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段时间,在我国非常著名的原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调任太原理工大学当党委书记,郑强的这次履新,为太原理工大学带来了新的可能,因为郑强本人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和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在社会上声望很高,也在学生群体中的评价很高,一直以来郑强都是以革新者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但是实际上郑强本人还是一名实干家。人们都非常好奇,郑强履新太原理工,究竟能够为太原理工大学带来哪些改变。当然郑强本人也是不负众望,调任太原理工大学后不久,动作也是比较多,而且动作还不小。在前几天刚刚传出太原理工大学聘任吴光辉院士为特聘教授的消息后不久,太原理工再一次传出好消息,在本月23日,太原理工大学有两个新的研究院正式揭牌,这两个研究院分别是航空航天产教研融合研究院和云冈学与文物保护研究院,这两个研究眼都是和当地的政府以及相关的研究院合作签署相关协议之后创建的,在这次创建之后,太原理工大学的科研实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不过这两个研究院的设立,只是太原理工大学想要建设的研究院其中之一,这足以看得出太原理工大学在科研硬实力上想要得到快速提升的决心。其实这些研究院的设立,和太原理工大学的人才战略是互补的,因为仅仅有研究院而没有研究人员,那研究院只是一个空壳子,所以在增设研究院的同时,太原理工在此前还发布了一些人才引进的相关招募结果,在进入2020年以后,太原理工大学更是引进了超过百名的博士生,对于那些顶级人才,太原理工大学更是开出了非常高的引进待遇,拿国家杰青获得者为例,太原理工大学最高给出了300万安家费和600万科研启动资金的超高福利待遇,这些超高的福利待遇,为太原理工大学招揽最顶级人才,带来了很多可能。也正是因为太原理工大学在近些日子的这些动作,让外界纷纷感叹郑强上任之后的这火烧的是真的猛,实际上按照郑强本人的性格来说,这可真不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么简单,对于郑强而言,太原理工大学作为一所我国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这些年的发展状况确实有些乏力,这也是要郑强以及所有太原理工的师生们共同应对的,想要让太原理工大学在这个竞争非常迅猛的时代有更好的发展,那么这些大的动作是必要的,而且还要持续不断的进行下去。那么太原理工大学,能否在郑强的带领下,在这种频繁的动作中得到不错的发展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现代大学的发展,是离不开人才和科研场所的,有这两个必备的东西,太原理工大学取得快速发展也是必然的。而且太原理工大学的发展,和山西地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2020年以来,山西地区作为一个高校资源相对较少的地区,忽然开始在高等教育领域发力,给太原理工大学引进郑强,就是山西地区要决心发展高等教育的一个开始,因为太原理工大学是山西最好的大学,最好的大学一定要让最优秀的人才来带动发展。因为自从郑强上任以来的这些大动作频出,让外界对太原理工大学的关注度陡增,这也让太原理工大学在近日的风头非常之盛,甚至有人说太原理工大学的声势只逼清北,虽然说这话有点夸张了,但是作为一所有着非常深厚底蕴的高校而言,太原理工确实沉寂的有点久了。而山西地区作为少有的没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地区之一,在未来人们希望它能够发展成为山西地区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并且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下,最终发展成为世界一流高校。
10月22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合肥)与合肥市庐阳区政府签约,合力打造能源领域高水平研究平台。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出席。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是为能源安全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持的综合性研究基地。安徽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合肥)是围绕能源重点领域,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的新型科研机构。三方将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和特色,聚焦能源领域新技术,全面深化合作,进一步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统筹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共同推动平台建设、科研攻关、产业孵化等全链条产业发展,加速实现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为加快建设美好安徽提供能源保障支持。【来源:安徽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众所周知,浙江宁波和深圳是唯二的副省级城市没有985高校的。相较于其他副省级城市,宁波的大学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相差巨大。以一直视高校为短板的深圳为例,目前该市正在疯狂的筹建各类高水平大学,因此宁波民间对新办大学的呼声也一直很高。对于副省级城市来说,除非拥有世界一流大学方才能和省会平起平坐。在高等教育这个层面上宁波与杭州差距甚大,急需奋力追赶。2020年12月份,宁波镇海中学校友虞仁荣捐资200亿元筹建宁波版“西湖大学”- 东方理工大学迅速刷爆了网络。宁波人对于东方一词似乎格外偏爱,很多企业机构组织名称冠以东方。比如宁波的东方论坛,东方商厦,东方电缆,世纪东方,东方文明之都,展现出了宁波对于东方一词的热爱,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这次对标西湖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来了!3月3日,相关招聘网站显示,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对外公开招聘人事及财务人员。