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设临床科研大数据平台。采用了Openstack作为数据平台私有云的解决方案,应用层使用Docker容器化的方案,数据库使用了开源数据库软件PostgreSQL,平台的应用主要由科研数据中心、临床大数据治理平台、智能科研检索、临床科研采集系统、全院级科研随访系统五部分组成。通过该平台临床研究人员获取数据将更便捷、科研管理更高效、探索新的研究方向更容易。基于临床科研大数据平台,能为医院各专科提供有效的科研服务,实现科研、论文和核心技术等方面的突破提升。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科研水平成为衡量医院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科研大数据平台作为医院科研、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临床科研水平和培养医学研究人才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为临床科研人员搭建平台,以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应,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科研支撑平台的作用,是目前大型综合性医院亟需解决的课题。研究背景 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大力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治疗新模式新手段,建立快速精准的智能医疗体系。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运用,国内外涌现了一大批借助医学信息学和机器学习技术进行临床研究数据分析挖掘,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对医疗电子化数据的建模、分析、挖掘,并且基于数据二次利用所形成的进一步应用,已经成为医疗信息化、精准化、智能化的下一个核心发展方向。我国健康大数据和医疗人工智能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薄弱。目前国内最有代表性的医疗人工智能产品,在于基于医疗影像的人工智能自动筛查和诊断系统,对胸片、皮肤照片、脑部影像等医学影像进行自动分析,并生成相应的影像诊断报告。但在其他人工智能的技术领域,例如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以及通用的机器学习方法,目前在中国形成可落地的产品尚不多见 。基于临床科研大数据平台的架构与应用目前大部分医院已经建立了较为全面的医疗信息化支撑体系,无论是电子处方、医嘱套餐,还是临床路径、电子病历,在提高临床效率服务上下足了功夫,但由于临床数据分散在多个应用系统中(如EMR、LIS、PACS等),且都是非结构化的海量数据。本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为有兴趣致力于研究大数据的临床科研工作者提供一点思路。技术架构研究采用了Openstack作为数据平台私有云的解决方案。通过使用Openstack搭建私有云平台,既可以获得类似阿里云等公有云的灵活、弹性、扩展性等云计算的优势,又可以降低安全风险。在应用层使用Docker容器化的方案。通过使用Docker容器化部署,每个服务运行在了一个独立的环境之中,互不干扰,也不会影响宿主机的环境,解决了长久以来生产环境与开发测试环境不一致导致的各种问题。同时,通过Docker提供的集群化以及资源分配功能,提供了更高的可用性,并提供了不停机升级的特性。数据库使用了开源数据库软件PostgreSQL。PostgreSQL作为当前最先进的开源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体现了极高的性能与稳定性,支持python、perl、c、R、Java、Javascript、PL/PgSQL等多种语言编写存储语言及扩展,支持多种特殊索引结构、支持自定义的数据结构、支持机器学习库以及GPU并行计算等。基于临床科研大数据平台的应用基于临床科研大数据平台的应用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科研数据中心、临床大数据治理平台、智能科研检索、临床科研采集系统、全院级科研随访系统等应用(表1)。在此治理和科研采集的基础之上,未来可支持科研统计分析及临床辅助决策。在人工智能支撑下,通过临床辅助决策应用到电子病历等业务系统中,将治疗评价、风险预测贯穿在诊疗流程,基于医院原有临床数据进行实时决策支持,最终实现临床采集-科研分析-指导临床的闭环。表1 临床科研大数据平台应用全院级专病科研数据中心通过将原有院内临床数据中心CDR,未充分结构化的病历、报告等文本数据,经过人工智能技术处理形成高质量、多维度的结构化数据,以满足科研检索、临床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的需要。结合科研采集、随访管理等系统采集的数据,进一步丰富“以患者为中心”的科研数据库。临床大数据治理平台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等AI引擎的大数据治理平台,实现各类临床数据的结构化、标准化和归一化等处理。针对数据驱动的临床研究场景,能够将医院积存的海量临床数据自动结构化、标准化成可被临床研究直接分析、利用的科研数据。治理后的结果为后续的临床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智能科研检索提供多维度、多病种符合专病模型的检索功能,从病历、诊断、用药医嘱、检验、检查报告、体征等结构化及非结构化文本中提取检索点位,个性化定制专病检索模型。