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核建浙江三门高温气冷堆项目初可研报告通过审查沈约

中核建浙江三门高温气冷堆项目初可研报告通过审查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下称中核建)官网获悉,11月16日至17日,受集团全资子公司核建高温堆控股有限公司委托,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在浙江杭州组织召开了中国核建浙江三门高温气冷堆电站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上述消息显示,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通过现场踏勘、分组讨论,从电力系统、厂址场地与交通运输、地震与地质、水工与水文气象、环境与安全、技术经济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技术审查,同意设计单位提出的中国核建浙江三门高温气冷堆电站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未发现建设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的颠覆性因素。高温气冷堆是目前世界最安全的核反应堆型之一,2006年被列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由于其突出的固有安全性,加上模块化设计与建造、发电效率高、用途广泛等特点,高温气冷堆被列入未来第四代核能系统技术的6种候选堆型之一。其最重要的特性是,在任何事故情况下,包括丧失所有冷却的情况下,不采取任何人为的和机器的干预,反应堆能保持安全状态。中核建集团是高温气冷堆技术的推广主体,核建高温堆控股有限公司是该集团旗下唯一的高温气冷堆产业化投资运营平台。2012年12月,由华能集团、中核建集团和清华大学共同投建的全球首座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在山东荣成石岛湾开工建设,目前仍处于调试阶段。今年8月11日,浙能电力(600023.SH)公告称,拟与核建高温堆控股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浙江三门高温堆电站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开发、建设和运营台州地区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需要注意的是,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距离核电项目最终落地,还有很长的距离。核电站正式开建前的前期工作,是一项复杂且耗时漫长的系统工程。核电站获得安全监管部门颁发的建造许可证、将核岛底板浇灌第一罐混凝土(First Concrete Dull,FCD)之前,必须先完成核电站厂址的普选和比选(备选)、初步可行性论证研究、现场“五通一平”、项目申请、可行性论证研究、项目核准审批等前期准备工作,才能进行施工。在上述初可研报告审查会上,中核建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清堂指出,高温气冷堆是具有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四代先进核电技术,国家十六个重大专项之一,具有固有安全性、发电效率高、用途广泛、模块化设计与建造等特点和优势,受到国际核电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认可,中国高温气冷堆技术商业化推广条件已经成熟,高温气冷堆技术已成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重要国家名片。李清堂表示,浙江三门高温气冷堆电站项目得到了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推动项目落地建设是关系浙江人民福祉和发展的大计,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中核建集团作为国内核工业产业建设的国家队,将坚决履行好企业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紧抓机遇,加快推进浙江三门高温气冷堆电站项目落地。中核建称,此次浙江三门高温气冷堆电站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是中核建高温气冷堆技术商业化推广和利用火电厂址进行高温气冷堆核电项目建设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高温气冷堆替代火电是一种全新的、具有开创性的核能利用理念。除了初可研阶段的高温气冷堆,浙江三门还在建三代核电AP1000的全球首堆。山东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反应堆压力容器成功吊装就位。 中国核建官网 图核建高温堆控股有限公司官网信息显示,在国内,中核建已在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湖南省、广东省等地积极开展高温气冷堆项目的前期工作。江西瑞金核电项目已经通过了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同时,中核建已先后与阿联酋迪拜、沙特、南非、赞比亚、摩尔多瓦等国家签署《合作建设高温气冷堆核电项目谅解备忘录》或建立合作关系。其中,沙特高温堆项目联合科研工作已正式启动。

不二

惠州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公司单位-惠州可研报告

1.1.3 项目总体描述“互联网+产业园区”、“互联网+跨境电商”已成为国家战略背景下行业的发展趋势;而平台型经济即是基于平台而产生的盈利模式,实体的房地产交易所、虚拟的阿里巴巴、亚马逊等都是平台经济的产物。在互联网繁荣发展乃至物联网方兴未艾的背景下,行业网络化平台化成为创新突破点。但是,目前惠州市并没有现代化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并且信息化网络化程度低。主要表现在:“虽然惠州市产业园区交易大厅的出现促进产业园区的信息化发展,但是惠州市很多产业园区仍保留原始粗放式运营方式。由于园区运营关系的存在以及园区入驻企业追求企业自身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所限,基于博弈心理,入驻的企业不具有共享货源的主动性。由于缺乏调动企业共享货源的激励机制,交易大厅发挥的信息共享作用微乎其微。项目的建设以实体化与线上相结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循环经济为着手点、以现代科技文明为内涵、以环保节能为重点打造惠州市跨境电商智慧产业园项目,将实体的仓储、物流、配送与线上的信息资源网络相结合更能发挥平台的集成共享作用,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基础上,形成线下基于实体智慧产业园区、线上基于数据库资源共享的智慧产业园平台。2.2.1 项目租赁收入项目租赁收入主要有以下四个:1、孵化中心大楼租赁收入:按照项目建筑面积为96120㎡计算,保守估计出售为50%,另外48060㎡用于租赁,每㎡每年0.024万元,项目企业满负荷入驻情况下租赁收入约为1,153.44万元;2、仓储收入:按照满负荷15680㎡租赁计算,每㎡每年0.012万元,项目企业满负荷入驻情况下租赁收入约为188.16万元;3、员工宿舍收入:按照满负荷24292.8平方米租赁计算,每㎡每年0.018万元,项目满负荷入住情况下收入约为437.27万元;4、保税仓收入(可视情况与智能仓库功能灵活转换):按照满负荷24720㎡租赁计算,每㎡每年0.012万元,项目满负荷租赁情况下收入约296.64万元。以上合计租赁收入为:2,075.51万元预计项目建成后:第一年达成率为40%,第二年达成率为60%,第三年达成率为80%,(后期闲置率按照20%预计)后期每三年费用上涨约5%。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是一带一路产业咨询服务引领者,中科院‘璀璨行动’一期二期咨询服务机构,企业打造运营的中国首家产经大数据平台, 依托中金产业研究院庞大的经济大数据库,每日独家发布大量各行业产业数据,在产业经济领域享有盛誉。中金普华业务范围主要囊括了产业研究咨询、商业决策、IPO咨询、并购与重组、投资咨询、项目可行性分析、行业研究报告、市场研究及市场调查等领域。力争做到中国企业走出去真正民间决策智库。以数据+分析师观点引领产经领域,目前网站在各行业关键信息方面跟踪及时,内容深度权威,在股票、金融、产经等财经领域影响力日渐增大。中金产业研究网的研究结论、研究数据和研究观点广泛被媒体采用。

