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历史学前景如何?是文科最冷门专业吗?看清这3个出路,前途光明铁皮鼓

历史学前景如何?是文科最冷门专业吗?看清这3个出路,前途光明

高考填志愿该不该选择历史学?历史学的就业出路在哪里?对于苦战三年或四年的高考学子而言,轰轰烈烈的高考终于熬了过去。但你以为高考完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不然,接下来填报高考志愿才是重中之重,高考志愿的选择直接关乎你将来从业的方向和薪资报酬。在选择填报志愿时,大家最关心的便是毕业后的就业前景问题。很不幸,历史学常年霸占“十大最难就业专业”,“最冷门专业”热搜榜单。那么,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呢?对于喜欢历史学专业的同学来说,可供选择的就业方向有哪些呢?历史学前景如何?是文科最冷门专业吗?看清这3个出路,前途光明。方向一:考研考博,继续深造根据统计数据,每年将近有一半以上历史学毕业生选择考研深造,另有大部分硕士毕业生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历史考研火爆,不仅是因为历史专业就业难的问题,更多是因为相对其他专业而言,历史考研比较容易。对毕业生而言,获取更高学位后,便可以有更多的就业选择。方向二:参加公招考试,迈入一线教育队伍很多历史学子选择进入教育行业,继续从事人文教育事业。的确,当历史老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随着高考模式的改革,对于历史教师的需求量势必也会增加。方向三:进入文化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和专业工作随着国家对文化软实力重视的增强,国家文物、考古、博物馆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考古系和博物馆学应该是目前历史学最好就业的两个方向。除省市中心城市的文博系统发展外,县级乡镇级也开始建立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对口毕业生的需求量供不应求。方向四:进入政府部门,从事相关工作对于历史学毕业生来说,进入政府部门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除教育局招聘外,还有党史研究室有岗位需求。另外,像其他人文岗位,诸如革命纪念馆,历史文化遗址管理保护等文化有关工作,以及地方志工作,宗教民族相关工作等。综上所述,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每个专业都有自身的“难言之隐”。但是,对于就业的好坏,更多在于你自身能力的强弱。对于热爱历史学科,心系人文家国的历史学子来说,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与个人能力才是关键。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所以,还是好好努力吧,为就业而战!关于:文科冷门专业,历史学的前景如何?把握好3个就业方向,前途光明,这个话题,你怎么看?

鬼学校

文科博士就业领域太有限?“除了学历一穷二白”,考博何去何从?

社会上精英人才不断涌现,使得整个就业领域对于人才的学历质量要求有了明显的变化。教育的普及化使得越来越多人得到更高的学历,因此各行各业的就业门槛也在随之不断提高。本科生就业难已经不是一个罕见的问题,所以提高自己的学历已经成为想要追求理想就业的学生的必然选择。研究生和博士生在就业上当然会有非常大的改观,但是对于文科博士而言,即便读博,就业领域也依然比较狭窄,就业压力也丝毫不会减轻。不少文科博士的主要职业道路就是留校任教,然而如今随着高校聘用教师逐渐采用“非升即走”的优胜劣汰制度,博士生想要在校站稳脚跟也并不容易,同样要面临着非常大的就业和生活压力。然而与理工科博士相比,文科博士的职业选择又主要集中于高校任教领域,可见就业压力之大。理工科博士的发展道路相对更加广泛,即便不留高校任教也一样大有施展拳脚之处;而文科博士却只能面对有限的职业选择道路,不得不忍受巨大的竞争和学术研究压力。【文科博士在高校任教、从事学术研究领域的压力不断上升】身为高学历精英的博士群体,文科博士实际上面对着相当白热化的竞争,更是在教职、论文、学术成果和生计压力之中体会到现实的残酷。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一些文科博士面临的就业处境都不是那么乐观。就以历史学为例,本身专业性局限性很强,想要拓展发展一般没有可能,而其对应的学术就业市场同样越来越不景气。据数据统计,美国每年拿到历史学博士学位的人数超过1100人,但是公开的教职岗位不足一半,并且这样供过于求的岗位缺口还在不断拉大。不少文科教职领域都出现这样的现象,博士生似乎已经不再是学术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因此不少博士只能选择离开学术领域另谋出路。【文科博士另谋出路,就业范围同样比较狭窄】高校就职数量的有限,相比文科博士数量当然不值一提。因此,注定了不少文科博士无法留任高校,只能另谋出路。而文科领域本身发展稳定性极强、岗位范围有限,不少文科博士选择成为独立研究学者,或是从事中学教师、在政府部门任职等。而在这些看起来并不是那样理想化的就业选择中,还要面临来自生活各个方向的现实问题,如家庭、婚姻、经济的多重压力,这也不禁让文科博士们产生自我怀疑,自己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去攻读学业,最终却除了学历一穷二白。学术研究领域的止步不前和“我的研究究竟有什么用”之类的自我怀疑,以及找不到理想工作的生存困扰,想必对于无数文科博士而言都是“一把辛酸泪”。在真正面对残酷的就业现实时,文科博士会发现生活中根本不能只有“诗和远方”,重重压力之下“读博何用”这般直击灵魂的逼问更是体现出文科博士们的心灵危机。曾经多少学者以自己是学术研究领域的精英而感到自豪,而随着社会就业竞争压力原来与大,现实就业压迫的隔阂越来越清晰地建立起来。精英教育的忧郁逐渐在文科博士群体中弥漫开来,生活和就业的窘困更是深刻反映出文科博士承载的重负。实际上,文科博士们真正感到忧郁和不公的,只不过是在自己花费大量精力、颜值灾难性毁灭后却难以找到一份符合自己期望的教职工作,这样艰苦卓绝的努力白费实在心有不甘。,而这样的就业趋势却又难以改变。或许对于不少文科博士而言,得到精神的滋养大过于追求物质的缱绻。精神滋养这种东西,文科博士的自产自销是非常得心应手的。也许,只有退而求其次,才是不少文科博士寻觅生存之路的最好法则。文科博士们应以更为包容的心态应对就业和生存的挑战、在学术界之外找到可以实现自身价值的理想岗位;社会和高校也更应该营造和提升人文科学的受尊重氛围,使得其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作用。

