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官网消息,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已于12月21日至23日举行,报考人数341万人。这一数字比2019年度考研报名人数增长了50余万人,增幅超过17%,再创历史新高。从教育部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从2015年到2019年,考研人数从165万人递增到了290万人,但研究生录取人数才从57万增长到70万,报录比逐年都在增加。由上表可以看出,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上升,考研热度仍然不减。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2015年出现短暂负增长后,自2016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屡创新高,尤其是近2年,增长显著。2019年达到290万人,2020年首次突破300万,达到341万人。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增长,但是考录比率仍与过去几年差不多,说明近年来,我国研究生录取率有所提高,小编觉得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考生自己的重视,一方面也是国家政策的支持,文都网校小编总结了几点原因,如下:1.由于就业压力增大,以及非全日制招生制度逐渐完善,考研报名人数中往届生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2.考生对专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据教育部文件,今后招生政策将继续向专业硕士倾斜。《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指出,到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从2009年起,大部分专业学位硕士开始实行全日制培养,10年来,以应用为方向的专业硕士招生数量逐年递增,占比持续增大。在2009年专业硕士占比仅15.9%,2017年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比近58%。专硕招生规模的增长,符合当前我国对研究生培养结构布局,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求。3.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热度逐年升高,与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相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及要求加大,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层次,许多应届生、往届生加入了考研队伍。以上就是文都网校考研小编根据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情况,简单做的分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考研资讯,你记得关注文都网校哦!
考研出分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现在大家都了解了自己的成绩。19年的考研渐渐的落下帷幕,但对于20考研的同学来说,这场考研的战争才刚刚开始。但是有些新手小白,可能到现在还稀里糊涂的不知道考研整体录取率是多少呢!更不要提自己目标院校专业的报录比是多少了。想要考研,录取和报名的报录比是用来衡量考研难度的一大重要指标!同时是择校择专业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非常重要而且不能被忽视的!今天小马就来为大家讲一讲,关于历年的考研录取率,我们都应该了解哪些方面!首先要说的就是最近的一年——去年。在去年,我国国家计划招收的研究生数量为72.22万人,而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大约达到了为238万。报考人数超出计划招收人数3倍左右!报考与录取人数比例预计约为3.3:1,而录取率约为30%。一直以来,考研报录比基本上稳定在3:1左右,硕士录取率在30%左右。但是近些年来,由于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迅速猛增,报录比逐渐接近了4:1。那也就是说在每四个报考研究生的考生中,只有一个人能录取上。而今年报考人数更是不少,今年的报考人数跟去年相比超出了52万,是这几年中增幅最高的,但是今年的硕士招生人数仍然是变动的可能性并不大,20考研报录比大概会增至4:1。或者说,很有可能从19考研开始,考研报录比会从3:1彻底变成4:1,录取率变为25%。人数在逐渐的增多,竞争非常激烈。所以同学们在报考时,要通过对比同等院校的报录比,尽量选择避开报考人数多、录取人数少的院校。这样才能增加你成功上岸的几率。那么如何查询报录比呢?常见查询方法有以下几种:一、研招网和目标院校研究生官网想要查找历年的报录比,首先就是要去最靠谱的网站,像研招网、和自己目标院校官网又或是招生网、中国教育中心……像这些既权威又官方渠道来查询。但是可能会存在,没有公布各专业的报录比是多少的情况,但是也不要着急,可以通过在网上搜集这一年的录取人数以及近几年拟录取名单,自己大致的估算一下报录人数是多少,让自己心里有个认知。二、利用网络人脉除了去官方网站查询,我们还可以像学长学姐咨询。或是去目标院校的贴吧、论坛、知乎或是qq微信群等等,一些可以查找信息的渠道,通过私信学长学姐,找学长学姐帮忙,也可以在群里和大家一起沟通,信息互享。但是这个信息的来源,需要自己掂量一下,是否真实可靠。三、打电话咨询目标院校招生办还是不放心的话,可以通过打电话到目标院校的招生办来询问信息。这个方法虽然看起来比较被动,但是是三个方法中最快最准确、有效的方法了。如果可以的情况下,直接致电到目标院校的研招生办,是可以最快了解到自己想要讯息的方法。从学校的研究生官网都可以查找到研招办的联系电话或是招生目录负责某一专业老师的联系方式的,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
