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介绍作为一名往届生18二战考研东财经济学硕,毕业之后,参加工作2年,2018年4月开始看书,开始就算是正式复习了,最终 政治73 数学109 专业课129 英语58 总分369。二、考研整体感受要明确为什么考研,这是很多同学忽略的问题,其实考研的竞争从你决定考研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我考研的动力主要是我工作时,周围同事都是研究生,不管是名校得还是普通院校的,反正都比我的学历高。但是我周围也有很多同学会因为简单的不想工作、随大流等原因被迫选择考研。以这种方式做出的选择往往导致后劲不足,也是我们常见的中途换学校、中途放弃等现象。考研期间常见的两个现象:第一种是:在自习室,刚开始考研自习室一座难求,暑假回来少了一批人。第二种是:考研群里,3月份听经验介绍很多人,然后从9月份开始,不断有人退群,甚至到11月12月,还是有人退群、转资料。所以只要能够坚持到最后,就已经战胜了很多人。总之,在大家选择考研之前,一定要明确,这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你会感受到学习的充实、自己变强的喜悦,当然也会有做错题的挫败感、对自己水平不高的懊恼等等负面情绪,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来促使我们坚持下去,也就是想清楚,为什么要考研,这样以来才有动力。三、复习经验1. 时间安排要注意重要的时间节点,比如暑假。从9月份真正开始时间往往会比较紧张,到后期会更加突显时间不足的矛盾,因此暑假的七八两个月就非常关键了,利用好这两个月,完全足够刷完全书、看完一遍课本,这样会在后期复习有很大的优势,也有利于在后期更合理的安排时间。2. 专业课专业课全程跟着炳哥学习,心里特别踏实。一路走里,炳哥给我们的每一节课都值得回忆,首先,跟着炳哥学习,学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能力和方法;其次,跟着炳哥学习,心里会感觉稳稳的,心态好了,这对于考研复习是很有帮助的;最后,跟着炳哥学习,会感到一股力量,一股一直求上进的力量,因为炳哥就是一个一直在奋斗的人,所以,你在上课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能感觉到一股力量推动着我们不断前进。总之,一路走来特别感谢炳哥的教学。3.数学数学始终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可以决定你考研的成败,时刻不能放松的一门课。从16年开始,数学三的难度逐渐上升,18年遇到了有史以来最难的一年,其实增加难度的方法也不多,只有两种:1.考察细节知识,如二阶差分方程 ;2.增大计算量。因此我们要做的应对方式是:01把全书中出现的所有的内容,细节,尽可能搞懂;02针对计算能力的练习。不要盲目的刷题、刷视频,一定要自己总结、思考,我二战的时候用了汤神的660题,但是关键不在于量,重点在质,不要只看例题的做题方法,更要看相关概念的定义、性质那些文字性内容,要像高中一样学数学,会证明、懂原理,要力求知其所以然。03英语是唯一跟基础有关的科目,基础差的同学需要尽早开始背单词,并且一直坚持到考试,另外,阅读需要适当的练习,每天做个一或两篇阅读,培养语感,随便做谁的辅导书都可以,根据自身的英语基础来决定练习量,但是不要花太长时间,主要任务是数学和专业课。英语的真题非常关键,建议大家在10月份开始做真题,阅读做完之后做精读,把每个词都查出来,都确保认识。我是从11月开始陆续背作文,当然早点开始更好,毕竟后期还要背政治。04政治是最好得分的一门,我是在10月中下旬开始,每天至少看3个小时政治,背的是的是风中劲草的书,几乎涵盖了所有选择题的点。到了11月以后每天至少要花两三个小时去背,这也要求了我们在11月之前要把数学和专业课学扎实,到后期在做肖秀荣的书,就没有多大问题了。即使在现在,回忆起那段每天头顶月亮起床,头顶星星回宿舍睡觉的考研日子还是非常怀念,在我的记忆里,那段生活是极具价值、丰富多彩的,而那种为梦想而奋斗的生活是到现在想起还会为之激动的生活。因此,我也希望读到这些文字的每个,无论你是否考研,都能坚持自己的梦想,珍惜为了理想而奋斗的日子。
新一轮考研备考开始,考研人数迅猛增长2020年考研人数达到370万,2021年考研人数也是突破400万大关,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其中除了有大部分的应届生,往届生,在职工作者也是大有人在。有些学生毕业工作后,感觉到自己知识上的欠缺,需要继续学习提升。在当下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也来越快,本科毕业学到的知识并不足以让我们获益一生,停止学习只会被加速淘汰。再一个方面,提升学历,结交人脉。更高的学历意味着选择的机会会多一些,在职场上研究生学历也是一个优势。还有是因为升职加薪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取人脉资源。通过读研转换职业方向。不喜欢目前的工作,想通过读研转行业。裸辞考研真的有必要吗,裸辞要注意这些问题我认为是完全必要全身心投入考研的。背的东西太多。要听专业课的视频,在职时间不充足,裸辞确实压力大。在家学习被父母嫌弃是挺正常的。但是真心想好了,父母大多数还是会支持的。我相信考研周期长后期会很累坚持不下去的这种话。首先裸辞考研需要巨大的勇气,你要面临一个未知结果去放弃自己现在已有的东西。在决定辞职之前并未征询什么意见,只觉得继续待在原单位只是耗时间,拿一些并不丰厚的薪水,人生看穿到底,自我能力得不到提高,于是一股脑就递交了辞呈。首先我很佩服那些一边工作一边顺利就考上研究生的大神们,他们的精力毅力都是非同寻常,当然还有本身具有的实力和基础。我就是要对自己负责才毅然决然辞职全身心投入考研之战啊!但是那些考上研究生的人,有可能经过调剂上岸到一个不太符合预期的大学,同时一年的工作待滞工作能力也有所下降,所有有的裸辞上岸也并不是很开心。图书馆很多同学都很很努力,为什么大部分人都考不上大家应该不陌生,从小到大,班里经常有那么一两个人,他们上课认真听讲,平时拼命做题,看上去那么爱学习,就是拿不出像样的成绩。考研路上也是,你或多或少可能会注意到这么一群人,他们天天三点睡五点起,甚至通宵学习;他们不是在自习,就是自习的路上;他们拼命做着一张张的卷子,发着各种各样我真努力的朋友圈。对于这些选手,我很想说,你们其实并不努力,只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你们在骗别人,也在骗自己。你们的存在,仿佛只是为了给别人制造紧张气氛,只是为了给别人提供榜样。你三点睡五点起,白天学习效率绝对不高;你学不下去,还坚持坐在图书馆自习,但其实你根本学不进去;你单纯的刷一套套题,而不动脑子去总结,提升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文|学个习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考研大军中,往届生占了很大一部分,其中也不乏一些工作后又“裸辞”考研的同学。最近,就有一位“裸辞”考研的同学,虽然已成功上岸某“双非”大学,专业还是热门的计算机专业。但是,他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相反还有点焦虑。因为,同样是考研,应届生考与工作后再考,心态完全不一样。特别是一些直接“裸辞”考研的同学,内心可能会更复杂,除了更大的压力外,对未来的焦虑也无法避免。对于这一点,真的有很深的感触。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裸辞”考研?根据我自己的观察,真正有勇气“裸辞”考研的同学,并不是对考研有多少热情,而是对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彻底“死心”,很多方面都不满意。比如,工资待遇太低、晋升空间太小、工作压力太大、实现不了自己的价值等等。而对于工作稳定的同学来说,大概率不会“裸辞”考研,即使考上了研究生,可能真的要辞职时,也会犹豫。所以,对于“裸辞”考研的同学来说,摆脱当前的环境,跳出当前的“火坑”才是主要原因。而考研,只不过是一个借口或者一个出路罢了!那么,“裸辞”考研,会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又如何应对?“裸辞”考研,会面临哪些问题?就像文章开头的这位同学,虽然“裸辞”考研成功上岸,但是,他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就是因为,与应届生考研相比,我们会面临一些不一样的问题,比如,下面这两个。