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建院60周年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建院60周年

10月27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简称中国林科院)举行建院60周年纪念大会暨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国际竹藤中心主任、中国林科院原院长江泽慧,原林业部副部长刘于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副局长彭有冬,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人事司司长谭光明,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科技部基础司副司长郭志伟,科技部农村司副司长蒋丹平,国际林联执行主任亚历山大·巴克,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TTO)执行主任格哈德·迪亚特尔出席会议开幕式。开幕式上,张建龙、亚历山大·巴克、格哈德·迪亚特尔、分别发表讲话。中国林科院院长张守攻致辞。中国林科院分党组书记叶智主持会议开幕式。60年前的今天,中国林科院正式成立。由此,我国林业科技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留下浓墨重彩60年前,仅仅拥有2个研究所、418名职工;现在,拥有22个研究所(中心),在职职工2616人,在读研究生1300余人;累计获得科技成果6256项,重要科技奖项701项次,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国家发明奖5项。对中国林科院60年来的改革发展和科研创新,张建龙给予了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讲话张建龙说,60年来,在科学研究、决策咨询、人才培养、能力建设等方面,中国林科院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天已发展成为了一所基础设施完备、人才队伍优化、学科门类齐全、创新能力领先,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机构,为我国林业现代化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全力服务国家战略,积极为国家生态安全、生态文明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建言献策。紧紧围绕提升林业发展质量,全力开展基础性重大科技问题攻关和成果推广,为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服务广大林农群众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认真实施人才发展规划,打造了一支结构优化、梯队合理、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创新团队,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显著提升了国际知名度、影响力和话语权,为我国林业科技走向世界发挥了引领作用。张建龙指出,回顾中国林科院走过的60年光辉历程,就是要始终牢记老一辈林业科技工作者坚定信念、不忘初心、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光辉业迹,大力弘扬他们团结协作、执着探索、求真务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进而激励当代林业科技工作者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勇攀科学高峰,为新时代林业和草原事业奉献聪明才智。作为我国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国家队,要继续当好领头羊排头兵,牢记职责使命,加大创新力度,提升综合能力,努力开创林草科技创新新局面。张建龙强调,中国林科院要以建院60周年为新的起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平台,优化林业和草原学科结构布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林草事业现代化实践,开展重大问题科技攻关,尽快攻克事关林草事业发展基础性、关键性的难题。精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入开展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等专项研究,加快集成转化富民实用技术,不断提高服务国家大局能力。着力解决草原基础理论和重大科技问题,全面提高草原科技支撑水平。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改善人才保障条件,积极培养、引进高端人才;加大青年骨干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创新型团队建设,努力提升联合攻关、协同创新能力。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高度重视草原科学研究,加大相关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要深入推进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与世界各国林草科技合作,主动融入国际林草科技创新体系,深入开展双边、多边合作与交流。积极推进中外联合共建科研机构建设,加快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建设,优化国际合作平台布局。紧紧围绕服务国家生态外交需要,积极开展科技援外工作,促进林草科技成果国际化推广应用。努力把中国林科院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林业草原科研机构,全面提高我国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水平,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林科院通过强调原始创新和技术整合推进中国林业研究,给国际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亚历山大·巴克说:“在过去的60年里,中国林科院已经成为亚洲地区乃至世界最大和最受尊敬的林业研究机构之一。我很骄傲提及中国林科院是国际林联这个全球森林科学合作网络中最大和最活跃的成员机构之一。也很高兴的提及国际林联和中国林科院,在2016年成功的组织了国际林联亚洲和大洋洲区域性会议。中国林科院的科学家们,积极参与无数国际组织和进程的工作,并在这些组织中担任领导职位。”中国林科院60年,也是ITTO与中国林科院合作30年。30年来,双方合作取得了累累硕果。哈德·迪亚特尔说,全球普遍认为中国已然在与循环可持续经济相关的林业政策、研究和应用方面成为了全球的领导者。ITTO十分自豪,在过去30年里,能成为中国林科院的重要合作伙伴。30年来,ITTO从中国林科院获得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林产工业、木材贸易、数据分析等领域的世界级专业技术。目前,ITTO共有74个成员国,哈德·迪亚特尔希望,通过和中国林科院的合作,能使这74个国家都能受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林科院紧扣国家和行业发展重大科技需求,强化顶层设计、突出原始创新、攻克关键技术、注重成果转化,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发挥重要行业智库作用。牵头开展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成果写入了2003年中央9号文件;“建立国家储备林制度,深入推进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报告”获李克强批示,相关建议被写入2013年中央1号文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二期规划思路”获国务院批复;由中国林科院专家倡导的森林城市建设被纳入国家“十三五”发展战略,牵头编制了雄安森林城市规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成为林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促使我国成为世界四大林木育种中心之一。围绕保障木材安全,加快种业自主创新,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杨树转基因育种,自主完成了毛竹基因组、杜仲基因组测序,我国实际用于造林的树种有70%左右的品种出自中国林科院。选育出杨树高产优质高效新品种30个,材积增长20%以上,覆盖主栽区面积80%以上。创立了落叶松优良种质创制平台,定向选育出10个国家级良种,材积增益达15%以上。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技术在30余省区大面积推广,成为主要造林树种育苗主导技术。——突破生态建设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了典型天然林重要珍稀濒危树种保育等关键技术,推广3500多万亩。研发出困难滩涂红树林恢复重建等关键技术,防护能力提高20%以上,恢复重建面积达70%。首次提出了行带阻风低覆盖度治沙理论,突破了荒漠区生态用水与固沙植被稳定性关联的重大技术。突破了三峡库区防护林类型优化配置的多目标定量分析、类型配置及空间定位技术难题。全面支撑了天然林保护、三北和沿海防护林、京津冀风沙源治理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推进林产品绿色制造技术创新。突破了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木基材料与制品增值加工、生物质热电炭多联产等关键技术,木制品增值15%以上,林化产品精深加工率超过60%,为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十二五”以来年均增长15%以上提供了有效支撑。攻克了竹青黄难以胶合和竹材单板化等技术瓶颈,竹材工业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突破了农林生物质降解产物定向调控等关键技术,制备了高品质生物质燃气、功能性炭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成套技术装备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效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先后与北京、天津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开展全面科技合作。集成经济林提质增效、特色资源高效利用等实用技术,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科技服务,培训各类人员10万人次。推广高产抗逆油茶新品种,示范林亩产茶油超过50公斤;推广核桃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平均产量提高到98公斤/亩;推广紫胶优质高效培育技术,带动10多万农户和30多家企业参与紫胶生产。——开展碳汇林业关键技术研究,支撑重要国际谈判和履约。与80多个国家、50多个国际组织建立密切联系;先后有近200人次在国际学术组织任职,10人入选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与国际林联成功举办首届亚洲大洋洲地区大会。承办商务部援外培训班134期,培训各国学员3773人次。重点研发了森林碳汇计量等关键技术,研究了碳汇造林和森林经营项目碳计量与监测方法学,首次开展了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估算,创新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布式测算方法,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履约谈判提供了有力支撑。——建设平台条件,保障科研创新有序开展。拥有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质化学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林产化学、木材工业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个国家级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2个国家级基础性工作条件平台,25个国家创新联盟,2个科技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级质检中心,3个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4个国家级林业实验基地,10个国家级种质资源保存库,6个部级自然保护区,11个标准委员会,近100万亩科学实验林地。——构建素质过硬、梯队合理人才队伍。先后有两院院士9人,全国人大代表6人,全国政协委员12人,国务院参事4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65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5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7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8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培养各类研究生4000余名。张守攻在致辞中指出,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全院上下始终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指导改革发展,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工作,不断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为林业科研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得益于为中国林业科研创新和中国林科院改革发展奉献青春和热血的科技工作者和全体职工的艰苦创业、共同努力。纪念大会开幕式上,中国林科院分别与国际林业研究中心、欧洲森林研究所、日本森林综合研究所签署(续签)了合作协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给以中国林科院为依托成立的“‘一带一路’生态互联互惠科技协同创新中心”“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授牌;颁发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建院60年科技创新卓越贡献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奖代表、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在会上发言。(光明日报记者李慧 通讯员王建兰)

