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从理科转为文科,我为什么要跨专业考研?此亦至矣

从理科转为文科,我为什么要跨专业考研?

其实,读理科是偶然,喜欢文学是必然。一直以来,我对文学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读书甚至有种偏执的满足。从小时候看小人书,到渐大时读琼瑶和席绢、古龙与梁羽生、汪国真与汪静之,再到研究生期间读《诗经》与《左传》,一路走来,颇多感慨。01 立志跨专业考研我并不是中文系科班出身,高中时期文理分科时被迫接受父亲的意见读理,2004年考入一所普通本科院校,材料化学专业。要说化学,所分科目也是种类繁杂,只所学课程就分无机、有机、分析、结构、材料、高分子等等。整整四年的大学生活就是在撰写实验准备材料、做实验、撰写实验总结材料的日子中慢慢度过。我不喜欢实验,对这些动手操作实验器具甚至有时候还会需要一两个诸如王水、浓硫酸、高锰酸钾等强酸性、高腐蚀危险品的活动兴致缺缺。我依稀还记得,室友在一次煅烧玻璃棒的时候因为用力过度,玻璃棒的碎渣溅到我的衣服上从而烧出一个小洞的“美丽”故事。我还记得同班的一位美女被浓硫酸险些烧伤手臂皮肤的惊悚经历。所以在大四那年,怀着对文学的美好期望和对人生的灿烂畅想,我立志考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并在整个纳米四氧化三铁本科论文期间不间断的搜寻跨专业的相关讯息。当年,化学系的考研率一直居高不下,学风淳朴,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开始在学校图书馆外排队等着鱼贯而入。甚至当年的考研大军把位于半山腰上的图书馆玻璃门都挤裂过两次。但我相信,这种“良好的业态”极可能与就业率的一路下滑本命相连。跨专业考研,实际上没有多少经验可以借鉴,尤其从理转文或者从文转理。我去问辅导员,辅导员说咱们化学系的历史上,似乎曾经出现过一位考入中文研究生的同学,但是已不可考。我还记得当时辅导员笑眯眯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加油,如果你考上了,你也是一个传说。02 初入先秦两汉文学我对古代文学的兴趣要远远超过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所以确定报考的专业是古代文学,方向唐宋诗词。然后就是选择院校、购买真题、制订考试计划,学习过程中也结识了不少研友,后来有一些也成为了同班同学。整个考研过程还算比较顺利,经过公共考试、复试,最终考入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分专业方向的时候,所有通过复试的考生济济一堂,我原报考的是唐诗宋词,但是工作老师说报考这一方向的人太多,结合个人意向及学校分配,部分人员进行了打乱重分配。很不幸,我被分到先秦两汉专业。说实话,在那一刹那,我是有些懵的。唐诗宋词是我一直以来的爱好,但是先秦两汉的古代典籍对我来说是不是难度大了一些?繁体字我都没认识多少,更何况我对那个时代的人文风俗、历史典故一概不知。接下来这该怎么好?刚开始的那一段时间,其实对我来说是一场折磨,我自己的内心也纠结万分。我疑惑于现实跟理想的迥异,我怀疑我自己做出的选择是否正确。我们整日的课程就是研读古籍经典,一学期研读一本。研一读程俊英的《诗经注析》和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辅修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研二读中华书局的《史记》和《战国策》。我终于知道,兴趣不是专业。前者是你的爱好,你可以肆无忌惮的享受其中,或喜或悲,或惊或怒。而后者需要学习和研究,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那些卷轶浩繁的经史子集、百家争鸣当中。或许是枯燥乏味的论文,或许是平淡无奇的资料,你都要熟读于心,信手拈来。03 文化的美好慢慢地,随着对文本的解读越来越深入,涉猎面越来越广,兴趣和专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我渐渐发现自己越来越爱自己被迫选择的这个专业方向了。我不仅读导师指定的文本,而且比较其他不同的读本与版本,这不仅仅是研究需要,更多的已经变成兴趣了。比如《诗经》有扬之水的《诗经别裁》,方玉润的《诗经原始》,余冠英的《诗经选》,还有其他分别研究诗经中的植物、女性的专门著作等;《左传》有徐中舒、朱东润的选本,高士奇的《左传纪事本末》,吴闿生的《左传微》,孔颖达的《春秋左传正义》甚至竹添光鸿的《左氏会笺》等等。这其中有今人,更多的是古人著作。而对繁体字,我也不再是“相逢不相识”了,甚至于有很长一段时间非繁体书不看。我开始喜欢这样的精读和研究,喜欢对这些古籍文本进行文学或人物方面的解读及分析。甚至于看一本解读《史记》的今人著作时,不知道看到哪个片段,或许是分析历史中的某个英雄人物时,我竟然感动得流泪了。至今,那本书还放在我的书架上面,我记得是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历史的黄钟大吕》,作者是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黄镇伟先生。其实,这本书就研究价值而言,并不算高,更多的偏向于历史读物。只是它感动了我,便没有任何道理可言。再后来,比如看王云熙的《望海楼笔记》时,为作者的深厚文学功底和知识的博学精深所惊叹;比如看钱穆的《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时,为其中分析人物形象和贵族情怀的准确和传神而击节而歌等等,这已经不是学习和研究,而是一种敬意和情怀。我不是专业文史的研究者,更无心做一个典籍的深度挖掘者。我只愿意,用我的毕生精力,探讨属于文化的独有美好,拥抱属于文学的历史情怀。如此,而已。