和部分新大学的筹建流程一样,东方理工大学在筹建之初也将筹建主体注册为某某高等研究院。这也预示着东方理工大学正式迈入了由实质主体运营的筹建阶段。宁波市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东方理工高研院”)是一所社会力量举办、新型非盈利高端科研机构,设立于浙江省宁波市。东方理工高研院由宁波市虞仁荣教育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创办,正在成立中,将于2021年3月内登记注册完成。东方理工高研院以促进学术的发展、培养最具创新性的人才、赋能产业为使命,以建成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为目标。祝贺镇海,期待东方理工大学早日落地!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俯瞰效果图今天,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正式开园。从去年1月10日签署合作协议至今,这所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与大连理工大学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再一次刷出了我市推进科技创新“栽树工程”、加强校地合作的新速度。目前,该研究院已引进13支共计百余人的科研团队,与宁波11家高新技术企业和2家行业协会签订合作协议,3家共建联合实验室,共同在技术研发创新、研发平台共建、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与培育等方面展开合作,形成了“边建设、边科研、边产出”的良好发展态势,有效弥补了宁波研发能力和创新人才不足的发展“短板”。两院院士和行业大咖成为智囊团成员大连理工大学建校于1949年4月,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等都是该校的优势学科。这次在宁波建设研究院,实际上也依托了本部的优势资源。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惠晓丽告诉记者:“大连理工大学学校科教资源与宁波地方产业高度契合,双方合作可以说是科教与产业的互补融合。我们在17个一级特色优势学科之上,不仅建设了研究院的五大创新中心,还设立了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分支机构。”据了解,这五大创新中心分别是精细化工与生物医药技术,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技术,新材料与成型技术,信息、软件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与宁波“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中的10个产业集群融合互动。值得注意的是,除却信息、软件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中心尚在物色首席科学家之外,其他4个创新中心已与两院院士和行业大咖牵手,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孝军、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东明、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等都已加入研究院的智囊团。优势学科与宁波本地产业融合互动围绕五大创新中心,研究院还依托本部的优质科教人才资源,采取专兼职结合的人才队伍建设模式筑巢引凤,以大连理工大学领军人物、核心人物为先导人才,打造本土化的高水平人才团队,使大连理工大学的技术优势、技术积累,在宁波“生根开花”。海洋装备强度分析与创新设计团队在教授阎军的带领下,多年来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在复杂海洋环境下针对以柔性管道、海洋电缆/脐带缆、浮式平台系泊系统、抗冰平台、海洋风电等为代表的海洋工程装备,进行结构设计、实验验证、工程应用的技术,正好与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所精耕的领域相契合。事实上,两者的合作在2009年就已经开始了。当时,东方电缆承接了国家863计划课题“水下生产系统脐带缆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这是东方电缆第一次与中海油研究总院、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接触。据东方电缆海洋创新中心副总经理陈凯介绍,脐带缆集电力、液压动力、化学注入、通讯数据传输于一体,还要满足复杂海况的动态响应要求,其材料的强度、抗腐蚀和抗渗透性要求极高,是海底油气勘探、深海生产必需的一种特殊电缆,国内市场长期以来一直被国外产品所垄断。“多方合作下,我们历时3年终于成功研发出了适合于1500米水深的脐带缆,脐带缆国产化不但让我国的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摆脱了长期依赖进口电缆的局面,也可为今后我国海洋资源开发提供大量可替代进口的国产电缆。”不过,陈凯也坦言,受制于地理空间,那时候的每次合作都来之不易,不是他们飞到大连,就是阎军教授飞来宁波。如今,研究院在宁波落地,不仅交流起来更方便,企业的需求会得到更快的响应,也拓宽了双方下一步的合作模式。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永如对此也有同样的感受。在他看来,过去他们和大连理工大学本部科教资源的联动,大多以项目形式开展,如今双方的合作进一步上升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上,不仅助推了公司的转型升级,更能提高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有助于将我市铜合金与应用产业这一特色优势产业,打造成为宁波新材料产业的新名片。据悉,研究院还将着力建设一流科技成果服务运营平台,已引进华杨科学仪器(宁波)有限公司、宁波新冠联机电有限公司、拓中教育OMO创新研发中心等15家企业入驻孵化,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宁波速度背后的“宁波温度”2019年1月10日,宁波与大连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协议;5个月后,大连理工大学正式发文成立宁波研究院;同年8月,研究院改扩建项目工程立项;2020年1月3日开工建设,11月底整体完成验收交付,团队、设备进场,12月5日开园……这是宁波速度。