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美国福布斯(Forbes)发布了最新2020年,全球医疗健康领域 “30 Under 30”榜单。自2011年起,福布斯每年会评选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简称U30)。以表彰全球各领域年轻创业者中最有力量、最具影响力的精英。最新公布的2020全球医疗健康领域榜单上包含了初创公司的创始人和著名科学研究机构的科学家等青年才俊。我们还看到多名华裔青年的身影,分别是29岁的Cold Genesys首席执行官Arthur Kuan和28岁的哈佛大学博士后Jean Fan。▲2020 Healthcare 30 under 30在今年的"30 under 30"医疗榜单中,我们看到从RNA到人工智能,可穿戴,远程医疗等新技术领域的爆发。这些也是医疗未来的发展趋势。其中一些人的公司已经与全球顶尖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比如Arthur Kuan的Cold Genesys公司其膀胱癌疗法已经进入临床开发阶段,并且与默沙东达成研发合作,研究与重磅免疫疗法Keytruda联合用药。比如Feinberg和Sklaroff共同创建的Genesis公司的技术平台是一种神经网络,它能够迅速发现潜在药物靶点,已经与多个大型医药公司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候选药物。另外还有在14岁的时候就发现了可能治疗淋巴水肿的创新药物,15岁就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淋巴研究员之一的Alberta Lymphedema Association董事会成员Catharine Bowman。以及包括为发展中国际医疗努力的非营利性组织和融资超2亿的创新公司等。Arthur Kuan 29岁Cold Genesys首席执行官Cold Genesys公司使用基因工程改造的病毒来治疗癌症,同时能够增强人体对癌症的免疫反应。Chloe Alpert 28岁Medinas 联合创始人公司旨在减少医院中二手医械的浪费,提供一个网上市场,帮助医院完成买卖二手医疗器械。Joey Azofeifa 29岁Arpeggio Bio 创始人公司构建了一个自动化系统,能够收集用药后哪些基因表达被启动,又有哪些基因表达被关闭。Erica Barnell 29岁Geneoscopy联合创始人公司通过分析粪便样本中的RNA来发现癌症的早期征兆,为患者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诊断手段。Catharine Bowman 21岁Alberta Lymphedema Association董事会成员18岁成为Alberta Lymphedema Association最年轻的董事会成员。Jean Fan 28岁哈佛大学博士后明年她将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拥有自己的实验室,继续分析细胞发育,及发育异常导致的癌症。Samantha Gerson 26岁UnBroken公司创始人一家非营利组织,为受到过虐待或者经受过转换疗法的幸存者提供法律、医疗等服务。Annette Grotheer 29岁The Shop Docs创始人一家非盈利组织,它在患者等待理发的时候进行预防性健康筛查。Bobby Brooke Herrera 29岁E25Bio联合创始人基于T细胞的诊断技术,可以诊断Zika等病毒,主要服务发展中国家。Zaamin Hussain 26岁哈佛大学临床研究员与机构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截肢患者提供低成本的假肢。Rainier Mallol 28岁AIME联合创始人使用AI来预测传染病的爆发,技术已被证明可以提前3个月预测登革热爆发。Zachariah Reitano 28岁RO公司创始人RO是一家远程医疗公司,已经获得1.76亿美元的融资,估值达到5亿美元。Eva Sadej 28岁Floss Bar 创始人移动牙齿护理公司,可以让雇员在工作单位进行牙齿护理。Cameron Turtle 29岁Eidos Therapeutics首席商务官主打罕见病疗法处于3期临床阶段,获得超2亿美元融资。Carolyn Yarina 29岁Sisu Global联合创始人能将患者大出血流出的血液收集起来,经过处理输回到患者体内。Janel Nour-Omid 27岁Vitalacy联合创始人致力于减少医院相关的感染,让一款可穿戴健康设备跟踪医院的工作流程。Rumen Hristov(26)和Zachary Kabelac(29)联合创立的Emeral Innovations公司。这家公司生产无线家庭传感器。它们能够感知患者的运动、呼吸、心率、睡眠以及其它行为。这让Emerald公司能够收集患者在家中的重要数据,但是不需要接触或者打扰患者。Mark Fayngersh(26)和Ilya Vakhutinsky(27)联合创立的CareSwitch公司。它是一家致力于现代化家庭护理行业的公司。这家公司的平台能够让护理人员(caregivers)能够通过一个平台被雇佣和录用,不管这些护理人员属于一个或者多个护理机构。这一平台能够降低患者的负担并且减少护理人员的周转率。目前它已经获得200万美元投资。Ashley Moy(25)和Jason Troutner(25)联合创立的Cast21公司。这是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开发轻便、可透气的网状袖套(web sleeve)。这些袖套中填装着树脂,它们能够根据穿戴它的患者身体的形态改变形状并且变硬。