支持通过入选和排除等集合运算实现研究人群的精确筛选,实现自动发现满足条件的新病人并自动入组,实时精准从海量病历中定位研究人群。临床科研采集系统在数据治理基础上,满足科研所需的病例报告表(CRF)设计与数据采集、科研项目管理、团队管理与多中心、权限设置与隐私、数据核查与质疑、数据导入导出等常见功能模块。高度结构化、规范化的病历数据,利于病例报告单(CRF)自动填写,科研流程管理支持研究全过程协同。全院级科研随访系统可有效解决院内外数据整合、患者依从性差、失访率居高不下的难题,在全面提升随访专业度、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推进的同时,极大地提升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随访平台从患者管理和科研需求出发,整合随访计划提醒、随访量表填写、智能科普患教、在线病情咨询、患者报告结局(ePRO)信息采集等功能;自动问答功能为患者提供准确的知识问答和健康建议,实现个性化健康宣教和科普。同时为满足临床科研需要,可将患者采集结果便捷地返回给专病科研库,实现对患者离院后健康信息的全量收集。结论与展望智能化的临床科研支持系统不仅能对历史病历数据进行快速检索浏览,而且能便捷地将临床数据应用于具体研究中,成为医院各科室开展临床研究提供高效的工具,加速推进学术研究及成果转化,释放积压的大量医疗数据潜在学术价值。同时在全院级临床科研大数据平台与应用平台上,实现了各业务系统历史数据及实时数据的整合、治理。经过治理后的数据保障临床科研数据质量,在此基础上各科室临床研究人员获取数据将更便捷、科研管理更高效、探索新的研究方向更容易,从而实现科研效率整体提升,不断提升学术研究能力,实现医院临床学术研究质和量提升。【引用本文:朱明宇. 基于临床科研大数据平台研究[J]. 中国数字医学,2020,15(7):17-18,35.】新媒体部: 010-81138718;81138717
36氪获悉,生命科学研发B2B企业服务SaaS平台「Aurora」(耀乘健康科技)今日(1月20日)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的种子轮融资,由光速中国和汉康生物基金联合投资。该融资将用于推动新一代全平台临床研究解决方案的落地、推广和国际部署。「Aurora」创立于2020年8月,定位于利用云平台、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赋能临床研究服务类软件,加速生命科学产品的研发。创始团队选择首先从临床研究管理入手,设计了Aurora NEXUS平台。「Aurora」创始人、董事长陈晓指出,公司创始团队来自Alphabet集团的Google和Verily,包括Verily China的创始管理团队,临床试验软件供应商Medidata,以及来自医药、CRO和互联网的专家和高管。Verily前身为Google Life Sciences,是Alphabet旗下的专注生命健康的公司。陈晓表示,公司也在组建AI团队。Aurora核心模块开发完毕,软件即将发布并应用于临床关于产品,陈晓透露,目前Aurora NEXUS软件的核心模块已经开发完毕,春节前两款软件Aurora NEXUS Collect和Aurora NEXUS Construct将会发布;Aurora NEXUS采用了多云联合部署,支持全球合规、本地部署、数据分存但跨国互通的服务,允许异地多中心实验数据依据当地法律法规存放在当地云,符合全球规范,并遵循本地化数据监管的完整解决方案。谈及同类临床研究管理软件的不足,陈晓指出,目前相关产品存在三点不足:一,由于数据后台地点原因,本土访问不够快;二,本地语言支持、需求反馈速度等本土化能力有待提升;三,数据全球合规性、数据访问便利度等国际研究支持能力有待提升。针对这一现状,陈晓指出Aurora产品进行了三点改进:一,跨云平台,通过云可适配,支持全球合规、本地部署、数据分存但跨国互通的服务;二,架构轻盈、可灵活组装,便于软件定制化、快速迭代;三,智能化,在软件使用的全流程中提供智能处理,提高效率并减小管理风险。据公司介绍,春节后Aurora NEXUS将正式在北京肿瘤医院、长庚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等临床中心被数家知名药企启用;有数家潜在的CRO、Biotech公司计划签订合同。 药械研发需求涌现,瞄准背后临床研究市场眼下,中国医药研发的爆发和市场的迅猛发展,给临床研究带去了更多新的挑战。陈晓指出:“临床研究存在环节多、流程复杂、信息处理量大的行业难题。因此,把各类行业需求转化成一组离散分布而又统一互联的应用程序,通过模块化整合的设计,覆盖临床研究的方方面面,从而更好地满足药企、生物科技公司、CRO、医疗器械公司等不同行业客户的标准化及个性化需求至关重要。”谈及行业现状,陈晓坦言:“医药行业软件水平亟待提高。尤其在中国,临床系统的国际产品在本地化层面,无论是平台反应速度,还是数据监管的支持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在中高端制药或是全球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支持中,来自中国本土的软件尚是空白。与此同时,全球对原研药以及医疗器械研发的巨大投入,也都处在一个蜂拥而至、你追我赶的快速发展竞争中。”因此,陈晓表示:“Aurora旨在提供临床研究服务解决方案,提升医药研发效率并降低日益增长的人工成本,同时预警并降低研究风险,加速新药走向市场;关于未来,Aurora的布局将从临床研发阶段拓展至包括临床前和上市后在内的全周期服务,通过搭建立足于中国、覆盖全球的临床研究SaaS平台,协助生命科学产业研发、试验、报批等全流程,缩短新药、新医疗仪器进入市场的等待周期;同时在行业的用户场景中挖掘AI应用和方案,加速行业的发展进程。”在临床试验SaaS领域,36氪还曾报道过Veeva、Medidata、Oracle、云势软件、铨融医药科技等公司。