十分爱

理科生中的文科生适合的考研专业?

参加完18考研,当初研究过一些院校专业选择的方式方法,现在简单达发表下自己的粗鄙之见,抛砖引玉。考研专业中共分有13个学科门类,我先武断的帮楼主排除了哲学,军事学,医学这三个门类。而题主的数学最为弱势,我帮题主排除了工学,因为它大部分好就业的专业,我也不一一列举了,都是考的数学中最难的数学一。不要想着那些好就业,又好考的工学类专业,tan90,信息共享的时代,大家都不去试探的雷区,楼主也尽量不要在边缘徘徊了。剩下的九个学科依次为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其中经济学,和管理学中所有的学硕专业它都考数学3,难度对理科生一般不是很大。专硕的专业中考2门,不考单独的数学政治,考综合能力联考与英语二,其中综合能力联考中涉及一部分数学,经济类的联考为大学高等数学即微积分,线代,概率论,管理类联考考的数学为初等数学,也基本类似于高中文科数学的水平。所以如果题主对经管类感兴趣,或者不那么排斥,可以试试金融,会计,管理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等等。图书情报档案管理这一专业开设的学校不多,但是考上的话就业一般不会有太大压力,生活波澜不惊,收入中等或中等偏上,如果楼主想要有挑战力的生活可以考虑金融,审计,资产评估。再者历史学,其实大部分就业都为走上讲台或者你是考古学你需要半年在田野挖呀挖,半年然后整理这些挖的东西,不太适合女同学。我国的考古学与文物鉴定,古玩拍卖倒卖是没多大关系的。第三,法学、教育学、文学纯粹的文科类专业。法学中我们本科非法学专业可以考虑的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法律硕士(非法学)、社会工作。前三者基本为大学老师。或者你读博做更深入的研究。后两个为专业硕士、做的工作楼主从名称也可以想得到。但是法学比较讲究地域,基本你研究生在哪读就得在哪工作,人名的名义大家也可以看到,里面大部分都是师兄师姐的校友关系。教育学,。恩,也不做过多赘述,也基本是当老师,或者辅导员、学校的行政机构,教育出版集团等等。文学中楼主可以考虑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与传播看到楼主比较文艺,爱写东西,可以考虑。就业会在新闻报社,出版社,新媒体机构等,文学类专业比较讲究圈子,建议择校时优先选择发达城市。最后的门类没提到的农学,理学,艺术学,本人当初是一个非艺考文科生没有考虑报考时没有考虑此类专业,了解的不是很多,本人本科就读于杭州,报考的新闻传播专硕。但农学里面有部分对数学要求低的专业,楼主学的农业资源与环境,想必比我更清楚

