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第三届山东大学历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等候室

第三届山东大学历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

革命与建设进程席卷近代中国,几乎影响了国人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亿万民众的日常生活也随之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入探讨这些变化,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也有利于更好地走向未来。有鉴于此,我们在往年论坛的基础上,诚邀各地历史学专业的青年学者、博士、硕士研究生,再聚山大,继续研讨民众日常生活问题,尝试宏大叙事与微观史学的融合之路。现将会议论文征集等事项,随函报告如下:一、论坛时间2020年5月下旬二、论坛地点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三、论坛主题革命与建设:民众的日常生活参考议题:1.革命话语体系下的民众日常生活;2.现代化进程中的民众日常生活变迁;3.新中国建设时期民众的日常生活;4.集体化时代的民众日常生活;5.改革开放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变迁;6.全球史视域下民众日常生活变迁;7.其他相关议题。四、主办单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五、论文要求1.所提交论文应为原创,符合学术规范;2.选题新颖,问题意识强,见解独到,论证严密;3.字数在8000字以上,原则上不超过1.5万字;4.引文注释参照《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相关规定;5.请在文后附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年级、单位、专业、联系电话、个人邮箱等。六、投稿方式及截止时间1.有意参会者,请于2020年3月5日前将会议回执发到联系信箱;2.5月1日前将正式论文(Word格式)以附件形式发至联系信箱shistory2018@163.com,邮件标题命名格式为:学校+姓名+专业及年级。七、其他1.论坛将择优遴选参会人员,并发送正式通知;2.论坛负责参会同学的住宿和餐饮费,往返交通费请自理;3.论坛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如下,欢迎来电来信咨询:王文源 孙超群 刘姝含 来源:SDU·HISTORY·研究生会

然奚求焉

第二届全国史学高层论坛暨第十四届历史学前沿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

11月10至12日,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主办,四川大学合办,历史研究杂志社、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新编)中国通史》编委会办公室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史学高层论坛暨第十四届历史学前沿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中国社会形态理论的建构与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高翔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四川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国,四川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姜怡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四川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姚乐野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历史研究院纪委书记、副院长路育松主持。来自全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9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高翔指出,社会形态理论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五种社会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具有充分的历史依据。不能教条式理解五种社会形态,五种社会形态的递进并不等于否认历史跨越或倒退的可能性。中国走了一条独特的历史道路,但也遵循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一直行进在人类文明的大道上,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高翔强调,社会形态理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鲜明特色。遵循唯物史观的研究路径,全面、深入研究中国社会形态,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标志,也是新中国历史学取得的标志性学术成就。新中国七十余年,社会形态研究极大地开阔了史学家们的视野,极大地增强了人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科学认识。高翔强调,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建设和发展新时代中国史学,社会形态研究不能削弱,必须加强。新时代中国史学要推动社会形态研究走向深入,必须坚持从社会形态的角度认识历史时代、历史道路、历史阶段,发现新材料,提出新问题,得出新结论,打开中国社会形态研究无限广阔的学术空间和问题视域,推出具有思想穿透力的成果,打造历史研究的中国学派。新时代中国史学要大力弘扬经世致用的史学传统,投身时代进步的洪流,回应现实关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历史滋养和历史智慧。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社会形态理论的形成与创新”、“社会形态理论与新时代史学发展”、“社会形态与中国历史分期”、“考古发现与中国社会形态再认识”、“中西社会形态比较”展开讨论。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历史研究》主编李国强出席论坛闭幕式并总结讲话。李国强指出,中国历史学研究已经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具有科学性、真理性和解释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根本遵循。李国强强调,构建科学的、完整的中国社会形态理论体系,要原原本本学经典,立足中国历史实际,加强多学科融合。所有有理想、有志向、有抱负的新时代史学工作者,都要树立问题意识,加强理论创新,做有思想、有情怀、有担当的史学研究,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史学高质量发展。据悉,全国史学高层论坛是中国历史研究院2019年发起创办的,历史学前沿论坛是《历史研究》编辑部2007年创办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已连续举办14届。今年,两个论坛合并举办,探讨“中国社会形态理论的建构与创新”这一重要命题,推动新时代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繁荣发展。