这种医疗器械可以替代用于治疗骨折的传统模具,它不怕水而且更为舒适。Joe Kahn(24)和Yasyf Mohamedali(24)联合创立Karuna Health公司。为高危患者提供一个通讯平台。这一平台帮助个案工作者(caseworkers)进行护理工作,让患者能够通过短信、电子邮件和其它通讯方式与护理团队取得联系。这一系统同时能够及时更新和整合患者的电子病例,让护理团队能够随时看到最新信息。这家公司已经获得超过450万美元的融资。Dean Travers(23)和Scott Xiao(21)联合创立Luminopia公司。公司开发的第一个产品是一款虚拟现实疗法(virtual reality treatment),用于取代眼罩,治疗儿童的懒惰眼(lazy eye)。目前这一产品在美国的20家主流医院中接受检验。Doug Bernstein(29)和Jamie Quinterno(29)联合创立PECA Labs公司。PECA Labs源于卡耐基梅隆大学和匹兹堡大学,为心脏发育异常的儿童生产心血管医疗器械。这些医疗器械可以不用侵袭性手术就可以进行调节,因此儿童患者在长大后不需要再接受多次手术来更换医疗器械。Rob Mannino(28)和Erika Tyburski(29)联合创立Sanguina公司。Sanguina公司开发的检测只需要一滴血,检测产品会根据个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水平改变颜色。这家公司目前已获得超过210万美元的融资。Lea Hachigian,29岁和Tomasz Kula, 29岁联合创立TScan Therapeutics公司。这是一家开发癌症免疫疗法的初创公司。使用高通量技术平台发现潜在新癌症靶点,并且同时发现能够被用于开发创新疗法的新T细胞受体。这家公司至今已获得6000万美元融资。其他获奖者还包括:Kunal Parikh(29),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助理。作为一名研究人员和连续创业者,他在大学时就创建了第一家公司Core Quantum Technologies。最近他创建了Eyedea Medical公司,力图改善角膜移植的普及率。Bryan Paternaude(29),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助理教授。他的专长是发现疾病的最有效干预手段。在USAID时,他研究如何在非洲部分地区用可持续的经济干预手段防治HIV/AIDS流行。现在他在领导一个研究项目,量化在94个国家进行疫苗接种的经济收益。Vijay Ramani(29),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员。他联合发明了一种技术,能够使用单细胞RNA测序作为读出结果,进行高通量化合物筛选。他的实验室目前在使用这种技术,研究组合疗法和营养限制治疗特定癌症的效果。Sana Raoof(29),哈佛大学研究员。她的研究表述了一种非小细胞肺癌亚型的耐药性进化过程,并且发现了一种组合疗法,可能防止耐药性的产生。她的专家证词在多个司法区域改变了与吸烟相关的法律。Jessica Schleider(29),石溪大学助理教授。Schleider博士的研究重点是精神健康疾病的治疗,包括儿童和青少年中的抑郁症。她尤其感兴趣开发有效而且短暂的干预手段,让患者更容易获得精神健康护理,并且护理手段更容易获得推广参考资料:[1] 30 Under 30 In Healthcare 2020: Fixing Healthcare At Every Scale. Retrieved December 3, 2019, from https://www.forbes.com/sites/leahrosenbaum/2019/12/03/30-under-30-2020-healthcare-at-every-scale/#7d5ce7c22f75[2] Getting personal to fix the system. Retrieved December 3, 2019, from https://www.forbes.com/30-under-30/2020/healthcare/#667032bb7f75· END ·
香港肿瘤学家兼临床研究员Herbert Loong拥有医学学士(MBBS)、 分子和诊断病理学硕士(PDipMDPath)学位,系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内科医师学院院士、香港内科医学院院士和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加入了全球性科学研临床研究组织George Clinical的领先科研队伍。Loong 博士同时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一期临床试验中心医学副主任和临床肿瘤学系助理教授。同时,也是威尔斯亲王医院成人肉瘤多学科小组的现任及创始召集人。首席医疗官Maria Ali表示:“Herbert能够加入George Clinical的领先科研队伍,并扩大我们在亚太地区的肿瘤学覆盖范围,我们深感荣幸。” “Herbert不仅致力于携手业界扩大临床研究成果,还积极帮助亚太地区进一步发展肿瘤研究能力,这也是乔治临床组织在该地区工作的核心目标。”Loong拥有香港大学医学学位,曾在加拿大多伦多玛格丽特公主癌症中心访学,从事实验疗法方向药物开发研究。他的临床和研究方向还包括肉瘤肿瘤学、胸部肿瘤学和健康经济学。曾获得了欧洲癌症大会奖学金(2013年)、ASCO年会优异奖(2014年)以及香港医师学会青年研究者奖(2014年)。经病人及其照顾者提名,2018年,他带领香港中文大学肺癌团队,因在“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提供一流胸部肿瘤护理,获得IASLC基金会癌症护理团队奖。Loong表示,“我的首要目标是通过药物开发、临床试验和医学教育领域的努力,改善癌症患者个人或整个群体的疗效和预后。” (文章来源:美通社)
