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想去美国留学,不建议你选这六个专业,一起来看看中康

想去美国留学,不建议你选这六个专业,一起来看看

要去美国留学,选择专业很重要,选择好的美国留学专业,可以使你的留学之旅更有意义,今天来看看想去美国留学,不建议你选这六个专业,一起来看看。6、心理学关于心理学,很多人第一次听说这个专业名称的时候,觉得个子很高,而且实际上这个专业的就业方向很窄,选择这个专业的留学生毕业后,没有选择从事这个专业。5、通信需要学习通信专业的知识点非常多,但是很容易取得通信专业的学位,但是,唯一的缺点是半数以上的通信专业毕业生毕业后找不到正确的工作。4、历史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历史专业都是非常寒冷的专业,历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除了在教育界就职之外,好像不能选择更好的工作。3、戏剧要学习戏剧专业的学生,需要做点什么,需要坚强的意志和才能,而且,需要足够的幸运,结果,在戏剧领域,有人很快就受欢迎了。2、国际事务对国际事务专业,如果你没有足够高的背景,那么优惠教育都不建议你选择这个专业,因为这个专业的竞争很激烈,如果你的背景不够,那么你就不可能发挥作用是的。1、哲学这个专业不解释,10个选择9个后悔,如果你真的不喜欢“思考人生”的话,请不要进入哲学的圈子。以上是想去美国留学,不建议你选这六个专业,一起来看看,关于去美国留学,小编不推荐大家选择的专业,所以简单地在上面介绍了,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

观鸟者

历史专业真的一无是处么?未来就业能去哪些行业?日本留学文科

03:57令和短播报,留学早知道!用最短的时间为各位同学科普日本留学最干的知识点。日 本 大 学 —— 历 史 系 的 学 习 内 容历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类社会。历史学包括地理学都是通过搜索特定时代和地区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来探讨今后人类社会应有的状态以及社会构造的研究。是一门为了建设更加便利的城市和人类未来发展而服务的学科。历史学是以过去发生的事件和事物的变化为对象,根据史料所记载的内容了解人类社会的面貌,通过历史学我们可以学习古人的智慧,并将这些智慧运用到现在和未来社会中。历史专业就是教授历史学的相关知识、以及学习如何对史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客观评价。历史学又分为很多分支,每个分支要学习的课程都很多,要学习历史学的相关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兼顾学习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比如要研究经济学、社会学、考古学、人类学、政治学、心理学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大学的历史一般分为"日本史"”东洋史”及“西洋史”三个领域。日本史主要是研究日本本土历史东洋史主要研究东方,以中国为主要对象,辐射东南亚西洋史主则是西方国别史或者是一些西方的史学理论不论是日本史也好,东洋史也好还是西洋史,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政治史、文化史、宗教史等等,最近历史学发展不仅局限于以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关系为单位来考察而是试图将政治和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考量。此外,由于史料的分析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在历史学这一块也需要考察人员具备相应地区的一个语言功底。由于历史地理之间的深刻联系,也会涉及到地理学的相关知识。地 理 学地理学是通过分析地理特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地区性特征等,来研究与自然和谐相处方法的一门学科。作为基础需要学习“地志学”“地图学""地理学史“系统地理学“等。系统地理学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这两个范畴。人文地理主要研究人口、村落、政治及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特色。自然地理则是研究地形和气候等给人类生活及产业带来的影响。所学科目中有许多具有浓厚的理科特点,如测量学、制图等,也涉及到野外调查等。历 史 学 相 关 就 业和其他文科院系相同,大众传媒、出版相关的工作很受欢迎,也可以成为资深的历史研究人员。此外,由于学习了社会构造和地理特征等知识,所以在旅行社和测量公司的就业上很有优势。历 史 学 择 校 要 点由于地理与历史不分家的原因,所以在日本有很多将历史学和地理学设置在文系这个学科,也就是文科系,这种大学非常多,然而,将自然地理学设置在理科院系中的也有很多,不同大学所擅长的研究领域有所不同,所以在你选择目标院校的时候,一定要在大学的介绍资料当中确认,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扒目标院校的官网了。#日本大学#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短播报的全部内容了,相信看完本期视频你应当对历史学或者地理学这个专业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日本留学历史专业哪个大学好?