投资人观点光速中国创始合伙人宓群表示:“信息化技术正在促进生命科学研发过程的创新与转型,生命科学研发已进入数字化创新时代,如何提高试验效率,降低成本,是整个研发产业链在探索的方向。“汉康资本管理合伙人苑全红表示:“正在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生物医药公司将走向国际,在全球多个地方开展临床试验研究。符合国际注册申报要求的、基于SaaS的新一代临床试验管理平台能够赋能中国生物医药公司。”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中科院疫情防控科技攻关临床研究平台近日传来好消息:“目前在新冠肺炎炎症风暴机理和临床治疗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有望造福广大患者。”据《安徽日报》报道,2月13日,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应急指挥部专职副总指挥邓向阳赴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调研中科院疫情防控科技攻关临床研究平台研究进展。报道称,“疫情防控科技攻关临床研究平台由中科院依托临床研究医院(合肥)在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设立,重点在病毒检测、流行病学分析、感染免疫机理与新治疗方法等开展攻关,目前在新冠肺炎炎症风暴机理和临床治疗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有望造福广大患者。”另据中国科大新闻网报道,邓向阳在调研中指出,健康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四大主要内容之一,中科院系统有很好的研究基础和条件,希望中国科大和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合肥)继续深入研究,将科学研究与临床治疗更好地结合,争取早一点取得更好的成效、发挥更大的作用,为降低安徽乃至全国的病亡率作出贡献。报道介绍称,为科学应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科院紧急启动“新型冠状病毒应急防控”专项,举全院之力协同作战、突击攻关,力争尽快形成用于疫情防控的实际产品和治疗方法。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国科大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研究的集成优势,中科院决定将中科院的研究力量集中到合肥,依托中科院临床研究医院(合肥)作为全院疫情防控科技攻关任务的临床研究平台,发挥科学院学科全、建制化的优势,汇集中国科大、武汉病毒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等相关研究力量,在病毒检测、流行病学分析、感染免疫机理与新治疗方法等方向重点攻关。为了确保平稳、高效开展研究工作,成立了中科院临床研究医院应对疫情科技攻关联合指挥部,由中国科大校长包信和院士与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中科院应对疫情科技攻关小组组长徐涛院士任共同总指挥。报道称,徐涛院士代表中科院应对疫情科技攻关小组简要介绍了中科院各研究团队在病毒检测、药物试验、复检中心建设和准备集中攻关的临床大数据平台建设和炎症风暴相关研究的重要进展,中国科大临床医学院执行院长、附一院副院长翁建平教授代表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疫情防控科技攻关指挥部汇报了临床研究平台近期取得的重要进展,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魏海明教授,中国科大附一院副院长、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工作专家组组长徐晓玲主任医师重点汇报了攻关团队在新冠肺炎炎症风暴机理和临床治疗的重要进展。
近日,药研社宣布8个月内连续完成C+和D轮两轮融资,总金额超6亿元人民币。其中D轮由纪源资本和元璟资本共同领投,老股东经纬中国,钟鼎资本继续加码;C+轮由红杉中国、钟鼎资本共同领投,经纬中国,元璟资本,元生资本等老股东跟投。作为创新型CRO的领先者、临床研究行业首个科技平台的开创者,药研社专注打造如何让药物研发周期更短,成本更低的创新服务模式。创始人孙美林介绍,此次融资资金将持续用于加强药物研发标准化、系统化等基础建设,推广临床研究科技平台,向行业开放并与之共享,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产业商业化升级完成 开放临床研究入口平台药研社成立于2015年12月,经过4年多的发展,药研社走过了三个非常重要阶段:从创立之初聚焦产品化,到过去3年内完成关键的产业商业化升级,再到当下和未来将逐步迈入生态化建设的关键节点。如今药研社已顺利完成将产品,数据,技术和人才创新等多个核心优势形成闭环,开放、共享其Trial.Link科技平台,更好的服务于三者两端(三者:从业者,研究者,患者;两端:药企端和医院端)。孙美林透露,公司已实现规模化可延续业务发展能力,进入高质的成长阶段。反映到数据上,过去一年业务增长3倍以上,与1500+以上医院保持深度业务合作,其中入驻Trial.Link平台的医院数量已经超过500+,制药企业1000家以上,平台产品覆盖95%以上的从业者。对于本次融资,纪源资本执行董事吴陈尧表示,我们看好中国广阔的创新药市场,和CRO领域的IT技术、模式变革和管理增效带来的巨大空间。我们认为,药研社所代表的CRO 2.0变革方向,能够给药企、医院、被试者、监管机构等试验参与各方带去多赢的效果,而这仅是药研社未来想象空间的第一步。