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重磅:新零售行业研究报告(完整版)非大惑也

重磅:新零售行业研究报告(完整版)

MobData分析师认为,无论是马云提出的“新零售”、刘强东的“第四次零售革命”还是张近东的“智慧零售”,归根到底,是对传统零售的重塑变革,本质在于线上+线下+物流的融合与贯通,最终目的在于带来消费者购物体验的提升和企业运营效率的提高。| 中国3G| @中国好4G |通信行业最具影响力自媒体作者@中国好4G :资深分析师|特约撰稿人|新媒体专栏作者|手机评测专家中国3G通信行业最具影响力自媒体微信公号:china_3g回复 “目录”查文章编号回复相应数字看对应文章新浪百万名博@中国好4G坚持做有态度的原创订阅号

海猿

2018新零售专题研究分析报告

新零售的背景一、中国零售业发展进入第三次浪潮后半场1、百货商店 一统天下2、实体零售多种 业态并存3、线上线下 多种业态融合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居民可支配收入达33616元三、消费者需求升级,注重品质及时间价值四、大批新技术进入应用爆发期,提升运营效率新零售的认知一、市场对于新零售概念的认知是无人零售、智慧零售二、新零售发展的背景是行业成本降低,效益增速新零售发展孕育的背景是行业成本降低,效益增速, 其核心动力依然是经济利益,是企业对于市场利润的寻找和追逐;而新零售的实现基础,则是科技的进步三、经历了爆发式高速发展的中国网上零售进入稳健增长四、新零售产业链图谱五、新零售为代表的智能零售逐渐构建联动网状供应链结构传统零售供应链呈现线性状态,各参与方之间依次进行信息交换,效率较低。而新零售为代表的智能零售则逐渐构建联动网状供应链结构,供应链向网状结构转变,信息传达更高效 。新零售特点一、数字化、线下场景成为数据节点数字化是新零售很多方式和方法实现的基础,而数字化的基础这是技术的应用。新零售时代,线下场景成为了数据节点,各种传感器使 得企业可以收集到更多数据,帮助去管理渠道、供应链、商品以及消费者。二、全渠道、线上线下打通,无缝购物体验全渠道的核心,在于为消费者提供无缝的购物体 验,作用是实现线上线下流量的无缝转化。三、灵活供应链的融合、新零售的类别一、生鲜超市:生鲜电商进入千亿规模预计2018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1650亿元,生鲜类零售市场具有庞大的市场潜力,随着新零售的不断发展和模式创新,无论线上或线下渠道都将成为各路零售“兵家”必争之地。二、生鲜超市:聚焦新零售,线上线下融合成关键三、无人零售以商品差价为主,后期拓展广告收入、数据变现等模式1、无人零售企业收入来源以销售商品赚取差价为主,并且通过规模化提高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此外,从加盟商获取加盟 ,费用的商业模式也已经开始推行。2、无人零售发展至中后期,企业数据更为庞大,其盈利模式将随之产生更多的想象空间, 以互联网思路开展营销服务、数据变现等都是比较成熟的可参考模式。四、无人零售:资本看好无人零售模式新零售的趋势一、智慧城市中的一环,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便捷度新零售带动智能制造、智能物流等基础设施技术不断发展突破,无人便利店,无人机等之间相互配合,全链条智能化空间进一步提升。这些技术的突破又将反补新零售行业的发展,人们生活便捷度进一步提升,成为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的要素之一二、线上线下界限模糊,全渠道零售是未来发展主流三、技术驱动将会成为新零售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技术驱动的新零售变革,最终将会推动零售企业供应链系统、物流体系、营销体 系、运营体系发生系统化的变革四、无人零售市场整体看好,但发展仍受到一定困阻更多精彩辰商软件助力长城汽车WEY计划辰商软件助力蔚来体验店NIO House颠覆汽车销售模式五粮液与辰商软件合作探索酒类小程序新零售模式辰商软件助力喜多福搭建茶文化平台

大追求

报告|最新新零售行业研究报告(高清)

【导读】MobData分析师认为,无论是马云提出的“新零售”、刘强东的“第四次零售革命”还是张近东的“智慧零售”,归根到底,是对传统零售的重塑变革,本质在于线上+线下+物流的融合与贯通,最终目的在于带来消费者购物体验的提升和企业运营效率的提高。报告内容如下:

