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推进林长制改革守护好青山缘水——歙县实施林长制改革调研报告类人猿

推进林长制改革守护好青山缘水——歙县实施林长制改革调研报告

歙县老科协原会长 高级工程师 罗爱民歙县林长制办公室 高级工程师 谢庆云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安徽在全国率先推行林长制改革,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关于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的战略部署。2018年以来,歙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林长制改革,守护好青山绿水。推行林长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通过两年的探索实践,已初显成效。一、主要做法2018年及时出台了《歙县全面建立林长制实施方案》。采取了组织网络化,强化体系建设;区域责任化,强化职责落实;“五绿”明晰化,强化战略引领;履职公开化,强化服务质量;权责一体化,强化纵横联动的“五化、五强化”的主要做法。1、建立组织机构 。实行党政同责,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及时建立林长制组织机构。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县级总林长,县委县政府分管农村农业工作的领导任常务副总林长,县政府其他副职领导任副总林长,建立县直21家成员单位参加的林长会议制度;乡镇和国有林业单位党政领导任林长、分管领导任常务副林长、其他党政领导任副林长;村(居)支书和主任任林长,其他分管任副林长。到目前共设立县、乡镇、村、国有林业单位各级林长539名,划定林长责任区261个,实现了林长责任区全覆盖。县乡两级成立林长制办公室,配全专(兼)职工作人员。2、 健全工作制度 。全县先后共制定了林长会议、工作督察、信息公开、投入保障、办公室工作、巡回督查工作提示单、工作督办单、服务小分队、考核和巡查等10项工作制度,从而保障了林长制各项工作向纵深推进。3、 营造改革氛围 。全县竖立各级林长告示牌235块,在显要路口竖立大型林长制宣传牌4块,县林长办编印林长制工作简报46期,县林长办与县电视台合作开辟《林长制专栏》,专题报道林长制改革进程和典型事例,各乡镇村利用召开会议、张贴标语等方式进行林长制改革工作方面的宣传,营造林长制改革推进氛围。4、 突出示范引导 。根据安徽省创建全国林长制示范区的工作部署,歙县同时开展了创建活动,加大松材线虫病系统防治、森林火灾防控、新安江百里大画廊森林景观建设和卖花渔村徽派盆景基地4个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加快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片区和示范点等示范基地建设步伐。鼓励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在山核桃等名特优经济林和菊花等中药材林下种植,以及森林旅游等新兴业态方面建立示范基地。通过树立典型、示范带动,提高林长制实施质量,凸显林长制改革综合效益。5、 推进生态共建 。紧紧抓住林长制改革“牛鼻子”,将林长制改革与河长制推行结合起来,在全市率先开展“双长制”一体化建设;将林长制改革与“三线”(新安江百里大画廊、皖浙1号风景旅游道、徽杭公路生态线)重点生态区建设、松材线虫病防控、扶贫攻坚等当前重点、难点林业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发挥林长制督查督导功能,强力推进各项林业工作有效开展。6、 确定五绿重点 。根据县情,因地制宜明晰“五绿”发展侧重点,即:以“护绿”、“管绿”为根本,“增绿”为基础,“用绿”、“活绿”为重点的林长制改革发展战略。强化“护绿”、“管绿”措施落实,着力提升生态质量和实现“林区景区化”。抓好“增绿”工程,扩大国土绿化面积,夯实绿色发展基础。提升“护绿”生态治理水平,全面保护好森林资源。做好“用绿”文章,以“一竹三果”(竹类和山核桃、油茶、香榧)和林下经济开发为重点抓好绿色富民产业。做好“活绿”新篇章,深入推进林业改革,抓好林权“三变改革”试点以及林权流转盘活、林权抵押贷款等工作。7、 加快平台建设 。根据林长制“五个一”服务平台建设要求,分别按541名林长信息和262个责任区信息建立“一林一档”档案;基本完成了县级和2个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清凉峰保护区和徽州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以及全县252个乡村责任区的“一林一策”编制工作;选配了96名林业系统在职技术人员开展“一林一技”服务活动;配备了37名森林公安民警作为“一林一警”为各责任区提供林业执法保障;并按“一林一员”的要求选聘了484名生态护林员开展林业生态安全巡护工作。8、强化服务质量 。