来源:国际金融报6月21日下午,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召开第128场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在会上就北京市6月20日新增确诊病例的相关情况进行通报。20日新增确诊病例中已完成17例调查庞星火通报了6月20日北京市新增确诊病例和流行病学调查情况。6月20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2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11例,年龄平均42岁,最小1岁7个月,最大86岁;北京户籍10例,外省户籍12例;已完成17例确诊病例调查,5例正在调查中。据北京市疾控中心消息,病例活动过的小区或场所具体信息如下:百事公司北京大兴厂区已停工停产 工厂内外取样为阴性发布会上,百事公司大中华区集团事务部企宣总监樊志敏介绍,6月15日,百事公司首例病例确诊。当日早八点北京大兴区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厂停产停工,全厂消杀,封闭所有库存,禁止外运。全面开展人员核酸检测,6月15日全部员工居家隔离,6月16日进行全员核酸检测,6月20日转运480人到集中隔离点隔离,这480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同日,对所有员工共同居住人员全部落实居家隔离观察。截至6月20日18时,已追查到密切接触者87名,全部落实集中隔离措施。6月16日,北京大兴区疾控中心对工厂内外环境进行涂抹取样,结果均为阴性。6月15日和20日,对食堂、更衣室、车间洗手区、厕所、流水线工作区等两次进行全面环境消杀。如采用5∶1混检,每日可检测近100万人会上,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高小俊介绍,目前北京的核酸检测机构已扩大到124所,日最大检测能力23万份。如采用5∶1混检,每日可检测近100万人。国家卫健委已从湖北等地抽调212名检测人员支援北京医院高小俊介绍,为加强北京核酸检测的力量,实现在更多人群开展核酸检测的目标,国家卫健委近期从湖北、辽宁等地抽调了实验室检测人员,组成了10支检测队伍,共计212名检测人员携带必要设备,支援央属、市属等10家医院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提升核酸检测能力。预计人员和设备全部到位后,每天可为北京市提供约3万个样本的核酸检测能力。专家:密切接触者核酸检测阴性也要隔离!在回答记者有关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第一次核酸检测为阴性,是否还需要隔离等相关问题时,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研究员李金明表示,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初次检测呈阴性,依然要进行隔离。李金明表示,密切接触者感染的风险比非密切接触者要高很多。如果初次检测呈阴性,必须隔离。隔离期间,密切接触者一旦出现症状,需要进行核酸检测;如果隔离期间并未出现症状,需要再次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才能解除隔离。北京6月底发布高考防疫安排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高小俊表示:目前,北京已完成了针对考生不同情况、考点不同情况、考前消杀程序,一系列方案和应对措施的起草和落实,正在进一步细化和模拟的推演过程当中。计划在6月底,完成相应的审批手续和模拟推演后,一并对社会发布。北京高校9月前返校可能性很小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表示,新发地市场的疫情暴发提醒要高度关注环境,特别是环境的核酸检验和消杀,学校的食堂、餐馆、浴室、公共卫生间等都是换届时要重点改造和清洁的地方。因此,根据这一次疫情暴发的基本判断,在9月份开学之前,在彻底完成环境检测和消杀之前,同学们再次返校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三类人群无需焦虑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和建表示,根据专业部门建议,没有高风险区域出行史、没有接触过高风险人员、没有出现发热症状的市民,请不要焦虑。根据社区统一安排,按预约时间有序参加核酸检测,避免不必要的扎堆,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北京外卖电商员工首批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多家外卖平台与生鲜电商同步披露,其首批配送人员和肉禽水产类等生鲜食材的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当日饿了么披露,按照北京市的疫情防控统一要求,其针对北京地区所有外卖骑手,已陆续分批进行核酸检测,预计下周能完成全部相关工作人员的检测。在此之前,饿了么已先行针对高危地区有过跑单行为的骑手暂停接单,组织其接受核酸检测并居家隔离14天。