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07:42近年来,不孕不育症逐年高发,已经成为威胁现代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而不孕不育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慈善融真情,爱心无止境,河南·郑州慈善总会送子公益基金周年庆典活动,暨“好孕河南”不孕不育公益援助启动仪式,将于10月22日,在郑州长江中医院盛大启幕!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公益活动能使广大不孕不育患者家庭摆脱疾病困扰,尽快实现不孕不育患者为人“父母”的梦想!百位名医联诊好孕快人一步郑州长江不孕不育医院作为科技型不孕不育专科医院,倡导自然孕育,并集结医学界专家、博士、教授科学研究制定“两子一路”快孕体系,以提高怀孕率,让每个家庭都抱上自己的孩子。10月22日,河南·郑州慈善总会送子公益基金特邀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鲁桦博士、知名男性不育博士李翠英博士、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王兴玲教授,联合郑州长江快孕名医团领衔坐诊长江,一对一亲诊不孕不育患者,解决孕育难题。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鲁桦教授专家擅长:输卵管性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内分泌疾病等原因引起的不孕症的诊治。精通子宫及附件疾病引起不孕症的各种宫腹腔镜手术。知名男性不育博士——李翠英博士专家擅长:利用传统医学精华,中西医合璧治疗少精症、弱精症、死精症、无精症、不射精症、逆行射精症及睾丸发育不良等男性不育疑难病症。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王兴玲教授专家擅长: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成功开展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阴道B超引导下盆腔囊肿穿刺术等技术。百天快孕计划报名即享援助活动期间同步开展“百位名医 百天快孕 百万基金”多方援助,主诊医师+助孕指导医生 2对1全程精准指导,力争100天内实现快孕优生,百天内怀孕患者还可获得2000元保胎基金。百天快孕计划征集中,报名即可享受百天快孕计划。百万送子基金助力生育梦想临床中很多患者因为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盲目治疗,怀孕更是难上加难。明确病因,针对治疗,怀孕其实很简单。为帮助减轻不孕患者的经济负担,让更多不孕不育家庭能看病,看好病。会诊期间,送子公益基金提供百万基金援助,让更多家庭实现生儿育女的梦想,特推出以下多项援助:庆典时间2020年10月22日预约方式点击“阅读原文”在线咨询或拨打电话0371--5515 3980(任选其一)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表明,在郑州长江中医院,怀孕并不是很难的事,夫妻双方同诊同治,掌握查的准针对治疗的原则,就能早日实现生育梦想,让每一个家庭都有希望实现自然怀孕。想解答心中的疑惑或是了解快孕知识,均可报名参加。你是正在备孕的准妈妈吗?你想要孩子迟迟怀不上吗?如果你有任何的疑问和孕育难题,可以点击文章下方的“阅读原文”,将有在线医生一对一为你答疑解惑。- END -声明:图片、文字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推广)点击 “阅读原文” ,名医一对一在线咨询
第七届“感动百姓·寻找乡村爱心故事”评选活动通过群众的积极投票和组委会的综合评审,第七届感动百姓·山西乡村爱心大使和提名奖名单正式揭晓,吕梁市9·9爱心公益协会副会长兼妇女委员会主任李翠英荣获第七届“感动百姓·山西乡村爱心大使”提名奖荣誉称号。本次活动由山西省精神文明办指导,山西省慈善总会、山西省名人联合会、山西省农村文化促进会联合举办,由山西新农村建设网、山西中升新农村文化传媒共同承办,以“不忘初心,与爱同行”为主题。 活动自启动以来,得到了省、市、县精神文明办、慈善协会和山西汾酒集团鼎力支持,共寻访爱心故事300多个,经过初步筛选,100个候选人进入展播投票平台,通过投票,结合爱心大使评选标准和组委会认真考察,综合评审,最终确定了10名“山西乡村爱心大使”和6名“提名奖”。 李翠英,女,汉族,山西省吕梁市人,吕梁市9·9爱心公益协会副会长兼妇女委员会主任,吕梁市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队长,吕梁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理事,山西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活动站吕梁市久久爱心驿站副站长,吕梁市离石区小博士幼儿园园长,共青团吕梁市委授予“青年突击队”优秀队长荣誉称号。李翠英同志,2017年10月加入吕梁市9·9爱心公益协会,先后任协会公益部部长、副会长、妇委会主任。截止目前共参与公益活动213次,累计捐赠总额10.2万元 ,历年累计志愿服务时间 1106.5小时,连续三年在六一儿童节之际,向吕梁市离石区吴城小学留守儿童送去生活和学习用品,2018年至2020年,积极参与一对一助学活动,每年资助贫困生1000元。2018年3月24日,带领志愿者一行20多人走进方山县大武镇东坡村慰问因天灾人祸导致深度贫困的老党员、孤寡老人和困难学子。2019年5月10日,带领志愿者走进离石区吴城镇九里湾村看望79岁高龄的孤寡老人王云平。2020年6月5日,带领协会团支部志愿者看望因车祸致残的李超,并开展送知识、送温暖、送衣物活动,疫情防控期间,她志愿服务时间长达235小时,捐赠物资折价3000元,并捐款1000元。此外,以身作则带领广大志愿者分别走进生态园社区开展疫情排查,走进离石区吴城镇捐赠防护物资,带领志愿者与市慈善总会走进汾阳医院进行善款捐赠、走进《金巢魔码》小区开展卡点布控等疫情防控工作。2017年6月—2019年6月——被离石区吴城镇小学授于该同志“爱心人士”锦旗三面。2019年3月——被吕梁市民政局授于“我和我的祖国大合唱”MV参与奖。2019年6月——参与脱贫攻坚志愿服务活动,荣获吕梁岚县“小万村荣誉村民”称号2019年7月——被共青团方山县委、方山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颁发“二青会志愿服务证”2020年3月——荣获共青团吕梁市委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优秀队长荣誉证书。