创新实施“一长五岗”制度,即在林长制公示牌上除了公布林长(“一长”)的职责、范围和林长办的监督电话外,还标明“五岗”(责任监督岗、森林卫士岗、技术服务岗、防火值班岗和野生动物救护岗)责任人和24小时监督、服务电话,确保广大林农“找得到人、问得上话、说得上事”,彻底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提高业务服务水平。二、初步成效由于实行了建立县、乡、村三级林长制工作体系,实现林长制责任区全覆盖,创新实施“一长五岗”制度,搭建了“五个一”服务平台,落实行政技术双线责任制。推行林长制改革两年来,取得了初步成效。 1、 林业治理方式有所转变 。歙县地处新安江上游,作为杭州都市圈众多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供应地,加上新安江流域补偿机制的实践要求都对歙县生态建设和水源地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森林是河湖之源泉,是田土之屏障,森林作为生态保障的主要主体,过去主要是林业部门“单兵作战”,“小马拉大车”,现在由各级林长来抓,成为“一把手”工程,实现“集团作战”,治理方式和效能大为提升。2、 生态建设水平有所提升 。歙县是新安江流入浙江地区的“第一站”,肩负着把好山好水保护好、为杭州都市圈构筑生态屏障的重大政治责任。实施林长制改革以来,歙县持续在“护绿”、“管绿”上下功夫,一是通过严格落实森林防火四级包保工作机制。完善森林防火、信息、预防和扑救“加大体系”,完成了警民共建防火专业队伍2支。2019年度投入200多万元配备了防火装备,新建瞭望台1座,基本实现了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的目标。二是加大林业有害生物管控力度。2019年已完成投资3500万元培训兼职检疫员140人次,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治4.52万亩,对疫情发生区域、重要区域健康松树打孔注药12万株、古树15株,采伐枯死松树18.4万株,皆伐改造390亩。三是开展涉林案件综合执法行动。2019年度森林公安共受理(立案)各类林业案件235起(其中森林刑事案件24起、森林治安案件37起、林业行政案件174起),有力地保护了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3、 林业经济结构有所改善 。推行林长制两年来,林业基础支撑增强了,全县围绕国土绿化、生态资源修复、林业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林区基础设施五大领域,通过油茶和山核桃基地、退耕还林、森林长廊、绿化质量提升、封山育林、林区道路、生态公益林补偿、森林城市等项目的实施建设,为全县广大林农和地方收入提供了多元结构。4、 老百姓获得感有所增强 。歙县作为皖南山区主要林业大县,推行林长制、做活“林文章”,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文化效益同步提升,对于山区群众稳定脱贫和乡村振兴至关重要,全县突出产业富民,按照“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的要求,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经营模式。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等在贫困村、贫困户基本实现全覆盖;突出使用富民,结合林权制度“三变”和“三权”改革,充分利用歙县生态环境好,文化底蕴深的优势,吸引长三角发达地区人士前来投资兴业和休闲养生,成为当地群众一条重要致富门路;鼓励贫困户林权流转、入股分红,绿水青山真的成了老百姓的“幸福靠山”;在生态保护方面提供了一些公益性岗位,如聘用400名贫困户担任护林员,给贫困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5、 五化问题解决有所加快 。一是解决理念淡化问题。通过林长制深入推进、全域覆盖,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二是解决责任虚化问题。通过将责任落实到山头、人头,并建立工作运行、考核评价、督查问责机制,使林长制真正成为“一把手”工程,“我是林长我负责”已成为各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三是解决权能碎化问题。通过建立林长会议、加强统筹调度等手段,切实改变了林业部门唱“独角戏”的状况,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实现多规合一、多家联动、多元投入、多方共赢,凝聚起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四是解决举措泛化问题。通过林长制改革,工作措施更加精准,责任划分更加明确。尤其是编制林长制规划,将生态建设的长远目标和近期任务有机结合起来,让各地各相关部门行有方向,干有目标,确保每年干成一批事实。五是解决功能弱化问题。各级林长牵头,统筹林业发展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更加凸显。同时通过建立林长公示牌、实行网络化管理,及时接受群众监督,第一时间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提高了决策效能和服务质量。