大毁灭

亿欧智库:2018年中国新零售市场研究报告——概念、模式与案例

文/亿欧智库“新零售”一词由马云在16年的云栖大会上提出,至今已经出现一年有余,提到“新零售” ,大部分人会自然而然将它和阿里巴巴联系在一起。然而,亿欧智库认为,“新零售” 之“新”在于顺势下的“变化”,其背后是整个零售市场在新技术和新思维的冲击下,发生的新变化,内涵和外延不应该局限于“阿里巴巴的新零售”。如今有哪些新变化影响了零售业,各企业又是如何应对的?亿欧智库尝试从一个更宽广的视角,撰写了《新零售的概念、模式和案例研究报告》,对当前零售业变化的背景和各种驱动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当下时间段零售行业参与者的新动作,列举一些零售企业应对新变化的案例,为零售业更好的应对新发展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 新零售概念的新解读零售业是伴随着人类文明产生的,在人们知道以物换物时,零售业就已经存在了。在零售业历史研究中,西方经济学家总结的三次革命分别是百货商店、连锁店以及超级购物中心的出现。近年来,第四次零售革命的概念也逐渐兴起。“新零售”这一专有名词,由马云在2016年10月份提出,2017年被称为“新零售元年”。市场上对于新零售的理解各不相同,通过将市面上各种说法的关键词提取、按照新零售的表现形式、影响、目标以及最终形态进行高度归纳,亿欧智库总结出这样的图谱:但“新零售”所反应出的“新”,又是一个可以放至全球、全历史时期行之皆准的,零售业的发展基调。亿欧智库认为,对于任何新鲜事物的研究和分析都不应脱离宏观经济背景和历史发展长河,因此,这份报告中,尝试用一个较为宏观的角度去理解新零售。因此,这份报告并不局限于“新零售”这一专有名词,而是聚焦于当下时间段,零售行业各方参与者所表现出的变化与不同。亿欧智库认为,新零售只是互联网实现社会信息化、数字化的过程中,零售行业发展、变化的一个阶段,只不过在这个阶段,进步与变化出现了加速和集中,变得更快、更具有爆发力。当然,新零售概念也有其独特的逻辑:新零售发展孕育的背景是行业成本降低,效益增速,其核心动力依然是经济利益,是企业对于市场利润的寻找和追逐;而新零售的实现基础,则是科技的进步;新零售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数字化、全渠道以及更为灵活的供应链;新零售的发展方向,依然是跟随者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实零售创造的价值匹配消费者的需求。 新零售的主要特征新零售的主要动力——经济利益被冠以“新零售”相关概念的商业最大动作,就是以阿里为代表的电商企业投资或收购线下企业,以自营或联营的方式开展线下业务。其背后隐藏的逻辑是:电商空间收窄,而线下零售潜力无穷,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企业转向发展新零售业态。同时,近年来,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速逐年放缓,预计2017年将降至3.6%,线上零售面向的用户总规模趋于稳定,而根据海通证券对阿里获客成本的测算,纯线上形式的开发客户成本已经越来越高,因而,探索零售业的新业态发展已成必然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人口增速由1997年的1.01%降至2015年的0.50%。中国市场由“人口增量市场”转为“人口存量市场”。存量市场下,依靠低价策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效果会越来越差,消费者粘性和复购率显得更为重要。同时企业需要通过对消费者潜在需求进行深度挖掘,从而释放消费能力。而这一切都要求企业更加了解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更佳的体验”,零售行业理念由“低价零售”转为“体验式零售” 。新零售,是更重视体验的零售,而其核心动力,则是寻求更大的市场利润。新零售的重要基础——新兴技术近两年,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在零售业中得到了很多应用,促使零售的很多环节发生了变化。新技术使得消费者体验得到增强,衍生出新业态,改进了零售企业的运营和物流系统,为新零售奠定了重要基础。基于新技术,我们才可以感受到电商界面的推送更加精准、快递的配送速度越来越快、商场的导购机器人使购物更有趣。新技术在零售终端、物流环节的应用,可以产生有价值的数据。将这些海量的数据进行收集、监测以及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加有针对性地对进行店铺运营和消费者管理。物流环节消耗大量的人工成本,而技术的应用帮助物流实现自动化仓储以及高效配送。新零售隐形动力——需求变化消费需求是新零售的牵引力,消费者的变化代表着市场的变化,自然也是新零售所要跟随的趋势。消费者变化主要体现在消费者结构变化、消费升级带来的消费需求和偏好变化。其中,消费者结构变化包括消费者年龄结构以及地理结构的变化。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收入达到5000美金时,消费者会加大消费力度,注重消费品质,消费率会上升,相应的休闲娱乐产业消费占比会有所提高。亿欧智库研究发现,我国一二线城市人均收入基本保持在5000美金以上。在三线城市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00美金临界点的城市也在不断增多。(亿欧智库采用每年对应的平均汇率作为换算率,其中2011=6.62、2012=6.3、2013=6.29、2014=6.14、2015=6.23)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者借凭更多的收入,不再仅局限于购买生活必需品。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随着消费者收入的提升,消费者在解决温饱问题后,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零售业在消费升级背景下,也不再只是交换提供效用工具的通道,而更加具备“娱乐性”、“社交性”。新零售的特点——数字化、全渠道、灵活供应链的融合新零售最大的特点便是数字化、全渠道以及更灵活的供应链这三个维度的交互融合。其中,数字化是最核心的特点,也是全渠道和更灵活的供应链的实现基础。数字化的实质,是将信息转化为数据,从而实现对于实体元素的合理、高效的统筹安排、管理和分配。我国零售业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赋能下,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数字化程度都比较高,物流成为新零售进行数字化的重点,未来的物流信息甚至可以通过区块链来进行溯源新零售另一大特点就是线上线下渠道的打通。渠道的打通重点并不在线下开店,线上开发APP,其背后更考验的是,是企业的数字化程度、对于数据的挖掘能力、云端的统筹能力以及线下店铺和物流体系的协同反应能力。全渠道的核心,在于为消费者提供无缝的购物体验,作用是实现线上线下流量的无缝转化。新零售企业的典型策略不同类型的零售企业,如品牌商,电商,线下连锁,掌控的零售的环节不同,也根据各自特点在不同环节采用了不同的策略。上游供应链改进自己具备制造能力的品牌商,如优衣库、GAP、ZARA等,通过加强制作端品控,改进设计,从源头保证产品品质。网易严选等通过ODM的方式,从渠道深入到产品的设计、质检等环节,加强对上游产品品质和成本的控制,满足新零售时代消费者对品质和价格的追求。渠道商沃尔玛通过与上游厂商商讨生产计划,参与到新品研发和质量控制,培训工人等方式,加强对上游的控制,从源头确保品质。苏宁云商和阿里巴巴等,则是通过现金技术,进行供应链的改进。渠道变革网易严选、名创优品等,通过压缩后端供应链,减少中间环节的渠道成本,从而实现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低价产品。新零售最重要的是,线上和线下渠道是相互打通的。传统的线下品牌通过拥抱社交软件或是电商平台实现线上渠道;以淘品牌为代表的线上品牌商积极开拓线下店。阿里、京东以及亚马逊等综合实力较强的电商平台,通过投资或收购,布局线下零售。同时,利用自身的技术和互联网基因,对线下零售进行相应的改造,打造全渠道、全互联的新零售生态。以阿里为例,从银泰商业开始,到2017年11月,阿里巴巴已对线下零售投资大约726亿元。以阿里为代表,零售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寻找新的增长动力。2016年4月,阿里收购东南亚电子商务平台Lazada51%的股权,同年8月,AliExpress完成从C2C到B2C的成功转型。根据阿里17年财务数据,其国际贸易业务收入实现75%的增速。亿欧智库认为,国内电商收入增速放缓,阿里逐渐开始发力国际业务,在东南亚等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阿里的进军有可能复制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态势。消费环节的提升红领西服等西装、家具、茶品等商品的企业,在高毛利率空间的基础上,开始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增值服务,并以消费者数据为基础,数据化改造供应链,从而实现C2B或C2M模式。一类零售商占据生鲜市场,定位中高端人群(如白领等),通过线上或者线下提供便捷的生鲜获取服务。线上电商往往通过“前置仓”布点或者靠近合作便利店的方式实现生鲜仓库布局尽可能靠近消费者,从而满足“两小时达”或者“一小时达”等服务,如每日优鲜、U掌柜等。随着消费者了解电商平台的渠道越来越多来自社交,社交电商也随之涌现。社交电商通常利用社交工具汇集前端大量需求,然后进行后端统一采购。以盒马鲜生为代表的新零售范本,基本具备了阿里新零售的所有特征,也是阿里新零售的标杆业态。新零售典型案例发起者阿里巴巴——全面多手段布局、全环节改造,盒马鲜生探索新业态。京东——全面布局,新技术为重要支撑,先进物流构建重要竞争力,达达-京东到家,生鲜上门配送到家,前端强化消费者体验。主力军苏宁——老牌线下快速拥抱线上。就硬件设施而言,苏宁不论是线下门店资产以及物流体系,都已发展的较为充分。不过,老牌线下零售商的基因,也使其迎接互联网时代的步伐相对缓慢。2011年开始,苏宁通过苏宁易购,开始加速切入线上。2015年之后,苏宁相应的几个大动作,让其加速发展。线上零售苏宁体量还无法同京东相比,不过近几年保持较高增速。物流方面,苏宁收购天天快递后,已经实现了对京东的反超,两家都已开放自营物流,苏宁已经实现盈利。金融领域,目前苏宁金融已经获得13张金融牌照,比京东金融牌照齐全,但体量小些。永辉——不断求变,新物种进击新零售。永辉超市在新零售时代不断求变,最引人注目的举动是其所孕育的“超级物种”。永辉还通过源头直采,自建物流,加强供应链。优衣库——通过SPA模式,利用强大供应链打造高性价比乐友——打造全渠道体验此外,还有星巴克严控品质,增强消费体验,7-11围绕消费者需求,主动求变,每日优鲜精准物流、严控品质等案例。借机入局者网易严选——ODM模式打造高性价比。网易严选通过与上游制造商直接取得合作,其中不乏大牌商品(GUCCI、MK等)的代工厂,生产的商品直接属于网易严选品牌。通过将大品牌的品牌溢价、中间流通环节产生的诸多费用,让利给制造商和消费者。消费者可以买到品质更好的商品,制造商获得更多的利润,网易严选也实现了快速的成长,实现了多赢的局面。顺丰——物流公司凭物流优势进军零售。以顺丰速运为代表,借凭公司较为雄厚的实力以及全自营的强大物流体系,进军零售行业。顺丰速运旗下顺丰优选,从2012年开始孕育,定位中高端生鲜市场,实行预售模式实现产地直采,配合其航空物流、冷链物流,将新鲜食品快速高效送到消费者手里。顺丰优选随着发展也逐渐扩充能够提供的商品类别。供应商新技术服务商为传统零售行业参与者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帮助传统或创业公司实现对接新零售,如帮其搭建全渠道系统、连锁门店系统、互联网平台、会员管理系统等。供应链服务商主要面向小B端企业信息阻塞、渠道不全的痛点,通过提供进货平台、物流车辆和自动化仓库等服务,帮助整合或解决供应链痛点。中商惠民定位为以社会O2O运营服务为核心的企业,目前推出B2B、B2C和B2F三大体系服务。“惠配通”(B2B服务)专为社区超市(便利店)经营管理者设计,着力解决社区超市“进货难,进货贵,进假货”的问题,从源头上把控了食品安全,减少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惠生活”(B2C服务)针对社区居民消费打造,居民通过APP快速购买商品。“惠付通”(B2F服务)定位于社区家庭的便民服务,诸如水、电、煤、气缴费,公交一卡通、手机话费、游戏币充值,彩票购买,保险、宽带办理等服务。以上是报告的部分内容精选,全文报告下载请点击:《新零售的概念、模式和案例研究报告》文章版权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落花生