丝丝入扣

蚌埠民用机场可研报告通过民航局专家评估

11月30-12月1日,受中国民航局发展计划司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召开安徽蚌埠机场可研报告评估会,会议邀请了10位国内知名专家组成专家组。民航局、民航华东管理局、民航安徽监管局、民航安徽空管分局和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中国航空油料公司及蚌埠市、项目设计单位等有关方面的代表参加会议。省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王启康率基础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并讲话。会议期间,专家们听取了设计单位对可研报告有关情况的介绍,重点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航空业务量预测、建设规模及投资估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结合与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专家组意见。会议认为新建蚌埠民用机场符合国家相关规划,对完善安徽省民用机场布局,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皖北地区及蚌埠市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建设是必要和可行的。根据项目可研报告,本期主要建设内容为:飞行区等级4C,新建一条长2600米跑道,新建1.2万平方米航站楼、站坪机位11个,配套建设通信、空管、气象、供电、供水、供油、消防等辅助生产设施。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会同蚌埠市有关方面,督促设计单位按照本次会议专家组意见,尽快修改完善项目可研报告并提交给评审单位,争取民航局早日出具行业审查意见,为项目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批可研提供支撑。【来源:省发展改革委】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夏风

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旌德通用机场可研报告预评估会

2020年11月10日—11日,受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委托,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在合肥组织召开旌德通用机场可研报告专家预评估会。会议邀请了行业内9位专家,对旌德通用机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全面评估。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民航安徽空管分局和宣城市、旌德县有关单位代表参加会议并发表意见。 专家组和有关单位在现场踏勘旌德通用机场白地镇洋川村场址基础上,听取了设计单位关于项目可研报告编制情况的汇报,并从机场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航空业务量预测、项目建设条件、机场定位及建设规模、投资估算、PPP模式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论证和评估。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新建旌德通用机场符合安徽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对提升旌德县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全域旅游,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配合旌德县有关方面,督促设计单位抓紧按照专家组意见修改完善项目可研报告并尽早批复,力争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来源:省发展改革委】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而本无形

国电济源三期风电项目送出工程可研报告获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批复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4月3日,国电河南新能源有限公司济源三期风电项目送出工程可研报告取得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批复,可研报告的批复为送出工程核准和送出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济源三期风电项目是110kV输变电工程,送出工程全长35公里,是济源电网西部山区送至东部负荷中心的重要电力走廊,本工程不仅能够扭转西部山区消纳困难的不利局面,有效解决三期风电项目电量外送问题,也作为两个规划变电站和三一风电外送通道。因本工程线路长,项目投资金额大,有别于其他地市级批复的110kV工程,由省电力公司负责把关审查,需经过市、省经研院、工程咨询公司等五批次的反复审查。为保证项目进度,项目人员时刻紧盯各个环节,提前沟通确定审查时间,各环节实现无缝衔接,有效压缩了流转时间。下一步项目人员将紧盯送出工程核准,并做好济源三期风电项目工程准备。原标题:新能源公司济源三期风电项目送出工程可研报告取得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批复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电力新闻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鬼整人

关于可研报告你了解多少

可研报告即可行性研究报告,相信很多boss 和办理手续的人员会经常接触!可研报告的用途很多,最基本的用途就是立项用,一般审批类的项目立项会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备案类和核准类的项目一般为项目申请报告。再者就是申请资金,银行贷款,发债等也会用到可研报告。我是从事可研报告编写的,所以对这个领域相对了解的多一些,朋友们有什么疑问都可以给我留言或者私信我们一起探讨!

内以伤身

为什么要递交可研报告,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单位,通过率高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从事经济活动(投资)之前,项目建议书审批通过的基础上,企业从国家政策、市场形势、经济技术、建设方案、生产工艺、工程技术、投资估算、投资风险、环境等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判断项目是否可行,估计成功率大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决策者得出结论性建议与意见,给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交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可研报告用途:1. 政府投资项目立项申请(递交发改委、核准、审批)政府关注:投资项目的规模和建设项目的必要性以及项目需求分析2. 批地审批3. 融资投资4. 银行贷款5. 国家专项资金(ppp)农业6. 政府财政、产业补贴资金申请7. 境外投资,对外汇8. 环境部门审查项目的依据9. 引进技术,进口设备免税、退税10. 股票发行,向证监会申请股票上市11. 申请高新技术经营范围: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专项债申请资金申请报告水土保持方案田园综合体概念规划设计特色小镇规划设计

