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西南交通大学张旭教授团队在固体力学顶级期刊发表研究成果等着我

西南交通大学张旭教授团队在固体力学顶级期刊发表研究成果

5月15日,西南交通大学力学学院张旭教授研究组在固体力学领域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上在线发表论文“Cyclic plasticity of an interstitial high-entropy alloy: Experiments, crystal plasticity modeling, and simulations”,论文通讯作者为张旭教授,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陆晓翀,合作者有康国政教授、阚前华教授、李志明教授、于超副教授、博士生赵建锋。这也是力学学院向西南交通大学124周年校庆日献上的一份礼物。传统的合金往往只含有1-2种主要元素,这种设计理念逐渐成为限制合金性能进一步提升的瓶颈。近年来,高熵合金(high entropy alloy, HEA)的出现打破了这种传统设计理念,合金化学成分具有多种主元,也被称为多主元合金。Fe49.5Mn30Co10Cr10C0.5 (at.%)是在亚稳态双相高熵合金Fe50Mn30Co10Cr10 (at.%)的基础上加入微量间隙原子C而发展出的新型高熵合金(以下简称iHEA),在经过晶粒细化后,这种高熵合金能形成近似单相FCC结构,多种强化机制和塑性变形机制使得 iHEA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匹配能力。材料在实际服役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循环载荷的作用。在平均应力不为0的非对称应力载荷作用下,材料会产生循环塑性不断累积的棘轮行为,对材料的低周疲劳寿命有重要影响。关于iHEA单拉变形行为的宏微观实验研究目前已比较丰富,但循环塑性行为的实验研究和机理分析尚未开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合金服役能力的评估和工程应用。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康国政教授团队与德国马普钢铁研究所合作,针对单相iHEA开展了循环变形测试,并对变形后的试样进行微观表征分析,根据宏观力学响应和微结构演化规律发展出合理描述这种高熵合金棘轮行为的晶体塑性本构模型。相关研究工作于2020年5月15日在固体力学领域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上在线发表,论文通讯作者为张旭教授,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陆晓翀,合作者有康国政教授、阚前华教授、李志明教授、于超副教授、博士生赵建锋。论文题目为“Cyclic plasticity of an interstitial high-entropy alloy: Experiments, crystal plasticity modeling, and simulations”。通过非对称应力控制的循环变形测试,本研究首次获取了iHEA的循环应力应变曲线和棘轮应变演化曲线。在不同应力幅的循环载荷作用下,iHEA表现出与传统合金钢(304、316L不锈钢等)相似的棘轮特性。但在相似应力水平下,iHEA具有比316L不锈钢更低的饱和棘轮应变率,这说明iHEA具有更强的循环硬化效应和抵御塑性累积的能力。图1 iHEA在循环变形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和棘轮应变演化曲线通过EBSD和ECCI等微观表征手段,研究者发现iHEA的循环硬化能力源自其内部特殊的微结构演化。以往研究表明,iHEA具有位错滑移、变形孪晶、马氏体相变三种塑性变形机制。同单拉变形情况相比,在循环载荷作用下iHEA内部产生了由多重孪晶和马氏体片层组成的网格状微结构,且平均马氏体体积分数达到50%。而在单拉情况下,局部应变为90%的断口处马氏体体积分数也仅为36.7%。丰富的内界面,特别是网状微结构的出现,有效地缩短了可动位错的平均自由程,因此提升了iHEA的循环硬化能力。图2 iHEA的EBSD和ECCI表征图基于宏观测试和微观表征的结果及相关分析,进一步发展了考虑微观物理机制的晶体塑性本构模型来描述iHEA的棘轮行为。在该模型中,各向同性硬化和随动硬化分别由林位错强化和背应力提供,而两者又受到位错平均自由程的影响,也就是间接受到孪生和马氏体相变等塑性机制的影响。该模型通过马普钢铁所开发的材料模拟平台DAMASK移植有限元数值实现。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不同工况下棘轮应变的演化情况。通过分析位错密度、孪晶和马氏体体积分数的演化,可以进一步看出外部载荷通过改变微结构的演化速率来影响材料的硬化行为,从而影响材料的宏观变形响应。模拟也显示马氏体在微结构内部分布得很不均匀,与微结构表征相似,这是多晶材料各向异性导致的。图3 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结果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11872321)、德国洪堡基金、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No. 2019-Z07)和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生创新基金(2019)的资助。张旭教授“多尺度材料力学”研究组隶属康国政教授“材料本构关系和疲劳断裂”研究团队,已在《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Acta Materialia》等固体力学与金属材料领域顶级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来源:西南交通大学 内容来源:西南交大新闻网 作者:陆晓翀 信息员:蔡京君 本期编辑:交大新媒体中心 李俊涛 头图尾签设计:姜日琪 蒋硕匀

