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78岁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首任所长詹文山逝世大蓝湖

78岁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首任所长詹文山逝世

中科院理化所首任所长詹文山同志据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官方微信公众号5月11日消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理化所首任所长詹文山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5月9日9时13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78岁。上述消息披露:遵照詹文山遗愿和家属要求,丧事从简,其遗体告别仪式已于5月11日上午举行。中科院理化所张丽萍所长、刘新建副书记参加告别仪式,对詹文山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对其家属表示诚挚慰问。物理所王震西院士、沈保根院士、党委委员吕力、所长助理魏红祥等有关领导参加告别仪式。公开简历显示,詹文山1941年2月出生,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同年进入中科院物理所工作。詹文山曾任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磁学分会主任、中科院数理化局副局长、中科院物理所副所长、中科院理化所所长等职务。1999年6月,中科院理化所组建,詹文山担任首任所长。面对研究所组建初期薄弱的基础条件和诸多困难,詹文山迅速开创了理化所改革发展创新的新局面,奠定了理化所长远发展的基础。退出领导岗位后,他受中科院和理化所委托,分别担任国家财政重大专项“深紫外固态激光源前沿装备研制”、“大型低温制冷设备研制”的总指挥和总顾问。另外,詹文山长期从事磁学和磁性材料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微波吸收材料研制、非晶态物理研究等多项创新成果,先后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1980年中科院一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詹文山曾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中国发明专利和美国专利授权16项,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数十名。

多闻

中科院是否已下神坛?化学类研究所你怎么排?

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成立于1949年11月,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据2016年1月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全院共拥有12个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2所直属高校(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所共建高校(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上海科技大学)、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210多个野外观测台站,承担20余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正式职工6.8万余人,在学研究生5.2万余人;建成了完整的自然科学学科体系,物理、化学、材料科学、数学、环境与生态学、地球科学等学科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我们可以看到中科院有着辉煌的历史。但是近几年,清北复交浙科南领头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在科研界强势崛起。让中科院系统的各大研究所深感压力,只能加快步伐努力前进。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中科院化学类各研究所的发展情况。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以基础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目标的高新技术创新研究,并与高新技术应用和转化工作相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高水平的化学研究机构。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简称上海有机所),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才荟萃、实力雄厚、设备一流、成果丰硕,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和影响的有机化学研究中心;是一个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所,创建于1950年6月,是中国科学院首批成立的15个研究所之一,前身是建立于1928年7月的前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创建于1949年3月,是一个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并重、具有较强技术开发实力、以承担国家和企业重大项目为主的化学化工研究所。理研究所(大连)中科院长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建于1948年12月。现有职工101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110余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00余人。长春应化所是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所,主要突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稀土化学与物理和电分析化学等具有明显优势的学科领域的综合集成开展研究工作,现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中科院北京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组建于1999年6月,是以原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低温技术实验中心为主体,联合北京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和化学研究所的相关部分整合而成。全所现有在职职工50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研究员86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49人。设有物理学、化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材料学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动力工程、化学工程、光学工程、材料工程4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化学、物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00余人。中科院过程工程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五十多年来,研究范围逐步扩展到能源化工、生化工程、材料化工、资源/环境工程等领域,学科方向由“化工冶金”发展为“过程工程”。2001年更为现名。研究所中科院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渊源于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1953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1959年独立建所,定名为中国科学院硅酸盐化学与工学研究所,1984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经五十多年的发展,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已成为一个以基础性研究为先导,以高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研究为主体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综合性研究机构,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化研究、产业化工作”有机结合的较为完备的科研体系。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地化所目前有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重点实验室、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五个研究机构,具有一流且配套的仪器设备和实验研究设施,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亿余元。截止到2017年年底,地化所共有在研项目主要包括973项目2项、973课题2项;重大研究计划1项;科技支撑2项;科技部国际合作1项;重大研发项目1项、重大研发课题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6项;院战略先导专项课题2项,专题4项;STS项目1项。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国家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为加快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发挥中国科学院作为科技国家队的支撑引领作用,满足长三角经济迅猛发展和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中国科学院、浙江省人民政府、宁波市人民政府三方领导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于2004年4月20日共同签署了共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简称宁波材料所)协议书。由此,实现了浙江省内中科院系统研究所“零”的突破,拉开了宁波材料所建设的序幕。宁波材料所从一片农田里起步,边规划,边建设,边招人,边科研,边服务,艰苦创业,高效创新。2007年11月30日,宁波材料所顺利通过中国科学院、浙江省、宁波市三方组织的验收。一期建设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兰州化物所”)始建于1958年,由原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催化化学、分析化学、润滑材料三个研究室迁至兰州而成立,1962年6月启用现名。   兰州化物所目前主要开展资源与能源、新材料、生态与健康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工作。战略定位是“西部资源与能源化学和新材料高技术创新研究基地”,力争建成具有“一流成果、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人才”,特色鲜明、国内不可替代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国立研究机构。中科院新疆理化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于2002年3月28日,在原中国科学院新疆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均于1961年成立)的基础上整合成立。   新疆理化所定位: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优势,面向新疆区域经济发展、中亚科技合作和国家航天与海洋需求,加强维药现代化学科建设,推进维吾尔医药的现代化、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加强电子元器件累积辐射效应学科建设,为各类元器件抗累积辐射效应加固和可靠应用提供稳定的服务能力;加强敏感材料与器件学科建设,为我国航天、海洋工程中极端环境探测装备所需的温度传感器提供共性技术支撑,保持优势学科不可替代的地位;加强维哈柯文信息处理学科建设,为新疆长治久安及“一带一路”核心区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强化中科院向西开放“桥头堡”作用,强化与中亚等国家交流与合作,强化院内合作和学科交叉,培育新的增长点。将研究所建成国内特色鲜明和中亚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