崔述

“文科生”与“理科生”考研的区别,你必须知道

现在大多数综合性的学校都是文理兼修的,有很多文科专业,也有不少理科专业,但是在考研的时候同学们就面临着一个问题:我是文科生,我要不要考研?我是理科生,我要不要考研?考研对我来说有用吗?文科生与理科生想要考研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将来出来了能找一个好点的工作。可是有的同学说了,我一个学新闻的,我考不考研有什么关系吗?考研能学到啥?还不如毕业后去锻炼来的重要些。理科生也是如此。小编说一下“文科生”与“理科生”考研的区别,让大家对自己未来的道路有一个简单的指引。1、从学术角度看什么叫做是从学术角度呢?大家可能知道,如果当一个老师的话尤其是大学老师,那么就会对这个老师的学历和学术研究非常的看中,比如你是哪个学校博士毕业或者发过什么特别高端的文章等等,对于这些来说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考研是都有必要的,因为你既要学历又要学术研究,所以文理都是同等看待,只有你的学术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发挥自己的价值。2、从就业角度看要是从就业角度看的话,就可以发现,企业对于理科生的学历要求也是很高的,硕士、博士、本科的起薪都是不一样的,因为你在不同的学历阶段学习的东西和研究的深度是不一样的。尤其在国企对于理科生的学历要求更是高,所以从就业的角度看来,理科生还是有考研的必要的。文科生则就不一样了,比如你学习播音主持,企业看中的更是你的经验和临时的应变能力,你读个硕士其实这些根本是学不到的,还不如早些毕业去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所以从就业的角度来看,文科生就没有考研的必要了。现在本科生遍地都是,而企业对于学生的质量也是要求越来越高,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不管考不考研,大家一定要努力拼搏,才能在这个社会活出个“人的样子”。关注励志学生,获取更多考研资讯,考研技巧和考研的学习方法

花凋

理科生爱考研,文科生爱考“铁饭碗”,这是真的吗?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都有人说这样一句话,文科生爱考公务员,理科生爱考研。这句话是真的吗?从小编了解到的周边的情况来看,这种现象确确实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文科生从大学毕业后,很多人更倾向于考公务员,相比之下,很多理科生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对于考公务员并不热衷,而是对考研有着更热切的追求。这种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现在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在小编看来,之所以造成文科生更热衷于考公务员,原因就在于文科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很难找到与专业关联性较高的工作。比如,从师范大学毕业的文科生,不一定能够如愿以偿当上教师。又比如,从中文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也不一定能够在文化行业工作,至于有一些文科大学生想要当作家的,更是很少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因此,当他们在找工作的时候,发现自己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职位,很多人才发现,考一个公务员“铁饭碗”才是最实在的。从这个意义上,文科生热衷于考公务员,很多人是因为发现自己的专业的应用性并不强,他们并不是不愿意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而是这些工作并不一定愿意向初出茅庐的文科大学毕业生敞开大门。那么,为什么理科生们考研的比例确实非常高呢?小编身边有好几个大学选择了理工科的孩子,都有考研的意向。在小编看来这就是,理工科的应用价值确实非常强。一门应用价值非常强的科目,仅仅通过大学本科4年的学习,很多时候是难以熟练掌握的。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学习理工科的孩子,就希望继续在学校深造,从而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巩固和提升,使自己的技术和技能得到进一步的训练,而考研就是实现这种愿望的重要途径。理科生通常更倾向于考研,原因还在于考研之后,他们在找工作的时候,选择的机会更多,选择的层次更高,选择的回报更好。这种选择甚至比他们参加公务员考试获取铁饭碗,在收入待遇上还要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对于理科生而言,尤其是对于考研之后的理科生而言,选择考公务员,并不一定是最优选择。理科生更容易选择到专业对口的职位,并且在专业对口的职位上创造更大的价值,从而获取更多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谁又愿意考公务员呢?