槲寄生

最新SCI影响因子发布!Nature屠榜,AI领域Top 1000期刊盘点

新智元报道 来源:Clarivate Analytics编辑:肖琴、鹏飞【新智元导读】2018年度SCI期刊影响因子最新发布,Nature、Science、Cell三大神刊排名前列。新智元摘取其中有关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机器人学等领域的期刊并做简要介绍,希望对读者选择投稿期刊、阅读前沿技术论文有所裨益。今天,2018年度SCI期刊影响因子正式出炉!Clarivate Analytics发布了最新年度期刊引用报告(JCR),2018年度共有12538种期刊被收录(不过有25本期刊的影响因子为 0),其中影响因子大于20的期刊有75种。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影响因子大于5分的期刊超过1000种,其中多了几个中国期刊的名字。中国大陆几本重要SCI期刊2018年度影响因子排名第一的仍然是神刊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其影响因子达到223.679,比去年的244.585有所下降。 10分以上期刊有275本,5-10分期刊有731本。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衡量期刊价值和曝光的指标,同时也是衡量期刊的学术水平、以及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接下来,新智元以Artificial Intelligence、Machine Learning、Robotics等为关键词,摘取了今年度JCR收录SCI期刊中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机器人等相关的期刊并作简要介绍。最后,我们列举了JCR Top 31(影响因子>30)的重磅级期刊(几乎被Nature屠榜)。(注:不完全统计,如有遗漏请谅解。)三大重量级科学期刊: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结合的研究NATURE(《自然》)排名:13影响因子:40.137Nature 是世界上最早的科学期刊之一,也是全世界最权威及最有名望的学术期刊之一,首版于1869年11月4日。虽然今天大多数科学期刊都专一于一个特殊的领域,Nature是少数依然发表来自很多科学领域的一手研究论文的期刊。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中,每年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结果是在Nature中以短文章的形式发表的。人工智能领域也有诸多开创性、突破性的研究发表在Nature,包括AlphaGo,AlphaGo Zero等。Nature 也是新智元报道人工智能前沿技术重点关注的期刊,登上Nature的封面报道可以说是所有科研工作的荣誉。今年以来,Nature封面登载了中国科学家关于“仿生群体机器人”的突破性研究;利用AI解码大脑活动,直接从大脑信号中合成语音;以及复活死亡后的猪大脑等重磅研究,引起广泛关注。新智元 × Nature:Nature重磅封面:复活死亡大脑!Nature重磅:华裔科学家成功解码脑电波,AI直接从大脑中合成语音中国籍博士一作登Nature封面:仿生群体机器人问世,工程学重大突破!SCIENCE(《科学》)排名:14影响因子:41.037Science是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AAAS)出版的一份学术期刊,为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该期刊的主要关注点是重要的原创性科学研究和科研综述,此外Science也发表科学相关的新闻、关于科技政策和科学家感兴趣的事务的观点。同Nature一样,Science期刊涵盖所有学科。Science同样是新智元报道人工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与疾病研究、脑科学的结合等重点关注的期刊。新智元 × Science:Science重磅:史上首次!MIT研究用AI控制动物大脑活动【Science重磅】DeepMind生成查询网络GQN,无监督学习展现3D场景最新Science:类脑“人造突触”实现运算存储同步,能耗仅需计算机的十分之一《细胞》(CELL)Cell(《细胞》)是由美国Elsevier出版公司旗下的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发行的杂志,主要刊登全世界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最重要的原创性成果。 《细胞》刊登过许多重大的生命科学研究进展,与Nature和Science并列,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能够在《细胞》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是生命科学研究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评选诺贝尔奖、竞选院士、展示大学和科研机构研究实力的重要依据。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结合的重要研究,也有很多发表在《细胞》上。新智元 × CELL《细胞》重磅连发:记忆可“遗传”!神经活动影响后代基因表达【AI造梦】哈佛大学用GAN+遗传算法,创造图像控制猴子大脑影响因子排名Top 1000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领域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IEEE模式分析与机器智能汇刊》排名:96影响因子:17.730《IEEE模式分析与机器智能汇刊》,简称PAMI,是IEEE最重要的学术性汇刊之一。《IEEE模式分析与机器智能汇刊》主要发表有关计算机视觉和图像理解的所有传统领域,有关模式分析和识别的所有传统领域,以及机器智能的部分领域的论文,特别关注用于模式分析的机器学习。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Learning Systems《IEEE神经网络与学习系统汇刊》排名:209影响因子:11.683《IEEE神经网络与学习系统汇刊》发表涉及神经网络和相关学习系统的理论、设计和应用的技术论文,重点是人工神经网络和学习系统。Information Fusion《信息融合》排名:242影响因子:10.716Information Fusion旨在介绍多传感器,多源,多进程信息融合领域的所有发展,从而促进多学科之间的融合。该杂志是传播信息融合领域研究与开发各方面信息的重要期刊,所发表文章强调三个方面之一:架构,算法和应用,以及涉及基础理论分析及其现实问题应用的论文。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国际智能系统杂志》排名:478影响因子:7.229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美国计算机学会图形学汇刊》 排名:591 影响因子:6.49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al Systems《国际神经系统杂志》排名:610影响因子:6.4《国际神经系统杂志》是一本双月刊的同行评议期刊,关注自然和人工神经系统的信息处理。主要发表涉及这一课题的物理,生物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等的各个方面的原创性贡献。贡献包括研究论文,评论,通讯和致编辑信。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国际计算机视觉杂志》排名:691影响因子:6.071《国际计算机视觉杂志》,简称IJCV,介绍计算机视觉这一快速发展的领域的最新科学与工程进步。普通文章介绍广泛关注的重要技术进步,调查文章提供有关主题的最新技术的述评论文和/或教程演示。IEEE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Magazine《IEEE计算智能杂志》排名:736影响因子:5.857《IEEE计算智能杂志》旨在向读者介绍计算智能设计和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强调面向应用的开发,成功的工业实施,设计工具,技术评论,计算智能教育和应用研究。NEURAL NETWORKS《神经网络》排名:754影响因子:5.785《神经网络》杂志是世界三大历史悠久的神经模型学会的期刊:国际神经网络学会(INNS),欧洲神经网络学会(ENNS)和日本神经网络学会(JNNS)。《神经网络》杂志对有关神经网络任何方面及相关计算智能方法的文章感兴趣,涉及行为学,脑建模,学习算法,数学和计算分析,以及使用神经网络概念和技术的工程和技术应用。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美国计算机学会通讯》排名:870影响因子:5.41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IVIEW《人工智能评论》排名:968影响因子:5.095Knowledge-Based SYSTEMS排名:965影响因子:5.101KNOWLEDGE-BASED SYSTEMS是一本国际性,跨学科和面向应用的期刊,侧重于使用基于知识的(KB)技术来支持人类决策,学习和行动的系统;强调KB系统的实际意义;其计算机开发和使用;涵盖KB系统的实施:设计过程,模型和方法,软件工具,决策支持机制,用户交互,组织问题,知识获取和表示以及系统架构。附录:1000名以外的JCR入榜人工智能相关领域期刊列表(6000名以内)JCR排名Top 1000的机器人学期刊Science Robotics《科学机器人子刊》排名:79影响因子:19.4《Science Robotics》是全球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Science》杂志的子刊,于2016年12月6日正式创刊发文。 《Science Robotics》旨在促进机器人设计、理论和应用多个领域领域里不同研究学科的交叉应用,并对机器人领域的政策、社会话题和伦理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IEEE机器人学报》排名:592影响因子:6.483Soft Robotics《软体机器人》排名:606影响因子:6.406Soft Robotics(SoRo)是一本创新的同行评议期刊,关注移动机器的软材料的科学与工程。SoRo在多学科范围内结合了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力学,数学建模,生物聚合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和组织工程等方面的进步,提供能够在形状和大小上发生重大改变以适应各种环境的机器人的新方法。这些新技术为各种目的提供重要应用,包括手术,辅助医疗设备,紧急情况下的搜索和救援,空间仪器维修,矿山检测等。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OTICS RESEARCH《国际机器人研究杂志》排名:675影响因子:6.134《国际机器人学研究杂志》是一本经过同行评议的科学杂志,内容覆盖机器人领域的运动计划中传感器和感官解释,运动学等主题。该杂志成立于1982年,由Sage Publications出版。附录:1000名以外的JCR入榜机器人学期刊列表JCR 2018全榜Top 31期刊(影响因子大于30)最后,上表列出了2018年度JCR报告中影响因子最高的22种期刊,影响因子均大于30。

