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国伦理学: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10月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知名学术报刊的30余位知名专家和学者共同参加本次会议。作为一门古老而青春的学问,中国伦理学有着悠久丰厚的文化传统和话语资源,曾经支撑起“道德中国”的伦理大厦,建构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然而,在当今世界哲学格局中,中国伦理学尚未充分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和魅力,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影响力。在中国崛起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复杂而严峻的伦理、道德生态下,如何更好地立足本来,学习外来,建构起面向未来的中国现代伦理话语形态,已成为当代伦理学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举办的“做中国伦理学: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即旨在更新既有的学术生产方式与研究范式,超越传统的古今之辩与中西之争,深入反思近现代以来伦理话语建设的历史经验、多重路向与可能前景,共同探讨当代中国伦理学研究的新概念、新范式、新理论、新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哲学系教授童世骏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教授在致辞中说道:“所谓‘后小康’、‘后全球化’,甚至‘后人类’(现在的各种各样的说法)给伦理学研究提出了非常多的问题,其中甚至包括:伦理学研究的主体。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教师很快就要成为教师队伍主体,‘00后’出生的学生很快也将成为我们学生的主体。相信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也一定会做得更好。”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教授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教授以 “当代中国伦理学的现况分析”为题,通过对罗尔斯《正义论》相关问题的讨论,进而谈论到究竟该如何选择最具解释力的方式对中国伦理学进行研究,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他提出:“中国的哲学界面临一个问题……我们的传统文化的底色是伦理道德……儒家的传统是‘叙述’的传统,是‘说’的传统,没有‘做’。晚晴以来是予以弃之而后快,主要是‘西学东用’。什么时候我们‘干’呢?到今天我们要做自己的伦理学,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时刻。所以做中国伦理学,其实‘伦理学’这个词就不重要,主要是‘做’和‘中国’两个词。做中国的伦理学,大概是经过晚晴一百多年的‘学’,经过改革开放40年,我们如何从一个学生的学习阶段转到毕业阶段、写毕业论文。要写自己的毕业论文、拿自己的学位,然后做自己的伦理学……今天我们要有中国式的话语、要有自己的话语,要学会说中国的哲学语言,并且要让世界听懂中国的哲学语言,这是一个很麻烦也是很艰巨的任务。”以下精选部分参会学者提交的论文摘要。伦理道德,如何缔造现代文明的“中国精神哲学形态”?樊浩(东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中国伦理型文化由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立,继续在世界文明体系中独领风骚,遭遇一个前沿课题:伦理道德,如何缔造现代文明的“中国精神哲学形态”?为此,必须满足三大精神哲学期待:守望“伦理”;回归“精神”;建构“伦理精神”文化自立的理念与概念系统。中国文化的基本史实和独特气派是“有伦理,不宗教”,伦理不仅是比宗教而且也是比道德更具现实性与神圣性的终极关怀,守望“伦理”必须“学会伦理地思考”。基于理性和伦理的两大“精神”理念,中西方形成两种精神哲学传统:“心性”与“理性;“伦理优先”与“道德优先”;“天人合一”与“神人合一”。回归“精神”不仅扬弃“理性”对“精神”的僭越,而且应当回归中国的“精神”传统。中国精神哲学形态是“伦理精神形态”,它与宗教文化背景下精神哲学“理性主义形态”相辉映,其文化自立期待关于中西方文化关系的一种“新的评判态度”,建构“文明自生—精神生态—伦理共和”的理念和概念系统。伦理学就是道德科学吗?赵修义(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是否可等同于“道德科学”,不仅涉及伦理学的学科归属和地位,而且也是“再写中国伦理学”所绕不开的问题。无论是周原冰明确坚持“道德科学”说,还是周辅成、冯契等在此问题上的“保留”态度,都表明这一问题的提出及论争,不仅仅与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意识形态及高等学校学科建制的复杂演变相关联,更体现着学者们不同的致思取向或学问路径。围绕改革开放后伦理学恢复和发展过程中在此问题上的分歧与论争,既有助于厘清一些重大学术理论问题,也会对“再写中国伦理学”有所裨益。“伦德之辨”和“情理之辨”朱贻庭(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做现代中国伦理学,本人的提法是“再写中国伦理学”。这是哲学界的一项历史性的重大课题。最近我从历史的视角思考了儒家伦理学中的两个问题。其一,“伦理”与“道德”之辨是儒家伦理学的基本的理论范式;其二,“情理之辨”是中国儒家道德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在来做“中国伦理学”,要十分重视上述两条——“伦理与道德之辨”和“情理之辨”(包括“情欲之辨”)。要创造性地将这两条体现在现代中国伦理学中。中国伦理学未来发展之展望江畅(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哲学学院)总的来看,中外伦理学研究的交流合作基本上停留在浅表层次,还没有达到实质性的程度。尤其是尚未与国际伦理学组织建立联系,除日韩之外也没有与其他国家的伦理学研究机构建立经常的联系。这种情况与中国的伦理学大国和中国不断深化的开放很不相适应。这种局面需要改善,在这方面尤其需要发挥中国伦理学会的组织和联系作用,当前需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建立与国际伦理学组织以及伦理学研究大国的经常性联系;二是与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合作主办常规性的国际性会议和伦理学方面的国际性刊物;三是与国家有关部门合作向国外推出中国伦理学研究成果,尤其是最新成果,使之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中战略的有机构成部分。“识仁体”与仁性主义伦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从儒家“志”伦理视角看田海平(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志”之核心是由人生根底处探问何物最为紧要及何事最为根本。它在人生问题上体现为立志,即确立人生社会头等重要之事的意义。“志”伦理在中国传统学问中向来为历代儒者所重,是工夫论思想的核心。儒家“志”伦理的精神,集中体现为“识仁体”,因而内蕴有待深究的仁性主义伦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贯注了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结构性要素和道德理想主义精神。它分别指涉并围绕特殊的个人目标、普遍的共同体目标、自由自觉的人类目标三大主体向度。儒家之“志”,本质上是要开启将个体“文明化成”为德性主体,将群体“伦化”为德性共体,在群己界分与契合的现实运动中进入人之类生命的自由自觉。