三、存在问题林长制改革尚无先例可循,歙县两年多来的改革实践只是初步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齐抓共管力度不够。少数林长对习近平同志的生态文明思想意识不强,对林长制改革工作的认识不足,主动作为少,被动应付多。在推进过程中,进展不平衡、责任压力不够到位、宣传动员不够充分,全民参与、社会共管的社会氛围尚未真正形成。相关单位督查指导联系乡镇工作成效不明显,没有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二是各级林长开展巡林的工作,还没有形成常态化,乡镇、村两级林长没有常态化的开展巡林工作,不能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问题,管护责任就很难真正落到实处。三是林业产权制度体系不完备、林权流转不顺畅、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现有的国家级公益林、省级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低,县级公益林补偿制度尚未建立,影响了林农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社会资本投入林业积极性不高。四是林长制办公室人员力量薄弱。县乡两级均设立了林长办,但县林长办专职人员不足,且大部分乡镇林长办是与其它办公室合并办公的,这不能满足上级工作要求,加之乡镇林长办分管领导和联络员经常变动,这样势必造成林长制办公室力量单薄,将会影响林长制改革工作的有力推进。五是技术人员(力量)不足,林长制改革工作作为党委政府一项重要改革,涉及20多家部门和单位,涵盖了全部林业工作,林业部门承担组织协调和绝大部分工作的落实任务,但作为技术的林业部门(特别是乡镇林业站)现在在职人员少,林业技术人才匮乏,现有人员难以承担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的重任,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林长制改革的整体推进。六是林业生态建设资金投入急需加大。森林作为山水林田源草生命共同体中的重要命脉,林业建设又是一个庞大和系统工程,有着长期的资金投入需求。但林业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影响了林业经营主体投资的积极性,加上社会资本和公共财政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林业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四、对策建议实施林长制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全县上下要强化担当,通力协作,扎实推进林长制各项工作,保护好、建设好、利用好歙县的绿水青山,确保歙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1、着力完善工作机制,督促履职尽责 。建立林长制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工作职责,接受社会监督;不断健全林长制会议、检查、督查、督察考核、信息公开等机制,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制度体系。乡镇、村两级林长要制定落实常态化巡林制度,各级林长要带头履行好林长职责,坚持开展常态化巡林,并做好巡查记录,做到有迹柯循。建立林长定期巡林提示单制度及巡查日记制度,对巡林中发现的问题要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限期整改。开展日常督察和专项督察,督促下级林长和有关部门履职尽责。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开展评比表彰等活动,激发基层工作热情。同时,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先进典型,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加强宣传引导,利用各级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林长制改革,提高公众知晓率、认同感和参与度。2、着力推进改革创新,聚焦林业扶贫 。要在实践中探索林长制顶层设计,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破解长期制约现代林业发展体制机制的障碍,有效破解流转难融资难处置难等瓶颈。林长制不仅是护林、治林、兴林,还要围绕绿色、生态、环保、发展的主题做到林长制与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河长制等工作统筹推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聚焦林业生态扶贫,实施好“一村一品”林业产业扶贫项目,鼓励林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林业产业发展规模。