天野

甘肃一地拟建新机场!可研报告正在评审

平凉军民合用机场预可研报告专家评审会在成都召开 王旭出席3月11日,平凉军民合用机场预可研报告专家评审会在成都召开。空军某部、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省发改委、省交通厅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和专家出席评审会。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旭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专家和与会人员认真听取设计单位关于项目预可研报告的汇报,对机场建设方案进行深入讨论。专家组认为,此次预可研报告评审,对于完善建设内容、推进机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设计单位要根据评审意见,抓紧修改优化预可研报告,军地双方要加强沟通协作,合力推进机场前期工作。王旭对空军某部、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和省直有关部门长期以来给予平凉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她说,加快建设平凉军民合用机场,对平凉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全面深化对外开放,融入区域发展大格局,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我们将认真落实军地双方有关协议,认真吸纳与会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加强协调调度,加快项目前期,力争机场早开工、早建成、早投运。希望军地有关方面在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加快机场前期工作上,继续给予平凉大力支持,协调加快项目预可研报告(立项)审批,早日圆了全市人民的“机场梦”。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平凉机场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叶剑芳,市政协副主席、平凉机场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刘万民及市政府秘书长龚卫兵,市发改委负责同志参加评审会。来源:平凉日报

四封之内

甘肃省人民医院“应急医学中心”(西院区)项目可研报告获批复

中国甘肃网8月20日讯(本网记者 张玉芳)日前,记者省发改委获悉,甘肃省人民医院“应急医学中心”(西院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省发改委批复。甘肃省人民医院“应急医学中心”(西院区)项目估算总投73800万元,建设地点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732号,甘肃省人民医院西院区院内地块。新建应急医学中心总建筑面积76400平方米,主要设置门诊医技住院综合楼、高压氧仓、垃圾站、液氧站、污水处理站各1栋,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使用年限50年。配套建设室外三网、道路及场地硬化、绿化等工程。甘肃省人民医院“应急医学中心”(西院区)项目建设,将进一步优化全省医疗资源布局,大幅提升危重症患者集中救治能力、应急物资集中储备能力和重大疫情发生时的快速反应能力,有效提升危重症患者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有力保障人民群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来源:中国甘肃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一觞一咏

