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广大考生,结合今年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经请示,六盘水市教育招生考试院报考点决定采用网上确认和现场确认两种方式进行,现将网上确认通知如下:一、注意事项1.报考点首先在网上对考生信息进行审查确认,如果审查确认通过,不需到现场确认。2.若报考点对考生信息有疑虑或认为有必要考生到现场确认,将在网上给考生进行反馈,考生看到反馈信息后须按要求和规定时间到现场进行确认,逾期不到视为自动放弃报考。二、网上确认时间网上确认时间:2020 年 11 月 6 日至 11 月 10 日。三、网上确认流程1.考生应及时关注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及我市报考点发布的公告,逾期不再补办。2.网上确认须审核考生本人照片、身份证、社保、学历学籍等相关材料。考生报名信息和上传材料必须规范、真实、准确。凡不按要求报名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确认、考试或录取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3.考生须上传符合标准的白底证件照,身份证(正反两面)、毕业证、学位证及其它证件的照片要使用扫描仪扫描。四、现场确认流程按《六盘水市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执行。六盘水市教育招生考试院2020年9月26日来源:六盘水市教育局六盘水市人民政府网编辑制作:视听凉都微信公众号总监制:李松涛监制:奚宽军执行监制:黄向东责任编辑:王星全媒体编辑:方妍 沈颖
贵州民族报讯 (韦继朝)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素质能力,六盘水市第二中学组织76名2019届高三教师赴重庆市三立职业培学校接受为期8天的培训。6月15日,主题为"敦品力学 全效教育"的高级研修班在重庆市三立职业培学校11号培训基地正式开班。开班仪式上,六盘水市第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王选进要求全体学员要"仰望星空,直指北斗",提升思想觉悟和认识,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努力学习职业技能知识,培养专业团队精神,锻造教师素质能力,争取再为六盘水市的教育事业建新功。通过第一天素质拓展和专题讲座的培训,成效初显,受训教师们的精气神、团队意识和对教育的再认识都明显提升,在接下来几天的学习中希望他们能真正参悟三立职业培学校"立德、立功、立言"的核心理念,不断加强学习,最终实现素能提升的目标。责任编辑:赵江值班主任:刘加飞值班编委:程丽清总编辑:杨小天
11月25日讯 在这温暖的初冬时节,也是收获的季节。今日上午,六盘水市卫生健康局在盘江雅阁酒店举行2020年心理危机干预技术省级师资培训班开训仪式,六盘水市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蒋承礼致辞。蒋承礼在致辞中指出,2019年6月,国家卫健委、中央政法委等十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名单及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将六盘水市确定为国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试点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六盘水市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进行了有力的探索,在心理服务平台建设,心理科普宣传,心理服务行业发展,重点人群心理服务,社会组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在应对新冠疫情中,六盘水市卫生健康局迅速组建了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开通了心理服务热线,搭建了心理援助服务平台,对患者及相关人员进行了良好的心理干预,在社会层面也进行了疫情带来的心理危机干预。六盘水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得到了国家、省指导专家的认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是保平安,促稳定的一项重要社会工作,也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各市州将会全面启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蒋承礼最后表示,希望大家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尽快实现从工作身份到学员身份的转变,认真听课,潜心学习,静心思考,在学习中呈现出新观点,新举措,为大众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服务,促进我省的心理健康事业发展。希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多荐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为六盘水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传经送宝。