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6日讯 闪电新闻记者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获悉,目前该院医药卫生期刊中心《老年医学研究》杂志发布征稿信息,杂志拟于2020年10月创刊,现面向各有关单位及临床科研工作者征集稿件。《老年医学研究》杂志是由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省立医院主办的老年医学领域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是为广大老年医学研究领域工作者服务,及时报道老年医学研究领域科研成果,反映国内外老年医学研究进展和动态,推动老年医学研究事业的发展。杂志为双月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7-1522/R。省立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孙志坚担任杂志主编。杂志设有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医养结合、专题笔谈、临床护理、医学伦理等栏目。内容包括老年医学各学科的基础研究、诊断、治疗、护理、康复及医学伦理等。《老年医学研究》杂志征稿内容:1.老年医学研究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新进展。2.老年医学研究领域的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奖励项目和基金资助项目论文。3.老年医学研究前沿性论文。《老年医学研究》杂志投稿要求:1.稿件应符合本刊对老年医学各领域的报道重点及栏目设置要求。2.稿件内容应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同时,表述也应做到主题突出、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语言通顺、文字简练。3.稿件内容应丰富详实,符合栏目字数要求。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医养结合、专题笔谈、医学伦理类论文不少于4000字,字数均不超过8000字。临床护理、个案报告类论文不少于2000字。4.作者应对稿件的真实性、保密性负责。来稿均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不存在抄袭、雷同等学术不端现象。严禁一稿多投。5.论文如为国家级、省部级基金项目研究,应于论文首页左下角注释,需注明基金项目的类别、项目具体名称及项目编号,并在投稿时提交基金项目批文等相关材料。6.稿件电子版请采用word文档格式,以便于编辑、专家审修稿件。7.本刊系老年医学杂志,临床研究对象应为≥60岁的人群,基础研究应以老年动物为实验对象。8.文题与作者: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置于作者名下。9.摘要与关键词: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中文摘要300~500字,英文摘要400~500个实词。标引3~8个关键词。10.图表:图或表应冠有图题或表题。表格采用三线(顶线、表头线、底线)表。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注明图号及方向。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11.参考文献:每篇论文须标引参考文献10~20条。按GB/T7714 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标注,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作者必须自行核对参考文献原文,无误后将其按引用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排列于文末。举例:1.杜贾军、孟龙、陈景寒等,手辅助电视胸腔镜食管切除胃食管胸内吻合术[J]。山东医药,2004,44(27):1-3。2.Takano M, Mizuno K, Okamatsu K, et al. Mechanic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of vulnerable plaques: analysis by coronary angioscopy and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J]. J Am Coll Cardiol, 2001,38(1):99-104.3.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77-280。投稿邮箱:lnyxyj@163.com编辑部电话:0531-88584737副主编:王建春 15168888902邱 源 18553123277执行主编:韩磊 15169038077闪电新闻记者 亓廷廷 济南报道