存神

2021考研: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推免生简章

我所2021年预计招收推免生120人左右(含国科大未来技术学院与理化所55名直博生,不占硕士招生指标,占当年博士招生指标),所有专业均接收推荐免试生(含学术型硕士推免生和专业型硕士推免生)。一、申请条件凡在高等院校可能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均可申请免试攻读理化所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者应具备如下条件:1.须获得母校推免生资格并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中获得备案。2.热爱科学事业,有较好的科研潜力,道德品质良好,遵纪守法。3.诚实守信,学风优良,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4.在大学本科阶段学习成绩优异,在学期间专业主干课无重修科目或补考记录。5.外语程度良好,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应用能力。6.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7.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二、申请材料要求(一)网上申请预计自己能在所就读的高等学校取得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可通过国科大招生信息网进行初步申请,在网页右下角找到“在线报名”图标,点击“硕士”即可进入“推荐免试申请系统”页面。(二)申请材料请各位同学将报名材料按以下顺序扫描合并成一个PDF文档,文件命名格式为:学校全称+学生姓名+申请参加第x批面试。将文件夹压缩后发送至邮箱。1.必须提供材料(1)《中国科学院大学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直博生申请表》(网上提交申请后自动生成)(2)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附件1)(3)加盖学校教务部门(或院系)公章的本科前三年课程成绩单(五年制的提供前四年课程成绩单)(4)个人简历及专业学习情况介绍(5)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6)推免生政审表(附件2)2.自愿提供的材料(1)《申请推荐免试攻读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专家推荐书》(由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专家推荐,推荐书需密封并在封口骑缝处签字)。(2)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或其他原创性工作成果的复印件或证明。(3)英语等级证书复印件。(4)大学期间的获奖证书复印件。(5)对申请有参考价值的其他材料。三、接收程序复试将分两批进行,第一批复试时间安排在9月21号,第二批复试时间安排在10月13号。(一)提交申请材料与复试时间第一批面试递交材料时间截至9月13日,我单位接到申请材料并审核通过后,会电话或邮件通知考生,请考生及时确认来所参加面试。第一批面试时间:9月21日第二批面试递交材料时间截至10月8日,我单位接到申请材料并审核通过后,会电话或邮件通知考生,请考生及时确认来所参加面试。第二批面试时间:10月13日(来不及参加9月21日面试的考生,可以参加第二批面试)(二)初审理化所研招办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对初审通过者,邮件或电话通知来我所参加复试。(三)复试形式与内容1. 具体复试形式与要求见后续通知;2.复试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品德、专业知识、英语口语及听力。(1)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主要考查考生政治态度、思想品德、人生观、价值观、工作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精神、科研道德及遵纪守法等方面的基本情况。(2)专业知识考核:考核形式为面试,一般在20分钟左右。重点考查考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对知识灵活运用的程度以及实验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等,了解考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潜力和创造力。(3)英语口语及听力测试:通过考生的自述及专家的提问,考查英语听、说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四、拟录取我所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复试结果进行审议,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确定拟接收名单。通过复试的推免生,需在当地二甲及以上医院进行常规体检,并于拟录取名单公示10个工作日内将纸质体检报告邮寄至理化所研招办,体检报告须有考生本人近期免冠彩色照片,照片和体检表上加盖体检医院骑缝章。体检合格者,我所将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发送“待录取通知”,拟录取考生应及时回复确认。我所拟接收的推免生且已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中确认待录取的,会在我所网站向社会公示。五、复审和录取2021年4月左右,我所将对拟录取的推荐免试生在本科阶段最后一学年的学习成绩和遵纪守法表现进行复审。复审合格者与统考生一起发放录取通知书。对已发接收函的推荐免试生,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其录取资格:1.在本科阶段最后一学年(四年制的指第七、八学期,五年制的指第九、十学期)必修课学习成绩有不及格科目;2.毕业设计(论文)未取得良好以上成绩;3.毕业时未获得本科毕业证书或学士学位;4.政审不合格;5.考试作弊者或违纪(法)受到“警告”以上处分的,或有其他情节严重的违法乱纪行为受到处罚者;6.申请人提交的材料有弄虚作假者。六、学制国科大实行弹性学制,具体由各研究所或院系依据学籍管理规定和学科特点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1.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年,部分专业为2年或2.5年。2.直博生基本学制一般为5年或6年。3.通过硕博连读方式招收的推免生,包括硕士阶段在内修读年限一般为5年或6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8年。确定硕博连读的考生,应按研究所或院系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硕博连读转博申请,且进行博士招生网上报名和转博考核。