历年来,该同志的大爱精神和爱心之举被山西卫视、吕梁电视台、离石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采访报道。有人问她,做这一切为了什么?“助人为乐”她用简单而高尚的四个字诠释着公益之举。【来源:吕梁文明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这个夏天《乘风破浪的姐姐》“火”了不论处在任何人生阶段希望我们都可以像“姐姐们”一样勇敢出发其实,求子这条路何尝不是乘风破浪拨开迷雾(打破不孕困境)见天日(得到幸孕)7月24日-26日,博士+院长双联动硬核会诊这个仲夏,我们一起乘风破浪奔赴好孕!博士+院长双联动硬核会诊来袭天伦报喜专家团实力倾情助孕暑期已至,不少想要二胎的夫妻以及久备不孕的教师开始有时间求诊。俗语有云“冬病夏治”,夏季对于不孕不育疾病而言也具有较大的诊疗优势。为了帮助他们早日冲破不孕“迷障”,迎接幸孕,7月24日-26日,兰州天伦医院特邀医学博士——李翠英、金牌院长——佟佳丽,联合天伦报喜专家团实力助孕。为不孕患者进行多学科专家会诊,帮他们解决生育难题,同时向有生育困难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助孕补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助力实现生育梦想。什么是会诊模式?会诊是由多名医生共同诊断、多个科室医疗协作针对疑难病例专家会诊的模式,是合理、全面、高质量的医疗协作。会诊的优势*多方助力接好孕本次会诊专家涵盖多个学科,在不孕不育治疗上经验丰富,对患者病情全面分析,准确定位病因,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会诊专家简介你最“pick”哪一位01医学博士李翠英30余年临床经验发表10余篇论文1本精子精液专著《精液脱落细胞学》创建国内生精细胞实验室师从北京协和医院、生精细胞学创始人曹兴午教授主攻精液脱落细胞学检查与男性不育的临床研究02金牌院长佟佳丽从事不孕临床工作30余年微创手术技术担当先后于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腔镜中心深造多次参加国内专家研讨会对男女不孕不育症的诊断及治疗有极丰富的临床经验03不孕科主任凌芳“情系西北 惠及百姓”义诊团专家成员省老科协医师分会生殖不孕专委会专家组成员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解放军108医院工作多年医术精湛,善于为患者着想,深受患者喜爱04不孕科主任董青梅省老科协医师分会生殖不孕专委会专家组成员毕业于兰州大学医学院,广东医学院研究生班结业于佛山第一人民医院、佛山妇幼保健院进修宫腹腔镜临床经验丰富,接诊时耐心细致05不孕科主任乔春艳省老科协医师分会生殖不孕专委会专家组成员曾赴武汉协和医院学习报喜数据可喜,医术精湛,对患者负责06不孕科主任邓金桂省老科协医师分会生殖不孕专委会专家组成员从事不孕不育工作30多年曾于湘雅医学院第一医院、佛山第一人民医院腔镜培训中心进修和蔼可亲,深受患者信任07不孕科主任韩秀英于宁波和济南从事不孕不育临床工作多年多次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中心学习临床诊疗技术娴熟,广受患者好评08不育科主任杨德明近四十年男性不育治疗临床经验曾于武汉同济医院进修多次受邀参加“第三届中国基层泌尿男科大会”等国内学习班为人严谨,体恤患者09不育科主任潘洪华30多年男性不育治疗临床经验于同济医科大学、广州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习成功治疗多例无精症患者对患者亲切耐心,临床经验丰富公益助孕*提供助孕补贴网络提前预约专享此次会诊期间,针对低收入不孕不育家庭,兰州天伦医院提供经济援助,符合申请条件的患者可以申请2000元助孕补贴,免300元会诊费。注:本援助仅限此次会诊期间使用。预约通道已全面开启每日仅限50名为了方便不孕患者预约专家号兰州天伦医院现已全面开通网络预约绿色通道患者朋友可以通过电话、微信预约等方式预约专家号不仅简化就医流程,提高就诊效率还有效解决患者挂号难排队累的一系列难题提前预约还可享多重优惠!@不孕不育朋友们赶紧来预约吧~预约方式责任编辑:兰晶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茨院回族乡88岁的李翠英老人,眼睛看不清东西已经两年多了,家人都觉得是上了年纪的缘故。直到去年9月,她经人介绍来到鲁甸·东莞眼视光诊疗中心,于强医生一看便知怎么回事,让她马上登记检查做白内障复明手术。手术次日,她回来复查,“做完手术后看什么都清清楚楚。”李翠英握住于强的手非常激动地说。于强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教授、医学博士,东莞光明眼科医院副院长,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是我国知名的眼科专家,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2018年,受广东省第五扶贫协作工作组委托,于强带领医护团队,不远千里来到鲁甸开展医疗帮扶。在刚到鲁甸县帮扶时,于强调研发现该县40多万人口,只有3名眼科医生,且均不能独立完成治疗性手术。眼疾病会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去劳动能力,贫困患者面临因病返贫的风险,提高鲁甸眼科诊疗水平迫在眉睫。鲁甸县各级领导对眼科帮扶项目高度重视,2018年9月,鲁甸县与东莞光明眼科医院签订了医疗帮扶协议,决定在鲁甸县人民医院成立鲁甸·东莞眼视光诊疗中心。于强倍感压力与动力,他要从零开始,帮扶鲁甸县建设一个人员精良、设备完善的眼科诊疗中心。中心筹备前期,资金缺乏、硬件落后成为摆在于强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在他的建议下,东莞光明眼科医院捐赠价值约150万元的眼科检查和手术设备,东莞驻鲁甸挂职副县长钟雅哲争取到东莞企业及单位捐赠130万元,中心建设终于得以顺利启动。从项目调研、帮扶协议,再到中心的装修、设备的调试,于强亲力亲为,不敢有一丝怠慢。由于没有东莞到鲁甸的航班,于强只能选择周六凌晨4时左右从东莞出发,搭乘深圳清晨7时的飞机,抵昭后再坐40多分钟的车到鲁甸。一到目的地,他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工作中。项目筹备前期,于强经常周六到鲁甸,周二回东莞出诊,周四上午又出现在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诊室,为等候他的病人诊治眼病。付出总有收获,在于强的努力下,鲁甸·东莞眼视光诊疗中心已可以开展眼底荧光造影术、糖尿病视网膜光凝术等几十种眼科手术,周边和邻县的患者纷纷慕名而来。