(黄倩)【来源:六盘水市卫健委】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6月19日,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培训班在六盘水市开班,来自国务院扶贫办、北京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等20余个行政部门、省市自治区共百余名同志参加。 据悉,本次培训班为期两天,主要围绕东西部扶贫协作各项工作要点,以脱贫攻坚为导向,采取集中授课、实地考察、交流互动相结合进行教学,通过学习交流,共同谋划后阶段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发展大计。 本次培训班的举办,对于深化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特别是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也将有力助推六盘水市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下一步,六盘水市将以此次培训为新起点,着力完善扶贫协作机制,加强沟通对接,用足用好帮扶资源,携手打造东西部扶贫协作升级版。将以此次培训为新动力,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保持“五个不变”,深入查找“五个差距”,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坚决如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屠琪 谌晗编辑 李志刚编审 李劼
2018年8月,大连市教育局选派12位教师,派驻六盘水第一实验中学和六盘水市第八中学开展支教工作,两个远在3000公里外的“大连班”开课了。2019年8月,新一批支教教师接过接力棒,他们全部来自大连名校或示范校,都是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700多个日日夜夜倏忽而过,在六盘水的大山里,大连老师工作在学校、生活在学校,与学生们朝夕相处。昨天,大连班第一届高三毕业生103位学生走进考场向理想冲刺,“大连班”正式接受高考检阅!记者了解到,这一批学生毕业后,六盘水大连班将于今年秋天继续开课,一批又一批大连教师接力在山的那一头,执着于三尺讲台,助力更多的山里娃完成学业梦想。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祝愿六盘水考场上的103位大连班学子高考顺利、梦想成真!来源: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
6位老师,61名学生,一次跨越山海的“牵手”,点亮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牵手”的主人公分别是大连支教团队和六盘水市第八中学高二(四)班,它们有着一个意义深重的名字——“大连班”。课上辅导何为“大连班”? 还得从一纸协议说起——《大连市教育局六盘水市教育局“十三五”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框架协议(2016-2020年)》。 2018年6月,大连市与六盘水市举行对口帮扶会议,两市教育局签订了该协议。 同年8月23日,大连市教育局指派大连市信息高中副校长潘永久为六盘水市第八中学大连支教团队带队组长,带领五名教师来到六盘水市第八中学执行“组团式”帮扶任务。 “因为对六盘水的教育情况不清楚,在来六盘水之前我们支教团就一起商量研讨到六盘水后该如何开展工作。”潘永久说,因为这次支教,原本并不相识的几位老师常常坐在一起提前了解六盘水市第八中学的教学进度、学情,一起备课。课堂互动老师们为这次帮扶支教做了充分准备,大连和六盘水也在全力推进东西部教育协作、聚焦聚力做好“联”字文章,力争发挥好“组团式”帮扶效应。 大连市就教育“组团式”帮扶做好顶层设计,六盘水市就做好帮扶工作进行了精心安排和部署。 六盘水市第八中学高二(四)班——“大连班”应运而生。 “虽然之前做了很多的准备,但刚来的时候还是有点措手不及。”“大连班”班主任郭云涵坦言。两地的学生基础和教学都有不小的差距,学生和老师都有些不适应。 一往无前,“大连班”的老师们早已做好了面对一切困难的准备。 开班会、学前对话、了解学生情况,与六盘水市第八中学的老师们共同探索,支教团定制出了“三、四、一”工作思路。 “三”即“教师的三项引领”,通过打造“大连班”在班级建设方面起到引领作用;植入一个学科,在支教团五位老师教学的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五大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方面起到引领作用;结对几名教师,在教师成长方面起到引领作用。 “四”即“带队副校长的四项参谋”,即在学校教学、德育、教研、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起到校长的参谋作用。 “一”即是“团队的一个作风示范”,即大连支教团队工作期间以优良的作风、规范的行为,全方位带动教职员工干事创业,在全校范围内起到模范作用。 制定好了工作思路,支教团以行动说话。 六盘水的教育理念和发达地区相比还有着明显的差距,而六盘水市第八中学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地区,基础相对薄弱,面对传统课堂上全程输送知识点的教学方式,学生们无法集中接收信息,思想常常“溜号”。 “第一次上课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我们思考的是如果高效的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知识,把最重要的知识点讲解后留出时间给学生思考接受,再说下一个点。”郭云涵和支教团的老师们不断的根据课堂发现的情况,及时改变教学方式。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连班”还开创了“班级币”,课堂表现好的学生,卫生打扫的干净的学生都能拿到“班级币”,而“班级币”可以用来“购买”自己喜欢的座位,也可以用来争取三好学生名额。 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支教团不断创新,开设班级小组自主管理模式、执行导师制、设计主题班会等措施,开发学生的思维思,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课下谈心大山里这群原本有些内向的孩子们此时充满自信,课堂上积极活泼,成绩蒸蒸日上,班级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原本不算出挑的“大连班”已成为全校班级争相学习的榜样。 上公开课、与教研组探讨、结对青年教师,成为了支教团老师们的日常,他们早已习惯手机上突然收到八中老师们发来的教学请教信息。 除此之外,潘永久副校长通过帮助学校制定并牵头实施四项制度、七项措施,学校在教学、科研、德育、管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提升,尤其全校正在开展推行的听评课制度,教师拿着凳子在班级间穿梭听课,已经成为校园里一道特殊的风景。 一个学年即将过去,“大连班”的成绩已在年级上游,八中在高三模拟考试中,也取得非常大的进步。 “在八中,已经刮起大连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烙上了大连符号,留有大连痕迹,校园内到处讲大连故事。”八中卢彦校长说道。 一边是波澜壮阔的大海,一边是巍巍连绵的群山,大连与六盘水因为东西部扶贫协作而结缘。而教育,将山那边广阔又精彩的世界带到孩子们的眼前,正在点亮他们的未来!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刘定珲 顾冰洁编辑 徐然编审 施昱凌
八月已至,站在夏末的节点回望,前日既是耕耘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怀着共同的目标,踏上求知的征程,2020年六盘水春季年轻干部培训班50名学员来到六盘水市委党校,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学习,立志蓄积能量再起航。班级管理:四级联动管理中创示范将培训班作为示范班进行打造,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管理。自开班以来,六盘水市委组织部切实加强全程跟踪管理,主要领导亲自审定培训方案,干部教育科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多次到示范班调研指导,组织召开学员代表会议1次,广泛听取学员意见建议,对课程设置进行了全面优化。六盘水市委党校各部门按照精细化要求进行管理,对培训班给予高度关注,从后勤服务、教学服务等方面提供优质保障。培训班先后组织召开班委会和支委会议5次,组织开展班级活动4次,高质量编印班级学报5期,刊发学员优秀心得体会11篇、调研报告3篇,充分调动了每一个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气氛活跃、积极向上的氛围。同时,为充分发挥党员同志的先锋模范作用,无论是课堂互动与小组讨论,还是理论学习和实践调研,大家都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在学习中争先恐后发言,带动全班学员积极转变学风。理论学习:学思践悟中实现再提升培训班坚持线上学习与线下集中培训相结合,从4月14日开始线上学习,6月8日开始线下集中培训,为期两个月的集中培训期间,学员们共学习了党章讲解、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等50余个专题。开班的第一天,培训班班委和支委就对全体学员进行了动员。据统计,培训期间共开展课党互动10余场次、发言学员达40余人次、开展课外专题讨论4场次、读书会3次,25名学员积极走上讲台,为大家推荐好书;开展学员上讲台4次等。培训期间,班级坚持学与思结合,学员共完成学习心得体会50篇;坚持把学与研结合,围绕脱贫攻坚开展专题调研,撰写调研报告50篇;坚持把学与考结合,培训结束后开展理论知识测试。党性锻炼:反复熔炼中实现再升化坚持理论学习与党性锻炼紧密结合,培训班注重把党性锻炼贯穿始终,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推动党性锻炼升华再升化。培训期间,开展共产党宣言、党章等专题学习,开展支部书记上党课1次、党日主题活动1次、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1次等,并组织学员相继到仙水坡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到钟山区大河镇大桥村和大箐村学习参观“小康菜园”建设。