① 担心重新回到学校学习难以适应有不少工作后再考研的同学,即使是考上了研究生,也会担心阔别学校多年后,重新回到学校,到底能不能适应学校的学习与生活。因为,工作多年以后,那股对学习的心劲、热情就会减小不少。然后,还有可能会担心自己到底能不能顺利完成毕业论文,顺利毕业?而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切实存在的一个问题。所以,也需要我们积极调整心态,做好心理准备。② 对年龄大,“一事无成”的焦虑我想,这个问题不光“裸辞”考研的同学存在,其他大龄考生也会存在。因为,眼看着年龄越来越大,研究生毕业都要奔三了,却还是“一事无成”。这种无处安放的焦虑情绪,也会伴随着我们。我想,想要摆脱这种低落的情绪,只能依靠我们自己,有一个好的心态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我们非常有必要纠正一下“三十而立”的这种思想。作家刘同在一次演讲中说:“三十而立,真的害了好多好多的中国男性”。因为,他曾经也是“三十而立”观念的受害者,在他28岁那年,全部的存款也只有17000元,这让他一度陷入了崩溃的边缘。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后来的成功。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一些思想也要跟得上节奏才行。毕竟,现在的孩子,从小学到大学,再读到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年龄可能都接近30了。然后,才要找工作开始奋斗,买房买车、娶妻生子,等真正“功成名就”时,至少也得40岁吧!所以说,缓解这一焦虑的有效手段就是对“三十而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何况,我们的平均寿命也在不断增长,在“三十而立”这种思想形成之初,可能平均寿命都不到40岁。所以,有“三十而立”这种说法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如果30岁还立不起来,那可能就要挂了,再没机会了。而如今,平均寿命都超过了70岁,快到80岁了,所以,30岁以后,我们还有大把的时间去奋斗。扯远了,我们继续讨论“裸辞”考研这件事。除了想办法缓解焦虑外,还有一些注意事项。“裸辞”考研的建议由于是“裸辞”考研,所以,求“稳”比什么都重要,因为,我们耗不起,也失败不起。不像大学应届毕业生考研,考不上没有关系,大不了再来一年或者直接去找工作。所以说,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报考院校与专业时要更加理性。学校选择,更切合实际,比如,你只是三本毕业,那么,最好就别选那些清北复交浙等“985”名校,你实力很强那另当别论。选择更稳一些的高校,比如,比自己的本科院校好一个档次就可以了。而在专业选择上,建议大家最好选择与本科阶段、以及自己工作的方向一致的专业方向,尽可能不要“跨专业”。因为,由于我们已经工作多年,再去“跨专业”考研,很难说服面试老师你没问题,能够开辟新的领域,同样做得很出色。以上,关于“裸辞”考研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给大家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有这种困扰的同学。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一下吧!
作为一个工作一年之后裸辞的三跨考研人,我的考研之路可能与大多数同学都不同。希望我的考研故事可以让一些正在或即将备战研究生考试的同学坚守初心、坚定信心。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这段默默努力过、奋斗过的时光,那些一个人走过的白天与黑夜,都是人生中一段值得被铭记的追梦之旅!1我的本科专业是一个很多同学可能都没有听说过的“冷门”工科专业。但是,作为一个从小喜欢看书的文静妹子,新闻、中文类专业一直是我的心头好。然而,现实总是阴差阳错:高中文理分科时,因为实在不喜欢背书就选择了理科,高考时成绩不高不低,选择不了理想的专业,就随便报了一个“看起来”理工科气息不是那么浓厚的专业(后来,我有无数次想穿越回去抽死当时乱报志愿的自己)。大学期间,专业课老师和一些业界大佬们纷纷给我们“洗脑”,我们专业“火热”的就业形势和光明的发展前景......这也让我四年里怀着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决心好好学习。大四时,班里许多同学都决定考研,因为自己不想考本专业的研究生,又害怕自己跨专业受歧视、基础差,再加上当时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是考本专业的研究生,最重要的是,当时在象牙塔里呆久了的自己一心想要去社会上历练一番,于是选择了找工作。找工作的心酸历程自不必多说,最终做了专业对口的工作,顶头上司是一个毕业多年的学长,工资待遇也都挺合心意,也曾期待着自己按照公司许诺的晋升前景,按部就班地踏上一路升级打怪的光辉职场路。但最初几个月的新鲜劲和适应期过后,由于工作地点和性质的原因,感觉自己过着每天重复、封闭又毫无波澜的日子,越来越觉得时光流逝得飞快而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却原地踏步。也是在这段时间里,我思考了很多,对自己和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加上身边的同学和好友或保研或考入名校,或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与他们交流时,他们也都鼓励我勇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也越来越坚定我想要有所突破和改变的决心。2还记得18年研究生考试第一天的下午,我路过住处附近的一所大学,看到一张张紧张又满怀期待与憧憬的面庞,心里油然而生出一种羡慕。恰好一个当天参加研究生考试的高中同学(他高三时复读了一年)微信上找我聊天,得知我有考研意愿,他在考研结束后的那天晚上,热心帮我选选学校和专业,还给我规划学习计划和方法。因为已经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我只用一个晚上就决定了自己要跨考新传,并根据自己喜欢的城市和这个城市新传名校的试题风格,敲定了自己决心报考的学校。之后的一切都比较顺利,从19年1月开始,我陆续开始购买专业课参考书和笔记,开始每天背单词和阅读一些英文文章,并做笔记,周末去附近的学校自习。一开始是打算一边工作一边考研,但自己的工作和要报考的专业完全风马牛不相及,而且进入19年3月份以后,自己心态变得有些焦虑,害怕自己会工作和学习两方面都做不好,于是萌生了辞职考研的想法。犹犹豫豫了好久,终于在4月底鼓起勇气和领导提出辞职,在6月初正式成为“自由人”。但由于前边找房子、收拾东西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我在办理完离职手续的第二天就从工作的城市挪到了家所在的城市,简单收拾了两三天后,就立马进入了学习状态。3新住处在一所大学的校园内,自习教室、食堂都离得不算远,舍友小姐姐也都是跟我一样的考研人,我们也相处得很融洽,那段时间感觉自己又回到了曾经的校园生活,重新变成了一个大学生。我的舍友是比我大一届的毕业生,她也是在工作一年多后选择辞职考研,我俩在聊天时都觉得和工作相比,考研虽然很累,但却很开心,因为我们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和生活,每一天都是充实自在的。暑假期间我报了一个专业课的在线辅导课程,授课的学长学姐也都很尽心负责,让我的跨考之路多了些信心和从容。我的正式备考时间虽然不算长,但值得庆幸的是,因为有那么多可爱的人的帮助,我几乎没有走什么弯路也没有踩雷,期间虽然有过无数次自我否定和怀疑,但好在一点点、一天天坚持了下来。4一直到现在,我都觉得这大半年的经历像一场梦,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评价自己这种裸辞跨考的行为,但追随内心的感觉还是挺爽的。考完也会想,如果结果很差,我又该何去何从,是继续二战,还是去找一份工作,然后就此作罢。而结果尚未揭晓,一切也都是未知数。有时候也会后悔自己大学四年过得太懒惰,太安逸,没有突破和尝试的决心和勇气,所以才会有如今的境地。但退一步想想,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有决心去追梦和改变,任何时间都不算晚。在这里,也想告诉备战21考研的童鞋们:方向和努力一样重要,认清自己,认清现实,一旦决定就行动,一旦行动就不要动摇。希望大家都能无愧于心,坚定于行,一战成硕!
