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来了:3月22日,我们发布了“问题来了丨最牛的历史学博士论文有哪些?”,发现大家推荐的博论大部分均以著作面世,阅读极为方便。根据各位粉丝的热心推荐,小编向大家介绍以下这些牛轰轰的历史学博士论文。快来看看有没有你心目中的牛逼文?(若有遗漏,欢迎补充,页末投票吧!)▼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葛剑雄,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现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西汉人口地理》是其就读于复旦大学时博士学位论文,也是新中国出版的第一篇博士论文,师从谭其骧。该书研究西汉各阶段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长率,考察自然、经济、政治、历史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对汉末人口地理分布的影响,探讨关中、西北、东南地区及其他地区的人口迁移。并附有各郡国人口数量、增长及迁移的表格,为研究汉代历史必备之书,也是硕博士研究生撰写论文的经典参考书。▼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周振鹤,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西汉政区地理》是其就读于复旦大学时博士学位论文,师从谭其骧。本书通过对西汉史的全面考察,论述了西汉政区地理沿革过程,复原了西汉各个时期郡国一级政区面貌,描述了二百年间郡国置废离合的全过程,并略及县邑一级政区沿革的若干问题。探究了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弥补了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的不足,填补了断代政区沿革研究方面的空白。全文分两篇,上篇叙述了高帝十王国的地区沿革。下篇概述了高帝十五郡及武帝新开郡的沿革,同时对《汉书·地理志》做了有益的补充和考证。▼陈苏镇:《〈春秋〉学对汉代政治变迁的影响》陈苏镇,现任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春秋〉学对汉代政治变迁的影响》为其就读北京大学时博士学位论文,师从祝总斌。汉朝是继秦朝之后建立的又一个统一王朝。它完成了秦朝没能完成的历史使命,成功地结束了战国局面,不仅在全国实现了政治统一,也初步完成了文化整合,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过程曲折复杂,历时200余年。其间,除政治、经济、军事、民族等因素外,儒家的《春秋》学也起了重要作用。该文从政治文化角度入手,对这一过程进行了探讨。后扩充、修改以《〈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一书出版。卢云:《汉晋文化地理》卢云,毕业于复旦大学,师从谭其骧。其博士论文《汉晋文化地理研究》是文化分区研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全书分别从学术、宗教、婚姻和音乐(俗乐)等角度,对汉晋时期(包括西汉时期,东汉时期和魏晋时期)文化区域的分布状况和地域特征进行了系统探讨。仇鹿鸣:《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仇鹿鸣,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为其就读于复旦大学时博士学位论文,师从韩昇。本书采取将政治史与家族史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在政治史的脉络中探讨西晋权力结构从形成到崩溃的过程,另一方面考察魏晋大族之间的政治、婚姻、交往网络,探究这一网络在魏晋政治变局中发挥的作用。尤其是针对学界沿袭陈寅恪的魏晋统治阶级两分法进行反思,试图重新解读和描绘政治集团内部的复杂情况。▼李碧妍:《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李碧妍,毕业于复旦大学,《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为其博士学位论文。本书从政治地理学切入,通过对唐代后半期 最为重要的政治群体之一——藩镇的实证性考察,对唐帝国得以成功度过“安史之乱”这一中古史上之剧变,并在由此创发的新兴的藩镇体制下,重建其政治权威与统治力的问题,给出了一个合理的历史解释,为我们重新认识中古史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美)黄仁宇:《明代的漕运》黄仁宇,美国密歇根大学历史系博士,《明代的漕运》为作者的博士论文。全稿共分前言、京杭大运河的背景和本文研究目的、京杭大运河的地形概况、明代管理大运河的行政机构、漕粮的运输、宫廷供应品的运输、征税与商业及劳役、结论、附件等部分,重点论述了明代对大运河的管理与大运河的功能,以及大运河对明帝国的影响。对于研究明代商业运输、经济发展等均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郑振满,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为其就读于厦门大学时博士学位论文,师从傅衣凌、杨国祯。本书通过解读闽台地区现存的族谱、分家文书等家族史资料,考察家庭结构的周期性变化、宗族组织的不同类型、宗族发展的区域性特征,探讨家族组织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内在联系。作者认为,明清时期家族组织的普遍发展。反映了宗法伦理的庶民化、基层社会的自治化、财产关系的共有化,体现了社会意识形态的“泛家族主义”倾向。▼张先清:《官府、宗族与天主教:明清时期闽东福安的乡村教会发展》张先清,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主任,教授。《官府、宗族与天主教:明清时期闽东福安的乡村教会发展》为其就读于厦门大学时博士学位论文,师从陈支平。后以《官府、宗族与天主教:17-19世纪福安乡村教会的历史叙事》一书出版。本书从区域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对明清时期闽东福安县的乡村天主教发展进行系统研究。文章认为,明清时期当地乡村宗族对天主教信仰的皈依,是天主教能够深入福安乡村社会传播、发展的根本原因。正是由于一些乡村宗族的天主教化,天主教信仰得以依附在这些宗族中。依靠地方宗族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直至成为对当地民间社会生活具有深刻影响的一种区域性主流宗教。▼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余新忠,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教授。《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为其就读于南开大学时博士学位论文,师从冯尔康。本书从瘟疫这一以往史学研究甚少注意的社会现象入手,通过对清代江南疫情及其与社会互动关系比较全面细致的呈现,探讨了中国近世社会的发展脉络、清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和清代江南社会的特质等问题,是国内第一部疾病医疗社会史研究专著。▼(法)路易·德尔米尼:《中国与西方:18世纪广州的对外贸易年)》《中国与西方:18世纪广州的对外贸易年)》一书是法国学者路易·德尔米尼就读于法国高等试验学院时的博士论文。全文400余万字,是法国国家级的博士论文。该文以18世纪广州的对外贸易为研究对象,共有5大卷。第一卷是《东印度公司时代》,第2 卷是《茶叶时代与中国的债物》,第3 卷是《广州与鸦片的时代》,第4 卷是有关18 世纪广州对外贸易的地图、图表和照片,第5 卷是《夏尔·德·康斯坦中国贸易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耿昇教授主持该书的汉译工作,认为德氏该书不仅限于广州,可以说是一部当时整个中国的贸易史。不仅局限于贸易,而是一部通过贸易而反映出的中西关系史,涉及了中西双方的政治、文化、伦理、价值标准诸方面的差异。▼(美)孔飞力:《中国太平叛乱时期的民兵:团练的理论与实践》孔飞力,美国著名汉学家。《中国太平叛乱时期的民兵:团练的理论与实践》为其就读于哈佛大学时博士学位论文,后易名《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正式出版。该书从分析中国社会的内部结构及其制度入手,强调了中国地方名流的作用,论述了在其影响下的地方组建武装活动的形成和发展,并就此对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美)李怀印:《华北村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法)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布罗代尔,法国年鉴学派史学的第二代代表人物,该博士论文初稿完成于德国战俘营中。该文由独立的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地中海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第二部分从经济制度、国家、社会、文明、战争等各方面论述16世纪地中海世界的历史。第三部分主要叙述菲利普二世统治下地中海发生的具体的事件。布罗代尔提出了著名的“长时段”的理论,把历史时间分为地理时间、社会时间、个体时间三种类型,为法国和世界的新史学运动树立了一面崭新的旗帜。▼陈侃理:《儒学、数术与政治——中国古代灾异政治文化研究》陈侃理,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员,《儒学、数术与政治——中国古代灾异政治文化研究》为其就读于北京大学时博士学位论文,师从陈苏镇。后以《儒学、数术与政治:灾异的政治文化史》一书出版。本书追溯灾异理论的思想和技术渊源,探究儒学灾异论的内容、形成过程及其与数术和政治的关系,从政治文化的角度考察中国古代学术"学理"和"实用"两种取向之间的矛盾。灾异论的"学理取向"导致丧失立场的技术化,消解"天"的权威,最终走向自我否定;而"实用取向"同样会偏离儒家之"道",为权力所左右。灾异的政治文化史,折射出中国古代学术面对集权政治的尴尬处境。▼侯仁之:《北平历史地理》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师从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克利福德·达比,《北平历史地理》为其就读于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该书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界第一部关于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专著,作者在本书中开创性地运用了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方法,强调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分析相结合,文献研究与田野考察相结合,对北京城的兴起和发展变迁史做了详细的考证和精辟的阐释,在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标志作用。▼虞和平:《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虞和平,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主任。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为其博士学位论文。该书是以现代化理论研究中国商会问题的学术专著,探讨了商会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商会内外部关系、商会的功能与作用。不仅从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来考察和剖析商会,而且还把中国商会放在更为广阔的世界范围中来加以观察与对照。好啦,看完这么多历史学博士论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动动手指头,投出你心目中最牛的历史学博士论文吧!▼最后,再次感谢各位的热情推荐!编排:@林大蕾