作为对人之群己二重性的德性安顿和文化构造,“志”伦理表现出一种心学现象学框架下做人观念的主体精神自觉和道德理想主义价值指引,内含对做人观念的辩证把握,对于诊治和克服现代性的“本体虚无”、“道德祛魅”、“伦理脱域”之病理或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哲学系教授付长珍主持研讨会变与常:中国伦理学书写中的“厚概念”付长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学报编辑部)所谓中国伦理学,首先是伦理学的中国故事、中国叙事,不能囿于模仿或回应西方伦理学的思想方式与问题关怀,而是重在阐释自己的伦理文化内涵,论述自己的历史文化经验,回应现实对伦理学提出的新问题、新挑战。这就需要运用新的理念和框架对传统伦理话语进行理解和呈现,并在当代伦理学的理论光谱中加以辨析。反观现代中国伦理学研究和书写范式,基本上没有逸出古今中西之争的藩篱。从“古今之辨”到“中西之别”,贯穿其中的是体用主义的逻辑方法和化约主义的理论轨迹。要走出这一理论困境,需要厘清再写中国伦理学的三大支点:话语场、问题域与关键词。如果说,概念是“问题的纪念碑”(阿多诺语),应作为方法论上不可再精简浓缩的最高级别来理解(科塞雷克语),那么通过对中国伦理话语中一系列“厚概念”(Thick Concept)的重新阐发,提炼出彰显中国伦理话语特质的标识性概念,以此为进路,重访中国伦理学的话语场与问题域。本文拟以“情:一个厚的伦理概念”为例,讨论中国伦理学中“厚概念”的生成创化及其对伦理学范式创新的典范意义,反思理论与方法的限度。只有扎根于中国源远流长的思想传统与当代社会生活,打通观念世界与生活世界,才是促成中国伦理思想创发的“源头活水”,才能书写出有生命力的当代中国伦理学。梁漱溟的儒家反省修养观顾红亮(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梁漱溟的反省修养观是其“儒家修养话语体系”的主要内容,成为梁漱溟现代新儒家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梁漱溟对反省修养观的阐述体现两个特点:第一,既不从思维方式理解反省,也不从心理状态理解反省,而是从修养功夫的角度理解反省。第二,坚持儒家的道德反省的思路,结合现代的语境,以自己的反省经历为例,从反省的内容、反省的环节、反省的境界、孔子的反省思想等方面阐述儒家反省修养观。梁漱溟的儒家反省修养观在现代中国伦理学建构中占有一席之地。道德的现代视域罗传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相比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即社会的运行不能只靠道德起作用,而是要以满足市场平等交换的原则即契约作为维系社会的根本保障,由此寻求建立一套与之配套的价值理念和制度规则,如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等这些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新道德。同时,按照公平公正原则把权力(power)关进笼子,而相应保护个人权益(right),只有这样,市场才能良性运转,而不至沦为腐败之地和强权强势者予取予夺的乐园。可见,道德的作用在今天虽然重要,却需要被重新定位,并进行古今转换。理解中国伦理学: 以孟子为例萧阳(美国肯庸大学【Kenyon College】、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当我们提到孟子哲学中的关键概念,往往立即想到《孟子》一书中如下关键词及其所对应的概念:“人性”(“性”),“性善”,“心”,“四端”,“仁”,“义”,“礼”, “智”,等等。在这里,关键词与关键概念之间有直接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以关键词为根据”而对关键概念所做的研究, 就是以假定这样一种关系之存在为基础的。 这些有关键词与之一一对应的关键概念,我将称之为“显明的概念”。“以关键词为根据”的概念研究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是有其局限性, 那就是,它会使我们忽视那些在孟子中并没有关键词与之直接对应的概念。我将称之为“隐藏的概念”(hidden concepts) 或“蕴含的概念”(implied concepts)。本文试图关注的几个隐藏的概念是孟子行动哲学中的关键概念。 由于它们在《孟子》中并没有关键词与之直接对应, 因此经常被忽视。比如,我们可以证明孟子其实是有我们今天所谓的“目的性的行动”, “无目的性的行动”(老子所谓的“无为”),“(在工具理性或审慎理性的意义上)理性的行动”,“非理性的行动”,等概念的, 尽管我们在《孟子》中找不到相应的关键词。当孟子需要说“某个人的行动是 (在工具理性的意义上)非理性的”这句话的时候,他通常是用一个具体的典范(“缘木求鱼”)来做到这一点的。本讲试图关注的另外一个关键概念,“无为”( 无目的性的行动,acting non-purposively),通常被认为是专门属于“道家”的一个关键概念,我们大概有更多的理由不会想到“儒家”的孟子也有这个概念。本文试图证明孟子有这一概念,而且可以用来说明孟子行动哲学中的其它关键词及概念(比如“诚”,“心服”, “由仁义行”, “性之”),以及《孟子》中许多极其难解的章节。良知的普遍性与道德奠基(提纲)刘梁剑(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摘录)以明阳心学为典范的良知学如何具有当代意义和世界意义?良知学的当代开展,能否成就一种中国经验与人类文明结合的哲学,它既能避免固守某种文明传统的经学独断论,又能克服各种形式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良知学的要义在良知。良知具有丰富的意蕴。就伦理学问题而言,我们不妨提问:良知是否具有纵贯古今、横通四海(即超越不同“善”、不同形上学与宗教传统)的普遍性,从而为普遍伦理原则提供终极奠基?超越非对称:中西哲学互动的历史走向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中西哲学之间的互动经历了一个历史变迁的过程。明清之际,以传教士的东来为中介,中西文化和哲学开始相遇和接触。这一时期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之间存在某种不平衡或不对称的关系,后者表现在:当传教士把中国的典籍以及其中包含的文化、思想观念介绍和引入欧洲之时,欧洲主流的思想界及其代表性人物给予其以相当的关注,然而,中国的哲学家除了对西方的科学和器技表现出兴趣外,却没有给予西方主流的文化和思想以实质性的关注。步入近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与明清之际不同的另一种不平衡或不对称开始出现。自19世纪后期以来,中国思想家热忱地了解西方思想,并将其作为普遍的思想资源加以运用,而西方主流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却不再把中国哲学作为真正的哲学来看待:他们既未能深切地理解中国哲学,更未能以之为建构自身体系的思想资源。中国哲学真正进入世界,以揭示中国哲学所具有普遍性意义为前提,这既包括彰显中国哲学在解决哲学问题方面所具有的独特思想价值,也包括通过建构现代形态的中国哲学以从理论建构的层面展示中国哲学的创造性和理论意义。唯有基于彼此承认,各美其美,中西哲学之间的关系才能超越两度出现的不对称,真正走向合理的互动。“箭喻”三种与成人之道王振钰(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探究“成人之道”是历来哲学的主要任务。其中隐喻因其能用感性现象来表达抽象内容而成为古代哲人言说成人之道的方便法门。基于射箭在古代的普及性,轴心期的中、西、印等文化都曾以“箭喻”来揭示作为形上价值观的成人之道。根据罗蒂的隐喻知识论,在本体论式微、形上探讨受抵触的现代性语境下,将“箭喻”的诠释作为研究传统人生哲学的主要对象,既能直观展示不同文化中成人之道的思维模式与价值关切;也能藉此有效规避异质文化的“不可通约”质疑,实现对成人之道的跨文化比较。此外,比较西方当代哲学对隐喻认知功能的发现与中国传统哲学中“能近取譬”方法论的相似性,也可为建构当代中国伦理学的话语形态提供方法论参考。诚信文化建设的方法论思考余玉花(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诚信文化建设离不开方法的支持,但是方法不是完全独立的东西,它必须依附目的、匹配目的才有价值。方法必须根据目的来设定,不同的目的需要不同的方法。诚信文化建设的方法还应秉持现实性原则,既要把握现实社会的诚信现状,还要考察已开展的诚信文化建设情况,并从两个方面追根溯源:一是要研究影响现代人诚信观念的思想文化因素,二是要研究现代人诚信或不诚信观念和行为的社会根源。诚信文化建设的效能性原则,提出诚信文化建设的方法需要有关联性的思路和统合性的思路。出席会议人员合影
