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与建设进程席卷近代中国,几乎影响了国人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亿万民众的日常生活也随之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入探讨这些变化,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也有利于更好地走向未来。有鉴于此,我们在往年论坛的基础上,诚邀各地历史学专业的青年学者、博士、硕士研究生,再聚山大,继续研讨民众日常生活问题,尝试宏大叙事与微观史学的融合之路。现将会议论文征集等事项,随函报告如下:一、论坛时间2020年5月下旬二、论坛地点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三、论坛主题革命与建设:民众的日常生活参考议题:1.革命话语体系下的民众日常生活;2.现代化进程中的民众日常生活变迁;3.新中国建设时期民众的日常生活;4.集体化时代的民众日常生活;5.改革开放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变迁;6.全球史视域下民众日常生活变迁;7.其他相关议题。四、主办单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五、论文要求1.所提交论文应为原创,符合学术规范;2.选题新颖,问题意识强,见解独到,论证严密;3.字数在8000字以上,原则上不超过1.5万字;4.引文注释参照《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相关规定;5.请在文后附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年级、单位、专业、联系电话、个人邮箱等。六、投稿方式及截止时间1.有意参会者,请于2020年3月5日前将会议回执发到联系信箱;2.5月1日前将正式论文(Word格式)以附件形式发至联系信箱shistory2018@163.com,邮件标题命名格式为:学校+姓名+专业及年级。七、其他1.论坛将择优遴选参会人员,并发送正式通知;2.论坛负责参会同学的住宿和餐饮费,往返交通费请自理;3.论坛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如下,欢迎来电来信咨询:王文源 孙超群 刘姝含 来源:SDU·HISTORY·研究生会
新京报·文化客厅是新京报文化副刊部全新打造的活动品牌,继续坚持“阅读需要主张”,带你去往有格调的文艺现场、有主张的思想现场,全文化领域嘉宾与你分享一系列智识盛宴。新京报·文化客厅第三场活动,是由新京报·文化客厅联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工作室、新译科技、单向空间共同主办的“第二届译想论坛(2019)”。本场活动以“翻译和我们的时代”为主题,就非虚构写作、文学写作、出版与翻译、字幕翻译、AI翻译五个分议题进行五场对话,共同探讨翻译事业的发展方向。本次推送的是第一场活动“译论一丨非虚构写作:引进还是自我创新”的现场内容报道。撰文 | 新京报记者 沈河西 实习生 刘雨晴如何平衡历史研究的学术性与普及性,一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非虚构写作的流行,为这个难题提供了解决办法。5月10日,在杭州单向空间,著名历史学者王笛、译者陆大鹏,与资深媒体人郑诗亮(主持)一起分享了他们对于非虚构写作的看法。历史写作,应该让史学以外的人也感兴趣王笛的两部著作《茶馆》和《袍哥》都是用英语写成,先在美国出版,后来再翻译成中文。对此,王笛解释说是受到美国学界评价体制的影响,这两部书在建构时都是用英语思考的,主要针对西方的学者,而非大众。而且,英语写作也要求直接用最简单的办法展示观点,避免使用过多形容词。因此,在翻译成中文时需要补充很多细节。王笛把翻译自己著作的过程形容为不断补充、修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他可以删去中国读者可能不感兴趣的针对西方学者的讨论,并补充中国读者感兴趣的内容。王笛作品《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年10月)王笛说,他的史学观在到美国后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他在国内的第一本专著《跨出封闭的世界》,采用宏观的史学观,探讨长江上游地区如何从一个封闭的世界走向开放,受到社会科学方法的影响,采用大量的统计材料和分析,完全不考虑读者。但到美国后,他开始转向人文学的方法,从《街头文化》开始,关心过去历史学家较少关注的下层民众的经历。过去的历史学家都讲究宏大叙事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而不关心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民众,认为他们对历史没有贡献,在历史上没有留下踪迹,他认为这是不对的。应该发掘下层民众的经历,同时转变写作方式,让史学以外的读者也感兴趣。西方学界对历史研究迎合大众存在不同的态度。德国学者固守在学院中。英美学者则迎合大众传播,写让大众接受的书、上电视做节目、拍纪录片等等。史学不能始终在象牙塔里。王笛提到史鼎迁的《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作为一部中国近代史教科书,却在美国长期畅销。王笛认为,学者是学术的,但同时也要让历史学有生命力,面向大众。同时,王笛也分享了他关于非虚构写作的困惑。他本来立志要写深度历史的研究专著,但《袍哥》走红以后,我开始犹豫接下来的著作是否还要写成非虚构的,以吸引更多读者。他直言这是一个两难选择。要满足自己对学术深度的追求,看的人就少;要写得通俗化,在有些方面就不得不牺牲分析和深度的思考。对于接下来的著作要用什么风格来完成,王笛也还在思考当中。论坛嘉宾:陆大鹏(英德译者,代表译著“地中海史诗三部曲”、《金雀花王朝》等)、王笛(历史学家,澳门大学杰出教授、历史系主任)和 郑诗亮(澎湃新闻·上海书评执行主编)从记者的历史写作中,我们学到什么?国外有很多记者擅长利用专业优势,深入田野做调查,同时又有自己出色的文笔,因此能写出不乏深度的作品。获得普利策奖历史传记类的作家,很多都是记者出身。在王笛看来,历史研究需要做深入调查,这对记者而言是基本训练,他们能够在事实的基础上建构故事。他回忆了自己在写作《茶馆》时,文字资料不足,就从田野考察开始,去茶馆采访老人,同时避免像社会学家那样去调查,而是完全采用口述的方法,甚至不让采访对象知道他在做研究,只是进行日常的聊天。同时,历史研究有时是一种奇遇。他回顾了自己写作《袍哥》的过程。当时他偶然看到了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生沈宝媛在1945年作的调查报告,其中杀女儿的情节给他很大的灵感。他决定将这一事件作为开端,写作关于袍哥的微观史。沈宝媛毕业论文封面王笛很提倡从一个很琐碎的生活场景出发,展开一个全面的对社会生活的描写这种写法。