对该专业感兴趣程度;第三则是该专业考取的难易程度。将近六成的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将对就业有很大帮助。两成考生持谨慎态度,认为研究生学历对就业有一些帮助,但作用不大。另外有两成考生认为视专业而定。虽然每年报考的人非常多,但是弃考人数也不断增加,而且,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也受到争议。调查显示,近六成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较之前有所贬值。考生认为最大原因是研究生招生规模过大,研究生数量大幅增多,其次是研究生“注水文凭”层出不穷,第三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质量要求不严格。如果这次考研失败,29%左右的考生会选择脱产考研,42%左右的考生会考虑边工作边考研,也有29%的考生选择全职工作。【研究生女性占比持续上升】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在读研究生中的女性占比明显呈上升趋势。在博士群体中,男女所占比例差异较为明显,从全国近几年博士招生来看,女生占比呈明显上升趋势,到2018年,女博士占比上升到四成左右。区经济发展水平会对女性读研产生一定影响。从区域分布上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女性就业观念更为自由,不局限于稳定的就业方向,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情况相反。【社科类专业分数线上涨幅度高于工科类专业】社科类专业报考热度持续增长而招生计划增长稳定,使得分数线整体呈上涨趋势,而相比之下工科类专业的分数线有所下降。从2015年至2019年,社科类专业分数线全部上涨了5分至25分不等,其中历史学上涨了25分。工学分数线从2015年起逐年下降,2019年虽然相较有所增长,但整体看近五年间下降了10分。

穷有八极

教育部表示,2020年预计研究生扩招18.9万人,专业解读来啦!

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今年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的规模同比比去年预计增加18.9万,同时扩大普通高校专升本的规模,同比争取增加32.2万人。将主要投放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的领域,其中研究生计划增量,将重点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并且以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硕为主。预计研究生扩招18.9万人这个规模,相比于2019年研究生招生人数83万人多了大约五分之一。主要是为了缓解今年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874万人,再加上受到疫情影响导致的企业困境,双重因素所造成的严峻就业形势。虽然18.9万人加上32.2万人对于874万人来说并不多,但这也是为了缓解今年就业形势所打出的组合拳之一。不过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增长,可谓有人欢喜有人愁。1、对于2020界考研生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相比于2019届报名人数比录取人数的3.49:1,今年报名人数比录取人数约为3.34:1。可以说2020年考研容易了一点,对于那些想成功上岸的考生来说确实是一件喜事。2、根据2020年考生反馈来看,数学,英语两门学科比去年略难一点,再加上今天招生人数增加,今年的国家线或许会下降一点(不会太多,仅仅是个人猜测)。由于扩招人数偏向中国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且倾向于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所以对于符合这两点要求的考生来说更是一件喜事。3、对于一些专业的考生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对于考研的一些热门,如法律类、财经类等专业是否也扩招,扩招多少,我们现在不得而知,所以对于那些最后自己报考的专业没有扩招的考生来说,考研难度依旧没有下降,反而可能上升,对于这些考生来说或许是一件忧事。4、对于本科生来说,就业压力持续加大,学历没有别人高,这个致命性弱点在应聘时显现得会越来越明显。有些企业的岗位明明不需要研究生,本科生足够了,但是很多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明文要求最低硕士毕业。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想去考研,导致错过或者没有太多精力去准备秋招,从而错过的一些好的就业机会,这对本科生来说是一件忧事。5、对于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毕业生来说是一件不公平的事。大学毕业后父母年龄应该在50岁左右,父母供养孩子上完大学就已经很吃力,再加上研究生花费比大学更高(有些学校会有很大的补助)(整体上专硕比学硕花费更高),父母的力不从心,孩子即使想去考研,但现实情况没有办法,只能去找工作。研究生扩招,让更多的考生有了更高的学历,但家庭条件不好的毕业生又怎么办呢?6、对于现在已经是研究生或者成绩特别好的同学来说也是不公平的。本来可以将起跑线拉开,这回又来到了同一条起跑线。而且招生人数涨上来就很难降下去,研究生总数会越来越多,即便考上了研究生,就业也会越来越成问题。其次很多研究生希望去好的公司,这就造成了扎堆现象,要想站得稳就必须有过人的能力或者继续深造。最后祝愿考生们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做最好的自己!