很多作者在将自己的论文投给编辑部后就非常着急,隔三差五打电话问“我的论文能发表吗?”,或者说“我一个月后要研究生毕业或职场晋升,能否快点发表?”还有的作者甚至认为“不认识编辑部的人,不能走后门,所以编辑部故意对我的稿件拖着不处理”……其实,无论你是在校学生、职场小白、还是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抑或是我们期刊的总编;也无论你是否认识编辑、编辑部主任抑或是杂志社社长、医学会会长,所有投稿的论文,在刊发前都是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三审五定”、“编辑质量控制”等层层把关的。所有这些程序都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在这里建议作者,如果对论文发表有严格的时限要求,至少要提前4个月将稿件投给编辑部,否则真的会来不及。今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同行评议”,以及科技论文采用同行评议的意义和价值。审稿工作是决定稿件命运,保证期刊质量的重要环节。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科技期刊对论文的审定基本均采用“同行评议”制。同行评议是指由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对其同行的研究工作进行客观、科学评议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要求科学家在评议其同行的研究工作时,仅仅以学术价值为最重要的评议标准,并且独立地做出判断,在评议过程中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有些期刊采用双盲法评议)。同行评议是科技期刊遴选高质量学术论文、维护和提高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同行评议始于18世纪中叶的英国,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同行评议作为科技出版的标志性行为,其重要性更加凸显。在现今学术界信息爆炸的环境里,通过同行评议筛选出质量相对高的文章,并以较快的速度呈现给读者,是对整个学术界的贡献。以《中华妇产科杂志》为例,目前,国内现有妇产科医师近20万,《中华妇产科杂志》编委会每4年换届一次。编委会由学术成就卓悦、专业领域造诣深、影响力大的百余位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及国际顶尖专家组成,其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程度和前沿理论与知识的更新迭代速度空前。编委会专家担负着期刊导向和学术把关的重任。就《中华妇产科杂志》而言,每年来稿2000篇左右,其中30%经编辑部初审退稿,退稿原因主要包括学术质量不高、同类研究课题重复投稿、不符合伦理学要求、统计学方法有问题等;另外70%的来稿将送给编委会专家进行同行评议。通常每篇论文至少送相同专业2位以上的专家审阅,同时每月召开一次在京编委会(不定期召开异地审稿会)对两审专家都同意刊用或一审同意刊用、另一审退稿的论文进行集体讨论(两审专家意见均为退稿的论文不上讨论会,直接退稿),最终确定论文的刊用与退稿。基本流程见图1。由于严格执行同行评议制度,《中华妇产科杂志》始终保持了国内妇产科界学术权威性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妇产科期刊称号——刊出率一直控制在20%左右,而且每篇退稿都有明确而详细的退稿意见。除定期的编委换届以外,每届编委会届中不定期召开全体编委会或总编扩大会,对编委和审稿专家进行培训、交流审稿经验,确保同行评议公正、公平、高效。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从第一本《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1887年创刊至今经历了逾越百年的历史,现在已经发展为拥有144种系列期刊的医学期刊航母。回首百年办刊历程,中华医学会对系列杂志一直有着严格的学术质量和编辑质量控制标准。所谓“内容为王”是对学术质量在期刊发展中的作用给出了最好的诠释,而同行评议又为期刊的学术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国际生物医学期刊同行评议和出版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Peer Review and Biomedical Publication)每4年召开1次,最近一次大会于2017年9月在美国芝加哥举行。近年来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多组团参加此国际会议,与国际同行交流审稿经验。与此同时,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自2008年举办了首届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审稿专家培训班以来,基本每年举办1期,每期参加培训的审稿专家多在100人以上;为保证和提高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学术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哲学学者韩东屏的一篇文章引发社会舆论广泛讨论。在一份最新声明中,韩东屏表示“很烂”并非脏话,自己静候有人写说理性文章反驳。12月19日下午,刊发韩文的《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主编李义良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报刚刚由单月刊改为双月刊,每期平均刊登15篇左右的文章。为提升学术期刊的质量,编辑部主动向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韩东屏教授约稿,并在2020年第5期刊发了其撰写的《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批判》一文。“学术规范并没有要求论文不能起通俗易懂的标题。”李义良告诉澎湃新闻,最早收到韩东屏的稿件时,编辑部内部也曾有过争论,但编辑们认真阅读了文章内容后认为文章本身并无不妥,于是尊重了作者的意见未对标题进行修改。12月18日,韩东屏主动向编辑部发来了作者声明。“从韩老师的声明里能看出他很自信,我们也愿意提供平台引导正常的学术讨论。有了积极引导,会对社会科学的发展有好处的。”李义良说。根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这篇名为《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批判》的论文近期引发国内学术界热议。在知乎等网络平台上,“如何看待华科哲学系教授韩东屏发表的论文《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的讨论信息已引发十余万读者阅读,更贴讨论者众多。该论文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韩东屏,论文发表于《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文章表示:“康德的伦理学和他的其他哲学著述一样,都有大批满怀敬佩之情的追随者。可在笔者看来,康德的伦理学其实非常糟糕,错误甚多,并且有不少是基本性的大错误。”