努力打造一批好基地、培育一批好企业、发展一批好品种。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贫困村、贫困户拓展致富门路。通过林长制实施,护牢绿水青山,铸就金山银山,使绿水青山变成人民群众的幸福靠山,最终实现林长制的山绿景美民富的终极目标。3、着力推进增绿行动,加大森林培育 。各级林长要把森林资源总量增长、质量提高作为长期的目标和责任,发挥好管理指导作用,依据森林经营规划和森林经营方案,将森林经营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对稀疏的天然过伐林、灌木林和疏林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恢复地带性植被;加强退耕还林管理,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坚持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植树增绿相结合,加强新造林抚育养护,探索建立管护激励机制,提高林地管护质量。深入推进森林进城、森林围城、森林入村、森林上路行动,增加森林资源,改善人居环境。发挥村民自治作用,把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列入村规民约的重要内容,切实形成人人关注,全员参与的工作局面。4、着力创新发展模式,发展高效林业 。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特色高效林业产业发展。创新林业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高效林业,大力发展林下种植业和林下养殖业。推进苗木花卉基地与森林旅游相结合,引导林业企业和周边农户依托当地森林景观,发展森林休闲、农家旅馆、果品采摘等为主的森林旅游业。加快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培育,创建林产品特色品牌,推动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经营。引导“互联网+”经营模式,推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依林农民增收渠道。实现森林保险全覆盖,全力维护林农权益。5、着力管护森林资源,强化执法管理 。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保护好森林资源安全。按林长制要求,层层压实责任,预防、治理森林灾害。建立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决策支持、应急处置系统,健全森林防灾减灾体系;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和野外火源管控,建立长效机制,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加强预测预警预防,有效治理林业有害生物等危害。全面抓好防火、防盗、防病虫害“三防”工作,有效保护森林资源。深入开展林业普法宣传教育,全面加强林业执法队伍建设和执法监督,稳步推进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严肃查处乱砍滥伐林木、乱占乱用林地湿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违法调运疫木等案件,严厉打击破坏林业生态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6、着力健全组织体系,配足专职人员 。切实加强林长制办公室建设,配备适应工作足够数量的专职人员,以解决林长制办公室力量薄弱问题。乡镇林长办的分管领导和联络员不要经常变动,保持相对稳定,以便正常有序地推动林长制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协调解决林业部门(特别是乡镇林业站)人员不足问题,增加基层林业人员编制,通过人才引进、招录等方式配齐基层林业单位的人员缺口。在实施林长制改革过程中加强技术队伍建设,打造过硬队伍,提高服务效能。同时,要加大经费投入,落实工作经费,提高村干等基层人员的待遇,为基层护林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以便提高基层人员办事积极性。7、着力筹集林业资金,促进林业发展 。林业是生态产品的生产主体,目前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了国家财政,但投入总量与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市场化筹资不足。可建立森林认养、组织捐赠和发行林业彩票等补充方式筹集林业生产经营资金缓解资金制品,以促进林业的进一步发展。全面推行林长制,着力健全组织体系,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提升森林资源质量,以“林长制”实现“林长治”,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歙县提供生态保障。