美纪

2020全国研究生调查报告新出炉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了《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从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考研报名、招生规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这一报告不光对2021年新备考生来说尤为关键,对广大有在职研究生就读意向的大家来说也很重要。《研究生调查报告》所展现的考研数据变动对在职研究生的选择也至关重要。下面小编就报告内容为大家具体分析。其一,研究生报考人数持续增长2015年以来,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屡创新高,2019年报名人数增幅达21.85%,达到341万人,较2019年增长17.59%。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再次打破纪录,达到341万人,较2019年增长17.59%。考研报名人数中往届生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比如辽宁省2020考研人数中往届生比例上升到41.8%。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这与非全日制招生制度逐渐完善是有一定关系的。因此在非全日制招生茁壮成长的当下,这一就读方式受到不少人的青睐。其二,弃考率超10%考研弃考率一直居高不下,不少地区及高校考研弃考率超过10%以上。一些报考者只是把考研作为选项之一,当找到合适的工作或没有准备好研究生考试时,便会选择放弃考研。此外在职备考的考生也容易在工作和学习的双重压力下放弃考试。其三,学科特点从各学科招生人数来看,与10年前相比,哲学、文学、军事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呈下降趋势。其他学科则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教育学增长幅度最大,为294%;其次是农学,增长率达225%。医学、管理学的招生人数较10年前翻了一倍以上。2008年至2018年的数据显示,工学在各学科门类中招生人数占比最高,在2018年占比达34.29%。其次则是管理学,所占比例在2018年上升至16.01%。而下降的有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理学、军事学。今年受疫情影响,教育部明确将扩招增量重点投放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领域,重点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而且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以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为主。社科类专业是报考热门,如金融、法律、新闻与传播、工商管理等。但从本科及研究生就业情况看,社科类专业无论从就业率、薪资待遇方面,表现均不如工科类,且薪资方面也是如此。其四,考研报录比创历史新高近几年虽然研究生招生数量不断增长,但增幅要远低于报名人数增长幅度,导致研究生报录比不断提升。2019考研报名人数增加到290万人,报录比预计为3.6:1,较2018年明显提升。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再次上涨,共计 341万,报录比预计为4:1,达到近20年来最高。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研究生就读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新方向。而由于2020疫情及相关政策的调整,国家为研究生所敞开的大门也越来越宽。现在是知识至上的时代,现在更是读研的良好时机。如果能选择的话,读研是最好的道路,而对广大在职人员来说,考研其实是极为奢侈的一件事。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也让在职人员的考研之路变得尤为困难。对于这些人,在职研究生一定是你最好的选择。周末上课的时间安排和免试入学的便利标准无疑是为在职人员量身定做的。而对研究生有意向的在职人员,不妨来上海财经大学试试吧,我们的在职研究生部一直在等你。

铳墓

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2月18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樊未晨)今天,中国教育在线发布了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自2015年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屡创新高,2019年达到290万人,2020年首次突破300万人,达到341万人。从考生构成看,往届生、女性比例均不断提高。数据来源:教育部报告还发现,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启动后,“双一流”高校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其中,推免作为研究生招生改革探索的一种方式获得了高校的普遍欢迎,并成为“双一流”高校重要的招生途径之一。不过,近七成统考生认为获得推免资格很不容易。在选拔推免生时,招生单位会考虑哪些因素呢?报告显示,招生单位认为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分别是专业知识储备和科研经历。同时,超过五成的招生单位认为,交流能力、本科院校层次、竞赛获奖情况这些也很重要。近四成的招生单位比较看重读研目标、本科成绩。与这些因素相比,本科专业、笔试面试成绩的重要性相对较低。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报告显示,从近年来研究生报名的热门专业可以看出,考生在选择读研时更青睐金融、法律、新闻与传播、工商管理等社科类专业,而工科类专业报名热度远低于社科类专业,报录比差异明显。但从本科及研究生就业情况看,社科类专业无论从就业率、薪资待遇方面,表现均不如工科类。而社会需求量更大的是理工科专业,尤其是工科专业。这也提醒高考考生,虽然文科学习难度低,相对容易获得高分,但目前的就业前景不好。从2009年起,我国开始全面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大部分专业学位硕士开始实行全日制培养。报告显示,10年来,以应用为方向的专业学位硕士招生数量逐年递增,占比持续增大。在2009年专业学位硕士占比仅15.9%,2017年首次超过学术型硕士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比近58%。《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相关研究人员指出,专硕招生规模的增长,符合当前我国对研究生培养结构布局,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求。数据来源:教育部自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非全日制生源不足是招生单位面临的普遍问题。研究发现,近两年大 部分院校未完成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计划,部分专业存在无人报考、无人上线、考生不愿调剂到非全日制等现象。从今年部分高校公布的数据看,生源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考生认为非全日制社会认可度偏低。研究人员介绍,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深入推进和贯彻落实,《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继续坚持“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主线,高校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毕业方面的门槛,研究生毕业难度和延期率逐年提高,“严进严出”正在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关键词。无疑,高质量研究生教育将对国家“双一流”建设起到高端引领和战略支撑的作用,为推动我国由研究生教育大国迈向研究生教育强国提供坚实的基础。(教育科学部编辑)(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守一