韩东屏教授的这篇文章以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为研究对象,展开对康德伦理学的分析与批判。韩东屏认为,“康德伦理学的诸多错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方法方面的错误,另一类是理论观点方面的错误。”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在知乎等网络平台的讨论中,对于韩东屏教授文章的内容讨论的并不多,而是广泛认为文章在标题中直接使用“很烂”一词评价康德的伦理学过于轻率。还有的读者认为韩东屏的这篇文章类似读书笔记,“完全就是不讲武德”。还有网友表示,“槽点根本不在于反对,而是雷人夸张(过于真实)的题目。教授您好歹也委婉一点儿”。有的评论则表示,类似文章常用的标题是“试论康德伦理学的一些弊病”“刍议康德伦理学的几点可商榷之处”等。12月19日上午,刊发了韩东屏教授文章的《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作者声明暨编辑部征集商榷稿件启事》。启事通过编者按介绍:《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刊发了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韩东屏教授撰写的《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批判》一文,文章刊发后,在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在网络空间出现了批判、批评、赞许等争论不休的情况。为此,文章作者通过《江苏海洋大学学报》所属的公众号发布声明,相关期刊发布征集商榷稿件启事,为争鸣提供便利。韩东屏在声明中表示,所有仅针对《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批判》一文题目中的“很烂”一词进行攻击的行为,都是毫无意义的喧嚣。韩东屏认为:《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批判》一文中的“很烂”是个评价词,这个评价是通过文章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的分析和论证得出的结论。所以所有不论及和未驳倒我的那些分析和论证的攻击性言论,就也没有驳倒我所给出的“很烂”的评价。这在学术辩论中,是起码的常识。对于有部分网友指称其不该把“很烂”这样的脏话用在学术论文标题中一事,韩东屏提出:“很烂”不是脏话,而是口语化的评价词,意思类似于“很差”、“稀烂”、“纰漏百出”、“太不像样”之类,但又比后者更准确、传神。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没有任何学术规范规定在论文题目中不能用口语。既然如此,“法无禁止即可为”,又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是故,它可以被视为学术论文题目的一种尝试性创新。最后,韩东屏表示:所有不服这个“很烂”总评的人,请写说理性文章反驳,我静候。非说理性的攻击,一概不值得浪费时间反应。在声明中,刊发韩文的《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顺带发布了征稿启事:经《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研究,决定面向全社会征集与《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批判》一文的相关学术争鸣文章,欢迎踊跃投稿。期望本次争鸣能够给我国的伦理学发展辩出一片新天地。(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12月5日,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江苏无锡市召开。来自全国伦理学界的专家学者,相聚太湖之滨,为国家治理、道德建设提供伦理学智慧方案。四十年前,新中国伦理学事业奠基人李奇、罗国杰等百位学者在无锡召开首届全国伦理学术研讨会,发起成立了中国伦理学会,为广大伦理学人建起了学术家园”。时隔四十年,伦理学人再次相聚无锡,共同追忆学科建设的峥嵘历程,热议新时代伦理学学术使命。本届大会由中国伦理学会、无锡市委宣传部及江南大学共同主办,围绕“伦理学与国家治理”这一主题,设置了一场主题报告会和“伦理学与国家治理”“伦理学基础理论立德树人”等八个专题论坛。开幕式上,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中国伦理学会荣誉会长陈瑛等学者相继发言,回顾中国伦理学会年发展历程,展望学科发展的“十四五目标。大会还举行了“疫情防控伦理专题论坛,学者们就“中华民族抗击疫情的道德经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稀缺医疗资源的分配正义探析”“试论公共健康伦理中的道德主体责任新冠疫情后的道德疗伤”等主题进行发言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各国社会应当坚守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伦理信念,勇敢迎战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作为伦理学人,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更应肩负起伦理学使命,为人民生命健康、为人类社会的普遍正义和共同幸福而不懈努力。大会还举行唐凯麟伦理学奖颁奖仪式,与会人员观看了纪念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宣传片。大会由中国伦理学会秘书处、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承办,中国马克思主义基金会、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温州医科大学、《道德与文明》编辑部、《伦理学研究》编辑部等单位作为支持机构予以大力支持。大会期间,三十余家中央及地方新闻媒体参与报道,央广网进行了现场直播。
从年初的“师娘优美感”,到年末的“伦理学很烂”,作为哲学家的康德一不小心跨出了学术圈,成为2020年度最热门的社会话题之一。你说你呀,康德,好好的宅男不做,200年后怎么出来惹了这么大的风波?“师娘优美感”是轻浮,只能博得一笑;“伦理学很烂”是轻狂,却不是一笑就能够解决的。对于《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一文所引发的风波,论文作者说,不服来辩论;编辑部也说,不服来投稿。投稿真是不敢,吃瓜群众实在学力不济,但谈谈这篇论文究竟烂在哪里,还是可以的。01这篇论文的标题为什么很烂?《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加上了副标题,即《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批判,稍微做了限制,算是谦虚。对于这篇大作,如果要做正面商榷或批驳的话,我们最多只能论证出:康德的伦理学其实“不”很烂。但可以想象,这个结论,是完全把康德伦理学拉到了烂还是不烂、到底烂得如何的粪坑里来论证。这就如同,A问B,“你昨天晚上是不是又打老婆了?”如果B要直接反驳这句话,的确可以说,“我昨天晚上没有又打老婆。”但显然,这个问句和回答都暗示了,B经常晚上打老婆。他的反驳不仅无效,反而间接坐实了这一评价。无论正文是否论证得当,这篇文章的批判主要属于康德学术圈的问题,可以先与作者同院的邓晓芒教授相互切磋一下。作为外行人,我们无从判断,康德伦理学是否不是其实很烂,但至少这个“很烂”的评价,实在是很烂。02这篇论文的论点为什么很烂?《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如果是一篇硕士或博士论文,导师看了标题,肯定会当面撕掉。这个标题是一个硕大的陷阱,在理论上几乎无法反驳。因为再多的反驳也只能证明,康德伦理学其实不很烂,却不能证明,康德伦理学其实很伟大。如果是一篇硕士或博士论文,导师看了标题,肯定会气个半死。小小的一篇文章竟然敢横扫康德伦理学,进而横扫国际康德学术圈,外加中国小半个外哲圈。