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省市场主体总量突破400万户 2020年以来,辽宁省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聚焦“保市场主体”出台惠企政策,保障市场主体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有序发展。截至2020年年底,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405.61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7.84%。2020年年底,辽宁省实有企业108.23万户,实有个体工商户290.39万户,实有农民专业合作社6.98万户,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8.04%、7.92%和1.88%。2020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60.47万户。从产业结构来看,辽宁省实有市场主体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5.13∶9.72∶85.15。其中,实有第一产业市场主体20.8万户,同比增幅为16.75%,增幅最大。从行业分布来看,实有市场主体的所有行业均实现同比正向增长,增幅最高的5个行业分别为教育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占比持续扩大。截至2020年年末,辽宁省实有民营市场主体达393.5万户,同比增长8.02%,占全部实有市场主体总量的97.02%,较上年同期提升0.17个百分点;提供就业岗位1211.7万个,成为拉动就业的主要力量。“十三五”期间,辽宁省市场主体总量稳步增长,较“十二五”期末增长50.12%。新设各类市场主体307.84万户,是“十二五”期间的1.6倍。其中,新设企业80.1万户,是“十二五”期间的2倍;新设企业占全部新设市场主体的26%,占比高于“十二五”期间5.11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相对于个体工商户,越来越多的创业者选择企业投资经营,新设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比例为36%,比“十二五”期间增长0.1个百分点,居东北地区之首。【来源:辽宁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2020年以来,我省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聚焦“保市场主体”出台惠企政策,保障市场主体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有序发展。截至2020年年底,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405.61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7.84%。2020年年底,我省实有企业108.23万户,实有个体工商户290.39万户,实有农民专业合作社6.98万户,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8.04%、7.92%和1.88%。2020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60.47万户。从产业结构来看,我省实有市场主体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5.13∶9.72∶85.15。其中,实有第一产业市场主体20.8万户,同比增幅为16.75%,增幅最大。从行业分布来看,实有市场主体的所有行业均实现同比正向增长,增幅最高的5个行业分别为教育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占比持续扩大。截至2020年年末,我省实有民营市场主体达393.5万户,同比增长8.02%,占全部实有市场主体总量的97.02%,较上年同期提升0.17个百分点;提供就业岗位1211.7万个,成为拉动就业的主要力量。“十三五”期间,我省市场主体总量稳步增长,较“十二五”期末增长50.12%。新设各类市场主体307.84万户,是“十二五”期间的1.6倍。其中,新设企业80.1万户,是“十二五”期间的2倍;新设企业占全部新设市场主体的26%,占比高于“十二五”期间5.11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相对于个体工商户,越来越多的创业者选择企业投资经营,新设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比例为36%,比“十二五”期间增长0.1个百分点,居东北地区之首。
截至 2020 年年底,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 405.61 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 7.84%。来自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数据显示,2020 年年底,我省实有企业 108.23 万户,实有个体工商户 290.39 万户,实有农民专业合作社 6.98 万户,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 8.04%、7.92% 和 1.88%。2020 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 60.47 万户。辽沈晚报 · ZAKER 沈阳记者 朱柏玲【来源:辽沈晚报·ZAKER沈阳】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辽宁日报消息,今年上半年,辽宁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8.16万户,位居东北三省首位。第二季度,全省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达到2098户,同比增加181户,市场主体活跃度日趋回升。这是7月22日记者从辽宁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的。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又是一年一度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密集期。3月以来,三生制药、禾丰牧业、辽宁成大生物等多家细分行业公司纷纷公布了其年报与一季度业绩预告。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沈阳上市公司盈利稳中向好、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产品净利润稳步增加。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沈阳制造的“明星企业”在去年及今年一季度的优异表现,反映了沈阳制造业发展的强劲韧性和较大潜力。积极应对疫情经营业绩不降反增作为中国人用狂犬病疫苗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大生物”)自2005年起连续16年实现盈利,并在过去7年中实现收入和净利润持续增长。2020年,成大生物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公司业绩不降反增,实现营业收入19.96亿元,同比增长19.00%,实现利润达10.63亿元,同比增长29.27%。凭借多年在市场验证的雄厚实力,疫情之下,三生制药2020年业绩保持坚挺:营业收入实现55.88亿元,同比增长5.1%,毛利润实现45.25亿元,同比增长3%。