中心一挂牌,就开展了白内障筛查1200人次,免费为患者进行白内障复明手术525台,令众多患者重见光明,结束了需要到省、市级医院请专家到鲁甸县才能做白内障复明手术的历史。中心运转上了轨道之后,东莞光明眼科医院派出2名博士、主任医师轮流常驻鲁甸帮扶。于强则带领光明眼科医疗部组成的精干团队,定期到鲁甸坐诊,解决疑难杂症。如何培养医护,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是于强最关心的问题。他亲自面试选拔了鲁甸县人民医院8名眼科医护人员到东莞进修半年,2名眼科医生进修一年。东莞的培训更加体系化、专业化,他们可以在高级职称医生的带教下,扎实眼科理论基础,积累临床经验。一年半的时间,东莞对口帮扶鲁甸县的项目——鲁甸·东莞眼视光诊疗中心,已接诊眼科患者超过一万人,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525台,各类其他眼科手术约215台,为鲁甸县人民医院眼科培训医护8名,对12个乡(镇)97个村(社区)乡村医生进行眼科基础知识培训两期700人次,完成全县134所中小学教师及学生家长近视防控知识讲座……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于强所带领的团队在鲁甸的辛勤耕耘。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汪万里 通讯员:莫娟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蔡冬庆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当一个生命面临无法挽回将要逝去时,你是否愿意托起另一个在绝望中期盼的生命?有这样一个年轻而特殊的群体,他们奔忙在别离和重生之间,感受捐献者家属的悲痛欲绝,也触摸着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重症病人重生的希望,完成一次次生死传递——他们是器官捐献协调员,也被称作“生命的摆渡人”。年初,中央电视台报道过的“一个人的球队”,记录长沙16岁品学兼优的少年叶沙,捐献器官救治他人的故事。在7名受益病患接受叶沙的心脏、肝脏、肺脏、肾脏和眼角膜捐献的过程中,就有一名器官捐献协调员全程参与。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6月11日举行的器官捐献主题宣传活动上,记者耳闻目睹数十名市民、高校学子在协调员和志愿者的帮助下,完成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连日来,记者走近这群“生命的摆渡人”,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和自身的年龄不相称的生命感悟……记录“情境是悲伤的,过程却需人性化理性化”24小时全天开机,365天全年无休,器官捐献工作,总是在与时间赛跑。在这条生死舟上,是用爱心来划桨、摆渡。湖南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协调员陈玉龙,是这样记录5月29日的工作节奏的:今天参与协调见证一个捐献案例,捐献者是名5岁10个月的小女孩,很可爱 ,正在上幼儿园,因急性爆发性肝炎入院治疗……15时,接到电话,孩子自主呼吸停止,家人有意愿捐献;15时20分,赶到捐献者所在医院;15时30分,谈话室见到孩子父母及其家人;20时,结束倾听、咨询,家属清楚了解捐献流程,并在捐献登记表上签字确认;00时30分,脑死亡判定专家再次做临床脑死亡判定;1时17分,开始器官获取手术;1时40分,手术结束……“协调员从签字、陪伴手术、安抚家属,随后再到参加追悼会、清明追思活动……整个过程无时不刻都让你感受到生死离别之痛、人性光辉之美,但工作却必需理性、人性化地进行。”陈玉龙说。故事1 他们都曾被骂“缺德”,有人行程9万公里却一无所获“最开始做协调员,常遭到潜在捐献者家属的误解、唾骂甚至殴打。”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器官获取组织(OPO)一名成员说。该院OPO创建于2012年,目前有9名专职协调员,服务于长沙、湘潭、邵阳、怀化60余家二级以上医院、100个临床科室。协调员由医生、护士组成,以80后、90后为主,平均年龄28岁。2010年3月,国家启动器官捐献试点,湖南是试点省份之一。就在当年10月举行启动试点工作新闻发布会后没多久,湖南有了第一例器官捐献。捐献者是一名19岁的大一女生,她在军训中突然倒地,却送医不治,昏迷前,她主动提出器官捐献。然而,器官捐献一开始并不顺利。因为不被常人所了解,一年后,湘雅二医院首例器官捐献肾移植手术才出现。2011年,湖南第一批器官捐献协调员只有4名,他们考取国家相关资质证后,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寻找潜在器官捐献信息。脖子上挂着协调员的牌子,拿着宣传小册子和国家有关合同文件,他们没日没夜,守在各医院的神经内科、外科、ICU(重症监护室)门口,逮着医生就问:“请问有适合器官捐献的病人吗?”然而,回答他们的更多的是冷漠和白眼。最开始,有协调员开着车跑了一年,行程超过9万公里,依然一无所获。“眼看一个鲜活的生命在人生之河沉没,悲伤的家属最不希望受到任何形式的打扰,何况是来协调器官捐献的。”10年来,湖南第一批协调员、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OPO成员李翠英面对无数次生死,独自和参与完成了200余例器官捐献成功案例。“最大的阻力来自病人家属,起初我们经常被骂‘缺德’,家属说人还没死呢,就惦记着器官!”李翠英说,在协调过程中,她曾几次挨打。哪怕是器官捐献渐渐明朗化的今天,也还有协调员遭到病人家属、亲友、乡邻追赶,甚至放狗出来咬人。李翠英表示,相比工作的艰辛,不被接受,是让协调员起初最苦恼的。2014年3月底一天晚上,在一名捐献者的追悼会上,悲伤过度的家属将她团团围住,并质问:“你究竟是干什么的,卖器官的?”“你收了人家多少钱?”还有一次,一位父亲陷入深度昏迷,在医院ICU门口,李翠英面对病人1.8米高的儿子,刚要询问病情,瘦弱的肩膀招来的是对方一只怒气冲冲的拳头。“我国每年有30万重症病人在生死线上需要接受器官移植,但只有1万余人能通过移植手术获得新生。”李翠英说,面对无数重症病人的期盼,她不能回头,这是她和同伴坚持下来的理由。2 “叶沙们”的协调员收起所有颜色鲜艳的衣服四处奔波,所见泪千行,料想回回断肠。这是协调员工作环境的写照。“我收起了所有颜色鲜艳的衣服,因为我不知道,哪一分钟我就要出发,去触摸死亡。”湘雅二医院OPO成员、协调员孟风雨今年28岁,从2017年3月至今,接触了四五百个案例,经手完成了90例人体器官捐献案例。她说,这两年,她常蹬一双便于奔波的平底鞋,背个黑色的双肩包,随时准备出发,赶往医院,去见病人家属。今年年初,中央电视台报道过的“一个人的球队”,记录长沙16岁品学兼优的少年叶沙,捐献器官救治他人的故事。