故天下归

(环境)为生态扶贫插上科技“翅膀”——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刘世荣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题:为生态扶贫插上科技“翅膀”——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刘世荣新华社记者胡璐国家林草局日前宣布,我国全面完成了生态扶贫各项目标任务,助力2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脱贫生态实现双赢,离不开林草科技的支撑。作为林草科研的国家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如何提高林草科技供给,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未来将如何发挥林草科技扶贫的长效机制?记者22日采访了中国林科院院长刘世荣。刘世荣说,为了助力脱贫攻坚,中国林科院坚持把最新的技术、最优的品种,以及对口专家送到田间地头、林农身边,以项目倾斜带动资金和技术向贫困地区转移转化,探索实施了一批典型模式和示范样板,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明显提升。截至目前,中国林科院在贫困地区共推广林草新技术75项,举办培训班65期,培训乡土专家和林农3144人,直接带动11000多人脱贫。“植树造林讲究‘适地适树’,脱贫致富更需要有‘良种+良法’。”他说,经过多年实践,林草科技扶贫探索实施了多种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的途径和模式。——加强生态扶贫的科技供给。贫困地区多分布在西部地区、偏远山区,立地条件干旱瘠薄,造林难度大、成本高。中国林科院瞄准国土绿化重大科技需求,攻克了干旱地区造林水分承载力、牧草良种培育、生态保护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一体化修复等技术,有力保障了贫困地区国土绿化建设质量。如在四川等长江上游区域,大力推广森林植被恢复与水源涵养功能提升关键技术,岷江上游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7%,新增水源涵养经济价值约56亿元,为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助力产业扶贫的科技推广。中国林科院在贵州、云南、广西、四川等贫困地区,推广集成林草实用技术,培育了特色经济林、果、苔、草、药等一批特色产业,通过项目成果的推广示范,指导建立了一批油茶、核桃、油桐、无患子等特色经济林基地。河南光山县的司马光油茶园应用研制的“长林”系列油茶良种,在当地种植面积达到22.7万亩,帮助3689户贫困户增收脱贫。——创新“科技特派员+团队服务”模式提供技术支持。依托“科技特派员”“西部之光”等人才计划为贫困地区培养了一大批乡土专家。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助力春耕生产,中国林科院发布了油茶、薄壳山核桃和甜柿等经济林树种的疫情后造林、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并组织专家通过“线上课堂”、微信视频等方式开展远程诊断、在线答疑、视频培训等技术服务,第一时间将技术资料推送给林农。——搭建科技服务平台,推动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在内蒙古苏尼特右旗,推动建立了“科技+基地+企业”的合作机制平台,让高产优质的野牛草良种在贫困地区迅速推广应用,既增加了牧民收入,也治理了退化草原。刘世荣说,科技扶贫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变“输血”为“造血”,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而林草行业周期性较长,更利于实现效益的长效性,保障脱贫不返贫。未来,他表示,将依托贫困地区丰富的林草资源禀赋,积极引导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林草科技推广、院省合作等一系列科技项目在扶贫地区开展,提高林草资源就地转化利用和精深加工水平。同时扩大科技特派员选派规模,培养懂扶贫、愿扶贫的科技人员,到农村地区开展科技服务。此外,刘世荣说,将依托示范基地等平台,组织科技人员持续开展成果技术集成与孵化,深入一线推广示范先进实用技术,并构建“政府搭台、专家支招、技术支持、企业唱戏”社会协作的全方位、多层次平台,凝聚各方力量,推进科技创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