研究生(硕士、博士)已然是教育界的香饽饽学位,随着近些年我国综合教育实力的不断加强,研究生规模逐渐在扩大化。我经常会听到有些人说本科生遍地都是、研究生一抓一大把,似乎在旁敲侧击地证明读书与学历变得轻量化、没那么重要了,那么事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到目前为止,我国每年高校应届毕业生高达900万,经常有段子说现如今3000元都难以招来一个农民工,然而却可以招来大学生。这也从侧面道出了部分大学生的无奈,于是便兴起了考研大军。据统计,今年考研人数已接近300万人次,仅仅过去一年就激增50余万,这时候就更有人爆料称研究生也不值钱了,毕业之后还不是一样打工?然而,你却并没有看到研究生报录比,拿最近一年来说,报考人数290万,而录取人数却为72万,报录比为4:1。举个更形象的例子,假设我们国家人口为15亿,那么研究生学历的人数比例为0.54 %,这也就意味着每10000个人中有研究生学历的为54人。不知道大家对0.54 %这个数字有没有概念,那么你还在担心研究生一文不值吗?虽然其规模是在扩招,然而遍地都是研究生这个说法显然过于夸张。一些人为什么会有研究生遍地都是这样的看法呢?那是因为不同的人所处的圈子不同而已。如果你是一名普通工人,那么和你工作的同事基本上都是普通工人;如果你高中毕业就出去混社会,就会发现,其实没见过几个读硕士的,还是很稀有的;如果你读了硕士,就发现周围认识的人好多都是硕士,烂大街了,学校路上都是硕士;因为你根本不怎么会接触到那些大学都没怎么读的人,就像强了就不会接触很弱的人,就会觉得周围都是强者。你只需要永远记住在任何年代,知识与学历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可能是一块敲门砖。如果没有这块砖,在你前行的路上可能就会多出一块绊脚石。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去说诸如以上观点的理由,我们只需全力以赴即可,到时候理想的花朵自然盛开。
随着近十几年高校的扩招,现在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每年高校应届毕业生高达900万。于是很多的人的调侃道:一个月3000块钱招不来一个农民工,但却可以招来一个大学本科生。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道出了很多本科生的无奈,同时也更加显示出大学生就业的尴尬。大学生就业同样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考研作为自己未来人生规划的一部分,并投入到考研的大军。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为238万,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达290万,仅仅一年人数就激增了50多人。于是,又有人说:随着考研人数的增加,研究生越来越不值钱了,现在的研究生学历遍地都是。研究生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一下,研究生学历的人真的遍地都是吗?研究生真的越来越不值钱了吗?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近年来全国研究生报录比例历年来研究生报录比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就报考人数来说,除了2014年以及2015年考研人数出现小幅的减少,从2010年-2019年,考研人数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尤其是近三年,考研人数快速上涨并突破20%增长率大关;就录取人数而言,从2010年-2019年,高校研究生招生数量呈现稳步扩招趋势,在将来这一趋势也将继续。以1995年全国招生4万人研究生为基数(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开始计算,截止2018年(2018年招生70万左右),1995年-2018年总的研究生数量为817万左右。因为1995年之前招生数量相对较少,所以1995年之前的研究生数量我们暂定在20万,也就是说全国研究生(包括在校生)数量为837万。研究生如果按照中国总人口15亿计算,那么全国研究生学历的人数比例为0.54%,这也就意味着每10000个人中有研究生学历的为54人。0.54%,你对这个数据是否有概念呢?你是否还在担心研究生学历贬值呢?虽然研究生扩招是大势所趋,但研究生遍地跑还是夸张了点。考研对于以上,你怎么看呢?你认为现在考研的价值大吗?欢迎你的留言。
近些年,相信大家身边能看到的研究生是越来越多了,那么中国的研究生到底有好多?是一个什么比例?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里的研究生单指硕士研究生。一、研究生的绝对数量和增长趋势。根据教育部《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2019年为例,当年,中国研究生毕业63.97万人。这个数量是个什么概念呢?如果简单按人口比例来分配,相当于每一万人口里当年有4.57个研究生毕业。比如一个一亿人口的大省,相当于当年有4.57万研究生毕业。2019年研究生招生81.13万,从与2019年研究生毕业数量的对比,也可以看出,研究生处于增长态势。简单按研究生主要读3年来算,则每年的增长数量约为5.72万,年增长率约为9%,看起来还是一个不错的增速。二、普通大学生考研比例和增长趋势。2019年普通本专科大学生毕业758.53万,而研究生招生81.13万。简单按比例来算,当年大学生考研比例大致为10.7%。同样计算,2018年为10.1%,2017年为9.8%,2016年为8.4%。从逐年变化情况来看,大学生考研比例也是在稳步增长。三、一代人的考研比例和增长趋势。2019年毕业的研究生,主要是2009年初中毕业的那一拨人。按照国家义务教育机制,初中生基本涵盖同一年出生的全部人口了。2009年中国初中生毕业人数1797.7万。这批人最后读研毕业的大约63.97万,他们1993年出生的这批人的研究生比例大约为3.5%。同样计算,1992年出生的那批人的研究生比例大约为3.2%,1991年出生的那批人的研究生比例大约为2.9%,也是在稳步增长。最近3年毕业的研究生,也就是90初出生的那一代人的研究生比例大约为3%。经过这几个数据的比较,大家对中国研究生的数量有个概念了吧。