目前,饿了么的首批核酸检测情况已经出炉,受检骑手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美团同日表示,已在政府部门指导下组织在京外卖骑手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并升级无接触配送,继续采用无人配送车等模式,推动商家、骑手的检测结果线上可查询。除了骑手之外,美团旗下餐饮供应链平台快驴进货也已对北京区域所有仓储员工、供应商驻仓加工人员、配送服务司机进行核酸检测,且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近日,美团其他工作人员的核酸检测结果也将陆续出炉。在北京这轮疫情中,三文鱼出现了被病毒污染的情况。为此每日优鲜当日披露,其在生鲜电商中率先开展了对于肉禽水产类等生鲜食材的核酸检测。目前其全部受检生鲜食材样品的检测结果已经出炉,结果均为阴性。“目前我们全部在京相关工作人员也都接受了核酸检测,首批1000多人的检测结果已经出炉,结果也都是阴性。”每日优鲜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与之类似,当日生鲜电商本来生活网也披露,目前针对其生鲜食材样品和在京员工进行的核酸检测,同样也都是未见异常,市民可以放心在线采购各种生鲜食材。中食协豆委会称国内企业无疫情报告近日相关专家在北京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上发布了“新发地市场水产、豆制品局部售卖区域阳性样本较多,环境污染较重”提示后,引发消费者担忧。对此,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专业委员会表示,豆制品加工过程中有煮浆加热等灭菌工序,不会产生新冠肺炎病毒。截至目前,全国豆制品企业暂未发生一起疫情报告。综合自:央视新闻、环球网、北京日报、北京市疾控中心等—— /
报考医学类专业一直都是众多学霸的第一选择,没有优秀的成绩很难进入优秀的医学院学习。医学类专业也一直被公认是报考热度极高,就业前景极好的不二选择。在医学领域的近些年榜单中,始终充满了原卫生部直属医科大学的影子。曾经,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医学实力中高居榜首,曾经的华西医科大学、浙江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以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非卫生部直属)同样榜上有名,这些医学院的名字让人耳熟能详,也是学霸们最想报考的医学院。这些曾经永远留存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中的辉煌名字,共同成就了如今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规模巨大的综合性高校。北京协和医学院是国内医学领域最高学府,拥有两院院士24人,阵容比较强大,所以医学生称为是医学生心中的圣地。不过它每年招收的人数不多,本科生与清华大学联合培养,门槛较高,竞争也比较激烈。北京大学医学部自称以精英教育为本,重视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结合,招生与北大分部分开招生,此学院每年的本科生直升及推免研究生比例较大。复旦大学医学院作为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学院名声早已响彻中外。国家重点学科包括生物学、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心血管病、肾病、传染病)、儿科学、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妇产科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药剂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中山大学医学院学习氛围浓厚,并且在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就业前景上都有独特优势,药理学、病原生物学、临床医学、法医学实力雄厚。此外,海军军医大学及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地方高校表现突出,医科大学在医学实力上保持着极大优势。首都医科大学虽然比较小,但实力不差,不在“双一流”之列,但是在业界都是非常有名气的,而且学校学习氛围非常好,毕业生出来非常受欢迎。国家重点学科包括外科学(神外)、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神经生物学、内科学(呼吸系病)、内科学(心血管病)、神经病学、儿科学。医学类专业学成之后大有可为,抛开救死扶伤这么伟大的荣誉不说,医生基本上是一个可以终身从事的行业,工作非常稳定,工资待遇也比较高,并且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越来越吃香。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信息,欢迎关注我的个人主页,更多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如果您觉得文章还不错,欢迎点赞和留言哦。