如果康德伦理学其实很烂,那么研究康德的所有学者肯定更烂,智商肯定更是堪忧,否则他们怎么就看不出来,自己的研究对象很烂呢?学界有一句忠告是这样的:如果你认为前人的研究都是错的,那么只能肯定,你是错的。03文献综述在哪里?参考文献有几本?无论文、理、工科,学术研究都是严肃的,也是严格的,不是信口开河的。许多人认为,文科论文都是灌水,随便都能写写。某校处长甚至曾经放言,你们文科论文有什么难写,我一天能写三篇。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自己无知。对于康德这样的大哲学家,毫不夸张地说,他的每个问题上都至少趴着三个学者;稍微夸张地说,在他的著作的每一页纸上都至少趴着三个学者。当前国内的康德研究已经进入精耕细作的阶段,不仅参照英、法译本直接阅读德语原文,甚至连长句中的每个转折关系都要仔细释读一番才能罢休。现在还想一篇文章横扫康德学界,简直如同读书尚未入门。研究任何哲学家,至少需要三点作为基础,即语言熟练(原著语言、现代语言)、文本熟稔、二手文献熟悉。学术研究的步骤是,先做文献综述,即总结归纳二手文献即其他学者对某个问题的研究,之后依据对原著的文本分析,对前人的观点进行批判、补充或改进等,最终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只有这样,读者才可以熟悉该问题和该文本的研究现状、核心问题、基本争论,进而才能够来判定本篇论文的创新之处。如果根本不顾浩如烟海的二手文献,直接批判康德原著,就提出自己的观点,那么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你根本就没有读懂康德原著,只批判了汉语译本和自己的臆读;要么你的批判早已经在某部二手文献中给出了回答,只是你从没读过。《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这篇论文根本没有文献综述部分,最后也只列了四本参考文献,其中一本还是论文作者的著作。一如万古长夜,整整200多年的康德研究被直接抹去,只待本文横空出世,才指出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如果文献综述过关的话,这篇论文至少要先批评完过往为康德伦理学做辩护的观点,之后才能够来批判康德的原著。而不是一上来就对着原著一阵发功,让其他康德研究者们很是干着急,你到底看没看过几本二手文献的研究成果啊?04学术评价为什么不能用“很烂”?黑格尔说过,哲学史不过是尸横遍野的战场,后人总是推翻前人,建立自己的新体系。不过,这是在扬弃的意义上说的,即后人吸纳和批判前人,最终实现思想发展的螺旋上升。说别人烂很容易,因为可能自己根本就没有理解或者也不愿意去理解。如果可以直接用“很烂”来作学术评价,我们可以想象:亚里士多德说,柏拉图的理念论很烂;奥古斯丁说,异教哲学很烂;笛卡尔说,我不在却我思很烂;谢林说,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很烂;马克思说,德国古典哲学很烂;弗洛伊德说,没有性冲动的哲学很烂;德里达说,视觉中心论很烂;动保主义说,人类中心论很烂;东方人说,西方中心论很烂;三体人说,人类很烂。《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的作者说,你不服可以写文章来批评我的论文很烂。这句话说得不错。但从康德时代起,很多人都著书立说,论证康德伦理学的伟大价值,那么就不应该是别人写文章来批评你,而是你要写文章批评那些一直为康德伦理学辩护的前辈学人、同辈学人和晚辈学人,对不对?由此可见,没有了文献综述作为路标,再大牌的教授也会迷失在学术的小树林里。05这家学报编辑部为什么“很烂”?编辑部现在澄清说,在收稿之后也有争论,但认为刊发并无不可。《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的作者承认,“很烂”是“口语化的评价词”,但“法无禁止皆可为”,批判者应该就论文内容来反驳,而不是仅仅厌恶这个标题。的确“法无禁止皆可为”,但并不意味着“法无禁止皆当为”。不能否认,这个口语化的评价词已经近乎是骂街的用词,不符合基本的学术规范用词,更不应当堂而皇之地用作学术论文的标题。编辑部事先哗众取笑,事后打擦边球辩解,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如果这类文章成为热点,可以想象,一系列以“XXX思想其实很烂”的文章就会接连问世,滑天下之稽。这本期刊不久从双月刊变成单月刊,编辑部现在又主动约学术大佬的稿子,显然是想减少发文数量,提高发文质量,增加引用率,最终提升刊物的档次,要么进C刊,要么拿国家社科期刊资助等等。谁知道,这次翻车之后,编辑部还想趁热一鸡多吃,公开征求学术争鸣文章,“欢迎踊跃投稿”。可以想象,如果真去投稿,那么就必须逐条驳斥《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才能最终把作者驳倒;但到了那个时候,这些争鸣文章早已经不是康德研究,而成了《很烂》一文作者的伦理思想研究了。但凡有一小碟花生,一个人就不会醉成这个样子;但凡有三五篇二手文献,一篇论文就不会写成这个样子;但凡有一点学术规范,一家学报就不会办成这个样子。你对《很烂》一文有什么看法?欢迎关注本号“教师打怪指南”!
▲文章截图。图/知汇海洋公众号。最近两天,一篇哲学论文引爆了朋友圈,这篇题为《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批判》的文章,只看标题就可知道,其在朋友圈走红,并不让人意外,至少它的标题神似当下爆款营销网文的套路。但是,这不是一篇学者闲暇时的随笔,而是正式发表在《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上的严肃学术论文。从简介看,该作者韩东屏先生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二级教授,长期在伦理学领域深耕,著述不少,还是湖北省伦理学会会长。这说明作者不是民间科学家,而是严肃学者。在社交媒体上围观甚至批评这篇文章的人,绝大多数对康德伦理学并无研究,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并没有能与韩东屏在学术领域对话的学术水平。因此,这次网友不是在社交媒体上评判一场学术论争,而是围观一位学者在学术平台上的“出位”表演。这不是个性鲜明,而是异常雷人网民没有论断学术高下的资格,但对学术圈行事作风的评价,却是能够做到的。学术研究,是专业人士才有能力做的事情,所以其用一套专业术语与专门的方法建构了基本的专业壁垒,如果面向社会大众进行知识普及,文章发在大众媒体上,当然努力把深奥的问题通俗化是值得尝试的。但是,通俗也绝不意味着要消解学术应有的严肃性,也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表达,更不应该模仿流量思维主导下的网络营销风格。这篇文章是学术期刊向韩东屏的约稿,可见不是私下熟人间闲聊,也不是通俗性随笔杂记,因此,这篇文章的标题风格,就显得特别的另类,它不是个性鲜明,而是异常雷人。作者韩东屏教授针对社会公众的批评,为自己辩护说:“‘很烂’不是脏话,而是口语化的评价词,意思类似于‘很差’、‘稀烂’、‘纰漏百出’、‘太不像样’之类,但又比后者更准确、传神,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他还认为:“没有任何学术规范规定在论文题目中不能用口语。既然如此,‘法无禁止即可为’,又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它可以被视为学术论文题目的一种尝试性创新。”韩教授这些辩解,有强词夺理之嫌。稍有生活常识的人都明白, 除非特别熟悉的人之间相互打趣,“很烂”这是一个极具人身攻击性的词,日常交流中用这个词评判他人,除了严重恶化讨论氛围,并无其他益处。对网红套路拙劣模仿,谈不上什么创新康德伦理学自诞生以来,历来不缺少严厉的批评者,但韩东屏教授这里直斥康德伦理学“很烂”,恐怕不是思想的锐利,而是语言的轻佻。学术论文当然不排斥适度的口语表达,但是,既然使用了口语,就别怕公众批评,因为公众对口语使用的恰当与否,当然有评判的权利。作者还称这是“学术论文题目的尝试性创新”,如果学术创新的努力方向在这里,那公众看到的,就更多是思想的苍白。因为时下网络上,雷人之语实在太多了,这种对网红套路的模仿痕迹拙劣,实在谈不上什么创新。发表这篇文章的《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最早收到韩东屏的稿件时,编辑部内部也曾有过争论,但出于尊重了作者的意见未对标题进行修改。