返祖

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员丛欢:“我要做不一样的化学”

核心阅读今年36岁的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员、博导丛欢,专注于有机化学研究。近20年来,他的生活和事业与有机化学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他眼中,在屡败屡战和反复思考中摸索出一条成功的路径,体验创造的乐趣,就是科研最大的收获。“盯着屏幕上旋转的分子结构,一天都不会觉得腻。”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一间办公室中,一名穿着浅蓝色套头衫的年轻人指着电脑屏幕上的三维化学分子模型说。这个年轻人叫丛欢,今年36岁,是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员、博导,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8年,他带领的团队首次精确合成了共轭莫比乌斯索烃,并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被评价为“大环合成领域令人印象深刻的重大进展”。“支持我走下去的,是对有机化学的喜爱”每当被问及为什么研究有机化学,丛欢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好玩。”1999年,正读高一的丛欢在化学竞赛辅导课上结识了一群刚退休的大学教授,他们的讲课中洋溢着对化学的喜爱。“老师最常挂在嘴边的词就是‘好玩’,讲到兴奋处时常手舞足蹈。”丛欢回忆道。渐渐地,丛欢迷上了有机化学。他加入了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在实践中学习科研。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上,头顶炎炎烈日,年过六旬的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陈佐忠挖了一米多深的土坑,站在里面给十几个中学生讲授草原土壤和植被知识。这一幕让丛欢深受感触:“这段经历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科学的种子。”随后的求学经历中,这个年轻人的生活与有机化学紧紧联系在一起。在2002年的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中,丛欢为北京市代表队荣获一等奖,随后进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学习,此后还先后就读于波士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有机化学是基础学科,又是实验科学。实验中遇到的独立变量有很多,但为了得到严谨的结论,每次实验只能对其中一个变量稍加改变。只有通过成百上千次的重复和摸索,才能够找到最优的实验条件。这份工作不仅异常枯燥,而且时常遭遇失败。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合成反应,丛欢曾经早出晚归做了9个月实验,但结果总不尽如人意,最终确认原因是反应产物不稳定。丛欢虽然不甘心,最后只能停止这个课题。“支持我走下去的,是对有机化学的喜爱。”对丛欢而言,科研中最大的收获与满足,就是在屡败屡战的实验和反反复复的思考中摸索出一条成功的路径,体验创造的乐趣。“抓住一闪而过的灵感,并通过实验最终实现,这是常人难以体会的快乐。我时常用这份快乐来填补失败的低潮,激励自己去挑战更难的目标。”