齐鲁网日照8月7日讯8月7日上午,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和日照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9第二届中国药品安全技术大会暨中国(日照)生物医药产业合作论坛在日照市开幕。前来参会的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中山医院临床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向东接受闪电新闻采访,他告诉记者,本次大会对日照整个生物产业的发展会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中山医院研究院也想将他们的项目落地日照。王向东说,这次大会是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办的,协会把全国的医药生物技术人才和企业融为一体,所以对日照整个生物产业的发展会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把整个国内外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带到了日照。第二个方面是整个日照生物医药发展的平台和宽度有了质的飞跃,以前是非常简单的区域性发展。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参与后,就变成全国性的而且国际性的发展。第三个方面是,大会给日照带来巨大的人才储备,日照生物技术的发展实际最主要的是人才,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是一个人才储备库。王向东告诉记者,复旦大学中山医院临床医学研究院有三十多个研究所,这次来,他们也想把研究院的很多项目落户到日照。
9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通知,公布国家卫健委第二届罕见病诊疗与保障专家委员会名单。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等担任顾问,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张抒扬当选主任委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常务副书记韩金祥研究员再次当选专家委员会委员。罕见病诊疗与保障专家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为研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罕见病定义和病种范围,组织制定罕见病防治有关技术规范和临床路径,对罕见病的预防、筛查、诊疗、用药、康复及保障等工作提出建议。该专家委员会自2015年12月正式成立以来,为推动我国罕见病管理作出了积极贡献。山东省较早开展了罕见疾病防治研究和罕见病病例信息登记工作。2010年,韩金祥研究员率先发起成立省级罕见病专业组织--山东省罕见疾病防治协会。在各级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开创性地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依托罕见疾病防治联盟,圆满完成国家第一个罕见病防治领域“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首先建立并启动省级范围内的罕见病病例信息登记系统;为罕见疾病防治领域的基础研究、医疗保障和卫生政策决策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助力我国罕见病事业发展方面得到了国家和兄弟省市学会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http://www.nhc.gov.cn/yzygj/s7659/202009/c4cf28e6b54a4d248f0611b50dc023e7.shtml?wYNOrhhjiR4y=1599044512928
将为临床医生搭建研究平台今日上午,深圳首个由医院设立的临床研究院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北大深圳医院”)揭牌,其将借助北京大学医学部及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的雄厚研究实力,加强医院乃至深圳的临床研究型医生的培养,并为各类临床研究的开展提供方法学咨询、审核和质量把关服务。“医学服务的对象是人,任何的医学进展最终要通过严格和科学的临床研究进行验证和评价才能确认其是否安全、有效。未经临床研究证实的诊疗或预防措施,都可能是无效的,甚至可能给应用对象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因此,临床研究对于发现临床问题、总结疾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规律,对病因的探索和最终确定,预防和治疗效果的评价都起着重要作用。”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吕光华在仪式上致辞表示。吕光华副主任说:“不论国内国外,一所高水平的医院一定是一家高水平的临床研究型医院。今天,很高兴看到北大深圳医院建立了自己的临床研究专门机构。期望北大深圳医院依托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学术资源,以及自身的临床资源,把临床研究院打造成医院的一张靓丽名片。”