在这场长跑中,我们对孙美林所带领的团队有充分的信心。我们相信,优秀的团队,再加上产业政策和监管方式的鼓励,坚持对客户的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以及投资人的支持,药研社将会为中国的本土药物研发和大健康产业做出重要的贡献。作为从Pre-A轮陪伴至今的投资方,元璟资本合伙人田敏表示,药研社正在经历业务发展的飞跃,从建立药物研发的协同平台,到提供技术驱动的标准化、流程化的药物研发服务,到搭建起连接申办方、医院/机构、研究者、患者及从业者等五大端口的行业生态。作为药研社最早的机构投资方,元璟资本陪伴药研社经历了业务跃升的所有关键阶段,我们持续看好技术驱动CRO领域成长的市场空间,也对药研社优秀专业的团队充满信心。 药研社简介药研社是专注为制药企业提供创新型药物研发服务的CRO科技平台。以人才创新为主体,数据和技术作为驱动的“一体两翼”核心战略,建立医药研发服务的标准化和流程化,形成了质量、成本和效率兼具的“药研社模式”,较传统模式整体研发周期缩短20%,平均成本节约15%。业务具体涵盖CRO、SMO、中心快速启动、患者招募、人力外派,及智能数据服务等一站式服务。同时,药研社运用临床研究入口平台“Trial.Link”智能匹配药物研发参与各方,打破信息隔墙,降低沟通成本,实现业务的高效匹配和服务的优质化整合,让医药研发更高效。
8月28日,上海仁迅科技与上海凌先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携手江苏南京紫东创业园区在无锡举办首届《智慧临床研究论坛》,暨iTrial Genies智能数字化临床试验平台产品发布会,邀请了监管机构、研究中心和企业研发的资深专家,从不同的视角分享讨论临床试验实施过程中的管理痛点及难点,对临床研究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及应用实施建言建策,共同描绘临床研究的未来蓝图。凌先医药CEO孙忠良先生在会议上发表了《未来已来-智能数字化时代的临床试验变革》的主题演讲,谈到了时下云计算、大数据、AI、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对行业的推动作用,以及生命科学行业的数字化趋势,临床研究数字化、智能化的未来和发展方向。仁迅科技联合凌先医药的研发团队整合了20年的临床研究行业经验、尖端的数字化技术,从临床研究行业的痛点出发,在遵循行业规范的前提下,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对行业进行数字化赋能,建设用来支撑临床研究项目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临床研究平台,为药企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旨在降低项目实施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同时,提高项目的质量并降低项目风险。iTrialGenies智能数字化临床试验平台产品发布仁迅科技的首席技术官,王勇先生介绍到:iTrial Genies智能数字化管理平台进行了业界技术革新和生产力升级,彻底解决行业痛点,建立新一代智能化临床研究平台,整合行业上下游资源,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对现有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全面升级,打通线上线下多个环节,通过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基于行业标准的服务模式+强大的技术中台,构建新一代的行业解决方案,持续优化CRO行业传统的管理模式。iTrialGenies平台的典型应用场景◆项目实时视图大屏看板动态可编排的业务流程图、可支持项目风险实时提示、项目进度、状态实时更新、事件实时查询,实现随时随地全方位监控。生成临床项目派发任务面向临床研究的任务协作系统,与流程看板实时联动原始数据自动采集自动映射到EDC通过智能化AI识别、机器学习、规则引擎以及自动采集技术,实现原始病历、化验单据、心电图等临床研究过程数据从原始非结构化资料到电子结构化存储的自动化高效处理。移动数据采集微信平台、Android专用移动采集终端等多终端支持,包括SAE的语音记录,支持智能医学设备直接对接实现数据同步智能监察报告生成基于各种复杂场景的逻辑核查及中心问题管理;系统自动监查,替代人工核查,提高准确率及核查效率iTrialGenies平台核心系统◆iTrial CTM 临床研究管理系统Clinical Trial Management Systems◆ iTrial CCM 临床试验协作管理系统Clinical Coop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Trial MDA 移动数据采集系统Mobil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iTrial SDC 源数据采集系统Source Data Capture System◆ iTrial EDC 电子数据采集系统Electronic Data Capture System多家合作伙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iTrial Genies 一经发布,立刻得到了业界人士的肯定和支持,纷纷表达了对这个临床研究行业创新产品的期待,发布会结束后,与会的多家企业机构与仁迅科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加强进一步的产品研发合作,共同进行行业资源整合,实现各方的价值升级与共赢。