敬老床

中科院力学所赵亚溥团队发表重要科研成果

在 B 类先导专项“超常环境下系统力学问题研究与验证”的初期论证会议上,专家组成员多次呼吁要重视范德华力中的 Hamaker 常数作为连续介质力学向介观力学过渡的能量标杆作用。在刚刚闭幕的“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9 联合学术年会”上,范德华力在介观力学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再次成为学术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 范德华异质结是一种二维层状材料,具有结构多样性、电子多样性和力学多样性,兼具高门控性、高载流子收集率及强栅极响应能力等独特的功能性。这为功能器件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在能源、电子、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虽然材料的非均质性带来了奇特的功能性,但是这种非均质性也给材料的合成、规模化生产带来极大的困难,同时也给力学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近期,力学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赵亚溥团队在范德华异质结的剥离 (图 1)、合成等力学行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从第一性原理到分子动力学,自下而上研究了范德华异质结中晶格错配及剥离力学过程,阐明了剥离过程的三个阶段,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力学权威期刊《Extreme Mechanics Letters》[1]上。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力学所林岿博士。 传统的剥离理论模型只适用于稳定剥离阶段,而该研究所建立的理论可以描述从初始不稳定到稳定剥离结束的整个过程;首次提出了一个新的特征长度,并命名为“弹性-剥离长度”;在剥离理论中体现了 Hamaker 常数作为连续介质力学向介观力学过渡的能量标杆作用。该项研究从原子尺度揭示了层状材料的剥离机制,对于范德华异质结的合成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关结果发表后,很快得到了日本、美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外学者的引用。有学者在论文中对上述结果评价:“他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特征长度,即弹性-剥离长度,这是反映层状材料弯曲和界面特性的一个关键参数”、“该文所提出的力学模型可以检验整个剥离过程中薄膜的结构变化及其稳定性”。 最近,《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期刊专门邀请赵亚溥研究员撰写了有关范德华力在从连续介质力学到介观力学过渡中所起关键作用的评述文章[2],总结并建议了与 Hamaker 常数相关的新特征尺度。 以上研究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金砖国家科技和创新框架计划合作研究项目、中科院B类先导专项的支持。 赵亚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84年毕业于太原机械学院(现中北大学)特种机械工程系弹箭专业,1994 年在北京大学力学系获得博士学位。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排名第一)。历年被 Elsevier 评为中国高被引学者,包括三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SCI 他引 5124次(截止到2019年3月)。

第一幕

大工科研成果再登领域权威期刊!

以下文章来源于环境人Environmentor ,作者谢宏彬团队日前,我校环境学院谢宏彬教授团队在国际环境领域权威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了题为“Formation of Low-Volatile Procts and Unexpected High Formaldehyde Yield from the Atmospheric Oxidation of Methylsiloxanes”(甲基硅氧烷大气转化导致低挥发性物种及高产率甲醛的形成)的研究论文(DOI: 10.1021/acs.est.0c01090)。该研究发现一种新的过氧自由基自氧化机制,阐明甲基硅氧烷大气转化会生成甲醛,增加其释放的环境风险。该研究不仅拓展了对大气过氧自由基化学的理解,还为甲基硅氧烷环境行为模拟和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随着对工业和机动车排放的化石燃料相关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监管越来越严格,挥发性化学产品(VCPs)和它的大气转化机制在量化空气质量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挥发性甲基硅氧烷(VMS)是一类重要的VCPs和高产量化学品。利用量子化学计算和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决定VMS大气化学的关键中间体,VMS过氧自由基的大气转化机制。分别选取来源于六甲基二硅氧烷和六甲基环三硅氧烷的L2-RSiCH2O2·和D3-RSiCH2O2·作为代表性的模型体系。结果表明,在低NO/HO2条件下,L2-RSiCH2O2·和D3-RSiCH2O2·遵循一种新的Si-C-O重排驱动的自氧化机制,导致低挥发性硅醇和大量甲醛的形成。在高NO/HO2条件下,L2-RSiCH2O2·和D3-RSiCH2O2·与NO/HO2反应生成有机硝酸盐、氢过氧化物和烷氧基自由基。烷氧基自由基进一步经过Si-C-O重排反应生成甲酸酯类化合物。预测的产物和以前实验检测到的产物一致,确认提出的过氧自由基和烷氧自由基的Si-C-O重排机制的可靠性。值得指出的是,以前的研究检测到甲醛的生成,但是如此高产率甲醛的形成是超出预期的,转化导致的甲醛会对室内甲醛污染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影响VMS释放的环境风险。本研究表明,无论在低或高NO浓度下,Si-C-O重排都是L2-RSiCH2O2·和D3-RSiCH2O2·反应的关键机制。特别是, L2-RSiCH2O2·和D3-RSiCH2O2·转化展现了一种新的Si-C-O重排驱动的自氧化机制,并伴随着甲醛的释放。Si-C-O重排主要是由于Si原子的独特性,导致Si-C键较弱且Si-C键的极性高于相应的C-C键。因此,可以合理地提出其他VMS相关的RO2的反应机理与L2-RSiCH2O2·和D3-RSiCH2O2·类似。更重要的是:甲醛的生成会增加室内甲醛的浓度,增加了VMS释放的环境风险。以室内甲醛8小时参考暴露极限(RELs)为标准,考虑两种VMS,在室内条件下,8小时可生成7 ppb的甲醛,占27%的RELs。该研究阐明VMS 大气转化所导致的环境风险,为它的环境行为模拟和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此外,其他大气有机污染物中会存在类似的比C-C键更弱且更具极性的X-C键 (X = P, As),可能也会存在类似于Si-C-O重排的新颖的大气转化机制。因此,有必要对此类有机污染物的大气转化进行更多的研究,以探索它们的大气归趋,进一步加深目前对RO2化学的理解。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兴辽计划拔尖人才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资助。谢宏彬简介谢宏彬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2008年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之后先后在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和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做博士后研究。2012年开始在大连理工大学工作。主要从事环境计算化学研究,使用计算化学手段研究化学转化机制和动力学,主要为新型材料设计和大气污染二次污染源解析提供理论支撑。近年来在国际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70余篇,其中包括环境领域权威期刊ES&T及Atom. Chem. Phys. 8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获得辽宁省兴辽计划拔尖人才和大连市科技之星荣誉称号。内容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 环境人微信平台文字作者:胥吉萍编辑:白书彬校对:徐一丹责任编辑:周学飞