第五牛博士论文就是在还没答辩之前已经发表在最好的期刊上,而且鉴于论文很长,该期刊必须像小说一样连载。实例:张五常博士论文《佃农理论》,当年在《法和经济学杂志》上连载四期。第四牛博士论文答辩就是答辩人一直在挑战答辩委员会成员,直到问得这些教授们紧张到恍惚以为自己才是答辩人。实例:萨缪尔森博士论文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成员之一的熊彼特(上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转过头去问另一位成员里昂剔夫(诺奖得主):“瓦西里,我们通过了么?”第三牛博士论文就是让编辑满世界都找不到一个能看懂这篇论文的匿名审稿人,最后只能发表,根本不需要修改的。德布罗意因这篇论文说阐述的观点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薛定谔凭借德布罗意的这篇论文对量子力学作出了杰出贡献,从一名普通而不得志的讲师一跃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可以说,一篇一页纸的博士论文成就两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可谓前无古人,估计也是后无来者。由此看来,最牛的论文不必象张五常那样连载,一页A4的纸足以。不过我想德布罗意要是在中国读博士就惨了,论文因为字数太少,根本连答辩的资格都没有。不得不说两句:德布罗意幼年即失去双亲,被他的哥哥莫里斯公爵(也是一名杰出的物理学家)一手养大的,在他1924年的著名博士论文之前一年,德布罗意就已连续发表三篇论文提出物质波的猜想,至于博士论文是几页纸,这个我还没考证过。关于薛定谔:薛定谔多才多艺,会四种语言,出过诗集。另外他于1944年出版的《生命是什么》,吸引了一大批物理学家转向生物学研究。其中包括后来双螺旋的发现者沃森和克里克。所以,这帮牛人并不一定像人们想象那样传奇,也不能把其成功单纯归结为偶然的因素。第一牛博士论文以上例子虽然非常值得人敬佩,但是,最牛博士论文与博士论文答辩及博士论文发表都应该是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甚至还没有取得任何学位前,已经是世界著名的剑桥大学学术界公认的学术思想界的领袖人物。维特根斯坦的学士论文是他的老师,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大人物剑桥教授摩尔先生与维特根斯坦一起散步时,随手记录下来的维特根斯坦的喃喃自语。在向剑桥申请学士学位时,因为行文不够规范,而被学校的学位委员会拒绝,摩尔先生利用自己的学术权威地位再三为学生的这个学士学位去跑腿,终于成功。维特根斯坦的博士论文是在一次大战时,在战营里写成的,仅数万字。叫《逻辑哲学导论》,出版时找不到合适的出版社,因为当时没有人能够读懂他这部天书,因此出版商找到他老师罗素,罗素自告奋勇,成为这部书出版的策划人,并且自以为是地为这部书写了洋洋洒洒的序言。书终于出版了,但是却遭到的是学生维特根斯坦的一顿痛骂。说罗素根本就没有读懂他论文。在那里瞎写一气。罗素听了没有脾气,也不后悔自己的行为,天才人物就有这样的个性。维特根斯坦的剑桥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是由三个国际学术大师组成的:罗素、摩尔、魏斯曼。三个人在答辩前一直漫无边际地讨论着维特根斯坦博士论文里的问题。时间很长了,还没有哪个敢开口问博士生维特根斯坦一个学术问题。这时罗素开口了,他转向摩尔说:“继续,你必须问他几个问题,你是教授。”摩尔表示还没有弄懂维特根斯坦的问题,这时维特根斯坦含笑走到摩尔与罗素面前,拍拍他们的肩膀,笑着说:不要担心,你们永远都弄不懂这些问题的。博士论文答辩就以这样方式通过了。本文转载自:中国社会学精彩推荐:历史学“百篇优博”出版、获奖与提名名单如何為您的博士或碩士論文選擇一個成功的研究題目?如何只用12周写一篇学术论文?▼
天津大学的通报被人盯梢,勇于面对的天津大学最近天津大学再次躺枪,一篇十四年前的硕士论文被网络曝光严重抄袭,非常巧的是,依旧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上一次是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2008届硕士毕业生李瑞锋的硕士学位论文《BP神经网络在现场混凝土强度预测中的应用研究》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水土工程2005届硕士毕业生武欣慧的硕士学位论文《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普通混凝土强度预测的研究》惊人的相似,天津大学针对网路曝光的事件,撤销了李瑞峰的硕士学历,“两篇一模一样的硕士论文,还都是建筑老八校,没人管吗?”网友@没有逻辑的人4月7日在微博上进行爆料,于是天津大学这名十四年前的硕士被人在网络举报,和上一次曝光的硕士论文抄袭也惊人的相似,这篇《社区聚居空间外部环境模式的文化性》的论文更夸张,就连论文标题一样,只是作者不同、发表时间也不同,该网友在回复网友时表示,“除了标题一样,参考文献几乎也一样。”受到网络的举报,天津大学迅速做出反馈,直接在官网进行情况通报!没有改题目直接就抄袭的论文论文抄袭懒到极致虽然小编也清楚中国论文大部分水平有限,但是在查重率的要求下,文史类论文,大家抄袭论文也需要大幅的修改,需要把别人的观点用自己的话语重新组织,理工科论文,大家需要抄袭他人的科研思维,用不同的实验数据做出同样的表达,然而天津大学被曝光的这两篇论文懒到极致,一篇只是修改了论文标题而已,而另一篇更加夸张,连标题都懒得改,直接把作者名字修改后直接提交,然后就可以拿到硕士文凭!虽然十几年前,论文还没有查重率这一说法,但是也显示出中国十几年前,整个高校学术水平的情况!其实只是中国高等教育大跃进时期的产物,高校教授水平低,硕士研究生扩招规模大,把本来是高端人才培养,结果变成了批量化硕士学位分发,这也是为何目前本科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因为现在的研究生和几十年前的本科生水平相当!中国科研的功臣感谢翟天临的明星效应其实中国研究生论文抄袭屡见不鲜,每年都会被大量曝光,但是很难吸引人们的关注,但是2019年影视明星翟天临高调地晒出北京大学博士后的入职通知,瞬间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也把中国高等教育不严谨的学术风气扩大化,受到翟天临注水博士的影响,2019年教育部将划拨专项经费800万元,用来每年抽检6000篇博士论文,并且明令禁止各大高校严谨毕业生防水,受到政策影响,很多高校纷纷清退延期的研究生,曾经想考延期毕业的研究生已经没有了门路,中国高校加强研究生淘汰率会大大提升中国整体的高等教育水平,因此翟天临从某种意义上是中国科研的一名
带过研究生,也评审过不少研究生论文,包括内地的、香港的和国外的,不知不觉中发现有些东西值得提醒在读者和导师的注意,所以写出来供大家参考。首先,我们应该清楚现在研究生的基础 。就内地情况而言,考上研究生的尖子们,尽管他们可能智力和其它方面的能力都很强,但由于大多数人在本科以及中小学没有怎么做过研究(通常是因为没有人教过他们!),导师们面对的可能是依赖性很强的研究生。心急的导师为了让他们早日成材,或者为早日帮自己完成项目,一开始就讲清楚由头至尾如何做。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成为材料收集与加工的工具,至于论文有没有新意,看的是导师告诉他的东西有没有新意。做完论文,学位拿到后,还是不会独立做研究,因为研究最难的部分 —— 找到值得研究的问题本身这个过程,不是他完成的。如果导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自然会在开始的时候要用较长的时间才能摸索到门在哪里,但事实上他学到的东西更多。学生自己起步的话,通常都会先看看前辈的论文是如何写成的。但什么是好的论文?好的研究论文应该有哪些共性?据我所知,社会科学跟工科的论文差别很大,我仅就我看到的提供几点粗浅看法。第一,好的论文有清晰的研究问题。无论博士还是硕士论文,最难的是找到一个自己可以解决而且又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对于博士而言,还要是一个别人没有解决过的问题。看到有些论文在开始的部分提出三五个问题加上几个假设,然后几万甚至十几万字写到结论时,已经忘记他曾提出要回答的问题和要证明的假设。也有的是提出了一些伪命题,或者别人已经回答过的问题。更经常碰到的是问题太大,最后无力解决,于是东打一枪,西放一炮了事。好论文的第二个共性是有个纹路清晰并具针对性的文献综述。论文都要有这个部分:把与本研究有关的不同论点、方法、已有的主要结论等做一个简洁而且具针对性的评论,引导读者和你一起看到本研究领域进展到什么地步,存在什么问题,从而提出自己打算对付其中的哪一个。不做这样的回顾和阅读,就不可能知道自己该在哪里着手,也就不可能清晰地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不少论文题目太大,就是因为在还没有做这个阅读和综述之前,就定下了研究题目。难道不是先定了题目才开始做文献综述的吗?确实不该是这样。开始定下的,其实通常只是一个研究的方向和范围,不是一个研究问题。看到不少论文特别是博士论文有超长、百科全书式的文献综述,通常是由于作者不知道或者不舍得把自己读过和整理过的文献回述做必要的裁剪。优秀作者不是这样。当他们把研究的问题解决后落笔时,已对该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很可能你最后能解决的问题已经离开了你的初衷,或者以前做的文献评述中很大一部分已不相干。因此可用更清晰、更简洁、更有针对性的结构去重组以前读过的东西,给人一个涉入角度(perspective)明确、深入浅出、笔笔到位的引子。赘长的全领域综述所显示的并不是知识的渊博,而更像是闭卷笔试中那种大包围的答题策略,让读者怀疑到底作者有没有透彻了解自己要回答的问题在该领域的位置。好论文的第三个共性是写清楚了作者对数据、方法的选择过程和他们所存在的局限性。有完善的数据和好用的方法是再理想不过了。但如果真有这样的美事,通常都轮不到你去享受。我们找到的数据通常不是缺少什么,就是一种局部或者间接的度量。而模型、统计方法也总有其成立的前提。当你越来越熟悉自己所做的一切时,往往忘记了向读者交代很多你知道而他们不了解的细节。好的论文不是这样。他们不仅解释了该解释的细节,还在论文最后对自己研究结论如何受到数据和方法的制约做出清楚且诚实的交代。这是必须的,因为不讲清楚你为知识大楼垒的那块砖哪边的底是实的,哪边还悬空,别人就不知道如何才能正确衡量你的贡献,并继续把楼盖上去。有的论文不得不多些字,往往跟不得不对所用的数据和方法做较多的解释有关。其实,一个好的对自己解决问题之局限性的解释还说明,作者在研究该问题的时候看到了这个问题到底是如何与其它相关问题纠缠在一起的。因此,这种解释的准确到位体现了作者对研究问题相关领域理解的真正深度。论文写作是千差万别,我的解读是一孔之见。加之,有内容一般却写得很好的论文,也有很有见地或者创意的论文却写得不怎么样的,情况复杂,不可一概而论。不过,我个人以为,写好一篇论文是反映你对某件事情的了解从你以为你懂到你真正懂了不少的一个质变。后面还有第二个转变,就是发现自己花了如此多时间与精力所做的东西原来是那么的浅显,自己原来是如此的无知!而更恐怖的是这第二个转变可能在你论文完成后不久就出现!不过应该明白,知识积累本来如此。你真正收获的是认识世界的能力,它会让你受益终身。来源 :管理学季刊;作者:王缉宪。
不管是考研的同学也好,还是找工作的同学也好,都要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写论文。不少同学为了写论文熬出了黑眼圈,却仍然一无所获,甚至还有的同学不惜花上近千元找代写,这些都是写论文的错误打开方式。今天小编就来仔细地讲一讲论文的写作技巧,让你轻轻松松写论文。大学的论文可以说是非常简单的,不向研究生的论文那么严格,不仅查重率较低,而且非常容易通过。研究生的导师需要免费廉价的劳动力,自然不会轻轻松松放过你,在论文上更是会严格要求,鸡蛋里挑骨头。但是大学的教授就不一样了,他们为了让你赶紧离开学校恨不得亲自给你写一篇出来,因此在论文上不会有过于严格的要求。知道这一点,你还害怕什么呢?放心大胆地写就可以了。1.确定写作方向历史总体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四大部分。这四个部分又可以划分出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朝代又可以写当时著名的某个人物或者某个事件,或者分析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首先要选择一个你最擅长、最熟悉或者最感兴趣的一个方向,例如:中国古代史明朝郑和下西洋 / 世界古代史高丽王妃2.查找论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确定好写作方向以后,你就成功地迈出了写论文的一大步。按照你选择的写作方向去查找论文,这里推荐一下知网,可以在知网里面查找。输入写作方向中的几个关键字,例如:郑和下西洋 / 张学良输入关键字后,查找论文,会出现不同的论文题目和更为详细的论文写作内容。在众多论文里面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选择相似内容的论文下载。这时候更为详细的论文写作方向就可以确定了。例如:郑和下西洋时期的档案不翼而飞的真相千古之谜:郑和下西洋大量档案不翼而飞的真相/ 远嫁高丽的蒙古齐国大长公主嚣张跋扈的齐国大长公主在元丽两国不为人知的一面3.查找参考文献每篇论文都有参考文献,这些参考文献便是对写论文最有帮助的部分。所以下载完论文之后,除了去看论文的内容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去看论文的参考文献,并将那些参考文献记下来,去仔细研究和观看这些文献资料。这样就可以省去很多盲目查找文献古籍的时间,在观看文献时,有些人会发现新的写作思路,和新的观点。即使没有发现新的观点和思路也不要着急,还有一种更偷懒的方式。4.写作技巧 诸多论文中同样一个内容也有不同的观点,即使我们没有属于自己的观点也没有关系,大学论文中可以将不同学者的观点罗列起来,表明自己更倾向于哪种观点,或者表明史学界尚无定论即可。例如:中国近代民国时张学良揭秘张学良的私生活,这位花花公子原来有这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关于张学良开始吸食鸦片的时间,可以引用多个学者的观点进行说明,可以这样写:学者XXX在《XXX》认为张学良开始吸食鸦片的时间是1925年,XXX学者持相同的观点。而XXX学者在《XXX》中认为认为张学良是在1926年入驻平津后才开始吸食鸦片的。等等。小小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最后祝愿大家论文顺利通过!
