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厦门大学经济学科博士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发表多篇论文

厦门大学经济学科博士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发表多篇论文

厦大经济学科在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通过较完善的科研训练为学生打下了扎实的学术科研功底。一直以来,厦大经济学科研究生通过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类高水平科研活动,涌现了一批理论基础扎实、研究方法系统、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高质量人才。2020年,经济学科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成果颇丰,截止到10月,经济学科博士生已有多篇论文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最优期刊发表。本期推送为大家介绍厦大经济学科博士生2020年度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的合作发表论文。发表情况概览(1)郭晔,黄振*,姚若琪:战略投资者选择与银行效率——来自城商行的经验证据. 经济研究,2020,55(01):181-197.本文研究了商业银行战略投资者对银行效率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类型战略投资者对银行效率影响的差异,并对战略投资者影响银行效率的渠道进行分析。基于城市商业银行的战略投资者更为多元化,本文选取2008—2016年102家城市商业银行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引入战略投资者能显著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第二,境内金融机构战略投资者是商业银行战略引资时的最佳选择,其次是境内非金融机构战略投资者,最后是境外战略投资者。第三,战略投资者尤其是境内金融机构战略投资者可以通过"引制"与"引智"渠道促进银行效率的提高。郭晔,厦门大学金融学博士,现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博导,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宏观金融、金融制度与金融风险、行为经济等,主持并完成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迄今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经济学动态》、《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篇。黄振,厦门大学经济学院2019届金融学博士,现为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制度、货币政策、银行学、债券市场与风险管理,迄今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经济学动态》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姚若琪,厦门大学经济学院2020级金融学博士生,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制度、货币政策、银行风险。(2)刘诗源,林志帆*,冷志鹏:税收激励提高企业创新水平了吗?——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检验. 经济研究,2020,55(06):105-121.税收激励政策如何影响企业创新一直以来是财税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但这一问题在文献中并未取得一致结论。本文使用2007—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和地级市面板数据,测算企业前瞻性有效平均税率,从生命周期视角研究税收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看,税收激励显著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分生命周期阶段看,税收激励的作用集中体现于成熟期企业,对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的影响不显著。现行税制设计及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投资策略、创新特点和融资状况的差异是产生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分样本回归显示,税收激励显著促进成熟期的民营、高科技、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对其他类别或阶段的企业无显著影响。进而,本文以2014年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识别了税收激励与企业创新的因果关系,得到一致的结论。考察企业专利还发现,税收激励使成熟期企业发明授权显著增加,提高了创新质量。本文研究对于推动减税降费改革以助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具有启示意义。刘诗源,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2020届博士生。在《经济研究》、《财政研究》、《现代财经》等期刊发表论文,研究兴趣:财税政策、企业微观行为。林志帆,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2019届博士毕业生,现为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博士后。在《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研究兴趣:企业研发创新、中国金融市场、财税政策。冷志鹏,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2017级博士生,导师为童锦治教授,在《财政研究》、《财政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研究兴趣:税收理论。(3)宁博,潘越,蒋敏:婚姻、家庭与公司金融研究进展. 经济学动态,2020(01):114-127婚姻状况、家长里短不仅仅是私人事务,也可以通过家庭成员嵌入公司经营治理进而影响公司发展。近年来,随着数据可得性和实证方法的改善,从婚姻和家庭视角探讨公司发展问题成为学术研究的新热点,尤其是在金融学领域成功探索出婚姻和家庭因素影响公司决策的研究思路和实证方案,构成了家庭经济分析最重要的进展之一。本文首先梳理婚姻和家庭形成经济影响力的内在机理,即婚姻状态、生育情况等因素会影响家庭资源的配置过程以及个人的行为偏好。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婚姻和家庭在创业、公司发展和传承等方面的经济影响进行系统概括,并就其中具有启发性的创新洞见进行全面回顾,旨在为推进中国情境下的家庭因素与公司金融的交叉研究提供文献上的借鉴。宁博,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2020届博士毕业生,现为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季刊》、《中国工业经济》、《会计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潘越,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博导,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福建省杰出青年科研人才等人才计划。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司金融、资本市场与公司治理。迄今在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以及《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世界经济》、《会计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四十来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4)张明志,陈榕景:城市流动人口如何影响企业出口?. 经济学动态,2020(05):85-100.本文研究城市流动人口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理论上,本文不仅提出了城市流动人口通过降低工资水平来促进企业出口这一成本作用机制,分析了高人力资本流动人口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率来促进企业出口这一人力资本作用机制,而且讨论了"人力资本作用机制之拥挤效应"与"人力资本作用机制之互补效应"存在的可能性。实证上,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流动人口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流动人口的流入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对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城市流动人口的流入降低了当地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了企业出口,从而验证了成本机制的存在;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流动人口通过提高流入地的人力资本水平促进了企业出口,从而验证了人力资本机制的存在;进一步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城市流动人口影响企业出口的人力资本作用机制中,存在着"拥挤效应"和"互补效应"。张明志,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现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宏观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和《国际贸易问题》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3部。陈榕景,厦门大学经济学院2020届国际贸易学博士,现为集美大学财经学院国贸系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与人口,迄今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经济科学》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期刊介绍《经济研究》创办于1955年,是综合性经济理论类期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本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推动与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为己任,立足中国现实,坚持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和前沿性,致力于发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中重大现实问题的高水平理论研究类文章,忠实地为经济理论学习与研究者、经济政策决定与执行者以及社会各界朋友服务,为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而努力。《经济学动态》是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倡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自1960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既坚持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及时反映国内经济理论动态,也坚持探讨和跟踪其他国家的经济学流派的最新观点,同时关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现实经济问题。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动态性、信息性、政策性、实用性、学术性、综合性吸引着广大读者,成为政府决策部门、企业管理人士。来源: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研究生教育

经无价

厦门大学经济学科3位博士生合作论文在《经济研究》发表!

近日,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2016级博士生刘诗源作为第一作者与WISE2019届博士毕业生林志帆(现为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博士后),以及经济学院财政系2017级博士生冷志鹏合作的论文“税收激励提高企业创新水平了吗?——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检验”在《经济研究》2020年第6期正式刊出。税收激励政策如何影响企业创新一直以来是财税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但这一问题在文献中并未取得一致结论。现有文献的一个重要缺失在于忽视了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调节作用。在不同生命周期上,现行税制的适用程度和企业的盈利、税基、发展目标、研发能力与意愿均存在显著差异,税收激励的功效可能存在异质性。基于此,本文使用2007~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和地级市面板数据,测算了企业前瞻性有效平均税率以准确衡量税收激励,基于现金流模式法划分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对税收激励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总体上看,税收激励显著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分生命周期阶段来看,税收激励的作用集中体现于成熟期企业,对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的影响不显著。现行税制设计及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投资策略、创新特点和融资状况的差异是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分样本回归揭示,税收激励显著促进成熟期的民营、高科技、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对其他类别或阶段的企业无显著影响。进而,本文以2014年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识别了税收激励与企业创新的因果关系,得到一致的结论。考察企业专利还发现,税收激励使成熟期企业发明授权显著增加,提高了创新质量。本文的研究不仅为文献中关于税收激励效果的争论提供了一个合理解释,也为如何让减税降费的“红包”精准落袋、设计一套契合企业生命周期特征的税收政策、调整现行税制使其在供给侧改革下更加积极有效而助推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决策参考。刘诗源,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2016级博士生,导师为童锦治教授,在《经济研究》、《财政研究》、《现代财经》等期刊发表论文,研究兴趣:财税政策、企业微观行为。林志帆,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2015级2019届博士毕业生,现为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博士后,导师为龙小宁教授,在《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研究兴趣:企业研发创新、中国金融市场、财税政策。冷志鹏,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2017级博士生,导师为童锦治教授,在《财政研究》、《财政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研究兴趣:税收理论。厦大经济学科在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注重引导、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较为完善的学术训练和科研平台,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类高水平科研活动,培养了一批具有高尚品质、厚实理论基础、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与方法、了解中国实际又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国际化的研究和管理人才。来源: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研究生教育图片添加来源于网络

非君子也

近五年经管强校顶级论文发文统计:人大、北大、上财大位列全国前三!央财、厦大、东财、南财表现优异!