陆大鹏也提到他翻译的《阿拉伯的劳伦斯》,一开始不是写大英帝国在中东的鸿图霸业这样宏大的叙事,而是写一个美国纽约来的石油商人,到中东去勘测石油,遇到了沙尘暴,到一个房子里面躲避时碰到几个英国情报部门的军官,其中有一个是劳伦斯。这个美国商人是历史上的小人物,但一开始描写的沙漠环境是很扣人心弦的。王笛认为,写作时开头非常重要,要在几分钟内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他在写作《茶馆》时,研究了三种历史——经济的历史、社会的历史和政治的历史,但他在写作时把社会的部分放在第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最有趣。在将《茶馆》翻译成中文时,王笛还增加了一个引子,想象在1900年1月1日清晨喝早茶的场景。尾声则定位在1949年12月31日,几天前解放军进入成都。50年间茶馆和城市的变迁就通过引子和尾声串连起来,这是带有文学意味的描述。他还提到英国作家扶霞·邓洛普的《鱼翅与花椒》,写成都的街道、风土、川菜,从理解、历史的深层次角度来思考中国饮食,而不是表面地只写饮食。《鱼翅与花椒》作者扶霞·邓洛普挖掘传说背后的历史宏大叙事提到中国的非虚构写作,王笛很推崇齐邦媛的《巨流河》、龙应台的《大江大海》以及杨显惠的《夹边沟记事》,认为它们讲述了历史转折时期的个人感受和家庭经历,从个人的经历看大时代的变迁。此外还有华人到美国后用英文写自身的经历。这些非虚构写作能够以个人的经历来讲过去的故事,以及对这些故事的思考,读起来甚至比小说作家所构造的故事更有趣、更有震撼力。王笛特别提到传说作为一种研究对象的可行性。以《袍哥》为例,袍哥已经消亡半个多世纪了,但诸如其起源、传说,学界还搞不清楚。袍哥有自己的一套话语、说法,有自己对历史的讲述。他们都宣称这个组织是一六六几年由郑成功在台湾创立。后来清军攻陷台湾,他的孙子为了保存他们的早期文献,就把它封在铁盒子里丢在海里。一直到19世纪,郭永泰宣称一个渔夫在海里打捞到这批文献。郭永泰把这些东西编辑出版,称为《海底》。这样的传说对秘密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这就是历史研究所要挖掘的问题,要找到传说背后的宏大叙事。《成都江湖海底》内页王笛指出,袍哥和中国革命联系在一起,和早期共产党的领袖也有关系,贺龙就加入过哥老会。共产党进入四川以后,地下党在袍哥中间进行了长期的活动,为解放军接管四川做了很多工作。开国大典时,毛泽东旁边的大胡子——张澜,就是四川的大袍哥,当过四川省省长、成都大学校长,他是文人,又是政客,是大袍哥,也是爱国者,还是民盟的创建者。过去我们只是简单地把袍哥看成一个秘密社会组织,却忽略了其与历史紧密、复杂的联系。王笛说,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社会组织能够有如此广泛的基础,民国时期四川有70%的成年男人都是袍哥的成员,他们在成都发挥了基层市民组织的作用。如果人们有纠纷,不到官府去打官司,而是先请袍哥当中间人到茶馆调解。王笛认为这实际上是地方社会中的一种自治形态,民众自愿把裁判权交给袍哥,而不是官府,这展示出过去中国社会内部的自治传统。张澜王笛特别强调,研究历史一定不要掺杂政治观点,或者先预设标签,然后按照标签写作。不要让价值判断影响对事实的描述。以袍哥为例,其本身可以分成清水袍哥和混水袍哥。清水袍哥比较正直,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混水袍哥就打家劫舍,欺压民众。因此,要收集各方面的资料,不要轻易放弃矛盾的材料,也不要对资料和写作对象有偏见。所谓非虚构的写作,就是让事实说话。对于历史的资料记载,王笛认为,只能看作一种文本,用来分析、建构过去发生的事情。所谓“历史”是两种,一种是历史过去,一种是人建构的历史。不可能写出真实的历史,因为人会受到资料的局限和视角的局限。作者: 新京报记者 沈河西 实习生 刘雨晴编辑:西西校对:翟永军
11月10至12日,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主办,四川大学合办,历史研究杂志社、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新编)中国通史》编委会办公室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史学高层论坛暨第十四届历史学前沿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中国社会形态理论的建构与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高翔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四川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国,四川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姜怡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四川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姚乐野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历史研究院纪委书记、副院长路育松主持。来自全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9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高翔指出,社会形态理论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五种社会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具有充分的历史依据。不能教条式理解五种社会形态,五种社会形态的递进并不等于否认历史跨越或倒退的可能性。中国走了一条独特的历史道路,但也遵循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一直行进在人类文明的大道上,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高翔强调,社会形态理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鲜明特色。遵循唯物史观的研究路径,全面、深入研究中国社会形态,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标志,也是新中国历史学取得的标志性学术成就。新中国七十余年,社会形态研究极大地开阔了史学家们的视野,极大地增强了人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科学认识。高翔强调,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建设和发展新时代中国史学,社会形态研究不能削弱,必须加强。新时代中国史学要推动社会形态研究走向深入,必须坚持从社会形态的角度认识历史时代、历史道路、历史阶段,发现新材料,提出新问题,得出新结论,打开中国社会形态研究无限广阔的学术空间和问题视域,推出具有思想穿透力的成果,打造历史研究的中国学派。