教育部计划:扩大研究生的招生数量,预计2020年增加到290万

在大学生考研的升温进程中,教育部一边发布通知,要求研究生培养单位采取多种措施,严格规范招生与培养,对不适合继续读研的学生落实严格的分流机制,及时清退;另一边根据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教育部正在稳步引导研究生培养单位适当增加研究生的数量与规模。预计,到2020年的时候,在校的研究生人数将增加到290万人左右。按照教育部发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十三五规划”,其中的发展目标指出:保持研究生培养规模的适度增长,到2020年的时候,每一千人之中注册研究生人数达到两人,而专业学位硕士的招生比例将占到60%上下,也就说今后的专硕群体将成为研究生的主流。根据该计划目标推算,在近两年之中,我国每年的研究生招生规模扩招的幅度将会超过5%,其中双一流高校的研究生扩招规模将占据主要位置。从统计的确切数据来看,在2019年的研究生招生之中,复旦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等28所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扩招规模达到了100人以上。尽管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在逐渐增加,但是大学本科生考研的人数也在持续增加,考研竞争比例的基数持续提升,从2010年的2.8:1,上升到了2019年的4:1,而且还有上升的可能。从今年的考研局势来看,预计2020年考研的人数依然保持在235万人左右。另外,考研学生还需要注意一点:研究生计划扩招的群体之中,既包括全日制研究生,也包括非全日制研究生。并且,从2017年之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方式,与全日制研究生一样,统计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与此同时,今后的非全日制研究生顺利毕业时,也能获得教育部颁发的毕业证,同时也有学校颁发的硕士学位证,而以前的在职研究生只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因此,两证齐全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在理论上与全日制研究生具有相同的效力,只是不同的用人单位对其认可程度不同。在人们普遍追求高学历的时代背景之下,今后的研究生数量,尤其是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将会有可能像本科生初期扩招的阶段,呈现明显增长态势。于是有人担心,研究生的学历价值因此而下降。其实,学历的价值归根结底体现在个人能力上,用人单位终究认可的是能力。

历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统计及分析(1994-2020)

根据教育部官网消息,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已于12月21日至23日举行,报考人数341万人。这一数字比2019年度考研报名人数增长了50余万人,增幅超过17%,再创历史新高。从教育部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从2015年到2019年,考研人数从165万人递增到了290万人,但研究生录取人数才从57万增长到70万,报录比逐年都在增加。由上表可以看出,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上升,考研热度仍然不减。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2015年出现短暂负增长后,自2016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屡创新高,尤其是近2年,增长显著。2019年达到290万人,2020年首次突破300万,达到341万人。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增长,但是考录比率仍与过去几年差不多,说明近年来,我国研究生录取率有所提高,小编觉得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考生自己的重视,一方面也是国家政策的支持,文都网校小编总结了几点原因,如下:1.由于就业压力增大,以及非全日制招生制度逐渐完善,考研报名人数中往届生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2.考生对专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据教育部文件,今后招生政策将继续向专业硕士倾斜。《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指出,到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从2009年起,大部分专业学位硕士开始实行全日制培养,10年来,以应用为方向的专业硕士招生数量逐年递增,占比持续增大。在2009年专业硕士占比仅15.9%,2017年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比近58%。专硕招生规模的增长,符合当前我国对研究生培养结构布局,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求。3.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热度逐年升高,与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相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及要求加大,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层次,许多应届生、往届生加入了考研队伍。以上就是文都网校考研小编根据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情况,简单做的分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考研资讯,你记得关注文都网校哦!

姑奶奶

部分高校公布2020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均大幅增加,再创新高!