编者按:一篇论文的写作凝聚了作者的辛勤付出。在一篇看似普通的论文背后我们往往没有深入的研究它是如何产生,当前处于什么样的现状,未来的研究方向又是什么?鉴于当前学术之路学术稿件来源较少,又特别需要一些普通学子的学术探索去呈现我们常人的学习、研究状态,经学术之路学术评审小组提议,赵广开主编同意,我们决定去深入“批判与分析”其论文的全部内容,欢迎大家积极加入到批判(或商榷)的队伍。限于篇幅及有利于进行学术评议考量,我们特将全部材料按照1000-2000字的篇幅分开单篇推送,欢迎持续关注。论文题目选定一个好的论文题目对于一篇文章的作用是不言而喻,如何去构思与润色论文选题也是本文写作过程中比较纠结的事情。我关于刑民交叉问题研究的兴趣点始于本科阶段。当时在本科阶段我的毕业论文选题为合同诈骗罪研究,围绕着这一选题就刑民交叉的部分问题进行了研究学习。当时选题的大致过程为:2013年的时候需要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作为一名本科生只是决定自己未来想学习刑法,应该选定一个刑法的选题,翻看一些论文之后并没有给自己多少启发。然后我就换了一个思路,就是查阅一些知名期刊的年度征文主题,这样就在无意中看到了刑民交叉这样一个选题。但是当时对于何谓刑民交叉并没有清晰的认识,而且在报给老师后面对何谓刑民交叉,这是不是一个病句的,自己也不能很好的回应。最终考虑到本科生的基本能力,结合自己对刑民交叉的初浅了解,选定合同诈骗罪这一主题进行研究。由于刑民交叉的主题对我有足够的吸引力,于是研究生阶段结合研究的主要领域选定主题为“非法集资案件中刑民交叉实体问题研究”的毕业论文。在研究生阶段我发现我所研读图书的主题或者核心关联点正在越来越紧密。刑民交叉的课题涉及面广,领域众多,牵涉刑法、民法、经济法、行政法、诉讼法、金融法、政策等多学科知识,仅仅从某一学科去研究总是给人无从下手的感觉,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刑民交叉问题的核心最终还要归结到刑罚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实体与程序的衔接、刑法的局限性上面。从政策的角度去考量研究的范围会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特别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理念的提出,对于非法集资等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指导意义。我发现非法集资等刑民交叉问题集中的领域并不是由于其他法律未规定,而是规定的不明确,人们关于非法集资刑事规制的很多疑问需要从行政法、经济法上面找原因,而不仅仅是刑法问题。上面是我关于选定这一主题的基本来龙去脉。当然在具体选定这一主题的标题是还是存在不小的挫折的,一方面是刑民交叉是什么的困惑,另一方面是非法集资是不是全部是刑事犯罪的疑惑,这两个问题不管是哪一个在面对时都是一个不小的困难。而且我思考后认为当前刑民交叉的问题包含实体方面的问题与程序方面的问题,关于程序方面的问题研究可谓五花八门,深感直接研究这些问题,主题就偏了,因此果断放弃,只研究实体方面的问题。于是最终选定“非法集资案件中刑民交叉实体问题研究”。当然关于这一选题也是存在诸多不同意见的,而且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有很多新的思考与探索,上文只是简单介绍一下选题的来龙去脉。
论文摘要:在四年本科和两年研究生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大量的戏剧、影视剧本也通过上课和外出拍摄时间,塑造了不少人物形象。后来我发现在这些艺术作品中,英雄形象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绝大多数作品中都传达出打出了英雄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是文学、影视主题中的重金属,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如果缺乏英雄主义精神的浇灌,就会变得非常的轻飘。从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英雄人物就作为追求更高、更完美的精神境界的象征而为人们所崇敬。如果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可思议的民族,那么一个没有英雄人物形象的文艺时代同样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英雄形象的普遍性、重要性首先引起了我的注意身为一个男演员,能够饰演英雄形象是我从小的梦想,从第一次看电影到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这将近20年的时间,每每在电影里遇到英雄人物,都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比如英勇善战的王成,提起电影《英雄儿女》,大家眼前定会浮现出片中王成手持爆破筒的英雄形象,耳边也一定会响起那首曲调激昂的《英雄赞歌》。“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王成的形象,在相当长时间里,是中国军事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的标杆,也成为那个时代英雄形象的代表。由于关注英雄形象,我慢慢的发现,从《英雄儿女》、《董存瑞》的经典到《高山下的花环》中的别样英雄靳开来的受欢迎,再到现在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亮剑》中的李云龙、《永不磨灭的番号》中的李大本事这种角色的火热,经过电影事业几十年的打磨,观众对英雄形象的审美、看法、塑造方法等很多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变化,观众对于英雄形象的要求也在改变,中国当代文学和电影在塑造英雄形象方面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虽然留下了不少令人难忘的英雄形象,但也存在着种种遗憾和缺陷,因此探讨英雄形象塑造的问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从“高大全”的英雄到平凡”的英雄。在经历了反反复复的思考和实践之后,我发现我们影视创作也逐渐从纯粹的教化功能中解放出来重归反映现实的轨道。其中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英雄形象的塑造打破了一度盛行的“高大全”的框框不是通过概念化的外貌、人物语言的高调而是通过动人的故事和真情实感来打动人心。这种转变可称之为“高大全”的英雄向“人性化”英雄的转变。比如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形象的出现,是英雄人物形象的一个突破。在《亮剑》中,李云龙是“泥腿子”出身的作战天才,是血性张扬的铮铮铁汉,也是有些“亦正亦邪”的人物。他有着传奇般的战斗经历,屡建奇功,深得器重,但他又是个不安分的惹事精,屡次抗命,不时弄出麻烦:他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又是脏话连篇、好酒吹牛、缺乏文化修养的粗人;他率真义气、性情粗犷,却又粗中有细、精于算计,也有些狭隘,从不愿吃亏,李云龙就是这样一个复杂性格的集合体。然而,在他和他的部队身上最为闪光的、最具感染力的“亮剑精神”,已为广大观众所认同,也使李云龙形象的个性特点给人们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在《亮剑》前后,《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历史的天空》中的姜大牙《狼毒花》中的常发等人物形象,被认为是与李云龙形象类似的“另类英雄”那么这些优秀的演员在塑造这种受欢迎的英雄角色的时候有没有一些共同之处或者有效地塑造方法呢?于是这些引起了我的思考,如何塑造英雄形象,成为了当代表演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演员在表演中怎样将“英雄”形象变得“人性化”,将成为本论文研究的重要部分。在本论文中,我的论点是:所有的英雄形象的塑造都要符合人性的本质。应该避免高大全的塑造方式 首先论述“英雄与“人性”的概念,并阐述两者的关系。证明了英雄都是普通人,和普通人一样具有人性的共同点。然后根据实例,指出在英雄形象塑造中出现的弊端和错误的表演倾向最后阐述演员如何在塑造英雄形象时做到“人性化”。希望本论文可以对演员人性化的塑造英雄角色有所帮助。关键词:英雄、普通人、表演创作、英雄形象序言英雄主义精神是文学、影视主题中的重金属,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如果缺乏英 雄主义精神的浇灌,就会变得非常的轻飘。从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英雄人物 就作为追求更高、更完美的精神境界的象征而为人们所崇敬。如果说一个没有英 雄的民族是不可思议的民族,那么一个没有英雄人物形象的文艺时代同样是不可 思议的。从《英雄儿女》、《董存瑞》的经典到《高山下的花环》中的别样英雄靳 开来的受欢迎,再到现在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亮剑》中的李云龙、《永不磨灭 的番号》中的李大本事这种角色的火热,经过电影事业几十年的打磨,观众对英 雄形象的审美、看法、塑造方法等很多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变化,观众对于英雄形 象的要求也在改变,中国当代文学和电影在塑造英雄形象方面经历了曲折复杂的 过程,虽然留下了不少令人难忘的英雄形象,但也存在着种种遗憾和缺陷,因此 探讨英雄形象塑造的问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演员在表演创作中演员对英雄形象人性化的塑造也变得必不可少。第一章关于英雄与人性1. 英雄的定义第一·英雄,汉语词语。在字典里对英雄有三大解释:(一).1)指才能勇武过人的人。2)指具有英雄品质的人。3)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二)英雄,是一个比较主观的概念。一般指在普通人中间有超出常人的能力的 人,他们能够带领人们做出了巨大的对人们有意义的事情,或者他们自己做出了重大的事情。(三)英雄是文学分析与心理学常用的概念。童话中的主人翁就是容格分析心理 学里的英雄。人生就是一场的战争,人活着就是要扮演英雄的角色。第二.我们如何理解英雄我们究竟如何理解“英雄”这个词?其实世界上应该没有一种东西是可以被 “定义”成为“英雄”的。所有关于“英雄”的定义,大都来源与“英雄”认知者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事实上,随着时间、地点、场合的变化,对于同样一个人物的评价,即他/她是否是一个“英雄”或是怎样的“英雄”,都是会有非常不同的差别。这种差别不是来源于时间、空间和文化,而是来源于生存在文化和 社会中的人—对这些“英雄”和“非英雄”做出评判的人的内心和目的。但是之所以一个人被称之为英雄,一定是他做的某些行为,让人们尊敬,从而在他人看来,这是一种精神,一种英雄的精神。比如说:消防员救火,当火势汹涌的时候,他奋不顾身的投入火海救出一个孩子。他的这个行为,让大家觉得他 是英雄,他有为了生命奋不顾身的精神。但是反过来从他的角度看,救火是他的工作,在火海中挽救生命是他的责任,他履行了他的责任而已,他不一定觉得自己是英雄,或者说他不是为了一种精神而去做这个救人的行为,他平时也有自己 生活中的烦恼,和大家一样,他也有可能酗酒、脾气不好等等,但我们依然认为, 他是英雄。再比如邱少云在火中活活被烧死也纹丝不动,我们认为他有一种爱国、团结、奋不顾身的精神,但是我相信邱少云当时想的一定不是他要履行一种“精神”而去做这种行为,他认为他在履行一个士兵的责任,而通过这个行为,我们赋予了它精神,并且我们把它看作是大英雄。所以,不管是焦裕禄、雷锋、董存瑞等等,我们都是通过某个特定时刻的某些行为来赋予它英雄的称号,而不是通过一个精神来认定的。而现在往往很多艺术 作品中,大家常常先在作品中以一种“精神”来作为前提,把精神安在人物上, 而不是塑造人物在生活中的行为,来体现英雄的精神。于是常常出现了很多诸如高大全的银幕形象。拿影视作品1963版本的《雷锋》和《焦裕禄》相比,早期的作品总是把体现形式化的某种精神作为前提,简单地塑造了雷锋做好事的生活,现在看来似乎已经显得老套了很多,因为雷锋精神并不只是体现在扶老人过马路,补袜子等好人好事这么简单。而《焦裕禄》这部电影,大量的塑造了焦裕禄在生活中的常态, 通过对人在社会中平日生活和性格的塑造,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银幕形象,观众看到的是焦裕禄对待工作中、生活中的责任的忠诚。进而从中体会到了高尚精神给我们的启示。因此我们在塑造英雄形象的时候,不能脱离对角色中涵盖的社会学、心理学、以及人性的分析,单一的塑造某种英雄精神,我们不能脱离“英雄”本是“普通 人”的本质。于是,对人性的理解和人性化的塑造,成了必不可少甚至决定成败的环节2.“人性”的定义—关于人的本质了解自身以及自身与周围物质的关系,一直以来是人物类所探索的最重要的 课题。从物种起源、人体的奥秘、疾病防治,到人类居所的环境现状、其他星球 空间的生存可能性,再到与其他生物的相处之道、外来生物的威胁性。总之,作 为茫茫宇宙中一只渺小生物,人类很勤劳努力的破解着一道道难题,最终弄清楚 关于自己的事实真相并改善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优化着自我本身。大到全球问题、 世界国事、小到家事、个人生活小事,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从生活的迷惘焦 虑中,一点点的悟道、自省、释怀,这中间通过各种途径,生活、科学、宗教还有艺术。在一系列的大领域、小领域中,表演艺术无疑是研究人的学科,主体是人通常说表演创作者是“杂家”,表演学科是建立在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心理 学、行为学……众多学科基础之上其精神的升华者。同其他艺术一样,表演艺术 是集众家成果的大成之作,精华展现。那么,通过杂学,继而探究真正的人的本 质,最终通过自身媒介表现出来,就是表演者所必须的创作途径了。现实中演员 表演的许多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其实就是对人本质的不了解,其一表现是喜欢“走 捷径”,不从人本质角度思考及进行创作,其二是对人本质的分析片面且不够深入。另外还有对自身本质的开拓不足。人通过他外在的“语言”和“形体”表象,体现、表露着他内在的“情感”和 “思想”。“情感”和“思想”的再深处是人的“本性”。而“性格”是作为“语言”和“形体”色彩化的可见外壳而被人所感知。以下是结合人类学的具体研究 成果,通过“人本质”的构成部分角度,来初步认识人的本质。第一:人的本性“本性”是一种最为基础的性质。分为善与恶。善是向上、能动、发展、 积极的,恶是发动、阻碍、破坏性的。我们相信世界上的人以及我们所塑造的人 物形象,本性为善的是绝大多数。人在出生时无分善与恶,后天的经历对人的本 性潜移默化的作用着。有研究表明,婴儿在母亲臂弯里时被震荡的程度,即大人 的动作粗鲁或者温柔,,都对其本性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个人的本性只 可能是善或恶的,并没有善、恶兼备的可能。我们常说“好人有坏的一面,坏人 有好的一面”,指的是性格层面的描述,而非本性。虽然本性只分善和恶,但每 个人善和恶的程度是不同的。并且一个人的善恶及其程度,是可以随着外界及人的内部变化而转化、改变的。可以做这样的理解,人越逆推向本源越趋于简单,那么如何把复杂的外象体 现出来,而且还能把最里层的简单实质体现出来这种表演就是极为深刻了就像《码头风云》里马龙白兰度的饰演的为了公平利益而抗争的问题青年特 里。