在丛欢看来,做科研仿佛走迷宫,如果只看到眼前的墙,难免会沮丧。只有站在一定的高度,才能看到远方的目标,引导自己坚定走下去。“竞争是创新的压力,也是突破的动力”求学时成绩优秀,31岁成为中科院理化所最年轻的博导、研究员……当被人夸赞“聪明”时,丛欢总是说:“搞科研,光靠聪明可不够。”上学时,丛欢常常会提前规划出下一周的日程,甚至具体到时段。难得的是,只要列了计划,他一定会按时完成。工作以后,每天的事情越来越多,再加上科研工作的不确定性,丛欢无法详细规划日程,但对于自己和学生每天的工作仍会列出计划,并且根据重要性、紧急性等因素对事情的优先级别进行划分。办公室的一块大白板上,展示着课题组最新的进展,细致到每一名学生的名字、任务和进度要求。“丛老师是一个特别仔细、计划性很强的人。”中科院超分子化学课题组科研助理赵宏丽说。受益于讲条理、善规划的好习惯,尽管工作千头万绪,丛欢总能有条不紊地完成,甚至未来3到5年的科研工作也早有规划,他称之为“打仗的战略图”。在学生的印象中,无论多晚离开实验室,丛老师办公室的灯都亮着。“科研工作竞争激烈,特别是公认的重要课题,往往有很多研究小组同时在做。很多时候,如果不是第一名就输了。竞争是创新的压力,也是突破的动力。”丛欢说。大环分子是具有纳米尺度的环形化合物,是超分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一直处于基础研究的最前沿,也催生了两次超分子化学领域的诺贝尔奖。“我要做不一样的化学。”丛欢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位在大环分子的合成与组装,借助有机化学精准合成的优势,他希望不久的将来利用具有特色结构的大环分子作为“积木块”,以原子精度构建一系列新型纳米功能材料。“科研要契合国家需求,这是‘国家队’的义务和责任”2015年5月,丛欢回国后到中科院理化所就职,在他眼里,“这不仅是回国,更是回家!”“我们赶上了好时候,从国家到院所对青年人才越来越重视,提供了让科研人员施展才华的空间和全方位的支持。”丛欢说,更为重要的是这里有浓厚的科学氛围,有各领域的一流专家,还有全世界密度最大的高精尖仪器群。近年来,丛欢在功能大环分子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带领着平均年龄26岁的团队,丛欢陆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结构“好玩”又具备独特性质的新奇分子:可以扩张和缩小的共轭碳纳米环、分子莫比乌斯带组成的套环、在外界刺激下发光颜色变化的分子领结、光热控可逆的水下胶水……“有机化学是一门传统学科,现在中国科学家的学术贡献越来越多。”丛欢自豪地说:“有兵有将,还有好兵刃,一定能出好成果!”如果说,丛欢最初热衷于“玩”化学,那么他现在的科研思路有了很大转变,“科研要契合国家需求,这是‘国家队’的义务和责任。”除了参加学术会议、与高校院所合作,他还不时同各行各业的人跨界交流。“医生、警官、高铁工程师等从业者的需求都可以催生灵感。”丛欢感叹道:“我们稍微转身,就是一片新天地。”喜欢唱歌、动画、美食……生活中的丛欢是学生眼中的阳光“大男孩”,可工作中的他却是不折不扣的严师。“我们都说丛老师有火眼金睛,许多细小的差错都看得出来。”毛亮亮是丛欢指导的第一名博士生,有一个课题做了3年,“过程挺艰难的,丛老师不断地鼓励、帮助我,但标准毫不放松。”深受学生时期的影响,丛欢对科普活动也满怀热情,如今每年都邀请中学生来实验室进行科研实践,“我一年招一两个研究生,干到退休只能带几十个学生。科普活动受众数以万计,如果能让其中1%的人最终爱上化学,也是很有意义的事。”转自:人民网-人民日报【来源:贵阳市教育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救火员

中科院15个院所2020生源分析汇总,清华学生最爱哪个所?

