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一些伦理学学者积极关注重大现实问题,使伦理学研究走进了现实生活,起到了引导社会风气、调和社会关系的重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伦理学界面向现实生活的意愿相对还较弱,探讨现实问题的成果不够丰硕,理论研究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伦理学研究的发展,限制了伦理学学科规范和完善现实生活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反思伦理学研究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对于正确把握伦理学学科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现实生活是伦理学研究的发展动力伦理学是一门对人类道德生活进行系统思考和研究的学科,进行伦理学研究首先需要思考一个前提性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进行伦理学研究?或者换句话说,伦理学研究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一般来说,认知的动力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追求真理、渴望探索世界奥秘的自然天性,一种是寻求智慧、渴望解决生活问题的现实要求。与纯理论研究不同,伦理学研究既离不开求真的天性,又离不开向善的渴求。因为伦理学是一门实践哲学,它不仅涉及纯粹理性的认知,还涉及实践理性的认知,尤其涉及借助意志使认知走向生活的实践活动。伦理学研究的根本任务不只是认识生活,更是改造生活。苏格拉底之所以“我们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孔子之所以通过“仁学”重新诠释礼乐制度,都是为了解决所处社会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解和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是伦理学研究的根本推动力。现实生活是伦理学研究的发展动力,意味着伦理学研究归根结底要从现实的生活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一般的理论出发。只有从现实生活出发,伦理学研究才能找到自己的生长点,才能找准自己的发力方向。只有从现实生活出发,伦理学研究才能实现自己的存在使命。一旦远离现实生活,一味沉溺于道德推理和道德论证,伦理学研究就有可能沦为学术圈内的自娱自乐。因此,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来源于现实生活,伦理学的理论问题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远离现实生活、凭空想象出来的理论问题,有可能像“一个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之类的神学问题一样毫无意义。对于我国伦理学界来说,从现实道德生活出发就是要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生活,紧贴中国道德发展的脉搏,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道德概念、范畴、话语和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当代中国生活实际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我们的伦理学研究应该从这个生活实际出发,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概念、范畴和话语,创造出符合中国发展需求的伦理学理论。2.现实生活是检验伦理学理论的重要标准从现实生活出发,伦理学研究最终要走向理论分析,提出相应的伦理学理论。从逻辑上看,一个理论是否为真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理论要与自身保持一致,即理论内部不会出现逻辑矛盾;另一个是理论要与现实保持一致,即理论必须符合客观事实。相比较而言,后者更为重要,因为逻辑矛盾可能源于论证不合理,这并不意味着结论必然错误;而与客观事实不符,意味着结论必然虚假。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伦理学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具有多大程度的真理性,取决于它是否符合现实生活,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现实生活。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伦理学研究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自然科学的认识对象是事实世界,伦理学的认识对象是价值世界。关于价值世界的认识,更多依靠它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效果进行检验。也就是说,诉诸现实生活检验道德理论的正确与否,是要将道德理论应用于现实的道德生活,看它能不能合理解释现实的道德现象,能不能切实解决现实的道德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以现实生活作为道德理论的检验标准,意味着我们的伦理学理论应该能够真正解决中国的道德问题。创新伦理学理论需要融通古今,需要借鉴中外各种伦理思想,比如以仁礼为基础的传统儒家伦理思想、以德性和共同体为根基的现代美德伦理思想等。在借鉴吸收各种伦理思想的时候,我们需要重视“现代化”转换和“本土化”转换问题。从古代社会生长出来的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思想,只有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适应当代道德发展的需要。从西方土壤生长出来的现代积极伦理思想,只有经过批判借鉴,结合中国优秀文化基因进行重新创造,才能适应中国道德发展的需要。3.现实生活是伦理学理论的最终归宿道德知识不同于自然科学知识,有些自然科学知识能够以纯粹的知识形态停留在头脑之中;道德知识必须走出头脑,从认知领域进入实践领域。伦理学研究成果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中,只是帮助我们澄清认识,那么它最多只能提供理想生活的知识图景,却不能真正转化为现实生活。相反,它们只有进入到现实生活中,只有现实地转化成我们的行为、德性、人格和生活,才能实现它们的本来意义。也就是说,伦理学研究不仅要告诉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更要现实地指导我们成为有德性的人,过幸福美好的生活。伦理学理论可以从两个层面回归现实生活,一个层面是进入个人生活。社会由一个一个的人组成,行为由一个一个的人完成。理论要回归现实生活,首先就要进入个人生活。理论进入个人生活,需要经过“由外而内”和“由内而外”两个过程。“由外而内”是指将外在的行为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德性,这个过程包含知情意的统一,即理性的道德认知、情感的道德认同和意志的道德认定这三者的统一。“由内而外”是指将内在的道德德性外化为个体的道德行为,即道德德性在理性和意志的协助下,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出具体的道德行为。当前中国伦理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进入个人的现实生活,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德性,外化为个体的道德行为。这个层面的回归要求伦理学必须研究德性的养成规律和德行的发展规律。另一个层面是进入社会生活。任何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不同的个人通过各种关系联结为一个社会。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是由单个的个体汇聚而成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制度,包括成文的、显性的制度和不成文的、隐性的制度,都对社会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和制约作用。伦理学理论要在现实生活中起作用,就必须进入到社会制度层面。理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入社会制度:一是“制度的道德化”,即根据特定的道德标准规范现实的社会制度,使制度本身更具伦理性,使制度的社会后果更合乎道德;一是“道德的制度化”,即将特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现实的社会制度,使规范现实化,从而起到更有力的约束作用。只有将道德观念与我国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生态文明制度结合起来,道德理论才能真正进入社会生活。面向现实生活,并不是不要理论研究,而是要把理论研究和现实研究结合起来。研究现实离不开理论,没有系统而科学的理论作支撑,现实研究就无法进行,或者只能浅尝辄止。反过来说,理论研究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必须回归生活,必须为现实的生活问题提供理论的解决方案。只要现实不要理论,会走向粗糙的经验主义;只要理论不要现实,会陷入空幻的理想主义。从道德生活上升到道德理论,将道德理论应用于道德生活,形成道德理论与道德生活的良性互动,才是二者关系的理想状态。(作者:李志祥,系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伦理学专业相关介绍伦理学以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不仅包括道德意识现象(如个人的道德情感等),而且包括道德活动现象(如道德行为等)以及道德规范现象等。伦理学将道德现象从人类活动中区分开来,探讨道德的本质、起源和发展,道德水平同物质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道德的最高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道德规范体系,道德的教育和修养,人生的意义、人的价值和生活态度等问题。伦理学专业学什么课程?主干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哲学概论、西方哲学概论、伦理学、数理逻辑、美学原理、科学技术哲学、宗教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原著选读、中国伦理思想史、西方伦理思想史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涵盖宗教问题社会调查,一般安排6周左右。2020全国伦理学专业大学排名情况目前教育部门并没有发布权威的伦理学专业大学排名,但是公布了哲学学科学校排名情况,伦理学属于哲学类下属专业,供大家参考:全国第四轮哲学学科评估结果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比较好的学校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伦理学专业毕业去向伦理学专业毕业一般方向是做老师和专门研究,局限性很大,因为其涉及的内容思辨性较强,欠缺实用的理论知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伦理学的理论在分化和综合、对立和融合中逐步完善,其研究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对该专业有很大的兴趣同学,也可以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和传播 。伦理学专业考研方向伦理学本科专业可报考、攻读伦理学及相关学科(如哲学等)的硕士、博士学位。 伦理学专业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政府部门、非营利机构以及企业的行政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高校政治学、德语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高校行政管理、学生管理及政治思想工作;各种新闻媒体、图书馆等机构的采访、编辑、管理等关于这个专业你有什么看法?如果有机会你会选择这个专业吗?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注:数据来源于网络,由作者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考研现如今的队伍是越来越强大,而在报考专业中有着文理之分,那么在文科类的考研专业中有哪些是相对比较冷门一点的专业呢?下面就整理了文科考研冷门专业排名,赶紧来了解下,慎重选择。一、考古学考古学在文科考研冷门专业排名其实整个市场上人才需求还是比较多的,但冷门就冷在专业出来后的就业环境基本上都是些相当艰苦的,所以准备考研这个专业的话定要认真思考。二、伦理学伦理学在目前大就业环境下的需求量其实并不是很高,它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道德思想等观点,学起来也会是有点枯燥乏味的,就业方向的话主要有国家各部门机关、新闻媒体等,但进入的要求都相对是较高的。三、法律史法律史在大学属于是一个专业性超强的专业,虽然说按就业前景来看还是不错的,但是各类的考证等过程是相对较难的,而且最终的可选择的就业领域也其实也不多。四、经济思想史经济思想史这个说实话光听名字就比较有深度的专业,就业环境属于良好,但开设的学校不多,而且历史性专业性都很强,所以在考研上属于比较冷门的专业之一。五、哲学哲学这个专业在文科考研方向确实是比较冷门的,许多本科学此专业的学子在考研时都会选择换一个专业,所以在大环境下哲学属于一个不折不扣的冷门专业。六、宗教学宗教学在文科考研冷门专业排名中是极其冷门的,它在就业前景高低的排名中已经是排到了千名之外,按工资来看的话此专业的毕业生的平均工资水准是属于中下游的。结语:以上就是排行榜整理的六个文科考研比较冷门的专业,但实际上的冷门专业都是有就业前景的,比较重要的还是在相关专业的学校选择上。来源:排行榜123