夯实经营基础提升企业质量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去年,我市上市公司面对行业竞争等诸多挑战主动作为,推动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不断夯实经营基础、提升企业质量。2020年,顶住国内肉禽行业进入下行周期压力,我市农牧食品行业龙头企业禾丰牧业坚持夯实企业经营基础,持续在免疫营养技术、无抗日粮配制技术、生物发酵技术、肉鸡高出成率屠宰技术等方面不断积累与突破,加速向产业化一条龙经营模式迈进。去年全年,禾丰牧业经营质量效率加快,经营业绩稳健增长,营业收入实现238.18亿元,企业实现上市七年业绩持续增长。持续加大研发推动产品转型升级传统制造产业通过技术革新带动新旧动能转换,战略新兴产业聚势赋能,带动工业经济换挡提速。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正在推动“沈阳制造”产业优化升级。立足于现有的核心技术,成大生物公司目前已初步完成了细菌疫苗技术平台、病毒疫苗技术平台和多联多价疫苗技术平台等三大技术平台的建设。公司不断增加研发投入,有序推进20余个在研产品的研发工作,加快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2020年,三生制药迎来了乳腺癌新产品赛普汀的问世,企业立足研发创新,目前仍针对肿瘤科、自身免疫性、肾科等疾病的34项新品展开研究,其中有24种药品属国家新药。三生制药董事长娄竞博士表示,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行业环境,三生制药将聚焦核心治疗领域,加大对开发创新生物药产品的投入,充分发挥现有产品的优势,同时不断大力推动重磅靶点研发进程,保持稳健增长的同时,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黄超(责任编辑:王海涛)来源: 沈阳日报【来源:东北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新华网沈阳12月9日电(记者汪伟、丁非白)近年来,辽宁省多措并举推动省内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发展。辽宁省金融监管局公布最新数据显示,全省境内外上市公司已达135家,累计实现资本市场融资5433亿元。近年来,辽宁省高度重视发挥资本市场在经济振兴发展中的作用,以财政补助、教育辅导等多种手段推动鼓励企业上市融资。今年9月,辽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上市发展的意见》,以财政补贴、融资支持、用地倾斜等16条具体举措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发展,其中科创板企业上市补助1500万元,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企业补助1000万元,扶持力度在辽宁省资本市场发展史上前所未有。此外,辽宁省金融监管局还持续加强企业上市和债券融资的培训宣传工作,邀请权威专家解读国家政策文件、帮助企业解决上市难题。12月5日,辽宁省金融监管局联合了辽宁证监局、深圳证券交易所召开了“全省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培训会”。会议解读了国家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政策和省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发展政策;培训企业上市、债券融资实务操作等。据介绍,今年辽宁省新增上市企业有望达到4家,新增证监局辅导备案企业11家,全省辅导备案企业21家,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来源: 新华网
12月15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现场。 韩宏 摄中新网沈阳12月15日电 (韩宏)辽宁持续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将一般性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天以内。其中,大连市、沈抚新区等地区企业开办时间已压缩到0.5天。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惠银安15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介绍了如上内容。辽宁将营商环境建设提升到事关辽宁振兴发展的战略地位,“十三五”期间,省市场监管局围绕“放管服”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积极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在办事方便方面,通过持续优化企业开办流程,完善一窗受理机制,加快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建设和应用,企业开办实现各类信息即时共享交换、准入多环节同步办理。截至2020年11月底,辽宁省实有市场主体总量达402.66万户,其中,企业107.29万户,是2015年年底的1.93倍。5年间,全省新增市场主体295万户,日均新增市场主体1588户,且呈逐年增多趋势。据介绍,辽宁优化企业开办服务。会同多部门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优化企业开办服务工作的通知》(辽市监联〔2020〕25号),完善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功能,实现企业登记、公章制作、申领发票和税控设备、员工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在线上一次身份验证、一表填报申请、相关信息实时共享交换、准入多环节同步办理。实现名称自主申报全覆盖。对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平台进行升级改造,适用范围扩大到企业分支机构和个体工商户。通过名称自主申报程序新设企业15.59万户,新登记冠“辽宁”名称企业2.59万户。同时,全面推行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为企业提供更加规范、便利的登记服务,推动了登记注册、审批许可与事中事后监管的有效衔接。通过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市场主体33.6万户。持续提升全程电子化登记水平。加强平台升级改造,方便民众网上办事。据介绍,辽宁不仅市场主体总量在增加,市场主体结构也在持续优化,辽宁省投资向第三产业聚集;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惠银安说,“十四五”期间,辽宁将推进涉企审批制度改革,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企业开办“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同时,提升企业注销便利度。探索开展长期吊销未注销企业强制注销试点等。(完)
