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论坛征稿函毋固

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论坛征稿函

2020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建100周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东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成立的地方组织之一。值此重要节点,为深化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广东中共党史学会、《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编辑部拟于2020年第四季度在广州召开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论坛,以推动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的史料征集、实证研究和学术创新。现面向全国学术界诚挚征集来稿。征稿主题:(一)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共创建;(二)共产国际、俄共(布)与中共创建;(三)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四)中国共产党早期人物;(五)建党前后的社团及群体;(六)中共早期活动、重要会议;(七)群众运动(工青农妇);(八)五四新文化运动;(九)中共创建前后的思想论争;(十)中共创建史的新材料和新视角;(十一)民国史、社会史、北洋军阀史等其他领域与中共建党相关的历史问题。以上议题仅供参考,参会者也可围绕会议主题自选题目,尤其欢迎基于多元史料、填补学术研究空白、有效推进深化研究等具有学术创新和“问题意识”的专题史学论文。论文篇幅不限,须为未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要求观点鲜明、主题明确、逻辑严谨、文笔流畅,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在充分熟悉和理解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确论文的学术创新之处;引文和史料准确严谨,并注明出处(统一为页下注,每页重新编号,具体格式参照近期《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参会论文请发送至邮箱: gdds@163.com,来信主题名注明“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论坛”。联系人:罗素敏、叶浩豪,联系电话:020-28865079。征稿日期截至2020年10月30日。我们将遴选优秀论文,邀请作者参加本次论坛(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入选论文将按照质量给予一定稿酬并在杂志上优酬发表。广东中共党史学会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编辑部 2020年5月25日

一吟一咏

全国征稿,河南大学《历史文化论坛》杂志第66期征稿!

用历史的笔墨和语言述说往事,用文化的睿智和眼光关注现实。《历史文化论坛》特向校内外师生征稿:01来稿要求1、本刊主要刊登历史、文博、旅游等领域的学术论文,所刊论文注重思想性、学术性、原创性、前瞻性和时效性。来稿论文应在立论和论证严谨的基础上突出新意:选题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新。凡专题研究论文,应在文章引言部分概略说明前人主要的研究成果和当前研究状况。2、来稿论文应在10000字以内,须以《历史研究》或《史学月刊》格式为准、文章题目、摘要(200-300字)、关键词(3-6个)三部分最好附有英文译文、文章所有引用部分,请以脚注或尾注形式标明出处,对于没有注释或注释不清的文章,本刊一般不予采用。来稿要求观点鲜明,遵守学术规范,严禁抄袭,抄袭文章查明后本刊不再接收作者在校期间的投稿。此外,请注明作者简介,包括姓名、院系、年级、联系方式等。02本刊2021年特设栏目建党百年纪念:时至2021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团结带领人民走过百年征程,为纪念这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同时推动广大师生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研究与交流,本刊特别设立“建党百年纪念”专栏,面向全国师生征集相关主题研究论文,欢迎诸君来稿。本专栏选题包括但不限于:1.中国共产党的创立;2.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3.中国共产党与工农群众;4.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建设;5.中国共产党与国际共产主义者、国际共运的联结;6.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的成长;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8.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9.解放战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0.抗美援朝战争;11.社会主义改造、“一五”计划,三线建设等;12.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三线精神等;13.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4.党史、共和国史中的重要历史人物与重大历史事件;15.党史、共和国史研究中的新史料、新方法、新视野等。 03本刊常设栏目如下1、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提出并论述独到史学命题,探索历史学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规律,揭示其未来发展走向;尤其侧重对唯物史观及其在新时期的发展,史学理论的变迁与史学研究中的后现代取向,东西方史学的特点及功用的比较等新史学思想的研究。2、通史研究:研究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的各个领域或进行中外历史比较,把握社会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尤其侧重运用宏观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对中国史、世界史、社会史进行新的研究。3、断代史研究:分析中国历史上各时期的时代特点与历史启示,以具体的朝代或政权作为关注重点的同时,体现中国历史与中华文明的接续性和传承性,在“碎片”中拼接出“整体”的历史图景,展现对某一历史时期的独到见解。4、专题史研究:考察社会史、文明史、民族史、改革史、制度史、经济史、思想史、科技史、环境史等诸多领域,论述主题史对历史发展和历史学科本身的影响;尤其侧重对跨文化宗教和宗教史、中西文化关系史、中非交往史、非洲及拉美等落后地区的文明史等专题史的研究。5、文博考古:概述中外考古历史,探索文物考古与人类文明的内在关系,论述博物馆建设的思路;尤其侧重对新旧石器时代考古、汉唐考古,文物考古、科技考古,西域学、敦煌吐鲁番学的相关研究和最新成果介绍。6、旅游文化:论述传统文化的再利用、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发展思路;尤其侧重对于八大古都的开发及传统旅游资源的创新利用进行对策研究。此外,本刊也欢迎学术评论、研究动态、调查报告等学术类文章,以及结合当前实际,富有学术启发意义、反映历史学最新研究动态的稿件。校外纸质来稿请寄: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文化论坛》编辑部。邮编:475001电子邮箱:由于平台规则限制,不允许含有联系方式,请想要投稿的朋友,微信搜【写作投稿副业优选超市】获取截至日期:2021年7月25日河南大学《历史文化论坛》编辑部2021年3月25日