香魂女

权威期刊研究背后的公司疑造假,羟氯喹要逆势翻盘?

记者 | 田思奇医学期刊《柳叶刀》5月22日发表的文章让美国总统特朗普“带货”的羟氯喹跌下神坛。研究结果称,新冠患者服用这种原本用于抗疟疾的药物后,更有可能出现心律不齐,在医院病亡的概率增加。受此研究影响,世界卫生组织随即宣布在其大型药物研发项目中暂停有关羟氯喹的试验。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柳叶刀》的研究本身禁不起推敲。问题出在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数据分析公司Surgisphere上。这家Linkedin上只显示3名员工的芝加哥企业,是否真的准确掌握了全球上千家医院的医疗数据?数据违背常识《柳叶刀》的羟氯喹研究作者,是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一家附属医院的心脏病专家梅拉(ManDeep Mehra),合著者包括另外两位心脏病专家,以及数据公司Surgisphere创始人,拥有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和行医资格的德塞(Sapan S Desai)。这项研究的数据源自全球671家医院的9.6万名新冠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死亡比例9%;接受羟氯喹或羟氯喹加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死亡比例高达18%和23.8%。但当外界开始相信羟氯喹无效且有害时,许多研究人员对这一结果提出异议。从原始数据选取来看,有人质疑称,全球六大洲的患者平均体质指数(BMI)差别很小,但实际上欧洲、美洲和亚洲的肥胖率有较大区分;而患者吸烟率差别又过大,占比三分之二的北美洲患者吸烟率是南美洲患者的三倍。此外,这些患者在多个方面存在差异,例如他们接受的羟氯喹剂量和病情严重程度极为不同。北美洲患者接受的剂量显著高于美国设定的指导方针,研究也没有规避服用实验药物的患者可能比对照组患者病情更重的风险。曼谷玛希隆大学疟疾研究员尼古拉斯·怀特(Nicholas White)还发现,研究纳入了4402名非洲患者,但非洲许多医院并没有电子病历存放如此详细的患者数据。《卫报》调查发现,该研究囊括的5家澳大利亚医院死亡患者数高于官方通报的全国死亡病例数。之后《柳叶刀》发布更正声明称,一家被分配到澳大利亚组的医院实际应为亚洲组,这才导致死亡数过高。《柳叶刀》还表示,与Surgisphere没有关联的作者正对数据来源和有效性进行独立审计,预计很快就会发布结果。当数据失去可信度时,提供数据的公司便成为众矢之的。Surgisphere是什么公司?《柳叶刀》研究的患者数据库由总部在美国芝加哥的企业Surgisphere建立并维护,该公司由论文合著者德塞创建于2008年。界面新闻查询Surgisphere网站发现,该公司自称利用QuartzClinical平台分析医疗数据,来源包括医院的电子病历、供应链数据库和财务系统等。该平台复杂的机器学习技术为专业医疗人士提供了易于理解的数据分析结果,并且结果已经应用于权威医学期刊发表的文章。然而公司网站并没有列出任何与其合作的医院,也没有列出任何医学专家为其担任顾问。在美国广泛使用的职场社交网站Linkedin上,截至北京时间6月4日中午,只有3名用户把自己标记为Surgisphere员工。除具备医疗背景的创始人德塞外,其余两人分管商务和营销业务。管理咨询公司Nous Group数据科学家彼得·埃利斯(Peter Ellis)撰文质疑:仅靠这几名员工就能向数百家医院提供软件收集敏感的患者数据,同时遵守46个使用不同语言的国家关于数据保护的规定吗?投资基金Blocktown Capital医生詹姆斯·托达罗(James Todaro)提出的问题是,既然公司已经成立超过10年,为什么Surgisphere的数据库直到今年5月才出现在经过同行评议的研究中?德赛的发言人对《科学》杂志回应称,该公司有11名员工,维护巨大数据库的方式是“使用了大量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来尽可能地使这个过程自动化,这几乎是完成此类任务的唯一方式。”但作为一家强调机器学习的公司,Surgisphere在代码托管平台GitHub上没有留下痕迹,也没有详细介绍公司数据库的技术水平。对于创始人德塞,《卫报》调查发现,他曾在美国接到三起医疗事故诉讼,其中两起发生在2019年11月。在其中一个案例中,患者指控他在伊利诺伊州的西北社区医院因粗心大意导致手术为患者造成永久性伤害。西北社区医院证实,德塞自2016年6月以来一直受雇于该医院,但已于2020年2月10日因个人原因自愿离职。2008年,德塞在Indiegogo网站发起一项众筹活动,宣传一种名为神经动力学流(NeuroDynamics Flow)的产品,称其是“体验下一代人类增强和可穿戴电子产品。让你学得更快,表现更好,更聪明地思考。”该装置筹集300多美元,距离1万美元的目标相去甚远。更多研究中招《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的研究也和Surgisphere的数据库产生联系。该期刊周二发表一篇“表示担忧”的文章,称其5月1日发布的一项研究也使用了Surgisphere数据库中世界各地数百家医院的记录。当时该文章结论称,新冠患者持续使用常见降压药不会增加死亡风险。该期刊已要求作者提供更多资料证实数据的可靠性。同时提到5月1日发表的另外两项独立研究已得出相同的结论,即新冠患者服用降压药没有额外风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柳叶刀》杂志同属“医学四大刊”,和《美国医学期刊》(JAMA)、《英国医学期刊》(BMJ)并称为顶级综合性医学周刊。还有一项使用Surgisphere数据库的研究于今年4月发表在未经同行评议的预印本网站上,同样由德赛与人合著。该研究发现抗寄生虫药物伊维菌素降低了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伊维菌素是拉美地区的常见药物。这项研究促使疫情严重的秘鲁将伊维菌素添加到国家新冠肺炎治疗指南中,多个拉美国家对其需求激增。但巴塞罗那全球卫生研究所的Carlos Chaccour指出了研究数据的不妥之处:接受呼吸机输氧治疗同时没有使用伊维菌素的患者死亡率只有21%。而针对纽约市及周边地区的病例研究发现,接受呼吸机治疗的新冠患者死亡率高达88%。在Surgisphere网站上,该公司于5月29日对《柳叶刀》羟氯喹研究数据作出回应,称研究结果不完全适用于健康人或不住院的轻症患者,研究没有得到制药公司、政治团体或其他捐赠者的资助。公司数据来自46个国家的1200多个机构,且“严格的隐私标准是医院信任Surgisphere的主要原因”。到目前为止,Surgisphere尚未对《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伊维菌素相关的研究数据作出说明。羟氯喹的未来虽然增加死亡风险的研究数据存在隐患,但羟氯喹正受到更多质疑。周三(6月3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新研究显示,羟氯喹在预防冠状病毒感染方面还不如安慰剂效果好。研究观察了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821人,其中80%报告称密切接触过新冠患者。结果显示,服用羟氯喹的人中12%患上了新冠肺炎,而没有服用该药的人中,感染比例为14%。此前特朗普证实为了预防新冠病毒感染而服用羟氯喹两周。他的私人医生肖恩康利出具体检报告称,服用一个疗程没有让特朗普产生副作用。6月3日当天,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决定似乎又将改写羟氯喹的命运。世卫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在评估目前收集的羟氯喹试验病亡率数据后,“团结试验” 数据安全和监控委员会建议无需修改试验方案,试验项目执行小组将继续进行羟氯喹的治疗试验。然而曼谷玛希隆大学的尼古拉斯·怀特指出,当《柳叶刀》的研究在全球成为头条后,现在已经很难招募患者参加羟氯喹试验了:“全世界都认为这些药物有毒。”