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未来已来,面临挑战唯有创新者能砥砺前行!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对医疗健康业务的深度融合,医疗健康数据呈现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如何有效利用健康医疗数据,服务临床科研成为医疗机构急待解决的问题。在2020年8月23日下午举办的2020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CHINC)的通联站论坛上,与会专家将集中讨论与基于临床数据的临床科研平台有关的话题。通讯站论坛由上海市儿童医院院长于广军和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冯杰共同主持,内容涉及医院数据科研利用、数据平台建设、流行病学与医疗大数据的关系等话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主办方邀请了法国科研机构,为与会学员介绍法国智慧医疗体系和医疗数据管理情况,为我国医疗行业起到借鉴作用。8月23日下午通联站论坛——基于医疗数据的临床科研平台(紫金厅)主要内容:医院数据赋能科研利用——计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信息管理与大数据中心主任法国的智慧医疗体系和医疗数据管理——雷萍 法国法中卫生研究院执行院长整合临床信息与生物信息的智慧医疗平台建设——于广军 上海市儿童医院院长流行病学与医疗大数据应用的关系是融通共进——梁会营 广东省医疗数据智能化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数据中心主任医疗数据开放与患者隐私脱敏处理——郑西川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部分主持人及授课专家介绍于广军上海市儿童医院院长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研究员,博导。上海交大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医疗信息研究所所长,上海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副会长、上海妇幼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医学会互联网医疗专委会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常委儿保专委会副主委。上海第四届医务青年管理十杰。2013年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2014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5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2018年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目前研究领域为儿童保健和医疗信息化。近年来在儿保方面牵头开展了高危儿多学科合作的干预研究、多动症的医教结合研究项目。在信息化方面,承担了国家863课题《区域医疗大数据的研究与应用示范》。2011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医院协会科技创新一等奖;2013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中国医院协会科技创新二等奖。近期著作有《走进移动健康时代》、《儿童雾化治疗指南》、《健康医疗云》和《医疗大数据》。冯杰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信息中心主任1991年从事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至今。目前,担任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委会委员,中国医药信息学会上海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组委员,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健康大数据与智能医学发展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数字医疗技术分会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信息技术专委会委员,上海医院协会信息专委会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医院信息管理分委会委员,上海市医保支付改革咨询专家。计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信息管理与大数据中心主任硕士,研究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信息管理与大数据中心主任。从事医院信息化工作20年。任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卫生信息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疗信息化分会副会长等职;参与撰写《医院信息系统功能设计指导》、《健康医疗大数据》、《现代医院信息化建设策略与实践》等8部行业论著。