霹雳情

全国征稿,武汉大学《古今》杂志第42期征稿!

何为古今《古今》创办于1978年,是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本科生的学术年刊。本刊的创办者,是当时的历史系学生陈锋、赵林(现已分别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和哲学学院教授)。据二位老师回忆,《古今》之刊名,初定为《古与今》,后经集体磋商,更名为《古今》。 刊名的释义是这样的:考虑到与历史专业密切相联,既然是历史,便叫“古”,但学习历史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古而古,王充曾说“知古而不知今,是谓陆沉”,可见学习历史,不仅要博古,还要通今,于是各取一义,并称为《古今》,希望在史院就读的学子能够“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为学生独立创办的一份历史学术刊物,《古今》在创刊之初,便设定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规范。一直秉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办刊原则;坚持弘扬稳健、踏实的治学风气;自我定位于一个为“以史为好”的同学提供展现自身学术特长的平台。投稿要求第42期《古今》即将出刊,诚邀各位爱好史学的同仁,不限年级、专业,均请惠寄佳作,砥砺学术。本刊延续以往的主要栏目设置,并将根据同学们的来稿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投稿要求如下: 一、《国史探微》、《世界史论》、《考古论丛》栏目:主要面向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同学征稿。投稿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研究主题作文,符合学术规范,附有内容摘要、关键词与注释。(参考文献可不列)论文字数请尽量控制在一万字之内。 二、《学海漫谈》栏目:主要面向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同学征稿。来稿无体裁之严格要求,札记、书评、随笔、综述、译文均可。文章应遵循学术规范,札记、书评、随笔、综述请附注释或参考文献,译文附有原文。字数以3000—6000为宜。三、《交流园地》栏目:投稿不限高校、学院。本栏目旨在为“以史为好”的同仁提供展现学术特长、交流学术成果的平台。投稿要求参照第二条。四、引文格式请遵照《历史研究》引文注释相关规范。五、所有来稿文责自负,不得抄袭、剽窃。 六、本刊有权在不违背作者观点的前提下按编辑规范作适当修改,如不同意,请加以说明。 七、本刊为内部杂志,所发文章不影响其他刊物录用。八、所有来稿均请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本刊邮箱内,请将文章以附件形式发送,在邮件主题栏内标明文章题名,在邮件正文附上作者简介(姓名、年级、专业与联系电话)。 投稿邮箱:由于平台规则限制,不允许含有联系方式,请想要投稿的朋友,微信搜【投稿征文驿站】获取。截稿时间:2021年4月10日晚24时