马克思主义哲学篇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学者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在整体上把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有学者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树立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底线思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篇章;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学者们认为,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为了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理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有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科学总结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学者们认为,改革开放40年的根本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的主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结改革开放必须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角度,始终不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根本成就,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否则就会背离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40年的根本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有学者指出,改革开放40年中国成功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新路,为世界上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全新选择,给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以极大的鼓舞和希望。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表明,西方的道路不是世界的普遍道路,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学者们认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美国优先”是想建立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新时代中美关系的竞争本质是制度竞争有学者提出,“美国优先”的实质是美国霸权,是美国不愿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其最终目标是要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维护正在式微的美国霸权。但这种单边主义做法,不见得能够实现其“美国再次伟大”的承诺,甚至可能带来相反的结果。有学者认为,美国单方面对中国挑起贸易战的真正原因,首先是利益敲诈;其次是战略遏制;最后是模式打压。有学者认为,美国不仅针对中国,而且四处出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正在分裂,美国内部政治也在面临分裂与极化。有学者认为,进入新时代以后,中美力量对比已发生了完全不同且有利于中国的变化。新时代中美关系的竞争本质是制度竞争,必然充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我们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作者李建国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篇中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降级”说是个伪命题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增长已经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杠杆率高速上升的阶段已经过去,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成为发展的首要目标。随着消费增速放缓,有学者提出了“需求不足”、“消费疲软”的判断,“消费降级”说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议。有学者认为,今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与往年同期相比明显放缓,这是“消费疲软”和“消费降级”的表现。有学者认为“消费降级”说是个伪命题,因为消费本身是刚性增长的,居民收入增长也在保持较快增长,我国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总体来讲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只会加快,不会停下来,这是发展的大势。有学者认为,把个别商品的热销作为判断消费降级或升级的依据,是不科学、不严谨的,消费变化反映的是总体消费水平和发展趋势,不是通过研究个别商品销售状况就能得出结论的。走实体经济振兴之路为民营企业适时纾困制度性改变。如果用短期手段作用于长期性问题,将会无果而终;如果将长期性手段用于周期性问题,周期过后可能出现新的风险。民营企业生存问题已成为当今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有学者认为,民企危机已经到来,民企违约事件频发,主体多为民营上市公司,尤其是依靠股权质押、债券发行、非标滚动融资大幅扩张的企业。有学者认为,宏观监管环境趋严,随着资管新规等一系列政策相继落地,表外融资的通道被大大收紧,而前期盲目扩张、加杠杆的一些企业在这时更容易遭遇流动性危机,风险难免相继暴露。一些学者呼吁政府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解决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释放的流动性并未真正传导到实体经济的矛盾,要求政府打通信用传导机制、解决民企融资难题。有学者提出政府应引导金融部门支持实体经济,为民企纾困。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由于前期金融去杠杆过猛叠加经济下行期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降,我们应该在这场纾困民企运动中保持冷静,既要认识到解决民企融资问题的根本出路还是要靠市场,更要对我们当前所面临的困境有一个清晰的判断:究竟是短期问题还是长期问题?这直接决定着政府的救助手段是一种短期应急措施还是长期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更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有学者认为,中国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某种程度上会制约经济发展的速度。也有学者认为,从长远来看,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对经济发展中不断壮大的产业而言,生态文明建设是主要目标,也是关键出路。有学者认为,要将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核心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就是遵循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还有学者认为,今后要把发展重点放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以“生态空间”支撑“发展空间”、优化“生活空间”,生态文明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的重要保障。从“去杠杆”到“稳杠杆”政策指向与效果需要关注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杠杆率是结构性问题,高杠杆仍是高风险的最大来源,在中长期仍应保持有序去杠杆的政策定力。有学者认为,在完成一个时期的“去杠杆”任务后,“稳杠杆”实际上是“去杠杆”的拓展和延续,当前稳的是金融杠杆,去的是国企杠杆。居民杠杆要不要去,至今仍有争议。有学者认为,我国监管部门推出了信贷紧缩政策等降杠杆措施,导致了表外利息的急速上升,切断了杠杆率本就不高的民营企业的资金链,打乱了市场正常的去杠杆节奏,引起了信用紧缩的恶性循环。高杠杆国企的资金供给却没有受到明显影响,市场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有学者认为,从宏观上看,去杠杆的主体是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从金融市场看,去杠杆压力集中在民营企业和低评级的融资平台。政策指向与政策效果之间存在的偏离值得关注。(作者孙咏梅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政治学篇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协商民主地位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有研究者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逐步形成和完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政治方面的精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特质是人民性。坚持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情怀的执政本色、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归,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的人民性理论品格。有学者在研究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政治发展的内容后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政治发展的内容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根本指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航程的政治航标,是走向政治文明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政治智慧的结晶,其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具有民族性、人民性、科学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基本特征。有学者指出,协商民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理性对话、讨论和协商解决政治生活当中存在的问题和分歧,是现代政治的本质特征。探索中国改革开放获得成功原因中国特色国家治理模式逐步完善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许多政治学研究者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现代化奇迹的原因。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国改革开放获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便是中国成功地进行了以治理改革为主体内容的政治改革,这些改革包括党的建设、基层民主、协商民主、政治监督、行政改革、公共政策、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重要改革。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现代化发展最为顺利、发展成就最为显著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政治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有学者指出,40年改革开放,中国政治发展的进步主要体现为包括治理理念、治理体系、治理政策、治理行为创新在内的国家治理变革。中国谋求未来发展还要靠创新,这种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多项内容,其最终归宿为制度创新。改革开放40年,中国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有学者指出,一种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模式已经形成。中国治理模式的特征主要包括以党组织为主导的多元治理结构、增量改革、十分重视协商民主、强调稳定压倒一切。深化国家监察体制的改革惩治和预防腐败能力增强有学者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改善国家治理的一大支柱是反腐败。习近平总书记致力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致力于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在提高执政能力的同时,探索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身建设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不断完善提供了一整套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指引。持续的反腐败行动形成强烈的震慑效应,必将大大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廉洁水平。有研究者以某省为案例,通过数据分析,论证了近五年来反腐败斗争所取得的巨大成效:社会公众的廉洁感知指数评分呈现先降后升趋势,反腐败满意指数和反腐败信心指数评分则持续上升。(作者张宁为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研究员)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这种能力必将更为增强。有学者指出,十九大之后,中国逐渐形成了决策、执行和监察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既有科学决策,又有执行层面的制度建设,更有监督制度。伦理学篇把握新时代机遇彰显新伦理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赋予了中国伦理学新的历史使命。伦理学视阈下的新时代,不只是一个客观实际的描述概念,还蕴含着深刻的伦理价值,体现为强国、利民、自信、担当、共享等。有学者指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的时代使命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价值主导力和价值影响力。为实现这一使命,伦理学研究者必须积极把握新时代机遇,明确伦理学新问题,迎接伦理学新挑战,构建一种适应社会全面转型发展的伦理大思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规范体系,提供中国伦理精神和中国伦理价值,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伦理学。对于具体的路径选择,有学者认为应该采取宏大叙事与专业研究相反相济、指导思想与文化立场互补融通、政治引领与道德共识相辅相成的方式实现意识形态与学科逻辑的辩证统一。