宁波速度背后还有“宁波温度”。研究院所在的地方,相关建筑早前经历了幼儿师范、外国语学校、甬江职高等教育机构数度使用,大量原始建筑图纸档案缺失,造成设计、审批、建设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改扩建方案迟迟未能定下。得知这个消息后,宁波市科技局、江北区政府等通过多方排摸,奔波于宁波、杭州两地,花了近1个月,终于在浙江大学找到了该建筑的原始设计师手稿。随后,他们又会同大连理工大学设计院,晒制获得了部分有效图纸,为下一步场地改造提供了条件。同期,他们又协助研究院联系租赁了海田大厦一处场地临时办公,帮助购置办公家具设备,开展研究院前期工作。在团队引进和产研合作上,宁波更是不遗余力、全力以赴。在今年相关人才项目评选前,宁波市、江北区两级科技局等相关部门专程赶赴大连理工大学进行政策宣介,一对一地对团队和人才进行申报辅导。最终,共有4个团队入选,入选率在全市前列。同时,宁波各单位、部门积极为研究院与企业、协会、机构对接合作牵线搭桥,助力研究院“走出去”“沉下去”,尽快融入宁波企业和产业。目前,研究院已与金田铜业、贝发、中科毕普拉斯等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与吉利、海天、爱柯迪以及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协会、市铸造行业协会等签订合作协议。诸如此类在研究院“边建设、边科研、边产出”过程中必须面临的问题,都在一次又一次的现场办公中得以解决。这也让惠晓丽不胜感慨:“到宁波后,我真切感受到了这里的务实和高效,像服务专班的组建、揭榜挂帅、一对一‘妈妈式’的精准服务,都让我们感到惊喜。”记者 王心怡 通讯员 王虎羽 郑慧慧【来源:宁波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8月13日下午,大学城实验高中校长郑玉香,副校长郭福祥、张兴卫,名师研发中心主任张继平一行四人,到位于济南高新区创新谷的北京理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参观调研,为学校“双高导师特色课程项目班”定制导师。活动现场,郑玉香校长聘请北京理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雪梅博士担任学校师生导师。陈雪梅博士向郑校长一行详细介绍了北京理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共同开展高层次、全方位的交流合作情况。校长郑玉香介绍了大学城实验高中办学特色及办学两年来取得的成绩。学校作为市市委市政府倾力打造的“四高学校”,一直秉持“双高特色领航”、快速内涵高位发展的办学思路;省教育厅基础教育重点实验改革项目“双高联合育人”更是硕果累累。2020年起,大学城实验学校开设2个“双高导师特色课程项目班”,一个突出航天主题,一个突出文理共赢课程。学校前期已经聘请了中科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原校长胡海岩,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北理工大学副校长龙腾教授等专家团队兼任学校师生导师,并邀请过他们到校做过高水平学术报告,跟学生做了面对面交流。本次调研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学校“双高班”定制更多的导师。陈雪梅博士表示,一定会介绍更多院士、教授跟大学城实验开展全方位合作,并接受了成为大学城实验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的提议。北京理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是北理工与济南市政府共建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围绕“前沿电子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材料”“大数据智能处理”等领域,开展人才聚集、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产业发展、企业孵化等工作。按照“院士领衔、团队落地、属地发展”的模式助力北理工“双一流”建设和服务地区区域发展。最后,郑校长表示,北京理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成为大学城实验又一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为学校师生搭建一个高层次的创新平台,会加速学校校特色化内涵发展,学校“双高导师特色课程项目班”一定会取得不凡成绩!(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潘世金 实习生 赵长春 通讯员 张继平)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来源:齐鲁晚报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7月31日,浙江理工大学上虞研究院组织召开博士后工作站开题报告评审会。作为该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成立后首批进站博士后,王政道和江华两位博士进行了开题答辩,并顺利通过审核。江华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轻化工程专业,工学博士,本次开题的课题是《环保型耐晒可碱洗分散染料体系的开发及产业化》。王政道毕业于上海大学流体力学专业,工学博士,本次开题的课题是《离心风机降噪技术研究与应用》。浙江理工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徐伟强等高校专家教授,以及来自我区闰土、卧龙、灏宇科技等企业的高级工程师组成评议小组,对两位博士选题的可行性、重要性和应用价值,以及结构逻辑和具体研究细节等方面给予了评价。大家认为,研究课题的选题契合本地产业发展需求,具有较好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经济效益,希望通过接下来的研究持续为本地产业赋能。区人社局专技科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开题审议会议,并对两位博士成功入驻工作站表示祝贺。【来源:浙报融媒体】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3月30日下午,五恒环能技术学术交流会暨长沙理工大学五恒环能研究所挂牌仪式在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举行。