新时代中国史学要大力弘扬经世致用的史学传统,投身时代进步的洪流,回应现实关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历史滋养和历史智慧。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社会形态理论的形成与创新”、“社会形态理论与新时代史学发展”、“社会形态与中国历史分期”、“考古发现与中国社会形态再认识”、“中西社会形态比较”展开讨论。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历史研究》主编李国强出席论坛闭幕式并总结讲话。李国强指出,中国历史学研究已经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具有科学性、真理性和解释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根本遵循。李国强强调,构建科学的、完整的中国社会形态理论体系,要原原本本学经典,立足中国历史实际,加强多学科融合。所有有理想、有志向、有抱负的新时代史学工作者,都要树立问题意识,加强理论创新,做有思想、有情怀、有担当的史学研究,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史学高质量发展。据悉,全国史学高层论坛是中国历史研究院2019年发起创办的,历史学前沿论坛是《历史研究》编辑部2007年创办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已连续举办14届。今年,两个论坛合并举办,探讨“中国社会形态理论的建构与创新”这一重要命题,推动新时代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繁荣发展。
9月14日,信控学院任庆昌教授指导过的各届研究生从祖国各地返回母校举行学术论坛。此次论坛在我校雁塔校区图书馆127会议室举行。党委研工部副部长蒋正,信控学院党委书记吴昊,院长段中兴,建科学院党委书记于军琪,院长李安桂,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朱丽华以及49名校友参加学术论坛开幕式。参加开幕式的各个部门负责人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这次学术论坛的意义。任庆昌教授在致辞中总结了多年来的教育实践,对毕业研究生们提出了殷切希望。张永辉、李建维两位毕业研究生代表讲话,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之情。本次学术论坛,共收到论文29篇,汇编为《论文集》,有23人宣读了论文报告。《论文集》内容分为建筑电气、建筑智能化、工业控制与数字技术应用、工作心得体会四个专题,内容涵盖建筑电气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BIM技术应用、绿色建筑、建筑热环境建模研究、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分析、HVAC自动控制与优化、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工业控制、数字矿山、医学图像分析等。除此之外,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也被探索与应用。论坛充分说明我校毕业研究生能够根据国家需求和工作环境的变化扩展专业领域,有很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与会者一致认为,此次论坛是一场高质量、有品位、内容丰富的聚会。“历届研究生返校聚会学术论坛”既给大家创建一个互相开展学术交流的平台,也提供了一次检阅工作成绩、向母校汇报的机会,为母校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重要反馈信息。《论文集》是一本有特殊意义的科技文献,也是一份珍贵的纪念品。毕业研究生们纷纷表示,秉承着建大校风校训精神的各届校友,走上社会后取得了各种丰硕成果,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当中,将继续发扬“自强 笃实 求源 创新”的建大精神,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不同的岗位上取得更大成绩,为母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任庆昌教授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承担指导研究生任务,三十多年来培养硕士研究生91名、博士研究生10名。在研究生教育中,任教授积极开展学科交叉研究,在培养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的基础上,与我校暖通空调学科、土木工程学科联合培养研究生多名以适应社会需求,也为我校建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奠定了重要基础。—END—编辑:肖又文责任编辑:李文博
以“研究生教育的新时代:纪念中国研究生教育恢复招生四十周年”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教育国际论坛16日在北京举行 。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强调,四十年来,中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飞跃;中国研究生教育制度体系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构建;中国研究生教育为支撑国家创新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中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影响力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朱之文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办好中国研究生教育,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着力培养国家和社会紧缺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着力产出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实际问题的科研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改革创新,特别是紧紧围绕培养模式、资源配置、评价机制、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不断健全研究生教育的体制机制,着力在内涵建设上狠下功夫,不断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激发研究生教育活力,加快推动我国从研究生教育大国迈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要主动适应世界科技革命发展趋势、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加强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世界各国在研究生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外优质研究生教育资源融合共享、办学模式相互借鉴、学历学位相互认可,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努力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韩国首尔大学等60多位专家学者和国内近400位研究生教育战线代表参加会议。