2017年4月,叶沙因脑血管意外导致脑死亡,他的父母决定捐出他的器官。孟风雨作为协调员全程参与。“那天,我们陪着叶爸叶妈护送叶沙去手术室……手术完成得很快,叶沙的器官陆续从手术室转运出来,每一次叶爸叶妈都是踉跄几步上前,紧紧盯住那个器官专用保存箱,想抚摸,却又不忍;只能追赶、目送着医务人员离开,去挽救另外几个人的生命……”孟风雨说得有些哽咽。因为“双盲”原则,供受双方不能相见。于是,孟风雨把受捐者的心声录下来,在追悼会上,将录音放给叶爸叶妈听,告诉他们,“叶沙们”都挺好。每一例器官捐献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孟风雨说:“直到今天,我仍然不知道怎样去安慰捐献者的家人,每次面对他们的悲伤,我只能默默地站在身边,拍拍他们的肩……”“确实如此,一开始接触案例,最难的不是开口向家属提出器官捐献的事,而是要直面家属难掩的悲伤!”孟风雨的同事、90后协调员吴秀芝说,做了两年协调员,面对上百次的生离死别,同行们在这条生命接力的船上,很艰辛,却风雨无阻。“今年你能回家过年吗?”对于南华大学附属二医院协调员谭春梅来说,最怕北方的父母这样问,她一干就是6年,并且成了一名器官捐献志愿者。完成捐献并不代表协调员工作的完结。去年春节前,谭春梅去县里探望捐献者家属,捐献者是个25岁的独苗小伙。那天一大早,捐献者父亲就站在寒风中的马路边上等人,因为可以打听到儿子器官的存活状况,老两口心里很激动。一见面,大叔却说:“我们要坚强,不能哭,只是快过年了,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都回来了……”两位老人还是没能忍住泪水,“我儿子救不了,我就想让他去救别人的儿子,让别人家不再流泪……”每次探望捐献者家属,悲伤的故事都会重新翻一遍,协调员一边安慰着家属,一边也不知要流多少眼泪,但谭春梅说:“每次都是心灵的洗礼,因为看到了人性的真善美。”3 接受捐献的人,转换为器官捐献志愿者协调员很容易被当做倾诉对象。“有时协调,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对于做了6年协调员、湘雅二医院OPO成员刘亚杰来说,习以为常。每天,她要接到一些捐献者家属的微信,3岁捐献者丹丹的妈妈就是其中一个。“医院虽是治病救人的地方,也是生离死别的地方,女儿的痛苦与希望,再到永别,都发生在医院,让我和孩子爸爸畏惧医院;但看到你们日夜兼程地为一些被病痛折磨的人燃起新的希望,真的很感动……”丹丹妈妈说,感恩女儿永远“活”着。收到微信是中午,刘亚杰尽管累,但还是马上回复:“我要对你说声感谢!去年捐献完成那天,我送你到医院附近你姐家,下车后你向我鞠了一躬,那一躬,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你前几天发信息说,我成为你的良师和知己,我完全没想到,也激励着我更加奋发努力。”益阳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周玲,是全省起步最早的协调员之一。周玲对记者说,干久了协调员工作,见多了生死离别,让自己常有孤独之感,也正是这种独处,可以进行很多人生思考。周玲在自己一篇《阳光下》的文章里写道:“器官捐献协调不单是完成一项工作,而是在实施一项神圣的生命工程……期待更多的阳光照耀病人。”经协调员帮助,记者采访到一名肾移植受捐者,叫婇绢,36岁。“我接受过两次肾器官捐献,第一次在2003年,那时我20岁,读大二,第二次是14年后。”婇绢说,“其实,每次我都想知道我的恩人到底是谁,如今只要身体哪儿不舒服或生病了,我就会想到我的‘恩人’,摸着他(她)说对不起,没有好好珍惜……”“我们医院有个‘移友’群,移友们每天晒吃、晒玩,活得好开心!”湖南省人民医院OPO协调小组组长刘驯波说,他所了解到的一些受捐者,有的回到工作岗位,有的去旅游、唱歌、跳广场舞了,还有的在家带孙子享受天伦之乐……他们带着捐献者及其家属的托付,健康而快乐地活着。据临床随访,受捐者5年生存率达95%,10年生存率达80%。采访中,记者得知,2017年3月,南华大学附属二医院30多名器官受捐者,集体签下捐献志愿书,成功转换为器官捐献志愿者。随后,他们还成立了“爱之声感恩合唱团”。困惑有的协调员,为什么中途就退出了?“在器官捐献成功之前,可能遇到种种障碍:有时是一张迟迟开不下来的死亡证明;有时是病人所在医院怕引发医患矛盾,不愿意配合捐献工作;有时是因为家里某个亲属不同意;甚至有时是因为一个观念,一句话……”周玲说,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协调工作失败。“诸如此类,与中国传统思想及文化密切相关。”湖南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华大学附属二医院罗志刚教授分析认为:第一,受儒家思想影响,人体发肤,受之父母,如果死后发肤不完整,就见不到先人,属于大不孝;第二,受佛教“生死轮回”影响,有些人认为,人死后会投胎,如果被摘取了器官,来世成不了人;第三,灵异的说法,死亡只是灵魂的离开,而遗体还有所知觉,摘取器官会痛苦万分。其次,缺乏医学认同,是造成协调员工作阻力大的原因之一。脑细胞与人体其他细胞不同,不能重生也不能复原。如果脑细胞死亡,人脑就永远失去功能,这个人也就“走”了,我们称之为“脑死亡”。“脑死亡就是死亡”这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医学概念。“临床判断脑死亡的主要依据是:深度昏迷、无自主呼吸、脑干反射消失、脑电图检查脑电波消失,脑死亡即确定。”湖南省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大科主任黄红星教授表示。患者已经脑死亡,失去了被救活的可能,但家属却觉得病人还活着,其心脏仍然在跳动,这是因为呼吸机还在将氧气输送至心脏。而协调员的工作必须是,告知死亡在前,讨论捐献在后,遵从这种规定,有助于避免让家属误会医生,过早地放弃患者的治疗。这个等待的过程相当艰难,家属在挣扎与犹豫期间,器官也会不断衰竭,失去移植价值。“如何拿捏好情和理的度,对协调员是个极大的考验。”李翠英说,有的同行因沟通不力,有的因心理素质差,干了一两年后,选择退出。观察器官捐献需要协调员的智慧,要在情、理、法之间寻求优化和平衡器官捐献是当公民不幸去世时,根据本人及家属意愿,将其功能良好的器官,以无偿的方式捐献给器官功能衰竭、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让他们能够延续生命。“而器官移植,是利用医学技术对人类进行有效救治的一种手段。”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移植中心主任、湘雅名医明英姿教授认为,没有器官捐献,就不可能有器官移植。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起步与发展,对推动相关医疗事业的发展意义非凡。如何让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工作有序进行?