▲《江苏海洋大学学报》封面。图/知汇海洋公众号。学术期刊作为一种公开出版物,除了确保发表文章的学术水准之外,文风也宜保持庄重严肃。发表文章用语轻佻,造成不好的社会观感,有失体面,会破坏基本的学术尊严,由此引发一些无谓的口水战,更不是一本严肃的学术期刊应做的事情。“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这样的话,说白了就是市井骂街,即使不是脏话,也显得非常粗俗,稍有学术尊严感与职业责任感的编辑,放任这样的标题堂而皇之地印刷出版,实在是非常不妥当的事情。12月19日上午,刊发了韩东屏教授文章的《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 《作者声明暨编辑部征集商榷稿件启事》,宣称经该刊编辑部研究,“决定面向全社会征集与《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批判》一文的相关学术争鸣文章,欢迎踊跃投稿。期望本次争鸣能够给我国的伦理学发展辩出一片新天地。”但我以为,对这样明显的不妥,期刊应该先有基本的态度,而不是忙着就此发起学术讨论,给公众一种借机炒作的嫌疑。牢记严肃学术期刊与网络营销的区别,不正是一本学术期刊须臾不可忘记的责任吗?□田丁(大学老师)编辑:丁慧 实习生:施可儿 校对:赵琳
“一周书单”又跟大家见面啦!本期的主打推荐书目,是来自立陶宛裔法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1906—1995)的作品《时间与他者》。本书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论述了何为实存的孤独,享受及日常生活中的超越,遭遇死亡,爱欲和生育,及其所昭示的时间与他者的关系。此外,本周书单从历史、文学、文化等类别选择了5本好书为大家推荐。来看看书评君都选了哪些新书,或许值得你关注和借鉴。本期主持|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部哲学《时间与他者》作者:(法)伊曼努尔·列维纳斯译者:王嘉军版本:拜德雅 | 长江文艺出版社2020年6月“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立陶宛裔法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1906—1995)很可能也认同我们今天这句流行语。他觉得,饮食不是为了健康或者活着,饮食就是为了享受食物本身;而生活就是为了享受生活。我们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首先就在于这种享受。世间万物,都可以被视为满足我之需求的“人间粮食”,思想和认识也可以被视为一种享受。列维纳斯很强调肉身,肉身既是我们的限制,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超越的基础。我们的身体既带给我们饥渴,也带给我们满足。爱与欲,则是一种既满足又不满足的特殊享受模式:爱欲的满足恰恰来自其不能被满足,情欲之乐永远漂流在满足和匮乏之间,就像一根羽毛在二者形成的旋涡中打转。至于忽视肉身而把超越寄托于精神,这对列维纳斯来说是危险的(纳粹便是如此)。在列维纳斯的代表作之一《时间与他者》之中,他论述了何为实存的孤独,享受及日常生活中的超越,遭遇死亡,爱欲和生育,及其所昭示的时间与他者的关系。他将四个论题层层递进地展开,挑战了海德格尔的观点,指出时间并不是孤立和单一的主体的所作所为,而是主体和他者的关系本身。《时间与他者》是列维纳斯最易读的一本书,是他在思想过渡时期的产物,由列维纳斯1946—1947年在哲学学院的四次讲座速记稿整理而来。列维纳斯曾以“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的构想、对现象学和犹太思想的推进而享誉世界,他深刻影响了布朗肖、德里达、利科、利奥塔、马里翁、巴特勒等当代思想家。对于想要入门列维纳斯哲学的读者而言,《时间与他者》是不错的选择,译者王嘉军的导读也勾勒了明晰的思想图谱。(董牧孜)思想《为政:古代中国的致治理念》作者:梁治平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6月法学家梁治平的研究多以文化、社会与法律为主,他关于这些主题的论著在上世纪90年代出版后便得到学界极大关注,而这其中包括今年重版的《法辨》《清代习惯法》等。现在这一本《为政》则是梁治平近年少有的新论集。所谓“为政”之“政”,在这里是取其传统之广义。我们今天谈到“政”,一般是指与社会、私人生活等领域相互区别的政治,当然既有宏观的制度政治,也有微观的日常政治。这一概念是近代“国家”(state)诞生和学科专业化的结果。而在此之前,“政”还包括农事、伦理等范畴。孔子借《尚书》说,“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从儒家的角度看,“为政”便是按照“仁”的要求处理一切人与人的关系,下至修身,上至治国、平天下。梁治平的《为政》全书分为五篇,一篇一主题、一篇一观念,即“天下”、“为公”、“民本”、“家国”和“礼法”。天下,是地域,也是一种文明秩序。天地之间,天下为公,民惟邦本,以“礼”与“法”规定和约束君臣、家庭等众多伦理关系,并以此建造执政者的合法性基础。在漫长的历史之中,这些观念也曾被重写,历经转变,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了一场革命性转变。有的观念如“家国天下”逐步让位于现代“民族国家”、“民本”思想终结于民主主义,有的观念如“天下为公”,被用来诠释西洋的社会契约等思想。梁治平的论述起于前秦,止于20世纪初。他追溯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在地理、伦理和学说方面的起源、谱系。不过他不认为“天下”等观念在近代史上就必然已经退出舞台,相反,它们在大转变之后以不同方式影响至今。而如何认识古人的政治哲学,既需要进行专业的学理探讨,也需要跳脱出现代学科隔阂。我们只有理解了古人的智慧与限制、近世变革的进步与局限,才能在观念上更清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当下和未来。(罗东)文化《神话之城》作者: 席路德版本: 联合低音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年6月与很多神话相关的文化著作一样,《神话之城》将神话的起源、流传与它们产生的历史结合在一起讲述。但《神话之城》的特别之处在于,作者将神话与现实中的文化地理相结合。书中收录了20座神话之城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与一座具体的城市相结合,将耳熟能详的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地理气候相联,从而将抽象的神话传说变得细致而亲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神话之书,还是一本旅行之书。如同作者所说,神话不但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其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同时又会影响后来的历史。《神话之城》的写作正可以让我们看到神话与历史之间千丝万缕的相互影响与联系。作者在行文之中还会时不时将远古神话与当下的流行文化元素做联想与对比,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张婷)文学《来古记》作者:陈莉莉版本: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年6月“来古”是个藏族村庄的名字,在西藏境内的冰川脚下,海拔超4300米,人口500多:“它是西藏土地上再平常不过的藏族传统小村落。广袤的西藏土地上,有太多太多这样的村落,在今天西藏的角落里,你随处可以找到,就是它们点缀着西藏的美好、神秘、富有以及匮乏。生老病死、人情世故、藏语、佛教、信仰,以及附着其上的种种理念、习俗等,熟悉又未知,它们相互交叉,混搭而成一个全新的世界。”《来古记》讲述的就是这个“全新世界”中的人和事。作者用比较客观的视角记叙自己遇到的这些人和故事,没有刻意寻求新奇,也没有刻意挖掘所谓意义,就是平常的对话,日常的面容,那些男人、女人、老人、孩子自然地出现在书里,有他们各自的喜怒哀乐和看待世界的方式。