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留学生归国,这些人才引进政策为你准备!玫瑰海

留学生归国,这些人才引进政策为你准备!

众所周知,中国每年出国留学的学生人数都在增加,越来越多的家庭在孩子念完高中的时候就会选择性的将孩子送出国读书,这已经是个常态了。随着人才外流日益严峻,中国各地政府也是想尽了各种办法限制人才外流。为了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人才学成归国,全国各省、市都纷纷出台了“抢人计划”,全国各省市引进海外科技创新人才政策有多吸引人,看看你就知道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和直辖市等人才引进计划北京市北京市,中国的首都,需要新一代信息技术型人才,还需要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创新型人才。现代服务领域的人才也是急需的,为吸引人才流入,其制定的人才引进政策有:1、政府提供10万元企业开办费2、提供短期的周转性住所3、可购买免税车一辆4、可在北京落户5、获得北京市“特聘专家”,并有100万奖励。天津市天津市需要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新能源等方面的人才,节能环保产业的人才和高新技术人才都是需要的。还需要金融、文化、教育、等领域业绩突出的人才。对于人才引进,天津市将给与以下扶持政策:1、创业人才项目:300万扶持金2、创新短期人才项目:50万扶持资金3、创新长期人才项目:100万扶持资金4、提供两居室或三居室住房一套5、创业最低注册资金为一万美元上海市上海市需要可推动实施国际金融、航运、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文化创意等22个产业的海外人才。针对此,上海市将给出以下扶持政策:1、给与上海市常住人口2、可购买免费车一辆3、浦东创业给与15万元创业资金4、浦江人才计划最高可得政府资助资金50万元重庆市重庆作为一个网红城市,是大家心之向往的城市之一,适合生活,很多海外归国的学生愿意留在重庆,那么重庆市对于引进人才都给出怎样的扶持呢?1、高层次人才最高安家补助可达200万2、可购买一辆免税车3、可获得子女教育补贴4、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年度起免征所得税2年5、创业者最高可获得50万元贴息支持广州广州重点需要汽车、石化、高端装备、数控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重点吸引科研创新高层次人才。对于人才引进项目给与以下支持:1、创业培训补贴每人最高2500元2、一次性创业资助5000元3、小额担保贷款贴息个人最高20万元4、可购买一辆免税车5、留学人才的项目向科委申报,一次性可给予10万元的启动资金补助深圳深圳市是一座科技型城市,在人才引进方面也给予了很大的力度的扶持,深圳市力争引进50个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1000名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和1000名以上国内高层次人才。1、生活补贴:本科15000元/人,硕士25000元/人,博士30000元/人2、可购买一辆免税车3、可办理深户4、可申请租用市、区、政府提供的安居房和留学生公寓对于以上各省、市出台的人才引进项目你有什么看法,你适合哪一种标准呢?由于文章篇幅有限,上文只是概括、总结。如果想了解详细引进政策,请参见各大省市自治州、直辖市的官方引才服务机构!

大名府

各地引进海外人才都有哪些“高招”

贲圣林现任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兼任荷兰银行、汇丰银行、摩根大通银行高管,2014年由杭州市的人才计划引进回国。图为贲圣林在2018韦莱韬悦亚太金融科技论坛上发言的场面。福州市高度重视引进海外人才,设置多个海外人才联络处,聘任多位海外引才大使。图为2017年6月,福建省福州市引进海外人才(英国)联络处成立仪式在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举行。目前,我国经济已进入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机遇期,与此同时,我国也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留学生归国潮。随着留学生人数的逐年攀升和国内吸引人才政策的不断推出,我们相信,海外学子归国潮将会持续相当长的时期。今年9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对提升归国和外籍人才创新创业便利化水平等工作做出重要指导。全国各地也据此出台相关举措,积极引进海外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总体战略布局。迄今为止,已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3.2万人。 杭州:打造海外人才净流入率第一城在中国城市争相“弯道超车”的阵列中,杭州表现突出;在引进海外人才的过程中,杭州收获颇丰。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2017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结果发布,杭州连续第八次入选。2017年,杭州人才流入率和海归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城市之首,迄今为止,已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3.2万人,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租赁和商品服务业、科学研究及技术服务业等领域。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引进的人才年龄结构主要集中在26岁至30岁之间。杭州怎么做到的?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李有星说:“一是因为杭州民间资本发达,有创业‘基因’和传统,创业受到尊重,对创业者的最高资助可达1亿元人民币,还拥有‘最多跑一次’等适合海归创业就业的政策环境。二是因为杭州宜居宜业,有西湖和西溪两个城市品牌。相对于北上广深等城市,杭州创业和生活成本更低。三是杭州市重视引才,先后颁布‘全球聚才十条’和‘开放育才六条’等引才政策。”另外,杭州“创新活力之城”的城市定位,也发挥了真实可见的吸引力。“这里有G20峰会、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带动效应,有阿里巴巴、网易等明星企业的示范效应,有浙江大学、西湖大学、达摩院等科研机构的聚集效应,比如我们研究院正在参与打造的一个品牌‘互联网科技之城’。”李有星补充说。杭州在引进海外人才方面创造了多个第一:2016年10月12日,全国首个海归社区——“EPC欧美金融城”落户杭州,旨在为海归人才创造良好的创业、工作、居住和社交环境;2016年12月16日,全国资本市场首个人才板在杭州启动,聚焦资本吸纳能力、人才集聚能力、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和服务辐射能力;2017年7月24日,全国首个国际人才创业创新园落户杭州,设置西湖区、拱墅区、高新区三个试点园区,旨在集聚高端人才,发展高科技企业……显示出“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突出特色。杭州市还厚植政策优势,并将其不断深化。“八八战略”、互联网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美丽中国”、“特色小镇”等政策和规划方案从这里成长,影响扩展到全国。梦想小镇、中国人工智能小镇、基金小镇等在杭州遍地开花,汇聚了一大批海归企业。以此为基地,中国(杭州)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大赛等活动在此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些都为杭州市引进海外人才夯实了基础。链接 ——杭州市推出“全球聚才十条”、“开放育才六条”在“人才新政27条”“若干意见22条”的基础上,2018年2月27日,杭州市委市政府再次加码,推出《关于加快推进杭州人才国际化的实施意见》,提出“全球聚才十条”“开放育才六条”等政策。其中,“全球聚才十条”提出的是吸引“外国人才”。主要内容包括:对外国人才开展分类认定,外国人才在杭可享受出入境便利政策,外国人才在杭创业资助最高可达1亿元人民币、建设国际人才创业创新园、招引全球优秀青年人才来杭创新创业、举办外国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开展高层次外国人才特聘职位试点、资助外国人才荣誉获得者、加快外国人才在杭配套设施建设、资助引进外国人才的企业和中介机构等。“开放育才六条”的主要内容包括:实施“杭州国际化人才培养工程”、资助世界技能大赛奖项获得者、资助国际行业资质证书获得者、扩大人员国际交流便利、建立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创新型科技人才国际交流培训等。福州市不仅在“侨乡”这一优势上下功夫,还充分发挥在两岸人才交流方面的显著优势。 福州:发挥侨乡优势设置海外引才大使“三山一水”“三坊七巷”,福州在历史上作为我国东南军政要地、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城市,拥有辉煌的过去,有着“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传统。但在广东、浙江等地迅速发展和省内厦门、漳州、泉州城市圈的后发竞争局面下,福州面临着一定的压力。为引进海外人才,福州另辟蹊径——充分发挥侨乡优势,设置“海外引才大使”。对于成功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大使,最高可奖励20万元人民币,走出了一条引进人才的新路。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吸引外国专家来榕创新创业,福州市制定《引进海外人才联络处管理办法(试行)》,依托海外企事业单位设立联络处,其主要职责包括建立人才信息发布平台、引进各类海外人才、协助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建立数据库等。除此之外,福州市海外人才联络处还配合福州市承办各种活动,组织海外高层次创业人才来榕考察交流。近年来,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5·18”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海外人才创业周、福建(福州)留学人员创业大赛、福州海外留学人才与项目对接洽谈会、海外博士海西行等活动接连举办,其中就有许多来自海外的参加者。在福州市的积极筹划下,一张乡情之网编织成一张人才发展、产业振兴蓝图。截至目前,福州市已先后设立加拿大、日本、台湾、香港、澳大利亚、新加坡、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等海外人才联络站,聘任了一批海外引才大使。“近几年,中国在各领域都有巨大发展和变化。欢迎福州乡亲常回家乡看看,关心支持祖国、家乡发展。”中共福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福州市希望在海外宣传人才引进政策,建立人才招聘平台和联络处,借此看望海外侨胞,了解侨胞的心声和愿望。设立海外人才联络处、聘任海外引才大使,就是为了促进中外人才交流,引进各领域人才。”据悉,为了更快更好地引进海外人才,福州市不仅在“侨乡”这一优势上下功夫、做文章,还充分发挥在两岸人才交流方面的显著优势,吸引台胞前来创业,着力营造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福州新区、“海丝”核心区、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五区叠加”的人才特区和引才高地。