@四姐:成年人的世界,从没有容易二字。今天一个小小决定,可能将影响未来十年的发展轨迹。上周朋友聚会,遇到一许久不见的好友。她在15年,进了某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两年,觉得工作重复,晋升无望。一咬牙,辞掉了别人眼里光鲜亮丽的白领工作。三年过去了,依旧在家备考,未曾工作……迷茫的“三岔路口”,究竟何去何从Emma今年大四,刚参加完安永面试,便来求助:面试感觉不太好,萌生考研的想法。家里人却认为公务员轻松,建议她还是选择考公。最近恰逢面试、考研报名、国考报名,许多小伙伴都站在“迷茫”的三岔路口,开始纠结,接下来该何去何从?考研?不可控因素太多,总感觉信心不足,花费一年的时间准备,万一发挥不好,没考上不说,自己应届生的身份也没了。工作?又开始纠结,事务所工作压力大,千辛万苦进去了,万一不适合自己怎么办。四大还好点,其他企业的应届生薪水可能连养活自己都困难。读了这么多年书,到时候还得向父母要钱,想想就丢人。决定前,请先来次灵魂拷问到底该怎么选,四姐没法给你确切的答案,但我总结了以下几个问题,希望你能从问题的答案中,更好地了解现在的自己。1.你是为了什么而考研/工作?对Emma而言,想要考研是意识到就业市场的压力。周围的人都好优秀,感觉自己毫无优势,希望通过研究生,提升自己的价值。Emma目前的问题是,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不自信,考研是弥补不自信的一种手段。但现实真的如她所想吗?四大选人,看重的是综合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前两个可以通过学历和证书体现,后面的则需要通过日常积累,主观地表现出来。我们发现,想要弥补自己的不足,Emma应该采取多方面的训练,并非一个考研就能解决的。所以,举棋不定的时候,不妨考虑一下,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是否足够充足,支撑着你走过一段堪比“高考复习”的苦逼岁月。2.你的学习能力如何?讲真,每年的“考研大军”中,跨专业、跨学校考试的并不在少数。如果你想考研,不妨先评测一下,你的学习、自控能力和所剩的考试时间之间,是否能够划上等号?比如拿上一本书,零基础的你,大概需要多久能够大致掌握基础内容;多久能够熟练使用;多久能够达到精通(可以通过模拟题进行成果检测)。或者和身边的同学进行对比,给自己进行一次能力水平的鉴定。如果,你的学习能力一般,自控力又不好,那么保险起见,不要轻易尝试“考研”。3.你已经拿下了几张“专业证书”?想要找到一份薪资符合预期的工作,证书是个重要的考量标准。尤其在财会这种专业性极强的领域,证书的多少和含金量,直接决定了你第一份工作的薪资水平。以Emma为例,财会专业双非本科生,她的薪资和985硕士生的薪水肯定会有差异。不过,如果她能有一张“国际财会领域通行证”的ACCA,在同等条件下,能够获得2-3K的提升。如果她只有一张初级,很可能只能获得四、五千的起薪。4.第一份工作你准备呆多久?见过不少这样的例子,工作不到半年,换了好几份工作,更有甚者,直接辞掉工作,重新考研。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现实和想象相差太大。电视剧中的公司环境总是美轮美奂,咖啡、水果一应俱全,办公室装修得那叫一个高大上。但现实却是,有时你甚至只能挤在一间不足30平米的小办公室,对着电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天天累成狗。你以为,一毕业,8-9K的薪资,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而现实,你只能拿着折半的工资每天为了房租、伙食费、电话费发愁。讲真,你是否能够接受这样的心理落差?虽说每个人遇到的情况有所差异,但是一般而言,和自己理想中的工作,还是有所差异的。在决定工作之前不妨问问自己,如果现实真的是这样,第一份工作,你准备呆多久?5.你的身体状况如何?有的小伙伴,大概会好奇,考研还是工作,跟我身体状况有啥关系。身体不好还不准报名啦?你可别小看了身体因素,每年有多少人因为身体吃不消而中途放弃备考、临时选择转行。想考研,想保证能考上研,那就做好一朝回到“高考前”的准备吧。尤其是对跨考,想考名校的学生来说,付出的努力更是加倍的。想考研,你做好长期熬夜、习惯性早起的准备了么?想工作,大家熟知的几个领域:法律、财会、金融,基本上,都是九点下班就算放假……你做好周末老板一个电话,分分钟从被窝里爬起来,赶回公司的准备了么?对照一下,你的身体状况,更能适应哪一种生活方式?成年人的世界,从来就没有容易二字。今天的一个小小决定,可能将影响你未来十年的发展轨迹。作为一名财会人,用数据说话应该是咱们的职业素养。那么在对待自己未来发展的重要决定时,也请拿出你的专业素养。综合分析,客观考量,做出对你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决定。如果你还未到迷茫的三岔路口,那么从现在开始,提升自己的境界,为了将来而努力,不要让你的未来,空留遗憾。来源:直通四大。
文/李丹从21岁到25岁,毕业、待业、裸辞、考研穿插其间,构成叶梓初入社会的一段人生经历。经历过两次考研失利、做了两年网站编辑后,叶梓下定决心裸辞。离考研还剩半年,她没有告诉家人,怕被数落,怀揣着卡里剩余的1万来块钱,租了间教师公寓,开始她人生中最后一次考研。对于像叶梓一样的二本考生而言,通过二战甚至三战,为自己博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似乎是兼具现实和理想色彩的无奈之举。也是鉴于此,二本、三本也有“考研基地”一说。考研目标院校分布(图源:宗师考研)教育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377万人,比上年增加了36万人。与此同时,不少高校开始逾越“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硕士研究生招生总名数的50%”的红线。本科出身不好的“叶梓”们被挤入逐年庞大的考研大军中,或给自己留了后路,或没有。但考上研,一切就能如愿了吗?裸辞:不甘与倔强查成绩的那天晚上,叶梓下班回家,刚给自己煮了一碗面,“端着面条碗的手都在抖”。这是她五年内第三次考研。她想去大城市看看,但凭之前的学历和经历,几乎没有可能。