同时,还组织学员赴遵义开展为期一周的红色教育,参观遵义会议会址、青杠坡战斗遗址、四渡赤水纪念馆等,在红色教育中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以“红色”纯洁党性“底色”,以“红心”涵养为民“初心”。此外,学员们还到盘州市岩博党性教育基地、娘娘山湿地公园开展党性教育,与先进典型人物余留芬、陶正学面对面,分别听取余留芬所作的“我愿为岩博奋斗一生”专题报告、陶正学所作的“娘娘山下的小康梦”专题报告,增强全体党员的党性意识和民生情怀;赴“中国天眼——麻怀”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党性学习,参观大关精神和麻怀干劲陈列馆等。观摩学习中,全体党员结合自身实际,敞心扉、开心房,与组织进行心灵对话,认真找查自己在党性方面的不足和差距,深入剖析原因,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政治意识:知行合一中实现再强化坚持把政治教育作为重中之重,融入理论教育与党性教育,并加强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相关专题课程教学,进一步加深全体学员的政治意识。学习中,开展2场专题讨论,学员结合自身思想、工作好学习实际,踊跃发言,进一步增强了对树牢“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政治自觉;开展过政治日活动1次,5名政治生日在6月和7月的党员分别重温了入党志愿书,与大家一起回顾入党“初心”、畅谈了入党以来的体会和感悟;深入开展党规党纪教育,持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等专题教学,进一步增强全体学员的政治意识、规矩意识、纪律意识。而今,为期两个月的学习虽已结束,2020年六盘水春季年轻干部培训班50名学员仍肩负着新的任务和使命,奔赴各自的岗位,用所学所得所获,在岗位上创造出新业绩,作出新贡献。张周虎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陈江南编辑 谢勇勇编审 马 刚
为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进一步探索“互联网+消费扶贫”的新模式,11月10日,由六盘水市商务局和扶贫办共同组办的“六盘水市2020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电商培训班”在市委党校正式开班。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长张延松,市委党校副校长薛月琼,市商务局和文旅局有关工作人员,大连国嘉技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志高以及六盘水当地21家电商企业参训的26人参加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上,薛月琼副校长介绍了市委党校的简要情况,对参训人员提出了培训纪律要求。张延松副市长围绕此次培训班的目的、意义和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做了讲话,指出举办电商培训班就是为了给六盘水市培育一批优秀的电商专家,提升专业化电商人才技能,提高电商参与扶贫的契合度,加快贫困户增收脱贫步伐。张延松副市长强调,电商人才的培训要建立长期办下去,通过人才培养与平台赋能的有机结合,培育出六盘水本土电商品牌。张延松副市长感谢市委党校领导和老师们为此次培训班付出的辛苦和努力,嘱咐参训人员不要辜负这次难得的机遇,通过培训完善提高自身技能,积极融入到六盘水电商事业发展中,助力六盘水电商扶贫,祝愿参训人员学有所成,生活愉快。 【来源:市商务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他们高分进入了大热的计算机、人工智能专业,但因为志不在此而烦恼不已。这些烦恼看似“凡尔赛”,但是不少00后初入大学,刚刚品尝放飞滋味,就陷入迷茫和纠结。越来越多的高校通过大类招生、宽松的转专业渠道等,为他们提供了再次选择的机会。但,是坚持读高分搏来的热门专业,还是听从内心的声音?这可能是刚成年的他们,第一次面临的重大人生抉择。放弃热门专业,选择重读医学、法学,沪上高校的几名学生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他们不约而同地谈到:“虽然相比同年入学的学生要多读一年,甚至多读两三年,承担更重的学业压力,但至少目前来说,我一点也不后悔。”始于兴趣,忠于梦想,对未来的憧憬燃起他们前进的不竭动力。从热门的计算机系转入医学院复旦大学18级学生刘轩君:“九旬院士前辈眼里的光让我深受触动”早在高考前,2017年入学的刘轩君就曾在医学和热门的计算机学之间犹豫过。“我们家没有人从医,我妈妈读的是计算机专业,她认为这个方向很有前景,所以我听从了父母的意见。”当她从山东小城来到复旦大学后见到了一片更广的天地。刘轩君在一次闻玉梅院士主讲的病毒学相关讲座上发现, “90多岁院士前辈眼里有光,让我深受触动。尽管已经记不清具体内容了,但她对医学的热爱和坚守,是促使我听从内心召唤的一个契机。”“当闻院士侃侃而谈自己热爱并奉献一生的事业时,精神矍铄的样子一点都不像老人。”刘轩君参加过很多顶尖“大咖”们的医学、生物学、化学等讲座,但让她感受最强烈的还是这次。“守护生命健康的成就感,让我感到值得用一生追求。”她说,“而且医生是长青的职业,年纪大了不做一线临床也可以继续从事研究,挽救更多人的生命。”随后,刘轩君利用一年中各专业实验室的开放日,分别参观了张江校区计算机科学实验室、枫林校区的医学实验室及博物馆。学校面向大一学生开设的通识课,她也同时选修了两个方向的课程进行对比。