历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类社会。而历史研究除了重建过去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去解释为什么过去会发生这些事情,以及这些事情为现代人所带来的意义。因此研究历史应着墨于思考隐藏在历史背后的脉络,而非着墨于评判古人的是非对错。必须透过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解释过去,而不是用后人之见来指责前人之非。本文蔚蓝留学老师在给大家介绍日本留学历史专业的同时也介绍几所不错的大学,供参考。日本留学历史专业哪个大学好历史专业就是教授历史学相关知识、以及如何对史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客观评价、如何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等进行分析和评价,历史学又分为很多分支,每个分支要学习的课程都很多,要学习历史学的相关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学习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比如要研究经济学、社会学、考古学、人类学、政治学、心理学等等。日本一般大学都分东洋史、西洋史、日本史。东洋史研究东方,一般是以中国为对象,兼有东南亚;西洋史一般都是西方国别史或者是史学理论;日本史则是研究日本本土历史了。并且历史专业面临的课题很多,研究方向也很多。可以进行通史研究,也可以做断代史研究。主要的研究范畴:历史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可信性和完整性,历史学理论框架,道德评价,历史的后设叙述等。日本留学历史专业哪个大学好日本留学历史专业哪个大学好呢?可以考虑下面几所日本大学(以下学校排名不分先后):东京大学京都大学日本东北大学九州大学北海道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金泽大学御茶水女子大学埼玉大学茨城大学上智大学明治大学中央大学学法政大学学习院大学立命馆大学以上就是蔚蓝留学为大家介绍的日本留学历史专业哪个大学好的相关信息,希望有所帮助。

载驰

它是英国第一名校,历史学全球顶尖,走出多位国家元首

每个中国小孩小时候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我到底是上清华呢,还是上北大呢?每个英国小孩小时候也都在想:我是上牛津,还是上剑桥呢?作为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牛津大学是英国当之无愧的的第一名校,也是留学生的梦校。本期桑尼邀请到了毕业于牛津大学国际关系与军事历史专业的Woody Wu博士,分享他在牛津大学的就读体验。首先,当然应该介绍在牛津的学习啦。我的专业在牛津的历史系(Faculty of History)。牛津大学历史系是世界上最好的历史系之一。牛津大学历史学系是世界上最顶尖的,拥有皇家钦定现代史、经济史、战争史等讲席。军事史是牛津大学历史系中最重要、最有学术、政策影响力的研究领域之一。毕业生中众多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牛津大学图书馆以及各个学院的图书馆藏有大量珍贵历史档案包括历任英国首相的私人书信等可供研究人员使用,包括兰普森日记等对研究近代中国不可或缺的史料。在牛津读军事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仅因为牛津收藏的资源,更因为牛津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在开学没多久,本人就有机会和英国皇家海军的高级军官交流,共进晚餐,其中包括英国最新,最先进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空母舰(HMS Queen Elisabeth)的总工程师。学术不仅仅是看书本,与职业人士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牛津读历史博士是怎样的体验呢?先看看硬件。我们历史系的图书馆就是大名鼎鼎的牛津地标Radcliff Camera 。图书馆里宽敞舒适。在这种氛围里看书,想不学霸都难啊。研究历史很重要的就是要看历史资料。牛津珍藏的历史资料实在是海量。比我研究的国际关系和军事相关的资料就数不胜数。仅博德利图书馆的资料索引就装了一层楼,而且在这里看书也是相当惬意的。想想窗外冬日初雪,喝杯淡茶,品读历史资料里藏着的智慧何不为一种享受呢?另一方面,好的研究需要的资源,这里基本都能满足,也就省了许多的时间金钱。牛津历史博士的培养方式非常自由。博士没有固定的课程,不用上课,但是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相关的研究讨论组(research seminar)。这样就保证了博士生能有最充足的时间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当中,而不是刻板地跟课程,上一些不感兴趣或者对自己研究帮助不大的课。研究讨论组的设定也能让博士生能够尽快参与到研究的讨论之中,相互学习研究方法与视角,并且能够触及学术的最前沿。我经常参加东亚历史和战争与军事史的研究讨论组。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跟导师的接触。每个导师都有自己的风格和习惯,但是大家普遍觉得每次见导师都是压力山大。如果没有认认真真做“功课”的话,可能会被彬彬有礼地冷嘲热讽一番。我的导师是Rana Mitter,曾经是牛津最年轻的教授。我和他每学期见面次数不多,但是每次见面都是一次思维的升华。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博士生活也大致上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以自己的研究为主线,自主支配时间精力。除了学术,生活当然也很重要。我的学院是St Edmund Hall,牛津最老的学院,我们的图书馆有近1000年的历史。我们学院Teddy Hall,相传是因为这只巨大的泰迪熊。学院成员有细心保护他的责任,毕竟曾经发生过被盗至法国巴黎的情况。我们学院最出名的恐怕要数美食啦,传说中的米其林大厨掌勺,formal hall正式晚宴一票难求。常常在开始预定的几小时内就抢完。此外,学院的音乐室也非常不错,可以现场伴奏唱K。此外牛津还有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普遍流行的说法是睡觉学习社交,必须至少放弃一项才能在牛津生存下来。如果你来牛津,congratulations!这会是一段难忘甚至可说是独一无二的经历。当然如果你考取的是剑桥,千万不要灰心!王尔德曾经也告诉他一个去剑桥就学的朋友:恭喜你!剑桥正是我知道的全世界最好的牛津预备学校。