“TOP大学来了”小编了解到,近期已经开展了第五轮学科评估的填报工作,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在2016~2020年新一轮的学科评估周期内,各大经管强校顶级论文的发文情况吧!01人大位列榜首“TOP大学来了”小编统计后发现,中国人民大学以189篇位列全国第一,其中近五年《经济研究》和《管理世界》分别发文78篇和111篇,两个子项均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北京大学,以146篇的发文总量排名第二,值得注意的是北大在《经济研究》单刊的发文量也是78篇,与人大并列第一。上海财经大学以109篇的发文总量位列全国高校第三,近五年上财大在《经济研究》单刊的发文量高达61篇,仅次于人大和北大。中山大学和南开大学分别以106篇和102篇的发文总量,位列第四、五位;其中,中山大学近五年在《管理世界》单刊的发文量高达57篇,单刊位列高校第三位。02央财、厦大拥有“独门秘籍”中央财经大学独成一档,该校以96篇的发文量位列全国第六,中央财大虽然发文量低于以上五所高校,但高于其他高校,且优势明显。“TOP大学来了”小编统计来看,清华大学和厦门大学分别以81和80篇分获七、八位,其中厦门大学在《经济研究》单刊的发文量高达59篇,单刊位列第四。外经济贸易大学、复旦大学别以77和76篇分获九、十位;暨南大学以68篇排全国十一位,西南财经大学以64篇名列全国十二位;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别以58和57篇分获十三、十四位。“TOP大学来了”小编统计发现,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两校发文总量均为56篇,其中南京大学在《经济研究》单刊的发文量多于浙大,浙江大学在《管理世界》单刊的发文量多于南大,从发文量也可以看出南京大学的优势在于“经济学”领域,而浙江大学的侧重于“管理学”领域。除此之外,发文量在前二十位的高校还有北京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财经大学。03东北财大、南财大表现优异“TOP大学来了”小编统计来看,在本榜单中除了985高校外,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暨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211高校均有较高的发文量,而东北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则是唯二的两所非985、211高校,学科优势明显,表现优异!TOP大学来了(ID:topuniversity) 审核、撰稿:TOP编辑部

大巧若拙

如何创作经济学论文?