曾荣获全国医院信息化杰出创新力人物、年度优秀CIO等荣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课题、国家卫健委、首发基金等多项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率领团队首批获得《国家医疗健康信息医院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五级乙等和新标准下《电子病历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六级级别。雷萍 法国法中卫生研究院执行院长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欧中公共卫生学院执行院长,法国法中卫生研究院执行院长,法国巴黎政治大学卫生政策研究中心中国项目负责人,法国英赛克高等商学院管理学终生教师。2007年开始致力于法中卫生交流。2009年获得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于2010年加入法国英赛克高等商学院从事教学科研以及中法教育合作工作。2016年担任法国法中卫生研究院( Institut Franco-Chinois pour la Santé IFCS)并执行院长职务。2018年获得法国巴黎政治大学卫生政策管理专业EHPA学位并成为巴黎政治大学卫生政策研究中心中国项目负责人。梁会营广东省医疗数据智能化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数据中心主任卫生统计学硕士,生物信息学博士,临床流行病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健康医疗数据库建设和数据挖掘方法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科研项目5项。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0篇,单篇论文最高引用94次。申请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1项。郑西川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硕士,上海交通大学生命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CHIMA)委员,中国生物医药技术协会医药信息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卫生信息安全与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数字医疗与医疗信息化分会常委,上海医学会互联网医疗专委会委员兼秘书。近年来,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部863课题以及上海市信息化发展项目多项,发表专业论文80余篇。关注领域:医疗信息标准、临床电子病历以及医疗大数据应用。*大会议程及内容设置以现场公布为准2020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CHINC)——看点预告2020CHINC会前透视——开幕式及主论坛精彩纷呈2020CHINC大会之精品培训课:聚焦医疗网络安全2020CHINC大会之精品培训课:医院CIO职业发展与业务管理专场2020CHINC大会之精品培训课:医疗信息化建设标准解读2020CHINC大会之新学科论坛:研究型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实践2020CHINC会前预览——看看“新技术”培训课有哪些亮点?2020CHINC预告:新管理论坛内容聚焦DRG2020CHINC大会之精品培训课:医疗数据应用与治理专场简介2020CHINC大会之新数据论坛:医疗设备数据采集与应用戳这里关于召开2020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 (CHINC)的第三轮通知“全国医疗信息化防疫抗疫优秀案例评选”结果揭晓“2019年度全国医院信息化杰出领导力和创新力人物”评选结果揭晓“2020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征文活动 优秀论文评选结果揭晓新媒体部: 010-81138718;81138717 传播数字医学领域发展最新动态,关注医疗卫生信息化相关资讯。
12月13-14日,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学高峰论坛在广州举办,论坛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联合主办,聚焦生物医学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围绕生命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转化医学等领域议题,行业专家与学术领袖共同探讨了未来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广东省卫健委一级巡视员刘冠贤出席论坛并致辞。大会主席、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余学清教授主持开幕式。论坛上,广东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人民医院”)与乔治(北京)临床医学研究有限公司(George Clinical)签署谅解备忘录,将在临床试验培训和教学、建立科学网络并参与试验等领域加强合作。