论坛上,北京大学副校长龚旗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副主席Julia Kent(茱莉亚·肯特)、欧洲大学联合会博士教育委员会主任Alexander Hasgall(亚力山大·哈沙格尔)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论坛还设有“全球研究生教育新挑战、新机遇和新未来”“博士生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学术伦理与规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六个主题分论坛。据介绍,中国研究生教育国际论坛被列入2018年教育部“奋进之笔”之“争先计划”,是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联合举办,致力于搭建研究生教育领域国际交流和对话平台。(光明融媒记者晋浩天)
2020年研究生考研复试分数线预测:历史学(学硕)提示:分析了【历史学】学科2012-2019近8年的研究生(学硕)考研复试国家控制分数线,对2020年国家控制分数线进行预测,希望能对朋友们有所帮助。【历史学】学硕国家线(2012年-2019年)【历史学】学硕国家线(2016年-2019年)以上四图给出了明显的几个信息:第一:【历史学】总分近四年稳中有增,可以预计2020年总分将保持稳定.第二:近四年A类单科较为平稳,两个单科分别徘徊在44,130左右第三:B类单科较为平稳,两个单科分别徘徊在40,123左右【历史学】2020年专业复试线(学硕)预测在扩招的影响下,国家线不会增加,可以得出2020年考研复试分数线:(1)A类地区:总分325,单科(满分100分)43分,单科(满分大于100分)132分.(2)B类地区 总分315,单科(满分100分)40分,单科(满分大于100分)123分.预祝各位同学金榜题名!【注】想了解更详细的情况,可关注本号或在此留言咨询,定及时回复,祝您考研成功!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在开幕式上致辞。海外网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王萌)由国家教育部首批区域与国别培育研究基地北师大俄罗斯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七届“俄罗斯学”研究生国际学术论坛今天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论坛以“交流互鉴 ——‘俄罗斯学’青年学者的新视野”为主题,设置“跨文化视野下的中俄文化交流互鉴”“中俄文化交流与文化符合”“中俄文化交流中的‘刻板印象’及对策”等议题,来自中俄两国的专家学者及14所高校学生代表共聚一堂,探讨中俄人文交流合作。莫斯科国立大学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中俄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前景,重担在青年的肩头。中国和俄罗斯青年、“一带一路”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合作日益紧密,友谊日益增长。莫斯科国立大学维多利亚·弗拉基米罗夫娜·克拉斯内赫教授表示,中俄双方互相进行人才培养项目,不断拓大青年交流规模。俄罗斯境内现已有17所孔子学院,分布在14个城市。此外,俄中两国科研合作除在历史、社会学、文化学等传统科学领域不断加深,还在一些较新的研究方向上得到了发展,如,心理语言学、语言文化认知研究、比较文学研究、语言文化学、跨文化交际理论等。论坛开幕式合影。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分党委书记、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刘娟表示,在过去的6年里,很多研究生参会者在论坛后确定了自己的科研兴趣和科研方向。他们不仅仅是未来俄罗斯研究的专家和科学事业的继承者,更是中俄文化的媒介和中俄两国人民友谊可靠的捍卫者。这是论坛举办的意义所在,同样也是俄罗斯研究中心的使命。据介绍,俄罗斯研究中心是中国国家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成立于2012年。中心的成员来自北京师范大学9个院系,其中有语文学家、文学家、政治学家、教育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艺术家、法学家和经济学家。中心已经成为推动中俄人文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平台,并且在中俄教育类高校联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论坛主旨发言环节。论坛颁奖典礼。
来源:中国网“第二届全国地学研究生论坛”12月19日-20日在湖南长沙举办。本届论坛以“荟萃地学英才,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中南大学共同承办。据了解,本届论坛共有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500余名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参加,围绕地质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一带一路”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础地质科学研究进展、矿产资源经济与矿政管理等多个主题开展了学术交流与研讨。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地质学会作为服务全国地质科技工作者的学术团体,肩负着推动青年地质人才快速成长,促进地质科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责任。本次论坛搭建了一个供全国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在读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成果展示的平台,将激发青年地质科技工作者的创造热情和创造活力。会上,作为优秀青年地质科技工作者代表,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李帝铨,国家优青项目获得者郑义、孙玉军,分别做了题为“大深度高精度广域电磁探测技术”“熔体-流体地球化学:方法与应用”“大陆岩石圈三维热-流变结构及对青藏高原隆升和扩展的影响”的学术报告。参会的研究生们围绕相关主题分别在20余个分论坛上做了学术报告。责任编辑: 陈硕