彭晓

湖北省发改委调研林木种质资源库项目建设情况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10月16日讯 10月11日,湖北委省发改委农经处处长张劲松一行赴湖北省林木种苗场,调研“湖北省林木种质资源库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夏志成和省林业局规划财务处、省种苗站负责人陪同调研。张劲松一行实地察看了湖北省林木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收集区中的精品植物园区、观赏花木收集区施工现场、良种繁育区及设施育苗区、道路及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施工情况,听取了省种苗站负责人关于“湖北省林木种质资源库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的汇报。张劲松强调,建设大型林木种质资源异地保存综合库,是我省贯彻国家十三五林业规划的具体举措,意义重大。项目建设目标定位高,技术路线明确。实施单位要抓住机遇、精准施策,将该项目建成我省林木种质资源库项目中的样板工程。张劲松表示将全力支持该项目建设,强调当前要抓紧申报国家重点库,争取更大支持。夏志成要求建设单位抓紧编制项目初步设计,按程序加快项目后续申报。(湖北省林业局)【来源:湖北省林业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美国派

高水平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关于“一村万树”行动的调研与思考

2018-08-06 08:56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林云举根据省委“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部署,我先后到柯城区中央方村、近山村、荷塘村,龙游县马戍口村、浦山村,江山市大陈村,开化县龙门村等地调研“一村万树”行动。从调研情况看,这一行动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共识。我认为,“一村万树”行动是振兴乡村之要策、利民惠民之善举,已成为当前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的“大手笔”、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营造文明和谐乡风的“助推器”。一、“一村万树”行动的时代意义村庄绿化一直是我省国土绿化的薄弱环节,也是乡村面貌的短板之一。2003年6月,为改变农村面貌,习近平同志亲自部署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由此开启了我省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核心的美丽乡村建设大行动。15年来,全省上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特别是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开展万村景区化建设的新要求,为高水平、高质量推进国土绿化美化指明了方向。“一村万树”就是衢州等地基层干部群众首创的推进万村景区化的生动实践。“一村万树”通过大力种植珍贵树种、彩色树种、经济树种、乡土树种,构建高水平乡村绿化体系。开展“一村万树”行动,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浙江大花园、推进高水平国土绿化美化都具有重要意义。(一)“一村万树”行动彰显着自然生态之美,是全面提升乡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党的十九大把“美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全域建设大花园。目前,我省平原林木覆盖率已达20.01%,但从总体上看,乡村绿化水平不平衡、绿化质量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开展“一村万树”行动,利用乡村闲置土地大力种植价值较高的珍贵树种、景观优美的彩色树种、容易生长的乡土树种,把大花园中的一个个村庄建设成为一朵朵美丽之花,从而显著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二)“一村万树”行动展现着产业兴旺之美,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种树就是种财,增绿也能增收。“一村万树”行动以种植珍贵树种和经济树种为主,对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珍贵树种材质好、用途广、价值高,单位面积效益是一般树种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香榧、薄壳山核桃等经济树种也是提高百姓收入的“摇钱树”。同时,“一村万树”行动能带动种苗、林下经济等产业发展。尤其是以乡村优质生态环境为依托,可以大力发展森林休闲养生等生态旅游产业,让农民足不出村实现增收。(三)“一村万树”行动传承着生态文化之美,是营造文明和谐乡村风尚的重要载体。种树就是种文化、种文明。“一村万树”行动既是扩大生态空间、优化生产生活空间的过程,也是推广生态文化、弘扬生态文明的过程。“一村万树”行动传播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有利于在乡村形成简约适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二、衢州市推进“一村万树”行动的做法与成效2017年初,衢州市柯城区率先提出,在农村的边角地、废弃地、荒山地、拆违地、庭院地等“五地”种植珍贵树和彩色树,1个村种植1万棵左右,户均10棵以上,称为“一村万树”。2018年3月,《浙江省“一村万树”行动计划》印发全省实施。“一村万树”行动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在今年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车俊充分肯定了衢州市的经验和做法。