中新社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 王祖敏) 在老年人口已达2.5亿、老龄化形势还在进一步加剧的中国,如何更及时、科学、全面地应对老龄社会成为相关领域的一大课题。资料图:养老院。中新社发 陆欣 摄由中国老龄协会指导,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协办的“2019老龄科学年会”14日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以“加强老龄科学研究 科学应对老龄社会”为主题,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和老龄科学建设等内容展开深入研讨。来自中国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卫健委的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的专家从不同角度对规划进行了解读与阐述。在老龄科学建设研讨部分,来自部分高校和相关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分别就“新时代老龄科学的任务”“老龄人口学”“老龄经济学”“老龄文化学”“老龄服务产业”“老龄健康的复杂性”等专题进行了演讲。出席本次研讨会的中国国家卫健委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王建军指出,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是简单的民生问题或者养老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涵盖了人口、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甚至生态等诸多领域。因此,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只有首先加强老龄科学研究,全面把握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规律,了解人口老龄化给经济社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才能做到及时、科学、综合地去应对。王建军称,在当前形势下,必须深刻认识老龄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加强学科建设、加快人才培养,不断推进老龄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为相关政策出台奠定坚实的基础。(完)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如何让老年人安度晚年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不论是机构养老还是社区、居家、旅居养老,日益丰富的康养方式让养老选择更加多样化。为全面展现中老年人群多彩康养生活以及康养机构新风貌,助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由人民康养(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康养频道)、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联合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举办的“我的康养·我的家”有奖征集活动,面向全国火热开启。一、征集主题晒出最美夕阳红·我的康养我的家二、征集范围本次征集活动面向中老年人群,以及各类养老机构、福利院、养老社区、康养小镇、康养文旅等涉老行业的从业人员。三、征集内容和要求此次征文活动分为摄影、文章、视频三大类。1、摄影:拍摄自己或工作、生活中见到的中老年人幸福生活时刻。画面优美、构图清晰、展现中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图片用相机、手机拍摄均可,拍摄主题突出,画面清晰,单幅或者组照均可。图片以jpg格式发送,单幅照片大小不低于2M,并附100字以内文字说明。2、文章:在养老生活中的趣事、经历、感悟或在养老机构工作中的见闻、感悟。题材不限、风格不限,内容积极向上,展现新时代老年人丰富多彩的康养方式以及康养机构新风貌,每篇不超过1500字,随文附上1-2张图片为佳。3、短视频:记录康养故事,展现养老新风貌内容要求主题鲜明,创意新颖,具有较强感染力,充分展现当代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新风貌。时长在30秒-3分钟之间,建议采用横屏画面,画幅比例原则上要求为16:9,像素要求1920*1080,视频大小20M左右,格式为MPG、MOV、MP4等,鼓励添加中文简体字幕,并请附100字以内文字说明。 以上所有作品必须保证为原创作品,无版权纠纷。四、参与方式1、投稿方式:请将作品以附件方式发至邮箱rmkangyang@163.com;或添加工作人员微信号:18810820107投稿。来稿需标注清楚投稿人姓名、联系电话、作品名称。