今天给大家整理了中科院15个科研院所的生源信息(不是中科院只有15个院所的意思哦)剩下院所的生源分析会在过后几天为大家整理出来持续关注就好啦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共接收推免生15名,接收985生源10名,211生源3名,双非生源2名。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接收推免生106名,接收985生源78名,211生源27名,双非生源1名。电工所中科院电工所共接收推免生34名,接收985生源6名,211生源11名,双非生源17名。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共接收推免生3名。1名来自双非院校,两名来自211院校东北农业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共接收推免生52名,接收985生源17名,211生源30名,双非生源5名。海岸带所中科院海岸带所共接收推免生7名,985生源1名,211生源4名,双非生源2名。化学研究所化学研究所共接收推免生107名。中科院计算所中科院计算所共接收推免生209名,接收985生源123名,211生源45名,双非生源13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生源26名。接收了26名清华生源。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共接收推免生14名,接收985生源6名,211生源8名。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共接收推免生94名,双非生源10名。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共接收推免生31名,接收985生源7名,211生源10名,双非生源14名。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共接收推免生2名.南京地质古生物所南京地质古生物所共接收推免生1名。云南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共接收推免生3名.信息工程研究所北京信息工程研究所共接收推免生193名。

而谁与居

理化所等发现将三维体压缩率“压缩”到一维的反常力学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在反常力学材料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发现了能够将三维体压缩率“压缩”到一维的反常力学材料,有望应用于大压力涨落下高稳定的光电信号传输。在与电子、声子及光子传输相关的物理过程中,流密度定义为传输功率与传输截面的比值。当外界环境压力变化时,材料“压致收缩”效应引起的传输截面变化最终导致流密度发生变化,影响传输过程的稳定性。探索环境压力变化下,能够保持流密度高稳定性的光电信息功能材料是极端环境材料科学领域的难题。作为物态方程的基本参量,体积V是决定材料物理化学性能的基础参数,通过压力调控材料的体积是调控材料物性的重要方法。其中,体压缩率是关联压力和体积的唯一参量,调控和涉及材料体压缩率是调控材料物性的重要途径。反常力学材料是一类具有反直觉应力-应变响应特性的材料,在环境压力变化时,呈现出新奇的体压缩率特性,能够实现压力下常规材料达不到的调控材料物性能的效果,是压力调控物性的重要新型功能材料。为探索高压下能够保持传输过程高稳定性的材料,研究人员通过数学推导,证明了沿着三个力学主轴分别呈现出负压缩、零压缩和正压缩的反常力学材料能够将三维体压缩率“压缩”到特定方向上,从而在静水压力下亦可保持传输截面不变。基于石墨结构与负压缩性质的Lifshitz机制,提出了具有此类反常力学特性的“褶皱石墨”结构模型;在该模型指导下,发现了第一个同时具有负压缩、零压缩和正压缩的材料——偏硼酸锂(LiBO2)。利用有限元分析和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等方法,阐明并证实了LiBO2这一新奇力学性质来源于由于LiO4四面体引入导致的“褶皱石墨”结构。得益于这一新奇力学性质,LiBO2的流密度稳定性比其他材料(包括金刚石、石墨、铜和石英等常规传输材料及迄今最大负线性压缩率材料Ag3Co(CN)6)高两个量级。偏硼酸锂晶体具有出色的光学性质,其透光范围包含整个紫外、可见及近红外波段,可望应用于高压涨落环境下超稳光学仪器中。相关研究成果以Anomalous Mechanical Materials Squeezing Three-Dimensional Volume Compressibility into One Dimension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理化所副研究员姜兴兴为论文第一作者,研究员林哲帅为论文通讯作者,合作者包括俄罗斯Kirensky物理研究所博士M. S. Molokeev,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董利源,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博士董志超,理化所博士王耐征和康雷,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晓东和李延春,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田川,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彭世镠和南开大学教授李伟等。论文链接 具有“褶皱石墨”结构的偏硼酸锂将三维体压缩率“压缩”到一维方向上【来源:理化技术研究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纸月亮