毋固

重磅!中科大潘建伟院士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再发论文!

外尔半金属(Weyl semimetals)有拓扑非平庸的能带结构,在基础物性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同时,其线性色散关系又使得外尔半金属成为一种相对论性的电子系统,被称为是“三维的石墨烯”,在器件应用方面有巨大的潜在价值。许多化合物已经被确认为外尔半金属,这种材料具有一种不寻常的电子带结构,外尔半金属是三维无间隙拓扑相,在体带中存在外尔锥(或外尔点)。根据格点论,外尔锥必须成对出现,锥的最小数目为两个。只有两个外尔锥的半金属是理想外尔半金属(IWSM)。但迄今为止研究的固态材料至少有四个外尔锥。中国科大潘建伟院士、陈帅教授和北京大学刘雄军教授合作在Science发文,他们在一种被困在光学晶格中的超冷原子气体中,用最少的外尔点设计了外尔半金属态。要做到这一点,研究人员必须在这个系统中创建三维自旋轨道耦合。由此产生的带结构的相对简单性使观察与这种状态有关的异常效应变得容易。在平衡态下,通过虚拟切片成像技术可以清晰地测量拓扑外尔点,并在淬火动力学中得到进一步的解决。理想外尔半金属波段的实现为研究固体中难以接触的各种奇异现象开辟了一条途径。本文亮点1、通过对超冷原子进行3D自旋轨道耦合(3D SOC)工程所得到的能带结构相对简单,将使观察与该状态相关的异常影响变得更加容易,实现了对IWSM带的实验实现。2、通过平衡态下的虚拟切片成像技术可以清楚地测量拓扑Weyl点,并利用淬灭动力学进行了更鲁棒性的解析。3、IWSM带的实现为研究固体中难以接近的各种奇异现象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图文解析▲图1.实验装置和3D SOC要点:1、作者在捕获光学晶格中的超冷原子气中,使用构建的3D光学拉曼晶格系统创建了3D SOC从而实现了具有最少Weyl点数(两个)的Weyl半金属态。2、证明了在具有2.0×105个原子的光学捕获的87Rb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中,在|↑= | 1,-1状态下实现了3D SOC,BEC的3D动量分布证实了3D SOC耦合的成功实现。▲图2.平衡法中IWSM相的相图和直接观察▲图3. 平衡法直接观察到具有四个Weyl节点的半金属带要点:1、为了实验确定Weyl节点的位置,研究发现可以表征给定qz平面2D带结构的陈数。Weyl节点的位置还可以通过测量2D QAH谱带的拓扑变化来确定。2、作者找到对应的Weyl节点,并使用精心准备的热原子探索IWSM谱带的拓扑相图。通过∣∣h(qW)∣∣= 0确定Weyl节点动量qW。3、通过上述实验手段和平衡法,作者相继直接观察到了IWSM相和具有四个Weyl节点的半金属带。▲图4. 淬灭动力学测量Weyl节点要点:1、尽管能够以直观的方式重现上述拓扑特性,但平衡法仍受温度不确定性和高光谱效应的影响。因此,作者还应用了另一种方法——非平衡淬灭动力学——在定位Weyl节点的位置时更鲁棒。2、IWSM的实现可以探索更多奇异的量子现象。例如对手征异常的间接特征干净直接的探测、使用失谐的激光在Weyl系统顶部产生潜在的无序脉冲、实现准周期性的Weyl半金属。3、本文构建的实验系统具有普适性,可以立即应用于通过调整强相互作用来访问各种相关相位的费米电子系统。对于3D SOC费米气还可以实现拓扑超流性。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大本科招生 新闻来源:搜狐网、研之成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会