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名已经结束,目前各报考点网报确认正在进行中。截止目前,部分招生单位公布了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名情况,小编将深圳大学、湘潭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北医科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已公布的数据进行整理,其中:深圳大学深圳大学在报名未结束10月23日统计的人数就显示总报考人数已突破两万,达到21000人。近年来深圳的发展速度之快也让全世界瞩目,深圳这两个字就“自带流量”,成为诸多考研人向往的城市。而且深圳大学的发展也在吸引着考生:在世界四大大学排行榜中,深圳大学THE2020排名全国并列18名、QS2020排名全国32名、ARWU2019排名全国33名、USNEWS2019排名全国46名,深圳大学国际排名每年上升超过100名,国内排名每年上升超过10名。虽然深圳大学非985非211非双一流,但依然抵挡不住考生报考的热情,这两年深圳大学报考热度不断上升,统考竞争愈发激烈。2019年硕士招生中,深圳大学报考且参加网报确认的人数就达到16019人(录取2928人,其中推免人数537人),报考热度不输部分985高校。日前深圳大学公布了2020年推免生招生人数,首次突破600人大关,达到623人(含直博生10人),而这623名推免生中,“双一流”高校背景的考生有115人。深圳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总招生人数预计在3000人以上,也就是说,超过21000人统考生竞争2300多个名额,报录比将超过8:1。不过在深圳大学公布的2019年报考数据中,统考16019人报考,过国家线的只有4712人,最终进复试的3049人,上线率不到30%。所以说,大家不要被总报考人数这个“分母”给吓怕,努力过线就有机会!深圳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录取数据统计湘潭大学湘潭大学报考人数达到7887人,相比2019年增长51.79%,而湘潭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显示,计划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300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00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50人(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实际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总招生人数2450人左右,总报录比大约3:1。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2020年报考人数9009人,拟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2300名左右,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880名左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400名左右(其中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60名左右),整体报录比近4:1。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2159人,比2019年的9965人增长18.04%,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报考生源中,统招考生11913人,推免生246人。西北师范大学大学2020年拟全日制招生计划2400左右,非全日制招生计划350左右,整体报录比大于4:1。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2020年报考人数7197人,拟定2020年硕士生招生总规模1157名(含长学制及推荐免试生)。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正式报名开启仅4天,报考人数就突破500人,远超去年最终报考人数248人。下面一起来看看以上招生单位的具体报考数据~不断更新中……欢迎大家留言补充~其他学校虽暂未公布数据,但今年硕士研究生整体报考形势不容乐观,“从目前业内掌握的诸多省份各大院校报名人数的基础数据来看,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人数较去年增长近20%的情况。”下图是部分招生单位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统计情况,一些名校报考人数将近3万人。202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大幅增加是毋庸置疑的了,在这最后40多天的时间里,希望大家能够切实地感受到考研的紧迫感,全力以赴,提高复习效率,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6周之后,给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加油!祝愿大家都能收到2020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51考研,考研领域专栏作者,教育达人,择校选专业,全程备考复习经验分享,考研报名指导,考研,关注51考研就够了!

海之泪

2020考研人数突破320万?官方数据告诉你,为何这么多人考研?

如果说高考是一次能够改变命运的考试,那么考研应该是另外一次。2019年考研刚刚过去,想必有不少同学已经收到录取通知书了,当一部分人沉浸在喜悦中的时候,另外一部分人默默投入到了二战的复习中来。2020考研会有多少呢?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要考研呢?2020考研人数预计会突破320万首先声明这个数据,并不是官方统计数据,只是个人猜测!那么为什么会推测出这个数字呢?跟我一起来分析看看。2017年考研首次把非全日制纳入统一考试,那一年人数突破了200万。2018年报考人数238万,增长了37万人。2019年考研人数290万,比2018年又增加了52万。3年时间增加了90万人,平均一年增加30万,根据这个规律来推算,2020年考研人数应该会突破320万。官方数据看考研动机从中国教育在线官方公布是考研动机调查来看,大家扎堆考研的原因大概集中在这6个方面:本科就业压力大,提升竞争力、通过考研选择真正感兴趣的专业、为了获得学历、继续深造、随大流、有名校情结。根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有36%的考研人是因为就业压力大,希望通过考研提高就业竞争力;超过21%的人是希望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研究能力;紧跟着的是17%的人,希望通过考研获得学历、学位证书。还有一部分人是希望通过考研来换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这部分人也占了15%左右。就业的压力想必大家也都从目前的就业形势中,能够很直观的感受到。尤其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已经非常普遍,用人单位现在招聘起步就是大专以上学历,所以很多人为了增加自己的竞争优势,就纷纷投入到了考研的队伍中来!另外大家不要忽略一个考研的中坚力量,那就是往届生。根据官方统计数据,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中,往届生的报考比例已经占到了45%,这么大的比例,对于想考研的应届生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小视的力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研动机,之所以选择考研,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有改变命运的成分在里面。但是2020年面对这么多的考研人数,考研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想要考研的一定要做好准备!