齐物

遵义市委常委、副市长刘晓杰一行莅临遵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调研指

10月29日上午,市委常委、副市长刘晓杰莅临遵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调研指导,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程劲松,市政府办秘书八科科长陈永强等陪同调研。刘晓杰一行先后参观了林科所微生物实验室、虫生真菌中试生产线、超临界萃取实验室、重大外来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实验室和遵义市森林重大害虫生物防控技术研究创新人才基地。参观期间,科研人员向刘晓杰同志详细介绍了虫生真菌生物防治研发应用、林下珍稀食药用菌开发、特色林产品萃取研究以及危害我市森林生态安全重大害虫天敌昆虫的保育利用情况。刘晓杰副市长饶有兴趣地不时询问科研人员研究进展、科技成果、市场价值及其转化和推广应用情况。参观结束后,刘晓杰副市长一行在多功能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林科所人才队伍和科技研发平台建设以及近期科研成果研发等情况。他高度评价了林科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对遵义林业建设发展作出的贡献,并对林科所今后林业科研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做好“中间”,对接“两端”,加强林业科技研发,夯实林业科技储备,既要对接好市委好市委、市政府的核心工作,牢牢把握政策动向,切实为全市林业解决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难题,也要对接好企业和市场,加快科技成果运用与推广,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二是要抢抓“十四五”规划契机,认真谋划好一批有潜力的科研项目,争取纳入全市“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积极谋求更好更大发展;三是要加强规范指导,努力改善林科所科研条件,作为我市林业科技创新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多予关心、关爱,切实营造一个良好的林业科技创新氛围,要全面提升单位形象,打造林业工作新亮点,使之成为全市林业发展的展示窗口和靓丽名片。(撰稿:方维业)【来源:2020-10-30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刘峻

河南:西峡县一林业科学研究所办公楼违规加盖楼层违规出售

日前,由南阳市创新林业科学研究所在南阳市西峡县投资建设的办公综合楼项目,在未依法变更用地、工程建设规划的情况下,改变用地规划加盖10层,以商品房的名义对外违法销售,给周围的居民生活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目前,该项目已被当地政府列为问题楼盘,并成立专门的项目调查处置领导小组,专业化解矛盾。据西峡县规划局出具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显示,该项目由南阳市创新林业科学研究所以办公综合楼的名义投资建设,总规划面积3735.20㎡,用地性质为其他商服用地,土地使用年限为40年,建筑高度不超过11层,位于紫金路延伸段与稻香路交叉口东北角。然而,本网在现场看到,在原规划为企业办公用地的宗地上,一座21层高的居民楼拔地而起,巍巍壮观,大部分房间都安装上了空调和防盗网。夜间大部分房间都亮着灯,显然该楼盘多数已出售给了居民居住。据一梁姓居民提供的《创新林业综合楼认购书》显示,2015年2月8日,其从开发商南阳市创新林业科学研究所处以332540元的价格一次性付款认购了面积为127.9㎡的一套住宅。此外,一份《房屋买卖合同》显示,2019年12月20日,高某运(甲方)还将自己所有的创新林业综合楼花园1号楼东单元一层3、4、5号门面房和花园1号楼东单元二层3、4、5号门面房两套房产出售给郭某伟(乙方)所有。双方议定成交价为人民币200万元,房屋交付时间为2019年12月18日,甲方应当将原该房产的相关手续交付给乙方。甲方承诺该房产无任何产权纠纷,其所提供的相关资料真实有效。该宗地将企业办公用地改为商品住宅用地,并在原有的规划上加盖10层,以商品房的名义对外出售,是否取得了合法的变更手续?对此,西峡县分管建筑工程规划和城乡住房建设局建管股的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上述居民楼开发商并没有办理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西峡县综合执法局窦副局长称,县里为此事专门成立了指挥部,具体由市场发展服务中心张主任负责。张主任表示,创新林业综合楼楼盘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和规划方案属于违法工程。“该楼盘时间跨度长,盖盖停停,开发商在建房过程中因资金链断裂,为了转移债务危机,出现了一房多卖现象,老百姓交了钱拿不到房产证便四处上访。为化解矛盾,西峡县成立了项目调查处置领导小组。”张主任补充道,为解决一房多卖问题,让交了钱的群众都有房住,为此就在原有的建筑上进行加盖,也是无奈之举。对于在原有建筑上加盖一事,专家表示,在原有规划的建筑上进行加盖,会增加原建筑荷载,问题多多,比如地基、基础、大梁等承载力够不够?变形承受力是否能满足要求?楼上接层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都会增加,而下面结构的承载力没有增加,容易带来安全隐患。针对此事,本网将继续关注。