木石同坛

重磅!2019顶级学术期刊CNS发文盘点!浙大高水平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019年已经进入尾声回望2019这一年想必让大家印象最为深刻的必定有浙大在高水平基础研究中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进展有人说2019是浙大科研开挂的一年究竟有多强?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盘点今年浙大在顶级学术期刊Cell、Nature、Science(合称CNS)上的发文情况吧~2019浙大CNS发文一览截至目前,2019年浙江大学在CNS三大刊上以第一完成单位发表文章9篇,比2018年多5篇,约为近五年年均发文数的3倍;非第一单位但有共同通讯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的发文5篇;此外,据不完全统计,浙大还参与完成了9篇CNS文章。共计23篇。浙大为第一完成单位或有共同一作、通讯作者发表的CNS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浙大在三大刊的具体表现~Nature2019 年,浙大在 Nature 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发文 5 篇。01北京时间1月10日凌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报道了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陈红胜教授课题组的一项最新研究。课题组在国际上研制成功了首个三维光学拓扑绝缘体,将三维拓扑绝缘体从费米子体系扩展到了玻色子体系,有望大幅度提高光子在波导中的传输效率。这项研究由浙江大学陈红胜教授课题组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Baile Zhang教授、Yidong Chong教授课题组合作共同完成,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杨怡豪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陈红胜教授和Baile Zhang教授、Zhen Gao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浙江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02北京时间4月4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报道了浙江大学陈军教授和彭金荣教授课题组在遗传补偿效应分子机制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课题组首次揭示基因补偿效应是由携带提前终止密码子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所激起,由无义突变mRNA降解途径(NMD)中的上游移码蛋白3a(Upf3a)参与。同时,还揭示同源序列核酸是上调补偿效应基因的必要条件,并进一步研究证明补偿效应基因转录水平的增加是由于补偿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的表观遗传学修饰所引起的。该研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为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马志鹏,通讯作者为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军教授和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彭金荣教授。03北京时间10月10日,一篇以浙江大学为第一单位的论文在线刊登在国际顶尖期刊《自然》上。论文介绍了浙江大学在高熵合金方面的最新成果,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显微镜中心张泽院士团队的余倩和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的朱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Robert. Ritchie合作,从解密高熵合金中元素分布开始着手,揭开了庐山真面目。余倩与课题组同学合影该研究揭示了高熵合金中晶格调控力学性能的特殊机制,高熵合金中独特的浓度波调控极精细并具有连续性,是一种可控和高效的材料强韧化方法。Nature的专家评审意见认为,该工作对理解复杂成分合金(传统固溶强化理论无法适用)中的强化机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04北京时间10月17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上又刊登了浙江大学的一篇文章,文章介绍了浙江大学化学系唐睿康教授团队的一项最新成果,可以迅速在实验室里得到厘米尺寸的碳酸钙晶体大块材料,并且这些碳酸钙的制备过程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像做塑料一样按照模具形状长成各式模样。用这种全新方法做出来的材料具有结构连续、完全致密的特点,在3D打印和物质修复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论文截图论文的第一作者是浙江大学化学系的刘昭明博士,通讯作者是唐睿康。Nature的专家评审意见认为:“这项研究将经典无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的理念结合,将有可能为材料合成翻开新的篇章。”左二为唐睿康教授05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周青研究员实验室经过与医院合力攻关,首次发现人类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IPK1变异可以导致自身炎症性疾病。这项研究成果于2019年12月12日(北京时间),被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在线刊登。浙江大学周青课题组博士生陶攀峰、王俊和王诗豪博士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浙江大学周青、俞晓敏、哈佛大学医学院袁钧瑛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王晓川为论文通讯作者。周青研究员团队在解析发病的分子机制过程中,周青课题组发现,病人体内的RIPK1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其编码的RIPK1蛋白在蛋白酶Caspase-8的切割位点上发生氨基酸变化,使得RIPK1无法被正常切割,这样的改变破坏了RIPK1正常的激活模式,使其活性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细胞的凋亡和程序性坏死,由于细胞的“生死”平衡被打破,病人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异常升高,并自发产生发烧等炎症表型。这个致病机制为临床提供了更加精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科研人员还发现病人不同种类的细胞对相同的RIPK1突变有不同的应对“措施”,提示人体的不同组织和细胞在相同基因型下可以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表型,这一发现丰富了人类RIPK1在调节不同种类细胞死亡中的作用。Science2019 年,浙大在Science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发文 3篇。01在浙江大学、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自动化所、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等国内单位组成的团队通力合作下,开发出具有2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并成功操控其实现全局纠缠,刷新了固态量子器件中生成纠缠态的量子比特数目的世界记录。这一进展于北京时间8月9日在《科学》杂志发表。多比特量子纠缠态的实验制备是衡量量子计算平台控制能力的关键标志,国际竞争尤为激烈。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器件设计与制备、实验测控及数据处理,由中国学者组成的联合团队成功将纠缠的比特数目推进到20。浙大物理系博士生宋超、中科院物理所许凯副研究员和博士生李贺康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科院物理所范桁研究员、郑东宁研究员和浙大王浩华教授为共同通讯。其他作者包括浙大王大伟教授、朱诗尧院士,中科院自动化所蒿杰研究员、冯卉助理研究员,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张煜然博士,以及浙大物理系参与超导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实验平台建设的青年团队。两篇科学同时上线北京时间10月25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郭江涛课题组关于钾-氯共转运蛋白KCC1的研究成果论文被刊登在《科学》杂志上,浙江大学医学院刘斯博士、冷冻电镜中心常圣海博士和物理系硕士生韩斌铭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团队成员郭江涛、叶升和刘斯在讨论课题郭江涛课题组解析了这类蛋白质中的一个成员——人源钾-氯共转运蛋白KCC1的2.9埃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揭示了钾离子和氯离子的结合位点,提出一个钾-氯共转运机理的模型,这将为相关的疾病治疗和药物设计提供新的视角。论文截图恰巧在同一天,浙江大学医学院的另一项成果,由基础医学系Dante Neculai教授团队进行的抗细菌免疫的识别受体蛋白的研究也在《科学》杂志上成功发文,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2015级博士生陆喦、2017级博士生郑裕萍,加拿大Princess Margaret癌症研究所研究中心博士后tienne Coyaud,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讲师张超为共同第一作者。论文截图该团队研究发现,NLR家族的两个重要受体蛋白NOD1和NOD2能够在棕榈酰转移酶ZDHHC5的作用下发生棕榈酰化修饰,从而介导细菌性炎症信号通路的发生。这一发现有效地连接起科学机理与临床问题,未来在诊断和治疗上或有重要价值。Dante Neculai指导团队成员分析结果Cell2019 年,浙大在 Cell 上以第一完成单位发文 1 篇。01北京时间2019年10月31日,一篇题为Stress-inced metabolic disorder in peripheral CD4+T cells leads to anxiety-like behavior的论文在《细胞》杂志上发表,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范柯琪与李异媛博士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论文截图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靳津实验室的研究发现——CD4+T细胞嘌呤合成代谢功能紊乱在慢性应激诱导的心理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这对加深神经发育、精神疾病与免疫生理功能之间联系的理解,对了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病机制并研发新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靳津教授团队2019年,来自浙大科研团队的一篇又一篇高质量论文登上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不可谓不振奋人心。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2020年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共同期待浙大科研团队在新的一年创造更亮眼的成绩单!为浙大科研团队点赞、加油!数据来源于:浙江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电梯口