夫灵公也

第一届全国历史教学论坛在溧阳中学举行

日前,第一届全国历史教学论坛在省溧中举行。此次论坛由《历史教学》杂志社主办,邀请了全国知名特级教师李晓风、魏勇、李惠军、许春凤和《历史教学》杂志顾问任世江参加,他们结合全国试点城市新教材教学情况,从如何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课堂提问质量以及新教材研究等内容,与全国各地350余名初高中历史老师进行了交流。2021年,江苏省新高考方案将正式实施,届时考生将使用新教材。此次论坛就是为了应对新方案,让历史老师能提前对新教材有深入了解而举办的。近年来,省溧中(溧阳中学)以“江苏省多维探究历史课程基地”为平台,努力建构“学生预习——问题探究——师生共议——学生反思”的历史“生态课堂”模式,推动了学校历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来源溧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将甲者进

「信闻堂」任庆昌教授历届研究生返回母校举行学术论坛

9月14日,信控学院任庆昌教授指导过的各届研究生从祖国各地返回母校举行学术论坛。此次论坛在我校雁塔校区图书馆127会议室举行。党委研工部副部长蒋正,信控学院党委书记吴昊,院长段中兴,建科学院党委书记于军琪,院长李安桂,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朱丽华以及49名校友参加学术论坛开幕式。参加开幕式的各个部门负责人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这次学术论坛的意义。任庆昌教授在致辞中总结了多年来的教育实践,对毕业研究生们提出了殷切希望。张永辉、李建维两位毕业研究生代表讲话,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之情。本次学术论坛,共收到论文29篇,汇编为《论文集》,有23人宣读了论文报告。《论文集》内容分为建筑电气、建筑智能化、工业控制与数字技术应用、工作心得体会四个专题,内容涵盖建筑电气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BIM技术应用、绿色建筑、建筑热环境建模研究、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分析、HVAC自动控制与优化、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工业控制、数字矿山、医学图像分析等。除此之外,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也被探索与应用。论坛充分说明我校毕业研究生能够根据国家需求和工作环境的变化扩展专业领域,有很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与会者一致认为,此次论坛是一场高质量、有品位、内容丰富的聚会。“历届研究生返校聚会学术论坛”既给大家创建一个互相开展学术交流的平台,也提供了一次检阅工作成绩、向母校汇报的机会,为母校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重要反馈信息。《论文集》是一本有特殊意义的科技文献,也是一份珍贵的纪念品。毕业研究生们纷纷表示,秉承着建大校风校训精神的各届校友,走上社会后取得了各种丰硕成果,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当中,将继续发扬“自强 笃实 求源 创新”的建大精神,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不同的岗位上取得更大成绩,为母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任庆昌教授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承担指导研究生任务,三十多年来培养硕士研究生91名、博士研究生10名。在研究生教育中,任教授积极开展学科交叉研究,在培养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的基础上,与我校暖通空调学科、土木工程学科联合培养研究生多名以适应社会需求,也为我校建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奠定了重要基础。—END—编辑:肖又文责任编辑:李文博

机械工

第二届全国地学研究生论坛在长沙举办

来源:中国网“第二届全国地学研究生论坛”12月19日-20日在湖南长沙举办。本届论坛以“荟萃地学英才,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中南大学共同承办。据了解,本届论坛共有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500余名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参加,围绕地质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一带一路”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础地质科学研究进展、矿产资源经济与矿政管理等多个主题开展了学术交流与研讨。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地质学会作为服务全国地质科技工作者的学术团体,肩负着推动青年地质人才快速成长,促进地质科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责任。本次论坛搭建了一个供全国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在读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成果展示的平台,将激发青年地质科技工作者的创造热情和创造活力。会上,作为优秀青年地质科技工作者代表,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李帝铨,国家优青项目获得者郑义、孙玉军,分别做了题为“大深度高精度广域电磁探测技术”“熔体-流体地球化学:方法与应用”“大陆岩石圈三维热-流变结构及对青藏高原隆升和扩展的影响”的学术报告。参会的研究生们围绕相关主题分别在20余个分论坛上做了学术报告。责任编辑: 陈硕