他依然有自己狭隘的顾虑,有对世俗黑白的迷茫、也曾经做过错事一直活在 悔恨当中,但是他依然做出了让人敬佩的事情,但是马龙白兰度并没有一味的塑 造这个角色的好,他把角色本性中的善恶都展现了出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经典草根英雄形象第二:人的情感本质《现代汉语词典》对它的解释是“对外界刺激肯定或者否定的心理反应”, 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①常听俗话讲“人是情感动物”,情 感好像是人精神层面最基本的单位。精神空间游离的片状浮云。我们总会说到人 有“七情六欲”,《文艺心理学大辞典》中对“七情”的解释是“中国古代对人的 各种自然情感心理的合称”。《礼记·礼运》中“何为人情”喜、怒、哀、乐、恶欲、七者弗学而能。《文心雕龙·明诗》现实情感的出现时复杂多样的,它是由 基本原始情感元素符合衍变为一个复杂‘人秉七情’,即承此说出来。这就是古 人总结的,人七种与生俱来的最基本的情感元素。现实情感的出现时复杂多样的 它是由基本原始情感元素符合衍变为一个复杂深刻、眩晕微妙的情感结晶体。情感产生的四种情况“情感可以发生在下列不同的水平上。1与嗅、味、触、声音、颜色等感觉刺激相联系的简单情感,例如噪声、臭味引起的厌恶等。2与饥饿、疼痛等机体感觉想联系的简单情感,例如饱食的满足,身体良好状态的舒适等”3基于个体社会经验和文化影响而产生的社会性情感,例如,对人的思想意 识和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社会经验和文化影响而产生的社会性情感,例如,对人的 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体验成为道德感。与人对真 理的追求,对科学的探索等与智力活动相联系的体验称为理智感。在自然风格光 和艺术欣赏中产生的和谐与美的感受称为审美感。道德感、审美感、理智感被称为高级社会性情感或情操4表现个人气质的情感如乐观、生气勃勃、冷静、忧郁等”第三:人的性格1界定性格“性格”:“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诸如诚 实后者虚伪,勤劳或者懒惰,自豪或者自卑,勇敢或者怯懦,果断或者优柔寡断等等都属于性格特征。每一个人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性格特征,有些是和别人相似的,有些是个人独有的,有些事积极的,有些事消极的。一个人的各种性格特征交织在一起构成他的性格性格,是人思维的定势,是思想感情的具体化,性格化。个体差异的几种说明这。它一直以来被人看作是人一这以个体中最核心的一部分,用为标记个性 与他人的差异,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人物形象的创作中,人物的行动正是画上了“性格化”的标签才有价值和意义。黑格尔认为:“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那么,对人来说“性格”就是最核心的原动力了吗?在性格里面, 更深处的地方还有没有什么呢?如果真能够分析出性格里面的东西,也许对我们 更精彩的塑造人物性格会有帮助、有所启发。那么,下面通过心理学对“性格” 及其相关概念的基本的原理解释,我们可以更清楚、深入的理解这一关键的人的 特质,或者说是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性格。“性格”( character)①拉丁文的原意是铭刻或者标记,即为了识别的目的 而将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区分开来。虽然这一意义仍然适用,但宁肯采用同义词 的特质或者特性。当这一术语在心理学上应用时,其意义引申引申为②所有这些 标记(特质)的总和或者获赠和产生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揭示一种情境,一个事件,或一个人的本质(性格)“特性”( characteristic)的解释:“用来识别和“表征”某物的个体特性和品质。“特质”( trait)一般指个人的持久的特征,它能对观察到的行为规律性和一致性起到阐释的作用。这是该术语的恰当用法。若用它来指规律本身是错误的 并且会引起误解。要注意的一点是特质是一个理论的实体,是个体的一个假设的 潜在的成分,用来解释个体行为的一致性以及不同个体的行为一致性之间的差异”“最早用性格一词并且概括其特征的是古希腊哲学泰奥弗拉斯多,他从人们 的日常行为方式中概括出阿谀奉承的人,伪装和善的人、吝啬的人等性格特征 后来的学者也多用秒说的方式来说明性格”由前面的定义可知,我们所说的人的“性格”,它是一种“特征”的总和, 作用是铭刻和标记、描述和概括了人的情感、思想、语言、形体本质的个性特征。 每个人特质的复杂情感,思想,外化为可见可闻的富有个性的外部行为,我们综合这一个体的特征,称之为“性格”。也就是说,性格是个概念,用来描述、概 括人个性化的本质特征,所以可以说它是人本质表现的外壳。(如图1)性格特 征表象于人的语言和形体,所谓什么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它终究是产生、根源于人的情感和思想本质。所以“性格”并不是规律的本身,而是规律的描述和阐述者。我们经常会说人物的魅力在于其性格的复杂。那么,了解了性格与情感、思想 语言、形体本质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人性格中的复杂性、模糊性我们就不难以解释了。它源于人心理的矛盾。2性格的分类a.性格元素“性格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它包含许多特征,这些特征大体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①对现实和对自己的态度的性格特征。包括对别人、集体、和社会,对劳动和工 作以及对自己的态度的特征。如忠实、坦率、勤劳、谦逊和自私、狡诈、自信或者自满。②性格的意志特征。包括对行为目标明确程度、对行为自觉控制水平的特征,以 及在紧急或者困难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意志特征等。如有目的性、纪律性、主动性以及镇定、果敢、勇敢等③性格的情绪特征,包括情绪对人的行为活动的感染程度和支配程度,以及情绪 受意志控制的程度,如有的人热情,有的人冷漠等;也包括情绪的稳定性,持久 性方面的性格特征,如情绪的稳定或者起伏波动等;还包括主导心境方面的性格 特征,如一个人经常精神饱满、欢乐愉快是个乐观主义者,有的人抑郁阴沉,多愁善感等④性格的理智特征。包括表现在感知方面的特征,如倾向于采取用整体或分析的 观察方式,感知的速度和精确性等;表现在思维方面的性格特征,如思维的敏捷性、独创性、深刻性和逻辑性。”b.外倾与内倾尽管人们的性格各不相同,但许多心理学家力图将性格加以分类,找出性 格的类型。例如瑞士心理学家CG荣格根据生命中的“里比多”1活力倾向于人 自身或外部环境,而把人的性格分成两大类:外倾和内倾。12①内倾:“荣格认为,如果一人的心理能量,她的兴趣和注意一般指向外部, 指向他人或者外部刺激,其行为主要是由外部事物而不是他们个人的思想感情所 指导,那么这个人主要是外倾的,否则就是内倾的。典型外倾的人有毅力、有进 犯性,具有冲动型,思想开朗,对外界刺激反应明显,遇到事情能迅速作出决定, 在公共场合下觉得愉快,善于社交,乐于称为大家注意的中心”13②内倾:“荣格认为,如果一个人的兴趣和注意一般指向内部,指向他自己的 思想和感觉,他的行为由主观的、个人的、内部的东西所决定,那么这个人就属 于内倾的。荣格看来,内倾的人与外倾的人相比,其行为表现截然不同。他们性 情羞涩,喜欢寂寞独处,情绪不外露,倾向于幻想和深思,做事犹豫不决,这种人不善于社交,难适应社会环境。”14“理论上具有外倾与内倾两极的一个假设的人格维度。最初,这个维度被人们当 成是反映两个完整但互反的人格类型。如今大多数理论家对这两个人格类型各位 以独立类型表示怀疑,相反,倒认为他们都是关于许多不同行为模式的集合。此外,把这两个极看成是相斥的,好像也不大对,因为许多人都同时表现出这两个 方面。而他们在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反映某一极的行为的同时,并不必然地减少体现另一极的行为表现。了解性格不同层面的分裂,可以使我们更清晰一个该从哪些方面对其进行分 析与概括。“对现实和自己的态度、意志、情绪、理智是构成性格的主要内容或 元素,作家在刻画人物性格的时候,应注意到性格构成要素,着力刻画人物的性 格四要素方面的特征,但这些方面又不是鼓励的存在的、单纯地体现的、往往是 杂株的、符合的,如果不考虑人物性格表现的复杂性、整体性、综合性们就会犯 解构主义心理学将心理元素简单相加的错误,导致人物性格的简单化和虚假。c.性格的形成“人的性格是后天形成的。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性格以神经系统的先天功能 特点为自然前提,但无论是神经系统的特征或体型特征等生物因素都不能决定 个人的性格。性格是在社会影响下,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性格是 个人的生活历程的反映。儿童出生之后,长期在家庭环境中生活,家庭的经济状 况和政治地位,父母亲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水平教育态度和方法,家庭成员之间的 关系,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等等,对儿童新歌的形成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学校生活是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时期。学校通过各种活动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在学校中不仅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也掌握 定的政治观点和懂啊的标准,形成着自己的性格。人在自己性格的形成过程中不是消极被动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扩大了 与社会的交往,在社会的影响下,青少年对不同性格有所评价,并从模仿逐渐过渡到某种程度的追求。青年人走向社会,为了适应日益广泛的生活领域,就需要而且确实也能更深刻的对自己的性格有所认识,并主动改变自己的某些性格特征。培养优良的性格,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17可见,儿童时期的情感、思想的经验以及形成的特征,对一个人的性格养成 至关重要。那么,我们在分析一个人物的时候,不能就针对剧本的事件,人物此 时或者最近发生的事情,而对其儿时的经历的分析就尤为重要。3.关于英雄与人性通过对于英雄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何种解释,都首先肯定一点,英 雄也是人,那么是人就具有人类的一般本性,这就是我们讨论的“人性”,而人 性又涵盖了人类的思想、性格等多方面领域。所以在英雄形象塑造的时候,要从 人的本质塑造入手,对于其人性化的刻画也是一项大工程。甚至可以说:英雄角 色的人性化方面刻画的优劣直接影响角色塑造的成功与否。应该尽量避免我们常 常见到的一些“高、大、全”式的表演。很多作品在塑造这类角色是都容易进入 些误区,下面我们就归纳一下塑造英雄角色时的弊端和倾向。第二章 在英雄角色塑造时,容易出现的弊端和错误的表演倾向1)“匠艺”刻板的表演“匠艺”式的表演是斯氏倾注一生予以反对的表演倾向。“匠艺”—首先应 有“刻板”、“公式”及“模式”。“匠艺演员只会报告角色的台词,同时用一些 成不变的舞台表演方法配合这种报告。因此,匠艺演员需要固定的方法来宣读一 切角色的台词。他们需要现成的刻板法来图解一切人的情感,他们需要用规定、死板公式来模仿一切人的形象。手法刻板和模式简化了匠艺表演的任务。”刻板 充斥着表演的各个领域,有声音、台词的刻板,用一成不变的腔调,以及一定的 类型的声调去扮演各层次的人物,还有形体动作的刻板,英雄形象尤为明显。比如:命令即手指朝下:禁止即手指朝上;力量即握紧拳头,捶打桌子,他们把这 些习惯性的设计转化成一种英雄的模式,这种多年形成的惯性和习惯影响极大, 表演的刻板法和模式的感染力大到演员在塑造英雄的时候不知不觉的迅速的进 入了匠艺演员的私人生活里,而做戏的习惯变成了他的第二天性。这对于演员来 讲是非常危险的。这种现象在文革时期样板戏中的英雄形象的塑造尤为明显。2) 虚假,过火的表演这里的“虚假”和“过火”指的是表演超过了两个幅度,一是生活实感的幅度——一是演员内在体验的幅度。幅度首先指的是不符合生活的真实、不符合生活的逻辑顺序。无论是舞台表 演和荧幕表演都必须以生活实感衡量表演真实与否的尺码,斯坦尼将过火虚假的 表演归结于三种情况:“第一个不真实的地方就表现在慌忙上。在生活中,人们不会去催促动作本身,舞台上却动作相反,演员越是“做戏般的积极‘动作’, 他就越完不成动作把动作草草了结;第二个不真实的地方就是你们过分卖劲了, 在舞台上不应该给正在做增加些什么,相反,应该减去四分之三以上。做了 个手势或动作就要从一个手势和动作中取消半分之七十五的动作和紧张;第三个 不真实的地方,就是在于你们的动作里缺乏逻辑与顺序,因此缺乏了控制与修 饰。”因此我们在英雄形象的创作起步时应该特别强调寻找到英雄在于生活中的 实感,强调出生活的细节和魅力。生活真实生活美是英雄形象的艺术美的生活与前提。“虚假”与“过火”所指的是,演员的表演内外不同意。外在表现远远超过内在的体验或者只有外在的表现而缺乏外在的体验。这就是体验与体现在的关系。应该说内部的心理体验是主导,具有决定意义:外部的体现是从属的,是从 体验的基础发生的。即“动于衷而形于外。”由于现实生活中人总是控制自己的 内部情感和心理情趣,因此,往往是抑制自己的内心。所以好的表演往往是内大 于外,可许多英雄形象的塑造却恰恰相反,是外大于内,我们称之为“过火”表演3)程式化、脸谱化的表演这种表演的错误倾向是由于没有认识到不同的艺术有各自独特美学形态和独特的魅力。戏曲、舞剧、歌剧、舞蹈等艺术的语言动作虽然也来自生活但经过提 炼、加工,形成一种远离生活,具有夸张美的规范性程式动作。以一整套提炼的 艺术程式规范,去表现主题思想,塑造人物形象,然而这对于话剧、影视中塑造 英雄形象来说却是一种错误。它容易在表演中产生图解式、表面、外在的说明性 表演,将导致肤浅、表面、虚假。比如说在一些老的抗日题材的演出中红军常常 出场要手掐腰部挥动手臂等程式性的戏曲动作,这种表演方法现如今已经被淘汰 脸谱化表演则指一种概念、固定化、外在化的肤浅表演,它不深入的挖掘角色的 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不从生活出发去把握人物性格的丰富性,而把人物简单的分 成正反两面并贴标签似的把英雄人物表现为端着架子,一脸严肃的高、大、全, 对反面人物则简单的加以丑化,从而削弱了表演的真实感与深度、广度。比如老 电影中革命英雄一定是昂首挺胸,而日本鬼子一定要是猥琐丑陋的。而这种表演 方法已经无法被现如今的审美所接受了4)重复自我、自我展览式的表演重复形象的表演指的是演员在多部戏中的表演中没有新的创新和突破,原样 照搬自己以往塑造的形象。演员的人物就是要塑造性格各异的各种鲜明形象。即 便在同一类型的形象塑造中,也要塑造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如果不运用演员的性 格化和创造力,不去进行创造性的想象与思维,那么就可能陷入重复形象的表演。 它不用于类型化的表演和类型演员,后者指演员经常扮演某一类型的角色但是在 每一个新的角色扮演中都有新的创作与探索。自我展览式的表演,指的是演员不是着力于人物形象的性格创造,而是着力 于表现自己的强烈意识。偏离剧作提供的人物形象,一味的展现个人表演。这不 同于表演行当中的明星制。后者指的是一种特有的表演风格,是为了电影的票房 与盈利,是一种保持演员本人明显个性特征与魅力的类型化表演。总结:这些塑造方法导致角色的失败,原因是演员缺少了对角色“人性”方面思考和挖掘。第三章 演员如何在塑造英雄形象时做到人性化”第一节 性格化的塑造1.注重角色的性格化“没有性格特征的角色是不存在的。”——斯坦尼斯拉夫斯 《演员的自我修养》何为性格化?《电影艺术词典》中说:“性格化是演员塑造形象所因达到的艺术境界,即体现角色的性格特征,突出人物独特的个性色彩。性格是人的较稳定的精神气质和心理特征的总和,是在一个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发展的。作为影片中人物的性格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既有生活在一定的时代,由同一的经济基础、阶级地位、生活环境形成的特定阶层人物思想性格的本质特征;又有自己特有的生理素质和具体生活经历所形成的独特的个体特点。