经历过两次考研失利、做了两年网站编辑后,叶梓下定决心裸辞,揣着卡里剩余的1万来块钱,在山师(山东师范大学)附近租了间房备考。“这是最后一次机会,如果还是失败,就老老实实上班、找对象、结婚。”最后一次尝试,叶梓没有告诉家人,她害怕被数落。早在5年前,她就因考研和父母发生过争执。父母觉得,她放弃学了4年的医学专业不值得,她则坚持要报考自己喜欢的传媒类研究生。三战的6个月里,叶梓在山师老校区找了个自习位,从上午6点学到晚上10点,落下颈椎病。为了省钱,食堂6块钱的手擀面、校门口小摊4块钱的卷饼、山师东路6块钱的红烧茄子盖饭共同构成了不变的“老三样”。图源:视觉中国初试结束后,休息了1天,叶梓急匆匆赶回济南找工作。“不管结果怎样,得为自己找个着落,攒点钱,要么去北京参加复试,要么给自己攒点嫁妆。”有数据显示,2019年,在341万人的考研大军中,二本及以下考生占比52.5%。因此,也有“二本、三本沦为考研基地”一说。从某种程度上看,对于高考失利的人来说,考研是不甘与倔强的集中爆发。对于怀揣名校梦、逐梦失败的“执拗者”而言,考研是他们说服自己接受现实前的最后一搏。而对于因本科出身不好而被困“一眼望得到头的职场”中的人来说,考研是他们挣离现状的唯一方式。“工作的那段时间,整个人很悲观,感觉自己一辈子就这样了。”本科毕业,方林找工作不顺,只有海南昌江核电站要他。“我父亲当年武大毕业,父母对我一直不太满意,我就觉得自己没什么价值。”赌气之下,方林只身来到昌江核电站。从海口机场坐两三个小时大巴到昌江黎族自治县,再坐半小时小巴车到核电站临时生活区,沿途遍布荒草农田。方林主要负责辐射防护,日常工作以巡检为主。“我们要佩戴剂量检测计,检测到辐射,仪器会发出‘滴滴’声,声音的频率快慢对应剂量的多少。”正常情况下,巡检人员听到滴滴声会快速通过,但方林不会,他有时会慢慢走过去。“我不知道为什么,在那个滴滴的环境里,我才感觉到自己存在过。”从助理工程师开始干起,再到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这是方林这个工作的升迁路径,同寝室一同事干了6年,做到了工程师。但方林不甘心。距离考研还剩40天时,方林毅然辞职备考。辞职的那一刻,他“很平静,不悲不喜”。烙印:出身与机会“我们没有高质量的讲座,没有过硬的教学设备,缺名师、缺资金、缺方向……我们有的,只是向上的心和笨拙的努力。”几年前,怀左的朋友就读于一所二本院校。毕业前夕,朋友去参加了211学校的校招,面试一家500强企业。面试官问:“你们怎么跑这里来面试了?我们不收二本大学的学生。”听过不少二本生的求职经历,怀左写下了《对不起,我们公司不要二三本大学的学生》一文。在文章里,他写道:“差距就是这样被拉开的。来自二三本学校的学生,缺的不是智商和努力,真正缺的,是机会。机会少,导致眼界窄;眼界窄,导致放不开;放不开的最后,更多人选择了将就和稳定。”将就的另一端则是挣扎和弥补。方林本科学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专业课之余,他还学了会计第二学位和韩语。一周七天,有六整天排满了课。夏梦本科学的是财务管理专业,为了弥补学校不好的缺陷,她考了不少财务相关证书。“我遇到过的这类(本科出身不够好)求职者总数不过百,都是挺焦虑、拼命弥补的人。”尹光亮做了8年HR,在他的印象中,这类求职者往往会考一个雅思7分以上,还有CFA、CPA、司法考试,或者走关系去大企业实习。“因为曾经失去过,所以倍感珍惜吧。”而在弥补本科出身的诸多方式中,考研是最常被选择的一项。在方林心目中,考上研,意味着自己只是在高考中发挥失常,绝非技不如人。但他后来逐渐发现,横亘在二本生和名校之间的,绝非一次简单的考研机会,还有逐渐收紧的上升通道和内心深处的某种敏感。图源:视觉中国有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3000余所高等院校中,仅有366所具有推免资格。其中,有推免资格的二本院校数量屈指可数。2013年,教育部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硕士研究生招生总名数的50%。但从近年来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来看,50%的“红线”正在被逾越。为此,高等教育数据研究第三方机构青塔曾指出,正是因为逐步升高的推免生比例改变了招生结构,才让许多二本考研党陷入“研究生总体规模在扩招,自己报考的专业却在缩招”的两难境地。图源:高等教育数据研究第三方机构青塔除推免受限外,一些名校的优势专业也直接关上了面向二本考生的大门。2019年,北京某985高校的中国学(哲学与宗教)、地理学(景观设计学)、粒子无力与原子核物理、保险硕士、统计学、高等教育等专业只招收推免生。同年,上海某高校的部分专业推免接收比例达90%以上。“海归的看不起国内读大学的,211的看不起二三本的,本科毕业的看不起大专学历的……”学历鄙视链一说隔三差五荣登各大社交平台话题榜。但对于一些“高考首战”失利的人来说,“本科出身不好”的烙印,不会因为考研上岸而消失。第三次考研,叶梓终于成功上岸,新闻与传播专硕。入校初要选导师,她的第一选择是一位课题多、经验丰富的教授。显然,大家想法类似,该教授成了热门。反选环节,热门教授选择了一名本科211的本专业学生和两名考研成绩好的学生。40天疯狂学习后,方林考上了理想院校。“实际上等我上了研究生之后,我才差不多正式进入实验室。”入校之初的一段时间,方林比较敏感,学术讨论时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不敢主动提出想法,“总担心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常识性问题不知道,被人笑话”。他也曾一度自嘲“东郭先生”,生怕“被人找出不同”。未来:起跑和过坎今年11月,一档综艺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 2》将29岁的“大龄”实习生丁辉推入观众视线。二本出身、做过销售、裸辞跨考,当丁辉和名校出身、年龄更小的其他实习生站在同一赛道时,读研期间的国家奖学金、多份相关实习经历仍无法修饰他“不够精英”的过往。“我们太容易把自我带入到丁辉身上,认为他就是那个面对残酷社会仍旧顶着高压挣扎前行的我们自己。他赢了,我们就赢了。他输了,我们也就输了。”一位网友曾这样在微博写道。节目播出期间,与丁辉相关的话题阅读量多次破亿。