考研报考人数逐年增加,2020考研人数达到340万。在考研人群中,往届生考研人数比例越来越大,其中不乏考研二战甚至三战的考生。究竟有多少考研二战、三战的考生呢?小编在查阅研究生报考数据时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人。下面我们就通过几个省的数据统计来看一下应届生和往届生的增长趋势。湖北省河北省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往届生报考人数增幅已经超过了应届生。据统计,往届生占了报考人数的40%,成为了考研的一大主题。往届生不等于考研二战,那么考研超过一次的又有多少呢?我们接着看一下数据。据2019考研调查数据,超过70%的考生是第一次考研,第二次考研占比约20%,三次及以上占比各约3%左右。考研二战或以上的考生占了30%左右。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和新浪微博联合发起的一项有关考研动机的调查显示,“换学校出身,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考研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占据了考研动机的前两位,分别为72.41%和38.66%,而真正希望从事学术研究的考生仅占比24.86%。也许,至少在一些考生心中,“研究生”三个字早已脱离了“研究”二字的本意,而更多成为了一纸学历和未来就业的筹码。小编总结上面这一段话的意思:考研就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或者缓解就业的压力!正因为如此,很多考研学子一边找工作一边复习备考,他们实际上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这种状态之下,他们的复习当然就不可能完备,“裸考”现象出现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所以考研每年这么多人弃考也就不让人惊讶了,今年就有40万人弃考。教育部2016年颁布了以非全日制研究生代替在职研究生的新政,这意味着自2017年开始,所有类型的研究生均为同卷统考,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在职考生考研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难度增加,导致一志愿报考的人数很少。为弥补招生人数的缺额,现在各大高校的做法主要是统一划一个较低的复试线,复试后将总分排名较低的考生从全日制调剂到非全日制中。高校的这种做法实际上令在职考生的考研难度进一步增加。也就是这个原因,很多在职的考研学子第一年考不上,那就第二年再考吧,不仅如此,第三年再来考一次,这种现象也大大增加了。当今的考研热表明社会对知识人才和专业素质人才的重视与尊重,同时也表明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就业压力逐渐增高,文凭的信号带来较高的收益。所以,为了以后能有一个较好的工作岗位和较高的收入,较多的人选择本科后继续教育进入研究生阶段。但是,随之而来也带来一些弊端,一些大学生为了逃避工作而选择考研这条“绿色通道”这无疑是一种跟风随大流的现象。因此,小编认为,考研只能暂时躲避就业的压力,更不是成功的唯一道路,要理性地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道路发展,最好能够将考研的目标与个人的社会理想和兴趣相统一,将自身所学与社会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不管怎么说,考研是集多种因素于一体的一个过程,大学生的考研动机也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考研动机会带来不同学习态度,进而影响将来的就业。小编建议:大学生应该找准自己的方向,明确自己的考研目的,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积极地对待自己的人生选择,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
本文1300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的同学正焦虑着该如何选择时,有的就已经定好了考研的目标。因为,有些专业的读研比例很高,但相对的竞争也会非常激烈,那今天推荐5个读研比例较高的专业以及就业前景,大家可以自行做个参考。1、临床医学读研比例42.7%: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它主要是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就业方向:主要以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科研等方面的工作为主。临床医学领域高校推荐: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山大学、四川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第二军医大学。2、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读研比例40.4%:该专业是一个宽口径大类专业,专业地位与综合实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享有较高声誉。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是研究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转化为电力、热能等二次能源的生产和利用过程;该具有很宽的专业知识面,是一个能源、环境与控制三大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专业。就业方向:从事电力生产自动化、能源环境保护、制冷与低温、空调和储能、空调与人工环境等领域的设计、研究与管理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院校推荐: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吉林大学。3、工程力学读研比例37.1%:工程力学涉及众多的力学学科分支与广泛的工程技术领域,是一门理论性较强、与工程技术联系极为密切的技术基础学科。该专业培养具备力学基础理论知识、计算和试验能力,能在各种工程中从事与力学有关的科研、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力学教学工作的高级工程科学技术人才。就业方向:可到土木水利、机械控制、微电子技术、能源交通、技术开发和工程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应用等工作;由于具备较为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也可到有关的高新技术领域工作,甚至是从事教学工作。