“无论是移植还是捐献,甚至是对脑死亡的评判,都涉及法律、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委员、医学伦理学博士田晓山认为,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要在情、理、法之间寻求优化和平衡。立法是对公民生命权益的尊重,也给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环境。只有在法律的保护下,才能使器官捐献工作更加公开、公平、公正,最终吸引更多民众加入自愿无偿捐献的行列。“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是具有一定医学常识、工作经验且人际沟通能力较强的社会工作者,是随着现代医疗科学技术进步而出现的新事物。”据湖南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任何一平介绍,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目前主要来自于红十字会和医疗机构的志愿者,全国已发展到2000多人,湖南有100名。“他们共同以红十字志愿者身份,在遵循相关制度和规定下开展工作,与所有参与、推动我国器官捐献工作者一样,肩负着历史使命。”“有时,协调员的智慧运用事关社会和谐。”何一平说,有一次,一对父母意外失去了年轻的儿子,悲痛欲绝的父母再三考虑,决定通过捐献器官来寄托哀思。经协调,捐献者的肺、眼角膜成功移植,心脏却没能继续跳动。为了不让家属再度悲伤,消息传给他们时,变成了一个“善意的谎言”。“我与何主任都是湖南第一批协调员,见证了这个队伍由青涩、成长到不断蜕变的过程。”湖南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副主任罗旭斌表示,在我国器官捐献工作起步阶段,这是一个特殊的、有意义的群体,不广泛为人所知,最容易被人误解甚至遭到敌意、受到伤害。据统计,目前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人数达1460000余名。罗旭斌介绍,湖南开展器官捐献工作十年来,截至今年5月20日,全省累计报名登记有15764人,捐献总数居全国前列。“给生命以尊严,予他人以希望。”器官捐献协调员,砥砺前行在生死接力的路上!(本文所涉及的捐献者及受捐者均为化名)记者手记赞美你!灵魂高贵的彼岸花落笔处,眼里仍噙泪水。协调员的身影,一个个在脑海里浮现,挥之不去。由于情境的特定性,给他们带来个性及心理的改变,是明显的。面对无数次生离死别,28岁的孟风雨收起了所有颜色鲜艳的衣服。李翠英貌似内心强大,却常在朋友圈晒两岁女儿的图片,她说,生活中一些遗憾,需要爱来填补。而刘亚杰,一遇到小儿捐献者的案例,说心碎,想逃,因为她是个年轻妈妈。带她入行的郭老师,是给器官捐献者擦身、穿衣服(寿衣)最多的,郭老师说:“尝试找过心理医生,通过跑步、阅读来解压,效果还不错。做这一行,渡人也要渡己。”为走近协调员,翻阅了宛小诺的《生命里的摆渡人》,原来生活中竟有不少人,在为别人的悲惨生活点亮光明。但还是有遗憾,长沙市一个协调员,至今没有接受采访,只见过他写的一首诗《天堂的彼岸花》。……花开开彼岸,花落落黄泉。花繁不显叶,叶绿不生花。花叶两不见,生世永相念。彼岸花优美纯洁、灵魂高贵。无论是器官捐献者,还是生命的摆渡人,其情怀,不正象征着这美丽的彼岸花吗?!赞美你!
张国夫特意提前来到复旦大学,他以为自己是最早的,却发现,很多年少时熟悉的脸庞,已经出现在校门口。而马路的另一头,一位白发老人不顾川流不息的车流,横穿邯郸路,“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要注意安全啊。” 张国夫着急地数落旧友胡兆基说道。专门从苏州赶来胡兆基憨厚地笑了,表示不想因为自己慢,耽误大家团聚的时间。2018年5月27日,复旦大学113周年校庆,这一天8时30分左右,19位古稀之年的同窗重新聚首,他们是复旦大学1962级物理二系041班的校友。半个世纪多前的1962年,35位来自各地的学生组成了班级。6年的大学生涯之后,他们于1968年7月毕业,班里除2人被分配至中科院上海嘉定原子核研究所,其余33人全部分配前往外地,包括西南深山、西北戈壁荒漠、东北小海岛……“我都无法告诉我妈妈我要去哪里。”张国夫被分配到东北辽宁的荒岛上,在那里,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自主研发正在进行中。同窗好友朱祖良前往四川大山里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从事国防尖端科研工作……他们大多在岗位上坚持了30年之久,有人在驻地扎根生活,还有人在那里长眠。“我们都是微不足道的人,不过是去了祖国需要我们的地方,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张国夫说。2018年5月27日,复旦大学物理二系041班、042班合影,041班19位古稀之年的同窗重新聚首。 受访者供图35位年轻人的共同理想1962年,张国夫从复旦附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物理二系,学习“居里夫人从事的专业”——放射化学。据张国夫回忆,当年的高考,上海没有几个考场,复旦大学作为少数可以设考场的大学,挤满了熙熙攘攘的考生,教室不够用,连礼堂都开放出来做考场。他记得高考那天雨特别大,一名同学在登辉堂(现“相辉堂”)考试,雨从外面飘进来,窗边的试卷都被打湿了。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物理、化学六门课考试,以每门平均超90分(满分100)的优异成绩,张国夫和同学们考入复旦大学物理二系。在这里,他相识了同样抱着科技强国志愿的34位同班同学,他们的共同理想是为中国造原子弹。“当时正值第二个‘五年计划’,教育报国、实业报国是年轻人的梦想。什么能为国家做贡献?首先,我们想到是为祖国制造原子弹。那就得考大学,大学毕业就能被分配去祖国需要的地方。我们当时,就是那样的年轻人,为了实现梦想,四海为家。”张国夫说。张国夫记得,开学第一天,《解放日报》对他们进行了采访报道,在采访间隙,记者对他们说,他遇见了未来的物理学家们。而少年们也同样憧憬着未来,他们组成物理二系1962级041班,“刻苦踏实勤奋地学习,通宵达旦地进行实验,为将来科技强国做着准备。”1962年,复旦大学物理二系041班开学合影。 受访者供图从1962年9月1日到1968年8月,他们的大学读了6年,包括2年10个月的学校生活和3年2个月的社会学习。张国夫记得,1965年5月28日,大学三年级下学期的白天,正在上课的学生们接到了去老教学大楼大教室开会的通知。当晚的会上,宣读了“参加城乡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通知”,学生们被要求去上海郊区的农村进行思想改造。