她发现,虽然自己不讨厌编程,但明显医学类的通识课更吸引她。和专业老师、辅导员、学长学姐等的交流,也让刘轩君坚定了决心。一位同是热门专业的学姐,因为所学非所爱,既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毕业后也没有从事众人眼中的“好工作”。“她告诉我,自己很后悔当初没能勇敢地转变,四年时间学得很痛苦,成绩也很一般。”刘轩君说。但来自父母的反对也不得不面对。父母起初并不赞同刘轩君,说服他们更不容易。刘轩君选择先给他们“打预防针”,在平时和父母交流学校日常的时候,她常常把自己最受触动的时刻与他们分享。知女莫若母,妈妈很快察觉了女儿的“小心思”,并直言自己的担忧。去年疫情期间,刘轩君报名成为一名社区志愿者,她用行动表明了自己“不是一时兴起”。“虽然只是小区‘守门人’,每天对过往居民重复无数遍防疫规定,但我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刘轩君从早到晚顶着寒风,和社区干部一起耐心完成琐碎的防疫工作。这也让父母明白了,女儿已经能够成熟地担起社会责任,也能独立地选择自己的未来。临近期末,医学院繁重的课程一度让刘轩君“压力大到忍不住哭”。不过擦干眼泪,她依然享受学习的乐趣。“我们不少课程是附属医院的临床一线老师来上课,我们也有在医院各科室短期实习,老师们传递的经验,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比如医生如何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就很有技巧。比起直截了当地告诉患者他的病情、存活率、治疗方案等,临床带教老师告诉他们,“如果病人的情况确实比较严重,医生首先要做的是观察他是否有预感,拿到报告第一时间应宽慰病人情绪,等他们和家属冷静下来,再进行下一步的沟通。”刘轩君觉得,在书本之外,还有很多要学习。虽然学医路漫漫,刘轩君又因为转专业需要降级重读一年,但她觉得一点也没有浪费时间。“工科学习的经历很有用,跨学科的合作比如未来‘互联网+’将为医学带来更多可能。况且,短短一年的时间比起更长的人生,我很庆幸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做出选择。”刘轩君表示,目前,自己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如鱼得水。谈到对其他有转专业同学的建议,她说:“多尝试自己喜欢的事,努力坚持变成热爱,那么迈开那一步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从技术科学试验班转入医学院复旦大学19级临床五年学生罗秋阳:“赚钱从不是我人生的第一选择,从医的荣誉感无可替代”刚进大学,罗秋阳就因为读了一本“闲书”成了一位医生的“迷弟”。巧合的是,很快他就在学校讲座见到了偶像本人。除了这次偶遇,罗秋阳其实从小就对医学兴趣满满,才会毅然选择在大一结束时,放弃了大热的计算机专业,降级转入临床五年医学专业。大一时,老师推荐了一本关于上海医学院即现在复旦大学医学院的历史书,读毕,医学先驱们的事迹深深触动了罗秋阳。这本书的作者是华山医院的张永信教授,他也是不久后一次校内医学讲座的主讲人。罗秋阳当天早早赶到会场占了个好位置,会后还和偶像合影留念。“我已经不记得讲座具体内容了,但讲座却激起了我从小对医学的好奇,让我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学习。”高中时选修生物并参加过不少生物竞赛的罗秋阳,对生命科学很早就有了基本认识,但高考时权衡再三,还是选择了更有把握的工科专业。直到这次和张永信教授的邂逅,他才意识到原来“对我来说,找一份赚钱的工作从不是人生的第一选择,从医的荣誉感、归属感是其他职业无可替代的”。身边的人一度劝说罗秋阳,学医时间长、回报低,是一条更难走的路。但他咨询过医学院的学长学姐后,面对降级的纠结和更长的学制,依然决定转专业。“兴趣是我的第一选择,计算机虽然可能更好就业,但我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痛苦大于快乐。人生的路还很长,如果能成为医生帮助更多人减轻痛苦,那我即使多读十年也很值得。”在解剖学课上,一位授课的妇产科临床医生讲解完理论知识,又展示了一台前沿技术下微创手术的真实图像。他和其他医学教授一样,喜欢在讲课之余和学生分享从医的酸甜苦辣。“这些书本之外的内容,让我觉得学医更有意思,这是一项永无止境的‘探秘’,既有专业领域的不断拓展,也充满温暖的人情味。”罗秋阳庆幸自己的勇敢,“看清了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为了成为一名优秀医生,罗秋阳在学业上全情投入,背书也干劲十足,他也喜欢参与各类医学讲座,听更多业内“大咖”讲专业、讲实践,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从医的信念感让我很有信心,坚持8-10年的专业学习。”他也在和自己的学弟学妹交流时告诫他们,“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盲目追热门未必最适合自己,但踏出‘舒适圈’同样需要深思熟虑,把兴趣变成人生的追求才可能更长久地坚持下去。”读了两年自动化专业转入法学院上海大学18级学生彭建:及时转变思路,兴趣才是最大的动力去年,获得上海大学本科生学术论坛一等奖的是法学院大三学生彭建,其实他一年前才从自动化专业转出。他花了两年时间重新选择了赛道,并很快在自己更热爱的方向取得了优异成绩。“兴趣就是最大的动力,尽管降级多读一年,但对我来说,及时转变思路仍然得大于失。”此前专业成绩中上的他,在法学院已获二等奖学金。“用足高考成绩和绩点”,是彭建在大一结束后、第一次专业分流时,随大流选择进入最“紧俏”的自动化专业的原因。