荡空山

那些出国留学没有得到学位,却历史留名的文化名人

我们来看一下民国期间,那些出国留学没有得到学位,但却历史留名的文化名人……鲁迅鲁迅1881年生,幼时在“三味书屋”受了6年的私塾教育,后家道中落,于是去了南京不要学费还有补贴的“江南水师学堂”,那时他才17岁,这个军事学校的未来的海军摇篮。但鲁迅只待了7个月,就受不了里面的氛围,他在《朝花夕拾》中吐槽,大概就是“新旧碰撞,乌烟瘴气”。于是鲁迅又考去了隔壁的“江南陆师学堂附属矿路学堂”,就是开矿、造铁路的,也说是鲁迅曾经是个工科男,还好,20岁那年他顺利毕业了,中专学历。因为成绩不错,鲁迅被保送日本留学(1902年),在“东京弘文书院”学日语,这是一个专门接受中国留学生的日本学校,相当于培训学校,因此没有毕业证。鲁迅出来后选择了大家都知道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从工科男转为医学生,然后没学到一年,就毅然“弃医从文”,并在日本继续待了3年,直到被迫回家成婚。鲁迅真正的学历只有中专,还是个理科生,从一次次愤然辍学可以窥见他愤世嫉俗的性格,但也成就了他一篇篇“针砭时弊,犀利泼辣”的文章,在那个独特年代达到应有的文学高度。陈寅恪说起陈寅恪,大家的评价都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人物,他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被评为清华百年历史的“四大哲人”之一。我们看一下他的履历,就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头衔了。陈寅恪爷爷陈宝箴是湖南巡抚,相当于现在的湖南省省长;他爸是文化名人陈三立,进士出身,也当过官,总之陈寅恪算是官三代,家里颇有些地位,不差钱。他家还有个家塾(自己家办的),陈寅恪自小在家塾读书,12岁时(1902年)随自费去日本留学的哥哥陈衡恪游学(和鲁迅同一批,陈衡恪和鲁迅是好友),因为年龄太小,估计在预科学校“东京弘文书院”是以旁听生的身份。后他考取了官费留学,但又因病辍学回国(1905年),只好进了复旦公学,拿到一个中学文凭。1910年(20岁),陈寅恪再次自费留学,相当于是游历旁听,4年时间不到,他的足迹遍布德国、瑞士和巴黎。1918年,陈寅恪再次官费留学,因为官费,这次对他的记载相对详细,去了美国、德国,不过还是保持一贯的“趣之为主,择优而听”风格,反正他就是没正经学过一个专业,虽然精通八国语言,但只有一个中学文凭。在回国任教之前,但陈寅恪的人生分为两半,上一半在国内,因此精熟国史;下一半在国外游历,熟悉西方文学。陈寅恪留给后人争议颇大,主要是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写下了《柳如是别传》,不是说写得不好,主要是立意不高,如此才华,有些浪费。巴金巴金也是个官三代,他老爸是当地的县长,巴金从小在家请的家教读书,后来随着父母和祖父的相继离世,他才脱离封建大家庭,去了东南大学附中读书,拿到中学文凭。1925年(21岁)巴金报考北京大学,后因肺病放弃。1927年,23岁的他自费去了法国,在巴黎大学学经济,两年后因经济原因,辍学回国,但在留学期间写下了他的第一部小说《灭亡》。回国后,他陆续写出了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并因《家》结识自己的妻子,虽然只有中学文凭,但我国文学界“鲁郭茅,巴老曹”美称中,他占有一席之地。学历从来不是评价一个人的标准,但现代社会,没有其他东西替代后,学历往往是体现一个人部分能力的标准。鲁迅、陈寅恪、巴金等人的出生背景都不错,幼时的教育为他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即便没有学历,他们每个人也都有赖以生存的一技之长。

法执

该不该出国留学,你所知道的一切可能都是错的!