把科研成果写在大地上——记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努尔波拉提·阿依达尔汗

4月27日,天刚蒙蒙亮,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努尔波拉提·阿依达尔汗骑着摩托车来到了墨玉县农业科技园。看着园区里培育的玫瑰花苗长势一天比一天好,他难掩内心的激动。“按照新方法,明年玫瑰花育苗量可达10万株以上,这样花苗的成本将由原来的每株2元—3元降至1元。成本降低了,种的人会越来越多。”努尔波拉提说。倾听村民心声■入户走访2016年,努尔波拉提成了中科院新疆理化所驻墨玉县加汗巴格乡阿依玛克村“访惠聚”工作队的一员。“当时阿依玛克村村民有一半是贫困户,人多地少是贫困原因之一。”努尔波拉提说。在入户走访时他注意到,玫瑰花制成的玫瑰花酱、玫瑰花酱馕等很受欢迎,但玫瑰花种植成本高、技术难度大、见效慢,让很多村民望而却步。作为科研人员,努尔波拉提想通过传授技术帮助村民种植玫瑰,实现脱贫致富。“刚开始挨家挨户做工作,没几个人愿意种。”努尔波拉提说,他决定试种给村民看。于是,工作队规划了3亩地,种上了玫瑰花苗,第二年开花后卖了5000多元。“平均一亩地可带动一户贫困户脱贫。”努尔波拉提说,后来有村民愿意尝试。但新的问题又来了,市场上玫瑰花苗成本太高,让不少村民又止步了。于是,努尔波拉提带领课题组开始探索玫瑰花育苗新方法。满足村民需求■攻克难题为了方便观察,努尔波拉提在工作队驻地附近又划出了3分地,搭了个小拱棚,利用工作间隙进行试验。他计划试验成功后再转到温室大棚里试种,最后推广。经过一次又一次尝试,努尔波拉提终于成功了。近3年时间,他带领课题组共探索出了4种育苗方法。不仅如此,为了保证村民种植效益最大化,他还带领课题组探索出了玫瑰花苗的套种模式。“玫瑰花苗株距大,前期苗子小,套种小麦、玉米等几乎没有影响。”努尔波拉提说。村民亚森·吐尔荪托合提2018年种了6亩玫瑰花,分别套种了小麦和大蒜,其中大蒜收入2万元。今年,他选择继续套种。“明年开始,玫瑰花进入盛花期,预计每亩地可收入4000元。”亚森说。在亚森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种植玫瑰花。目前,中科院新疆理化所驻村工作队在加汗巴格乡已推广种植玫瑰花200多亩。让村民获益■提升土地价值2016年,新疆理化所在墨玉县建了100亩新疆特色药材种植基地,目前已引种了32种特色药材,并筛选出10余种适宜推广种植的药材。“种植玫瑰花还可以套种药材,这样村民的收入会更高。”努尔波拉提说,利用技术,让村民有限的土地变得更值钱是科研人员不懈的追求。为此,努尔波拉提培养了一大批农民技术员。把更多的科研成果写在大地上是努尔波拉提一直的追求,他因此也获得不少荣誉。2010年,努尔波拉提获评自治区先进工作者;2016年,获评自治区“访惠聚”驻村工作先进工作者。“科研成果能真正满足老百姓需求才是有价值的。”努尔波拉提说,未来希望可以发掘更多新疆特色药材,依靠技术推广种植,实现产业化发展,让更多村民获益。END来源:新疆日报记者:谢慧变编辑:丁文