冯契

海外留学硕士想进高校任教,这几乎不可能,因为学历门槛是博士

曾几何时师范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一定是认定自己以后会去一名中小学任教,然而大学四年结束时很多的师范生却慢慢的发生了变化,希望自己能够去大学任教,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 是因为大学四年期间见识了或者更加了解了大学老师的真实现状,于是希望自己能够进入高校任教。可是,当我们真正的花时间和精力去仔细的研读现现在我国几乎所有的高校在招聘教师时的标准,相信你会觉得自己能够当一名中小学教师就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结果了,因为想进入大学当老师实在是太难了,条件太多了。所有有的大学生选择了考研,有的选择海外留学,那么对于海归硕士来说,当学成归来时是不是就意味着自己能够顺利的进入高校任教呢?毕竟有着海外留学的光环,似乎相对于其他竞争者有一定的优势,可事实确实几乎不可能,或者说是想多了。没错,现在是很多高校在招聘大学老师时要求具备海外留学经历,也因此会有很多的人先去海外留学然后再回来任教,但是这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前提即必须是博士研究生,也就是说只有你是应届博士毕业生时才会和你谈海外留学的问题,如果你是硕士研究生,不管你是海外硕士还是国内硕士,你都不可能进入高校。而如果想顺利地进入高校,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有更大的机会:一方面,博士学历,但分普通博士和精英博士。现在高校招聘教师的基本门槛就是应聘者必须具备博士学历,只有达到这个条件时,你才有机会投递自己的简历,才有机会呗高校所录用,因此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不要忘记考博士,当然前途是你想进高校任教。同时,在众多的博士群体中也分为普通博士和精英博士,不同的划分决定着博士最后是进入985高校还是普通高校,一般精英博士都是论文科研很多,有着自己主持的项目或者是课题,这样更多的是进入985高校任教,待遇也非常的好。另一方面,海外留学经历不是必备,但却是加分项。一般来说,211高校、985高校在招聘大学教师时会在意应聘者是否有过海外留学经历,这是一个不可少的条件,但是这样的要求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高校,有的普通大学或者是211高校没有海外留学经历也可以,所以只要你是一名博士研究生,你也就具备了进入大学任教的最根本的条件,只是最后因为每一个博士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所进入的高校档次不同罢了,但海外留学经历一定是加分项。总之,海外留学硕士相当老师真的很难,或者说几乎没有希望,毕竟现在的大环境是博士学历才可以,每年很多的博士研究生都会选择去高校任教,所以如果想成为一名高校教师,那么博士学历是必备的。