可谓辱矣

省林木种质资源中心与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开展深度合作研讨交流

为进一步深化科技合作,提升林草种质资源科技创新与支撑服务能力,11月24日,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姜云省一行4人到省林木种质资源中心开展工作交流,探讨合作事宜。省林木种质资源中心主任李文清、副主任仝伯强及专业技术人员代表参加研讨交流会。交流会上,姜云省院长首先对省林木种质资源中心在种质资源保护、种质资源库建设等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随后详细介绍了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发展历程和概况,以及近年来在科研平台、科研团队、科研成果以及研究特色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李文清主任肯定了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在种质资源库建设、特色树种种质资源研究等方面开展工作及取得的成绩,介绍了近年来中心的发展情况,取得的科研成果,并对将来双方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深度合作抱以期望,充满信心。与会人员就开展元宝枫、青檀等特色树种研究合作,提升种质资源科技创新水平,提升林业科技基地社会效益;承担林业重大项目、推动产业化等事项展开热烈的讨论。(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中心)【来源: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安全期

岳阳市委组织部调研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11月20日,岳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伍华率相关人员到岳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调研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市林业局局长王保林、副局长陈绍东陪同。 座谈会上,市林科所负责人介绍了市林科所基本情况和近年来工作成效,李伍华副部长与参会人员就发挥人才带动优势、保留好岳阳市乡土树种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李伍华副部长对市林科所工作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市林科所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提出了具体要求:一要发挥技术优势,为林业服务;二要为岳阳林业的持续发展当好参谋;三要抓好科研工作,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担负起全市林业人才队伍培训的重任。 会后,李伍华副部长一行还参观了林科所实验室。 【来源:岳阳市林业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事有四患

为生态扶贫插上科技“翅膀”——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刘世荣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胡璐)国家林草局日前宣布,我国全面完成了生态扶贫各项目标任务,助力2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脱贫生态实现双赢,离不开林草科技的支撑。作为林草科研的国家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如何提高林草科技供给,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未来将如何发挥林草科技扶贫的长效机制?记者22日采访了中国林科院院长刘世荣。刘世荣说,为了助力脱贫攻坚,中国林科院坚持把最新的技术、最优的品种,以及对口专家送到田间地头、林农身边,以项目倾斜带动资金和技术向贫困地区转移转化,探索实施了一批典型模式和示范样板,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明显提升。截至目前,中国林科院在贫困地区共推广林草新技术75项,举办培训班65期,培训乡土专家和林农3144人,直接带动11000多人脱贫。“植树造林讲究‘适地适树’,脱贫致富更需要有‘良种+良法’。”他说,经过多年实践,林草科技扶贫探索实施了多种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的途径和模式。——加强生态扶贫的科技供给。贫困地区多分布在西部地区、偏远山区,立地条件干旱瘠薄,造林难度大、成本高。中国林科院瞄准国土绿化重大科技需求,攻克了干旱地区造林水分承载力、牧草良种培育、生态保护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一体化修复等技术,有力保障了贫困地区国土绿化建设质量。如在四川等长江上游区域,大力推广森林植被恢复与水源涵养功能提升关键技术,岷江上游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7%,新增水源涵养经济价值约56亿元,为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助力产业扶贫的科技推广。中国林科院在贵州、云南、广西、四川等贫困地区,推广集成林草实用技术,培育了特色经济林、果、苔、草、药等一批特色产业,通过项目成果的推广示范,指导建立了一批油茶、核桃、油桐、无患子等特色经济林基地。河南光山县的司马光油茶园应用研制的“长林”系列油茶良种,在当地种植面积达到22.7万亩,帮助3689户贫困户增收脱贫。——创新“科技特派员+团队服务”模式提供技术支持。依托“科技特派员”“西部之光”等人才计划为贫困地区培养了一大批乡土专家。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助力春耕生产,中国林科院发布了油茶、薄壳山核桃和甜柿等经济林树种的疫情后造林、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并组织专家通过“线上课堂”、微信视频等方式开展远程诊断、在线答疑、视频培训等技术服务,第一时间将技术资料推送给林农。——搭建科技服务平台,推动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在内蒙古苏尼特右旗,推动建立了“科技+基地+企业”的合作机制平台,让高产优质的野牛草良种在贫困地区迅速推广应用,既增加了牧民收入,也治理了退化草原。刘世荣说,科技扶贫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变“输血”为“造血”,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而林草行业周期性较长,更利于实现效益的长效性,保障脱贫不返贫。未来,他表示,将依托贫困地区丰富的林草资源禀赋,积极引导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林草科技推广、院省合作等一系列科技项目在扶贫地区开展,提高林草资源就地转化利用和精深加工水平。同时扩大科技特派员选派规模,培养懂扶贫、愿扶贫的科技人员,到农村地区开展科技服务。此外,刘世荣说,将依托示范基地等平台,组织科技人员持续开展成果技术集成与孵化,深入一线推广示范先进实用技术,并构建“政府搭台、专家支招、技术支持、企业唱戏”社会协作的全方位、多层次平台,凝聚各方力量,推进科技创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大卫镇