这些人也给作者带来深刻影响,让她思考如何度过这一生,让她理解生命中的短促、无常和自由。(赵九)历史《战争的试炼:十字军东征史》[英] 托马斯·阿斯布里奇著马千译后浪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20年5月版九百多年前,为了争夺耶路撒冷,欧洲的基督徒发起了一系列对抗伊斯兰世界的圣战——十字军东征。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世界为耶路撒冷的统治权而斗争,这场血腥的斗争持续了两个世纪,深刻地改变了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世界的历史。数百年来,有关十字军东征的阐释有许多,有人认为它证明了宗教信仰的愚蠢和人性的卑劣,有人认为它是骑士精神和殖民主义的表现。从伊斯兰世界的角度出发,十字军是一群西方野蛮人对无辜的伊斯兰文明发起侵略。从基督徒的角度出发,十字军东征是为了收复基督徒故土,而其穆斯林对手被刻画得凶狠残暴。阿斯布里奇从基督徒和穆斯林双方的视角出发,用了大量的拉丁语、古法语、阿拉伯语、希伯来语、亚美尼亚语、叙利亚语和希腊语书写的一手材料,来探究十字军东征史,并检视同时代人对十字军东征的印象。这本书力求做到中立客观。阿斯布里奇以通俗易懂的手法,在我们重新讲述许多英雄人物的故事的同时,也不忘告诉读者后世对他们的误读。在如今西方世界“恐穆症”流行之时,十字军东征的历史宛如一面镜子,值得人们重新审视。(徐悦东)微信公众号ID :ibookreview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书评周刊编辑部,编辑:走走,校对:陈荻雁。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发。
直斥康德伦理学“很烂”,恐怕不是思想的锐利,而是言语的轻佻。▲文章截图。图/知汇海洋公众号。文|田丁最近两天,一篇哲学论文引爆了朋友圈,这篇题为《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批判》的文章,只看标题就可知道,其在朋友圈走红,并不让人意外,至少它的标题神似当下爆款营销网文的套路。但是,这不是一篇学者闲暇时的随笔,而是正式发表在《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上的严肃学术论文。从简介看,该作者韩东屏先生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二级教授,长期在伦理学领域深耕,著述不少,还是湖北省伦理学会会长。这说明作者不是民间科学家,而是严肃学者。在社交媒体上围观甚至批评这篇文章的人,绝大多数对康德伦理学并无研究,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并没有能与韩东屏在学术领域对话的学术水平。因此,这次网友不是在社交媒体上评判一场学术论争,而是围观一位学者在学术平台上的“出位”表演。这不是个性鲜明,而是异常雷人网民没有论断学术高下的资格,但对学术圈行事作风的评价,却是能够做到的。学术研究,是专业人士才有能力做的事情,所以其用一套专业术语与专门的方法建构了基本的专业壁垒,如果面向社会大众进行知识普及,文章发在大众媒体上,当然努力把深奥的问题通俗化是值得尝试的。但是,通俗也绝不意味着要消解学术应有的严肃性,也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表达,更不应该模仿流量思维主导下的网络营销风格。这篇文章是学术期刊向韩东屏的约稿,可见不是私下熟人间闲聊,也不是通俗性随笔杂记,因此,这篇文章的标题风格,就显得特别的另类,它不是个性鲜明,而是异常雷人。作者韩东屏教授针对社会公众的批评,为自己辩护说:“‘很烂’不是脏话,而是口语化的评价词,意思类似于‘很差’、‘稀烂’、‘纰漏百出’、‘太不像样’之类,但又比后者更准确、传神,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他还认为:“没有任何学术规范规定在论文题目中不能用口语。既然如此,‘法无禁止即可为’,又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它可以被视为学术论文题目的一种尝试性创新。”韩教授这些辩解,有强词夺理之嫌。稍有生活常识的人都明白, 除非特别熟悉的人之间相互打趣,“很烂”这是一个极具人身攻击性的词,日常交流中用这个词评判他人,除了严重恶化讨论氛围,并无其他益处。对网红套路拙劣模仿,谈不上什么创新康德伦理学自诞生以来,历来不缺少严厉的批评者,但韩东屏教授这里直斥康德伦理学“很烂”,恐怕不是思想的锐利,而是语言的轻佻。学术论文当然不排斥适度的口语表达,但是,既然使用了口语,就别怕公众批评,因为公众对口语使用的恰当与否,当然有评判的权利。作者还称这是“学术论文题目的尝试性创新”,如果学术创新的努力方向在这里,那公众看到的,就更多是思想的苍白。因为时下网络上,雷人之语实在太多了,这种对网红套路的模仿痕迹拙劣,实在谈不上什么创新。发表这篇文章的《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最早收到韩东屏的稿件时,编辑部内部也曾有过争论,但出于尊重了作者的意见未对标题进行修改。▲《江苏海洋大学学报》封面。图/知汇海洋公众号。学术期刊作为一种公开出版物,除了确保发表文章的学术水准之外,文风也宜保持庄重严肃。发表文章用语轻佻,造成不好的社会观感,有失体面,会破坏基本的学术尊严,由此引发一些无谓的口水战,更不是一本严肃的学术期刊应做的事情。“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这样的话,说白了就是市井骂街,即使不是脏话,也显得非常粗俗,稍有学术尊严感与职业责任感的编辑,放任这样的标题堂而皇之地印刷出版,实在是非常不妥当的事情。12月19日上午,刊发了韩东屏教授文章的《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 《作者声明暨编辑部征集商榷稿件启事》,宣称经该刊编辑部研究,“决定面向全社会征集与《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批判》一文的相关学术争鸣文章,欢迎踊跃投稿。期望本次争鸣能够给我国的伦理学发展辩出一片新天地。”但我以为,对这样明显的不妥,期刊应该先有基本的态度,而不是忙着就此发起学术讨论,给公众一种借机炒作的嫌疑。牢记严肃学术期刊与网络营销的区别,不正是一本学术期刊须臾不可忘记的责任吗?□田丁(大学老师)编辑:丁慧 实习生:施可儿 校对:赵琳
论文作者韩东屏教授回应称当前对该文的攻击行为“都是毫无意义的喧嚣”,因为“不论及和未驳倒我的那些分析和论证的攻击性言论,就也没有驳倒我所给出的“很烂”的评价”。同时,韩教授也提出欢迎学界进行“理性反驳”,开展学术辩论。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回应“决定面向全社会征集与《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批判》一文的相关学术争鸣文章”。公开信息显示,作者韩东屏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伦理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价值哲学、文化哲学和社会历史哲学。《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原为《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在淮海工学院2019年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后,学报随之更为现名。作者及编辑部回应《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作者声明暨编辑部征集商榷稿件启事对此,你怎么看?本文来源:根据微信公众号知汇海洋(ID:jszhhy2020) 内容整理。社科学术圈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哲学学者韩东屏的一篇文章意外火遍全网。在一份最新声明中,韩东屏表示“很烂”并非脏话,自己静候有人写说理性文章反驳。