再见了,“出国经历”!新规明确:不将之作为人才引进限制条件

来源 | 教育部编辑 | 学术君“出国经历”向来是职称评定、人才引进重要的一个条件,比如评教授必须要有出国经历,就像临床评副高前一定要轮急诊科一样,但现在,“游戏规则”似乎正在开始悄然改变......2020年9月17日,华南农业大学在官网公布了一则公告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其“关于取消职称评审条件中有关出国经历要求的通知”,公告称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经学校研究决定,取消我校今年职称评审中有关出国经历要求的评审条件。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提出意见。《意见》提到,要统筹用好国内外人才资源,不将国(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作为人才招聘引进的限制性条件。《意见》中称,人才称号是在人才计划或项目实施过程中给予人才的入选标识,是对人才阶段性学术成就、贡献和影响力的充分肯定,不是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也不是划分人才等级的标准,获得者不享有学术特权。《意见》明确,在相同层次人才计划实施中,高校要避免重复推荐人选,同一人才在计划支持期内只能获得一项。要认真检视正在实施的人才计划,明确计划定位,完善管理制度,强化依法管理,将政治立场、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教材编写、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团队建设等要求综合纳入人选参评条件和考核内容,避免出现仅授予人才称号、给予待遇但缺乏有效管理考核的现象。《意见》指出,高校要依法依规加强对人才称号获得者的合同管理,明确岗位职责、目标任务等,建立健全中期履职报告、聘期考核制度和重要事项报告制度。《意见》还提到,高校要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据学校定位、学科发展规划和人才队伍建设实际,制定人才队伍中长期发展规划,精准提出人才招聘和引进岗位需求,坚持人岗相适原则延揽人才,不将人才称号作为硬性指标,不针对人才称号获得者发布“明码标价”的招聘广告。《意见》指出,高校要坚持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原则,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精神和物质激励结合、岗位职责和收入水平匹配,根据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合理确定收入水平,不将人才称号与薪酬待遇等物质利益简单挂钩。详情如下——教育部印发《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教人〔2020〕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部内有关司局、有关直属单位: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切实扭转高校“唯帽子”倾向,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我部制定了《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各地各部门各校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做好宣传解读,帮助广大人才充分知晓和正确理解《意见》,营造贯彻落实的良好氛围。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查找当前工作中不符合《意见》要求的地方,形成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立行立改逐项抓好落实。整改方案应于2020年12月31日前报我部人事司备案。严格对照《意见》要求,全面梳理有关制度文件,抓紧修订完善,建立长效机制。要结合实际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开展工作,注重经验总结,并于2021年6月30日前将《意见》落实情况和经验做法报我部人事司。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所属高校按照要求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落实过程中有关意见建议,请及时报我部。教育部2020年11月30日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新发展理念,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树立正确人才观,推动人才高质量发展,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激励和引导高校人才队伍坚守初心使命、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现就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提出如下意见。一、正确理解人才称号内涵。人才称号是在人才计划或项目实施过程中给予人才的入选标识,是对人才阶段性学术成就、贡献和影响力的充分肯定,不是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也不是划分人才等级的标准,获得者不享有学术特权。授予和使用人才称号的目的是赋予人才荣誉、使命和责任,为广大人才树立成长标杆,激励和引导人才强化使命担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二、正确看待人才与人才称号的关系。人才称号获得者是优秀人才的代表,是高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平等看待各类人才。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监督、流动机制,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不将高层次人才等同于人才称号获得者,不把人才称号作为评价人才、配置学术资源的唯一依据,不单纯以人才称号获得者数量评价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扭转以“帽子”为牵引建设人才队伍的不良倾向。三、正确认识人才称号获得者的使命责任。高校人才称号获得者第一身份是教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恪守师德师风规范,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优秀拔尖人才中发挥突出作用。要坚持自主创新和自立自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努力在建设科教强国和文化强国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提供支撑。要强化价值引领,坚守精神追求,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大力弘扬优良学风,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甘为人梯、奖掖后学,努力成为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典范。四、推进人才计划改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强化人才计划的战略性、系统性、基础性建设,将人才计划实施的重心转移到激励和引导优秀人才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履行特定岗位职责、作出创新性贡献上来。要精简教育领域各类人才计划,对原有人才计划进行优化整合,层次相近、措施相似、力度相当的不再重复设置,原则上不再新设。在相同层次人才计划实施中,高校要避免重复推荐人选,同一人才在计划支持期内只能获得一项。要认真检视正在实施的人才计划,明确计划定位,完善管理制度,强化依法管理,将政治立场、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教材编写、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团队建设等要求综合纳入人选参评条件和考核内容,避免出现仅授予人才称号、给予待遇但缺乏有效管理考核的现象。要对人才计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实施成效不佳、重复支持、没有实质性支持举措的要及时终止。五、强化人才称号获得者岗位管理。高校要依法依规加强对人才称号获得者的合同管理,明确岗位职责、目标任务等,建立健全中期履职报告、聘期考核制度和重要事项报告制度。要加强对人才称号获得者履行合同、承担任务、发挥作用的考核,考核不合格的要严格按照规定作出处理,增强合同约束力,推动人才称号获得者树立法治意识,强化履职担当。要健全兼职兼薪管理制度,加大对人才“双聘”“多聘”情况的监管力度。要完善人才称号退出机制,对不能按相关规定或合同约定履行岗位职责的,解约退出并不再提供计划支持;对有违反师德师风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强制退出并撤销称号及入选资格,实现人才计划能进能出。对支持期已结束的,原则上不再使用相应人才称号,确需使用的要标注支持期,如未规定支持期需标注入选年度。六、规范人才招聘和引进工作。高校要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据学校定位、学科发展规划和人才队伍建设实际,制定人才队伍中长期发展规划,精准提出人才招聘和引进岗位需求,坚持人岗相适原则延揽人才,不将人才称号作为硬性指标,不针对人才称号获得者发布“明码标价”的招聘广告。要统筹用好国内外人才资源,不将国(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作为人才招聘引进的限制性条件。严格依照法律政策规定和合同约定招揽和引进人才,不得招揽在支持期内的高层次人才,禁止采取“不要人事档案、不要流动手续”或另建人事档案的违规做法招揽和引进全职人才。人才成果严格按照署名单位认定、不随人走。发达地区不得片面通过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特别是从中西部、东北地区挖人才。要合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流动的前期培养投入补偿机制。鼓励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人才称号获得者与学校签订长期服务合同,为实施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贡献力量。七、大力培养支持各类人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坚持分类施策,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才提供应有的支持,搭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需求的发展平台。高校要将国家人才计划与本校实际紧密结合,统筹考虑人才称号获得者和其他高层次人才,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和支持体系。对在支持期内的人才称号获得者,要按照政策和合同约定落实配套的条件保障;对其他人才,要健全针对性、普惠性支持措施,原则上不设置年龄、资历等非学术性门槛,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大对青年优秀人才发现、培养、使用力度,基于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创新需要和人才发展潜力,提供长期稳定、丰富多元的支持。八、改进评估、评价和评审方法。教学评估和学科评估要坚持对师资队伍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不将人才称号和数量作为评价的直接依据,减少评价结果与学术资源配置直接挂钩。人才评价、职称评聘等要把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放在首位,突出教育教学成效,基于学术水平、实际贡献、发展潜力和现实表现等科学设置评价指标和考核周期,优化评价标准和方式,合理运用综合评价、分类评价、代表性成果评价、同行评价等方式科学开展评价,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各类学科基地评估、学位点申报、项目评审、评奖评优,要结合实际建立与其特点相适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得将是否获得人才称号或人才称号获得者数量作为限制性条件或评价的重要内容,有关申报书中不设置填写人才称号相关栏目。九、坚持正确的收入分配导向。高校要坚持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原则,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精神和物质激励结合、岗位职责和收入水平匹配,根据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合理确定收入水平,不将人才称号与薪酬待遇等物质利益简单挂钩。对高层次人才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探索建立当期和长期相结合的支付方式,建立人才薪酬待遇与其履职年限、长期贡献相匹配的机制,引导高层次人才长期稳定服务。要统筹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收入分配水平,消除引进人才和非引进人才、有称号人才和其他人才之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十、净化人才称号使用外部环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注重宣传各类人才取得的业绩和贡献,不得以获得人才称号作为宣传重点,不发布关于人才称号的各类名单、统计、排行,不引用和宣传其他机构以人才称号为主要指标撰写的报告、编制的排行。不得将科研项目(基地、平台)负责人、项目评审专家、高被引论文作者、学术组织负责人等作为人才称号加以使用、宣传。十一、加强人才称号使用监督。高校要强化主体责任,把规范人才称号使用作为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自评自查,听取校内各层次人才意见建议。教育部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人才称号规范使用情况纳入巡视巡察工作的监督范围,加强对人才称号规范使用情况的监督指导。