学生和学者最发愁的事情之一,是写论文和发论文。本文基于我11年前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的一次讲座整理而成,发表在《经济学家茶座》上。虽然是11年前写的文章,但是主要观点并未过时。我进行了一些修改,重新发布,希望对学生和年轻的同行们有所助益。需要说明的是,这本是一次讲座,不可能有太多自己的“创新”。绝大多数学习和研究成果总是通过学术论文来体现的,经济学也不例外。但是经济学论文的写作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尽管我们从小学就开始练习写作文,但是符合国际主流标准的经济学论文仍有许多独特的地方,因此许多人对于如何写经济学论文感到无从下手。我接触过不少经济学科班出身的名牌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发现他们对于如何写标准的经济学论文也感到迷茫,教师们几乎从来没有教授过如何创作经济学论文。联想到国外大学一入学即对新生进行关于学术道德和学术创作的教育,痛感这实在是我国经济学教育的悲哀。我愿意将我自大学二年级发表论文以来的一些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告诉大家,与大家一起探讨这个问题。1、发现一个好问题尽管有不少的文章谈到如何创作经济学论文,但是恐怕没有谁会否认应该从这里起步。学术研究总是从对一个问题感兴趣开始的,所以能否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就基本决定了论文的质量了。现代经济学被认为是解释世界的科学,而不是改造世界的科学。因此,同学们不要立足于为解决问题而写论文,即便想解决问题,也要从分析问题入手。绕来绕去反正都离不开“问题”。那么如何发现问题呢?我把问题的来源归纳为四种途径:一是真实世界,二是大众传媒,三是与人沟通,四是阅读文献。前面两种途径是通过现象来发现问题,而后面两种途径则通常是从问题到问题。在真实的世界里发现问题可能是最主要的途径,许多经济学家都承认他们的灵感来自于对真实世界的感悟。因此,只要你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多到企业或者市场里去逛逛,就有发现问题的机会。我们常说学经济学需要有“经济学感觉”,我理解,除了指能够理解数学模型背后的经济涵义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将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相对接。比如,你在外地叫出租车时可能会发现,司机问乘客,是愿意打表还是一口价(固定费用),这其实就是一种信息不对称下的类型甄别问题(screening)。中国的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学校又很少安排学生去“体验”市场经济,因此通常没有多少机会去企业和市场。一个替代的办法就是借助大众传媒,比如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这些传媒通常有很多内容是关于经济现象和经济理论的,而且通常是比较典型的现象或者是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我的经验是,对于这些经济类的报道,你不必完全相信他们的分析,但是可以关注他们说的现象,然后用自己的理论和头脑来分析。大众传媒放送给你的经济报道,你可以视之为“案例”。因为我从来不看电视,所以只能谈谈其他几种我认为容易使你发现问题的媒体。我愿意推荐的经济类报纸是《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这些财经类报纸时效性强、内容新颖,而且资深记者的报道通常有一定的深度。杂志相对于报纸而言,可能更彻底、更有深度,较好的中文杂志(不是学术期刊)比如《财经》以及财新网下属的《中国改革》和《新世纪》等。至于网络,那就比较多了,我认为不错的财经类网站有新浪财经、搜狐财经以及FT中文网、华尔街中文网等新兴媒体。这两种途径都是试图从现象中发现问题。那么,哪些经济现象通常是有价值的现象呢?一般认为有四个标准。标准之一,一种新的现象,比如当时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股份合作制,当前的混合所有制、互联网金融,这种现象最容易引起学界关注。标准之二,与现有理论相悖的现象,比如传统理论认为“分成租佃”是不合理的,但是它却在台湾广泛存在并具有较好的经济绩效[注1]。这种“推翻”现有理论的现象也是经济学家求之不得的好素材。标准之三,与现行经济政策相悖的现象。比如,屡禁不止的温州地下“钱庄”。既然“野火烧不尽”,那么必定有其存在的经济原因,探讨这种原因可以为制订新的政策或解释制度变迁提供理论依据。标准之四,两种相互矛盾但同时存在的现象。比如同样是车牌配置,为什么上海实行拍卖,广州一半拍卖一半抽签,而北京全部抽签?寻找其中的约束条件就可以解释这种现象从而理解政策或制度的内生选择。发现问题的第三种途径是与人沟通,比如和学者对话,听著名经济学家做报告,和企业界人士聊天,跟经济类记者侃大山。与上述人对话,可以获得许多你难以获得的信息,帮助你打开通往真实经济世界的大门。同等重要的是,他们的话题总是带有不同的问题,这就使你直接接触了问题,而不是经由现象再到问题。有些时候,你和别人对话,包括你给别人“讲课”,可能不会使你学到什么新的东西,但是也许会帮助你整理近期的思维,或者促使你思考一些问题。最后一种途径是阅读文献。如果以上三种途径都暂时无法帮助你找到一个问题,那么我建议你找一个比较感兴趣的领域,然后阅读该领域内的专业文献。读文献不是盲目地读,而是有顺序、有选择地读。比如你对合谋问题感兴趣,可以先通过Google找到一篇最新的工作论文(working paper),然后找到这个领域最权威的综述(一般是发表在JEL杂志上),接着再看最重要的经典文献,这个顺序是倒过来的。当然,也有人主张先看经典论文,再看权威综述,最后才看工作论文,不过这需要有导师指点,否则比较容易迷失具体的研究方向。每翻看一篇论文,都可以根据文章后面提供的参考文献,按图索骥,尽量找来并逐一阅读。比较重要的文章通常发表在比较重要的杂志上,因此不能盲目阅读。最重要的英文期刊包括AER、QJE、JPE、Econometrica和RES(五本国际顶尖杂志)等,最重要的中文期刊包括《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和《世界经济》等。在阅读过程中,你将会发现经济学家们对于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观点、材料、分析方法,会在文章末尾提出自己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启发你的研究。2、提炼经济学问题假定你通过上述途径已经发现了一个自认为“好的”的问题,那么你离正式动笔仍然有一段距离。首先,你需要把自己的问题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做不到这点就说明你对于自己的问题是什么还不清楚。譬如,你观察到出租车司机向乘客询问是打表还是一口价,那么你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出租司机为什么要问乘客这样的问题?但这并不是一个严格的经济学问题。因此,你必须进一步用一句经济学的语言来描述你的问题。譬如,出租司机为什么要让乘客自己选择定价方式呢?只有用经济学语言描述你的问题,才能检验你的问题是否是一个经济学问题,从而确保你要写的论文是“经济学”论文而不是“管理学”或者别的论文。所谓的经济学问题,不是说提问中包含了经济学术语就是经济学问题,而是说提出的问题本身符合常用的经济学术语,同时这个问题遵守了经济学现有的学术传统。我要提醒读者的是,千万不要忽略这个过程,因为很多人不理解这个过程而没有找到真正的经济学问题。比如,有同学说要研究“企业创新”问题。这个选题就太空泛,不够具体,无法研究。如果范围缩小为“研究中国大企业为什么不进行创新”如何呢?也未必合适。首先,你必须确认提出的问题是真问题,有事实依据,而不是提出一个自己想象出来的问题。如果有经验证据表明,中国的大企业大部分不进行创新,不投入资金从事研发,那么这个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就需要明确这个问题属于哪个领域。通常企业创新问题属于“产业组织理论”,那么你可以向这个领域的专家请教,关于这个问题研究到了哪种程度,是不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一旦你已经明确了一个经济学问题,那么你就要试图解答它,这才是研究的开始。在解答的过程中,必定要经历很多苦恼和困惑,要不断地向专家请教,查找专业文献,苦思冥想。如果你找到了答案,那么恭喜你,因为你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接下来,你要适当压抑一下自己的兴奋,把答案记下来或者留在脑海里一段时间,看它是否真的站得住脚,有没有可能再完善。如果你对自己的idea确认无疑,那么现在可以找人初步验证一下。建议你找两种人:学者和该领域的行家。比如说,你认为出租车司机之所以让乘客选择定价方式,是想通过乘客对定价方式的选择来甄别乘客的类型。如果乘客选择“打表”,表明乘客很可能是本地人,或者对于交通路线非常清楚,此时出租车司机就不太可能通过绕弯的方式来“宰客”;相反,如果乘客选择了“一口价”,就表明乘客很可能是外地人,不清楚路途远近,此时司机可能会提高要价。总之,司机通过乘客对定价方式的选择来获取信息租金。