力牧

奇妙科技

地球形成之初就拥有足够氢元素产生水地球上水的起源一直是未解之谜。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发表研究认为,地球上的水可能起源于顽火辉石球粒陨石等物质释放的氢,表明地球形成之初就拥有足够的形成水的基础元素。顽火辉石球粒陨石也被学术界称为“E型球粒陨石”,被认为是原始太阳系星云凝聚产生的物质。顽火辉石球粒陨石与地球上的岩石具有相似的同位素组成,因此科学家认为顽火辉石球粒陨石很可能参与了地球的形成。由于顽火辉石球粒陨石形成于温度较高的太阳系内部,科学家此前认为它不含水,而地球上水来源于撞击地球的彗星或小行星。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洛蕾特·皮亚尼等人测量了13个顽火辉石球粒陨石中的氢含量以及同位素氘氢含量之比,发现顽火辉石球粒陨石的氢含量远大于此前设想,而其氘氢含量之比接近于地幔水平。结合宇宙化学模型分析上述数据,研究人员认为,地球上的水可能起源自顽火辉石球粒陨石向地壳和地幔中释放的氢。分析显示,参与地球形成的顽火辉石球粒陨石中氢含量之丰,使其释放的氢足以形成至少三倍的地球海水。澳研究发现严重病毒感染可使T细胞快速“瘫痪”澳大利亚一项新研究说,艾滋病或新冠肺炎等由病毒引起的严重感染可使免疫细胞T细胞快速“瘫痪”;针对相关机制而提高T细胞的活性,有助于改善相应的抗病毒疗法和抗癌疗法。T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在严重的病毒感染或癌变中,其免疫功能可能会出现被称作T细胞耗竭的受损现象。由于T细胞是目前一些疗法如抗癌免疫疗法中的重要工具,研究T细胞耗竭的机制对改进相关疗法有重要意义。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自然·免疫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与过去认为T细胞耗竭是一个缓慢过程不同,他们发现严重病毒感染可使T细胞快速“瘫痪”。用小鼠进行的实验显示,在较弱的病毒感染中,T细胞会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原有功能,但在严重病毒感染中,可能在几天内就会出现耗竭。研究人员说,如果在严重病毒感染或癌症早期对T细胞进行调整,提高其活性,将有助于防止T细胞耗竭,用这种方法也许可以改善现有的一些抗病毒疗法和抗癌疗法。论文通讯作者、墨尔本大学教授阿克塞尔·卡利斯告诉新华社记者,由于相关调整存在诱发严重副作用的风险,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动物实验,才能将这种方法逐步推向临床应用。桃为什么酸?科研人员揭示其中奥秘有的桃酸,有的桃不酸,原因何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其中奥秘。有机酸积累量是衡量果实风味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果树分子育种学科组科研人员通过对桃果实有机酸组分与含量进行测定发现,桃果实有机酸主要包含苹果酸和柠檬酸。桃果实发育早期大量积累有机酸,但果实成熟期有机酸含量显著下降导致了低酸性状的形成。桃果实中苹果酸的积累与代谢及液泡贮运有关,而柠檬酸的积累主要由代谢决定。柠檬酸、苹果酸的积累都受基因控制。研究发现,低酸品种桃果实之所以没那么酸,是因为在果实发育后期相关基因表达降低了柠檬酸、苹果酸的含量。就柠檬酸而言,谷氨酸脱羧酶基因的表达水平上升促进了柠檬酸的降解;同时,丙酮酸脱氢酶激酶基因和丙酮酸激酶基因的上调表达以及乙醇脱氢酶基因的下调表达也可能影响柠檬酸的积累。就苹果酸而言,负调节基因对苹果酸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编码基因以及苹果酸转运体基因表达的抑制,降低了苹果酸的积累。与之相反,高酸品种桃果实之所以那么酸,是因为在高酸品种桃果实发育后期,受基因调控,积累了大量柠檬酸和苹果酸。该研究负责人、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韩月彭说,该研究对于运用基因技术改良桃果实风味品质具有指导意义。新研究有助判断不同材料微针的经皮给药性能微针经皮给药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给药技术,具有无痛等优点。不同材料的微针在皮下溶解并给药的性能哪家强?我国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微针经皮给药是通过微小的针头穿过皮肤释放药物,由于微针的长度一般在10微米至1毫米之间,不会刺激到神经,与传统注射相比具有无痛的优点。与口服药物相比,微针经皮给药还有避免肝脏首过效应、提供稳定血药浓度等优点。因此,近年来科学界开发出了多种材料的微针,包括由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的可溶解微针,这种微针使用后没有医疗垃圾。那如何比较不同微针在皮下溶解并给药的性能?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高云华带领的团队提出了一种快速检测微针吸湿性的方法,用来判断材料的溶解性能。研究团队选用了目前常用的15种微针基质材料,利用高通量动态水分吸附技术获取不同微针材料的吸湿数据。吸湿性是评价可溶解微针性能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聚谷氨酸微针的吸湿能力最强,聚乙烯醇微针和羟丙基纤维素微针的吸湿能力最弱。研究还显示,对于吸湿性弱的聚乙烯醇微针,如果加入小分子增溶剂,其吸湿性和溶解性增强,溶解速率提高约10%。据介绍,微针经皮给药在使用生物大分子药物的治疗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有望在部分药物的应用中取代传统注射方式。目前,微针经皮给药技术在糖尿病治疗、疫苗接种等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一定应用。(本组稿件/河北日报记者王璐丹 综合新华社电)【来源:河北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堕其天囊