▲论坛现场刘冠贤表示,广东将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区域融合发展目标,推进大湾区医疗卫生领域深度合作,为大湾区医药界专家学者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打造既具本土特色又具示范效应的大湾区国际医疗合作品牌,促进三地业界充分融合,让大湾区汇聚更多生物医学领域杰出人才与技术,拥有适合生物医学科技产业发展的特色平台与资源,共同造福大湾区居民。▲刘冠贤讲话广东医院携手国际临床研究机构,打造高水平临床研究合作平台论坛上,省人民医院与George Clinical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计划在中国临床研究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余学清表示,学术合作和科学研究是粤港澳医疗健康领域深度合作中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希望以双方的合作为起点,推进大湾区医疗卫生领域深度合作,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医疗合作品牌。▲余学清讲话双方将在哪些领域开展合作?备忘录列明双方合作领域内容涵盖临床试验培训和教学,建立科学网络并参与试验相关活动,提供医学监查,全面可行性服务和研究者协作网络。George Clinical将负责人才培训,提升相关领域人员在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的基础培训、研讨会等方面的知识水平。省人民医院将成为George Clinical在中国及亚太地区临床试验的中心单位,并派出相关负责人将参与试验相关活动,如数据安全监测委员会(DSMB)、指导委员会等,为双方合作保驾护航。▲合作签约仪式据介绍,George Clinical是一家以科学专业知识等为动力的临床研究机构。成立20多年来,拥有300多名员工,覆盖美国、欧洲38个地区,可为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和诊断客户提供所有分期试验、注册及上市后试验在内的临床试验服务。肾脏内科学新版教材来了!论坛上,举行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肾脏内科学》(第二版)及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第三轮全国高等学校医学专业研究生国家级规划教材《肾脏内科学》(第三版)的发布仪式。两部教材由余学清教授担任主编,国内60余名肾脏病学专家教授参与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总编辑杜贤表示,医学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离不开基础教材建设。住陪教材以临床问题、临床应用为导向,切实有助于提高住陪医生肾脏病诊治能力。研究生教材以创新为灵魂,代表我国该学术水平、学科发展方向及学科发展实力。教材充分体现了科学性、规范性、全面性、针对性、实用性,希望能实现“三好”,即教师好教、学生好学、临床好用。▲余学清与杜贤等嘉宾共同为新书揭幕余学清介绍了教材的编写情况,期待高质量的住培教材和研究生教材引领和助力我国高素质肾脏病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建设。编辑|任君飞 责编|周颖怡通讯员|张蓝溪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月13日讯 观海新闻记者从青岛蓝谷药业有限公司获悉,日前,中国药科大学(青岛)创新研究院正式获得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即墨区政府及中国药科大学等合作各方批准,近期政校企三方将正式签约,在即墨区启动建设。据了解,中国药科大学(青岛)创新研究院依托中国药科大学国内领先的药学学科群实力,通过政校企三方的共同努力,将打造成为青岛及山东医药领域的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公共科研技术成果转化平台、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等。创新研究院下设药物临床价值评估和转化研究中心、药物临床研究及培训中心、CDMO转化药学研发中心等。其中,该院建设的药物临床价值评估和转化研究中心,是集多学科交叉融合于一体的药物临床价值评估平台,将填补国内空白。青岛蓝谷药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药科大学(青岛)创新研究院是青岛海洋生物医药及现代中医药产业贸易集聚区的技术创新支撑项目之一,由青岛蓝谷药业提供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业孵化等应用场景及产业赋能,将立足青岛,服务山东,为青岛打造医药产业发展新格局贡献力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萌)【来源:青岛日报社】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新药研发的征途包含多个复杂的关键节点,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新产品上市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空前的挑战对于处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的制药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申办方与临床试验机构之间交互不畅影响临床试验的效率、成本和质量。