红网时刻3月30日讯(记者 汪衡)3月30日下午,五恒环能技术学术交流会暨长沙理工大学五恒环能研究所挂牌仪式在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举行。湖南省制冷学会代表、建环领域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及技术人员、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师生共200多人参与了此次活动。五恒环能研究所由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与上海湿腾电器有限公司、湖南弘跃舒适环境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旨在针对室内健康环境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模拟自然生态健康环境设计,打造具有舒适、节能、健康、智能的室内环境,不断提升人类生活品质。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刘建民在致辞中指出,学校十分重视校企产学研合作,现有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7个,省级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1个,“希望校企双方以此为契机,今后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产出丰硕的成果。”五恒环能研究所挂牌。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陈荐介绍,长沙理工大学十分重视能源与环境领域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其中能源电力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1996年,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40年办学积淀的基础上,学院创办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紧扣人类关注的健康、能源、环境三大主题,致力于解决建筑、农业、工业生产、医疗、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室内环境问题。挂牌仪式结束后,随即开展学术交流,主旨是遵循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尊重自然的原则,针对室内健康环境,完全模拟自然生态健康环境设计,打造一个具有舒适、节能、健康、智能的室内环境,不断提升人类生活品质。湖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龚光彩,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孙小琴,上海湿腾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后明分别作学术报告,分享了目前学界和业界最新的成果。
洛阳都市经济圈的规划制定,使洛阳未来的发展一片光明,洛阳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著名的旅游景点,不仅如此,洛阳的历史地位为洛阳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全国各地名校纷纷将研究院设在洛阳。洛阳大学城选址在洛吉快速通道以东、连霍高速以北,送庄镇以西,总面积22. 2平方公里(33450亩),这里交通便利,景色宜人,西安交通大学与河南省共建洛阳研究院和郑州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洛阳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洛阳研究院即将相互落户洛阳,届时,洛阳大学城将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值得一提的是以“河南速度”运作的河南唯一的211工程郑州大学在大半年的时间就要投入使用,预计今年9月开始招生,可见,未来的洛阳,值得充满期待。网传:河南理工大学进军洛阳,在洛阳设立分校区2020年2月1日,河南省教育厅正式向各个河南省各个骨干大学和骨干特色学科高校发文: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和特色骨干学科申报遴选工作,河南理工大学入选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校。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河南省属重点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设有79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管、经、法、文、教、艺、医九大学科门类,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现有教职工3113人,有全日制在校生43000余人,其中研究生4000多人 。其中,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河南省高校中唯一一个A类(A-)学科,属于国家级一流建设学科。洛阳有三所本科大学分别是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和洛阳理工学院,如果河南理工大学在洛阳设立分校,前有郑州大学洛阳校区,再加上洛阳理工学院和河南理工大学呼应,洛阳的综合大学将更加全面,教育机制和教育体系将更加完善。大胆猜测:洛阳三个大学城,河南理工大学洛阳分校,落户在哪更好?洛阳第三代大学城,选址孟津南、洛阳北,符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也是孟津划县设区的先手棋;同时优化了洛阳的大学城布局,形成洛西有洛龙大学城、洛东有伊滨职教城和洛北孟津大学城的三足鼎立之势。孟津大学城,经过3-5年,争取引进3-5所高校;经过10-15年左右发展,引进10所左右高校,达到在校生15万人,每年为洛阳市培养3-5万名高素质人才,围绕“565”产业体系,特别是装备制造、新材料、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方面,吸引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科研机构等入驻。个人观点:孟津大学城是个理想的选择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是仅次于暨南大学第二个建有应急管理学院的高校,有着优势学科及遴选为特色骨干学校,再加上河南省政府大力支持,建设一流大学已经不再遥远。希望河南理工大学进驻洛阳,提高学校知名度,共建洛阳都市经济,未河南教育增砖添瓦!邀您参与话题讨论:河南理工大学洛阳校区,您是否期待?会给洛阳带来哪些优势?一起探讨吧。