要定期对项目、人才、学科、基地等评估评价活动中涉及人才称号简单量化的做法进行清理,及时纠偏纠错,违规使用人才称号问题严重的,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责令限期整改。十二、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高校党委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决扭转“唯帽子”倾向,把规范使用人才称号落实到人才工作各环节。要建立人才引进把关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完善把关程序,拓宽把关渠道,加强对人才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学术观点、廉洁自律、现实表现等的全面把关。要强化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组织开展培训、国情研修等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对人才的联系服务,积极为人才安家落户、子女就学、享受健康医疗服务等创造条件。树立正确人才观,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教育部人事司负责人就《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答记者问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育部人事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1.请简要介绍《意见》出台的背景和主要考虑。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多次就人才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推动人才“帽子”、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改进人才评价机制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是人才聚集的高地。近年来,教育系统以实施人才计划为牵引,吸引和集聚了大批高层次优秀人才,带动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人才评价制度还不够合理,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改革举措落实还不到位,“唯帽子”的问题依然存在,亟需通过完善制度予以克服。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其中专门对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作出规定,为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提供了重要指南。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化高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总体方案》要求,教育部在广泛调研、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力量研究起草了《意见》,并作为《总体方案》配套文件印发。《意见》着眼于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着眼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工作方略,抓住人才评价改革的关键点,聚焦“唯帽子”问题,引导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人才称号,提升现代教育治理能力。主要考虑是:一要坚持正本清源,把解决“知”与“行”的问题贯穿始终。针对“唯帽子”问题,既从认识层面强调应该“怎么看”,又从实践层面强调应该“怎么办”,树立人才发展的正确导向。二要坚持固本培元,把加强制度的系统设计与规范执行贯穿始终。认真总结“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重大人才计划实施以及高校人才评价改革中的经验做法,固化形成制度性举措,淡化“帽子”、破除功利、突出职责、强化责任,推动人才计划回归初心和本位,充分发挥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牵引作用。三要坚持敦本务实,把“先立后破、破立结合”的理念贯穿始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加快人才发展、释放人才活力为根本,针对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人才等不同主体,不仅列出负面清单,也强化正向引导,通过一系列可落实的举措,努力营造勇担使命、潜心研究、淡泊名利、追求卓越的良好氛围。四要坚持标本兼治,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的要求贯穿始终。既针对当前,明令禁止各种“唯帽子”行为,解决治标问题,又立足长远,结合“三评”改革要求作出制度性安排,建立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人才评价指挥棒问题。2.《意见》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具体如何理解?答: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首先要解决应该“怎么看”的问题。为此,《意见》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回答,树立人才发展的正确导向。一是强调人才称号是对人才阶段性学术成就、贡献和影响力的充分肯定,不是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也不是划分人才等级的标准,获得者不享有学术特权。同时,阐明授予和使用人才称号的目的是赋予人才荣誉、使命和责任,为广大人才树立成长标杆,激励和引导人才强化使命担当。二是从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角度,强调要平等看待各类人才,不将高层次人才等同于人才称号获得者,不把人才称号作为评价人才、配置学术资源的唯一依据,不单纯以人才称号获得者数量评价人才队伍建设成效。三是从高校人才称号获得者的角度,强调第一身份是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自主创新和自立自强,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强化价值引领,坚守精神追求,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努力成为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典范。3.《意见》提出推进人才计划改革,应该如何准确把握改革的目标和举措?答:《意见》提出推进人才计划改革,目标就是强化人才计划的战略性、系统性、基础性建设,实现人才计划实施的重心转移,激励和引导优秀人才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履行特定岗位职责、作出创新性贡献。具体包括4个方面的举措。一是精简教育领域各类人才计划,对原有人才计划进行优化整合。二是强调在相同层次人才计划实施中,高校要避免重复推荐人选,同一人才在计划支持期内只能获得一项。三是要求认真检视正在实施的人才计划,明确定位,完善制度,依法管理。四是提出对人才计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实施成效不佳、重复支持、没有实质性支持举措的要及时终止。4.在规范人才称号获得者岗位管理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答:为强化高校人才称号获得者的责任与使命,引领广大人才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承担任务、发挥作用,《意见》从加强岗位管理的角度对高校提出要求。一是加强对人才称号获得者的合同管理,建立健全中期履职报告、聘期考核制度和重要事项报告制度。二是提出要健全兼职兼薪管理制度,加大对人才“双聘”“多聘”情况的监管力度。三是完善人才称号退出机制,实现人才计划能进能出。四是强化支持期概念,提出对支持期已结束的,原则上不再使用相应人才称号,确需使用的要标注支持期。5.对高校人才招聘和引进中过于看重人才称号的倾向,《意见》提出了哪些举措予以扭转?答:为规范高校人才招聘和引进工作,《意见》提出了5个方面的具体举措。一是要求高校精准提出人才招聘和引进岗位需求,不将人才称号作为硬性指标,不针对人才称号获得者发布“明码标价”的招聘广告。二是提出要统筹用好国内外人才资源,不将国(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作为人才招聘引进的限制性条件。三是强调严格依照法律政策规定和合同约定招揽和引进人才,不得招揽在支持期内的高层次人才,禁止采取“不要人事档案、不要流动手续”或另建人事档案的违规做法招揽和引进全职人才。同时明确人才成果归属问题,要求严格按照署名单位认定、不随人走。四是强调发达地区不得片面通过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特别是从中西部、东北地区挖人才;要合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流动的前期培养投入补偿机制。五是鼓励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人才称号获得者与学校签订长期服务合同,为实施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贡献力量。6.《意见》强调要培养支持各类人才发展,主要有哪些举措?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为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营造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氛围,《意见》提出一系列培养支持各类人才的举措。一是坚持分类施策。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才提供应有的支持,搭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需求的发展平台。二是结合高校实际。强调要统筹考虑人才称号获得者和其他高层次人才,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和支持体系。对在支持期内的人才称号获得者,按照政策和合同约定落实配套的条件保障;对其他人才,健全针对性、普惠性支持措施。三是重视青年人才。强调要加大对青年优秀人才发现、培养、使用力度,提供长期稳定、丰富多元的支持。7.《意见》出台后,在涉及高校的各类评估评价评审中,应当如何看待和使用“帽子”?答:人才评价是影响人才发展的指挥棒。《意见》着眼于改进“三评”工作,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打造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创造的生态系统。一是在教学评估和学科评估方面,提出要坚持对师资队伍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不将人才称号和数量作为评价的直接依据,减少评价结果与学术资源配置直接挂钩。二是在人才评价、职称评聘方面,提出要把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放在首位,突出教育教学成效,强调科学设置评价指标和考核周期,优化评价标准和方式,合理运用综合评价、分类评价、代表性成果评价、同行评价等方式科学开展评价。三是在各类学科基地评估、学位点申报、项目评审、评奖评优方面,提出要建立与其特点相适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得将是否获得人才称号或人才称号获得者数量作为限制性条件或评价的重要内容,有关申报书中不设置填写人才称号相关栏目。8.如何正确理解和落实“不将人才称号与薪酬待遇等物质利益简单挂钩”的要求?答:在人才激励方面,仅仅依靠“帽子”定薪酬待遇,会导致人才争“帽子”、拼“头衔”,无法潜心研究,安心育人,同样也会影响一部分无“帽子”人才创新创造的积极性。为此,《意见》提出要树立正确的收入分配导向,要求高校坚持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原则,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精神和物质激励结合、岗位职责和收入水平匹配,根据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合理确定收入水平,不将人才称号与薪酬待遇等物质利益简单挂钩。同时,强调要统筹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收入分配水平,切实解决有无“帽子”人才收入差距过大、外引内培人才待遇不平衡等问题。9.对下一步贯彻落实《意见》有何考虑?答: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人才称号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需要有关方面共同努力、协同推进。《意见》强调,各地各部门各校要深入查找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详细整改方案,逐项抓好落实。要严格对照《意见》要求,抓紧修订完善有关制度文件,建立长效机制。此外,从3个方面对贯彻落实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净化外部环境。要求舆论引导要注重宣传人才的业绩贡献,不发布关于人才称号的名单、统计、排行,不引用和宣传相关报告和排行,为人才称号热降温。二是加强使用监督。要求高校定期开展自评自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监督指导,推动各项举措落实落地,对违规行为及时纠偏纠错。三是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要求高校党委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对人才的全面把关,强化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加强对人才的联系服务和关心支持。本文来源:教育部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权舆