“卡第一学历的,都是些不差钱的公司。因为不差钱,薪酬远超行业中位数,顶级简历云集,岗位数量少,这个时候就可以‘随便作’了。”在尹光亮看来,无论这类“拥有话语权”的公司怎么筛简历,最后留下来的都是最优秀的人。尹光亮认为,对于绝大多数招聘企业而言,学历+附加值,是衡量求职者的常用标准。附加值包括专利、SCI论文、比较突出的创业经历、同类名企的实习经历等。他也坦言,尽管本科出身不好的求职者会稍差于一直优秀的竞争者,但本科学历不会成为一个永远过不去的坎。两年前,时年28岁的叶梓研究生毕业。秋招加上春招季,她总共投出30余份简历,有6个岗位进入到面试阶段,最终拿到4个offer,她本人更偏好的互联网管培生、互联网运营、内容策划相关岗位全军覆没。斟酌之下,叶梓选择了一份互联网内容审核的工作。尽管工作内容、薪资她都不是特别满意,但这的确是她当下的最好选择。工作半年后,叶梓抓住机会转做自己喜欢的运营类工作。1年后,她跳槽到一个更好的互联网平台。“读完研,我们可能还是竞争不过本科211、985的对手,但至少比我们原来的本科二本强很多,机会也更多。”对于叶梓和其他进入IT、运营等行业的人来说,本科出身可以通过后期努力淡化。但对于像方林一样立志从事科研工作的人而言,本科的坎短时间内可能还过不去。研究生毕业后,方林继续读博,他计划博士毕业后去高校任教。“二本出身对之后的就业影响肯定很大,越到后面限制越大,除非在博士期间做出很厉害的成果来。”在方林目前读博的学校,本科清华、有国外留学/科研经验的求职者能直接被聘任为副教授。方林计划,如果能找到愿意聘用他的高校,从助理研究员做起,一步步往上走。“高考就是一个分水岭,当时不如别人做得好,就得用很久去弥补。”朱琨今年28岁,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三,如果能顺利考上博士,他也准备走科研这条路。关于未来,他更“佛”,没有具体规划也毫不焦虑,“能不能考上博、考上后啥时候毕业、毕业前能发多少篇文章都是未知数,没必要现在做打算”。在朱琨看来,“本科第一学历至上论”无可厚非,不过是筛人的一种方式,不可否认好学校的确有其优势所在,但也不要否认那些不断让自己提升的人的价值所在,“大不了不选那些不卡本科学历的工作就好了”。(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叶梓、方林、夏梦、朱琨均为化名)(编辑:黄玉璐 校对:颜京宁)
2020年12月26日-28日,2021年考研初试将如期举行。我身边有不少人即将参加考试,在这最后的十多天里,作为过来人,我很想跟他们,以及有志于参加考研的人们,分享一下经验感受,毕竟“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这最后的冲刺关头,往往是最关键的。在分享之前,值得一提的是,从报考人数来看,近年来考研难度呈逐年递增之势。据统计,2010-2019年之间,考研人数逐年增加,从2010年的140.6万人,增加到了2019年的290万人。据估,2021年的考研报名人数会再创新高,将首次突破400万人次。▲图源网络与报名人数呈正比增长的是录取人数,这让历年的考研报录比维持了大致的平衡。但不得不说,这些年来,考研报录比还是呈现出了整体下降的态势。比如,2010年的报录比为3.0:1,而2019年的报录比则降到了3.6:1。报录比的降低,意味着考研难度的增加。但以我的亲身体验来讲,考研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份不容易,首先体现在最初的选择上。大多数参加过考研的人,应该都在选择就业,还是选择考研的问题上,产生过纠结。纠结的结果是,很多本该早日走上工作岗位,从而早些开启自己事业的人,阴差阳错参加了考研。而另一些适合多读几年书的人,却稀里糊涂选择了就业。我属于后者。当年本科快毕业那会,我一直觉得自己适合创业,而在创业时机来临之前,我应该先到大的企业去积累经验。我自认为属于干练机敏有冲劲的那类,并以为凭此必将令用人单位对我青眼有加。然而后来我才发现,其实我最大的优势是做事不浮躁,沉得下心,并且比较享受读书的过程。真正遗憾的是,我因为自己一时的选择,付出了长达4年的宝贵时间。当年的我没有考虑清楚,选择北上就业。幸运的是,我很快就跟一家中字头的国有建筑单位签了劳动合同。其后的几年,我到过不少地方做工程,工作说不上辛苦,跟周围人们的相处也不可谓不愉快。然而学语言专业,在项目上担任英语翻译的我,总觉得自己的角色更像是在“敲边鼓”。更让我在意的是,几年的工作,总给我找不到自己节奏的感觉,这让我感觉失重。于是,几年后,我开始重新开始思考人生。感觉失重的我某日去看电影。那年刚上映了宁浩的新片《疯狂的赛车》。银幕上,来自西安的两个特型演员操着西安话妙语连珠。饰演小舅子的巴多说“咱这会不会多行不义必自毙”。饰演姐夫的王双宝马上说:“满嘴顺口溜,你想考研呀!”把西安作为第二故乡的我,当时听到这些方言台词,瞬间捧腹。捧腹的同时还感觉亲切。除了亲切,这台词还为我打开了思路:假如我能考上西安的研究生,那该多好。记得那是2009年初夏的一天,我只身来到项目所在地的大连开发区白石湾,在鹅卵石滩上坐着,眼望前方的大海,陷入沉思。一段时间后,我做出了考研的决定。做出裸辞考研决定并蓄力之后的7个月时间里,我孤注一掷,并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这代价首先是体力上的。辞职考研后,我搬出了单位的集体宿舍,没了收入,又要自己租房子,因此生活上开始精打细算。那时候我选择到大连民族学院备考,因为再没有比大学校园更适合备考的环境了。为了节省开支兼扩充体能,我每天步行来回,倘若那时有“微信运动”,我想每日至少也在万步以上。当然,最大的体力消耗,来自于每天10个小时左右的备考。每天早上看完书,中午时候已开始头脑发昏。这个时候,我会去食堂吃个午饭,顺便打上一杯开水。为了接水方便,我当时打开水用的是一个容量达到2升的富光杯,这让我省下不少打开水的时间。天冷了以后,还能充当热水袋,让我抱着,温暖地在午间趴上一会。备考比我辛苦的大有人在。对于备考时候的体力消耗,我后来有位同上研究生的同学这样描述:为了确保脑部营养供应,我专门剃了光头。并且,为了减少热量消耗,我每天都是带着干粮,在备考教室一坐一天。以至于有次我听到有一同备考但不熟识的考友,在背地把我称作“天天坐着的光头那厮。”▲疲惫备考的考生 图源网络体力而外,考研更需要定力。这定力主要是指排除外界干扰,静心备考的能力。比如说,摆在大多数应届生眼前的,是就业和考研两条路。