回到宿舍,学生们迅速整理行装,前往上海县委所在地的莘庄镇报到,自此开始了为期3年2个月的社会学习。1968年7月,毕业分配方案下来了。毕业时,这个班级除2人被分配至中科院上海嘉定原子核研究所,其余33人全部分配前往外地国家需要的地方,有西南深山、西北戈壁荒漠、东北小海岛,甚至还有红军长征走过的毛尔盖沼泽草地,共21个地方。在各自的岗位上,他们开始了人生的另一个篇章。在全国各地扎根毕业后,张国夫被分配到了东北辽宁的荒岛上进行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自主研发。“我都无法告诉我妈妈我要去哪里。”作为家里的第五个孩子,张国夫的哥哥姐姐们已分配到青岛、北京等地工作,家中只剩下寡居的母亲和幼妹。家庭再难,张国夫还是选择了服从安排。在那个荒岛上,张国夫唯一的消遣就是清晨去沙滩上捡一些贝壳海草改善伙食。作为张国夫的同窗好友,朱祖良经过一年多军垦农场的锻炼后,前往四川大山里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从事国防尖端科研工作。朱祖良幼时家中贫困,连从无锡农村到复旦上学的路费都是姐姐垫付的。因为来自无锡,个子小,年龄又小,他被同学们笑称“小无锡”。曾经,朱祖良不断面对失去至亲的痛苦。他工作十年多后,姐姐到四川探望他,却在回程的路上,不幸遭遇车祸死亡。小女儿后来患上了血液病,不久在成都的医院里去世。沉重的打击,没有改变朱祖良的坚持。自幼在江南水乡长大的他,在大山里,一扎就是近50年。朱祖良先后获得了多项国防科技重大成果,曾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兼党组书记,并于复旦百年校庆时被评为杰出校友。“041班就是由这样一群相似的人组成的。”张国夫说,当年的同学们天南海北,顾慎虑、李相怡、汤永祥、万达三、葛修丽等多位同学在新疆、青海的戈壁深处为国家寻找石油。翁永基、刘妙根、谢宝珍、苏炳龙、沈永林、胡济民和鲍信泽等同学在西南大三线和东北葫芦岛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他们的工作地大多交通不便捷。像南疆油田,需坐3天4夜的火车到乌鲁木齐,再坐4天4夜的汽车到达库车。而河南的矿场只有一条简易公路从卢氏县到工作地,公交车上坡时,车就像一匹骏马跃起。每到冬天,道路结冰,尽管车轮上套着防滑链,仍多次出现半个车轮在路的外边悬空着的情况。承担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他们大多在岗位上坚持了30年之久,还有人就在驻地上扎了根。丁传贤毕业后被分配在粤北山区,至今,家中10口人都在粤北山里,他也从未坐过地铁。刘妙根和谢宝珍在川北小城江油市,谢宝珍在2009年病逝长眠在她结婚、生子、工作的地方,刘妙根身患重病,与女儿、儿子一起依然在四川生活。“习惯了清静的小山城,看到繁华的大都市反而害怕了。”在四川涪陵工作了43年的苏炳龙说道。生活的变与不变工作之外,还有生活。1968年毕业后,不少学生要在军队农场锻炼。张国夫说,当时,男生女生在学校里是不谈恋爱的,连话都极少讲。然而,在安徽丹阳湖军队农场,张国夫遇见了他的人生伴侣,同样是来自于复旦大学化学系的李翠英。尽管在同一个农场,张国夫如果步行去见李翠英还是要走两个小时。张国夫即将奔赴东北辽宁的葫芦岛,李翠英则被分配到了武汉的研究所。尽管两地分居,这两个有着同样理想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他们没有盛大的婚礼,只是请出婚假回了一趟上海和家人吃了顿饭。婚后,两人仍然时常分居两地,张国夫工作经常出差,一去就是半年之久。李翠英则钻研于集成电路研究,并担起了照顾家庭的重任。“在大学里我们身为校友却不曾相识,后来能结为夫妻,牵手至今,都是缘分。”张国夫笑着回忆。物理二系041班中有28个男同学和7个女同学,毕业后,他们服从分配奔赴各地。没有花前月下的谈情说爱,但相同志向让其中的3位男同学和3位女同学走到了一起,他们分别在四川深山绵阳、青海高原冷湖、河南西部大山卢氏。李相怡和翁永基就是其中的一对。李相怡在新疆库车工作,翁永基在四川北部工作,他们1年里仅能见1次面,好不容易请出了婚假,两人便约在西安的火车站碰头,一同回上海结婚跟亲戚吃个喜酒。谁料火车晚点,直至婚宴开始,新娘和新郎还在西安火车站,宾客们只好在上海自己吃了起来。“虽然现在想来有趣,但当时真的是令人心酸。”张国夫说。“一个小班内部成功了4对夫妻,占全班人数的23%,4个女同学嫁给同班男同学,占7个女同学的60%,估计在复旦大学百年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张国夫说,“回忆起这些往事,老同学们讨论着,或许,正是一个时代共同的经历和共同信念,让他们走到了一起。”50年来,他们见证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巨变,他们个人也都选择了直面困难,坚守理想。在物理二系35名毕业生中,有中科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3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6人,高级工程师8人,工程师2人,大型厂矿领导5人,国家公务员1人,军人2人,从商1人,国外1人,以及为国家原子弹事业做出贡献早逝的谢宝珍及为核潜艇事业做出贡献早逝的鲍信泽。尽管成就显著,但他们很淡然。如今,在上海市普陀区一个普通老公房小区里,张国夫牵着他领养的流浪狗,穿着条纹衬衫,讲话时,经常不经意地卷着衬衫边,门卫跟他热络地打着招呼。楼上楼下的邻居没有人知道他毕业于复旦大学,没有人知道他曾参与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自主研发。张国夫特别平和,“我们都是微不足道的人,不过是在那个时代里去了祖国需要我们的地方,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2018年6月4日上午,张国夫阅读同学们的微信。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朱奕奕 图