省院牵手实现科研实力1 1>2

作为积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禁塑”工作已在海南全面铺开。6月13日,省科技厅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理化所)在海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海南省降解塑料技术创新中心,研究降解塑料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为“禁塑”环保事业注入科技力量。截至目前,围绕“三区一中心”的战略定位,瞄准“陆海空”领域,海南省已牵手中国科学院布局27个创新平台,双方共同承担一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带动省内多家科研机构人员参与技术攻关,提高了我省整体科研水平,推动我省在“陆海空”领域成为领跑全国的科技创新高地。推进国际前沿技术在海南转移转化作为一家长期从事降解塑料研究的科研院所,中科院理化所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PBS/PBAT(第三代新型生物降解塑料)合成和改性及制品加工全产业链技术。在省科技厅的支持下,中科院理化所将率先推进新型海水降解塑料技术在海南进行中试,即产品正式投产前的试验,尽早实现海水降解塑料的产业化。“开发和使用在海洋环境中能自行降解的塑料制品,替代难降解塑料制品,是保护海洋环境的有效抓手之一。目前国际上海水降解材料的相关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中科院理化所的新型海水降解塑料研究走在全国前列。”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季君晖说,他们希望抓住海南自贸港建设机遇,依托所里的人才、技术优势,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技术转移转化等方面发展以降解塑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面向国家战略和我省科技发展需求,中科院在海南的创新平台承担了5项国家级科技研发项目,承担了16项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120项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其他性质科研项目。“中科院各大院所研究的都是国际国内前沿技术,我们希望推动更多前沿技术在海南转移转化,助力海南重点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省科技厅主要负责人介绍。加大对中科院在海南科技创新支持力度近些年来,党和国家把海南科技工作摆进国家战略全局来谋划,赋予海南很多含金量很高的政策。特别是“4·13”以来,大量优质科技资源向海南聚集。“为了发挥中科院在海南27个创新平台的科研力量,近两年我们不断加大对中科院在琼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省科技厅主要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累计支持创新平台建设、科研项目研发资金共计2.5亿元,支持中科院深海所等科研院所申请国家科研资金超过10亿元。去年11月,省政府与中科院合作共建海南省深海技术实验室,省财政拨付1.5亿元专项资金。在我省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省深海技术实验室与中科院深海所联合购置了1艘海试保障船,支持“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开展海试任务。除此以外,海南省还从经费上支持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开展“超低轨卫星吸气式电推进动力系统研究”研究,支持三亚中科遥感研究所、中科院仙湖植物园、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等单位开展科技合作。中科院驻琼科技创新平台参与海南科技事业“目前海南省与中科院在航天科技、南繁育种、深海等领域签署了10多项战略合作协议,不断推动院省科技合作关系全面深化。”省科技厅主要负责人介绍,这些合作包含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平台搭建等,例如推动创建中科院国际商业航天科技创新合作园区,加强育种科技高端人才的引进和交流。当前中国科学院海南种子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海技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海南研究院等一批创新平台相继搭建,不断推进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和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建设,在海南科技创新发展中起到了引领带动作用,有效助力自贸港建设。例如,落户崖州湾科技城的中国科学院深海技术创新研究院,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推动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落户三亚。“我们还联合院内外62家单位的1500余位科研人员进行项目攻关,在吸引优秀人才参与海南深海事业发展的同时,也为海南培养了深海领域科研人才。”中国科学院深海技术创新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

余祭

理化所基于仿生莲蓬结构的高性能SERS基底研究获进展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是一种可以提供被测物组分和分子结构信息的超灵敏检测技术。SERS中信号的增强主要来自于光与基底之间的电磁作用,这种作用会通过等离子体共振激发使得电磁场得到极大的增强。电磁场会局域于基底上小于10 nm的间隙以及锐利的尖端,一旦目标分子落于这些热点,它们的拉曼散射信号会被极大地增强。高灵敏度和高重复性是SERS检测技术中最重要的两个性能指标。金属纳米颗粒的胶状悬浮液具有非常高的检测灵敏度,甚至可以达到单分子检测的要求,但是纳米颗粒的团聚会造成检测结果的不可重复性。因此,组装具有均匀和稳定分布的低于10 nm间隙的SERS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近期,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贺军辉课题组受自然界莲蓬结构的启发,设计了一种新颖的仿生莲蓬结构SERS基底。该基底具有可控的纳米间隙,有限时域差分计算(FDTD)证实均匀分布的小于10 nm的环状间隙显著增强了局域电磁场。该基底对于罗丹明6G的检测限达到了10-12 M并且相对标准偏差为4.1%-8.0%。罗丹明6G的拉曼信号强度与其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所以该SERS基底可用于定量拉曼检测。更为重要的是,该基底可用于类蛋白-β寡聚物的检测,因此在阿尔兹海默症早期检测方面具有应用前景。该工作为制备高性能SERS基底提供了新思路,也向SERS基底的实际应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DOI: adom.201800056)上,第一作者为理化所博士研究生金斌斌。该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207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571182)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先导与优势材料创新项目(Z151100003315018)的支持。基于仿生莲蓬结构的高性能SERS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