来源:LinkedIn领英中国家庭每年以百亿元投入海外留学,受国际关系变化、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诸多不确定因素动摇着后疫情时代下的留学生群体。留学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于社会,都有巨大价值。多元文化的碰撞,以及由留学生带动的民间交流,在大国脱钩风险加剧的当下具有重要意义。财新智库持续关注新冠疫情对社会全方位的影响,在开学季特邀《新留学青年》一书作者廖元辛,探讨留学的意义与价值,以启迪读者。今年的学生难,留学生更难。毫无疑问,新冠疫情显著地影响了中国留学事业的发展,也给众多家庭的留学计划蒙上了一层阴影。这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留美学生。据一份8月中旬媒体调查的结果显示,由于新冠疫情和中美关系恶化的缘故,63%的受访留美学生在秋季学期无法返校,另有22%的受访者表示“正在考虑回国读书”。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不少留学生和留学家庭打起了退堂鼓,这不难理解。但因着留学困难与日俱增的缘故,一些“留学不值得”的声音也开始甚嚣尘上。在我看来,这样的“内卷化”就有点本末颠倒,因噎废食了。今日之留学,至少仍有三样好处。一、开拓视野和理解社会的多样性说到“开拓视野”,可能有些人会问,在当前这样一个信息越来越扁平化的大众消费时代,随便打开一款应用程序,世界各地的信息就如潮水般涌来,为什么还需要去留学呢?在我看来,这样对“开拓视野”的理解未免失之肤浅,因为被动的接收与主动的体验与思考,在结果上有着天壤之别。前两天看到领英新推出的一期节目《影响力2020:回答新世界》,嘉宾王强(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就讲到:“作为一个全球化时代的弄潮者,你必须具备非常宽大的国际视野,而国际视野就是对不同文明的形态,你要有切身的体验和历练。”话说得非常精辟。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对于不同文明形态的理解,很多时候只有在身临其境的体验和感知后,才能得到最深刻的体悟。(王强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2016年我在美国时,发现上百名留学生中很多人都对这一点感触颇深。例如一位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的同学就告诉我,他留学期间最大的收获其实不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而是在给学校的橄榄球队做海报设计师时实现的。他这样描述自己经历过的文化碰撞:在国内做海报的时候,我是清楚自己用的元素是否合适的,因为知道需要把哪些东西放进去。但是在这边,完全不一样,因为作为留学生,我不够了解这边的文化,所以就不清楚哪些东西应该放,哪些不应该放。比如说之前做感恩节的海报,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你可能知道感恩节人们会团聚,会吃火鸡和南瓜,但是你很难想到怎么样把这些元素融到作品里。在一个全球化时代,对世界多了解一点,对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多了解一点,不仅会丰富阅历,提升自身国际化水平,也会让自己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增一分主动,多一分胜算。正如王强所说,“作为一个大众消费时代的诉求,留学往往意味着对于人生经历阅历的一种必要的拓展,不仅必要,而且非常重要了。”二、训练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很多人都在说,在一个大众留学的时代,留学的含金量在不断下降。的确,从某种程度上说,随着留学生和海归的不断增多,海归与相同学历的“土著”相比,对用人单位的吸引力有所下降——近些年不少留学机构发布的调查报告都反映了这一点。事实上,即便是名校毕业的“高材生”,不少人对此也有切身的体会。有一位南加大毕业的谷歌工程师就告诉我:这几年IT方面的变化也比较大。比如说在十年前,一个谷歌的工程师如果回到国内,会受到非常大的重视,可能直接就可以带一个团队,参与一个重大的项目。为什么?因为那个时候出国的人还不是很多,回来的就更少了,很多也都是精英。但这两年就不一样了,回来的人越来越多,国内的公司也就不像前些年那么看重海归群体了。然而在另一方面,似乎很少有人思考过,如果说留学的含金量在普遍意义上有所下降,那么哪些留学生的含金量下降的幅度最大,哪些又下降得最小呢?我的看法是,那些出国留学期间培养起独立思考和自我学习能力的留学生,不仅不会在劳动力市场上“掉价”,反而会越来越吃香。尤其是在当前这个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时代,这样的人才会更加脱颖而出。因为只有学会独立思考,才能在一个信息量爆炸式增长的时代去粗取精,而不是亦步亦趋,人云亦云。也只有不断地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才不会在机器对人类重复劳动的快速替代中落伍和淘汰。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十几年前,我的高中同桌在历史课上总是记不住年代顺序,因此每次考试都备受煎熬。后来她去了耶鲁读书,有一次我过去拜访,惊讶地得知她居然选择了历史专业,正在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空军的作战模式。我问她怎么会研究这个,她却说其实自己一直对研究历史感兴趣。想想也是,我在高中时其实也已经沉迷在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名著《全球通史》里了,但老师的“谆谆教诲”至今仍回绕在耳畔:“看看别的书可以,但是考试的时候,还是要以教科书为准。”与国内课堂上向学生灌输标准答案的做法不同,国外的孩子似乎天然没有故事的“中心思想”这个概念。事实上,我在美国留学期间,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美国家庭做中文家教时与小朋友们的对话。有一次讲完《小猫钓鱼》,我问一名11岁的小学生,这个故事讲述了什么道理(按照我所受到教育,这个故事通过讲述猫哥哥一心一意地钓鱼最后钓到鱼而猫弟弟一会儿抓蜻蜓一会儿抓蝴蝶最终一无所获,“毫无疑问”告诉我们,做事情要专心)。她的回答却是:猫哥哥钓到了鱼,猫弟弟和蜻蜓蝴蝶玩耍,他们都收获了快乐。