第七届“感动百姓·寻找乡村爱心故事”评选活动通过群众的积极投票和组委会的综合评审,第七届感动百姓·山西乡村爱心大使和提名奖名单正式揭晓,吕梁市9·9爱心公益协会副会长兼妇女委员会主任李翠英荣获第七届“感动百姓·山西乡村爱心大使”提名奖荣誉称号。本次活动由山西省精神文明办指导,山西省慈善总会、山西省名人联合会、山西省农村文化促进会联合举办,由山西新农村建设网、山西中升新农村文化传媒共同承办,以“不忘初心,与爱同行”为主题。 活动自启动以来,得到了省、市、县精神文明办、慈善协会和山西汾酒集团鼎力支持,共寻访爱心故事300多个,经过初步筛选,100个候选人进入展播投票平台,通过投票,结合爱心大使评选标准和组委会认真考察,综合评审,最终确定了10名“山西乡村爱心大使”和6名“提名奖”。 李翠英,女,汉族,山西省吕梁市人,吕梁市9·9爱心公益协会副会长兼妇女委员会主任,吕梁市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队长,吕梁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理事,山西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活动站吕梁市久久爱心驿站副站长,吕梁市离石区小博士幼儿园园长,共青团吕梁市委授予“青年突击队”优秀队长荣誉称号。李翠英同志,2017年10月加入吕梁市9·9爱心公益协会,先后任协会公益部部长、副会长、妇委会主任。截止目前共参与公益活动213次,累计捐赠总额10.2万元 ,历年累计志愿服务时间 1106.5小时,连续三年在六一儿童节之际,向吕梁市离石区吴城小学留守儿童送去生活和学习用品,2018年至2020年,积极参与一对一助学活动,每年资助贫困生1000元。2018年3月24日,带领志愿者一行20多人走进方山县大武镇东坡村慰问因天灾人祸导致深度贫困的老党员、孤寡老人和困难学子。2019年5月10日,带领志愿者走进离石区吴城镇九里湾村看望79岁高龄的孤寡老人王云平。2020年6月5日,带领协会团支部志愿者看望因车祸致残的李超,并开展送知识、送温暖、送衣物活动,疫情防控期间,她志愿服务时间长达235小时,捐赠物资折价3000元,并捐款1000元。此外,以身作则带领广大志愿者分别走进生态园社区开展疫情排查,走进离石区吴城镇捐赠防护物资,带领志愿者与市慈善总会走进汾阳医院进行善款捐赠、走进《金巢魔码》小区开展卡点布控等疫情防控工作。2017年6月—2019年6月——被离石区吴城镇小学授于该同志“爱心人士”锦旗三面。2019年3月——被吕梁市民政局授于“我和我的祖国大合唱”MV参与奖。2019年6月——参与脱贫攻坚志愿服务活动,荣获吕梁岚县“小万村荣誉村民”称号2019年7月——被共青团方山县委、方山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颁发“二青会志愿服务证”2020年3月——荣获共青团吕梁市委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优秀队长荣誉证书。历年来,该同志的大爱精神和爱心之举被山西卫视、吕梁电视台、离石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采访报道。有人问她,做这一切为了什么?“助人为乐”她用简单而高尚的四个字诠释着公益之举。【来源:吕梁文明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REC07:42近年来,不孕不育症逐年高发,已经成为威胁现代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而不孕不育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慈善融真情,爱心无止境,河南·郑州慈善总会送子公益基金周年庆典活动,暨“好孕河南”不孕不育公益援助启动仪式,将于10月22日,在郑州长江中医院盛大启幕!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公益活动能使广大不孕不育患者家庭摆脱疾病困扰,尽快实现不孕不育患者为人“父母”的梦想!百位名医联诊好孕快人一步郑州长江不孕不育医院作为科技型不孕不育专科医院,倡导自然孕育,并集结医学界专家、博士、教授科学研究制定“两子一路”快孕体系,以提高怀孕率,让每个家庭都抱上自己的孩子。10月22日,河南·郑州慈善总会送子公益基金特邀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鲁桦博士、知名男性不育博士李翠英博士、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王兴玲教授,联合郑州长江快孕名医团领衔坐诊长江,一对一亲诊不孕不育患者,解决孕育难题。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鲁桦教授专家擅长:输卵管性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内分泌疾病等原因引起的不孕症的诊治。精通子宫及附件疾病引起不孕症的各种宫腹腔镜手术。知名男性不育博士——李翠英博士专家擅长:利用传统医学精华,中西医合璧治疗少精症、弱精症、死精症、无精症、不射精症、逆行射精症及睾丸发育不良等男性不育疑难病症。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王兴玲教授专家擅长: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成功开展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阴道B超引导下盆腔囊肿穿刺术等技术。百天快孕计划报名即享援助活动期间同步开展“百位名医 百天快孕 百万基金”多方援助,主诊医师+助孕指导医生 2对1全程精准指导,力争100天内实现快孕优生,百天内怀孕患者还可获得2000元保胎基金。百天快孕计划征集中,报名即可享受百天快孕计划。百万送子基金助力生育梦想临床中很多患者因为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盲目治疗,怀孕更是难上加难。明确病因,针对治疗,怀孕其实很简单。为帮助减轻不孕患者的经济负担,让更多不孕不育家庭能看病,看好病。会诊期间,送子公益基金提供百万基金援助,让更多家庭实现生儿育女的梦想,特推出以下多项援助:庆典时间2020年10月22日预约方式点击“阅读原文”在线咨询或拨打电话0371--5515 3980(任选其一)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表明,在郑州长江中医院,怀孕并不是很难的事,夫妻双方同诊同治,掌握查的准针对治疗的原则,就能早日实现生育梦想,让每一个家庭都有希望实现自然怀孕。想解答心中的疑惑或是了解快孕知识,均可报名参加。你是正在备孕的准妈妈吗?你想要孩子迟迟怀不上吗?如果你有任何的疑问和孕育难题,可以点击文章下方的“阅读原文”,将有在线医生一对一为你答疑解惑。- END -声明:图片、文字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推广)点击 “阅读原文” ,名医一对一在线咨询