你现在可以把这个idea首先告诉在信息经济学或契约理论方面比较擅长的经济学教授。他们的回答应该有三种可能:赞成并认为你提出了一个新idea,赞成但是认为别人已经提出了这个idea,反对并认为你是错的。同时,我还建议你把自己的idea用大白话告诉那些出租司机。如果司机能理解并赞同你的idea,那么你很有可能属于前面那个教授说的前两种情况。如果他们感到不可理解或者根本不同意,就算学者同意你的观点,那么这个问题也可能没有意义。3、理论创新的三个方面在我看来,创新的论文应该符合“三新”。第一,你提出了新的观点吗?如果没有,那么你是否使用了新的分析方法?如果也没有,那么你是否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一句话,你总得给读者一些新的东西。如果上述回答都是否,那么我认为这样的文章价值就不大了——除非你纯粹想练笔或者满足你的发表欲。现在我们来继续前面的话题。如果你将自己的idea告诉学者和行家后,他们都表示不同意,那么你的结局就可能比较郁闷了。我建议你暂时将自己的想法压制一段时间,或者你也可以进入下一步的工作。无论你的idea属于第一种情况还是第二种情况,你都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即查阅相关文献。以前面出租车定价故事为例,实际上你明白自己提出的经济学问题属于信息经济学或者契约理论,那么你应该查阅这方面的文献,以验证你的idea。如果你确实发现理论上还没有人将信息甄别机制用于定价方式的话,那么你很能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思想!这样的话,你就初步实现了理论创新的第一个方面(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即提出了新的观点。不过对于绝大多数经济学人而言,一般没有这么幸运。当你阅读了某一领域内的全部主要文献后,你将会悲观地发现:经济学发展了200多年了,凡是你能想到的别人都已经想到了,你没有想到的别人也帮你想到了!但是不要气馁,再看看你是否有希望在另外两个方面进行创新。比如说,你可能会发现已有经济学家提出过类似的想法,不过他没有明确提出“信号甄别”的概念,或者是提出了这个概念但是用的分析方法是静态均衡。那么,你可以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深化他的思想,或者用博弈论的方法进行比较静态、动态优化甚至一般均衡的分析。这样,你就相当于利用新的分析工具丰富和一般化了现有的思想。不要小看这第二种创新,实际上绝大多数经济学家一辈子都是在做这种事情,甚至做这种事情还能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呢。典型的例子就是张五常和斯蒂格里茨(Stiglitz)的故事。张五常在其博士论文《佃农理论》中率先提出了“分成契约是信息约束下风险规避的理性选择”这一原创性思想。但是张五常的论文讨论的是农业契约问题,也没有建立数学模型。斯蒂格里茨用复杂的数学建立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从而将张五常的思想一般化,为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并因此而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注2]。而梯若尔(Tirole)可以算是利用分析方法取胜的另一位大赢家了。即便前两种创新你都没有希望了,你仍然不要感到绝望,因为你还有第三条道路。假如你发现自己的idea已经被别人开发了,别人的论证方法也很严密科学,但它未必具有普适性甚至未必正确。那么你可以对该idea做一些计量检验。比如,你找了100个案例,其中50个是社区市场,50个是旅游区市场。你可能会发现,旅游区市场存在比社区市场更频繁的出租车价格歧视。回顾一下前面讲的“好的”现象的四个标准,你将发现你找到了第四类有价值的现象。深究下去,你可能有新的发现:信息甄别、价格歧视与人口流动有关!这样,你通过计量检验修正了前人的模型,然后提出了新的解释。也有一些经济学者通过对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验证或修正了国外经济学家的模型,这也算是一种贡献吧。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你要提出一种新的idea时,有可能在现有的学术传统中找不到合适的术语来描述它,那么你会想“创造”一个新的术语。经济思想史的演进表明,理论的创新总是伴随着概念的创新,因此新的术语总是层出不穷。但经济学家同时又很忌讳提出新的术语,因为这通常难以得到同行的认可。我个人的意见是,提出一个新的术语要符合以下三个要求。第一,现有的理论的确无法表达你的思想,比如“信息甄别”,这个术语以前是没有的,也难以通过其他相关词来替代。第二,你提出的新术语比现有的术语表达起来更清楚、更“经济”,经济学本身也是要讲究经济效果的。比如,奈特(F. Knight)在表达商业环境中难以度量的风险时,提出“不确定性”(uncertainty)来取代“风险”(risk)。第三,你的术语最好能够数学模型化,这样你可以更方便地在模型中描述它从而更容易得到同行认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特别留心第一个要求。有人在研究中国的乡镇企业时,提出所谓“模糊产权理论”。实际上产权的内涵本身就说明它是存在剩余控制的模糊权利,再发明一个名词试图“创新”理论,实际上没有必要[注3]。4、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且阅读了参考文献之后,你终于可以动手写论文的第一稿了。按照西方主流学报的标准,经济学论文通常由下面几个部分构成。导论 这是提出问题的部分,即告诉读者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比如,认为现有的理论不能解释某一现象,或者要澄清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又或者是质疑现有理论,等等。总之,在这第一步,作者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要让读者相信你的问题“要么重要,要么有趣,要么两者都有”。第二步,如果研究的问题不是全新的问题,你需要花费一点笔墨综述别人的成果,指出现有研究有什么不足,继而才有写作本文的必要性。第三步,你需要简单地介绍一下本文的主要方法、数据以及结论。然后在第四步,你需要归纳本文的主要贡献。如果研究的是全新问题,那么你可以先介绍本文的主要内容,然后联系现有文献说明本文的贡献,这样“综述”部分就糅合进“贡献”部分了。过去,文献综述通常是一个单独的章节,但是现在越来越倾向于在“导论”里顺带综述文献。“导论”是对全文的缩写,直接决定了读者或者审稿人是否有兴趣继续阅读本文,因此其实是全文中最难写的部分。我建议,多数作者都应该在完成了文章的主要结果之后,最后才来写最开头的“导论”。故事 在进入模型之前,用一个虚拟的故事来说明会使你的论文在严谨之外增添通俗之美,更重要的是让别人形象地理解你的数学模型的经济含义。故事可以从简单的场景开始,通常是一个时期,2种物品,2个人(企业),然后再用一些简单的数据勾勒一下基本的命题。模型 将故事中的基本要素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并且建立方程,这就是数学建模。如何建模本身就足以写一篇长长的文章来讨论,这里我只简单地介绍几个需要注意的方面。一是模型要提炼出问题的关键因子,假设要简单有效。二是遵循瓦里安(Varian)提出的KISS原则:Keep it simple, stupid。即尽可能地简单,而不是越复杂越高深。三是最好能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做,这样省事而且容易得到别人认可。四是在逐步放松假设后,通过方程式的计算导出基本命题。检验 即利用样本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计量检验,这又涉及计量经济学的内容,技巧很多。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变量都可以量化,许多理论文章有可能不进行计量检验,而是通过对某一行业的具体案例或者数值模拟来检验。结尾 实际上是一个自我评论,总结你文章中的主要结论,并且指出放松某些假设后可能会如何影响结论,就可能的以及事实的批评做简单的回应,明确说明自己的论文为什么忽略了一些被认为有价值的问题,以及本文下一步的研究计划。5、补充说明1、不是所有的论文都有如此严格的标准,但没有这些严格要求的文章通常不是经济学论文。案例分析、报告、政策建议、经济评论和普及性文章不在本文讨论之列。2、学会利用网络查找参考文献,推荐使用Google搜索。网上论文最重要的来源是作者的个人主页、syllabus(课程提纲)或者reading list(参考书目)。最主要的英文期刊数据库包括JSTOR、EBSCO和ScienceDirect,国内主要高校都购买了。在你论文后面将使用过的参考文献按音序排出,国内的仿照《经济研究》,国外的仿照JEL。记住:正文引用的文献和文章末尾的文献必须一一对应。3、论文初稿完成后,最好参加一个专题研讨会(seminar),然后去参加规模更大的会议(conference),这样可以让同行提供多角度的修改建议。4、关于如何投稿的建议,请参考何帆博士在《经济学家茶座》总第九辑上的文章《如何发表经济学论文》;关于论文JEL的分类,美国经济学会官方网站(www.aeaweb.org)的说明。