直接发钱!这些城市对硕士博士的人才补贴真“粗暴”!

人才,可以决定一座城市的发展高度。近几年,各大城市频频出招,经济补贴、打折购房、低门槛落户……你方唱罢我登场,上演了一出出“斗争”激烈的抢人大战。图源:360图片根据《广州市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新时代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穗组通【2019】42号),自2020年7月9日起,广州市正式启动博士安家费申报受理工作。图源:广州市人社局其中:◆对国(境)外引进的博士,分两期发放20万元安家费,每期10万元;◆新引进入户的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在本区企业工作满1年,发放住房补贴2万元;◆硕士研究生,在本区企业工作满1年,发放住房补贴3万元;◆博士研究生或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在本区企业工作满1年,发放住房补贴5万元。图源:360图片本科1.5万元,硕士2.5万元,博士3万元,简单粗暴,一次性发放生活补贴。还能叠加区级补贴!福田区硕士补贴1.25万元、博士1.5万元;龙华、龙岗、盐田、宝安、大鹏新区的补贴分别为本科1.5万元、硕士2.5万元和博士3万元。图源:360图片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本科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5万元。申请人只能享受一次应届毕业生生活补贴。具有全日制博士学历的,可分期最高领取人民币8万元生活安家(租房)补贴。之前在杭州地区无房户在杭购房后,可申领人民币20万元的购房补助(认定为杭州市级E类以上人才后,在杭购买首套住房,可优先摇号);原有房户在杭再次购房后,可申领人民币10万元的购房补助。具有全日制硕士学历的,可分期最高领取人民币6万元生活安家(租房)补贴,之前在杭州地区无房户在杭购房后,可申领人民币10万元的购房补助;原有房户在杭再次购房后,可申领人民币5万元的购房补助。图源:360图片在2019年印发的《关于建立完善人才工作体系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到:◆对留汉创业就业的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毕业生,给予每人6万元资助;◆对留汉创业就业的优秀毕业生,给予每人2万元资助;◆对青年优秀创新创业人才、用人单位举荐的技术骨干或高管,给予10万~20万元项目资助。图源:360图片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世界排名前200名大学、教育部公布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学科的硕士研究生,由市财政每月分别给予5000元、3000元的生活补助,补贴时间为5年。在太原市购买首套住房的,5年服务期满,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的购房补贴。其他普通高校(含海外留学人员)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由市财政每月给予1200元的租房补贴,补贴时间为2年。从事项目研发、技术革新的,市财政一次性给予5万-20万元的科研项目经费。图源:360图片值得一提的是,在太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最新公布的一份通知上,首次将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人才补助对象范畴。图源:太原市人民政府2017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集聚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规定:对企业新引进落户新区的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和归国留学人员,连续3年发放租房和生活补贴。其中:◆大学本科生每人每年1.2万元;硕士研究生每人每年2.4万元;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3.6万元。◆对已入选国家、省部级人才工程(计划)领军人才项目或担任创新平台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大科研项目主要负责人的引进人才,给予20万元~60万元经费资助。图源:360图片以上,后学君为大家综合整理了国内部分城市的人才补贴发放金额标准,希望能为有意在这些地方落户发展的朋友提供参考。具体的申请条件及流程大家可以登录各地的人社局官网查看,最终补贴金额以官方公布的为准哦~