11月21日,第五届辽宁省作物学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开幕。本届论坛由辽宁省教育厅主办,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承办。来自沈阳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和内蒙古农业大学等10所大学的600余名师生参加论坛活动。该论坛为辽宁省教育厅和江苏省教育厅对接项目,通过邀请国内外专家报告、举办研究生学术报告、参观座谈交流为主要方式,为作物学领域研究生提供学术交流和科研实习平台,开拓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拓宽研究生科研思路,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潜能,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论坛致力于提升我省一流特色学科在国际、国内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力,为建设教育强省和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本次论坛特邀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及育种岗位科学家、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李新海研究员作《玉米遗传育种研究进展》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马有志研究员作《抗旱基因挖掘与转基因小麦创制》报告。来自10所高校的47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在论坛上进行了学术汇报,34名研究生进行了学术墙报展示。经专家评审,28人获得优秀报告奖,12人获得最佳墙报奖。沈阳农业大学作物学学科至今已有82年的历史,现设有博士点、硕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其中“东北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实验室”是农业部在东北唯一水稻专业重点开放实验室,“北方超级粳稻育种重点实验室”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陈温福院士为带头人的“北方粳稻核心科技与关键技术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副校长辛彦军介绍说,农作物的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研究生是科研的生力军,是未来学术研究的中坚力量,学术交流是研究生期间的重头戏,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是丰富研究生经历和提高研究生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来源:辽宁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红网时刻12月8日讯(通讯员 唐志远 廖爱娣)12月6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湖南省教育厅主办,我校研究生院、公共管理学院共同承办的湖南省第十三届研究生创新论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国家治理效能”分论坛在学校图书馆报告厅召开,湘潭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刘建平教授,湖南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唐宏伟主任等领导、专家出席开幕式,来自国内高校的200余名研究生参加了论坛。开幕式上,副校长刘建平教授简单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与发展现状,他强调举办研究生创新论坛,是增进校际学术交流的重要桥梁,是聆听不同风格学术声音的重要机会,是广大研究生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重要过程。唐宏伟主任指出国家治理效能源于制度基础,必须更加重视制度建设,进一步推动国家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鼓励广大研究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本次分论坛设置了特邀大会报告、研究生口头报告等环节。在特邀大会报告环节,华南师范大学张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易承志教授、同济大学余敏江教授、天津大学李磊教授等受邀专家分别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选拔制度的百年变迁——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推进特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研究逻辑与实践进路”“精准扶贫中国家自主性的内在张力及其调适”“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城市群发展道路探析”的学术报告,为参加论坛的研究生们奉上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方式独特的学术盛宴。在口头报告环节,研究生们围绕“城乡生态共生治理”“乡村治理现代化”“新冠疫情防控的区域协同治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等研究方向开展了学术思想碰撞与创新成果分享。本次分论坛录用了国内高校研究生学术论文61篇,评选并表彰了优秀论文39篇,其中特等奖论文3篇、一等奖论文6篇、二等奖论文11篇,三等奖论文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