有学者则认为要从四个方面着力:在重大问题上敢于发声、善于发声、正确发声;立足当今社会生活实践进行开创性研究;积极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推动话语体系创新发展。挖掘儒家道德文化助力当代社会发展儒家道德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历史实践检验,在解决当代社会伦理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学者指出,儒家道德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作为几千年来影响中国人道德生活最有力量的本土理论资源,儒家伦理理应融入当代伦理学研究与应用之中;借鉴儒家的思维方式,为研究和解决当今社会伦理问题提供可能进路。基于此,有学者认为,在“和”的思想下,儒家道德文化强调个人修养,以及个人对共同体的合作与责任意识。“仁”是儒家普遍伦理的出发点,由“仁”延伸出“孝悌”的概念,在社会文化中形成了“亲亲-仁民-爱物”的伦理取向,同时注重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精神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有利于应对现代社会的文化弊端,为人类可持续的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也有学者认为,应充分挖掘儒家道德文化资源,全面提供公民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素养。探索农业伦理新问题实现美丽乡村新发展近年来,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主要维度之一,乡村的治理、建设和发展成为农业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进,乡村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学者指出,城乡二元结构及其所局限的农耕文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障碍。建设美丽乡村,亟须拓展新时代的伦理容量,重构农业和乡村、城市耦合共生的伦理基础。有学者认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理性的治理目标指引,但当前乡村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增长目标的宰制性地位导致乡村治理目标中经济指标的决定性、经济评价的优先性及人际关系的功利化等问题。在乡村治理目标建构及实践中,应当首先确立以农民为本的发展伦理:农业的“美好生活”,是确定乡村发展目标的价值指引;农业的主体性及其发挥,是实现乡村发展的伦理根基;农民的全面发展,是对乡村发展进行道德评价的根本原则。关于乡村治理的具体途径,有学者认为应借助于乡村文化,充分发挥其道德治理功能,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原则,增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实现美丽乡村新发展。坚守人工智能发展宗旨造福人类全面自由发展 图片:冯晨清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也带来一系列伦理问题与社会挑战。有学者认为,这其中既有诸如失业问题、隐私问题、算法偏见、机器权利等 “近忧”,也有人们对具有自我意识的超人工智能的出现可能危害到人类存在的“远虑”。而面对人工智能的近忧远虑,学界普遍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应当以人类价值为基础,以造福人类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维护人类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在具体操作上,有学者指出,必须给人工智能一颗“良芯(良心)”,使人工智能拥有“良芯”,使之成为道德的人工智能或道德的机器,而人工智能研发者和应用者则应具有“良心”,使人工智能的设计合乎道德,避免恶意设计,并确保人工智能的善用,使之造福人类社会。有学者认为还要对人工智能机器带来的伦理挑战和“技术性风险”采取法律规制、技术监管、伦理建模、程序正义等综合策略选择。叩问生命科学技术维护人类根本尊严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一些技术也引发了诸多伦理问题。其中,尤以基因编辑技术与增强技术聚讼纷纭。对于基因编辑技术,支持者主要认为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有利于探究生命奥秘和促进人类健康,具有科学及道德合理性,应当“全面开放”。而反对者则认为,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突破了不可逾越的伦理“红线”,应当“全面禁止”,理由主要有:改写人类进化方式;存在严重技术风险;违背后代自决权;导致人类社会新的不平等;损害人类的“基因完整性”与“人种完整性”。面对这样的伦理论争,有学者提出“有限开放”的解决路径,即实现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差异性发展,使之“弃恶扬善”,同时,构筑立体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监管体系,以维护人类共同体与人的尊严的价值。而增强技术,按照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生理增强、认知增强、道德增强和复合增强。有学者指出,随着这种技术日益深入身体内部,不断地建构和重塑人本身,挑战着传统二元对立的概念,如身体与心灵、自然与人工、生命和非生命。支持者认为增强技术将使人成为强大的超人类;反对者则认为人终将成为弗兰肯斯坦式的怪兽。有学者认为,不论是有关哪种增强的伦理论争,都围绕着人类的自主性与平等性这两项重要的伦理原则而展开。自由或自主性根源于一种不可支配的、不可回溯的基点,若这种基点受到干扰与损害,则人的自主性、自由选择能力也就从根本上受到了限制与制约。(作者龙倩为北京市委党校讲师,郭清香为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教授)党史学篇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拓宽改革开放史研究视角2018年时值改革开放40周年,党史学界对如何深化改革开放史研究给予了高度关注,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主要观点有:将改革开放史的研究放在全球史观的视野之下,借鉴全球史研究的理念与方法,扩展改革开放史的研究视阈;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同时也是国民心态发生巨大变化的年代,因此可以将心态史学研究方法引入研究中;建议从哲学、环境史等视角,推进改革开放史学的研究。还有学者认为,中国40年改革开放史可分为三个阶段,或叫三期改革。第一期改革从1978年到1992年;第二期改革从1992年到2012年;2013年以来进入第三期改革。这三个阶段无论在改革的议题、方式还是内外环境,都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有学者从改革开放本身出发,认为“老题”亦可新做,比如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守与践行相结合,改革开放要在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目标的指引下进行;又比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发展着眼,讲明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改革开放;还比如,在整体研究的基础上注重区域性研究,探析地方如何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如何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还有学者认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史研究需要创设和建构“改革开放学”,指出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对象、内容与其他学术体系有明确的界线。以纪念重要人物诞辰为契机不断深化重要人物思想研究2018年,以纪念党史重要人物的诞辰为契机,学界对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给予了广泛的关注。2018年是毛泽东诞辰125周年,也是《论持久战》发表80周年,有学者认为,毛泽东当时写《论持久战》主要不是为讨论中国要不要或者该不该打持久战的问题,而是着力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需要历经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阶段并最终取得胜利,来阐明“我们共产党人”的主张,也是为了向党内轻视游击战略思想的同志说明游击战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意义。有学者对周恩来精神进行了研究,认为周恩来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一面旗帜,主要体现在周恩来是共产党精神的重要培育者、践行者以及体现者。有学者对深入研究和弘扬周恩来精神进行了阐述,认为要深化周恩来生平事迹、历史功绩、思想、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研究、精神风范研究,汲取伟人智慧,树立共产党人学习榜样。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对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学者认为,纠正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党内政治路线上的分歧、违反民主集中制的现象、理论薄弱、党内的错误斗争中的态度和方式等是刘少奇写《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根本原因;还有学者认为刘少奇写《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因为党内存在党的队伍不纯和宗派主义等问题,是为了解决党员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他者”角度拓宽苏区史研究路径收集民间史料深化苏维埃史研究有学者认为,苏区历史是国共激烈对垒交锋的历史,应该运用整体史的视野来研究苏区史,可以将苏区与国统区进行比较研究,从国民党这一“他者”的角度深化苏区史研究,丰富苏区史研究的史料基础,以突破当前苏区史研究的瓶颈,提出新的学术观点。有学者从挖掘新史料的角度阐述了如何深化研究中华苏维埃史,认为根据目前苏区史研究与史料整理的现状,应该充分利用苏区史本身所具有的“民间”特色,全面收集与整理民间史料,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乡村社会,利用民众的记忆来还原“历史现场”,这是当前深化与创新苏区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有学者认为目前学术界对于中央苏区新史料的拓展仍处于薄弱阶段,需要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对中央苏区史料进行专题收集与研究,运用大数据平台,创建中央苏区史料数据库等。多渠道收集文献资料多角度研究知青历史有学者认为,科学的知青史研究要基于对历史背景的准确把握,要尊重权威的分析和结论;要正确处理当时的认知与当下认知的关系,避免以研究的名义改写历史;在不断发掘知青史史料的同时要深化理论研究,不能就知青谈知青。有学者指出,知青集体回忆录是研究知青史较为可靠的文献资料,当前最受关注的知青回忆录是石肖岩主编的《北大荒风云录》。当下知青集体写回忆录处于高潮时期,原因是知青们已到退休年龄,有时间和精力,学界也应重视收集整理这些珍贵的知青史料。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有学者指出,深化知青史研究需要跳出知青的范围,不要仅局限于知青,要从多个层面发掘史料。农民作为知青的接纳方在近些年的知青史研究当中被忽略,因此从知青叙事转向农民叙事,在现有的史料当中发掘农民的声音,从农民和农村的视角推进相关研究不失为一个好视角。个案研究反映国共关系演变抗战史研究进一步细化深化有学者以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的演变作为考察对象,对抗战相持阶段的国共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作为抗战时期中共设在国统区的一个公开办事机构,在国共合作中具有统战和交涉的重要作用,其演变过程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国共关系的演变。有学者对全国抗战爆发前上海民间防空建设进行了探究,指出,上海吸取了“一·二八”战事的教训,在南京政府的指导下开展了民间防空建设,并在组织施工、经费筹集、防空宣传、防空计划制定、灯火管制与防毒措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由于防空业自身的特殊性,目前相关研究比较少,有必要对抗战时期的防空建设进行深入研究。(作者王倩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史部硕士研究生;王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史部副教授)文化学篇文化旅游融合已成趋势助力文化发展创新升级制改革奠定了现实基础。文旅融合已经成为现实发展的方向,推动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符合转型升级的需求变化,有助于加快资源合理整合,有效发挥管理职能,减少条块分割带来的种种弊端。学者认为,要充分把握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的内涵,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不仅要求旅游业能满足吃住行游购娱的功能,而且要发挥文化旅游业在传播国家形象、传承民族文化、承担公共教育和提高公民素质方面的作用。这就需要在协调配置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品牌建设,构建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独立IP,创新文化发展方式。有学者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驱动下,传统乡村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核心空间,在部分中西部地区,文化旅游业已经成为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龙头产业或支柱产业,在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方面作用明显。2018年,我国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将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成立新的文化和旅游部。