2017年中国无人零售行业研究报告

本文摘要: 1. 无人零售不完全无人,是零售行业降本提效的又一次探索; 2. 短期来看,无人便利店在房租、人工成本等方面有所优化; 3. 无人零售与常规零售业态遵从相同的商业逻辑。 报告以无人零售为主体,无人零售场景和区域已初步探索 从形态上看,1)自动贩卖机出现的时间较早,目前覆盖的品类也较多。主要以标准化产品为主,国内典型企业如友宝,主要放置在楼宇公共区域等半封闭式场景。2)开放货架出现相对较晚。2016年8月,小e微店在全国已经布下了1500多个网点。目前市场上也推出了大量的开放货架产品,主要放置在企业内部的封闭式场景。3)无人店类似于小超市或者便利店,主要是2016年12月之后开始迅速爆发,虽然之前也有企业开始耕耘无人零售,但市场的火热以国外的Amazon Go和国内的淘咖啡为起点和引爆点,巨头的行动带动了整体市场的快速推进。本报告盈亏平衡点、投资回报周期等财务测算部分以无人便利店作为研究对象,但市场规模包括开放货架、自动贩卖机和无人便利店三类。 从场景来看,早餐、午餐和下午茶是办公人群的常态化需求,而部分临时需求使用率也比较高。主要应用于机场、地铁、高铁枢纽、医院、学校、写字楼、社区、景区、商场、酒店、餐厅、影院等娱乐场所及工厂等。 从区域来看,原本传统便利店以北上广深为核心区域,无人便利店已经开始逐步向全国典型城市进行铺开。目前以缤果盒子为例,截至2017年11月底,已经在华北、华东、华南、东北、西北、西南各地布局,覆盖北上广深、内蒙古、大连、西安、兰州、重庆等多个城市。 无人零售消费流程数据化,全产业链升级是核心 当前中国无人零售行业主要呈现五大特点: 以降低人工成本作为无人零售的主要切入点,在重视消费体验,拓展零售场景的同时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大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应用,并最终实现消费流程的全面数据化以及整个产业链的智能化升级提效。 艾瑞分析认为,零售产业链的全面数据化才是无人零售背后的战略核心,包括客流数据、商品数据、消费数据、金融数据等的全面融合与应用。 2017年中国无人零售市场规模近200亿元 无人零售市场目前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其中自助贩卖机市场较为成熟,而开放货架和无人便利店主要集中在2017年开始爆发,并且均处于发展前期。 自助贩卖机主要依托安装量进行测算,截至2017年11月底,自助贩卖机存量将达40万左右,整体市场规模约180亿,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450亿。 开放货架主要依托办公室场景,以企业数量为基准进行估算,截至2017年11月底,无人零售市场中开放货架累计落地2.5万个左右,整体市场规模突破3亿元,艾瑞咨询预计到2020年会突破百亿量级。 无人便利店主要辐射社区、商区等,主要基于社区服务中心(站)进行推算,截至2017年11月底,无人零售市场中无人便利店店累计落地200个左右,预计2017年全年市场规模在4000万元左右,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0亿元。 艾瑞咨询最新统计数据,2017年无人零售市场(含贩卖机)交易规模保守估计将接近200亿元,预计2020年将突破650亿,三年复合增长率在50%左右。 内力驱动、外部助力、共同推动无人零售市场火爆 无人零售是依托于贩卖机、货架以及便利店等商业模式,实现降本提效的创新模式。这个新型消费模式如此火爆的原因除了政策上对零售业态转型创新的支持外,还有各方入局者在战略布局上的转变,以及消费者需求变化的驱动。另一方面移动支付的高度普及,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资本的青睐则成为无人零售行业发展的外部推动力。 内驱力一: 零售市场竞争激烈,降本增效意识增强 原本竞争激烈的传统线下零售,由于国内电子商务蓬勃的发展和市场新进者(新物种)的涌现,给资产厚重的实体零售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冲击。在线上线下产品、价格差异不断缩小,并且租金、人工、物流等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最终零售业态若要实现利润空间的提升,成本效率和用户体验将亟待优化。 内驱力二:传统线下零售亟待转型,不断尝试创新升级 面对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消费者诉求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的普及以及智能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传统零售企业也在不断尝试着转型升级,主要包括三种转型模式:1)与技术提供商合作开发,如哇哈哈快猫合作的无人便利店;2)与电商巨头合作创建新型零售生态,如百联集团与阿里巴巴合作的针对中高等收入人群的精选超市;3)自主创新探索新增长点,如世纪联华的对标年轻人综合消费的鲸选APP。艾瑞咨询认为,传统零售全流程数据化、产品差异化、多业态合作等将会成为新的竞争要素。 内驱力三:线上流量红利渐失,线下拓展成新增长点 网络购物市场整体来看,品类布局、区域布局甚至跨境布局都已经相对完备,而近年来用户流量红利也逐渐消失,用户增长驱动的模式面临挑战。预计2017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增长率将降至20%以下。新型零售业态成为电商入侵线下市场的切入点之一,如阿里巴巴的淘咖啡及盒马鲜生、京东的无人便利店等。 内驱力四:消费者结构变迁,高购买力人群崛起 消费者是产品和服务的使用者,如何获取消费者“芳心”成了时下零售参与者最关心的问题。一方面,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80、90后人群约占30.6%,年龄分布在11-30岁之间,2017年这批人群年龄分布在18-37岁之间,是消费领域的主力军。另一方面,中等收入人群持续扩大。艾瑞咨询认为,预计到2020年,月可支配收入在8300-24000元之间的中等收入人群将达到1.58亿户,较2015年增长53.9%。 外驱力一:移动支付普及 加速线下零售业的数字化转型 外驱力二:资本青睐,助推无人零售市场发展进程 从自动贩卖机、开放货架与无人店这三个赛道整体来看,2017年无人零售的融资金额总量较大,资本市场对无人赛道有所青睐,推动了国内无人零售市场发展的进程。1)自动贩卖机有7家企业进入A轮(及A轮之后)融资,除友宝一家已上市企业外,还有天使之橙、饭美美、甘来等。2)无人货架有8家企业进入A轮(及A轮之后)融资,包括每日优鲜便利购、领蛙、小e微店、哈米等。3)无人便利店有4家企业,分别是便利蜂、F5未来超市、缤果盒子和小麦铺,相较于另外两个赛道来看,都处于融资初期轮次。更多融资信息参见附录。 外驱力三:智能技术发展与结合,消费体验升级 智能技术的发展是零售行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推动力,目前市场中的技术流派主要分为三种:二维码技术、RFID标签识别技术以及人工智能。