辽宁日报讯 记者孔爱群报道 4月14日,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消息,截至3月末,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381.07万户,同比增长8.64%。其中,一季度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9.33万户。受疫情影响,今年新登记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降,但个别行业也有亮点。从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受疫情影响最大,第二产业受影响相对较小。从行业划分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同比正向增长,制造业新增6030户,比去年同期增近3个百分点,其中,医学制造业同比增3.42倍。疫情期间,全省市场主体登记情况先抑后扬,市场投资热情逐步回暖。2月份,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缩减70%左右,省市场监管局发布34条政策措施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后,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渐呈回温趋势,截至2月末已基本恢复疫情前日平均水平。3月份全省市场主体新登记50700户,平均每个工作日新设市场主体2305户。为缓解疫情防控产品供应压力,市场监管部门采取容缺受理、特事特办、开通绿色通道等措施快速办理登记业务,2月3日至3月31日,新增防疫产品生产销售市场主体1702户,其中,生产企业221户,办理增加“医疗器械、医疗卫生材料、病房护理用品、防护产品”等经营项目变更登记3167户,其中生产企业697户。【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文章来源:辽宁日报
至3月末辽宁省实有市场主体同比增8.64%2月末每日新登记数量已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4月14日,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消息,截至3月末,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381.07万户,同比增长8.64%。其中,一季度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9.33万户。受疫情影响,今年新登记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降,但个别行业也有亮点。从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受疫情影响最大,第二产业受影响相对较小。从行业划分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同比正向增长,制造业新增6030户,比去年同期增近3个百分点,其中,医学制造业同比增3.42倍。疫情期间,全省市场主体登记情况先抑后扬,市场投资热情逐步回暖。2月份,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缩减70%左右,省市场监管局发布34条政策措施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后,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渐呈回温趋势,截至2月末已基本恢复疫情前日平均水平。3月份全省市场主体新登记50700户,平均每个工作日新设市场主体2305户。为缓解疫情防控产品供应压力,市场监管部门采取容缺受理、特事特办、开通绿色通道等措施快速办理登记业务,2月3日至3月31日,新增防疫产品生产销售市场主体1702户,其中,生产企业221户,办理增加“医疗器械、医疗卫生材料、病房护理用品、防护产品”等经营项目变更登记3167户,其中生产企业697户。(记者孔爱群)
一场“及时雨”浇灭了抚运安仪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春忠的“心头火”。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销售回款不及时,账面上一度“揭不开锅”,资金周转陷入困境,企业压力陡增。在向政府部门发出“求救信号”后,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设立的“中小微企业纾困基金”给予了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缓解了企业流动性资金不足的难题。在我省各地区各部门的努力之下,更多的“李春忠们”正在克难奋进,化危为机。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省委、省政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深入落实“六保”任务,并着重实施好宏观政策和深化“放管服”改革,从财税、金融、行政审批等多方面入手,集中政策资源,转变政府职能,有力保障了市场主体稳定运行,稳定了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据统计,截至今年11月,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402.66万户,同比增长7.98%。在全部实有市场主体中,企业107.29万户,同比增长8.14%;实有个体工商户288.41万户,同比增长8.07%。忧企业之所忧,让更多真金白银落进“中小微”口袋,就能让广大中小企业主的信心树起来、强起来,让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缓过来、转起来。今年以来,为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省财政厅强化政策研究,完善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保市场主体发挥财政支撑作用。年初,在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时候,省财政厅争取中央财政抗疫特别国债120亿元,特殊转移支付125亿元,建立资金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的机制。此外,省财政厅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2020年全年预计为企业新增减负781亿元。为解决资金难题,我省各部门持续推动信贷资源向小微企业倾斜,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截至三季度末,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3%,其中普惠口径小微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289.1亿元。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事关全局发展的战略位置,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全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通过持续优化企业开办流程,完善一窗受理机制,加快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建设和应用,目前实现企业开办多部门信息共享、准入多环节同步办理,一般性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天以内。给力政策的落地,需政企加强沟通。近日,省工信厅牵头梳理了18个相关省直部门印发的12类共80项涉企惠企政策,几乎涵盖了近两年我省为企业松绑减负的所有具体措施,并以电子版形式汇编成册,生成惠企政策二维码。企业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全面掌握惠企政策,进而用好、用足、用活政策。留住青山,赢得未来。我省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进一步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破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