小姑娘的这一回答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很能说明问题。事实上,即使到了大学课堂上,西方的学生也经常会提出一些在中国学生看来千奇百怪甚至匪夷所思的想法。平心而论,中国教育强调知识和技能,西方教育着重思考与创造,因此在脱离具体环境的情况下,简单地评判来自东方的教育背景或者是来自西方的教育背景哪一种更好,并不妥当。但正所谓“中西药结合疗效好”,将两者结合起来扬长避短,相互补益,往往能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在领英的访谈节目中,中国英国商会副主席(朱利安·费舍尔)将中式的“灌输”教育比作“吸气”,西式的“创造”教育比作“呼气”,认为教育就像呼吸一样,这二者缺一不可。我对此非常认同。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练好“基本功”,然而在西方崇尚独立思考的氛围中不时地“解放思想”,利用在国内业已习得的知识进行创造,不是会给留学生带来更大的收获吗?三、发掘自我意识,重新审视自己。我们都知道,一个待在“舒适区”里的人往往很难反思自己,也很少会主动思考自己应该追求什么。因为应试教育的缘故,这一点在国内的大学里格外突出。钱理群先生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你们这一代人是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从小就以考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作为自己人生的全部目的;现在如愿以偿,进了大学,在最初的兴奋过去之后,就突然失去了目标和方向。”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远离自己熟悉的环境,到异国“孤独的旷野”中去重新发现自己,便成为了留学生活的题中之义。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人与人的关系往往变得更为简单,留学生也较少受到国内父母和同辈的影响,因此反而往往能够寻找出自己真正兴趣之所在。譬如在纽约时,我就见到过这样一位留学生,她高中时被父母送到了美国,成长的过程中一直没想过长大后要做什么。大三的时候,她迷上了纽约的时尚设计,却又碍于母亲对她投身金融行业的期待,踌躇再三,还是决定放弃。但等到我回国之后,却听说她最终还是说服了母亲,现在已在美国排名前三的时尚设计学校读书了。如果没有去留学,我想她应该很难发掘并实现这种自己内心深处的愿望。在我了解过的留学生中,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留学生在经历了这一自我摸索的过程后,往往会获得一个更加清晰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从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海归”标签的含金量从整体意义上讲有所下降,但受过良好的独立思维训练,拥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和丰富的国外机构工作经验的“海归”,依然是国内各大用人单位眼中的“香饽饽”。领英中国的总裁曾指出,相较于在国内同等经验的职场人,拥有三到五年的海外工作经历的“海归”,竞争优势明显。我在探寻中也有类似的发现——那些毕业后直接回国的留学生,在收入上往往与国内成长起来的职场新人区别不大,但那些毕业后留在国外工作过(尤其是在知名公司或机构)的“海归”,回国时往往能够获得非常多优质的职场选择。留学的好处说了这么多,可能还会有人要问,留学生要如何面对当前疫情等因素带来的困难?正所谓“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对于当前的困难,我们不妨从一个更宽广的视角去看待。事实上,如果我们把近百年的中国留学史摊开来细看的话,就会发现,几乎每一代留学生都会在其留学期间经历各种各样的困难。例如,二十世纪初的留日学生面对的是国内革命形势的风起云涌、中日关系的紧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刚下飞机就直奔中餐馆刷盘子的留学生忧虑的则是语言不通和囊中羞涩。平心而论,与这些前辈的相比,现在这一代留学生其实已经算是相对幸运的了。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面对疫情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留学生若能够磨砺心志,习得应变处事之道,从长远来看也未必是件坏事。毕竟,今后更长的人生道路上,还不知有多少更艰难的选择和更大的挑战。我在美国读研究生时,曾因怀疑自己是否真正喜欢所学的专业而申请了“间隔年”(gap year),并利用回国实习的半年时间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方向,也逐渐坚定了自己的专业选择。面对当前的诸多不确定因素,留学生是否也可以考虑通过“间隔年”或推迟入学等方式,试一试职场的水温,感受一下校园之外真实社会的运转方式?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时间,为未来积蓄力量——这应对挑战的一课,和留学本身一样意义非凡。新冠自然是一个挑战,但留学生和留学家庭如何面对这一挑战,是否能够穿透疫情暂时的迷雾看到更远的未来,却会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留学生的人生前景和成长方向。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留学生都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去做自由而有用的人才。作为一名曾经的留学生和留学生群体的书写者,这是我的衷心期待。本文为LinkedIn经授权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LinkedIn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和图片来源于影视截图和Unsplash。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进行删除,并就版权问题联系相关内容来源。2020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