2020年7月31日Science期刊精华

最新一期Science(2020年7月31日)发布,有很多重磅研究,我们一一来了解!图片来自Science期刊。1.Science论文深度解读!基因编辑大牛揭示碱基编辑器的作用机制doi:10.1126/science.abb1390在短短八年内,CRISPR-Cas9已经成为基础研究和基因治疗的首选基因组编辑器。但CRISPR-Cas9也催生了其他潜在的强大DNA操纵工具,从而可能帮助修复导致遗传性疾病的基因突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如今获得了这些最有前途的工具之一---碱基编辑器---的首个详细的三维结构,这为调整碱基编辑器使之在患者中的使用更加灵活和可控提供了一个路线图。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7月31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DNA capture by a CRISPR-Cas9–guided adenine base editor”。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研究员Gavin Knott说,“我们第一次能够观察到碱基编辑器在发挥作用。如今,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它什么时候起作用,什么时候不起作用,而且还可以设计下一代碱基编辑器,使之变得更好、更适合于临床使用。”2.Science:基因组监测显示SARS-CoV-2在美国加州北部的多次输入doi:10.1126/science.abb9263来自美国多家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期开发出一种称为宏基因组测序辅以掺入引物富集技术(Metagenomic Sequencing with Spiked Primer Enrichment, MSSPE)的方法,以便直接从临床样本中快速富集和组装病毒基因组。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他们利用这种方法和/或瓦片多重PCR(tiling multiplex PCR)从加州北部的COVID-19患者中获得病毒基因组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以更好地了解美国SARS-CoV-2的遗传多样性和病毒谱系在社区中传播的性质。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6月8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Genomic surveillance reveals multiple introctions of SARS-CoV-2 into Northern California”。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这项研究中产生的来自加州的36个SARS-CoV-2基因组分散在SARS-CoV-2的进化树上,该进化树是由截至2020年3月20日存入GISAID的789个来自全球的病毒基因组建立的。这36个基因组包括14个华盛顿州(WA1)谱系,10个与圣克拉拉县聚集性疫情相关的谱系(以下简称SCC1谱系),3个来自索拉诺县的3例病例,5个与在欧洲和纽约流传的谱系相关,4个与来自武汉或中国其他地区的早期谱系相关(包括2例来自圣贝尼托县的患者,具有相同的病毒基因组)。3.Science:从结构上探究A族和B族GPCR对G蛋白活化的差异性反应doi:10.1126/science.aba3373; doi:10.1126/science.abc9291在对低血糖浓度的反应中,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属于B族G蛋白偶联受体(GPCR)---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属于A族GPCR---都被激活,并通过环磷酸腺苷信号通路发挥作用,从而增加葡萄糖的产生。这两种受体的反应动力学是不同的。基于结构和光谱数据, Hilger等人发现在激活状态下跨膜螺旋6的构象是一个关键的区分因素。在β2AR中,当激动剂结合时,这个螺旋向它的激活构象转变,但在GCGR中,激动剂和G蛋白结合都是必需的。这很可能解释了为何GCGR对它的搭档G蛋白的激活做出的反应比β2AR慢。4.Science:揭示ANGEL2是一种具有2’,3’ -环状磷酸酶活性的脱腺苷酶doi:10.1126/science.aba9763转移RNA(tRNA)和信使RNA(mRNA)分子在细胞内加工时,常常获得一个末端的2’,3’ -环状磷酸基团。这些环状磷酸基团为tRNA连接酶提供了一个连接点,必须去除这些环状磷酸基团才能从停滞的核糖体中循环利用tRNA。Pinto等人从人类组织培养细胞中发现了一种可 以完成这项工作的脱腺苷酶(deadenylase):ANGEL2。生化表征和晶体结构分析揭示了ANGEL2是一种2’,3’ -环状磷酸酶,具有RNA处理和修饰的功能。5.Science:探究小胶质细胞发育doi:10.1126/science.aba5906小胶质细胞是大脑中的免疫细胞,它们在健康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Kracht等人对人类小胶质基因表达和染色质可及性(chromatin accessibility)进行了单细胞分析,并将获得的研究结果与其他针对人类和小鼠小胶质细胞发育的研究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通过使用原位验证,这些数据确定了似乎与成年人小胶质细胞不同的胎儿小胶质细胞亚群,这表明发育中的大脑和成熟的大脑之间存在着功能上的差异。6.Science:人类特有的ARHGAP11B增加了绒猴胎儿的新皮质的大小和褶皱doi:10.1126/science.abb2401; doi:10.1126/science.abd1840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基因重复(gene plication)和分化产生了一种称为ARHGAP11B的蛋白,这种蛋白在人类中发现,但在非人灵长类动物或其他哺乳动物中没有发现。Heide等人分析了ARHGAP11B基因在人类自身特异性启动子的控制下在胎儿狨猴中表达的影响。相比 于正常的胎儿绒猴,在胎儿生长的最初几周,该基因推动神经祖细胞和新皮层的更大细化。ARHGAP11B的表达可能是人类大脑特征性的更强大的新皮层的原因之一。7.Science:确定积极转录/翻译的表达体在细胞中的结构doi:10.1126/science.abb3758在细菌中,RNA聚合酶可以与核糖体结合,形成称为表达体(expressome)的转录-翻译单元。基于体外重构分析的结构数据的多种模型已被提出,以说明转录复合物和翻译复合物如何形成接口。理解这种细菌特异性的耦合机制提供了关于分子生物学中心教条的新见解, 并可能被用来来发抗生素。O'Reilly等人发现,NusA蛋白在这两个复合物之间形成接口。这些作者结合低温电子断层扫描和交联质谱技术,构建出一个完全从细胞内数据获得的肺炎支原体转录/翻译表达体的综合模型。这种方法有助于细胞内结构生物学的发展。8.Science:探究等位基因特异性开放染色质的影响doi:10.1126/science.aay3983基因组非编码区的遗传变异可能导致疾病产生。然而,我们才刚刚开始弄清这样的变异与神经精神疾病相关的功能。Zhang等人利用由20种人类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系产生的5种类型的神经祖细胞,研究了等位基因特异性开放染色质(allele-specific open chromatin, ASoC)变体。许多ASoC变体与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等基因组元件以及在针对神经系统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发现的位点重叠。从实验和计算分析中,他们发现了单核苷酸多态性,并阐明了一种精神分裂症相关变体如何影响神经发育。9.Science:探究高山植物群的起源doi:10.1126/science.abb4484高山植物的演化受地质构造和气候历史的影响很大。Ding等人记录了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高山植物群---西藏-喜马拉雅-横断山区的高山植物群---形成的时间、节奏和模式。该地区的高山植物群比以前认为的要古老,它们的高山植物群祖先可追溯到低新世早期,比任何 其他现代高山植物群都要古老。在造山运动和亚洲季风增强时期,高山植物物种多样性增长较快,而作为该地区物种最丰富的地区,横断山脉是渐新世高山物种多样化最早爆发的位置,发挥了重要的生物地理作用。