非心斋也

历史学就业难?这四所高校的历史专业毕业生就业不愁!

很多人可能对历史学比较的模糊,也不知道学历史的人能够从事怎样工作。其实历史学也有很多的就业方向,有很多学习喜欢学习历史的学生,在历史学专业上的就业方向上都有着不错的成绩。虽然说近些年历史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面临了各种各样的难题,但是总体而言,这门学科还是一门非常值得各位喜欢历史的学生学习的学科。其实历史学不光是对史的研究,同时它也是对于人类意识和人类社会的客观发展的一种研究和探索。所以历史学的专业学生从政的特别多,不光要对史学具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同时还可以为国家的机关,文教行业,和新闻出版,还有各类档案的管理和事业编单位等进行实际工作。学生除了对历史有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对学生在文献的整理搜索和查询方面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在发展的眼光和宏观的世界眼光上和文学的素养方面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历史学的发展也是十分的好的。那么有哪些历史学专业的学校,能够提供较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条件呢,今天就让小编来为大家总结一下。第一名自然就是下面这所学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绝对是能力过硬的大学。招生人数较少,也侧面的证明了这所学校的能力比较高,要求也比较高。但是有高要求,就这高反馈。这所学校针对的是培养政治可靠的,学术精湛的政治型人才。有很多在现在中国的领导方面的人才,都是有这所大学所培养出来的,这所大学在中国对贸经济对外经济和建设当中也有着充分的能力和贡献。这所大学在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建立上十分有特色,他们遵循的是师徒制的教学手段。每位导师只有2到5名学生,就导致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有着十分强大的光环。不仅仅是知识过硬,而且在研究和从政方面都有着不错的成绩。第二名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作为一流的世界大学,他在历史学科的安排上也是十分的周到。在配置上教师队伍是高精尖的人才和教授级别的专业教师组成的,还有不少这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进一步的管理和监督,就导致这所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十分的严格,培养的都是高精尖的研究人才。学校特别的大,而且学校的设备,藏书和研究院也相当的多,为这所学校的各个阶段的学生提供了研究资源和资金。这所学校的眼界也相当大,不仅仅是要培养知识过硬的人才,而且要培养能够放眼于世界发展与中国改变格局的人才。第三名首都师范大学。首师大也是一所世界一流的师范综合类大学。这个学校不同于其他学校,有一个特点,就是他在科研项目上的成就相当的高,而且科研项目相当的多,也导致了这个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以研究为主。在制作相关文献上,这个学校也提供了相当多的机会,作为国家级教师的培训中心,这所学校是北京市很多重点中学重点高中的老师的摇篮。基本上可以这么说,从这个学校毕业的教师在中国是最高水平的教师。第四名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一流大学,是国家认可并且扶持的重点大学,在很多国家级的建设上都有这所大学的身影,除了国家优秀的专职教师,还聘请了130多名外籍专家教师任教,致力于培养出具有民族特色又能够放眼于世界的政治历史人才。这个学校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在他的博物馆藏馆文物十分的多,可以供学生们观看历史的宏图伟业,更好的了解人文科学和历史科学。以上这四所大学的历史专业的毕业生,在市场上就业率非常高,当然待遇也非常的不错的。虽然说整个历史学专业的毕业生待遇目前看来确实有点惨淡的,但是这四所高校也算是为这个专业保留了一些最基本的尊严。

春潮急

学历史的当头一棒,如非必要,千万别去读历史学博士!