一雨

“俄罗斯学”研究生国际学术论坛举办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在开幕式上致辞。海外网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王萌)由国家教育部首批区域与国别培育研究基地北师大俄罗斯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七届“俄罗斯学”研究生国际学术论坛今天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论坛以“交流互鉴 ——‘俄罗斯学’青年学者的新视野”为主题,设置“跨文化视野下的中俄文化交流互鉴”“中俄文化交流与文化符合”“中俄文化交流中的‘刻板印象’及对策”等议题,来自中俄两国的专家学者及14所高校学生代表共聚一堂,探讨中俄人文交流合作。莫斯科国立大学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中俄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前景,重担在青年的肩头。中国和俄罗斯青年、“一带一路”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合作日益紧密,友谊日益增长。莫斯科国立大学维多利亚·弗拉基米罗夫娜·克拉斯内赫教授表示,中俄双方互相进行人才培养项目,不断拓大青年交流规模。俄罗斯境内现已有17所孔子学院,分布在14个城市。此外,俄中两国科研合作除在历史、社会学、文化学等传统科学领域不断加深,还在一些较新的研究方向上得到了发展,如,心理语言学、语言文化认知研究、比较文学研究、语言文化学、跨文化交际理论等。论坛开幕式合影。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分党委书记、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刘娟表示,在过去的6年里,很多研究生参会者在论坛后确定了自己的科研兴趣和科研方向。他们不仅仅是未来俄罗斯研究的专家和科学事业的继承者,更是中俄文化的媒介和中俄两国人民友谊可靠的捍卫者。这是论坛举办的意义所在,同样也是俄罗斯研究中心的使命。据介绍,俄罗斯研究中心是中国国家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成立于2012年。中心的成员来自北京师范大学9个院系,其中有语文学家、文学家、政治学家、教育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艺术家、法学家和经济学家。中心已经成为推动中俄人文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平台,并且在中俄教育类高校联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论坛主旨发言环节。论坛颁奖典礼。

孰得其久

2020年研究生考研复试分数线预测:历史学(学硕)

2020年研究生考研复试分数线预测:历史学(学硕)提示:分析了【历史学】学科2012-2019近8年的研究生(学硕)考研复试国家控制分数线,对2020年国家控制分数线进行预测,希望能对朋友们有所帮助。【历史学】学硕国家线(2012年-2019年)【历史学】学硕国家线(2016年-2019年)以上四图给出了明显的几个信息:第一:【历史学】总分近四年稳中有增,可以预计2020年总分将保持稳定.第二:近四年A类单科较为平稳,两个单科分别徘徊在44,130左右第三:B类单科较为平稳,两个单科分别徘徊在40,123左右【历史学】2020年专业复试线(学硕)预测在扩招的影响下,国家线不会增加,可以得出2020年考研复试分数线:(1)A类地区:总分325,单科(满分100分)43分,单科(满分大于100分)132分.(2)B类地区 总分315,单科(满分100分)40分,单科(满分大于100分)123分.预祝各位同学金榜题名!【注】想了解更详细的情况,可关注本号或在此留言咨询,定及时回复,祝您考研成功!