为打破信息隔墙,唤醒临床研究数据价值,药研社在2019年推出Trial.Link临床研究入口平台,高效连接申办方、医院/机构、研究者、从业者和患者,一站式满足找中心、找数据、找研究者、找患者等临床研究需求。双向精准匹配,为项目合作抢占市场先机截止2020年6月,Trial.Link平台已入驻500多家医院/机构和300多家医药企业/申办方,覆盖行业5万从业者。申办方可以全面浏览入驻的500多家机构发布的研究需求,结合Trial.Link的智能数据库快速查询临床试验机构的多维信息数据,进行市场竞争的智能分析,发现更多与项目匹配的机构;申办方可在Trial.Link平台完成与机构快速对话、可行性调研,根据研究者研究意向、研究领域专长和项目需求进行双向精准匹配和智能推荐,为临床研究项目的合作赢得市场先机。让数据跑腿替代人力跑腿,中心选择更省心对于大部分临床研究项目来说,中心选好就是成功的一半。过往中心选择依靠传统的线下调研,数据收集耗时长,人力成本高,高度依赖经验判断,不可控因素多,交付周期长。Trial.Link平台的临床研究数据中心脱敏采集36万条临床试验信息、1万多位主任级研究者、53万名医生和全国9000多家医院等信息,通过结构化、标准化、可视化的中心、研究者各维度的数据信息查询,进行快捷的市场竞争情况分析,摆脱传统线下收集整理,依靠经验判断或咨询他人的方式,实现让数据跑腿替代人力跑腿,节约时间和人员差旅成本。申办方可快速检索结构化的研究者数据临床试验数据、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数据等海量数据,智能化筛选数据库,呈现可视化的临床试验竞争力分析,提供筛选机构、遴选研究者、选择临床试验发起时机等的精准推荐,为申办方和研究者的临床研究提供数据决策。以中心启动为例,药研社利用Trial.Link平台对适应症、药物、申办方、PI等信息进行智能BI分析匹配出合适的中心相关信息,同时可快速获知该中心的流程信息,中心机构、伦理、遗传办、合同、文件格式及模板相关数据,快速推进后续项目的快速开展中心启动等,缩减中心调研、筛选、启动时间。与阿里健康合作,激活患者资源加速招募进程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国家多中心对国际多中心项目的放开,中国市场拥有了更多国外创新药物临床试验的机会。与之相对应的是,临床试验机构对于受试者的需求量也水涨船高,患者招募成了大难题。药研社与阿里健康合作,申办方在Trial.Link临床研究入口平台发布招募信息,支付宝、淘宝平台审核后自动展示试验信息,患者可以在线主动报名参加临床试验。同时,Trial.Link临床研究入口平台覆盖1万多位主任级研究者和500多家临床试验机构,研究者、研究机构也可根据临床试验项目推荐患者。借助Trial.Link平台的开放与共享性,让更多患者获得相关信息,缩短研究者和患者匹配搜索相关临床试验的时间,让患者让患者通过临床试验获益更多,让更多创新药及早上市。
研讨会现场(央广网发)央广网广州11月10日消息(记者郑澍)11月9-10日,第四届流感及其他呼吸道病毒防治论坛暨呼吸道病毒诊疗学习班在广州举行。会上,为进一步解决全国范围内基层的呼吸道病毒诊断难题,做好“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病毒诊断研究和推广区域平台”(以下简称“区域平台”)宣布成立。来自全国各地的27家三甲医院成为首批建设单位,共同推动中国呼吸道病毒大数据的开发与应用,以及适宜病毒诊断技术在基层医院的普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院士致辞(央广网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院士表示:“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病毒检测成为控制疫情发展的重要一环。多年来,全世界范围发生的突发性传染性病事件,毫无例外都是呼吸道系统疾病。今天,由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牵头,成立‘区域平台’,进一步汇聚和培养人才,提升基层呼吸道病毒的实验室诊断能力;搭建呼吸道病毒的监测网络,规范收集和挖掘我国的呼吸道病毒检测大数据,并积极转化用于新诊断技术的开发应用,助力疫情防控和预测。这次的学习班就像是在全国播下一粒粒种子,期待在全国开花结果。”“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病毒诊断研究和推广区域平台”成立,首批建设单位合影(央广网发)据悉,首批建设单位包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27家来自全国各地的顶级三甲医院,将在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专家组的指导下,形成覆盖全国的呼吸道病毒监测网络,大力推动适宜病毒诊断技术在基层的应用和普及,真正提升基层呼吸道病毒诊断水平。据介绍,“区域平台”还将开展呼吸道病毒大数据库的规范化建设,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大数据资源挖掘和应用。通过收集、整合并分析呼吸道病毒的检测数据,有效监测和评估全国各地呼吸道病毒的组成、地域及季节分布、检出阳性率及动态变化,对其进行预测并给予干预建议。广州医科大学金域检验学院院长、金域医学董事长梁耀铭说:“‘区域平台’的成立,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呼吸道病毒的致病机理、启发新的科研思路、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及临床应用,并积极参与到大数据价值挖掘中,全面推动我国呼吸道病毒诊断领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