随着教育普及的逐渐深入,社会上已达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学历越高越吃香,我相信,在你求学道路上,一定没少听老师的鼓励,好好学习,将来读大学,读了大学,又鼓励你读研,读完研又鼓励你读博。对于理科来说,高学历就是高收入,这是直接挂钩的,但是历史不一样,历史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有着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一是变现速度慢只有博士阶段才会有一些明显的加成,这么长的时间只换来一点点东西,真的值吗?博士毕业后,还得想破头编个课题进博后站,就只为了个安家费,假如你用这些时间考个证或者考个公务员,再或者去个公司,赚来的钱也足够安家了。二是非名校无学术中国历史学界基本呈现出高度的向上集中趋势,只有少数几所顶级高校能做出成绩,其余的都是炮灰,大多数研究生,甚至博士都只能在学术链的底端做着重复的工作。没钱没资料,谁也做不出东西。三是时间久培养一名合格的历史研究者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从博士算起,那么最快也得十年。在这十年间,你只能拼命的研究,一边是学术压力,一边是家庭经济压力,双重影响之下,学术成果自然不可避免地带有功利性。总之,学历史的人最多只能养家糊口,要想挣钱,享受最好的生活是基本不可能的。每次我告诉别人,我学的是历史,他们基本都会说,我对历史也很感兴趣。是啊,最初我也觉得历史很有趣,可是当我真正进行研究,我才发现,都是骗人的。对于真正的历史研究者来说,乐趣仅停留在偶有所得的少数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很枯燥的。那些看起来有趣的历史,往往不是研究者们需要关注的历史,所以历史爱好者和真正的历史研究者基本没有共同语言,历史爱好者通常只对人物传记、花边历史等内容感兴趣,但这些有趣的历史都不能作为主流历史研究的关注点,那些在贴吧中受到追捧的裨官野史、武器发展等等,要么未经证实、要么片面空泛,不值一谈。今天我所说的,也许也会打击很多人研究历史的热情,然而事实如此,无法改变。当然了,我心里肯定是希望对历史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的,但是请你一定要分清兴趣爱好和学术研究的区别,乐呵乐呵就好了。

嬴政

我认识的历史学博士

历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在魔都一所名校就读。历史学博士熟读中国历史,尤擅上海历史。每每谈到上海,总要从上海开铺以来谈起。历史学博士有导游证,靠着这个他免费去了祖国很多名胜古迹,偶有一两个景点检票人员不买他帐,他会谎称现在带团而来将来更要带很多团来,为景点GDP做贡献。检票人员听后面带喜色遂放行。历史学博士想约你吃饭的时候会说明天中午你不用和我一块吃饭,我自己吃。他的话总是要反着听。历史学博士舍不得丢东西,他确实有东西要丢掉时会说送给你,其意就是送给你之后让你丢掉。历史学博士口中有很多新闻,往往新闻中的主人公就是他自己。他以新闻的形式告诉你,是想观察你对这件事的反应。历史学博士把年轻、清纯的小师妹当成终身之灵魂伴侣,并向小师妹表达了一块在魔都奋斗之意,这是他深情的告白。小师妹沉默不语,历史学博士窃喜以为小师妹害羞腼腆,沉默不语即是芳心暗许。历史学博士深爱小师妹,小师妹微信告知要去美容院做美容,历史学博士遂转2万元;小师妹微信告知要去……,历史学博士遂转5千元;小师妹微信告知要去……,历史学博士遂转……。转给小师妹共计3万元整,历史学博士有记账。历史学博士约小师妹共赴大理昆明,于苍山洱海剪烛夜谈。二人躺在床上不语,美人在侧,历史学博士燥热进而躁动,手摸向小师妹高耸的双峰,嘴凑向玉唇。小师妹说历史学博士这样会她不会拒绝,但是他这样会把他俩的距离拉远。历史学博士身体冰冷,身体规矩地僵在小师妹身边忐忑两个小时候后而眠。历史学博士帮小师妹搬行李,小师妹毕业了。历史学博士于书堆中发现了小师妹写给她男朋友的书信,书信中尽是甜言蜜语,这些个缠绵悱恻的文字在他脑海中勾勒了一幅细节全面地春宫图。于是历史学博士情感世界崩塌,于是历史学博士流着泪不辞而别。历史学博士迷恋小师妹,打电话告知小师妹,我为你花的所有钱得如数还给我,小师妹遂转5千,剩下的钱会慢慢还。历史学博士流泪不语,然后表示只要小师妹离开健身房工作的男友,并与他同居三个月,他可以不要钱。小师妹拒绝,并挂断电话。历史学博士黯然神伤,又打电话给小师妹,小师妹说你要是再瘦一点,脸要是再整一下就考虑让他做男朋友。历史学博士照了一下镜子,自我感觉身材还可以略微健身一下即可,但是脸上如果整容整太多就对不起父母,对小师妹的忠心和对父母的孝难以两全啊!他惆怅而踌躇。

若果是也

博士毕业都“失业”的5个大学专业,工作难找,谨慎报考!