选择考研的,就意味着可能会错过冬季招聘的很多就业机会,这就需要定力。而对于非应届的学生,或者选择“二战”、“三战”的考生而言,那就需要更高的定力。因为很有可能,这个时候,昔日的同窗们,事业已步入正轨,收入也渐渐提高。如果没有定力,备考是会受影响的。我辞职考研那会,可以说是我人生最低潮的时期。昔日的同事们,对我百般照顾,特别是来自西安的项目经理王总,甚至主动叫我回项目部的集体宿舍住,这样可帮我剩下一笔不小的费用。但我看得出来,对于我辞职考研一事,他们大都觉得我缺乏理智,对于我考研的结果,他们也不太看好。有一位甚至对我说:“辞职后选择考研,我觉得做的不错,至少看起来很得体。”言外之意是我的考研决定是逃避现实压力的行为。除此,跟我同时进公司的同龄同事们,有很多当时已经买房置业,这对于选择一条新路,重新开始的我来说,不能说不是一种压力。但是,我在当时头脑异常的清醒。我对自己说:别人理不理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目标明确了,那么接下来,你要排除干扰,专心致志。值得骄傲的是,我真的做到了。除了体力、定力,还要有备考的心力。我当年报考的专业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这个专业初试要考四门,分别是:英语基础(150分)、外国语言学及翻译理论(150分)、第二外语(100分)和政治(100分)。这几门中,能靠学业基础能力的只占150分,其他350分,都要靠勤奋备考来获得。对于当时已经毕业4年,二外和政治已久不接触,语言学和翻译理论也忘却多年的我来说,这是个不小的挑战。现在看来,其实那是挑战,也是机遇。我那时为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备考计划:一周复习6天,休一天。十月份之前主攻语言学和翻译理论教材和二外教材,同时保证隔一天练上一套关于英语基础的考题。十月份之后,在保障以上复习内容的基础上,开始复习政治。备考中,我要求自己严格执行计划。周内,任何备考任务的拖延和滞后,都被我认为是不可接受的事情。如果确实因为一些事而不得已地延误,那就需要在计划内的休息时间,来对拖延的任务进行弥补。▲图源网络这个过程真的很痛苦,但我不断告诉自己,除此之外,又能怎么办呢?所以,如今,每当有人问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考研最合适时,鉴于我备考的体会,我总是说:“战线不宜过长,6月份开始就可以了,不然可能会吃不消。”为了让自己吃得消,我那时候每周必须休息一天。但休息并不意味着在床上躺着,而是要求自己换个心情,最好是做一些体育运动。在那个时期,我学会了打网球。备考的最后阶段是最辛苦的。这个时候,除了随时袭来的疲惫感,同时到来的还有对即将到来的结局的焦虑感和不确定感。在进入12月份之后,我突然觉得自己辛苦复习了半年,却好像什么都没学会。不光新的没学会,仿佛之前已经掌握的东西,也一下子变得不会了。值得庆幸的是,在备考之前,我已经对“行百里者半于九十”的说法耳熟能详。我又一次在心里告诫自己:别急,别放弃。在各种契机的激励下,我于2010年元月份走进了考场。在走进考场的瞬间,我内心依然充满着忐忑的不确定。在前一天晚上,我在心里反复复习着政治考点,几乎一夜无眠。这一次,我对自己说:“加油,再困再累,这两天都要坚持下去。”考完的那天下午,我记得很清楚,当我走出考场打开手机,不一会便接到了女朋友打来的电话。她在电话那头说:“辛苦了。我买了你爱吃的火锅,现在什么也别想,大吃一顿吧。”▲2014年,湖南科大考生拍考研祝福那天飘着雪,天气极冷,一路步行到家的我,却脚步轻快,心里火热,头脑清醒,觉得自己颇像一个得胜归来的将军。十年过去了,如今,我的老婆,也就是当年等我吃火锅的女朋友,常对我说:“你想一想,你这辈子最努力的时候,是不是当年考研那会?”想想还真是。这代表着这些年来我的碌碌无为,也同样代表着我考研时候的孜孜以求,。换句话说,考研的结果并不能为人生带来实质性的变化,但考研的过程,却可能成为终身难忘的精神财富。人说“最艰苦的日子,恰恰是最难忘,也最幸福的日子”。所以,各位即将参加考试的研友们,在这备考的最紧要时刻,请坚持。我确信坚持到最后的你,未来回忆起这段时期,一定倍感亲切和珍惜。作者:慎夺陕光灯(shaanlight)出品来源:陕光灯
中国经营报 文/李丹从21岁到25岁,毕业、待业、裸辞、考研穿插其间,构成叶梓初入社会的一段人生经历。经历过两次考研失利、做了两年网站编辑后,叶梓下定决心裸辞。离考研还剩半年,她没有告诉家人,怕被数落,怀揣着卡里剩余的1万来块钱,租了间教师公寓,开始她人生中最后一次考研。对于像叶梓一样的二本考生而言,通过二战甚至三战,为自己博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似乎是兼具现实和理想色彩的无奈之举。也是鉴于此,二本、三本也有“考研基地”一说。考研目标院校分布(图源:宗师考研)教育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377万人,比上年增加了36万人。与此同时,不少高校开始逾越“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硕士研究生招生总名数的50%”的红线。本科出身不好的“叶梓”们被挤入逐年庞大的考研大军中,或给自己留了后路,或没有。但考上研,一切就能如愿了吗?裸辞:不甘与倔强查成绩的那天晚上,叶梓下班回家,刚给自己煮了一碗面,“端着面条碗的手都在抖”。这是她五年内第三次考研。她想去大城市看看,但凭之前的学历和经历,几乎没有可能。经历过两次考研失利、做了两年网站编辑后,叶梓下定决心裸辞,揣着卡里剩余的1万来块钱,在山师(山东师范大学)附近租了间房备考。“这是最后一次机会,如果还是失败,就老老实实上班、找对象、结婚。”最后一次尝试,叶梓没有告诉家人,她害怕被数落。早在5年前,她就因考研和父母发生过争执。父母觉得,她放弃学了4年的医学专业不值得,她则坚持要报考自己喜欢的传媒类研究生。三战的6个月里,叶梓在山师老校区找了个自习位,从上午6点学到晚上10点,落下颈椎病。为了省钱,食堂6块钱的手擀面、校门口小摊4块钱的卷饼、山师东路6块钱的红烧茄子盖饭共同构成了不变的“老三样”。图源:视觉中国初试结束后,休息了1天,叶梓急匆匆赶回济南找工作。“不管结果怎样,得为自己找个着落,攒点钱,要么去北京参加复试,要么给自己攒点嫁妆。”有数据显示,2019年,在341万人的考研大军中,二本及以下考生占比52.5%。