二维码及RFID技术主要应用于支付结算环节,优化收银环节人工成本和结算效率,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完善及多环节应用,未来将会成为主流技术,带来更佳的消费体验。 外驱力四:宏观政策向好 推动零售业态创新转型 国务院及各省政府均出台相应意见支持实体零售创新转型,尤其看重创新技术在推动传统零售创新转型上的作用。而无人零售作为零售创新业态获得了商务部的密切关注。艾瑞咨询认为,当前政策依然会保持鼓励支持的态度,支持行业的转型和业态的创新。 无人零售优化消费模式,“黑科技”只是手段 无人零售的强调的并非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改变,它所要传递给消费者的信息更多的是消费模式的转变。虽然技术手段改变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流程(结算、导购、防盗等)和成本结构(人力、租金和配送等),但相较于运营的优化,零售企业更需要关注的是消费者的需求,为顾客提供更加快捷的生活方式。 整体而言,一类消费者时间成本相对更高,购物目的性更强,更关注商品本身,具体到有没有需要的商品、性价比如何、购买是否方便和快捷。而另一类消费者,更希望购物是一种享受的过程,不仅其对商品品质要求更高,也会看更看重购物的环境和个性化的商品。 艾瑞咨询认为,技术手段仅仅是对传统零售进行赋能,仍需要关注的是如何符合消费者需求。类似互联网行业,通过利用数据逐步实现“千店千面”乃至“千人千面”的目标。 中国无人零售产业链图谱 供应链向网状结构转变,信息传达更高效 传统零售供应链呈现线性状态,各参与方之间依次进行信息交换,效率较低。而无人零售为代表的智能零售则逐渐构建联动网状供应链结构。消费者需求信息通过网状供应链传递给各方参与者,当需求发生变化时,各方联动进行相应的调整。网状供应链有利于消除各方信息不对称,达到高效信息传递,各方都作为链条中的信息枢纽,实现各方的利益最大化。 营收以商品差价为主,后期拓展广告收入、数据变现等模式 无人零售企业收入来源以销售商品赚取差价为主,并且通过规模化提高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此外,从加盟商获取加盟费用的商业模式也已经开始推行。无人零售发展至中后期,企业数据更为庞大,其盈利模式将随之产生更多的想象空间,以互联网思路开展营销服务、数据变现等都是比较成熟的可参考模式。 艾瑞咨询认为,初期无人零售运营商需要提升议价能力,如规模化对上游压价,降低进价以提升商品溢价;从长期来看只有实现规模化,运营商才能获取更多广告收入并实现数据的变现。目前来看运营商规模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 大规模的自营,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2. 大力发展加盟模式,需要更强的管理运营能力。 供应链整合能力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核心要素之一 从整体来看,无人零售企业发展最核心的要素中,供应链整合能力、融资能力、提升效率是最为重要的部分。 供应链整合能力: 无人零售主要是在供应链方面进行数据化、智能化改造,供应链整合能力为重中之重。无人零售前端的市场开拓离不开后端供应链整合能力的支持,企业之间最终比拼的是后端供应链整合能力。 融资能力: 市场早期、企业早期发展离不开快速布局,对于资金的需求非常庞大,因此融资能力的强能够使得企业更快更长远的发展。 提升效率: 降本增效是零售升级的核心之一(另一个为提升体验)。无人零售在用户消费流程的简化需企业端大幅提升经营效率作为支撑,因此无人零售企业后台管理系统(包括商品和用户等数据信息)的完善是企业能否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石。 短期来看,无人便利店在房租、人工上均有优化 参考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关于便利店的公开数据,2014年中国便利店销售额增长3.8%,毛利增长2.2%,而同期人工成本增长5.1%,毛利与销售额、房租的增长率相比明显较低,说明主营业务成本增长较快,导致企业毛利空间被压缩。传统便利店面临两高一低(房租成本高、人工成本高、毛利空间持续下降)的问题。如报告前文所述,2016年最新数据显示,便利店租金上涨7.0%,与2014年相比房租上涨明显,未来仍将保持此态势。 无人店对于房租与人工成本均有优化,面积较小的无人店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房租开支,而选址社区的无人店通过物业协议等方式也降低了租金。人工成本方面,无人店省掉了店长、导购员与收银员的培训成本和工资开支。因此,无人店在房租、人工成本上确实有所优化。 长期来看,无人店与传统店均需平衡成本与利润 从实际运营的角度来看,无人便利店前期建设需要考虑硬件设施、配套软件、许可证获取等,并且需要针对企业定位和用户场景化需求设置相应品类,完成初步的选址和选品。随着无人店技术的成熟,市场竞争者会逐渐增多。 后期无人零售会逐渐与传统零售趋同,均需面临点位争抢、客流争夺、品类选择、价格竞争等问题,成本控制仍是盈利的关键。 艾瑞咨询认为,归根到底无人店本质上还是零售,虽然在场景和体验上有所优化,但与传统零售都需考虑成本与利润的平衡。 无人便利店一般日均800元即可盈亏平衡,投资回本约需1年 以15平方米,采用RFID技术的无人便利店为例,单个门店日销售额达到每天800左右元时可实现盈亏平衡,此时坪效为2.0万元/平米/年,约为小型超市(2016年红旗连锁平效1.2万元/平米/年)的两倍,当然,由于模式间差异较大,坪效不具有直接对比的意义。在无追加投资的情况下,从第8个月起无人店开始为投资者带来价值,回收初始投资约需一年(典型无人便利店企业投入均在10万元左右,回本周期10-14个月不等)。艾瑞咨询认为,以项目期60个月(5年)来看,无人店项目投资回收时间相对较快,约为总项目期的五分之一,项目有一定的投资潜力。 无人零售市场企业合作,兼并收购初现 目前无人零售市场中已出现企业间合作与合并的现象。企业合作多集中于供应链/物流、商业地产和社区等,对无人零售企业来说资源优化配置,形成稳定的经营模式,必不可少。兼并收购可使无人零售企业优势互补,有利于双方的场景扩充,技术升级等,目前仅发生一例由果小美和番茄便利的战略合并。 无人零售市场整体看好,但发展仍受到一定困阻 基于报告前面各章节的内容,艾瑞咨询分析认为,典型优质企业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整体无人零售市场有发展前景。但目前来看,不容忽视的是市场刚刚经历一年左右的发展,还处于前期探索阶段,因此还存在一些比较共性的发展困阻,主要集中在产品技术优化、区域市场拓展、企业规模化发展、企业开放加盟和供应链的协同效应。 其中,产品技术方面的提升是无人店规模化的先决条件。无人便利店面积大多小于传统便利店且店内少有备货,因此店内商品补货频次较高,需要对供应链要求更高。业内人士曾指出,便利店市场需要持续至少五年以上的投入才可能产生显见增长。因此,市场的发展需要经历时间的积淀,逐步向好发展。