好叶

首届香山革命精神与历史文化理论研讨会征稿启事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进驻香山。北京香山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发布向全国进军命令的地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走向全国性胜利的指挥部,是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的第一站。2020年3月25日,是中共中央迁驻香山、进京“赶考”71周年。为了加强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共中央在香山这段历史的认识,香山革命纪念馆和香山公园管理处在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的指导下,拟举办“为新中国奠基 为新时代铸魂——首届香山革命精神与历史文化理论研讨会”。现诚邀全国党史国史军史领域专家、全国革命历史类纪念馆(纪念地)同仁、高校学者以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撰写研讨论文。请您于2020年2月17日前填写并提交投稿人登记表(含参会论文题目)。3月10日前向会议筹备组提交会议论文。论文通过评审后,筹备组将于2020年3月中旬前通知作者可否参会。一、以文入会为保证会议的学术性,要求所有与会专家学者均以文入会。会议筹备组将组织权威专家对来稿进行评审,评选出优秀论文作为与会研讨内容。部分优秀参会论文经征得本人同意后将推送至相关核心期刊发表。二、征文选题(一)香山革命精神与新时代研究香山革命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香山革命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二)中共中央香山革命纪念地研究香山革命精神内涵研究;国共北平和谈研究;北平解放与定都北平研究;中共中央香山时期军事研究;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研究;开国大典研究;新中国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外交建设、国防建设等研究。(三)革命文物保护与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共中央香山革命纪念地遗址保护与利用;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研究;红色文物的征集保护研究;红色文物内涵挖掘与展示宣传研究。(四)革命类纪念馆发展研究革命精神传播与中国纪念馆的发展;革命类纪念馆的发展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五)历史文化及其它与大会主题相关研究三、征文要求(一)提交的论文应是之前未在其他学术会议、论文集和刊物上公开发表过的。(二)论文篇幅一般请控制在5000-10000字,摘要500字以内,关键词3-5个。(三)论文内容及格式要求如下:题目(三号宋体,加粗,居中);作者,单位及职称职务,联系方式(邮政编码、电子邮件、手机号码);中文摘要(500字以内);中文关键词(3-5个);正文标题(五号宋体,加粗,居中);正文(五号宋体);参考文献。标题层次表达方式:一级标题用“一、二、三、……”,二级标题用“(一)(二)(三)……”,三级标题用“1.2.3.……”标示,四级标题用“(1)(2)(3)……”。附件:“为新中国奠基 为新时代铸魂——首届香山革命精神与历史文化理论研讨会”投稿登记表香山革命纪念馆香山公园管理处2020年2月附件:为新中国奠基 为新时代铸魂——首届香山革命精神与历史文化理论研讨会投稿登记表“首届香山革命精神与历史文化理论研讨会征稿启事”本人已收悉,决定参与此次征稿活动,并希望参加此次研讨会,本人相关信息详见附表。来源:北京晚报

里程碑

首届香山革命精神与历史文化理论研讨会征稿

本报讯(记者 王斌)今年3月25日,是中共中央迁驻香山、进京“赶考”71周年。香山革命纪念馆和香山公园管理处拟举办“为新中国奠基 为新时代铸魂——首届香山革命精神与历史文化理论研讨会”。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研讨会采取“以文入会”的方式,即日起面向社会公众征稿,投稿人须在2月17日前填写《投稿登记表》并发送至指定邮箱。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进驻香山。北京香山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发布向全国进军命令的地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走向全国性胜利的指挥部,是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的第一站。首届香山革命精神与历史文化理论研讨会采取“以文入会”的方式。会议筹备组将组织权威专家对来稿进行评审,评选出优秀论文作为与会研讨内容。部分优秀参会论文经征得本人同意后将推送至相关核心期刊发表。即日起,诚邀全国党史国史军史领域专家、全国革命历史类纪念馆(纪念地)同仁、高校学者以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撰写研讨论文。论文通过评审后,筹备组将于2020年3月中旬前通知作者可否参会。据了解,征文选题包括香山革命精神与新时代研究、中共中央香山革命纪念地研究、革命文物保护与红色基因传承研究、革命类纪念馆发展研究、历史文化及其他与大会主题相关研究。提交的论文应是此前未在其他学术会议、论文集和刊物上公开发表过的。论文篇幅一般控制在5000至10000字,摘要500字以内,关键词3至5个。请投稿人于2月17日前填写《投稿登记表》(含参会论文题目),并发送至指定邮箱。3月10日前向会议筹备组提交会议论文。《投稿登记表》及征文详细要求,可登录北京头条客户端查询。