2、“参与评论”方式: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人民日报健康”下载客户端,打开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在导航栏找到康养频道,在“我的康养·我的家”相关征集文章下留言。五、投稿时间即日起至12月30日六、奖项设置和评选本次活动特设立作品金奖、银奖、纪念奖等个人奖,以及优秀组织奖、优秀组织金奖单位奖。(一)个人作品奖项评选办法1、公众评论:投稿文章会择优陆续刊发,并开放评论。依据评论数量占总评分的60%权重。2、专业评审:主办方组建评审委员会。专业评审占总评分的40%权重。3、奖项设置: 特等奖:摄影、文章、短视频各2位。颁发荣誉证书+价值2000元的大礼包; 金奖:摄影、文章、短视频各10位。颁发荣誉证书+价值1000元的健康大礼包; 银奖:摄影、文章、短视频各20位。颁发荣誉证书+价值600元的健康大礼包 。 纪念奖:所有在人民康养(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康养频道)刊发的作品,将颁发纪念奖证书。(二)单位奖评选办法1、优秀组织奖:组织参与投稿人数达到100人(含)以上的涉老服务机构将获得优秀组织奖荣誉证书。2、优秀组织金奖:根据投稿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机构内的推广力度(如内部分享海报、微信公号、抖音等渠道),评选20家优秀组织机构金奖,除颁发优秀组织奖荣誉证书外,人民康养将组织记者团对机构进行实地探访,并予以图、文、视全媒体报道。全部获奖名单将在人民康养公布。华西社区传媒记者 刘俊
去年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回应此前多地频繁发生的老年人智能技术运用难题。方案提出到2022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便捷性不断提高,线上线下服务更加高效协同,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老龄科学研究》主编党俊武认为,“数字鸿沟”是数字化与老龄化两大浪潮交相碰撞产生的必然结果,未来,老年人如何融入数字化进程值得充分关注。填补数字鸿沟需强有力的数字反哺新京报:疫情期间,多地曝光老年人健康码使用难的新闻,这也成为国办方案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你怎么看这一情况的出现?党俊武:这个问题很现实,但我认为问题不在于老人接纳数字化程度慢。它暴露出一个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理念问题,高科技快速发展,如何落地,如何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服务,这是科技发展的第一尺度。我国数字化的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社区网格化管理细致,只有树立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现有技术完全有能力处理好目前存在的大多数问题,包括无障碍使用健康码等问题。新京报:你怎么看待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危机?党俊武:老年人数字鸿沟,其实就是社会数字化和人口老龄化这两大趋势相遭遇,出现的一个新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可将老龄化将其孤立看待,视作数字化进程的绊脚石。我们需要换个眼光来看人口老龄化。数字化和老龄化交织下,可以产生出的巨大的红利。2019年末,我国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54亿,“十四五”期间,将突破3亿人。老年人是数字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未来商家眼中十分重要的“流量”提供者。数字化技术真正要全面落地实现红利,我认为还需要更强有力的“数字反哺”。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包括家庭中的子女,不仅仅是提供基础的帮助,还要开展数字化技术的培训学习,将这一项行动的重要性提高到全社会层面上来。新京报:在你的研究和观察过程中,老年人对数字技术是更积极的态度,还是更回避的态度?党俊武:老年人对于新技术有天然的保守心理,这是可以理解的。他们需要一个观察和接纳的过程。一旦老年人能够感受到技术带来的益处,他们也会欣然接受。以我个人为例,因为工作原因两三年前才开始使用手机微信。我可能认为它不利于视力保护,加剧时间碎片化,占用我过多读书时间。数字化是一个中性技术,也有它的弊端。我们应当秉持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理念,就是不能让数字化取代一切。数字化技术发展的一个真正瓶颈在于,老年群体对它的信任问题。这就需要加强数字化的法治化进程,当务之急是相关部门根据自己的职能,出台相应监管政策,针对数字化违法犯罪行为,加大监管和打击力度,加大曝光力度。新京报:对于很多老人来说,接触互联网、学习技术简单,如何让他们掌握数字思维呢?