关于这次体制改革的意义,有学者指出,近年来文化与旅游不断融合,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等各项行业交叉的趋势进一步明显,文化普查、文化保护、文化生产、文化市场、文化消费等领域各类文化主体之间的相互配合协调进一步增强,这为体强化全国文化中心核心功能发挥中华文化核心载体作用近年来,首都文化建设成为关注和研究热点。学者认为,加快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关键是要坚持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强化全国文化中心核心功能,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促进首都文化繁荣发展。新时代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提供了新的历史起点。有论者指出,北京有责任也有能力建设国家文化中心,使之成为国家文化新形象,发挥中华文化的核心载体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北京需要积极开拓外部文化发展空间,发挥北京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北京的文物、戏曲、电影、电视、艺术品等文化产品或创意衍生品,在推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应赋予更多的意义,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在文化政策、文化平台、发展机制、文化品牌、文化人才等各个领域深化探索,以更实举措提高改革发展成效。文化创意发展进入“E时代”积极适应创新2.0发展趋势有学者指出,文化创意的发展进入到“E时代”,大数据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科技促成了数字文化经济和数字创意经济的勃兴,数字技术支撑的文化产业面临着多屏互动的全媒体运营和全产业链整合的大繁荣,从整体上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共享和融合,呈现出“高端创意、跨界融合、模式创新、场景体验”的新特征。有学者指出,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适应文化产业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的必然产物,预示着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路径。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产业提质增效的进程。文化产业提质增效需要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它既需要有相对完整的创新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又需要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循环共生机制。关于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有学者从市场准入的层面强调了市场开放的重要性,认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激发文化产业活力和加快我国文化企业走出去步伐,才能将文化产业打造成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传媒影视乱象制约行业发展规范产业发展秩序势在必行学者指出,视频主播低龄化、影视内容涉黄涉暴涉假、艺人逃税漏税、天价酬薪、伪PPP项目充斥市场等不良现象,影响到文化生产的整体品质,破坏文化行业健康生态。针对这些乱象,有学者指出,应以更高标准来引领文化的发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决反对唯票房、唯收视率、唯点击率等不良倾向。这既需要完善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直播平台违法行为标准和违法处罚标准,又要加强影视行业征信体系建设,强化行业协会组织管理能力,健全经纪公司、经纪人管理机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监督。在治理文化PPP乱象中,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培育挖掘社会需求稳定、具有可经营性、能够实现按效付费、公共属性较强的文化项目,规范PPP的投入机制,确保文化项目物有所值和财政可承受性。(作者王林生为北京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金元浦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法学篇聚焦宪法的修改推进合宪性审查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现行宪法历时14年之后的又一次修改,也是现行宪法历史上第五次修改,“宪法修改”成为宪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有学者指出,此次宪法修正案第44条将“法律委员会”改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真正落到了实处。“合宪性审查”当之无愧地成为2018年宪法学研究的重要关切。合宪性审查的概念、功能、主体、筛选程序、启动程序,以及整个制度设计和模式构造,都亟待研究。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互联网产业呼唤法理依据步伐,围绕“网络犯罪”“网络安全”“言论自由”“网络虚拟财产”“个人信息保护”“P2P网络借贷”“网络直播”“版权保护”“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词探讨传统法律在网络空间的适应性与不足、互联网产业发展与治理、互联网平台责任、网络时代的政府管理职能等问题,引导网络空间建立规则意识,推动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学者指出,信息革命已经将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与陆、海、空、天同等重要的人类活动新疆域,“这块‘新疆域’不是‘法外之地’,同样要讲法治”。国家需要法学研究提供必要的立法建议和制度设计,以实现对互联网产业的有效监管;互联网产业呼唤法学研究提供适应其发展规律的法理依据和法律规则,以确保产业发展健康合规;社会公众期盼法学研究提供减低信息社会风险的对策建议,以规制信息社会出现的新问题。学者还指出,2018年我国法学研究紧跟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发“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国际法影响深远中美贸易摩擦激活国际法研究热点学者认为,修订的宪法序言中增加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三项与外交政策相关的内容,这为国际法研究注入了新活力。有学者指出,“国际社会”“国际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及发展脉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国际法的发展影响深远。此外,国际法问题也是当前研究的一大热点,如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让、长臂管辖、数字跨境等。“心中有问题,眼中无学科”法学实证研究日益受重视学者认为,信息技术给人类生活、生产和生产力发展带来了重大变革,科技发展与社会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和影响下,我国在金融、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由于既有制度与规则的不足,这些领域的冲突与纠纷也不断出现,这些现实问题涉及的需要调整的社会关系已经不是仅仅依靠某单一学科就能解决的了。2018年,以问题为导向的法学研究对研究对象从多个维度进行研究,特别是人工智能、知识产权、经济法等领域的学科交叉研究尤为明显,使得法学研究的研究范式、研究方法、思维模式等趋向于多学科的交叉、整合与互补。有学者指出,“心中有问题,眼中无学科”成为法学研究新趋势,重视经验的法学实证研究日益受到学者重视。人工智能应用广泛法学研究面向未来学者认为,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无人驾驶、机器人快递、智慧交通等已悄无声息地融入了人类社会,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受到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然而,由此引发的相关社会问题给传统伦理道德及法律制度带来了新的挑战。法学研究的前瞻性决定其不仅要关照当下,更要面向未来,2018年法学研究围绕“人工智能与法律主体”“人工智能与致害责任”“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等问题给予了理论回应。无人驾驶、无人机、人工智能生成品的知识产权,都成为既有科技感又有理论性的法学问题。(作者支振锋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晶晶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研究院博士生)新闻传播学篇重视党性论、导向论等重要论述关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学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包括新闻工作定位论、党性论、导向论、使命论、规律论、融合论、创新论、人才论,以及国际传播能力和话语体系建设论、互联网空间治理体系论等众多内容,形成了体系化的理论成果,成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此外,还有学者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网络强国战略表述进行了总结,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以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观点,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发展利用互联网的目标愿景、核心任务、总体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略谋划的成功探索。超越“科层”和“市场”鉴别“新闻专业主义”有学者认为,“新闻专业主义”一直以来是一个未经深入挖掘、研究就被随意使用的概念。“新闻专业主义”没有本质,只是一堆碎片,是流动的意识形态景观,以往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讨论甚至包括争论大多只是盲人摸象般地探测到了它的某一侧重点,并且将这一侧重点看成了整体与客观的存在而已。还有学者结合中国语境展开了批判,分析了中国宏观环境与“新闻专业主义”的相异性质,指出现有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并不适用于描述中国语境与新闻实践。中国传播学发展要理论祛魅关注新媒体和新的学术取向有学者认为,中国传播学在学科化进程中尽管在学术队伍、学术成果与学术理念上有相当大的巨变,但当前传播研究中依然存在功利主义倾向过强与学科意识形态保守乃至自我封闭的病疾。中国传播学发展要走出循环,走向进化,就必须关注当下新媒体传播涌现出的许多新问题。学者认为,当前传播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就是理论祛魅,以文化持有者的内部视角理解传播学理论诞生的社会经验与知识脉络,辨析那些产生于西方社会和文化中的理论、思想能否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非西方社会。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传播学的发展经历了“引进”“采纳”“对话”和“重构”四个关键阶段,中国传播学并非学术殖民化的结果,而是和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并行不悖,未来传播学领域的媒介学、公共性、城市和乡村传播研究等新的学术取向值得关注。如果要超越西方传播学的逻辑框架,我们须更多地关注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上的交流实践以及在交流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观念和心态结构这类中心问题。传统媒体采取供给侧改革谋划转型智能化技术促使传媒内容全面升级当下中国互联网开始快速进入智能驱动新时代,一个全新的媒体智能化的“智媒”时代已经来临。有学者认为,智能驱动下的互联网媒体已经成为主导并且开始布局国际市场,深陷困境的传统媒体采取供给侧改革等措施降低成本、积极谋划转型。有学者认为,智能化技术正在进入传媒内容行业,并促使内容生产、分发、消费等全面升级,其主要表现为:以智能化驱动的内容生产2.0,以算法为核心的内容分发2.0,个性化与社交化交织、消费与生产一体的内容消费2.0。智能时代生产、分发与消费三者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它们将相互渗透、相互驱动。而集成了内容生产、分发与消费的平台,也在逐步构建全新的内容生态。这些共同推动了一场新内容革命。而这样一场革命最核心的驱动力量是智能技术。(作者黄春平为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来源:北京日报流程编辑:王宏伟