本文编辑:史育阁栏目:考研社会观转眼间2018年已经接近尾声,2019年的考研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200多万考研学子们将在最长3天的时间里用手中的笔书写出人生的走向。由于近年来大学毕业人数的不断上升,去年已经突破800万人,原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通过考研来释放就业压力,以求谋得一份更好的工作,取得一份不错的待遇。诚然如此,越高的学历在用人单位、HR眼中往往更能得到关注与认可,学历作为“敲门砖”的作用也还是比较明显的,但事实上,有一小部分大学专业由于学科特点,或是市场需求等原因,就业难度相当之大,就算是博士毕业都容易“失业”,工作比较难找,不论是高考学子还是考研学子都要谨慎报考,一起跟随史育阁来看看吧!1、社会学社会学专业是人文社科范畴中的一门社会科学专业,拥有者高度的理论性,国外学术研究实力比较先进。实际上,很多人都不清楚社会学到底是在学什么,甚至在亲戚眼中可能就是“高级社工”,实际上并非如此,社会学还是比较“曲高和寡”的一门学科,但其就业确实不乐观。根据近年来社会学专业的本科和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基本上没有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大多数毕业生只能挤挤公务员、新媒体等领域,并且就业竞争实力还很弱。很多人就读后都比较后悔,直言进了“大坑”。博士毕业的社会学专业学生大多留在高校任教,去教社会学专业的学生。2、生物工程生物工程是连续四年荣登就业“红牌”榜的唯一一个理工科专业,按道理理工科尤其是工科大学专业就业质量是相当不错的,但是生物工程这个专业偏偏就是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内没有好的平台和资源,研究水平也相当滞后,在国际上的学术话语权也不高,往往处于很尴尬的局面。就算博士毕业不出国,往往都面临“失业”的局面。3、其他三个其他三个专业分别是基础物理学、哲学和法学专业。这几个大学专业就业状况也不是很好,当然如果你毕业于顶尖名牌大学的话,那一定是优先能够享受的本专业的社会人力资源,就业前景会比较广阔一些。比如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物理学,人民大学的哲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的法学等等。关注史育阁,获取更多精彩大学、高考、考研、公务员考试相关资讯、信息!

天而不人

文科博士越来越难在高校谋职,读博后的出路在哪?