演员进行角色的性格化创作,是在深入理解剧本提供的足以提示人物思想深 度和性格特色的剧作基础上,探索人物的精神气质、思想情感,即把握住角色的性格基调,又注意到性格的复杂多面色彩,从而找到人物特有的眼神、姿态、步伐、语气、语调,以及梳妆打扮等,塑造出一个具体的活人、使观众看到和听见角色如果在行动、说话、感觉。性格化首要的是掌握角色的内在性格气质,同时要关键抓住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外部典型动作予以突出。”性格化可分为外部性格化和内部性格化。(1)外部性格化外部性格化要求演员在塑造形象之前,做出大量的复杂的工作,要在演员自身的外部寻求与所扮演的角色相同的行为和外貌的特征。演员要在各种场所的大量人群中,选择出与要饰演的角色相近的一些人,去发现他们的性格特征,进而进行观察。除此外,对剧本中自己所要创造的角色还要做仔细的分析,例如他的职业,年龄,教育,生存环境 ……然后展开演员的想象力,并初步勾勒出角色的外部形象,在规定情境下进行创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有一句话,对我的感触是非常深刻的:“如果一个演员不去训练自己的身体、声音,不去训练说话 走路和举止姿态,如果他找不到和角色相适应的外部性格特征,那他大概也表达不出角色的人的精神生活。”[3]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还说:“为了探索外部形象,我们穿上各种各样的衣服、鞋子、衬垫,粘上鼻子、胡子,带上假发、帽子,希望能捕捉外貌、声音,从生理上感觉到所描绘的人物的身体,我们只靠偶然的机会,为了寻找这种机会,进行了一系列的排渲。但是, 不好的方法也不见得完全没有好处,就拿当时来说,演员毕竟学会了掌握形象的外部性格化,而这是演员创作的一个重要的方向。”这充分说明了,外部性格化对演员的重要性。(2)内部性格化所谓内部性格化,说的简单明了些就是深刻体验角色,赋予角色灵魂。所谓的体验角色,就是指演员设身处地地生活在剧本的规定情境中,去合乎逻辑地、 像活生生的人那样,进行创作的创作过程,正所谓“动于衷而形于外。”演员体验角色程度的深浅直接影响着演员对角色的体现。记得林洪桐教授在给我们年轻教员培训课中,曾这样说过:“也许对角色体验百分,只表现十分就可能很精彩, 但如果要求体现百分,而演员对角色只体验十分,则肯定不能完成表演任务。”内部性格化是外部性格化的基础,是因为体验角色可以使演员找到角色的准确的外部表现形式,而且体验角色能使剧本中的人物拥有真实的,活生生的灵魂。 如果没有内心的体验,哪怕是演员把角色的外部形象做的再细致、再入微、再符合人物,角色都会缺乏打动观众的生命力。所以,能否体验角色的内心是性格化的基础,也是表演成功与否的标准。在影视剧中,创造出立体的、个性化的,使观众过目不忘的艺术形象,是优秀演员的追求。那么,如何在创作中抓住角色内外部特征,进而把它立体的表现出来,又与其他的与之类似的人物相区别,形成“他”特有的行动、语言、思想 等?如何在表演中把演员本身与角色相区别,在银幕上创造形象,而不是向观众 表现自己呢?答案就是一人物性格化。我们知道不管是戏剧,还是电影电视,它的作品的主题思想主要是靠演员塑 造人物的形象体现出来的。美国的戏剧理论家贝克认为,一部戏的永远价值在于 人物的塑造。英国戏剧理论家品特也认为,人物是一切好戏的根源。可见塑造性格化角色的重要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一部好戏,要获得观众的认可,获取永远的价值,重点在于演员塑造出性格化的人物。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 《演员的自我修养》中用几句话阐明了舞台艺术的基本法则:“由于每一个演员 都应该在舞台上创造形象,而不单是向观众展示自己,所以再体现和性格化对于 我们大家都是必要的”。“一切演员一形象的创造者,毫不例外地都应该再体现和性格化,”1所以,性格魅力不单是艺术创作,更是表演艺术的魅力所在。2.性格化形象立足于现实生活在影片《周恩来》中成功塑造总理形象的表演艺术家王铁成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所有的表演艺术,特别是电影表演,其基础是生活。一方面是演员的生活,它会潜移默化,融会贯通,千丝万缕的反映到你所塑造的人物的思想性格上、表演技巧上、内在心理和外在形体上。总之,一切表演技巧都通过演员丰厚的生活基础体现出来。因此演员必须首先热爱生活。不管生活是艰难、困苦、曲折, 还说舒坦、一帆风顺,不管个人遭遇范围是狭窄还是广阔,只要你热爱生活就能找到乐趣,而这种乐趣就能加深你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体验和感受,从而构成演员塑造角色的基础。”1可见,生活的实践对于每一个从事表演艺术工作的人,特别是初学表演艺术的人来讲,是特别重要的。一部电影的完成,首先是生活的完成。演员创作的实质就是要让艺术和生活统一起来,让演员自身好饰演的角色统一起来。“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又高于生活。”这是一句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话了,很多我们熟知的表演艺术家都对这一句名言又很多的感悟。故此,学习表演艺术,就要在学习之初就调整好自己生活的心态,用满腔的热情去拥抱生活,融入到生活中并深刻地体验它。《电影表演艺术概论》一书中,对“观察生活”有这样一段总结:“观察生活,侧重从人的外部性格特征入手。观察不同的人。例如,让学生去观察人们由于职业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动作习惯、服饰、状态、说话的语气、声调、情感表达方式和由于不同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为人态度等等,并加以提炼和模仿,这样可 使学生放开胆子去模仿和自己相距甚远的人物形象,从而学会和养成观察生活、 察人的习惯和方法。观察是一种积累,对演员一生的创作都是有用的。”1在表演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对观察生活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理解体验生活和生活体验的真正意义,更没有很好的去观察生活中的事和生活中的人,那么,在观察生活练习阶段,又不少学生就在抱怨已经没有练习可以做了, 其实不然。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很多很多,只要你能够在平日的生活里,多用用眼,多用用心,并且养成一种留心观察的好习惯,你就会发现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变得更加又意义,而我们以前就认识的人,你会不断地发现他还有那么多你过去不曾知道的特点。所以,不要再做生活中的无心人,观察 是需要你平时的细心和勤奋的思考。学生在课堂上做的观察生活练习,是他们生活实践的反映,也是他们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认识。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又高于生活,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是演员的表演材料,演员是以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作为表演的基础的。演员想让自己的表演有血有肉,就必须热情的投入生活。对于演员塑造形象而言,外部性格化是演员创作的最终部分,如果过早考虑它,就会使演员倾向模仿,妨碍他去掌握生动的、有机的行为线索。在塑造形象 的最后阶段,外部形象的刻画问题只能是以演员积累的全部生活物质的合乎逻辑的完成,并且必须是根据以前积累的生活物质的展示,产生出来的。性格化的角色形象绝不可能是演员凭空幻想出来的,它必然是来源于生活的,生活给人物形象的性格化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素材。生活是表演艺术创作的前提,国家话剧院的著名演员冯献珍老师,曾说过这 样一句话:“作为一个好演员,一定要感动观众,把观众带到舞台中,带到所演 的人物世界中,即使演完了,也会令观众回味无穷。”她还说:“一个演员把角 色演准确,这是演员的最低标准。演员不仅仅要做到准确,还要做到精细,最后 要到达到精彩,这才是一个好演员。”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但是又一种生活,作 为今天的我们已经无法真实的体验了,演员要演不同年代,不同年龄,不同阶层 的各种各样的人物,但对于现在的年轻的演员来说,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不足,又很多东西是他们没有体验过也无法体验到的,这就需要依靠平时阅读的文学著作,看过的优秀的影视作品等等,可以先从模仿入手,再运用想象融合演员自己的心理活动,来充实角色,努力靠近所要演的人物,从自我出发,去寻找一条能够帮助自己体现剧中规定情境里的人物精神面貌的途径,这是演员孕育角色、靠近角色的重要阶段,也是从个性、气质与职业技能上接近角色的开始,从而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经常会听到一些人,说学表演的人不能深交,因为他们都太会演戏,和学表演的人在一起时,分不清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每每听到这里,我都会极力申辩,有这种思想的人,他的想法是偏激的、是不正确的。一个好的、优秀的演员,在生活中是非常平时的,他(她)认真地对待自己的生活,认真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因为他(她)知道只有认真地对待生活,生话才会给予他所想要的东西,优秀的演员在生活中一定是最真实的,也是最充满热情去生活的人。我 过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于是之先生为饰演《龙须沟》一剧中的程疯子角色,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呕心沥血写了一篇《程疯子传》,看过之后我深刻体会了“冰凉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于是之先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经过认真地思考,总 结出了一套表演的创作方法,即“生活、心象、形象”。他认为:“生活是演 员创作人物的无尽源泉,形象则是演员在生活中观察、体验、提炼的结果,作为 演员将生活变为形象的纽带或桥梁,则是心象。”1这正是演员塑造形象内外部性格化关系的生动写照。在生活中每个人的性格都不相同,从而导致了不同性格的主体已不同的方式去实践,才呈现出缤纷多姿的生命历程。生活中人的性格是如此的多姿多彩,而艺术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所以,作为“活人”的艺术表演,其任务就是塑造具有鲜明性格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演员创造的核心课题就是性格化。纵观电影中每一个富有魅力的英雄人物形象,都是独特的、鲜明的,例如:《林则徐》中的林则徐、《焦裕禄》中的焦裕禄、《铁人王进喜》中的王进喜、《亮剑》中的李云龙等等。能否创造出独特的,鲜活的性格是衡量一个角色成功与否的标准,也是衡量演员演技的标志,性格化对角色的塑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演员应该怎样做到角色性格化呢?首先需要了解一下性格的定义。心理学意义上的性格范畴是指人的较稳定的精神气质和心理特征的总和,是指在一个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社会实践的产物。它以一个人的先天生理素质为基础,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形成和发展。它是一个人的本质属性的独特的结合。这些属性使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有所区别,表现了这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并且表现在他的行为举动中。人的性格与实践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实践活动刺激着性格的产生与成长,而性格又会决定人的外部实践活动——行为,即决定一个人“做什么”、“怎么做”,而这个人“做什么”、“怎么做”,又会体现着人的性格。同样,剧本中的每一个英雄角色也拥有着属于这个角色的特点,通过演员的表演,角色的特点会非常醒目的展现在观众面前,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角色的性格是 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性格形象”。例如,《勇敢的心》中华莱士的勇猛、《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石光荣的粗糙、 《焦裕禄》中焦裕禄的平易近人等。现代的心理学者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性格,是一个向生活开放的,不断构建的系统。”2 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认为, 性格是“各方面都是连续的,正在组织建构之中的”[3]艾里克森就曾之处,“性格是一生中始终变化着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具有不同的特性一个人怎样对待,处理和度过这些危机,影响着他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4也就是说,生活中人的性格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的性格是不同的,比方说,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可能性格十分急躁,但是经历了生活的诸多磨练之后,他的性格就会变得十分沉静。比如,一个学会开朗又很豁达的人,在碰了无数的“钉子”之后,也许会变得很忧郁。再比如,一个很天真无邪的人经历过被骗之后,就会变得很世故。同样,剧本中角色的性格也会随着剧情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它向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有着“成长”的过程。举例说明:《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从少女时代的天真活泼到做了母亲后的沉静平和;再比如: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形象的出现,是英雄人物形象的一个突破。在《亮剑》中,李云龙是“泥腿子” 出身的作战天才,是血性张扬的铮铮铁汉,也是有些亦正亦邪的人物。他有着传奇般的战斗经历,屡建奇功,深得器重,但他又是个不安分的惹事精,屡次抗 命,不时弄出麻烦;他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又是脏话连篇、好酒吹牛、缺乏文 化修养的粗人:他率真义气、性情粗犷,却又粗中有细、精于算计,也有些狭隘, 从不愿吃亏,李云龙就是这样一个复杂性格的集合体。然而,在他和他的部队身上最为闪光的、最具感染力的“亮剑精神”,已为广大观众所认同,也使李云龙形象的个性特点给人们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最后,引用林洪桐教授《表演艺术教程》中的一段话,作为总结:“电影是一门用生命本体表现生命,用生活本体反映生活,用世界本体再塑世界的艺术。它的重要技巧就是对生活(包括人物的)积累、理解、把握、体验以及运用生活本身的语言去反映生活,因此电影创作,包括表演创作都应全身心地拥抱生活、热恋生活、熟悉生活, 并创造性地运用生活的语言去塑造人物。生活是电影创作的生命与根本,既是源,也是流。忽略它就失败,重视它就成功。