但分流后,他逐渐发现这并不适合自己。与大一时大量的基础课和通识课不同,大二开始逐渐加码的算法等专业课,让他觉得“痛苦”。兢兢业业之下虽然取得中上的成绩,但日渐失去学习的兴趣让彭建变得闷闷不乐。这时,他想起了大一时选修《法与社会》《世界法律主要体系》两门法学课程时的快乐,这让迷茫的彭建看到了另一个方向。至今,他还记得课上老师关于四川泸州遗赠案的法律解读特别有意思,“他们从社会日常让学生们认识到,法律不是纸面的冰冷条款,‘活法’的约束力往往更强。”当时,彭建常常在下课后缠着授课老师陈琦华教授提问,“老师的耐心和渊博也鼓励了我,可以说他对我下定决心转入法学有很大影响。”大二快结束时,彭建又主动找到陈琦华教授和辅导员,分别长谈了几次,他决定抓紧在大二升大三的时机转学。其实,也有老师曾劝说过他,自动化专业的就业前景可能比法学更好,况且读研时再转变方向也是一个选择。但彭建很坚决,“经过前面这两年,我发现自己不是在探索想要什么,而是在决定自己不要什么,不如及时转变。”来自父亲的支持也给了他很大的勇气,彭建很庆幸,“我爸爸比较开明,他也觉得如果我学着没意思的话,换一个方向会更好。”“转专业后整个人都变得很快乐,课表排满了,但做喜欢的事情也不觉得辛苦。”彭建转专业后同样降了一级,并且还得补大一的法学基础课程。不仅如此,他还主动和同学组队,一起报名参加了本科生学术论坛。因为研究的课题属于人工智能和法学的交叉问题,他反而比法学专业的同学更有优势,此前看似“浪费”的两年以另一种方式得到了“补偿”。“在我们组的分工里,技术原理方面就由我包了。”彭建发现,此前他学过的数据结构、算法等工科课程,在科技+法律的交叉领域里很“有用”,更能帮助他理解一些技术问题。当然,“还得在网上了解深度学习的算法,查阅人工智能领域的学者如何表述和理解,这样写出来的论文也能大体符合认知。”彭建成了这支法学课题团队的主心骨,负责“啃”最硬的框架搭建和技术部分。最终,他们完成的6000余字论文经过学校各层专家评审和答辩,荣获了去年的本科生学术论坛一等奖。“我打算把论文再进一步完善,形成研究成果后试着向学术期刊投稿。”彭建因为浓厚的兴趣,仍然愿意再花些力气继续深入研究。去年暑假期间,彭建还在家乡贵州六盘水市的钟山区人民检察院实习,更明确了未来的职业方向。“我计划先考研,未来成为一名法官或是从事学术研究。”彭建从刚入学时的盲从大流,到现在有了更清晰的人生规划,他觉得最重要的是,“喜欢也要看能力跟不跟得上,盲目的尝试无疑是浪费时间。”【来源:文汇】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2020年5月11日18时,走到六盘水师范学院矿业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办公室,没想到的是下班时间的奥学楼8楼还是如此热闹,几间办公室都开着门,里面的老师们正伏案忙碌… 矿业与土木工程学院前身是贵州大学六盘水能源矿业学院,2009年4月,六盘水师范学院成立矿业工程系,当时只有7位教师,没有实验室,没有专业设备,没有基地平台。 2017年,正式更名为矿业与土木工程学院。从刚开始建系的100多名学生7个老师,增加到现在的1270名学生64名教师,开设了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地质工程、土木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6个本科专业,拥有采矿工程实验室、安全工程实验室、地质工程实验室等6个专业实验室。 经过学院上下多年努力,现在学院拥有三轴压力实验系统、现代化矿井仿真系统等实验仪器设备,建成产学合作基地和实习基地10余个,一批批优秀的矿业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这里走向社会,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中。 跋涉不止,学科建设创一流 2011年,采矿工程学科被遴选为贵州省重点支持学科。在2013年、2015年的重点学科中期检查中,凭借优异的考核结果被遴选为特色重点学科。 2018年,在双一流大学建设中,矿业工程获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这是地方高校7个培育学科之一,也是贵州省矿业领域唯一的一流培育学科。 从重点支持学科、重点学科、特色重点学科走到一流学科,矿业与土木工程学院用了8年时间。 在贵州省双一流建设中,六盘水师范学院的采矿工程专业,被遴选为贵州省一流大学——一流培育专业,是贵州省所有高校采矿工程专业中的2个之一,是贵州省所有地州高校一流培育专业的14个之一。 目前,矿业工程学科“贵州省煤炭绿色开采及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和“贵州省巷道顶板可视化智能探测科技创新团队”,都是贵州省科技厅创新团队,也是贵州省地方高校矿业工程学科仅有的两个创新团队。另外,“贵州省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工程中心”和“贵州省矿山装备数字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是贵州省教育厅的两个工程中心;矿业工程学科还有一个“贵州省煤炭绿色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这是六盘水师范学院唯一的一个,也是贵州省所有地方高校矿业工程学科唯一的一个。 “矿业工程”学科在2016年,被贵州省学位委员会列为贵州省“十三五”“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学科。 