北大深圳医院院长陈芸介绍,北大深圳医院临床研究院的成立,将借助北京大学医学部及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的雄厚研究实力,加强医院乃至深圳的临床研究型医生的培养,并为各类临床研究的开展提供方法学咨询、审核和质量把关服务;同时将整合北大深圳医院的临床资源、数据资源和专家资源,推动医院临床研究的快速、有序发展,最终使患者受益。在揭牌仪式现场,陈芸院长为方伟岗教授颁发聘书,聘任方伟岗教授担任北大深圳医院临床研究院院长。据了解,北大深圳医院临床研究院的职能包括:为全院的所有临床研究项目提供专业化技术支持,包括项目设计和基金申请、临床试验注册及管理、数据采集和管理、病案随访、统计分析、生物样本保存及检测、成果总结及发表等;管理全院临床研究项目的立项、实施、结题评估和质量控制;提出和制定全院临床研究相关管理规定和激励政策;组织专家委员会,提出重大临床研究项目;统一承接和管理企业药物和器械研发项目,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等。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鲍文娟 通讯员:彭蓓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鲍文娟 通讯员:李梦园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蔡冬庆
2019年11月14日至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将再度联合麻省理工学院、《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中国医院协会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2019中国医院协会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PLAGH-MIT医疗大数据学术交流及Datathon活动”。本届Datathon活动环节首次引入了和鲸科技与AWS作为技术支持方,以保障流畅的在线数据分析协作体验和研究结果产出留存。在本届Datathon的会前培训上,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工程保障中心副主任——张政波为与会者分享了Datathon活动的相关情况,以下为详细内容:Datathon活动由来与价值:跨专业合作开展医疗大数据应用研究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数据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数据密集型科学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对于医学临床和科研而言,如何借助于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转型发展,是每个学科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实践方面,来自科室的需求是如何建立科室物联网,平台采集全息大数据;来自临床的需求是如何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提升临床诊断水平;而来自企业的需求是如何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研究提升科研成效。在医疗大数据时代,如何高效、有意义地挖掘利用这些数据,为临床决策提供循证依据并发展智能化辅助决策支持工具呢?临床医生往往每天都面对着繁忙的诊疗任务,而数据科学家和工程师缺乏对临床知识的深入了解,因此,由任何一方独立开展医疗大数据应用研究都困难重重。医疗大数据的分析利用迫切地需要跨专业合作,组建一个理 - 工 - 医多学科团队,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分工协作,实现共赢多赢。由此,Datathon活动应运而生。Datathon = Data + Hackthon,是一项新颖的数据实践活动,其前身是源自于硅谷的“Hackathon”。Hackathon 通常是短期、高强度的小组竞赛,旨在促进各大公司的技术创新和新观念的产生。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医学院数据科学家和临床医生组成了Datathon创始团队,他们将Hackathon 模式引入医疗领域,提出了 Data+ Hackathon 的竞赛模式,即“Datathon” 。2014年首次举办Datathon活动,目前Datathon已经在全球成功举办了40多场。Datathon通过组建跨学科的团队,在短期内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完成临床研究项目。基于数据计算的方法,合作解决临床医生面临的众多问题和未满足的医疗需求。中国历届Datathon活动:医疗领域的“跨学科”合作取得丰硕成果2016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联合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医疗大数据研讨会与 Datathon活动,这标志着Datathon模式被正式引入国内。2017年,在“Datathon数据竞赛”的基础上增加了“医疗大数据国际学术大会”,形成了“医疗大数据国际学术大会 +Datathon数据竞赛”的会议形式,并沿袭至今。