被衣大说

在学研究生将破300万,庞大数字背后隐藏着这三点原因

众所周知,2020年考研人数达到了350余万人,但是你知道,当下我国在学的研究生有多少人吗?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消息,我国在学研究生数量即将突破300万人。这一数字也是达到了历史之最,成为有史以来在学研究生数量最多的一年。而且这一数目以每年15万至20万人的增速,在持续增长。很多人可能会问,造成研究生人数越来越多,考研人数越来越多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说是不愿意进入社会,“逃避”式读研;有人说是不愿意收入不足,“涨薪”式考研。那么关键原因究竟是什么呢?01门槛成为最大的现实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左右经济发展的同时,同样也在左右社会发展,读研和考研人数的激增,就是最真实客观的展现。面对着本科生成为普遍,研究生成为普通的现状,用人单位自然是能选研究生不选本科生,能挑高学历不挑低学历。究其原因,是因为用人单位认为研究生的水平更高,与此同时,它的性价比也更高。水平更高不难理解,毕竟研究生少则在校科研二年,多则在校科研三年,无论从技术、能力还是经验上,都优于本科生一大截。所谓的性价比更高,是因为在很多单位,其实研究生的月工资相较于本科生,一般多1000元到3000元不等。所以在用人单位看来,一年多花在这些应届毕业生身上的一万到三万,是值得的,而且在未来也会得到加倍的回报。也正是因为上述原因,和其他方面的综合考虑,很多知名的企业,将招聘的门槛就设置为了研究生学历。不只是企业,其实在很多公务员考试、选调生考试或是地方的人才引进考试,很多热门的岗位同样声明了学历要达到研究生以上。所以,门槛成为最大的现实,广大学生也只能通过保研或考研,来获取读研机会,以保证未来的发展。02情怀成为向上的激情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希望通过读研来找到好工作,或是得到高薪资,还有一些人,他们单纯地就是喜欢科研。当大多数人被时代的“金钱观”所打倒的时候,还有小部分人在科学的“理想国”中遨游向前。他们认为,自我实现的意义,就是为家国创造价值,和平年代,最好创造价值的手段,就是通过大力发展科研,科技兴国。尤其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对广大学术界大牛的宣传,也让广大学生心中产生了无私无畏、至真至纯的家国情怀。是钟南山在一线中的奋战,是屠呦呦在疾病前的突破,是袁隆平在粮食间的创新,等等。所以,情怀成为向上的激情,也就激励着更多有识之士,通过提升学历来更进一步走进科研,向着他们心中的榜样勇往直前。03扶持成为前进的动力当你发现一个现象,一种声音成为潮流,背后一定少不了国家的扶持和鼓励。读研就更是如此了,因为国家之间的竞争,其实到最后,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我们相信本科生也可以成为高级人才,但是研究生、博士生,学历越高,成为高端人才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国家也就通过政策来扶持和激励广大学生向更高的学历迈进。小到每个研究生领的助学金,大到毕业后的生活补贴、住房补贴和创业基金等等,无不体现着国家对于高学历人才的照顾与支持。很多公司之所以长盛不衰,是因为它们能够紧跟政策的步伐,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个人,亦是如此。所以,扶持成为前进的动力,让越来越多的人看清未来的趋势,读研也就成了不二之选。读研人数的增加,意味着高端人才的储备将会日益增强。但是考研人数的增加,其实也意味着失败的人数将会日益增多。没有人愿意看到失败,但是作为选拔性考试,淘汰是其中必要的一环。所以当你一旦打算考研,就一定要投入百分之二百的精力。因为和你一起竞争的,是每一个对未来充满无限希望的追梦人,使命必达,考研必胜。就业门槛年年升,非研究生很难成。家国情怀始飞腾,提升学历不可等。国家扶持有保证,读研无忧伴春风。不断向前为追梦,有心之人考必胜。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考研专业咨询,私信1或2有惊喜。