都会夜

2018年中国百货零售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数字化转型推动门店增收+提效

1、2018年中国中国百货零售行业规模增速创新低,且行业高度分散中国百货行业自1978年商品解禁以来,行业自身的发展大致历经了40年发展沉浮,可以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2000年的野蛮生长阶段,此时的行业以大型自营式百货商场为主要形式,且由于消费放开,竞争态势呈现迅速扩张模式;第二阶段为2001-2007年的外资入侵阶段,外国巨头给中国百货业带来强烈冲击的同时也涌现出了大量转型升级成功的中国本土零售巨头,外商入侵倒逼国内百货行业摆脱了之前盲目扩张、无序竞争的环境,此时大量的百货企业由自营模式转向更高效的联营模式;第三阶段为2008-2010年的经济危机阶段;第四阶段为2011-2016年的电商冲击阶段,这一阶段电商冲击+抑制三公消费,百货行业处于持续低迷阶段;截至目前,国内百货行业处于第五个阶段,为行业复苏阶段。随着经济增长、地产造富效应等推动下的消费回暖,叠加电商红利的逐渐丧失,以及消费者对线下购物体验的重视,国内百货公司纷纷在2016年开始实现较好的同店增长。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发布的《2018-2019年中国百货零售业的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超市、百货、专业店和专卖店四个业态增幅分别为6.8%、3.2%、6.2%、1.8%,我国百货业增长持续趋缓。另外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调查数据,中国90家百货行业骨干企业2018年销售额为7456亿元,较2017年仅增长4.2%,增速创2014年以来新低。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零售形成买方市场,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百货公司开始以联营方式经营,直接进驻百货店经营的各大品牌形成了大区、各省、多级授权的经营模式,百货业由此形成区域格局。如今,随着电子商务销售额剧增,百货公司越来越认识到局限于某地的弊端,越来越渴望走向全国。由于国内百货零售行业向现代化经营模式转变的时间尚短,在全国范围内尚未形成具有较高市场地位的垄断性百货零售企业,行业整体市场集中度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百货行业的集中度略高于超市行业,但CR10基本保持稳定,CR5出现轻微下滑趋势,2018年分别为14.3%和8.3%,市占率最高的王府井占比为2.5%。为了提高行业集中度,各巨头纷纷进行收购并购来整合自身的业务。尤其是2015年以来,百货行业收购并购频发,电商等多个巨头纷纷转移线下,打破了百货行业过去多年行业整合较缓慢的格局。同时,行业的整体低估值为电商等企业收购中小型或区域型百货公司带来了估值和整合优势,实现全国布局的机会。2、经营模式目前以联营为主,自营占比中长期有望逐步提升短平快发展使得我国百货经营模式成联营模式主导,自营比例不足10%。短平快的联营模式使我国百货在过去二十年里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布局,也同时为今天的行业困境埋下了伏笔。联营模式一方面使百货公司遭遇了毛利率天花板,毛利率始终维持在20%左右,较美日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使其始终未能习得对消费市场的敏锐度,以及对供应链的控制力。如何运用数字化赋能,使得百货公司对客户偏好重新得到抓取能力,以及适当提升更符合消费者喜好的自营门店已经逐步成百货公司目前发展重点。3、百货打造多元化业态,体验式消费为转型焦点随消费结构升级,成本上涨和电商崛起,百货企业为提升竞争力,纷纷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经营,打造多业态格局,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调查,超7成的百货企业涉足百货以外的零售业态,包括超市、便利店等。除此之外,为顺应电商发展趋势以及推进自身全渠道发展,部分传统百货如王府井、茂业百货、重庆百货、银泰百货等自建电商平台。如新世界试点推出“新闪购”网上商城,组织爆发及特惠网上商品,在线下单,线下提货;百联、欧亚等提供自设到家服务。另一部分则借助电商巨头发力线上,与京东到家、饿了么等生活服务平台合作,推进门店数字化,以消费者为核心积极拓展全渠道销售。如阿里银泰开展战略合作;天虹联手腾讯形成“虹领巾APP+天虹微信+虹领巾PC端”全渠道模式,开发快速买单小程序和智慧停车小程序;腾讯、京东入股步步高,三方共同发展智慧零售和无界零售。现阶段,国内95、00后越来越追求全方位购物体验及时尚的生活方式,许多百货企业致力于打造以消费者为核心的体验式消费场景,引入亲子、IP、艺术、文化、娱乐、餐饮、科技等元素,创造全新体验,刺激消费欲望。近年来,面对入驻品牌同质化趋势,加上联营模式的弊端,加大特色品牌自采比例,设立买手店,开发自营品牌已成为百货业转型变革的焦点。另外,在消费新时代,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关注商品的性价比,在此趋势下,传统百货企业积极开发自有品牌,形成差异化品牌识别。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发布的《2018-2019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调研数据显示,2018年有78.7%的受访百货已经实行自采自营模式。在开展自采自营的企业当中,有30.7%的企业自行开发经营自有品牌。4、数字化转型推动门店增收+提效,龙头优势有望扩大线上用户渗透红利已过,互联网巨头转向布局线下。2015年起线上阿里与京东等平台的新增用户成本开始明显提升并超过了其对应的边际毛利贡献,对应着网络购物的用户增量红利逐步进入了尾声,以阿里和腾讯为两者阵营的互联网企业开始转向对线下零售渠道的战略投资和合作,包括阿里入股银泰和苏宁、成立盒马生鲜,腾讯入股京东、永辉、步步高,以及与天虹股份签订战略合作。线下的百货企业则同样经历了4年的线上冲击后,开始确立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方向,期间为代表的包括天虹成立电商事业部,发力到家业务和虹领巾App,百联与阿里签订战略合作共同探讨大数据及互联网应用等。来源: 前瞻网