韶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黄立军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日前,韶关市纪委监委对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黄立军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黄立军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纪律,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安排的宴请、旅游、娱乐等活动,使用“小金库”资金发放补贴,私车公养;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规决定套取项目资金,违规决定设立“小金库”,指使他人销毁“小金库”收支记载资料;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业务承接、项目验收、资金结算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黄立军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纪律、国家法律法规,构成严重违纪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乃至十九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造成不良影响。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有关规定,经韶关市纪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决定给予黄立军开除党籍处分;由韶关市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随案移送。【来源:韶关廉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万民苦之

一“梅”引来满城香 西宁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张锦梅三十年引种育种让丁香开满西宁

一“梅”引来满城香西宁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张锦梅三十年引种育种让丁香开满西宁这是5月8日拍摄的西宁城丁香花开景象(5月8日摄)。新华社发(张海东摄)眼下,各色丁香花开满西宁古城,花朵虽纤小,但簇团绽放,亦成繁茂花序,汇成阵阵花海。酷爱丁香的她,身材柔弱,数十年间,日复一日的坚持与探索,最终活出高原“丁香花”的风采。从桃李年华时偶遇丁香花的“震撼不已”,到选育和保护丁香品种的历经坎坷,再到大力推广丁香种植的不畏纷争……过去30多年来的激情与付出,让青海省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张锦梅与这座城市、这片土地,结下浓浓的高原“丁香情”。“丁香耐寒耐旱,有着高原独特气质”如同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万千居民,张锦梅对树木和花卉的热爱与执着,与生俱来。“小时候刮风下雨,我都要跑到果园,捡地上掉落的树枝。”张锦梅回忆,不管多细、多短的枝条,她都会一根根收集,揣进怀里当宝贝,“外地人可能很难理解,可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这棵树长这么大,太不容易了”。张锦梅1965年出生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在她的童年记忆中,目之所及都是一片土黄色。高原气候高寒,干旱少雨,紫外线强,蒸腾量大,加上贫瘠的土壤、光秃秃的山丘、狂风卷起沙尘,满目都是黄土、黄沙。秋天看到一棵树凋零、一朵花凋谢,第二年开春,张锦梅都要回到原地,看看树和花是否依旧还在。“冬天时间长,气温低,大部分植物都很难熬过。”张锦梅说,那时候她就觉得,能在高原上生存下来的一花一草、一木一树都特别不易。“在这片土地上种出‘颜色’,就这么难吗?”带着不甘,1985年张锦梅进入青海省农林学校学农学。毕业后不久,她被分配到青海湟中县农技推广中心,出于对植物的热爱与熟悉,4年后她被调到西宁市西山林场,负责杨树优良品种的选育和造林。生性好强的张锦梅,和工人们一起在山坡爬上爬下,掘土、插眼、撒种。她说:“当时条件特别艰苦,膝盖磨破了,手指裂开了,脚掌起泡了,自己穿破的鞋都能堆成小山。”除了上山栽树,她还得在实验室做杂交实验,选育杨树优种。最忙时,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接触的植物种类越来越多,但张锦梅对丁香始终情有独钟。“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诗人戴望舒一首《雨巷》,带着愁绪描绘丁香,传遍大江南北。中学时代,张锦梅想象中的丁香,就如同诗中的江南场景,美丽又婉约。第一次见到丁香花,还是1985年在西宁读书时张锦梅在人民公园游玩时的一场偶遇。“当时突遇变天,乌云密布的天空就像要崩塌下来。我跑到屋檐下躲雨时,突然闻到一股清香。”张锦梅转头一看,正是一棵丁香树。“大雨从天而降,夹杂着黄沙。风雨中,丁香依旧静静地盛开,洁白的花瓣,犹如高原天空的云朵。”多年过去,回想起当时情景,张锦梅感受“除了震撼,还是震撼”。“在环境优越的地方,她生机勃勃地成长,绽放生命的绚烂。在条件艰苦的环境,她也能顽强地生存,展示生命的坚韧。”张锦梅说,丁香耐寒、耐旱、耐瘠薄,象征着高原居民独特的精神气质,也鼓舞着自己一直坚持与丁香“为伴”。“丁香引种选育,是‘天大的事儿’”由于高原本土植物品种、数量有限,青海省内各地开展绿化需要从外地引进大量树木、花卉品种,经过引种、栽培、驯化,验证适应高原特殊气候后,才能推广种植。