爱如果

合肥工业大学在经济学领域著名学术期刊刊发高水平论文

近日,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吴华清教授课题组的论文《未预期的非税负担冲击:基于“营改增”的研究》发表在中国经济学著名学术期刊《经济研究》2020年第11期。该校经济学院彭飞副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吴华清教授为通讯作者。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减税政策,对于减轻企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我国企业在面临较高的税负同时,还承担较大的非税负担压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减税和降费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两者效果密切关联。课题组基于2006-2016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使用三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营改增”对企业非税负担的影响。研究发现,“营改增”显著增加了企业的各种规费支出,并且这一效应有增强的趋势,样本期间的涉企收费政策未能充分发挥制约效果。研究进一步发现,获得减税支持的传统增值税行业,非税负担显著增加,出现了“按下葫芦浮起瓢”的跷跷板效应;非政治关联、中小型和初创型企业,更容易遭受非税负担冲击。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压力和非税征管力度上升是“营改增”加重企业非税负担的重要原因。长期来看,深入推进涉企收费管理制度建设,有助于约束地方非税收入征管行为,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研究结论对于深化增值税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以及全面评估减税降费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首先,加快推进地方税体系建设,从财力分配上约束地方政府行为。其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不仅需要落实减税政策,还需要加强涉企收费制度建设。再次,非税收入制度建设较为滞后,可尝试逐渐上移省级以下非税收入征管权限,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监管。最后,提高减税政策和降费政策的有效性、精准性和协调性,既要规避“眉毛胡子一把抓”,也要规避“按下葫芦浮起瓢”。《经济研究》创办于1955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综合经济理论刊物,1998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百种全国重点社科期刊,2000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9年,被中国期刊协会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评为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上述工作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合肥工业大学是第一单位和唯一通讯单位。(通讯员:合肥工业大学彭飞)

毕足而止

「重点论文推荐」2020-2021年中国煤炭产业经济形势研究报告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2020-2021年中国煤炭产业经济形势研究报告论文概要煤炭产业经济运行是我国能源经济运行的重要方面。阐述了煤炭产业抗疫之年经济运行和产业景气指数的具体情况;对煤炭产业运行取得的整体平稳成绩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主要得益于党的坚强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和特别能战斗产业大军的共同努力。同时,对2021年我国煤炭产业经济的发展预期进行了总体判断,认为煤炭价格上半年将维持已形成的强势,下半年将有所回落,全年虽有所波动,但总体上会稳定在合理水平;对2021年煤炭产业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和煤炭产业经济运行系统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我国煤炭产业“小、散、乱、差”状况有所改善,但在生产要素配置、人才结构和资金链等方面还存在短板。最后建议煤炭产业首先要把防控疫情作为第一要务;要完善自循环,融入双循环;开好局,服务国家的“六稳”“六保”;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作者简介课题组组长岳福斌(1953-),男,辽宁省葫芦岛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绿能煤炭经济研究基金会高级顾问。长期致力于中国经济问题研究,出版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300余篇。近19年来致力于中国煤炭经济研究。课题组成员:林火灿,《经济日报》产经新闻部主任记者;张新闻,经济学硕士,中国工商银行业务研发中心产品经理;王蕾,经济学硕士,北京绿能煤炭经济研究基金会;池亚楠,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博士研究生;刘利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博士研究生。主要内容首先,介绍了2020年我国煤炭产业经济景气度及煤炭经济运行情况。2020年初,我国煤炭产业景气度曾一度跌至近4年来最低点;二季度随着国内成功控制住疫情,全面复工复产,开始重回常态轨道;三季度延续稳中求进态势;临近年底,受到季节性需求拉动和大面积降温天气影响,煤炭供小于求,价格再现“煤超疯”。2020年四季度,中矿(北京)煤炭产业景气指数为97.78,较三季度上升1.26点,2019年同期下降0.87点。从供给、需求、效益、发展4个维度的10大指标具体分析了煤炭经济运行情况。其次,对2020年我国煤炭产业取得整体运行平稳成绩的原因进行了分析。2020年我国煤炭产业面对国内外诸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所形成的巨大下行压力,砥砺前行,转危为安,取得了整体运行平稳的成绩。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益于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得益于特别能战斗的产业大军。再次,对2021年我国煤炭产业经济的发展预期进行了总体判断。2021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举国欢庆中国共产党100年华诞,我国煤炭产业开始步入后疫情时代。综合、系统分析国内外形势,我国煤炭产业面对较大的下行压力;客观分析产业自身的特点,若不出现较大的意外,整体上将延续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中矿(北京)煤炭产业景气指数呈现趋势向上态势。最后,提出2021年煤炭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1)把防疫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第一要务,做到常态化,精准施策;(2)完善自循环,融入双循环,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立足国内,走向世界,做世界矿业排头兵;(3)开好局,服务好“六稳”“六保”,煤炭产业要重点突出,落实好稳、保能源安全,服务好国民经济大局;(4)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主要图表图1 新世纪中矿(北京)煤炭产业景气指数变化情况图2 近5年我国原煤产量及同比增速图3 近5年我国煤炭进口量及同比增速图4 近5年我国煤炭产业产成品资金占用及同比增速图5 近5年我国煤炭产业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速图6 近5年我国煤炭出口量及同比增速图7 近5年我国煤炭价格走势图8 近5年我国煤炭利润总额及销售利润率图9 近5年我国煤炭产业应收账款及同比增速图10 近5年我国煤炭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同比增速图11 近5年我国煤炭产业从业人数及同比增速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煤炭杂志,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春雨日时