泰初有无

中国零售新物种研究报告(一):新物种的产生与零售业升级现状

核心观点1.零售新物种是零售业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产物,本质上是一种商业模式迭代单位。2.当前零售业升级贯穿零售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以线上线下融合和业态创新为显性特征。3.流量红利衰退和消费需求结构性变化是零售新物种产生的必然原因;数字基础设施完善与核心技术应用落地催化了其产生的过程。4.零售业升级同时意味着零售商角色的转变,未来的大型零售商既是零售业务提供商,同时也是零售基础设施供应商;零售赋能将大幅提升整个零售行业的运营效率。什么是零售新物种?零售新物种,属于零售业升级的范畴,是当前零售业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产物。具体而言,零售新物种是以特定垂直品类切入,经由供应链重塑、渠道融合、业态创新、数据化驱动等环节重塑形成的零售商业模式迭代单位。相较传统零售商业模式,新物种从行业层面和需求层面改变零售业的面貌:以更高的行业效率与更优化的成本结构重塑行业形态;以更好的产品与体验满足消费需求。就研究范畴而言,本报告涉及泛生鲜、服装、3C、家居生活四个品类的零售新物种。为何会出现零售新物种?溯源:国内零售业独特发展路径1.实体零售先天不足,区域间供求呈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就线下实体零售人均基础设施而言,我国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体零售发展整体呈现“先天不足”的特征。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城乡差异显著,且各线城市发展水平悬殊,区域间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体现在:一线城市与部分核心二线城市,零售商品供给相对过剩;而在低线城市与广大农村地区,零售商品供给相对不足,且在便利程度与商品丰富度方面相距甚远。上述结构性矛盾进一步限制了国内实体零售基础设施的供给效率,但同时也暗含了网络零售的巨大潜力。2.流量红利得天独厚,网络购物发展的“黄金时代“。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与终端的普及,为国内网络购物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庞大的网民基数与购买需求,则为国内网络购物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与此同时,国内实体零售基础设施的相对薄弱及空间分布不均衡性为网络购物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生长空间。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核算,2010年至2016年间,国内网络购物市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约为47.17%,国内网络购物发展经历了持续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然而,在实体零售先天不足的大前提下,网络购物市场的“黄金时代”意味着硬币的另一面是对流量的过度依赖:在这种模式下,传统实体零售基础设施建设的脚步依旧缓慢,而线上购物市场的增长主要依赖于用户流量的获取与转化;一旦线上流量红利消耗殆尽,网络零售的黄金时代便一去不复返;这也为网络零售商与传统线下零售商的转型埋下了伏笔。3.网络零售增速放缓,零售业升级势在必行。2016年,国内网络零售市场增速首次低于30%。流量红利的逐渐丧失,加之国内人口自然增长率长期低位徘徊,导致网络购物市场难以维系持续性高速增长;对于网络零售商而言,如何持续保持增长,成为其最为关注的问题。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核算,截至2016年末国内网络零售渗透率仅为14.1%。这意味着网络零售商如想保持持续性增长,仅凭现有的线上业务很难达成;而作为业务版图开拓的一种可能,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运营模式被寄予厚望。求索:网络零售与实体零售间关系的重新审视在网络零售增速放缓的同时,实体零售主要业态经营回暖。根据商务部数据发布:典型企业分业态数据显示,2017全年,专卖店、专业店、超市和百货店各业态的销售额增速分别为8.3%、6.2%、3.8%和2.4%,实体零售增速显著回升。上述现状迫使线下与线上零售巨头重新审视网络零售与实体零售间的关系。网络零售发展经历增速拐点后,线上与线下零售渠道的关系从互斥转为融合:网络零售商与传统线下零售商间的关系由对立转变为协作共赢。线上线下融合,成为网络零售商与实体零售商共同的诉求。一方面,通过线上赋能,网络零售商为传统零售商提供线上流量与数据驱动支持;另一方面,传统零售商为网络零售商提供线下流量入口与业态升级空间。网络零售商与实体零售商之间的关系发生微妙变化。重构:零售新物种产生的必然性与可能性1.零售新物种产生的必然性(1)行业视角:流量红利衰退,线下价值重估,渠道融合趋势下重归商业本质。线上流量红利的衰退意味着线上边际获客成本的激增。近十年来网络零售得以经历快速发展的重要逻辑之一,便在于其边际获客成本显著低于线下零售。就行业层面而言,流量红利渐失削弱了实体零售与线上零售的获客成本差,这成为网络零售增速趋缓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由于实体零售边际获客成本增幅低于网络零售,与此同时消费端需求呈现出结构性变化,实体零售逐步回暖,线下价值得以重估。(2)需求视角:消费升级引发结构性需求的变化。就消费端而言,零售新物种产生的必然性在于:消费升级带来的消费结构性变化。该变化可从以下三个维度刻画:品类升级、品质升级和体验升级。究其根本,消费结构性变化是在特定社会经济环境下,消费群体在消费能力、消费观念、需求特征在消费行为模式上的共同作用结果。综上,零售新物种的产生具备其必然性:一方面,国内零售行业现有模式面临挑战,渠道融合成为必由趋势,零售业发展须重归商业本质。零售商通过主导或参与零售业变革与升级,提升行业效率,以实现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国内消费升级引发需求的结构性变化,零售商只有及时洞察并满足消费需求的变化,主动参与变革,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2.零售新物种产生的可能性(1)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与智能移动终端普及。线上线下融合意味着实体零售与网络零售原本割裂的消费场景被打通,因此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与智能移动终端普及率仍是其发展的基础。根据CNNIC最新发布的数据:就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而言,截止2017年9月,国内移动电话基站数量为604.1万个,其中4G基站占比达到74%,移动网络覆盖范围与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就智能移动终端覆盖率而言,截止2017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7.53亿,移动互联网渗透率达到54.45%,其中城镇地区移动互联网渗透率达到69.23%,并保持持续增长。(2)核心技术应用落地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应用落地,为零售新物种的产生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渠道融合背景下,线上线下消费行为产生的零售大数据同步至数据仓库,经由维度建模、机器学习等方式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至个性化推荐、全链路营销、智能补货、销量预测等实际运营环节,从而提升行业效率。(3)宏观经济总体运行良好,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从需求端为消费升级与零售新物种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4)国内消费预期向好伴随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消费预期同步调整与之适应。在GDP增速换挡的宏观背景下,国内消费预期非但未受其冲击,反而稳中有升持续走高;而相比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情况,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显著较高且走势强劲。消费者信心指数反映了消费者对经济环境的信心以及消费意愿的强弱。消费预期向好,同样从社会需求层面为零售业升级和新物种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当前零售业升级的主要特征纵观零售业发展历程,整个行业发展的关键体现在两个层面。行业层面而言,在于效率和成本;需求层面而言,在于产品和体验。根据所在环节与消费者感知度的不同,艾瑞咨询认为当前零售业升级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方面:零售商角色的颠覆性转变零售业升级同样意味着零售商角色的颠覆性转变。艾瑞咨询认为,零售商角色的转变体现在三个方面:经营理念的转变、功能定位的转变、业务模式的转变。经营理念而言,零售商以满足人的需求作为各项业务开展的核心,在此基础上通过业务深耕与模式迭代重塑行业效率与消费体验。功能定位而言,一方面零售商需不断探索为商品销售提供新的渠道和通路;另一方面,具备数字化能力与资源的零售商,能够为中小商户提供能力输出,作为零售基础设施供应与服务商,通过零售赋能提升行业效率。业务模式而言,一方面零售商应不断探索渠道融合与业态创新的可能性,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商品和购物体验;另一方面,通过业务积累与技术研发,为中小商户提供更为全面的能力输出与系统化零售解决方案。基于对当前零售业发展阶段特征与零售商角色转变的深刻认知,各大零售商分别提出其各自对于零售业升级的概念解读,其中以阿里“新零售”、京东“第四次零售革命”与“无界零售”以及苏宁“智慧零售”为典型代表。阿里的新零售概念首次提出于2016年云栖大会。根据定义,新零售是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泛零售业态。以“以心为本”、“零售二重性”和“零售物种大爆发”为特征,同时意味着人货场的重构;区别与以往任何一次零售变革,新零售将通过数据与商业逻辑的深度结合,真正实现消费方式逆向牵引生产变革。它将为传统零售业态插上数据的翅膀,优化资产配置,孵化新型零售物种,重塑价值链,创造高效企业,引领消费升级,催生新型服务商并形成零售新生态,是中国零售业发展的新契机。京东对于当前零售业升级的理解集中体现为第四次零售革命与无界零售概念。就第四次零售革命而言,其内在逻辑在于:零售业的本质在于效率、成本与体验;效率、成本、体验的改善有赖于零售基础设施的升级;零售革命改变的是零售基础设施;一流的零售基础设施应同时具备可塑化、智能化、协同化特征。可见,第四次零售革命强调零售基础设施在行业升级中的基础性作用;就无界零售而言,更多从消费需求出发,强调未来消费场景和入口的无界性,同时对于消费者需求的理解、连接与实现也呈现无界性特征;从零售未来形态来看,使得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处地满足随心的需求而不设限。苏宁对于当前零售业升级的理解,集中体现为智慧零售概念。根据定义,智慧零售是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感知消费需求,预测消费趋势,引导生产制造,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场景化的产品和服务。与传统零售相比较,智慧零售时代生产关系逐渐从“产→销→用”向“用→销→产”变革,核心从“商品销售”转向“服务提供”。在传统零售活动中,零售商是专业的商品交换媒介,其模式是向上游供应商采购,向下游消费者进行销售。在智慧零售生态中,零售商通过数据采集,超前预测消费需求,并传导给生产商,生产商根据需求定义和需求订单以消费者定制化的方式提供商品和服务。零售活动不再是以单纯商品销售为最终目标,作为流通桥梁,零售商更加关注与需求侧和供给侧的持续互动,以消费者体验为导向的“服务”成为零售产业的灵魂。在此过程中,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成为支撑起智慧零售生态的重要支点,通过赋能零售商,使其对消费需求的感知更加精准、响应更加快速,最终达到提升用户体验和提高经济增长的目的。就苏宁智慧零售项目落地而言,目前已形成由苏宁易购广场、苏宁云店、苏鲜生、苏宁红孩子、苏宁极物、苏宁汽车超市、苏宁易购直营店、零售云苏宁易购县镇店、苏宁小店等业态构成的智慧零售生态。案例分析——苏宁零售云苏宁零售云平台,其本质是开放的零售解决方案平台。基于苏宁多年来在零售行业特别是家电3C领域的业务优势积淀进行能力输出,对传统零售门店进行全价值链的平台化赋能,打通全品类采购、销售、物流、金融等环节,实现智慧零售闭环管理。就零售商角色转变的视角而言,零售云平台作为提供打通全品类的零售解决方案开放平台,在作为全渠道零售商的同时,兼负起零售基础设施提供商的角色;这也反映出国内大型零售商在角色转型方面的共性趋势。现阶段而言,通过苏宁零售云平台孵化的新型门店业态,主要是零售云苏宁易购县镇店。零售云门店之所以首先瞄准县镇市场,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首先,县镇市场存量空间巨大,传统专营店数量众多,但流量入口分散;其次,就县镇市场现有门店属性而言:多数门店店面形象较差,经营品牌单一、品类操作受限、经营管理数字化程度低、且营销手段传统;上述问题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传统专营店模式经营业绩的日益下滑。因此对于中小商户而言,普遍存在改善经营现状的诉求。而对于县镇地区的消费者而言,其对于购物场景、品牌与品类多元化的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满足。基于上述现状与问题,以零售赋能为特征的零售解决方案平台应运而生。就零售赋能的维度而言,苏宁零售云为合作商家提供品牌、供应链、物流、数据体系等全方位赋能。品牌赋能:通过给予合作商户品牌授权,为其提供品牌背书与专业化定位,通过苏宁在家电3C市场领域的影响力为门店提供流量保障。此外,通过共享线上和线下的营销资源,为门店带来持续的客流和销售转化。布局与选品:消费者对于购物场景的存在相当的需求,据此苏宁零售云为合作商户提供门店布局、门店规划以及选品等方面的支持,并为门店开业运营提供系统化培训与指导。供应链赋能:作为具备全渠道能力的零售商,苏宁零售云为加盟商提供线上+线下供应链赋能,一方面为门店品牌与品类扩充提供支持,另一方面通过供销模式的改善提升加盟商的库存周转与资金利用效率。物流赋能:通过将仓储物流集约化中心化,一方面为加盟商户降低仓储物流成本;另一方面在物流效率方面得以提升。此外,还提供售后配送安装支持,苏宁物流直接负责按销售订单送货到家,全程时效可见。数据体系搭建:针对县镇零售专营店运营中数字化程度低的现状,苏宁零售云为之提供以POS系统为核心的数据系统与IT支持,为门店运营效率提升与用户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技术化支持。