推荐院校:北京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福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4、中医学读研比例33.3%: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医学科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中医临床医疗技能,具备一定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的知识。就业方向:受到中医临床技能和现代医学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中医各科疾病的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推荐院校: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暨南大学、延边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5、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读研比例31.4%: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较广泛的人文知识基础、较深厚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和较扎实的工程学基础的综合性专业人才。就业方向: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材料的制备、材料成型与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推荐学校:长安大学、辽宁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等。文章由【逻马生涯】整理发布。专注于国内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为学生和家长解决生涯规划的烦恼。
#2020考研#文|冷丝栏目|考研录取都知道这么一个现实和发展趋势:考研人数越来越多。但是,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裸考”和“二战”考研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所以,冷丝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裸考”者和“二战”“三战”者让考研大军显得越来越庞大。根据一些社会机构统计的数据,“裸考”人数比例应该在10%以上,而“二战”“三战”的人数比例恐怕在30%以上。两者相加,这两部分考研学子的人数占据的比例将近一半。所谓“裸考”,就是没有怎么复习就参加考试,与此相反,“二战”和“三战”就是“屡战屡败”且“屡败屡战”,这一部分考生倒是有充分的考前准备。那么,为何有这样截然相反的两大考研人群呢?冷丝觉得,要回答这个看似矛盾的现象,我们恐怕还是要回到考研的动机上看问题。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和新浪微博联合发起的一项有关考研动机的调查显示,“换学校出身,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考研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占据了考研动机的前两位,分别为72.41%和38.66%,而真正希望从事学术研究的考生仅占比24.86%。也许,至少在一些考生心中,“研究生”三个字早已脱离了“研究”二字的本意,而更多成为了一纸学历和未来就业的筹码。冷丝总结上面这一段话的意思:考研就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或者缓解就业的压力!正因为如此,很多考研学子一边找工作一边复习备考,他们实际上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这种状态之下,他们的复习当然就不可能完备,“裸考”现象出现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教育部2016年颁布了以非全日制研究生代替在职研究生的新政,这意味着自2017年开始,所有类型的研究生均为同卷统考,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在职考生考研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难度增加,导致一志愿报考的人数很少。为弥补招生人数的缺额,现在各大高校的做法主要是统一划一个较低的复试线,复试后将总分排名较低的考生从全日制调剂到非全日制中。高校的这种做法实际上令在职考生的考研难度进一步增加。也就是这个原因,很多在职的考研学子第一年考不上,那就第二年再考吧,不仅如此,第三年再来考一次,这种现象也大大增加了。当今的考研热表明社会对知识人才和专业素质人才的重视与尊重,同时也表明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就业压力逐渐增高,文凭的信号带来较高的收益。所以,为了以后能有一个较好的工作岗位和较高的收入,较多的人选择本科后继续教育进入研究生阶段。但是,随之而来也带来一些弊端,一些大学生为了逃避工作而选择考研这条“绿色通道”这无疑是一种跟风随大流的现象。因此,冷丝认为,考研只能暂时躲避就业的压力,更不是成功的唯一道路,要理性地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道路发展,最好能够将考研的目标与个人的社会理想和兴趣相统一,将自身所学与社会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不管怎么说,考研是集多种因素于一体的一个过程,大学生的考研动机也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考研动机会带来不同学习态度,进而影响将来的就业。冷丝建议:大学生应该找准自己的方向,明确自己的考研目的,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积极地对待自己的人生选择,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