经济金融学术圈谁是真正大佬?引用量排名一见分晓

谁是圈中大佬,文献引用量——窥一斑而知全豹。 本文参考影响因子较大的国内的《经济研究》、《金融研究》,国外的Econometrica 和The Journal of Finance刊发以来引用量最高的论文,,并列示在下表中: 1.Econometrica(偏计量) Top 20 *排名数据来自Wiley,引用量计算截止到2016年(为什么不用QJE的数据是因为编者没有在Wiley中找到这个期刊的top cited排名数据,不过也有可能是因为我眼神不好,见谅) 2. The Journal of Finance Top 50 *排名数据来自Wiley,引用量计算截止到2016年 3.经济研究 Top 60 *排名数据来自中国知网,引用量计算截止到2018年1月 4.金融研究 Top 60 *排名数据来自中国知网,引用量计算截止到2018年1月 编者注:虽然文献引用是评价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这足以说明上述表中的文献都是对中外经济、金融学界影响颇深的经典之作。但是由于“引用量”是一个累计指标,因此不能说明不在表中的论文就不重要。此外,有些非常优秀的论文由于研究领域比较窄,也比较难以达到非常高的引用量。

春花开

赵建:当前经济研究产业链的困境与再造

来源:格隆汇来源:西泽研究院本文根据某媒体采访整理。问:您曾经在业界工作多年,在金融机构一直做研究工作,现在出来建独立的研究院或者说智库,是基于什么考虑?答:首先从大的政策背景来看,党的十八大非常支持新型智库的发展,提出建立多元化的思想和意见表达市场,以提高政策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和容错纠错能力。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建立独立的智库,深刻洞察和独立表达,传递有温度的理性,是我们建立西泽研究院的初心。毕业后在金融机构工作接近十年,这十年对我至关重要。首先一点是让我发现中国经济学和金融学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其实并不是通常说的无法“学以致用”,我一直不赞成大学的教育完全遵从实用主义,实用主义不是教育,是培训;也不是大学,是技校。大学之大,不是实用主义那么狭小的格局。我们学的东西可能最后都是要用,但是有一个过程和等待,不能天天想着变现,很多都是“无用之用”。存在的问题是,当前财经院校经济学科教育出来的学生,普遍缺乏思辨、解构、重构,或者说洞见及一眼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院校出来的东西,只在学术圈子里自循环,对市场的语言和界面都不友好,这些都导致经济领域的研究产业链,从经院理论研究,到卖方研究,到买方研究,这三大链条之间出现了断层。大学的研究成果对业界来说也普遍缺乏思想营养,他们主要是从文献到文献,从理论到理论,其实大部分对市场的卖方研究人员没有什么思想贡献。我见过好多学校老师的论文,缺乏基本的常识和认知,却那把数学模型和计量做的很复杂。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研究产能的浪费。这个问题不是我一个人提出的,北大的姚洋老师在一次大会上提出了更严厉的批评。问:您是说整个经济学研究行业,存在着资源错配和浪费问题吗?是不是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这好像是政府的供给侧改革语境。答:你说的没错。这是一个结构性矛盾:一方面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这十年,是一个变化非常快,问题越来越复杂的十年,迫切需要理论界的指导和启示,学术滋养和思想支持的需求非常大。另一方面,中国的经院理论研究却基本止步不前,与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学理论和思想的百家争鸣相比,甚至有点退后。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是姚洋老师前几天一再强调的。我在这儿特别强调的是,并不是经院的理论研究成果没有价值,其实很多非常有价值。我想说的是,这些有价值的成果没有通过一个更加普及或者带有启蒙意味的语言,更加友好和体验舒畅的“界面”传导给研究产业链的下一环。大多数文章通过复杂的建模和形式上的计量停留在学术杂志和内部课题上。这些窖藏的理论成果,不应该停留在封闭的体系里,只给学术界自己看,只给课题的甲方看。因为很多课题经费都是财政花的钱,是公共产品,应该让全社会的去消费。尤其是业界研究人员。这样就出现了互相不理解,互相误会的问题。业界的研究人员基本看不上经院研究,认为他们都是在空谈,写的东西毫无应用价值,甚至是缺乏常识,思想贫乏,只是把模型和计量搞的纷繁复杂。而且,更加严重的是,毕业后学生们发现,学校学的东西基本没用,甚至是错的。另一方面,学校的老师对业界的研究报告也看不上,认为都是没有根据的论断,论证方法太简单粗暴,写的东西一点也不工整,没有参考文献和数学模型,很像“民科”。问:您说的研究产业链是什么意思?您觉得当前的卖方研究已经非常成功了吗?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答:研究也是一种产业,不过这个产业相对特殊和复杂一些,因为它的很多产品和服务都是无形的,而且很多都不是商业产品,很多都是社会资助的公共研究成果,很难变现。尤其是在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和定价难的情况下。就经济学领域来说,研究产业链的一般图景是,“理论经济学研究—应用经济学研究—卖方研究—买方研究”,相当于科技成果从理论到研发,到投产的链条。买方就是借助研究成果,实打实的投入真金白银进行应用。我前面将研究产业链分为三个:经院研究—卖方研究—买方研究,是针对现实问题的一个简化,没必要太细分。当前卖方研究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的问题大家也能看到。因为卖方研究说到底是一种营销导向,是一种经纪业务的增值服务,依靠派点和分佣。还有一种评价体系,现在因为一场酒局暂时停摆了,就是著名的“新财富”,就是靠买方投票进行评价。实际上这种买卖方的研究生产和评估体系是比较完整的,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说直接一点,就是既然卖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派点和分佣,那我直接通过别的方式完成目的不就行了吗,非得费神费力的搞什么研究。写的研究报告也没多少人看,而且很多买方自己都没耐心和学养来读懂一些深度报告。所以很多卖方的首席,有一半的精力放到了搞关系,找内幕消息,发表一些奇形怪状的报告来吸引眼球了,比如网红直播,文革体,婉约派。问:您认为造成经济研究产业当前局面的根源是什么?是制度的原因,人的原因,还是文化或别的什么原因?答:其实当前金融领域的研究行业出现这样的问题,只是中国金融市场化不足或者存在双轨制现象的一个缩影或投射。看上去,问题出在研究所和研究员身上,即出现在供给侧层面,本质上却是需求侧的问题。是中国的金融体系根本不市场化,也就不专业化,从而也就不需要什么研究。我这个论断你可以从侧面去找证据。一个比较明显的证据是,越是市场化的领域,需要的研究越精深,越专业。比如,同是研究人员,券商研究所的研究员和首席感觉就比银行的专业。为什么这么说?就是一个市场化的问题,券商卖方研究市场化程度,竞争激烈和考核激励体系,比银行完善和先进不少。所以你会看到,券商研究员出的报告,无论是在频次还是质量上,都感觉要比银行要好。他们的薪酬也比较市场化,当然压力也非常大。我在业界做过研究方面的负责人,过去我一直思考为什么银行这么重要的单位对专业研究的需求和敏感度都不高,尤其是一些农商行、城商行。后来我打开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盈利动因发现,很多银行的利润贡献主要就是来自三块:地方债及融资平台非标、国企和房地产。靠的也是关系型维系的非市场化存款带来的超低利率,这应该说是一种租金或制度红利,因为市场化的机构,比如零售端的客户,配置的都是利率相对市场化的理财产品。而这三个领域,基本上不用做什么行研和信贷政策的研究,说的再夸张一点,这三个领域,有国家信用担保的领域,都不太需要做严格专业的风控。所以银行的研究人员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呢?就是给领导写材料,写官样的材料最好,比如大会致辞、向监管部门汇报讲稿、党建材料、署名文章。说到底,很像一个政府机关,研究部门就是政策研究室。因此,经济金融研究领域现在这个状态,还是需求侧的问题。非市场化的领域是不需要专业化的研究的。你把银行总行当做一个政府机关部门来看,就可能很快明白怎么回事了。银行和金融机构建研究院,还有一个作用是起到品牌宣传和制造影响力的效果。因为金融产品不是一般的商品,与传统广告相比,通过研究和思想产品向市场和投资者宣传,可能会更好一些。投资者佩服你的专业能力和思想深度,就会信任你发行的产品,他们会觉得这个机构里有明白人。另外,投资者也会根据研究报告里的态度和价值观,来判断这个金融机构的价值观。问:难道银行不需要研究利率走势,政策走向,资产组合配置和战略方向尤其是金融科技方面的研究吗?答:上面为了说明问题,我的确把观点简单化了,也太过于批判主义。其实从当前的变化来看,情况正在改善,不同的银行也有不同的情况。但归根结底,越是市场化的银行,对研究的重视程度就越高。过去几年银行哪几个业务领域市场化程度高?主要有三个,零售业务,金融市场业务和真投行业务。零售客户可不讲太多关系资源,你产品不好了,体验不舒服了,人家说走就走。金融市场的银行间,是市场化利率定价,当然有央妈的利率走廊窗口指导,但整体上还是比较市场化的。投行业务,我说的是那些债券发行承销、pe和IPO及定增等真投行业务,这些也是非常市场化的。所以,这三块是非常注重研究的。你看看专心做着三块的,这个银行的市场化和专业化气质还是不错的,比如建立研究院和研究公司的银行。其他的专业含金量并不是那么高,只不过是熟练工种,产品内容和交易结构都很简单,难的是营销端,是客户维护。这些都不是研究能解决的。问:现在新财富暂时取消了,很多券商研究所也在转型,一些商业银行也开始建研究院。您觉得整个经济金融类的研究产业要发生哪些巨大的变化?答:肯定要发生变化,因为一方面,新财富运行了这么多年,的确出现了不少问题,一到“拜票季”,整个券商界乱乱糟糟,觥筹交错,有些首席为了拉票不惜出卖尊严,喝酒那都是小事,每次拉票都要痛陈革命家史。这种消费别人的同情心和道德绑架的做法很荒谬。所以去年那个喝酒门,一个酒桌视频引发了研究市场的地震,最后的结局新财富评比取消。我觉得这不是偶然的,即使不出这个喝酒门,也会出别的问题。变化可以从总量和结构上去理解。总量上看需要去产能,现在金融行业的趋势,宏观经济和监管的环境,不需要那么多粗放的研究。或者说是去泡沫,体制内的一些没有思想性,又不接地气研究课题,业界的一些虚高的配置,其实都是可以砍掉的,所以研究员和其它金融从业人员一样,都将面临较大的职业压力。在结构上,由于互联网的存在,内容产业的兴起,传播平台的拓展,跨界的交互,新兴的研究业态也孕育出来。这好像另一种双轨制,传统和新兴的研究,体制内和体制外的研究。或者说是思想市场的新结构,一些话语权是在垄断,但新的思想体系在形成,就像金融监管严格后会出现影子银行,存款利率管制多了会出现理财和资管。在思想和话语体系被管制和垄断后,一方面体制内的研究会出现紧缩和浪费,另一方面,人们对内容和思想产品的渴求也会催生新兴的表达结构。这个词在复杂系统学里面,叫涌现。它不是以主观的意志为转移的。问:展望未来,您觉得经济研究产业最需要什么样的改进?最近今年中国经济和政策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感觉经济研究产业对政策决策的支持不够。十八大提出建立多元化的新型智库,提升公共政策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透明度,您觉得未来研究产业和思想市场如何发展,意义何在?答:最近有个杂志让我写新时代新型智库的建设问题,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有很多的感悟。首先是政策决策方面,我觉得迫切需要深度的、科学的和独立的经济学研究支持,尤其是智库的思想和理性判断的支持。现在政策方面存在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中央出台的各项政策,从理论上,逻辑上,道德上,都近乎完美无瑕,但是执行起来,都出现很大的扭曲和走形,付出巨大的社会成本。你可以说那是必须的代价,但是代价有点大。比如说三大攻坚战,顶层设计高瞻远瞩,非常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但是这些年下来,在取得明显效果的同时,也付出了较高的社会成本。我不是反对政策实施付出成本,我的意思是有些政策成本是完全可以规避掉的。何况,一些政策本身成为不确定性的来源。比如金融去杠杆引发的流动性紧缩和市场波动。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为什么顶层的苦心和好心不能很好的执行?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中国经济已经从一个超级规模体进化为超级复杂体,但下达的政策却是线性的,集中的和缺乏弹性的。比如资管新规,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出埃及记:资管新规与百万亿金融资产大迁徙》,资管新规从理论逻辑和道德上都很完美,是为了风险治理。但是,这么一刀切的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砍下去,导致几十万亿表外和非标资产无家可归,没有合规的科目可以安放。银行要缩表,肯定是捡软柿子捏,国企和政府平台得罪不起啊,因为他们是银行的实质意义的大股东和一致行动人。所以,金融去杠杆,去的一定是最脆弱的体制外的最外层。而这一层,民企也好,中小企业也好,是中国经济生态体系里面最有韧性的一部分,他们好像中国经济生态的“湿地”。湿地破坏,看似没有很严重的生态报复,但是会有长期不可逆的影响。现在,又强制给中小企业放贷,谈何容易,又何苦呢。对于经济研究产业,我想还是要回到十八大的语境和精神里,鼓励新型智库的发展,尤其是体制外的民间智库的发展,形成多元化的声音,一方面服务投资者和买方,另一方面,服务政策决策,为顶层设计者分忧。这么大的国家,决定几个行业和亿万人命运的政策主要出自部委某个处的副处长,可见压力和工作强度有多大。复杂经济体,需要有个去中心化和分散化的自组织结构,政策出台前后都要倾听各界声音,力求将社会成本和风险降到最低。这个时候,经济研究产业,就需要提供来自市场的现实的基层的最真实的声音,形成自下而上的思想和意见传导,然后再自上而下形成总得政策框架。现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说中国经济的韧性,应该就是政策的韧性;中国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应该是政府自身的供给侧改革,也就是对现代复杂经济体的理解程度,如何不折腾,如何无为无不为,这些不是传统权威式官员所能理解的,需要专业的学习,需要技术官员占主导。经济学的研究,应该以此为方向,提供思想和方法的支撑。