甲壳虫

关于留学的5个真相,越早知道影响越小

2020年,被无数留学生称之为“留学Hard模式”的一年,似乎一个“留学黄金时代”,已经走到了尾声。有人在不确定的大环境之下,放弃了出国留学的念头;也有人瞅准了疫情背后的机遇,想要抄底名校……今年第一批赴英的留学生今年到底适合适合出国留学,未来的留学趋势又将如何变化?没人能够准确做出回答,但关于留学的5个真相你必须要知道。1、留学的溢价已经基本消失现在出国留学,跟以前出去整个心态和准备都应该不一样了。家长们原来的期望值是:“我既然出国了,国外学校会比国内学校的在品牌有一个溢价”。比如回国之后拿到的工资肯定要比国内毕业的人要多,找的工作一定要比国内毕业的好。现在如果家长还是持这种想法送孩子出国留学,那将来的失望一定是会大于期望的。一方面是国内教育质量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现如今的留学海归质量层次不齐,用人单位早已摆脱盲目的学历崇拜,说白了不管是国内毕业还是留学归来,大家凭本事吃饭。所以,应该怎么定位留学这件事情变得格外重要。留学更多是一个加分项,比如花费更短时间,英语优势,思维和视野更开阔,可以让你比国内学生多一份竞争力,但也仅此而已。2、留学更多的是为了扩展世界观从1872的清朝第一批我国第一批留学人员踏上赴英、美留学之旅,至100多年以后的今日,留学生的身上没了传说中的“历史任务”,没了“报效国家”,出国留学基本算是自身与家庭的一个文化教育的选择。出国留学也不再是极少数人才能接触的领域。以前大家可能总觉得出国留学等同于富二代,那么现在的留学普通背景的学生占比则越来越高。留学是拓展世界观的最佳途径。成长过程中一段在国外生活的经历,可以极大程度地丰富一个人看待世界的角度。著名经济学家何帆教授在一次访谈中说道:“当你的孩子出国时,你应该告诉他,‘你的目标不是把自己同化成一个美国人,而是,你要掌握两种语言,两种文化,要有两套操作系统,不仅仅是个双语人,更是个双文化人,可以随时切换两个文化体系’。这样,他未来脱颖而出的机会才会更多。”何帆3、敢于做小池塘里的大鱼很多留学家庭都有“名校情结”,因为在大家的固有认知中,名校毕业意味着更容易成功。然而有很多研究发现:比如说这个孩子他考到了哈佛,然后他不去,选了另外一个不如哈佛的学校,最后的成就基本上是一样的。这是“你到底是在一个大池塘里当一条小鱼,还是在小池塘里当一条大鱼”的问题。往往是在小池塘里当大鱼,对孩子的成长是更有利的。回忆一下,我们的初高中同学中发展最好的肯定不是考第一名,当然也不能考最后一名。哈佛大学“最好你能够考到群体里的15%以上”100个孩子你能考到15名左右,证明你的智力和考第一名的智力基本上是一样的。当那个考第一的人把所有的资源都用在考试上时,你可以很轻松地考到第15名,但同时会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玩,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个更重要,因为最后是兴趣使得你更加多元化,也可以带给你内驱力。4、迂回的路,可能更好提到“迂回的路”,很多人都会觉得浪费时间,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花了这么多钱,上了这么久的学,应该快点进入社会挣钱。”但是你必须要知道,未来孩子的成长期会比我们想象的时间长很多,你不应该把孩子成型的时间槛定在20岁,而是预测他未来很可能直到30岁、40岁才会成型。华尔街中国的家长在专业选择上十分功利,比如出国留学的热门专业往往都是高薪好就业的商科、计算机等专业。但热门并不意味着合适,如果选择了一个自己完全不喜欢的专业,那么留学的价值很可能被白白浪费。合理的道路是什么呢?是先让他学个别的专业,如果理科好就学数学或者统计学之类;如果对文科感兴趣,就学类似考古学、人类学这样的专业,只要孩子喜欢就好。等到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后,出去再闯荡两年,然后再去专心进修让自己的学业更上一层楼,或许这才是未来5年我们口口相传的是最佳的配置。5、未来成功的一定是打通各个社会阶层的人有很多人认为进了名校之后,再处处向上攀,只去接触比自己更高的社会阶层,然后不去看别的事情将来就能够出人头地。但到最后你很可能既够不上更高的阶层,也忘了自己原来的阶层。按照这种培养方式,只能培养出来很多未来职业地位岌岌可危的中层,是培养不出来领袖人物的。来自美国最顶尖私校圣保罗中学的《特权》中作者就观察到:特权阶层有一个特点就是“很淡定”。比如说对待学校里负责扫地的、厨房里的这些校工,往往是中产阶级家庭出来的孩子不跟这些校工讲话,因为他们太熟悉这个社会阶层了,就觉得跟这些阶层讲话的话很掉价。《特权》反而是那种特权阶层的孩子,特愿意去跟他们聊天,“因为我是上流阶层的,我以后我要统治你,我要了解你的性格”,他们不会觉得这种行为有危险,所以可以很从容很淡定地交往。所以,那些真正留学有所大成的学生,必定是一个可以打通各个社会阶层的人。