2017年,衢州市共投入专项建设资金2.8亿多元,建成“一村万树”示范村212个,盘活闲置土地2万余亩。2018年计划建设示范村248个。虽然“一村万树”行动开展时间不长,但综合效益已经显现。(一)提升了村庄绿化美化水平。实施“一村万树”行动的村庄的面貌都有了显著改善,绿化水平明显提升。柯城区一些村庄利用边角地、废弃地、拆违地等绿化薄弱地段种植树木,有效弥补了原有村庄绿化存在的短板。同时,注重珍贵树种和彩色树种的选用,绿化的档次和多样性得到明显提升。(二)开辟了农民增收新途径。在调研中我们看到,柯城区沟溪乡五十都村种植金钱柳200余亩,目前已产出1000多斤金钱柳茶并注册了“金钱眉”品牌,2017年产值达40多万元,2018年产值预计可翻一番。开化县把“一村万树”与林下经济相结合,在新门村等地种植无患子、乌桕等蜜源树种5万多棵,培育了一批林下养蜂示范村。江山市大陈村通过村企合作建设“田园里”项目,种植月季、枇杷、银杏、无患子等珍贵彩色树种,营造彩色森林景观,打造郊野休闲观光型示范村。(三)传播了生态文明理念。开展“一村万树”行动的乡村普遍反映,通过植树造林,推动了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爱绿护绿的新风尚正在逐步形成。柯城区石梁镇中央方村党支部书记说:“自从开展‘一村万树’行动以来,村民们种树积极性高涨,在房前屋后、自家庭院种起了树,爱护环境的意识也明显提高。”(四)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开展“一村万树”行动是党和政府的利民之举。为了把好事做实,衢州市各地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植树造林。在实施前,大多数村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把“一村万树”建设计划提交村民大会讨论并通过,使这项工作成为广大村民的一致行动。在实施过程中,党员、村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率领广大村民种树护林,以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一村万树”行动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与衢州市各地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是分不开的。一是党政主导,充分调动县、乡、村三级的积极性;二是资金保障,发挥财政资金的主导作用;三是规划先行,确保科学有序推进;四是创新模式,积极吸收社会力量参与。调研中也发现,“一村万树”行动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可用于绿化的用地偏少;二是总体上资金缺口较大;三是一些地方绿化设计和选地选树还不够合理;四是绿化的保护和管理意识需要加强。三、推进“一村万树”行动的主要对策措施“一村万树”行动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继承和深化,是落实“八八战略”提出的“打造‘绿色浙江’”“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要求的具体行动。我们要自觉践行“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期望,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一村万树”行动取得实效。(一)加强规划设计,强化技术指导。要科学规划,加强村庄绿化的规划设计,严格按规划实施,注重把“一村万树”行动与土地综合整治、农房改建、乡村产业发展等相关规划衔接。要加强指导,组织林业干部和科技人员分片包干,推广先进适用的绿化技术和种植模式。(二)坚持因地制宜,体现地方特色。要充分体现山地、丘陵、平原、城郊、水乡、海岛等不同地域的地形地貌特点,采取多样化的绿化布局方式和树种选择原则。要结合当地人文传统和民风民俗,营造前樟后榉、兰桂齐芳、玉堂富贵等富有人文寓意的文化森林,让一棵树、一片林成为忆乡愁的场所。要把绿化融入当地的古村落、古建筑、古道古桥、古树名木之中,借山用水、融古显今,让绿化美化后的村庄呈现“古韵今风相辉映,万种风情看不尽”的美妙境界。(三)扩大筹资渠道,增加资金投入。要发挥政府资金在“一村万树”行动中的引导作用,由此带动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农民是“一村万树”行动的主力军和直接受益者,要充分发挥群众积极性,动员和组织群众投资投劳,参与“一村万树”建设。要积极借鉴柯城等地探索的民办公助、股份合作、村企联合等模式,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四)尊重群众意愿,注重综合效益。“一村万树”是百姓身边的增绿行动,与乡村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要顺利推进这项工作,尊重农民意愿是前提。实施前,要广泛听取意见,集思广益,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和决策权。要多引进景观效果、经济效益、生态功能俱佳的树种,多发展农民朋友喜爱的品种和模式。要把绿化美化与发展林业产业紧密结合,积极发展“一亩山万元钱”等林下经济模式和森林人家等森林休闲养生旅游,引导各地在乡村绿化美化的同时提高农民收入。(五)强调种管并重,建立长效机制。植树造林“三分种、七分管”。要防止出现重建设、轻管护,重新造、轻保护等倾向。要制订实施规章制度,把绿化管理、树木养护等有关要求在村规民约中加以规范,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要加强宣传教育,教育农民逐步增强生态意识、文明意识,培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和保护美好家园的积极性。有条件的地方,要大胆开展乡村绿化管理方式的创新,对道路绿地、河道绿地、公园绿地等公共绿地进行统一管理和定期养护。【作者为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