爱缤纷

理科太难,想转文科?看看武亦姝的选择,再做决定也不迟

高中分科的时候,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学理科,因为高考时理科学校多,专业多,招生人数多。大学毕业后,理科生的就业面更广。时下,很多热门专业都是工科专业,只有学理的人才能报考,而文科生所报专业少,就业难度大。“国民才女”武亦姝的文学功底深得没得说吧!不过,让人万万想不到的事,武亦姝今年高考既没有报北大,也没报人大,而是参加了清华大学的“领军计划”,被清华大学录取。目前,就读于清华大学的新雅学院。这么优秀的文科人才却选择了工科,实在令人费解。有人说也是为了“以后生存”。其实,这种说法未免失之偏颇。不过,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理工科确实出路比较宽。但是,无论怎么说,每年总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在文理分科时选择文科。为何?有的是因为兴趣使然。这类学生从小对文学就有种挚爱,他们的理想就是作家、记者、法官、律师等;还有一类学生是偏科严重,理科学不会,只好选择文科。其实,文科也并不比理科好学。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文科就是记记背背就可以拿高分,现在却根本不是这样。一次和历史老师交流,历史老师说:现在的历史真难,书本背会,也不见得能得高分。题目灵活得很。确实是这样,文科想得高分并不容易。再加上每年高考时,文科招生学校少,录取人数少,文科的录取分数线要远远高于理科。文科生想上好大学,其实并不容易。但是,理科不一样。我有个朋友家孩子,初中成绩很好,但是到了高中,不学习了,成绩直线下降。后来,高考时第一年没考好,就又复习了一年。假期的时候,找个老师把落下的功课辅导了辅导,后来,这孩子考了个本科,去年又考上北理工的研究生了。朋友说:理科的知识点,章节与章节内容连接不是太紧密,只要下决心去补,还是能够补起来的。因此,目前理科听不懂,要不要转文科,我的建议是:能不转尽量别转,找个老师把难点疏通疏通,自己再买本复习资料系统的把前边的知识过一篇,熟能生巧,做得多了,成绩就会赶上来。当然,心态问题很重要,如果你总觉得自己不是学理科的料,估计真的学不会。如果是这样,还是赶紧转文科吧!你说是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卡罗尔

理科生vs文科生,这3点差距很明显,文科生: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吗

很多同学在高中期间都要面临分科的选择,文科还是理科,常常让同学们想破了头。想读理科吧,但是比较喜欢政史地,数学又不是很好。想选择文科吧,文科要记忆的地方太多,而且文科要考个好大学不太容易。很多同学在高中乃至本科阶段都不太懂文理科的区别,对这两个不同类别的科目的理解往往比较表象化,但是真正毕业之后参加工作,走入社会中才发现这这两个群体的差别非常大。让我们看看在哪些方面差别比较大吧。第一、社会上适合文科专业的岗位比较少很多企业,包括大企业名企业,对于文科生的需求都不是特别大。比如华为公司,这样一个中国顶尖的大公司,招录的基本上都是理科生。因为华为公司特别注重研发技术,所以招录的工科生非常多,而营销,文案,广告这些部门很多也是退下来的研发人员在做。文科生比如历史,政治这些专业,貌似除了当老师和搞研究就做不了别的工作了,而且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除非非常优秀,否则是很难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的。第二、社会上的文科相关的职业薪资比较少如果作为文科生的你对华为公司年薪百万的待遇感到羡慕,那么不幸的告诉你,和你一点关系也没有。大部分文科生能够干的职业,待遇是比较低的。而且就算比较高的文科专业也基本上被前辈们占领了,所以刚出社会的毕业生不要幻想自己能不能找到一份比较高的工作了。虽然毕业生出来工资都不是很高,但是文科相关的职业比理工科要低一些,而且增长的也比较慢,如果想年薪过万,得再过几年了。第三、文科生找工作比较难这点尤其符合一般学校的文科生,这些文科生要找到一份工作是比较困难的,注意还是在没有要求薪资和待遇的情况下。根据上面两点的介绍你就知道了,文科生由于岗位少,待遇不太好,所以要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就需要再三权衡了。而理科生如果是热门专业的学生,很多在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就拿得到自己的offer,早就不用再去考虑工作的事情了。说了这么多文科生找工作上的劣势,同学们对于文科找工作的情况应该基本上有了一定的理解,许多文科生也表示很后悔选择了文科。但是请注意,并不要因为文科不好找工作就不读文科,也不要因为误认为文科比理科简单就来读文科,而是要综合看待自己的兴趣和实力。否则盲目地选择理科或者文科,很容易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门学科,从而导致厌学。

参乎

理科生青睐的考研专业,既难学又难考,有你的本命专业吗?