鸿门艳

易纲“金融资产结构”论文:发展直接融资要依靠改革开放

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发展直接融资要依靠改革开放——从易纲三篇“金融资产结构”论文看中国直接融资变化中国人民银行17日在官方网站开设“央行研究”专栏,开篇文章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今年在《经济研究》发表的论文《再论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及政策含义》。为何是“再论”?易纲曾于1996年和2008年,在《经济研究》分别刊发过《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及政策含义》和《中国金融资产结构演进:1991—2007》,今年的这篇论文显然与前述两篇一脉相承。细读这三篇跨度24年的论文,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资产由单一的银行资产向市场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及政策含义》提到,1981—1995年累计发行国债4794.39亿元,国家投资债和投资公司债共313.98亿元,金融机构债1182.97亿元,企业债1738.3亿元,股票(A股面值)119.56亿元。这些金融工具的出现为中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中国金融资产的大部分仍是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存贷款。从直接融资的国际比较看,1993年中国股票市值占GDP的9%,债券市值占GDP的11%。而周边国家股票市值平均占GDP的148%,债券市值平均占GDP的30%。英、美、德、日四个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值平均占GDP的75%,债券市值占GDP的74%。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远远落后于周边发展中国家。金融资产结构不合理导致彼时国有企业行为扭曲、负债率高、风险增大等,这反映出发展资本市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易纲建议,逐步开放资本市场,增加直接融资的比例是走向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市场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有要求资本市场的内在动力。开放资本市场有风险,但不开放风险更大。他呼吁,要积极发展中国急需的用来直接融资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但不能操之过急。而到了12年后的2008年,易纲写作的《中国金融资产结构演进:1991—2007》显示,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出现改善,直接融资情况发生了改观。到2007年底,股票、债券、保险准备金占国民总收入的比率分别为85%、38.7%、10%,原来落后的金融资产结构下存在的问题部分得到缓解。当然直接融资发展空间还很大。该文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直接融资水平还较低。2005年底,我国非金融机构部门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率为36%,而美国非金融机构部门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率高达157%。随后,直接融资占比不升反降。易纲在2020年发表的《再论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及政策含义》中分析了2008年至2018年中国金融资产结构。2018年末,包括股票和债券在内的证券资产与GDP之比为135.5%,较2007年末下降31.4个百分点。在1991年至2007年期间,中国直接融资占比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其中股票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关键带动作用。2008年后,受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股票融资占比下降。2018年末,股票市值与GDP之比为44.6%,较2007年末降低了75.5个百分点。这就一定程度导致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10多年里,中国金融资产的风险向银行部门集中,向债务融资集中。易纲指出,直接融资涉及非银行经济主体之间的直接交易,对法治和信用环境的要求更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票融资增速较低,实体经济融资仍以间接融资和债务融资为主,导致银行贷款在各项融资之中的占比明显上升。风险向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集中,容易扭曲激励约束机制,影响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还会扭曲风险定价,导致金融资产总量过快膨胀和部分资产质量下降,放大金融风险。易纲建议,发展直接融资根本上要靠改革开放。只有发展好直接融资尤其是股权融资,才能够减少对银行债权融资的过度依赖,从而实现在稳住杠杆率的同时,保持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减的目标。在推进改革方面,要加快推进证券发行注册制改革,提高资本市场的透明度,让投资者真正通过自我决策,在承担风险的同时相应获得投资收益。完善证券市场法律体系,健全金融特别法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支持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鼓励创新发展。在扩大开放方面,过去几年推动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放宽并逐步取消外资对境内金融机构控股比例限制,大幅度扩大了金融开放,这有利于引入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做法,推动国内竞争和改革。他指出,从国际上看,普通法系国家直接融资发展得要更好些,我国可以学习借鉴发展直接融资的经验。现在国内对财富管理、养老及健康保险等需求很大,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这方面国外发展时间长、有比较成熟的经验,通过扩大开放,可以更好地促进国内相关产业加快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政策研究是现代中央银行科学履职的重要基础工作。长期以来,人民银行一直践行“研究立行”理念,在决策中始终坚持“研究先行”,把研究工作作为科学决策的谋事之基和与公众沟通的重要途径。

美波

你的论文为何会被拒稿?