白影

林业局:省林科院调研铜盆水林场国家杉木良种基地

中国硒都网讯(通讯员 向梓昌)9月3日,省林科院副院长赵虎一行来到恩施市铜盆水林场,调研国家杉木良种基地。调研组先后察看了基地采种区、种质资源收集区、种子园树体矮化、二代种子园、育种群体林等,听取该场国家杉木良种基地建设情况汇报。 该场国家杉木良种基地始建于1986年,2009年1月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截止2019年,基地累计生产良种36100公斤,供恩施州及周边地区营造良种林分130万亩。经多年多点试验,基地良种遗传增益18-25%。在抓好基地建设的同时,基地工作人员还开展了一系列科学实验与研究,多篇论文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杉木产地种子园的营建技术》获恩施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杉木遗传改良及人工林培育技术研究》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 调研组充分肯定了基地对恩施州生态建设发挥的基础和保障作用,要求基地建设全面推进基地精细化管理,努力提高良种产量和质量,认真分析新时期种苗工作新形势,加快基地结构调整,适当增加乡土经济林树种。要加大与科研院所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快育种世代进程,将杉木作为重要的林木资源助推乡村振兴,助力精准扶贫,为恩施大发展贡献绿色力量。(审签:谭辉 编审:童秀清 编辑:赵映雪)【来源:中国硒都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萧琛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场种苗司司长程红调研我省林草种质资源工作

9月26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场种苗司司长程红一行对我省林草种质资源工作进行调研。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福义、二级巡视员董瑞忠及厅有关处室和单位负责同志陪同调研。调研组实地查看了暖温带珍稀树种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国家林木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山东分库及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标本馆。座谈中,种质资源中心主任李文清汇报了种质资源中心工作开展情况,董瑞忠介绍了山东省林草种质资源工作情况。马福义代表厅党组对林场种苗司长期以来对山东省林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山东省下一步继续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力度,切实把这项林业的基础工作做好。程红指出,山东省在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种质资源普查、收集、评价、三位一体保护体系构建和种质资源库建设等走在了全国前列,这体现了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他表示,在山东省布局建设全国六个分库之一的国家林木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山东分库,负责华东及东亚地区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决策非常正确,完全符合种质资源事业发展的需要。山东省的种质资源工作有思路、有工作基础、有积极性,合乎种质资源保护的基本要求,能够支撑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走得更高、更远。程红强调,种质资源库要建成“活库”,一是库里收集保存的资源是活的,要不断增加、丰富;二是种质资源数据库是活的,要加大种质资源基本数据、资料的收集;三是建立共享平台,对收集保存的种质资源进行评价,为育种者提供资源和数据。程红表示,会继续全力支持山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事业的发展,大家共同努力,把国家林木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建设好,为林业行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省林木种质资源中心)调研实验室建设情况调研暖温带珍稀树种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情况【来源: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沈约

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调研包头市春季造林工作

为贯彻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春季造林工作,3月9日,自治区林草局二级巡视员东淑华一行到包头市土右旗开展2021年春季造林调研。调研组召开座谈会分别听取包头市2021年春季造林工作汇报和土右旗春季造林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并前往现地,实地调研林木抚育养护、退化林修复和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开工建设情况。东淑华强调,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营造林要严格落实工作年度任务“直达到县、上图入库”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严格执行“林长制”管理、精细化管理,确保2021年各项营造林目标任务保质保量完成。2021年包头市计划实施国家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新造林任务24.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5万亩、封山育林22万亩;完成灌木平茬16万亩,实施前一轮退耕还林提质增效任务10.2万亩,完成自治区重点区域绿化任务1.25万亩、自治区森林抚育植被恢复项目补植补造41.525万亩和自治区森林抚育重点区域绿化补植补造5.98万亩。目前,今年下达的各项工程任务的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均已评审和批复。各地区正按照批复的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进行种苗储备、基础设施更新和维护、工程招投标、造林预整地等前期工作。全市储备油松、樟子松、侧柏、杨树、柳树、榆树、山桃、山杏、卫矛等各类乡土树种苗木230万株,柠条种子1.6万公斤、柄扁桃种子0.2万公斤;完成造林预整地3万余亩,生态建设基地供水管线等辅助设施已开始更新维护,大青山南坡、公路沿线、城镇周边和乡村等重点区域绿化已开始清理枯死树、清除杂草、围水圈和浇灌第一次解冻水,为春季苗木的返青和森林防火工作提前做好准备。【来源:包头市林业和草原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重庆市林业局调研科技兴林项目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12月2日讯 11月19日,重庆市林业局二级巡视员陈祥率队赴武隆区白马林场,调研科技兴林项目实施情况,市林业局科技处、鱼保处和市林学会相关人员参加。调研组一行深入树状杜鹃项目试验基地,实地了解基地建设和发展情况,并对“树状杜鹃生态风景林建设及优良苗木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树状杜鹃低山丘陵地带引种栽培与景观应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进行了现场查定、督导。查定专家充分肯定了西南大学与武隆区白马林场科研基地共建的做法,认为该基地充分发挥了科技支撑作用,加快了我市林木种苗生产标准化进程。(重庆市林业局)【来源:重庆市林业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蔡沈