杭氧股份深度解析:工业气体行业属性优秀,公司层面拐点显现

1.工业气体行业属性优秀1.1. 国内空分设备龙头企业,近几年公司业绩稳定增长杭氧股份是国内最大的气体分离设备设计、制造成套企业,随着工业气体业务 规模的提升,目前已成为国内大型的工业气体运营商。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杭州市国 资委,公司控股股东——杭州杭氧控股有限公司直接持股 54.40%。杭州市国有资本 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和浙江省财务开发公司分别持有杭州杭氧控股有限公司 90%和 10%股权,其中杭州市国资委全资持有杭州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杭氧股份依托在空分设备设计制造的优势,形成装备制造、气体产业和工程一 体化三大业务板块。1)装备制造业务主要包括:空分成套产品、关键部机产品、 石 化产品、其他产品;2)气体产业主要包括:常规气体、稀有气体、其他特种气体; 3) 工程一体化业务主要包括:设计业务、工程业务、技术咨询等。设备和工程业 务是向客户销售空分设备、石化设备或其它相关设备,并为所销售的设备提供工程 设计和工程总包服务。工业气体业务是公司与客户签订长期的供气合同,公司投资 为客户建设空分项目并负责组织运行管理,生产出的气体产品按照供气合同的规定 出售给客户外,其余气体产品销往零售市场。述随着下游行业景气向上,公司空分设备订单上升,气体业务利润水平提升,2017 年以来公司业绩进入增长期。2016 年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下游化工、钢铁 等行 业需求低迷的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 17%并出现业绩亏损。2017 年得益于国 内经济回暖与公司在 10 万等级及以上空分设备设计制造取得较大突破,公司实现 营业收入 64.5 亿元,同比增 30.5%,归母净利润由负转正。因管道气用户产能利用 率的全面提升和零售市场对液体产品需求增加,管道气用气量增加,液体零售量和 零售价格双双同比上涨,尤其是进入 2017 年下半年,液体零售价格开始上涨,使 得公司 2017 年和 2018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 228%和 105%,虽然 2019 年气价有 所下降,但公司气体业务开工率依然维持较好的水平,气价对公司利润影响不大。 2019 年归母净利润下滑主要是由于公司设备业务内部销售导致的。2020 年一季度 在疫情的影响下,公司的收入依然保持稳定。2017 年以来公司总体毛利率和净利率基本稳定。2017 年~2019 年公司总体毛利 率为 21.2%、23.3%、21.9%,维持在 20%以上的水平。下游行业回暖,公司空分设 备订单从 2016 年下半年开始回暖,使得公司 2017 年空分设备收入大幅增加,毛利 率和净利率也回归之前正常水平。2017 和 2018 年公司下游行业稳定,公司订单基 本与同期持平,毛利率和净利率也维持在较好的水平,2019 年受内部订单的影响, 设备毛利率有所下降。2017 年因管道气用户产能利用率的全面提升和零售市场对 液体产品需求增加,公司气体业务毛利率水平大幅提升。2019 年零售气价格有所回 落,公司毛利率有所下滑,但开工率依然很好,所以气体业务毛利率虽然小幅回落 但依然维持在较好的水平。1.2. 工业气体业务已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公司工业气体业务快速增长,目前已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杭氧主要两大 业务为空分设备和工业气体,公司 2010 年上市初期主要是空分设备销售为主,工 业气体的销售收入仅占到公司总收入的 9%。随着上市后,公司加大工业气体业务 的布局,从 2011 年开始,公司工业气体投产项目逐年攀升,工业气体收入持续攀升, 业务占比持续增加。到 2019 年,工业气体业务已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收 入比重达 57%。1.3. 作为工业必需品,工业气体下游应用广泛行业增速稳定氧气、氮气、氩气等工业气体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电子、机械制造、医疗、 国防等各种行业,气体的总需求量大,但需求分散,多数工业气体用户单独的气体 需求量较小,主要利用小型工业气体制取装臵供应工业气体,工业气体的制取成本 高,制取纯度低。工业气体行业的经营模式是由气体供应商集中一定区域内的工业气体需求,投 资建设工业气体生产装臵,然后通过管道、液化气体等不同方式,向区域内的工业 气体用户供应气体产品。对于氧、氮、氩等主要利用空气分离设备制取的工业气体 的销售业务,实际上是空气分离设备制造业务的延伸。由专业的工业气体供应商提 供工业气体产品在国际上是一种成熟的商业运行模式。由于工业气体的应用涉及到国民经济的诸多领域,因此气体工业是国民经济基 础工业之一,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发展起步 较晚,以往钢铁企业、化工企业的气体车间或气体厂主要从事自用气体的生产,没 有独立面向市场。20 世纪 80 年代,外资开始进入中国气体市场,通过收购、新设 等方式建立气体公司,向国内气体用户提供气体产品。随着气体供应商供气模式的 引入,国内企业原有的气体车间、气体厂、供气站等纷纷发展为独立的气体公司, 逐步形成了我国工业气体行业,推动了我国工业气体市场的发展。作为工业必需品,工业气体的应用领域非常广,主要有炼钢、炼铁、有色冶炼 等冶金行业;化肥、乙烯、丙烯、人造纤维、合成纤维等石油化学工业;机械工业 中的焊接、金属热处理;建筑建材行业中的玻璃生产等。工业气体用量正在快速增 长的行业包括煤化工、石油开采、食品饮料,电子半导体生产、光纤生产、超导材 料生产、环境保护、健康医疗等。冶金业及化工业消耗的工业气体种类及数量为各 行业之首,而使用量最高的两大类工业气体产品则为氧气和氮气。根据数据显示,目前工业气体的下游应用仍以传统的大宗集中用气,如钢铁和 化工为主,使用量的占比可达 50%,用气品类较为单一。而新兴分散用气市场用气 数量和种类在工业气体应用中的占比越来越高,比如食品饮料、电子、医疗等新兴 行业。全球工业气体的市场容量随着工业产业的发展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其中 2011 年全球工业气体市场容量为 610 亿美元,到 2016 全球工业气体年市场容量增长至 1074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9.9%。到 2019 年,全球工业气体市场规模可以达到 1,220 亿美元,市场规模将稳步扩大。