听到身边人的专业是哲学,人们大多是两个反应——如果此人混得好,那么就是“哲学大神”,高山仰止般的人物;若此人混得一般般甚至是不好,那么多数人都是叹息一声,摇摇头:“哲学不好就业。”其背后的意思就是:你怎么跑去学哲学了呢?出现这两种反应的原因,大抵是因为哲学太过于玄妙。对于本就优秀的人来说,哲学无疑是锦上添花;而对于将专业视作饭碗的人来说,哲学从来不会雪中送炭。在强调实用主义、工具理性,愈加功利化的现代社会,畅谈理想与思维深度的哲学显得格格不入,甚至为了后继有人而频频降低门槛。但实际上,哲学的“就业难”大多是在没有对口就业岗位时,人们普遍形成的刻板印象。文史哲不分家,就业岗位其实是相通的。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哲学专业到底学什么,毕业后又能做什么。哲学类下设哲学、逻辑学、宗教学、伦理学三个二级学科。哲学是人文科学领域内的基础学科,是对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的研究。其按其词源有「爱智慧」之意。哲学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宇宙内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 哲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心理学、中外哲学原著导读等。建议院校中推荐八所A档院校,B+级也可考虑。逻辑学是一个哲学分支学科。其是对思维规律的研究。所有思维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从逻辑学角度看,抽象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是概念,命题和推理。主要课程以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抽象代数、概率统计、逻辑导论、数理逻辑、集合论、模态逻辑、归纳逻辑、应用逻辑、逻辑史、逻辑哲学、程序语言设计、操作系统等为干课程。推荐院校较少,南开大学和中山大学相对来说是不错的院校选择。宗教学是认识宗教现象的本质,揭示宗教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宗教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作为社会现象的宗教。主要课程以中国哲学史、外国哲学史、宗教学导论、佛教史、道教史、基督教史、伊斯兰教史、民间宗教研究、宗教社会学、宗教心理学、宗教问题社会调查与方法等课程主。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推荐院校有: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武汉大学、中央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伦理学以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包括道德意识现象(如个人的道德情感等)、道德活动现象(如道德行为等)以及道德规范现象等。主要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伦理学原理、中国伦理思想史、外国伦理思想史、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德育原理、现代西方伦理学、职业道德概论、应用伦理学等课程为主,代表院校为中国人民大学。就业行业主要分布于教育/培训/院校,学术/科研以及建筑/建材/工程三个领域,其它领域涉及较少,但方向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少。就业方向主有四类:1.国家机关考公务员,党校、宣传部、组织部、政府办等,在校期间争取入党。2.文教事业:语文、政治老师;公务员培训讲师、考研政治培训讲师等,在校期间最好考下教师资格证。3.新闻出版:记者、编辑、主持人、新媒体运营等。这是文史哲毕业生的一个普遍去向。新闻出版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不错的文笔与口才,以及新闻敏感度。而哲学专业的学生常常能够从独特的思考角度切入事件进行写作,所以也很受新闻出版方面的欢迎。但是新闻讲求真实性、时效性和客观性,切忌假大空。4.企业:行政专员、党建专员、企划专员、文案、人力资源、秘书、管理岗等。企业中的各种岗位哲学专业学生都可以尝试,擅用批判性思维去思考和发现问题,在企业中也会成长得很快。哲学专业研究生热度低,算是比较好考的。如果单纯想考入名校给简历镀金,那么选择哲学冲一冲也是可以的。但如果是冲着学术去的,那么一定要读到名校的博士,选择一名功底深厚的教授作为导师,最好还有海外交流经历,才可能成为大学老师留校教书、科研。如果对哲学真的感兴趣,家庭条件又允许,比较建议出国留学,尤其是德国。国内的哲学圈子小,国外哲学的学术氛围和学术交流能够帮助学生扩展思路、提升自己。报考建议学习哲学的优势在于其带来的批判性思维、理性思维训练,思考角度较为独特和深刻,其对人生的作用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没有直接对口就业岗位,难且枯燥,对学习者本身的知识涵养、感悟能力都有较高要求。但哲学专业并不建议本科直接选择哲学,除非是非常热爱哲学、有一定的知识底蕴,或者家境殷实,愿意出国深造。本科最好有其他学科背景,毕业后有知识的广度,研究生学哲学能够扩展思维的深度,是比较合适的。所谓“哲学就业难”的现状,根本问题在于本科教育与行业体系难以衔接。哲学属于精英教育,而本科已经基本成为普及教育,是社会大学堂的预备科。让大部分以进入社会为目标、没有什么生活经验和阅历的20岁学生去学哲学,思辨人生,显然是强人所难。除了自愿报考的学生以外,大量被调剂的学生涌入哲学教育,行业又无法为这么多学生提供就业岗位,造成这个专业的就业困境与名声困境。真正热爱哲学,有锻炼自己思维要求,文笔不错、知识积累较为深厚,有清晰的职业目标,家境较为殷实。对哲学没有浓厚兴趣,没有明确职业规划,希望从专业里获得技巧性提升的,以赚钱为毕业后直接目的的。哲学更多是在培养批判性思维、理性思考的能力,还是比较受政府、媒体和事业单位欢迎的。其在思维的训练、内在软实力的提高上所具有的优势,会在步入社会后慢慢显现出来,让一个人走得更远、看到更多的风景。实际上,文史哲在找工作时并没有太大差别,在课余时间练好英语、锻炼写作能力、学习软件操作技能、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实力、拿出自己的作品、丰富自己的简历,对于文史哲的学生更为重要。如果你真的想报哲学,不妨读几本哲学专业书,看看你心中对哲学的爱是否会就此瓦解,毕竟哲学又难又枯燥,兴趣可能在上过专业课以后被慢慢消磨。如果家庭情况有限的情况下喜欢哲学,那么最好以生存为第一目标,选择技术类专业,可以辅修哲学双学位,或者课余时间在哲学丛书中漫游。如果担心哲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是被调剂到不喜欢的哲学,不用后悔,不用害怕,可以辅修法学、财务等专业,或是在校期间多锻炼软实力。
哲学学科代码0101,永远是各种各种专业目录的第一个。哲学帮助我们认清世界的本质,曾有人说过,科学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哲学指引科学的发展。哲学学科范围比较广,包括美学、科学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等。具体的以后介绍,小编在这篇文章先整体介绍一个哲学大学科。一、基本信息专业名:哲学英文名:Philosophy学科代码:0101代表性院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人民大学;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能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当代世界与中国的现实问题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的学科。主干课程:伦理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人类学、心理学、管理哲学、中国现代哲学、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业方向:公务员、国家机关、文体教育事业、新闻出版、企业文宣等部门;深造:考研难度一般,北京大学、复旦、人大、南大、武大、中山大学是每年的热门院校,很难考,其他高校还可以。高考时属于冷门专业。属于一级学科,下设数个二级学科,如下:二、特色院校本专业介绍1、北京大学哲学系是中国最早的哲学系,标志着现代中国哲学学科的开端(大佬),学科齐全,涵盖哲学门类所有8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中国哲学、美学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哲学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是教育部最早确认的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哲学专业、宗教学专业、科技哲学与逻辑学方向等3个本科专业方向,为一级学科硕、博士点,并有哲学博士后流动站。2、复旦大学哲学院很强大,奠基者马相伯、严复、如雷贯耳;学科评估A+,与北京大学并列。3、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哲学)人材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211”工程的重点基地、“985”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国内第一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和宗教学三个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哲学院的哲学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有硕博连读培养模式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有援藏硕士项目(想要支援边疆建设的同学可以考虑去读这个硕士)。每年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全国优秀大学生哲学夏令营(考研用,降分,可大三申请参加)和全国优秀哲学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考博有用)。有哲学、伦理学、宗教学三个本科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逻辑学、科学技术哲学、宗教学和管理哲学9个硕士点和博士点,三、高校 哲学学科势力榜:学科排名分9档: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最新的第四轮全国各高校哲学 学科评估结果如下图:哲学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48所,其他:如果有高中学理科、大学学的理工科的同学,想要学习哲学怎么办?别担心,哲学学科下面有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在理工科高校里,是理工科同学转行文科之后比文科同学还略有优势的专业~~喜欢历史与考古的工科生也不要慌,还有科学技术史专业,属于工科,包括科技发展史、科技考古等方向,很适合理工科学生~~比如北科大冶金史研究所,就设有这些专业,国内排名还很靠前哦。
按语近期,教育部公布的“强基计划”表明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在上一期推文中,小编重点介绍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也收到了很多反馈,那么本期,我们将重点介绍历史、哲学、古文字学,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专业看强基二|强基计划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专业详解历史类1、学科排名2、专业概貌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什么是历史学,历史学的定义很宽泛,在不同阶段、不同角度下定义是不同的。通俗来讲,历史学是人类对自己的历史材料进行筛选和组合的知识形式。历史学是个静态时间中的动态空间概念,历史学是由历史、科学、哲学、人性学及其时间空间五部分有机组合而成。此外,历史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马克思说道:史学"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的科学"。国内学者周学森在《历史学是什么:新时期几种史学定义简议》中也对历史学下了一个定义:历史学是一门整合性的社会科学,是历史研究主体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所提供的一般规律指导下,运用一定的思维认识方式和手段,在与历史客体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客体的分析研究,以理解其特殊规律和特点的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历史知识。大家注意,这里对历史学定义为整合性的社会科学,这在之后的就业方向解读上是有一定的指引作用的。3、历史专业设置历史学(0601)属于独门独系,后来将其拆分为3个一级学科,分别为考古学(0601)、中国史(0602)、世界史(0603),这里注意,学习这三个学科在本科阶段,学位上统称为历史学并且在学科概念上区分不是很明显,主要是传授基础课程与扩充知识面。在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时候,你更加要关注的就是这三个一级学科了,因为在选择导师的过程中这三个学科就有了一定的区分,甚至研究方向会更加细化(二级学科)。接下来,我们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为例,看一下北大在历史专业上如何设置的。北大历史学系设有历史学(中国史)、世界史、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三个本科专业,其中又以古典语文学为拔尖人才培养项目。注意:北大本科毕业均为历史学学士学位,其基础课程涵盖了中文系、考古文博学院、哲学系、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系、政府管理学院、经济学院的课程。硕士研究生方向: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研究生方向: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地理学4、历史强基战略关于历史学科的战略意义,我们引用《2019年中国青年报--关于历史科学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黄坤明提到的一段话:我们可以看到,从国家大战略层面上,已经把培养史学人才作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尤其对于这些有科研能力、学术能力的人才,国家一定会予以重视,引导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5、就业方向历史是以人类历史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力图发现和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天的社会生活提供借鉴,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主要的就业方向:科研单位:包括各高校及相关研究单位,从事教师、研究员职位。要求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的人文素质。要有踏踏实实做学问的精神和对历史学浓厚的兴趣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党政机关:主要是公务员系统。要求毕业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政治素质以及行政能力,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要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校期间入党的同学无疑具备优势。新闻出版部门:主要从事记者、编辑等职位。具有较强的新闻意识和出色的写作能力,良好的悟性和执行能力;思路开拓,文笔流畅,富创新精神,中文功底扎实,知识面广。想选择历史专业的同学,还是要审慎思考,充分做好思想准备,也许会减少很多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煎熬的痛苦。历史学类专业重在思维的训练,如果希望有所造诣,必须深造。