掊斗折衡

作为海归博士,我想说说待遇问题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冯川】“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指出优秀的本土人才待遇不如普通海归,是我国高校人材培养体制中的通病,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讨论。为什么关于“海归”的讨论会成为中国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为什么近十几年来,对“海归派”的质疑之声不断?“海归博士”与“本土博士”相比,到底还是否存在优势?在待遇方面,优秀的本土人才与海归博士应是怎样的关系?作为一名曾经留学日本的文科海归博士,笔者想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博士毕业(资料图/清华大学官网)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海归派”据笔者所知,在日本社会是不存在对应中文“海归”的专有名词的。在薪资水平上,从欧美拿到学位回到日本的归国群体,也并不会享受到与本土毕业生的差别待遇。“海归博士”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被社会标记出来,反映出这一群体在中国的社会语境下具有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特殊意义。“海归博士”如今成为一个热门的公共话题,这一现象本身也反映出中国独特的社会心态。笔者试图将“海归博士”扩大到“海归派”这个所指范围更大的概念上开始我们的讨论。校园招聘热衷于“海归身份”,而不少批评者则称其“崇洋媚外”。这场“海归派肯定论”与“海归派否定论”的“土洋之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社会至今仍未有效弥合的处于分裂状态的历史意识在当下的投射,其历史根源可以直接上溯至对于清末洋务运动和曾国藩的历史评价问题的讨论。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就不具体展开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谱系及其流变的历史梳理,只根据所持观点和立场,将处于分裂状态的历史意识归纳为“洋务运动否定论”与“洋务运动肯定论”之间的分裂。其中,持否定论者认为,洋务运动选择的是依附于帝国主义的道路,阻碍民族资本的成长,其本质不过是“买办”。在他们看来,由被支配阶级领导的阶级斗争,以及由农民战争推进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才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他们认为近代以来的基本历史线索,就是与革命相联系的群众斗争。在研究领域,中国的研究者也应该用又红又专的革命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而不是拜倒在西方理论或研究成果的话语霸权之下。顺着这个逻辑下去,他们反对出国留学,因为留学在他们看来是没有意义的。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洋务运动否定论”甚嚣尘上,此时的中国也较长时期地中断了留学生的海外派遣。与上述持否定论者不同,持肯定论者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先驱,是中国现代化的推进力量。他们将由被支配阶级和支配阶级共同参与的生产斗争所引起的“生产力”的上升,而不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定义为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指出农民战争和“土”的革命只起到了对生产力的破坏作用。在研究领域,他们提倡吸收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研究成果,甚至是价值观和思考范式。改革开放以后,学界展开了对洋务运动的再评价,“洋务运动肯定论”直接转化为“海归派肯定论”。从1978年开始直至80年代中期,为了缩小与欧美诸国的经济差距、培养高等人材,中国重新实施了留学生的大量派遣政策,现代中国的第一波留学潮随之兴起。1978年12月26日上午,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专门接见52名留美人员(资料图)这一时期的留学,基本属于国费留学。只有通过了严格选拔考试的学生精英,才能获得留学资格。这些留学生在学成回国后,在国家安排的工作岗位上,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出现了第二波留学潮。此时由于改革开放的推进,成绩优秀的学生已经有可能获得海外的奖学金。于是,充分利用海外奖学金、努力在海外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自费留学生开始涌现。这些留学生将最尖端的技术带回国内,在国内的劳动市场上受到了很高的评价,并获得了超出一般市场价位的高报酬。至此,“海归”成为了高学力、高收入的精英阶层的代名词,然而交织在其上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历史记忆并未褪去。学成归国者,既承载着国人对海外生活的好奇、对摆脱社会治理困境的追寻、对改变现状的盼望,同时也裹挟着国人对被国外势力和思想观念支配的恐惧、不安和提防,这正是中国社会一百年来“救亡图存”的话语与“现代化”的话语相互争战的延续。中国一方面承认自身“现代化”不够,一方面又强调民族的自尊、自信与自豪。两重话语的张力和冲突,赋予了留学生和学成归国者特殊的政治和历史意涵,并为他们贴上了“海归派”这样的标签。二、“海归派否定论”为何抬头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国家政策的转型以及“海归派”为国家建设做出的实实在在的业绩,“海归派否定论”一度退后。由于国家减少了对海外留学的条件限制,第三波留学潮从2000年前后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然而近十几年来,社会不断出现对“海归派”的质疑声。“海归派否定论”的抬头,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海归派”不再等同于高学力。由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一般家庭的收入上升。对于许多家庭而言,孩子的海外留学也不再遥不可及,留学大众化的趋势更加显著。不少因学力不足而无法升入国内知名大学的学生,凭借父母的财力而到国外大学留学。同时,许多海外教育机构为了获得学生而降低入学门槛。这些都使留学生的数量在增加的同时,总体质量更加参差不齐。又由于欧美等国经济的不景气,选择回国的留学生急剧增加。由于他们在留学期间在学习和生活上缺乏自律,并没有获得太多新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回国后就只能成为无法如愿找到工作的“海待”。资料图:视觉中国其二,“海归派”从校门到校门的情况增多。第三波留学潮特征,除了大众化之外,就是年轻化倾向,高中毕业后直接升入海外大学的留学生激增。不同于经历过“上山下乡”、对中国社会已经形成富有经验质感的把握的老一辈“海归派”,第三波留学潮中的留学生在没有深入体验和了解中国社会现实的情况下,就离开了中国。对于在留学期间选择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中国学生而言,由于尚未形成基于中国经验的问题意识和对研究课题的妥当性进行专业判断的主体性,他们的研究很容易进入基于国外社会基础的议题设定中去,因而研究的课题本身有可能脱离中国的国情和社会实际。其三,中国国际化程度的提升和日渐成熟。中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达,以及国际交流机会的多样化,使得本土学生与留学生在知识量、视野等方面的差距不断缩小,留学生的优越性越来越低。其四,“海归派”并不等同于高业绩。在人文社科研究方面,据笔者的经验,日本学者的治学方式倾向于不轻易下简单的结论,特别看重论证根据的明确性,以及论证过程的严密性。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日本研究者需要进行细致的调查,查阅详细的资料,投入大量的时间完成一篇论文,但结论有时会很暧昧,让读者不太清楚作者究竟想说什么。相比之下,中国学者则更加重视指明结论,更重视研究的结果而非组织严密论证的过程,也更重视发表的数量。由于对待研究时注重的侧面不同,研究成果的产出效率自然存在差别。在就职方面,与留学生相比,熟知中国国内市场行情和就职生态的本土学生也表现出优势。如果按照业绩主义的学术评价标准,“海归派”往往不如积极投稿、瞄准在名门高校就职机会的本土派,而业绩不足则会被直接转换为“能力不足、水平不高”这样的评价。资料图:视觉中国不过不可否认,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都在探索学生培养模式,并且卓有成效。在人文社科领域,就有高校老师引导学生从本科阶段就开始进行跨学科的大量经典阅读训练,通过读书检查汇报会调动学生求知和探索的主体性;在硕士或博士阶段,让学生通过大量集体调查扎根中国经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如今,他们已经形成在中国基层治理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和辐射性影响的研究梯队。专业基础扎实,最贴近中国经验的复杂性,可以充分发挥“母语优势”(母语思维最优论),在生计方面没有顾虑,这些都是本土博士相较于“海归派”所具有的优势。如果说曾经的“海归派肯定论”和“海归派否定论”都是以海外留学者能够扎实地掌握外国的技术和研究成果为前提,即共同承认海外留学者的实力的话,重新抬头的“海归派否定论”则在否定的理由中加入了并非基于“救亡图存和革命传统”的新项目,即“实力不足”。这是因为不少“海归派肯定论”者对新一代的“海归派”无法引领中国更加现代化、研究业绩更加突出而感到失望,同时他们也看到了本土高校在培养模式、研究成果乃至世界排名上的迅速崛起,于是最终加入了“海归派否定论”者的行列。三、“海归博士”的海外学习经验“海归派否定论”的抬头和对新一代“海归派”的质疑和批判,是否意味着“海归博士”与“本土博士”相比毫无优势呢?也不尽然。以笔者在日本的留学经验,“海归博士”并不等同于新一代“海归派”。首先,大多数海归博士仍然意味着高学力。他们要最终取得博士学位,需要比本土博士经历更多的意志考验。真正欠缺研究能力的“海归派”是不会选择继续在海外读博的,他们也没有能力拿到博士学位成为“海归博士”。在日本,由于拿到博士学位对于提升就职后的薪金水平没有太大帮助,相反还使自己的就业面更加狭窄,只有真正以学术为志业的极少数学生才会选择进入博士课程。就人文社科专业而言,因本科是日语专业而缺乏社科专业基础训练的留学生一般也不会选择读博。而像笔者这样本科非日语专业的留学生,虽然也算作“海归博士”,其实也得益于在国内已经接受过的一定程度的理论阅读和经验训练。在本土高校完成基础训练,形成了基于本土社会经验的立场和问题意识之后,再到海外留学读博的群体,在研究选题和文献学习过程中就能够保持其主体性和主动性。他们有尽量避免脱离本土经验的意识,且在日本经验的冲击和回答日本人的提问中,不断对比、反思和观照本土经验。一旦进入博士阶段,他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做经验调查、分析文献资料,不断推敲和完善自己论文的论证结构和过程。笔者最终花费5年在日本拿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博士学位,前后共进行了5次答辩,每一次答辩后都需要根据评审老师的意见进行仔细的修改。只有具备足够的耐心和沉着坚韧的意志,以及对于学术的真正热爱,才能顶着年龄增大、恋爱成家等诸多压力,走完这个漫长艰辛的过程。因此,海归博士虽然在业绩上与本土博士相比也许暂时显得“普通”,但成为海归博士本身,就足以说明他们足够努力。其次,海归博士有其独特的经历体验。大部分自费留学的海归博士在留学期间除了凭借研究计划申请奖学金之外,考虑到家里的经济压力,还需要做兼职的工作,比如进入一些大学入学考试的辅导机构担当讲师。一些发放奖学金的财团会为留学生组织与日本社会和文化接触的活动。通过兼职,海归博士在留学期间可以深入了解日本的社会生态、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获得从文本信息中无法感受的认知体验。笔者兼职医疗翻译讲座(图/作者提供)同时,由于兼职分散了他们的研究时间,他们就需要更强的自律能力、时间支配能力、计划统筹能力和情绪调整能力,才能完成研究任务。当然也有一些博士留学生,由于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兼职,而最终偏离了学术研究,导致不能毕业,或放弃毕业而进入所兼职的机构工作。这也从侧面说明,海归博士本身一定同时具备了兼职中培养的教学、社交等能力,以及对时间、计划和情绪的调控能力。而只要海归博士善于转化,这些留学体验和各种能力,都能够服务于驾驭在国内高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第三,海归博士一定熟练掌握了至少一门外语。海归博士一定在语言习得上投入了比本土博士更多的时间,对外语的理解和掌握也更加深入。对外语的熟练掌握,一方面让他们能够为国内的研究领域译介更多海外的研究成果,并将这些成果吸收到自己的思考和研究里,另一方面也让海归博士具备了对比和统合不同思维角度的能力。语言本身就是思维,就是逻辑,就是反映人如何对作为认知对象的事物进行分类、如何组织和结构化自己的想法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组织规则和逻辑形式,比如印欧语系的语言重演绎和分析,东方的语言重归纳和综合,日语对客观的“状态”(state)更加敏感,而英语对事物的发生时态和过程的结果(consequence)更加在意。说不同的语言的人,即使是看待同样一件事物,他们的视角、思维的组织方式必然是不一样的。因此,海归博士的思维结构就更加开放和多元。第四,海归博士多多少少从其导师那里学习到了对待学问的严谨态度和做研究的虚心、专心、平心、恒心。在笔者印象中,日本大部分学者治学能够做到无欲立己心、无求速效心、无好高心、无外务心、无存惊世骇俗心、无务杜撰穿凿心。与中国社会整体浮躁、争胜、急功近利的氛围相比,海归博士在治学精神上会受到海外学界的影响。与具体的知识和技术相比,海外博士在留学期间所习得的逻辑思考方式和研究方法,特别是对于学问的态度、做学问的心态,以及学术鉴赏能力、对思考和学问本身之趣味的体察,都使海外博士不同于大多数本土博士。第五,海归博士一般都曾活动于海外的某个学术团体,建立了展开国际共同研究的人脉基础。海归博士在海外的人脉,将成为国内高校专业发展、调查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宝贵资源。结语如前文所述,第三波留学潮中的“海归派”虽然良莠不齐,但大多数海归博士这个群体仍然具有一些区别于本土博士的优势。而在“两会”中提交讨论的议题中,与海归博士进行比较的也并非一般的本土博士,而是“优秀本土人才”。“优秀的本土人才待遇不如普通海归”的现状,反映的是“海归派肯定论”在不少招聘单位的延续。然而,“海归派肯定论”原本发源于中国在现代化程度上十分落后的时代,也以中国在现代化方面的落后为其合理性的根基。当中国本土也能培养出业绩突出、具有强大国际影响力的“优秀本土人才”,甚至于与海归博士不相上下时,这并不说明海归博士的学力水平下降了,而是表明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摆脱了落后的面貌,使“海归派肯定论”已不再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根基。正因为如此,“海归派肯定论”在不少招聘单位的延续,才显得不再合理。笔者也认为,“优秀的本土人才待遇不如普通海归”是不合理的,因为成为“优秀的本土人才”同样需要付出超出普通本土博士的努力,其成就值得肯定,虽然努力的方向也许和海归博士不尽相同。但通过“海归派否定论”的思维来否定海外博士的价值,以达到批判“优秀的本土人才待遇不如普通海归”这一现象的目的,笔者认为也是不甚公平妥当的。海归博士同样需要善待,需要用不同于本土博士的评价尺度来衡量海归博士的发展潜力和能力,给他们适应国内人际关系和学术生态的时间,为他们提供将能力转化为成果的机会和环境。根据以上分析,在待遇方面,优秀的本土人才一定不如海归博士的现状是不合理的。同时,若要将海归博士的待遇定位在普通本土博士的水平上,同样是不合理的。优秀本土人才和海归博士,都应当得到相应于他们的付出的较高待遇。在中国的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走向更加从容、自信、开放的国际化之后,仰视海归博士的“海归派肯定论”以及歧视海归博士的“海归派否定论”将自然失去其合理性根基。当“海归派肯定论”与“海归派否定论”的“土洋之争”消失之时,“海归”这一具有身份标出性的词汇也许也将成为历史了吧。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从事华辞