| 用文字搬运想象 |//国内的博士越来越难找到理想的教职了吗?即便降低了求职目标,可能也要面临“非升即走”的压力。而在美国,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人文学科就面临着严重的危机。高校的文科教职岗位越来越少,人文学科的预算也愈加窘迫。近年来,美国文科博士就业培训机构开始兴起。那些无法进入学术界的文科博士的数量之庞大,已足以构成一个日渐兴盛的产业。撰文 | 肖赫曦博士越来越难找到理想的教职了吗?四十年前,兰德尔·柯林斯就在《文凭社会》中娓娓道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更高的学位,工作职位对教育水平的要求也在水涨船高”。如今,高校教职的求职门槛也越来越高。曾几何时,硕士生毕业留校任教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而现在的情况常常是,本校的博士必然难以在本校找到教职工作,往往要更高层次的学校博士学历,再加上一众华丽的学术成果,才能在学术就业市场上堪堪称得上有竞争力。即便拿到了教职,博士们的压力也丝毫不会减轻。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采用“非升即走”的制度,新聘教师数年之内无法晋升或未能产出足够的成果,便只能走人或者转岗,只有在经历了一系列考核之后,这些高校新人们才能真正在学校里站稳脚跟。与理工科相比,文科博士无疑面临着更为沉重的压力。通常而言,理工科博士们出路更多,不留高校,也大有去处,而文科博士则只能艰难徘徊于有限的选择之内。那些埋头一路读下去的文科博士们,蓦然抬头,发现除了高校,也没有更好的去处了,只能掉头加入教职的竞争。而那些抱持着学术理想的博士们则需要直面愈加白热化的竞争,在论文、生计等多重压力之下感受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惨烈碰撞。《有了博士学位还不够》作者:Peter Feibelman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在美国,文科博士的境况也不怎么好。近期,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教授Daniel Bessner和耶鲁大学的讲师Michael Brenes发表了一篇文章,批判了美国历史学专业学术就业市场的艰难状况。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历史学专业的学术就业市场就不太景气,博士越来越难找到教职工作了。2017年是近三十年来情况最糟糕的一年,根据美国历史学会的数据,这一年拿到历史学博士学位的人数超过1100人,而美国历史学会公开的教职岗位只有500个左右。实际上,近十年以来,历史学博士毕业生和教职岗位之间的缺口一直在拉大。Daniel Bessner和Michael Brenes毫不客气地指出,美国历史学会作为业内最大的职业服务机构,面对如此糟糕的就业现状几乎可以说是毫不作为,不仅如此,历史学会甚至还在就业报告中声称,不甚景气的学术界就业状况让“历史学者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从而可以在学术界之外的更为广阔的就业市场上寻找工作机会。在Bessner和Brenes眼里,鼓动历史学博士们在就业时离开学术界,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他们二人进而批判了美国历史学会的“精英主义”倾向。一直以来,在美国历史学界,学术就业市场就一直笼罩在精英主义的观念之下——历史学会的领导们都毕业于精英学校,早早就拿到了终身教职,生活无忧,但身居高堂之上的他们却无法代表历史学界的真正状况。如今的学术就业市场,早已不像80年代末,彼时的教职岗位甚至还多于博士毕业生,每个博士生都是学术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对此,美国历史学会的执行主席James Grossman特意发文进行反击。在文中,Grossman坚持强调,他们一直都认为,对历史学博士们来说,学术并非是唯一的就业出路,即便是博士也不一定要一辈子以学术为业。同时,美国历史学会也为那些不能进入学术岗位的博士们提供了就业培训,帮助他们锻炼工作所必要的技能。但与此同时,根据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历史学博士们所向往的依然是高校,2004年到2014年毕业的博士中,有47%进入了四年制的大学,而其他未能在四年制高校拿到教职的博士们则退而求其次,大部分进入了社区大学,另外一部分博士则离开了学术圈,另谋出路。01那些没有做学术的文科博士们,去了哪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历史学博士做了一项调查,追踪那些历史学博士毕业后没有留在学术界的人的就业去向。根据他的调查结果,这四个学校(杜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以及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历史学博士中只有50.7%的人拿到了常任轨制(tenure track,必须在数年之内通过考核完成晋升,成为非终身或终身教授,非常任轨制教职则很难有正常的晋升通道)的教职,如果把博士毕业的时间限定在2008至2010年之间,则只有38.5%的博士拿到了常任轨制教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他的调查显示,那些没有留在学术界的博士们,最主要的就业去向,集中在高校的行政岗位,出版业,中学老师,博物馆,以及政府部门。有一些博士虽然没有在高校供职,但依然从事着历史学的研究,成为了独立历史学家和独立学者。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位博士成为了一家重金属设备制造公司的副总裁,还有一些博士在军事部门服役,另一些博士则经营起了小生意。剩下的几位博士则依靠自己修读的双学位,成为了律师,或者进入了政界。同样,一家博士就业培训机构的创始人Paula Chambers也指出,与大众固有的印象所不同的是,文科博士们遍布各行各业,在酒庄做销售的历史学博士有之,在对冲基金担任董事的古典学博士有之,在教育公司做副总的英语博士亦有之。如此看来,当学术界在紧缺的预算之中缩减了坑位时,无数条康庄大道似乎又向这些另谋出路的文科博士们敞开了,但为何在公共舆论里,那些没有留在学术界的文科博士们很少发声,以致人们常常忽视文科博士不一定非要留在学术界呢?Elizabeth Segran指出,在学术界内盛行着这样一种文化,学术工作位居职业序列中的最高层次,而其他所有非学术的工作则处于下等,因而,那些没有从事学术工作的博士毕业生,常常会被污名化,仿佛他们是神圣的学术道路中的失败者,在激烈而光辉的学术竞争中败下阵来,只能投身于下等的工作。在制度性层面上,学术界不断强化着这样的价值观。通常而言,如果博士毕业生们在学术界内拿到了体面的教职,学院和导师们会得到实质性的奖励,学院在排名上的竞争力也会因此而增加。在这种价值观与制度设计的合力共谋之中,文科博士们真正的就业去向,往往很难被外界人士获取到,同时,学院也很少开设针对文科博士们的就业辅导,所有的博士们一假定必须在学术界内谋职,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那愈发稀缺的教职岗位。那些没有做学术的文科博士们,几乎都是全靠自身的实践履历和关系网络得到的工作,学校在就业上无法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帮助。正如安德鲁·阿伯特在《职业系统——论专业技能的劳动分工》中指出,职业是一些由个体组成的排他性群体,用某种特定的抽象知识来处理特定情况,而这种特定的抽象知识则构成了一种职业的管辖权。