12月19日晚间,文章的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韩东屏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我之前,还从来没有人把‘很烂’这个词用在学术评价里,尤其还是对一个名人。”根据韩东屏介绍,《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批判》一文最早是通过《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的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发布后被吉林大学哲学系的学生看到了,认为文章很有特点。10月21日,韩东屏受邀和吉林大学学生就这篇文章进行了线上探讨。“那次讨论我和学生代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也有学生表达了不同意见,我都作了回应。最后大家还是肯定了我的标题,我觉得这次讨论是非常理性的。”韩东屏回忆。这次讨论结束不久,网络上就开始出现一些非议的声音。韩东屏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也看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因此他在12月18日向刊登文章的《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发去了作者声明。“虽然‘很烂’一词的否定程度比较重,但起标题时我也有过思考,觉得这个词恰到好处。”韩东屏认为,‘很烂’不是主观随意的想象,而是自己对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的评价。他的文章以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为研究对象,展开对康德伦理学的分析与批判。“康德的基本方法不成立,很多主要观点也是错误的。错误太多了,所以我自然也就得出了‘很烂’的结论。”韩东屏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目前还没有人撰文来反驳他的文章,网络上大多还是关于文章标题的议论。“这都是很无聊的,缺乏最起码的学术常识,想否定我就好好来说理。”韩东屏表示,在国外如果发表学术文章没有质疑的声音那也是不成功,反而是引起质疑和批判的学术交流才有意义。另外,12月19日下午,刊发韩文的《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主编李义良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报刚刚由单月刊改为双月刊,每期平均刊登15篇左右的文章。为提升学术期刊的质量,编辑部主动向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韩东屏教授约稿,并在2020年第5期刊发了其撰写的《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批判》一文。“学术规范并没有要求论文不能起通俗易懂的标题。”李义良告诉澎湃新闻,最早收到韩东屏的稿件时,编辑部内部也曾有过争论,但编辑们认真阅读了文章内容后认为文章本身并无不妥,于是尊重了作者的意见未对标题进行修改。12月18日,韩东屏主动向编辑部发来了作者声明。“从韩老师的声明里能看出他很自信,我们也愿意提供平台引导正常的学术讨论。有了积极引导,会对社会科学的发展有好处的。”李义良说。根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这篇名为《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批判》的论文近期引发国内学术界热议。在知乎等网络平台上,“如何看待华科哲学系教授韩东屏发表的论文《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的讨论信息已引发十余万读者阅读,更贴讨论者众多。该论文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韩东屏,论文发表于《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文章表示:“康德的伦理学和他的其他哲学著述一样,都有大批满怀敬佩之情的追随者。可在笔者看来,康德的伦理学其实非常糟糕,错误甚多,并且有不少是基本性的大错误。”韩东屏教授的这篇文章以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为研究对象,展开对康德伦理学的分析与批判。韩东屏认为,“康德伦理学的诸多错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方法方面的错误,另一类是理论观点方面的错误。”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在知乎等网络平台的讨论中,对于韩东屏教授文章的内容讨论的并不多,而是广泛认为文章在标题中直接使用“很烂”一词评价康德的伦理学过于轻率。还有的读者认为韩东屏的这篇文章类似读书笔记,“完全就是不讲武德”。还有网友表示,“槽点根本不在于反对,而是雷人夸张(过于真实)的题目。教授您好歹也委婉一点儿”。有的评论则表示,类似文章常用的标题是“试论康德伦理学的一些弊病”“刍议康德伦理学的几点可商榷之处”等。12月19日上午,刊发了韩东屏教授文章的《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作者声明暨编辑部征集商榷稿件启事》。启事通过编者按介绍:《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刊发了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韩东屏教授撰写的《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批判》一文,文章刊发后,在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在网络空间出现了批判、批评、赞许等争论不休的情况。为此,文章作者通过《江苏海洋大学学报》所属的公众号发布声明,相关期刊发布征集商榷稿件启事,为争鸣提供便利。韩东屏在声明中表示,所有仅针对《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批判》一文题目中的“很烂”一词进行攻击的行为,都是毫无意义的喧嚣。韩东屏认为:《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批判》一文中的“很烂”是个评价词,这个评价是通过文章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的分析和论证得出的结论。所以所有不论及和未驳倒我的那些分析和论证的攻击性言论,就也没有驳倒我所给出的“很烂”的评价。这在学术辩论中,是起码的常识。对于有部分网友指称其不该把“很烂”这样的脏话用在学术论文标题中一事,韩东屏提出:“很烂”不是脏话,而是口语化的评价词,意思类似于“很差”、“稀烂”、“纰漏百出”、“太不像样”之类,但又比后者更准确、传神。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没有任何学术规范规定在论文题目中不能用口语。既然如此,“法无禁止即可为”,又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是故,它可以被视为学术论文题目的一种尝试性创新。最后,韩东屏表示:所有不服这个“很烂”总评的人,请写说理性文章反驳,我静候。非说理性的攻击,一概不值得浪费时间反应。在声明中,刊发韩文的《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顺带发布了征稿启事:经《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研究,决定面向全社会征集与《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批判》一文的相关学术争鸣文章,欢迎踊跃投稿。期望本次争鸣能够给我国的伦理学发展辩出一片新天地。(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