炼金术

第二届香山革命精神与历史文化理论研讨会征稿启事

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按照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全面提升纪念地‘三个水平’,建设‘三个基地’”的工作总体部署,在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下,香山革命纪念馆、北京市香山公园管理处拟联合举办“百年征程 香山华章——第二届香山革命精神与历史文化理论研讨会”。现诚邀全国党史国史军史领域专家、全国革命历史类纪念馆(纪念地)同仁、高校学者以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撰写研讨论文。请您于2021年4月20日前填写并提交投稿人登记表和参会论文。论文通过评审后,筹备组将另行通知作者参会。一、征文要求1.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统一思想、凝心铸魂。2.论文要紧紧围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深入研究阐释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3. 论文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主题鲜明,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4. 论文要立意新颖,逻辑严谨,语言流畅,文风朴实,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二、以文入会为保证会议的学术性,要求所有与会专家学者均以文入会。会议筹备组将组织权威专家对来稿进行评审,评选出优秀论文作为与会研讨内容。部分优秀参会论文经征得本人同意后将推送至相关核心期刊发表,并结集出版。三、征文选题(一)香山革命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初心使命研究香山革命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香山革命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研究;香山革命精神内涵研究;香山革命精神与中国精神研究。(二)香山革命纪念地研究香山革命历史与百年党史研究;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到香山研究;香山时期重要党史人物和民主党派代表人物研究;北平和平解放研究;国共北平和谈研究;香山时期军事研究;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研究;新中国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外交建设、国防建设等研究。(三)革命文物保护与红色基因传承研究香山革命纪念地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研究;红色文物的征集保护研究;红色文物内涵挖掘与展示宣传研究。(四)新时代革命类纪念馆历史使命与红色文化传播研究革命类纪念馆“四史”教育功能研究;革命类纪念馆的发展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研究;革命精神传播与中国纪念馆的发展;革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革命类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实践研究;红色文创产品创新发展研究。(五)历史文化及其他与大会主题相关研究四、征文格式(一)提交的论文应是之前未在其他学术会议、论文集和刊物上公开发表过的。(二)论文篇幅一般请控制在5000-10000字,内容提要500字以内,关键词3-5个。(三)论文内容及格式要求如下:题目(三号黑体,加粗,居中);作者,单位及职称职务,联系方式(邮政编码、电子邮件、手机号码);中文内容提要(500字以内);中文关键词(3-5个);正文标题(四号宋体,加粗);正文(四号宋体);参考文献。标题层次表达方式:一级标题用“一、二、三、……”,二级标题用“(一)(二)(三)……”,三级标题用“1.2.3.……”标示,四级标题用“(1)(2)(3)……”。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附件:第二届香山革命精神与历史文化理论研讨会投稿登记表“第二届香山革命精神与历史文化理论研讨会征稿启事”本人已收悉,决定参与此次征稿活动,并希望参加此次研讨会,本人相关信息详见附表。注:请于2021年4月20日前将回执表填写完整并发送至邮箱xsby1949@126.com,请拨打联系人电话确认已发送回执至邮箱,我们将以此确定参会人员并做相关会务准备。如您下载遇到问题,请您关注香山革命纪念馆微信订阅号或服务号,找到相应文章,在文章底部进行下载。来源:香山革命纪念馆 北京市香山公园管理处

术数

“媒介、历史与记忆”工作坊征稿启事

“媒介、历史与记忆”工作坊一媒介记忆(media memory)研究既是集体记忆研究的重要议题,也在传播学领域自成一支。一方面,它关注利用或通过媒介塑造对共同过往的记忆(媒介是“记忆的中介”),另一方面,它关注“关于媒介”的记忆(about the media)。这意味着,媒介记忆研究内在地包含着两个维度:媒介中的“记忆”与记忆中的“媒介”。前一维度的媒介记忆是社会和政治变迁的指标,与社会、文化、政治、历史紧密关联;而后一维度的媒介记忆则围绕着人们使用媒介的生命经验和情感卷入而展开。这两个维度又都跟历史,即宏观的历史与微观的生命史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二本次工作坊聚焦媒介、记忆、历史的交互关系,可能的问题或议题包括(但不限于):1.重大事件的媒介记忆研究;2.媒体事件、网络事件与社会记忆;3.媒介关于自身的记忆;4.电报、电视、计算机等媒介的历史及其社会记忆;5.互联网历史及其社会记忆;6.媒介使用与个人生命史。本次工作坊对于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作品同样欢迎,我们期待来稿有清晰的问题意识,能够缝合理论与经验材料。工作坊不收取会务费,获邀作者参会期间食宿和往返交通费由主办单位负责。论文正式发表时请注明:本文曾参加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和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主办的“媒介、历史与记忆”工作坊。三主办方: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合办方:《新闻记者》、《新闻与传播评论》、《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武汉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隶属于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召集人:吴世文(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白红义(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新闻记者》杂志特约编辑)时间:2018年11月17-18日(会期一天半)(暂定)地点: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规模:10人左右征稿流程:2018年6月底提交1000字长摘要;2018年7月中旬公布评审结果;2018年10月底提交论文定稿(字数建议10000-16000字),文献格式参考APA体例。征稿邮箱:buochun@126.com (吴世文)狐说将带来更加深度和思辨的内容:海外新媒体系列网络传播研究系列新媒体研究系列敬请期待深度|立体|思辨