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显示,我国工业气体行业 80 年代末期已初具规模,到 90 年代后期发展迅速。以产值来测算,2010 年我国工业气体市场规模达到 410 亿元, 2012 年我国工业气体销售收入为 745 亿元,同比增长 7.29%,2015 年我国工业气体 销售规模达 1000 亿元,根据对美国工业气体市场的分析,工业气体的增长率一般 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的 1.25 倍至 1.5 倍。到 2019 年我国工业气体年产值可达到 1200 亿元,发展速度约每年 10%左右。由此可见,中国的工业气体市场在未来几 年中发展潜力巨大,空间广阔。1.4. 长期供气的商业模式使得气体项目回报稳定1.4.1. 国内外包供气已成为趋势目前,工业气体的市场供应模式主要有瓶装气体供应、液态气体供应、现场生 产直接供应和管道集中供应。从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发展历程和我国工业气体行业的 发展实践看,依托主要气体用户,通过完善的工业气体地下管网,向一定区域内的 气体用户供气,是最为安全、环保、经济、简便的方式,也是未来气体供应模式的 主要发展方向。目前外包供气已经成为趋势。工业气体行业根据供应模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 类型,分别为自建装臵供气和外包供气。在我国工业气体市场发展的早期阶段,国 内大部分工业气体用户都是采用自建装臵供气的模式,尤其是大型钢铁及化工企 业,但自建装臵供气存在余气浪费现象,且设备投资成本较高等诸多劣势。工业气 体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后,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理念逐步为市场所接受,市场 上逐步出现大型专业气体供应商,气体供应商专业生产气体再进行销售。此时,大 部分工业气体用户企业开始将气体需求外包,将主辅业务分离,以实现资源的节约 利用。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气体行业起步早,发展历史较长,目前市场化程度已 非常高。众多下游用户基于降低财务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的考虑,将供气业 务外包给专业供应商,海外工业气体市场的外包比例已经超过 80%。我国工业气体 外包比从 2007 年的 41%提高到 2015 年的 50%,但远低于发达国家 80%的外包比 例,气体外包的供应模式已经成为趋势。自有设备制气、现场制气是中国工业气体市场的主要制取方式,随着外包模式 的普及以及零售市场的完善,现场制气、液态及瓶装气体的销售预计迎来较大的增 长。1.4.2. 照付不议的合约模式提供稳定的回报,随着时间的推进项目的盈利能力持 续增强工业气体销售主要以现场供气为主,并签订长期供气合同。由于大型石化、化 工、钢铁厂等对工业气体需求量较大,所以均会选择在现场搭建空分设备进行管道 供气。同时,为了保证长期供气的稳定,以及价格的稳定,用气方会与供气方签订 15-30 年不等的长期供气合同,而这种合同通常是照付不议合同。根据这种合同, 无论项目产品的买主是否购买公司的产品,买主都有义务支付约定适量的产品货 款。通常根据合同约定,气价每年会根据 CPI 变化进行调整,其次合同会规定客户 最低和最高的用气量,最低用气量一般为产能 80-85%,最高用气量一般为产能的 110%。如果用气量未到最低限额,则需按照最低用气量结算,如果用气量超过最高 限额,多出的用气量则需按照零售气价格结算。所以通过照付不议合同,可以保证 每一个现场制气项目获得基本回报,根据杭氧股份公司公告,一般项目回报率在 10%-15%左右,供气量可保证在 85%-110%之间波动。根据杭氧公告的项目可研报告中的数据统计,公司气体项目满产后的年均净利 率可以稳定在 9-13%之间。而随着项目逐步成熟后,年收入和利润情况也很有可能 超过可研报告中的预计年收入和预计净利润。通过杭氧股份四家子公司 2014-2019 年净利润的变化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进,气体子公司的净利润会逐步增长。1.4.3. 气体项目 4-5 年即可回本,老项目折旧到期后净利率可达 17%从公司历年的产量来看,管道气大约可以占到产量的 80-90%左右,其余的 10-20%左右为零售气。而这 80-90%的管道气由于有照付不议合同的签订,所以可 以为公司提供稳定的收入贡献。同时,按照照付不议合同的规定,在供气阶段,用 气单位至少要保证设计产能 85%的用气量,最大用气量不得超过设计产能的 110%, 多出的用气量全部按照零售气价格结算。所以,无论经济好与坏,零售气价格如何 波动,公司 80-90%的管道气产能可以稳定的为公司带来收入。根据测算,1 万方/小时规模的空分设备投资额大约为 0.53 亿元,假设某项目空 分设备规模为 6 万方/小时,总投资额约为 3.18 亿元。考虑 40%为自有资金投资, 其余 60%为银行贷款,公司以自有资金投资额为 1.3 亿元。同时,根据公司项目可 研报告测算,1 万方/小时规模的空分设备年均收入约为 0.48 亿元,那 6 万方/小时 空分设备的项目预计年收入约为 2.88 亿元。公司气体项目平均净利率约为 10%,按 此测算,预计年均净利润约为 0.3 亿元,项目回报期约为 4.33 年。考虑项目有折旧, 所以现金流情况将好于净利润,所以项目的现金回报周期更短。根据公司上市时招股书显示,气体项目运营后,满产状态下营业总成本占销售 收入的比重大约为 80-88%,这其中约 65-70%为空分设备运营时的能源费用,8%为 折旧费用,其他费用占比相对较小。而公司上市时零售气价格非常低,并且零售市 场也不十分景气,所以可以理解为公司绝大部分的销售收入均来自管道气。所以, 当市场环境不好时,管道气只能按照最低的 85%供气时,基本也可以覆盖掉大部分 甚至全部成本,而零售气部分成为了公司利润弹性的贡献。按照 7%的折旧费用测算,待 10 年折旧期满后预计气体项目净利率将从现在的 10%左右提升至 17%。公司 2015年之前投产的项目大约占到目前产能的 70%左右, 这部分折旧将逐步到期。公司 2019 年工业气体营业收入为 46.64 亿元,假设 70% 的收入净利润率为 17%,剩下的仍保持在 10%左右的净利率,预计在现有产能不 再增加的前提下,公司工业气体的净利润预计可达 6.95 亿元。1.5. 公司业绩受零售气体价格波动影响有限,价格回落 50%毛利率仅影 响两个点公司上市后前几年一直处于项目扩张期,资本投入较大,所以工业气体业务的 毛利率相对较低。近几年,公司气体业务产能稳定,毛利率也趋于稳定。2017 年下 半年工业气体零售价格开始上涨后,到 2018 年达到了价格顶峰,2019 年价格开始 大幅回落,氧气、氮气、氩气的价格基本均同比下降了 50%左右。但是,公司工业 气体的毛利率其实变化很小,零售气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公司工业气体的毛利 率 2019 年仅下降 2 个点,对公司净利率的影响就更少,证明气价的波动对公司毛 利率和净利率的影响不大。