在这样的意义上,人文学科的管辖权牢固无比,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的职业对抽象知识的应用与之形成了竞争或替代关系(除了极少数独立学者们),对那些博士候选人来说,一旦踏入人文学术的领地,之后投入的愈多,也就意味着在他们在人文学科的领地中越陷越深,沉没成本越来越高,很大程度上,读博期间的所学所悟只能用于学科内部的自我生产,如果你最终选择了一条非学术的道路,那么你的读博经历很难直接构成你的竞争力。《职业系统:论专业技能的劳动分工》作者:[美]安德鲁·阿伯特商务印书馆,2016年8月诚然,人文科学的学术训练所培养的写作能力、逻辑能力、分析能力等,也是其他非学术工作所需要的。2013年,谷歌进行了一项内部调研,收集了1993-2013年公司招聘、解雇、晋升的数据,令人惊讶的是,其调研的结论显示,即便是在谷歌这样一家高科技公司,在员工最重要的八项特质中,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ing,Mathematics的首字母缩写,被认为是能带来丰厚报酬的理工科专业)的技术能力仅仅排在末尾,前七项最重要的品质都是个人的软实力:领导力,表达和倾听能力,传输观点的能力,换位思考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在复杂观点之间搭建联系的能力。也许,这一调研的结论确乎反映了现实,但问题在于,并不是只有文科的学术训练才能培养这些能力,它们并不专属于人文学科,归根到底,对大部分工作岗位来说,最合适的职业技能培训方式,是直接投身工作的实操中,只有在工作实践中,习得经验才能直接转化为工作的熟练度。这无疑是文科博士所面临的另一个困境。02高校教师以外的工作应该成为常态求职目标吗?与前文提到的Elizabeth Segran的观点相似,学者交流协会(ScholarlyCommunication Institute)的成员Katina Rogers也认为,在追求学术的人眼里,这世上只存在两种工作,一种是学术类工作,另一种是非学术类工作,大学教授以外的工作都被视作“非学术类”。许多时候,正是因为这种固有的分类标准作祟,以致博士们忽视了更合适、更现实的求职目标。同时,这种二元对立的分类方法也无视了不同类型工作之间的共性,有些“非学术类”的工作也未必没有研究性的特质,人文学术并非只能局限于高校的一隅之地里。因而,他更倾向于用“非传统学术工作”(alternative academic,最初是由Bethany Nowviskie和Jason Rhody在推特上交流时所创造的)来指称那些与学术相关,但又不是高校教师的工作。创造这一术语的Nowviskie和Rhody就是“非传统学术工作”的典型从业者,前者是美国图书馆和信息资源委员会(CLIR)的部门负责人,后者在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SSRC)的电子文化项目担任负责人。许多高校之外的机构,也为文科博士们提供了精研人文学术,发挥己身之长的机会。当然,非传统学术工作并不是一个非常正式的术语,对不同的人来说,它可能指代着不同的对象。Rogers进行了一项针对文科博士研究生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各项的比例加起来超过100%,因为可以多项选择)。意料之中的是,大部分受访者都想成为常任轨制的教授,而另外四项则分别为图书管理员和文化遗产从业者,非盈利机构从业者,非常任轨制的讲师或研究员,以及作家或记者。图示:研究生在入学时最渴望从事的五项工作但现实往往没有那么美好,常任轨制的教职岗位数量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期望,如今高校更加倾向于雇佣非常任轨制或兼职的讲师。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是否应该告知入学的博士们,其实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注定无法成为常任轨制的教授呢?这当然有些残酷,多少博士学子们在惨烈的竞争中拼出一条血路,最后终于拿到了理想学校的offer,却又得知他们的读博目标其实和现实不相匹配。尤其是那些没能拿到奖学金的博士们,为了完成学业,不得不背上沉重的债务,最后却找不到心仪的教职。如果教职的紧缺现状不可能在短时间发生好转的话,更为现实的举措或许是帮助学生寻求教职之外的工作。在这方面,斯坦福走得比较靠前。斯坦福收集了在学校内供职的人员信息,列出了那些有博士学位,但又没有从事教授工作的人员名单,这些人将担任学校在读文科博士的就业导师,帮助他们在教职之外更好地寻找工作。03中国观察:文科博士的出路与救赎和美国相比,中国的学术劳动力就业市场也好不到哪里去。无论是有数据支撑的就业情况调查,还是倾泻情绪、吐露私人经历的个体化表达,都指向一个事实:相较理工科,文科博士们的就业渠道更加单一,选择面更窄,多集中在教育科研单位。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数据,近年来哲学,文学,历史学博士毕业生在教育科研部门就业的比例均超过60%,明显高于理工科博士(不到50%),而在侯士兵和倪邦辉开展的一项调研中,国内某大学的文学类博士们在教学科研行业的就业比例更是超过80%,理工科则只有40%左右。当然,在文科博士的就业上,人们所真正关心的,其实不是“我们能否在高校找到工作”,而是“读博读得发际线面临危机,读得颜值灾难般衰退,在付出如此艰苦卓绝的努力之后,我们能否找到一份符合自己期望的教职工作”。就像美国文科博士可以退而求其次接受非常任轨制教职一样,国内的博士们也大有退而求其次的空间——无非是就职的高校很可能无法达到心中的目标。《精神的牧放与规训》作者:阎光才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如果说美国的文科学术就业市场是一个周期性变化的市场,其行情受制于不同时段的经济环境,中国的学术就业市场所经历的,几乎是一个由蓝海到红海的单向变化过程。近数十年来,在博士生产量的急剧膨胀之下,“博士即教职”早已成为一个远古的神话,博士学位迅速沦为学术市场上众多竞争力指标中最不起眼的毫末,时代以其自身惊人的发展速度让太多人在仓皇忙碌之中望尘莫及。很大程度上,文史哲天然地与价值理性相挂钩。文史哲的学生常常被告知,在冰冷的现实计算之外,人也应当有形而上的意义寻求。然而,对先贤哲人的虔诚仰望无法替代茶米油盐的日常生活,而脱离了此生此世的诗意世界更是无从寻觅的巴别塔。在持续变动的社会里,可以预期的是,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文科博士在学术界之外实现自身的价值,文科博士们不得不以更为包容的心态迎接就业市场的挑战,而高校也理应推动实现价值观念和制度设计的多样化,改变学术为尊的文化氛围,如此,我们才能在这个技术垄断的时代里,见证人文科学在公共空间内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参考链接:http://katinarogers.com/2013/04/23/humanities-unbound-careers-scholarship-beyond-the-tenure-track/https://www.theatlantic.com/business/archive/2014/03/what-can-you-do-with-a-humanities-phd-anyway/359927/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answer-sheet/wp/2017/12/20/the-surprising-thing-google-learned-about-its-employees-and-what-it-means-for-todays-students/?utm_term=.0c973c485b8fhttps://www.chronicle.com/article/How-Not-to-Confront-the-Jobs/246231?cid=rclink作者 |肖赫曦编辑 | 崔健豪 张婷校对 | 薛京宁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过云雨