皇华

《春秋史苑》杂志征稿

《春秋史苑》简介及征稿启事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春秋史苑》创刊于2009年,为半年刊。在历史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始终秉承“阅读经典、书写春秋”的宗旨,现已刊至第二十二期。《春秋史苑》现设10个栏目,主要刊登历史学院学生撰写的史学方面的论文、书评、时事评论等文章。所刊文章注重思想性、学术性、原创性、前瞻性、应用性和时效性,倡导严谨的和朴实的文风。在关注期刊学术性的同时,也注重期刊的综合性,刊登游记、散文、诗歌等贴近生活的文章,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写作需要。本刊面向群体主要为国内高校历史学、考古学、文博学、文学以及哲学的学生,属内部期刊,重在交流分享,不涉及一稿多投等问题,欢迎各地学友赐稿。《春秋史苑》常年进行对外征稿,可投稿栏目及其对应文章类型如下:阅读经典有关人文社科专业的学术著作的书评、札记与解读,以有独到见解为佳。书写春秋历史学、考古文博学领域的学术论文。中外纪闻学术性与思想性并重的学术随笔、田野考察报告、对地方志中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类问题的探索,以及观影体悟。大学生涯游记、对大学生活的记录或追忆。杂文小叙散文、诗歌等贴近生活的文章。除以上四种文章类型外,本刊也欢迎其他主题的优秀稿件来稿。投稿须知1、来稿请注明作者真实姓名、所在学校及学院、在读学历及入学年份、通讯地址及邮编、电话号码、QQ等,以便本刊与作者联系。2、稿件署名作者应为合法著作权人,文责自负。文稿中摘编或引用他人作品时,请遵守《著作权法》有关规定,在注释中详细标明来源。所有文章中的引用一律采取页下注的形式,编号方式为每页重新编号,序号为“①②……”样式.文献引用的具体细则请参看《历史研究》期刊。3、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要求宋体三号,加粗居中),必要时加副标题(要求宋体四号,右对齐)。4、文章题目下面均居中标明作者姓名(要求宋体五号)。姓名之后另起一行居中用括号标明作者的学校、学院、班级(要求宋体小五)。多位作者亦相应标出。5、若文中出现小标题,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一律采用宋体四号,加粗并居中。6、正文文字:要求用五号宋体,多倍行距1.25倍。7、若文中出现英文,则一律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8、请严格按照以上规定,对稿件的文字、引证格式进行修改,不符合标准的稿件一律退回。9、由于编辑部人员有限,未录用稿件不另行通知。如至本期期刊截稿日时未收到录用通知的,作者可对稿件自行处理。10、稿件一经录用,编辑部将寄送一份当期刊物以及自选图书。11、《春秋史苑》春季刊截稿时间:每年8月1日;《春秋史苑》秋季刊截稿时间:每年2月1日。编辑部地址: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1号楼4层期刊阅览室。投稿及相关事宜咨询邮箱:由于平台规则限制,不允许含有联系方式,请需要投稿的朋友微信搜【投稿征文驿站】或者《春秋史苑》杂志官方媒体获取