自1998年进入西宁市小桥苗圃负责480亩基地、培育造林优质苗,张锦梅开始成批栽培各类丁香树苗。“青海寒冷干旱,而很多丁香品种却能在高原生长、繁育。因此,选育和保护丁香品种,对于增加适宜青海气候的林业物种,显得尤为重要。”熟悉青藏高原的水土光热等自然条件,张锦梅将选育、栽植丁香当作“天大的事儿”。如果说从外地引进丁香品种,是为丰富高原植物种类;繁育和保护更多丁香品种,则有更深远的考虑。不同的丁香品种,拥有不同的基因。通过组培、嫁接方式繁育野生丁香,再提取野生品种的优质基因,张锦梅团队就能通过杂交培育出抗寒、抗旱、抗病虫害、花期延长的丁香品种。很多野生丁香品种也面临着濒危甚至灭绝的风险。“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稀有的丁香品种往往生长在立地条件差的野外。结种后如没有生存的土壤,便无法生根发芽,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一想到这些,张锦梅就急得整夜睡不着。2013年,拥有20多年林业工作经验的张锦梅,被选派到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负责西宁市乃至青海省林业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每到丁香开花季,张锦梅便和同事前往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孟达天池林区、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寻找天然野生分布的贺兰山丁香、花叶丁香和国家三级保护植物羽叶丁香。受地貌影响,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体陡峭,怪石嶙峋。刚开始时,望着眼前的石头山,张锦梅心里发怵:“这怎么上得去啊?”花色淡粉红的羽叶丁香,是我国特有的丁香品种,由于繁殖力弱、生长缓慢,成为濒危物种。为了能采集到羽叶丁香标本,张锦梅和同事在当地老乡的指引下,一次次手脚并用爬上山。似乎撞上了所有不利的因素,头两年即使被划伤、摔倒,累得跪下,他们来来回回数天,也很难在偌大的山上找到一株丁香。“当时非常沮丧,时间拖得越久,寻找野生丁香的难度越大,感觉前面工作都是白做了。”眼看着黑夜逼近山林,花期结束,毫无所获的张锦梅特别沮丧,只能来年重新返回山区,再次采集。2015年,张锦梅和同事们在一个石缝中终于发现了两株野生羽叶丁香。用手扒开一块块厚重的岩石,感受不到手指被磨破的疼痛,她从一棵被石头压弯的丁香植株上,截取了一段树枝,连同收集到的种子一起,小心翼翼地回到西宁,“那一晚,我终于睡得踏实了”。当时,全国可供借鉴的丁香的系统组培案例很少。张锦梅团队经过两年攻关,将收集回的羽叶丁香,采取嫁接、组织培养、扦插等方式,破解组培树苗栽植难题,成功培育出第一批羽叶丁香组培苗。眼下,西宁林科所的丁香培育基地内,一排排移栽的羽叶丁香已经长至一人高。这项工作不仅为这一濒危物种大规模推广种植成功“破冰”,还为后续培育出更多色彩、花期、抗逆性俱佳的优良丁香品种,进一步丰富青藏高原的植物种类奠定了基础。“把丁香种满古城西宁大街小巷”高原入春后,驾车经过西宁市大街小巷,摇下车窗,便能闻见空气中浓郁的花香。在西宁市区,凡是有绿化的地方,几乎都能看到丁香树。然而,30多年前,西宁市引进花卉树木开展城市绿化时,缺乏有效规划,引进树种越来越多,“多、乱、杂”问题逐渐暴露:大量外来树种连适应性都没有通过验证,就被盲目引进种植,不仅景观效果不好,成活率低,还导致了资源浪费。“有的街上出现好几种不同的树,有的高大茂盛、有的形如枯槁,看上去乱七八糟。”不少市民将这种色彩混乱、高矮错落、品种不一、营养不良的种植景象,笑称为“四世同堂”。更令张锦梅忧心的是,一些树种如高山黄杨,无法适应高海拔的气候条件,也被移栽过来,“迈不过越冬这道坎,成片地枯死”。西宁市的城市园林绿化,究竟应该以乡土树种为主,还是外来树种为主?最初,大家的想法并不一致。从西山林场到西宁林科所,张锦梅四处奔走,传授栽培技术,开了无数场讲座,只为推广丁香,“就算自己出钱,我也要把丁香种到西宁的大街小巷”。一次,张锦梅作为林业专家受邀给园林部门做报告,主题是《高原园林绿化植物的运用和选择》。其间,张锦梅将一朵红玉兰和一株丁香放在一起,前者含苞不放,颜色暗黄,后者花满枝头,绚丽多姿,“我就想表明,高原绿化必须考虑到植物习性。”“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但我们做研究的人,面对争论,必须站出来,大胆地讲真话。”张锦梅说,丁香是西宁的市花,适应高原气候,怎么大面积推广种植都不为过。在张锦梅等一批林业专家的努力下,西宁建成全国唯一的丁香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通过多年收集保存,西宁市丁香品种从2013年的18种增加到103种,实现可繁育的有69种。仅2019年,西宁在大街小巷种植丁香148万株,丁香苗木存量超过750万株。全市累计栽种紫丁香、白丁香、小叶丁香等品种上千万墩,占全市花灌木栽植总量的七成,西宁成为国内丁香繁育品种较多、种植面积较大的城市之一。如今,高原古城西宁,处处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其中簇簇盛开、满城遍布的丁香花,在这片高原花海中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对丁香的挚爱、对林业的贡献,张锦梅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青海省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回顾30年的科研生涯,张锦梅说,她这辈子主要就干了一件事——“为了各种丁香,同大自然拼命‘死磕’”。平日里,张锦梅喜爱登高远眺。西宁南北两山青翠挺拔,绵延一片,城市内外满目丁香,繁花满树,抹去了当年的荒寂与苍凉,“看到这般景象,内心是丁香带来的幸福满满。”(记者周喆、白玛央措、李劲峰)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王有所成