2016、2017、2018年连续举办三届Datathon,活动取得丰硕成果,推动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与实践相结合,2018年大会当天网络访问量超过100万人! 在谈到活动目的时,张政波指出,一方面是推动医疗领域的“跨学科”合作,与国际同行接轨,探索“大数据驱动”下的临床科研新模式;另一方面是将MIT在医疗大数据分析领域近10年的经验带给大家(HST.953 – secondary analysis of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课程),在较短的时间内体验和掌握医疗大数据分析利用的技能和方法,搭上“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这趟快车。同时,他还概括了Datathon活动的特点,那就是“不玩虚的,数据实战”,同时还有“国内外专家现场指导”。3 届Datathon活动的举办都非常成功,多个跨学科团队在短期内合作完成了感兴趣的临床课题,并有多个团队在活动后依然保持紧密合作,以论文的形式实现了项目产出。2017年,发表文章22篇,文章累计的影响因子为83.195分;2018年,发表文章34篇,文章累计影响因子为176.748分。2019医疗大数据Datathon:顶级专家深度参与,跨界合作值得期待为了保障活动质量,本届Datathon邀请到了众多来自国内外的指导老师,来自国外专家的有MIT计算生理学实验室临床研究主任、哈佛医学院副教授Leo Anthony Celi;哈佛大学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计算科学助理教授Finale Doshi-Velez;哈佛医学院BID医学中心动态医学指标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医学院副教授Chung-Kang Peng;帝国理工学院博士、CharingCross Hospital 重症监护中心研究员Matthieu Komorowski;新加坡国立大学数据研究所助理教授,国立大学医学院资深副主任Mornin Feng;BID医学中心的首席数据库工程师、MIMIC数据库资深专家——沈鹭(BIDMC);数据科学家、量化分析师刘星刚(Philips) ;麻省总医院和Beth Israel Deaconess医 疗中心临床研究员Ryan D. Kindle;MIT计算生理学实验室研究员、哈佛医学院生物医学信息学硕士Ming;Tufts大学计算机科学性系助理教授、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博士后 Michael C. Hughes;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客座讲师Sicheng Hao;MIT计算生理学实验室附属研究人员Regina Leung等。此外,还有解放军总医院医学信息情报所高级工程师、医疗大数据中心主任——薛万国;北京市生理科学会危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特聘专家——王谊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章仲恒; 西安交大一附院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吕军;解放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副主任——康红军;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呼吸科主任——李玉柱;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副主任——董蔚;解放军总医院高压氧 科副主任—— 颜伟;解放军总医院计算机室主任—— 刘敏超;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MIT计算生理学实验室博士后—— 冯聪;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工程数据工程师、Datathon活动组织者——李沛尧等国内专家。最后,张政波还谈了自己对于Datathon一些感想: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改变人类社会的生态,使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有言,应对未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创造未来。而 “大数据战略”,则是当下领航全球的先机。新一代医生、工程人员需要打破学科边界,跨界合作,获得跨越式成长的机会!张政波主任的完整分享PPT已上传至和鲸社区(Kesci)可移步以下链接下载:2019医疗大数据Datathon活动会前培训资料集合https://www.kesci.com/home/project/5db29f4b75df5c002b23d655