蓬头突鬓

慧策入选艾瑞《2020中国零售科技产业研究报告》引领智能零售

近日,艾瑞咨询发布了《2020中国零售科技产业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今年疫情影响下,零售业线上线下融合加速,零售科技成为业内创新经营、重构效率与消费者体验的利器。其中一体化智能零售服务商慧策(原旺店通)作为唯一一家入选典型案例的垂直零售领域的服务商,与阿里妈妈、有赞等知名企业一齐选入零售科技产业图谱。图:慧策登入零售科技产业图谱据艾瑞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67.4%的用户认为其在网上购物的频次增加,消费方式转移线上成为新常态。这种转变催生了零售企业业务模式的质变,也促使企业提高了对零售科技的认知。在对企业未来调整方向调研中,83%的企业将发展线上销售渠道,68%的企业将进行数字化生态建设。零售企业认识到,提高科技含量、加速智能化转型,可对“人、货、场”进行数字化重构,减轻疫情冲击。作为零售科技的主力军,零售服务商受到广泛关注。这其中,技术驱动型的一体化智能零售服务商慧策,堪称是零售企业智能化升级的首选。慧策最早以ERP切入市场时便绽放锋芒,凭借运行速度、稳定性、数据准确和安全性等技术优势,迅速揽获中粮、强生、周黑鸭等众多领军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头部客户已持续形成其占位市场的专属优势。高质量客户的占有率,决定了慧策的行业地位。通过头部客户的背书和口碑,足以证明慧策的产品和服务拥有绝对优势,大大增强业内对慧策实力的信赖,客户体量也因此迅速扩大。截止2019年,慧策已服务了超41万商家,涵盖众多世界500强、上市企业、知名品牌和TOP商家,客户续费率高达91.3%。不仅如此,客户优势赋予的前瞻性市场洞察和沉淀多年的产品及业务场景能力,造就了慧策的可持续性先发优势。2019年6月的品牌升级发布会上,慧策便率先提出行业首个一体化智能零售解决方案,以助力零售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从技术、产品、到功能、甚至服务,慧策均为行业领先。另一方面,艾瑞报告显示,随着DT时代发展,数据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资产,尤其“人、货、场”重构后,零售企业对于掌握消费者精准信息更加迫切,此时,各环节数据资产收集成为零售企业数据驱动转型的重要基础。但因以往各业务线之间数据复杂度高、存在信息孤岛,企业智能化转型困难。而慧策旗下的一体化智能零售解决方案,其核心解决的便是数据智能问题。以店+小程序、数智门店POS、卡米全渠道、旺店通ERP、旺店通WMS、客优CRM、云筹大数据等涵盖电商经营链路的产品布局为基础,慧策打通从前端、中台到后端的底层业务数据,实现数据融合,构建出大而多维的企业经营大数据。同时,结合云计算、大数据、AI等技术进行精准的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甚至能够预测问题消除隐患,最终助力企业管理者制定更有智慧的经营策略,以数据驱动企业的智能化转型。此外,艾瑞报告认为,零售企业的升级可结合自身营业收入、信息化程度等实际情况进行切入。而慧策旗下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产品体系,以旺店通ERP为核心,多个产品线可灵活组建不同类型的解决方案,能够适配不同发展阶段零售企业的业务需求,并带来优良的经济效益。正如慧策产品负责人胡涛所说:“我们每个产品的开发,都以技术为硬核打造功能的优越性,同时以业务场景考虑产品的可持续性,通过高灵活、高性能、高扩展的系统架构,去匹配不同阶段和不同业务目标的企业需求,实现全规模、全场景的覆盖。”RECOMMEND