6、历史发展路径规划①选择历史要对历史真心喜欢并且有极大的兴趣,并非功利。②就业时看学校,若深造选择A级一级学科。③本科要多阅读、多扩展、定方向。哲学1、学科排名2、专业详解和历史一样,对于哲学来说,不同时代、不同哲学家均给出了不同的定义。通俗来讲,哲学,是对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的研究的学科,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世界观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根本关系的等普遍基本问题的总体认识,方法论是人类根据世界观形成的认识世界的方法。而哲学专业的定义为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能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当代世界与中国的现实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学科。实际上,我们很多同学对哲学专业或多或少有些误解,认为它是一个纯文的学科。其实不然,哲学的很多分支,在数学、物理、化学、政治等领域均有很大的作用,甚至还有历史哲学、政治哲学等领域供世人研究。所以说,哲学不是纯文科,哲学不是纯理科。不同领域,研究的对象不尽相同。3、哲学研究方向哲学研究方向有很多,这里列出部分方向,实际上我们也可以通过简单的问题来形容不同方向的研究领域,具体如下图。4、哲学专业设置哲学这一个学科门类下只有哲学这1个一级学科,此外它含有8个二级学科,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5、就业方向哲学专业培养的是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企业等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据悉,需求哲学专业最多的方向是教育/培训/院校,占29%;需求哲学专业最多的地区是北京,占23%。就业方向可以是教师,是非常适合的工作,还有高校内专门从事哲学研究工作的研究员;可以是公务员,我国公务员考试有专门要求哲学专业的,哲学专业在考公务员方面有一定优势;可以是企业政策决策及管理人员,这个工作并不要求太多的专业知识,主要是依据个人的能力与其他专业竞争上岗。小编在此建议想学哲学的同学们一定要先对这个专业的学科内容和发展前景有所了解再报,如果是不是真的感兴趣,这个专业的学习是非常枯燥的。6、哲学未来发展规划其实哲学还是有非常对口的工作的,那就是哲学学术研究领域,如果哲学是你的兴趣爱好并且想在这上面有一定的发展,那么可以选择哲学研究,选择这条路要做到如下两点:①读一个相关专业的博士,最好到博士后阶段。(不一定是纯哲学专业)②获得一个学术研究的好机会(可以先选择当上大学教师、研究员等等)哲学研究的类别主要由纯哲学和哲学史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依托。但是,如果你选择这条路,最好要有足够的兴趣以及非功利的思想,其次数学能力(考验自身逻辑)和英语能力(翻译外国经典哲学著作)也需要有一定的基础。7、学长学姐建议①性格指引:学习哲学的人可能很内向、可能很会独立思考。②就业情况:就业时,思维逻辑清晰是优势,专业不对口是劣势。③选择路径:哲学原意“爱智慧”,任何人都应该学习哲学,但是投身哲学事业需要谨慎。(有兴趣才会有坚持下去的信念)④学习意义:你想的事情可能几百年前有人想过,你经历的时代可能几百年前就做过预期,你认为得过且过的事情在前人眼里可能关乎生命尊严底线。8、哲学书籍推荐兴趣类《西方哲学的故事》文聘元著经典类《理想国》柏拉图著《道德形而上学》康德著古文字学1、学科排名2、专业详解古文字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语言文字学、考古学、古文献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比如,古文字资料的发掘、整理和保护工作需要依靠现代考古学;古文字的辨识和解读需要立足于对先秦语言文字发展历史和规律的整体认识,也就是古汉语知识和文字学基础;古文字资料的整理和研究涉及古代文献学的理论和方法;古文字资料与传世文献的结合,为历史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和前景。由于古文字学涉及多学科领域,一名合格的古文字学人才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与一般学科相比,古文字学人才成长周期更长,培养难度也更大。正因如此,目前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虽然成就突出、涌现出多位学术大师和一批学术骨干,但是总体上看研究力量不足、后备人才匮乏依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古文字研究和队伍现状还不能很好适应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战略需要。那么,在今年将古文字学纳入七大强基计划推进基础学科,到底有什么意义呢?3、强基计划中的古文字学古文字学属于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此番强基计划专门将此列入招生与重点培养范围之中,可见国家对于选拔和培养有志于在毕业之后研究古文字学的优秀人才的重视。据悉,在强基计划实行之前,国内众高校对于古文字学人才的培养,绝大多数都是从研究生教育阶段才开始的,很多高校及研究机构会结合自身的教学情况,分别在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考古学等一级学科下属的有关二级学科招生培养(并没有太多院校将古文字学单独设置成一个专业大类)。这样做的优点是有利于百花齐放、展现各校课程体系的特点及优势,但缺点则是难以培养出知识结构完善、能力拔尖的,可以非常适应古文字学研究以及发展的高层次的人才。因此,强基计划将古文字学纳入招生范围,准备从教育部认定的36所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中选取部分具有成熟条件与资源的学校,从本科生开始培养古文字学相关人才,并且逐步建立本科、硕士、博士衔接的培养模式,形成一套完善的可实施的古文字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4、古文字学学习难度学习古文字学需要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难度可想而知。作为一门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拥有鲜明特点的交叉学科,古文字学与其它的学科专业相比,对于人才培养的周期会更加的长,培养的难度也会更大。想要学好古文字学,那么学生则还必须要掌握很多古文字学之外的知识,比如:古文献学、语言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5、可能开设古文字学的高校北京大学(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史)南开大学(世界史)复旦大学(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吉林大学(考古学)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注:()内为该高校涉及古文字学的专业类。接下来介绍古文字学专业突出的几所高校具体情况:6、古文字学相关就业①博士及科研人员对硕士生来说,古文字学可以接着读博士,目前战国楚简的出土材料每年都有新的公布,热点频出,在未来一段时间仍然是研究的热点。而且目前出土文献材料逐步渗透到历史、社会、文化、思想等研究领域。对博士生来说,古文字学可以进一步做博士后研究或者找教职和科研岗位,继续自己的研究。而且古文字的领域目前还有很多新的东西可以挖掘,在未来一段时间仍然是研究的热点,会有大量的科研成果产出。②基础教育教师一般师范类的古文字学都在文学院或中文系,一般语文老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语文是中小学的主课,地位较高,待遇也好。如果就读的古文字学是在历史系,那一般是当历史老师,历史毕竟是副课。考古学一般去博物馆、考古队、读博士进研究所,好像没听怎么当老师。如果当老师,应该和历史的差不多。除了制式学校,还有很多国际学校,还可以担任类似IB课程的人文课程教师,相对比较自由,待遇也好。或者对外汉语教师也是可以的。③媒体出版中文去媒体的还挺多的,历史的少一些,基本会脱离自己的专业。在出版方面,近些年由于古书出版的需要,古籍出版社、中西书局一直在招古文字的编辑,但貌似出版业的待遇比较一般。④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这里的事业单位不包括之前的有事业编制的学校、媒体和出版社。文科就业这方面还是比较多的,而且大部分行政岗位不太限制专业。事业单位出去之前的学校,就是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单位。⑤文化企业及其他现在文化产业已经有所发展了,他们也需要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来参与文化产品的策划、设计和开发,但这基本上更侧重商业,与自己的专业结合比较少。当然,你也可以一空依傍,做做与自己专业基本无关的职业,把自己的专业仅仅作为一个爱好保留下来,也没有什么不好。6、相关书籍推荐注:学习古文字学专业需要查阅大量历史文献,本文仅列出很小部分供大家参考。7、古文字学学习相关建议古文字学是以古汉字和各种古汉字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也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语言文字学、考古学、古文献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比如古文字资料的发掘、整理和保护工作需要依靠现代考古学;古文字的辨识和解读需要立足于对先秦语言文字发展历史和规律的整体认识,也就是古汉语知识和文字学基础;古文字资料的整理和研究涉及古代文献学的理论和方法;古文字资料与传世文献的结合,为历史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和前景。与一般学科相比,古文字学人才成长周期更长,培养难度也更大。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虽然成就突出、涌现出多位学术大师和一批学术骨干,但是总体上看研究力量不足、后备人才匮乏依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这也是被加入“强基计划”的原因之一。这次将古文字学列入“强基计划”,从本科生培养抓起,建立本科、硕士、博士衔接的培养模式,是对古文字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大改革创新。在招生上,选拔一批真正对古文字学有志向、有兴趣、有能力的青年学生。在培养上,通过科学设计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实行分阶段动态选拔培养等措施,加快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有志于奉献古文字学研究的后备优秀人才。8、学长学姐建议古文字学这门事关文化传承的“绝学”,如今正面临研究力量不足、后备人才匮乏的困境, 此番通过改革招生录取方式来储备后备人才,足见国家对加强古文字研究力量、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决心。社交媒体上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不理解一个如此冷门的学科何以能与数理化并举。事实上,汉字作为人类历史上唯一幸存下来的象形文字,它不仅负载记录着古老的中华文化,而且本身的发展演变历程就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历险记。中学生创新英语综合测评”适合有英语专长的高中生,它紧贴多元录取方式的高招政策,对高中生的英语水平、创新能力、综合素养进行多维度的综合评价,同学们在这里不仅收获了自信,也提高了综合素养,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文情怀、世界胸怀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测评”一方面为学生自身的生涯规划发展提供全面参考,另一方面,也为国内外的高校选拔优秀人才提供科学依据,得到了广大考生家长、学校老师以及高校的广泛认同。并且,测评全面引入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先进技术,并与《环球时报》社建立战略合作,依托《环球时报》的国际影响力,致力于拓展每一个参评者的国际视野。与此同时,以中国首个英文类学生通讯社---“环球青少年通讯社”为综合实践平台,参评者有机会参与到环球国际研学、走进联合国等社会实践活动中来,让更多的中国青少年能够站在更高的国际舞台上自信成长,代表中国青少年与世界对话!“2020中学生创新英语综合测评”第三阶段初评报名正式启动,详情请见创新英语官网2020中学生创新英语综合测评参评通知。
哲学0101哲学类010101哲学010102逻辑学010103K宗教学0101哲学类010104T伦理学哲学专业是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能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当代世界与中国的现实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学科。他们具有一定的哲学理论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理论研究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企业等部门从事实际工作。哲学专业学什么?哲学是人文科学领域内的基础学科,是一门非常古老的学问,它的本质是认识和思考我们所处的世界。在希腊文中,哲学是爱智慧的意思。学哲学,就是学习智慧。对此,吉林大学哲学系教授孙正聿曾提出较深刻的见解:“学习哲学,最重要的就是锻炼和培养一种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进行‘前提批判’的理论思维能力。哲学的爱智,无论是对自然的惊讶,还是认识人自己,都不仅仅是一种对知识的追求,更重要的是一种对生活意义的关切,对生活境界的陶冶。哲学,是使人崇高起来的学问。为学与做人,其道一也。哲学的爱智,还是一种反思的、批判的思想活动,它要追究各种知识的根据,思考历史进步的尺度,询问真善美的标准,探索生活信念的前提。”学哲学需要什么条件?学习哲学必先了解历史、地理、文学、管理、自然科学等知识,只有以以上学科作为基础,才能在学哲学的过程中有深刻的体会。了解历史、地理,才会了解人类社会的过去,并以此认识现在,推断未来,形成关于社会的时间、空间发展概念,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全面的整体的动态的真正哲学体系;了解文学,才能将所学的哲学思想和相关领悟用文字表达出来,同时,学哲学的人的文学素养也会随着研究的深入而精进;了解管理学,才能领悟到哲学在微观社会、个体社会环境中的体现与运用,才能知道哲学是研究组织变化和发展的必须条件;了解自然科学知识是研究哲学的依据,也是研究社会发展运动的参照工具。总而言之,学习哲学需要广泛的阅读,特别是对经典著作的研读、思考、批判。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理论和历史;2.具有一定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相关知识;3.