万物复情

快讯:中国计量大学教师在流体力学类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

近日,中国计量大学计量测试工程学院流动检测与仿真研究所聂德明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Simulation of sedimentation of two spheres with different densities in a square tube”发表在国际流体力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JFM, 2020, vol. 896, A12)。聂德明教授为该论文第一作者,浙江大学林建忠教授为通讯作者,中国计量大学为第一单位。JFM由英国剑桥大学创办,被公认为流体力学领域最著名的顶级期刊,在流体力学领域国际排名第一。据悉,该论文是中国计量大学首次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在该期刊发表研究成果,相关的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632016)和面上项目(11972336)的资助。该论文系统研究了在有限流体惯性条件下颗粒之间相互作用的模式及内在机理。以往的大多数研究为了简化计算,不仅忽略了流体的惯性,而且仅考虑完全相同的颗粒。随着流体惯性的引入,非线性程度逐渐增强,颗粒和流体的运动变得复杂和难以预测。为了捕捉真实的颗粒运动特性,论文采用了高精度模拟方法在大量网格上进行运算,发现微小的密度差会引起颗粒之间强烈的振荡,而且颗粒发生振荡所在的平面与流体的惯性紧密相关。论文通过对流场的细致分析,进行了深入的机理探索,从颗粒所在平面的流体压力出发,阐述了颗粒振荡以及迁移的原因。另外,此前的研究发现柱状颗粒存在非连续的速度跳跃现象,但该论文通过研究发现,球状颗粒并不存在这一特性。在工业生产领域,常常会涉及大量非均匀颗粒的沉降、输运及分离等过程,这些颗粒表现出的宏观现象本质上源自于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该论文的研究为相关工业过程的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意义。来源:中国计量大学 文案 | 严微微排版 | 创意中心 周禧文

九朵云

这本期刊接收率高达50%,发文量4千+,2个多月接收,今年继续2分+

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BMJ Open 。期刊信息英国期刊BMJ Open是一本在线开放访问期刊,创刊于2011年,由BMJ Publishing Group出版,致力于发表来自各个学科和治疗领域的医学研究,2019年影响因子2.496分。JCR分区中科院分区发文类型解决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研究问题的论也欢迎在健康服务研究,健康经济学,外科手术,定性研究,研究方法,医学教育,医学出版以及任何其他直接涉及患者结果或医疗保健实践和提供领域的研究。重点是与患者和临床医生相关的研究。在动物中进行的研究,与患者结果无关的实验室研究,仅报告健康参与者的生理或生物力学结果、解剖学、细胞生物学或非临床心理学的论文,不会被发表。年度发文量可以看到,期刊的发文量比较大,前几年比较稳定2000多篇,2019年突然增加到4000多篇,2020年发表为3314篇。从2019年的统计结果来看,国人在BMJ Open期刊的发文比例占10.895 %,排名第四,排在前三的是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其中,国内发表数量较多的单位有:北京大学(49)、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32)、上海交通大学(31)、复旦大学(28)、四川大学(26)等。影响因子BMJ Open拥有影响因子的时间并不长,2012年获得第一个影响因子1.583,此后几年一直维持着2分+的水平,2015-2019年的SCI影响因子分别为2.562、2.369、2.413、2.376、2.496,非常稳定。我们计算即时影响因子为2.134,今年依旧2分多。自引率我们计算了下BMJ Open在近几年的自引率,2019年为7.4%,这个比例并不高。审稿周期我们从官网上给出的时间可以看到,从提交到第一个决定需要65天。同时,官网给出的接收率高达50%,相当友好!我们来看几篇今年发表的论文,平均2-4个月接受,当然有得快一些,有的相对慢一些。整体来说,发文速度比较快快。版面费作为一本开放获取期刊,作者只能选择OA,版面费1500英镑,约合人民币13500元。总起来说,BMJ Open 是一本不错的期刊,影响因子稳定,发文量大,审稿不慢,接收率高,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准备了!以上分析,仅为一家之言,如有不当,敬请指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