党俊武:没错,这个很重要。即便是有意愿、条件和能力学习和了解数字化的老人,形成数字思维也并非易事。数字思维不是从外面灌输的,而是从新的生活方式和新习惯的使用过程当中形成的。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把老人已经接触到的数字化的技术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思维自然会慢慢养成。对未“触网”老年人要分类看待新京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显示,中国有3400万老人在去年短短三个月之内成了网民。你怎么看这个急速增长?党俊武:受疫情的客观影响,更多老年人发现互联网技术提升了生活的便利。首先,这部分人实际上是有能力上网的,可能日常生活的非必需性,还没有接触;第二,本身中老年人“触网”人数基数就较小,因而潜力巨大。截至2020年6月末,我国还有1.57亿老年群体没有接触网络。其实可以将他们分类看待。分类标准基本有三个:收入情况、健康状况以及文化程度。无法“触网”的,通过保留传统服务方式实现兜底,同时加强线下服务;有发掘潜力的,通过适老化改造,简化使用流程降低门槛,让他们更快融入数字化生活;已经接触的老人,让他们加深了解,提升数字素养。这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方案中也有明确: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生活环境和习惯的老年人,分类梳理问题,采取有针对性、差异化的解决方案。新京报:国办方案发出后,相关部门也已经陆续出台文件,这些措施要如何落地?党俊武:我国老年人口群体庞大,解决老年人适应智能化发展困难问题,我认为政府要发挥职能作用,负责兜底,更重要的是,应当确立正确的利益导向机制后,交由社会和市场,发挥各自能动性。例如,现在许多商家已经认识到,不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就等于把客户挡在门外。有了这个意识,他们自然会想出很多办法。毕竟,意识是第一位的,办法是第二位的。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是,要找到解决老年人问题的抓手。政府机构层面有老龄办主抓,但目前我们看到,许多县级老龄办已经取消了。因此,应健全组织建设,强化老龄工作系统的职能,要加强基层老年群众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老年协会的作用。新京报:你所说的“正确的利益导向机制”是什么?党俊武:正确的利益导向机制主要是指能从中尝到甜头的各种做法。我们已经看到有一些好的转变。比如家门口的超市,开始没有健康码是绝对不让进门。现在出现了各种替代措施,因为商家发现,逛超市的主要是老人,没了客户货架上的东西就卖不出去。一句话概括:数字化是做大自己潜在消费群体的最简单、最低成本的办法,也是保住自己客户的最简单办法。新京报:对于市场来说,老年人的钱可能比较难赚。党俊武:对,这就涉及老龄经济的问题。可能目前商家的眼光还是更多放在了年轻人这个活力群体,主要是商家没想通,从整个社会财富的年龄结构来看,钱主要掌握在中老年人的手里。我们一直都在主张扭转一个概念,数字化鸿沟可怜的不是老年人,是商家。只是要注意,任何消费都是需要激情。年轻人只要有品牌效应,消费是件很容易的事。老年人不是。他需要反复观察、试验、比对。老人接受速度慢,但粘性相当好,一旦打开便是非常稳定的市场。正规保健品的销售成功就是最好的证明。商家现在都是用的更多是挣快钱的那套老路子,所以还很难接受慢慢培养消费群体的老龄经济这种真正的新经济。认知新经济是一个大话题,要认识到,中国未来消费主要靠中老年群体,内循环也要靠中老年群体的巨大消费动能。老龄社会不仅仅是老年人问题新京报:数字化与老龄化交织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是否也说明我们在关注老年人数字鸿沟时,更应关注这背后的社会结构变化问题?党俊武:数字化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浪潮,实际上也就是我们进入了老龄社会的问题。这不仅仅是老年人的问题。因此,我认为要树立三个视角。第一,树立人生的老年期视角。老年人是人的老年期,我们不能把老年期与年轻期割裂开来。主要是要让全社会认识到人人都有老年期。否则,只谈老年人,让年轻人似乎觉得跟自己没有关系。第二,树立全生命周期视角。生命有从青年到老年的演化过程,相应的数字化技术要充分考虑到人的整个生命发展过程,年轻时候如何,老了又如何。例如现在人人整天看手机,高龄阶段就会积累大规模的眼科疾病问题。如果不纠正,这可能是未来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要知道,一旦视觉出了问题,生活质量将会大打折扣,更无法谈美好生活。第三,树立老龄社会视角。我们现在已经迈入老龄社会,而不仅仅是老年人多了的问题,还有一个年轻人在减少的问题,总体看这是一个结构性问题,需要从全局来谋划、来应对,而不仅仅只是关注解决老年人的健康养老等问题。对此,中央作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总体部署。简单来说,就是要举全党全国之力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老龄社会的各种问题。