留学怎么申请博士

首先申请博士肯定比硕士难度高,不光体现在硬件分数﹙gpa,gre,toefl﹚的要求上,最重要的还是对科研能力的要求。学生需要有高水平的研究课题、实验项目,并且有相关的论文发表,尤其是要与导师的研究方向对口。因为博士的录取很大程度上是由导师决定是否录取,硕士申请是由录取委员会集体决定是 否录取。这是由博士生的培养模式决定的。博士研究阶段,学生的研究课题一般非常明确,与导师的研究方向都是相对一致的,博士在读期间都要在导师的项目组或实验室承担一定的科研工作。其次,博士就读时间很长,一般为四至五年。那么,导师有没有博士录取名额及经费、需不需要你的研究能力和背景来帮他工作,就成为决定你是否能拿到 offer的主要因素了。换个角度说,即便录取委员会想录取你,那也得找到合适的导师接收你才行。因此,想争取到博士的录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跟相关导师 “套磁”,有了导师的首肯,录取信只是个手续问题了。由此可见,博士申请必须积极做套磁的工作,筛选出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定位最适合的专业和方向,减少申请的盲目性以及申请的费用,同时增加美国大学申请的准确性,增强自己的竞争力。申请国外大学的博士,基本可以分套磁、面试、提交、签证等四步,本文也将按这一脉络,给大家讲一下具体如何申请。如果大家照着做,相信会拿到心仪的offer。1、套磁所谓‘套磁’,就是主动联系国外教授,询问他们是否有相应的博士位置,同时介绍你的工作,加深他对你的了解和印象,加大录取几率。实际上,申请国外博士,这一步越来越重要,甚至已变成预录取的一个步骤:因为如果教授有相关职位,他又对你感兴趣,那么基本上他就可以决定是否录取你,毕竟,你读博士的资金主要来自于他的课题。那么如何跟教授套磁呢?a:确定你要联系的老师,拿到邮箱等联系方式。登陆感兴趣的大学,查找相关的专业学院、系,查看各教师的简介。找到跟你研究方向大体吻合的老师。或者通过阅读论文寻找感兴趣的教授。经过硕士学习和研究,学生一般对自己研究的课题有所了解,大体知道本领域哪些教授或团队在做,你可以从论文里找到他们的联系方式。b:套磁信如何写?第一段,介绍自己的教育背景,询问是否有相应的位置。第二段,介绍自己的学术工作,言简意赅归纳一下,最好参考你要联系的教授,针对他的研究方向有所取舍,保留与他方向非常契合的研究。介绍自己的学术成果,有的没的都往上写吧,先把数量堆上去。最后一段介绍自己的学习成绩,别忘了把简历(cv)附在后面。一般来说,对方老师会在2天之内回复,如果超过两天,那么大概率不会回复了,或者没看见你,或者对你不感兴趣。如果你对某个老师特别感兴趣,特别想去他那读书。万一他没回你,你可以过一周后发信提醒他一句,说不定有奇效。如果有条件,可以寻求更有效的套磁方法:比如,求助熟人递交简历。如果有认识的同学、师兄师姐在心仪的课题组,可以请求他们递交材料,这样可以大大加强教授对你的印象。在phd职位网站上通过招募帖找位置。有一些网站经常有老师发布招募博士的信息,可以试着登陆问一下。比如小木虫,phdposition等网站,在这些网站上发布职位的老师,一般来说比较急需人才,回复率较高。或者一些专业网站,也会有相应的职位发布。本人的研究方向是计算流体力学,有个网站叫做cfdonline,经常有老师发布职位出来,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下。2、面试套磁结果较好的话,老师一般会安排网络或电话面试,考察你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方向是否合适。也有面试安排在提交申请材料后。一般来说,如果老师邀请你面试的话,确定要你的概率在50%以上,他们不会花时间在没把握的人身上,所以一定要有信心,拿到面试机会已经说明得到老师的认可。而在面试时,一般考察如下几项:首先是对学术的热情。这一点比较难考察,但又很重要,尤其是老外特别看重。所以请注意这一点,体现出自己要为学术现身的精神,务必说一下你对学术和科研的热情(passion)。第二点是学习基础和学术水平。其实这点大体在简历上已经有所体现,教授有可能问几个问题确认一下,不过一般都很简单。第三点是语言表达能力。不管英语水平好不好吧,一定要敢说。最后是未来课题及认识,这点大体说一下就行了,基本不太关心,毕竟如果过去,还要重新在老师指导下做课题。3、提交材料联系好老师之后就可以提交材料了。准备的材料一般包括personal statement, 个人简历、推荐信、学习成绩、学历学位证明,有的可能要求提供论文等其他材料。先网络申请,提交相关信息,缴费。一般申请一所学校在75美元左右。把这些材料准备好,通过dhl或者联邦快递寄送到学校官网要求的地址就行了。toefl和gre都是单独寄送到学校,费用也不菲。着重说一下personal statement, ps。其他材料都是客观确定的,只有个人声明(ps)需要自己写。ps跟套磁信差不多,包括个人理想、个人情况、学术工作、学术能力、未来展望等。4、签证基本上到第二年的3-5月能够拿到offer,这时就要准备最后一步—签证。签证拿到之后,就可以买机票、联系住宿准备入学了。

雪椰

2020博士出国留学的条件盘点

在申请留学之前,我们需要对该专业有一个较为系统性的认知。博士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称呼,同样也可用来称呼已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下面就和选校帝了解一下2020博士出国留学的条件盘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申请博士重要的是两点:1、 语言合格首先,你要根据要去的国家,尽快考出合格语言成绩。英联邦国家一般要求雅思,美国则要求GRE、托福。取得合格成绩(一般要求如雅思不能低于6。5,单科不低于6)。2、有高水平的硕士论文且与导师的研究方向对口。英国博士申请条件及所需材料:1.雅思7.0,单科不低于6.52.具有正规硕士学位(需提供成绩单、学位证明)3. 获得学士学位者亦可申请,但需要有非常优秀的成绩。(对中国学生而言要求全国前80名的大学, 全年级前3名成绩, 90分左右)很多中国学生不是很了解这个情况,即使是硕士毕业,对方也很重视在本科时候的成绩。个别方面的专业例如管理类的,可能可以要求没有硕士学位,但是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一般情况下本科毕业生直接申请博士的很少。4. 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言简意赅, 让人明白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做什么,你的背景,你的动机,你的理由以及你的计划5. 2-3封推荐信6. 一份研究提案(research proposal),字数由学校自行规定,最多不超过1000字以上是选校帝为你整理的出国留学干货,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选校帝。