第七届“感动百姓·寻找乡村爱心故事”评选活动通过群众的积极投票和组委会的综合评审,第七届感动百姓·山西乡村爱心大使和提名奖名单正式揭晓,吕梁市9·9爱心公益协会副会长兼妇女委员会主任李翠英荣获第七届“感动百姓·山西乡村爱心大使”提名奖荣誉称号。本次活动由山西省精神文明办指导,山西省慈善总会、山西省名人联合会、山西省农村文化促进会联合举办,由山西新农村建设网、山西中升新农村文化传媒共同承办,以“不忘初心,与爱同行”为主题。 活动自启动以来,得到了省、市、县精神文明办、慈善协会和山西汾酒集团鼎力支持,共寻访爱心故事300多个,经过初步筛选,100个候选人进入展播投票平台,通过投票,结合爱心大使评选标准和组委会认真考察,综合评审,最终确定了10名“山西乡村爱心大使”和6名“提名奖”。 李翠英,女,汉族,山西省吕梁市人,吕梁市9·9爱心公益协会副会长兼妇女委员会主任,吕梁市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队长,吕梁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理事,山西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活动站吕梁市久久爱心驿站副站长,吕梁市离石区小博士幼儿园园长,共青团吕梁市委授予“青年突击队”优秀队长荣誉称号。李翠英同志,2017年10月加入吕梁市9·9爱心公益协会,先后任协会公益部部长、副会长、妇委会主任。截止目前共参与公益活动213次,累计捐赠总额10.2万元 ,历年累计志愿服务时间 1106.5小时,连续三年在六一儿童节之际,向吕梁市离石区吴城小学留守儿童送去生活和学习用品,2018年至2020年,积极参与一对一助学活动,每年资助贫困生1000元。2018年3月24日,带领志愿者一行20多人走进方山县大武镇东坡村慰问因天灾人祸导致深度贫困的老党员、孤寡老人和困难学子。2019年5月10日,带领志愿者走进离石区吴城镇九里湾村看望79岁高龄的孤寡老人王云平。2020年6月5日,带领协会团支部志愿者看望因车祸致残的李超,并开展送知识、送温暖、送衣物活动,疫情防控期间,她志愿服务时间长达235小时,捐赠物资折价3000元,并捐款1000元。此外,以身作则带领广大志愿者分别走进生态园社区开展疫情排查,走进离石区吴城镇捐赠防护物资,带领志愿者与市慈善总会走进汾阳医院进行善款捐赠、走进《金巢魔码》小区开展卡点布控等疫情防控工作。2017年6月—2019年6月——被离石区吴城镇小学授于该同志“爱心人士”锦旗三面。2019年3月——被吕梁市民政局授于“我和我的祖国大合唱”MV参与奖。2019年6月——参与脱贫攻坚志愿服务活动,荣获吕梁岚县“小万村荣誉村民”称号2019年7月——被共青团方山县委、方山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颁发“二青会志愿服务证”2020年3月——荣获共青团吕梁市委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优秀队长荣誉证书。历年来,该同志的大爱精神和爱心之举被山西卫视、吕梁电视台、离石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采访报道。有人问她,做这一切为了什么?“助人为乐”她用简单而高尚的四个字诠释着公益之举。【来源:吕梁文明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这个夏天《乘风破浪的姐姐》“火”了不论处在任何人生阶段希望我们都可以像“姐姐们”一样勇敢出发其实,求子这条路何尝不是乘风破浪拨开迷雾(打破不孕困境)见天日(得到幸孕)7月24日-26日,博士+院长双联动硬核会诊这个仲夏,我们一起乘风破浪奔赴好孕!博士+院长双联动硬核会诊来袭天伦报喜专家团实力倾情助孕暑期已至,不少想要二胎的夫妻以及久备不孕的教师开始有时间求诊。俗语有云“冬病夏治”,夏季对于不孕不育疾病而言也具有较大的诊疗优势。为了帮助他们早日冲破不孕“迷障”,迎接幸孕,7月24日-26日,兰州天伦医院特邀医学博士——李翠英、金牌院长——佟佳丽,联合天伦报喜专家团实力助孕。为不孕患者进行多学科专家会诊,帮他们解决生育难题,同时向有生育困难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助孕补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助力实现生育梦想。什么是会诊模式?会诊是由多名医生共同诊断、多个科室医疗协作针对疑难病例专家会诊的模式,是合理、全面、高质量的医疗协作。会诊的优势*多方助力接好孕本次会诊专家涵盖多个学科,在不孕不育治疗上经验丰富,对患者病情全面分析,准确定位病因,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会诊专家简介你最“pick”哪一位01医学博士李翠英30余年临床经验发表10余篇论文1本精子精液专著《精液脱落细胞学》创建国内生精细胞实验室师从北京协和医院、生精细胞学创始人曹兴午教授主攻精液脱落细胞学检查与男性不育的临床研究02金牌院长佟佳丽从事不孕临床工作30余年微创手术技术担当先后于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腔镜中心深造多次参加国内专家研讨会对男女不孕不育症的诊断及治疗有极丰富的临床经验03不孕科主任凌芳“情系西北 惠及百姓”义诊团专家成员省老科协医师分会生殖不孕专委会专家组成员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解放军108医院工作多年医术精湛,善于为患者着想,深受患者喜爱04不孕科主任董青梅省老科协医师分会生殖不孕专委会专家组成员毕业于兰州大学医学院,广东医学院研究生班结业于佛山第一人民医院、佛山妇幼保健院进修宫腹腔镜临床经验丰富,接诊时耐心细致05不孕科主任乔春艳省老科协医师分会生殖不孕专委会专家组成员曾赴武汉协和医院学习报喜数据可喜,医术精湛,对患者负责06不孕科主任邓金桂省老科协医师分会生殖不孕专委会专家组成员从事不孕不育工作30多年曾于湘雅医学院第一医院、佛山第一人民医院腔镜培训中心进修和蔼可亲,深受患者信任07不孕科主任韩秀英于宁波和济南从事不孕不育临床工作多年多次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中心学习临床诊疗技术娴熟,广受患者好评08不育科主任杨德明近四十年男性不育治疗临床经验曾于武汉同济医院进修多次受邀参加“第三届中国基层泌尿男科大会”等国内学习班为人严谨,体恤患者09不育科主任潘洪华30多年男性不育治疗临床经验于同济医科大学、广州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习成功治疗多例无精症患者对患者亲切耐心,临床经验丰富公益助孕*提供助孕补贴网络提前预约专享此次会诊期间,针对低收入不孕不育家庭,兰州天伦医院提供经济援助,符合申请条件的患者可以申请2000元助孕补贴,免300元会诊费。注:本援助仅限此次会诊期间使用。预约通道已全面开启每日仅限50名为了方便不孕患者预约专家号兰州天伦医院现已全面开通网络预约绿色通道患者朋友可以通过电话、微信预约等方式预约专家号不仅简化就医流程,提高就诊效率还有效解决患者挂号难排队累的一系列难题提前预约还可享多重优惠!@不孕不育朋友们赶紧来预约吧~预约方式责任编辑:兰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