老年数字鸿沟问题也要纳入这个框架来系统解决。新京报:你刚才提到,关于老龄社会还存在不少认识误区,能否详细解释下?党俊武:现在很多人“谈老色变”,而且对老龄社会持悲观思维的认识误区是全球性的。我认为主要原因是用传统年轻社会的思维来看待老龄社会。年轻社会中年轻人多老人少,现在进入老龄社会,老人在增多,年轻人在减少,用年轻社会的思维看,当然只能是悲观结论。但是,我们用老龄社会的思维看老龄社会,结论就是乐观的。一方面,社会整体在老龄化,但个体在年轻化。另一方面,大家活得长寿,这是有人类以来的梦想变现。这是个伟大壮举。老龄化不可怕,关键是不能过度老龄化。另外,把人口老龄化就当做老年人增多,这是个绝对错误的概念。老龄化指的是老人增多和年轻人减少的过程。这是不可逆转的社会发展规律。规律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这个结构性变动背后,是我们的观念、发展方式、制度体系等要适应这个规律。所以,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是简单解决老年人的医疗、吃饭、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问题就万事大吉了。新京报记者 马瑾倩编辑 陈思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如何让老年人安度晚年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不论是机构养老还是社区、居家、旅居养老,日益丰富的康养方式让养老选择更加多样化。为全面展现中老年人群多彩康养生活以及康养机构新风貌,助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由人民康养(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康养频道)、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联合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举办的“我的康养·我的家”有奖征集活动,面向全国火热开启。一、征集主题晒出最美夕阳红·我的康养我的家二、征集范围本次征集活动面向中老年人群,以及各类养老机构、福利院、养老社区、康养小镇、康养文旅等涉老行业的从业人员。三、征集内容和要求此次征文活动分为摄影、文章、视频三大类。1、摄影:拍摄自己或工作、生活中见到的中老年人幸福生活时刻。画面优美、构图清晰、展现中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图片用相机、手机拍摄均可,拍摄主题突出,画面清晰,单幅或者组照均可。图片以jpg格式发送,单幅照片大小不低于2M,并附100字以内文字说明。2、文章:在养老生活中的趣事、经历、感悟或在养老机构工作中的见闻、感悟。题材不限、风格不限,内容积极向上,展现新时代老年人丰富多彩的康养方式以及康养机构新风貌,每篇不超过1500字,随文附上1-2张图片为佳。3、短视频:记录康养故事,展现养老新风貌内容要求主题鲜明,创意新颖,具有较强感染力,充分展现当代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新风貌。时长在30秒-3分钟之间,建议采用横屏画面,画幅比例原则上要求为16:9,像素要求1920*1080,视频大小20M左右,格式为MPG、MOV、MP4等,鼓励添加中文简体字幕,并请附100字以内文字说明。 以上所有作品必须保证为原创作品,无版权纠纷。四、参与方式1、投稿方式:请将作品以附件方式发至邮箱rmkangyang@163.com;或添加工作人员微信号:18810820107投稿。来稿需标注清楚投稿人姓名、联系电话、作品名称。2、“参与评论”方式: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人民日报健康”下载客户端,打开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在导航栏找到康养频道,在“我的康养·我的家”相关征集文章下留言。五、投稿时间即日起至12月30日六、奖项设置和评选本次活动特设立作品金奖、银奖、纪念奖等个人奖,以及优秀组织奖、优秀组织金奖单位奖。(一)个人作品奖项评选办法1、公众评论:投稿文章会择优陆续刊发,并开放评论。依据评论数量占总评分的60%权重。2、专业评审:主办方组建评审委员会。专业评审占总评分的40%权重。3、奖项设置: 特等奖:摄影、文章、短视频各2位。颁发荣誉证书+价值2000元的大礼包; 金奖:摄影、文章、短视频各10位。颁发荣誉证书+价值1000元的健康大礼包; 银奖:摄影、文章、短视频各20位。颁发荣誉证书+价值600元的健康大礼包 。 纪念奖:所有在人民康养(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康养频道)刊发的作品,将颁发纪念奖证书。(二)单位奖评选办法1、优秀组织奖:组织参与投稿人数达到100人(含)以上的涉老服务机构将获得优秀组织奖荣誉证书。2、优秀组织金奖:根据投稿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机构内的推广力度(如内部分享海报、微信公号、抖音等渠道),评选20家优秀组织机构金奖,除颁发优秀组织奖荣誉证书外,人民康养将组织记者团对机构进行实地探访,并予以图、文、视全媒体报道。