众所周知,考研选学校和选专业都是要在考试之前决定的,因此同学们就要根据各种因素来确定自己的考研专业,最后有的选择在本科专业上继续奋斗,有的选择大学科内跨专业,有的则选择既跨专业又跨学科。确实,专业一直以来都是同学们比较关心的事情,如果是文科的话还比较好,但是如果是理科的话真的是不同的学科和专业之间存在巨大差距,所以理科生考研选专业真的是一念之间、天差地别。考研理科生最青睐的十大专业理科专业虽然门类众多,但是能够对理科生产生吸引力的专业并不是特别多,从历年考研的数据中还是挺容易看出部分理科专业报考的人数相对来说会高出一截,由此可见这些专业是理科生比较钟爱的。第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众所周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高考报考的时候就是大热门专业,这就为该专业的考研人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由于该专业的就业和发展都比较良好,有很多同学会跨考。两点原因,决定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考研大热门地位。大平台华为第二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但是所学知识比较繁杂的综合门类,听起来比较矛盾,但是该专业的同学比较容易理解这个“矛盾”。它包含电力电子技术、电机电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等诸多领域,因此是比较喜欢挑战的理科生钟爱的考研专业。第三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该专业所学包括机械行业从设计、研发、制造、应用、运行等整个环节的内容和知识,该专业的社会需求虽然很大,但是本科生向上发展(熬)比较难,因此很多该专业的同学都选择了考研。机械相关行业第四是生物学。由于生物学的特性,所以该专业的毕业生都会具有一定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科技研发的能力。至于生物学为什么会成为理科生的考研热门,小编还想不透它的内在逻辑,不知道是不是由于专业性比较高的原因。第五是6大工程,其中包括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车辆工程、通信工程。从名字里不难看出,这6大工程类专业都是专业性比较强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该方向的专业型人才,这些专业深度发展的空间是非常大的,因此是考研理科生非常青睐的选择。汽车导航这些专业的考起来不容易以上这些比较受理科生青睐的专业,虽然门类不同、方向不同,但是它们之间是有一些共性的。第一个共性就是专业性比较强。这些专业所对应的行业都是一个比较集中的领域,想要在这个领域长足发展必须具备十分扎实的基础知识。因此这些行业就业就会存在一定的门槛,其它专业的毕业生很难在该行业立足和发展。第二个共性就是都比较难考。难考的原因一是这些专业的总体招生人数相对较少,报考的人数却不少,因此竞争比较激烈;第二是因为难,想要过专业课这一关还是要下很大的功夫的,专业知识度比较深。考研不易总结在数以百计的专业里,出现这10个相对热门的理科专业,因此从热度的背后我们也能看出一些更深远的东西。那就是大家考研报考这些专业的原因,一是该专业的本科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二是考上研究生之后身价倍增。不知道这些专业有你的本命专业吗?如果你是以上这些专业的在读生或者考研时想要报考这些专业,那么就可以考虑考虑上面讲的这两点,以此帮助自己来做未来规划。备考你觉得这些专业还具有什么特性?是你喜欢的理科专业吗?欢迎在下方评论或者留言!

病毒

文科生与理科生差距有多大?哪个考大学会更容易?

随着高考的改革,未来文科理科不分科已经成为高考趋势,但目前来看大部分省份仍然存在文理科分科的现象。我们选择文科还是理科决定了我们未来能够上什么类型的大学,学什么专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我们学文科还是理科,他们之间存在哪些差别呢?一般来说大多数都会认为文科比理科更简单,其实不然,因为文科虽然看上去比较简单,觉得大部分都是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但随着高考试卷的开放性越来越强,许多试题对于考核也越来越灵活,不单单是死记硬背就能够写出正确答案。并且高考招生文科人数比理科人数要少很多,而理科招收的人数多,可以选择的专业相对文科来说要多很多。在就业方面理科生就业优势要高于文科生,因为大多数学习文科的专业都是纯理论性的知识,就业难度比较大,像历史学,社会学这些科目,即使是毕业于名校毕业后也不一定好就业。而理工类专业因为更加偏向于技术型的学习,而我国目前对于技术类人才很缺乏。所以理科生毕业之后就业会更加容易,相对来说就业面较广。另外理科生与文科生相比,在薪资待遇方面增长速度会更快,因为理科生毕业之后是从事技术类工作,随着积累的经验越丰富,技能越强,薪资也会随之上涨。而文科生基本上从事的是基础性工作,上升空间较小,工资增长幅度慢。如果自己理科科目成绩较好,那么自然选择理科会更好,但如果你理科很差,文科分数很高,也对文科科目很感兴趣,那么学文科也同样合适。那么文科与理科相比,到底哪个考大学会更加容易?我国文科生数量明显要少于理科生数量,以河南为例,参加高考的人数高达80万,理科生占有30万,而文科生人数就已经占有了50万。从大学的录取量来看,文科生可选择报考的专业相对理科来说很少。而理科生呢,理工科大学和专业可选择的范围较广,而且招收的人数也很多。可以说文科的录取难度是要大于理科的。另外,关于高考所考分数,如果是文科生的话,高考想要考上700分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主观题很多,而主观题也是最容易扣分的题目,但对于理科生来说,如果理科的成绩足够优异,考700分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因为理科的答案都是比较固定的,但文科答案偏主观。每年的理综都有成绩优异的学霸能够拿满分,但是文综拿上满分的人几乎为0。这也是文科生与理科生两者之间最明显的区别。那我们到底应该选择读文科还是读理科呢?这具体要根据考生的个体情况而言,因为即使理科生毕业后更容易就业,但有的同学理科很差,那也不能为了理科的就业形势好就选择理科,如果我们学不好专业,那毕业后也仍然找不到工作。如果文科和理科之间成绩有明显的区别,那我们就选择自己成绩好的那一个类别,如果在文理科成绩都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读理科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全而无非