一“梅”引来满城香——西宁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张锦梅三十年引种育种让丁香开满西宁

这是5月8日拍摄的西宁城丁香花开景象(5月8日摄)。新华社发(张海东摄)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记者周喆、白玛央措、李劲峰)5月29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一“梅”引来满城香——西宁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张锦梅三十年引种育种让丁香开满西宁》的报道。眼下,各色丁香花开满西宁古城,花朵虽纤小,但簇团绽放,亦成繁茂花序,汇成阵阵花海。酷爱丁香的她,身材柔弱,数十年间,日复一日的坚持与探索,最终活出高原“丁香花”的风采。从桃李年华时偶遇丁香花的“震撼不已”,到选育和保护丁香品种的历经坎坷,再到大力推广丁香种植的不畏纷争……过去30多年来的激情与付出,让青海省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张锦梅与这座城市、这片土地,结下浓浓的高原“丁香情”。(小标题)“丁香耐寒耐旱,有着高原独特气质”如同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万千居民,张锦梅对树木和花卉的热爱与执着,与生俱来。“小时候刮风下雨,我都要跑到果园,捡地上掉落的树枝。”张锦梅回忆,不管多细、多短的枝条,她都会一根根收集,揣进怀里当宝贝,“外地人可能很难理解,可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这棵树长这么大,太不容易了”。张锦梅1965年出生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在她的童年记忆中,目之所及都是一片土黄色。高原气候高寒,干旱少雨,紫外线强,蒸腾量大,加上贫瘠的土壤、光秃秃的山丘、狂风卷起沙尘,满目都是黄土、黄沙。秋天看到一棵树凋零、一朵花凋谢,第二年开春,张锦梅都要回到原地,看看树和花是否依旧还在。“冬天时间长,气温低,大部分植物都很难熬过。”张锦梅说,那时候她就觉得,能在高原上生存下来的一花一草、一木一树都特别不易。“在这片土地上种出‘颜色’,就这么难吗?”带着不甘,1985年张锦梅进入青海省农林学校学农学。毕业后不久,她被分配到青海湟中县农技推广中心,出于对植物的热爱与熟悉,4年后她被调到西宁市西山林场,负责杨树优良品种的选育和造林。生性好强的张锦梅,和工人们一起在山坡爬上爬下,掘土、插眼、撒种。她说:“当时条件特别艰苦,膝盖磨破了,手指裂开了,脚掌起泡了,自己穿破的鞋都能堆成小山。”除了上山栽树,她还得在实验室做杂交实验,选育杨树优种。最忙时,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接触的植物种类越来越多,但张锦梅对丁香始终情有独钟。“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诗人戴望舒一首《雨巷》,带着愁绪描绘丁香,传遍大江南北。中学时代,张锦梅想象中的丁香,就如同诗中的江南场景,美丽又婉约。第一次见到丁香花,还是1985年在西宁读书时张锦梅在人民公园游玩时的一场偶遇。“当时突遇变天,乌云密布的天空就像要崩塌下来。我跑到屋檐下躲雨时,突然闻到一股清香。”张锦梅转头一看,正是一棵丁香树。“大雨从天而降,夹杂着黄沙。风雨中,丁香依旧静静地盛开,洁白的花瓣,犹如高原天空的云朵。”多年过去,回想起当时情景,张锦梅感受“除了震撼,还是震撼”。“在环境优越的地方,她生机勃勃地成长,绽放生命的绚烂。在条件艰苦的环境,她也能顽强地生存,展示生命的坚韧。”张锦梅说,丁香耐寒、耐旱、耐瘠薄,象征着高原居民独特的精神气质,也鼓舞着自己一直坚持与丁香“为伴”。(小标题)“丁香引种选育,是‘天大的事儿’”由于高原本土植物品种、数量有限,青海省内各地开展绿化需要从外地引进大量树木、花卉品种,经过引种、栽培、驯化,验证适应高原特殊气候后,才能推广种植。自1998年进入西宁市小桥苗圃负责480亩基地、培育造林优质苗,张锦梅开始成批栽培各类丁香树苗。“青海寒冷干旱,而很多丁香品种却能在高原生长、繁育。因此,选育和保护丁香品种,对于增加适宜青海气候的林业物种,显得尤为重要。”熟悉青藏高原的水土光热等自然条件,张锦梅将选育、栽植丁香当作“天大的事儿”。如果说从外地引进丁香品种,是为丰富高原植物种类;繁育和保护更多丁香品种,则有更深远的考虑。不同的丁香品种,拥有不同的基因。通过组培、嫁接方式繁育野生丁香,再提取野生品种的优质基因,张锦梅团队就能通过杂交培育出抗寒、抗旱、抗病虫害、花期延长的丁香品种。很多野生丁香品种也面临着濒危甚至灭绝的风险。“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稀有的丁香品种往往生长在立地条件差的野外。结种后如没有生存的土壤,便无法生根发芽,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一想到这些,张锦梅就急得整夜睡不着。