日前,广州大学—中山市人民医院生命医学联合研究院(下称“研究院”)发布招聘启事,为满足教学科研和医学工作需要,计划面向海内外引进20个医学领域高层次人才。在不久前的5月初,广州大学与中山市人民医院合作组建研究院。这一举措被看作完善科学布局,挺进医学的重要一步。根据招聘要求,研究院招聘生物医学工程、基因编辑与基因治疗、生物计算、生物信息与生物工程技术、脑科学与心理治疗、心血管疾病、辅助生殖医学、血液肿瘤和过敏康复医学、生物医药、先进诊断与先进治疗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领域方向的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等“百人计划”,以及全职特聘人才。“百人计划”引进人才按照学校审定的人才层次类型给予相应薪酬待遇、购房补贴、校内科研项目费等配套待遇;为引进人才子女协助提供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针对“全职特聘”引进人才,给予年薪+突出科研和教学成果绩效奖励+校内科研项目费+租房补贴配套待遇,具体薪酬待遇面议。所有引进人才可依据广州市现行人才政策申报认定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含杰出专家、优秀专家、青年后备人才)并享受相应的购房补贴待遇(100万元—1000万人民币不等);海外优秀留学归国人员可通过广州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申报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项目,并享受国家和地方配套共60万元人民币的资助金。根据双方协议,研究院未来将组建200人左右的科研团队,进驻分设在广州大学、中山市人民医院的两个分平台。其中,全职科研教学人员(含在站博士后人员)约100人。双方将以共同搭建生命医学科研平台为带动,联合培养生命科学与临床医学创新型人才,共同培养的在校研究生规模约年均100人。南方日报记者 姚瑶 通讯员 广大宣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 何丽娜学外语是件令很多人都感到头大的事情。天天背单词、记语法,可常常一转脸又忘得一干二净。也有的人说,不管前一秒如何兴奋,后一秒拿起外语书翻看则分分钟睡着。于是,有人则异想天开,要是睡觉的时候也能学习就好了。近日,瑞士的一群学者还真去做了这样的研究,结果发现,深度睡眠时在耳边播放外语,有助于提高该门语言的学习水平。看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估计不少人心中已打起如意算盘,以后晚上都早点洗洗上床睡着恶补英语。不过,睡眠专家认为这不太靠谱,并且从睡眠健康考虑还有危害,可谓是给那些想做着美梦学好外语的人当头一盆冷水。【图片来自视觉中国】新研究发现:睡着时听外语单词有助记忆瑞士伯尔尼大学心理学研究小组,招募了41名志愿者做了一个有意思的试验。当这些参试者进入慢波睡眠(深度睡眠)阶段时,研究人员给他们播放一些“捏造”出来的外语单词及相应的“翻译”。而等他们清醒后,在没有“翻译”的情况下再次听这些“假词汇”,并要求勾选该词汇的含义。结果发现,参试者的答案与睡眠中听到的录音重叠率达到60%,准确率比瞎猜高出10%。研究人员们由此认为,大脑在有、无意识两种状态下都可能形成记忆。在深度睡眠阶段接受的外语信息可以在清醒后无意识地被重新拾回。为了更好地辅助掌握外语,不妨在沉睡时听一听,清醒后再学习同样的内容就可以增强记忆,提高效率。对此,杭州市中医院院长、中西医结合睡眠专家张永华表示:“不太靠谱。”张永华院长告诉钱报记者,根据睡眠过程中的脑电表现、眼球运动和肌肉张力的变化,可将睡眠分为非快速眼动期和快速眼动期。而在睡眠的不同阶段,大脑的主要工作内容不同。在快速眼动期,也就是很多人会做梦的时候,大脑是在对白天接收的信息进行加工记忆,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就是这个道理。非快速眼动期又细分为一期、二期和三四期,三四期又叫慢波睡眠,也就是大家俗称的深睡眠,此时大脑的主要工作是分泌身体所需的各种重要激素,至于外界的信息不一定能接收得了,即使能接收也应该比较有限,另外是不是会影响激素的分泌也有待研究。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电视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等一觉醒来电视还在继续放着,那么,请问你对睡着时播放的电视内容有一点点印象吗?【图片来自视觉中国】睡眠专家反驳:外界声音会影响睡眠质量张永华院长说,在临床上,有很多喜欢开着电视或是放着音乐睡觉的患者,起初他们是想用这个方法帮助自己入睡,殊不知,久而久之竟让自己的睡眠变得越来越糟。43岁的秦进(化名)是一名资深金融从业者,可随着在单位的职位越来越高,需要他操心烦恼的事情也就越来越多,一个星期里总有两三个晚上他会因此睡不着。一次,他实在辗转难眠,起床打开了电视,正好是央视财经频道,听着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他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之后的很多个失眠的晚上,他都通过这个方法让自己入睡。只不过睡着以后总是迷迷糊糊的,第二天醒来头昏脑胀。明明睡着了也并没比之前失眠好受。“这些人之所以起初能听着电视节目或是音乐睡着,是因为外界的声音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帮他们缓解了焦虑情绪。但这种方法只能偶尔使用,因为从睡眠健康的角度来看,外界声音的刺激会影响睡眠质量,以致这些人虽然能睡着,但没办法进入深睡眠状态,因此大脑一直在接收和加工信息,得不到很好的休息,于是第二天起来会觉得很累。”张永华院长说。再回过头来说说睡觉时听外语的事,如果一直播放肯定睡不好,可等进入深睡眠再播,谁来帮忙播?没有睡眠监测设备怎么来判断何时进入深睡眠?显然,这事不具备实操性。近年来睡眠障碍患者猛增,能好好睡觉已实属不易。所以,别再想睡着大觉就能学好外语的美事了,珍惜现在拥有的好睡眠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