3 体现性格化的人物形象“表演不只是化了妆背背台词,而是要清楚地再现产生动作和台词的思想。这是不容易的。最优秀的演员不仅仅进行解释,比仅仅体现别人的思想,他同时还是(虽然不无困难)一个出色的富于创造性的艺术家。”2——约瑟夫冯斯.登堡①“性格化”的要求和意义演员塑造形象时,内部性格化是基础,是实质。没有内心的充分依据,外部形象再贴切,再准确,人物也是苍白的,而外部性格化则是体现,因此,演员要为外部性格化做足“功课”。演员必须充分的锻炼自己的肢体,使语言,声音, 形体,表情等各部分的表现力训练有素,能够为内心体验的体现做出充分的物质保证。而且演员要以内心体验为基础,反复寻找最准确表现内心体验的外部体现形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如果没有取得外部的表现形式,那么无论是角色的 内部性格特征或是他的内心状态,都不可能准确的传达给观众。由此可见内部性格化和外部性格化是相辅相成的。内部性格化是外部性格化的心理依据,而外部性格化则是把角色看不见的内心状态描绘出来,并把这种状态传达得观众,若演员没有做好外部的“功课”,那么,无论是角色的内部性格特征或是角色的内心状态,都不可能准确的传达给观众。二者关系紧密, 缺一不可,所以演员在有了内在体验的基础上,加强外部性格化的寻找,便可以使“性格化”在表演中闪闪发光。在寻找人物的外部动作时,我们不得不强调,也必须对人物的内心依据有更深刻的探讨。也就是我们常提到的内心体验,换言之, 就是你体验到了多少制约着你能体现多少。在演员的创作中,从开始接触剧本一直到人物形象创作的完成, 整个演员孕育角色的过程中,都不能离开体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体验之所以是基础,是由于它赋予了人物形象以真实的生活。所以在表演创作中,演员 尽可能深入的去体验人物的内心生活和情感,是鉴别演员在表演上是真实还是虚假的分水岭。总之,任何一个演员要想在表演中获得准确的表现方式,一方面他必须在外部表现力上训练有素,使之在表现其内心体验时,能够在外部物质上有所依托, 能够在表现细腻入微的情绪变化、或是巨大的激情时应付自如;另一方面,则要演员在体验的基础上必须反复地探索,寻找最能够表现出其内心体验的外部形式。正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在舞台上是可以创造出具有‘一般’商人、 军人、农民等等外部特征的形象的。即使以最细致的观察,都不难辨认出各个不 同阶层的人们所具有的典型的举止、风度和习气。譬如:‘一般’军人总是挺直 身子,走起路来就像在操练步法一样,和普通人不同,碰着脚跟,使马刺叮叮作啊等等。贵族走路时总是藏着礼帽和手套,戴上单眼镜,说话力求悦耳动听等等。这一切都是‘一般’的刻板法,看起来仿佛也创造出了性格特征。 这些刻板法都是从生活中取来的,实际上也存在着。但它们没有内容,它们不是典型的。”“这是无生气的、匠艺式的传统。在所有剧场里,都是这样‘表演着商人和贵族的。这不是活生生的人,只是演员的表演程式。”1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光追求外部的性格化塑造而没有内心体验的匠艺式表演是不能征服观众的心的。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一位好的演员必须具有锐利的眼睛去发现性格,去体现性格我们许多的表演艺术家,如卓别林、达斯霍夫曼、于是之等等,他们都具有惊人的刻画热人物性格的能力。他们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去观察、分析、体验生活,创造出准确、生动、深刻的角色。这人物独具个性新颖之妙,觉悟千人一面之弊。所以演员对性格的探索,体现是衡量一个演员的演技高低、好坏的重要标志。②角色性格化塑造的途径既然性格化对演员创造角色有这么重要的意义,那如何做到性格化呢?表演艺术的创作任务就是在剧本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塑造出一个鲜明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演员在表演创作时,越向角色靠拢,角色就会越生动。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知道,性格化首要的是掌握角色的内在性格气质,同时要善于抓住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外部典型动作予以突出。众所周知,演员借以创成功的表演和人们借以评价他的表演的基本元素有三点,我认为这也是促成演员塑造性格化形象的几种有效手段。(1)信念感的表现一部影片要获得成功,它必须是可信的。在早期,电影使世人惊叹不已,电影艺术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年轻的一种,1985年12月18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布辛路的”大咖啡馆”,用电影机放映在白色幕布上的活动影像——《工厂大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由此,电影诞生了。在最初,绝大多数影片都是在记录着周围世界的活动及运动,并无意使电影成为一种叙事的手段。随着电影艺术一百多年的发展,电影的各个元素日臻成熟。电影表演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发展成为一门独具特色的艺术形态,它属于电影,并已成为电影艺术的具有主导意义的一项创作元素。今天,观众愿意相信他们看见的东西,是因为所反映的是他们的人生经历中的一个真实的部分,所以,电影演员更应当抛弃那些虚假的表演。另外,人的情感变化总是需要一个过程,一个充分酝酿和准备的过程。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对演员来说具备一定的有利因素,因为演员可以连贯的表演一场或是整整一幕戏。而在电影的拍摄现场,鉴于影片的拍摄费用、拍摄地点、甚至是时间和天气的各种因素,不能够按照正常的顺序拍摄镜头,这也是电影艺术考验演员信念感体现的一个重要特点。一般说来,剧本中凡是发生在同一布景中的场面,一般都会安排在同一个时间段进行拍摄,并不会考虑这些场面在剧本中的先后顺序。例如,一部影片中,一开始有几场戏是发生在香港的,接下来的故事又发生在北京,随后又发展回香港,那么,摄制组就会在香港把所有的发生在香港的戏拍摄完成,再回到北京去拍北京的场面。因此,演员不能按照时间的顺序来进行角色的表演,只能在一些毫不连贯的片断中进行表演。这就好像要求一个戏剧演员从戏的最后一幕开始演,然后跳到第二幕,再到第一幕,再到第三幕 ,而且要演得令观众在每一幕都觉察不出随后会发生生命事情。正是由于电影演员不能像戏剧演员那样按时间顺序进行表演,就更是对电影演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演员必须深深地进入角色之中,与角色融为一体,以便演员能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从整体出发表现整个角色。演员在表演创作中,既要使自己投入到戏中,体验并表现出角色的情感,还要令自己掌握高超的表演技巧,能够轻松地控制并驾驭自己的情感,“试想如果演员缺乏自我控制,以致表演中激动地哭了起来,或笑得忘了形,以致忘记了念台词,忘了接戏,忘了导演的要求,或者愤怒地失控真的动手去痛打对方,那么表演将终止,表演艺术也随之消失。”2不同的影片有不同的表演风格,如艾尔帕西诺在《闻香识女人》中扮演一个盲人,汤姆汉克斯在《阿甘正传》中扮演一个执着的大兵,这些各不相同的表演被一个重要的元素—演员的信念感—联系起来。在对导演再那些卓越的表演进行检查时,是不会发现任何虚假之处的。杰出的演员能够越过导演胶片的障碍,把内心的信念和对人物的认识传达出来,使之直接达到每一个观众的心里。(2)形体动作表现人们称演员是动作的大师,但演员的任务和最终目的绝不是单单去展现动作,而是在舞台和银幕上塑造出真实的、活生生的、富有鲜明性格化和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从而来反映生活,表达出剧作者的思想意蕴。所以,掌握行动只是手段,塑造人物性格才是目的。性格在人的个性中起着核心作用,是一个人的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一个人的个区别于其他人的集中表现。我们每一个对周围现实给他的影响,都有其自己特有的不相同的反应,这种反应,即表明了他在“做什么”,又表明了他是“怎么做。“做什么”是任务,它反映了人的活动的动机目的,也就是“为什么做”,而“怎么做”则反映了人的活动方式。一个人对某些事物的态度和反应,如果已经在生活经验中巩固起来,那么就会成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恩格斯认为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做什么,而且主要表现在他怎么做。不同性格的人,因其所受的教育、生活处境以及个人认识的快慢不同,而对同一事物所作出的情绪反应就不可能是相同的。形体语言是人们互相交往中的一种无声的交际工具,从人身体,形态和动作特点,不仅可以分辨出性别,也可以充分揭示人的个性。比如:《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历史的天空》中的姜大牙、《狼毒花》中的常发等人物形象。四十年代的苏联电影,曾是苏联电影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1934年,由瓦西里耶夫兄弟导演的影片《夏伯阳》,树起了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里程碑。在影片中塑造了很多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夏伯阳的扮演者鲍里斯.巴保其金(1904-1975)把内战时期的英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从个土生土长的军事天才到一个忠于革命事业的红军将领,他运用独特的语言设计,夸张的、并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来刻画人物的性格。银幕上塑造的夏伯阳以超人般的气概,深深地打动了观众。今天,制作技术是如此复杂,所以表演中的形体动作的作用往往被忽略了。但是,演员在设法结构一场完整的演出时,为了表现人物的许多隐蔽的方面,动作仍然将是一个主要因素。“没有一种艺术是不需要技术的,技术的完美是没有最好尺度的,国面家德加说:‘如果你已经有了价值十万法郎的技术,请再付五个苏打买一些吧。这种取得经验和技术的需要,在戏剧艺术上尤为显然……演员艺术与其他艺术的主要区别是在于:任何其他的艺术家,可以在具备灵感的情况下从事创作但表演艺术家却必须主宰自己的灵感。这是我们艺术的主要奥秘。”(3)交流适应交流和适应是演员在塑造人物形象方法中需要掌握的重要元素,交流和适应与前面论述的动作表现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可以帮助演员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去真实而深刻地体验与体现的一种心理技术。所谓交流,“是指演员在行动中与行动的对象(包括自身在内)在思想、情感、目的和欲求上的相互给予,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如果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演员与行动的对象之间接受和给予,刺激和反应。适应则是在行动中与行动的对象在思想、情感、目的和欲求的相互给予、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时所采用的方式。”2“交流主要有:与对手演员(角色)之间的直接交流;自我交流,即演员(角色)理智与情感的斗争或两种不同思想的斗争所形成的交流:与不存在的或想象的对象交流,即演员与自己头脑中想象对象的交流;与集体对象的交流,即在群众场面中演员同其他众多演员的交流或在剧场中与观众的间接交流。在电影演员的表演中经常运用与想象对象交流的技术。”3情绪交流显而易见产生与演员的内心信念,而思想交流则必须由演员加以动作表达,演员必须使观众看到并能洞悉自己所扮演的人物的心灵。如果他仅仅是塑造一个外观人物的外貌,他将不能表现出角色的实质,不能表现出角色的思想本身。著名演员张瑞芳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是非常看重并且依靠对手给我的刺激和交流来获得准确的自我感觉的,并且时时刻刻想引起对方的反应。演员不仅要分析人物之间这种互相交流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全身心地感受到这种关系,把这种感情落实到具体人的身上。……我觉得没有真挚的交流,就很难谈到感染与适应,只有真正的交流,才能唤起内心的真实感,引发出人物心灵深处的秘密,加深动作的意义,使表演变得真实可信,顺畅自如。 这种具体的、活生生的交流,是我表演上重要的依靠。”4优秀的演员必须去揭示激起反应的思想的全过程,必须是观众看到不仅仅限于明显的形体元素之外的表演。汤姆汉克斯在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中扮演美军长官一角时,就涉及到了必须揭示人物许多内在的方面,并传达出人物的复杂的个性,从而把观众的思维也卷进影片中来,跟着演员一起激动。我们应当把“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运用到表演艺术创作中去。其实表演艺术的核心就是解决演员与角色之间矛盾的统一,演员与他所扮演的人物之间总是有差距的,不论其生活经历、性格特征、思想风貌、言谈举止及生活习惯,包括气质、心态等都不尽相同,这就构成演员与角色之间的矛盾。演员塑造人物实际上就是缩短演员与角色之间的距离,使两者融为一体。要解决好演员与角色的矛盾,还涉及到演员自身的思想深度,艺术修养和表演技巧、功力等,没有高超的艺术功力和修养是难以使演员与角色高度和谐与统一的。(4)深挖规定情境要塑造性格化的人物形象,演员所选择的一切动作、包括形体动作、语言动作、面部表情动作和内心思想动作都是在有条件的限制下产生的,因此,演员要重视为演员表演设置限制的规定情境。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规定情境?在《电影艺术词典》中,对规定情境这样做了解释:“规定情境是表演技术诸元素之一。演员扮演的角色面临身处的各种情况的总称。包括剧本的情节、事件、时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人物活动的环境、人物关系、人物在此之前和此时此刻所处的境况等。规定情景是角色展开行动的依据和条件,它制约着角色行动的性质、样式和角色的心理活动。同生活里一样,戏剧中脱离规定情境的动作是不存在的,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在一定的规定情境中进行的。同样的动作,一旦改变规定情境,则必然使人物动作的方式和心理活动发生相应的变化。演员对角色的规定情境感受的愈具体、深入、敏锐,它的动作就愈鲜明、生动和恰如其分。总之,其动作会流于一般化。演员要从剧本的情节、事件人物关系以及台词中区挖掘和丰富角色的规定情景,展开想象,真实的生活于规定情境之中,从规定情境出发去完成角色的行动任务,激发内心逼真的情感和有机的思维。”1通过以上对规定情境的概述,简单的总结一下,规定情景就是指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你要干什么事,周围有哪些情况,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等等,所有这些,就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情境,这一情境将会影响到剧中人物的思维活动。人物要在事先想好的规定情境里按照一定的舞台任务来行动或动作,但是如果规定情境发生了改变,那么人物的动作都有随之发生改变。注意,这里所说的动作,不仅仅是指形体方面的动作,还包括人物的心理动作和语言动作。演员在镜头前或在舞台上表演,应当象在生活中一样,要做到“真看、真听、真感受”,要做到在舞台上的一言一行都去真的感受、思考、再做出反应和行动而不是装出一副感受、思考、行动的样子。