孙文

出国留学选择哪些国家和专业

大家在出国留学的时候对于自己的专业选择其实有很大部分的留意,大家选择专业的时候有的时候因为自己的成绩申请上了特殊的专业,有的因为只看了专业的排名就选择了它,大家要意识到一点就是出国留学专业的选择也有和毕业后的就业有关系,关于出国留学的国家和专业的选择就是很关键的,三立小编整理了关于出国留学应该选择哪些国家和专业,帮助大家顺利的申请出国留学。一、 日本大家可以选择前往日本出国留学,可以选择的专业包括一是动漫类专业,日本的本国动漫文化和技术都是十分的厉害,近六成的动漫产品来自于日本。反观中国的动漫市场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专业人才稀缺,就业前景是很好的。二是环境学,如果之前有前往日本旅游的同学都会对日本本国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所留下深刻的印象,日本非常注重环境的治理,从制定完善的法律和行政体系到广泛宣传教育,这对于遏制环境的恶化十分有帮助。这也得益于日本教育学里面环境学的发达。大家如果想要前往日本出国留学选择环境学专业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二、 德国大家也可以选择德国出国留学,可以选择的专业包括一是法学,因为相信大家都知道德国是大陆法系的代表国家,我国也是大陆法系国家,所以在国内学习法学的学生,去德国留学进修是十分有好处的。在ManagerMagazin中大家要知道对法学专业的排名很出名的排列top1位的是明斯特大学(UniversityMuenster)。二是医学,德国留学的中的热门专业有医学专业,制药业的营业额大家要知道的就是在德国工业营业额中排名top2,海德堡大学设置了马普协会的医学研究所、德国癌症研究center等科研医学机构。柏林自由大学拥有德国重要的医学培训center,科隆大学的治疗教育系(HeilpaedagogischeFakultaet)是全世界biggest的特种治疗系,基尔大学在医学研究领域,基尔大学医院对骨盆腔检查的相关器械和外科手术的历史发展,还有对世界范围内的感染外科手术的发展具有很厉害的影响。三、 美国大家也可以选择美国出国留学,可以选择的专业包括一是精算学,美国现在对于数学领域的人才需求剧增,因为就业市场对数学人才的需求量大,供求不足导致数学人才的工资水涨船高。许多数学系的人才也热衷于投行、金融等高薪职业,互联网也是数学系人才的选择之一。二是人工智能专业,人工智能专业是美国留学很厉害的一个专业,现在高新技术的要求发展对于这方面的人才有更多的需求,薪酬也是很高的。三立小编整理了关于出国留学选择哪些国家和专业的内容,帮助大家顺利的申请出国留学。

好声音

出国留学的好处与坏处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往国外读书,甚至一些家庭条件一般的家庭也会贷款送孩子出国读书,前两天朋友圈里流传月薪三万,撑不起学生的一个暑假的消息,的确让人十分震惊。中国的家长十分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是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更是敢于在孩子身上花钱,他们知道知识的重要性,愿意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做更多的投资。我们知道凡事都有利与弊今天小编轩轩就来为大家说说留学的好处与坏处,希望留学的你趋利避坏。出国留学的好处有以下几方面:01当孩子去到了国外,面对的就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这可以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让他/她能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到国外留学,在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如何才能尽快适应甚至融入留学生活,是每个留学生都面临的难题。 02出国读书早一些,学生更容易会改掉某些缺点和陋习,比如说懒散,缺乏时间观念等等。素质也会有很大提高,至少会养成不随地扔垃圾、闯红灯或者在公共场所说话很大声等在国内不自觉的坏习惯。当然,最好是在质量和学习环境有保证的院校读书。03在解决这个难题时,会不由自主地寻求其他中国留学生的帮助。但是,在这过程中,固有的圈子已经在慢慢地形成。为了最大程度上实现留学目的,中国留学生需要更“开放”一些,把自己当作本地人一样“展现”给所在的文化。04去了国外,孩子语言环境也改变了。这对孩子的口语能力是一种很好的锻炼,他/她学得不再是哑巴英语。当孩子回国之后,一口流利的英语一定会为他/她加分。出国留学的弊处有以下几方面:01有些孩子的自控能力还不是特别好,而国外的氛围跟国内完全不同,国外更加开放一些。面对诱惑的时候,又没有父母从旁提醒,他们往往容易误入歧途。02有些孩子的英语不是特别好,当他们跟着国外的老师学习的时候,最开始就会有语言方面的障碍。这会直接打击他们的自信心,甚至还可能出现成绩一落千丈,心思不再放在学习上了。出国留学的准备工作:1、对留学意向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教育体制,学术水平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2、全面了解和掌握国外学校的情况,包括历史、学费、学制、专业、师资配备、教学设施、学术地位、学生人数等,要特别注意该校国际学生有多少,其中有多少中国学生在读。此外,还要落实该学校颁发的文凭是否受到我国的承认;3、该学校的住宿、交通、医疗保险情况如何;4、该学校在中国是否有授权代理招生的留学中介公司;5、留学签证情况;6、该国政府是否允许留学生合法打工;7、本专业在该国的就业情况;8、毕业之后可否移民。

世间

中国历史上,为什么最早享受公费出国留学的是穷人的孩子?