第七阶

超级导购联合前瞻产业研究院,重磅发布《2019年超级导购社群零售市场专项调研报告》

近年来,基于社交与移动时代的互联网营销新方式“社群零售”,全域个性化触达成为常态。为促进新时期品牌商社群零售的变革发展,帮助品牌零售商探索互联网时期、移动社交时代社群零售赋能一线、赋能导购的发展要求,超级导购联合前瞻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众多品牌零售企业及参与微信社群零售人群的深度调研,共同发布《2019年超级导购社群零售市场专项调研报告》。报告对当前社群零售行业的现状、机遇,以及社群零售用户、市场和载体新特征做出了详细的分析,重点就目前社群零售的重要载体——微信,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模式开展调研以及实践案例解析。通过对微商、社交电商和门店导购三大主体依托微信运营的经验进行线上调研和线下访谈,得出结论:微信一对一、朋友圈和微信群三大场景在应用中各有利弊,因此依托微信进行社群零售营销的成熟运营者,根据其运营的实际情况将三大场景结合应用。现阶段,随着各平台电商的发展,线下品牌商的竞争愈加激烈,在线上公域流量获取成本提升、转化率下降的背景下,品牌零售商赋能一线、赋能导购实现私域流量的精准转化,是社群零售“人—货—场”重构和延伸的重要发展方向。如何合理有效运营为社群零售的发展开拓新的有效的渠道,抓住微信运营的根本,在建立信任的基础上,实现成交率的转化是其中要义。据此,超级导购联合前瞻产业研究院重磅发布的《2019超级导购社群零售市场专项调研报告》适时进行了社群零售专项调研。据悉,这也是超级导购在研发“导购学院”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报告,从行业市场背景和最佳案例实践出发,为品牌商搭建私域流量池、布局社群营销提供借鉴,促进品牌商在社群零售红利期赋能一线导购、发展私域流量,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零售的运维。报告完整内容见:https://mp.weixin.qq.com/s/imvrqvP30p_LsunISfiUEA

崔寔

市场洞察——新零售发展的八大趋势

2020上半年全球疫情、国际关系紧张、整体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国内的消费需求受到抑制,但随着疫情缓解、目标市场转移,许多经济学家预测,2020下半年,被压制许久的国内消费需求将会得到报复性爆炸式增长。此外,由于国际贸易摩擦,许多品牌厂商的国际市场需求在不断萎缩,也将目标市场转移国内。因此,如何更好地预判趋势,“踩”准节奏,是每个零售商眼前要完成的“作业”。下面小编就大家盘点2020下半年新零售的八大趋势。01、C2M模式:由消费者驱动生产计划C2M(Customer-to-Manufacturer 由用户直接连接制造厂商)是电商扁平化的新模式。它颠覆了传统电商由品牌商、制造商、经销商最后才到消费者的由上至下的电商模式,转变为从消费者—制造商—消费者的双向沟通模式。制造商通过品牌商广泛收集C端消费数据,根据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组织研发生产,再通过快捷的供应链发往消费者手中。C2M的优势在于可以更精准地预判库存、减少中间商环节、以量定产。如今直播电商通常就采用C2M的模式通过直播互动收集用户数据来指导厂商制造。02、消费圈层分化由于时代变化,人口结构也在不断变化,新零售必须诞生更多元的购物场景,更丰富的零售渠道以匹配不同年龄层、社交圈的消费需求。据数据显示,60、70后线下购物仍然占主导,80后、95前则主要倾向电商平台消费,而95、00后则更喜欢追随自己喜欢的网红播主或者KOL购买他们推荐的商品。不同年龄层的消费场景、经济水平、功能追求均不相同,商家必须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为产品定位、包装、设计、定价、营销。因此,制定精准的消费者分层画像对于商家是必不可少的工作。03、直播电商创新体验眼前最火爆的电商模式毋庸置疑是直播电商。根据研究报告预测,直播电商市值将在2022年达到峰值3万亿,其中有近2亿用户将无法再回到传统电商场景。直播带货的爆发主要原因是用户对传统电商模式的审美疲劳,据调查,淘系商品详情页打开次数、浏览时长连续11季度在降低,各家的商品PS图和文案套路都在模板化。而直播的模式不仅能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商品的作用,还能通过弹幕交流使用心得,增强了消费者的互动体验,打造了全新的购买场景与创新体验。04、垂直电商+社交原创内容渠道消费者在哪,你的渠道就要铺到哪。除了天猫、京东、淘宝、苏宁等几大主流电商平以外,商家还可以考虑各类垂直电商平台,如专注于球鞋电商的“毒”、专酒类电商的“酒仙网”、专注鲜生电商的“本来生活”等等。除此之外,各大社交内容创作平台与电商带货模式进行了深度绑定。如新浪微博、抖音、快手、B站、微信小程序等,通过KOL生产趣味性或专业内容,将产品与内容深度融合,从而带动粉丝进行购买。05、基于AI的数字化客户体验平台对于零售消费行业来说,研究一个商品,最重要的是研究购买该商品背后的人群。最成功的案例要数刚结束618电商直播获得销量Top1的“完美日记”,他们正是通过消费大数据完成客户洞察,用数据分析结果科学指导其产品研发与营销、服务决策,成功斩获美妆直播销冠。随着大数据与AI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问卷投放、线下访谈的调研形式早已暴露样本量小、主观性强、时效性慢等弊端。而基于大数据与AI技术的消费者洞察能帮助品牌7*24小时源源不断地获取海量电商评论与社交舆论大数据并实时分析。零售电商客服、运营、产品、物流团队借助AI大数据的分析结果能有效提升服务体验、完成活动监控、产品创新、口碑评估等精准数字化客户洞察。而品牌良好的口碑不仅能降低品牌获客成本,还能实现二次传播。目前,云听CEM客户体验平台是该领域领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06、5G新零售变革作为新一代的通信技术,5G技术将对零售的业态、运营模式、商业模式等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5G技术可以在众多线上线下消费场景中被调用,如电商直播,其速度率、连接率、低延时都能通过5G得到极大改善,直播消费体验也将得到提升。5G将对新零售中的人、货、场三个核心要素进行重新资源匹配和整合,在“5G+视听”方面打造电商应用新场景。07、线下实体线上流量融合由于疫情的原因,为保持正常营业越来越多线下实体店转型线上,加速了新零售的数字化升级。线上线下的融合将对消费者体验、供应链效率、渠道选择与消费场景进行重塑。以生鲜商超为例,原本只专注于线下实体的生鲜超市纷纷开通了线上商城与互动社群,完成了流量的线上线下融合与相互导流,并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手段获取精准的消费者数据和行为路径,提高了用户的购物体验、实现精准营销的目的。08、电商品牌内容原创娱乐化随着95后逐渐成为消费者主力,他们对于品牌的内容、身份认同感、体验互动方式比以往有更高的要求。例如三只松鼠,通过建立IP形象,输出壁纸、表情包、漫画等系列娱乐趣味图片,将品牌价值赋予IP人设上,与消费者产生互动实现价值传递。如李宁、花西子等主打中国风品牌,输出东方文化,从设计、命名、营销方式都充满了东方元素,展现国韵魅力,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和喜爱。这些年轻消费者热衷于分享与社交,帮助品牌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完成多次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