因此,也有“二本、三本沦为考研基地”一说。从某种程度上看,对于高考失利的人来说,考研是不甘与倔强的集中爆发。对于怀揣名校梦、逐梦失败的“执拗者”而言,考研是他们说服自己接受现实前的最后一搏。而对于因本科出身不好而被困“一眼望得到头的职场”中的人来说,考研是他们挣离现状的唯一方式。“工作的那段时间,整个人很悲观,感觉自己一辈子就这样了。”本科毕业,方林找工作不顺,只有海南昌江核电站要他。“我父亲当年武大毕业,父母对我一直不太满意,我就觉得自己没什么价值。”赌气之下,方林只身来到昌江核电站。从海口机场坐两三个小时大巴到昌江黎族自治县,再坐半小时小巴车到核电站临时生活区,沿途遍布荒草农田。方林主要负责辐射防护,日常工作以巡检为主。“我们要佩戴剂量检测计,检测到辐射,仪器会发出‘滴滴’声,声音的频率快慢对应剂量的多少。”正常情况下,巡检人员听到滴滴声会快速通过,但方林不会,他有时会慢慢走过去。“我不知道为什么,在那个滴滴的环境里,我才感觉到自己存在过。”从助理工程师开始干起,再到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这是方林这个工作的升迁路径,同寝室一同事干了6年,做到了工程师。但方林不甘心。距离考研还剩40天时,方林毅然辞职备考。辞职的那一刻,他“很平静,不悲不喜”。烙印:出身与机会“我们没有高质量的讲座,没有过硬的教学设备,缺名师、缺资金、缺方向……我们有的,只是向上的心和笨拙的努力。”几年前,怀左的朋友就读于一所二本院校。毕业前夕,朋友去参加了211学校的校招,面试一家500强企业。面试官问:“你们怎么跑这里来面试了?我们不收二本大学的学生。”听过不少二本生的求职经历,怀左写下了《对不起,我们公司不要二三本大学的学生》一文。在文章里,他写道:“差距就是这样被拉开的。来自二三本学校的学生,缺的不是智商和努力,真正缺的,是机会。机会少,导致眼界窄;眼界窄,导致放不开;放不开的最后,更多人选择了将就和稳定。”将就的另一端则是挣扎和弥补。方林本科学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专业课之余,他还学了会计第二学位和韩语。一周七天,有六整天排满了课。夏梦本科学的是财务管理专业,为了弥补学校不好的缺陷,她考了不少财务相关证书。“我遇到过的这类(本科出身不够好)求职者总数不过百,都是挺焦虑、拼命弥补的人。”尹光亮做了8年HR,在他的印象中,这类求职者往往会考一个雅思7分以上,还有CFA、CPA、司法考试,或者走关系去大企业实习。“因为曾经失去过,所以倍感珍惜吧。”而在弥补本科出身的诸多方式中,考研是最常被选择的一项。在方林心目中,考上研,意味着自己只是在高考中发挥失常,绝非技不如人。但他后来逐渐发现,横亘在二本生和名校之间的,绝非一次简单的考研机会,还有逐渐收紧的上升通道和内心深处的某种敏感。图源:视觉中国有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3000余所高等院校中,仅有366所具有推免资格。其中,有推免资格的二本院校数量屈指可数。2013年,教育部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硕士研究生招生总名数的50%。但从近年来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来看,50%的“红线”正在被逾越。为此,高等教育数据研究第三方机构青塔曾指出,正是因为逐步升高的推免生比例改变了招生结构,才让许多二本考研党陷入“研究生总体规模在扩招,自己报考的专业却在缩招”的两难境地。图源:高等教育数据研究第三方机构青塔除推免受限外,一些名校的优势专业也直接关上了面向二本考生的大门。2019年,北京某985高校的中国学(哲学与宗教)、地理学(景观设计学)、粒子无力与原子核物理、保险硕士、统计学、高等教育等专业只招收推免生。同年,上海某高校的部分专业推免接收比例达90%以上。“海归的看不起国内读大学的,211的看不起二三本的,本科毕业的看不起大专学历的……”学历鄙视链一说隔三差五荣登各大社交平台话题榜。但对于一些“高考首战”失利的人来说,“本科出身不好”的烙印,不会因为考研上岸而消失。第三次考研,叶梓终于成功上岸,新闻与传播专硕。入校初要选导师,她的第一选择是一位课题多、经验丰富的教授。显然,大家想法类似,该教授成了热门。反选环节,热门教授选择了一名本科211的本专业学生和两名考研成绩好的学生。40天疯狂学习后,方林考上了理想院校。“实际上等我上了研究生之后,我才差不多正式进入实验室。”入校之初的一段时间,方林比较敏感,学术讨论时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不敢主动提出想法,“总担心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常识性问题不知道,被人笑话”。他也曾一度自嘲“东郭先生”,生怕“被人找出不同”。未来:起跑和过坎今年11月,一档综艺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 2》将29岁的“大龄”实习生丁辉推入观众视线。二本出身、做过销售、裸辞跨考,当丁辉和名校出身、年龄更小的其他实习生站在同一赛道时,读研期间的国家奖学金、多份相关实习经历仍无法修饰他“不够精英”的过往。“我们太容易把自我带入到丁辉身上,认为他就是那个面对残酷社会仍旧顶着高压挣扎前行的我们自己。他赢了,我们就赢了。他输了,我们也就输了。”一位网友曾这样在微博写道。节目播出期间,与丁辉相关的话题阅读量多次破亿。“卡第一学历的,都是些不差钱的公司。因为不差钱,薪酬远超行业中位数,顶级简历云集,岗位数量少,这个时候就可以‘随便作’了。”在尹光亮看来,无论这类“拥有话语权”的公司怎么筛简历,最后留下来的都是最优秀的人。尹光亮认为,对于绝大多数招聘企业而言,学历+附加值,是衡量求职者的常用标准。附加值包括专利、SCI论文、比较突出的创业经历、同类名企的实习经历等。他也坦言,尽管本科出身不好的求职者会稍差于一直优秀的竞争者,但本科学历不会成为一个永远过不去的坎。两年前,时年28岁的叶梓研究生毕业。秋招加上春招季,她总共投出30余份简历,有6个岗位进入到面试阶段,最终拿到4个offer,她本人更偏好的互联网管培生、互联网运营、内容策划相关岗位全军覆没。斟酌之下,叶梓选择了一份互联网内容审核的工作。尽管工作内容、薪资她都不是特别满意,但这的确是她当下的最好选择。工作半年后,叶梓抓住机会转做自己喜欢的运营类工作。