高学历毕业何去何从,看看博士生的四个就业去向,感觉自己太差了

都说活到老,学到老,但是很多人的学习生涯到大学就结束了。有一部分人选择了考研,考公务员,为了能给自己一个更高的起点。在生活里,在工作中,我们见识最多的就是研究生和本科生。不知道你们单位有没有博士呢。我们公司倒是没有,可能是我们的庙太小,根本容不下这些大神。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些博士生毕业了都去哪里工作了呢?难道不是进入企业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1、当公务员你是知道的,公务员的报考是有学历限制的,最低是本科学历。那么博士的学历去做公务员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了。很多人都会感慨,这么高的学历,还和我们这些本科生来竞争公务员的职位,是不是不公平啊,其实你错的了,人家根本就不用和你竞争。公务员的职位里,也有很多等级。一般考入的就是普通科员开始做起。而博士学历不一样。单位想要都没有,哪里会舍得让你从普通科员做起呢。他们去的都是行政机关和一些重要的部门。他们能去的部门,本科生根本都不能报考,所以博士生去当公务员,和本科生并不存在竞争关系,人家根本不会去你要去的岗位。哎,这就尴尬了。2、进入企业博士生和大家一样,可以有一个公平的竞争机会,去人才招聘会找工作。去企业锻炼,施展自己的才华。你也知道的,既然这么高的学历,要的工资也不会太低,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敢要这样的人才。只有一些行业的龙头老大才敢要这样的学历,自然工资不会亏待他们,因为博士生能创造的价值是很高的,一定可以和自己的工资成正比的。所以在社会竞争上,就可以又很大的竞争优势。3、留校做大学老师如果给你一个留校的机会,不知道你会不会选择。如果是我,我肯定会的,因为自己的校园自己太熟悉了。熟悉到每一个角落。自己的老师和人脉关系都在这里。如果可以留校,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肯定是有好处的。博士生毕业如果想要留校,学校肯定是很愿意的。毕竟是自己培养出来的,如果愿意留下来继续做贡献,那对学校可是有太多的好处。博士生留校也是多方面考虑的。考虑到稳定问题,自己的学校,给自己的东西比较多。如果出去打拼,相对风险较大。守着自己的学校,比出去打拼更靠谱。所以留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4、任职科研机构科研机构你是知道的,都是国家直属的机构,而且都是正规机构。国家直接扶持的项目,如果进入这里面工作,福利待遇肯定是很高的。尤其是博士生。如果选择进入这样的机构,那绝对是一个高手云集的地方。能够选择进入国家科研机构的博士生,一定都是热爱科研事业的人,也有着一颗爱国的心。因为进入这里工作的人,都是和利益无关,而是对事业的执着和认知不同于常人。对于这样的一批人,我要给他们点赞。虽然只是四个普通的工作,但是对于学历的要求确实很高,如果你也想成为这样的人,就只能先考上博士再说了。好了,这个话题,我们今天就探讨到这里了,我们下期再见