会写论文,并能将其发表出来,是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学术生存的必胜之道,至少在当前学术环境下是这样的。——文/杯中鸟911论文,是我们科研工作者非常熟悉的一样东西,但有时也成为让我们“茶不思,饭不进”的一个敏感话题。至少对笔者我自己而言,是这样的。在学术界,我们知道,“论文”是我们生存下来的唯一法宝,是衡量自己身份地位的重要标准,也是我们在江湖与众多武林高手竞技中脱颖而出的“必杀器”。曾经听自己的导师说过,如果在《经济研究》等级别的期刊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作者可以凭借这篇文章“吃”十来年,在学术圈可以风光一些年。当然,这可能是多年前的一种说法。虽然在多年以后的今天,学术环境和资源已时过境迁,学界这种“论文发表”的实际价值,逐渐面临日趋贬值的压力,但是近些年来,各高校学科建设竞争又进一步推动了论文发表的重要性。在当前阶段,随着“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需要,学校和学科的国际化发展使得国际发表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竞争激烈程度增加,国内论文发表的重要性,尤其是SSCI、SCI在职称评审、项目申报和奖学金申请方面的突出地位,不言而喻!可见,发表论文,尤其是高质量期刊的论文,对科研工作者而言,是多么的重要,也是一件不可或缺的事情。但是,在当前“僧多粥少”的学术环境下,对我们众多科研工作者而言,也不一定非得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和《中国社会科学》等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力在这些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所以,笔者认为,作为一个作者,他能将自己所思所想写出来,并将其所形成的论文发表出来,发表在相应质量的期刊杂志上,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也是实现自我学术价值的体现,当然也是培养个人学术自信的方式。也许,这就是我们科研工作者基本的奢望和追求啦!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奢望,也就成为我们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可悲之处!说到底,作为科研工作者,你的基本任务应该就是好好写论文,认真发表论文。广大公众号的学友们,相信大家都知道,笔者在以前的推文中已经提到有关“如何写好论文,写论文中注意的问题”的个人观点。因此,在这里,笔者准备从论文发表角度,来详细分析“论文发表的注意事项”,或者说“你的论文为何会被拒稿?”今天,笔者根据自己被邀请的匿审经验、了解,总结和分享自己在审稿中的评价标准和心得,从论文审稿的不同环节来分析学术论文投稿后被拒稿的可能性缘由。1.初审阶段大家都知道,每个期刊杂志都有自己的特色,这种特色不仅包括所接收发表论文的主题上,而且还体现在论文格式体例上的基本要求。据此认为,一般期刊的初审阶段很简单,但在初审阶段他们也会存在一套的评审标准,其主要体现在主题定位和基本格式体例等方面。一是论文主题定位错配。一般而言,这种投稿误区的发生可能性不大,除非作者太过稚嫩,事前毫无准备工作,或者抱有侥幸心理。笔者将这类作者称之为,学术“投机者”!俗话说,这类问题发生,类似于“牛口不对马嘴”。它说的就是,作者所投的论文主题,完全跟所投期刊杂志的文章偏好定位不符,存在明显的差异。比如,将很典型的公司治理领域文章,投稿到《人口研究》、《环境经济研究》等类似的期刊杂志上,文章内容与所投杂志青睐的主题存在较大出入。在遇到这样情况时,期刊杂志的编辑工作人员认为你的所投论文不符合杂志的刊发要求,他们会处理得很有效率,并很快给作者发送拒稿、退稿邮件。因此,在选择期刊杂志投稿前,作者有必要研究一下所投期刊杂志论文的主题偏好,对比一下自己的文章主题和期刊所需主题的差异。二是论文格式体例不符合杂志发表要求。老实说,相对来讲,格式体例是论文发表中最为简单的一项发表任务,虽然会消耗掉一定的体力劳动,但是却往往容易被大部分的作者所忽视。请问大家,知道为什么不同的期刊杂志有不一样的格式体例吗?一些经常唠叨、吹牛逼的研究生们,以此为谈资对象,来抒发和吐槽自己调整投稿论文格式体例的看法,试换身份来反思为什么杂志社要强调自己的特色格式体例。我们总结有三:(1)防止作者的一篇论文“广撒网、多投稿”的投机学术行为,即“一稿多投”的行为;(2)杂志社的差异化、个性化的市场服务方式,让所办期刊杂志与众不同,存在广告标签效应;(3)编辑部自我审美的界定,他们制定一套自己喜欢的格式体例。在当前每日收稿量上千篇的办公环境下,提高初审效率和质量,格式体例的评定标准,不失为编辑部一种有效适宜的操作方法。当你所投论文的格式体例,与期刊杂志所要求的体例存在较大明显的差异时,编辑部可以以此为由,拒绝推送外审,尤其是收稿量很多、所投论文主题平淡无奇的情境下。进一步来讲,对作者自己来讲,由此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你如此鲁莽、不谨慎的投稿行事方式,有可能损害你的学术信誉,进入编辑部的污点观察对象。而且,你的鲁莽行事,让你可能错过了一次投稿机会,因为你的论文拒稿理由很简单,对你来说毫无价值所取。当然,也不乏有一些期刊在初审阶段还更为严格,如《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国内知名杂志,他们除了考察论文符合上述基本要求之外,还要所投论文的学术质量达到一定标准。如果学术质量和价值不达标,同样面临退稿的风险!相信,不少有经验的学友,应该已经意识或体验到这种发展趋势和压力了!但是,针对大部分期刊而言,论文的学术水平是外审阶段考察的重点工作,只要选题符合、规范水平达标,基本都有可能进下一轮的匿审阶段。2.外审阶段一般来讲,进入外审阶段的稿子,都是经过编辑部用心筛选,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文章,但还需要进入外审以进一步雕琢。譬如,如笔者比较了解的《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期刊特别重视初审阶段的把握,有机会进入外审的论文,都是被编辑部认定为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文章,至少在选题上有所建树。根据笔者自己被邀请匿审的经历,当外审阶段的稿子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时,可能面临退稿或者退修再审的可能性。一是论文主题不够新颖,无法激发匿审专家的阅读兴趣。简言之,你的论文不够有意思,没有见到美女“一见钟情”的心动感觉。或者说,你的论文选题太过老旧,以一些老话题为谈资。譬如,在公司治理领域,大家都在热烈讨论“中国儒家文化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的话题时,而你却非得从老一套视角来研究,如“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主题。从选题上来看,明显前者更有意思,更能够博得审稿专家和读者的眼球。或者,即使你的论文选题的主题干很枯燥,如“独立董事制度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但是你的论文副标题有新颖独特之处,如“基于新一轮反腐败的视角”,有“画龙点睛”之笔,也是可取的。就笔者本人而言,论文选题乏味枯燥平常,是其写作的一大败笔,让读者继续研读的内在激励不足。幸运的是,在多次匿审经历中,笔者所收稿件的选题都非常不错。二是论文创新提炼不够,基本逻辑存在明显的误区。笔者准备所阐述的这点,应该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部分,也是外审专家仔细推敲研读的部分,即论文的创新贡献和逻辑结构。相信不少读者或者学友也会注意到,不少的论文在概括自己的创新之处时,突出点难以体现,所浓缩的精华不够明了,提炼不足,即使是一些已经刊发出来的文章。我们都知道,论文创新贡献之处是匿审专家评价论文录用与否的关键标准,如果作者在这个部分没有下够功夫和精力来提炼和阐述,则很难能一步达到获取匿审专家青睐的目的。甚至,简单了事的撰写态度,会误导匿审专家的评审,增加被拒稿退稿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论文的理论逻辑问题,是笔者自己审稿时非常看中的一个标准。理论逻辑,就像听故事、说书一样,你的论述节奏和思维要清晰明了,符合理论基本的故事逻辑思维,而不能漫无边际畅谈,也不能跳跃性很强。说到底,论文逻辑阐述就是让其他人包括外审专家和读者能看懂,读懂,使他们觉得你的故事通熟易懂,有收获,最好能有眼前一亮,且与别人不一样的感觉。在逻辑阐述方面,笔者曾经以论文逻辑思维混乱的名义退稿一篇C刊的文章,即使已经给过作者一次“修改再审”的机会,作者自己没有把握好机会。所以,创新贡献和理论逻辑阐述,是论文价值体现的重要方面,从而使得它们构成论文投稿、审稿的重要评审标准,需要引起学友们的关注。三是论文研究设计方法和模型不严谨,存在设计的误区。方法的作用在于,指导实践工作,解决实际工作问题,是一个“方法论”问题。在论文写作中,方法的运用不可或缺,已成为当前经管学科学术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在研究设计方面,数据样本的来源和运用,以及模型设计、变量的定义和度量,是我们实证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自然也成了我们匿审中的重视考核评审的内容。譬如一些低级别的错误,有的作者将论文引用的知名数据库的来源名称写错……论文模型设计“张冠李戴”,不符合统计实际,瞎套用数量模型……重要变量的度量方法缺乏合理性……甚至,一些核心统计值表达错误。上述有些问题,笔者在审稿中就曾经遇到过,我也很无赖遇到这些本可简单避免的低级别错误,问题严重的予以“退稿”处理。在这个外审阶段,编辑部会综合考虑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以决定是否进一步推进你的论文审稿。一是最好的结果,两个正面反馈意见,顺利进入终审阶段;二是正反两个审稿意见的冲突,一个正面一个负面,编辑部可能再次寻找第三位外审专家;三是最消极的结果,两个负面意见,编辑部可能以退稿处理,当然也有一定可能寻找其他外审专家再次审稿。当然,笔者我自己在匿审过程中,一般都比较仁慈,多提意见,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来出具“审稿意见”,在绝大多数审稿中,笔者坚持给作者“修后再审”的机会,让作者和外审专家一起进步,一起学习。3.终审阶段当你的论文进入终审阶段时,此时论文的命运一般有两种:退稿和录用。为此,在终审阶段里,退稿的可能性依然是存在的,当然这是仅针对外审意见比较积极的情况下。比如,论文的“政审”,即政治倾向审核。这个大家都懂的,在这里不足以赘述。当然,也有一个问题需要提醒警惕的是,论文中中国地图的采用,尤为重要。曾经听到不少期刊掌门人的文章发表讲座,他们编辑部内部商定,可能以“是否附有中国地图”作为论文“退稿”的一个标准。如果可以,建议作者不要在论文中随意附带中国地图。4.总结可见,论文的发表是一件极其不易的事情,也是一次锻炼身心的考验。论文的写作、审稿、刊发,犹如一次凶险之旅,不仅带有浓厚的“撞大运”之嫌,而且其中的人间“酸甜苦辣”应有尽有。今天推文中,笔者将自己这些年审稿的所思所想予以总结,所形成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当然,在这里不包括弄虚作假:抄袭别人的问题。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笔者以引以为戒,做好自己,发好论文,与广大学友们一起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