洋务运动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道路上,各类枪炮厂、火药厂、机器制造局如火如荼地开办和运营着。与此同时,国人面临着如何与国外自由交涉,由谁来和外国人交涉等棘手问题,这催生了当时领导者们希望派遣人员到国外学习的想法。并订立规定,即被派遣人员必须在学成之后归国效力,以完成中国“自强”、“求富”的崛起之梦。于是在一八七二年,中国终于有了第一批公费留学派遣生,8月份被选派的三十名幼童们最终从上海渡船前往美国。虽然当时招选的条例中规定不论地位、出生,但他们中却没有一名是满族的贵族子弟。一:千年孔孟下,中国人的坎坷留学之路李鸿章曾给自己的导师曾国藩写过一封信,来描述洋务运动的推行之困难。信中说:“改革正遭受重重阻力,前兴之而后毁之,此信之而彼疑之,今天老师你和左宗棠公尚健在,再数年,十数年后,更当何如?”而在一周后,出洋决策者之一的曾国藩却去世了。李鸿章、曾国藩和第一位从耶鲁大学留学归来的中国人容闳,是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下,推动政府派选幼童赴美留学的核心人物。蔡绍基、张仁康、钟文耀等都是在十二岁时被挑选的第一批留学生,他们的父母需与政府签订长达十五年的合同,光看这年限就能让爱子如命的中国父母望而却步了。1、远在他方的生死未知清政府在与留学幼童父母们签订的合同中会特意写到:“业成后回华差遣,不得私在华洋各处另谋生路,其在洋在途,如有天灾疾病不测等事,各安天命。”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前,中国仍以泱泱大国而封闭自居,殊不知西方早已通过两次工业革命而成为殖民霸主,他们对满地是黄金的中国早已虎视眈眈。终于在面对船坚利炮的攻击,在一次次屈辱丧国的条约下,统治者们不得不承认国家正处于落后挨打的状态。于是在辗转反侧下,终于募集了一批自愿出国的留学幼童。但“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观念,使得许多家庭,尤其是社会上层,不愿冒险让自己还是幼年的孩子在满国受侵的环境下孤身于外。2、中国的教育差在哪里从丝绸之路到郑和下西洋,所经之国无不感叹中国之繁盛,朝鲜、日本等周围小国都曾为中国文化所深深折服。而如今,源远流长的中国教育却要就此受到质疑,甚至颠覆。这使得许多的爱国人士、国学大家纷纷抵制。比如理学大师倭仁,在主张洋务的奕提出设立同文馆,用以学习外国语言时。倭仁便强烈反驳认为这是要以夷变夏,祸乱中华,使得辉煌的中华正统文化被粗陋的蛮夷文化所取代,从而导致亡国的风险。而处于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由于远离朝政中心,又最早和外国的传教士、牧师、商人等有所接触而思想较为开放,加上国内局势紧张,赋税负担沉重而生活困难,所以许多商人、农民便只好割爱让孩子去他乡学习。3、无望的国学出仕之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影响了几代国人的普遍看法。在古人的观念中想要出人头地的最主要办法就是考取功名,为官一任,从而留名千秋。而想要进入做官的正途,就是必须要通过学习以五经为主的经科、以律令为主的法科,还有以书法为主的书科等。但清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对于出身有着严格的规定,出身不正的人是没有资格入学,更别说参加国家的人才选拔考试了。比如在府衙当差做杂役的子孙后代、官府雇佣的苦力仆役、专门缉捕盗贼、逃犯的番役。就连有一定社会地位且当着差的快手和捕役都没有资格。因此许多有见识的父母便趁机为自己出生卑微的孩子,求得一条另类的为官之路。二:隆隆炮火中,国人愤然起航1、掀起武装推翻清王朝的资产阶级“洋人密其机巧,不肯轻易受人遂无疑窥其门径”当一些先进的洋务人物开始在中国开设学堂,以学习西方先进机器技术时却发现处处受制于人,从而难以实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标。但当时一片战乱的中国又必须向西方学习,以此增强抗战竞争能力,从而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而那些由于出生而没有求学机会,但长期生活在香港、澳门等外国人集聚地区的孩子们,最早走上了国外留学之路。比如,喊出“振兴中华”这一历史最强音的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的一个普通家庭,其父亲年轻时在澳门地区做过鞋匠,十三岁时因其长兄的资助而前往美国留学。这段留学经历不但使孙中山开阔了眼界,学到了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并由此了解到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为其后来弃医而从事革命运动打下了坚定的心理基础。2、一心只愿求得救国之路的芸芸学子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等各类传播西方新的思想、创办近代西式教育的潮流下。众多具有爱国之志,面对常年生活在水火之中的中国人民的在校学生们。在学校、政府资助机构、老师和朋友们的资助之下,纷纷踏上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国等的漫漫留学之路,只为学成后为国效力,改变中国积穷积弱的面貌。三:总结从第一位因机缘巧合之获得国外学习机会,并于耶鲁成功留学归来的容闳。到一八七二年,在容闳、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长期规划,大力支持下。终于获得清政府的批准选派了三十名赴美留学幼童。但刚开始在上海招收留学幼童时却遭到了抵制,于是容闳只好南下广东,最终得到当地民众响应。因家道中落或者丧父、丧母等原因,家长们为了能让孩子们求得一门生路,便与政府签订合同。从此打开他们远赴重洋的学习之路,相反那些贵族子弟的父母却因儒家家庭观念思想的影响,或是对未知的恐惧,又或是对洋人的痛恨而不愿接受新式教育和西方的先进文化。参考文献1、《现代教育科学》2、《丽水师专学报》3、《安徽工业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