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对很多演员特别是初学者来讲,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规定情境往往都是虚构出来的,因而,演员就应当掌握在艺术虚构中,对周围的生活,周围的人物,周围的一切对象,去正确认识、感受、判断,做出正确的决定或去行动并产生一定影响的技能。这样的表演才是贴近生活的,这样的表演才能够感染到观众。哪些影响着人物心理线索的事件、事实,影响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方面的规定情境,还需要演员运用自己的想象去把它变得更加具体而丰富,因为只有在有了具体,丰富而鲜明的规定情境的条件下,演员才有可能去想:在这样的情境当中,如果是我,我会怎样做呢?所以,演员在对规定情境进行艺术构思时,切记要源于生活,要具体详细,多问自己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发生在生活中,是否合理?”等等。若演员不能完全理解剧本中丰富的、具体的、生动的规定情境,他自然也就不可能创造出人物的真实有机的行动,也就根本谈不到什么人物形象的创造了规定情境表面上时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但是,它却是和角色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生活中任何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定情境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规定情境变化了,演员所饰演的角色就应该马上其适应新的变化,马上去感受、判断新的规定情境,并做出新的反应和行动。演员在剧中饰演的人物都是在规定情境不断地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逐步发展而完成的。演员在演出时若被动地存在于规定情境之中,不去真正感受就会造成尴尬的结果,由此也会看出一名演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功力。我就听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个例子:又一次看一个剧团的演出,由于一个男演员在这出戏中扮演了一个小角色,角色小到只有一句台词,但因剧情的需要它又不能下场,于是他就只好在舞台上站着,这个角色在这个男演员看来也许是可有可无的,因为没事可干,在演出的时侯,他一个人站在舞台后面抠手指,人虽然在舞台上,心思却没在戏中,台下很多观众都注意到了他,还以为他是有更重要的戏要演,于是就一直关注着他,结果就因为他一个人破坏了整出戏的感觉。所以,演员在舞台上,不管你的台词是多是少,都必须要保持一种生活于规定情境中的状态,在规定情境中自由自在,虽然情景是虚拟的,但也要真是的感受并表演出来,这才是真正的表演。另外还有说明的是,规定情境在舞合或镜头前是一种现实存在,这种现实是以虚拟和假定的形式存在的。说它是现实而不说是真实,这是因为不管你追求怎样自然生活的表演风格,你都不能不承认,戏就是戏,在戏中表演不能等同于生活本身。而且,观众在看戏时,所表现出的心理其实也是拒绝真实的。在这儿也举一个例子,有一次,和一个朋友一起看戏,剧中有一个“扇嘴巴”的动作,可能由于由于没能控制好,就失手真的把对方的脸给打了,朋友马上不解的问我,这要真打吗?从这个例子中很明显的看出,观众和戏剧已经形成了一种表演与观赏的关系,观众看的是戏,而不是真的生活,如果演员超出了分寸,就必然破坏了这种关系,观众就会觉得很别扭,继而会产生拒绝的心理。所以,规定情境不是真实,真实的是生活。演员要进入自己所演的角色中,就一定要让自己进入舞台的规定情境的现实中。不了解这一点,演员就无法在舞台上获得一种情境中的自(5)细节的处理电影之所以被称之为一种意识,在于它不仅仅再现生活的真实,还要创造“真实的”艺术形象。电影艺术本身在创作中,在再现客观真实的过程里,仍然存在着假定性。剧情的虚构、人物及人物关系的假定、情节设置的状貌不能全部真实再现,必须要求演员假戏“真”做,要求表现出酷似生活的真实形态,要求有真实的体验,电影才能成为艺术。演员在塑造性格化的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去更加丰富地展示剧本所赋予人物的独特魅力,往往是通过演员对丰富的、生动的细节进行的挖据形成人物形象的闪光点。我们在分析人物性格和动作时,是逐步从角色的外部深入到角色的内心生活,进而再反馈回外部动作。从对事件冲突的剖析升华到理解剧作的主题与底蕴,从分析剧作与角色的某个细节开始迷恋角色、接近角色,进而也就使自己化身为角色。细节闪现出符合角色的思维、行为、心态的下意识的动作,使角色更加生动光彩。演员在创作的过程中,如果能够真正的、深入的去体验角剧作所提供的生活,那么,演员会本能的去体现角色的真实的欲望和情感,会有意识或是无意识地产生出一些细小的感觉和行动,这就是“细节”的诞生。细节就像是晶莹的露珠,能够折射出人物性格的各种光芒。我们可以通过演员的一个神、一个手势或是一个姿态来感觉角色的内心世界。例如,在影片《克莱默夫妇》中,当律师文斯特里普,她的丈夫是否有对她不忠时,她犹豫了一下,紧接着便笑着摇了一下头,轻轻地说了一声:“不”,这轻轻地一个“不”,顿时让观众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善良,更感受到她内心的复杂。优秀的演员善于设计诸多的细节来渲染角色的性格,例如电影《雨人》中,达斯汀.霍夫曼总是用细碎的脚步走路,总是歪着头,两只手不同的在胸前摆弄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细节能够真实地反映角色的性格和情感,再例如,电影《花样年华》中,导演王家卫两次对苏丽珍的手的细节特写,反映出苏丽珍生活和情感的变化。一个演员要把角色演的生动。逼真,在对人物形象进行性格化创造和刻画时,就必须做到细致入微。第二节.强调角色的真实性角色的真实性,即角色—这一艺术作品所具有的一种艺术属性,是演员从自我的人的真实出发利用与角色相关的诸多假定所创造出的人物形象的真实程度。演员塑造的英雄角色,如果要得到观众们的认同就必须首先让观众们相信并产生信任感,这是演员扮演角色与观众交流的基础;而角色的真实性就成了这种交流的关键,因为观众们不是傻子,他们只相信能激发起他们真情实感的角色。演员创作能否实现角色的真实性,直接关系到其表演创作的成败。现在提出对演员创作真实性的几点建议(1)重视对剧本中人物真实点的选择比如在最近热议的“打鬼子”戏当中,很多时候都出现英雄在杀鬼子之前说的是:“为了革命的胜利”、“我死也要完成任务”、“为了新中国前进”等等口号式的语言,演员需要对人物的真实性做一次筛选和考量,想一想如果真的面临生死较量时会否说出剧本中赋予的台词。(2)坚持以演员个性的人生经验为基础。性格化的塑造在之前已经提及,首先要找到演员和角色性格中的共同之处,或者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间接理解角色的行为,才能让角色更具可信性,如果演员自己都不认同或者凭空塑造,那么观众也不会相信,不会被打动。(3)永远由自我出发,坚持真实的双重层次。(4)加强人生素养,丰富人生自我的真实层次。结语综上所述,我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演员在塑造英雄形象时,对于角色人性化的把我是必不可少,甚至直接影响角色成败的必然因素。从“高大全”的英雄到“平凡”的英雄。在经历了反反复复的思考和实践之后,我们影视剧本创作逐渐从纯粹的教化功能中解放出来,重归反映现实的轨道。需要我们演员在塑造上与时俱进。英雄观的更新导致创作手法日趋理性,英雄形象的塑造所发生的变化,源于影视艺术工作者对英雄概念理解的深化。他们在大量的创作实践中逐渐领悟到英雄人物也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不可能十全十美。这种新的英雄观指导着他们的创作手法日益成熟。在银幕上演员需要把作为人的英雄人物的性格刻画更趋于复杂化,脱去“高大全”外衣的英雄人物,更多的是以普通人的人性力量感动观众英雄人物的塑造由单一化走向多类型化在英雄气概共性中又体现出独特的个性化特征把塑造英雄人物”作为根本目的转变为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体现与张扬。使我们看到了个个伟大而平凡的英雄,一个个生活在我们中间的英雄,一个个可亲、可信、可学的英雄形象。参考文献《电影艺术词典词典》 许南明,富澜,崔君衍 中国电影出版社《演员自我修养》 [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中国电影出版社《表演艺术教程》 林洪桐 中国电影出版社《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中国电影出版社《心理学词典》 [美]阿瑟雷柏 上海译文出版社《戏剧表演基础》 梁伯龙李月 文化艺术出版社《石挥的艺术世界》 舒晓鸥 中国电影出版社《北京电影学院硕士论文集》 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资料谢辞在这篇论文完成之际,我要衷心的感谢我的导师陈邑老师,感谢他三年来对我的细心呵护与培养。在论文最初的开题,定稿等环节中,导师就题目,提纲,以及论点提出的诸多建议,对论文的完成起了决定性作用。并且导师在平时教学中就相关问题与我多次交流并且进行指导,使我的论文能在表演范畴内有更广泛的涉及,具有实用意义。同时感谢陈邑老师、崔新琴老师、王劲松老师、张华老师、郑建初老师、张菁菁老师在我本科和研究生共七年时光中对我的教育!感谢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所有老师们给我的关爱与帮助!感谢06本科班和10本科班的同学们给我的大力支持!最后感谢父母对我的支持!现在我要离开校园完全的进入社会了,心中一万分的不舍与感激!我将带着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精神伴随我一生的演艺事业!谢谢
近日,一篇题为《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的硕士毕业论文在网上流传,引发争议。有网友“讥讽”:寒窗苦读那么多年,还真是研究了个“屁”。也有网友读后评论称,看似无意义的被嗤之以鼻的事物,“深究起来,是严肃的事”。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该论文写于2007年,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在职硕士高建伟。彼时,高建伟不仅凭借这篇论文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还被评为“优秀”。《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早在2015年,该论文就曾引发舆论关注,高建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大学教授李亚雄彼时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方面都值得挖掘,没必要总去重复一些意义不大的选题,一些看上去另类或小众的选题往往更值得思考,也会有更多有意思的发现。”对此,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郑作彧认为,论文能否写好,关键在于态度是否端正。在他看来,就算选题高大上,但态度不行,“一样白搭”;相反,如果学术态度端正,题目“再怎么光怪陆离”,也一样可以讲成经典”。论文曾受导师赞赏“我经常被身边的人提及这样一个问题:你怎么会做这么一个题目呢?”高建伟在其论文《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开头解释,选择该题目源于自己偶然在网上看见的两篇关于屁的故事。两个故事中,主人公都因为一个屁而使自己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由此引发了高建伟的思考。高建伟认为,“屁”不仅是一种生理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关系有着种种对应。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研究,他指出,无论是在西方文化还是在东方文化中,屁是作为一种社会忌讳而存在的,这种忌讳不仅弥散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广泛地存在于教育、礼俗、习惯、道德甚至法律等上层建筑领域之中。高建伟从社会发生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屁行为及现象如何从一种生理行为转化为一种社会忌讳的过程,从中揭示了这一运作过程的复杂机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屁从无差别的人类行为到更经常地发生在部分社会成员中的行为,再到道德评价中的否定性行为,最终演化为一种社会忌讳的存在形态。论文提及,在人类早期阶段,分工和阶级还未出现,放屁行为是原始人类——即我们的先民最频繁而最普通不过的生理现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发生变化,富人的饮食种类和饮食习惯发生变化,不再频繁放屁。至此,人类放屁经验完成第一次历史性的转变,即从人类普遍的一种生理现象成为一种更经常地、更普遍地发生于部分社会成员(更多是穷人)中的行为。经由这种转变,放屁行为获得了部分社会性意义,反映了社会上下层并存对立的事实。上层阶层为维护其优势地位,不仅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建立绝对的控制地位,而且也努力“形塑”适应其优势地位的社会状态。用礼仪、修养、品味之类的东西来区分上下层,上层社会往往被认为是有礼貌教养的,而下层社会成员则是普通、粗俗甚至下贱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放屁被贴上否定性的道德标签。在规训权力下,“屁”从一种上层社会所界定的否定性社会行为转变为一种社会忌讳的存在形态,并获得全体社会成员的认可和遵从。他认为这个发生学过程来源于权力运作的诡异特性,即两面性、依附性和公共性。并且接着探讨了“无所忌讳”的屁行为及现象,认为这种现象本质上反映了屁行为及现象的忌讳存在形态,并与权力运作的诡异特性相联。澎湃新闻注意到,这不是该论文第一次被网友关注。2015年,《北京晚报》曾就此事进行报道。高建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李亚雄接受采访时,对该论文颇为赞赏。据他回忆,论文开题时,老师们刚看到这个题目都笑了起来,但“笑”过之后,大家还是很快从专业角度探讨它的学术价值,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进行分析。李亚雄彼时告诉《北京晚报》记者,高建伟的研究另辟蹊径,在重复性研究泛滥的情况下,“显得珍贵”,老师们普遍比较支持。“答辩效果也很好,还被评了优秀。他(高建伟)文笔很不错,思路也很清楚。”李亚雄称,因为不方便做实际调查,高建伟通过文献分析、引经据典,把屁的发生学、在不同时代的纵向发展、背后的社会含义呈现出来。 “很欢迎这种来源于生活、有人文关怀的选题。”对此,澎湃新闻近日多次联系李亚雄教授采访,对方以在外出差为由婉拒。高校教师:态度端正了,题目再“怪”也能成经典事实上,近年来因选题独特而受到大众关注的论文不少。此前,《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极其作用机制》等论文都曾引起热议。“这是选题多样化的问题,我觉得是好事。”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刘锐认为,现在学科发展呈现“专门化”和“交叉融合”双重特点,“很多我们以前不觉得可作研究的问题,现在也冒出来了”。“个人认为,研究这样一些比较另类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覆盖很多以往的知识盲点,给社会以启发。”刘锐近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对此,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周婷婷认为,当下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或对新媒体较为熟悉,确实可以关注到一些新的现象。“很多现象都可以作为我们论文研究选题,但要基于学科找到深入观察的角度,而不仅仅是描述‘现象’,做一个简单分析,那就没有意义了。”周婷婷说。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表示,自己没有看过上述几篇论文,无法对其作出评价。“毕业论文应该如何去写,这很难有统一的说法。不同专业、不同爱好、不同精力的学生,做选题时考虑的因素有所差异。”谈松华称,就他指导研究生而言,选择论文题目时考虑较多的是现实意义,比如能对国家的发展、改革、社会进步等方面有促进价值。对于越来越多的“独特选题”,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郑作彧表示“没什么不可以”。“学术研究本来就该关心自己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在学子所处的时代,既然就是充满这些现象,那么研究这些现象,是理所当然的。”郑作彧认为,问题不在于研究的选题是“另辟蹊径(讲好听点是创新)”还是“正经(讲难听点就是老调重弹)”,而是研究的态度是否端正。郑作彧称,个别学生“过得浑浑噩噩”,写论文时“选的是最不费脑袋的主题”。“这样的题目,就算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其实也是空泛的。”郑作彧称,对写论文而言,更重要的是态度。“我参加保研面试时,会问学生对什么领域比较兴趣、有钻研。”郑作彧发现,农村来的学生,大部分会说“想做农村研究”,或者女学生多会说“想做性别研究”。 “但这些学生里头,并没有多少真的钻研过相关方面的知识。他们只是觉得,因为身份原因,再不济都可以掰出些道理来。”郑作彧认为,这种情况下,就算选题高大上,但态度不端正,“一样白搭”;相反,如果学术态度端正,题目“再怎么光怪陆离”,也一样可以讲成经典”。对于论文选题,学生怎么看?湖南某高校研究生李勇(化名)告诉澎湃新闻,据其观察,选题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结合曾经的实践活动,二是结合兴趣,三是来自导师。“我偏好感兴趣的选题,同时考虑研究意义,写起来有动力。”李勇认为,兴趣是很好的切入口。“当学校通知你要写论文时,往往会感觉一头雾水,继而选择熟悉的领域入手。”