高考:文科生与理科生,哪个考大学更容易一些?

从高考的改革趋势来看,不再区分文理科是未来的趋势,而且已经进迈出了实质性的改革步伐。不过,今年高考,全国绝大部分省市,依然是按照文理分科来进行的。文科生与理科生,哪个考大学更容易一些?从定性的角度看,全国高中,文科生数量明显少于理科生数量。相应地,从大学录取来看,文科的录取面比较窄,能招收文科的学校和专业相对较少,录取人数也相对较少;理科则相反,录取面宽,绝大部分学校都招收很多理科生,录取人数也很多。文理科每年到底有多少人报考?比例如何?这个并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不过,我们可以参考每年各省市都会公布的一分一段表来看。由于一分一段表只是公布的具有有效成绩的考生的高考人数,而且某些省份公布的仅仅还是某个分数以上的成绩排名,并没有全部公布,比如河南省,2018年公布的一分一段表就是文理科均为100分以上的成绩的排名,但从高考录取的角度来说,这种排名反而更有意义,那些太低的分数,公布了也对录取并不影响。所以,我们可以选取一分一段表作为我们评估的基础数据。以河南省为例,2018年报名参考高考的人数是98万,实际公布在一分一段表中的人数,文科是27.2万,理科是40.1万,大致比例是2:3。而当年的一本线,文科是547分,理科是499分。在一分一段表中,超过一本线的人数,文科为2.18万人,理科为10.07万人,文理科的比例,已经远远小于2:3,很明显,考取一本的难度,文科明显大于理科。根据这样的思路,可以分析二本及高职高专(河南省二三本已经合并),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河南省的情况表明,文科的录取难度,是明显大于理科的难度的,理科生考大学相对更容易一些。我们还可以根据这样的思路,把这个分析推广到全国其他省市,依然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也就是说,从全国范围看,理科生比文科生更容易被录取。不过对于个体考生而言,这个结论并不一定成立,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些同学擅长文科,不擅长数理学科,你让他学理科,即便理科生似乎更容易升学,也不能盲目选择理科;有些同学理科很好,不太喜欢文科类科目,选择理科自然是更好的;对于有些文理科都不错的同学而言,选择理科,确实可能升学更容易一些,专业选择的空间也更大。当然,从总体看,理科的应用范围极广,非文科所能比。在文理科都不错的情况下,就读理科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不但升学可能更容易,专业选择的空间也更大。小编当年就是文理科都不错,曾经在选择文科还是理科方面有所纠结,最终还是选择了理科,就是觉得理科升学可能更容易,也更方便选择专业。你对此怎么看呢?

九罭

从理科转为文科,我为什么要跨专业考研?