全部获奖名单将在人民康养公布。华西社区传媒记者 刘俊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12年的成都,正在加速推动“幸福城市”建设步伐。继今年2月成都发布“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实施方案后,3月18日,西南交通大学对外透露,将推出一套“国际幸福城市”观测和评价体系。这也是西南交通大学与国际行政科学学会继共同筹建世界幸福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后,联手发起的又一项目。作为项目发起者之一,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一帆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对于主观性较强的“幸福城市”概念,该指标体系特征之一将是主观与客观、主体与环境统筹。而从成都出发,该指标还将构建一个反映全球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治理的话语体系。探索“GDP+”衡量方式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当下,要让城市摆脱“唯GDP论”思维惯性,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评价指标体系也理应作出相应改变。国际上已有类似探索。比如,新西兰等国家率先提出GEP(Gross Ecosystem Proct,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从生态角度对GDP核算方式进行补充;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国民幸福指数)也成为衡量一国幸福程度的指标之一。在杨一帆看来,与过去关注某一细分领域的指标相比,更需要建立一套全面的评价指标。换句话说,就是将过去运用多年的GDP,逐渐改成“GDP+”,一种衡量地区发展程度的混合算法。“国际幸福城市”评价体系由此应运而生。据杨一帆介绍,“国际幸福城市”评价体系将探索全球幸福城市研究的“全人”视角,即“人文、人境、人业、人才、人气”,围绕“尊严与包容”“才智与创新”“活力与参与”等关键维度,构建一套经济与民生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成都将是该体系的重要来源。杨一帆观察到,在前期实践中,成都已对“幸福城市”建设进行诸多探索,但是缺乏一个理论体系对其进行挖掘。而从成都出发,该指标还将构建一个反映全球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治理的话语体系。一个例子是,指标将参照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17个目标,将国际评判标准和包括中国城市在内的治理实践进行结合。同时,杨一帆介绍,该指标还将进一步整合世界公共行政与城市治理研究资源及国际专家网络,推动更多城市经验加入。目前,已有南非、法国、比利时等地专家共同参与。扭转城市养老“偏见”新指标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扭转城市对竞争力的固有理解。杨一帆举了一个例子,从城市发展规律来看,随着人的寿命延长,今后家庭老人的扶养需求会进一步提升。但这并不仅仅是民生问题——如果城市不能安顿好老人,那么,人才如何能安心为城市作出贡献?在他看来,过去,城市通常将GDP、税收、总部基地、500强乃至服务业增加值等作为衡量竞争力的标准,但如今,城市的竞争力还体现在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能否实现没有歧视的公平可及,这些不仅是民生问题,更将关乎城市能否吸引人才。杨一帆指出,城市应该看到,老年人背后是年轻人,是城市的吸引力。而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新增指标,同样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仍以养老为例,除基础设施数量和人均占有率等基础指标外,城市还需关注更多软性指标。杨一帆指出,在此领域政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责任,一是保住最基本的养老服务保障或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二是政府要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市场竞争机制。“建立普惠、市场化、多元化、社会化的养老方式,要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杨一帆说,“要发挥人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主观能动性,老人之间也存在互助关系。同时,要让价格信号更好地发挥作用。现在的价格信号并不清晰,市民不知道什么是好的服务,也不知道应该拿什么价格去获得更好的服务。”总而言之,如杨一帆所说,有了制度体系的引领和保障,有了经济基础做支撑,又有软性文化的建设,那么这个城市必然是个吸引人来的城市,始终是围着人与城的和谐来发展。(实习生刘雅玲对本文亦有贡献)