1年后,她跳槽到一个更好的互联网平台。“读完研,我们可能还是竞争不过本科211、985的对手,但至少比我们原来的本科二本强很多,机会也更多。”对于叶梓和其他进入IT、运营等行业的人来说,本科出身可以通过后期努力淡化。但对于像方林一样立志从事科研工作的人而言,本科的坎短时间内可能还过不去。研究生毕业后,方林继续读博,他计划博士毕业后去高校任教。“二本出身对之后的就业影响肯定很大,越到后面限制越大,除非在博士期间做出很厉害的成果来。”在方林目前读博的学校,本科清华、有国外留学/科研经验的求职者能直接被聘任为副教授。方林计划,如果能找到愿意聘用他的高校,从助理研究员做起,一步步往上走。“高考就是一个分水岭,当时不如别人做得好,就得用很久去弥补。”朱琨今年28岁,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三,如果能顺利考上博士,他也准备走科研这条路。关于未来,他更“佛”,没有具体规划也毫不焦虑,“能不能考上博、考上后啥时候毕业、毕业前能发多少篇文章都是未知数,没必要现在做打算”。在朱琨看来,“本科第一学历至上论”无可厚非,不过是筛人的一种方式,不可否认好学校的确有其优势所在,但也不要否认那些不断让自己提升的人的价值所在,“大不了不选那些不卡本科学历的工作就好了”。(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叶梓、方林、夏梦、朱琨均为化名)
最近这几年开,考研的热度是越来越高了,不光是在校的大学生,许多已经工作多年的也开始有了考研的打算。但是考研说着简单,真的准备起来还是非常辛苦的,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边工作边备考的人来说。考研备考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复习,有的考研人孤注一掷,选择裸辞,来为自己争取时间,但是,为了考研裸辞真的值得吗?
考研成绩即将公布,考过研究生的小伙伴可能会有所体会,从走出考场那天到今天,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人问自己:考的怎么样?能考上吗?心里预期如何?诸如此类……没有到最后公布成绩的一刻,任何人都不能斩钉截铁地说我一定能考上,能否考上真的有很多因素决定,当然,个人实力永远是第一决定因素,但是也不排除运气的成分,每年都有黑马出现,但是大意失荆州的也大有人在,并非不愿意回答或者搪塞以上问题,确实是因为这种问题真的很鸡肋。言归正传,说一下本文框架,由两个部分组成,为什么一定要裸辞去考研以及怎样权衡诗和远方与眼前的苟且。梦想在你手中为什么一定要裸辞去考研?我们所有的选择和努力,归根结底是为了生活,或者为了更好的生活,怎样能生活的更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钱并不是万能,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钱基本上能解决生活中90%甚至以上的更多问题,如果不能解决,那可能是因为钱还不够多。我决定考研的核心原因真的是为了钱,为了赚更多的钱,当然,条条大路通罗马,赚钱的方式千千万,并非只有考研这一个途径可循,但是考试确实突破阶层最有效的途径,没有之一。裸辞当然是因为不愿意余生如此将就裸辞这个锅,考研不愿意背,裸辞也并不是完全因为考研,二者不能构成完全的因果关系,只能说有一定的关联性,也不建议在职场多年的人,只为了提升学历去裸辞,提升学历还可以选择读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自考学历等等,并非只有辞职一条路可选。选择裸辞是因为当时的工作基本上能一眼望到头,十年以后和今天基本上不会有太大变化,如果有,那也一定是人工智能替代了我的工作,即使是只追求安稳,都不能如此止步不前,有太多诸如此类的原因让我无法控制自己那颗不安分的心。不愿意将就,那就大胆放手一搏,虽然多数人都喜欢以成败论英雄,但是裸辞并不代表一定会失败,万一成功了呢,梦想还是要有的!但是失败的代价?似乎也并不是太大?还是有些大的,相当于职业生涯出现了断档。选择考研是为了自己的诗和远方说的通俗一些,考研根本原因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直接原因是为了通过提升学历背景来提升自己的附加值,现今的人才市场可以很容易看到“研究生学历”的要求,虽然大Boss已经提出要重能力轻学历的观点,但是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实在有些困难,缺少直观的量化标准,换句话说,很多岗位在招聘时加上学历的条件也是在通过这些量化的标准筛选出大概率上能力强的人,学历背景至今任然是敲门砖,有闪光的学历背景才更容易让你的伯乐看到茫茫人海中的你。怎样权衡诗和远方与眼前的苟且?全职考研就不得不考虑如何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总不能还一直啃老,当然,主要是因为实在没得啃,只能自力更生。辞职考研期间需要解决住在哪里的问题,吃饭问题,购买学习资料的问题,如果需要偶尔旅游缓解自己的压力,那需要更多的财力支持,并不建议考研期间有太多娱乐活动,考研需要连续性学习,通常因为连续性学习拒绝社交和娱乐活动,考研期间会被同行亲切的称呼为:考研汪。谋生我不擅长节流,只能选择开源,考研期间的赚钱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靠文字赚钱,通过自媒体平台将文字变现,能解决大部分的经济问题,偶尔还有结余靠技术赚钱,特意在业余时间学习了PS淘宝美工,偶尔会做兼职,接一些任务靠文字赚钱比较伤脑细胞,需要输出自己的知识储备,在不输入或者只输入单一应试知识的前提下,容易才思枯竭,写不出高收益的文章,只能靠技术来弥补,通过做一些设计类的兼职来弥补。考研是一个长久战,更是体力活,如果能啃老,还是比较建议啃老的,把更多精力用在备考上,一次成功,会节约很多时间成本,可以打个借条,学成归来之后双倍偿还即可。最后祝考研的小伙伴们一周之后都能收获可人的成果,如果有考研相关问题,欢迎留言,但是不一定能解决,只能分享一下自己的体会和心得,帮助未来的考研汪少走一些弯路,少一些经济上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