其实,读理科是偶然,喜欢文学是必然。一直以来,我对文学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读书甚至有种偏执的满足。从小时候看小人书,到渐大时读琼瑶和席绢、古龙与梁羽生、汪国真与汪静之,再到研究生期间读《诗经》与《左传》,一路走来,颇多感慨。01 立志跨专业考研我并不是中文系科班出身,高中时期文理分科时被迫接受父亲的意见读理,2004年考入一所普通本科院校,材料化学专业。要说化学,所分科目也是种类繁杂,只所学课程就分无机、有机、分析、结构、材料、高分子等等。整整四年的大学生活就是在撰写实验准备材料、做实验、撰写实验总结材料的日子中慢慢度过。我不喜欢实验,对这些动手操作实验器具甚至有时候还会需要一两个诸如王水、浓硫酸、高锰酸钾等强酸性、高腐蚀危险品的活动兴致缺缺。我依稀还记得,室友在一次煅烧玻璃棒的时候因为用力过度,玻璃棒的碎渣溅到我的衣服上从而烧出一个小洞的“美丽”故事。我还记得同班的一位美女被浓硫酸险些烧伤手臂皮肤的惊悚经历。所以在大四那年,怀着对文学的美好期望和对人生的灿烂畅想,我立志考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并在整个纳米四氧化三铁本科论文期间不间断的搜寻跨专业的相关讯息。当年,化学系的考研率一直居高不下,学风淳朴,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开始在学校图书馆外排队等着鱼贯而入。甚至当年的考研大军把位于半山腰上的图书馆玻璃门都挤裂过两次。但我相信,这种“良好的业态”极可能与就业率的一路下滑本命相连。跨专业考研,实际上没有多少经验可以借鉴,尤其从理转文或者从文转理。我去问辅导员,辅导员说咱们化学系的历史上,似乎曾经出现过一位考入中文研究生的同学,但是已不可考。我还记得当时辅导员笑眯眯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加油,如果你考上了,你也是一个传说。02 初入先秦两汉文学我对古代文学的兴趣要远远超过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所以确定报考的专业是古代文学,方向唐宋诗词。然后就是选择院校、购买真题、制订考试计划,学习过程中也结识了不少研友,后来有一些也成为了同班同学。整个考研过程还算比较顺利,经过公共考试、复试,最终考入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分专业方向的时候,所有通过复试的考生济济一堂,我原报考的是唐诗宋词,但是工作老师说报考这一方向的人太多,结合个人意向及学校分配,部分人员进行了打乱重分配。很不幸,我被分到先秦两汉专业。说实话,在那一刹那,我是有些懵的。唐诗宋词是我一直以来的爱好,但是先秦两汉的古代典籍对我来说是不是难度大了一些?繁体字我都没认识多少,更何况我对那个时代的人文风俗、历史典故一概不知。接下来这该怎么好?刚开始的那一段时间,其实对我来说是一场折磨,我自己的内心也纠结万分。我疑惑于现实跟理想的迥异,我怀疑我自己做出的选择是否正确。我们整日的课程就是研读古籍经典,一学期研读一本。研一读程俊英的《诗经注析》和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辅修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研二读中华书局的《史记》和《战国策》。我终于知道,兴趣不是专业。前者是你的爱好,你可以肆无忌惮的享受其中,或喜或悲,或惊或怒。而后者需要学习和研究,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那些卷轶浩繁的经史子集、百家争鸣当中。或许是枯燥乏味的论文,或许是平淡无奇的资料,你都要熟读于心,信手拈来。03 文化的美好慢慢地,随着对文本的解读越来越深入,涉猎面越来越广,兴趣和专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我渐渐发现自己越来越爱自己被迫选择的这个专业方向了。我不仅读导师指定的文本,而且比较其他不同的读本与版本,这不仅仅是研究需要,更多的已经变成兴趣了。比如《诗经》有扬之水的《诗经别裁》,方玉润的《诗经原始》,余冠英的《诗经选》,还有其他分别研究诗经中的植物、女性的专门著作等;《左传》有徐中舒、朱东润的选本,高士奇的《左传纪事本末》,吴闿生的《左传微》,孔颖达的《春秋左传正义》甚至竹添光鸿的《左氏会笺》等等。这其中有今人,更多的是古人著作。而对繁体字,我也不再是“相逢不相识”了,甚至于有很长一段时间非繁体书不看。我开始喜欢这样的精读和研究,喜欢对这些古籍文本进行文学或人物方面的解读及分析。甚至于看一本解读《史记》的今人著作时,不知道看到哪个片段,或许是分析历史中的某个英雄人物时,我竟然感动得流泪了。至今,那本书还放在我的书架上面,我记得是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历史的黄钟大吕》,作者是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黄镇伟先生。其实,这本书就研究价值而言,并不算高,更多的偏向于历史读物。只是它感动了我,便没有任何道理可言。再后来,比如看王云熙的《望海楼笔记》时,为作者的深厚文学功底和知识的博学精深所惊叹;比如看钱穆的《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时,为其中分析人物形象和贵族情怀的准确和传神而击节而歌等等,这已经不是学习和研究,而是一种敬意和情怀。我不是专业文史的研究者,更无心做一个典籍的深度挖掘者。我只愿意,用我的毕生精力,探讨属于文化的独有美好,拥抱属于文学的历史情怀。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