央广网北京11月15日消息(记者车丽)记者在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14日举办的“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专家座谈会上获悉,老年旅游已经成为未来健康活力群体的重要养老服务需求。据中国老年科研中心调查,目前我国城市空巢家庭已达49.7%,农村空巢和类空巢家庭达48.9%。空闲时间的增多、空巢家庭的增大、可支配资金的自由,“候鸟式”旅居养老将会成为老年人养老的一种方式。近年来,老年旅游,或者叫做候鸟养老、旅居养老等,逐渐成为健康活力群体喜闻乐见的一种养老基本服务形式。2019年中国在线旅游平台携程网发布的《老年群体旅游行为报告》显示,65%的受访老年出游用户每年出行3次以上,且越来越多的老人能够独立完成在线预订。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王海涛表示,根据老年市场所体现出来的“慢旅游”的特征,度假属性的休闲产品是老年市场的主导产品,在老年市场对养生、保健、养老等旅游需求的刺激下,度假住宅、康体疗养两大产品有望成为未来老年旅游的主流。两大产品的设计对气候的适宜性和综合配套服务比较敏感,所以气候适宜、环境良好的近程区域最具有潜力,能成为养老住宅和康体疗养度假产品开发的热点区域。王海涛建议,在旅游养老产品设计时需要注意按照老年人总体对时长、交通、居住等偏好来进行设计。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旅游养老产品的一般持续时长不应超过20天,但不同经济情况的老年人对于旅游时长的接受程度也不同,经济情况越好的老年人会更能够接受较长时间的旅游行程,而旅游行程的具体时间则比较灵活。老年人会更偏好去名胜古迹、自然景观、园林景区、海滨沙滩等地度过旅游时间,并且很在意目的地护理专业问题和老年活动丰富性的问题。老年人主要偏好选择飞机或者高铁出行,喜欢住宿酒店或者养老机构。在设计旅游养老产品的时候应该针对不同的顾客群体特征而注意这些细节问题上的差异,同时建议应该统一给老年人购买旅游保险。影响到老年人旅游消费决策的主要因素有:获取的旅游养老资讯、老年人对旅游养老的担心、老年人选择旅游养老的目的和老年人对行程安排在意的问题。而老年人能够通过什么渠道获取旅游养老信息,能获取多少有效信息,又会对后面三项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调查结果表示,通过养老机构推荐获取信息是被访者在所有信息获取方式中占比最高的一种,但同时报纸杂志、电视、网络、手机资讯、子女亲戚介绍,这些方式对于老年人来说也是占比高且有效的信息获取方式,因此旅游养老机构在对老年人进行产品宣传工作时,既应该注重和养老机构的合作,也需要关注各类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媒体的传播。在旅游养老产品设计上,应主要解决老年人所担心的安全、食宿和服务质量差的问题,通过活动和行程的设计帮助老年人参加旅游养老的目的。同时,老年人是一个对价格比较敏感的消费群体,绝大部分被访者(91.6%) 只愿意为单次旅游养老花费5000元以下,因此旅游养老机构应该尤其注意旅游养老产品的定价策略。大部分被访者在旅游养老中每天能接受花费只在200元以内,只有13%左右的人表示愿意把钱花在养生调理或购买当地特产上。旅游养老过程中,老年人购买附加服务或保健产品的消费市场一直被看好,但就目前老年人的消费习惯来看,旅游养老服务附加产品和服务的开发,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引导培养。但这也是市场盈利的保障,关系老年旅游市场能否蓬勃发展。王海涛认为,老年旅游服务市场亟需积极引导。目前,全国关于旅游养老产品的规范没有出台一个统一的标准,包括价格标准、服务标准、赔偿标准、旅游标准等。统一制定标准内容,有助于老人提前了解相关标准信息,市场做到规范化管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老年旅游的市场不断壮大,但与此同时也滋生了许多市场乱象。如老年人参团被加价是旅游市场中存在的潜规则之一,国内如云南、四川,出境如澳新、东南亚都是“被加价”的重灾区。另外,虽然国家明确要求旅行社不得拒绝60周岁以上的老人参团,但不同的旅行社对老人出境游体检机构、体检项目的要求、年龄限制等也大相径庭。由于老年人“对价格敏感”,且老年人应对强制购物和自费等现象时维权意识较低、沟通能力有限,因此,很容易步入不合理低价团的“陷阱”。“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健康活力老年群体对老年旅游服务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强烈。无论是政府、市场、社会和家庭都需要认真对待,这也是关系着近两亿老年人晚年生活品质提升的重要基本养老服务需求的大事,在积极应对人口老年化战略中,也必然占据一席之地,需要在‘十四五’时期更加关注,并做出适当的制度安排。”王海涛表示。