逆之则凶

深圳引进在职人才、留学人员、博士后今起“秒批”

具有创新活力的深圳每年吸引大量各地人才。全媒体记者轩慧 摄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肖陆军 通讯员王玲玲)深圳在职人才、留学人员、博士后引进“秒批”业务系统于2月21日开始试运行,今日正式对外服务,预计每年惠及20万来深人才!昨日,深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试运行期间已秒批通过近400人,通过“秒批”的申请人日前已陆续收到公安入户短信。这是深圳继去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引进和落户“秒批”业务之后又一创新举措,是“互联网+人社”服务的扩面升级。“互联网+人社”服务升级“秒批”业务是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纵横联动、协同办公的一项重大服务改革。据介绍,如今深圳“秒批”业务外联国家学信网、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公安局、市发展改革委、征信等部门,内涉社保、高层次人才、职业资格、留学人员资格认定等多个业务系统,通过积极探索事项审批的内在逻辑,依托现代信息手段和网络平台,发挥数字化、智能化的优势,打造“秒批”模式的稳固根基。“秒批”业务率先建立诚信申报机制,通过查询个人信用信息,为信用记录良好、诚实守信的申请人提供“秒批”便利服务。既有力推动诚信社会建设,也为申请人信息及业务系统增添安全性。借助诚信平台,市民将享受更加畅通高效的人社乃至全市政务绿色通道服务。去年“秒批”9万余毕业生今日起上线的“秒批”业务系统,将推动人才引进业务提质增效。以此次实现“秒批”的“招工”引进为例,减少4个内部人工审核环节,减少至少5项纸质申报材料,缩短10个工作日办理时间,减少人社、发改2次跑动。实现了无需往返多次,一次搞掂;无需纸质材料,一键搞掂;无需多部门跑动,一站搞掂;无需人工干预,一网搞掂等。今年,深圳在实现大学毕业生引进“秒批”的基础上,把“秒批”拓展到在职人才引进、留学回国人员引进、博士后入户及其配偶子女随迁。至此,4种人才引进业务类型实现“秒批”。据统计,2018年深圳通过“秒批”接收90881名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接收人数的83.9%,此次改革将群体扩大后,预计每年将惠及20多万各类来深就业创业人才。温馨提示 :28日人才引进“秒批”系统开启后,可能会存在同一时间段大量申请人同步操作的情形,可能会引发系统拥堵,申请人可关注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深圳人社”微信公众号,及时掌握最新消息。

吉尔达

“海洽会”“筑巢引凤”,山东加快引进留学和青年人才

人民网济南12月9日电(逄鑫珊)9日下午,记者了解从山东省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自10月14日第十一届中国·山东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会举办以来,大会精心策划组织特色活动38项,共累计发布人才岗位需求5万余个,采用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来鲁洽谈交流高层次人才8896人,达成人才引进和项目合作意向3101项。近年来,山东在引进留学人才和青年人才方面下大力气,意将山东打造成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热土。“筑巢引凤”:打造“不落幕”的“海洽会”大会期间,山东积极推动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与高端人才建立信息交流、资源共享、项目对接长效机制:“政府+市场”,按照“专业人做专业事”的原则,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招才引智,办会模式实现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转变。发挥省留学人员协会、人力资源机构等市场主体作用,吸引各类英才助力山东高质量发展。“线上+线下”,推广“互联网+大会”模式,组织线上活动17个、线下活动15个、线上线下结合活动6个。打造留学人员一站式服务平台——“智慧云平台”,山东省各市借助“云平台”开展人才政策宣讲,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在线对接交流高层次人才,实现“不见面”双向互动。“活动+机制”,搭建“常态化”服务体系,举办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组织来鲁创业训练营,建立创业投融资机构联盟、创业服务专员队伍,为留学人才来鲁创新创业提供服务保障。建立“不断线”对接机制,发挥“智慧云平台”功能优势,持续推动人才、项目“选择山东”。此外,大会还发布了《山东省人才发展蓝皮书2020》,揭牌成立山东省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推动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发布《“十强”产业人才开发路线图》,发出1250类急需紧缺人才需求,明确132条开发产业人才的政策措施。绘制“产业人才地图”,首期建立3366人的重点人才信息库,让用人单位按图索骥、高效引才,推动人才与产业融合发展。据悉,大会共累计发布人才岗位需求5万余个,吸引来鲁洽谈交流高层次人才8896人,达成人才引进和项目合作意向3101项。山东推动招才引智从靠活动转到靠机制上来,旨在打造“永不落幕”的“海洽会”。留学人才:“精准引才”、“平台聚才”、“生态留才”自2001年至今,“海洽会”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一届,20年来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选择山东”。下一步,山东将大力引进留学人才。强化“精准引才”。建立岗位信息发布机制,定期摸排重点岗位人才需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经常性举办留学人员专场引才活动,了解人才来鲁意向,向省内重点用人单位定向推荐。推动“平台聚才”。用好“海洽会”智慧云平台,持续抓好大会系列活动成果调度,督促项目单位尽快落实合作协议,跟踪人才项目尽快落地转化。坚持举办留学人员来鲁创业大赛,目前首届大赛已经吸引220人报名参赛,近期将进行项目路演,评选出获奖留学人员,对获奖人员给予10至20万元资金支持,作为创业启动支持资金,并通过省内留学人员创业园做好项目承接服务,帮助留学人员创业企业落地转化。探索建立留学人员实习基地,打造岗位对接、实习结业、就业留用的完整引才通道。完善“生态留才”。通过专门岗位、不限计划、简化程序等方式,优化留学人才引进流程。加大创业辅导力度,每年举办不少于5期海归创业训练营。在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聘和企业招录中,探索实行留学人员“学位取得诚信承诺制”,落实与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同等待遇。聚焦“关键小事”,将面向高层次人才的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绿色通道服务,延伸至优秀留学博士(后)、硕士,切实消除后顾之忧,真正将山东打造成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热土。青年人才:稳就业、挖政策、激活力近年来,山东省把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引才育才并重,努力打造青年人才集聚新高地。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盘。今年以来,面对新冠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考验,山东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来鲁留鲁推进行动,搭建“就选山东”招聘云平台,拓宽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应征入伍等高校毕业生8大就业渠道。省本级安排10亿元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3000万元省级大学生创业引领专项计划扶持资金,今年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2.14亿元,将近去年全年的1.5倍。举办“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115场。在全国率先实行电子报到证制度,实现就业手续全程网办。截至目前,山东省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与去年基本持平,居全国前列;留鲁就业率达到84.2%,高于去年水平。挖掘政策潜力,为青年人才来鲁发展提供支持。今年初,山东联合多部门印发出台吸引集聚优秀高校毕业生来鲁创新创业10条措施。鼓励支持省属事业单位青年人才到企业挂职服务,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并在收益处置、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引导各类基金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探索青年人才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分散青年人才创业风险。完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体系,大力开展“互联网+”的青年人才服务,进一步畅通青年人才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流动渠道。激发创新活力,集聚青年优秀人才来鲁创新创业。山东实施“青年优秀人才引进计划”,简化招聘流程,放宽数量限制,目前已引进青年博士669人。实施“企业博士(后)集聚计划”“省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千名博士进企业”,截至目前已为137名企业博士后发放补贴1275万元。改进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设立方式,实行“先设站、后授牌”,推动博士后科研“两站一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协同发展。目前,山东省已建立博士后科研站516个,设站数量位居全国第3位。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72个,新招收博士后1096人,在站博士后人数超过5000人,实现了历史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