此四患也

2021年全国研究生考试历史学真题,山东师范大学中国史专业仍不难

2021年考研落下帷幕,几家欢乐几家愁,看看真题照九州。考试前感觉,都很难。拼命背。如图江苏师范大学考研现场考完之后,就感觉这么简单。复习的全都考了,考的全都看了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中国史专业研究生招考的真题,经过网友的分享,现代已经整理出来了。整体风格呢,依旧延续往年的风格,保持正常水平,不超纲,不偏不怪不难,大路边的题目。山东师范大学这近三年都采取自主命题的形式进行考察试题的题目呢,大智都是我们常见的内容,没有超出我们,本科所学的基础知识。今年的变化呢,古代史有一定的变化,考察内容的偏重于秦汉以后的内容,尤其是唐代之后的内容,春秋战国时期考察的内容偏少,政治史的内容呢,相对的要集中一点。#地瓜文史# 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甘露之变金瓶掣签猛安谋克制行中书省宋教仁保路运动台儿庄战役辛酉政变二、简答题1评价元代民族分化政策2简述安史之乱3评马关条约4抗日根据地三、论述题1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2近现代的中日关系备注:据网友分享,初步整理出山东师范大学2021年中国史专业考试题。最终以官方公布为准。面对这样简单的试题,如何去作答呢?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其实题目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看自己在答题过程中如何进行分析题目,然后有层次有逻辑全面的回答问题。简单的问题,越容易考察出学生的基本功如何。很多跨专业的同学可能只是背诵了一些辅导书上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通常都是比较普通的,常见的作答,对于其背后的很多研究现状啊,一些比较新的见解啊,往往会涉及不到。这就容易造成能拿到基本分而高分内拿到。再者,越是简单的问题往往让大家都会掉以轻心,把自己所知道的答上就可以了,但实际上最终出来的成绩往往差强人意,甚至低于自己的预期,其实这就是大家犯了一个毛病就是容易提容易掉以轻心,不给予足够的重视。答完了也没有耐心去检查,然后草草的交卷就离开了。大家若有相关的试题和研究心得,欢迎留言。

言偃

荟聚青年智慧 共话地学发展——第二届全国地学研究生论坛在长沙举办

12月19日-20日第二届全国地学研究生论坛在长沙举办。红网时刻12月20日讯(通讯员 于淼 记者 刘力)12月19日-20日,第二届全国地学研究生论坛在湖南长沙举办。本届论坛以“荟萃地学英才,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中南大学共同承办。本届论坛共有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500余名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参加,围绕地质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一带一路”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础地质科学研究进展、矿产资源经济与矿政管理等多个主题开展了学术交流与研讨。与会研究生表示,本次论坛内容丰富,不仅涵盖了地质资源、地球物理、地质工程、地理信息、测绘遥感、矿业经济和地质灾害防治等学科研究的方方面面,更是为全国广大地学研究生打造了一个极好的交流平台,能有效促进地学相关学科交叉融合。中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蒋丽忠在致辞中表示,本届论坛紧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学前沿研究热点,全国广大地学研究生在论坛上开展思想碰撞和智慧交流,必将推动产生一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成果,为新时期地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注入新动力。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地质学会作为服务全国地质科技工作者的学术团体,也肩负着推动青年地质人才快速成长,促进地质科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责任。本次论坛搭建了一个供全国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在读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成果展示的优秀平台,也将极大地激发青年地质科技工作者的创造热情和创造活力。会上,作为优秀的青年地质科技工作者代表,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李帝铨,国家优青项目获得者郑义、孙玉军等3人,分别做了题为“大深度高精度广域电磁探测技术”“熔体-流体地球化学:方法与应用”“大陆岩石圈三维热-流变结构及对青藏高原隆升和扩展的影响”的学术报告,同时也鼓励广大青年研究生立足新时期、勇担新使命、创造新方法、走出新道路。参会的研究生们围绕相关主题分别在20余个分论坛上做了学术报告。据了解,2018年,由中国地质学会发起、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办了“首届全国地学研究生论坛”,本届为第二届。会议期间还通过投票确定了第三届承办高校为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