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记者田晓航)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15日在京发布的《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显示,我国城乡享有医疗保障的老年人比例均超过98%。新一轮医改启动至今,我国着力织牢织密医疗保障网,不断惠及广大城乡老年人。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王深远当天在发布会上介绍,根据报告,2015年,城乡享有医疗保障的老年人比例分别达到98.9%和98.6%,比2006年上升24.8个百分点和53.9个百分点。报告显示,有网上购物和旅游消费行为的老年人比例分别为12.4%和14.31%,旅游日益成为老年人精神生活的新选择。随着健康老龄化理念深入人心,不少老年人还主动融入社会。老年大学、公益活动、社区公共事务讨论中出现了越来越多老年人的身影。报告也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面临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数量较大等严峻挑战。此次发布的报告主要依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该调查由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领导、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办、国家统计局批准,每五年开展一次,自2000年起至今已开展四次。
未来网高校频道7月7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侯倩)近日,中国老龄协会公布老龄科研基地批准名单,西南交大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入围。除该校外,本次获批的“双一流”高校还有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2家。这是西南交通大学继2015年获得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建设“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国家老龄科学理论研究基地,首批两家)以来,再度在老龄和康养领域获得国家级科研基地称号。据了解,建院5年来,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按照全国老龄办指示和学校要求,紧密围绕“促进积极老龄化、实现健康老龄化”核心目标,开展了一系列高水平理论政策研究和产业咨询服务,获得“四川省委重点联系的高校智库”等称号,成为区域内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智库平台。
近日,著名学术出版集团Springer Nature宣布,将再创三本期刊:1、《自然-老龄化》(Nature Aging),2、《自然综述-方法导论》(Nature Reviews Methods Primer),3、《自然-计算科学》(Nature Computational Science)。新期刊将会在2021年1月开始正式发行,他们已经开始为新期刊征稿和招人了。出版方称,之所以创办这些新的期刊,是为了满足研究界的实际需要。这些期刊旨在促进跨学科研究,并补充现有其他期刊关注点的不足。一、《自然-老龄化》《自然-老龄化》将发表关于老龄化的整个研究领域——从老龄化和长寿的生物学,到与全球人口老龄化相关的社会经济挑战和机遇等方面的高质量文章。《自然-老龄化》杂志主编塞巴斯蒂安·图奥特(Sebastien Thuault)说:“全世界的预期寿命正在增加,预计到205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将翻一番。由于老年人占全球人口的12%,但却承担着全世界23%的疾病负担,研究和促进健康老龄化、确保老年人的经济安全和长期护理变得越来越重要。”二、《自然综述-方法导论》《自然综述-方法导论》将是《自然》杂志中的第二本导论类期刊,由多米尼克·莫诺(Dominique Morneau)担任主编。该刊将以刊发综述文章的形式为读者提供各种科学方法的概述及其在不同研究问题上的应用。期刊上的所有文章都将采取约稿形式,涵盖生命科学和物理科学中使用的分析、应用、统计、理论和计算方法。这本杂志将每周出版一次。三、《自然-计算科学》《自然-计算科学》将由费尔南多·奇里加蒂(Fernando Chirigati)主持,专注于开发新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以解决一系列科学学科中的现实而复杂的问题。该杂志编辑策略之一是通过整合一个称之为"代码海洋"(Code Ocean)的平台来进行代码同行评审。将与《华尔街日报》合作,积极促进研究成果通过预印本进行早期共享。这三本期刊都将只在网络上发行,其中,《自然-老龄化》和《自然-计算科学》将作为“转型性期刊”(Transformative Journals),予以开放获取。天天苦于无刊可投的你,是不是心动了呢?