2. 工业气体价格目前处于低点向上阶段2.1. 上半年气体价格处于近三年相对低点,目前稳步向上工业气体价格目前处于低点向上阶段,行业层面拐点显现。2017 年工业气体价 格开始大幅上涨,到 2018 年达到高点,2019 年开始大幅回落,2020 年上半年受疫 情影响,价格已回落至 2017 年水平,处于近三年价格低点。从今年 6 月份,价格 开始小幅回升,已由低谷转为稳步向上阶段。3. 气体业务资本开支加大,特种气体布局形成,公司层面拐 点显现3.1. 加大气体业务资本开支,产气量稳定增长公司自 2010 年上市以来,主要的资本开支均为气体业务的资本开支,而上一 轮气体业务的资本开支的增加主要集中在 2011 至 2013 年,2017 和 2018 年两年的 资本开支较少。随着公司加大对气体业务的投资,可以看到 2019 年公司资本开支 情况明显加大,最基本回归到了之前高峰水平。根据目前中标的新项目来看,2020 年公司气体业务资本开支依然会持续加大,建成投产的项目也会持续增加,公司工 业气体的产气量稳定增长,根据目前在手的项目测算 2020 年产量预计增长 13%, 2021 年产量预计增长 23%。3.2. 杭氧半导体供气取得关键突破,开启特种气体业务成长新空间3.2.1. 电子气体种类繁多,空分技术提取的电子大宗气体约占电子气需求的一半工业气体可以分为一般工业气体和特种气体两大类。一般工业气体是指经过空 气分离设备制造的普通级的氧气和氮气、经过焦炉气分离或电解等方法制造出来的 普通纯度的其它种类气体。一般工业气体要求生产量大,但对气体的纯度要求不高。 特种气体则是用途有别于一般气体的气体,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它在纯度、品种、 性能方面都是严格按照一定规格进行生产和使用的。一般认为,特种气体是由电子 气体、高纯石油化工气体和标准混合气体所组成。另外,在半导体制造业中,气体 还可以分为大宗气体和电子气体,大宗气体是指集中供应且用量较大的气体,如 N2、H2、O2、Ar、He 等。电子气体主要是半导体制造的每一个过程如外延生长、 离子注入、掺杂、刻蚀清洗、掩蔽膜生成所用到的各种化学气体,如高纯 SiH4、PH3、 AsH3、B2H6、N2O、NH3、SF6、NF3、CF4、BCI3、BF3、HCI、CI2 等,又可称 为电子特种气体。电子特气是特种气体的重要应用之一。电子特种气体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平 板显示器件、化合物半导体器件、太阳能电池、光纤等电子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原 材料,它们主要应用于薄膜、刻蚀、掺杂、气相沉积、扩散等工艺。在构成半导体 的所有材料中,电子气体占到了 13.3%的比重,仅次于硅材料,排名第二。在半导 体工艺中,从芯片生长到最后器件的封装,几乎每一步、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电子 特气,因此电子气体被称为半导体材料的“粮食”。目前中国特种气体下游应用中电 子行业约占 40%,石油化工约占 40%,医疗环保约占 10%,其它约占 10%。而且 在电子特种的应用中主要以集成电路和显示面板为主。电子气体按其门类可分为纯气,高纯气和半导体特殊材料气体三大类。特殊材 料气体主要用于外延,掺杂和蚀刻工艺;高纯气体主要用作稀释气和运载气。电子 气体是特种气体的一个重要分支。电子气体按纯度等级和使用场合,可分为电子级, LSI(大规模集成电路)级,V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级和 ULSI(特大规模集成电 路)级。电子特气在集成电路制造中应用广泛,涉及多个制造环节。在集成电路产业使 用的电子气体中可分为大宗气体(常用气体)和特殊气体两类。大宗气体一般以 N2、O2、Ar、He、H2 等纯净气体为主,其中惰性气体主要用作保护气,H2 和 O2 作为还原气体和氧化气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特殊气体以化合物气体为 主,主要是集成电路制造中的反应气体。根据电子特气的不同用途,可以分为外延 晶体生长气、离子注入气、掺杂气体、蚀刻清洗气体、反应气体和金属气相沉积气 体。而根据电子特气的品种可以看出主要为合成气,从空分装臵中直接提取的氧、 氮、氩、氖、氦、氪和氙的应用并不十分广泛。电子特气决定了集成电路产品的最终良率和可靠性。由于电子气体用途多,用 量大。所以电子气体也直接决定了最终芯片的良率和可靠性,比如离子注入气体的 氢化物气体浓度没有达到要求,那么在离子注入时,硅片的 PN 结浓度就会和理想 值相差较远,造成电性偏移。如果光刻气的配比出现偏差,将直接造成光刻机光源 的波长发生变化,最终导致光刻线宽出现偏移。如果 CVD 气体含有部分杂质,在 薄膜沉积后,在绝缘层上会出现导电离子,造成短路现象。所以电子气体直接影响 芯片的最终质量。正是因为电子气体在集成电路制造中的使用量大,应用范围广的 特点。所以电子气体直接决定了芯片制造的良率与可靠性等等。所以电子气体也被 誉为集成电路制造中的“血液”。未来几年中国气体市场将稳定增长,主要工业气体公司的平均销售收入稳定增 长,而亚洲气体市场的增速有望达到两位数,成为全球市场增长的引领者。中国是世界上气体行业最活跃的市场之一,世界上新增的气体需求量中一半来自于中国。 据预测,2019-2024 年中国特种气体市场将会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预计 2024 年市 场规模将达到约 488 亿元,按照特种气体中 40%为电子特气测算,预计到 2024 年 国内电子特气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195 亿元。在电子气的下游应用领域中,电子特种气体和大宗气体的成本占全部气体成本 的比重大致如下,电子大宗气体的市场占比大约为 50-60%左右。按照到 2024 你国 内电子特气市场规模为 195 亿测算,到 2024 年国内电子大宗气体的市场规模约为 110 亿元。3.2.2. 目前国内特气行业主要还是由国外企业垄断,国内企业规模较小目前,供工业上提取稀有气体的原料是空气和天然气,大部分的稀有气体仍是 采用空分装臵从空气中提取的。目前,从天然气中实际上只能提取氦气,其他稀有 气体在天然气中浓度极低,进行分离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在所发现的天然气中, 氦含量最高的可达 10%左右,大多数的含氦天然气中氦的含量低于 2%。即使是这 类氦含量低的天然气,其氦含量也比空气中的氦含量高数千倍,因此这类含氦天然 气仍是目前世界上氦的主要来源。为了降低提取氦成本,人们可能地把工业大规模提氦流程与天然气加工主流程 结合起来。于是分离氦的装臵就成了附加设备了。这样,氦就成了一种副产品。从 而提高了氦生产的经济性。