黍离

博士生毕业都不好就业的3个大学专业,转行率高,需谨慎报考!

目前随着高考人数的激增,很多大学毕业生都有了非常大的就业压力,未了能够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很多学生开始选择考研,读博深造。因为大多数企业或者公司目前对于学历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但是有一部分大学专业,因为专业特点或是市场需求等原因,就业的难度是非常高的,甚至有的专业博士生毕业都不太就业,转行的几率很大,今天就给大家聊聊博士生毕业都不好就业的3个大学专业,转行率高,需谨慎报考。1哲学专业哲学专业听起来是一个非常高大上的专业,但是这个专业的就业面是非常窄的,绝大多数这个专业出来的毕业生都只能选择考公务员或是当政客,但是政客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即使是博士生毕业也一样可能会面临失业的问题。2社会学专业社会学这个专业理论性非常充足,但是在绝大多数人眼里都不知道社会学是做什么工作的,根据近些年来的本科或是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基本上很少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大部分同学只能选择转行,个别学生去做了这个专业的老师,总而言之,这个专业就业难度是很大的。3生物工程专业这个专业是一个理工科专业,连续四年这个专业的就业率都不太理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或内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平台或者说资源供学生们发展,如果是博士生毕业不出国都有可能面临失业或者转行的风险。以上给大家介绍的三个大学专业,就业难度都是比较大的,就连博士生毕业都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更不用说普通大学毕业的学生了,希望同学们能够在选择专业时不仅要考虑自身爱好,也要多关注行业的发展前景。对此,大家有哪些看法呢?

不知贵真

这3个大学专业,博士毕业都难找工作,高考填报志愿需谨慎!

这3个大学专业,博士毕业都难找工作,高考填报志愿需谨慎!2019年800多万大学毕业生即将进入职场,这其中有一部分应届生会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的实力,三年之后让自己更加具有竞争力,甚至一路读到博士。虽然总体上来说,博士和研究生肯定是比应届生优势大一些,然而并不是所有专业都这样,有的专业博士毕业都难找工作。01、生物工程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生物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不成熟,学校实力参差不齐,国内生物工作刚起步,市场所需人才少,都是这个专业的短板。一些优秀的毕业生学成之后,找不到很好的平台发挥自己的优势,工作前景不明朗,一般有资金有能力深造的学生,都偏爱出国留学,在国外这个专业的吃香程度比国内高。关键在于市场上对于生物工程的专业人才需求量不足,大学的扩招又涌现出了大量的此专业人才,供大于求。02、哲学专业像这类理论性非常强的专业,比如,哲学专业,历史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等,其实就业的选择面还是大,只是工资不高,专业性不强,就业可以说什么都能做,比如编辑,文秘等,但没有自己的优势。不像其他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掌握实操知识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哲学专业读了博士后,最好的就业岗位就是大学老师,培育下一代。不然的话大多会转行。高考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谨慎考虑,如果是出于喜欢,那无可厚非,如果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个本科学历,不如赶紧换行,哲学专业学习的内容和范围都比较空泛和枯燥,很多同学大学四年碌碌无为,纯粹混个文凭。03、农林专业像这类比较冷门的专业,不要觉得报考的人数少,给应届生的机会便越多,工资越高。这么想就错了,之所以冷门,肯定是因为市场上这类人才的需求量少,工资不高,否则早就成了热门专业。农林专业的学生一般考公务员,其他就是转行就业了,再不然就是深造以逃避就业,但是读博出来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而且农林这行需要静下心来,外面的诱惑太大,很多人做不到这点。一些不好就业的专业大多是新兴行业,由于看到了潜力,大学扩招,但实际上学校在这专业上不成熟;再就是理论性强的专业,学不到什么具体内容;还有比较冷门的专业,之所以冷门肯定是有他的道理。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认真查询,不要读完四年后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