12月26日,一年一度的考研拉开帷幕,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报考2021年研究生的人数为377万,比2020年增长36万,比2016年多出200万,五年时间,考研人数翻了一番还多。近几年考研人数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是往届毕业生考研的人数比例越来越高,根据中国青年报公布的统计数据:云南大学2020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12291人,占比56%,超过总人数的一半。2021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15410人,占比63%。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6913人,占比57%,同样超过总报名人数一半,2021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8392人,占比62%。往届生考研比例不断增长,主要原因是对目前的就业状况不满意,想通过读研来提升自我竞争力,获取更好的就业回报。正因为如此,不少考研的同学多少都会有选择跨级考研,报考的要么是层次更高的学校,要么是热门的专业,扎堆的现象较为严重,以2020年为例,985高校的报考人数大部分超过了15000人,而这些高校的保研率高,接收推免人数较多,相应招收统考的人数就非常有限,考取的难度自然也就更大。与重点高校相似,热门专业的考取难度也更大,2020年考研,中国人民大学的专业硕士中的金融国际学院和税务复试分数线分别为402和400分,北大的应用统计专硕复试分数线达到了400分,清华大学的经济学学硕复试分数线390分,初试要拿到这样的分数,专业课基本不能犯错,政治、英语至少要75分以上才有把握,这样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是随着往届生考研人数比例的上升,初试成绩突破400分的也越来越多,2020年甚至出现了440分以上的高分,中山大学数学院应用统计硕士复试分数线395分,一共88人进入复试,其中74人初试成绩在400分以上,最高分数达到441分,420分以上达到了24人。这样的成绩,不得不让人感慨,考研竞争确实非常激烈。但换一个角度来看,又能看到另一情况。考研人数猛涨,重点高校扎堆,但并不是所有高校都是这样的情况,根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整体来看,2021年多数高校未完成推免招生计划。比如广西大学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472人,实际拟录取85人,招生完成率为18.0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832人,实际拟录取276人,招生完成率为35.5%。北京工业大学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816人,实际拟录取399人,招生完成率为48.9%。推免接收人数不足,跟学校总体实力,地理位置等有着密切关系,考研的也是类似的情况,比如广西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等211高校,近几年报考的人数相对都不多,录取名单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调剂的考生,即便如此,还可能招不满。学校差异,冷热不均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考研的竞争。普通院校的学生希望考进名校以实现跨越,冷门专业的同学希望跨进热门专业,以更好地实现就业,名校的学生又不愿去比本校层次更低的学校,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内卷”。大学生在考研路上越执着,就业的道路实际上越来越窄,往届考生比例如此高,就在于他们既不甘心付出的努力白费,也满足于拿着本科学历去找工作,于是就在考研的路上“死磕”,但研究生录取人数毕竟有限,大部分人只能充当陪考的角色,在这条路上耗费的时间越长,就业的机会越少,信心也会越来越不足,只好继续考研。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通过考研实现提升很重要,但是选定合适的目标更重要,备考前先把准备工作做充分,避免扎堆,能够大幅提升自己上岸的几率。如果考研结果不理想,真不建议一条道走到黑,不少企业会针对考研的同学开专场招聘会,这也是为数不多的就业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
大家好欢迎关注百家号原创作者“cola考啦”,记得点击右上角关注哦!2018考研人数激增!20年间考研人数增9倍,哪年“史上最难”呢?考验是第二次考试的重要跳板,很多人高考没有考中喜欢的学校,研究生又想进行再一次的尝试,所以说考研的话题度也不亚于高考,今年考研人数达到了290万,而2000年才只有40万左右,这一变化对于考试者来说是担心竞争激烈,对于国家教育界来说就是该庆幸我国的教育改革有很大的进步了。考研人数的增加让每一年的考研都比前一年更难,抛开试卷难度不说。那么这些年从报考到招生,考研都有哪些变化?考研人数逐年递增,竞争越来越大近几年,考研越来越热,这反映在报考人数的逐年攀升上。从2000年的39.2万到2019年的290万,报考人数20年间翻了9倍。很多人会考虑到保研会省去一部分竞争,然而,推荐免试的比例占据了40%,其实考研的学生其实难度会更大。工商管理和医学类专业招生最多,女生比例超过一半工学、管理学和医学都是这家年考研大热的专业,而教育学也开始上涨,超过了法学和理科学科。一直有观点认为女生逐渐成为考研群体的主流。专硕人数超过学硕,往届生读研比例更多专硕的规模壮大后,人数在增加,这几年都超过了学硕,2015年为43%,2016年为46.3%,2017则首次超过50%,达到52.2%,到了2018年,这个比例则高达54.7%。在河北和湖北两省,2017年专硕报考人数也首次超过学硕。而在招生方面,2017年,专业型硕士的招生数也超过了学术型硕士。往届生也居然比应届生多了二十万考生,毕竟受的是全日制改革的影响,社会人士也在加入在职考研的队伍,社会需求量变大,应届生的考研竞争也在变大。主要趋势:农学是比较稳定的,工学的下降最明显对主要学科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就发现了工学分数线在下降,农学却最稳定。就像是经济和管理学诸如此类的热门学科,往往每年的分数线却也在下降。编辑 朱珮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