目前,世界上氦产品绝大部分是从天然气中提取的,自 空分装臵中提取的氦气为数很少,只有少数缺乏含氦天然气资源的国家才从空分装 臵中提取少量的氦气。美国从天然气中提取氦气已有 70 年的历史,我国由于天然 气资源匮乏,所以目前仍采用空分装臵提取氦气,经济性远不如天然气中提取。海外特种气体市场的发展较早,国际主要工业气体巨头均在特种气体领域形成 了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产品布局,特气已成为海外工业气体巨头收入的重要组成部 分,并且这部分产品竞争壁垒、产品附加值较高的特气业务通常毛利率水平高于普 通工业气体。与海外公司相比,国内气体公司在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仍有一定 差距,大部分本土公司产品较为单一、用气级别不高。中国特种气体市场于 20 世 纪 80 年代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而逐渐兴起,虽然发展迅速,但国内厂商特气产品 的综合竞争力仍然有限。目前在中国国内的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光伏能源、光纤 光缆等高端应用领域中,海外大型气体公司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尤其在极大规 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面板等尖端应用领域,进口制约较为严重。在特种气体的应用领域内,单一气体的需求是有限的,更多的是一些混合气、 特殊混合气、标准混合气。这类气体种类繁杂,需求量大,占据市场需求的大部分, 加之其利润非常高,故各气体厂商竞相进行混合气的配制工作以获得广泛的社会效 益和经济效益。目前杭氧只具备从空分设备中提取电子大宗气体的技术,但混合气 和大宗气的需求大致相当,而混合气的利润相比大宗气要高。3.2.3. 稀有气体和电子大宗气体双轨道发展,特气业务实现突破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特种气体大致可分为混合气体、稀有气体和高纯大宗气体: 混合气体:主要应用于电子和半导体行业,制备难度较高,目前杭氧还在研发 阶段。混合气体虽然用量不大,但是零售价格高,三家全球龙头气体公司占据 了大部分市场。随着近几年国内气体公司不断实现突破,国内的华特气体、金 宏气体、昊华科技、南大光电、雅克科技等企业均可以生产不同种类的混合特 种气体,并批量供应给下游电子和半导体企业。由于混合气体制备难度较高, 且制备方式与传统的空分提取不同,所以目前混合特种气体产品目前公司还在 研发中。 稀有气体:主要以氖、氦、氪、氙为主,空分装臵提取,目前公司技术已成熟。 稀有气体的提取以空分装臵进行初提取,然后再提纯就可以进行销售。提取技 术以空分装臵为基础,杭氧借助在空分设备领域累计的设计和制造经验,目前 稀有气体提取技术已经成熟。 高纯大宗气体:普通大宗气体经过再次提纯后的产品(氧、氮、氩),主要应 用于电子和半导体行业作为保护气,未来市场空间近百亿。普通大宗气体通过 增加吸附装臵进行再次提纯后可得到高纯大宗气体,目前公司技术已经成熟。 高纯大宗气体供气模式与杭氧普通气体项目供气模式基本相同,由于高纯大宗 气体在电子和半导体行业中主要用于保护气,客户需求量大,基本采用现场管 道供气的模式,长协价格。杭氧借助在普通气体项目累计的运营经验,积极拓 展高纯大宗气体项目,青岛芯恩电子大宗气体项目一期预计将于年内投产。2017 年 3 月公司成立衢州杭氧特种气体有限公司,加快了稀有气体、混合气 体、高纯气体的设备研发和高附加值气体产品的生产。为更好地开展稀有气体、特 种气体业务,杭氧股份设立杭氧特种气体有限公司将对下属气体子公司的稀有气体 和特种气体资源进行全 面整合,由其经营公司普通气体、稀有气体及特种气体业务,进一步扩大工业气体业务发展。另一方面,2017 年公司在特气研制方面取得 重大进展,实现高纯度氪氙产品的提取,产品纯度可到 99.999%;由公司设计制造 的新疆广汇硫化氢提纯项目设备顺利开车,产品纯度达到 99.36%;公司实现了一 氧化碳深冷分离新突破,装臵三塔流程实现国产化,达到同类装臵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公司已安装特气提取装臵的空分产能为 20 万方/小时,今年四季度即将投产的 心连心和济南项目也将安装特气提取装臵,项目达产后,预计今年年底公司已安装 特气提取装臵的空分产能将翻一倍达 44 万方/小时。作为全球一流的空分设备制造商,公司掌握空分设备关键部机及其核心技术,装备 基础为进入半导体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大宗气体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2018 年 公司以韩国大成 3 万纯氮设备的涉及制造为依托,研制开发了制取高纯氮气设备, 这是公司首次为电子气领域提供大型的纯氮设备,表明公司在开拓电子气领域市场 过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强大的设备研发及制造能力使得杭氧股份能够不断推出新 的气体产品,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目前,公司的设备制造业务和工业气体业务相 互支持、协同发展,使得特种气体业务具有更强的竞争力。2019 年公司半导体供气项目首次落地,公司特种气体业务发展迈上新台阶。2019 年 7 月 26 日公司公告与半导体企业青岛芯恩签订《工业气体供应合同》,公司首个 为电子行业服务的供气项目落地。该项目中公司将投资、建设和运营 20,000m3/h 纯 氮空分装臵,提供高纯氮气、一般氮气、高纯氧气、高纯氩气、高纯氢气、高纯氦 气、高压压缩干燥空气、压缩干燥空气、仪表空气等产品,预计 2020 年 3 月 1 日 进入第一阶段,合同期限 15 年。项目总投资 21540 万元,其中公司出资 4550 万元, 上海易泰创出资 1950 万元,外部融资 15040 万元。4. 对标海外巨头,杭氧提升空间巨大4.1. 逐步兼并整合后,目前全球市场已被三巨头垄断 德国林德集团:全球第一家空分设备企业。林德集团由卡尔林德于 1879 年在德国创立,在 1895 年发明了一项关于气体液化的 专利。由此,林德公司开始研制气体分离设备。1902 年,林德的工艺取得专利,并 在 1903 年林德的第一个气体分离厂中得到开发和应用。此外,19 世纪 50 年代后, 公司开始生产叉车等一系列机械装卸设备。目前,林德集团是工业气体、工艺与特 种气体的全球领先供应商,也是北美最大的家庭护理气体供应商。公司拥有约 5.7 万名员工,遍布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法国液空集团:从空分设备起家到气体供应商。法国液空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气体供应商,成立于 1902 年,总部位于法国巴黎。