故曰无言

2020研究生、硕士报考人数已341万

又是一年考研季,2020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又开始了。本年硕士研究生报名变成哪些新态势,考生的结构特色又折射出变革进程中高等教育的哪些新状况?日前,中国教育在线联合微博教育发布《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查询报告》,本期咱们一起重视——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341万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1日至23日举办。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现,继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上涨之后,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上涨,达341万人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生报名中应届生与往届生人数均不断添加,受非全日制变革等要素影响,往届生读研份额逐年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在职考研大军。从中国教育在线研究生招生信息收集体系数据来看,2020年报名较多的专业为金融硕士、会计、行政管理、法律(非法学)、企业管理、护理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教育学、设计学。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添加,从2007年的36.1万,迅速添加至2016年的59万,添加份额到达63.6%。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添加的一起,女生考取研究生的份额不断进步。在2007年仅占到48%,到2016年现已添加至55%,提升近7个百分点。女生渐成考研群体主流。联合微博教育日前建议的一项关于考研动机的查询显现,改动校园背景身世,增加工作竞争力是考研的首要动机,份额超越70%。而比较茫然,还没有做好工作准备以及作为工作备胎分别到达30%、21%。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招生变成缺额《国家中长期教育变革与开展规划大纲(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把进步质量作为教育变革开展的核心使命。为习惯经济社会开展的多样化需要,研究生招生以史无前例的力度深化招生考试领域的综合变革,而招生结构多元开展是进步人才选拔质量的重要内容和前提。在招生考试上,非全日制变革正式落地实施,全国研究生招生局势发生变化。在专业类型开展上,我国已逐步实现从以学术学位为主到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的改动。依据中国教育在线联合微博教育的查询数据显现,近三成的考生支持非全日制纳入统考,以为该目标表现公平公正。,从查询来看超越半数考生在支持该目标的一起,以为应该分隔划线选取。关于是否愿意调剂到非全日制研究生,52%考生选择“不接受”。不愿意从全日制调剂到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首要原因是“忧虑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工作单位认可”,份额为67%,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膏火和学习时间也是导致考生存在顾虑的重要原因,分别占到59%、55%。关于社会及招生单位来讲,积极调整相关人才目标、完善培育制度,才干更快缓解非全日制招生窘境。现在,硕士研究生报名的明显特色是院校及专业选择散布不均,工商管理、会计、管理、金融等专业是考生首选专业。比较之下,工程类硕士专业招生不容乐观,乃至变成多个专业零选取的现象。这种现象在非全日制招生中被进一步扩大。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统一划线选取,从必定程度上添加非全日制选取难度,变成很多专业有报名但无人上线状况。别的,从报名热度上看,工程类专业报名在逐年削减,向经济办理类专业搬运。经过计算,咱们发现,在2020日制硕士研究生初次招生录取的基础上,各高校都不同程度调减了2020非全日制招生方案,其间工程类专业遭大面积减缩,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渐趋理性。中国教育在线进行的一项关于专业硕士的查询显现,近6成考生方案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张在研究生报名人数添加的一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均匀每年根本维持6%左右的增幅。从硕士研究生各学科招生状况来看,工学招生所占比重最大,占比34.4%,其次是管理学占比13.7%、医学占比11.7%。2016年仅有历史学招生规模下降,降幅为0.69%,其他学科均保持添加。受工作局势影响,医学专业本科升学率远高于非医学类院校,中国医科大学等医学类院校本科升学率挨近50%。医学学科招生规模也不断添加,2016年到达6.9万人,占比11.7%,较2010年招生占比进步近5个百分点。中国教育在线联合微博教育建议的考研人群查询,从不同维度提醒了这一人群的特色。从性别散布上看,女生占考研报名群体的大多数,超越6成,这与近几年研究生招生女生占比逐年进步共同。从就读院校性质上看,非“双一流”高校占比超过8成,一方面跟非“双一流”高校学生总量有关,另一方面,普通高校毕业生读研意愿更强。从数据上来看,超过半数读研是为了改变学校背景出身。但预计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深入,社会人才政策的调整,“双一流”对于考生选择影响将会越来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