掌握哲学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治学方法和相应的社会调查能力;4.了解国内外哲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了解国内外最重大的实践问题和发展动态;6.具有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初步能力。哲学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心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管理哲学、中国现代哲学、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选读、中外哲学原著导读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实习、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等。毕业生可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媒体、公司企业等部门从事行政、宣传、管理、教学、科研工作。在工商、外贸、金融、保险、证券、旅游、房地产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企业营销管理、客户资源管理、网络营销管理、营销策划、营销诊断、市场调查和咨询等。哲学专业毕业生五大就业前景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企业等部门工作。从事行业:毕业后主要在教育、互联网、新能源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1、教育/培训/院校2、互联网/电子商务3、新能源4、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5、广告6、金融/投资/证券7、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8、公关/市场推广/会展从事岗位:毕业后主要从事文案策划、人力资源、助理等工作,大致如下:1、文案策划2、人力资源总监3、总经理助理4、申论培训讲师5、面试培训讲师6、董事长秘书7、文案8、公共基础知识非法讲师工作城市:毕业后,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大致如下:1、北京2、广州3、上海4、深圳5、成都6、杭州7、武汉8、宁波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就业方向一:咨询/顾问职业概况:现代经济的发展使得以知识和人才为资本的咨询企业逐渐兴旺起来,其革新能力、创造精神以及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市场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的咨询从业人员,尤其是高端人才越来越抢手,如一些高级市场、策划、项目管理类人员等。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咨询业基层队伍不断扩大,但塔尖人物还是难以寻觅,甚至有企业开出3万元的月薪来求得资深的项目管理经理也就不足为奇了。可见,咨询业已经成为高薪的象征,从总体来说,其从业人员都有一个好的“钱景”,其中咨询经理和专业顾问等职位已经步入“金领”行列。薪酬水平:职位不同薪酬也会有所变化,一般咨询、顾问行业平均薪酬在3500元/月。专家建议:求职者如果要投身于咨询业,不妨从最底层做起,如咨询员,有时也被称为“咨询助理”,其职责就是在专业顾问身边负责一些辅助工作,例如调研、分析报告等等。尽管这些这些事情看起来有点琐碎,但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咨询顾问,做咨询员应该是唯一的起点。求职者如果想成为咨询业中的高薪一族,一般来说要具备三年以上咨询工作经验,曾经独立管理、策划并运作咨询项目,并有管理团队的经验;具备出色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就业方向二:行政/后勤职业概况:行政/后勤部门就是协助好上级行政领导施政行政,当好助手。关键是要为领导分忧和服好务,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薪酬水平:2000-5000元/月不等。专家建议:每家公司针对HR,针对行政都有公司不同的需要。而且大家要特别清楚,HR也好,行政也好,如果不能与公司的需要相结合,就是没有价值和存在的意义。所以不能一味的抱怨。如果你是非常有能力,对公司的HR和行动有见解的人,那你能做的是带领老板的思路,给他建议并让他能够接受,并尊重你的专业和建议。如果你不是,你不能说服老板,你只好是被动的,服从的。就业方向三:学术/科研职业状况:随着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整显现出一些新的特征,知识劳动和知识要素正在成为按劳分配的主要依据;知识所依附的主要对象,即高技术、高技能、高素质、责任重、贡献大的人,收入明显提高,高技术、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与一般劳动者的薪酬水平的差距,在市场供需调节过程中日渐扩大,科研事业单位中集聚着大批的高科技人才,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以及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科研事业单位的薪酬制度也处于快速变革之中。薪酬现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研事业单位的薪酬模式悄然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以资历为中心的薪酬模式,逐步被以绩效、岗位为中心的薪酬模式取代。对特殊人才施行的特殊薪酬制度,正走入科研事业单位的薪酬体系中。就业方向四:编辑/文案/作家职业状况:据估算,目前我国拥有网络编辑人员近300万,而传统媒体有编辑记者75万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从数量上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同时,现在网络编辑的学科背景与六年前相比,也有了显著的变化。2000年以前,有着计算机学科背景的编辑成为各大网站的主力军,但自2000年以后,网络媒体竞争逐渐激烈,内容为王的理念被视为网站发展的“圣经”,有着社会科学背景的编辑逐渐占据主流,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进入网络大潮。从2004年开始,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与传统媒体从业人员进行大轮换,网站人力资源结构也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既有新闻、计算机的专业人才,也有了涉及中文、法律、财经、历史、外语等专业的人员。薪酬现状:不同职位不同地区的薪酬有所差异,一般助编工资大概2000左右。要是大网站的编辑最高可以拿到8000左右。专家建议:网络编辑是技术与人文之间的桥梁。他们不仅是技术平台的运用者、操作者,也是信息的人文价值的开掘者。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编辑不但是新媒体时代的“把关人”,更是一位思想者,这就对网络编辑的素质与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业方向五:教育/培训职业状况:教育、培训业无疑是当今市场最具诱惑力的一块蛋糕,在其他传统行业逐渐步入微利时代的今天,教育、培训业却以“低投入、高产出”的巨额赢利模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薪酬现状:老师薪酬比较固定,但培训师薪酬随课程时间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差异很大。专家建议:近几年来,国内培训业突飞猛进,正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培训作为一个产业已经初见端倪,但我国缺乏大量的本土优秀企业培训师。应届就业率指数:哲学专业毕业生中,69%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或刚刚毕业时找到工作,30%的学生在毕业1年以后实现就业。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应届就业率指数为7、00,与其他专业相比,应届就业率指数属于中等偏下。发展前景指数:哲学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17%,51%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5、20,与其他专业相比,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偏下。工作舒适度指数:46%的哲学专业毕业生认为工作“非常舒服”或“比较舒服”。13%的毕业生认为工作不太舒适或很不舒适。按照十分制进行计算,舒适度指数为6、88,与其他专业比较起来,该专业的舒适度指数为中等偏上。开设院校目前全国开设哲学本科专业的院校有77所。从全国来看,北京、浙江、陕西等地开设哲学专业的院校数量较多,另外,上海、湖北、东北地区也有许多特色院校。各校招生形式和培养方式则依学校不同而有差别。除了以哲学专业招生外,不少院校(如北大、复旦)等,以哲学类名称进行招生;清华等高校则以人文科学试验班的名义招生,考生一定要注意查看该试验班包含的专业(方向)。后两类高校一般入学后先按学科大类进行培养,经过几年学习后,再分流到相应的专业(方向)。北京大学哲学系被誉为“思想家的摇篮”,是中国最早的哲学系,具有世界声誉的哲学家如梁漱溟、冯友兰、熊十力等曾在这里求学或执教。该系本科哲学专业从2003年开始实施“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新教学计划,要求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哲学基本理论和中外哲学的历史、现状,具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学生在前三个学期进行基础训练,第四学期开始分成不同学科方向进行学习。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是国内哲学学科教学、科研和培养高级人材的重镇,也是目前国内哲学院系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教授最多,学科配备最齐全、人才培养体系最完善的哲学院系。师资力量雄厚,下设哲学系和宗教学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美学、逻辑学、科学技术哲学、管理哲学、政治哲学、东方哲学、佛教、宗教学理论、宗教文化等13个教研室。哲学院拥有一大批著名学者,其优异的丰硕成果以肖前教授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苗力田教授的《亚里士多德全集》、陈先达教授六卷本文集、方立天教授的《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和张立文教授的“和合学”等为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由于是硕士起点招收的院校,少为人知,是哲学领域的最顶级院校,和教育部平级,直属于国务院的一级单位,因其相对封闭性,向来只招收本领域最顶级的精英人才,属于精英俱乐部,自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实施以来,截至2014年,已出现160多位专家学者授课的身影。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获邀参与授课的人次最多,有31人次;其次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获邀次数为13人次,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各有11人次,中央党校有8人次。在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目前评选出的三届(07年、08年、11年)“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名单”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入选人数稳居榜首(第一届157人、第二届203人、第三届264人),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高端人才密集度最高之地,堪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国家智库”。国内有哪些大学的哲学系比较出色?各自有什么特点?北京的清北人师是首选,基本可以共享学术资源,相互间讲座交流也非常方便,这是国内其他任何地方的学校都不具备的优势。北大人大自然不必说,哲学的各个分支水平都是无可质疑的,讲座多的听不过来;北师稍次,但地理位置Buff和学习环境决定了也是不赖的选择,很多其他地区的本科入学分数高过北师的985学校的学生在考研保研时都会选择北师;清华的哲学规模偏小,国内名气也不是很大,但清华哲学的理念偏向精英教育(外加有钱...),老师水平绝对是一流,陈来、万俊人、贝淡宁等学术明星都在这里,而且招生人数极少(以12级本科生为参考:一班共9人…),在2015QS哲学学科排名里,清华是和北大复旦一个层级的2015QS世界大学专业排名(哲学)。另外,清华的科哲不在哲学系,而属于社会科学学院里的一个研究所,每年报考的人都比较少。相比于北京,上海学校的哲学系数量上不占优势,复旦、同济、华师,但听说对学生的学术训练是与国际接轨的:复旦和同济偏向外哲,如现象学、法国哲学、西方伦理等,中国传统相关领域的研究也相当不错。同时,这也意味着复旦同济对外语水平要求很高,慎重;同济在哲学圈里的处境有点像清华,它出彩的地方往往被理工类学科遮蔽,所以圈子外的人不太了解,同济的法国哲学似乎不错,有个法国哲学研究所(存疑),孙周兴柯小刚的名字也是叫得响的,而且专业方向居然有10个(2016年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及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说完了地域学术圈,再看看各个地方的地头蛇....中山在国内哲学圈子里也是一块金字招牌,逻辑学、马哲尤为强势,下设有逻辑与认知科学研究所,国内逻辑学方向的学者很多都是这个所得研究员,牌子响当当。不同于一般大学研究哲学史的思路,中山逻辑学的发达直接激活了其他领域的研究,如分析哲学(伦理学)、现代西哲、认知哲学等,再辅之以广东省强大的财力支持,中山哲学呈现出一番欣欣向荣之势(知乎圈里很多高手都是中山哲学的 - -!)。最近中山开始运行珠海校区,并分出了中山大学 - 哲学系(珠海),也在从各个高校引进人才(有钱...) 。但中山在广东是一头独大,哲学系的老师也十分出色却不像北上一样各个高校间有方便的交流,本校的学生更希望到北上或出国深造,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生源劣势。不像其他高校哲学在校内受歧视,南京大学一向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其哲学系·宗教学系更是在校内为人侧目。据一位南大学生说,其他院系的同学选哲学的选修课经常出现抢不上的情况,更有想跨专业考本校哲学的,其哲学学科的水平和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南大哲学的优长有三:1.以张异宾书记为首的马哲研究团体,有南大专属的网络马恩文献库(德文法文英文日文各种文献资料),可以说是国内马哲领域最具有创新力的组织;2.中国文化和宗教研究处于国内顶尖水平,以佛教、犹太教见长哲学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的高校共有五所,分别是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和中山大学 。