泣涕沾襟

历史可以看见·光影见证巨变-镇江摄影大展征稿启事

重 磅 镇江精彩影像-献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为浓墨重彩展现镇江七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发展成就,充分反映我市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增强广大市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激励全市干部群众为梦想砥砺前行、继续奋斗,齐心协力推动镇江高质量发展,按照我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工作部署,决定举办“历史可以看见·光影见证巨变”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镇江发展改革辉煌成就摄影大展。一、举办机构主办单位:镇江市委宣传部、镇江市委网信办、镇江市发改委、镇江市国资委、镇江市文联协办单位: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镇江市设计艺术家协会、镇江市互联网协会承办单位:镇江市摄影家协会、金山杂志社(镇江市文学艺术研究院)、国电谏壁发电厂、江苏恒顺集团、江苏索普集团、镇江市经济学会等二、征稿内容 本次摄影大展应征作品所拍摄内容以发生在镇江境内的人、事、物、景为主;或在外获巨大成就的镇江籍人物、与镇江发展有关的其他内容。本次摄影大展以“镇江大地新画卷”、“新旧对比看变迁”等为主要内容。反映镇江在城乡建设、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生态旅游、大美风光、社会服务,幸福生活、安居乐业等方面的历史变迁和取得的崭新成就。本次摄影展只收纪录类摄影作品1.镇江大地新画卷:要求是2016年以来拍摄的纪录类彩色照片,可单幅可组照(4-8幅),具有真实性、艺术性、感染力、震撼力的作品。文件不小于3M,标注标题+作者(电话)+拍摄地点等。2.“光阴流转·见证巨变”。征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老照片。必须是发生在镇江境内的人、事、物、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镇江的重要事件,上级领导关怀,为建设镇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具有历史感的家庭成员照片,历久弥新的镇江老字号著名商号、品牌与文化,历史记忆的镇江街景建筑、古村落、非遗文化项目,人民生活等其它老照片等。应征作品作者不限于自己创作,家庭或亲戚朋友,机关或企事业、社区等留存下来的历史照片均可应征,必须标注原作者或单位、拍摄时间、地点、事情、出处等。鉴于老照片的实际状况,征集可以是电子文件,也可以是洗印的老旧照片,还可以是过去和现在对比成组的照片,或者连续多年拍摄的专题照片。老照片由镇江市摄影家协会负责扫描,用后完好归还。镇江市摄影家协会将组织专门人员对入选老照片的今天的状况进行拍摄,以完成新旧对比。三、征稿时间 即日起至9月10日。征稿邮箱:zj12jsyz@126.com。一幅以上请用文件包压缩,注明“辉煌成就摄影大展+姓名”。送稿地址:镇江市区正东路34号(老市政府对面原市纪委)9楼镇江摄协办公室,联系人:孙晓光,电话13775355948。无论发邮箱还是送寄照片,都必须有以下信息:作品标题、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关于作品的必要说明等。四、奖项设置 由主办单位邀请有关专家组成评委会进行评审。根据本次展览的特点,不设等级奖,共评出优秀奖作品200幅(组)左右,(不含特邀)作品。每幅作品发给荣誉证书、价值400元的江苏恒顺集团产品。五、展出时间 国庆节前后,“历史可以看见·光影见证巨变”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镇江发展改革辉煌成就摄影大展在大市口广场(前广场)举行,展出15天,并适时组织巡展。六、其他事项 1. 本次活动不收费,不退稿。所有作品,举办方有权在编辑画册、举办展览及其他公益宣传中使用,署作者姓名,不再支付稿酬。2. 参赛作品的相关法律问题由作者自行解决,如有任何相关的法律纠纷,其法律责任由参展作者本人自行承担。3.凡投稿者均视为认同本启事。4. 举办方对本次摄影大展拥有最终解释权。