省林业局调研秦岭北麓生态保护修复情况

3月22日-25日,陕西省林业局调查规划院园林工程分院一行先后开展秦岭北麓鄠邑段、长安段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带规划编制外业调查工作。鄠邑区、长安区林业局及下属林场、林木管护站、木材检查站等相关单位负责人陪同调研。调研组深入鄠邑区、长安区各峪口、管护站等32处区域,实地调查地形地貌、自然条件、资源状况、人文历史、管护经营等情况,为建立秦岭北麓生态保护修复基本数据库奠定基础。调查组每到一处,即详细询问森林植被情况、旅游发展现状、经济发展现状、“十四五”规划基本交通状况、生态保护修复管理经验、林业产业发展及飞播造林等情况,与广大林业工作者进行深入交谈并详细记录,全力为编制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供数据支撑。守护秦岭生态,我们每个人都是最坚强的卫士!让我们以保护秦岭生态安全屏障为目标,针对秦岭生态环境现状,按照维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和综合治理要求,实施积极的生态修复措施,恢复并增强秦岭的生态服务功能,实现“山青,水净,坡绿”的目标。切实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始终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为建设美丽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累更多经验,创造更大价值。(鄠邑区林业局、长安区林业局)【来源:西安自然资源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孙盛

省林业局林木种苗管理站站长宋自力一行来我市调研林木良种基地建设

9月1日,省林业局林木种苗管理站站长宋自力一行到我市江华国有林场国家杉木马尾松良种基地调研良种基地建设工作,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宋振平,总工程师熊海军陪同。宋自力一行深入江华国有林场码市分场大塘冲工区实地察看了种子园、采穗圃、子代试验林和良种示范林建设情况,并详细了解苗木生产经营状况。宋自力对良种基地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江华国有林场国家级杉木马尾松良种基地是通过多方努力争取到的“国”字号良种基地,在杉木马尾松种质资源和良种培育技术上有较好的基础,要求进一步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加强种质资源和苗圃管理,争取多育壮苗、多出好苗,全力保障地方造林绿化苗木供应。【来源:永州林业】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漫鄞江

张秀隆到南丹开展自治区林木种苗管理条例立法调研

张秀隆副主任(右二)到南丹县开展调研。右三为陆志星副局长。2021年4月6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张秀隆到河池市南丹县开展《广西壮族自治区林木种苗管理条例》立法调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农委副主任委员黄世喆,自治区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志星,河池市人大副主任韦桂元,市人大副主任、南丹县委书记韦永山等陪同调研。调研组到南国之丹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调研当地林木种苗生产经营和产业发展情况,听取了企业对《管理条例》修订的意见和建议。张秀隆对广西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管理条例》取得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抓好《条例》立法修订工作提出要求。他强调,要总结经验,完善林木种苗的法制建设,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条例,进一步规范树木种苗生产、经营和管理行为,为全区国土绿化保驾护航。【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