2017年,矿业与土木工程学院获贵州省矿山装备数字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在2018年的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中,获“贵州省巷道顶板可视化智能探测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2018年12月,在全省教育大会上,我校矿业与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主任岳虎老师荣获“贵州省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2019年10月,在第四届全国建设类院校施工技术应用技能大赛中,2017级土木工程专业的两支代表队获团队三等奖1项、个人三等奖2项。 2020年1月,六盘水师范学院与六盘水市能源局合作签约并揭牌成立“西南煤炭开采研究院”,矿业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艾德春介绍:“即将揭牌成立的‘西南煤炭开采研究院’,将以煤炭资源安全开采为目标,在瓦斯安全开采基础理论、煤巷高效支护与顶板安全技术、互联网+安全监测技术、典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等方面不断创新,经过3到5年的努力,产出一些原创性理论、前瞻性学术、变革性技术、示范性工程等标志性成果,解决六盘水乃至西南矿区复杂条件下煤炭安全开采技术难题,形成区域领先、辐射西南、全国推广的复杂条件下煤炭地方企业规范和行业标准的研究成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培育完成贵州省“双一流学科”建设。”立足地方,科学研究结硕果 六盘水师范学院的优势是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紧密,始终坚持立足地方,为区域经济、区域产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矿业与土木工程学院就是这样一个站在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位置“排头兵”。 水城县攀枝花煤矿当前面临的生产技术难题是煤巷开拓开采布置欠合理,煤柱尺寸留设不科学,矿山压力显现剧烈,巷道支护效率不高、锚网联合支护效果欠佳、支护成本较高,并且支护效能较低等问题,这些限制企业发展的因素亟需得到专业团队的解决。 得知这些情况后,六盘水师范学院快速行动。矿业与土木工程学院积极与贵州贵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共同开展“水城县攀枝花煤矿煤巷高效支护与快速掘进技术研究”。 2019年,研究形成的“西南矿区高效能支护与快速掘进技术”成果,于2020年4月顺利通过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鉴定,鉴定等级为行业最高的“国际领先水平”,并建议在类似条件的煤矿推广应用。下一步,课题组将围绕《贵州省煤炭智能采掘技术榜单》项目展开技术攻关。 2019年,贵州贵能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六盘水师范学院共同申报《西南矿区高效能支护与快速掘进技术》科技成果。 2020年4月17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给出的鉴定意见中写道:“项目成果在煤项围岩锚固机理和锚杆高效能支护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学校收到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这张证书在六盘水师范学院的发展历程中尚属首例,甚至在贵州地方本科高校中也不多见。这对于奋进中的六盘水师院人来说,无疑是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弯道超车,大师带队又出发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院灵活运用“领头羊”政策,将学校柔性引进人才的政策用活用好。 2018年5月,引进中国矿业大学郑西贵教授到矿业与土木工程学院任特聘教授,从矿业与土木工程学院现有人员及拟聘用博士中,挑选适合的跨学科人员,组建智能开采与智能成巷创新团队,致力于解决西南矿区煤炭资源安全开采问题。 为了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在获得2019年贵州省科技厅“贵州省巷道顶板可视化智能探测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的基础上,科研项目又获重大突破,与贵州贵能投资有限公司就煤巷高效支护与快速掘进技术、远距离大体量高效连续充填技术、急倾斜煤层瓦斯增透及高效连续抽采技术正式达成合作协议,贵州贵能投资有限公司将拨付外协技术研究经费共计688万元。 2019年5月,六盘水师范学院与贵州贵能投资有限公司已就第一阶段项目“攀枝花煤矿煤巷高效支护与快速掘进技术研究”正式签订技术开发合同,研究经费为230万元。本次合作是我校在企业委托重大科技难题攻关项目方面的新突破,也是学校实施“大师带团队”战略的重要成果,可充分发挥我校专家团队的作用,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将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将进一步提升我校的社会影响力。 “校地联动”“校校联合”打造的“黄金战队”在“贵州省煤炭绿色开采及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基础上,提升完善一流人才培养、一流实验室建设和一流科研平台系统集成创新,极大地提升了六盘水师范学院在煤炭资源安全开采方面的研究实力。一支学术结构合理、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团队正在明湖之畔破土而出。校院联动,人才培养见成效 按照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顶层设计,矿业与土木工程学院将教学科研的落脚点放在人才培养上,以此作为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的“第一灯塔”。 矿业与土木工程学院提倡在学生工作中采用PDCA循环,将工作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强调将计划与实施结合起来,在不断的检验实施效果中把成功的纳入标准,不成功的留待下一循环解决,以此得出最合适的方案。 矿业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卢爱华介绍说“学院学生工作以党团建设为引领,以学风建设为抓手,以专业教育为前提,以学科竞赛为导向,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进一步研究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工作水平。通过不断探索,形成“3456”工作思路,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谈及“3456”的含义,卢爱华书记自豪地对记者说:“‘三共建’就是学生支部、教工支部、团委形成“三位一体”的学生思想政治体系。‘四个一’是指建好队伍、学院上下一条心、成果汇编一本书、打造一个学生思想政治品牌;‘五项活动’是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学风建设活动、特色文化活动、学生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六个率’是“三个两”活动参与率、国家级证书通过率、职业资格证获得率、学科竞赛及重大竞赛获奖率、考研录取率和毕业生就业率。” 为了实现“3456”目标,矿业与土木工程学院制订《矿业与土木工程学院积极落实“三个两”活动的实施方案》,成立养成培养“文艺和体育”两个高雅爱好、“阅读与思考”两个良好习惯、锤炼“写作和交流”两个基本能力等“三个两”活动中心,目前已有20个兴趣小组正式开展活动。学院微信公众号“矿苑”开设“‘矿’世逸才、矿院学子读马列、‘矿’视新野科普播报”等活动,深受学生喜爱。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邀请老师和校外专家义务为学生开展职业资格及各种过级考试培训,对学生进行学科竞赛、“三下乡”和考研给予帮扶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说,就业是民生大事。也是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学院形成全员指导就业和预就业相结合,并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截止目前,学院2019届毕业生就业率超过83.9%,考研录取10人。超前启动了2016级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建设,矿业与土木工程学院学生工作成效显著。2018年11月,团中央学校部对2018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镜头中的三下乡”“千校千项”成果遴选活动进行公示,矿业与土木工程学院“稻草人”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获得全国百强传播团队一等奖、优秀报道奖、优秀摄影奖、优秀视频奖、优秀指导老师、优秀通讯员五大奖项。心塔筑梦团队”获得全国百强传播团队优秀奖称号。2019年5月,矿业与土木工程学院2016级土木工程班彭鑫被评选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在“千校千项”中获得强国一代新青年称号。 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矿业与土木工程学院也十分重视。目前,学生参加全国高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比赛,获国家奖项40余项,省级90余项,校级500余项。学生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8项,省级27项,校级30余项。 “高等教育的建设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要充分把握住“双一流”背景下的学科建设发展机遇,正确面对挑战,坚持以领军学科的定位目标为引领,促进学科建设的提档升级,向区域内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发起冲击。”矿业与土木工程学院艾德春这样说。陈挺编辑 谌晗编审 陈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