2013年,拥有20多年林业工作经验的张锦梅,被选派到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负责西宁市乃至青海省林业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每到丁香开花季,张锦梅便和同事前往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孟达天池林区、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寻找天然野生分布的贺兰山丁香、花叶丁香和国家三级保护植物羽叶丁香。受地貌影响,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体陡峭,怪石嶙峋。刚开始时,望着眼前的石头山,张锦梅心里发怵:“这怎么上得去啊?”花色淡粉红的羽叶丁香,是我国特有的丁香品种,由于繁殖力弱、生长缓慢,成为濒危物种。为了能采集到羽叶丁香标本,张锦梅和同事在当地老乡的指引下,一次次手脚并用爬上山。似乎撞上了所有不利的因素,头两年即使被划伤、摔倒,累得跪下,他们来来回回数天,也很难在偌大的山上找到一株丁香。“当时非常沮丧,时间拖得越久,寻找野生丁香的难度越大,感觉前面工作都是白做了。”眼看着黑夜逼近山林,花期结束,毫无所获的张锦梅特别沮丧,只能来年重新返回山区,再次采集。2015年,张锦梅和同事们在一个石缝中终于发现了两株野生羽叶丁香。用手扒开一块块厚重的岩石,感受不到手指被磨破的疼痛,她从一棵被石头压弯的丁香植株上,截取了一段树枝,连同收集到的种子一起,小心翼翼地回到西宁,“那一晚,我终于睡得踏实了”。当时,全国可供借鉴的丁香的系统组培案例很少。张锦梅团队经过两年攻关,将收集回的羽叶丁香,采取嫁接、组织培养、扦插等方式,破解组培树苗栽植难题,成功培育出第一批羽叶丁香组培苗。眼下,西宁林科所的丁香培育基地内,一排排移栽的羽叶丁香已经长至一人高。这项工作不仅为这一濒危物种大规模推广种植成功“破冰”,还为后续培育出更多色彩、花期、抗逆性俱佳的优良丁香品种,进一步丰富青藏高原的植物种类奠定了基础。(小标题)“把丁香种满古城西宁大街小巷”高原入春后,驾车经过西宁市大街小巷,摇下车窗,便能闻见空气中浓郁的花香。在西宁市区,凡是有绿化的地方,几乎都能看到丁香树。然而,30多年前,西宁市引进花卉树木开展城市绿化时,缺乏有效规划,引进树种越来越多,“多、乱、杂”问题逐渐暴露:大量外来树种连适应性都没有通过验证,就被盲目引进种植,不仅景观效果不好,成活率低,还导致了资源浪费。“有的街上出现好几种不同的树,有的高大茂盛、有的形如枯槁,看上去乱七八糟。”不少市民将这种色彩混乱、高矮错落、品种不一、营养不良的种植景象,笑称为“四世同堂”。更令张锦梅忧心的是,一些树种如高山黄杨,无法适应高海拔的气候条件,也被移栽过来,“迈不过越冬这道坎,成片地枯死”。西宁市的城市园林绿化,究竟应该以乡土树种为主,还是外来树种为主?最初,大家的想法并不一致。从西山林场到西宁林科所,张锦梅四处奔走,传授栽培技术,开了无数场讲座,只为推广丁香,“就算自己出钱,我也要把丁香种到西宁的大街小巷”。一次,张锦梅作为林业专家受邀给园林部门做报告,主题是《高原园林绿化植物的运用和选择》。其间,张锦梅将一朵红玉兰和一株丁香放在一起,前者含苞不放,颜色暗黄,后者花满枝头,绚丽多姿,“我就想表明,高原绿化必须考虑到植物习性。”“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但我们做研究的人,面对争论,必须站出来,大胆地讲真话。”张锦梅说,丁香是西宁的市花,适应高原气候,怎么大面积推广种植都不为过。在张锦梅等一批林业专家的努力下,西宁建成全国唯一的丁香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通过多年收集保存,西宁市丁香品种从2013年的18种增加到103种,实现可繁育的有69种。仅2019年,西宁在大街小巷种植丁香148万株,丁香苗木存量超过750万株。全市累计栽种紫丁香、白丁香、小叶丁香等品种上千万墩,占全市花灌木栽植总量的七成,西宁成为国内丁香繁育品种较多、种植面积较大的城市之一。如今,高原古城西宁,处处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其中簇簇盛开、满城遍布的丁香花,在这片高原花海中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对丁香的挚爱、对林业的贡献,张锦梅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青海省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回顾30年的科研生涯,张锦梅说,她这辈子主要就干了一件事——“为了各种丁香,同大自然拼命‘死磕’”。平日里,张锦梅喜爱登高远眺。西宁南北两山青翠挺拔,绵延一片,城市内外满目丁香,繁花满树,抹去了当年的荒寂与苍凉,“看到这般景象,内心是丁香带来的幸福满满。”(完)【来源:新华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