导读近日,一篇题为《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的硕士毕业论文在网上流传,受到广泛关注。专家表示,态度端正,怪题也能成经典。而网友看后却吵翻了......研究“屁”的硕士论文又火昨晚,话题#硕士毕业论文研究屁#登上热搜榜第四名,一时间引起不少网友的议论。据了解,该论文写于2007年,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在职硕士高建伟。彼时,高建伟不仅凭借这篇论文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还被评为“优秀”。而且,目前在中国知网也可以搜索到该论文。原来,早在2015年,该论文就曾引发舆论关注,高建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大学教授李亚雄彼时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方面都值得挖掘,没必要总去重复一些意义不大的选题,一些看上去另类或小众的选题往往更值得思考,也会有更多有意思的发现。”论文曾受导师赞赏“我经常被身边的人提及这样一个问题:你怎么会做这么一个题目呢?”高建伟在其论文《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开头解释,选择该题目源于自己偶然在网上看见的两篇关于屁的故事。两个故事中,主人公都因为一个屁而使自己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由此引发了高建伟的思考。高建伟认为,“屁”不仅是一种生理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关系有着种种对应。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研究,他指出,无论是在西方文化还是在东方文化中,屁是作为一种社会忌讳而存在的,这种忌讳不仅弥散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广泛地存在于教育、礼俗、习惯、道德甚至法律等上层建筑领域之中。高建伟从社会发生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屁行为及现象如何从一种生理行为转化为一种社会忌讳的过程,从中揭示了这一运作过程的复杂机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屁从无差别的人类行为到更经常地发生在部分社会成员中的行为,再到道德评价中的否定性行为,最终演化为一种社会忌讳的存在形态。论文提及,在人类早期阶段,分工和阶级还未出现,放屁行为是原始人类——即我们的先民最频繁而最普通不过的生理现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发生变化,富人的饮食种类和饮食习惯发生变化,不再频繁放屁。至此,人类放屁经验完成第一次历史性的转变,即从人类普遍的一种生理现象成为一种更经常地、更普遍地发生于部分社会成员(更多是穷人)中的行为。经由这种转变,放屁行为获得了部分社会性意义,反映了社会上下层并存对立的事实。上层阶层为维护其优势地位,不仅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建立绝对的控制地位,而且也努力“形塑”适应其优势地位的社会状态。用礼仪、修养、品味之类的东西来区分上下层,上层社会往往被认为是有礼貌教养的,而下层社会成员则是普通、粗俗甚至下贱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放屁被贴上否定性的道德标签。在规训权力下,“屁”从一种上层社会所界定的否定性社会行为转变为一种社会忌讳的存在形态,并获得全体社会成员的认可和遵从。他认为这个发生学过程来源于权力运作的诡异特性,即两面性、依附性和公共性。并且接着探讨了“无所忌讳”的屁行为及现象,认为这种现象本质上反映了屁行为及现象的忌讳存在形态,并与权力运作的诡异特性相联。记者注意到,这不是该论文第一次被网友关注。2015年,《北京晚报》曾就此事进行报道。高建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李亚雄接受采访时,对该论文颇为赞赏。据他回忆,论文开题时,老师们刚看到这个题目都笑了起来,但“笑”过之后,大家还是很快从专业角度探讨它的学术价值,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进行分析。李亚雄彼时告诉《北京晚报》记者,高建伟的研究另辟蹊径,在重复性研究泛滥的情况下,“显得珍贵”,老师们普遍比较支持。“答辩效果也很好,还被评了优秀。他(高建伟)文笔很不错,思路也很清楚。”李亚雄称,因为不方便做实际调查,高建伟通过文献分析、引经据典,把屁的发生学、在不同时代的纵向发展、背后的社会含义呈现出来。 “很欢迎这种来源于生活、有人文关怀的选题。”对此,记者近日多次联系李亚雄教授采访,对方以在外出差为由婉拒。硕士论文研究“屁”?!网友吵翻了......看到这篇论文的内容,瞬间就有网友被震惊了,表示大开眼界。也有网认为这样的论文很可笑,毫无意义。调侃的同时,表示这种低级趣味的选题,难登大雅之堂。不过,有网友却不不同意以上观点。他们认为只要研究做得好,没有什么不可以。对未知领域的大胆探索,总比造假和“假、大、空”的论文要好的多。这样的论文值得点赞,而不是嘲讽。而对于论文只有30页的情况,也有人猜测这么短的篇幅,字数会不会不够?而且还建议查一下。但也有网友表示,这样的论文一定不怕查重,因为根本没得抄!而且大家不应该妄下结论,可以先到知网查询一下,具体了解后,靠真凭实据发表观点。高校教师:态度端正了,题目再“怪”也能成经典事实上,近年来因选题独特而受到大众关注的论文不少。此前,《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极其作用机制》等论文都曾引起热议。“这是选题多样化的问题,我觉得是好事。”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刘锐认为,现在学科发展呈现“专门化”和“交叉融合”双重特点,“很多我们以前不觉得可作研究的问题,现在也冒出来了”。“个人认为,研究这样一些比较另类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覆盖很多以往的知识盲点,给社会以启发。”刘锐近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对此,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周婷婷认为,当下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或对新媒体较为熟悉,确实可以关注到一些新的现象。“很多现象都可以作为我们论文研究选题,但要基于学科找到深入观察的角度,而不仅仅是描述‘现象’,做一个简单分析,那就没有意义了。”周婷婷说。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表示,自己没有看过上述几篇论文,无法对其作出评价。“毕业论文应该如何去写,这很难有统一的说法。不同专业、不同爱好、不同精力的学生,做选题时考虑的因素有所差异。”谈松华称,就他指导研究生而言,选择论文题目时考虑较多的是现实意义,比如能对国家的发展、改革、社会进步等方面有促进价值。对于越来越多的“独特选题”,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郑作彧表示“没什么不可以”。“学术研究本来就该关心自己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在学子所处的时代,既然就是充满这些现象,那么研究这些现象,是理所当然的。”郑作彧认为,问题不在于研究的选题是“另辟蹊径(讲好听点是创新)”还是“正经(讲难听点就是老调重弹)”,而是研究的态度是否端正。郑作彧称,个别学生“过得浑浑噩噩”,写论文时“选的是最不费脑袋的主题”。“这样的题目,就算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其实也是空泛的。”郑作彧称,对写论文而言,更重要的是态度。“我参加保研面试时,会问学生对什么领域比较兴趣、有钻研。”郑作彧发现,农村来的学生,大部分会说“想做农村研究”,或者女学生多会说“想做性别研究”。 “但这些学生里头,并没有多少真的钻研过相关方面的知识。他们只是觉得,因为身份原因,再不济都可以掰出些道理来。”郑作彧认为,这种情况下,就算选题高大上,但态度不端正,“一样白搭”;相反,如果学术态度端正,题目“再怎么光怪陆离”,也一样可以讲成经典。对于论文选题,学生怎么看?湖南某高校研究生李勇(化名)告诉记者,据其观察,选题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结合曾经的实践活动,二是结合兴趣,三是来自导师。“我偏好感兴趣的选题,同时考虑研究意义,写起来有动力。”李勇认为,兴趣是很好的切入口。“当学校通知你要写论文时,往往会感觉一头雾水,继而选择熟悉的领域入手。”对此,你怎么看?来源:中国青年报
几乎我们每个人在小的时候都听到过这么一句话:“你要好好学习”,这句话大部分都来自我们的父母。因为在中国,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家长朋友们都认为小孩子最重要的就是把书给读好。在年幼的时候把老师教育的知识点给学习好了,就能够取得到成绩,考上好的学校。然后这些孩子在长大之后就会成为优秀的人,所以所有的父母都会在孩子们小的时候经常说这句话。一般来说,学历越高的人掌握的知识也就更多一点。这类高学历的学生们,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要比其他的学生要厉害一些。但是最近出的一个新闻,就让大家对这些高材生产生了另一面的看法。就在前几日,一篇题目为《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的硕士毕业论文在网上疯狂流传着。在大家的印象中,硕士生都是很厉害、掌握各方面知识的学霸。但是没有想到他们的论文研究对象竟然是“屁”,这个新闻一出立马就在网络上疯狂的转发。很多网友朋友们都在看到这条新闻之后,表示自己很震惊,不知道这些学霸们为什么会如此奇葩去研究这个东西?对此这些研究屁的硕士们表示自己不是在开玩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认真的!那么你们对于这件事情是怎么看待的呢,以及你们又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呢?其实这篇论文在很早的时候就可以完成了,是一位名叫高建伟的硕士生在2007年的时候写完的。虽然说这篇论文被大家觉得很匪夷所思,感觉很奇怪硕士生们竟然会去研究一些这么奇怪的东西。可是这位学生当时还凭借着这篇现在大家看到十分奇怪的论文,被老师们评为最优秀的论文。对此这位硕士生也表示研究“屁”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这是一件很认真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他认为“屁”事一种人体的生理现象,是很正常的一种行为。而且他还指出这还是一种社会现象,与我们当年的社会关系有着种种对应。高建伟还表示他当时为了研究这个“屁”,他还翻阅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对大量的历史内容进行了查阅和研究。根据这些相关关于“屁”的资料,他得出“屁”作为一种社会忌讳而存在,但是这种被人们所忌讳的东西却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甚至,是每一个角落处。而且它还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教育、礼俗、个人习惯、以及道德层面各个方面。因此高建伟从这多个方面进行对“屁”的研究和不断认识,深入的分析了“屁”这一行为,以及“屁”是如何产生的一系列过程等。在这篇论文当中,涉及到的方面特别的多。有人类行为方面、人类道德方面,以及我国历史等。其实这个“屁”的行为在很早之前,在我们还是原始人类的时候就存在了。后来随着人类的智慧不断被提高,更加懂得如何利用工具,产生更多的工具之后。这个“屁”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多了,也成为了大部分都会有的一种行为。因为在原始人类的时候,大家经常吃不到食物。所以经常有一些人类需要挨饿,然后这些没有东西吃的人自然也放不出什么屁。等到人类逐渐向现代化靠近的时候,人类的物质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提高了,自然而然这个“屁”的行为也越来越普遍了。所以说从这个“屁”的研究可以得出各个方面的认识,在各个领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看完这些之后,也终于明白了这篇论文不是在开玩笑,而是实实在在的再认真研究“屁”这个行为,从而得出的一些社会现象和历史演变。这篇论文在当时还被老师评为了最优秀的论文之一,文笔很不错、整篇文章的思路也非常的清晰。如今这篇论文又被大家再次曝光了出来,还在网络上疯狂阅读着。其实根据以上这些了解之后,大家不难发现研究什么对象并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研究某一样东西的时候是采用什么方式,以及站在什么角度上去研究的。对于论文来说,有大的论点,当然也有小的论点。不是所有的论文都要以重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通存在的东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只要选择一个合格的研究选题,对此认真做出研究就可以了,这篇论文就是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