7月16日7月16日上午,开营仪式在线上如期举行,系副主任孙乐强教授主持仪式,系主任王恒教授致辞。王主任对于同学们因疫情防控无法亲临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感到非常遗憾,他向同学们介绍了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城市风貌,并讲述了南京大学的悠久历史。紧接着,王主任向同学们介绍了南京大学哲学系的渊源。南京大学哲学系前身为中央大学哲学系,创立于1920年;另一源头为民国时期另一哲学重镇金陵大学哲学系。在数十年的成长与发展中,刘伯明、汤用彤、宗白华、唐君毅、牟宗三等哲学大师及众多知名学者,都曾任教于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哲学系以首任系主任刘伯明先生提出的“唯真是求”为系训,一代代南哲人在求真求实的学风下成长,磨砺出严谨的治学精神与朴茂的人格品性。我系教师胡福明先生在1978年撰写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当时的思想解放运动中产生了历史性重大影响,并直接成为改革开放的理论先声。优良的学术传统与求真求实的学风传承至今,共同塑造出南哲浓厚的学术氛围。最后,王主任表示,在百年校庆来临之际,期待更多优秀的同学加入南哲,传承南哲精神,书写未来新的篇章。接下来,为增进同学们对哲学系研究生整体状况的了解,研究生教务员刘瑶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哲学系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辅导员郭明姬老师介绍了哲学系研究生奖助体系与就业情况,数位优秀的研究生学长学姐从不同角度出发,分享了在南哲学习与生活的点滴。16日下午,张异宾教授以“现代性文本学及其超越”为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张老师指出,不同于本科阶段以知识性积累为主的学习方式,研究生阶段更强调完整的方法论训练,这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打开一个文本,与哲学家发生遭遇。我们有可能经由一种方法论,从而透过文本、回到哲学家的原初语境吗?作者与文本总是一致的吗?文本本身所呈现的是哲学家真实的思想状态吗?张老师以现代文本学的发展为线索,以马克思、列宁、福柯、海德格尔等哲学家的文本为例,对公开发表文献、手稿与书信、笔记、拟文本、表演性文本、表现性文本、秘密文献等不同的文本类型及其特征展开阐述,串联起对于人文学科阅读方法的反思与探究。关于阅读,张老师进一步提示大家,哲学研究面对的是整个世界、是所有民族的文化;我们应该突破人为划定的专业界限,在阅读中打开更广阔的学术视域。讲座结束后,同学们深受启发,提出自己在学术阅读中的困惑,张异宾教授一一解答了同学的问题,师生间进行了热烈的交流。7月17日7月17日上午9时,线上师生志业交流会举行。来自哲学系各个二级学科的八位老师就本学科特色、学科历史、研究方向与成就等内容与营员们进行了介绍与分享。刘怀玉教授代表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进行了介绍。我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全国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研究到当代中国,马哲学科覆盖领域广泛、积淀厚重;学科主要方向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孙伯鍨先生、刘林元先生、张异宾教授等皆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者。在学生培养方面,马哲学科的目标在于为中国哲学界培养新生力量,始终鼓励研究生同学参与学术研究工作,通过国际学术交流机制把握学术前沿热点。李承贵教授代表中国哲学学科进行了介绍。他指出,我系中哲学科的过去是厚重且非凡的:民国时期大家辈出,牟宗三、唐君毅、方东美等先生皆是当下中哲研究者无法绕开的思想巨擘。中哲学科的当下也是蓬勃发展的:以赖永海先生为学科带头人,我们的学术队伍共有9位老师。学科研究以佛学为核心并且取得了较大成就,同时儒释道三教关系研究也是中哲学科的研究特色。殷曼楟教授代表东方哲学与宗教学科进行了介绍。本专业提出了立足于本土性的文化观:从本土性到东方性再到世界性,通过交叉学科的视野与方法,以期清楚地认识自身与世界。本专业的研究特色之一是洪修平教授主持的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该团队与比利时根特大学以及俄罗斯、越南等地的研究机构有着密切的交流。另一特色是徐新教授带领的犹太和以色列研究:其主要方向为典籍与历史文化研究;在文化碰撞与文化认同这一问题意识的引导下十分关注现实。本专业也涉及儒教与东方学哲学研究、印度佛教研究、东亚道教研究等方向。王恒教授代表外国哲学学科进行了介绍。我系的外国哲学团队小而精,顾肃老师主攻政治哲学;王恒老师主攻现象学和法国哲学;张荣老师主攻中世纪哲学和德国近现代哲学;胡星铭老师主攻分析哲学,研究聚焦在知识论、伦理学以及分析的中国哲学等领域;刘鑫老师主攻古希腊哲学。王老师表示,外国哲学学科期待着更多新鲜血液的涌入。顿新国教授对逻辑学专业进行了介绍。逻辑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七大基础学科之一,逻辑学对于人类知识具有重要作用。本专业研究方向包括:现代演绎逻辑与归纳逻辑,逻辑哲学,逻辑史,非形式论证与语言逻辑,逻辑与认知科学及人工智能的交互,逻辑与科学方法论,逻辑的社会文化功能等。在学术兼职、科研项目、获奖情况、论文发表等方面,南哲逻辑学专业均在国内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张晓东教授代表伦理学学科进行简要的介绍。张老师指出伦理学这门学科无论是在中国哲学、西方哲学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都非常重要。南哲的伦理学团队有着深厚的积淀和传承渊源。现有的伦理学团队十分敬业,研究方向多元。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国传统伦理学、西方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等领域均有涉足。杨维中教授代表宗教学学科进行了介绍。从宗教学学科创设的历史来看,它与中国哲学、东方哲学与宗教这两个专业方向都是汇通的,因而从广义的宗教学学科来说,南哲的宗教研究以佛教研究和犹太研究为特色。此外,宗教学学科还有着中国民间宗教与思想研究以及无神论研究的传统,如王友三先生、徐小跃教授、陈林副教授都是这一方向的代表。杨老师接着介绍了宗教学学科独特的培养路径:以哲学思想带动历史与文献学研究,以思想为核心,以历史与文献为两翼。因循着这一方法,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学子。戴建平副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南大科哲注重理论前沿的研究,追踪并参与海内外科学哲学最前沿的研究,如一般科学哲学、社会科学方法论、科学实践哲学、人工智能与认知科学等等。另一方面也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运用科学技术哲学方法论来分析现实问题。下午2 : 30开展了线上中青年教师交流会,张力锋教授、方蔚林教授、蓝江教授、殷曼楟教授、刘鹏副教授、尚荣副教授、胡永辉副教授、韩玉胜副教授、刘鑫博士、代玉民博士参与了交流会,交流会由孙乐强教授主持,各位老师对同学们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文献阅读方法、培养计划以及外语学习等方面提出的问题给出了专业解答。各专业教师与营员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营员们就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了畅所欲言的提问,如研究生期间是否能够开始拉丁语、希腊语学习,哲学的研究方法;各位教师就自己的方向做出了切实而精彩的回答。7月18日7月18日19:00,孙乐强老师主持闭营仪式。孙老师祝愿大家学有所成,勇攀哲学思维的高峰。他引用孙正聿老师的话送给同学们:“哲学不是宗教,但它也能给人以信仰;哲学不是艺术,但它也能给人以美感;哲学不是科学,但它也能给人以真理;哲学不是伦理,但它也能教人以向善。”哲学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但聆听这音乐的不是耳朵,而是心灵。最后,孙乐强老师宣布,南京大学哲学系2020年度“经典与前沿”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正式闭幕,希望大家有缘再见。文稿 | 丛艺伟 唐铱涵 张雨婷 编辑 | 肖越文
美国大学里的专业本来就多,再加上近些年衍生出不少交叉学科,使得同一研究领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学位设置,各专业间的关系越发的剪不断理还乱。在美研申请中,更是有一些热门专业的名字非常相似,或者发展方向相近,让不少同学感到迷惑因而选错。为避免这种情况,也为了更直观的展示这些专业间的差异,讯哥今天盘点一波名字易混淆但其实不是一回事儿的专业们。计算机科学CS & 计算机工程CECS——研究计算机设备如何处理、存储和通信数据和指令的科学,利用算法处理数据和指令的符号表征,利用指令的设计语言来处理数据,编写软件技术等。核心课程:高级软件开发、计算问题解决、数据结构和算法、操作系统(OS)设计、高等数学(微积分/逻辑/概率和代数)、用户界面/体验(UI / UX)设计、人机交互(HCI)等。热门就业职位:软件工程师、手机应用程序开发人员、 UI / UX 的设计师、计算机科学家、操作系统设计师、数据科学家、系统分析师。CE——是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的交叉学科专业,更关注微处理器如何工作、设计以及优化;如何设计电子元件的综合系统、如何处理软件内指令以及如何针对特定的硬件平台编写、编译和优化软件。核心课程:电子电路设计、现代物理学原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基本软件开发、计算机架构与设计、超大规模集成(VLSI)、微处理器设计和接口、数字信号处理等热门就业职位:电气工程师、电子产品架构师、计算机硬件工程师、机械工程师、芯片架构师、移动设备工程师、质量控制工程师。总的来说,CS重点研究软件方面,CE更多地关注于硬件方面。金融硕士MSF & 金融工程硕士MFEMSF——主要为培养金融专业的人才而设立因此有两种定位——金融市场和量化分析,教学方向包括金融分析、投资管理和公司财务等。课程核心在于投资分析、公司金融、金融管理或者财务管理这些方面。一般需要申请者先修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的课程;商科背景或者数理背景的本科生都可以申请,具有较高的数学和计算机能力的同学在申请上会有优势。主要就业方向:银行、风险投资、证券、私募、和企业的金融部门等MFE——是后来新兴的交叉学科项目,强调深入使用数学、计算机技术解决金融问题。因此虽然它属于商科类项目,但理工味道非常浓厚,所以通常设在工学院或数学系下,由工学院、商学院、数学系联合授课。主要就业方向:投资银行、基金公司、风险管理部门等金融服务性行业或其他相关行业从事定量和技术性工作等公共管理硕士MPA & 公共政策硕士MPPMPA和MPP都属于交叉类学科,随着近几年社会建设的进步与完善,这两个学科的热度也不低。MPA ——培养的是从事公共事务、公共管理、政策研究等方面的高级人才,为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机关和非盈利机构培养领导者、管理者和政策分析者。核心课程包括:公共管理入门、预算/金融、管理经济学、政治程序和法律程序、定量法、伦理学就业方向:政府部门主管,非盈利机构领导者,或是咨询机构管理者等MPP——着重于对与公共政策有关的问题及其相关决策过程的系统分析。核心课程:公共政策入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公共财政、微观/宏观经济学、政策分析方法、定量方法、伦理学等就业方向:政策分析员,数据分析员,政策咨询师,研究员,财政预算分析员等总之,两个专业一个侧重于管理,一个侧重于政策的研究和分析。两个学科的学习内容不同,但在实际工作应用中可以互通。数据分析DA & 商业分析BA & 数据科学DS数据分析DA是检查、清理、转换和建模数据的过程,即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概括、总结。目的是发现有用的信息,然后形成有利业务的结论。商业分析BA和数据科学DS是它衍生出来的新兴分支专业。而BA和DS也有不同的侧重。BA专注商科领域,强调通过分析数据、利用数据来获得商业利润。DS专注计算机领域,强调通过统计学、数学、计算机、人工智能、数据库等多学科知识来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的过程。用数字的方式来看:Business Analytics = 40% Statistics + 30% Computer Science + 30% Business适合文科/商科/理科/工科背景的学生申请Data Science = 30% Statistics + 50% Computer Science + 20% Application尤其适合理工科背景的学生申请传播学 & 市场营销随着新媒体工具的发展与运用(譬如各种直播、小视频APP逐渐成为带货的重要平台),市场营销专业也逐渐与传媒类专业逐渐融合。传播学——属于人文学科,是传媒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传播学其实就是研究人与其它的团体、组织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其中会涉及到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神经病学等学科。就业方向:新媒传播、公关、广告等市场营销 ——属于商科,通常还会被细分成战略市场营销、品牌管理、整合营销传播、数据挖掘等方向。就业方向: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市场开发、营销管理等这两个专业所属的领域不同,所以很多学校会同时开设,比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就有Communication和Marketing专业。商学院的Master of Science in Marketing核心专业课包含消费者行为、市场策略和市场研究。该专业就侧重研究消费者行为和市场策略,教授学生如何利用数字平台和社交媒体宣传、制定品牌战略、有效开拓市场。而传播学硕士的研究方向则是传播应用研究、公共和媒体关系、政治传播、数字传播、和企业/非营利传播。所以,这两个专业单看学习内容和侧重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但是新兴行业的发展使得这两个专业在未来就业时会有很多重合,比如现在很多企业会在市场营销部门招收懂媒体传播的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