公 司最初因两位创始人发明液化空气技术而创立,也因液化空气技术而命名。 法液空集团曾在 2016 年收购了 Airgas(Airgas 创立于 1982 年,是一家总部位于美 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工业气体供应商)公司,是林德与普莱克斯合并前的全球最大的 气体供应商。目前,液空集团向众多的行业提供氧气、氮气、氢气和其它气体及相 关的服务,服务领域包括化学、冶金、汽车、食品、零售等,并在 80 多个国家拥 有分支,6.5 万名员工,服务超过 350 万客户和患者。 美国普莱克斯:从林德独立出来的气体公司,2018 年被林德收购。普莱克斯是全美洲最大的工业气体供应商,也是北美第一个将低温液化氧气商业化 的公司。它于 1907 年由同为林德集团创始人的卡尔林德创立,最初是林德气体产 品公司。1989 年,作为联合公司的子公司被剥离出来,三年后,正式成为独立公司 并更名为普莱克斯。目前,普莱克斯在全球超过 50 个国家开展业务,拥有约 2.6 万 名员工;终端用户覆盖制造、冶金、能源、食品饮料、化学、医疗、电子等领域。 美国空气化学产品:专注工业气体供应。美国空气化学产品公司成立于 1940 年,总部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由莱纳德普尔 创立,公司最初为中等规模的客户提供氧气服务。 目前,空气化学产品公司在全球 50 个国家开展业务,拥有员工 1.5 万人。公司的核 心部门为工业气体部门,公司几乎全部营收都来自此部门。公司提供一系列独特的 空分气体、工艺及特种气体、设备及服务,客户的所属行业包括,食品和饮料、医 疗保健、个人护理、能源、运输及半导体。海外气体巨头发展历史长达百年,经过激烈的竞争以及多次并购整合,最终在 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三家最具影响力的大型企业,目前,世界气体工业基本被这三家 巨头公司垄断,它们分别是德国林德集团、法国液空集团以及美国空气化工产品。自 2018 年 10 月底林德和普莱克斯完成价值 820 亿美元的对等合并后,工业气体行 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目前该三家全球性工业气体巨头占全球工业气体 70%的市场 份额。4.2. 海外巨头已处于稳定增长阶段,且估值稳定在 20 倍左右经过近几年不断的并购,目前 3 家国际工业气体龙头法液空、林德和空气产品 中有两家公司是做空分设备起家的,分别为目前收入体量排名第一的林德和第二的 法液空,证明设备+运营的优势明显,强大的装备制造及工程技术能力是这些公司 扩张和运营气体项目的核心竞争力。林德与普莱克斯完成对等合并后的新林德集团,超越法液空坐上了工业气体领 域的第一把交椅,是目前全球真正的第一气体巨头。林德 2019 年营业收入高达 256 亿欧元,相较 2018 年增长 91%,主要原因是林德在 2018 年 10 月底收购了美国普 莱克斯公司,因此营业收入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法液空 2019 年收入 219 亿欧元, 同比增长 4.3%。空气产品 2019 年营业收入为 81 亿欧元,相较 2018 年小幅下降 0.12%。在净利润方面,净利润从高到底依次为法液空、林德、空气化工产品,其净利 润分别为 22.4 亿欧元、20.7 亿欧元和 16.4 亿欧元。空气产品的净利润规模相比其 他两家公司较少,但是其净利润增速是三家气体巨头中最高的,相较 2018 年净利 润同比增长 18%。空气产品公司在营业收入基本持平的前提下净利润仍保持增长, 主要由于其在营业成本和经营费用方面控制的较好。2019 年林德集团营业收入同比 增长 91%,但净利润同比下降 47.8%,主要原因为 2018 年林德与普莱克斯合并后, 短期内管理、运营等需要进行调整,因此导致其营业成本和经营费用(包括研发费 用、营销费用以及其它营业费用)大幅度上升。法液空收入和净利润基本保持稳定 的增速。在总资产和市值方面,林德和普莱克斯合并后 2019 年总资产达到 786 亿欧元, 市值达到 778 亿欧元。法液空 2019 年总资产为 437 亿欧元,市值为 539 亿欧元。 空气产品 2019 年总资产为 172 亿欧元,市值为 379 亿欧元。根据以上数据,林德 无论总资产还是市值均为最高,三家公司总资产及市值排名依次为林德、法液空、 空气化工产品。林德与普莱克斯合并后公司规模大幅增加,2019 年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增长,达 56.2 亿欧元,同比增长 67.2%。其次,法液空 2019 年经营性现金流为 48.6 亿欧元, 同比增长 14.5%。空气产品 2019 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 27 亿欧元,同比增 长 17.2%。受益于工业气体行业发展稳定,以及供气模式所带来的长期稳健的现金流和利 润,市场长期给予海外工业气体巨头 20 倍左右的 PE 且估值相对稳定。4.3. 前期项目折旧即将完成,EBITDA 提升空间大,整体估值可达 260 亿折旧即将完成,公司 EBITDA 将大幅增加。除房屋和建筑外,公司其余 股东 资产折旧均为 10 年左右,上一轮公司固定资产增加的高峰期为 2011-2014 年,意味 着这部分新增的固定资产将从 2021 年开始折旧逐步完成,2011 年至 2014 年新增的 固定资产中约 70%为设备,30%为房屋,假设 2011 年至 2014 年期间新增的固定资 产中的 70%将于 2020 年至 2024 年之间折旧完成,预计 2022 年和 2023 年每年将有 近 7 亿元的固定资产将折旧完成,预计对当年的利润影响近 7000 万元。在公司 2019 年 EBITDA的基础上叠加后续即将到期的折旧对 EBITDA的影响, 预计公司的 EBITDA 可以维持在大约 15.5 亿元的水平。相比海外四大气体公司,杭 氧的气体业务目前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用气,海外巨龙约有 1/4-1/3 的气体业务收入 来自于特种气体,海外气体公司的 EBITDA 估值约为 15 倍左右,但海外市场已经 进入稳定发展期,公司增速已趋于稳定,而国内气体行业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行 业增速和公司增速均高于海外企业,所以 EBITDA 估值考虑给到 15 倍,那公司气 体业务的整体估值在 230 亿元左右,叠加设备业务每年可以稳定贡献 2-3 亿元净利 润,给予 10-15 倍估值,那么公司整体估值可达 260 亿左右。……(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东北证券)如需报告原文档请登录【未来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