催眠师

《榆林党史与方志》征文启事

《榆林党史与方志》是中共榆林市委党史研究室(榆林市地方志编纂研究室)主办的市级社科类内部期刊。本刊旨在挖掘地方史志文化资源、普及史志知识,弘扬人文精神、传承乡土文脉、赓续红色基因、服务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刊物坚持以史为内涵,以文为风采,正经为本,庄谐兼顾,且与续史修志密切联系。为社会各界爱好史志文化、从事党史、方志研究工作者创建一个探讨理论、发表论文、研究业务、交流经验、传播信息、增长知识的重要园地,为我室征集、考证史志资料创造一个重要平台。创刊之初,编辑部将根据每期来稿的数量和质量,临时设置栏目,并逐步形成几个较为固定的特色栏目。为方面社会各界投稿,现就本刊的栏目设想简要说明如下:一、栏目设想1、特稿特载:刊载中、省、市领导和专家的专题性讲话、指示等。2、史志论坛:专业人士就史志编修的某些专业问题所作的具有实践基础的理论性探讨,或对史志编纂的基本专业知识和普遍问题所作的系统讲解与阐述。3、人物春秋:对本市历史上或当代各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或作出了重要贡献、或以高风亮节名世的知名人物以及其他出类拔萃者事迹的记录与评价。本栏目文章不要求完整记录人物一生,但求陈述真实严谨,评价客观公允。4、地情笔记:地情是指一个地方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历史、行政、人口、文化、经济等情况。包括自然、社会各个方面,最好以专题形式作调查纪实。5、党史专题:党史专题是指客观、系统记载党史上发生的某一重大、重要事件的资料,是党史正本定稿前的某个专项问题研究的初步成果。本栏目征集的专题主要目的为我室已经出版的《中共榆林历史》第一卷(1919—1949)、第二卷(1949—1978)和即将启动的第三卷(1978—)作资料补充和前期准备。6、红色记忆:榆林党史上的故人旧事之回忆录、口述历史等。7、红色印迹:榆林境内的和与榆林党史密切相关的组织、人物革命活动留下的旧址及纪念设施的介绍(图文配)。8、史志研究:党史和志鉴方面的学术性文章。9、榆林档案:对本市古今榆林某一文献档案或实物作档案式介绍(图文配)。10、文化遗产:榆林境内的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11、传说故事:从远古到现在,榆林地域文化衍生出来的各类故事整理、记述。包括地方习俗(生产习俗、生活习俗、节庆习俗、礼仪习俗、信仰习俗等)、传统手艺(尤其是榆林境内濒临失传的传统手艺介绍)、人文古迹(榆林境内古人古事物遗留的史迹的介绍<图文配>),涉及古文化遗址、古窑址、佛寺道观、神宫庙宇、碑志题刻、古道古亭、宗祠牌坊、古塔古墓、古桥梁等各类建筑遗址)、历史文物(对涉及榆林历史的各类文物的介绍)12、古今地名:榆林境内古今地名变迁记述与考证,及其蕴含的文化内容阐释。13、以史为鉴:修史无非资治为鉴,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本栏目专对历史上的失误教训作总结。14、方言拾贝:榆林境内的方言文化研究成果。15、著作品鉴:对榆林古今史志相关著述、作品介绍,及作者的终身学术艺术成就。(图文配)16、史志影像:记录榆林历史瞬间的各种(不论公的私的)老照片,尤其是建国以来榆林建设、改革过程中留存下的珍贵照片,并配以相关的文字说明。17、他山之石:转载兄弟市区史志工作中的先进经验与创新做法。18、工作心得:史志工作者在参与史志编纂工作过程中的某方面可资借鉴的心得体会。不求篇幅与结构完整,而求言之有物、言之有理。19、特别报道:有关史志专题调查研究活动、较大规模的纪念、庆祝或教育活动及其他相关人与事的详情报道。20、动态消息:中、省、市、县史志工作动态的报道(酌情采用资讯照片)。21、散文随笔:以散文、随笔形式抒写风土人情、乡土情怀和历史人文。(办刊偏重于征集乡土历史散文)22、诗意榆林:有关榆林的古今歌赋、诗词等作品。请热心于史志文化、乡土文化,愿为榆林史志工作贡献智慧的各界有识之士,参考以上栏目,积极投稿。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栏目仅供投稿者参考,只要与榆林史志文化、乡土文化相关作品均可投稿。稿件一经采用(包括照片资料),编辑部将及时支付稿酬。欢迎史志文化爱好者、专家学者与编辑部联系,交流信息,商量采写事宜。二、投稿要求1、政治立场端正、观点正确,内容真实、资料翔实,言之有据,条理清楚,言之有序;观点独特,主次分明。2、文责自负,稿件必须为原创作品,杜绝抄袭剽窃。3、篇幅2000~4000字的稿件较受欢迎,最长以不超出10000字为宜。编辑部对来稿有增删修改权,不同意改动者请在来稿中注明。3、本杂志只接收电子稿件。文尾务必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及作者简要介绍等。请自留底稿,所有投稿概不退稿。4、稿件一经刊用,随即赠送当期杂志。三、投稿方式1、投稿邮箱:dysxjk@163.com(邮件题目请注明“《榆林党史与方志》投稿”)2、联系地址:陕西省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榆林市委大楼A39室3、联 系 人:刘 媛 王 舵 4、联系电话:0912—3258911 0912—3649083作者/来源:榆林党史内容如有不妥,请点击头像-私信联系小编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