太原理工大学与企业合作共建研究院签约揭牌仪式举办(学校供图)人民网北京8月19日电 18日,太原理工大学与企业合作共建研究院签约揭牌仪式在学校明向校区举行,第一批20个产业技术研究院落地揭牌。当天,该校分别与20家企业签订了共建研究院协议,未来将共同在能源开发利用、煤矿智能装备、新材料、大数据等多领域进行研发合作,合力攻关当前最急需、最前沿的技术难题。山西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王一新出席仪式并讲话。他指出,校企共建研究院,是山西省打通高校与企业通道、建设创新生态的一次重大探索。校企双方要血肉相连、血脉相通,使研究院成为真正的生机勃勃的创新机体。新成立的研究院不能走传统的研究机构的老路,要按照改革的思维,从一开始就赋予具有强大活力的体制机制。管理部门、企业、高校等各个方面要解放思想,加强政策供给,加大科研投入,全面深化改革,共同努力,让山西省创新生态长成浩瀚森林。中国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学校长黄庆学(左六)与企业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学校供图)“此次签约揭牌将创造新的奇迹、开启新的格局。”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强表示,大学坚持学术为上,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努力开创产学研贯通、一体化培养的崭新模式。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来自全球的杰出人才走进校园,使青年学子有机会与最前沿、最年轻、最有活力的企业家、工程师、科学家面对面接受熏陶和教育。今后学校也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研究院建设,引导和支持广大科研工作者潜心科研、勇于探索,把论文写在三晋大地上,把成果转化在山西这片沃土。据悉,一段时期以来,太原理工大学主动与多家企业开展了一系列对接活动,并就校企合作首尝“研究院 先导项目”模式达成共识,从而为20个研究院批量签约揭牌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后研究院将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的总体思路和要求,聚焦培育一流创新生态和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进一步拓展产学研用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企业“卡脖子”技术攻关能力,最终把“六新”落脚到项目上,为服务山西转型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努力蹚出一条校企合作的创新之路。
3月30日,河北广电网络集团与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在唐山举行战略合作签约及5G人才项目中心揭牌仪式。据悉,该5G人才项目中心将坚持校企双方联动,产学研教一体推进的方式,围绕5G移动通信技术及其应用,开展人才培养与项目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其目标是建设可持续发展性和战略性的产学研教的基础平台,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探索利用5G移动通信及其应用技术尤其是700M带宽的优势,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的实例运用。在未来五年建设期间,该中心将通过5G技术与网间应用的融合创新,广泛开展技术研究与学术交流,并且服务于一大批国家级大型活动,同时向企业内部培育能够熟练掌握5G移动通信技术开发应用的终端和高端技术型人才。应用5G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开发出若干智慧产品,促进工业、农业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智能化创新与产业升级换代。中心还将开展具体、高效、实时的创新性工作,将研发成果迅速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河北广电网络集团董事长李新平表示,近两年集团积极应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强力冲击,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智慧广电建设,形成了云网端一体的全产业链,正在加紧推进建设兼具宣传文化和综合信息服务特色的、可管可控的新型智慧融合网络。唐山研究院是北京理工大学与唐山市共同打造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新型产业科教平台。集团与北理工唐山研究院共同成立5G人才项目中心实验室,在5G通信应用技术、5G技术与广电传统业务融合、5G基础技术产业化创新研究、产品开发及相关人才培养、智慧项目研发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全面推进“5G+智慧广电”创新、实践和应用,促进河北广电网络5G背景下高质量转型发展,助力唐山经济社会发展。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院长李镇致辞表示,唐山研究院以建设成为立足京津冀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为目标,依托北京理工大学优势学科资源,河北广电网络集团利用5G技术优势和5G产业基础,双方开展战略合作,并共建5G人才项目中心,必将使双方在5G技术应用开发、5G业务管理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必将积极推动唐山市5G产业发展。相信在友好合作的基础上,双方一定能继续拓展校企合作领域和模式,打造校企合作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